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展望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15 15:21:37

企业发展展望

企业发展展望篇(1)

本文为安徽财经大学校级教研项目:“MOOC环境下课程设计模式研究”(项目编号:acjyyb2014124)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8月3日

前言

“物联网”一词,美国于1999年提出,当时称为传感网。其定义为:通过射频识别(RFID)、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自从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提出了“物联网”概念,物联网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从美国的“智慧地球”和日本的“I-Japan战略2015”以及中国政府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可以看到许多国家都已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以支持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大到宏观经济,小到企业及个人,物联网可谓是无处不在。然而,物联网的蓬勃发展,也在一步步地影响着企业的运营模式和管理规划,企业财务管理与时俱进显得尤为重要。

一、物联网时代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变化

(一)感知的全面性使财务管理体系趋于完善。物联网感知的全面性,体现在利用射频识别、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上。其中的一个关键词即为“物体”,而物体又是无处不在的,其所发生的行为更是千变万化,这就使得企业的财务任务变得繁重而艰巨。一次简单的交易,其背后的资金流动状况、客户的反映情况、运输费用、手续费用等等,都隐含着大量信息。再如要对资产进行定价,则影响因素包括市场利率、期间利润等,其在物联网时代下的复杂化使得这些信息难以准确取得。信息的获取程度,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物联网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在许多行业的应用中具有很大的交叉性,企业如果与供应商、银行、运输等部门大力合作,可以打破行业、区域、部门之间的壁垒,促进资源共享,因此企业的财务管理将会顾及到越来越多的方面,财务管理体系也将趋于完善。

(二)传递的可靠性使财务数据更加真实和完备。物联网传递的可靠性,即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在物联网环境下,企业的营运从采购这一环节开始已经被刻上射频识别的电子标签,然后在产品、产成品入库、销售等其他环节中,也会被嵌套上感应器以便实时与电子标签进行“互动”,因此所获得的数据信息也将被导入到数据仓库中。这一系列的数据读取和操作在物联网的环境下都不再需要工作人员的参与,其中只有大量物品的自动“交流”,这种方式使得企业的各个部门更容易且方便地获取相关的数据信息,而且极大地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当物流周转于各个环节时,物品电子标签数据的存储量变大,所包含的信息量也更大,这也保证了数据的充分性和完整性。值得一提的是,会计信息系统采用的是“实时处理”,即数据会在所有交易发生时就立即被收集和更新,在时间上不会存在滞后性,因而这些数据库中的数据就具备了及时性,同时也为这些数据的分析增值。

(三)处理的智能化使财务管理更加高效。物联网处理的智能化特点,即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随着物智能化的发展和物与网络的链接,不仅人的行为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而且物的行为也产生海量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不仅仅是数字数据等结构化数据,还有声音、图像等非结构化数据。由于企业财务大数据处理条件的困难,这些大数据的处理必须应用智能云计算的模式。对于到底什么是云计算,至少可以找到上百种解释。现阶段广为接受的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企业采用这种云计算模式,可以大大提升数据信息和资料的管理效率。

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发展路径分析及展望

物联网技术和其他基本应用技术如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一样,都具有普通适用性。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必然会带来社会生活的新变革,如今它已经在物流、安保、交通、智能家居、医疗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物联网技术的基础性、普适性以及其与财务数据信息和管理体系等许多要求相契合,它必然会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新动力,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开辟新的领域。

(一)物联网下企业财务管理发展路径

1、财务管理目标多元化。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相关利益者利益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几种主流观点。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实务中多把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首要目标。然而,当很多企业越来越难以独自承担高成本时,物联网所带来的高收益,使得企业与物联网各方合作成为最好的选择。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兼顾各方利益,以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相关利益者利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

2、财务管理人员精英化。物联网的使用,必然颠覆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企业应该对财务人员、技术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尽快了解和适应物联网的运作模式,熟练应用物联网进行存货盘存、成本控制、对账报账等财务活动。物联网的使用,大大减少了人工操作,企业在这时可以适度裁员,保留企业的精英部分,节省薪金支出。企业员工的减少也有利于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从而进一步降低沟通成本。

3、财务管理数据集成化。集成是实现成本数据、财务数据从业务源头的自动采集,目的是达到资源共享和数出一门。企业应该如何集成数据?这需要清楚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物联网时代下企业财务数据来源于各方面,比以往庞大很多。财务人员必须学会运用物联网模式集成数据,才能化繁为简,提高工作效率。

4、财务管理体系安全化。物联网的应用需在产品中植入智能电子标签,它对于企业而言,可以方便的进行管理。但是,它也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问题,其他企业和个人也能对标签信息进行感知和收集,比如某产品的竞争对手。因此,企业应该在物联网安全使用方面下大工夫,形成一套健全的安全体系。为了使企业机密信息不流向共享平台,不被商业竞争对手获取,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组成局域网或专业网。企业还可以聘请一些专业的物联网维护人员,建立一些紧急的处理机制,保证信息传递的安全与稳定。

(二)未来企业财务管理发展前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在记账方面,我国已经实现了从传统的手工记录账目信息向电算化的会计流程转变,下一步将是计算机化向全面信息化的转变。而物联网在各个领域中的相继成功实现也必然会带给企业财务方面更大范围的影响。在这个信息化的新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全面信息化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任何组织、任何单位都需要在财务信息化管理方面投入适当的人力、物力、财力,以赢得财务优势,比如开发科学的财务管理软件,引进或培养兼具会计和网络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成功地赢在信息化时展的前沿。

物联网的产生是对信息化的量化和标准化,能够实现每一个物体行为信息的准确化。相信我们在不断的探索中一定能够将这些物联网的特点在财务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周洪波.物联网技术、应用、标准和商业模式[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王洪伟.物联网视域下会计信息化发展展望[J].统计与管理,2014.4.

[3]李梦云.物联网视角下会计信息化发展路径与展望[J].现代企业,2013.4.

企业发展展望篇(2)

【中图分类号】TP311.5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中,信息化已经成为各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力企业作为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企业,其信息化的发展程度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极大的挑战,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推行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成为当前电力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国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而发达国家的重要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便完成了信息化改革,因此,我国的电力企业同国外电力企业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电力企业在近些年的发展中仍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无论是企业网络架构的建设,还是自动化办公系统、生产监控系统、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等的应用,都体现了我国电力企业近些年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信息化发展仍处于局部应用阶段,决策支持系统、业务处理系统等仍需要进一步健全。

一、电力企业信息化的意义

电力企业信息化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推进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可以优化电力企业的管理机构。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信息的传递效率,简化企业的管理流程,既抑制了企业冗员和官僚作风的出现,也提高了企业的业务处理效率。其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可以提高企业信息的透明度,提高企业的实时业务处理能力。最后,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可以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通过对企业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可以使员工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更快捷地获取信息,通过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应变的方法。

二、电力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机构复杂,信息化进程缺乏系统性

电力企业的机构比较复杂,依据专业、职能等的不同分为很多机构,它们相互依托,相互联系。然而,在推进电力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中,很多部门都是依据自身的业务需求进行信息化系统建设,而不同部门的系统之间则缺乏必要的联系,导致信息无法实现共享,业务的处理也无法协同。

(二)缺乏统一的信息化标准体系

我国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建设起步较晚,因此还没有制定出统一的信息化标准体系,不同的电力企业应用的信息系统在技术规范、技术标准、信息编码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同时,信息化标准体系的缺失也导致同一企业内部系统无法集成、资源无法共享。

(三)信息安全防护不当

虽然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系统都安装了防火墙等安全防御系统,但无论是操作系统还是应用软件,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漏洞,导致信息安全防护问题的产生。尽管企业的计算机终端设备已进行内外网分开使用,仍有个别人员信息安全意识淡薄,导致违规外联的情况发生;而企业内外网中部分系统或应用的用户口令过于薄弱也可能导致企业信息的泄漏;部分企业的无线网络信号覆盖到企业周边地区,容易被外人侵入等。

(四)信息化管理水平落后

受传统管理观念和管理模式的影响,很多企业管理人员无法适应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导致许多信息化系统无法正常地发挥功能,达不到预期的使用效果。

