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区域现状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10 14:58:00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篇(1)

在我国城镇建设过程中,对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策略。因此为了符合现阶段区域发展的具体需求,相关部门要对发展方向进行明确的定位,要在地方资源的基础上,明确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方向与内容,针对存在的问题,要制定详细的区域产业发展策略,要通过多元化的经济发展,全面的促进我国区域产业经济发展。

一、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相关问题分析

在我国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关键组成部分。但是因为区域产业经济资源等客观元素的制约,导致我国区域产业经济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等条件的限制,造成经济发展策略制定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在具体的政策执行过程中,无法有效落实相关活动;同时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源浪费、产业发展不利等问题,这些现象的存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市场经济逐渐成熟的今天,在制定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策略的过程中,要根据区域具体状况、发展趋势以及自身优势开展,要明确区域发展的具体方向,进而保障区域产业经济的可持续性与科学性。现阶段,农村经济中的剩余劳动力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大部分人在外出打工过程中累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与资金基础,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现阶段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

(1)提高对区域资源开展的重视。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区域资源的重视,要根据地方区域特色,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核心竞争能力以及风险抗击能力。要根据不同的区域特色有针对的扶持相关经济产业。例如,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提高对粮食、工业等领域的重视;东北具有一重、一汽以及大连船舶重工等装备制造企业;同时其生态环境还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源优势;因此在发展过程中要以此为基础;而安徽等地盛产各种药材,因此,在进行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提高对药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个别地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进行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以此为基础,明确发展方向。针对区域特色资源开发可以有效的提高经济发展效益;相关部门与机构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的过程中,要明确区域资源特色有优势,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促进经济全面发展。

(2)综合区域资源发展状况,进行资源整合利用。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对现有的区域资源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政策基础。根据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在现有资源上进行调研与整理,为区域资源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因此,在进行区域资源分析与调查过程中,要对区域整体环境进行调查,例如对矿产、养殖、畜牧业以及土特产等相关资源进行分析,同时要提高对文化、旅游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民族文化的重视,要对区域经济资源价值进行全面的评估与调查。

(3)明确资源整合的实际需求,明确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支柱。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实行全面发展、重点突出”的策略,要在区域发展过程中,支柱性产业对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区域产业经济的整体发展。因此,要根据区域产业经济资源利用状况,根据发展策略明确支柱性产业,要对不同资源的发展状况,利用率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制定长期、中期以及短期发展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全面促进区域产业的整体发展。同时,对于支柱性产业飞发展,也要制定详尽的发展策略与计划,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地方区域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战略方针。

三、结束语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长期发展战略以及社会的稳定性等多方面的考虑,区域参与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始终提高对经济发展策略区域制定、执行以及管理工作的重视;要把区域资源作为基础内容,根据实际的资源发展、利用价值,构建系统的产业链,通过支柱性产业带动整体经济发展。要将资源开发与利用为基础,明确重点发展方向,全面实现科学的区域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的促进区域产业整体发展效率。

参考文献: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篇(2)

文化产业培育地形图的战略思维是在全国及大部分地区文化产业空间发展结构不合理的基础上提出的。发展文化产业,保证文化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对现有各地区的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在充分考虑行业依存性及地理区位优势的基础上,确定并输出文化产业培育地形图。

一、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空间结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乡的不平衡,二是区域的不平衡。

1、城乡结构不平衡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各部门主要分布在城市,并且集中在几个文化大省、市。农村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专业人才匮乏,消费动力不足等原因影响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进程,致使农村和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存在明显差距。近年来,国家开始重视农村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相继实施了乡镇综合文化建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一系列文化工程,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但整体上,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尚无根本改观。2011年,全国文化事业费392.62亿元,县及县以下文化机构文化事业费187.12亿元,文化投入逐渐向农村倾斜。从文化产业各部门的具体情况看,2011年,主要服务于农村的1539家县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1823.34万册,仅占全国图书馆总藏量的16.9%;全年新购藏量550.10万册,占13.8%;全国拥有县文化馆1669个,乡镇文化站34139个,县级剧团数为6034个,县级艺术表现机构数1343个,县级文物业机构数4352个。2011年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说明国家在促进文化权益均等化方面努力的成效显著。

2、区域结构不平衡

我国幅员辽阔,但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这其中既有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也有历史残留因素的影响。总体来说,经济发展水平由东到西呈现梯度递减状态,文化产业在我国的地域分布上也有类似特征。笔者应用geoda i.9.5软件,利用中国各省份有关文化产业就业人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从全国范围看,文化产业集聚带有地区性倾向。北京、广东、河南和山东呈现明显的文化产业集聚特征,拥有全国最大的文化产业规模,如图1中深色区域所示。浙江、江苏、辽宁和湖北也表现出很强的集聚趋势,其文化产业规模相比其他地区优势较大,如图1中浅灰色区域所示。文化产业发展在中国表现为往中部和东部沿海地区集聚的形态,总体上呈现出四核的集聚模式。相比较,我国其他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没有形成规模化发展趋势,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区文化投入水平较低。近年来,东部地区财政对文化投入占全国将近一半,中西部地区财政对文化投入之和才占到全国一半的格局基本未发生变化。

二、构筑文化产业培育地形图的逻辑思路

针对我国文化产业培育空间布局不尽合理的现状,本文提出构筑文化产业培育地形图的逻辑思路,具体如图2所示。

1、对现有文化资源的调研

中国每个地区文化资源的自然禀赋和历史沉淀情况不同,有些地区的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文化资源建设和积累充足,文化资源的自然禀赋相对丰厚,更有利于文化企业的挖掘和利用。另外,一些地区由于本身的历史发展悠久,在历史的长河中演绎了很多众人知晓的故事和传说,也沉积下来一些带有历史印记的文物和艺术文化资源。这些为打造文化产品和塑造文化品牌提供了一些文化产品的生命原型,并使文化产品更加富有精神内涵和文化魅力。各个地区的文化资源也因此具有了不同的风格和发展优势,呈现出相异的发展潜力。所以,构筑文化产业培育逻辑图的第一步即是对中国各个地理区域的文化资源进行空间和时间的调研,认真考查各地区文化资源已被开发和未被开发情况,论证各个地区文化资源开发的潜力,以及后续开发的方向,在理论上保证文化产业培育的合理性。

