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12 10:29:25

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

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篇(1)

2015年从“互联网+”概念被提出到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再到国务院出台“互联网+”相关指导文件,“互联网+”俨然成为了社会追捧的热词。全国各级政府、各个领域也都制定了大量的“互联网+”发展规划,学界也掀起了“互联网+”研讨的热潮。基于在全国各行业都在参与“互联网+”研究和产业布局的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融入到这一未来发展空间巨大的环境之中的思考,本文着重概述“互联网+”概念、内涵及时代特征,回顾近三年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分析“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趋势,提出了“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一、“互联网+”环境的解读

“互联网+”是指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1]这一概念是国家官方给出的定义,从概念中我们不难看出,其内涵强调的主要是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原有的基础之上“+”入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和活力,发挥互联网的基础性作用,从而形成一种创新发展的新常态。其实质强调的也就是一种连接一切、跨界融合的关系,正是这样一种关系使得我们可以实现共赢,最终实现以人为本、连接到人、服务于人、人人受益。那么运用到教育领域,“互联网+”“+”的其实也就是我们的传统教育,就是要通过互联网与传统教育的结合,改变传统教育以教学权威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中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进入到以互联网为载体,由教育者引导和帮助,学习者主体原创内容、自主学习、互动、交流和讨论等新的教育模式当中,从而使得学生接受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全面透彻理解“互联网+”环境的精髓,除了要把握其概念和内涵,我们还有必要站在时代的角度去考察、解析和研摩其特征。唯有如此,我们才有可能洞悉目前与未来发展的动态,进而在学习、实践和决策时进退裕如。“互联网+”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和连接一切。”[2]跨界融合,强调的是“互联网+”的“+”本身就代表着一种跨界,一种融合;创新驱动,就是要求我们要敢于打破常规格局与自我限制,运用互联网的多变思维,发挥创新的力量;重塑结构,就是利用互联网变迁了的关系结构,使得我们固有的身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行切换,进而实现转变;尊重人性,就是要求“互联网+”的连接与融合要基于人性思考、开发、设计和运营,人性化是融合的起点,是连接的归宿;开放生态,就是要以开放的心态去思考和设计新的模式,实现教育生态和创新生态;连接一切,就是以人为核心,让更多的创意、创新、创造集成交融,从而共创未来、各得其所。

二、“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趋势

“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新领域。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抓住机遇,依托新媒体,转型寻求、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呈现与时展同步的发展态势。

首先,高校应转变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思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网络化冲击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时期社会文化单一、意识形态单纯的社会环境,网络世界中各种价值观念交相辉映,意识形态斗争形势严峻。另一方面,网络犯罪和道德失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因此,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制定教育目标时必须要开放思想,与时俱进,利用新形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觉悟,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互联网。”[3]“互联网+”“+”的不仅是通过新媒体教育使得大学生要达到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目标,而且也应达到新媒体素养目标。

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应由“传统教育模式”向“新媒体教育方向”转型。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下,由于没有重视激发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混同了思想道德观念的认知过程和养成过程。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通过课堂教学的模式开展的,强调的依然是把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把知识教育直接灌输给学生,而学生总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不太注重关注大学生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互联网+”要实现的是以人为本、连接到人、服务于人、人人受益。“互联网+”“+”的是生态,更强调的是重塑结构、尊重人性。新的形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适应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变化,运用大学生经常使用的和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平台,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趋势引向个性化方向发展,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大学生的意趣。我们可以借助手机媒体或网络媒体中大学生喜欢用的QQ、微信、微博、论坛等平台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充分利用新媒体来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平台。教育工作者要善于通过新媒体搭建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平台,可以利用构建班级网络群,通过互联网反映社会热点问题、校园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主流价值观的引导,还可以通过网络群积极组织学生展开某一社会热点问题的主题讨论,促进学生在一种积极有为、理性平和状态下学习和积累知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从而引领大学生的舆论与思想导向。

最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有“单一依靠教材”向“多样化开发”方向转变。当前,很多高校所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缺乏实效性。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内容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步伐,背离了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大多依据现成的教材来进行,而教材在时间上表现出一定的限制性,它与大学生接受的即时性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因而降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4]特别是互联网深化发展时代的到来,各式各样的网路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抵触着课堂教学内容。因而,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上要在重视教材知识的基础上,更加积极有效地与社会即时性信息结合起来,引入时下的社会热点话题,这不但能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能有助于教育者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认识。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互联网+”发展的新趋势下,应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特点的基础上,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将互联网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而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跨界融合与驱动创新。

三、“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创新路径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发展的时代生产力,具有强大的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实现了知识学习的生活化,使得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形式更加多样化。面对这种大势所趋,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新媒体有机结合的新路径,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的创新协调发展,从而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前跨越。

第一,在“互联网+”环境下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技术队伍建设。新形势下,高校要想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培养一支政治觉悟高、理论储备好、网络技术强的思想政治理论和技术队伍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首先要努力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用丰富的理论武装自己,并将这些理论灵活运用于社会实践,提高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高校应该通过举办网络技术培训班、经验交流会、网络知识竞赛、网络教学设计大赛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敏感的信息意识、较强的信息能力和崇高的信息道德,从而才能更好的引导和教育大学生。要注重发挥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大学辅导员是和大学生接触最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辅导员应该充分认识到辅导员网络素养和信息能力的重要性,要善于利用受大学受青睐的网络,深入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和诉求,了解他们的情感,掌握他们思想的动态,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二,在“互联网+”环境下要重视运用新媒体,发挥传统教学与新媒体影响的优势互补综合效应。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课外教育形式为辅。然而在新媒体时代,手机、电脑以其便捷、灵活的特点已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新平台。所以,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学会转换新思路,可以通过学生们喜欢的形式,将教育内容通过手机平台或网络途径传递给大学生,不必要非得按照传统方式在一定时间到规定的地点接受思想的洗礼,应让大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使其可以结合自身需要自由地选择知识和信息,同时还可以采用多样化地形式和教育者及其同学进行参与交流,唯有增强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主性,才能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依托新媒体也并非摒弃课堂教学,而是要把课堂教学的优势和新媒体的优势相结合,发挥最大的功效。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建立班级虚拟群体,课下通过网络平台的交流和讨论,利用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总结评价,这样不仅使得大学生在虚拟群体中可以发挥独立的思维力,还可以在现实的群体中增进表达力,而且还更容易让大学生群体主动接受这样的教育。

第三,在“互联网+”环境下要重视校园网络资源的开发建设,强化网络监管与监督。当前以多媒体、网络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制高点,教育信息化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潮流和方向。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走进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文化发展的新阵地,这种趋势也是势在必行。目前我国国内已经相继建立了“马克思主义之家”、“红色中国”、“红色世界”等一大批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高校可以吸收借鉴这些红色网站建设的积极经验,开发优秀的校园红色网络资源,建设吸引大学生、凝聚大学生的网络群体,通过增强网站内容的多样性、趣味性、时效性和实效性引领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塑造,从而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再者就是,高校在建设校园红色网站的同时也应加强网络的监管,最大限度地防止不良信息的入侵。还有就是还应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的网络法制建设,倡导网络伦理和自律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和网络行为自律意识,增强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选择能力、信息判断能力和信息制作能力,使得大学生,使得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面前具有强大的免疫功能,以推动校园红色网站的建设和网络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邢蕾."互联网+"创新2.0下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J].信息通信,2015(9).

