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缺失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08 10:10:06

道德教育缺失

道德教育缺失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2-0060-02

1 传统道德思想中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体系是以“天坤之大德曰生川”为基础生成的体系,从道德两个字的造字中可以看出,“道”是指需要人心加以分析才能走上直的路,“德”在“直”的下面增加了“心”,表示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内心的参悟。传统的“道德”内涵从字面上就可以看上,其不仅仅关涉社会生活,更重要的是在于参悟个体生命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即是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关注,牟宗三先生曾指出“中国文化在开端处的着眼点是在生命,由于重视生命、关心自己的生命,所以才会重

德。”[1]

中国传统儒道思想中都是以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为核心的道德价值体系,道家认为道是永恒的生命力,是天地混沌合一的整体之物,有着独立的生命,是宇宙万物的生命之源。在老子看来,世界是由道而产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万物因道而生,因道而不断地发展演变,“道生之,德畜之。”[3]万物因德而生长,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儒家思想的精髓之处也将宇宙和人的德行联系起来,追求“内圣外王”的理想境界,最终实现人的生命价值完满。在儒家看来,万事万物都是以生为意,以生为心,人最大的德行就是“生生之德”,也是自然界中生命意义的实现。儒家的“生生之德”也更多地被用于日常生活中,即是对“仁”的追求,每个人都出生开始就与亲情产生联系,也就是在生命关怀中存在的,即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亲情,对自然万物都怀有爱与关怀。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儒道两家思想是从人与他人的情感出发,这种情感从本质上讲是对生命的关怀,所以说,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中蕴含着对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追求,这种追求具体表现为三个统一中,即个体生命的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生命的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以及生命的有限性与超越性的统一。

中国传统道德以自然万物的生命存在作为认识对象,把对天、地、人之道的体悟融入到人、自然和社会共同发展的生命活动之中,充分显现我国传统文化中对生命活动探索积极性。说明道德教育是人对生命存在的活化和内化的过程,是需要个体主动、积极地投身于生命活动之中的参悟。但当前我国各大高校普遍地将道德教育看作是对日常生活外在规范的约束和服从,而这些仅仅是道德教育的表面,深层次的道德教育应该是引导个体发挥个体生命活动的丰富性,正因为对道德教育缺失了深层次的认识,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在德育目标、过程以及效益方面都存在严重的问题。

2 高校德育的问题分析

本节从高校德育目标、德育过程以及德育效益等方面全面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现状和问题。高校德育目标设定、内部结构以及功能等方面脱离了生命价值的终极关怀;目标的缺失导致了德育过程的片面化,也就无法实现德育的效益。

2.1德育目标的缺乏科学性

从我国传统道德中形成了生命价值的高校德育教育必然要以人的生命存在的现实性和超越性为出发点,并且要实现现实性与超越性辩证统一的关系模式,过分强调一方而忽视一方都是不科学的行为。当前高校德育教育要么强调超越性,超越性是人的生命存在与活动的根本属性和内在特质,因此每个个体不会停留在对现状的满足中,而是不断地寻求超越本我,而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道德,也不会仅仅满足于对现实生活的复制,而是引导个体实现对生命的超越,但在高校德育基本都采用形而上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等;其次,高校德育过分追求现实性,人的超越性中已经包含了现实性,对现实的超越是个体追求的目标,由于片面追求超越性,而导致过分关注教育主体性,但道德应将外在规范转化为内在追求,督促个体功能的实现,当前高校德育过分追求现实性,使得德育中现实性和超越性难以融合,以至于出现德育目标的混乱。

高校德育教育目标应具有统一性从基本的道德出发,从低处向高处进行螺旋形地发展,既要有远大的目标,要从符合受教育者个体特征,但现代高校都存在这一弊端:一味地追求德育的宏观、长远目标,而忽视个体特征如思想境界、道德意识、人生追求、接受能力等等的差异性,缺乏分层化、递进性的科学方式,对已定的教育目标一贯到底。由于以上这些问题相互影响,德育目标的设定也忽视了受教育者外部环境和内部精神之间的影响与转化。

2.2德育过程的缺失

高校德育从本质上是无法脱离生活而孤立存在的抽象的规范体系,它是一个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相互交换的开放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社会、学校、家庭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形成了立体式、全方位和开放式的德育教育网络,而受教育个体在这一网络中用自己与众不同的方式构筑“知、信、行”的内部循环。因此,德育应该是个内外协调的系统工程,但当前高校德育教育实施过程并未系统化。就高校德育培养环境来说,忽略了社会环境的消极导向,当下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也日益渗透到个体的意识和行为中,逐渐影响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也逐步削弱、抵消学校倡导积极的道德,因此高校德育中要重视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其次,高校实施德育的过程也忽视家庭伦理建设,家庭教育重要的是品德教育,这也是受教育者最早接受的教育地方,这不仅影响个体性格的形成,也影响着个体三观的确立,家庭成员尊老爱幼、相亲相爱等都潜移默化影响个体情感培养,所以相对学校德育来讲,家庭德育更基础、更直接、更有效,具有奠基性、易感性、互动性、潜隐性和连续性等特点。[4]因此,高校德育过程中要注重家里伦理建设,积极通过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影响学生道德观的正确性,家庭也要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德育。

2.3德育效益的简单化

德育效益是指德育活动中,德育对象个人塑造自身思想品德、内化道德文化成果与德育工作者在引导德育对象悟化、认同、内化、吸收过程中所耗费的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对比关系。[5]高校德育效益不仅仅受德育主体的影响,也受到德育效益评价标准和德育资源配置的影响。但当前高校德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明显不足,德育活动对德育工作者的提出全方位的高要求,不仅要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要要有人格魅力、具有爱心、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领悟力,良好的语言表达和灵活的协调能力,还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等学科知识,但当下很多德育工作者在某一项或几项方面能力缺失,而导致德育培养目标达不到预期效果。此外,受教育者的个体能力包括其思想、情感意识、接受能力等方面差异,影响着德育实施的效益。其次,德育资源配置的不足,如德育经费欠缺、人力资源不足、家庭以及社会资源也未得到充分的开发运用,导致德育效益的简单化。第三,高校缺乏德育效益的评价体系,过于强调生命的物质性、眼前效益和整体效益,而忽视了德育的精神性和长远的、个体效益。那么德育目标、过程和效益中存在这些问题,高校应该如何有效解决问题,本文通过传统道德教育观,为高校建构生命蕴涵的德育教育体系。