2、分析各地理区域的区位优势,确定优势文化产业

在对现

文化资源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各地理区域的区位优势和确定优势文化产业,对构筑文化产业培育地形图至关重要。对各地理区域区位优势的考查应包含对各地理区域的交通状况、各地理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各地理区域的自然气候状况和各地理区域的人口状况等方面。对各地理区域交通状况的考查应涉及对各地理区域的交通便利性、可到达性、到达速度和频率的分析,这些交通状况要素直接决定了该地理区域的文化产品输入和输出的路径和出口问题,会影响文化产业在该地理区域集聚的范围和深度。对各地理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考查应涉及该地理区域的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人均消费支出水平,该地区与其他相邻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和该地理区域经济发展主要的依托产业或项目情况等。各地理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不仅影响文化产业在各地理区域的形成规模,也影响以该地区为作用点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向外辐射范围。对各地理区域的自然气候状况的考查应主要涉及各地理区域的气候条件,如湿度和温度等。气候条件虽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直接影响并不明显,但好的气候条件可以聚集人气和商气,从而间接影响文化产业的聚集程度。对各地理区域人口状况的考查应涉及各地理区域的人口基数、人口密度、人口结构和人员素质情况等。人口基数会直接影响到文化消费的总量,人口密度会影响各产业集聚区位的形成和市场方向,人口结构中不同消费者的选择偏好会影响到文化产业发展的结构选择和文化产品内容的开发。

对各地理区域区位优势分析的目的是确定各地理区域的优势文化产业,或可以作为优势文化产业的内容。所有这些工作只有建立在我国现有的文化产业集聚模式,以及现实社会中各文化行业之间依存度理论解释的基础上,才是合理和可靠的。  3、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形成

在分析各地理区域的区位优势,确定各地理区域优势文化产业的基础上,形成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理论模型。其指导思想是避免文化产业地理区位上的以及文化产业内部的组织同构,尽量杜绝对稀有文化资源的重复开发和利用所造成的极大浪费。此时的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理论模型还只是最初的一种逻辑构建,还要经过反复论证、检验和修改,以达到真正的可以指导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方针。论证的各方应既包括政府工作人员,也含有文化企业、行业、相关文化产业、文化教育工作的相关人员,理论上要尽量接近合理,实践上要着实可行,使操作易于进行。

4、空间集聚地形图的输出

工作的最后一项任务即是空间集聚地形图的输出,用于指导各文化产业主体进行有意义的空间集聚,达到资源配置效益最优化。地形图只是一个战略性的指导文件,若要增强此项工作的实际可操作性,还要辅以相应的解释和执行条款,以及各种常规性问题的处理办法和意见,同时包括突发性事件的应对措施,并且整个逻辑过程到最后成果的输出都是动态的、可调整的,会随时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条件的限制进行微调,以适应变化的需要。

三、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战略

1、理论模型

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应根据“两圈一带”总体战略要求,构建“一核先导、三点支撑、三带牵动、四版集成”的复合立体结构,形成区域联动、产业集聚、集约增长、协调发展的省域空间布局。

“一核先导”是指以“武汉·中国文谷”为文化创意核心功能区,形成多个文化创意和文化科技类型的园区功能组合。“三点支撑”指“一主两副”省域中心城市武汉、襄阳、宜昌。确立武汉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龙头地位,把武汉建成部级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和全国重要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发挥核心增长极功能。后两者则分别建成促进鄂西北、鄂西南地区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增长新引擎,增强内生新动力,促进向创意产业一创意经济一创意城市方向发展。“四版集成”是指依照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总体原则,在详尽调查分析湖北各地区地理区位特征和优势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形成湖北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理论模型。其指导思想是避免文化产业地理区位上的以及文化产业内部的组织同构,尽量杜绝对稀有文化资源的重复开发和利用所造成的极大浪费。经过相关各方论证和修改,本文提出湖北文化产业四版地图如图3所示。

2、“四版”文化产业发展思路

全省共分为四大版块(即图3中所标示的不同颜色部分),应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文化产业

(1)鄂西片区。由恩施、神农架、十堰和宜昌组成的鄂西片区,以拥有民族民俗文化、传统民间艺术和丰富的原生态自然资源而著称,每年吸引大批旅游者前去赏悦和体验,大大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并使传统戏剧、舞蹈、音乐和技艺等见诸于世。因此,应依托这些地区的传统优势,积极打造鄂西片区的生态文化旅游概念和项目,大力发展旅游演出业,把传统艺术发扬光大,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2)鄂中地带。襄阳、荆门、荆州和随州近年来出土和馆藏了大量宝贵的文物资源,时间最早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内容包括各类铜器、甲骨文、青花瓷器、画像砖、古代绘画、灯具艺术品、编钟等古代乐器等,涉及门类广泛、数量众多,级别较高,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同时,这些地区也积极地参与部分文物和艺术品的高端仿制,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把艺术精品通过二次创作和创意推向市场。因此,应着力引导和继续发展以这四个地区构成的鄂中地带的艺术品业,支持鄂中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

(3)鄂东核芯。武汉、天门、仙桃、潜江和鄂州处于湖北东部地区的内核部位,而武汉则坐落在内核之芯。武汉作为湖北政治和经济中心,吸引了众多的传统和新兴文化企业集聚在此,优先发展和壮大了一些产业门类,并涌现出众多优秀的文化产品,享誉全国。天门、仙桃、潜江和鄂州虽然弱小,但因其毗邻武汉独特的地理位置,可以辅助武汉进行新兴文化产业的开发与创作。近几年,武汉的诸如艺术表演、电影等一些传统文化产业逐渐向转移,而一些高科技文化产业正在进驻武汉,并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如动漫、网络文化业。因此,应重点支持鄂东核芯这一地区的新兴产业业态的形成和发展,鼓励科技和创意渗透,培育一批有竞争实力的文化创意企业,树立品牌。

(4)鄂东环区。黄冈、黄石、咸宁和孝感位于湖北省东部,在地理区位上呈现出环形特征。目前的状态是,各地区独具特色,产业关联度小,没有突出的优势产业。

四、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1、建设演出产业联盟

重点建设武汉城市圈演出联盟、鄂西圈演出院线、湘鄂赣演出联盟等,吸引全省主要艺术院团、演出中介和演出场所自愿加盟,打造演艺剧目创作生产、营销推介、演出场所等完整的产业链,促进全省演出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引导演出场所向城市文化艺术中心、城市特色街区、城市游憩商业街区等集聚,提高演艺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市场影响力。依托网络,开辟“荆楚演艺在线”,及时演艺资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2、积极扶植原创动漫产业

