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情况汇总十篇

时间:2023-10-02 08:50:11

区域经济情况

区域经济情况篇(1)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工业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建设丘陵经济发展示范区,关键在工业。区委、区政府响亮提出“工业强区” 战略,“点”、“线”、“面”结合布局工业,着力在大产业、大企业、大项目、大投入、大服务上下功夫,增强了工业对全区经济的带动力。近年来,全区完成工业投入XX亿元,组织实施了千万以上的工业招商和技改项目XX项,竣工投产XX项,新增规模企业XX户,发展到现有的XX户。XX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XX亿元,是XX年的XX倍;规模工业增加值XX亿元,是XX年的XX倍;利税XX亿元,是XX年的XX倍,利税上XX万元企业XX户;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XX,比XX年提高XX个百分点;规模企业从业人员32181人,是XX年的XX倍;工业对XX贡献率连续XX年超过XX。一是抓“点”,以园区为载体做大做强骨干企业。以企建园,孵化车产业企业集群。XX公司从濒临破产的企业,跃居全省同行业第一,全国第三,进入了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并发挥核心带动作用,XX工业园聚集了XX、XX、XX等紧密型配套企业和XX等XX生产及配件生产企业,形成了以XXXX为纽带的汽车产业链,带动了50余户配套企业发展。建设XX工业集中发展区,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实施“百日会战”,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入园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XXXX等12个企业率先抢滩。XX镇聚龙石材工业园借鉴“蛟龙”模式,引入60余户石材加工企业入驻并生产,开创了我区民营企业领办园区的先河。二是抓“线”,沿交通线布局工业发展走廊。利用城市扩张的有利时机,依路建园、以园引企,沿国道XX、省道XX、二环路、外环线、马鞍路布局工业发展走廊,已有XX、XX、XX、XX、XX、XX、XX、XX等52户企业建成投产。三是抓“面”,以六大产业支撑工业发展。围绕壮大区域经济支撑力量,全力扶持做大做强造车、农副产品加工、建工建材、机械制造、医药化工、纺织制鞋六大产业。XX年,六大产业聚集规模企业XX户,实现总产值XX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XX%。以XX、XX、XX、XX为龙头的造车产业,聚集规模企业XX户,实现销售收入XX亿元,占规模工业总量的XX%;实现利税XX亿元,占总量的XX%。以XX、XX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业,聚集规模企业XX户,实现销售收入XX亿元,占总量的XX%;实现利税XX万元,占总量的XX%,初步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集群化趋势,XX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形成了浅层次产业集群。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和新村建设,助农增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紧紧围绕农民持续增收这个核心,把“农村建新村、农业建基地”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问题的着力点,采取综合措施,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一是抓典型示范,新农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准确把握中央“20字方针”、省委“XXXX”、市委“XXXX”总体要求,结合丘陵地区示范区建设的实际,对全区新农村建设进行总体规划,明确了“12345”工作思路和措施。坚持区级领导定点联系制度,对区级重点示范村,每村落实一名区级领导干部包干负责,坚持整村推进、项目配套、多元投入、民主管理、和谐发展,建成了“XX”、 XX、XX、XX等29个产业有特色、群众有激情、发展有活力的示范新村。二是抓农业基地建设,特色产业逐步壮大。围绕建设生猪、蔬菜、水果、优质粮油、劳务产业全省“五类大区”,采取“依托企业建基地、依托业主建基地、依托协会建基地、政策推动建基地、项目带动建基地”等方式,着力推进河西片区10万亩特早熟优质蜜柑基地、河东片区10万亩优质伏季水果走廊、XX江河沿线10万亩优质蔬菜基地、10万亩优质水稻基地、10万亩速生杨基地建设、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壮大了特色产业。全区建成农业基地158个,获省级以上标准化生产基地20个、绿色食品认证7个,66514公顷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标准化整体认证开创了全省的先例。三是抓机制创新,农业产业化实现提质增效。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完善“保底收购”、“订单收购、二次返利”、“寄养取酬、联养分利”等利益联结机制,扶持壮大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推广畜牧产业“六方合作”机制,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提质增效。全区建成“六方合作”工作站20个,参与企业13户,覆盖15个镇乡5300户,帮助参与农户增收1500万元。XXXX、XXXX、XX、XX等镇乡建成了1300户适度规模的出口生猪专用基地,带动全区20多万农户养猪,助农人均增收120余元,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XX。XX公司带动10万农户种椒、种豆,助农增收XX万元。XX米业在XX、XX等镇建立优质水稻基地,带动1.8万户农民种植“XX”、“ XX”等优质水稻,助农人均增收70元。四是抓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成效明显。以种植、养殖为循环支撑,以提供清洁能源、有机肥为切入点,以“猪—沼—果”、“猪—沼—菜”、“猪—沼—粮油”为循环模式,建成了XX、XX、XX、XX四个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正在推进XX、XX,XX,XX,XX、XX6个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建设。示范区内农业副产物、废弃物利用率达到86.7%,帮助农户户平年均节本增收500元以上。五是抓劳务产业,劳务收入快速增长。狠抓劳务培训,加强对外合作,提高输出质量,着力打造“建工之乡”,培育壮大“川妹子”劳务品牌,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劳务输出网络体系,劳务产业发展势头良好。XX年,全区转移劳动力XX万人,实现劳务收入XX亿元,同比增长XX%。

(三)依托中等城市发展第三产业,城镇化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抓住中等城市建设机遇,积极配合搞好城市建设与管理,全力加快城镇化进程,搞活商贸流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一是加快建设商贸流通平台。坚持用经营的理念、市场的办法,加快推进旧城改造和小城镇建设。立足产业支撑,突出专业特色,搞好片区功能规划布局,构建城区“八大黄金商圈”、“八条特色商品街”和“三大专业市场”,重点打造了XX、XX、XX、XX、XX、XX、XX、XX八个商贸重镇,更好地发挥了城镇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全区城镇化水平达XX%,比上年提高了XX个百分点。二是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和房地产业。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宗旨,用市场机制培育发展社区文化、医疗、教育、物管及其他社区服务业,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加大对房地产业的支持力度,搞活房地产市场,全区房地产业投资额达XX亿元,建筑业增加值实现XX亿元。

(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把项目作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特别是以迎接省委工业工作会、省丘区经济发展现场会、工业强省工作会三次大会的召开为契机和动力,强化“三个量化”工作责任,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性成效。XX年来,共争取各类项目补助资金XX亿元,引进到位国内资金XX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XX亿元,实施项目XX项。一是抓项目生成。加强与企业家面对面沟通交流,及时掌握企业家扩张发展欲望,以此获取项目意向和招商信息,XX年共收集各类项目信息XX个,储备项目XX个,筛选了XX个项目分解给相关区级领导干部负责,组织小分队外出招商。XX年,新签约项目XX个,实际到位资金XX亿元,同比增长XX%。二是抓项目建设。通过项目挂牌、干部蹲点服务、督促检查、倒计时等制度,强力推进了XX、XX、XX等XX个项目加快建设。三是促项目投产。通过为企业解决具体问题,促进了XX、XX等12个项目正常生产。XX年,全区新开工112个,实施项目200个,建成108个。

二、主要体会及经验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城乡统筹,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与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举措。总结XX近年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经验,可概括为始终注重“五个突出”。