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篇(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8-0183-02

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信息获取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导致了各种各样非秩序化的网络行为失范。尤其是在青年学生聚集的高等学校,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与大学生紧密联系,正在日益改变着他们的学习、生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思想政治教育面对迅速发展的网络空间,遇到了全新而严峻的挑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对于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建设,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

(一)有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论点

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最早始于1999年6月张建松在《空军政治学院学报》上发表的“发挥校园网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一文。该文提出了“所谓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通俗地说,就是利用校园网络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2000年2月,刘梅发表的题为《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最早提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传播学原理和思想宣传的理论,利用计算机网络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

之后,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展开了不同形式的讨论、研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至今尚没有一个得到大家公认的、统一的定义,但大体上可以将其归纳两大类:一是工具说。这种观点把网络作为一种信息网络传输技术,从信息网络的角度理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定义为网络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二是价值说。这种观点试图超越网络的工具性特征,认为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塑造人的存在。这些研究都从不同的视角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诠释,为加深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认识奠定了研究基础。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的概念、功能相关联

分析有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阐释可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与“网络”有关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这说明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含义的界定是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和应用而得到关注的,与网络的功能有直接的、密切的关联。显然,如何理解“网络”成为界定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含义的关键。在网络的不同发展阶段,对网络的认识不同,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也会不同。

在网络概念的形成中,一个有趣的典型事件是“网络空间”的提出。网络空间一词来源于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撰写《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该书描写了网络独行侠凯斯被派往全球计算机网络构成的空间,去执行一个具有冒险性任务的故事。凯斯进入该空间后,并不乘坐飞船或火箭,只是在大脑神经中植入插座,接通电极,网络便被他感知。当网络与凯斯的思想意识合而为一后即可遨游空间。吉布森把这个空间称为“赛伯空间”(Cyber space),即网络空间。如果说,吉布森提出的“网络空间”是一种科幻假设,那么,由于移动/云计算将人们随时随地联系了起来,让人们通过互联网直接交流,则使网络空间变成了客观现实。

随着互联网用户的爆炸性增长,人们正在为智能化信息网络的发展奠定基础、建立架构,譬如积极推进发展物联网,旨在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及系统,将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连接起来,最终形成物理、数字、虚拟世界和社会共生互动的智能社会。最终,网络空间将由交换、关系和思想构成,呈现出可以塑造人的本质特征。

(三)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理解

目前,以IP为代表的信息网络已进入大数据、云计算时代,以其信息量大、虚拟性等技术特征,正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内容、方法、手段的创新,同时还在以其平等性、自主性、交互性、隐秘性等社会性内涵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创新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网络空间对网民进行全面教育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主要是具有互动性、自主性、平等性、个体性及开放性等新特征。

既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与网络的概念、功能与应用密切相关,而网络本身还在日益飞速发展,目前不可能也不应该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有一个确定的统一阐释。伴随着下一代互联网的建设、物联网的普及应用,诸多新媒体还将继续深度融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也将会随之丰富发展。在现阶段,重要的是根据现有IP网络技术水平,在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同时,以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主旨,采用实证性分析研究方法,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研究与实践探索。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

(一)发挥网络信息资源优势,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力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要主动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网站集群、网络论坛、微博、微信等,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1.构筑网络空间,适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

网络空间复杂的连通性显示与日俱增的魅力,它将人们的动机、行为联系起来,使得网络舆情对网民产生着微妙的后果。目前可采用的主要措施有:第一,采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精细管理、动态管理和智慧管理,统领网络空间的思想意识行为;第二,发挥现有网络资源优势,在重点网站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页、构造思想政治教育特色栏目、精品新闻等;第三,建立虚拟社团等特定组群,灵活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第四,利用手机等移动互联网终端,通过微博、微信、QQ群等,进行实时管理与教育。

2.利用网络安全技术,加强网络空间的管理与控制

任何技术都具有两面性,网络技术也不例外。正如尼尔・巴雷特在《数字化犯罪》中所说:“计算机在支持合法行为的同时,也在日益扶持非法行为”。一些网络行为失范正是打着“价值中立”的招牌,以知识传播或娱乐游戏为名危害青年学生的。工作实践证实,实现对网络信息的实时监管与治理,比较有效的措施为:第一,建立把关人责任制,由把关人负责过滤掉网上的消极信息;第二,增大网络正能量信息的比重,平衡难以过滤的消极信息;第三,探索建立专职或兼职网络警察,实时把控互联网信息。

(二)通过网络论坛、博客、微信传递正能量,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凝聚力

1.有针对性地传播专业技术知识

通过网络论坛、博客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技术知识教育,宣扬科学观点、技术资料,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是提升凝聚力的一种有效方法。让大学生参与自己的论坛建设,利用地域上的接近,不时举行一些网上网下的学术沙龙;同时,针对学科专业,进行专业技术论坛帖子的策划、撰写、发放、监测、汇总,在论坛、博客上让有专业技术知识的观点、意见能够高效传播,包括各种置顶帖、普通帖、连环帖、论战帖、视频帖等。

2.创新网络娱乐功能

网络论坛、博客、微信的互动功能不言而喻,若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娱乐结合起来则需要创新网络娱乐功能。譬如,使网络游戏具有模拟专业实验的功能,能够在线模拟自然科学现象,模拟股票交易,或者开设社区银行等,使得现实世界虚拟化,虚拟环境现实化,让学生在健康的网络空间愉快生活、学习,通过参与网络游戏娱乐活动,在快乐、轻松的网络空间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三)密切关注网络舆情,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

在网络空间,信息传播的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推出Web2.0技术以来,网络博客、微信等以其开放性、互动性等特征,为信息社会营造了一个简单而丰富的生活世界。借助网络空间,能够较为容易地释放、扩张个人话语权。个人用户只需打开终端机,访问网站主页,便可有保留或毫无保留地言论,期待感兴趣的访客访问或留言。博客、微信、QQ群的兴起开始把私域公域化,把扑朔迷离的网络空间符号化的个人还原给了社会。显然,在网络空间,信息及其传播对人们的政治选择和价值判断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重视网络舆情,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网络空间的影响力、引导力。比较有效的做法是:一是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措施,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环境;二是培养网络发言人,引导网络舆情导向。

三、结论

网络空间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人们的学习、生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领域。网络空间的信息源呈现点状分布状态,是一种扁平化、多元化的结构。也就是说,从信息结构上看,网络信息是去中心化的。传统社会的信息传播是一种由中心向边陲流动的模式,但在网络空间却大不相同,即使处于底层或边界的人,也能与网络中其他位置的人同样拥有相同的话语权。在这种网络空间里,应采取网络新技术加强网络文化建设,进行网络管理与控制,提升网络舆情引导力。就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经实践检验证实的一些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充分发挥网络信息资源优势,提升教育力;通过网络论坛、博客、微信传递正能量,提升凝聚力;密切关注网络舆情,提升引导力。

