农业技术创新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16 10:19:55

农业技术创新

农业技术创新篇(1)

1 分析农业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

农业技术扩散系统按照信息交流的基本模式运行,它的过程包括供给、交流、采用子过程。农业科技创新速度在不断加快,中国的农业由以资源为基础转向以技术为基础,在技术的发展方向上,由常规品种演进为杂交品种。

在农业技术的扩散过程中,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区域性差异

由于我国的国土面积较大,各个地方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差距,对于品种的要求也就不同。新品种选育成功后,推广过程必须要经过试点,符合当地种植条件的,才可以进行推广。

1.2 持续时间长

以水稻为例,选育新品种,从开始选育到最终推广需要4-8a的时间,品种更新的速度慢。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对象是农民,他们的素质参差不齐,在进行农业技术扩散时,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

1.3 传递需求信息不畅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如报纸、电台等传媒较少,传播渠道较为有限。具体表现在:信息设备人均拥有量较少;信息传递的成本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信息的传递。

1.4 农业科技推广机构运转不灵活

农业科技推广机构运转存在以下现象:农业内部的各个部门相互分离;农业和其他涉及农业的部门分割开来,例如农业技术推广站和生产资料公司在农业生产上难以达到同步、配套,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农业推广的队伍人员配备不充足,专业水平较低,学历层次较低,总体质量显得单薄。此外,推广站的经费不足,福利相对较差,推广站没有办法进行其他的经营创收活动。

1.5 农民素质低

农业技术员出现了断层的现象。现在的农村,年轻、有文化的选择外出务工,剩下的劳动力文化基础较差,对新技术知识接受的能力不强,并且学习的机会较少,导致新技术推广的困难。

1.6 农户技术的应用障碍

在农村,要想使农民接受并且运用农业技术,要克服许多环境因素。主要有:信息传播的渠道不畅通应用技术的成本不断上涨;拥有的资金较为短缺,贷款难度较大;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技术应用风险较大。

1.7 技术扩散较为复杂

农业技术的扩散过程较为复杂,包括技术来源、技术接受、技术应用、技术作用效果。它和一般的技术扩散有很大的不同。农业技术要成功推广,需要经过技术采用、技术应用、技术评价3个环节,这3个阶段顺利进行,还需要内外环境因素的有机配合。

2 农业技术扩散的方法

要加快我国农业技术扩散的速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 增加资金投入

资金缺乏成为制约农业技术扩散的重要因素。农业资金不仅有利于农业技术的应用,还有助于农业技术的扩散。因此,国家财政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增加经费。银行应该在新技术贷款上放松条件,在利率、还款期限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地方政府应增加一定的技术补贴,以便提高农民对新技术应用的积极性。

2.2 完善信息传播网络系统

农村的信息传播网络系统应该是高效、灵活、渠道多种、形式多样的系统。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便于新技术的应用和扩散。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这样的系统对加强交流、应对竞争是有力因素。农民可以在农业技术市场中买到比较先进、实用、价格低廉的技术,农民在应用技术的过程中及时与外界交流,可以提高农民应用新技术的兴趣,有利于农业技术的扩散。

2.3 降低新技术应用的风险

农业技术创新篇(2)

都市农业是一种与城市经济、文化、科技密切相关的农业现象,是都市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农村与城市、农业与非农产业进一步融合过程中的一种现代农业。它具有经济、杖会和生态三大功能。基于市场供求关系的根本转变,我国加入WTO后对农业的挑战及杭州大都市建设的需要,杭州市政府于2002年初及时提出了发展都市农业的决策,之后逐步明确了都市农业的布局,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2003年初正式出台了“杭州市发展都市农业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把杭州农业划分为城市生态农业圈、平原高效农业圈和山区特色农业圈,明确茶叶、花卉苗木、水产、节粮型畜禽、蔬菜、竹业为重点发展的六大优势产业,大力培育水果、干果、蚕桑、中药材、蜂业等五大特色产业,着力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1.2杭州都市农业对技术创新的要求

1.2.1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呼唤农业技术的突破:一方面杭州市的农业无论是产量、质量和效益等方面已到了一个较高的阶段,进一步发展将遇到资源、市场、技术诸方面更大的束缚;同时杭州市的人均农业资源严重不足,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使农业生产相对成本高于周边地区。因此,杭州农业的唯一出路是依靠农业技术的持续创新,不断提高竞争能力。在技术创新的选择上尤其要强调被动的适应性创新与战略调整和持续发展需要的主动性创新的结合。

1.2.2都市农业为技术创新拓展了新的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都市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除了生产功能这一共同特性外,尚有生态和社会(生活)两大功能,强调城乡的协调统一,因此必须通过农业技术创新同时解决城市生态、市民生活与旅游观光及农业文化体验等要求,解决好农业自身污染,提供休闲设施,创造人文景观,挖掘农业文化等已成为新的课题;此外一体化建设中的规划、环境建设等都大大拓宽了农业技术的空间,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根据杭州都市农业的实际,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任务是:为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提高效益,不断提高优势农业产业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名特产品的产量、质量和种养效益,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农业生态建设和观光农业提供新模式,提高农业生产者素质等方面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和综合服务。

2杭州市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市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在政府的直接管理下,为传统农业技术进步与促进农业的发展起着支撑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都市农业的发展已不相适应。

2.1研究开发主体布局不合理。现有市属农口5个科研所职责不明确、重点不突出,研究内容时有交叉和低水平的重复;研究内容与生产实际时有脱节,不能满足都市农业发展之需要;与上游研发机构和下游推广机构联系不紧密,成果转化效率不高,在农业中的显示度不高;研究机构与业务管理和技术推广部门职责不清,协作机制不健全,所站、所处、处站之间“争饭”的现象也普遍存在,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

2.2基层技术推广体系力量薄弱,难以承担新技术普及推广及农民技术培训等职能。表现为,一是乡镇农技部门人员少,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兼职化现象严重;二是县(区)以下推广部门缺乏基本的实验基地,推广手段落后;三是缺乏知识更新,知识老化,对现代效益农业知识知之甚少。推广部「〕与企业、协作组织的研发推广缺乏必要的联系。

2.3民间技术力量薄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协作组织重生产流通,轻技术创新,内部技术力量薄弱,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差,缺乏持续的技术支撑。

2.4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创新的动力不足。研究推广体制不顺,大多为行政的附属,行政化倾向严重,外部市场机制尚未建立,内部分配、人员考核、人事等机制不活,竞争的氛围不足。

2.5技术需求不旺。由于生产规模小,生产主体一农民缺乏技术投人热情,自身科学文化素质低,接受能力弱,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抗风险能力弱,导致技术需求不旺。

2.6投人渠道单一,投人不足。目前农业技术创新以单纯的政府投人为主,尚未建立多元化投人机制,其投人少,难以满足创新的需要。

2.7宏观上市政府至今尚未制订农业技术发展规划,对技术创新的目标,激励机制等缺乏政策引导,导致研究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一定程度上造成技术资源的浪费。由于以上创新体系上的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农业技术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创新的意识不强,动力不足,创新人才奇缺,创新成果贮备不足。

杭州市都市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构想农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农业技术创新是典型的公共产品,这是因为:第一,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的分散性使得农业生产单位相对来说规模较小,一般都是以农户为生产单位。其次,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第三,农业技术创新既受经济规律支配,也受生物规律支配;农业技术创新的运行受自然力的影响较大;农业技术创新的周期和所需时间较长,一般需要8一10年,在时序上相对落后于其它产业。

农业技术创新的公共产品特性还表现在:第一,创新技术效应的非排它性。农业技术创新主要是生物技术、耕作制度等领域的进步,具有很强的通用性,不同的农户都可以使用。第二,农业技术创新的潜在需求量比较大,但现实有效需求却明显不足。无数分散的农户对农业技术创新都具有强烈的需求,但是单个农户不可能支付昂贵的研制费用去购买创新的农业技术。第三,农业技术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农业技术创新的公共产品特性决定了市场机制无法有效保证农业技术的持续创新。

3.2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

3.2.1农业技术研究开发主体:建立市、县(区)农业科研机构和民营科研机构(技术企业)共同构成的多元化研发体系。根据农业技术公共产品的特点,把政府属农业科研机构确定为现阶段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的位置(这与其他行业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有所不同),而且必须从法规、制度、政策上保障其主体地位。我市目前首先应整合市属农业科研机构的力量,组建杭州市农科院,实现人、材、物等技术资源的共享,形成合力,重点解决我市都市农业发展中的关键性、共性、资源性和前瞻性技术问题。同时整合县(区)属农业科研机构,与市属科研机构建立纵向联合,使之在区域特色农业开发中提供技术支撑。积极扶持民营技术机构,一是帮助农业企业做大做强,通过政府扶持和市场引导,在效益农业相关的种子种苗、农业资材及农产品加工等技术领域开展研发,以物化技术的形式成为效益农业中的一支重要的技术力量。二是加强农业生产合作组织(产业协会)中的技术力量,开展产业相关的全程技术引进与研发,使之在做强做大产业发挥独一无二的技术支撑作用。

3.2.2农业技术推广普及主体:建立高效协作的技术推广体系,促进成果的普及,转变为现实生产力。首先必须健全现有四级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充实一线力量,调整布局,更新知识,改善条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服务,拓宽推广网络的功能,强化其在上联科研院所,下联千家万户,横联农业企业、产业协会等方面的功能,在技术推广中发挥主渠道作用。积极创造条件,发挥农业企业在物化技术普及,产业协会在产业技术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农业技术示范园区和产业协会十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十农户的产业化形式是现阶段农业技术普及的重要形式。