三、电力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展望

信息化系统建设是电力企业与时俱进、顺应时展潮流的必然结果,也是电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尚存在很多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且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展望未来,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应该从整合信息系统、确保信息安全、建立信息化标准体系以及建立信息系统仿真平台等方面进行发展。

(一)整合信息系统,消除信息孤岛

信息孤岛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电力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发展,因此,消除信息孤岛、整合信息系统将成为电力企业信息化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整合电力企业的信息化系统,首先应该统一电力系统的通信网、数据网和信息网,以便加强企业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其次,要整合企业内部不同专业和职能机构的应用系统,对软件、系统等的使用进行统一规定,以便于系统的更新维护和人员的培养;最后,要对不同机构之间的信息化应用系统进行整合,实现不同系统之间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二)建立安全稳定的信息渠道

网络信息的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电力企业要建立完善可靠的信息化系统,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企业信息安全的防范措施。首先,要加强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完善责权划分。企业应该依据工作需要、工作性质的不同,对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安全知识和信息安全技术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安全意识。同时,企业需要完善内部的责权划分,将责任和权利细化到个人,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其次,要对企业信息化系统实施多层防护,消除潜在隐患。要确保企业所使用的信息产品的自主可控,同时加强系统的防护措施,例如,细化防火墙设置、控制访问权限、实行定点访问等。

最后,企业要加强信息安全的监管。为避免资源的浪费,企业可以依据信息机密性的等级进行不同程度的安全防护隔离,同时,要加强企业网络的访问监管,严格控制一机双系统两网连接和非法连接外网现象的发生。

(三)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标准体系

完善的信息化标准体系是促进信息交流和共享的重要保障。建立完善的信息标准体系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要建立统一的企业流程标准体系,为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系统的开发过程要实现标准化,无论是信息化平台的建立、信息编码的使用、数据库结构的类型等,都要实现标准化;最后,信息化系统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要统一,这样既方便对项目和产品进行评价,也可以依此进行性能对比。

(四)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仿真平台

随着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进行,各类信息系统的建设日渐完备,如何为企业培养一批具有一定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信息化人才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信息系统仿真平台正是为满足这一需求而建立的。

信息系统仿真平台是在原有网络、安全、主机三种类型仿真建模的基础上,完成生产管理系统、电子商务平台、灾备应急演练、桌面管理系统等业务系统的仿真建设,在此基础上对企业信息系统的运维人员进行培训、考试、竞赛等活动,为企业构建“持续培训、阶段考试、持证上岗”的系统化人才队伍建设体系,促进企业信息系统运行的规范化、标准化。除此之外,信息系统仿真平台还可以根据具体业务的需要,完善相应的工具和场景设计,以产品化的方式为企业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企业发展展望篇(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升,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现代企业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企业会计电算化得到了不断的应用、推广与发展。但是,我国企业在发展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财务信息安全问题、复合型人才缺失问题、行业管理不规范的问题等。新形势下,只有认识到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才能够促进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长远发展。

一、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推进,传统的手工会计日益显现出自身的弊端,如工作效率低、缺乏约束性、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摒弃传统的手工会计,积极引进与应用会计电算化,使我国企业的会计电算化水平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很多企业仅仅将会计电算化用于财务管理,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没有建立科学的、系统的、高效的会计电算化综合管理体系。

尽管我国的会计电算化水平较低,但不可否认的是,30年来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企业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基本上已经实现由传统的手工记账向会计电算化的转化,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企业中也得到了普及,这提高了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强度,也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可信度与可靠度,越来越受到我国企业的欢迎。随着专业会计软件的不断更新,会计电算化将会更有效地带动企业经济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助力。

二、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在发展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不能发挥会计软件的管理功能,不能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认识会计电算化。很多企业在应用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思维方式,仅仅将会计电算化用于财务管理中,不能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层面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很多企业在发展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仅仅是为了追求形式上的新颖,不能整体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第二,不能将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企业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电算化系统仍然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未能成为企业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相脱节。会计系统缺乏开发性和共享性,不能通过网络向相关部门提供信息,不能实现综合信息和明细信息的共享。第三,会计软件开发平台、工具和技术落后。虽然当下的会计软件在技术上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开发平台由dos转变为windows,但是很多会计软件开发工具仍然沿用dbf文件体系,也缺乏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支持,在性能、功能和安全等方面仍不能满足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需要。

三、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前景

我国的企业会计电算化事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也在逐渐地融入到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去。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必然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在会计人员的不断努力与改革下不断得到完善。展望未来,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前景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电算化综合管理体系的构建

目前,我国企业的会计电算化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处于较低的层次上,仅仅将会计电算化用于财务管理中,处在核算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这种会计电算化模式过于重视事后结算,仅仅将电算化用于处理简单的数据信息,忽略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管理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会计电算化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摆脱传统的核算电算化的束缚,更加重视数据信息在企业管理方面的作用,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层面认识会计电算化的作用,形成科学、系统、高效的会计电算化综合管理体系。

(二)标准化

标准化是指,所有的软件开发公司在开发会计软件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同的标准。企业会计电算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功能模块标准化,将会计信息化的功能模块划分为黑箱标准化和白箱标准化。白箱标准化是指功能模块的内部设计必须要遵循统一的标准。黑箱标准化是指会计信息化功能模块与外部的接口必须遵照统一的标准。现阶段我国的会计标准化软件在开发的过程中重视公司利益、软件版权并鼓励创新。因此,只制定了功能模块的黑箱标准化。

(三)网络化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由于网络信息传递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会计电算化不断朝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网络财务”正逐渐兴起。在“网络化”的发展背景下,会计电算化系统既能够处理会计数据,也能够及时传递和分享会计信息,加快了信息的传输速度,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充分发挥了会计电算化的作用。“网络财务”是会计电算化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也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四)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ERP)也被称为企业资源计划,结合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管理功能,能够及时地控制和分析企业会计信息,为企业管理作出预测、计划和决策,促进企业的发展。利用科技信息化系统可以及时分析企业的运营状况,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并将信息进行归纳和整合,以便于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会计信息化的全面应用和推广,可以促进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更好地在企业中发挥会计信息化的作用,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企业中得到了逐步的应用与推广。但是,我国企业在发展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限制了会计信息化在我国企业中的发展。因此,必须不断完善现有的会计电算化体系,积极构建会计电算化的综合管理体系,不断朝着标准化、网络化和会计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作者单位:盐城国际妇女时装有限公司)

企业发展展望篇(4)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2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做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重大意义。大力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是促进“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中小企业发展质量、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中小企业拓展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新商业模式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精益研发、管理升级、电子商务应用、融资服务等信息化服务平台试点,解决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弱、管理水平低、资金不足、市场开拓难等突出问题。

一、国内外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当前国外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趋势:强调技术应用与业务创新、管理创新相结合,利用信息网络技术进行文件管理、员工考勤和生产时间管理、需求预测、库存管理、合作设计、个性化定制,整合企业内部各种资源;以电子商务和外包切入,优化供应链,2006年以来,欧盟国家约有2/3的中小企业在网上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在线开展询价、采购/销售确认等电子商务活动,其中,约有10%的中小企业已将公司的ICT系统与其供应商或大客户联网;ICT产品与服务厂商更加面向中小企业多层次需求,提供物美价廉、简便宜用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创新中小企业服务模式;基于移动商务和移动支付等新技术的应用,对中小企业产生示范影响;重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宣传教育和人员培训;加强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的测评和研究,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绩效的显示度。

二、中小企业对于信息化的主要需求集中在解决眼前急迫的生存问题上

2011年,江苏省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实现产值7.5万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68.6%,同比增长26.8%;实现销售收入7.3万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68.3%,同比增长25.9%,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增幅1.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16.6个百分点。目前,江苏省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主要分布于机械、轻工、石化、纺织、冶金、电子、建材、医药等八个行业,从销售收入占比情况分析,机械占29.8%、轻工占13.5%、石化占14.6%、纺织占11.2%、冶金占9.9%、电子占8.06%、建材占4.9%、医药占2.12%。

近年来,中小企业产业分布出现了一些新变化,由过去机械、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为主,逐步向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拓展。一大批中小企业抢占发展先机,快速占领新兴市场并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领头羊”。中小企业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了解市场信息,增强销售能力,发现更多的新客户。在生产和研发方面,中小企业是把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作为最需要通过信息化解决的问题。在企业管理方面,中小企业的信息化需求更多的是掌握企业经营情况,其次是提高工作效率。