参考文献:

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篇(3)

首先,信息技术的发展向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理论概括提出了挑战。信息技术主要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第三次工业革命时兴起的,并成为其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诸如经济结构进行调整经济获得持续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并不明显;工人阶级生活条件得到一定的改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相对缓和。这一变化的出现使得早巳受到马克思主义批判的关于社会发展的“科技决定论”又获得了一定的市场。这在我国国内也有一定的反映。而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理论概括由于其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性,不可能具体预见到这些新的变化。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在现实中不断发展,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如何面对这一挑战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得说服力,成为摆在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严肃事实。

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向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价值提出了挑战。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价值在于发挥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主导作用,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要实行这一功能必须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主导地位。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从“线性接触”转变为“全方位接触”。这一改变不仅使得网络犯罪、信息犯罪大量增加,而且使得西方社会的人生观、价值观长驱直人,渗透到我国的社会各个层次的人群。这不利于凝聚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信念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三,信息技术的发展造就了一个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不可胜数,直接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挑战。信息爆炸与思想政治工作者接受信息能力之间的矛盾将给思想政治工作增加前所未有的难度。思想政冶工作者要把一定的信息传播给思想政治工作对象必须经过自己精心的消化和组织,采用各种现代化手段排除各种干扰,对症下药地传输给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显然只有朴素感情和冲天干劲是不行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还要有较高的素质,否则就不可能深刻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发展,不可能深刻领会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也就不可能完成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者素质的提高将是—个首当其冲的课题。

2.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互联网的发展必然带来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和碰撞,面对各种文化思潮的一拥而入,不少人由于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对互联网上大量的西方文化难以做出正确的鉴别;有的人甚至认为网络行为的隐蔽性,可以使自己的网上行为不受任何限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不良文化通过网络更易传播。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不良文化的认定尺度存有差异,有些对这种文化的传播还有各种制度的保证,、色情、暴力等丑恶内容由此进入了网络。当前,在互联网上出现色情、暴力、反动的政治宣传,其影响相当大,危害很严重,势必会影响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阻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这无疑对我们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使命要求它始终站在时代和科技的前沿,对于体现现代科技水平的互联网,不仅不应使其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空白,而且应使其成为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创新的有效载体,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对新生事物的敏感性,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的束缚,担当起引导潮流的历史使命,而任何的犹豫不决,都必将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失去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3.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网络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阵地和方法。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着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替代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3.1开辟网络阵地

某些网站受经济利益驱动,商业味过浓,没有完全发挥“教化”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开辟更多的针对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思想状态的网站。同时要规范、激励网上出版,使其多出精品。

3.2培养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

网络改变人,作为网络的主体——人,也可以改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阵地提高人们的整体思想道德水平,并通过部分有着较高道德素质的国民进一步研究网络、改变网络,同时利用网络便捷的交互能力来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者之间的交流,进一步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3.3充分发挥网络优势

与传统受教育者相比较,上网的人们不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寻找、选择接受信息,因此应充分利用网络超信息量、立体化、交互性强及方便快捷等特点,凸现思想政治工作效果,进行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

4.探索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

(1)坚守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网民,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的动摇。一是坚守唯物主义阵地;二是积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网民素质。网民的高素质是互联网络在全社会良性发展的关键。通过网络手段,加强对网民的网络行为道德和伦理道德教育,提高网民的网络道德水平和网络行为的自律意识,使我们的意识形态防御能力面临着严峻考验。

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篇(4)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困境

根据2010 年7 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6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 年6 月,我国总体网民规模达到4.2 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30 岁及以下的年轻群体占到中国网民的59%,其中,网民构成中学生所占的比例达到30.7%,成为网民的最大构成群体,而网络普及率近乎100% 的大学生群体毫无疑问是学生网民的构成主体。可见,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及工作学习不可或缺的工具,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已经渗透到大学校园生活和学习的各个领域。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特别强调, 我们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 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利用网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 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 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可见,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取得一定效果的基础上也面临着困境。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困境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明确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深化发展无法回避的逻辑起点,但目前来看,现有的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应当有两种理解:一是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教育,即在网络化的社会环境下,传统的思想教育从理念到内容、手段、机制与组织方法如何发展、创新;二是基于网络的思想教育,就是把网络作为思想教育的新阵地、新工具、新方法, 用以加强和改进思想教育。前者是对网络思想教育的广义理解,是关于思想教育全面体系的构建问题;后者是对网络思想教育的狭义理解,是关于思想教育局部体系的构建问题。目前所提出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多都是停留在狭义理解的层面上。

其具体概念目前国内也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大多数人认为,所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即将思想政治工作做进网络,也就是说以网络为载体, 以网络技术为支撑, 对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从形式、内容, 手段、方法乃至工作格局进行全方位改进。还有观点提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抓住网络本质的基础上,针对网络影响,利用网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网民施加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影响, 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网上双向互动的虚拟实践活动。

可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无明确概念、规范等现象导致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滞后的困境。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困境

由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不明确以及广义、狭义两种不同的解释导致了不同的网络道德教育模式,这直接影响了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实践的效果。同时,目前大学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也成为影响其实践效果的主要原因。

作者在陕西科技大学本科生范围内进行了一项有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调查,有效问卷1009 份,内容涉及大学生上网基本情况、大学生网络信息认同度、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状况、大学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及内容的设想四个方面。

调查显示,高校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瓶颈在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普及。不知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数占了调查总人数的62% ;知道并了解2000 年国家教育部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学生仅仅占4 ;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红色网站,登陆过的仅占6%,而纯粹没有听说过的学生群体占据了71%,这一现状令人堪忧。在调查后与学生沟通发现,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与相对较陈旧的内容是对其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而学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认知水平不足很大程度上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在平常的教育中没有积极引导学生、教授学生通过网络主动的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硬件设施也是制约导致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不容乐观的原因,在被调查者中,81% 的人平均每天上网时常在2 小时以下(包括手机上网),网络的普及是通过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基础所以外界也要为学生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大学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及内容的设想调查数据显示,现在的大学生更多的期望能获得与个人全面成长以及与国家民族发展相关、密切联系现实的内容,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这一点上,关注焦点已转移。这反映出目前的马克思理论教育在日常的课堂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不再期望在课堂外的环节中获取更多此类的知识,更希望的则是将其理论运动到实际中,并用其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

三、摆脱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对策建议 转贴于

现状表示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陷入困境,急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深入探讨,有待于对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以系统研究,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1、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

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大多数研究以及实践还停留利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层面上,忽略了网络技术本身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巨大潜能,需要培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信息化的手段解决信息化发展中的问题的思考以及解决能力。

