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的特点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14 09:29:13

智慧教育的特点

智慧教育的特点篇(1)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引发了教育的深刻变革。由于教育具有长期性、潜在性、滞后性等特点,在当今技术迅速变革和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很容易成为制约国家进步和信息化水平提升的"短板"。智慧教育是IBM公司在2008年提出的"智慧地球"战略的延伸,目的是通过对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整合和运用,为学生、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提供智能化、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过程。当前智慧教育评价理论远落后于实践的发展,由于缺乏相应理论指导,智慧教育建设推进过程中难免出现曲折。

一、智慧教育评价现存问题

"智慧教育"一经提出就得到了许多国家的重视与响应。例如,美国教育部在2010年了《改变美国教育:技术增强的学习--美国国家教育技g计划2010》的规划战略,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也在2011年了《推进智慧教育战略》。我国教育部在2012年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随后以宁波、杭州、上海等为代表的国内多地也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以推进智慧教育的规划与实施。

评价是衡量智慧教育标准与水平的关键。纵观我国智慧教育发展的各个阶段,评价一直是薄弱环节,"重建设,轻评价"、"重形式,轻内容"等问题在智慧教育推进过程中较为突出。对智慧教育评价的不够重视,会导致在教育智慧化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例如,评价理念落后、评价内容过于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评价方法和技术上存在缺陷等。为了突破上述现实困局,有必要对教育智慧化水平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使得评价结果真实反映智慧教育发展的实际水平,进而通过评价促进智慧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智慧教育评价的内涵与特征

1.智慧教育评价的内涵

评价是指评价者根据评价标准对评价对象进行量化和非量化指标的测量过程(闫冉冉,2014)。评价是教育的基本问题,是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基本领域(赵晓声等,2014)。当前有关智慧教育评价的研究较少,大多数学者主要侧重于对教育信息化评价的研究。例如,焦宝聪等(2004)将教育信息化评价定义为根据一定标准,通过系统、科学的整合、处理和分析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上,评判教育信息化价值的过程。张晨婧仔等(2015)指出智慧教育评价就是包括评价人员、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对象和评价目的等评价内容在内的动态评估过程,其目的是充分优化教育信息化进程,切实提高教育质量。本文认为,智慧教育评价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全面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教育信息化各要素,运用评价指标对智慧教育建设水平、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质量等进行全面的评估。

2.智慧教育评价的特征

智慧教育本质上就是教育信息化的结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智慧教育评价的特征是其内在技术载体特点的释放。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不断整合下,智慧教育评价也呈现如下特征:

(1)评价内容的广泛性

郑燕林和柳海民(2015)指出,虽然教育评价的核心是对学生学习成果和成长状态的评价,但教师教学质量、教育环境与资源现状、教育投入与产出等也是教育评价的内容。由于智慧教育涉及的面广,因此对智慧教育的评价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例如,可以考察智慧教育的建设过程,以评价智慧教育建设的效率与效果;可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而及时掌握教师教学工作情况、学生的学习效果。正是因为智慧教育评价的维度多,所以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也更为复杂。

(2)评价方向的正确性

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结果,智慧教育评价既强调教育过程的智慧性水平,也考察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程度。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及时发现智慧教育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进而采取措施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正,进而保证智慧教育方向的正确性。

(3)评价过程的智慧性

信息技术的高度利用是智慧教育的显著特点。传统的教育评价往往由于难以收集评价依据或限于技术等因素而导致评价信息收集的不全面,容易导致主观评价或过于依赖经验判断(郑燕林、柳海民,2015)。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在智慧教育评价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评价手段也越来越先进,能更加客户、形象地了解智慧教育中的相关问题。

(4)评价主体的多样性

智慧教育的涉及面较广,其相关主体包括政府、学校管理层、教师、学生等。由于智慧教育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传统的评价方式要么限于技术水平,要么限于评价主体的不明确,导致在评价过程中难以全面反映智慧教育建设的真实情况。

三、智慧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实施教育评价是教育教学决策的重要前提,而有效的教育评价依赖于全面的、可靠的评价依据(郑燕林、柳海民,2015)。目前智慧教育的推进和建设主体主要是政府,智慧教育服务的提供商一般是企业,在中间缺少对政府项目推进过程合理性和供应商产品和服务有效性的评价与监督。

1.智慧教育评价相关主体的剖析

智慧教育涉及的主体较多也较为复杂,智慧教育评价的核心虽然是对学生学习绩效与成长状态的评价,但又并不限于此。一般来说,智慧教育建设项目所涉及的主体包括项目建设的规划者、发起与组织者、教育技术提供者、教育资源提供者和教育资源使用者,包括对教育投入合理性、教学资源质量、教学设施设备的先进性与运行的可靠性、智慧教育使用者满意度等。图1是智慧教育各相关主体的关系图。

根据图1,可以按照角色将智慧教育的相关主体分为战略层、业务层和使用层三个层次。其中,战略层主要是指智慧教育的规划者、业务层主要是指智慧教育的发起者和教育技术的提供者、使用层主要是指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和教育资源的使用者。

(1)战略层面的相关主体。战略层面的智慧教育主体主要是指智慧教育的规划者,通常指教育局等政府单位。由于智慧教育是事关国家未来的基础性工作,所以政府一直在其发展上扮演着规划者和主导者的角色,跟踪智慧教育发展动态、研究和出台智慧教育发展规划等战略性文件是教育事业主管部门的义务。目前,政府对智慧教育建设项目的介入程度是非常深的。以宁波市的"人人通"空中课堂项目为例,政府不仅是项目的发起人和承建人,而且直接组织教学资源并且确定教育资源的使用对象以及使用方式。

(2)业务层面的相关主体。业务层面的智慧教育相关主体主要指智慧教育项目的发起者和教育技术的提供者。通常来说,智慧教育项目的发起者是当地的教育主管部门,是根据上级相关文件开展的教育信息化推广工作。与智慧教育规划者相比,智慧教育项目发起者拥有更多的实际操作权,也更注重当时、当地教育面临的困境,有关智慧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具体实施计划也更加详细。教育技术提供者的主体是信息通信(ICT)企业,如IBM、科大讯飞等企业,也包括拥有教育技术资源的其他单位,如大学的电化教育中心、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装备中心等。

(3)使用层面的相关主体。教育关系简单理解就是师与生的关系,所以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和教育资源的使用者是智慧教育的直接相关者。没有教育者提供优秀的教育资源则智慧教育就只是一种口号;缺乏教育资源的使用者,即使教育资源再丰富,智慧教育也没有存在的意义。所以,如何有效对接两者不仅直接影响智慧教育的推广和扩大,而且影响使用者的使用粘性。目前来说,教育资源提供者的主体是教育机构和教育从业人员,主要是学校的老师,但是智慧教育技术让任何人都有机会可以创建教育资源,例如教育研究专家、艺术家、历史学家等。

2.智慧教育评价内容框架的构建

智慧教育建设项目的发起者可以是教育主管部门或者教育机构。尽管信息通信(ICT)企业在智慧教育概念的提出和推广上居功至伟,智慧教育建设进程的真正启动还是始于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机构对概念的认可和采纳。但是,由于智慧教育建设项目需要使用最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项目实施通常要外包给ICT 企业完成。当然,在特定情况下项目发起者也可以自己完成项目的实施。项目建成投入应用以后效果如何,则主要和项目使用者的感受有关。从第三方的立场评价项目的发起、实施以及应用效果,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

(1)项目的立项依据是否合理而充分。ICT 企业提出"智慧教育"概念,主要出于技术推广和应用的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机构参与智慧教育建设项目,不仅是配合新技术的推广,更是要借助新技术的运用,实现教育改革的目标。具体而言,合理性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首先,立项是否出于对教育现状的准确把握。防止把智慧教育建设项目演变为"口号化"、"虚幻化"的政绩工程,结果有了"面子"、却没"里子";其次,立项是否基于对智慧教育理念的正确理解。从某种程度来说,智慧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但却不是信息技术的简单利用,教育环境智慧化、教育资源智慧化、教育管理智慧化、教育服务智慧化都是其目标。

(2)项目的实施过程是否科学与规范。从第三方角度考察智慧教育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应主要关注三方面问题:接包方资质、项目财务管理和项目日常管理。

①接包方资质。智慧教育建设项目通常涉及高新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应用,最合理的选择是外包o专业团队(如ICT企业、教育机构)实施。那么,就需要考察是否形成了公开的遴选机制,确保最优秀的团队获得项目。此外,政府在某些项目中既是发起者也是承接者,这种选择是否合理也是值得评估的。

②项目财务管理。智慧教育建设项目通常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往往需要大额的资金投入。这就需要切实评价资金来源是否合理,以及资金使用是否恰当。由于是关于"教育"的投资,国内的实践通常是政府出资。但是,国外的做法通常是政策性投融资和商业性投融资相结合。不同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资金筹集办法;不同类型的资金,需要不同的管理方法。

③项目日常管理。智慧教育建设项目通常具有创新性、复杂性、探索性、和专业性等特点,良好的日常管理是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完成的必备条件。良好的项目日常管理首先需要健全的项目管理制度,其次需要有力的执行和监督。

(3)项目完成并投入使用后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根据具体项目在智慧教育建设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指标进行效果评价。比如,基础设施建设类的项目,应主要考察定量指标(如覆盖程度、先进程度)的完成情况;而教育应用类项目的建设,则不仅要考核定量指标(如某一应用的点击率和平均打开时间),还要考察定性指标(如某一应用是否对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产生了预期的改变)。