三、江苏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建设现状和发展展望

我国自2006年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来,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引导、平台建设、环境营造职能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把2012年确定为中小企业服务年,在全国范围广泛深入开展以“服务企业,助力成长”为主题的服务活动,给中小企业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帮助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度难关、谋发展。江苏地方主管部门和信息化服务商充分发挥的源优势,多方配合,组织开展大规模的推广活动,建立了中小企业信息化辅导站和信息化服务中心,以及信息化大讲堂、专家咨询会、免费参观、信息平台。在2012年推广信息化应用和服务的经验基础上,将进一步根据中小特别是小微企业的需求,优化服务内容,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信息提升显著的服务。

1.优化和强化服务平台作用

(1)充分发挥第三方信息平台的功能和作用。

紧密围绕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第三方,进一步强化有针对性、专业化的服务。细化、深化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服务内容,加强对不同区域、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中小企业运用信息技术的分类指导,促进中小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站宣传、客户服务、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应用及市场拓展。

(2)充分发挥云服务平台的功能和作用

在中小企业智慧云服务综合平台上,整合软件应用、综合服务等多项信息服务内容。面向中小企业用户提供“云-端”架构的集宽带、应用和服务一体化交付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实现“桌面虚拟化、办公协同化、应用智能化”的虚拟办公环境。在信息平台上实现“一站式”的服务界面,“菜单式”的便捷选择,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即需即用”的信息化应用服务。

中国电信江苏公司与江苏省经信委携手开展的“数字企业”创建活动结出硕果,目前江苏省“数字企业”超过1万家,总数达11014家。江苏电信“e企云”已上线49款云产品,另有137家合作伙伴正在接入中。

2.信息服务内容向全方位多元化发展

目前信息服务的信息内容主要以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两化融合、市场信息等中小政策经济信息为主,而随着企业业务的不断发展,除政策经济信息外,对科技、文化、社交、娱乐等各方面的信息需求将不断增加。由于企业信息服务多种新需求的出现,使得信息服务的内容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1)信息产品和信息技术的提供服务。如提供管理软件、数据库信息以及为企业开发各种信息系统等。

(2)信息咨询分析与决策服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产品研发,需要密切关注相关行业发展动态及市场动向,而信息服务机构就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获取相关信息并加以分析处理,按照企业要求或是定期为企业提供各种综合分析报告和市场预测报告,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依据。

(3)情报服务。企业成长不仅需要信息化的硬件和软件,还需要对信息数据的发掘和分析,专利服务、成果推广转化服务。

在企业信息化方面,日本企业要比美国晚行一步。日本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建立了日本中小企业事业团信息中心,并与中央及地方政府、群众团体和有关单位、机构互相支援,密切合作,加强交流,共同发展。日本政府还加快网络建设步伐,加强和完善支援中小企业机构的跨区域合作,实现信息共享;构筑广泛的信息和接收系统,将各国立、公立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新技术及各种经营信息通过网络提供给中小企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4)信息教育和培训服务。信息服务机构为企业员工提供信息教育和培训服务可以培养员工的信息意识,帮助其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使其在日常工作中能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提升业务水平,同时还可以利用掌握的信息技术解决信息系统的常见故障,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3.建设主体向多元化格局快速演进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和推进主体将由政府主导为主向多元化格局快速演进。

(1)政府将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在规划制定、战略推进、政策扶持、电子政务运行等方面起主导作用。

(2)各类企业将成为信息化的重要建设和推进主体。特别是各大电信运营商和各类信息服务提供商,今后将在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中发挥主体作用。

(3)各类中介组织将成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补充。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协会、高校院所、行业龙头企业、社会中介组织在信息资源收集、开发、利用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4)中小微企业联盟。“联盟”的方式开展信息化服务是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致力探索的服务模式,由企业牵头自发组建的服务联盟,具有市场定位准、机制活、互补性强等特点。如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联盟推广工业领域国产CAD,提升制造业中小企业工业设计水平。这代表了以企业类型为主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向方向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四、总结

IT设施将来成为水、电一样的基础设施,政府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另外一方面不可以避免,政府在建设中的决策和成效的延迟,因此中小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中,充分利用各级各地资源开展适合中小微企业的信息服务形式。支持社会服务机构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为中小企业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培养人才、融资等提供信息化服务。加强第三方信息化咨询与监理服务,确保信息化投资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付兵红.江西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对策[J].科技广场,2011(7).

企业发展展望篇(5)

随着中国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国际、国内市场激烈竞争,特别是管理风险,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压力。国家在加大投资、拉动内需、采取一系列措施保经济增长,必将促使中国政府和企业的投资者、经营者更加重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有理由相信,未来影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将逐步减少,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事业将摆脱各种制约因素的羁绊,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一、环境、效益、质量和风险管理审计将成为企业内部审计的新内容

(一)环境审计将日益受到重视

经济的不断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等社会问题。21世纪,环境污染等影响人类生存的问题将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不仅各国政府都将投入巨额资金解决此类问题,而且企业也将逐步增加环境投入。但企业投入既要考虑成本效益,又要比较投入和税费,还要考虑企业形象。因此对此类资金运用的效益,企业最高管理当局必然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加强审计。

(二)审计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低碳型经济中发挥作用

在开展建设节约型社会、低碳型经济中,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手段,在规范经济秩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监督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更主要的是对资源的有效使用和损失浪费问题进行监督。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目前浪费资源的现象相当严重。能源的开发与使用、节约资源反对浪费、加强管理、建设节约型社会等需要有法律的保护,审计作为重要的监督,控制与约束体系,在其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随着政府对自然资源及能源的认识日益深入及环境保护投资的深入进行,自然资源审计工作也相应开展并逐渐深化。

(三)质量审计将得到极大发展

审计质量决定了审计信息的可靠及可利用适度,是影响审计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可以说,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因此,要始终把审计质量贯穿于审计项目的全过程。整个内部审计项目过程分为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终结阶段,每个阶段的质量控制情况,都是决定整个审计项目质量的关键因素。

(四)风险审计将成为内审的重要内容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许多企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提高风险防范应对能力。企业内部风险审计,是企业内部审计人对企业内部有关管理层、管理当局履行风险管理方面的受托管理责任的情况进行证实、评价、并提出防范、控制管理(经营)风险的建议的一系列活动。管理风险是那些可能对战略和目标的实现产生不良影响的事件、行为和环境。企业随时都会面临各种风险,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的急剧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企业在更大范围内面临更多的风险,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特地位,决定了它在风险评估和控制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企业内部审计人不仅要指出存在的风险,而且要指出这些风险怎样才能更好地加以管理,这项工作必须在风险产生以前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做才更有价值。

二、计算机审计将成为企业内部审计必不可少的应用手段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已在我国得到大力推广,许多企业在会计数据处理,会计报表编制以及工资核算等方面实行了电算化,计算机还广泛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生产建设等各个领域,使得企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对企业内部审计带来巨大冲击,内部审计的内容、对象和标准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以手工操作为主的传统审计手段,因其效率低、准确程度差,很难发现许多利用计算机舞弊等不足都成为严重影响内部审计作用正常发挥的客观原因。相比之下,电算化会计在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稳定性、及时性和可靠性上,已突显出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利用计算机审查电算化会计信息内容,可以大大加快审计的速度,提高审计效率。在未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该是计算机专家。传统的手工财务审计必将被先进、高效的计算机所取代,其发展趋势表现在:一是从部分审计工作转向全面审计工作计算机化;二是从单一的财务报表审计转向整个信息系统进行审计;三是审计证据和档案电子化;四是从定期的现场审计转向定时的在线网络审计;五是审计重点从原来的事后的静态审计转向事中和事前的动态审计。计算机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将越来越普遍,越来越深入,它必将对提高审计工作的水平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所以计算机审计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应用手段,它必将逐步得到发展和推广。