2、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

要摆脱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者素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优秀主导者是必不可少的。由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新兴的学科,在对网络层面的认识上,教师学生基本属于同一起跑线,绝大多数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本身并没有经过信息技术方面系统的学习,所以对以互联网的直观认识与实践介入欠缺,这导致面对问题剖析不够全面深入,缺乏解决问题的针对性,特别是缺乏技术层面的支持,对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扩大工作的覆盖面,增强工作的渗透力、感召力和影响力的探讨上比较空泛,影响了工作的实效性。这就需要建设一支自身素质过硬、思想水平觉悟高、网络业务水平能力强、网络信息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双精通的,能够运用技术、行政、法律手段加强网络的管理,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的传播,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工作队伍。

3、创造良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良好的外部环境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发展的有力保障。网络的普及是通过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基础,也是充要条件,所以校园内外网络硬件的普及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学校或相应的组织可以建立专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验室或机房,通过技术手段使得网络登陆点完全链接至相应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或站点,只有硬件建设不拉后腿的前提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发挥作用。在软件的问题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积极建设红色网站,在校园论坛上建立专门的红色版块,以及通过QQ 群、飞信群等即时通讯软件满足大学生群体的求知欲。论坛的版主以及QQ、飞信群的管理员可以选择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教积极主动的学生来担当,不但减轻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负担,同时也调动了学生投身参与的积极性。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新型而宏大的工程, 涉及多方的参与和网上网下的联动以达到最佳效果,宏观上需要国家立法和政策的保证,微观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和引导也是不可或缺的,同时加强技术上的创新,拓展实践阵地,提高工作效率, 才能突破瓶颈、走出困境,获得良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第26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0

2. 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我国高校网络思想教育的十年历程与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05.07

3. 陈冀南,王庆.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7

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篇(5)

一、问题的提出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技术突飞猛进,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如QQ、博客、微博等新型交际工具的出现,必将对传统社会的人际交往模式产生一定的冲击。互联网技术提高了信息沟通速度,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成本,但互联网上也充斥着多元的文化和思想,使人们面临价值观多元化之惑。因为处在虚拟的空间里,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自由地发表各种意见,既有正面也有负面的思想,可以说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给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为例,传统的权威模式已完全不适用于思想政治工作,卡里斯马型的说教与灌输已经无法得到员工的认同,互联网时代人际交流平等化趋势必然要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相应地改革,以适应网络时代的需要。沟通、交流、协商、对话是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核。本文正视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并就如何推动互联网时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展开深入的探讨。

二、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困难

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困难与互联网的特质与精神有关。众所周知,互联网所构建的巨大网络已经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谓的互联网精神,包含了平等、共享、协商等因子,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平等地交流,分享彼此的乐趣,阶级、地位等因素则在互联网上不断地淡化,人与人之间的身份差别逐渐消弭。

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通过思想层面的教育,使企业员工端正思想,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学习与工作中,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强调说服、教育、灌输甚至强制,要求被教育者服从教育者的理念与原则。显然,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建立在权威主义的基础之上的,但是这一工作模式在互联网时代已经不能满足思想政治工作的需求。尤其对于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80、90后职工来说,单向灌输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是不被接受的,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可能会遭遇到员工的反感与抵触,这是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在网络上平等地交流与沟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者已经很难通过讲大道理的方式来引起员工的内心触动。

从双向交流的角度来看,双向交流更有利于了解彼此的需求,互联网环境下的双向交流能够满足人们平等地、无障碍地交流的目的。而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立足于单方面的说教,缺乏双向沟通交流,由于交流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身份差异,交流时必定有所保留,未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传统交流方式费时费力且收效甚微。

由此可见,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有所创新,而不能抱残守缺,否则思想政治工作就只能是“挂在墙上、说在嘴上、落实不到行动上”的摆设,难以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不利于提高员工士气,也不利于和谐企业文化的构建。

三、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应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特点进行,强调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身份无差别,从而创建良好的、平等的、宽松的交流氛围。具体来说,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应把握如下几点:

第一、平等性

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应注重平等性,教育者不应高高在上、发号施令,而应尊重被教育者的人格尊严,强调人格平等,这是双方开展无障碍交流的基本前提。

第二、交互性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从交互的角度展开,这也正是互联网精神的体现。交互即交流与互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走出单方灌输的陈旧模式,可以考虑利用互联网交流工具等,增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从而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人的目的。

第三、协商性

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注重协商,从而体现企业内部管理的协商民主,有利于培养企业内部宽松、和谐的交流氛围。

四、思想政治工作具体实施时应把握的原则

第一、思政工作者要平等待人

在具体的对策上,建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者要放低姿态,平等待人。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如开通微博账户、QQ、建立员工网络交流平台等,通过在线的、即时的沟通和交流,充分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员工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介入引导和干预。充分利用网络交流的宽松气氛,使员工的交流与沟通欲望被充分激发,同时还应注重员工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第二、利用互联网技术应注重常态机制构建

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注重常态机制构建,开展经常性的沟通交流,而不能仅仅凭借一时之兴。

第三、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平台的构建应注重利用最新技术

如将当前比较热门的微博融合在政工平台中,可以及时听取员工的意见反馈,降低与员工的交流成本,消除与员工的交流障碍;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同样应注重严肃性,以宣传正面形象为主,而不能过于娱乐化,以免背离思想政治工作既定的宗旨与目标。

总之,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遭遇了很多挑战,面临着很多困难,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因时而变,进行必要的调整与变革,从而使互联网环境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能够符合时代要求,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1.

[2]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篇(6)

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由此拉开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序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在此背景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萌芽到不断成长和成熟的过程。

一、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

根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各个时期的不同特点,笔者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概括为三个阶段,并进行分析,以期探求其中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为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一)酝酿萌芽阶段——初步探索时期(1994—1999年)

从1994年接入国际互联网开始,我国进入了网络时代。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同时面临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适应网络化的需要,进行了一系列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和探索,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诞生积累了重要经验和前期基础。这一时期,信息网络硬件建设快速发展,尤其是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建成投入使用,促使教育软环境初步形成;高等院校校园网建设也快速发展,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使用走在全社会前列。与此同时,色情、暴力等信息也充斥网络,使网民受到了强烈的消极影响。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式在网络环境中显得苍白无力,因此,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方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与网络负面影响的矛盾斗争中探索前进并经历数年的酝酿之后初露端倪,呼之欲出。到了1998年末,处于应用互联网前沿的部分高等院校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工作中,实际上已经完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由酝酿向萌芽的过渡。从总体上看,1994—1999年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尚处于酝酿和萌芽时期,其主要特点是:在实践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处于离散状态,分属两个不大相干的系统,在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显得较为被动,辐射范围窄小,主要限于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能采取的措施也较为单调,主要是“防”(即监控网络信息和行为,防止网络越轨行为和网络危害)、“堵”(即建立入网信息审查制度,监控网络信息的内容,并运用技术手段阻止不良信启、进入校园网,堵住有害信息的传播)、“管”(即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开展正面的宣传教育);在理论研究方面,研究工作滞后于教育实践,尽管在当时在实践上已经出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萌芽,学术界也意识到互联网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但还是没能及时提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论及相关理论。