3.智慧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当前,系统构建智慧教育的评价体系不仅是智慧教育理论研究的需要,更是智慧教育实际建设推进的需要。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基于智慧教育不同主体的智慧教育建设项目评价体系。由图2可知,智慧教育建设项目评价体系涉及规划者、实施者和使用者三个主体,不同主体的评价内容以及不同评价内容的评价标准都不一致。

(1)对智慧教育规划者的评价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智慧教育的规划者通常是教育发展规划的制定者,一般是指国家或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对规划者来说,通常涉及的是较为宏观层面的政策、规划的制定,往往是把握一个大致的方向,并不能做到全面、细致地开展一个项目,因此政策导向的准确性、现实与理论的差距、可行性、投入与可预见性回报等都是对规划者政策制定及其效果的评价。对教育发展现状的把握和对智慧教育内涵的理解是影响智慧教育规划质量的两个重要方面,所以也是对智慧教育规划者的评价内容。其中,对教育发展现状把握的评价标准是项目的可行性,而可行性的内涵比较广泛,包括技术的可行性、设备的可靠性、资金投入的可行性、接受能力的可行性等;对智慧教育内涵的理解的评价标准是定位的准确性,包括发展方向定位、目标群体定位、预期效果定位等。

(2)对智慧教育实施者的评价

由于智慧教育项目实施的主体包括智慧教育建设过程中,对实施者进行的评价包括接包方资质、项目财务管理和项目日常管理三个部分。由于智慧教育实施的主体包括智慧教育项目发起者和教育技术提供者两类,因此对不同的实施者的评价也有所不同。

智慧教育项目发起者既是资金投入者,也是项目的管理者、监督者和持续跟踪维护和改进者,通常是市区县的教育局,少数是资源条件比较丰富的学校。正是因为项目发起者这些特殊的角色,所以在智慧教育项目的推进和改进过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而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只是关注于对教育信息化这一显著性建设水平的评价,而忽视了智慧教育项目发起者的重要角色地位。

由于智慧教育项目的发起和教育技术的提供是智慧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所以不仅对项目发起者和技术提供者的评价至关重要,对项目建设和推进中的财务情况和其他日常管理的评价也十分重要。具体来说,对智慧教育项目实施者的评价包括接包方的资质评价、项目财务管理评价和项目日常管理评价三个方面。其中,接包方资质评价包括遴选机制健全性评价、遴选过程公平性评价;项目财务管理评价包括资金筹措能力评价、资金使用透明性评价两个方面;项目日常管理包括管理制度严谨性评价、管理实效实现性评价两个方面。

(3)对智慧教育使用者的评价

智慧教育使用者是智慧教育建设与推进的直接受益者,对智慧教育的建设水平有着直观感受。通过对智慧教育使用者的评价,不仅能发现现有智慧教育体系的优点和不足、对技术提供者进行客观的评价,也能了解他们对智慧教育平台的使用情况,并期望他们提出积极有效的改进建议。

整体而言,对智慧教育评价者的使用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外层建设内容和建设效果的评价,二是对内层建设内容和建设效果的评价。外层建设内容和建设效果是指智慧教育的技术先进性、内容的丰富程度等,这此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和学生的使用感受和使用的频繁程度,建设内容覆盖程度和建设内容先进程度是最主要的两个评价标准;内层建设内容和建设效果主要体现在对使用者思维层面和行为层面的影响。我们认为,积极有效的建设内容和建设效果有助于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并对其思维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对内层建设内容和建设效果的评价包括对思维方式的影响、对行为方式的影响和行为结果的影响三个方面。

四、智慧教育评价的实践建议

评价是为了智慧教育的更好发展,智慧教育评价体系的建设与应用是推进智慧教育的关键。为提高智慧教育评价的有效性,在评价实施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正确认识智慧教育评价。智慧教育评价是智慧教育推进过程的重要环节,当前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客观公正的评价有利于促进智慧教育的良性发展,因此进行全面的智慧教育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所以,应在充分理解智慧教育评价的内涵特点的基础上,采取局部试点、重点推进的方法,为进行全面的智慧教育评价做好铺垫。

(2)强调评价标准的统一。评r标准的统一性与规范性是开展智慧教育评价的基础,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不仅有利于智慧教育的良性循环发展,也有助于约束智慧教育建设过程中不良现象的产生。教育部等政府部门可以制定相关标准制度并出台相关法规细则,进而对智慧教育建设实践进行指导。

(3)注重评价结果的反馈。评价结果能否反馈以及反馈的及时性直接决定了智慧教育评价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评价结果作为了解智慧教育建设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的直接依据,只有反馈至相关主体那里,才能及时做出修正、查漏补缺,进而保证智慧教育的顺利开展。

五、结语

智慧教育是经济全球化、技术变革和知识爆炸的产物,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阶段。当前,我国智慧教育正由初步应用融合阶段向着全面融合创新阶段过渡,无论从国家地区的宏观层面、学校组织的中观层面,还是学习者的个体层面来看,智慧教育都是一个平衡多方关系、创新应用发展、追求卓越智慧的过程。长期以来,智慧教育建设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面子轻里子"、"重口号轻实际"等不良现象。为了使智慧教育向着良性方向发展,进行智慧教育的评价十分必要。智慧教育的评价不是目的,通过积极合理的评价使得智慧教育真正"智慧化"才是评价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闫冉冉. 中学信息化教育装备效益评估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2]赵晓声,卢燕,袁新瑞.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信息化评价--教育视野与需求导向[J]. 电化教育研究,2014(6):51-57.

[3]焦宝聪,柳少军,陈兰平. 对建设基础教育信息化投资智能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探讨[J]. 电化教育研究,2004(7):12-16.

智慧教育的特点篇(2)

近年来,青羊区依托中国教科院专家团队,在继承以前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在“为了智慧的教育”“智慧地进行教育”和“形成教育的智慧”的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学有良教,质量领先,办智慧教育”的价值取向。具体地说,有以下三点。

其一,“智慧教育”是一种追求“超越”的教育。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是不断超越现实的存在,“智慧教育”就是为了实现人的这种超越品性而形成的教育机制。“智慧教育”要求教育者必须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能力和发明创造能力,使他们能够不断地超越现实社会的种种制约,从有限走向无限。

其二,“智慧教育”是一种追求“自由”的教育。“智慧教育”充分尊重学生内心的“慧”,并通过学习主体的实践活动充分发展学生的“慧”能,提高他们有效利用外部资源促进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能力。因此,“智慧教育”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既要为学生的智慧形成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又要适当地引导学生追求自身的解放和自由。

其三,“智慧教育”是一种追求“善”的教育。“智慧教育”不仅关注人们对改造世界的工具性需求,而且也关注人们精神生活的幸福。“智慧教育”要求教育者时刻保持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深刻领会一切知识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人类的幸福和发展,克服理性对于人文的僭越。

中国德育:我们也注意到,您多次提到青羊教育未来发展之“道”,就是办“智慧教育”,请问青羊区为什么要提出“智慧教育”,这一理念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李泽亚:“智慧教育”的提出是我们对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自觉和道路自信,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智慧元素汇聚而成的自然结果,是对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回答。

首先,“智慧教育”的提出是青羊文化传承的历史必然。青羊区位于具有三千多年文明史的成都市,区内历史和文化资源丰富,以青羊宫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以文殊院为代表的佛家文化、以杜甫草堂为代表的草堂文化和以金沙遗址为代表的金沙文化都对青羊区“智慧教育”的提出产生了深刻影响。文化是一种人们习惯化的生活方式,它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基于道教文化、佛教文化、草堂文化和金沙文化的深厚文化底蕴,青羊区提出“智慧教育”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和自洽性,是在对区域文化深刻理解基础上的呼应和传承。

其次,“智慧教育”的提出是青羊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青羊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青羊区社会发展的一面旗帜,对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青羊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设定的2020年教育目标:“到2020年,基础教育普及程度和质量达到国内发达地区中心城区水平,公平优质的教育惠及全民”。其中重点提高后者。要实现这些目标,促进社会进步,既要在区域层面加快学校硬件建设,更需要在区域层面全面实施教育内涵发展。“智慧教育”既是青羊区在当下推动教育深层内涵发展,服务社会进步的主动思考,也是全面打造区域教育品牌,提升区域教育品质的战略选择。

中国德育:能不能为我们详细解读一下,“智慧教育”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李泽亚:有人说,智慧是一个“斯芬克斯之谜”,但这并不意味着智慧是不可以被解释的。我们认为,智慧是人们运用知识、技能等解决问题的能力。“智慧教育”是通过自然的、适切的和动态的教育体制、内容和方式,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反思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人格特质,实现个体全面、自由和充分发展的过程。具体地说,“智慧教育”就是“为了智慧的教育”“智慧地进行教育”和“形成教育的智慧”。

“为了智慧的教育”是从教育目的上来说的。自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以来,教育的异化造成了人的“有知识、无智慧”状态,个体习惯于被动地、不加批判地接受知识,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完全湮没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

“智慧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的智慧的生成和发展,“智慧教育”必须正确处理“智”与“慧”的关系,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放在首要位置,使学生能够自由地选择和运用知识,不被知识所束缚。

“智慧地进行教育”是从教育形式上来说的。教育形式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托,“智慧教育”需要有“智慧”的组织形式。“智慧教育”要给学生提供灵活、适切、动态的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智慧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因而学习组织形式的安排便要适应学生的需求,因而“智慧教育”的组织形式应该突出学习形式的动态性,始终围绕促进和发展学生的智慧来实施教育。

“形成教育的智慧”是从教育结果上来说的。智慧是对普遍规律的把握,因而“智慧教育”就需要有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做支撑。“智慧教育”要给学生提供综合性、多样化、精炼化的学习资源,使学生既能够把握普遍的规律,对事物做出明智的分析和判断,又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知识进行发明和创造。

中国德育:青羊区率先从区域层面提出“智慧教育”的发展理念,是着眼于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那么“智慧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是什么?