3 构建高校生命实践的德育体系

生命实践道德教育从本质上来讲,是围绕个体生命而开展的实践活动,和核心问题在于如何有效地引导个体生命从物质形态向精神形态过渡。

首先,高校要重新认识德育教育的目标,树立生命实践的德育教育目标,结合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以情感和人性的基本诉求点,通过情感教育激发受教育者理性认知达到自省和体悟。正确的情感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认知指导道德实践行为,调节个人行为、规范内化。中西方文化都强调道德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到康德秉持理性为本的道德认知,尤其是强调尊重个人情感;中国文化中较西方文化而言,倾向于集体情、民族精神等博大的胸怀,通过内在情感升华,使得身心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达到把握世界的能力,因此高校树立生命实践德育目标,引导受教育者自我的情感体验来提升道德水准。

其次,营造生命实践德育体系的培养环境,任何个体的道德培养,社会、学校和家庭的三者缺一不可,个体生命实践德育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高校德育思想源自于教育理论的发展,同时家庭和学校是教育理论发展的土壤,三者要紧密地配合。学校和家长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信息的沟通,学校有责任将道德教育情况向家长介绍,家长一方面积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校的道德教育情况,另一方面也要主动地向老师反映子女的学习生活、思想情感等方面的情况;同时,学校还要承担起联系社会的任务,与社会结构建立合作关系,比如带领学生参观历史文化古迹进行传统道德教育,还可以加强中国传统节日礼节等的宣传,家长在这一方面也要引起重视,对子女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

第三,高校生命实践德育实施方法,生命实践德育教育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回归生活,生命存在于生活之中,生活是一个个个体独一无二的生命历程,而“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之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品德的培养应当遵循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6]但现代高校德育教育偏移了生活世界,教育方式单一化、内容政治化、道德教育实效性低等都使得道德教育面临困境,如何摆脱困境,高校德育教育只有根植于广袤的生活世界中,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回归生活的方法,即要求高校德育要在生命与生活两者之间建立某种本质的必然的关联,必须以理解和尊重生命为出发点,探索生命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规范和引导个体生命超越本身的过程,并重视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充分利用身边与学生紧密相关的具有价值冲突的事件,用一种积极的方式进行道德探讨,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这种方式也符合大学生特殊的身份,作为一个准社会人,大学是学生迈入社会前最后一站,高校要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地接触社会生活,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教育,摒弃传统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单纯的传授知识的方式,而要贴近生活,指导实践,指导学生对生活世界中各种道德现象进行探讨。除了上述分析的方法,高校要深化德育教育考核体系、加强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命视角来审视高校德育,启发高校德育教育回归生活,回归个体生命的实践活动,通过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面的结合,构建开放的德育教育体系,这一体系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本文围绕构建生命实践德育教育提供大体思路,由于文章篇幅有限,未能展开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43.

[2]老子.道德经[M].第四十二章.

[3]老子.道德经[M].五十一章.

[4]周先进.家庭德育环境的主要特征及优化思路研究[J].理论界,2007.(12):35.

道德教育缺失篇(2)

最近,药家鑫恶性案件,虽说极其个别,却令我们对学校德育进行反思。一名正在受着高等艺术教育的大学生,为了金钱却无视别人的生命,剥夺他人的生命。在检察院的公诉意见中写到:“一个乐者不仅应该诠释优美的旋律和曲调,更应该演绎高尚的素养和善良的灵魂。而这些在药身上荡然无存。”特别要注意是,药家鑫恶性案件在审判过程中,有的大学生表示对药家鑫的同情和理解,更有甚者在微博中扬言,“我要是他(药家鑫)我也捅,……怎么没想着受害人当时不要脸来着?记车牌。”这传递着道德教育危险的信号,反映了有的学生极端扭曲的价值观。

在药家鑫案件审理中,辩护律师辩护材料中提到:药家鑫成长道路没有污点,钢琴十级,学习成绩优秀,得过各种奖励等。也使笔者联想到:前不久,网络上“摸乳门”、“脱裤门”等事件引起了社会的普遍议论,而且,“门事件”的主人公竟然都是中学生。

“你什么时候找到靓女别忘了通知一声”、“以后赚大钱、住豪宅、娶靓女”、“将来泡'小蜜'、包'二奶'”、“位子、票子、妻子一个也不能少”、“找个有钱老公”、“生一窝漂亮宝宝”……有谁能想到这些语言是小学生毕业赠言。如此的追求另类,极尽戏谑和玩世不恭。

我们的基础教育虽在不断地改良,教育行政部门也越来越强调学生的综合素

质考评,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个性。但实际情况还是不尽人意、事与愿违。笔者认为当下道德教育中忽略学生主体评价问题值得关注。

二、道德教育评价中学生主体缺失

无论是升学、分数还是统一标准,这些评价指标中都缺少了被评价对象的主体性参与。学生在涉及到对自己的评价时几乎没有发言权,无论他们如何看待自我,都不能影响家长和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因为评价的标准不是来自他们自身的理想、感受和自我判断,而是来自整个社会所推崇的那些因素。

学生评价中主体性缺失首先是因为他们承受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巨大压力,老师和家长的期望让他们很难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自己的选择。高考、升学、分数,特长热、择校热、办班热,未来的就业压力、文凭的含金量,所有这些因素形成一股巨大的外在评价的力量,大部分学生只能在这个漩涡中拼命往上爬,试图成为被别人认可的人。导致主体性缺失的另一个原因是整个教育体制对学生的自主教育、自主学习和自主评价能力的系统性漠视。我们的传统文化倾向于把未成年人看成没有独立人格、独立判断能力和独立行为能力的人,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学生的自我感受常常被看成幼稚、不成熟的表现。相应地,在对学生的评价模式过程中,我们就更重视老师的印象、家长的印象、其他人的印象,唯独不会重视学生自己的印象。

这种主体缺失的学生道德评价,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着严重的弊端,阻碍了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与新课改的方向背道而驰。

学生评价模式是否科学、是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对于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个性健全的、具有良好的道德意识的学生尤其重要。

三、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

突出自我教育、自主评价

第一,自主评价是学生自己自觉的道德反思和完善,是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在评价阶段的再现。

学生自主评价能力的核心就是学生能正确评价和反思自己。学生自主评价能力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按照皮亚杰等的研究,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就要经历从他律到自律、从情境性的道德评价到原则性的道德评价、从评价他人到评价自己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离不开学生的自主、能动与创造。

传统的教育教学存在着单一和被动的问题,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教师总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过于追求外在的价值取向,把学生看成是实现成人愿望的工具。学生缺少自主,地位上是受动的客体,活动中是被动的适应。在评价上,学生没有评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是被评价的群体。因而容易导致学生的厌倦与逆反甚至是对抗。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都有自己的心理选择,他们需要理解,需要关注,需要主体地位的凸显。