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必须突出科学发展。XX作为丘陵农业大区,最大的问题是发展不够快、发展不够好,最紧迫的任务是推进又好又快发展。近年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路子,才能不断开创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必须突出工业支撑。工业是促进三次产业良性互动的核心,是统筹城乡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工业强,竞争力才强,丘区发展才有希望;工业强,带动力才强,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才有强大动力;工业强,财力才强,建设“和谐XX”才有物质基础。实践证明,XX工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实施工业强区是推进XX又好又快发展的必须选择。

区域经济情况篇(2)

二、质监部门跟进推动

区域经济情况篇(3)

欠发达地区县域工业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经过多年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县域经济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县域工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问题,特别是金融支持滞后较为突出,本文以内蒙古磴口县为例,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县域工业经济发展面临金融支持的断层

(一)国有商业银行目前的信贷取向不利于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

近年来各国有商业银行将信贷投向、金融服务等瞄准大型项目、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投向经营状况好、产品有市场的少数企业,在遵循信贷管理要求和审慎经营原则的前提下,却要求中小企业提供合规有效的担保,使中小企业的准入条件相对提高,企业融资难成为县域工业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二)农业发展银行只对粮、棉、油收购给予政策性支持,作用十分有限

今年发展银行 拓展了业务范围,对农副产品收购、加工企业给予一定的支持,目前评估、授信已结束,贷款已向内蒙分行申报。

(三)农村信用社服务县域经济力不从心

磴口县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不佳,实力不强,大多数农村信用社陷入负债高成本、资产质量低、经营效益低的局面,小而众多的法人机构无力抵御大的金融风险,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规模化的需要,贷款投向主要是小额农贷,满足传统的种养业的资金需求尚需人民银行再贷款的大力支持,对县域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根本无力也无法提供金融支持,无法担当发展县域经济的重任。

现有的县域金融发展形成这样的一个局面:国有商业银行实行战略转移,准备放弃县域市场,农村信用社受其自身缺陷及规模制约,难以承担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断层已经形成。

二、金融支持滞后的因素

(一)机构萎缩、功能弱化、服务下降

一是由于企业改革力度加大,转制、破产过程中使一些企业借改革之机,假破产、真逃债,银行债务大量悬空,经营效益日益下降。国有商业银行为了机构调整,开始撤并基层营业网点,截止2006年6月,全县共撤并机构27个,其中商业银行机构网点19个,农村信用社8个分社。二是商业银行贷款增量趋缓或减少,市场份额逐步下降。2004年末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为90780万元,其中4亿元为2001年―2003年度放的磴巴高速公路大桥项目贷款,(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占贷款总额的44%,2005年末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为55908万元(4亿元贷款已上划),磴口地区信贷呈现大幅度萎缩的态势。金融机构信贷总量偏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三是金融机构的大量退出,企业选择服务机构和服务手段的范围大大缩小,企业的资金流转速度受到影响。县域金融服务水平低,缺乏先进的服务手段。县域金融服务处于低水平状态,农村信用社没有参加全国电子联行清算体系,多数业务还处于手工操作阶段,现代作业程度低。金融业务品种单一,信用工具少,融资渠道不畅,电子化水平较低,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资金外流,信贷萎缩,不良资产下降缓慢

县域资金分流严重,加剧了资金供求矛盾。一是随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旗县支行的贷款权限逐渐上收,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逐渐向大中城市、大中型企业和发达地区集中,旗县支行吸收存款,放贷少,上划多,上存资金利率高,造成县域资金的外流。二是邮政储蓄的快速发展,加剧资金的外流。邮政储蓄通过转存人民银行即可获得较高利益,又不承担任何风险。邮政部门实施了一系列揽储措施,使邮政储蓄

存款高速增长, 2001―2005年邮政储蓄增长了1倍。三是商业银行经营权限上收,削弱了支持县域工业经济的力度。各国有商业银行普遍上收和集中了信贷管理权限。旗县支行贷款审批权限越来越小,信贷资金的“双向集中”减弱了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四是不良资产是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最顽固的障碍。从2000年至2005年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从17391万元增加到20759万元,增加了19%,不良资产高制约了商业银行的发展。两次剥离资产8357万元。

(三)县域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相对减少,政策性银行业务扩展,农村信用社实力有限

磴口县商业银行的贷款占比从2001年的70%下降到2005年的50%,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磴巴高速公路大桥投资4亿元(2001―2004年陆续发放)已上划,商业银行的贷款呈下降趋势,农发行贷款占比由18%上升到23%,农发行开始专营农副产品收购、加工的资金供应和管理工作,而农村信用社贷款占比由12%上升到27%。农村信用社贷款从2001年的6935万元增至2005年的14890万元,贷款增长了1倍多,其中支农再贷款占贷款增加额的48%。

(四)企业担保难、社会信用环境差

一是旗县信用担保机构尚未建立,金融机构放款难。随着经营性金融机构目标管理考核力度的加强,旧贷款中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经营性金融机构只有抓新增贷款的质量,要求新贷款有足质的抵押物成为放贷的重要条件。目前,本地区企业担保中介机构尚未设立,客观上限制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融资能力。二是社会信用环境差,影响信贷资金正常有效的投入。一部分企业社会信用观念比较淡薄,贷款到期不主动归还,有的甚至一逃了之 ,拖欠银行本息时有发生。借改制之机逃废银行债务,金融债权难以维护,降低了企业的信用度。县域工业经济主要是以资源型原材料为主的初级加工,规模偏小,难以达到银行的信贷支持条件,形成金融支持滞后。

三、金融支持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金融机构要转变观念,加大对工业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一是改革现行贷款审批程序,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高效贷款审批机制。对县域工业经济中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从县域中小企业资金需求急、期限短、额度小的特点出发,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贷款审批环节和手续。商业银行要从县域工业经济的发展实际出发,尽快制定符合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特点和要求的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提升中小企业信用等级,改善中小企业信用状况,促进中小企业融资。二是对农发行进行改革,强化政策性支农功能,扩大农发行信贷投放的范围。可以办理农业开发以及“三农”有关的贷款,以缓解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压力。三是大力发展票据融资。金融机构在加大信贷投入的同时,应充分运用各种信用工具,大力发展银行承兑汇票、票据贴现、再贴现业务,对经营效益好、守信用的企业尝试开办商业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等业务。

(二)改革现行邮政储蓄资金管理体制

一是将邮政储蓄新增存款中来源于县域的资金,通过人民银行的再贷款,按同等金额返还给当地金融机构,以支持县域经济。二是降低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为各金融机构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提高当地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鼓励邮政储蓄自主运用资金,购买国债。

(三)金融部门要认真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配合当地政府实行积极的政策,筑牢现有骨干企业,以带动相关产业,对部分亏损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等方式,给予一定优惠政策促其新生,得以盘活银行信贷资金。

(四)优化产业结构,改善金融服务

一是金融机构要建立内部控制机制。重点放在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优化信贷结构和防范信贷风险上,严格遵循贷款“三性原则”。二是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控制体系,加强对贷款的立项、调查审核和决策,建立以检查监督为内容的全方位的信贷资产质量风险决策管理体制。三是抓重点,建立以不良贷款净下降和不良贷款的现金清收率为重要指标的信贷资产考核体系,盘活资金存量,加大不良资产的清收转化,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五)大力整治社会信用环境,创建良好的投资环境