三、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将成为企业内部审计的新动向

目前,在国外已经出现了企业将内部审计职能全部或部分地委托外部单位或相关的专业人员来实施,即所谓的“内部审计外部化”。企业选择外部审计人员从事内部审计业务的主要原因就是它能为企业节约财务预算开支,而且外部审计人员能够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内部审计服务。那么,在进入21世纪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目前内部审计在一个企业内部担任“参赛者”和“裁判者”的双重角色,所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的委托关系下形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唯有把内部审计外部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企业选择外部审计人员从事内部审计业务还能为企业节约财务预算开支,而且外部审计人员能够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内部审计服务。因此将出现内部审计外部化的趋势。

第一,我国内部审计的外部化是市场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我国已存在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供需市场。国内外民间审计组织纷纷扩展服务领域,向企业提供企业内部审计服务,而且审计技术先进。同时,外国一大批民间审计组织和人员涌入中国这一广阔的市场,客观上加大了这种外部化的趋势。

第二,内部审计外部化可以提高审计独立性,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企业中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作为公司的一个职能部门,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管理层的影响,很难有真正的独立性,甚至可能和管理者共同欺骗所有者。而内部审计中的外部机构与管理层没有太大利益关系。企业实行内部审计外部化,能够克服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上的缺陷,而且不论从实质上或是形式上都能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能够站在比较客观的立场上对组织运行管理情况进行审计,并客观地报告审计结果,提出审计建议,还可以为企业节约财务开支、降低雇佣成本,帮助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企业发展展望篇(6)

关键词 企业风险管理 发展历程 展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层次加深,范围更广,市场经济发展飞速的同时,受到的国际市场冲击以及市场经济本身的不稳定性都会导致市场经济主体――企业生存风险的产生。对于任何事物来说不确定性和风险对于其生存与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企业必须重视风险管理,只有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才能够使得企业化险为夷,避开各种市场风险,甚至是做到险中求胜,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一、企业风险管理基本介绍

追溯历史,我们会发现风险管理在我国历史悠久,风险管理思想最早产生于夏朝,主要是用于天灾人祸下的粮食储备制度。国外学者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提出风险管理概念,认为风险管理重点是“风险”以及“管理”。迄今为止,最经典的风险管理定义就是威廉姆斯(Williams)在其著作《风险管理与保险》中为风险管理做的定义,即:以组织目标为依据,以最小费用运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以及风险控制措施解决企业所面临的的中风险危机的管理过程就是企业风险管理。国内学者也对风险管理进行了各种定义,总结归纳,作者认为所谓风险管理就是企业对所面临的的风险及时预测、及时评估其对企业运行的影响,然后依据影响的范围和程度,设计出风险应对方案,以期在风险中企业受到的损害最低,获得的利润最大。

二、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发展历程

风险管理发展的历程划分并不统一,但是学术界共同认为风险管理真正意义的开始阶段应该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并且于六十年展成为现代化管理手段,而风险管理全球性的普遍应用则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九十年代风险管理整体概念得到极大的发展。

对于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发展历程的划分,国内学者亦各有不同观点,例如,国内学者王农跃、严复海等将企业风险管理划分为三个阶段,依据时间顺序依次是:传统企业风险管理――现代企业风险管理――全面企业风险管理。作者在深入研究众学者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实践活动发展情况认为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财务以及保险风险管理阶段和企业整体风险管理阶段。

1.财务以及保险风险管理阶段

财务以及保险风险管理阶段时间基本为20世纪30年代初至20世纪90年代初,这个阶段也是我国企业风险管理思想萌芽形成阶段,风险管理涉及的企业管理内容主要是企业财务风险和可保风险。这个阶段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模型化的定量研究是这个阶段风险管理研究的主要方法。此阶段代表性理论著作成果是国外学者赫尔其和梅尔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出版的《企业风险管理》,书中将数理统计技术和概率论引入企业风险管理研究中,标志着企业风险管理的研究逐步趋向于专门化和系统化。

其次,此阶段风险管理研究由美国扩展至世界各地。这个阶段也是我国引入风险管理研究的最初阶段。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的企业开始重视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并且将风险管理与营运管理、战略管理定位企业管理的三大主体。

再次,非金融工商企业开始重视风险管理研究的作用。风险管理的最初起源于保险行业,后来迅速为证券行业、投资行业、银行业等金融行业所采纳并加以发展。但是20世纪50年代由于著名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发生火灾事故引发非金融工商企业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视,风险管理研究在非金融工商企业界迅速发展。

最后,财务风险和可保风险是这个阶段风险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企业应对风险的主要手段是保险。虽然这个阶段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已经得到了非金融工商界的重视,但是风险管理的研究领域主体依旧是金融保险业,这也就是的了风险管理研究多多少少都带有金融保险的行业特性。例如,20世纪60年代Beaver发表的论文《财务比率与失败预测》中基本就是采用金融保险行业的数据进行分析;20世纪70年代初期,Scholes和Black联合发表的风险管理理论研究资料基本都是金融期权定价相关理论。

这一阶段我国企业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附属于世界企业风险管理发展阶段。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基本发展特征与国外相似,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缺点,主要有:企业战略与风险管理不相配,风险管理没有放到企业发展战略地位;没有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基本由内部审计、会计、财务管理部门分别进行,风险管理主观性较强;风险管理的研究基本是独立进行,没有考虑到市场是持续、动态变化的,企业仅仅从某一片面、单一层面上进行风险管理的研究,缺乏全局性和整体性的考虑。

这一阶段,我国风险管理比较经典的代表作是20世纪90年代初香港保险总部出版的《风险管理手册》和20世纪80年代初台湾学者宋明哲所著的《风险管理》。

2.企业整体风险管理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世界政治和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世界各国银行个体倒闭最终引发拉美部分国家金融动荡、亚洲金融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等较大金融整体风险动荡,促使风险管理由财务和保险局部领域扩展至企业整体层面的风险管理研究,每个企业都在寻求建立完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受世界金融动荡的影响,我国风险管理研究阶段也由财务和保险局部风险管理开始拓展至企业整体风险管理体系的研究上。整体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在旧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技术基础上进行各种创新工作,不断协调企业各方利益,全面考虑风险的影响因素,通过有效的风险组合做到整体风险的规避,实现企业最大利润。与财务风险和可保风险阶段相比,这个阶段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

首先,企业风险管理更加职责化,并且形成连续性风险管理制度。这个阶段我国企业设置独立风险管理部门,建立了具体的风险管理机制,这样企业风险管理不再是管理层主观意愿,而是企业管理职责组成部分,风险管理更加连续化。

其次,模型化的风险管理研究模式转变为框架标准化风险管理研究模式。在参照国外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理论的基础上,国务院国资委于2006年制定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是我国第一个风险管理框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对于企业进行框架标准化风险管理研究具有重要指引意义。

最后,风险管理更加注重企业整体风险组合的研究管理。这个阶段企业不再仅仅局限于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更加注重企业各个部门风险整体的应对。例如,在应对市场造成的产品风险时,财务风险以及各种产品市场风险相结合,制定最佳生产计划应对市场风险,保证企业在风险中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三、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发展展望

综合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发展历程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作者认为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发展趋势主要有:

首先,企业风险管理目标将由传统被动风险处理向风险预防、风险转嫁以及风险价值利用转变,企业风险管理活动重点向风险开发、风险利用和风险经营转变。

其次,企业风险管理中母公司从外部以股东身份对子公司进行各种风险管理标准会得到完善。由于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委托理论以及两权分离理论,目前关于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的系统标准很少有涉及到母公司对于子公司的各种风险管理条例,所以如何进一步完善作为股东身份的母公司对于子公司的各种风险管理标准将会是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再次,企业风险管理研究的主流趋势将会是企业整体层面风险管理体系,也就是企业集成风险管理以及风险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成熟,市场开放度更加深层次以及全方位,各种国内外市场风险的冲击必然使得根据企业管理战略目标制定企业集成风险管理目标的集成风险管理将会受到企业的重视。与传统风险管理不容,集成风险管理具有明确的目标体系,总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相吻合,各级企业部门根据本部门职能对总目标进行分解,得出本部门具体的子目标,各级目标具有鲜明的层次性,形成树状目标体系图。与此同时,风险管理成本效益等的绩效考核也会日益成为各企业以及理论研究者重视的内容。