3.2.3农业技术管理主体:职能、精简、高效的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是整个创新体系高效运转的保证。根据现阶段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实际,建立以市、县(区)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为主体,财政、科技、人事等部门配合的农业技术管理体系。农业管理部门主要行使以下管理职能:一是人才队伍管理,制订队伍建设目标结构,建立分级管理体系;实施农业人才培养工程。二是创新主体的管理,保证主体之间的协调。三是项目管理,把农业科研、推广、基地建设等项目从现有渠道切块到农业行政管理部门,以提高项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财政、科技、人事等部门是重要的管理主体之一,在科技经费、科技政策、人才培养、奖励等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

3.3农业技术创新的模式及政策选择建立政府启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技术供给与需求双向互动,农科教结合、科技链与产业链联动的农业技术创新模式。以政府为推动和投人主体,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建立多元投人机制。

3.3.1政府启动。从农业技术创新属公共产品这一特性出发,加之我市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的艰苦转型期,政府必须充分利用WTo的“绿箱”政策,加大投人,成为农业技术创新的推动主体和投人主体。一是加强创新主体建设,借鉴发达国家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把承担公益型技术研究与普及的创新主体在改革分流的前提下,予以保留,通过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实行市、县(区)地方财政供给,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保证其财政体制和创新主体地位不变;通过政策、税收、信贷和项目投入等形式支持民营研发和推广主体的建设,逐步培养其创新能力。二是大力组织重大技术攻关和支持公益性农业技术活动,对事关地区全局性、关键性、前瞻性的技术由政府组织重大攻关;以提高普及为目标,大力组织种子种苗、高产高效种养、无公害技术、优势产业相关技术的研究推广,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加强农业信息、农业技术条件、人才队伍建设及提高农民素质等基础性投人。

3.3.2充分引入市场机制,使之在技术资源配置、加快自主技术创新中起关键性作用。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鼓励创新主体,尤其是民营创新主体,开展非公益性技术的自主创新,自主经营,通过技术交易,实现创新价值,得到自我发展,政府对其中公益性部分以“后收购的形式进行补偿。二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这是最经济、最有效、最持久的激励机制。合理界定知识产权,使知识资本化,既调动政府属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又能有效地保护民营主体的知识产权和合法利益。三是引人市场竞争机制来配置技术资源,尤其是项目经费,在项目切块管理的前提下,使政府组织的项目和政府与社会共同组织的项目全面实行公开招标,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杜绝行政人员分配项目经费的弊病,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资源的作用。

农业技术创新篇(3)

关键词:

农业技术创新;成效研究;创新发展

1农业技术创新的内在涵义

农业技术创新是指对农业技术的新研发成果应用到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以实现将具有创新性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与现有农业资源进行高效、合理的整合,并形成新的农业产品以保持农业经济的高增值,在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下,不断的提高农业产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在推进农业生产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的过程,就要加快农业创新生产方式的转变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适合推广应用价值的新农业产品。目前我国农业的生产方式正由传统的农业生产向以技术为主导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传统的农业大生产式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持续发展。

2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成效

2.1农业技术的创新发展促进我国政策体制改革

农业技术的发展创新要与产业化的发展相结合。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共同启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和科研体系的建设,按照体系要求将中央和地方的优势科研资源进行整合应用,对具有特色优势的农副产品按区域划分,使每一个农副产品都对应有一个技术创新科研中心,并设有农业产业技术试验站。使创新型科技成果可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当中,以解决科研成果与农业生产脱节问题。构建农业技术创新的支持保障体系。在支持保障政策的建设过程中将创新发展的想法思路、支持保障模式建设、配套设施运行机制等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保障措施全部涵盖。为加快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农业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完善。目前从农业技术创新、推广应用、生产产出三个方面看,相互结合较完善。通过将三方面相关的农业技术创新的专家、推广人员、生产示范户紧密连接,实现农业技术创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应用。

2.2良种培良发展迅速

在我国良种培育作为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环节,利用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充分利用高校、企业合作的产学研创新模式的研究成果,甚至有一些项目列入部级重大科技项目,为我国创新农业生产、保障农业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1949年至2015年,我国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基地共研发培育出1万多个农产品的新型品种,进行5~6次农作物的大规模更新换代。在此基础上,我国以袁隆平为首的科学家研究出二期超级稻和三期超级稻的农业技术,突破创新培育出800kg/667m2和产900kg/667m2的世界级纪录。还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薛吉全教授团队研究出的可1400kg/667m2的超级玉米育种技术。

2.3关键技术领域研究成果显著

目前,在我国农业生产关键技术领域研究成果显著并取得重大突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基因和转基因技术科研成果显著。我国拥有一系列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水稻、杂交玉米、转基因抗病虫害农作物等农业技术的核心技术,目前,还开展以黄瓜、棉、马铃薯等作物基因攻关研究。病虫害防治技术科研成果显著。通过对比不同农作物对病虫害的危害分析,研发出低残留、低毒性的农药200多种,同时,利用生物方法防治多种病虫的研究也取得突破性进展,有效的控制病虫害对农作的危害。智能化农机具的发展成果显著。我国以从传统的农业大生产模式向全机械化生产模式转化,多项农机具的发展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应用农机具对农作物耕种收的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60%,实现生物工程技术与机械工程技术的深层整合。

农业技术创新篇(4)

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农业知识产权都是一个新概念,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其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是:农业知识产权是依法对人们在农业领域通过智力创造而产生的农业科学技术成果所享有的权利的统称。农业知识产权主要包括涉农专利、植物新品种、涉农商标以及农产品地理标志等,其中,涉农专利带动农产品加工水平的提高,植物新品种提高农产品的种植水准和新品种的改良,注册商标树立当地农产品的品牌优势,地理标志维系当地整个特色农业的发展。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对鼓励农业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推动农业经济迅速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农业知识产权属于知识产权的范围,其除了具有其他领域的知识产权所具有的专有性、无形性、时间性、地域性和法定性等特征外,农业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还具有保护难度大、保护范围有限等独特的特点。目前,我国动物品种、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等还没有列入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范围。农业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2.农业技术创新的概念。

根据2012年8月修改的《农业技术推广法》第二条的规定,农业技术是指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包括八个方面:良种繁育、栽培、肥料施用和养殖技术;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和其他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农产品收获、加工、包装、贮藏、运输技术;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农田水利、农村供排水、土壤改良与水土保持技术;农业机械化、农用航空、农业气象和农业信息技术;农业防灾减灾、农业资源与农业生态安全和农村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其他农业技术。技术创新是从创新设想、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它包含研究成果和市场应用两个阶段。农业技术创新是指将农业技术应用到农业经济活动中所引发的农业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农业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试验推广、生产应用和扩散等一系列活动,它是一个涉及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活动等相互关联要素的综合过程。

3.农业知识产权对农业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

国家激励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手段,一是国家通过政府拨款、政府采购、合作研究等直接投资方式参与农业技术创新市场;二是包括产权激励、税收激励等方式在内的市场激励型手段。农业知识产权激励是一种重要的市场激励,其实质是将农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农业知识产权,再通过农业知识产权的商品化与市场化及加强对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以促进农业技术创新。一方面,农业知识产权有效运用是农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基本目标,反过来又促进创新:第一,农业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和排他性,激励主体从事技术创新。由于农业知识产权人拥有一定垄断权,持续创新将有利于赢得竞争优势并避免侵权,良性循环地促进创新发展;第二,申请农业知识产权以农业创新技术的公开为条件,这种“公开制度”不仅可以使农业科研技术人员在他人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研发,提高科研起点,而且能够避免因信息获取不及时导致的“重复创新”,从而在更高的平台开始科研创新,进一步提升农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缩减科研周期,实现高质量的技术创新产出。第三,许可制度保障知识与技术转移过程中各方利益的合理分配,促进科技资源的自由流通与合理配置。TRIPS协议中明确指出:“实施知识产权保护的目的在于:促进技术的创新、转让和传播,提高社会生产力,实现知识产品的经济效益;对知识产品进行保护要采用有利于社会发展和实现公共利益的方式,以实现知识产权权利人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另一方面,农业知识产权的有力保护是农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基本保障。第一,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侵权人的侵权成本;第二,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期限延长竞争者进入市场的时滞,保障创新者利益的回收;第三,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推动创新成果转向市场化的进程,并进一步推动创新者的技术创新及新一轮的成果转化;最后,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营造创新驱动的制度环境,吸引国外投资和先进技术,进而推动本国的技术创新。可见,农业知识产权制度之于农业技术创新产生一个良性循环:农业技术创新申请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农业创新技术的转化应用提供法律保障,减少侵权现象实现农业经济效益提升农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创新热情农业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在这种良性循环中,充分发挥农业知识产权的积极作用,激励农业技术不断进行创新,实现农业的增量高质发展。

二、农业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农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1.农业知识产权申请与授权的数量相对不多。

以农业发明专利为例,截至2013年底,国外农业发明专利总授权率为37.44%,而我国总授权率仅为32.68%。笔者所在的湖南,农业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6179件和2085件,农业专利申请授权率为33.74%,虽略高于全国,但是仍低于国外水平。

2.农业知识产权的结构不平衡。

以植物品种权为例,2013年,全国大田作物的植物新品种授权量分别为118件,占全国植物新品种授权总量的85.51%,其次是蔬菜和花卉,分别占9.42%和5.07%,果树、牧草和其它均为0件。而在大田作物中,玉米、水稻和大豆三者的授权量占2013年大田授权品种的92.37%。

3.农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农业知识产权各地差距较大。

截至2013年底,农业发明专利申请量位列国内前五位的为苏、京、鲁、沪、粤,其申请总量占全国的46.04%,笔者所在的湖南申请农业发明专利的数量为6179件,仅占全国的2.64%;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位居前三位的是京、鲁、豫,该三省之和占国内申请总量的24.96%,湖南则以436件的申请量在全国居第12名,占全国总量的3.98%;国内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注册主要集中在鲁、川、浙、鄂、闽等省,五省共1770件占总量的39.77%,远超湖南的126件。