积极扶植具有荆楚文化及湖北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原创动漫产业,以中国光谷创意基地、洪山创意中心为支撑,以动漫产业链的全面拓展为导向,加大动漫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和投入,重点打造一批精品动漫出版物,培育新媒体动漫,实现动漫内容的跨平台共享,降低内容制作和产品推广成本。

3、大力发展娱乐性演艺和群众性游艺娱乐业

对娱乐性演艺和群众性游艺娱乐业实行规范管理,积极鼓励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娱乐项目和活动,并对高雅文化、特色文化娱乐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引导和营造休闲娱乐氛围,整合商业休闲、旅游休闲等城市各类休闲资源,提高群众参与娱乐性演艺和游艺娱乐项目的积极性,支持娱乐演艺业和群众性游艺娱乐业的健康发展。

4、统筹开发文化旅游业

充分依托湖北省现有的红色、矿产和生态旅游资源,结合楚文化、三国文化、土苗文化等优势文化资源,打造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旅游产品,并做好宣传和推介工作,树立湖北文化形象。鼓励将文艺表演、传统民俗活动、民间文化艺术以及各种物质文化载体等充分融入旅游线路中,使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项目融合协调发展,为湖北文化产业的发展找到新的突破口。

5、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建设

鼓励各市州突出地域特色,实行错位发展,依托各地优势文化企业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并充分发挥园区对创意设计企业的培育、集聚、示范和推动作用,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为创意设计企业搭建优质服务平台,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园区、品牌产品、品牌企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m].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

[2] 刘玉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篇(3)

长株潭城市群是我国综合改革试验园区,进行“两型社会”实验建设逐渐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该地区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创新和产业升级,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目前长株潭地区的重大任务,是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长株潭两性社会产业发展现状对于两型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长株潭区域经济增长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长株潭区域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从以往的数据看来,在2008年达到一个顶峰。目前,长株潭区域的经济发展稳定。经济集群化也是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引导长株潭地区产业集群化发展,逐步成为了走向长株潭地区各个部分经济竞争的主要手段。经济发展,需要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低排放,合理合情的进行可持续发展建设。

在选项统计变量时,大量运用已有的研究指标和研究数据,通过分析长株潭三个城市的GDP作为主要的参照标准。人均GDP往往用来评估各个省市经济发展的水平。因此,本论文使用GDP作为主要参照指标来分析研究长株潭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2011年环长株潭城市群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499.08亿元,比上年增长14.2%。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内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湖南城镇化率年均增加1.48个百分点,环长株潭城市群年均增加1.6个百分点。

2.长株潭产业创新现状

下图引用产业自主创新服务体系分析可以分析,产业结构调整与多方面环节息息相关。

(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在飞速的经济发展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发展为长株潭地区的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既代表了知识的前进道路,同时对区域化综合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高新技术产业长株潭地区中,长沙、株洲和湘潭这三个高新区均为部级产业发展园区。在这些高新区,生产和研发高新技术产品,主要的产业为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与医药、航空航天、生产业等6大重点产业,形成有三大创新服务平台和三大产业创新示范园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带。

2011年,长株潭区域实现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8818亿元,同比增长37%;实现增加值2600亿元,同比增长33.3%;实现利税961亿元,同比增长45%;出口创汇80 亿美元,同比增长76%。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的33%,占GDP的比重达13.3%,比去年提高1个百分点。3个部级高新区及多个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基地为依托的长株潭沿江高新技术产业带,实现了全省60%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成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增长极、引领全省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先导示范区。

(2)综合科技实力的发展现状

长株潭地区是湖南省综合科技实力最强、发展最快的区域,其教育资源和科技资源充足,科技创新能力非常杰出,科技推动全区域的作用显著。目前,长株潭地区加快发展金融、科技、贸易、教育、文化、影视、信息、旅游,着重提高金融保险业和文化影视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湖南现代科教文化中心、商贸中心、信息中心 及创新中心。其依托交通枢纽和工业基地优势,培育发展新材料、医药保健制品、先进制造技 术和环保节能等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物流业和专业化生产服务业,已成为区域物流中心。

3.人均收入发展现状

城市群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撑,两型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支撑。居民收入直接反应到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到科技的创新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分析长株潭地区居民收入的发展现状,可以映射出目前该区域产业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速度和效率。

2011年,环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1733元和8115元,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889元和154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14.1%和19.2%,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快0.3个和2.4个百分点。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加速推进,环长株潭城市群城乡居民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工资性收和家庭经营收入快速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3811.31元,同比增长24.7%;家庭经营纯收入3609.05元,同比增长13.5%。城镇居 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3154.25,同比增长8.7%;家庭经营净收入3202.21元,同比增长30.3%。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篇(4)

 

1区域发展总体规划简介

区域规划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解决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以及协调区域之间关系而采取的一种重要的政府干预手段[1]。它是对一个区域比较长远而全面的发展构想,是对其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更高层次的战略部署,是描绘区域未来建设的蓝图。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规划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以大城市为中心的京津唐地区规划,以城镇为核心的市域规划,跨省区规划等类型多样、时空尺度不同的规划互补递进,区位论、中心地理论、梯度发展理论等引入,使规划内容不断充实,遥感地信机助制图等现代科技手段的使用,带来了规划手段与方法的不断推陈出新,日新月异。学术领域更是百家齐放。

2区域发展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总体规划涉及自然、经济、社会、工农商业等多领域和部门,因此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又由于各地区的自然资源、产业历史基础与现状不尽相同,甚至相差甚远,或者区位条件与经济体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规划从而表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然而万变不离其宗。世界上各个地区无论发达富裕的城市地区还是贫穷落后的边远山区,其总体规划主要内容都遵循大体相近的几个方面。论文参考,分析。