一是尽快建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从制度上为银行规避金融风险,切实为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创造条件。二是要积极与司法部门联系,坚决打击各种逃废银行债务现象,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维护金融资产安全。三是人民银行要加快征信系统的建设,督促引导各金融机构严肃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准确录入企业信息,积极查看系统信息,最大限度地防范信贷风险。

(六)加大对县域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对县域经济实行差异的货币政策

区域经济情况篇(4)

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就有学者对区域经济差异这种特殊的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更是引起了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多数都是关于区域经济差异是在逐渐扩大还是逐渐缩小等问题的研究,而很少有对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和区域经济差异达到何种程度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将重点研究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建立的方法及其指标评价系统,并进行实证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现状

学术界对区域差异研究的学者很多,在他们的研究中,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指标体系和不同研究方法,所以得出了许多不同的结论,结合本人近来的研究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下几个结论基本可以概括出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

1.在空间上,从省级行政区域单元来看,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差异和省际之间的差异都在扩大,从数值的比较上来看,90年代以来,区域差异的总体趋势在扩大,1990年的基尼系数是0.279,而2004年达到了0.346,增长了24.3个百分点,东部省际之间的差异与全国的趋势基本一致:从改革开放以来,锡尔系数处于缓慢下降趋势,中西部省际之间的差异一直相对较小,而且变化趋势较为缓慢,但是三大地带之间的差异一直在扩大[1]。

2.在时间序列上,1978年——2003年基尼系数的变化如图1所示:从1990年开始,基尼系数一直递增,这说明区域经济差异一直在扩大,且按照国际警戒线的规定:基尼系数超过0.4就是极度不均衡的表现,2001年的数据已经达到了0.36,在2002年、2003年和2004年有所缓和,但是未来的变化趋势难以测定(2002年上升—2003年下降—2004年下降)。

二、问题的提出

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是一个不容质疑的客观事实,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正如威廉姆逊在“倒U理论”中描述的那样:在经济发展处于初期阶段时,区域经济差异不会很大,然而随着国家经济整体发展速度的加快,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就会随之扩大,当国家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扩大趋势就会减缓,这说明,区域差异将存在于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只要有经济活动的发生,就会有发展的不平衡存在,这个差异无法避免。国内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国的区域差异状况依然位于倒U曲线的左侧[2],至于什么时候会达到最高点,什么时候会开始减缓慢,尚无定论,这就提出了一个相关问题,位于曲线左侧则意味着区域差异将会继续扩大,可是每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差异都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如果在区域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这个差异的存在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这个差异超出了区域发展可承受的范围,那么,这个差异将会阻碍整个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

这里我们提到一个概念: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它的含义是指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扩大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强调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之间的经济和社会关系等的影响)的承受能力,具体地,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由区域经济差异心理承受力、区域经济差异经济承受力和区域经济差异社会组织承受力三个方面所构成[3]。

提到这个概念,是想说明区域经济差异承受力是一个抽象的不易衡量的指标,所以下文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问题的解决。

三、问题的解决思路

根据经济发展现状,我们可以尝试建立一套可以考察区域经济差异扩大是否符合承受力度的预警系统,具体做法:

1.选取预警指标。

(1)分别计算区域之间的人均经济总量指标的极二分位数差幅和标准差,用它们来监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变化情况。

(2)测算经济水平最高的区域与最低区域之间的人均经济总量的极差和极差比率,监测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极端情况。

(3)计算低收入区域在全国人均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用来监测区域差异是否在继续扩大。

(4)辅助指标: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反映程度,这是一个无法衡量的指标,只能定性地进行说明。

2.设定预警指标临界值。

根据以上指标的测算,预测差异变化的趋势,设定预警指标临界值,临界值设定在预测方案所显示的区域经济差异可能达到的程度和实际达到的最高值之下为宜。

3.区域差异评价系统。

预警指标临界值设定以后,就可以对以后的指标进行具体的衡量,看其是否在临界值之下,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T=1-A/B

式中:

T:某个预警指标的实际测算值或预测值距离其临界值的程度,T<1。

A:预警指标的实际测算值或预测值。

B:临界值。

T<0说明区域经济差异扩大,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控制。

T=0说明区域经济差异没有扩大,但需要关注。

T>0说明区域经济差异在缩小,我们只需要关注其未来变化即可。

四、实证分析

本研究采用1990年——2004年全国31个省市的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指标进行的具体测算,数据如下表所示:

1.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监测:

首先考察绝对差异的衡量指标——极二分位数差幅,该指标由人均GDP排序位居前2位省(市)之和与最后2位省(市)之和做差计算获得,反映的是最富裕地区与最贫困地区的绝对差异(图2)。

由于是绝对值的比较,逐年的数值呈递增规律,根据历年的平均增长率我们可以预测2005年的极二分位数差幅值为48249元,最终确定该项指标的上限为48249元,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2005年的实际极二分位数差幅,利用上面提到的区域差异评价系统中的计算方法(举例如下)进行具体的测算与评价,进而对区域政策的制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再来考察相对差异的衡量指标——标准差,由以下公式计算而来(数据见图3):

在计算过程中,1990年—2004年标准差的变化幅度很大,因其数值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所以我们仍根据历年的平均增长率来测算2005年的数值,得到标准差的上限是12449,即为临界值B,具体的评价方法举例如下:

如我们得到2005年实际标准差是15896(A值),利用公式T=1-A/B,计算得T值为-0.28,T<0,我们可以得出结论:2005年区域经济差异相对扩大,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

在这个环节中,绝对差异上限指标是48249元,相对差异上限指标是12449。

2.经济差异变化的极端情况的监测:

在这个系统中,主要采用极差和极差比率指标,目的是考察极端情况的变化。

2.1极差分析:

1990年最高收入地区与最低收入地区的差距是5100元,而在2003年差距上升到43115元,是1990年的8倍之多,以1978年为基期,199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是281.7,2003年是938.4,扣除物价指数的影响,2003年的差距是1990年的2.54倍。根据15年的平均增长率我们可以预测2005年的极差为60410.43元,所以在极差这个指标界限的设定上应该参考这个数值,设定极差上限为60410.43元。

2.2极值比率分析:

该指标反映的是人均经济总量最高与最低的比值,是一个相对数值,我们从曲线中可以看到,1990年——1993年呈急剧上升趋势,然后大幅度下降,从1994年开始缓慢上升,到2001年开始有所下降,呈现平缓波动,幅度极小,我们可以预测2005年极差比率不会超过13.3,这也是有史以来的最高值,以此作为极差比率的上限。

衡量经济差异变化的极端情况的两个指标的上限分别是:极差上限为60410元,极差比率上限是13.3。

3.区域差异是否在继续扩大情况的监测:

此处采用低收入区域在全国人均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来考察区域差异是否仍在继续

扩大。

我们分别计算了低收入4省(市)占全国的比重和最低收入地区占全国的比重,从数据(图7)上看,人均经济总量最低的4个省(市)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近年来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最贫穷地区与最富裕地区的差距在扩大,也说明发达地区更发达,落后地区更落后,导致地区差异在逐渐扩大,通过测算,衡量区域差异是否在继续扩大情况的指标的下限是5.5%(1993年),如果比例低于5.5%,说明低收入地区与全国的差距在继续扩大,区域经济差异状况在恶化。