4.农业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显现。

在发达国家,农业企业是农业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的主体,在大部分农业产品领域,科技营利性很强,能够通过成果转化实现的利益弥补科技开发、引进、推广的成本和风险损失。相对于政府推动模式而言,农业企业在趋利的动机下能够有效地进行农业技术开发、引进和转化环节的传递,提高农业技术的转化率和普及率。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科研体制基本上还是政府主导型的,仍沿袭着部门立项、科研攻关、项目试验、专家鉴定、政府评奖的模式,科教单位在知识产权创造中地位凸显,科技成果大多诞生在实验室,缺少中试环节。而且,农业科研偏重产中研究,产前、产后科技力量薄弱,尤其产后科技力量不足导致了农产品加工、贮运、保鲜等可大幅度提高农业附加值的科技成果不多。以农业发明专利为例,从1985年至今我国的教学科研单位的农业创新成果产出量一直高于涉农企业和个人,而涉农企业的创新能力较弱,自主研发成果不多,不能有效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如在湖南,尽管以隆平高科为代表的一些涉农龙头企业较为注重自主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省内大多数中小型农业企业因资金不足、经营理念落后、科技创新能力较低,影响了其创新主体作用的发挥。

5.农业知识产权管理体制与相关司法体制存在不足。

当前,农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较为分散,具体来说,涉农专利的管理工作由各级知识产权局负责;植物新品种的管理工作分别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涉农商标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及其相关商标(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工作由农业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管理部门的多元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将农业知识产权工作细化,但是也分散了执法力量,导致部门分割,职权交叉,易发生执法不到位、消极执法的现象,增加了执法成本,减损行政执法效率和维权效果,进而影响农业技术创新。此外,知识产权法院的设立刚刚起步,有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

6.涉农单位对农业知识产权管理薄弱,农业技术人员创新激励机制不健全。

不少涉农单位,农业知识产权意识保护薄弱,没有设立专门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部门。同时,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农业科技成果的管理方式主要是对农业科技成果进行评定或对科研课题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发表较高质量的论文成为科研人员晋升职称或者获得相关待遇的重要条件。受这种非市场化成果鉴定和驱动机制的影响,形成了重学术轻市场、重论文轻专利的评价和奖励机制,造成农业科研与产业脱节,影响了农业科研人员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知识产权和将农业知识产权商品化、市场化的积极性。

7.农业技术创新及其成果知识产权化的协同机制不健全。

协同创新是把协同的思想引入创新过程,是指创新过程中各创新要素在发挥各自作用,提升自身效率的基础上,通过机制性互动产生效率的质的变化,带来价值增加和价值创造。目前,国内不少农业科研院所、涉农高校不注重协同创新,与涉农企业或者农户联系不紧密,使得创新成果难以知识产权化,或者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农业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农业技术创新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转变观念。

对农业技术创新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技术创造”层面上,要重视技术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转化和知识产权成果的有效“运用”与“保护”。如果只注重“创造”而忽视了“保护”和“运用”,一方面研制出来的创新技术成果得不到知识产权保护,易被他人侵权,无法通过法律渠道寻求救济,严重打击了农业技术创新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若不能将农业创新技术成果进行转化应用,无法在实验科研和农业生产实际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将不能有效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其技术创造将失去意义。

2.完善相关立法和政策。

要加强立法和制度建设,制定科学的农业知识产权运用、保护的法律和扶持政策。以涉农专利为例,目前我国的涉农专利仍适用《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进行知识产权保护,而农业生产不同于工业科技,不是单单依靠科研人员的技术进步和经验积累就可以完成的。农业技术创新不仅受制于科研周期长、可控性差、易受外部环境影响等因素,再加上其“大田式”实验模式无法从根本上杜绝“搭便车”现象的出现,使得侵权现象频发,需要立法部门推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进程,科学立法;还要结合我国农业知识产权的发展状况,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进行修订,促进农业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与此同时,国家应出台相应政策,完善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可以采用设立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基金与风险投资基金,鼓励农业知识产权资本化,改进和完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加强知识产权的信息化管理等措施。

3.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

要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农业知识产权与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探索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相分离制度,重视行政指导、行政合同、行政奖励、行政处罚等手段的综合运用,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如政府可将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对内管理权委托给涉农协会,由协会按照政府与涉农龙头企业、农户等共同协商制定的严格标准来加强对内管理。对外,维权事项可以考虑外包给专业的律师事务所,价值评估可委托给中立的第三方。

4.完善司法,发挥司法保护农业知识产权主导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2014年8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决定。2015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了《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2014—2018)》,指出要根据我国知识产权案件的特点和审判需要,建立和完善符合知识产权案件审判规律的专门程序、管辖制度和审理规则。笔者认为,应该扩大知识产权法院的设立范围。除了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跨行政区划的知识产权高级法院外,各省(直辖市、自治区)都至少应当设立1个跨行政区划的知识产权中级法院,并在知识产权案件高发区成立跨行政区划的知识产权基层法院作为第一审法院受理争议标的不大、案情简单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同时,在知识产权中级以上法院设立专家委员会,协助法官对案件中专门技术知识进行解释。专家委员会成员通常为大学教授等专家和具有不同学科领域专业知识的公共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他们的专业知识有助于澄清案件中的技术问题或者加快诉讼过程。

5.培育知识产权文化,形成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要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广泛进行法律和政策宣传,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培育,形成崇尚科技创新、尊重权益保护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营造出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氛围;鼓舞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实现农业创新技术高质优产,提高我国农业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全社会的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观念,畅通农业创新技术的信息流转通道,推动新技术的传播和转化应用。

农业技术创新篇(5)

    通过市场竞争后,为了确保不断发展壮大而表现出对新技术的强烈需求。②技术推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发展本身推动着将技术发明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是技术成果产生后,技术供给本身会导致技术需求的推动力。技术推动力发源于农业科研机构,农业科研机构通过研究将技术发明转化为农业技术成果,从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只是技术推动力的一面。另外,农业技术成果产生后,会促进技术需求的产生,这是技术供给导致技术需求的推动力。③各级政府推动力。虽然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是技术创新动力要素的主要方面,但政府推动力在其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对社会、科技、产业和区域发展的规划,以及制定关于科技规划、产业规划及促进其快速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都可能成为启动技术创新的有效手段。实践证明,技术推动力、需求拉引力以及政府推动力三者共同作用是导致成功的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宏观环境要素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宏观环境要素是指在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所处的环境中,促使创新动力形成和增强并影响创新动力相互作用的各种外部环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要素、社会方面环境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从经济学角度看,主要包括制度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与法制环境[3]。

    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分析模型构建

    从理论上讲,各级政府具有雄厚的财政资金和强大的组织宏观调控能力,可以为技术创新提供良好资金保障、政策环境和坚强的各级政府策动力,承担一定的技术创新风险;研究开发机构在人才资源、技术设备和技术开发能力上具有较强的优势,可以形成促进技术创新的强大推动力;农业企业(农户)依据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要求,则具有较强的创新需求和愿望,能切身感受到市场需求的拉引力。各级政府、研究开发机构和农业企业(农户)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农业科研基础是由各级政府与研究开发机构相互合作相互作用产生的;研究开发部门与农业企业(农户)密切合作,通过技术成果应用于农业企业(农户)形成了新的生产力,给农业企业(农户)带来较好的效益;各级政府主要通过制定相关创新政策和创造宽松的环境,激励创新主体的供给与需求。以上三者的协同作用域就是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技术创新实现域,实际体现了技术创新的过程本质上是必须同时满足技术、经济、社会效益的三项集优过程。另外,技术创新动力要素与环境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决定了技术创新系统的动态性和发展性[4]。构建了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分析模型。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模型分析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是个有机整体,各动力要素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其中任何一个动力要素的“缺元”,都会对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造成影响。总体而言,动力“缺元”情况主要有以下3种。①农业企业(农户)动力“缺元”。即形成“各级政府—研发机构”的二元动力系统,系统动力来源于各级政府的策动和研发机构的推动,(1)中的图形GROS表示了动力大小。它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农业企业(农户)的弱小,如技术资金少,创新能力弱等,相比而言各级政府的创新能力强大。我国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就处于这种二元创新动力结构。技术创新市场机制还没有形成,市场拉动不足、供需脱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和农业企业(农户)对技术需求不足,缺乏创新激情是其主要弊端。②研发机构“缺元”。即“各级政府—农业企业(农户)”的二元动力系统,各级政府策动和农业企业(农户)需求的拉动是动力系统的主要动力来源,(2)中的图形GEOS表示了动力大小。这种技术创新实际上不能产生现实生产力,原因是研发机构缺元,无提供技术创新成果的主体,这种技术创新是不可能实现的。其主要特征是农业企业(农户)靠简单追加劳动资本促进农业发展,而无先进的技术支撑,农业经济只能呈现粗放外延式增长。现实情况下这种技术创新动力系统不可能存在。③各级政府“缺元”。即“研发机构—农业企业(农户)”二元动力系统,系统动力主要依靠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3)中图形REOS表示动力大小。这种动力系统在我国一般不可能存在。其特征为过度重视经济效益最大化,忽视社会效益,易导致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市场秩序混乱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等社会问题。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三元协同动力机制模型的建立从系统学理论的角度看,以上3种二元动力系统都属于远离平衡态的不稳定系统结构。因此,为寻求系统的平衡,技术创新主体系统会通过自组织,使系统内部要素逐步趋于平衡状态,从而形成稳定的三元动力结构系统。(2)中的图形GREOS表示了三元动力结构的动力大小,可以看出三元动力结构是在各级政府策动的情况下,由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协同而形成的。三元动力协同作用下的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过程。实际上,在三元动力系统中,内部系统要素的充分协同作用可以协调各方的矛盾,求得系统整体的同一性,从而调动系统要素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其产生互补效应,最终减少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性,降低外界环境资源的消耗,增大技术创新实现的可能性和优势。就技术创新的实践来看,创新系统各动力要素的协同已成为一种趋势,协同在某种形态下实际上表现为创新主体系统及动力要素之间的整合。20世纪20年代以来,独立研发机构和独立发明者不断减少,研发机构与企业合作共建重点试验室不断增多,这一现象验证了技术创新动力要素协同和整合的趋势。此外各级政府与企业、各级政府与R&D机构之间的不同形态的协同趋势也在不断加强。