学生自主评价应该是主体性德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心理,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通过自身的努力重构主体的健康人格,让学生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等等的一个具体的切入点。以人为本,追求科学发展观的今天,自主评价体现的是:学生是自己的主人,自己主宰自己。什么是尊重学生?就是让学生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

第二,突出责任教育,培养责任主体。

突出责任教育,“责任教育”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对人文精神的弘扬。学校德育工作要注重实施自我教育,自主管理。教师大胆“放权”,该放手时就放手,该学生干的,学生能干的,就放手让学生干;该学生干,学生干不好的,教给学生干;不该学生干,对学生成长有利的,让学生知道怎么干。将学生推上舞台,使其由听众变成演员,由配角变成主角。在学生中倡导“自主”管理,它真正的意义在于它首先面向了全体学生,它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内在的潜能;它焕发出学生主体的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行的是“我能行”的教育。它使学生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判断,增强了敢于管理,敢于负责的意愿与能力,激发学生团结向上的进取精神。教学上实行主体性教学,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变课堂为学堂,学生是自己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倡和要求学生自学自研,学会学习,对自己的发展负责,同时对自己作为实验的主体负责。无论是教育和教学,学校都充分尊重学生主体人格,发扬教育民主。同时,强调秩序和规则,培养学生在追求自我利益和个人发展时,学会考虑他人,对他人负责任。

第三,营造道德模范区,注重传统美德教育。

道德教育缺失篇(3)

一、学校德育工作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应试教育”是以追求高分数和升学率为目标,为考试而教,为考试而学,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近几年,我国就业市场竞争激烈,若第一学历是重点大学的本科,那么就业就相对容易,否则即便读到博士,第一学历是专科或者一般院校的本科生,也会被用人单位打入另册。受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升学率和分数高低便成为学生家长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好坏的唯一标准。在他们看来,学生初中毕业考不上好高中就意味着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的教育都是无效或者无用的教育。校际竞争激烈,学校为了生存,为能多招些好生源,不得不一面高喊素质教育的口号,一面为提高升学率,把“应试教育”抓的严严实实,其它的素质教育也好,情感教育也罢,全都要让位于高考。学生们的成绩家长和老师关注有加,但他们的思想和道德情感教育则得不到重视。

二、学校教育的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

当前学校评价教师的工作主要依据教师所教学科的考试成绩,还有职称评审制度和绩效工资也都和考试成绩密切相关,其后果是:那些易于用分数评估工作量、易出成绩的工作有人愿干、抢着干,工作量不好评估,考试不考的工作没人愿干,学校也不会重视。和学校其他教育相比,道德情感教育更难以操作,且效果难以用分数量化,中考和高考也不考。同时由于道德情感教育是一个长期隐性的培养过程,其效果难以在短时间内显现出来,另外,道德情感教育的手段也存在争议,它在教育中的作用往往被局于促进学生学习活动。这给我们的教育评价带来了困难。

三、学校德育内容脱离社会实际,“圣人”化倾向明显

初中的道德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没有情感的道德说教,它灌输给初中学生的只是一些思想与行为的教条,而这些教条很多方面和社会现实不相符合。首先,德育目标被圣人化。例如:“大公无私”、“舍己救人”等品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这种“圣人”的道德标准来要求普通的初中学生,会让他们觉得遥不可及,心生反感。其次,道德教育被理想化。初中道德教育传递的内容有很多是经过层层筛选的道德典范,呈现给学生的是美好的但并不真实的生活,它回避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丑恶,带有极大的片面性。这让学生一出校门就会发现生活中的世界并非德育课上所讲的那样完美,不都是纯善的,这种反差会让学生感到困惑,甚至会动摇他们对道德的信念。

四、教师的处境和能力导致道德情感教育缺失

道德教育缺失篇(4)

一、道德社会教育的缺失

社会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社会教育指的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外的文化、教育等机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对各种社会成员所开展的教育。广义的社会教育指的是社会发展、社会生活过程中的具有一切教育意义的一切活动。广义的社会教育包括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狭义的社会教育。我们这里所谈的是狭义的社会教育,主要指的是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教育,重点谈的是以社区为主的社会教育。

道德是在人的关系中产生的,源于人的生活,所以它应渗透于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些学生嘴上能说一套大道理,可是一旦面临现实道德情景,却难以付诸有道德的行为或不知所措。长期以来,我们把德育从完整的教育体系中割裂抽离出来,仅仅靠单独的课程(公民课、思想品德课等)、配备单独的教师、设立单独的机构(如政教处、德育处等),来实施德育。德育是培养学生品德过程,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因素构成,所以德育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德育要发挥知、情、意、行整体功能。德育既不能从人的活动中分离出来,也不能限定德育的空间范围,德育应渗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脱离活生生的人际交往,脱离生活世界的德育课,学生是很难对它产生兴趣的,也就很难形成道德体验,并进行道德判断、选择,进而产生道德行为。因此道德教育必须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如果离开了社会实践,所教的道德只能是空洞的说教,德育也就缺乏实效性。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的社会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建立更新或完善了一大批与社会教育有关的法律和行政规章;建立了一支庞大的社会教育工作者队伍;获得了社会教育方面的丰富经验。但是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仍处于一种形式化的状态,如果说结合的比较紧密的话,那也就在时期,况且还做得过了头,在现实的教育体系中,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在社会的大环境下,德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仍然是纸上谈兵。作为社会教育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社区教育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承担了社会教育的主要功能。

在21世纪不会外语、计算机的人被列入功能性文盲,那么,从社会能力来说,不能与人友好相处、不能与环境协调一致、情感缺失、生命价值意义缺失的人都可能成为21世纪的新文盲。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不再是一个地域概念,它是架在不同经济收入不同政治地位和不同教育水平的全体成员之间的一座桥梁,从而使各个文化素质的群体和个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相互理解成为一种可能。社区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的社会化、社区活动的教育化和居民教育终身化。社区教育在打破教育封闭状态上,在扩大教育与社会各界联系上,在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社区教育便于统筹社区内的教育资源,密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的关系,形成教育网络,便于德育的实践和落实。社区教育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以社区为依托来发展道德教育,使学校、家庭、社会趋于一体化,已经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化社会的重要途径。我国德育的发展方向应当由学校道德意识的培养和社区的实践结合起来。