我们继续考察了人均经济总量最少的省(市)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1990年——2004年比重变化趋势如图8所示,与前者基本是一致的,而且人均经济总量最低的地区15年来都是贵州省,如果该项指标在2004年0.97%的基础上持续下降,那么落后地区和全国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最终将会影响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4.辅助指标的说明:

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反映程度作为一个无法衡量的辅助指标,只能定性地进行说明,它实际上是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在经济、社会等领域所产生的多方面影响的综合体现,如果社会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反映越来越敏感,越来越强烈,如社会大众对此议论和抱怨明显增加,舆论对此的报道增多,有关区域要求调控区域差异的呼声越来越大,说明区域经济差异已经发展到了区域即将不能承受的程度。因此,该项指标的衡量只能通过对社会大众的舆论、新闻媒体的报道学者和政府官员的关注等数量上的变化来大致判断。

五、总结

本文从多个指标、多角度入手来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程度,以区域经济差异预警系统来命题是为了突出问题的重要性。从以上的具体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区域经济差异状况比较严重,尤其是低收入地区与全国乃至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依然在扩大。文中提到的预警系统,实际上是一个约束机制,并不是说超过了预警系统的上限或是下限会有多严重的情况发生,但是有了这些指标系统,我们可以清楚、迅速地衡量当前区域经济差异的状况,这些指标只起到比较和参考作用,仅此而已。在指标的运用中,我们并没有考虑各地区之间物价水平的影响,此问题需另作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建华,鲁凤,苏方林,卢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5年1月.

[2]文玫,中国工业在区域上的重新定位和集聚[J].经济研究,2001年第2期.

[3]张敦富,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1月.

区域经济情况篇(5)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9-0083-05

[作者简介]余梦娜(1990-),安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李瑾(1990-),江苏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胡玉玺(1990-),河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

[基金项目]上海社科院2012年校级课题基金项目。

一、引言

加强高等学校建设不仅能够加速我国高等教育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从1999年开始,国家实行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很多高校出现了校舍紧张、教学设施和实验设备不足以及师资匮乏等状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开始以高校教育、科学研究、产业开发三位一体为特色建立大学城。本文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定性分析基础上,通过建立模型,研究不同地区大学城规模变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从而因地制宜地有效制定建设方针提供理论依据,以达到更科学地发挥大学城的联动效应和开放性特点的目的,进而刺激教育投资的增长,扩展区域消费市场。

二、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学校规模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以定性分析为主,基点主要是大学城的选址问题。李丽娟(2009)针对大学城建在城镇郊区现象,探讨其对周边城镇的区域经济影响,得出影响主要集中在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带动地方农业种植业的增长、提升大学城周边土地商业价值等[1]。罗涛(2009)通过对大学城功能的阐述,提出大学城建设应从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和搭建平台三方面着手[2]。

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Schultz)、丹尼森(Denison)和贝克尔(Becker)提出人力资本理论,其理论核心内容为一国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增长。人力资本理论的定量分析主要采用余数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通过测量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论证了教育可以提高人力资本存量继而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国内对于大学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基本基于该理论进行建模和扩展实用。刘俊(2010)通过搜集湖南省GDP和高校人数等数据,通过建立双对数模型进行定量分析,证明了高等教育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综合国内外对高等教育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其模型的建立主要基于两方面数据:人均生产总值和在校生人数。研究得到的结论也仅仅是肯定了教育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但就其规模变化对经济增长动态作用的研究尚不完善。

本文考虑到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并结合因地制宜的思想,对不同类别的大学城进行综合细致的划分,在原有静态分析理论基础上建立动态分析模型,从而使定量分析的结果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模型的假设

(一)大学城区域的大学一旦建成,在没有新建或校区迁移情况下,每学年在校生人数为固定值,不发生变化。不考虑个别学校在招生方面做的小幅度人数调整。

(二)定义经济类、师范类学校为文科类学校,不考虑可能涉及到部分理工科类专业。对于医学类、理工类学校为理科类学校,不考虑其可能开设的文科类专业。

(三)学校周边银行因为营业具有周期性,所以将其主要营业时间定为学校开学时间即:2月到6月,9月到12月。忽略每年假期天数差别对月营业额的影响,且不考虑其他特殊情况。

四、模型的建立

(一)大学城影响力模型

准确把握大学城的影响力是研究其变化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关键。大学城的存在具有其合理性,各地区为了确保自身在文化教育竞争中的优势地位,都会对该地区大学城的发展明确定位。科学的定位应考虑多方面因素:大学城区域内学校的类型、层次、数量、占地规模、在校学生数量、学科专业、办学特色、服务面向、政策指导等。

综合考虑各类因素的可测性及重要性,选取最能够体现大学城影响力的5个指标:1学校数量;2学校总占地规模;3学生总数;4学校性质(分文科、理科和综合三种);5学校层次(分重点大学、普通大学和专科学校三种)。对该地区的大学城影响力进行量化建模。

1学校数量。通过对中国各省市大学城的基本分析进行如表1所示的得分等级划分,国内中等规模的大学城一般由4~6个学校构成,大规模的大学城一般学校数量都在10个左右。

2学校占地规模。学校占地规模的不同对于周边地区的经济影响也不相同,但并不能绝对化认为占地规模越大的学校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就越大,这需要考虑到大学城的地理位置因素,所以不同因素的得分在建模中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层次分析。根据国内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学校占地规模的等级划分如表2所示。

3学生总数。以5万为一个跨度对在校生人数进行等级划分(表3所示)。例如国内著名大学城之一的广州大学城规划范围约433平方公里,可容纳学生18万~20万人,总人口达35万~40万人(包括村镇人口),相当一个中等规模城市,估计总投资规模将达到200亿~300亿元。在因素登记划分中,其得分区间都是较高的。这说明了对占地规模和在校生人数区间划分的合理性。

4学校性质。一般而言,文科类的高等学校学业较为轻松,学生娱乐休闲的时间相对而言比较宽裕,所以将学校性质得分等级划分如表4所示。

5学校层次。对于不同层次的学校对人才的吸引与对投资商的吸引力度是不同的,所以将学校层次进行了等级划分(见表5)。

不同地区该五大因素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采用层次分析法,可以得到他们各自的权重占比为αi(i=1,2,3,4,5),且5i=1αi=1。则大学城影响力模型为:

由于该大学城影响力模型可能存在异方差性、多重共线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采取双对数化处理等措施,从而得到更为优化的模型。

6举例实证分析。以安徽省蚌埠市大学城为例进行实证分析,2010年7月份,安徽财经大学进行了校区搬迁,原本的西校区正式成立为独立学校——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因此扩大了大学城内东校区的规模和人数。对此,收集安徽省蚌埠市大学城相关信息如表6所示。

根据表6中信息,计算该大学城各项因素得分情况:

由于安徽省蚌埠市属于中等城市,大学城建在郊区,所以占地规模因素相对其他因素而言显得略微次要。同理对于其他因素结合蚌埠市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定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定量建模,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安徽省蚌埠市的大学城影响力模型五大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形成比较判别表(见表7)。

根据比较判别表,得到比较判别矩阵并进行归一化处理。

最终,得到蚌埠大学城的学校数量、占地规模、在校生数量、学校性质和学校层次五大因素的权重αi(i=1,2,3,4,5)分别为02785、02324、03258、00668、00965安徽省蚌埠市大学城影响力模型为:

安徽财经大学(简称安财)西校区的搬迁使得蚌埠大学城的影响力从148121上升为180701,增幅达到了22%。蚌埠市大学城影响力对于在校学生人数的变化最敏感,其次是学校总数。如果要想扩大蚌埠市大学城的影响力,当地政府可以首先考虑扩大大学城内学生总数。

(二)区域经济变化模型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包括制度、文化、人口、地理、气候、科技等[3]。本文研究的大学城变化对区域经济影响主要是针对人口而言。人口的流动可以分为长期和短期,因此大学城地区经济的影响可以分为长期和短期、局部和全面。

例如大学城校区的迁移问题,通过了解实际迁移情况,根据迁移程度及地理位置不同进行区别对待。首先,对于变动地理位置不超过该市范围的属于局部影响,也就是说只影响该市部分地区的经济和产业;学校的新建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会给该地区带来人流量,扩大该地区的影响力,这种变化属于全面的影响。通过历年各地区的学校教育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全面影响带来的短期和长期变化都是比较大的。至于局部的影响,主要带来该地区的短期经济变化。

将大学城所在城市的区域经济进行量化分析,分别建立长期和短期两大影响因素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综合性分析模型。首先对长期影响因素进行细分,得到4大长期影响因素:该市人口数量环比增长率C1;该市GDP数值环比增长率C2;教育经费拨款环比增长率C3;总投资量环比增长率C4。

为了消除方差和时间序列的波动,通过建立双对数模型得到区域经济长期变化模型:

短期经济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大学城地区周边门面房数量及经营情况;银行网点数量及经营情况。

设门面房数量环比增长率为D1,店面平均年收入环比增长率为D2, 银行网点综合经营情况改善程度为D3,银行网点数量环比增长率为D4。

其中,银行网点综合经营情况主要是由各网点平均业务量、平均开户量、平均办理网银量等因素共同决定的,根据地区实际情况不同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与大学城影响力模型相同,对短期经济影响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自的权重占比为βk(k=1,2,3,4)且4i=1βk=1。则区域经济短期变化模型为:

引入0-1变量p,可以得到区域经济变化模型为:

当需要考虑大学城变化对区域的长期影响时,取p=0进行分析;反之,p=1。

以安徽省蚌埠市大学城为例进行实证分析。2010年6月安财西校区正式更名为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成为独立院校,原安财西校区学生搬迁至位于大学城内的东校区,搬迁涉及金融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计算机应用科学学院三个学院从大一到大三全体学生。

由前文分析可知,安财的搬迁对于蚌埠市来说属于短期、局部影响。因此,得到区域经济变化模型为:L=D=4k=1βkDk=β1D1+β2D2+β3D3+β4D4。

结合蚌埠大学城周边具体情况,对门面房数量及经营情况、大学城地区银行网点数量及经营情况进行分析。

蚌埠大学城位于蚌埠市龙子湖区同时也属于蚌埠经济开发区,在滨湖新区与高铁新区之间,全境位于龙子湖东岸北依滨湖高铁大学科技园区龙子湖国家4A级风景区境内,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大学城共占地10000亩,共投资2000亿,建筑面积670万m2。目前一期工程基本完工,已经有4所大学入驻,分别为: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电子信息学院、蚌埠医学院和蚌埠学院。具体地理位置分布如图1所示。

蚌埠大学城门面房主要集中在龙湖春天西班牙风情街,龙湖春天基本位于四所学校的中心。而大学城内唯一一个银行网点——安徽省蚌埠市中国建设银行龙湖支行网点也是位于龙湖春天(即图1中B点处)。截至2011年5月,龙湖春天的门面房数量达到200间,且开发商蚌埠清越置业发展有限公司目前正在进一步扩大门面房数量和面积,2011年年底还将推出大型门面房。所以门面房的数量与经营情况尚不可测。所以蚌埠市大学城区域经济变化模型其实只需要研究建设银行龙湖支行网点营业量变化情况。

通过在龙湖支行的实际调查及晨会记录的查阅,可以得到其从2010年4月到2011年4月的每日业务量。对每日业务量进行按月加总后求平均,得出近一年来该行每月业务总量的变化趋势(见图2)。

图2中业务量变化呈现出波动性特征,正符合学校周边营业性特征,业务量高峰出现在10月份左右,正是安财校区迁移后的第二个开学月。假设1月、7月、8月为所有学校放假时间,所以排除1月、7月、8月的业务量,剩下10个月的业务量分为三个阶段:1 安财西校区搬迁前:2010年4月到6月;2安财西校区搬迁后:为2010年9月到12月;3安财西校区搬迁稳定后:2011年2月到4月。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经历了暑假,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经历了寒假。

求得第一、二、三阶段月平均业务量分别为:

安财西校区搬迁对于搬迁后第一个学期的区域经济影响力变化达到了145%,但稳定后变化幅度有所下降,大概在68%左右。

(三)综合分析模型

在大学城影响力模型和区域经济变化模型的基础上,得到同一时间轴上的两组数据。假设A城市时刻,根据大学城影响力模型得到值,根据区域经济变化模型得到值。对于每一个St都有一个Lt与之对应。根据一一对应关系,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得到综合分析模型:

通过分析模型,可以观察当大学城影响力发生变化时,区域经济的实力变化情况。同时,根据历史情况,预计未来学校数量变化、学校搬迁等政策措施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情况,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不良的影响。

对于安徽财经大学西校区搬迁对当地大学城的影响,通过大学城影响力和区域经济变化模型得到搬迁使大学城的影响力变化了22%,使得区域经济变化了68%,蚌埠地区的综合分析模型系数为:

即蚌埠地区大学城的综合分析模型为:Lt=0309ΔSt。当大学城影响力每变化1%时,区域经济将发生0309%的变化。

五、结论及相关建议

1学校规模的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大学城影响力与区域经济变化呈正相关关系。并且,应该认

识到发展地区教育文化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2根据实际情况,各省市大学城对区域经济影响各不相同,在发展大学城时不能将发达地区的政策方针完全照搬照用,要结合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例如安徽省蚌埠市大学城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受在校学生数量的影响,当地政府在发展大学城经济时,不应一味地扩大校区范围,要考虑到招生规模等实际情况,做到高效率提升区域经济。3应当重视每一次大学城变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积累经验,有利于未来做出正确的规划方针。

[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情况篇(6)

对比克鲁格曼(1998)、马哈蒂尔(1998)、李石凯(2007)等学者对美国次贷危机与东南亚金融危机引发因素的分析,可以发现包括政府宏观政策的不当、金融体系自身的脆弱性、金融自由化、资本市场的泡沫化、监管缺位、经济增长的放缓、短期国际资本的大量流入、微观经济基础的薄弱是近20年来引发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与金融危机之间存在着以下联系。

第一,导致美国次贷危机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共同因素之一既是政府为刺激经济增长都采取了一些不当的宏观政策。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运用宏观调控加速经济增长的内在冲动,而在诸多政策中,政府通过主动投资带动地方经济增长正是经常适用的策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需求和经济增长应主要靠私人投资来支撑,政府公共投资只能是一种辅手段。如果为了维持经济增长而不顾客观情况地盲目扩大政府投资,试图通过政府公共投资的扩张来维持地区的长期经济增长,不仅难以实现预期目标,而且会留下种种隐患。而对于经济落后地区而言,私人投资往往不足,而当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这一风险则难以避免。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正是如此,越是经济落后的地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就越高,公共投资的扩张和指令性的贷款计划几乎成为了一些地方保持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