    我国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主导模式选择

    计划—市场复合的动力机制模式充分考虑市场引导的作用,更强调各级政府应通过适当的行政手段加大对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投入和引导,不断增加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能力。计划—市场复合的动力机制模式不再是单纯的行政推进,而是在充分考虑我国可持续农业技术市场需求(拉力)和技术发展机会(推力)情况下,由科技计划部门来确定重点创新计划。农业科研机构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确定重大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计划,通过向科技主管部门申请,列入国家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计划项目重点资助。各级政府依然要发挥其在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中不可替代的主导动力作用一是由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特殊性决定的。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我国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是可持续农业科技成果研发的前提,而以上两种研究是一种公益性的研究活动,我国各级政府理当进行资助和管理;另外,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和农业本身自然再生产的特点决定了不可能对可持续农业科技成果进行产权保护,从制度安排上就难以解决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中的“免费搭车”问题,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和扩散活动完全市场化的可能性目前还难以实现。二是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业有较快发展,但与其他产业相比,外部经济和风险性特征仍然比较明显。目前来看,我国发展农业的社会效益比经济效益更加明显,从长远看,我国农业企业(农户)的边际收入低于非农就业工资的状况仍然难有实质性改变。因此,通过我国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使农业收入还较低的大多数农业企业(农户),以较低的成本和风险分享技术进步的好处就显得十分必要。基于以上原因,在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活动中,其主导动力理当主要来源于我国各级政府。完全由市场机制决定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和成果扩散的条件尚不具备一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功能还不十分完善,市场机制的完善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完全由市场机制来决定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还不完全具备现实条件;二是在现有我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下,主要农产品(粮食和棉花)仍然没有摆脱统购的方式,在农产品价格和农业生产要素的价格还不能完全正确反映资源稀缺性的情况下,发展技术市场的基础条件还不十分完善,市场对技术资源起配置作用的过程仍需时日。以上两方面原因,导致研发机构技术创新动力不足,造成了我国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和成果供给不足。这就决定了通过运用行政手段来诱导技术创新扩散,实现农业持续、快速增长仍然十分必要[5]。运用行政手段产生的行政推动力主要来源于我国各级政府实施。农业企业(农户)缺乏对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成果的需求拉动力一是我国各级政府的宏观目标与农业企业(农户)目标存在差异。对我国各级政府而言,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关注的是我国整个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必定会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选择有利于提升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福利的农业技术。而对具有经济理性的农业企业(农户)而言,是以利润的大小和成本效益原则作为技术选择标准,这就会将社会效益大而微观效益并不占绝对优势的可持续农业技术排除在可选择的技术集合之外,而选择经济效益好的其他农业技术;二是各级政府考虑的成本与农业企业(农户)考虑的成本存在差异。各级政府在其技术应用的宏观取向中考虑的是社会收益和社会成本。农业企业(农户)则追求收益最大化,较多考虑的是私人收益和私人成本。在土地资源产权不明晰的情况下,农业企业(农户)对于资源利用的技术采用往往是以最小化的私人成本获得最大化的私人收益。资源与环境边界,与各级政府农业技术应用的宏观取向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形成较大偏差。以上两方面原因,造成我国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和成果需求不足,农业企业(农户)动力“缺元”现象的产生,从而导致需求动力不足。

农业技术创新篇(6)

    2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问题

    2.1人员素质能力的提升

    这里所指的人员不仅包含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者,还包括接受、应用农业技术的普通农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到农业技术推广的层次,而农民的专业水平高低则最终决定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

    2.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长

    当前,国内农业技术推广的模式是:以农科院、农业高等院校等为重点的研究单位研发农业技术,各级农业部门、技术推广机构负责组织、推广农业技术的工作。从农业技术创新到成果推广却相应的要经历4-6年的周期。

    2.3管理与服务机制的转变

    尽管我国有关部门已经倡导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能力;然而各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服务机构在实际的农技推广工作中,仍旧过多的履行其管理职能,忽视农民诉求,导致农技推广工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4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内部管理强化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作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体系的基础,他们的工作直接关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然而,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却是管理松懈:人员专业能力层次不齐,工作考核评价制度不严密,奖励措施不到位等问题。

    3如何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3.1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

    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技推广工作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增效;采取形式多样的、寓教于乐的技术推广宣传手段,激发农民对学、用农业科技的兴趣;改变行政管理型的农推模式,积极引导与农户签订技术承包合同,实现风险共担;努力提高农民采纳农推部门建议、使用农推技术的积极性。

    3.2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手段

    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努力使农业新技术简便易行。由于小农思想的存在,新技术出现后,绝大多数农户不愿承担风险;对于新技术持观望态度。所以,农机推广部门要努力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户,通过鲜实的例证,引导农户采用增产效果好、收效高的农业技术项目;用事实教育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生产观念,树立科技致富思想,切实为农民增收、农村社会发展服务。

    3.3创新专业素质教育

    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升,通过采取专业能力培训、到农业院校进修等手段,努力提高农推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要面向农户,加强农户技术培训,定期开展农业技术讲座,邀请农业专家为农户讲解技术知识;对于文化水平不一的农民,要分层次、讲步骤地开展实用性强的农业技术能力培训;另外,要根据地区实际条件,发放通俗易懂的农业技术手册,给农民赠送相关的农业技术书籍,着力提升农民的专业素质。

    3.4创新服务理念

    在农技推广工作中,工作人员要更新服务观念,注重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的服务,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和专长,使农民在农技推广中得到实惠。在产前,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为农民提供准确的生产信息和技术;在产中,要及时帮助农民解决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在产后,要想农户之所想,积极参与农产品的收购、加工、销售,努力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3.5创新体系建设

农业技术创新篇(7)

关键词:

新形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

可持续发展观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而右玉县作为一个纯农业县,农业能够更好更加稳定的发展,对于全县社会稳定,以及社会经济能够更加长足稳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在这个知识化、科技化的社会中,各行各业都要进行技术上的改革与创新,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于该行业的要求。

一、现阶段右玉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右玉县就拥有了初步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那时候农业技术推广站是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机构,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20余人,通过向全体农业人员推广新型农业技术以及新型科研成果,为右玉县农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随着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不断发展,右玉县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也日益完善,到2013年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推广体系,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200余人(含乡土农业人才)。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社会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能满足现阶段社会对于农业发展的需求。

1、没用足够的经费去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活动

相对于发达地区对于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上的资金投放,右玉县对于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上的经营只占政府支出的一小部分。而这些少之又少的经费,几乎全部用于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资,那么用在农业技术推广上的经费就要更加捉襟见肘了。因为没有经费的支持,大部分农业技术推广站都是名存实亡,不能及时有效的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活动。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因为各方面待遇不好,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热情,也是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能有效进行的原因之一。这对于右玉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着极大的阻碍[1]。

2、现阶段市场经济对于农业的冲击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的经济体制还属于计划经济。农业人员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与农业,而且农业的收入较低,有时候还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要求。农业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的收入,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农业人员的生活压力,所以当时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可以顺利的开展运行,也为中国当时的经济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变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农业人员对于农业生产也改变了传统的理念,开始更加主动去学习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农业技术。介于多方面原因,从事农业的农民只能被动的去接受体系内所推广的农业技术,这种技术可能不适合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所以农业人员对于农业技术的推广活动没有积极进行配合,也是现阶段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能顺利进行的原因之一。

二、如何更好的进行农业技术推广

1、增加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

近年来,因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资金不足,造成右玉县业推广技术不能顺利的进行。解决这一问题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政府加大对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上的资金投入,保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能够正常顺利的进行。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福利待遇,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完善用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设备。农业推广人员还可以引入民间资本,对农业技术推广农作进行资金支持,扩大农业技术推广的范围。

2、优化现阶段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市场经济的特点就是市场自我调节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政府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时候,要改变传统的工作理念,以服务人民、帮助人民解决问题为工作原则。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到其中,给农民自主选择农业技术的权利,摒弃过去在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中,农民被动接受农业知识的情况。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过程中,积极为农民提供适合当地发展的农业技术,保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2]。

3、增强农民的科学意识与接受能力

右玉县是一个杂粮大县,有大量农业工作者进行农业工作。但是大多数农民的文化水平与综合素质偏低,对于传统的农业技术过于依赖。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过程中,不能接受新型的农业技术,导致新型的农业技术与农业科研成果不能应用在日常的农业生产中,不能取得相应的成效。所以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之前,政府要做好宣传工作,改变农民传统、保守的思想。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在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结束之后,保证农民可以掌握新型的农业技术,能够利用新型的农业技术创作出更多的经济收益。

三、结语

为了保证右玉县农业的不断发展与产业结构上的优化与创新,农业技术的创新与改革是其强有力的保证。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保证新型的农业技术以及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能够应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前提。随着右玉县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对于农业发展的要求。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右玉县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也要不断完善与查漏补缺。这样才能保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能够满足社会的要求,从而促进右玉县农业能够更好的发展。

作者:栗志华 单位:山西省右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农业技术创新篇(8)

农业技术创新是近几年来国家提出的农业发展道路,不断研发提高粮食产量的新技术包括对肉类、粮油类所需原材料及动植物品种进行研究、改良,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1]。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环境,给我国的农业发展带来阻碍,这就更加需要对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农业科技创新,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水平。