李泽亚:“智慧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不同于传统的知识教育,它特别强调智慧形成所需要的自然性、动态性环境,并把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在“智慧教育”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全面、自由和充分的发展,教师的教育智慧得到了充分的彰显和提升,教育管理者的智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运用。“智慧教育”的核心强调个体不仅要有知识,更要有智慧。“智慧教育”和知识教育的区别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传统的知识教育最多只能培养聪明的学生,却无法培养智慧的学生。“智慧教育”注重的是能力的培养,而传统教育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授。

“智慧教育”实现了教育的根本转向,它跳出了知识为个人编织的罗网,真正实现了“人是目的而不是工具”的诉求。当前人们反映强烈的课业负担过重、学生厌学、教师压力过重和学生创新力不足等问题,都可以通过“智慧教育”得到有效的解决。

中国德育:“智慧教育”已成为青羊教育的一张闪亮名片,在推进“智慧教育”的过程中,青羊区在区域层面采取了哪些具体的策略和行动?

李泽亚:为了推进“智慧教育”的发展,我们在确立了“学有良教,质量领先,办智慧教育”的教育理念后,就着手构建智慧管理、智慧课堂、智慧教学三大横向支柱和智慧学区、智慧学校、智慧教师和智慧学生四大纵向体系,通过构建“三横四纵”的青羊“智慧教育”体系,大力推进青羊区的“智慧教育”。

先说说三大横向支柱。为促进“智慧教育”的有效实施,我区创新管理制度,实施智慧管理。一方面,青羊区教育局从制度层面进一步完善学校自主办学的机制,充分调动学校发展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建立相关制度,改革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提升学校的管理效能,将学校置于“政府治理,自主办学,民主监督”的制度环境中,使其走上高效发展的办学道路。青羊区在推进“智慧教育”的过程中,牢牢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在全区层面推进智慧课堂建设,将构建智慧课堂作为青羊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总结提炼出以“以人为本、科学高效、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智慧课堂理念,在全区中小学中逐步构建起了“活动化、生态化、特色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全区中小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的转变。智慧教学就是从知识的教学转变为生命的成长,从师本的教学转变为生本的教学。“智慧教育”的内容在于“精”而不在“多”,要通过精心组织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有时间进行“清思”的活动,从而跳出知识看知识,形成自己的洞察力和创新力。

智慧教育的特点篇(3)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教育学教授马克斯?范梅南的著作《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在中国大陆的热销,智慧教育、智慧课堂、智慧型教师也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界与实践界的热门话语。我们高等职业教育也在探讨这个话题。本论文以高职机电类专业基础课《电工电子技术》为例,构建智慧型课堂,提升教学改革,使课堂从知识技能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技能人”转为培养“智慧者”。带领学生和老师一起追求智慧、体验智慧,最后拥有智慧。因此,针对高职学生,基于专业基础课程的智慧型课堂的探讨和构建研究颇具价值。

一、智慧型课堂研究的意义

1.智慧型课堂的教育宗旨符合高职教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智慧课堂的教育宗旨在于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智慧,协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智慧,指导学生应用自己的智慧,培养学生创造自己的智慧。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建构一种前所未有的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进化、自我完善、自我构建、自我发展,具有独特个性的完整的集成智慧体系。智慧课堂是开放的课堂,更关注差异,张扬个性,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智慧型课堂是基于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但又要超越知识与技能,培养具有持续竞争力的智慧型学生。

而我们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集知识、技能、素质于一身的综合型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性,真正能为社会服务的优质人才。因此,智慧型课堂的教育宗旨符合高职教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2.智慧型课堂的实施理念更适合在专业基础课中构建和推广

在课程中,教师要对基本理论进行有重点、有逻辑的点拨讲授,学生也只有把最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夯实,才谈得上真正的智慧成长。此时,知识不再是零星的知识点,而是连贯有意义的系统知识点。《电工电子技术》是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目前面向大一的学生开设。课程主要涉及电工电子技术部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课题研究在基础课程中构建智慧课堂,尽可能早的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学习能力,主动进行知识的建构,不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分数,而且引领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完善,关注未知世界,关注学生生命的智慧。

3.智慧型课堂的特征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相吻合

智慧型课堂的特征是体现“自主性”、“引导式”“探究式”。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有的内容较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教师用语言也很难讲述,有的定律学生难以掌握,另外还有许多概念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部分还会出现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的特殊情况。

基于以上特点,通过自主性、引导式、探究式等智慧课堂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电工电子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智慧型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IBM全球教育产业副总裁Michael D.king表示,与土地对农耕社会、资本投资对产业经济一样,教育是21世纪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IBM认为智慧教育的五大路标为技术融合、个性化学习路径、知识技能、全球整合和经济联合。它们正在快速聚合,形成全新的变革模式――教育连续统一体。

图1 IBM智慧教育体系

在教育信息化领域,智慧课堂教育始于马来西亚的智慧学校计划(Smart School)。早在1996年初,马来西亚教育部把智能学校确定为 “多媒体超级走廊”计划(Multimedia Super Corridor,简称MSC)的旗舰项目之一。正如智能学校旗舰计划的负责人Norrizan Razall博士所认为的,智能学校计划是一项为信息时代的学生而准备的整体性教育改革计划,其目标直指马来西亚学校制度的整体性变革。

2006 年,新加坡信息通讯发展管理局(IDA)联合新加坡教育部发起了一项为期10 年的新加坡信息计划――“智慧国 2015”(Intelligent Nation 2015),2007 年,新加坡教育部选出5 所“未来学校”以实施“未来学校”计划(Future Schools)。计划指出“未来学校”不仅要适时开发形式各异的教育样本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而且要成为使用类似交互式数字媒体等资讯技术的示范学校。

2011年10月,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了《通往人才大国之路:推进智能教育战略施行计划》。提出全面推行智能课堂教育,实现人才强国之梦。

在我国,智慧教育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中已有所体现,一些地方已将智慧教育纳入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例如,宁波市镇海区正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建设。还有上海、苏州、无锡、武汉等各地也在积极推进智慧教育建设。

三、智慧型课堂的构建与实施

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和《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文件精神,围绕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条主线,以机电一体化专业核心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技术》为切入点,打造智慧课堂,促进课堂教学品质内涵发展,建构一种前所未有的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进化、自我完善、自我构建、自我发展,具有独特个性的完整的智慧课堂体系。

1.构建真实的、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智慧课堂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对于有效的教学十分关键。创设教学情境,就是要尽可能创设真实的、日常的、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教师巧妙地创设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做到人人参与、个个思考。同时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基于“真实问题”将不同学科知识整合起来,去挖掘知识更广、更深的意义。这样才有可能产生智慧的火花,从而更进一步发展和锻造自己的智慧。

例如:在讲“了解异地控制电路”时,可以结合“两地控制同一灯”这一实例,并配以实际操作,这样既能将课堂知识直接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最终引领他们去独立思考新的问题。

2.营造动静结合、宽松和谐的智慧课堂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爱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 智慧课堂的教学过程是一种动态的不断前进和深入的过程,相对于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以及“独角戏”,智慧教学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地学习,创造性自主地思考和行动。课堂气氛追求的是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主体动心、动手、动口、动脑,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当然,作为课堂环境建设的主导角色,教师应当深刻意识到,课堂的智慧应当从动与静的平衡中来,学生在动中实践和体验,在静中思考和提炼,然后再获得提升。既要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不至于使他们过多受制于外界的干扰和牵制,又要给学生提供宽松的课堂空间,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锻炼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3.创设民主、自由的智慧课堂管理体制

民主、自由的课堂管理为教师教学创新,学生智慧生成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为教师提供创造性发挥教学智慧的空间,学生的智慧火花才能够得以真正的释放。

首先要树立以学生的智慧发展为本的课堂管理观。以近年来,国外在课堂管理中特别强调健康课堂管理的思想,主张通过“为每个学生营造一种以相互信任和尊重为基础的愉快、健康、高效、融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自强、自尊、自立的心理,从而使学生在课内外过一种健康、幸福和有意义生活”。另外,在课堂管理策略上,由注重教师外在控制向注重学生内在发展转变,让学生承担他们自己可以承担的责任,自己管理自己,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从而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4.采用引导学生智慧生成的策略和方法

采用开放式教学法,打破把学生束缚在预定的行为及知识、技能框架内,将学生视为机械加工的对象与材科,将所谓有用的知识、技能以及行为规范向学生进行强制性灌输的局面,开放的智慧教学方法虽不否定对知识掌握的必要性,但却不止于对知识的认同性掌握,而是在帮助学生掌握人类知识成果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精神,将学生的学习由感知、记忆水平提高到想象、思维的高度,通过启发式的教和探究式的学促进学生的智慧成长。