第二,从金融体系自身的脆弱性而言。相关研究都表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会加剧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使得其更加容易出现风险。实际上,金融风险的相关理论都认为,导致金融体系自身脆弱性的原因主要就是信息缺陷的客观性与金融主体行为的不理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使得该地区市场机制的效用大大降低,进而加剧了相关的信息缺陷问题,而这完全有可能会进一步促使主体行为的非不理,从而导致金融体系更加脆弱。我国股市中某些股票的大起大落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问题。

第三,金融自由化是引发两次金融危机的又一共同因素。而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情况下,政府及金融机构都有加快金融自由化的内在冲动,这也为金融风险的产生与积累创造了条件。以我国为例,发达的东部地区希望继续保持其经济领先的地位,而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则更有向上的动力,这直接导致当前全国各地关于金融支持某地方或者某行业的发展的研究不断涌现。而从实践中看,在金融深化、金融创新、金融全球化相关理论的支持下,各地政府乃至中央政府都有了推动金融深化、金融创新、金融全球化的愿望,而这亦有可能导致多方面的金融风险。

第四,资本市场的泡沫化。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情况下,经济领先区域很容易出现资本市场的泡沫化,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首先,由于经济领先区域相对较好的投资环境,经济落后区域的资本会持续的流入到经济领先区域,导致经济领先区域流动性的相对性过剩,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就存在中西部地区资金持续流向发达的东部地区的情况;其次,国家“一刀切式”的宏观调控是针对全国经济情况进行的调控,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情况下,当国家采取扩张性经济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时候,很容易导致经济领先区域经济的过热,进而导致资本市场的泡沫化,而大量的研究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正影响着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第五,监管缺位。金融监管本身就是滞后于复杂的经济现状的,现有研究表明已有的金融监管政策及方法都是在对已经爆发的金融危机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而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情况下引发的地方政府与金融机构、企业之间过密的联系,政府对金融机构经营的过度干预都会使得这一时滞后大大加长。在我国,由于地方财政与地方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政府一直无法真正完全处于调控的位置,这无疑加大了这一风险。

第六,经济增长的放缓。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会导致区域间产业同构等一系列的经济问题,而这些问题必然导致国家及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不可持续性。在我国,当前受全球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经济增长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而在此情况下,如果不能有效提高内需,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几乎是不能避免的。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导致的中西部大部分人口平均收入较低问题毫无疑问是制约内需放大的重要原因。

第七,微观经济基础薄弱是导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而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情况下企业-政府联系机制会更加紧密,特别是对于落后地区而言,更是如此。一旦宏观经济波动,政府鞭长莫及,企业便会出现经营困难,甚至倒闭。普遍存在只注重扩大生产规模巩固市场的垄断程度的倾向,而对科研与开发及无形资产的集中重视不够,尤其是大企业往往容易得到国家的某种扶持和优惠,并能以自己的经济实力影响政府决策,从而损害政府对竞争的保护政策,破坏创新机制的正常运作。因此,这些企业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倾向,创新能力不足。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企业大多将效益不好归咎于资金不足,而不是更多的从自身的经营管理上找原因,这更加大了这一风险产生的可能。

参考文献:

1、李忠民.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管理体制冲突问题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1).

区域经济情况篇(7)

二、金融产业集聚

(一)内涵与特点

金融产业集聚是一个具有动态特征的过程,其不仅包括金融系统规模、资源、结构以及功能方面的演变,也对地区经济发展同金融资源融合的关系进行反映。具体来说,其具有着以下特点:

1)地域性。在不同地域范围中,其在资源与地理环境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种情况的存在就会使金融资源开发的能力、条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此,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就需要保证金融资源能够处于一个科学、适合的地域范围内,并结合实际地域条件进行产业集聚,以此在对金融市场空间位置、金融主体进行充分体现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协调性。

2)复合性。金融产业集聚是金融工具、货币资金、金融市场等金融资源类型在地域空间上的结合,也是其他产业同金融产业实现复合成本的过程。这种特点的存在,则可以使我们认识到金融产业集聚并不是孤立成本的产物,而是需要同其他产业共同发展的。

3)动态成长性。金融产业集聚具有着动态性的特点,是资产总量、业务种类以及金融机构等部门、资源的一个动态演进过程。

(二)形成模式与动因

1)流行性偏好。对于金融资源来说,其具有着较为明显的流动性特点,并会随着金融电子化、自由化的方向发展。该种特点能够使信号、金融的流动性获得提升的同时也加快了其区域经济中的集聚。

2)自身成长规律。在我国经济发展中,金融产业是重要的发展核心,通过区域经济发展,则能够在对金融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推力的同时使金融产业在区域经济中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三、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外部规模经济效应

该种效应指的是机构、设施同企业间在密切联系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微观经济单位,能够在空间上起到增加经济效益、降低生产的作用。金融产业集聚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作用主要具有以下方面:

1)降低交易成本与信息成本。对于很多金融机构来说,其在一般情况下都会集聚在同一个区域中,在这种集聚情况下,则能够帮助一定数量金融产业在地理上邻近特征进行实现的基础上带动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以此在降低生产交易成本、信息成本的同时获得该地区经济的增长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如一个企业在开展项目投资时,如果其没有具有充分的市场信息,在具体投资过程中为了不出现问题则需要花费较高的信息成本。而通过金融中介的加入,则能够帮助该投资者在具体投资之间对项目信息以及目前市场状况等进行合理的判断,并在帮助企业获得信息的同时降低投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金融机构集聚在某一个特定的区域,则能够在降低投资者交易、信息成本的同时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更有利区域经济获得提升。

2)利于市场流动性提升。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近年来其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范围上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并在此过程中有效提升了金融产业的流动性。这种情况的存在,就会使部分区域出现了资金短缺现象,盈余者通过金融中介则能够为金融活动、项目投资资金短缺的企业提供贷款,并为其提供多种类型的资金投资,以此对项目投资风险起到了有效的降低作用。

3)加快金融辅助产业发展。在此种情况下,通过金融相关产业以及金融机构同相关跨行业务的合作,则能够将更多的金融机构集中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并在此基础上使审计单位、金融培训机构、信用评估机构同金融机构具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通过该情况的实现,则能够在向社会吸引更多顾客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当地金融辅助产业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也具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4)有利于专业人才集聚。在金融产业集聚的情况下,则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在特定区域形成较为庞大的人才市场,且能够为相关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以及更多的机会。在此种情况,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当地的工作效率与发展水平,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来到该区域内,更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二)金融溢出效应

所谓金融溢出效应,其是指将不同金融机构通过集聚在一个区域所带来的知识外溢效应,并在此基础上使区域经济增长获得促进与提升。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促进集聚成员知识学习。在此种情况下,企业在投入资源不变、或者降低的情况下则能够获得同以往相比更多的信息,这种情况不仅非常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以及知识水平的提升,能够对以往金融活动中由于不同方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降低,而在具体开展金融活动时,各方面成员则可以通过对信息的掌握降低由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并以此获得集聚群体竞争力的提升。

2)加速金融溢出。在该集群中,类型各异的机构则能够以内部相互学习的方式对集群间机构的知识总量进行交流与提升,并将这部分知识有效的归己所用。而在非正式沟通的情况下,机构所具有的知识也会出现较快的溢出现象,并因此在提升技术、金融溢出的情况下获得了区域经济的增长。