1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和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后,我国也相继出台了相关节能降耗政策,农业作为土地资源消耗的第一大产业,国家对节能降耗的农业科技也大力支持,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资金、资源、人力的投入,旨在减少成本、降低消耗,保护地球资源。但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技术发展还相差甚远。

1.1农业科技研究贡献与世界的差距

大由于我国的教育、政治、地域条件等因素,使我国的农业科学技术落后于如美国、澳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据调查显示,我国农业科技研发的总体水平也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而美国一直是农业科技大国,据悉20世纪中后期,美国通过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提高了79%以上的粮食产量与高于69%的劳动生产率,世界的平均水平已达到74%[2]。而在我国,最早农业科学技术使粮食等增产约30%,现在在国家不断改革、人民不断的努力下,仍然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不足60%,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很大。

1.2农业科学技术不够完善

在古代为了庄稼的灌溉和水上运输开凿大运河,这充分说明灌溉对庄稼生产的重要性,水源和灌溉技术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保障。而目前我国的灌溉技术还停留在原始层面,没有运用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农作物进行定量灌溉和栽培。由于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产业利润薄、收益慢,我国种子研发方面的企业数量虽多但大多是个体户,运营方式单一,规模较小且种子质量没有保障,种子的育种科技人才少。

2提高我国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当今国民对粮食需求量持续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投入也越来越大。而在农业科学技术研发过程中,整个活动是一个过程。但当今全球资源过度消耗,土地资源相当匮乏,因此农业科学技术研发至关重要,对国家实行可持续发展,增加现有资源的更大化利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意义深远。首先,要建立可持续发展农业科技技术体系,搭建政策和技术平台,加大农业技术投入。在种子改良和培育上,增加资金投入和人才引进,旨在研发出优质、高产的种子;在播种灌溉期间,国家也要传授农耕知识和宣传可持续发展政策;建立起对技术人员的监管机制,确保每个点都有技术人员进行指导,解答农民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帮助农民科学生产。其次,建立相关的鼓励机制。鼓励农民尝试新的养殖方式,加大补贴力度,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对其进行指导,在增加生产力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鼓励有实力、有技术的企业参与到农业科学技术研发中来,在研发成果上有一定的奖励政策,调动起企业的积极性。再次,深入农业院校宣传农业发展的前景和重要性,为农业发展储备人才。

3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使用意识也渐渐增强。目前,我国农业甚至整个国家经济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因此,应在农业科学技术中加大科研投入,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减小与世界农业科学技术的差距,严格遵守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种植和灌溉等技术,在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上,节省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响应可持续发展的号召,促进全国农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农业技术创新篇(9)

引言

近两年来,我国科技界在研究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中,关于国外“精细农业”技术的发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新闻媒体陆续有了一些报导,科技部在筛选“面向21世纪解决16亿人口食物安全的关键技术”项目、组织S-863农业高技术领域发展计划研究以及农业部948引进项目立项中,也受到了重视。有的单位已开展了有关研究和试验示范工程准备工作,加强了和国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联系,国内学术交流也开始活跃。国外有关产业界开始向我国推荐其技术产品,密切关注中国走向21世纪实现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中这一巨大的潜在技术市场。可以预言:“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试验示范及其相关技术产品的开发研究,将在世纪之交成为推进我国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信息技术革命为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在开拓新的前沿科技应用研究领域中,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起跑线拉近了距离,时间上的差距在缩小。在某些重要领域实现技术发展上的跨越,将是机遇性的挑战。主席1998.9在安徽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中指出:“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把基因育种工程、电子信息互联网络、卫星地面定位系统等高新技术应用于农业。我们必需有紧迫感,尽快迎头赶上”。“精细农业”技术体系是?┭А⑴┮倒こ獭⒌缱佑胄畔⒖萍嫉榷嘀盅Э浦兜淖樽凹桑溆τ醚芯糠⒄贡亟慌苯用嫦蚺┮瞪哂τ梅竦牡缱有畔⒏咝录际酰纾何佬嵌ㄎ幌低场⒌乩硇畔⑾低场⒁8屑际醯呐┮涤τ茫慌镄畔⒖焖俨杉瞧鳌⑴锔鳌⑼练使芾怼⑴┮├谩⑽廴究刂频仁视眉际鹾团┮倒こ套氨讣捌洳祷际醯难芯坑肟ⅲ酝贫夜谥逗托畔⒌拇撑┮迪执哂猩钤兜恼铰孕砸庖濉?nbsp;“精细农业”,即国际上已趋于共识的“PrecisionAgriculture”或“PrecisionFarming”学术名词的中译。国内科技界及媒体报导中目前尚有各种不同的译法和对其内涵的理解。实际上,目前国外关于PrecisionFarming的研究,基本上仍是集中于利用3S空间信息技术和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技术(DSS)为基础的面向大田作物生产的精细农作技术,即基于信息和先进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农田“精耕细作”技术。因此,作者认为采用“精细农作”译名来表达当前这一技术思想的内涵可能更为确切。“精细农作”是直接面向农业生产者服务的技术,这一技术体系的早期研究与实践,在发达国家始于八十年代初期从事作物栽培、土壤肥力、作物病虫草害管理的农学家在进行作物生长模拟模型、栽培管理、测土配方施肥与植保专家?低秤τ醚芯坑胧导薪徊浇沂镜呐锬谛∏魑锊亢蜕せ肪程跫拿飨允笨詹钜煨裕佣岢龆宰魑镌耘喙芾硎凳┒ㄎ弧葱璞淞客度耄虺啤按Ψ脚鳌倍⒄蛊鹄吹模辉谂┮倒こ塘煊颍云呤甏衅谖⒌缱蛹际跹杆偈涤没贫呐┮祷底氨傅幕缫惶寤⒅悄芑嗫丶际酰镄畔⒅悄芑杉氪砑际跹芯康姆⒄梗由习耸甏鞣⒋锕叶耘┮稻斜匦杓婀伺┮瞪Α⒆试础⒒肪澄侍獾墓惴汗厍泻陀行Ю门┮低度搿⒔谠汲杀尽⑻岣吲┮道蟆⑻岣吲┎肥谐【赫图跎倩肪澈蠊钠惹行枨螅熬概鳌奔际跆逑档男纬勺急噶颂跫:M逭秸驡PS技术的民用化,使得它在许多国民经济领域的应用研究获得迅速发展,也推动了“精细农作”技术体系的广泛实践。使得近20年来,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作物科学、农艺学、土壤学、植保科学、资源环境科学和智能化农业装备与田间信息采集技术、系统优化决策支持技术等,在GPS、GIS空间信息科技支持下组装集成起来,形成和完善了一个新的精细农作技术体系和开展了试验实践。迄今支持“精细农作”示范应用的基本技术手段已逐步研究开发出来,在示范应用中预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近五、六年来,已有数千计的研究成果,实验报告见诸于国际学术会议或学术刊?铮幻磕甓季侔熳ㄌ狻肮示概┮笛跹刑只帷焙陀泄刈氨讣际醪氛故净幔辉谕蛭仙柚糜卸喔鲎ㄌ馔罚梢约笆辈檠接泄匮芯糠⒄剐畔ⅲ幻馈⒂ⅰ摹⒓拥裙恍笱枇⒘恕熬概┮怠毖芯恐行模枇擞泄夭┦俊⑺妒垦芯糠较蚣芭嘌悼纬蹋蝗铡⒑裙昀匆鸭涌炜寡芯抗ぷ鳎⒌玫搅苏棵藕拖喙仄笠档拇罅χС帧9噬隙哉庖患际跆逑档姆⒄骨绷坝τ们熬坝辛斯惴旱墓彩叮晌兰椭环⒄古┮蹈咝录际跤τ醚芯康闹匾翁狻?/P>

“精细农作”技术思想的内涵及其主要支持技术:

“精细农作”技术思想的核心,是获取农田小区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地形、植物营养、含水量、病虫草害等)实际存在的空间和时间差异性信息,分析影响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区别对待,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作”。正是信息技术革命为这一技术思想的实践,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千百年来的作物生产,都是以地区或田块为基础,在区域或田块的尺度上,把耕地看作是具有作物均匀生长条件的对象进行管理,如利用统一的耕作、播种、灌溉、施肥、喷药等农艺措施,满足于获得区域、农场或田块的平均产量的认识水平,很少顾及对农田的盲目投入及过量施肥施药造成的环境后果。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也是在区域尺度上进行品种选择、土肥监测,通过地区试验积累的适于当地的栽培管理措施向农户推荐使用。实际上,即使在同一农田内,地表上、下影响作物生长条件和产量的明显时空分布差异性,包括农田内作物病、虫、草害总是先以斑块形式在小区发生,再逐步按时空变化蔓延的特性,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几世纪前,农民把土地划分为小田块来耕作经营,正是受到对作物生长环境和产量空间变异的感性知识的影响。我国农民几千年来在小块土地上经过劳动密集的投入和积累的丰富生产管理经验而形成的“传统精耕细作”技术,也可以在小块农田内达到很好的经济产量,只是没有现代科学方法的定量研究和现代工程手段的支持来形成大规模的生产力。本世纪初期,科学家就研究报告过作物产量和田间土壤特性,如N、P、K、pH、SOM含量等在田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1929年,Illinois大学C.M.Linsley和F.C.Bauer发表文章劝告农户应绘制自己田区内的土壤酸度分布图和按小区需求使用石灰的建议。之后,一直都有关于农田土壤和收获量空间变异性研究的报导。八十年代以来,关于在农田中实施土壤肥力、植保和作物生产定位管理(SiteSpecificCropManagement)的技术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世界著名厂商先后向市场提供了装有空间定位和产量传感器的现代谷物联合收获机,已可以在收获过程中自动生成以12-15m2为单元组成的农田小区产量分布图。多年的试验实践表明,田区内小区平均产量的最大差异可以超过100%。由于作物生产还受到气候变异的影响,经连续多年对同一田区积累的数据表明,同一小区年际间的产量差异性也可能是十分明显的。田区内产量上述明显的时空分布差异性,显示了农田资源利用存在的巨大潜力。现代农学技术与电子信?⒓际醯姆⒄梗炕袢≌庑跋熳魑锷ひ蛩丶白钪帐粘傻目占洳钜煨孕畔ⅲ凳谥逗拖执萍嫉姆植际降骺兀锏教锴谧试辞绷Φ木饫煤突袢【】赡芨叩木貌砍晌赡堋M?是精细农作技术思想的示意图。其实施过程可描述为:带定位系统和产量传感器的联合收获机每秒自动采集田间定位及对应小区平均产量数据通过计算机处理,生成作物产量分布图根据田间地形、地貌、土壤肥力、墒情等参数的空间数据分布图,作物生长发育模拟模型,投入、产出模拟模型,作物管理专家知识库等建立作物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并在决策者的参与下生成作物管理处方图根据处方图采用不同方法与手段或相应的处方农业机械按小区实施目标投入和精细农作管理。上述精细农作技术体系在许多发达国家的试验和应用表明,可以显著节约投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受到农户的欢迎。