采用“学生参与式”的教学策略,也就是在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方法、实施过程以及课程评价的各个环节体现学生的积极主动地位,使他们参与实践、参与创新并在能力的成长中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采用 “头脑风暴法”。在讨论、互动中,教师对学生的观点暂缓判断,而在一定的时间内让尽可能多的观点呈现出来。就像“风暴”刮过大脑一样,这样就能激活参与者的思维,使其智慧得以极大地迸发。图2为基于智慧课堂的互动设计。

图2 智慧型课堂的互动设计

5.探索科学、合理的智慧课堂形成性评价机制

马斯洛说过“每个人在出色完成一件事后都渴望得到别人对他(她)的肯定和表扬,这种表扬就是激励人的上进心,唤起人高涨情绪的根本原因。”科学、合理的激励性评价,能给学生以帮助,给学生以鼓励,给学生以信心。激励性的评价,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及变化发展;既要关注水平,更要关注学生情绪态度。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学习兴趣自然就浓了,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四、智慧型课堂开展的效果与成果分析

智慧教育的特点篇(4)

关于“智慧”的英文表达,一个是Smart,一个是Inteligent,还有一个是Wisdom。“一个聪明的人会给你一个聪明的答案,而一个智慧的人会给你一个聪明的问题。”我们教育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去回答问题,关键是能够提出问题。

到底什么是智慧教育(系统)?黄荣怀认为,智慧教育(系统)是一种由学校、区域或国家提供的高学习体验、高内容适配性和高教学效率的教育行为(系统),它能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为学生、教师和家长等提供一系列差异化的支持和按需服务,能全面采集并利用参与者群体的状态数据和教育教学过程数据来促进公平、持续改进绩效并孕育教育的卓越。

黄荣怀表示,教育的核心在于教育教学模式,而教育教学模式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分析学习者特点。我们以前用学生的人格特征、性格等来分析学习者的特点,并因材施教,其实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十分有趣的是,黄荣怀对“数字土著”与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如果你小于20岁,你就是数字土著;如果你大于20岁,无论你懂多少技术,你就是数字移民;如果你大于40岁,且拒绝使用技术,你就是数字恐龙。而且,数字土著和数字移民两者各自具有偏好特点。

谈到学习,黄荣怀认为其可以分为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正式学习是由学校控制目标,而非正式学习则是由学习者控制目标。从另一个维度来说,学习还可以是有意愿的或者是随意性的,过去的学生可能会按照学校要求完成学习目标,而今天的学生则可能会容易偏离规定的学习目标。

智慧学习环境有其自身的技术特性,即跟踪学习过程,识别学习情境,感知学习物理环境,联接学习社群,轻松、投入和有效的学习。智慧学习环境是一种能感知学习情景,识别学习者特征,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与便利的互动工具,自动记录学习过程和评测学习成果,以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学习场所或活动空间。智慧学习环境实现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的融合,能更好的提供适应学习者个性特征的学习支持和服务。

智慧教育的特点篇(5)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3-0072-03

在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经常会听到某高校建成了“智慧教学环境”或“智慧校园”,甚至有些高校进行了简单的信息化教学设施的改造,也冠名为“智慧教育环境”建设。是技术发展太快,还是概念炒作呢?或者是人们对“智慧教学环境”的内涵理解有偏差呢?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智慧教育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现阶段已经建成的智慧教学环境进行了实地调研。希望通过开展此项研究找到当前智慧教学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为今后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提供建议。

一、智慧教学环境的内涵

今天我们所说的智慧教育源于IBM提出的“智慧地球”,智慧地球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公司和人们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智慧地球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①对环境透彻的感知力,通过利用物联网等实现随时随地感知、测量、捕获和传递信息;②更全面的互联互通,在有线和无线网络支持下,利用先进的系统协同工作实现全面互通;③深入的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获取智能化的洞察并付诸实践,进而创造新的价值。[1]

《2015中国智慧学习环境白皮书中》指出,智慧学习作为一类学习系统,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大数据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高科技来全面感知学习情境、识别学习者特征,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与便利的互动工具,自动记录学习过程和测评学习结果,有效支持人们的终身学习、职业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可以实现人们能够在任意时间(Any time)、任意地点(Any where),以任意方式(Any way)和任意步调(Any pace)(简称4A)进行学习,这类学习环境能够支持学习者轻松地(Easy Learning)、投入地(Engaged Learning))和有效地(Effetive Learning))(简称3E)学习。[2]

我国学者祝智庭教授认为:智慧教育的真谛就是通过构建技术融合的学习环境,让教师能够施展高效的教学方法,让学习者能够获得适宜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和美好的发展体验,使其由不能变为可能,由小能变为大能,从而培养具有良好的价值取向、较强的行动能力、较好的思维品质、较深的创造潜能的人才。[3]

通过对上述概念的分析可以看出,智慧教学环境的基本条件是对环境的感知、全面的互联互通和深入的人工智能;智慧教学环境中主要用到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感知学习环境和学习者特征、营造学习情景,主动提供学习资源、自动记录和评价学习结果;智慧教学环境建设为培养具有良好的价值取向、较强的行动能力、较好的思维品质、较深的创造潜能的人才,提供环境保障。

智慧教学环境主要具有如下特征:①ρ习者和环境的感知,比如,通过一些传感设备(物联网)实时控制教室的温度、湿度、亮度等,为学习者提供最为舒适的学习环境;②个性化资源的推送,在智慧教学环境中,可以实时感知学习过程,并主动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源;③对学习结果的记录与分析。智慧教学环境通过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记录与分析,可自动分析学习者的特征和学习情况,并产生相应的学习报表或者学习建议;[4](4)智慧教育最根本的特征是要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终极目标。

二、智慧学习环境的建设现状

当前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部分高校已经建成了智慧教学环境示范区。为深入研究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与应用情况,笔者对部分高校的智慧教学环境示范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当前的智慧教学环境可分如下几类:

1.普通多媒体教室的改造升级

在已经建设成功的“智慧教室”中最为初级的是普通多媒体教室的升级版,此类教室只是对普通多媒体教室进行了装修和改造,使得教室中的座位灵活、舒适,其多媒体设备配置更加先进。当前改造成功的多媒体教室中基本都安装了高清投影、交互式电子白板或互动式大屏幕、无线扩音系统等。

2.课堂互动工具应用型

当前智慧教室中的互动系统种类繁多,比较常见的主要包括:利用台式电脑通过局域网进行互动、利用Internet进行远程的互动教学、基于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互动系统:

(1)基于台式电脑的互动系统。这种类型的教室中,每个学生座位上配有一台台式计算机,通过相关的互动软件,可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网络环境下的实时互动交流,包括教师单独辅导,下发、上传资料等。

(2)基于网络的远程直播、互动系统。为实现跨校区之间、跨区域之间的教学直播互动,部分院校建设了“远程直播”教室。在此类型教室中通过高清摄像机、直播管理系统,可实现远距离直播、互动等功能。此外,通过录播控制系统,也可以实现对教师授课过程的自动录制和保存。

(3)基于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课堂互动系统。有些学校的“智慧课堂”可以看到基于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互动系统,此类互动系统可以让师生之间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互动,下发、上传资料,也实现了学生实时投票、抢答等功能。另外,此类课堂互动系统已经初步实现记录课堂教学过程,并对授课情况可进行初步分析与统计。

3.教学资源库及社会化软件应用型

(1)有些地区或学校建设了相应的资源库或学习平台,便称之为智慧教育环境。

(2)还有些学校可利用微信、QQ等社会化软件实现新生注册、宿舍查询等功能,他们把这些社会化软件的简单应用说成了智慧校园。[5]

4.环境友好型

(1)教学环境的提升

部分智慧教学示范区中教室颜色鲜艳、明亮,走廊和学习区温馨、清爽,桌椅板凳舒适、灵活,教室里面配置了中央空调、电动窗帘等,整个示范区使学生能感受到愉悦、清新。但在信息化智能技术的应用方面,很少看到大数据分析系统、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技术的应用,因此,这些环境也难以称为智慧教学环境。

(2)物联网的初步应用

有些学校建成的“智慧教室”中开始使用一些初级的物联网设备,比如,显示温度、湿度、照度等参数设备。仅仅使用一些物联网设备也难以称之为智慧教学环境。

5.综合应用型

一些学校智慧教室中综合了各种前沿技术,我们似乎看到了智慧教育的影子。此类教学环境中:教室实现有线和无线网络的全覆盖;教室外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和RFID考勤机,这些系统采集的数据可直接传送到教务系统;可以感知教室的温度、光线等,并可实现自动控制;开发了基于云计算的教育资源库和移动学习管理系统;此外,还有智能控制系y、增强现实的互动演示和视频会议系统、自动录播系统等。[6]

三、现阶段高等院校智慧教学环境“智慧”的缺失

通过对智慧教育内涵的研究,结合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现状,发现现阶段“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与传统教学环境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还没真正实现“智慧教育”。下面笔者对照智慧教育的概念与特征,从环境建设、技术的运用以及对人才培养的支持等方面对现阶段的“智慧教学环境”加以分析:

1.对环境和学习者的感知

感知学习情景涉及学习者特征分析、传感器技术和自动推理等方面的应用,通过信息采集、动态建模和情景推理三个模块来实现[7],要感知学习情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智慧教学环境中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还处在最初级的对基本环境的感知方面,比如,温度、湿度和光线的感知,缺乏对物联网的深入应用。要实现对学习者特征的自动识别,必然用到人工智能、学习分析等技术,但在目前的智慧教育环境中还没有看到成功案例。