区域经济情况篇(8)

1 我国经济管理工作的发展进程

受我国长期封闭状态的影响,一些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无法走进或带回来,这种状况维持的时间相对较长。改革开放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先进经济管理理念,迅速的融入到我们的经济管理工作中。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受到国土面积的制约,在我国经济管理过程中,需要从多个方面多角度考虑问题。例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能源分布情况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地域性差异,不均衡发展。一些地理环境复杂的区域在经济上明显落后于地理环境简单的区域。针对我国广袤的区域以及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我们在我国的经济管理上需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的管理办法,但同时又不能完全复制人家的做法,我们需要组建自己的经济管理专家队伍,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总结出一套创新的、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管理办法,并通过管理办法的实施,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提升。

在进行我国经济管理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的收集、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轨迹及趋势,不断吸取其他国家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产生原因,在我国经济管理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我们只有在不断的积累学习的情况下,在分析掌握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下,才能使我国的经济管理不断进步,经济水平逐步加强。我国的经济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有了飞速的提升,加入世贸组织使得我国的经济与全球的经济迅速而安全的融合在一起。历史的发展都具有相似性,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可知,一个国家是否能成为强国,关键不在土地面积大小,不在人口多少,而在于他的国家经济实力。比如说,荷兰从占地面积及人口来说都是一个小国家,但是由于其创建了证券等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经济制度,使得其成为经济上的强国。所以我们对我国的经济管理需要在实际中不断的总结、改进、创新,并最终应用于我国的经济管理,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2 智能经济管理软件的应用

以前企业使用传统的管理软件,软件引进后是固定的模式,不能根据企业实际运行的变化需求进行改变,这就导致企业要么对已购买的高价软件弃之不用,要对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但是二次开发的费用也相对比较高,给运行企业带来了经济上的负担。

现代化的高科技软件考虑了企业长远需求以及使用需求。可以做到软件不断的来主动适应企业,真正的成为为企业服务的工具,增强软件的实效性。CISS跨网通正是这样的软件。在设计之初,考虑到了不同类型企业的差异,以及同一类型企业大小企业之间也存在差异的事实,有针对性的开发了企业个性化需求的软件工具。CISS跨网通的模块化设计,既可拆分又可整合,实现了根据企业需求选择性购买相关功能软件。这就有效的解决了传统软件无论企业对于软件的功能需求有多少都要整体购买的尴尬情况,避免了资源的浪费。目前市场上有很多OA办公、NC办公等,但却没有一个开发商具有能将这些系统进行整合的方案,造成企业需要向不同的开发商购买系统,而多套系统间的数据整合和流程整合问题就成了企业的困扰,CISS跨网通是唯一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当传统软件给企业带来的困扰时,CISS跨网通就对其市场进行了精准的高定位,实现企业简单快捷的操作需求。企业不需要专业的计算机人员,也不用自己购买服务器,只需打开浏览器,输入账号和密码就可使用。先进软件的应用,可大幅度的降低企业的投入成本,为企业及经济划分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 划区管理的意义

我国实行划区域经济管理。在一个经济管理区域内,各种经济的协作关系比较强、结构上也比较紧密、区域内的各企业之间保存着长期的竞争平衡状态。在这样的经济管理区域内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相对比较容易,调控效果也会比较显著。

不同经济管理区域相互关联发展,又需根据各自区域的实际生产及经济发展状况,摸索出适合自己区域的经济管理策略,各经济划分区域在各自的区域内自行进行经济的管理与调控,促进各自经济的发展。各区域由于地域的差异,管理的区别,会存呈现不同的发展状态,各区域的不同经济发展状况又能给我国的经济管理带来多样性因素,国家需要通过税收来调节各区域之间的差异,从而保证我国经济全面健康的发展。

4 划小经济管理范围

经济的发展是一个解决就业、稳定、分配、增长、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系统工程,因此至今全球经济的管理中,仅欧美一些人口少的国家的经济管理可以提供借鉴,其他规模较大的国家则不能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但是实践证明对于欧美经济理论的照搬照抄,拿回来直接用,成功的机率几乎为零。以GDP计算的规模相近于西方国家的时候,需充分地考虑到这种人1:51规模与人类一般经验的适应性。国外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就需要我们形成改进的思路,采取划小经济管理范围的做法。现如今,欧盟的经济发展趋势比较劲猛,主要是因为整个欧洲分裂成多个国家,多个国家之间为了自己的需求而不断的进行相互竞争,多个经济体共同存在产生的。我国划分多个经济管理区域,也可以使国内经济存在类似的关系。同时划分多个经济管理区域后,国家在大局上整体掌握着评价和管理权限,保障各区域之间能够长期的存在良性竞争。近年来,国家针对各经济管理区表现出的经济特点,制订有效的管理方案,促进每个经济划分区的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国家增加了经济发展区的划分,期望以此带动我国经济的飞跃式发展。这种经济管理理念的实施,从实际情况来看,经济推拉作用比较明显,是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高效保障措施。

5 结束语

影响我国经济管理的因素众多,但在众多因素之中,如何平衡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焦点因素。分析我国现在经济发展情况,我国需要分别让各经济划分区域分别经济发展起来,再带动其他的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最终促进全国经济的均衡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晨斐.论小范围效应与大国经济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2,10.

区域经济情况篇(9)

我国是人口大国,而且占地面积也比较广阔,这样的基本国情就使得我国地区分布较多,而不同区域因为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其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平衡,会使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民出现不满情绪,一旦出现此种情况,对于国家的稳定发展来说有着不利的影响,而且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平衡还会导致税法失范,针对此种情况,提出有效的税法对策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势在必行的。

一、区域经济不协调发展的税法失范

(一)税法失范概念

所谓的税法失范,主要是指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正常来说应用税法规范能够对人们的生活、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引导作用,但是税法的应用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情况,其价值以及有效性都缺失。通俗一些说,就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对税法制度进行变革,从而导致税法脱落现实,应用税法也无法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

(二)税法失范原因以及表现

税法失范的原因以及表现形式有多种,本文对其进行了分析,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当前的税法结构内容和区域经济的实际发展水平不协调。就目前我国的税法体系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来,虽然已经十分完善,但是其中还是存在着一些小漏洞,这些的情况就使得税法的作用还不能完全地发挥出来。税法中有些内容还不是很合理,和我国的国情存在着一些微小的出入,这样就使得税法的应用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第二,我国的税率设计还不是很科学。当前我国实行的税率是统一的,但在不同的地区,人们的经济收入是不同的,所以统一的税率对于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人们来说是一种负担,而且目前这一不公平状况也有越来越明显的发展趋势。第三,分税制度设计不合理。我国的地域是十分广阔的,所以不同地区的税收都是由地区政府部门负责的,在这一过程中,因为地区政府和中央机关的财权关系不是很规范,从而导致政府部门将增加经济作为发展的目标,而中央又将一些小税都交给地方政府部门管理,这样就使得政府部门的工作积极性较低。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法对策

(一)加快税收立法进程,制定税收基本法

我国税法的实行已经有了一段时间,在这一段时间中,国家、相关学者对税法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且在税法的指导思想、制定原则等方面的争议也逐渐的减小,这样的情况就充分说明了税法的可行性。鉴于此种情况,国家就应该加快税收立法的进程,只有尽快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税收法律制度,才能够促使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推动国家的整体发展。