2.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包括战略依据、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内容。区域发展战略既有经济发展战略,即经济总体发展战略和部门的、行业的发展战略,也有空间的开发战略。制定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战略通常把区域发展的指导思想,远景目标和分阶段的目标,产业结构,主导产业,人口控制指标,一、二、三产业大体的就业结构,实施战略的措施或对策作为研究的重点。经济部门发展战略主要是规划区域适宜发展的重点部门,大体确定主导产业部门的远景发展目标,明确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提出企业集团的组建和各部门的重点建设项目。空间开发战略着重研究区域开发方式,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布局、城镇布局的总体蓝图。

2.2工农业生产的布局规划

区域产业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区域产业布局规划的重点习惯上放在工农业产业布局规划上。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地域经济空间结构,科学布局生产力,是区域规划的核心内容。区域规划要对规划区域的产业结构、工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区分布状况进行系统地调查研究。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对照当地生产发展的条件,揭示产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确定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和行业,以及重点的发展区域。论文参考,分析。规划中要大体确定主导产业部门的远景发展目标,根据产业链的关系和地域分工状况,明确与主导产业直接相关部门发展的可能性。有时对新开发的生产基地、重点发展的生产项目,特别是企业集团、骨干企业,要选址定点,并安排好生产的地域组合。有时对原有生产基地的调整、对原有企业的迁徙要作出调整和迁徙的布局规划。区域规划中往往需要对工农业生产基地中的重点建设项目作出安排,处理好城乡用地关系,搞好工农业生产的结合。与工农业生产发展紧密相关的土地利用、交通运输和大型水利设施建设项目,也常常在工农业生产布局规划中一并研究,统筹安排。2.3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是社会生产力和人口在地域空间组合的具体反映。城镇体系规划是区域生产力综合布局的进一步深化和协调各项专业规划的重要环节。由于农村居民点比较分散,点多面广,故区域规划多数只编制城镇体系规划。论文参考,分析。研究城镇体系演变过程,现状特征,预测城镇化发展水平,研究区域城镇化的道路是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的基础。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

(1)拟定区域城镇化目标和政策;

(2)确定规划区的城镇发展战略和总体布局;

(3)原则确定各主要城镇的性质和方向,明确城镇之间的合理分工与经济联系;

(4)原则确定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各阶段主要城镇的人口发展规模、用地规模;

(5)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各级中心城镇的分布,新城镇出现的可能性及其分布;

(6)提出重点发展的城镇地区或重点发展的城镇,以及重点城镇近期建设规划建议。论文参考,分析。

(7)必要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建议。

2.4基础设施规划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赖以正常进行的必要的物质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公用性等特点。基础设施对生产力和城镇的发展与空间布局有重要影响,应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或者超前发展。基础设施大体上可以分为生产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两大类。生产性基础设施是为生产力系统的运行直接提供条件的设施,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供水、排水、供电、供热、供气、仓储设施等。社会性基础设施是为生产力系统运行间接提供条件的设施,又称为社会服务事业或福利事业设施,包括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商业、金融、贸易、旅游、园林、绿化等设施。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要在对各种基础设施发展过程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预测未来对各种基础设施的需求量,确定各种设施的数量、等级、规模、建设工程项目及空间分布。

2.5土地利用规划

准确确定土地利用方向,组织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对各类用地在空间上实行优化组合并在时间上实行优化组合的科学安排,是实现区域战略目标,提高土地生产力的重要保证。

土地利用规划应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质量评价基础上,以达到区域最佳预期目标的目的,对土地利用现状加以评价,并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及其空间布局。

区域规划中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主要是:

(1)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2)土地质量评价;

(3)土地利用需求量预测;

(4)未来各类用地布局和农业用地、园林用地、林业用地、牧业用地、城乡建设用地、特殊用地等各类型用地分区规划;

(5)土地资源整治、保护规划。

2.6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

广义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生活居住环境,狭义的环境仅指自然环境而言。过去的区域规划着重于狭义的环境治理和保护,但近50年来,对环境已多作广义的理解。论文参考,分析。

区域规划中自然环境的治理和保护规划的基本内容是:

(1)分析环境诸要素的现状特征;

(2)揭示整个区域环境和各个环境要素状态的存在问题。

(3)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预测环境状况,制定区域近期和远期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包括环境污染控制目标和自然生态保护目标。

(4)拟定一系列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包括大气保护,地表水和地下水保护,土壤植被保护和被毁土地的恢复,绿化体系的形成,卫生防疫条件的改善,防噪声、防电磁震荡、防热污染,动物界的保护,景观的保持与改善等措施。

2.7区域发展政策

区域政策可以看作是为实现区域战略目标而设计的一系列政策手段的总和。政策手段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影响企业布局区位的政策,属于微观政策范畴,如补贴政策、区位控制和产业支持政策等;另一类是影响区域人民收入与地区投资的政策,属于宏观政策范畴,可用以调整区域问题。它在不同的区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关税、汇率等。区域规划的区域发展政策研究,侧重于微观政策研究,并且要注意区域政策与国家其它政策相互协调一致,避免彼此间的矛盾。

区域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1)劳动力政策。包括流动政策和就地转移政策等,既要防止后进地区人才流失,又要区内劳动力从劳动生产率低的行业转向高的行业。

(2)资金政策。包括财政手段(如补贴和税收)、改善企业金融状况和行政控制等,诱导资金投向。

(3)企业区位控制政策。如通过税收和企业开发许可证制度,促使工业的发展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论文参考,分析。

(4)产业政策。通过产业政策,促进新企业的创建和小企业的成长,促进技术革新,发展经济开发区。

3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分析逻辑研究

规划摘要。

具体说来,规划基础线索包含人口、城镇、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基础、区域分工、比较研究、领导思路、市场潜力、适宜性评价等方面。人口现状主要包括人口总数、年龄结构、地域分布、产业分布、非农人口数量。城镇现状主要包括城镇职能、规模和城市化水平。社会事业主要包括教育机构与设施体系与布局、科学研究的配套建设、文化卫生机构的层次与等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海陆空多方位立体化交通和商业服务业设施、供水电气热工程、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所。资源环境基础主要包括土地、水、工业矿产、森林、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指标调控。区域分工主要是区域基于区位、资源基础与地域战略选择的一种发展定位。比较研究是本区域与国内外相似条件的区域横向与纵向比较分析,既包括向历史上曾经繁荣或者现在蓬勃发展的区域学习经验,也不乏从走向衰落的区域汲取教训。市场潜力是对与本区域经济联系密切的地域现状、未来走向、宏观与微观市场调节作用多要素的综合考量。适宜性评价是对一定时期规划工作完成程度与产生效果进行把握与修正的不可或缺环节。领导思路是规划工作的集体智慧总结与指引方向,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规划变化分析线索是对规划基础线索中各个方面指标的未来一定时间段内(5年、20年或者更长的规划预期)动态演进态势的勾勒与描绘。在某些大政方针与规划思想指导下,如国内的“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 、“发展是硬道理”[2] ,国外的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兴起于西方校园社会的以环境保护为核心的“小即是美”思潮[3],调整产业发展,建立相应的新产业链条与产业园区,进而影响人口的劳动就业与迁移集聚,也同时推动着城镇规模与职能的不同程度的分化与变异。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资源环境不可避免地做出适应性的响应。