2.智慧教育资源的提供

智慧资源是指以培养具有21世纪生存技能的智慧创造者为目的,支持智慧学习和智慧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具有泛在性、情景感知性、联通性、进化性、多维交互性和个性化智能推送等核心特征的新型数字化学习资源[8]。在智慧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应用过程中:首先,用到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其次,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向学习者进行优质教育资源的精准推送;第三,可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全面感知学习环境,利用VR技术营造更为真实的学习情境。在当前建设的“智慧教学环境”中,虽然可以看到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工具,但它们并没有达到智慧资源的标准。

3.对学习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Siemens认为学习分析是:“关于学习者以及他们的学习环境的数据测量、收集、分析和汇总呈现,目的是理解和优化学习以及学习情境”[9],学习分析必然会用到学习科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目前我们看到的是一些授课软件对课堂的记录与初步的数据统计,并不能达到学习分析的标准。在对教学过程的记录过程中,通过自动录播系统,可以实现对教学过程的自动录制,但这种记录只能是机械的记录,缺少智能成分。

4.对教育目标的实现

智慧教育最根本的特征是要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标,即“要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创新;要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10]。要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智慧教学环境应做到如下几点:首先,要改变知识产生、传播和管理的方法和模式,让知识变得触手可及;其次,要支持学习者的终身学习、职业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第三,要营造良性的教育生态环境,使学习者能随时、随地开展所需的学习。显然目前的“智慧教学环境”还不能支持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标,因此还难以称之为智慧教学环境。

四、智慧教学环境建设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目前建设的很多“智慧教学环境”只能说是现代教育环境,还不能称之为智慧教学环境。要真正实现智慧教学环境,还需要在教育理论、技术和方法等方面大幅提升。结合上述分析,本文对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提出如下几点认识:

1.强化顶层设计,准确定位,系统规划

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校园环境、教室环境、硬件设施、软件系统,甚至还包括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学生的学习习惯、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因此,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强调顶层设计,对我们将要实现的目标进行系统的规划。

2.遵从事物发展规律,循序渐进,稳步推进

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过程中还伴随着教学方法、理念的转变。因此,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应该在系统规划的基础上分阶段开展,循序渐进地做好每个阶段的工作,最后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智慧教育。

3.明确智慧教育本质,平心静气,不忘教育根本

智慧教育的本质是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更优质的环境、更人性化的服务。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必然用到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智慧教学环境必然能给师生提供更便捷的教与学支持,让学生可以开展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意方式的学习;智慧教学环境必然给师生提供丰富的、个性化的资源和及时的教与学的分析报告;智慧教学环境可以支持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标。满足了上述条件才可称之为智慧教学环境,切不可将简单的环境改造、软件应用和资源建设冠名为智慧教学环境。

五、结束语

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应该有一个长远的、系统的规划,盲目的、填鸭式的建设只会造成对人力、财力的浪费,不利于智慧教学环境的应用;而把普通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冠名为“智慧教学环境”是对“智慧教学环境”这一概念的滥用,这样不利用智慧教育的良性发展。在智慧教学环境的建设中,我们应该在认清现状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站在教学理论和技术的前沿脚踏实地,不断追求,逐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教学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1]IBM商业价值研究院.智慧地球赢在中国[EB/OL].https:///services/multimedia/smarter_ planet_zh_cn.pdf.

[2]黄荣怀等.2015中国智慧学习环境白皮书中[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2015.9.

[3]祝智庭.智慧教育新l展: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及智慧学习空间[J].开放教育研究,2016(2):18-25.

[4]黄荣怀等.智慧教育的三重境界:从环境、模式到体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6):8-9.

[5]陈琳,王蔚,李佩佩,李冰冰.智慧校园的智慧本质探讨――兼论智慧校园“智慧缺失”及建设策略[J].远程教育杂志2016(4):17-24.

[6]聂风华,钟晓流,宋述强.智慧教室:概念特征、系统模型与建设案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7):5-8.

[7]张永和,肖广德,胡永斌,黄荣怀.智慧学习环境中的学习情景识别――让学习环境有效服务学习者[J].远程教育杂志2012(2):85-89.

智慧教育的特点篇(6)

【基金项目】宁波市智慧产业人才基地第七批核心引导课程(71);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知识课堂向智慧课堂的转变与实施”(JG201321);校级科研项目“智慧教育发展对策研究及对高职教育的启示”(2013Y10)。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21-0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教育学教授马克斯・范梅南的著作《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在中国大陆的热销,智慧教育、智慧课堂、智慧型教师也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界与实践界的热门话语。我们高等职业教育也在探讨这个话题。本论文以高职机电类专业基础课《电工电子技术》为例,构建智慧型课堂,提升教学改革,使课堂从知识技能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技能人”转为培养“智慧者”。带领学生和老师一起追求智慧、体验智慧,最后拥有智慧。因此,针对高职学生,基于专业基础课程的智慧型课堂的探讨和构建研究颇具价值。

一、智慧型课堂研究的意义

1.智慧型课堂的教育宗旨符合高职教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智慧课堂的教育宗旨在于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智慧,协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智慧,指导学生应用自己的智慧,培养学生创造自己的智慧。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建构一种前所未有的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进化、自我完善、自我构建、自我发展,具有独特个性的完整的集成智慧体系。智慧课堂是开放的课堂,更关注差异,张扬个性,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智慧型课堂是基于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但又要超越知识与技能,培养具有持续竞争力的智慧型学生。

而我们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集知识、技能、素质于一身的综合型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性,真正能为社会服务的优质人才。因此,智慧型课堂的教育宗旨符合高职教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2.智慧型课堂的实施理念更适合在专业基础课中构建和推广

在课程中,教师要对基本理论进行有重点、有逻辑的点拨讲授,学生也只有把最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夯实,才谈得上真正的智慧成长。此时,知识不再是零星的知识点,而是连贯有意义的系统知识点。《电工电子技术》是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目前面向大一的学生开设。课程主要涉及电工电子技术部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后续课程的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课题研究在基础课程中构建智慧课堂,尽可能早的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学习能力,主动进行知识的建构,不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分数,而且引领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完善,关注未知世界,关注学生生命的智慧。

3.智慧型课堂的特征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相吻合

智慧型课堂的特征是体现“自主性”、“引导式”“探究式”。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有的内容较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教师用语言也很难讲述,有的定律学生难以掌握,另外还有许多概念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部分还会出现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的特殊情况。

基于以上特点,通过自主性、引导式、探究式等智慧课堂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电工电子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智慧型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IBM全球教育产业副总裁Michael D.king表示,与土地对农耕社会、资本投资对产业经济一样,教育是21世纪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IBM认为智慧教育的五大路标为技术融合、个性化学习路径、知识技能、全球整合和经济联合。它们正在快速聚合,形成全新的变革模式――教育连续统一体。

图1 IBM智慧教育体系

在教育信息化领域,智慧课堂教育始于马来西亚的智慧学校计划(Smart School)。早在1996年初,马来西亚教育部把智能学校确定为 “多媒体超级走廊”计划(Multimedia Super Corridor,简称MSC)的旗舰项目之一。正如智能学校旗舰计划的负责人Norrizan Razall博士所认为的,智能学校计划是一项为信息时代的学生而准备的整体性教育改革计划,其目标直指马来西亚学校制度的整体性变革。

2006 年,新加坡信息通讯发展管理局(IDA)联合新加坡教育部发起了一项为期10 年的新加坡信息计划――“智慧国 2015”(Intelligent Nation 2015),2007 年,新加坡教育部选出5 所“未来学校”以实施“未来学校”计划(Future Schools)。计划指出“未来学校”不仅要适时开发形式各异的教育样本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而且要成为使用类似交互式数字媒体等资讯技术的示范学校。

2011年10月,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了《通往人才大国之路:推进智能教育战略施行计划》。提出全面推行智能课堂教育,实现人才强国之梦。

在我国,智慧教育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中已有所体现,一些地方已将智慧教育纳入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例如,宁波市镇海区正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建设。还有上海、苏州、无锡、武汉等各地也在积极推进智慧教育建设。

三、智慧型课堂的构建与实施

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和《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文件精神,围绕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条主线,以机电一体化专业核心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技术》为切入点,打造智慧课堂,促进课堂教学品质内涵发展,建构一种前所未有的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进化、自我完善、自我构建、自我发展,具有独特个性的完整的智慧课堂体系。

1.构建真实的、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智慧课堂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对于有效的教学十分关键。创设教学情境,就是要尽可能创设真实的、日常的、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教师巧妙地创设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做到人人参与、个个思考。同时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基于“真实问题”将不同学科知识整合起来,去挖掘知识更广、更深的意义。这样才有可能产生智慧的火花,从而更进一步发展和锻造自己的智慧。

例如:在讲“了解异地控制电路”时,可以结合“两地控制同一灯”这一实例,并配以实际操作,这样既能将课堂知识直接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最终引领他们去独立思考新的问题。