最后,未来我国企业风险管理研究的主体不再是单个的学者,各种经济组织或者政府将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研究主体。就像区域经济组织合作是经济全球化必经之路一样,我国各个行业要得到极大的发展,合作式经济组织必然会日益成为企业之间共赢的必然手段,所以风险管理不会再局限于某个企业,经济组织整体风险管理会逐渐成为风险管理的研究主体。另外对市场经济起引导以及宏观控制的政府也会参与整体市场经济风险管理的研究,因为经济全球化中的各种冲击,要想我国市场经济顺利规避各种风险,企业风险最小化,离不开政府的宏观控制。

结语:总之,企业风险管理对于企业规避风险,快速发展壮大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在了解企业风险管理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做好对未来企业风险管理的正确预测,科学合理借助风险管理解决企业运行中各环节遇见的风险,或者在市场风险中做好企业展战略决策。

企业发展展望篇(7)

1 前言

近年来,房地产业发展迅猛,而房地产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相对滞后。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和新时期房地产业的发展需要,企业必须站在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用长远的眼光,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依法、规范管理企业档案,增强档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达到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同步建立,按照权限安全利用档案的目的,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目标。

2 房地产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

2.1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专业性特点

权属档案是专业性材料。房地产权属管理工作特别是权属登记工作,这个工作是非常繁琐,涉及的范围是很广,同时也是有政府政策干涉,有很强的政策性。这个档案的各种材料也是很广泛,文件里面的名词和专业的术语也很多,可以说专业性很强,很多都是用表格式和一些规范的格式来表达出来的。

2.2具有动态性特点

动态性是整个房地产档案最显著的特点。很多房地产的权力和房地产环境情况特点一般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比如房子的买卖,房子的交换和房屋的损坏倒塌,等等活跃的房地产权属发生的任何变化,都是影响整个房地产的所有权归属。财产在不断的变化,也在不断的转移,房地产档案管理动态性是要加强现代化管理。

2.3.市场价值性

房地产属于有价值的不动资产。因此,房地产的价值性拥有很强的市场追求。这也是房地产档案与其他的档案不同一个特点。价值量大,才能推动市场的需求,也就是在这样大的市场需求条件下才促使档案管理现代化。

2.4 综合性、全面性特点

房地产企业档案具有综合性。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房地产企业的档案与专门的房管机构不同,不仅有房地产权属登记档案,更多的是专业的项目档案、合同档案,以及企业内部行政、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涉及内容庞杂,领域宽泛,种类繁多。这就要求在档案规范管理的过程中,要通盘考虑,全面系统地进行分析,以防出现规范没有涉及到的空白区。

2.5 法律法规性特点

任何的档案文件都是需要要法律效率的,法律性是房地产管理部门和人民法院确认房屋产权、处理房地产纠纷的重要依据。房地产档案拥有法律效力才能保证房产拥有者的权利。

3 房地产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展望

3.1 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

现代社会都是电子信息化的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对电子信息的应用也是越来越广泛。房地产的档案现代化管理也是如此的。房地产档案管理要朝着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要把电子管理工程建设起来,把电子信息技术运用到各种档案考核,档案管理之中去。同时,也要建立一套非常严格,紧密的系统来规范档案信息系统。档案管理之中的各种操作程序也是要实行电子信息化。

3.2 简便化、效率化的发展趋势

未来房地产档案管理将会朝着越来越简便化发展。发地产的档案管理一般是一个很繁琐的工作,管理人员每天都要面对大量房地产档案的管理,未来这一工作将变得更加简单。房地产的档案管理也会在政府人员的要求和政策的实施等方面都会减少手续,都会降低要求。房地产的档案办理程序也将减少,这样大大加速了房地产企业办事效率。也同时,推动了房地产企业快速发展,促进整个行业经济快速发展。

3.3 房地产企业档案管理的透明化

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房地产档案管理也变得更加透明。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基础之上,无形之中增加了人们对经济财富追求的手段,这样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弊端。未来房地产档案管理一律通过网上交易,网络管理,让人们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都可以看到房地产信息的交易,房地产的档案管理。这样也增加房地产行业的档案透明度。未来房地产企业的发展也是将朝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

4 为适应房地产企业档案管理发展趋势的工作措施

4.1 加强现代化档案管理人才

房地产的现代化发展是需要人才支撑的,培养现代化管理人才是提高产业的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房地产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经历了传统的发展模式,由传统的手写记录慢慢地在向着现代化管理转变。现代化管理需要现代化管理人才,人才需要教育培训。所以,房地产企业在培育现代化档案管理人才的策略是必需的。

4.2 加快房地产档案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

传统的房地产企业档案管理都是用一些纸质文件和手写程序。传统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今天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了。传统的手写纸质文件都将慢慢退出历史的舞台。因为这样的办事方式效率很慢,程序很复杂,同时也是非常不环保的。每天可能都要消费大量的纸,给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政府也是不支持,环保人士也是不支持。推行现代化管理就必需要实行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的管理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现代化档案管理也是需要信息技术的推动。

4.3 质量管理体系持续优化升级

质量管理体系当中有一个重要循环,那就是“计划”、“执行”、“检查”、“行动”,它代表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全部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将这一循环应用到档案的规范管理之中,才可以保障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而要实现这一循环发展离不开对管理的评估和检查,离不开对检查反馈结果的修正和改善。这就要求档案部门要定期听取业务部门对档案工作的意见反馈,及时进行改正,进而有效推动档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4.4 合作管理提高竞争力

现代化的管理也是需要合作才能实行的。房地产企业档案管理的过程,需要寻求多个企业的合作,行业的合作也将为房地产档案管理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各企业在合作的过程之中,可以互相学习,吸收各自的发展经验和优势,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房地产的档案管理在合作和交流之中不断地进步。

4.5规范企业档案管理有效责任机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档案管理手段的更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必须建立与之相应的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明确职能,将各个门类、不同载体的档案统一管理,使档案管理与企业工作同步考核、同步发展。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良性运行机制是开展企业档案工作者继续教育的关键和保证。要建立和健全继续教育的管理制度和继续教育的约束和激励机制。约束和激励机制可以促使档案管理工作者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主动地参加定期的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

5 结语

总之,房地产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房地产企业档案工作,深入贯彻落实档案法律、法规,全面细致、扎实认真地做好房地产企业档案基础工作,牢牢掌握企业档案信息源开发利用工作,并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保证房地产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效益。

参考文献

企业发展展望篇(8)

一、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发展的阶段划分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探索发展阶段,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二是加快发展阶段,从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三是创新发展阶段,2002年党的十六大至今。

(一)探索发展阶段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正式提出对外开放政策。然而,当时我国有关利用外资的立法还不完善,外商对于在我国投资还有很多顾虑,同时,各种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外商基本上是持试探态度。为了改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发展环境,增强外商信心,国家成立了对外经贸部管理外商直接投资,相继开放了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城市、3个沿海经济开发区和1个台商投资区,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二十二条》)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同时加大了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其中,《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二十二条》)明确规定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可以享受到的优惠政策,成为了我国后来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纲领性文件。这一阶段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发展特点在于探索式发展,虽然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数量和效益逐步提高,但总体来看,规模不大,经营期限不长,技术含量不高。1979~1991年期间,我国共批准成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42503家,平均每年3269家;协议利用外资额为525.92亿美元,平均每年为40.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额为250.58亿美元,平均每年19.3亿美元。

(二)加快发展阶段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后,我国加快了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步伐。为促进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更快的发展,国家通过开放了原来“禁入”的商业、金融、民用航空、技术服务等领域,并且在沿海开放的基础上,宣布开放沿江(长江)、沿线(陇海线、兰新线)、沿边(边境),从而实现全国范围内全面开放的格局,同时还在1995年制定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引导。这一阶段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发展特点在于加快式发展,主要体现在: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数量、规模、经营期限、技术含量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行业分布大大拓宽;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开始大量投资于我国。1992~2001年期间,我国共批准成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347522家,平均每年34752家,比第一阶段增长9.6倍;协议利用外资额为6927.01亿美元,平均每年为692.7亿美元,比第一阶段增长16倍;实际利用外资额为3701.69亿美元,平均每年370.169亿美元,比第一阶段增长18倍。