规划影响后果线索是对上述线索中各个指标体系的明细与确定,每一方面都有各自的控制规划。如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包括战略定位、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部署、战略措施等多层次阐释。战略定位主要是在更大地域范围内本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做出的总体合理性展望,如建设某经济圈内科技含量较高的加工制造业基地,某沿海带重要的海滨农家乐示范区,某省市区中高档居住区。战略目标层次性强,可以分为总目标、阶段目标以及产业与相关目标体系。战略部署根据区域功能、产业与人口的现实需要,按照放大结构效应、优势互补、整合资源的原则,做出构建分城区带、组团式、条带状的空间格局分配。战略措施,就是把比较抽象的战略目标、战略方针进一步具体化,通常包括实施战略的相应的组织机构、资源分配、资金政策、劳动政策、产业政策以及经济发展的控制、激励、协调等手段。产业调整基于产业发展详细设计有条不紊地逐步进行。产业调整的目标,增加居民与政府财政收入都会在此得以体现。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对应不同的未来规划与解决方案。

图1 区域发展总体规划的主要线索与分析逻辑

Fig.1 The mainclues and analytic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total planning

4小结

区域规划是一个区域比较长远而全面的发展构想,是描绘区域未来经济建设的蓝图。区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规划区域的发展条件,从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明确规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总体建设,包括土地利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总体部署,对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建设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并提出实施政策。区域规划的目的是发挥区域的整体优势,达

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促使区域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雯.我国区域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的若干问题[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2):141-147

[2]陈栋生.论区域协调发展[J].工业技术经济,2005,(2):1-6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篇(5)

中图分类号:F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189-03

引言

块状经济是当前中国地方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是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以当地产业和专业性市场为依托而形成的具有十分明显优势的特色产业,并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的组织,“块状经济”往往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因而又被称为区域特色经济。

块状经济发展至今,已经成为这些地区经济的一大支柱。国内块状经济多源于家庭式作坊,在不断的进化和相互模仿之后初步形成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集聚,是一种乡村小工业的集聚,是马歇尔、波特意义上的产业集群的初级形态。尤其是在“温州模式”下从家庭化经营进化而来的中小企业的集聚,由于各方面原因,发展将遇瓶颈。因此块状经济在为地区经济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升级压力。本文试图通过以浙江省诸暨市袜业为例,讨论传统块状经济在进行产业升级过程中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从战略分析的角度寻找适合当地经济的升级路径。

一、传统块状经济产业升级的SWOT分析

(一)研究区概况

本文研究区浙江诸暨是省辖县级市,现由绍兴市代管,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钱塘江流域中段,介于杭州、绍兴、金华三角地区。该地区民营经济发达,块状特征明显,被命名为“中国袜业之乡”。本文中所要讨论的袜业是该区乃至整个浙江省十分典型的块状经济产业,已经形成以大唐袜业城为依托,以个体、私营、民营经济为主体,辐射周边十余个镇乡,集原料、织袜、后整理和销售于一体的区域性主导产业。

诸暨袜业有力支撑了全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袜业对该地区出口贸易的贡献也十分显著(见表1)。

(二)诸暨市袜业的SWOT分析

1.优势分析(S-strength)。(1)区域地理优势。 诸暨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钱塘江流域中段,浙赣铁路、杭金衢高速公路、金杭公路贯穿全境,属于长三角两小时都市圈、杭州一小时都市圈内。伴随长三角一体化、杭州都市经济圈、绍兴大城市战略的深入实施,“高铁时代”带来“同城效应”的裂变释放,诸暨同周边地区时空距离进一步缩短,区域便捷化时代来临。(2)市场开放优势。诸暨民营经济发达,市场主体活跃,非公有制企业创造的产值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达 95% 以上,远高于全国和浙江省的平均水平。在外资引进方面,美国杜邦、德国拜尔、日本伊藤忠等国际性跨国公司开始在袜业中心区——大唐设立窗口。(3)初具规模的集群优势。诸暨袜业的中心区位于大唐镇,进而辐射到周边乡镇,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诸暨袜业已初具规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声誉良好的集群品牌。由于大量专业生产商的集聚,大唐袜子产量年年攀升,在全国和世界市场都占据一定的份额,为该区打造了响亮的区域品牌——大唐袜业。2)完善的分工体系。诸暨袜业已经形成了以织袜为主,纺丝、加弹、绣花等完善的分工体系,拥有袜子设计、员工培训、织机制造、市场销售、品牌打造等较完整的产业支撑体系,形成了包括原料市场、袜机市场、袜子市场、劳务市场和托运市场的袜业市场。3)诸暨袜业协会的建立。这对发挥行业优势,提高行业信誉度和知名度作出了很大贡献,一定程度上也保障了中小企业的利益。4)国际化的会展交流。每年10月,中国国际袜业博览会在诸暨召开,为诸暨袜业深入国内外市场,了解国内外行情提供机会,是诸暨袜业引领世界袜业市场的平台。