二、国外道德社会教育的成功经验

目前世界各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道德教育的社会化。所谓社会化,就是全社会各个方面都要重视做好道德教育工作,因为一方面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途径很多,小说、电影、录像、电视、音乐、体育、青年团体、宗教团体和社会活动等各方面的信息每时每刻都在影响学生,而学校不可能成为阻断这些影响的独立的教学机构。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光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是学校、全社会各个部门的事情,是大家的事情,不能只靠思想政治工作和少数德育工作者去做。

美国中小学普遍开设“公民教育课”和“法制教育课”,全美建立了中学生社会服务网,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具体服务内容,如为穷人募捐,在贫民收容所帮厨,为低能儿童当家教,到社区或学校自助餐厅无偿服务,帮助无家可归者,自愿教跑步、游泳、体操等。全美现有志愿服务人员6000万,中学生占很大比例。教育机构认为,引导中学生尽力而为地贡献自己的时间和才能,做力所能及的无偿服务工作,有利于培养他们对自己公共社区的责任感,一个人年轻时就做好事,往往一辈子都做好事。

在新加坡,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开展的“忠诚周”、“礼貌周”、“孝顺周”、“睦邻周”、“清洁运动周”、“国民意识周”等特别周活动,培养中小学生的公民意识和道德意识。新加坡1999年颁布《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了各种族都能接受的价值观: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

英国学校的社会活动有两种,即社会政治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英国大多数青年参与到各种社会活动中去,例如,

(1)组织中的年轻成员从1988年的1300人增加到1995年的15000人;(2)在申请参加社会志愿者的全天之员工人员当中,18岁以下占60%;(3)绿色和平组织中年轻成员从1987年的8000人增加到1995年的420000人;(4)一份来自英国志愿者中心1991年大报告中显示,在1990年,有55%的18~24岁青年参与到一些志愿者行动当中去。通过社会活动,使在校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社会群体人们的需要,增加他们对社会结构和过程的认识,有利于他们的个人与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发展。

国外的道德教育切切实实的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使他们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三、社会教育———我国道德教育亟待补充的一课

当今社会,尤其像我们这样一个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社会,正确而灵活地做好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要想有效地达到德育目的,必须遵循德育规律,掌握德育方法。但重点要落实在德育过程,德育过程的本质是造就德育主体或再生产德育主体的过程。我们不能仅仅把学校德育过程看作是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而应看成以学校和社会双向互动的教育和受教育过程,学生主体德育的养成过程。在社会转型期,学生处在道德观、价值观逐步形成时期,加上受当今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影响,他们对社会周围的人和事进行道德评价时已经不再轻易的将其简化为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好坏、善恶的对立。对于学生自己来说,道德评价的结果和道德评价体系不仅会促使其依据一定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还会促使其依据一定的道德理想来激励自己的行为。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形成一个自我的良好的道德评价体系,科学客观的道德评价对产生正确的道德行为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对社会来说,有德无才的人是脆弱的,有才无德的人则是危险的。#p#分页标题#e#

道德教育缺失篇(5)

在高职会计教学过程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提升会计专业人才的职业道德水平,是时展的需要,也是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需求的必然选择。

一、高职会计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缺失的表现

在高职会计教学的实践中,普遍存在重实务技能而轻职业道德、重理论传授而轻职业修养、重内容灌输而轻方法创新等问题。具体来讲,高职会计教学中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一)重实务技能而轻职业道德

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操作技能,更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注重按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我。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无论是开办会计专业的职业院校,还是职业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都特别重视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教师授课的重点也是围绕会计记账方法、电算化操作技能等问题而展开。与职业院校自上而下重视实务技能相比,对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重视明显欠缺。表现在课程设置方面,目前的课程主要由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等三部分构成,文化基础课和道德素质课被纳入公共课的范畴。但在教学实践中,无论是学校还是任课教师,都对职业道德课程缺乏必要的重视,甚至出现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的课时挤占道德素质课课时的现象。

(二)重理论传授而轻职业修养

职业道德教育是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范畴,包括基础职业道德教育和待业职业道德教育两个方面。在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基础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业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职业院校应该合理分配两者的教学时间。但对于大多数职业院校而言,基础职业道德教育所占比重偏高,而与会计专业、行业密切相关的职业操守教育不足,职业道德教育缺乏专业特色。从对学生的考评机制来看,企业在招聘会计人员时,首先看重的是学生的会计专业技能,而较少关注学生的职业素质和道德素养,无形中也影响了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导致学校在学生、教师考核中,也完全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考核为主,而缺乏对学生职业道德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法、考核手段,也无法将学生在职业道德方面的表现进行量化,最终导致会计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流于形式,而学生也因为职业道德教育与考试成绩挂钩,更加忽视对职业道德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三)重内容灌输而轻方法创新

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在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应该把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养、转变学生职业道德理念列为重要目标,这就需要授课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学习现状,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教学方法。然而,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实践来看,不仅教学内容陈旧,而且缺乏与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结合。即使是某些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紧密联系的课程,如《财经法规》等,作为会计专业的必修课,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如果过于重视法律知识的传授,不能采用形象、生动的案例,就可能陷入灌输式教学的怪圈,课程内容就会显得枯燥无味,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育和形成。

二、高职会计教学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一)重塑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理念

主要是树立从学校领导层、学院管理层、专业教师、高职学生对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重新认知,形成自上而下重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思想和文化氛围。要充分认识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不仅要侧重专业技术教育,强化对学生专业技能、工作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并将职业道德准则、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品质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体系之中,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不忘职业道德教育的责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不忘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性,最终成长为能够满足市场和社会需要的、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素养的会计专业技能型人才。

(二)优化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内容

会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较多,“课时总量不足”也就成为制约高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从优化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全局角度出发,做好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课程改革工作,加大职业道德教育在整个课程体系、课时分配中的比重。首先,要针对当前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结构性缺陷,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独立的课程内容纳入教学体系之中,以保障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实施。要动用学校资源,鼓励教师在借鉴已有德育教材的基础上,结合会计专业特色、会计工作案例等,编制既能契合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又能体现职业道德建设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德育教材;再次,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要严格遵循教学规律,在深入剖析会计职业道德内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展开讲解,尤其要把“坚持原则、诚实守信”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作为高职会计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来施教。

(三)创新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法

高职会计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必须改变过去填鸭式的灌输教育模式。可以考虑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大量加入案例教学,通过开放、互动的方式,将会计职业道德理念融入课堂教学实践,将抽象、生硬的文字,通过声像和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地展现给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记忆、消化和创新。要把讲座教学列为高职会计职业道德教学的重要方式,学校要定期邀请行业专业、实务界代表、法律界人士给学生举办讲座,通过将真实的事迹展开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吸引会计专业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度,最终帮助学生达到自省、自警的目的。此外,学校还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校外实习、实训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既能了解会计职能、明确会计流程,又能领会职业道德的真实内涵,真正明确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担当。