(二)快速成长阶段——主动建设时期(2000—2002年)

2000年2月,我国网民由1999年初的400万跃升到890万,居世界第八;2001年网民达到2000万人,跃居世界第二位;2002年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人数为4580万,半年增加了1210万,增长35.9%,与1997年10月首次调查的62万网民相比,5年内网民人数增长了73倍。网民数量的迅猛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并为其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2000年6月28El,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随后,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社政[2000]10号),吹响了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网络进军的“冲锋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迎来了第一个主动建设的高潮,进入了快速成长阶段。这一时期,信息网络硬件建设加速发展,教育软环境进一步改善,以校园BBS、学生网站为主要形式的校园网络媒介和各类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些大型公益性专题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也相继开通,如“民族魂”、“血铸中华”等,为思想政治教育抢占了一片网络阵地,深化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从总体上看,2000—2002年是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快速成长阶段,其主要特点是:在教育实践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逐步走向融合,各类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不断涌现,但多数还处于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复制”到网络的粗放层次;在理论研究方面,学术界已经正式提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机制等问题的论文纷纷涌现,但也还存在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缺位和错位的问题。这一阶段出现两大标志性成果:一是2000年由谢海光主编的《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该书主要探索了基于互联网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的途径,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构、制度设计和操作范式等建议,并介绍了创办思想政治工作特色网站的基本思路、方法、过程和管理模式。该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迈进了由萌芽到快速成长、由被动适应到主动建设的新阶段。二是2002年由曾令辉、邓军等编著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该书主要从理论上探索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的基本特征,理论基础及相关学科知识,原则与方法及内容构建等,在应用上重点介绍了如何在互联网上开展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及伦理教育等内容。该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框架初步形成,成为这一时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的集大成。

(三)逐渐成熟阶段——深入发展时期(2003年至今)

2003年以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互动中继续深入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体系El趋形成,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了逐渐成熟阶段。这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较大的发展,各行业、各单位充分利用自身的网络基础设施,开设行业性、部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高等院校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应用方面继续走在前列,许多高等院校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开辟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并逐步形成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相互结合、联动协调的教育格局。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在教育实践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和富有针对性、时效性,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出现了更多的多部门联合创办网站共同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面;在运行机制方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逐步规范化,内部运行、保障、协调等机制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完善;在理论研究方面,研究工作与教育实践更加紧密结合,研究方法由单学科领域的研究发展到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由局部研究发展到系统研究,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初步形成。这一阶段最具代表性和标志性的成果首推由新华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的韦吉锋博士专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该书作者在收集、整理国内外网络资料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用辩证的、系统的方法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一系列前沿性问题,诸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和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特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价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和开发等,进行了概括和阐释,初步建构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体系。

二、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历上述三阶段的发展,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开创性成就,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从全国宏观范围来看,当前我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沉积不少的问题,概括起来可分为三个方面:

1.在理论研究方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着理论研究与实践相脱节、错位、缺位的问题,研究成果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指导性不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影响,许多研究成果跳不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框架,甚至有些成果仍存在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等同化的倾向;而理论研究上的错位、缺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上的错位、缺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所迫切需要的科学系统的理论成果较为欠缺。

2.在网站建设方面,各类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设技术水平和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不少网站缺乏专业网络技术人员和思想政治教育专家的维护,网页制作较为粗糙;部分思政网站只限于工作信息,成了纯粹的工作网;有些网站的内容和信息的思想性、针对性和创新性较差,表现形式不鲜活,缺乏知名品牌栏目和原创优秀作品的支撑,照抄照搬现象较严重;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专题网站太少,多数网站缺乏对网民的细分,没能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层次科学定位、设计网页及相关专题;综合性的部级思想政治教育门户网站尚未开通,全国知名的优秀品牌栏目仍然空白。

3.在运行机制方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内部关系没有充分理顺,经费投入、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网站管理、网上与网下互动等保障、协调、创新机制还不完善;尤其缺少对网站的科学定位、宏观规划和策划,网络教育资源整合和共享程度不高,在某些行业或单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问题严重。如一些高等院校中学工处、团委、宣传部以及各二级学院、系等都分别建立本部门所谓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把本来十分有限的资源进一步分散,这不仅影响网站的整体质量,也造成了浪费。

(二)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

以上问题,是导致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吸引力不强和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点击率普遍偏低的重要原因。为了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实现全面覆盖和社会化,进入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浑然一体的成熟阶段,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四项措施:

1.紧扣实践,加强研究,构建完善的理论体系,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理论创新的突破必将推进实践的大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积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理论创新突破的时机日趋成熟。在辩证审视和全面总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十几年来实践与理论探索的基础上,我们有望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一个全新的跳出传统框架束缚的诠释,并能紧密结合实践发展的需求全面研究和解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机制、内容创新、人才培育、文化建设、社会化、标准化、专业化等问题,构建起对实践具有强大指导作用的较为完善的科学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同时,我们还应该根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可能,积极筹建区域性或全国性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专门的学术交流平台。

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篇(7)

一、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发展越来越广泛,思想政治教育也因此介入了互联网世界。由于我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历程并不长,因此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知识体系。一些研究的专家学者其实并没有丰富的网络技术知识,所以研究和探索这个领域的问题也就进展得不是很理想。

二、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理解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具体的定义就是根据传播学原理和思想宣传的理论,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所施展的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方式是立足于现代计算机和多媒体传播技术知识基础,采取构建和传播以及控制网络信息的方法,引导网络受众在接触网络信息的过程中选择性的接收正确健康的信息,进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三、互联网时代下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网络社会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空地带

1.人不但掌控着网络技术的质量,也影响网络信息的思想内容和性质。所以,网络人的思想素质甚至比技术素质更重要,提升网络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就成为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

2.互联网时代的网络社会中,计算机前面的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发挥着个体的不同主动性,但又并不孤立的通过计算机彼此联系构成人与人之间的网络社会关系。网络社会中的个性以及个体之间形成的社会性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两者之间的协调。

3.自由的网络社会对于人性的尊重不代表着人性的优化,从某种程度上说甚至反而容易造成人性中劣根性的滋长。自由或许能让人无拘无束但也同时容易让人无法无天,保护隐私固然安全但也同时容易陷入危险……总之,网络社会对于人性的不利影响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予以纠偏。

(二)互联网时代诸多网络行为问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解决

1.黄色信息污染。网络的国际化对于那些在西方国家被视作合法的色情信息没有任何障碍的在网络中肆意传播,对我国的网络社会造成污染,泛滥的黄色信息污染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科学引导。

2.网络道德问题。网络社会能够为人们提供独特的虚拟空间和环境,让人们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操作和交流,因此难免一些人由于没有现实社会诸多人伦道德束缚就做出各种社会道德感缺失的行为。目前网络犯罪问题已经不再陌生,虚拟的网络社会同样因为各种道德问题行为的增多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介入。