2.劣势分析(W-weakness)。(1)区域要素资源有限。一是土地资源紧缺。诸暨袜业产业集群效应作用,形成了外部规模经济和集约化生产经营的格局,吸引大批企业投资者在袜业块状明显的乡镇征用土地,造成工业土地不足、用地指标严重缺乏。二是资金供给不足。诸暨袜业的主体部分属于乡镇一级,金融机构单一,加之金融机构对民营中小企业审核过程严格且漫长,中小企业资金匮乏。再则,以中小企业为主的袜业谋求上市融资十分困难。三是专业人才匮乏。诸暨袜业主要分布在镇域地区,导致袜业领域高级人才缺乏。熟练工辞职离职频繁,部分企业尤其是家庭作坊甚至形成了培训一批离去一批的恶性循环。(2)企业品牌意识薄弱。从产业内部看,诸暨袜业单个品牌打造不成功,多以“贴牌”、“借牌”为主。诸暨袜业拥有11 000多家袜业企业,但其中仅中国名牌3只,中国驰名商标11只。第二,“贴牌”、“借牌”业务在保持一定出口规模的前提下尚有利可图,且创建品牌需要资金,中小企业对创建自持品牌的意识并不强。(3)技术开发能力低,产品附加值低。袜业是典型的传统产业,同样具有一般传统产业普遍存在的附加值低的问题,而且企业技术开发能力低,高层次设计人才少,导致袜子的设计风格、花色设计滞后于国内国际同行业;新产品的开发力度不够,部分产品己不适应市场的要求,造成库存积压,体现出总量过剩。诸暨袜业基本都是低附加值品种,知名品牌少,多数企业处于微利状态。目标市场一旦出现变化,袜子的销量将大量减少,企业将出现亏损状况。

3.机会分析(O-opportunity)。(1)借力经济转型升级机会。2009年,诸暨大唐袜业成为浙江省政府推动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的重要试点,在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上给予诸暨袜业很大的支持,也有利于培育袜业企业的创新能力、高层次管理能力、国际营销水平,为诸暨袜业增强综合竞争力,走向国际打下基础。另外,诸暨市政府提出建立“6+2”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推进包括袜业在内的传统块状经济产业向现代产业化发展。(2)高铁带来的机遇。目前经过诸暨的动车组已有14组之多,行车区间涵盖长三角各地,为诸暨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的资源、实现要素的充分流动创造了条件。在建的沪昆客运专线,这将有利于诸暨连接中西部地区,利用中西部资源,开拓国内市场。

4.威胁分析(T-threat)。(1)区位夹隔。诸暨属于接轨杭州都市经济圈的紧密层,这是诸暨在区位经济中赢得的制度优势,但是诸暨本身的首位度不高,只能寻求相对的次位度。由于杭州市在该都市圈唯一具有区域首位度,使诸暨处于尴尬的夹层区域。现实的情况是诸暨北有杭州萧山、南有义乌、东阳,东有嵊州、新昌,西有桐庐、富阳、浦江。这些区域中杭州萧山和义乌同样在袜业领域有很强的实力、尤其是义乌,利用其作为小商品集散地的优势,成功打造了如“浪莎”等享有盛名的袜业品牌。(2)同质化竞争。中小企业甚至是家庭作坊在诸暨袜业生产中仍占有很重的比例,这些生产个体往往从事基础加工制作,生产的分散与产品的相对单一导致在中低档产品市场上竞争过度,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一是由于生产企业众多,产品差异小,在价格竞争上相互压价,引起低价销售;二是企业过度专注于赢利,致使袜子质量参差不齐,招致国际贸易纠纷。

二、诸暨袜业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

通过SWOT战略评价矩阵分析就会发现发展总部经济的四大战略方向(见表2):一是S—O战略方向,即利用已有内部经济优势,抓住外部机会促进袜业产业深入发展;二是W—O战略方向,即借助外部机会,避免经济发展的内部劣势,促进袜业产业升级;三是S—T战略方向,即充分利用内部优势,全力应对外部威胁,甚至把外部威胁转化为内部机会;四是W—T战略方向,即从避免内部劣势和破除外部威胁两方面探索袜业产业升级的战略措施。总结上述措施,对当前诸暨袜业实现产业升级,本文给出以下建议:

1.打造诸暨袜业的品牌之路。必须着力于袜品设计和工艺上,通过提高产品层次进一步实现集群品牌的高度化。其次,要转变观念,利用行业协会,对会员企业定期进行培训和考察,提高企业品牌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支持,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

2.深化企业管理,营造企业文化。一是建立适宜的制度和灵活有效的机制。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转换,使企业内部分工合理,权责明确,激发企业经营活力,着力提升企业内涵。二是发掘企业个性,提升产品文化含量。一方面,提高企业家的素质,充分运用企业资源,及时捕捉市场信息,深刻理解市场经济中价值、竞争、供求三大规律,使产品战略的实施更加优化,更切实际和更具操作性;另一方面,提高管理人员和企业普通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文化修养,融合员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以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品牌,促进企业发展。

3.加速产业链的整合。形成以科研院校为依托的袜业研发中心,以袜子市场为依托的袜业生产资料中心,以大唐各袜子生产企业为依托的袜业生产中心。依靠资本运营,充分发挥管理,技术和市场的优势,实现大唐袜业的跨越式发展。此外,袜业的发展将拉动商标印刷、塑料包装、纸盒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又可以进一步推动袜业的快速发展。

4.加强科研创业,提高袜品档次。现在大唐袜品的结构仍以中、低档为重,附加值及技术含量还不高。要提高袜品档次,除在原料上多样化并采用新型的合成纤维外,更主要的还要从设备性能、花型设备,后整理加工等工艺技术方面下工夫,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充分发挥现有引进袜机的先进功能,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等。加大试验力度,多采用一些高新技术的功能性纤维原料,提高袜子的档次。

结论

传统块状经济产业转型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诸暨袜业进行SWOT分析,认为诸暨袜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要专注于品牌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产业链的整合及增强科技对袜业的贡献力,在实现这四方面目标的过程中,人力资本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所分析的关于诸暨袜业品牌打造欠佳,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企业文化缺失等问题在传统块状经济中存在着很多共性。本文希望通过SWOT分析,为未来诸暨袜业的发展形成基本的发展思路,也为其他传统块状经济产业提供借鉴。当前,对提升传统块状经济产业的路径主要集中于以下四点: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打造区域品牌;推动行业整合;做好技术和人才的引进工作。

参考文献:

[1] 叶美芳.基于价值链视角的浙江“块状经济”的转型路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学,2010,(1):24.

[2] 叶玮.多层次科技创新:浙江块状经济瓶颈突破口[J].科技资讯,2006,(8):220.

[3] 徐斌.“块状经济”:浙江区域经济发展路径探讨[J].生产力研究,2008,(20):78-80.