道德教育缺失篇(6)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各行各业特别是会计行业的立业之本。但纵观近年来国外的安然事件、施乐公司事件和国内的银广夏、三九药业等上市会计造假事件,说明会计行业正面临着严重的“诚信危机”。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诚信缺失现象已成了全社会面临的课题。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很多,比如受利益驱动,失信成本低,监督机制不完善等,这些都是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外在因素。而导致会计诚信缺失的内在因素,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会计从业人员的道德和素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让我改变会计自身的缺陷,去健全监督机制和监督体系,我觉得有点好高骛远。但有一点,我能切切实实地做到、做好,那就是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从主体抓起,从源头抓起,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改善会计诚信缺失的现状。

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一、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我们可以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公布和展出有关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资料、图片和案例,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来提高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视程度。比如,可以举办会计职业道德方面的演讲及辩论会,观看相关的电视、电影,以及召开主题班会。通过这些生动形象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以及诚实守信等良好品质。所谓“好土出好苗”,我相信,经过良好校园文化和氛围的长期熏陶,学生耳濡目染,就能养成坚守会计职业道德的良好品质。

二、合理组织教学,全面渗透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的教育,并不一定只在会计职业道德课上进行,可以在所有相关的会计类课程中渗透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例如会计基础课,在讲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时候,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要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教师可以重点强调这一点,因为客观性是会计质量最重要的要求,是会计信息的生命。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刻意设计一些有助于加强学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比如,在会计报表的分析中,可以教授学生如何注意可能存在的会计造假等技巧,还可以举一些会计造假的反面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润物细无声”,经过长期的、全方位的职业道德教育的渗透,学生自然就会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三、对学生严格要求,让“诚信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作业、考试、实习中都以诚信为本。如果存在抄作业、考试作弊等现象,不管平时表现如何,都取消成绩,并予以严厉批评,给予相关处分。这种“从小事抓起,从身边做起”的以诚信为本的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每一位学生都特别重视自己的诚信度,生怕自己成为老师及同学眼中缺乏诚信的“小人”。由此及彼,在今后的会计工作生涯中,他们也必然会保持良好的操守,做会计行业中的诚信从业者。

四、聘请相关人员开讲座,突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除了平常教学过程中的潜移默化之外,还应多聘请有关单位的相关人员来学校开讲座。比如可以聘请有关会计人员来讲学,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可以聘请法院和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用翔实的案例对学生进行职业法制教育。学生对实际的案例非常感兴趣,这样可以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职业道德观念,在金钱和利益面前正确地把握自己。

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延续职业道德教育

除了在课堂上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外,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针对性地阅读财经类报刊、书籍,浏览财经类网站,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帮助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也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道德教育缺失篇(7)

近年来,未成年人早恋、流产、性犯罪等现象与以往相比明显增多,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些现象不光给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带来很大危害,而且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埋下隐患。产生这种社会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性道德方面的教育缺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本文针对我国目前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现状,对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过程中的缺失及对策进行探讨,以期对当今未成年人德育工作有所帮助。

一、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缺失

1.未成年人性生理发展现象

青春期的未成年人,是从童年走向成年的过渡时期,此时的孩子们要经历躯体和心理上的急剧变化。首先,是身高迅速增长。其次,是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内脏各个器官也都发达起来。第三,是性意识开始萌芽并逐渐成熟。但生理的发育并不必然伴发心理的成熟,未成年人青春期是易发生性心理偏差、性道德失范和性犯罪的时期。由于目前性教育普遍不能满足中小学生性心理发展,未成年人在性心理上存在种种困惑和障碍,如:性知识的匮乏、性道德认识模糊、性道德意志薄弱。

2.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现状

长久以来,国人一直是“谈性色变”,性对未成年人更是绝对。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学校对未成年人的性教育一直采取谨慎的态度,对性知识教育应付了事,性道德、性伦理教育则是一片空白。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上,中小学开设了生理卫生课,主要讲解人体结构知识,对青春期出现的性心理和性困惑解答甚少,完全没有性道德、性伦理、性法制等内容。并且,生理卫生老师对有关性知识的章节多半不作讲解,要求学生们自学,这使未成年人对自己的生理结构和性知识依然懵懵懂懂,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对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使家长们对孩子羞于言性,无法坦然地教授他们性知识和正确的性道德。与学校和家长的缄默恰恰相反,科技的进步促使网络和媒体迅猛发展,给未成年人获得性知识提供了广阔的途径。 但随之而来的是黄色文化成为互联网上肆意蔓延的毒虫,像烈性毒药一样侵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理。未成年人处于青春发育时期,他们的心智并不成熟,当接触到不良观念甚至黄色毒害时,他们很难辨别和抵抗,基本上会照单全收。另一方面,家长和学校对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匮乏使他们缺少正确的引导,他们的心灵逐渐被这些不良的性观念填满,最终形成扭曲的性道德。一项由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5.5%的高中生赞成或比较赞成婚前。赞成中学阶段谈恋爱的高中生占23.8%,男生占28.7%,女生占17.1%。种种事实显示,当今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存在着极大的问题与缺失。

二、寻求符合时代需求的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对策

1.构建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课程体系

在目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性教育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课程设置中唯一涉及相关知识的只有初三时的《生理卫生》,且介绍的也只是简单的生理发育知识,没有涉及性伦理、性道德等重要的内容。由于没有基本的课程体系保证,再加上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差异,导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性教育发展的极不平衡。特别在绝大部分的乡村学校性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鉴于目前性道德教育的缺失,教育部门应尽快把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纳入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卫生保健教育、法制教育的课程体系,逐渐完善课程的内容和评价标准。

2.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性道德教育的合力

要尽快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防护保障机制,为未成年人性道德成长提供良好和谐机制。

(1)学校层面。学校是未成年人性道德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因为学校的任务不光是教书,更应该是育人。学校在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方面应努力做到:首先,应构建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课程体系。同时配备专业的、优秀的教师担任该课程的教学,并把该课的考核标准作为未成年人平时道德测评和评优的重要依据。其次,在性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还应注重方法。应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如教师可以利用班会、辩论会、讨论会等形式组织学生一起讨论,以达到集体教育的效果。对于个别有早恋倾向的学生,教师应找其谈心,做好心灵疏导工作,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替学生保密。再次,在性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分层教育。如对小学高年级男女生进行互尊互爱的教育;对初中生在性生理、心理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进行自尊自爱、自我保护、珍视童贞的教育;对高中生进行性道德、性法制教育。