四、互联网时代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影响

(一)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意识普遍薄弱并且网站建设不足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当中,上网赫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笔者对某地区18-50岁人群的上网状况调查结果表明,高达59%的人上网都是为了查资料或者看新闻以及看视频或者小说,还有超过31%的人上网都是为了聊天交友以及玩游戏或者没有任何目的性的随意浏览,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人简直是屈指可数。这充分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的内容由于缺乏丰富性和趣味性而且不贴近百姓生活,因此和网民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而这样的问题大多来源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化意识普遍薄弱。

(二)网络让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工作凸显其滞后性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通常采取单向灌输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在如今更显开放自由的互联网时代就显得较为苍白无力和落后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多以组织读报学习或者观看教育影片和录像为主,而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却可以通过网络网络平台寓教于乐而且不受时空所限,明显比已经完全不适应以人为本持续发展观之下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凝聚力。

(三)网络问题造成道德意识的弱化并加剧价值冲突

网络社会的虚拟特性造成很难得到外界的有效监督,所以难免会形成社会网民的道德意识淡薄并且自由主义思潮盛行。而且网络无边界,也给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利用网络倾销霸权文化更多可趁之机。经常接触网络信息的人很容易受到各种不受限制的思想文化所影响,造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偏移和冲突。

五、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对策

(一)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设目的应该是通过传播健康的网络信息帮助网络受众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建设应该在风格上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采取通俗化和生活化的语言风格,采取主客互动化的方式,采取活泼形象化的形式。网站内容应该不但宣传我国政治路线和方针政策,还应该同时针对社会焦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政治思想分析,给予群众工作和生活中会影响思想情绪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正确的引导。

(二)提高网民是非辨别能力和综合素质

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对于社会群众网络行为的伦理道德教育,特别是需要引导初涉网络的人尤其是青少年形成积极健康的网络伦理道德观念,成为遵纪守法的现代文明网民,在网络行为过程中自觉抵制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蚀。这样才能提高网民的综合素质,在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中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以此促进网络文明建设的同时也让互联网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

(三)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研究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要形成信息传播的多种方式和手段,就必须加强对于网络技术的作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工作部门以及工作人员首先应该转变传统工作观念,树立自身正确的网络意识,加强对于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研究。增强对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研究不能仅只是停留于表面形式而必须要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技术含量,提高对网络群众和网络行为的深入研究,提高对网络信息和舆论的监督控制方法研究,这样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网络平台更有效的发挥作用。

(四)构建完善网络文化市场管理的政策法规

为了行之有效的实施对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监控,积极抵御互联网平台可能会对国家利益造成威胁或者可能会对大多数人的意志以及心灵造成不良影响的恶劣信息侵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协助相关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研究制定适宜于网络健康发展的政策法规,确保我国信息产业中网络文化的规范化管理和发展,让网络信息知识产权等问题能够有法可依有理可据。

六、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虚拟特色的网络社会,比现实世界自由度更高的网络社会同样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针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创新改革,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开创现代化工作方式,让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驾护航持续健康发展。(作者单位:西华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篇(8)

"虚拟"这一词是由中世纪苏格兰著名哲学家邓斯•司各特所创,最初与现实组成一对反义词,原意为潜在的。随着发展,后来又出现了虚拟环境这一词语。关于虚拟环境的讨论, 最早是美国著名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在他的《舆论学》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后来他在《公众舆论》一书中阐述了"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景象",认为虚拟环境是"楔入在人和环境之间的,是'人性'和'环境'的杂交物"。由此可知李普曼把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对应起来,认为虚拟环境是我们头脑中的景象,现实环境就是外部世界。

继李普曼提出虚拟环境概念后,学术界也对虚拟环境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对虚拟环境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是以刘绍庭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虚拟环境是在传播媒介大众化后由媒介营造的, 与现实环境相对应又可能与现实环境脱节的人工化的环境"。[1]另一种是以张耀灿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虚拟环境是人们用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装置,进行交流、互动的一种场景和经验。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维度,人们在这里将信息进行交流,用电子的方式表现物理的存在,也可表现那些可能和想像出来的世界"。[2]显而易见,两种概念有所区别,前者的内涵大于后者,是广义和狭义的区别。但两者又有联系,学者们在表述虚拟环境这一概念时,都集中在媒介这一个方面,只是媒介对象不同。由于构成虚拟环境的信息源很多,考虑到计算机网络在其中所占的分量和所居的位置最重,因此,本文侧重讨论由网络技术营造的虚拟环境。即虚拟环境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把现实生活移植并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高度仿真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临场感觉的环境因素总和。从这个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虚拟环境是指由计算机所形成网络空间中对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网络虚拟环境从形式到内容、特征都与现实环境有着质的区别。其特征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虚拟环境得以存在、发展和变化的基础,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目标、内容、方法和实效。思想想政治教育网络虚拟环境除了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一般环境的复杂性、广泛性、动态性、可创性等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独有的特征。即虚拟性、隐匿性、渗透性、交互性等特征。

1.虚拟性

网络虚拟环境具有虚拟性这一特点,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虚拟环境也必然具有这一特征。虚拟性的出现,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转移到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空间之中。网络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相比,在形成上,网络虚拟环境是高度人工化环境;在机制上,网络虚拟环境是媒介重构结果;在内容上, 网络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有距离。在这个虚拟环境中思想政治教材不是纸做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人也不是实实在的人,一切东西都是经过计算机语言编制而成的符号,给人以假乱真的感觉。因而在这个环境中"一切都不具有现实环境中的实体性,也不具有外在的可触摸性可察觉到的时空位置与形态,只是一种功能上的可重复性和实在性"[3]。另一方面,在这个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是在虚拟的情形下进行,不是面对面交往,而是间接的人机符号交往。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导致目的虚拟性,更多的追求一种精神幻影,无法转换为现实的实践活动。

2.隐匿性

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环境中,大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是面对面的交往,这样他们对现实环境的真实情况或多或少有所了解。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虚拟环境中,具有明显的隐匿性。一方面,网络中的交往是人-机-人的模式,是一种以计算机为中介的间接式交往,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网络中的隐性人。另一方面学生在网上可以利用注册代号、昵称、名片档来掩盖个人性别、年龄、职业、性格等真实信息,这样就可以在网络上畅所预言,发表自己的心声,进而不用担心自己的身份被暴露,或受到惩罚的事情。这种人机符号交往模式,隐蔽了个人的真实身份,造成交往的真实性程度低,真假难辨、善恶难分。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虚拟环境极易扭曲人格,造成人格的两面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3.渗透性

这一特征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虚拟环境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虚拟环境系统中,存在着大量有关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信息。当大学生与网络发生联系交流时,就会不知不觉地受到这些思想政治要素的影响,循序渐进地渗透和内化,最后使情操得到陶冶,意志受到锻炼,人格得以完善。当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虚拟环境因素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存在渗透与反渗透的矛盾。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虚拟环境的渗透性特征,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充分调动网络环境中的积极因素,规范网络环境,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

4.交互性

作为新兴的信息媒介,与传统的电视,报刊,广播等媒介相比,它们都是单方面的向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传递由工作人员处理好的信息,而网络环境却不同,具有鲜明的互动性特征。其一是人机互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可以根据已经设置好的电脑程序进行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互动,比如网络测试。其二是互联网中进行的人际互动。网络的全球性和开放性特征,使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网上交流与讨论。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广泛的人际交往的互动环境。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刘绍庭.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虚拟环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理论月刊),2006(10).