[4] 沈剑光.宁波市块状经济发展与创新对策研究[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3):100-105.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篇(6)

关键词:特色产业簇群;城市群;空间结构;

优化

HUMAN GEOGRAPHY Vol.25.No.5 2010/10城市群健康持续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乃至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1-3]。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有利于降低发展成本,实现共赢;有利于特色产业簇群的形成与发展壮大,产生“1+1>2”的效果;有利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实现城乡良性互动。特色产业簇群是城市群区域比较优势资源(特色资源)得以合理利用的集中体现,是城市群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基础。根据生产关系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协调发展,而经济的协调发展首先表现为产业协调发展,即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是以城市群区域内各城市的产业协调发展为基础。产业协调发展不仅要求产业结构合理,而且要求城市群区域内各城市就同一产业或相近的几个产业能够分工合作,合理布局,形成密切的产业联系。因此,基于特色产业簇群视角的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1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依据

产业簇群理论。产业簇群又叫产业集群,它是指相关产业形成地理上的集中性,包括上下游产业的制造商,互补性产品的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的供应商,以及相关机构(政府、大学、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

图1某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示意

Fig.1 The Schematic Diagram of Characteristics IndustrialCluster in One Urban Agglomeration由图1可以看出,某城市群的四个主导产业簇群为:金融商务服务(银行、基金、债券、保险);权力部门(政府机构、贸易协会、经济组织);旅游业(宾馆饭店、旅游景点、娱乐场所);创造性制造业(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的改造)。除此之外,还分布着一系列相关产业簇群,对四个主导产业簇群起着加固作用。其中,四个产业簇群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其间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并通过创造性制造业、金融商务、旅游业等特色产业簇群与全球产业链链接,从而对区域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4]。

层域理论。地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对地理空间的认识过程为:场所(place)空间(space)层域(scale)。Howitt(1998)认为scale和环境、空间、区位等一样,是地理整体(geographical totalities)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地理整体的一个动力因素,而不简单是地理关系的产物。他强调scale不仅仅是简单的自然分类,认为scale除开包括尺度(size)(如county,province,continent)、层次(level)(如local,regional,national)这两个一般意义之外,尤其重要的是关系(relation)[5]。正是不同尺度和不同层次的要素相互混合纠葛,才形成了我们的社会生活以及本文要探讨的特色产业簇群、城市群空间结构等问题。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城市不是孤立的空间实体,要维持城市正常运转,城市内部、城市与城市、城市和区域之间总在不断地进行着人流、物流、能量流、信息流和生态流的交换。空间相互作用把空间上彼此分离的城市整合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体,并形成空间尺度不一的城市群区域。

城市群区域的城市内部、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产业分工合理有序,城市群空间结构才能处于优化状态,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生态学理论。生态学认为,互利共生是两物种相互有利的共居关系,彼此间有着直接的营养物质的交流,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双方获利。协同进化是指在物种进化过程中,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性状的本身又作为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的现象[6]。城市群空间结构与特色产业簇群之间就是一种互利共生、协同进化的关系。城市群空间结构合理有序,有利于不同尺度、不同层域的特色产业簇群的形成和发展,继而促进城市群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城市群区域人口容量逐步提高,城市群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不同尺度、不同层域特色产业簇群的形成发展,使城市群区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各种比较优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产业布局科学合理,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使其空间响应———城市群空间结构更加优化;同时,还可以使“三废”排放减少(或实现零排放)、“三废”处理率提高,污染在源头得以治理,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反之,将形成城市群区域经济社会人口环境与空间结构之间的恶性循环。因此,我们要通过不同尺度、不同层域的特色产业簇群的培育发展推进城市群空间结构不断优化;促进城市群区域产业布局科学合理,使城市群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够不断适应自然生态环境演变规律,最终实现特色产业簇群与城市群空间结构之间的互利共生、协同进化目标(图2)。

图2特色产业簇群与城市群空间结构之间的互利共赢机制Fig.2 Symbiosis Mechanism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s Indus-trial Cluster and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Agglomeration48HUMAN GEOGRAPHY Vol.25.No.5 2010/102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过程根据上述理论,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形成大致经历以下四个阶段:①单个企业发展阶段(企业层面)。工业化初级阶段,工业产品供不应求,企业形成主要依据各个地点的资源情况和交通状况等,企业空间分布呈比较均匀的散点状。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村办企业的快速发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②产业簇群发展阶段(小城镇层面)。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工业产品供应不断增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发展规模由小变大,以规模效益取胜于市场。与此同时,上下游产品衔接、相关企业合作加强,产业发展进入簇群阶段。即,企业不断向城镇工业园区集聚。由于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中介服务完善,上下游以及旁侧产业有机整合,簇群效益大为提高。③城市特色产业簇群阶段(城市层面)。特色产业簇群形成于城市比较优势资源(特色资源)基础之上,各城市资源环境条件、原有经济基础、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有着很大差异。不同城市的同一产业簇群效益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根据城市比较优势资源,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簇群将使城市产生比较竞争优势,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城市特色产业簇群是城市地域范围内包括小城镇层面产业簇群整合的结果。城市地域范围内分工合理促使城市特色产业簇群形成,城市特色产业簇群的形成发展是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象征。④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阶段(城市群层面)。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是城市群区域比较优势资源(特色资源)得以合理利用的集中体现。特色产业簇群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不同的城市群区域其资源条件、经济基础、科技水平、社会文化习俗等资源要素有着很大差异,适宜于发展不同产业,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簇群。城市群区域比较优势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存在或者作为消费者偏好可以为企业提供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和较稳定的广阔市场,通过市场对资源要素优化配置逐渐形成特色产业,特色产业的上下游产业和旁侧产业相互衔接,便形成同类产业的不断集聚。簇群效应将引导研发、中介服务等机构的不断加入,将进一步提高簇群效益,特色产业簇群逐步形成。

因此,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是城市群区域各城市分工合作、协同发展的结果,也是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集中体现[7](表1,图3)。上述四个阶段既是产业发展的一个升华过程,也是城市群区域空间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图3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与空间结构优化关系Fig.3 Relation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s Industrial Cluster andSpat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3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重组模式根据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影响范围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全球尺度、国家尺度、区域尺度等3种“廊道组团网络化”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组合模式。

(1)全球尺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以纽约、伦敦、东京等为金融中心、创新中心的全球尺度的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随之形成,并通过信息、交通等快速通道与世界各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直接影响着世界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全球尺度的“廊道组团网络化”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模式逐步形成(图4)[1]。