(2)家庭层面。家庭的性道德教育也不容忽视,毕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面对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不应对性教育问题避而不谈。在主动给孩子讲授性生理知识的同时,应当给孩子灌输性道德观念,帮助孩子走出疑团。同时,家长平时要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在爱情、婚姻方面要忠贞,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努力给孩子营造一种快乐、和谐的家庭氛围。

(3)社会层面。当今未成年人性问题如此严重的很大的一个原因是社会不良传媒信息的影响,因此,社会为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至关重要。首先,应对大众传媒市场加强整顿和指导,使它成为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阵地。坚决抵制和屏蔽不良信息,帮助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其次,社会还应培育和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舆论氛围,对于社会上流行的不良以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和道德健康发展的人和事进行监督和谴责。

3.建立健全未成年人性保护法,为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提供法制保障。

大力加强社会法制监管力度,大力开展未成年人性法制教育,使说理教育与法律干预相结合,严肃处理未成年人害事件,肃清不良社会风气,加强网络立法,建立绿色网络空间。教育、行政、司法、文化等部门联合起来,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推动和保障性道德教育的顺利、深入开展。与此同时,呼吁我国尽快出台未成年人性保护法,促进未成年人性教育早日纳入法制轨道。

总之,加强未成年人的性道德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是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构筑未成年人性道德建设的和谐机制,使教育的外部规范逐渐内化为人的内在意识和自觉行为,使未成年人性的道德水准逐渐达到社会规范的标准,才能真正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人性之和谐。

参考文献:

[1]詹文度.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性道德教育――从当代西方学校的经验教训谈起.当代青年研究,2001,1.

道德教育缺失篇(8)

当前, 我国的会计制度已与市场经济和国际会计接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在会计实践中还存在着与会计职业要求相违背的现象。笔者认为,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内涵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爱岗敬业。即会计人员应当热爱本职工作, 努力钻研业务, 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爱岗敬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2)依法理财。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做到自己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知法依法、知章循章, 依法把关守口, 同时还要进行法规的宣传,提高法制观念。(3)依法办事。一方面, 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工作, 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另一方面, 依法办事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树立自己职业的形象和人格的尊严, 敢于抵制歪风邪气, 同一切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4) 客观公正。会计信息的正确与否, 不仅关系到微观决策, 而且关系到宏观决策。做好会计工作, 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本领, 也同样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观公正的态度。否则, 就会把知识和技能用错了地方, 甚至参与弄虚作假或者通同作弊。(5)热情服务。会计人员应当积极运用所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 为改善单位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6)保守秘密。会计工作性质决定了会计人员有机会了解本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情况, 有可能了解或者掌握重要商业机密。

二、当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问题

⒈会计职业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 出现违法乱纪行为。一是有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缺乏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 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 在处理会计业务时, 不能公平地对待利益各方, 经常以牺牲国家利益换取局部利益乃至个人利益;二是会计人员遵纪守法的意识日益淡薄, 不能做到熟悉法规、依法办事, 不能做到知情报告和保守秘密, 这是现实中会计职业道德思想基础的严重扭曲;三是有些财会人员法制观念淡薄, 在会计实践中根据企业经营者的授意, 或钻政策空子, 或知法犯法, 铤而走险, 为经营者出歪点子、馊主意, 伙同经营者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2.违背原则、参与造假。主要表现: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不能坚持原则,让“权大于法”。会计人员往往按照一些别有用心的领导的要求, 进行会计事项处理。会计人员缺乏会计职业道德、职业教育,造成了道德水平不高, 是发生会计信息失真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3.财务人员监督弱化, 职能作用发挥不够。由于在管理体制上的隶属关系, 财会人员因为受单位领导和管理, 导致财会人员不能很好地进行会计监督。在客观上,经营管理者要求会计人员按他们的意志行事, 而不管具体政策规定;在主观上,会计人员由于切身利益, 迫于压力, 不能大胆执法, 对违法事件不抵制, 按照领导人的意图做假账。这在客观上使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上无所作为, 不能很好地发挥监督职能作用。

4.自身的素质和道德因素。在会计队伍中, 有一些专业知识缺乏、技术水平低的人员, 无法按照新规定开展工作。他们日常不学习、对会计知识知之甚少, 要其遵纪守法更是无从谈起。

三、当前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当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应做好下面几项工作:

⒈当前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职业基本教育。是指对会计人员从事会计职业应当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进行的教育, 包括敬业、爱业、乐业、勤业、精业教育。二是服务宗旨教育。是指对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服务宗旨进行的教育。包括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对象, 端正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熟知为人民服务的内容,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三是职业精神教育。会计工作不仅关系到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 也关系到社会经济秩序的健康运行。会计人员肩负特殊的使命, 其行为关系重大,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精神教育非常重要。包括依法理财、廉洁奉公、实事求是、正确反映、一丝不苟、严谨细致、忠于事业、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四是遵法守法教育。会计人员整天在与钱物打交道的同时, 也在同法律法规打交道, 因此, 遵法守法是会计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遵法守法教育应从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工作实际, 联系正反实例、案例教育, 总结经验和教训;强化会计人员的法制政策教育和反腐败斗争的教育, 重视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的教育, 提高其处世不惊、遇事沉稳的心理素质, 加强会计人员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和素质的教育。

⒉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具体方法:一是建立一套可操作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根据我国实际情况, 制定一套可操作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这样使广大会计人员在从业中有一个统一的职业道德标准去遵守, 使“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 坚持原则, 不做假账”的职业要求成为广大会计人员的自觉行动, 在各自岗位上恪守职责, 诚信为上, 共同构筑会计业诚信“长城”。二是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是指社会和他人对会计人员及其工作活动过程中遵循职业道德所作的价值判断。在实际工作中, 会计职业道德评价可以采取由会计职业道德委员会组织进行考核评定。具体是由会计职业道德委员会在个人自我评价、单位集体考核和社会行业机构评价的基础上, 进行总结评比;并运用奖惩手段、示范榜样和大众传媒等方式表扬先进、鞭策落后, 显现“道德法庭”的威力, 促进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形成。三是采用切实可行的方式。如: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个人示范与集体影响相结合的方式;正确引导和舆论扬抑相统一的方式;灵活多样与生动活泼的方式等。

道德教育缺失篇(9)