(三)创新发展阶段

2001年底,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必须要按照WTO的规则参与国际分工,而与此同时,国际直接投资流量的下降也说明过去一轮全球制造业的产业转移已经告一段落,世界经济正酝酿着新一轮的、影响更为深远的服务业等其他高层次的产业转移。在此种背景下,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提高我国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标志着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进入创新发展的阶段。后来,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指出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创新发展的具体政策内容。事实上,在创新发展阶段,国家是在科学发展观的大思路下,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产业政策、区域政策、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国有企业改革等许多方面结合考虑。这一阶段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发展特点在于创新式发展,具体主要体现在:①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度有所提高,主要表现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其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专业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6个行业;②金融等个别服务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发展迅速;③跨国并购已经成为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发展的新形式。2002~2006年期间,我国共批准成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04402家,平均每年40880家,比第二阶段增长17.63%;协议利用外资额为7405.55亿美元,平均每年为1481.11亿美元,比第二阶段增长1.14倍;实际利用外资额为2966.71亿美元,平均每年593.342亿美元,比第二阶段增长60.29%。

二、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弥补了经济建设资金的不足

资金短缺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中所遇到的共同问题,因此,我国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初衷就是为了利用国外资金弥补经济建设资金的不足。事实上,我国在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中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这些资金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截至2006年底,我国共批准成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594427家,实际利用外资6918.97亿美元(表1)。

(二)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高

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480家投资我国,世界100强工业企业已有90家投资我国,外商在华设立研发机构近800家。这些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中很多都投资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表2),能够通过研发投入、技术引进和溢出效应加快我国技术进步的步伐。同时,我国企业在管理水平上与跨国公司有着较大的差距,跨国公司的进入能够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从而促进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缓解了就业压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从而导致了严峻的就业问题。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能够通过增加直接就业和间接就业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其中,直接就业指的是那些直

接在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中工作的就业机会,间接就业指的是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通过带动国内相关和配套产业发展,以及增加出口和促进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而间接提供的就业机会。相比于直接就业,间接就业的作用更为重要。单从直接就业进行统计,1993~2006年,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共解决就业人数9737万人(表3)。

(四)增加了财政收入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向我国缴纳了税收,能够增加我国的财政收入。1992~2005年期间,我国涉外税收总额达到30593.18亿元人民币(表4)。

(五)扩大了进出口贸易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外向型程度较高,加强了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同时,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外向型经营能够对内资企业起到示范作用,使其经营不再局限于国内,而是扩展到整个国际市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升,这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表5)。

(六)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大多来自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外资的进入也能够为我国带来市场经济的运营理念和运营方法,从而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具体可以通过三个途径实现:一是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发展能够为我国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从而促进我国企业的观念更新;二是通过外资嫁接国有企业,使部分国有企业由原来的国有独资转变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而提高我国企业的市场化程度;三是外资企业的进入能够“倒逼”政府进行管理体制法制化和规范化的改革。

三、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发展的基本经验

概括来看,我国在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企业30年的历程中,可以主要总结出32字基本经验。

(一)把握机遇,顺势而为

我国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做出的重要决策,是我们党和领导人在洞察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基础上的观念革命。从国际形势上看,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我国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提供了机遇。20世纪70年代末期,全球正面临着一次大的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开始大量的将本国淘汰的生产能力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就为我国承接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转移,借助外力发展经济提供了条件。同时,西方发达国家为打开我国市场,也迫切需要加强与我国的经济交流。从国内形势上看,我国在加快经济建设过程中,越来越明显感受到资金短缺和技术短缺对自身发展的制约,当建设所需资金无法从国内获得情况下,大量利用国外资金已经成为我国的必然选择。同时,国内在看到日本等国家通过利用外资所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以后,也开始反省自身闭关自守的错误。在此种背景下,党中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把改革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明确表示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由此可见,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不是毫无根据的盲目尝试,而是党中央在把握机遇后的顺势而为。也正因为如此,在改革开放战略提出以后,得到了国外投资者和国内企业的广泛响应。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二)政策连续,稳步前进

我国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所取得的成就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几代领导人共同努力实现的。从发展思路来看,政策连续是我国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成功的关键。改革开放初期,外国投资者对我国外资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还心存疑虑,因此在投资的时候往往选择那些投资小、回收快的第三产业,并且在方式上倾向选择中外合作。这样就造成了我国能够利用的外资规模有限,并且技术含量较低。为加强外国投资者的信心,我国几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政策的连续性,同时通过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为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发展创造便利条件。其中,投资环境既包括基础设施等硬环境,也包括法律法规等软环境。从发展过程来看,稳步前进是我国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成功的保障。改革开放初期,处于外资对国民经济造成冲击的担心,我国仅仅是开放了4个经济特区,而在4个经济特区取得成功以后,我国又开放了14个沿海开放城市,最后逐步转变为全国范围的全面开放。这种由局部到整体逐步开放的优点在于能够为我国外资政策的调整提供时间。事实上,我国的外资政策的确是经历了战略目标、政策重点等方面的调整和完善过程。由此可见,即使在党中央已经做出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这一伟大决策之后,如何实施这一决策依然是关乎成败的大事。我国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能够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就是选择了这种渐进式的发展道路。

(三)以我为主,积极引导

我国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根本目的在于利用国外生产要素,更好服务于国民经济,因此我们应当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进行引导,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调整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发展方向。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数量还很少,此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目的是让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在数量和规模上迅速发展起来,从而提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资金。为更多的吸引外资,国家还规定中外合资企业比中外合作企业能够享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并且国内还出现了大量的银行存差,此时,弥补资金缺口已经不再是我国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根本目的。为更好地利用国外先进技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我国出台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对外商投资方向进行引导。随着2001年底加入WTO,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已经渗透到我国经济的方方面面。此时,我国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目是为了更好地融入全球分工,在全球的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因此,我国更多是从全球化的视角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发展进行引导。由此可见,我国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从来不是任其发展,而是始终根据国民经济的需要对其进行积极引导。这是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能够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我国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重要经验。

(四)量质并重,注重创新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发展必须要坚持量质并重的原则,其中,“量”是前提,没有一定规模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我们就谈不上充分利用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质”是手段,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质量的提高能够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为了实现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量质并重,我们必须要创新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方式。改革开放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时候更多是重视数量的增长而忽视了质量的提高,并且主要采取“绿地投资”的方式,很少采用“跨国并购”的方式。这种粗放式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发展方式曾经对于加大我国利用外资规模,促进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迅速发展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

用,然而,随着我国利用外资规模的扩大,这种粗放式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发展方式的弊端也逐步表现出来了,例如,大量的污染项目严重损害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我国经济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不强,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党中央在十六大上提出了要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接着,又在党的十七大上进一步提出了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由此可见,“量质并重,注重创新”是对我国长期以来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粗放式发展方式的一种反思和经验总结,同时也是我们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条件下更加需要坚持的新时期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发展战略。

四、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经济安全问题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安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具体表现股权控制、品牌控制、技术控制、市场控制四个方面。

1、股权控制。外商开始逐步通过设立外商独资企业和在中外合资企业中控股的方式对某些行业中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进行控制。以汽车零部件领域为例,德国大众与一汽合资建发动机厂,大众占60%,一汽占40%;丰田与广汽集团建发动机厂,丰田占70%,广汽占30%;2005年4月法雷奥与一汽合资建压缩机公司,法雷奥占60%,一汽占40%。即使在合资公司中,外方也有扩张趋势。唐山爱信齿轮有限责任公司原为合资企业,后日方收购了中方股权,现日方100%独资。外方股权控股能够导致我方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控制权的丧失,进而削弱我国的经济控制力。

2、品牌控制。在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中,外方十分重视品牌控制。许多企业在与外商谈判的时候,往往不重视自身品牌的保留,从而造成了无形资产的流失。在扼杀了我国民族品牌以后,某些国外的著名品牌占据了我国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甚至形成垄断。外方品牌控制会大大削弱我国企业的长远发展能力。

3、技术控制。外方在建立独资企业或者控股中外合资企业以后,通过申请专利的方式,对我国进行技术控制。在我国的专利授权中,虽然从总体授权数量来看,国内远远大于国外,但是从专利结构来看,国内主要是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而发明专利的数量一直落后于国外(表6)。发明专利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能力,外资对发明专利的控制将会影响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