2.营造动静结合、宽松和谐的智慧课堂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爱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 智慧课堂的教学过程是一种动态的不断前进和深入的过程,相对于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以及“独角戏”,智慧教学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地学习,创造性自主地思考和行动。课堂气氛追求的是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主体动心、动手、动口、动脑,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当然,作为课堂环境建设的主导角色,教师应当深刻意识到,课堂的智慧应当从动与静的平衡中来,学生在动中实践和体验,在静中思考和提炼,然后再获得提升。既要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不至于使他们过多受制于外界的干扰和牵制,又要给学生提供宽松的课堂空间,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锻炼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3.创设民主、自由的智慧课堂管理体制

民主、自由的课堂管理为教师教学创新,学生智慧生成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为教师提供创造性发挥教学智慧的空间,学生的智慧火花才能够得以真正的释放。

首先要树立以学生的智慧发展为本的课堂管理观。以近年来,国外在课堂管理别强调健康课堂管理的思想,主张通过“为每个学生营造一种以相互信任和尊重为基础的愉快、健康、高效、融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自强、自尊、自立的心理,从而使学生在课内外过一种健康、幸福和有意义生活”。另外,在课堂管理策略上,由注重教师外在控制向注重学生内在发展转变,让学生承担他们自己可以承担的责任,自己管理自己,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从而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4.采用引导学生智慧生成的策略和方法

采用开放式教学法,打破把学生束缚在预定的行为及知识、技能框架内,将学生视为机械加工的对象与材科,将所谓有用的知识、技能以及行为规范向学生进行强制性灌输的局面,开放的智慧教学方法虽不否定对知识掌握的必要性,但却不止于对知识的认同性掌握,而是在帮助学生掌握人类知识成果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精神,将学生的学习由感知、记忆水平提高到想象、思维的高度,通过启发式的教和探究式的学促进学生的智慧成长。

采用“学生参与式”的教学策略,也就是在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方法、实施过程以及课程评价的各个环节体现学生的积极主动地位,使他们参与实践、参与创新并在能力的成长中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采用 “头脑风暴法”。在讨论、互动中,教师对学生的观点暂缓判断,而在一定的时间内让尽可能多的观点呈现出来。就像“风暴”刮过大脑一样,这样就能激活参与者的思维,使其智慧得以极大地迸发。图2为基于智慧课堂的互动设计。

图2 智慧型课堂的互动设计

5.探索科学、合理的智慧课堂形成性评价机制

马斯洛说过“每个人在出色完成一件事后都渴望得到别人对他(她)的肯定和表扬,这种表扬就是激励人的上进心,唤起人高涨情绪的根本原因。”科学、合理的激励性评价,能给学生以帮助,给学生以鼓励,给学生以信心。激励性的评价,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及变化发展;既要关注水平,更要关注学生情绪态度。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学习兴趣自然就浓了,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四、智慧型课堂开展的效果与成果分析

1.学生评价该智慧型课堂是一个“引导争辩的课堂”“唤醒智慧的课堂”“走向生活的课堂”。将课堂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知识的汇聚、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情感的融合,尤其需要将教育者的教育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教育。学生认为受益匪浅。

2.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对可能出现的“意外”预先想好对策、对学生的学习及时进行反馈等都将直接触发学生智慧地学。面对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师的应变能力,更要求教师在随机应变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根据教学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课前的预设,给学生腾出空间,为生成提供条件,鼓励生成。同时教师精心编写理实一体化、通过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体现基础性,应用性和先进性的教材。通过教材辅助实现高效的智慧教学。

智慧是植根于爱的,教师不仅要尊重和宽容学生,更要欣赏学生的独特感受和多元见解。充满智慧的课堂,吸引着每一个学生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融合、心灵的交互,学生的思绪得以飞扬,灵感得以激发,智慧得以生长。让我们一起追求智慧、体验智慧,最终成为一个拥有智慧的人。

参考文献:

[1](加)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2]王红霞.基于学生精神成长的美国课堂研究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3,1.

[3]吴用军.关于智慧课堂的再思考[J].新课程研究.2008,4.

[4]李作章.学生转向:澳大利亚大学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的有效路径[J].外国教育研究.2011,7.

[5]杨晓奇,李如密.课堂教学如何葆有蓬勃的诗性活力[J].教育科学研究.2013,4.

[6]王红艳,吴志华,宫红英.国外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实施的影响因素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12,7.

[7]高燕.新加坡“未来学校”的发展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3,1.

[8]张平.德国职业院校的职业能力理念和实践[J] 国外职业教育 2012,10.

[9]金江军.智慧教育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2,12.

智慧教育的特点篇(7)

近年来,于洪区委、区政府在创建教育强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信息化助推教育现代化等方面积极投入,保障机制完善,特色应用创新,使教育现代化资格准入和信息化建设两项阶段性工作走在了沈阳市的前列。2016年11月15日,沈阳市教育局、沈阳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对于洪区推进教育现代化第二阶段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了督导验收,全体评估组成员和来自全市14个区县(市)教育局领导对于洪区的工作进行了赞扬与肯定――于洪区的智慧教育集中代表了沈阳市智慧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为沈阳智慧城市的创建树立了榜样。

为推进沈阳智慧城市建设,于洪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城区建设。区教育局科学规划论证,动员全区校长、教师积极打造智慧教育平台。区电教馆依托沈阳市教育城域网,搭建了“精细管理――桥之脉、教研培训――桥之魂、资源共享――桥之基、教学互动――桥之眼、育人可――桥之灵、保障服务――桥之堤”的智慧管理、智慧教研、智慧评价、智慧科研体系的智慧教育平台。2016年9月26日,在黑龙江、辽宁、吉林三省召开的信息化工作研讨会上,于洪区电教馆馆长石猛代表沈阳市进行了经验交流,受到了与会者的好评,区电教馆也被授予“东北地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沈阳市的智慧教育走在了东北地区的前面,而于洪区更是沈阳智慧教育的示范基地。

“十二五”以来,于洪区委、区政府坚持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为创建教育强区目标,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扶持,以点带面;软硬并举,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对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及硬件环境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02亿元,面向多领域、把握关键点,先行先试、超前布局,逐步夯实教育信息化根基。并依托沈阳教育城域网建立二级站,每年投入36万元租用联通公司裸光纤53个点位,全部实现区内所辖学校“校校通”,这标志着于洪教育又向信息化迈出了一大步。如今,于洪区49所中小学共计998个班级全部实现了“班班通”,投影白板互动教学成为常态,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全面整合;全区2784名教师全部开通了“人人通”,通过个人网络空间不断提升专业化素养,大大地提高了教书育人质量。截至2015年底,全区所有学校实现了多媒体数字校园全覆盖,为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智慧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微课平台系统、远程互动教研系统等平台体系的打造,强有力地支撑了师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学业评价水平、特长养成水平,为“智慧于洪”的创建提供了发展空间和人才保障。

二、高标准智慧教育创新,

抢占信息化制高点

一是服务一线,为学校发展提供平台。于洪区智慧教育工作依托沈阳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围绕“一个核心,两个突破,三个服务”工作思路高水平创新,以应用为核心,以课堂教学改革和数据采集为突破,坚持为学生成长服务,为教师发展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依据国家“三通两平台”建设要求,全区教师在沈阳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全部开通了“人人通”空间,通过网络空间随机开展区级、校级、班级三级网络平台互动对接。现已在沈阳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传信息资源16531条,下载资源55389次,教师空间开通率100%,班级空间开通率100%。各学科教研员将本区优质资源上传到教育资源服务平台进行共享,校级管理员把校本特色资源上传到班级网络平台,不断丰富区、校资源库,使优质资源得到充分共享。

二是以智慧资源建设为重点,为教师提供教学融合平台。于洪区电教馆积极推进沈阳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融入教研培训之中,在保证平台基础数据操作上加大与各学科教研员的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名师社区”和“教研社区”的引领、带头与辐射作用,实现线上智慧教研,提高智慧教研效率。智慧教研的本质是以教师专业成长为中心,通过信息化手段构建并创新有效的智慧教研模式,以实现个性化、智能化和体验化成长环境,形成智慧教研培训内容和优质教研资源科学共享机制,多层次、多角度培养并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如沈阳市一七中学开通“名师社区”26个,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全部学科,通过教研员带动教师应用好智慧教学管理功能,通过教师引领学生使用好智慧课堂空间,形成了师生互动、生生共享,提升了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智慧教育资源在大数据时代实现了学习者打破时空界限,随时随地利用收集的数据分析挖掘数据背后的深层次知识,促进了教师专业化的智慧建构。如东平湖街第一小学(以下简称东平湖一小)校长佟立东利用智慧教室大屏幕为来校调研的国家及省市领导和专家亲自演示的“转变管理方式、实现网络办公、提高课堂效率、助力教研科研、畅通家校互动、拓展育人途径、提升培训质量、科学评价师生”智慧管理模块,就彰显了“用诚心酿品位、用恒心塑品牌、用爱心铸品行、用信心砺品质”的数字校园建构特色。

三是智能维护,为智慧教育发展筑建桥梁。于洪区以建设“数字校园”助推智慧教育发展,加大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一项战略举措。目前,该区已经实现了“光纤千兆进校园,百兆到桌面;班班通,堂堂用”的目标。为确保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时空性和效益性,于洪区推出了高端智能维护先进举措。区教育局根据数字校园的建设要求,结合基层学校的实际需求每年拨款40万元专项经费,依托沈阳市信息技术支持与运营维护平台,对全区信息化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创新了依托支持服务平台、组建专业维护团队、形成维护机制的制度化和常态化三项智能维护举措,保证了全区智慧教育体系的高效、畅通、安全运行。于洪区作为沈阳市信息技术支持与维护试点工作的示范区,得到了中央电教馆领导与专家的高度评价,先后接待了来自湖北、江西及省内各市从事信息化工作的校长和教师的参观学习。