(二)对税法制度进行改革

在对税法制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完善分税制。因为我国的基本国情,所以必须实行分税制,而为了更好地应用税法,推动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协调发展,国家就应对分税制进行完善,在对此进行完善的时候,应找出其核心内容,就是对财证权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让各级政府部门都能够具有与之地位对等的财政权,政府部门才能够更好地开展税收管理工作。因此,我国可以进一步完善中央和地方的税收管理制度,在此制度中,在保证中央基本财政需求但同时给予地方政府更多的支配权,进而调动地方政府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二,不同地区实行不同的税率。我国的地区经济发展是不同的,比如说上海、北京等地的经济发展是非常快速的,而一些偏远的小山区其经济发展速度是十分缓慢的,甚至有些地区只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针对这样的情况,若是不同地区仍然实行同样的税率,那么就会增加经济不发达地区人民的生活压力。所以说,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税率是非常有必要的。若是降低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地区的税率,那么投资者的支出收益就会超过发达地区,这样就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到西部地区投资,从而有利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化配置。

(三)清理税收优惠政策,使优惠政策可以真正地发挥作用

我国提出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其本意是好的,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却引起了新的不公平,所以说,应该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处理,保留合理的政策,去除不合理的政策,这样才能发挥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首先,转变原有区域性优惠,逐渐发展产业性优惠。要知道,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同,所以若是以区域为单位,那么这对于无法实行优惠政策的地区是不公平的,所以取消经济发达地区的优惠政策,多执行一些和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有关的优惠政策,同时为了鼓励能源、科技等行业的发展,可以对这些行业进行税收优惠;其次,由直接的税收优惠转变为税后优惠。此种税收优惠方式的实行,一方面可以促使更多的人投资,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有些投资商逃税;最后,对外资税收优惠进行调整。在对外资税收进行优惠的时候,应该缩小优惠的范围,并对优惠进行规划,避免交叉优惠。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近年来经济的发展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但是不同区域存在的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此种情况的出现很容易引起人们的不满,进而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鉴于此种情况,国家可以通过税收政策来对此进行协调,从而缩小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尽可能地让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处于同一水平,以此来满足人们对于经济发展的要求。

区域经济情况篇(10)

Abstract: This article embarks from the classical theory, uncoordinated and the financial risk’s relations has conducted the research on the regional economies development, thought that the regional economies development will be uncoordinated through many kinds of way initiation finance risk.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ies development; financial risk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的问题最终会集中体现于金融。那么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与金融风险之间是否存在某些关系呢?本文将结合经典的金融风险理论,就这一问题展开初步的分析。

1从马克思经典假说看

1.1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导致的生产过剩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导致的产业同构及重复建设问题,会导致商品生产的结构性过剩。经济领先区域经济之所以领先与其产业结构领先于经济落后地区的产业结构是分不开的。经济落后地区在缩短与经济领先地区的经济差距的过程中,必然要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当经济领先区域的产业升级速度不能维持两个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差异时,必然会出现产业结构的叠加。产业自构必然会引发大量的重复建设问题。而产业的同构与大量的重复建设必然会导致商品生产的结构性过剩。

其次,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导致的需求相对不足,使得生产过剩问题更加严重。第一,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会导致消费需求的不足。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必然会导致经济领先区域与经济落后区域收入水平之间的差异。对于经济领先区域而言,在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的情况下,其对于已有产品组合的消费需求会趋于饱和,由此制约其消费需要,而对于经济落后区域而言,较低收入水平会制约其消费需求。第二,从投资需求角度看,对于经济领先区域而言,虽然有大量的资本集中,但是由于产业升级的缓慢,资本流入到生产领域的量在产业趋于饱和后就会增长缓慢,投资需求开始不断萎缩,而对于经济落后区域而言,政府将比较稀缺的资源集中配置在其认定的高利润率的“关键性产业”中,这必然导致本地原本就稀缺的资源对于其他“非关键性产业”而言更加稀缺,进而制约了“非关键产业”的投资需求。

1.2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导致的金融过剩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会导致经济领先区域的金融相对性过剩。根据前文的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会导致资本从经济落后地区持续的流出,同时还会阻碍资本流入经济落后地区。而对于经济领先区域而言,金融资源的大量集中,在国家“一刀切”式的宏观调控下,很容易产生金融的过剩,形成信用的过度膨胀。

其次,对于经济落后地区而言,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大量的金融资源被投放到“关键性产业”,而根据“资金软约束”理论,在行政干预的情况下,这些产业很有可能产生“资金软约束”现象,进而导致金融的结构性过剩。

2从凯恩斯理论角度看

凯恩斯指出,经济危机发生的内在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亦可通过这些途径导致金融风险。

首先,从消费需求角度看,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导致的区域间贫富差距增大会导致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在经济领先区域出现的劳动力总量相对过剩及结构性不足,亦会导致区域内收入的两级分化,进一步制约需求的扩张。

其次,从投资需求角度来看,对于经济领先区域,在旧有产业趋于饱和的情况下,投资需求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产业升级,而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会阻碍其产业的升级,进而阻碍了投资需求的扩大。而对于经济落后区域而言,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会阻碍“非关键性产业”的投资需求,而另一方面,优质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也会制约该地区的投资需求。

3从周期性的金融内在不稳定理论角度看

首先,按照明斯基的理论,金融风险的产生源于经济周期中的某种变换,而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情况下,经济落后区域的经济赶超战略为这一“变换”的产生带来了契机。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投资机会出现了,大量的资金因而汇集于“关键性产业”,在资金软约束的情况下,很容易形成信贷泡沫。

其次,经济落后区域为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偏好于高新技术的发展,而通过自主开发或者引进的途径在本区域内形成技术的创新,而这亦会带来新的“变换”因素,进而导致多方面的风险暴露。其一,如果自主开发,那肯定要发展与高新技术产业密切相关的风险投资业,而风险投资业的特点是集高风险、长期性、专业性于一体,这与经济落后区域优质劳动力及资本缺乏的现状是冲突的。其二,如果从经济领先区域引入,由于经济领先区域资本充足,在以此基础上进行的技术创新多以服务于资本密集型产业为目标,当然这也符合产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转化规律,如果经济落后区域进入相关的技术,则会导致资本对劳动力的过度替代,使原本就稀缺的资本更加稀缺,而劳动力就业状况则更一步恶化,进而对金融体系产生冲击。

最后,稀缺资源向经济领先区域的持续涌入,也会加大经济领先区域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稀缺资源在经济领先区域的持续集中,一方面为银行过度信贷埋下了伏笔,另一方面,经济领先区域内有可能形成“被提前的经济繁荣”进而导致过度的投机。

4从货币主义视角看

首先,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会导致我国“一刀切”式宏观调控的失灵。在全国统一货币供给调控下,东中部地区经济对货币调控的反应要快于西部地区。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逐,金融机构往往将资金从西部地区调往东中部地区,特别是东部地区使用,很多微观经济主体通过股票市场投资等渠道将资金投向东部地区,这将首先导致东部地区不动产、金融资产价格迅速上升,引发新一轮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会波及到西部地区,使西部地区原本稀缺的货币供给显得更加稀缺,此时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调控又将陷入两难境地。

其次,地方政府出于竞争的需要,对商业银行强加以准财政的职能,使得商业银行面临这双重委托的矛盾,进而加大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上一篇: 道路建设的重要性意义 下一篇: 心理学的行动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