4、市场控制。外资掌握了我国某些行业的经济支配权,形成了这些行业的垄断,而在技术要求比较高,有发展前景的行业,这种情况更加明显。通过对我国工业中39个具体行业进行分析,发现有12个行业中外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30%,处于危机状态;有4个行业中外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50%,处于灾难状态;有个别行业中外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80%,处于崩溃状态(表7)。

(二)能源和环境问题

在改革开放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能源和环境问题并未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过去我们在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时候,对项目的甄别不够,引进了一大批高消耗、高污染的项目。然而到了今天,能源和环境约束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些项目将会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压力。

1、能源消耗。我国并不是一个能源丰富的国家。我国人口占世界21%,煤炭储量占世界12%,而石油储量仅占世界1.8%,天然气储量仅占世界0.7%。然而,我国在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时候引进了许多高消耗的企业。我国目前高消耗的行业主要是一些采矿、冶炼行业,以及纺织、造纸、化学原料行业等。受到准入限制和市场门槛等因素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在采矿、冶炼行业所占比重较低,然而在纺织、造纸、化学原料等行业的比重却非常高(表8)。外商在这些行业的投资会加剧我国能源供求矛盾。

2、环境污染。目前,发达国家频繁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密集型产业。据统计,日本将60%以上高污染产业转移到了东南亚和拉美;而美国则将39%的高污染产业转往发展中国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遭受了发达国家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的不良影响。我国目前高消耗行业中大部分也属于高污染的行业(表9)。外商在这些行业的投资很大程度上属一种污染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会对我国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三)不平等竞争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吸引外资,制定了大量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虽然对于促进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造成内、外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公平的地位。

1、税收政策导致不平等竞争。我国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实行“两免三减半”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而内资企业却要全额缴纳企业所得税。同时,国家为促进加工贸易的发展,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提供了一系列的海关税优惠。这些税收减免能够增加外资企业的利润水平,使外资企业有比内资企业更多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再投资,从而提高了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力。事实上,我国内资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利润率太低,从而用于研发和在投资的资金不足。我国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可能会间接地进一步压低我国内资企业的利润率。

2、土地政策导致不平等竞争。我国许多地区为吸引外资,往往以很低的价格,甚至零价格向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转让土地,然而我国内资企业在获得土地的时候却要付出很高的成本。目前,我国东南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中,可利用的土地已经越来越有限。低价向外资企业转让土地一方面会降低外资企业的经营成本,从而使外资企业能够以更具优势的成本参与市场竞争;另一方面会使外资企业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从而在与内资企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四)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管理问题

我国在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管理上,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地方政府恶性竞争。我国政府考核地方官员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该地区的GDP增长情况,这样就容易造成地方官员为追求政绩而在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上进行恶性竞争。为引进尽可能多的外资项目,各地争相出台优惠政策,以极为低廉的价格转让土地,提供财政补贴,安排银行贷款,等等。并且,还有一些地方官员不顾当地的实际情况,盲目引进一些高污染、高耗能,或者是不适合当地发展条件的外资项目。最后的结果是,经济规模扩大了,但税收、土地却在大量的流失,政府安排的银行贷款出现了坏账,从而大大损害了地区发展潜力,也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2、跨国公司逃税情况普遍。为促进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发展,我国推出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然而,许多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却充分利用这些优惠政策的漏洞逃避国家税收。具体主要包括三种途径:一是“假亏损”,即跨国公司通过“内部定价”的方式,将利润在不

同的子公司之间进行转移,使得某些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始终处于亏损状态,从而逃避国家税收;二是“假出口”,即跨国公司通过将产品在不同子公司之间转移的方式骗取国家的出口退税;三是“假破产”,即跨国公司在投资经营一个企业一段时间以后使其破产,然后注册一个新企业,从而变相出售质次价高设备、变相延长优惠政策期限、合法逃避企业人为债务、合法逃避中方社会保障。

3、技术溢出效应减弱。整体上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发展对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然而近年来,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出现减弱的趋势。产生这一趋势的原因有多方面的,既包括跨国公司方面的原因,例如,近年来外商独资化的倾向严重、跨国公司与我国企业进行合作研发或结成技术联盟的情况较少,等等;也包括我国自身方面的原因,例如,因市场不规范造成企业之间恶性竞争,金融体系发展不完善,等等。技术溢出效应的减弱降低了我国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绩效。

五、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维护政策的连续性

维护政策的连续性是我们正确制定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政策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我们的政策应当是建立在对改革开放30年经验传承的基础上,而不是割裂历史。

1、继续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目前,我国进入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全新发展阶段,而科学发展观的实现同样依赖于对外开放政策的贯彻深化。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我们有必要通过进一步扩大开放区域、扩大开放行业来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从而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参与到我国的经济建设当中。也就是说,现阶段我们依然需要进一步扩大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规模,而不是减少外资进入。

2、继续完善外商投资环境。目前来看,我国的外商投资环境仍待进一步改善。一是法律环境,我国的外资立法方面依然存在缺位的情况,突出表现就是缺乏规范外资并购行为的法律。二是政策环境,我国外资政策重点正从通过优惠政策招商引资转向通过体制环境招商引资。这是非常正确的,体现了创造一种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理念。然而,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应当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而不是立刻取消所有的优惠政策,对不同产业、不同区域应当采取区别对待的方式,对于技术含量高、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较大促进作用的项目坚决予以支持,继续利用优惠政策吸引某些目标对象。三是制度环境,我国应当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加强金融体制改革,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四是服务环境,我国应当进一步提高政府等职能部门的服务效率,降低外商投资的交易成本。

(二)提倡政策的前瞻性

提倡政策的前瞻性是我们正确制定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政策的思路方针,也就是说,我们的政策应当是建立在对国际国内形势正确判断的基础上,而不是主观臆断。

1、积极应对全球产业转移的国际环境。目前,全球正面临着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而生产业将成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重点。而这次产业转移的规模和层次,都将远远超过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制造业产业转移,并且在形式上将主要以跨国并购为主。我国应当顺应这种全球产业转移的大环境,积极为外资的跨国并购创造条件,同时要加快自身服务业的发展,为承接发达国家生产业的转移奠定基础。

2、积极应对比较优势变化的国内环境。长期以来,我国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上,因此,我们在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时候,往往重点鼓励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情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劳动力成本来看,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逐步完成和劳动者工资水平的提高,我国传统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劳动力成本已经远远高于印度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甚至在我国新《劳动合同法》颁布以后,出现了大量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非法撤离的情况。从资本积累来看,我国出现了大量的剩余资金,甚至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从技术发展来看,我国技术水平已取得很大进步,甚至在某些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从资源环境来看,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已经越来越明显,甚至成为决定我国经济能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到了今天,我们在考虑我国比较优势的时候,不应当仅仅停留在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单一层面上,还应当考虑资金充裕、技术进步带来的其他优势。在综合考虑各种比较优势和资源环境约束后,我国在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时候,可能更应当考虑一些耗能少、污染小的高科技产业项目和生产业项目,而不是耗能多、污染大的传统项目。

(三)加强政策的引导性

加强政策的引导性是我们正确制定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政策的具体路线,也就是说,我们的政策应当与国家的其他相关政策结合起来,而不是孤立考虑。

1、引导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发展与产业政策结合起来。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其变化过程都表现为一批高增长行业的涌现。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我们应当进一步扩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并重点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鼓励跨国公司来华设立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鼓励我国企业承接国外企业转移的生产外包业务。

2、引导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发展与区域政策结合起来。我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过去沿海、沿边的局部对外开放政策造成的,因此我们今天在制定区域政策,促进中西部发展的时候,也应当进一步扩大这些地区的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当然,我们在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时候,应当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区别对待,同时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3、引导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发展与自主创新结合起来。自主创新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对技术的控制权和进一步开发能力,而并非是指在研发过程中不需要吸收国外先进成果,因此我们在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时候,不应当排斥引进技术和利用外资,而是应当同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当进一步完善能够促进外商技术转移的环境,提高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同时,完善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机制,从而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4、引导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发展与国有企业改革结合起来。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就是通过退出部分或全部国有资产,从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外资企业的跨国并购能够大大加快这一过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资企业的跨国并购能够为国有资产的变现提供购买力;二是跨国公司在并购以后能够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加快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当在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前提下,鼓励跨国公司对我国国有企业进行跨国并购。