三、高水平优化智慧教育资源,

全面提高智慧教育水平

于洪区高水平整合优化智慧教育资源,打造出“市教研院专家引领、区教育局行政推进、区电教馆组织落实、各学校实践研究”的智慧教育发展模式,推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使智慧教育整体水平全面提升,更好、更快地推进本区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区域智慧教育环境全面优化。于洪区顺利完成了教育云数据中心、网络安全与监控中心、数字校园运营维护中心和教育资源云平台的打造,为全面提升区域智慧教育整体水平提供了保障;实现智慧教育的大数据管理和高效的资源共享服务,科学统筹市、区、校三级交互式教学设备、校园网站、电子备课、电子阅览等资源,实现了无线网络系统无盲点、全覆盖。目前,于洪区以“云服务”理念创新构建的智慧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基于网络的业务平台和工作模式运行顺畅,基于数据采集和分析的监测评价系统日臻完善。

二是教师队伍的智慧教育能力不断优化。于洪区与沈阳市教育研究院学习科学委员会共同开展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新教师培养”已深入推进,课程以智慧教师养成为目标,主要围绕“信息技术背景下回归教育本源,关注个体成长与能力获得;基于课程教学实践开发学生智力,让学生身心协调成长,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数据思维视角下的学生身心发展数据的挖掘与应用”三大智慧能力提升主题,形成了以全区教师智慧教学学科全覆盖为基础,以“交互式教学”“计算机大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大赛”为突破点,以教师“个性化学习”为切入点的教师智慧教育素养发展与提升的新常态。

智慧教育的特点篇(8)

 

0 引 言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1]。在“互联网+”的新形势下,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构建智慧职业教育,教育关乎国计民生,职业教育也是政府大力倡导与扶持的,当下很多国家已着手对智慧教育进行系统化的研究[2]。

 

1 智慧教育概念

 

智慧教育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无线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打造的物联化、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是数字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旨在提升现有数字教育系统的智慧化水平,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主流业务的深度融合[3]。

 

2 “互联网+职业教育”智慧教育

 

2.1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张亚丽等[4]总结高等职业教育有八大特征: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师资队伍的“双师型”、办学形式的开放性、毕业生的“双证型”、专业设置的灵活性、服务面向的区域性和课程建设的务实性。

 

高职生源主要是高中毕业生(普招),高中生文化基础相对扎实,但专业知识薄弱,开始学习时较困难,但入门提高较快。高职学生与本科生相比,智力基本一样,但自控能力相比较差。所以要从非智力因素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实际动手能力。笔者通过多年的职业教育经验体会到对于高职生教育教学的精髓在于先教其成人然后再教其成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清楚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障碍及原因,再根据教学原理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依据多年的职业教育经验及上述智慧教育的定义构建了“互联网+职业教育”智慧教育解决方案,此方案可概括为“一个云服务中心,两大门户,三大系统,四个应用”+“两个保障”[5]。突显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最终达到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与定位的目的。

 

2.2 “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智慧教育总体架构

 

“互联网+职业教育”智慧教育的搭建首要是在“网络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完成“公共支撑平台”与“公共支撑系统”的搭建。通过对“智慧应用”的数据整合,实现智慧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换。实现Web门户、手机客户端、短信、邮件等方式的智慧教育信息的“综合信息服务”,最终实现智慧管理服务、智慧教学服务、智慧环境服务、智慧学习服务。“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智慧教育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智慧教育总体架构

 

3 “互联网+职业教育”智慧教育方案

 

智慧教育方案拥有电信级云服务平台,在对校园各类信息系统和信息服务进行整合的基础上,通过校园网、运营商无线通讯网络、3G、4G网络等传输途径,为学校教职员工、学生提供在线智慧教育服务。用户可以不受空间、时间的束缚,随时利用PC或手机等移动终端查阅(订阅)所需信息,掌握校园情况,及时处理个性化事务。

 

智慧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无外乎是与教学相关的活动,包括智慧管理服务系统、智慧教学服务系统、智慧学习服务以及教育的智慧环境保障。

 

3.1 智慧管理服务系统

 

智慧管理服务系统可为学校管理者提供教学及学生管理动态分析,为上层提供决策支持。在智慧教育方案中,智慧管理将为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服务,包含学生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办公管理系统、综合管理系统。

 

3.2 智慧教学服务系统

 

智慧教学服务系统包含系统管理、选课管理、排课管理、排考管理、成绩管理、毕业审核、教室资源管理、培养方案管理、教师信息管理、教学质量评估。系统采用整体的观点,将整个学校的数字化教学与管理环境建设看作一个整体,强调通过提供统一的接口、平台与工具,将学校的教学管理应用系统集成起来 ,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智慧教学服务具有如下特点:

 

(1)个性化培养:通过教师在校期间的教育教学等数据,对学生的个性化特征进行分析,为在校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提供数据支持。

 

(2)教学分析:持续、系统地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行为、测验作业、学习兴趣、考试分数等数据,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及时反馈,为学生学习效果改善提供个性化服务。

 

(3)教学督导:通过智慧教育平台实现督导日常工作的听课、调研、评价及信息反馈等工作,实现监督、检查的实时性和公正性,从而提高督导效率。

 

(4)在线学习:在在线学习过程中对学习者的学习轨迹进行详尽的跟踪,设计针对学习者学习时间的大数据研究。记录学生在学习视频、浏览电子资源、在线讨论、阅读教材、参加实验、完成作业等项目上花费的时间差异,掌握学生的学习习惯,以便进一步优化课程设计。

 

(5)网络备课:教师在备课时,除了借助教材及教学用书外,可以通过云服务中提供的资源获取更多信息,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拓展了教师上课的思路,也开阔了教师的教育视界。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信息整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环节设计的质量与艺术性。

 

(6)数字图书馆:统计和分析图书馆的学生访问情况、借阅情况、借阅文献情况、馆藏与借阅关系等。并进一步分析以上数据与学生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

 

(7)就业去向指导:通过学校学科设置、学生就业意图、市场需求等数据展开分析,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指导,为每个毕业生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

 

3.3 智慧学习服务系统

 

智慧学习服务系统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交流及自主学习。以教学(学习)为目的、以个性空间为特色开展建设。智慧学习服务具有如下特点:

 

(1)网络学习:在网络学习(翻转课堂)的模式下,学生在有网络环境的条件下完成知识的学习,通过PC、移动设备等可无时无刻的自由学习,从而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其成为师生之间互动的场所,教师可现场答疑解惑,让课堂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2)学习资源:学生可以从智慧教育网络包括互联网享受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去教授相关知识。

 

(3)学习评价:通过学习诊断过程了解学生已达到的水平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学习不利(或有利)的原因,通过分析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调节与控制,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获得的成绩得到老师和家长的了解、肯定和赞扬;学习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激励和引导功能。

 

(4)交互式学习:学生通过交互式学习有了更多的自由支配空间,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学生的动脑、动手、动眼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索新知识,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同时学生还可以采取分组讨论、分组学习的方式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培养团队精神。

 

3.4 智慧环境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感知是“智慧教育”建设的技术基础,可以实现对校园内各种设备及环境的实时监控。视频监控、一卡通、RFID、智能录播、智能停车管理等感知技术与设备在学校中都有很多的应用,例如可以将校园一卡通与RFID技术整合,实现对出入人员管理、学生教室的考勤、实训室的控制与管理、图书馆的管理及贵重设备防盗等[6]。

 

3.5 两个保障

 

3.5.1 信息标准体系

 

当前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教育信息管理标准非常重要,信息标准体系确定了智慧教育的数据采集及管理的标准及规范,促进智慧教育数据的融合以及各种系统之间的互通互联。

 

3.5.2 安全维护体系

 

安全维护体系是构建智慧教育的必要保障,智慧教育解决方案中的安全涉及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信息安全和管理安全四个方面[7]。物理安全主要包括物理设备安全、机房、网络安全及计算机设备等安全;网络安全主要包括对网络安全的风险评估、检测、数据容灾手段、安全防护等;数据信息安全主要涉及数据访问控制、数字签名、加密认证技术等;管理安全涉及制度管理、安全审计等。

 

3.6 综合信息服务

 

“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智慧教育方案在各种平台与系统的支撑基础上可提供师生信息服务、管理信息服务以及为领导提供上层决策服务。包含共享数据中心平台、数据整合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统一信息门户平台[8]。

 

(1)共享数据中心平台。共享数据中心平台是实现智慧教育数据共享,提供深层次数据挖掘,进行数据分析的重要基础。是统一的数据资源和交换应用服务平台系统,是对智慧教育中的各种结构化数据进行统一管理的平台。

 

(2)数据整合平台。实现共享数据中心的数据采集与分发,提供对被交换信息进行转换、装载入库等数据交换服务,完成对数据的整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正确性。

 

(3)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建立电子身份认证系统,实现统一的用户管理与权限控制。

 

(4)统一信息门户平台。通过建设面向校园内外的服务网站,及时学校各类信息。为公众与校内师生提供不同的入口。不同用户拥有自己的帐号,可访问到权限范围内的资源。同时,门户平台还提供了个性化服务,用户可以根据喜好来定制信息和服务内容,设置个性化界面,享受智慧教育所提供的个性化信息服务。该平台包含老师门户、学生门户及领导门户。