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篇(9)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0-0189-02

围绕“谁是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主体”这一问题,我国学界曾展开过激烈的讨论,对问题的看法不同折射出不同的教育理念。哲学作为社会思潮的先导,随着西方哲学界由笛卡尔式主客体二分发展到主体间性哲学,我国教育界对教育主体的研究也由主体性教育走向主体间性教育。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网络课堂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将新式教育理念与新型教学课堂相结合已成为高校课改的又一重点。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将网络课堂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通过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抓住网络本质,针对网络影响,利用网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网民施加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网上双向互动的虚拟实践活动。”[1]狭义的定义则倾向于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限定在网络课堂的范围内,为了更好地将主体间性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视域,故而本文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持狭义说,特指高校以网络课堂为平台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主体间性理论概述

(一)主体间性理论的来源――作为哲学范畴的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又译为“交互主体性”“主体间本位”,是现象学的核心概念,这一概念最早是胡塞尔为了消解所谓“人的主体性悖论”,即作为主体的自我所感知的世界与他我感知的世界有什么联系(单子式的主体如何相互认识)和主体间如何达成共识(知识的普遍性),避免陷入主客二分所导致的“唯我论”困境所提出的,胡塞尔认为“无论如何,在我之内,在我的先验地还原了的纯意识生命的限度内,我经历着的这个世界(包括他人)――按其经验意义,不是作为(例如)我私人的综合组成的,而是作为不只是我自己的,作为实际上对每一个人都存在的、其对象对每一个人都可以理解的,一个主体间的世界加以经验。”[2]主体间性先验地存在于每一个感知主体之中,自我所感知的世界与他我所感知的世界是同一个世界,因而一个主体内构造的知识也是每个人所具有的先验主体作用的结果。并且,“自我”与“他我”的关系,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即当多个主体发生联系时,他们都能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其他主体施加作用和影响,同时对其他主体的对象化活动做出自己的反应。这种主体间的关系也会在实践中影响着主体的行动,主体间的相互联系使主体形成了“类主体”的共识,即便单个主体对客体单独发生作用,单个主体自身历史上所受的“类主体”的影响也会在无形中影响着主体。所以,主体间性理论既强调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又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随着哲学理论由“主体性”视域转向“主体间性”,教育理论也由“主体性教育”向“主体间性教育”迈进。

(二)教育理论上的主体间性――对主体性理论的超越

1.主体性理论的局限性

在主体性教育理论中,师生之间是单一的原子式关系,即若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则学生就是客体,反之亦然。这种“主客体二分”思维直接导致了学术界长期关于在教学活动中师生的主客体地位问题的争论,在“以教师为中心”,从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育观念受到批判后,“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又引发了关于教师的作用等主体性的危机,为了避免双主体与主体性理论的矛盾,“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观念应运而出,但教与学逻辑上可分而在物理式的课堂中却不可分的矛盾又使此教育理念面临实践上的困难。因而,传统主客体二分的理论具有局限性,将主体活动的所有对象都视为相对于主体的客体混淆了对象与客体的区别,忽视了主体活动中主体所指向的对象除了客体外还可是其他的主体。

2.主体间性对主体性的飞跃

不同于主体性理论将主体活动视为主―客之间的关系,主体间性理论认为在主―客关系外还存在着主―主关系,主―客关系对应的是作为能动的主体与没有自主能动性的客体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虽然客体也能对主体的作用予以反应,但客体自身不具有能动性,只是类似“刺激―反应”的被动表达,而主―主关系则是多个能动主体相互作用的关系。根据主体间性理论,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非主即客的关系,而是同为主体的关系,他们共同作用于作为客体的教学资源。可见,主体间理论是对主体性理论的超越,它在内含主―客体关系的同时看到了多个主体间的相互关系。

三、网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间性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参与者的平等性与主体间性理论相一致

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是人的思想与灵魂,要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平等的交互是教育开展的前提。以网络课堂为依托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网络进行教育活动,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网络以其‘非中心化’的特点和匿名性的技术特征,消除了传统人际的‘社会的藩篱’(如年龄、性别、身份等)的限制,人人都是网络交互的主体,没有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客体。每个人既可以成为网络德育信息的传播者,也可以成为网络德育信息的接受者。”[3]符号化的存在使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表达思想。主体间性理论认为交互活动中多主体共存,各主体间是平等的关系,作为主体的双方都将对方视为能动的与“我”交互的个体。因而,将主体间性理论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能为彼此之间的坦诚交流,互相理解提供一个基础,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打造良好的平台。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交互关系与主体间性理论相一致

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还在于学生的自我完善。在网络课堂中,教师可通过网络更好地了解学生,利用网络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言论,结合网络的特点,将教材的学习深入到实际的活动中。学生则可利用网络特有的人机交互模式根据个人的兴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自身修养。主体间性理论认为在交互活动中同时存在着多个主体,并且在与客体的关系中,主体可以充分发挥能动性。因而,将主体间性理论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有利于主体在面对共同的客体(教学资源)时,更好地沟通、学习,作为个体的主体在面对客体时要学会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即强调在网络课堂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要学会自我完善与发展。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与主体间性理论相一致

思想政治教育既强调知也在乎行。不同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面交流,网络传播是个体间借助网络所进行的非面对面传递信息的传播活动。与传统人际传播所重视的“关系”不同,网络人际传播更侧重于“认同”。要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行动上协调一致,教师不仅要传播正能量,还要了解学生,影响学生。主体间性理论认为主体作用于客体时,主体间相互联系所形成的“类主体”共识会影响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并在实践中影响着主体的行动,即学生的言行会受其所接受的教育的影响。因而,将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际的效果。

四、主体间性视域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主体间性视域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融合式的主体活动

与主客体对立状态下的单子式对象化活动不同,主体间性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融合式的主体活动。主体间性视域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为教育主体,教学资源作为对象,从而构成了不同于主体性视域下的主体(教育者)―客体(受教育者)模式的一种新的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客体(教育资料)模式。“人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被外力塑造的自然过程,还是一个自主自决的能动性创造过程,从生命本体性看待人的可能发展,人的能动性才是人的存在的最根本性的力量。”[4]多主体共在说明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都具有独立的思考、认知、行动能力。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须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的能动意识,在平等的交互、坦诚的讨论和共同的参与中使受学生明白提高思想品质是自己的事,需要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自觉进行自我完善教育。

(二)主体间性视域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关怀式的教育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种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的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精神的互动,不同于主客体对立下的“为我性”灌输活动,主体间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人文关怀气息。“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突破了主体性视域下主客体关系中教育者传播知识的单向辐射状态,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关注于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沟通、灵魂交流。”[5]受教育者不再是被教育者单方面改造的对象,而是作为独立的主体而存在。因而,在主体间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由关注知识点转向关注人本身,利用网络接触、交流、理解受教育者,并在教育的过程中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责任意识,将思想政治教育由知识层面上升到思想层面,将人文关怀嵌入到教育之中。

(三)主体间性视域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的落脚点,强调对人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和塑造,这就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沟通、理解,在共识的基础上实现“共赢”。“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对话模式正好为师生的共识提供了条件。在主体间性视域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作为教育主体的教育者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受教育者,必须放下身段来倾听其心声,关心其诉求,从而最大限度地唤醒其教育自觉,成为其成长路上的精神导师;另一方面,作为共同教育主体的受教育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内化到自己的行动之中。

参考文献:

[1]陈坤,曹良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探析与界定[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4).