19世纪中叶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学说,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做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推翻了神创论等唯心主义及形而上学在生物学中的统治地位,在生物学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及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他认为人的情感是与生俱来的,强调情感的动物性遗传,由此便逻辑地导致了一种荒谬的教育思想,即唯理智教育。“唯理智教育把培育高技术、高理智、高效率人才当作教育目标,教育过程当中重视理性知识传播,轻视情感经验的积累;重视言语、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轻视情绪感受能力、情感表达和情感表现能力的培养”。“在当代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模式是唯理性教育模式,这一模式虽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却也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伦理学家丸山敏秋指出在唯理智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知识丰富但是却缺乏真正的感动之心的体谅”。美国教育学家麦克默林也认为目前很多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注重学生情感和意志方面的人格和经验的培养。受唯理性教育模式的影响,高校德育工作常常偏重于道德原则的理性解释和机械、重复地喊口号而不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这就容易导致道德规范和学生的情感需求无法契合,而当道德规范无法通过情感机制内化为学生的道德信念时,学生实际思想道德水平便无法提高。在此情况下,如果仍一味地强调道德规范及其重要性的理性解读,而不深入探究道德教育中情感机制的积极作用,进而改变教育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学生的思想便可能出现紊乱和有失偏颇,甚至产生抵抗情绪。

纵观当今高校的教育管理现状,学校教育管理中对情感现象的关注明显不够,学生的情感诉求、教育者的情感需求、管理者的情感追求都不同程度地被忽略甚至压抑。不少高校在现实功利主义思想和教育管理工具理性的牵引下朝着指标性、指令性目标一路高歌猛进,过度追求制度理性和部门的精细化管理,凡事都要设立规定和标准。甚至将学生的入学、教育、管理、就业等全部量化管理,单纯以成绩和荣誉评价学生、以职称和学术成果评价教师、以学校排名和影响力的变化评价管理者,教育管理中处处透着制度理性而人情味淡薄。

二、高校教育管理中道德情感的功能

高校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尽快接受社会倡导的高于现实道德水平的要求,并促使学生尽快将道德要求转化为实际道德行为,从而实现精神上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斯宾诺莎曾指出:“人的某一情欲或者情感的力量可以那样地超过他的一切别的行为或者力量,致使他牢固地为这个感情所束缚”。由此可见,德育目标是否能够实现,道德情感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唯理智教育模式忽视了人内心的感受,不能满足人的各种情感需求,人的情绪调节机制便难以被激发,道德情感的功能自然无法发挥。而在培养个人思想道德品质的时候,如果周围能够形成一种和谐友爱的情感环境,就能给予学生相互了解、理解、信任和宽容的动力。高校教育管理中,道德情感功能的有效发挥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信念和价值追求。

首先,道德情感具有预测功能。道德情感是一种情感化的道德,而“道德作为人类行为的一种规范和价值追求,不仅调节现有的到的关系和具体的道德行为,而且会对未来社会的道德生活做出某种预测,即道德具有预测功能”。道德实践的目的就是按照真善美的规则来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个体人。这种创造性既表现为对现有社会道德关系的能动反映和合理调节,又表现为对应有道德价值取向的理性确认,既调节当下的社会道德关系,又指明社会道德发展的美好前景,促使人们的行为方式实现从“现有”到“应有”的转化,这就是道德情感预测功能的体现。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屡屡见报,2016年3月的政协教育界别联组讨论会上,教育部长袁贵仁也谈起近来备受关注的校园暴力话题。针对这一现象,不少两会委员强调要通过立法手段适当提前刑事责任年龄,但实际情况是校园暴力有时不仅是学生间的问题,有时是教师和学生间的问题,有时甚至牵涉一些社会人员。那么就不能光靠“提前量刑”这一做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加强法制建设、净化社会风气和改进学校教育三管齐下,才能有效遏制校园暴力伤害事件继续发生。而立法不可能一蹴而就,社会风气也不会瞬间转变,学校教育管理的改进便显得较为迫切。

其次,道德情感具有激发功能。社会历史活动中,人一直在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这是受情感支配和激发的。人的行为源于愿望,而人的“愿望是激情或思虑来决定的”。道德实践活动并不是人本能的适应性活动,它是建立在一定的道德认识之上的,而人的道德认识能不能转化为道德信念,进而落实为道德行为,这个过程中道德情感的中介和催化作用至关重要。2012年在武汉大学召开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曾说:“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这些“精英”善于钻营和攫取利益,忽视甚至无视社会道德规范。拥有高学历高智商却缺少了最基本的同理心,这正是道德情感的激发功能未能正常发挥在个体身上的体现,不仅反映出当下学生个体道德情感的严重缺失,更反映出高校教育管理中对道德情感及其作用的漠视。

最后,道德情感具有选择功能。道德行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能够自由地做出选择,道德选择是道德主体受一定的道德价值观念的驱使,对自身行为做出的一种取舍。21世纪以来,行为心理学和神经医学的发展已经为我们揭示出了一个普遍真理,即主体的选择活动是生理系统和心理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在主体心理系统中,情感对选择活动的影响最为显著。高校教育管理者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道德情感的选择功能具有强烈性、感染性和扩散性的特点,当学生在道德情感的驱使下做出道德选择,往往会用全部的身心力量去维持这种情感。单个学生的选择和态度可能会迅速影响其他学生,并且情感会在不知不觉中扩大影响范围,时间越长影响越大。所以,高校教育管理者们应当秉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和灌输。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中,应在合理的范围内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自由,因为如果道德选择的自由无法实现,学生的道德生活便毫无意义可言。

三、高校教育管理中道德情感的培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曾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校人才德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道德情感作用的有效发挥是高校人才德育成功的重要保障,所以高校教育管理中道德情感的培育不可偏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教育管理活动中必须做到重视学生的情感诉求,满足教育者的情感需求,兼顾管理者的情感追求这三个方面的要求。

首先,学生的情感诉求应当得到重视。高校大学生作为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对安全感、归属感、敬畏感、自尊感等基础情感的需求不应羞于启齿而该勇敢表达,因为这是生物自然本性的作用下,人的自然情感的需要。而这些情感不是道德情感的直接表现,所以常被忽视。但基础情感是道德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情感无法得到满足,道德情感就难以得到培育。当今高校教育管理中制度化、行政化、等级化现象普遍,学生与教育管理者之间既存在师生关系,也存在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教育管理活动中学生时常处于被动和相对弱势地位。这一方面要求学生要积极探索寻求实践自身权利和满足自身需求的合理途径,通过努力实现自身各层次情感的需求。