 

4 结 语

 

智慧教育的特点篇(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2-0037-02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衍生了众多的高新科技,互联网技术就是其中的一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出现许多的计算机技术,比如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等等。目前我国对高职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利用这些高新技术,创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及管理理念,认真规划校园资源及环境,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模式,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建设智慧化校园也就成了各高职院校讨论的重点内容。

1智慧化校园

智慧化校园是指在现如今信息化的背景下,使环境、设备、社会及人相结合,从而构成的数字化的校园系统。智慧化校园主要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主,以信息化平台为交流,从而实现信息化教育与管理。从技术方面分析智慧化校园,其主要是结合感应技术、智能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网络管理系统、安全系统及学习系统相结合,从而创建的具有实时性、快捷性、智能型的高职院校。

建设智慧化校园,主要是以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构成,比如物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及云计算技术。互联网技术主要是实现专业教学活动,而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则是建立教育平台及校园感知系统。以这三个技术为支撑点,高职院校才可以迈向信息化及智慧化的方向发展。【1】

智慧化校园与信息化校园是有一定的本质区别的,信息化校园主要是以信息化的专业课程的教学为主,使用信息技术为教师教学提供一系列的资源,从而有效提高课堂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效率。智慧化校园则不同,它是以数据信息为依据,它的功能不仅能够实现信息化教学,还能够实现信息化管理、服务及信息评价等等,通过云计算等技术对校园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从而构建集学生学习、探索、实时追踪及智能评价为一体的智慧化系统,教师可以利用此结合学生的个性、学习创建教学活动,促进教学活动进程,使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有较高的技能水平,同时还具备综合素养。【2】

2 高职智慧化校园建设特点

创建高职院校就是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应用型的技术人才,所以与其他本科院校有所区别,这就使高职智慧化校园的建设具有个性的特点。高职教育是使学生具有职业能力及就业能力为主,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具有高技术及应用型的管理人才、建设人才、生产人才及服务人才等,所以高职院校的教育内容具有实用型及针对型的特点。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各部门的管理设置都较为简单,所以与本院校的智慧化校园具有一定的本质区别。在高职院校中的智慧化建设中,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信息资源共享等问题是尤为重要的。那么高职院校智慧化校园的建设主要就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等为基础,打造具有信息化、数字化及智能化的高职院校。那么高职智慧化校园的建设具有以下特点:

2.1具有校企合作的特点

高职院校具有校企互动合作的特点,在高职智慧校园建设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使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学校就要为提供给学生实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在使系统培养自身的实践操作水平及创造性思维。学校与社会企业相互合作,能够有效体现出智慧化校园的特点,还能进一步的提高高职院校教学的开展效率。在校企相互合作的过程中,企业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实习机会,使学生能够进行实习教学,实现了高职院校专业化教学的目标,同时企业在此过程中还能吸纳更多的人才,一举两得,有效促进了校园和企业双方的合作进程。高职智慧化校园与企业相互合作,开辟了高职院校的另一发展途径,也为学生的就业教育提供了另一发展空间。【3】

2.2具有网络互通的特点

高职智慧化校园的建设在网络通讯技术的支持下,具有网络互通的特性。在构建教学与管理的系统中,硬件设备与软件设备的连接创造了信息的感知能力,在此基础上融入通讯技术,保证了数据信息的实时传输。在引入移动互联网技术之后,高职院校中的信息管理工作实现了高速传输功能,也促进了智能化校园的网络建设。在此基础上,智能化校园使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有效提高了校园数据信息之间的网络互通性。为了能够使智慧化校园的网络互通性更加稳定,还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修复,提高智慧化校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4】

2.3具有海量数据的特点

高职智慧化校园建设在云计算技术及大数据挖掘技术的支持下,还具有海量数据的特点。智慧化校园能够以原有数据信息内容为基础,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及建模处理,然后对数据的变化进行全面总结,然后引入全新的信息,丰富了校园文化的信息内容。另外,智慧化校园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信息进行预测,以网络智能为基础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有效的丰富了校园文献信息,也促进了高职教育的发展步伐,使高校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 能够更具针对性,体现了智慧化校园的智能化特点。【5】

3 高职院校智慧化校园建设的发展趋势

在建设信息化校园的时候,有一大部分的生并没有感觉到与普通校园的区别,这主要是因为学校在建设信息化校园的过程中只重视建设,没有对其合理的应用,这才使得信息化校园没有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在智慧化校园建设的过程中,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使用较为先进的技术为依托,使教学环境、校园环境、校园管理、图书管理等等都实现信息化、数字化及智能化。今后高职院校智慧化校园建设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优化教学环境

随着高职智慧化校园的开展,教学环境也会得到全面优化。在今后,智能化的高职教学将会变为虚拟教学环境,在此环境中,使用智能化的教学设备,教师可以更加准确的获取学生的信息,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对学生布置具有针对性的教W方式及作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使用不同的教学工具进行多样化的教学,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高效率的专业教学课堂。【6】

3.2 构建智慧化校园云系统

以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挖掘技术及网络通讯技术为主,今后的智慧化校园将会实现云模式校园系统,这也是目前智慧化校园的主要发展趋势。其中智能化校园云模式系统的构建主要是以智慧化校园为基础,从而丰富数据信息,促进高职院校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及管理服务的开展步伐,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还可以促进现代化的社会建设工程的开展。在智慧化校园中构建中,云模式系统的构建是其发展的需求,在网络化时代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智慧化校园必然会有飞跃的进步,也为云模式系统的构建提供了基础。

3.3构建智慧化校园资源平台

构建智慧化校园资源平台也是高职智慧化校园的发展趋势,那么首先就要构建智慧校园平台。在虚拟化教学环境的迅速发展背景下,教学服务将会全部以数据应用的形式呈现,教师能够在其服务平台中进行教学,学生也可以在其服务平台中进行学习。在此基础上,智慧化校园资源平台的建设要以应用教学软件为基础开展。教学软件是教师在教学中的辅助工具,可以使原本抽象化的概念具体化,学生也可深入的学习专业知识。构建智慧化校园资源平台不仅仅是智慧化校园的发展趋势,还是我国高职院校资源整合的发展特点,在教学资源及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高职智慧化校园的建设也会不断深入及丰富,促进我国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7】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描述,高职智慧化校园的建设不仅重要,而且其过程非常复杂。高职智慧化校园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还正在发展及摸索的阶段,需要高职院校对其重视,不断引进高新技术及理念,对其创新和完善,以促进高职智慧化校园的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 沈光美.高职智慧化校园建设的特点与趋势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5).

[2] 刘斌.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知识经济,2012(22):29-30.

[3] 朱迅,杨丽波.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研究和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1):24-26.

[4] 鲁波.高等职业院校智慧校园建设现状及趋势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6(6):84-85.

智慧教育的特点篇(10)

一、什么是智慧型教师

“智慧型”教师是集维持型、科研型、学者型、专家型、研究型教师的某些特点于一身,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的一类教师,其显著特征是拥有教育智慧。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师理论智慧、实践智慧和情感智慧的有机统一,具有一定的教育智慧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石。理论智慧是关于什么和应是什么的智慧,教师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观念等,为教师教育实践提供教材和工具并指明方向。教师的理论智慧体现了教师力求把握教育普遍规律的愿望和能力。教师的实践智慧是一种在教育规律的支配下,将教育理论的普遍规律与教师的特殊教育经验有机地整合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之中,能恰当处理随机生成的具体问题的智慧。它是关于怎样做的智慧,是决定教师工作绩效的重要性因素。教师的实践智慧体现了教师应对经验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即生成性因素的愿望与能力。教师的情感智慧是指教师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驭,以及承受挫折、自我激励和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它是关于如何做得更好的智慧,是教师获取理论智慧、实施实践智慧、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动力和调节系统。“智慧型”体育教师是智慧型教师的下位概念,“智慧型”教师所应具备的素养,体育老师也都应该具备。“智慧型”体育教师也是集理论智慧、实践智慧和情.感智慧于一身的统一体,具体表现为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辨析判断、发明创造和主动适应的能力,以充分的理论知识及其创新能力作基础,在实践中既不墨守成规、传统呆板,又能灵活机动、巧抓时机地开展工作,在情感智慧的调配下,能恰到好处地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二、做“智慧型”体育教师是课改的需要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课程改革精神只有经过教师的理解和转化,才能在学生身上得以体现。体育课程改革中“实践力量的人”是广大的体育教师。从世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来看,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移植先进国家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但如果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不能有效地利用这些技术和方法,.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己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法,再先进的工艺技术,也会在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此次新体育课程改革力求与国际接轨,与传统体育课程相比变化较大,教师如果因循守旧,不思进取,问题肯定也会接踵而至。新体育课程的实施呼唤广大教师要成为“智慧型”教师。智慧无极限,通过努力,“智慧型”体育教师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达成。以新课程的推进为契机,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促进“智慧型”教师的积极达成,从而在课程改革中使教师和课程都得到发展而实现“双赢”。新体育课程与传统的体育课程相比,由于课程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育教师的角色也要相应地发生变化。新课程要求体育教师成为体育课程的决策者、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者、体育教育的研究者。

上一篇: 高中语文积累知识 下一篇: 大气污染的具体现象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