[2]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527.

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篇(1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一位在医学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一线教师,笔者总结了自身的教学改革和实践经验,认为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效性需要教师切实提高自身素质,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时代特点,深化课堂教学艺术。具体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时代特点,增强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时代性

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是:关心时政,价值取向较好,关注自身发展,关注社会的改革和发展,是一个思维敏捷、活跃,接受新生事物迅速的高智能知识群体;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趋向和行为方式等深刻持久地留有时代的烙印,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时代和发展的眼光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才能贴近教育的时代特征。只有教学内容和手段贴近了时代特征,才能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教学内容融入当前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热点问题和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现象等问题,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

教师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应紧密联系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的实际, 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高校改革发展和大学生思想实际,这种互动的学习模式鼓励了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价值观和态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也让学生将自己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带入课堂作为反思和讨论,这种互动使学生在反复思考、检讨和修正中达到了自身价值观、人生观的改善和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只有具备鲜明的时代感、针对性和前瞻性,才能让学生感受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现实力量,才能回答学生在成长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能够引发学生对当代问题的思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真正地进入到他们的头脑中,变成他们能够理解、接受和喜欢的东西。

(二)教学方式不在满足课堂讲授,建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网络课程,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实现多渠道、立体化教学,增强教学方式的时代性

当今社会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网络技术和信息的迅猛发展和瞬息万变。网络和信息技术已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互联网等媒体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学习和获得信息开辟了渠道,为他们的交往提供了方便、快捷、高效的工具。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收集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场所和阵地,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组成部分,占据了当代大学生学习和心理空间。网络给大学生带来学习效率和生活乐趣的同时也对他们的道德观念提出了新的考验。网络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视:网上交友倾诉衷肠却也使人更会说谎、网上获取信息却常挡不住不良信息的侵蚀、网上娱乐却使人迷恋上了网络游戏,成为信息高速公路上“迷途的羔羊”。[1]作为教师必须适应时代的进步,将技术进步的优势更多带到学生中,将网络发展成为高校思想教育新的有效载体。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进网络,构建校园网络,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和活动提供服务,吸引学生注意力,开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计算机方面的能力,不要满足于实现课堂上的多媒体教学,还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空间,主动、自觉地占领网络阵地的制高点。

社会实践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工作的需要,也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因此,组织并引导好社会实践是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笔者建议可以实行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主,适当开展校内实践教学,采取校外实践与校内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来实行。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还要积极探索除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等之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形式。同时,要加强社会实践激励机制的建设,探索建立科学的社会实践评价体系,对学生和指导教师参加社会实践进行量化考核。

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特点,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知识点多、内容庞大,在有限的课时内教师很难面面俱到,故提炼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成为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2]笔者认为各高校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可联系学生的具体专业,来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下面笔者以医学院校的学生为例来谈如何把哲学原理与学生专业相联系来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实效性。对如何在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渗透医学知识,把两者结合在一起这一问题上,笔者作了如下安排:1. 在唯物论中重点讲解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并结合疾病产生的客观性、治疗手段的物质性、时空对医学的意义来讲解;2. 在辩证法中,把联系、整体、矛盾规律、质量互变规律、现象与本质列为重点,并配合具体的医学案例来阐述;3. 在认识论中,笔者大胆地把非理性因素列为专题,告诉学生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并照顾病人的情绪;4. 在历史观一章,笔者强调科学技术的两面性,通过对克隆人的讨论,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运用好医学中的技术。这种结合医学的专业来传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让学生摆脱了“哲学无用论”的错误认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性,从而真正调动了学生学习哲学的积极性。

另外,笔者还针对医学生中的不同专业又有不同的侧重。例如,对护理专业的学生侧重整体概念,并与整体护理结合起来;对中医学的学生则强调时间,因为采药时间的不同对药材的疗效会有影响。

这种教学内容因专制宜的教学方法,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课脱离学生实际的状况的局面,大大增加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该课的教学质量。此外,这种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渗透进医学知识、临床案例、医学轶事等的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兴趣大增,还开拓了他们的知识面,无形中提高了他们的人文素养。

三、把握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增强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

(一)贯彻问题——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第一堂课时,笔者首先向学生提出“作为医学生的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问题,为回答这一问题,笔者在讲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时,将其处理成为具体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医学的密切联系。通过讲述唯物主义观念是如何促使医学战胜鬼神致病说、整体观和辩证思想是如何指导中医发展的、细胞学说、进化论又是如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奠定基础的事实,既让学生掌握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这一知识点,又让学生明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医学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让学生了解学习哲学原理势必能派上用场,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提高。

此外,笔者每讲一章时,都提出相应的问题,以启发学生自觉思考问题,提高学习的兴趣。在第一章第一节中,提出“世界是什么,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第一章第二节则是围绕“世界是怎样的,是有规律的还是杂乱无序的?”这一问题来讲解,“我们能否认识世界?又是怎样认识世界的?”则是针对认识论而设计的问题。这种以问题带入课堂的授课方式,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大大增加了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兴趣。

(二)积极开展互动式教学,主要采取主题讨论的授课方式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除了倡导以问题为基础的授课方法外,笔者在教学中还设计了与课堂内容密切相关的主题,安排学生讨论。比如医护人员实事求是的精神有哪些体现、你对克隆技术的看法等等。这种主题讨论的授课方式尊重了学生的想法,改变了单一的传授关系,在这种主题讨论中老师由讲解者变成了倾听人,对哲学在医学领域中的表现,医学生往往比老师更了解,笔者正是从学生的主题讨论中获益非浅。同时这种互动式的讨论,扫去了以往沉闷的课堂气氛,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四、响应时代呼声,提高教师素质

要想确实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实效性,关键在于教师切实提高自身素质,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网络信息传播平台的技术性,要求教师必须学习掌握网络信息传播的基本技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3]其次,教师要因专制宜,势必要求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哲学功底和人文素养外,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并能做到把学生的专业与哲学融会贯通。如不能做到这点,难以取得很好效果的。故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外,还应该大量阅读专业知识、向专业人员请教。如果条件许可,还可和学生一样去选修专业课。

【参考文献】

上一篇: 税收筹划服务内容 下一篇: 证券市场行情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