其次,教育者的情感需求应当得到满足。大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把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教育者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承担着培养和陶冶学生道德情操的重责大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强调的就是教育者对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作用。所以作为教育行为中的信息传播者,教师的情感需求尤其需要得到满足。大学教师作为奋战在高等教育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其道德情感需求主要表现为教学发展需求。每一个教师都经历过从初上讲台的紧张青涩到游刃有余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工作会经历一系列问题的挑战,所以绝大部分教师都具有教学发展的现实需求。而这一需求的满足除了依靠教师自身技能的提升和经验的积累,学校对待教学的态度和学校的制度政策是否有利于教师的发展也很重要。有学者指出:“由于目前我国高校对学科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过分强调,形成了对教育专业知识和能力以及教育专业精神的压制”。对此,应当在合理范围内尽量满足与教师利益休戚相关的报酬、评优、职称、晋升等基础层次的需求,这些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教师自然会在教学行为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积极性,从而获得自我实现层面的道德情感的满足。

道德教育缺失篇(10)

近年来,未成年人早恋、流产、性犯罪等现象与以往相比明显增多,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些现象不光给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带来很大危害,而且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埋下隐患。产生这种社会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性道德方面的教育缺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本文针对我国目前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现状,对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过程中的缺失及对策进行探讨,以期对当今未成年人德育工作有所帮助。

一、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缺失

1.未成年人性生理发展现象

青春期的未成年人,是从童年走向成年的过渡时期,此时的孩子们要经历躯体和心理上的急剧变化。首先,是身高迅速增长。其次,是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内脏各个器官也都发达起来。第三,是性意识开始萌芽并逐渐成熟。但生理的发育并不必然伴发心理的成熟,未成年人青春期是易发生性心理偏差、性道德失范和性犯罪的时期。由于目前性教育普遍不能满足中小学生性心理发展,未成年人在性心理上存在种种困惑和障碍,如:性知识的匮乏、性道德认识模糊、性道德意志薄弱。

2.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现状

长久以来,国人一直是“谈性色变”,性对未成年人更是绝对禁区。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学校对未成年人的性教育一直采取谨慎的态度,对性知识教育应付了事,性道德、性伦理教育则是一片空白。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上,中小学开设了生理卫生课,主要讲解人体结构知识,对青春期出现的性心理和性困惑解答甚少,完全没有性道德、性伦理、性法制等内容。并且,生理卫生老师对有关性知识的章节多半不作讲解,要求学生们自学,这使未成年人对自己的生理结构和性知识依然懵懵懂懂,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对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使家长们对孩子羞于言性,无法坦然地教授他们性知识和正确的性道德。与学校和家长的缄默恰恰相反,科技的进步促使网络和媒体迅猛发展,给未成年人获得性知识提供了广阔的途径。 但随之而来的是黄色文化成为互联网上肆意蔓延的毒虫,像烈性毒药一样侵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理。未成年人处于青春发育时期,他们的心智并不成熟,当接触到不良观念甚至黄色毒害时,他们很难辨别和抵抗,基本上会照单全收。另一方面,家长和学校对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匮乏使他们缺少正确的引导,他们的心灵逐渐被这些不良的性观念填满,最终形成扭曲的性道德。一项由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5.5%的高中生赞成或比较赞成婚前性行为。赞成中学阶段谈恋爱的高中生占23.8%,男生占28.7%,女生占17.1%。种种事实显示,当今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存在着极大的问题与缺失。

二、寻求符合时代需求的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对策

1.构建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课程体系

在目前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性教育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课程设置中唯一涉及相关知识的只有初三时的《生理卫生》,且介绍的也只是简单的生理发育知识,没有涉及性伦理、性道德等重要的内容。由于没有基本的课程体系保证,再加上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差异,导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性教育发展的极不平衡。特别在绝大部分的乡村学校性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鉴于目前性道德教育的缺失,教育部门应尽快把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纳入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卫生保健教育、法制教育的课程体系,逐渐完善课程的内容和评价标准。

2.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性道德教育的合力

要尽快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防护保障机制,为未成年人性道德成长提供良好和谐机制。

(1)学校层面。学校是未成年人性道德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因为学校的任务不光是教书,更应该是育人。学校在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方面应努力做到:首先,应构建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的课程体系。同时配备专业的、优秀的教师担任该课程的教学,并把该课的考核标准作为未成年人平时道德测评和评优的重要依据。其次,在性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还应注重方法。应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如教师可以利用班会、辩论会、讨论会等形式组织学生一起讨论,以达到集体教育的效果。对于个别有早恋倾向的学生,教师应找其谈心,做好心灵疏导工作,一定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替学生保密。再次,在性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分层教育。如对小学高年级男女生进行互尊互爱的教育;对初中生在性生理、心理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进行自尊自爱、自我保护、珍视童贞的教育;对高中生进行性道德、性法制教育。

(2)家庭层面。家庭的性道德教育也不容忽视,毕竟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面对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不应对性教育问题避而不谈。在主动给孩子讲授性生理知识的同时,应当给孩子灌输性道德观念,帮助孩子走出疑团。同时,家长平时要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在爱情、婚姻方面要忠贞,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努力给孩子营造一种快乐、和谐的家庭氛围。

(3)社会层面。当今未成年人性问题如此严重的很大的一个原因是社会不良传媒信息的影响,因此,社会为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至关重要。首先,应对大众传媒市场加强整顿和指导,使它成为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阵地。坚决抵制和屏蔽不良信息,帮助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其次,社会还应培育和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舆论氛围,对于社会上流行的不良性行为以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和道德健康发展的人和事进行监督和谴责。

3.建立健全未成年人性保护法,为未成年人性道德教育提供法制保障。

大力加强社会法制监管力度,大力开展未成年人性法制教育,使说理教育与法律干预相结合,严肃处理未成年人性侵害事件,肃清不良社会风气,加强网络立法,建立绿色网络空间。教育、行政、司法、文化等部门联合起来,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推动和保障性道德教育的顺利、深入开展。与此同时,呼吁我国尽快出台未成年人性保护法,促进未成年人性教育早日纳入法制轨道。

总之,加强未成年人的性道德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是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构筑未成年人性道德建设的和谐机制,使教育的外部规范逐渐内化为人的内在意识和自觉行为,使未成年人性的道德水准逐渐达到社会规范的标准,才能真正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人性之和谐。

参考文献

[1]詹文度.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性道德教育——从当代西方学校的经验教训谈起.当代青年研究,2001,1.

上一篇: 网络经济模式 下一篇: 春节习俗知识竞赛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