(四)突出政策的创新性

突出政策的连续性是我们正确制定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政策的措施手段,也就是说,我们的政策应当是以某些创新行动为具体抓手,而不是无所作为。

1、创新加工项目模式。传统加工项目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其特点是高污染、高耗能、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利润。目前,此类加工项目已经无法适应我国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新型加工项目主要集中于生产服务业、信息娱乐行业等,具体包括数据加工、信息加工、技术服务、软件服务、图形制作、音像制作等,其特点是低污染、低耗能、较高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利润。我国应当抓住目前全球服务业转移的机遇,有针对性的制定优惠政策,完善通信、人才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淘汰传统加工项目,引进新型加工项目。

2、创新外资跨国并购。我国过去利用外资的时候主要采取“绿地投资”的方式,体现了一种增量发展,而存量没有盘活,结果是许多国有企业亏损经营,许多行业产能过剩。允许外资跨国并购的目的在于盘活存量,能够使国有企业扭亏为盈,并且减少过剩产能,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应当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在能够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前提下给予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更多支持。

3、创新外资进入门槛。我国许多地区在引进外资的时候,对项目的甄别不够,结果引进了大量的污染项目、高耗能项目、小型项目、低技术层次项目,这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外资技术溢出效应都造成不利影响。为加强对项目的甄别,国家应当明确规定外资进入的三个门槛:环保节能门槛、规模门槛、技术门槛。达不到最低门槛要求的项目将禁止引进。当然,国家规定的应当是最低标准,各地区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提高标准。

企业发展展望篇(9)

中国企业需要重构“管理基础”

其实早在2003年,六合与新希望没有合并之前,我就曾经担任过六合的老总。应该说我对这个行业和管理者的工作并不陌生,但还是感觉到了挑战。挑战在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了30年,我们一直在学习理解西方的管理理论,并且以他们的实践案例作为标杆来建构我们的经营模式和理念。但随着中国企业的深入发展,以及中国特殊的国情,使得许多管理新问题迭出,但似乎并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这个时候我们的管理者会常常感到困惑和无奈。

通过我的经验,发现正是市场的机会太多,发展速度太快,让我们忽略了对于管理基础的建构。2010年我曾经写过一本书——《管理的常识》,其中提醒大家注意:如果不把基础管理搞好,何谈企业文化?何谈领导力?2013年,我又撰写了《经营的本质》,更进一步来阐述经营中的四个基本元素:一是要找到顾客价值;二是具有竞争力的合理成本,而非最低成本;三是规模有效,不用一味求大;四是盈利要有人性关怀。围绕这四个本质去做,企业犯的错误就会少一点,成为优秀企业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也更贴近中国的实际情况。

勇闯二次发展瓶颈

我认为,现在是一个需要企业练习内功的时候,毕竟不管环境好坏,我们专注投入地做企业就一定会有回报。让我庆幸的是,新希望是一个十分开放和富有生机的大企业,特别是在过去的一年中,经历了所谓的成长的阵痛,无论是对原有区域和权利结构的调整,还是对业务与经营层面的革新,我们内部优秀团队和成员的支持和积极的态度,使我们变化得很快。

之前就我们企业的情况,我曾经推荐了三本书给团队,其中一本是星巴克的老总撰写的《一路向前》。当时正值这位创始人重新出山之际,星巴克也遭遇了成长危机,他写就此书来表明其勇于面对问题,并将率领企业走过瓶颈期的决心,我觉得颇有借鉴意义。中国很多企业也在面临自己二次发展的瓶颈,如何能够更好地向前发展,是一个富有前瞻性的命题,也是急需企业家们思考的核心命题。

2014管理风向标

企业发展展望篇(10)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051-02

我校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思想,坚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及时根据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采取多样化、灵活化的合作培养模式,形成了一校对多企的合作局面,合作涉及楼宇、动漫、服装等多个行业,我们楼宇专业也已建成了包括北京柏斯顿自控设备有限公司、北京索玛特、北京江森等多家企业的校企合作网络。现在我校已被批准为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学校对有关办学机制、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等项目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多次的研究和探讨,目的是想要提高我校建设项目相关参与人员的政策水平和项目建设的实施能力,进一步明确项目建设的思路,完善项目建设的方法步骤,吸收项目建设的有益经验,交流项目建设的有关信息,形成项目建设的合作、交流和共享的机制。作为我校楼宇系的一名教师我也光荣的加入到了这个团队,通过学习和交流,怎样对示范校建设有利,特别是有关校企合作,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一、调整人才培养结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急”“冷”人才需求日趋增长,高效、优质地培养高技能人才成为摆在职业院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自从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快速的增长期,近二十年来,GPT以每年平均9%的速度增长。近年来,更是以超过10%的增速让全球瞩目。经济的腾飞带动了建筑工业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从1979年的880万猛增到目前的约4000万,我国的建筑工业已成为世界第一。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建筑和建筑环境更加关注。人们期待建筑具有舒适、安全、绿色和节能的特点。这也就是智能建筑所追求的四大目标。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我国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在智能建筑上取得的成绩令全世界瞩目。

以北京市为例,各方面的因素,使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成功举行,其中各大场馆的智能化建筑,为奥运会的成功举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89年开始有明确智能目标的北京发展大厦是我国的第一幢智能大厦。1992年随着房地产热,智能大厦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其发展速度和规模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到目前,全国已有上千幢智能大厦,早已建成的有北京的恒基中心、新华社办公大楼。在本世纪初,全国各发展地区等地的智能大厦也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其规模和技术逐渐和国际接轨。

总之,目前全国的智能化建筑发展之快、数量之多,令人惊叹。除此之外,在建设部已获得系统集成和单项资质的厂家不胜枚举。

由此可见,楼宇智能化行业是个朝阳行业。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物的楼宇智能化技术将会越来越普及、技术水平将会越来越高,行业规模将会越来越大,此时企业迫切需要一大批高技术人才队伍,特别是对“技师”更是需求,但现实情况是企业高级工和技师十分短缺,距离劳动部提出的企业技术工人高级工及高级技师的比例相差甚远。

二、寻找与企业的合作点

我校楼宇专业与北京柏斯顿自控有限公司、深圳松大有限公司一直保持着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我们到企业调研和洽谈如何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企业明确表示,他们要的不是由学校招生培养出来的没有工作经验的技师,他们希望的技师是由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培养而来。所以我认为,学校应多与企业合作,深圳松大已同意我校开展试点,北京柏斯顿公司、北京江森有限公司也在积极洽谈中,我校领导也对此大力支持和真诚帮助,政府、企业、学校在联合培养技师方面形成共识,现我校也正在建设国家高技能人才楼宇专业培训实训基地,这让我们看到了校企合作培养技师的曙光。要做好此事,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观念

在这里,我想谈到的是学校和企业应开展在职职工技师直通班,首先涉及到的问题就是必须转变观念。因为按照企业的要求,这种培训方式和传统方式相比将有几个新变化:一是由脱产教育变为半脱产教育;二是由在学校中教育变为为企业职工培养;三是培养对象由在校学生变为有实践经验的技术工人;四是由学校一家管理、组织教学变为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管理实施。这些变化都需要我们转变思想,破除传统的观念束缚,大胆实施创新和探索,把企业的需要变成我们的实践课题,把企业的要求变成我们的目标,把企业的困难当成我们自己的困难,把企业的愿望通过我们努力变为现实,把服务企业、方便企业、有利于企业作为我们出发点和落脚点。

2.合理的课程设置

要想合作成功,校企双方可以共同商拟和确定培养方案,并报人社局批准。专业上,我们可以按照安全防范、楼控、物联网设置三个专业教学班;学制定为两年,实行半脱产,每周保证10个学时,工人可利用部分双休日和周五晚上上课,以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培养目标确定以提升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岗位职业技能、培养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基本能力、解决生产技术中的技术难题等为目标;课程设置待定;管理上配备班主任,建立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并严格实施考核;学习结业后由市劳动局组织企业技能鉴定站实施鉴定。

3.合格的老师、灵活的教学

确定好培养方案后,双方开始选人。企业选拔符合要求的技术骨干,作为技师班学员;学校则要负责选好老师,学校要选择专业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

上一篇: 自然灾害的危害 下一篇: 食品药品行业分析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