“精细农作”是基于田间小区农作条件的空间差异性,为实现优化作物生产系统的目标而提出的。但工程支持技术的开发研究,对实现这一技术思想起着关键的作用。如:农田信息采集与处方农作的空间定位,需依靠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空间信息管理和数据处理,需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未来大量地理空间数据的更新,需要遥感技术(RS)的支持;作物产量计量与小区产量图的生成需要能按秒记录收获机累计产量和对应地理坐标位置的智能型收获机械,以及计算机数据处理和产量图自动生成技术;田区空间变量信息的快速实时采集,需要研究基于新原理的传感技术与信号处理技术;按小区实施自动处方农作、调控目标投入需要变量处方农业机械;制定科学的农作处方需要计算机作物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支持;作为一个能协调运作的智能化系统需要有高效的信息集成以及有关信息传输、标准化技术的研究等等。

迄今“精细农业”在发达国家也不过五、六年的应用试验历史,部分支持技术手段还不十分成熟,有待不断研究完善,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精细农作”应用实践可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围绕提高生产、节本增效、保护环境的目标,采用不同的技术组装方式,逐步提高作物生产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水平。其中,获取农田小区产量空间分布的差异性信息是实践精细农作的基础。有了小区产量分布图,农户既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分析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选择经济适用的对策,在现实可行条件下采取适当措施实施调控;也可以根据技术经济发展的条件,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或智能化变量处方农业机械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调控。建立一个完整的精细农作技术体系,需要有多种技术知识和先进技术装备的集成支持

图1.精细农作技术思想示意图

(来源:MasseyFergusonInc.)

,这为农业工程师提供了进行技术创新的机遇。

3.“精细农作”技术发展与工程技术创新

3.13S技术农业应用研究:

“精细农作”中的定位信息采集与处方农作实施,需要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已经建成投入运行的有美国GPS系统和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美国GPS系统包括在离地球约20,000km高空近似圆形轨道上运行的24颗地球卫星,其轨道参数和时钟,由设于世界各大洲的五个地面监测站和设于其本土的一个地面控制站进行监测和控制。使得在近地旷野的GPS接收机在昼夜任何时间、任何气象条件下最少能接受到4颗以上卫星的信号,通过测量每一卫星发出的信号到达接收机的传输时间,即可计算出接收机所在的地理空间位置。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可使微弱的卫星信号为便携式或掌上型接收机的小型天线所接收。这是一个功能强大、对任何人、在全球任何地方都可以免费享用的空间信息资源。尽管美国政府对其GPS系统施加了“选择可用性政策”(SA)的影响和卫星信号在空间传输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累积误差,但技术上可通过差分误差校正方式及信息处理技术使通用接收机的动态3维定位精度容易达到米级或分米级,测量型GPS接收机动态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要求。近几年来,GPS产业技术发展迅速,若干大公司迅速涉足农业领域,提供了用于农田测量、定位信息采集和与智能化农业机械配套的DGPS产品。这类产品通常均具有12个可选择的卫星信号接收通道、动态条件下每秒能自动提供一个3维定位数据,动态定位精度一般可达分米和米级,并具有与计算机和农机智能监控装置的通用标准接口。如美国Trimble公司Ag13212通道GPS接收机,可接收信标台的地区性差分校正信号免费服务或获得由近地卫星转发的广域差分收费校正信号服务,提供可靠的分米级定位和0.1米/小时的速度测量精度。系统可用于农田面积和周边测量、引导田间变量信息定位采集、作物产量小区定位计量、变量作业农业机械实施定位处方施肥、播种、喷药、灌溉和提供农业机械田间导航信息等。配置这一系统需要考虑本地区可能提供的差分信号现有条件,或在缺乏上述服务条件下购置两台Ag132和配套通信电台建立独立的自用差分GPS系统,另还可配置必要的专用可选件如:基站附件、导航附件、背负式田间信息采集附件、掌上型计算机及必要的联接信号电缆等。Ashtect公司的AgNavigator结构设计有些不同,但功能大体相当。DGPS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近几年来各国提供局域差分信号免费服务的信标站迅速建设起来,至1996年末,美国这类信标站的地区覆盖范围已接近国土的2/3。信标站差分信号服务半径约计300km。我国在东南沿海原交通部也建立了近20个这类信标站。以近地卫星作为星载GPS广域差分信号服务系统在今后几年内也可望在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建立。在竞争中谋求信息高新技术产品市场的商业利益,将是今后GPS技术发展竞争的总趋势。今年3月30日美国副总统戈尔在白宫新闻会上,宣布开放GPS卫星的L2频道并进一步开放L3频道民用服务,这将大大有利于进一步改善GPS卫星服务的精度和可靠性,使用户获得性能价格比更好的精确定位、定时技术服务。GPS用户系统外观结构简单,小型化,操作方便,但技术含量高。现有国外农机厂商配套的GPS产品,大多采用OEM方式引进关键部件进行二次开发后嵌入于农业机械应用系统中,可使性能价格比显著改善。DGPS作为农业空间信息管理的基础设施,一旦建立起来,即不但可服务于“精细农作”,也可用于农村规划、土地测量、资源管理、环境监测、作业调度中的定位服务,其农业应用技术开发的前景广阔。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用于存储、分析、处理和表达地理空间信息的计算机软件平台,技术上已经成熟。它在“精细农作”技术体系中主要用于建立农田土地管理,土壤数据、自然条件、作物苗情、病虫草害发生发展趋势、作物产量的空间分布等的空间信息数据库和进行空间信息的地理统计处理、图形转换与表达等,为分?霾钜煨院褪凳┑骺靥峁Ψ叫畔ⅰK扇胱魑镌耘喙芾砀ㄖ霾咧С窒低常胱魑锷芾碛氤な圃げ饽D饽P汀⑼度氩龇治瞿D饽P秃椭悄芑髯蚁低骋黄穑⒃诰霾哒叩牟斡胂赂莶康目占洳钜煨裕治鲈颉⒆鞒稣锒稀⑻岢隹蒲ТΨ剑涫档紾IS支持下形成的田间作物管理处方图,指导科学的调控操作。由于农业活动涉及广阔的地理空间和各种管理信息都有明显的空间随机分布特征,GIS在农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在形成农业空间信息地理图形时,采样密度、采样成本与信息处理的方法如何能更准确反映参数的空间分布,仍然是尚待深入研究的课题。由于商用GIS系统的功能一般都照顾到各种类型用户的需要,针对农业资源信息管理和精细农业实践的需要和农村用户的特点,开发基于GIS设计规范的简单实用、易于向基层农村用户推广、界面友好的田间地理信息系统(FIS)已引起学术界的注意,值得我国农业工程师进行创新研究。

遥感(RS)技术是未来精细农作技术体系中获得田间数据的重要来源。它可以提供大量的田间时空变化信息。近30多年来,RS技术在大面积作物产量预测,农情宏观预报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卫星遥感数据目前尚达不到必要的空间分辨率和提供满足农作需要的实时性,目前还未用于作物生产的精细管理。然而,遥感技术领域积累起来的农田和作物多光谱图象信息处理及成像技术、传感技术和作物生产管理需求密切相关。RS获得的时间序列图象,可显示出由于农田土壤和作物特性的空间反射光谱变异性,提供农田作物生长的时空变异性的信息,在一季节中不同时间采集的图象,可用于确定作物长势和条件的变化。基于遥感产业界对“精细农作”的商业兴趣,一系列的地球观测卫星将在近几年内发射,到2005年,将有超过40个这类卫星提供服务。大部分这类卫星采集的全色图象,空间分辩率将达1~3米,多光谱图象分辩率预计可达3~15米,扫视区6~30km。由于采用卫星遥感比航空摄影的成本将低一半以上,卫星遥感技术可预期在近3~5年内,在“精细农作”技术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农业工程师应该涉足这一领域,了解有关的知识,参与应用研究,现在的RS软件已可装载在PC机上使用,性能价格比已可为普通用户所接受。

3.2收获机械产量计量与产量分布图生成技术

作物产量是许多因素综合影响形成的结果和评价种植管理水平的基础。“精细农作”技术思想也正是从获得田间小区产量的差异性信息出发,分析原因,指导管理决策。在“精细农业”研究发展中,虽然也有关于甜菜、土豆、甘蔗、牧草、棉花、水果等收获机械产量计量及产量分布图自动生成的试验研究成果,但迄今已商品化的产品仍集中于谷类作物收获机械方面。据报导,美国目前约有20个制造商供应谷物联合收获机产量计量系统,1997年底,全国使用这一技术的联合收获机约17,000台,其中约有一半带GPS定位系统可支持产量分布图自动生成。一个主要生产厂商宣称,至2001年其生产的90%谷物联合收获机将装备产量监视器。迄今已进入商品化的这类产品主要是基于冲击式-力传感技术(如美国JohnDeree和CaseIH)、容积式光电计量技术(如英国RDS产品)和γ射线流量传感技术(如MasseyFerguson产品)等。在谷物流量自动传感过程中,还可同时测量净粮含水量,在小区产量分布图基础上结合定位处方投入的成本分析直接显示小区经济效益分布图(GrossMarginVariabilityMap)。“精细农作”体系中的产量图自动生成技术,需要解决如下的科学技术问题:

流量传感器的计量精度、稳定性、通用性、标定简便性的进一步改善;

产量计量中同时获得收获机的实际割幅和前进速度信息;

生成产量分布图需要的空间分辨率不大于收获机械工作幅宽的DGPS定位系统;

针对不同收获机械建立谷物由割台至流量测量点的谷物运移过程模型,以校正产量分布信息的动态误差;

研究采集的定位数据和产量数据编码格式与快速存储传输方式。这些数据通常都是存储在软盘或IC智能卡中,能一次存储至少一个作业班内的全部数据,然后再传入PC机进行处理和生成产量分布图;

开发PC上进行产量分布图生成的软件,含文件结构、数据结构、误差校正、数据图形化、显示方式等;

上述技术都还需要继续完善。研究适于不同国家的农业机械装备、种植特点、适于不同作物和更为精确的上述各环节的智能化技术,仍然是农业工程师面临的挑战。谷物联合收获机电子装置,包括谷物产量自动计量和产量图自动生成技术,是当代农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也应是我国农机装备机电一体化、信息化研究的优先发展方向之一。对于改善易地收获、农机社会化服务,提高农机作业信息化意识,促进作物生产科学管理,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应是世纪之交我国农机技术创新的重要课题。3.3田间变量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

快速、有效采集和描述影响作物生长环境的空间变量信息,是实践“精细农作”的重要基础。优先需予考虑的主要是土壤含水量、肥力、SOM、土壤压实、耕作层深度和作物病、虫、草害及作物苗情分布信息采集等。目前田间信息快速采集技术的研究仍大大落后于支持精细农作的其它技术发展,已成为国际上众多单位攻关研究的重要课题。现有的土壤信息采集方法是基于定点采样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耗资费时、空间尺度大、难于较精细地描述这些信息的空间变异性。技术创新的方向是研究开发可快速操作,有利于提高采样密度,测量精度能满足实际生产要求的新传感技术和进一步改善空间分布信息的定量描述与近似处理方法。部分参数将可用扫描方式通过安装于作业机械上的传感器连续采集和进一步自动生成空间信息分布图。已经取得实用化或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成果,如:土壤含水量测量将在TDR成熟技术基础上,在开发经济实用的基于驻波比、频域法原理、近红外技术的快速测量仪方面拓宽研究领域。土壤主要肥力因素(N、P、K)测量仪器开发方面,基于传统化学分析技术基础上的快速肥力分析仪,目前国内已有实用化产品投入使用,其稳定性、操作性和测量精度虽然尚待改进,但对农田主要肥力因素的快速近似测量具有实用价值;一?只诮焱饧际跬ü浣右睹娣瓷涔馄滋匦越信锏史柿λ娇焖倨拦酪瞧饕言谑匝槭褂茫胍8屑际醯呐┮涤τ妹芮邢喙兀梢韵嗷ソ杓喙丶际跹芯砍晒灰恢只诶胱友癯⌒в骞埽↖SFET)集成元件的土壤主要矿物元素含量测量技术的研究在国外已取得进展,将是值得关注的技术突破性研究方向。土壤耕作层深度对评价土壤持水能力和指导定位处方耕作,确定播种深度、施肥用量密切相关,在美、加、澳等已经开发出不接触式、基于电磁场测量土壤电导率用于评价土层深度分布图的仪器已试验使用,可对指导定位处方深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关于SOM传感器,早在数年前已有报导,通过NIR原理研制的可用于田间在线测量的多光谱SOM测量仪已有商品化产品。在作物生长有关变量信息的采集方面,田间杂草识别是“精细农业”支持技术中引起广泛关注的领域。在杂草识别的光谱响应特性方面已有许多研究成果及参考数据可供借鉴。其它田间作物变量传感与空间信息处理技术方面的研究,将围绕新的物理原理与数学方法的应用,如多光谱识别、NIR视角技术、图象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方法(ANN、Fuzzy系统分析、ES应用)、状态空间分析、小波分析、卡尔曼滤波方法等。在实践“精细农作”方面,开发基于新的物?碓淼慕瓶焖傩畔⒉杉际跤敫纳瓶占涞乩硇畔⒋矸椒ǎ匀皇强萍脊ぷ髡呙媪俚募杈奕挝瘛?/P>

3.4智能型处方农作机械

七十年代中期微电子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工业化国家的农业机械进入到一个以迅速融合电子技术向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的新时期。农业机械的设计中,广泛引入了微电子监控技术用于作业工况监测和控制。八十年代后期起,其监控系统又迅速趋向智能化,由单元控制发展到分布式控制,由单机作业系统向与管理决策系统集成的方向发展。这新一代农业机械装备技术的发展,与过去十多年来基于信息技术的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迅速发展,都是近五年来“精细农作”技术得以进入日益广泛试验实践的重要条件。虽然,迄今支持“精细农作”的若干主要农机装备,除了如前述带产量图自动生成的谷物收获机以外,实施按处方图进行农田投入调控的智能化农业机械,如安装有DGPS定位系统及处方图读入装置的,可自动选择作物品种(二选一)、可按处方图调节播量和播深的谷物精密播种机;可自动选择调控两种化肥配比的自动定位施肥机和自控喷药机;可分别控制喷水量的定位喷灌机均已有商品化产品,并在继续完善。拖拉机驾驶室已安装智能化显示器,在一个LED显示屏上,可随意调用各种图形化可视界面,监控机器各部分的工况和显示处方作业和导航信息。现代带有多处理器的智能型农业机械,已经引用了工业部门中采?玫目刂破骶植客芟呒际酰–AN),相互间采用光缆传输信息,建立了工业化设计标准。我国当今农业机械技术水平从总体上看与发达国家落后了不止20年,需要在某些领域推动高新技术的应用研究与实践。开发适于我国国情的先进技术。“精细农作”的示范试验研究有可能成为农业机械装备领域应用信息高新技术实现技术创新的切入点。3.5系统集成技术

“精细农业”技术体系是一个集成系统,它涉及到多种学科知识的支持,需要学习应用不同子系统已经形成的硬、软件设计规范、标准、数据格式与通信协议,应用已有的单项技术成果,研究建立某些支持技术的新标准。近几年来,国外研究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一些进行“精细农业”技术体系集成组装的经验。我国科技工作者要研究这方面的进展,参与国际交流。作为工程师,要善于根据工程项目的整体目标,既能从具体技术角度去思考和研究问题,具有不断突破现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观念与模式的创新意识;又能注意进行项目目标的整体评估,协调技术先进性与经济可行性的综合优化目标,提出推动技术进步的试验实践方案。

问题与思考

迄今,国际上关于“精细农业”的研究仍处于发展的幼年时期,支持技术产品也尚待不断深化研究。其革命性的意义是提出了一种经营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思想并付诸于实践,发展前景已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共识。1998.1美国副总统戈尔第一次提出要建立以1米分辩率的“数字地球”的概念,在地理信息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它为认识世界科技进步对未来人类生存方式的影响提出了全新的观念。“精细农业”的实践将在下一世纪开发“数字地球”的实践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历史过程中,全面实践这一新技术体系的路程还很遥远。但启动这一新技术的示范与实践研究,将有利与推动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知识化与信息化进程,改变传统技术思想,追踪科技进步,有利于推动基于信息和知识的农用先进支持技术产品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在“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实践中,也将可开发出一系列适用新技术产品,为支持当前的“科技兴农”服务。在发展研究中,个人认为需要重视如下问题:4.1加强对国际有关研究发展信息和经验的研究。九十年代以来,国外许多单位已经积累了一大批示范试验数据与支持技术产品开发研究成果。可以采取引进技术思想与部分装备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找准切入点,注重其支持技术产品的国产化及产业化开发。“精细农作”的技术思想在国际科技界共识的基础上有其特定的涵义,即认识农田内小区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条件的空间差异性,实施定位处方农作。它是适应集约化、规模化程度高的作物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目标而提出的,在我国可先在规模化农场和农业高新技术综合开发试验区,力求在农田小区的尺度上进行研究与实践。我国广大农村农田经营规模小,生产手段仍较落后,实现广域的农田精细经营尚需有较长的发展过程,有条件的地区可先以村片、农田的尺度上对精细农作的技术思想进行示范试验研究,并应结合农业技术推广性试验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创新中,开拓出新的服务领域。这样,既可以使我国的研究实践与国际上的研究发展趋势相接轨,又可以探索形成具有国情特色、有利于在农村推广的先进农作技术体系。4.2在“精细农作”试验研究与实践过程中,注意组装一批基于信息和知识的单项适用先进技术支持当前的“科技兴农”。如:GPS、GIS技术用于农田管理、节水灌溉、环境监测的实用技术;面向农业生产者应用的电子仪器、实用监控设备;农业装备信息化技术;精细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快速实用监测技术;智能化农业生产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推广及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先进装备技术与工具的开发等。4.3迄今国外进行的精细农业(PrecisionAgriculture)的实践,实际上是面向大田作物生产的精细农作(PrecisionFarming)系统。实现基于信息和知识的农业产业系统精细经营的技术思想,应该扩展到种、养、加,产前、产中、产后的整个过程,即过渡到建立“精细农业”的技术体系。实际上,“精细农业”的技术思想,早在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已优先在发达国家奶牛场根据奶牛产奶量定量配料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近十多年来,全自动化设施园艺业的发展和养殖业中动物生长预测模型与配料、环境调控自动化系统的结合,农产品产后储藏、保鲜、加工为达到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的过程中,都已吸收了电子信息科技前沿的成就。“精细农业”的技术思想,尤应在设施园艺,集约养殖,农产品品质优选、加工增值产业中先付诸实践与推广,这对我国目前处于传统农业的结构性调整时期和开始重视强调实现农业增产方式的转变中,依靠先进技术装备和农业精细经营技术的支持,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4在试验研究中加强多部门、多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协同攻关.发展学术讨论交流,加强国际合作,重视应用基础研究。在高等农业工程院系的学科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中,要逐步创造条件开设有关GPS、GIS、RS应用课程,加强必要的实验研究设施与课程建设等。

中国农业大学“精细农业研究中心“近二年多来已经启动了有关研究工作,内容涉及DGPS、GIS农业应用,田间信息采集传感技术,智能型农业机械监控技术,精细农作技术的系统集成与发展战略研究。与国外有关研究中心和企业界已建立了比较广泛的联系,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信息,我们愿意与国内有关单位、企业发展合作,共同为推动我国农业工程技术创新与“精细农业”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示范与实践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NationalResearchCouncil,PrecisionAgricultureinthe21stCentury,GeospatialandInformationTechnologiesinCropManagement,NationalAcademicPress,Washington,D.C.1997.

J.KSchueller,TechnologyforPrecisionAgriculture,ProceedingsoftheFirstEuropeanConferenceonPrecisionAgriculture,WarwickUniversity,U.K.8-10,September1997.

A.B.McBratheyandM.J.Pringle,SpatialVariabilityinSoil-implicationsforPrecisionAgriculture,ProceedingsoftheFirstEuropeanConferenceonPrecisionAgriculture,WarwickUniversity,U.K.8-10,September1997.

KennethA.Sudduth,EngineeringforPrecisionAgriculture-Past,AccomplishmentsandFutureDirections,USDAagriculturalResearchService,Copyright01998,SocietyofAutomotiveEngineers,Inc.

农业技术创新篇(10)

中图分类号:F303.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5-3207-04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SU Gui-hong1,FU Xin-hong2

(1. Economy 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 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Jilin 132101, Jilin,China;

2. Economy 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Ya’an 625014, Sichuan,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ime series data(1985~2007),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 was carried ou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n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yed a vital rol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improvement; People's better living standard and ecological improvement, in turn, boosted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To guarantee the benign cycl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such as technology progress orientate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road, low-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couragement mechanism of new technology extension.

Key word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granger causality

农业技术创新是一个经济、技术和社会的概念,而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性、时代性和综合性的概念。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现代化应存在互动发展的关系:一方面,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离不开农业技术创新的保障和支持――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又为农业技术创新提供了研发投入的保障和成果转化的平台。本文运用实证方法来验证这种关系的存在具有重要的意义。

1文献回顾

目前,我国学者已对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现代化进行了大量研究。董晓亮等[1]分析了WTO框架下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黄钢等[2]指出,提升我国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路径是实施农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姜鑫[3]对速水-拉坦理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农业技术进步应该以生物和化学技术进步为侧重点,通过农业技术变革推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宋磊等[4]对农民收入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影响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收入的增长也明显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两者互为因果关系,存在着动态均衡关系;宋燕平等[5]利用实证分析了农民素质与农业技术创新的关系,指出农民受教育程度与产出效益成正比,农民的素质与农业技术的扩散关系密切,我国农民素质低制约了农业技术创新;李录堂等[6]探讨了农业生产率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逻辑关系;郑林[7]从现代化的视角提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三元结构理论,并用它分析近代中国农业科技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变迁之间的关系。翟虎渠[8]提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重点应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技术驱动型的根本转变。鉴于农业技术创新在建设现代农业的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模型对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2研究假说与理论模型

2.1研究假说

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现代化并非两个完全独立的体系,而是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过程。下面提出两种假说。假说一:农业技术创新程度影响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水平。假定农业技术创新程度越高,范围越广,越能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假说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高低影响农业技术创新的程度。假定农业现代化水平越高,越能促进农业技术的创新。

2.2理论模型

本文将用生产、生活和生态3个层面5个指标来反映农业现代化水平。本文的基本模型设定如下:Y=F(X)。其中Y为农业现代化指标,X为农业科技创新指标。

3实证研究

3.1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本研究采用1985~2007年全国总指标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如无特别说明,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均来自1986~2008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及1985~200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年报》。考虑到数据的均衡性,本研究所选取的指标均为产出指标。由于目前国内学者并未对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现代化形成统一的指标体系,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本研究采用国家知识产权局IPC大类的分类统计表中的A01类(农林牧渔)的国内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指标(ZL)作为农业技术创新指标。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性和综合性的概念,如果用单一指标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有违科学性原则,本研究基于生产、生活和生态3个层面,选取人均粮食产量(LS)、人均肉蛋奶产量(XQ)、农村人均纯收入(CSR)、森林覆盖率(FGL)和自然灾害成灾率(CZL)5个指标反映农业现代化水平。其中生产层面通过人均粮食产量和人均肉蛋奶产量两个指标反映;生活层面通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标反映;而生态层面通过森林覆盖率和自然灾害成灾率指标反映。

人均粮食产量(LS):是指全国总人口平均占有的稻谷、小麦、玉米、高粱、粟及薯类和豆类的产量。人均粮食产量能更真实地反映农业生产的水平。

人均肉蛋奶产量(XQ):是指富裕的生活离不开肉蛋奶的消费,因此该指标也反映农业生产的水平。

农民人均纯收入(CSR):指的是按农村人口平均的,农村居民当年从各个来源渠道获得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获得收入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的平均水平。为消除通货膨胀因素影响,将农村居民纯收入按1985年不变价格计算指数,用P表示。具体如表1所示。

森林覆盖率(FGL):森林覆盖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有情况或森林资源丰富程度及实现绿化程度的指标,又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

自然灾害成灾率(CZL):用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比重来表示。若该指标是负向指标,则指标值越高,说明生态环境越差,越影响到农业现代化的水平。

3.2单位根检验

为了消除趋势影响,将所有指标取对数,分别表示为LNZL、LNLS、LNXQ、LNSR、LNFGL和LNCZL[9,10]。从图1趋势来看,反映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指标LNLS、LNXQ、LNSR、LNCZL、LNFGL与农业技术创新指标LNZL之间并未呈现出明显的平稳趋势,需要用单位根检验法来确定它们的平稳性。

本文采用Dickey-Fuller的ADF检验方法,对LNZL、LNLS、LNXQ、LNSR、LNFGL、LNCZL及其差分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2。

由表2可知,虽然时间序列变量LNZL、LNLS、LNXQ、LNSR、LNFGL、LNCZL是非平稳的,但其差分变量DLNZL(1)、DLNLS(2)、DLNXQ(2)、DLNSR(2)、DLNFGL(2)和DLNCZL(2)是平稳序列。

3.3协整检验

本文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法对1985~2007年我国农业现代化各指标和农业技术创新指标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表3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5组数据的第一行均显示似然比统计量大于5%的临界值,表明第一种假设不成立,即存在协整关系。从第二行可以看出,似然比统计量均小于5%的临界值,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原假设成立,即有一个协整关系。

3.4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该研究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技术创新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见表4。表4表明,LNZL是LNCZL和LNLS的格兰杰原因;LNFGL和LNSR是LNZL的格兰杰原因;而LNXQ与LNZL之间互不影响,不存在因果关系。

实证结果分析:①由于自然灾害成灾率是个负向指标,LNZL是LNCZL的格兰杰原因表明,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可降低自然灾害的发生,或者说较高的自然灾害成灾率是由于农业技术创新水平较低所致。另一方面,LNZL是LNLS的格兰杰原因表明,农业技术创新可以通过改良种质资源、改进栽培技术、提高单产等途径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②LNSR是LNZL的格兰杰原因表明,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可以鼓励其购买优质良种和获得先进的种植技术,而LNFGL是LNZL的格兰杰原因表明,森林覆盖率的提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从而促进先进技术的应用和扩散。③LNXQ与LNZL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4结论及政策性建议

通过分析,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加强农业技术创新可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主要表现在农业技术创新对生产和生态具有促进作用。第二,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可以促进农业技术创新,主要通过生活和生态两个方面表现。第三,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着良性的互动关系。

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措施:第一,加大研发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力度,开发适合中国特色发展阶段的实用技术,尽快把农业现代化建设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第二,发展低碳经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农业,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第三,建立农业新技术供给者、需求者以及应用新技术的农产品价值的实现者之间共同利益的纽带,创造各种条件激发农民对新技术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董晓亮,周玉芝,王英宾.WTO框架下我国农业技术创新问题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4(6):73-74.

[2] 黄钢,李颖,王玲,等.科技价值链创新是提升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力的关键路径[J].农业科技管理,2007(12):1-4,26.

[3] 姜鑫.农业技术创新的速水-拉坦模型及在中国农业发展中的实证检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408-3411.

[4] 宋磊,王青,薛继亮.农民收入和农业现代化的动态均衡分析[J].商业时代,2009(10):12,19.

[5] 宋燕平,栾敬东.农民素质与农业技术创新关系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5(4):52-53.

[6] 李录堂,薛继亮.我国农业生产率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15-19.

[7] 郑林.现代化与三元结构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中国近代农业技术创新与需求初探[J].中国农史,2004(3):37-45.

上一篇: 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下一篇: 企业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