(2)国家尺度。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与全球经济接轨的不断深入,以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南京、香港—澳门—广州等为金融中心、研发中心、创造性制造业中心的国家尺度的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逐步形成。其间通过交通信息等快速通道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49郭荣朝,苗长虹:基于特色产业簇群的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研究HUMAN GEOGRAPHY Vol.25.No.5 2010/10可持续发展,国家尺度的“廊道组团网络化模式”已经显现(图5)[8]。

(3)区域尺度。因时空条件差异,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发展水平差异,使区域尺度范围内的“廊道组团网络化”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模式形成三个变种。①“带状廊道组团网络化”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组合模式。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发展初期阶段的平原地区(或山区),基础设施建设使复合通道地带(交通走廊、信息通道等组合而成)生产要素流动集聚增强,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首先在复合通道地带形成,并呈现出带状廊道组团网络化城市群空间优化组合模式(图6-A)。②“放射状廊道组团网络化”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组合模式。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成长阶段的平原地区(或多条谷地相互交叉的山区),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进一步加强,由带状复合通道逐步演化为放射状复合通道,城市群生产要素整合范围进一步扩大,整合深度进一步增强,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进一步发展,放射状廊道组团网络化城市群空间优化组合模式逐步形成(图6-B)。③“同心圆状廊道组团网络化”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组合模式。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成熟阶段的平原地区,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城市群区域范围内的生产要素完全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也进入稳定发展时期,其空间响应为“同心圆状廊道组团网络化”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组合模图4"廊道组团网络化"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模式(全球尺度)Fig.4 Mode of Corridor Group Network of Urban Agglomeration(World Scale)图5“廊道组团网络化”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模式示意图(国家尺度)Fig.5 Mode of Corridor Group Network of Chinese Urban Agglomeration(National Scale)50HUMAN GEOGRAPHY Vol.25.No.5 2010/10式(图6-C)[9]。

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在充分了解城市群区域内部各类资源要素状况和外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科学分析预测产品的市场需求趋势,才能明确城市群区域比较优势资源,继而通过特色产业簇群培育推动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通过城市群空间结构不断优化来促进特色产业簇群发展壮大,最终使特色产业簇群与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进入良性互动状态,使特色产业簇群发展达到最佳效果,使人为主动的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更加符合经济社会环境演进规律,更接近“理想状态”。

图6“廊道组团网络化”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模式(区域尺度)Fig.6 Mode of Corridor Group Network of Chinese UrbanAgglomeration(Regional Scale)4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路径4.1思想观念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思想观念、企业或企业集团组织及其行为[10]、行政因素[11]等社会文化对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只有通过创新思想观念、创新社会文化,才能克服社会历史文化制约。创新思想观念需要破除一切地方利益、地方保护等旧的思维方式和做法的束缚,形成与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要求相吻合的新思维、新观念。思想观念开放,人才云集,城市,尤其是核心城市成为创新源地,城市群区域各城市之间分工协作,促进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形成并发展壮大,推动城市群空间结构不断优化。同时,还可以通过思想观念创新,带动管理方法、政策制度、发展机制等一系列创新,协调解决好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有利于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有利于城市群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否则,城市群不仅无法形成,而且由于城市处于衰落阶段,人才流失,思想观念受到束缚,人们的行为禁锢于某种思维范式,形成僵化教条,使产业发展失去诸多机遇,严重制约着空间结构优化的有序推进。

4.2市场一体化建设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城市群区域计划经济体制烙印很深,逐步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各种隐含或变相、甚至是政府明文规定的地方保护,对企业发展危害极大。实现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就是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按照要素流动和利益相关的客观要求,不断形成特色产业簇群,实现城市群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优化整合,并产生要素集聚规模效应。在这一过程中,市场将发挥主要作用,地方政府应侧重于规划引导、优化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公共物品的建设管理与保护。市场一体化建设就是要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优化城市群区域资源配置、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实现多赢局面:①淡化行政区经济,突出各自产业特色,实现优势互补。根据城市群区域各城市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通过产业横向联合和纵向优化重组,实现互通有无,重点是通过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形成产业簇群,产生规模效应,通过产业升级形成品牌效应。②克服体制障碍,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原则通过具体的协议和条约,实现城市群区域各城市之间的紧密合作。③突破“囚徒困境”。城市群区域各城市人民政府应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制定相应细则,惩罚地方保护,激励相互协作,屏弃地方保护主义。通过协作改变现有的以行政版图为主导的“中心—次中心……次中心—中心”的经济格局,建立以经济为主导的“中心—次中心……次中心—中心”的城市群经济社会环境发展新格局[12]。

4.3城乡统筹发展

“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芒福德)[13]。城市与乡村在思想理念、产业发展、建筑景观、生态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区别,51郭荣朝,苗长虹:基于特色产业簇群的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研究性很强。乡村是城市原材料的供应地、二三产业产品销售市场、人力资源的输送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屏障,城市是乡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火车头”、产品深加工的集聚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场所、农业现代化技术设备的支撑点。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内涵就是强化城乡互动,实现城乡双赢。城乡互动,在微观层面上就是要加强城乡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之间的对接和交流,以推进农村工业化、农业产化为关键;在宏观层面上就是通过城乡政策调整,构建和完善城乡统一的户籍、财政、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城乡统筹发展,使城乡基础设施统一建设、城乡信息共享、城乡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利用。城乡统筹发展使城市群区域基础设施、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实现有效对接,城乡间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生态流等生产要素流动畅通无阻,城市群比较优势得以凸现,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形成发展壮大,城市群空间结构得到不断优化。

4.4特色产业簇群培育

特色产业簇群形成发展是城市群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重要方式。①根据城市群区域比较优势资源(特色资源)培育特色产业簇群。要围绕城市群区域的比较优势资源(特色资源)发展壮大相关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围绕特色产业链条使城市群区域各城市之间形成合理分工,形成有相关配套产业支撑的特色产业簇群。即城市群区域内各城市就同一产业或相近的几个产业能够分工合作,形成密切的产业联系。②改善影响特色产业簇群发展的要素条件。城市群区域核心城市与一般城市、城市与乡村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空间集聚能力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各城市应从改善要素条件入手,通过市场机制打造城市群区域特色产业簇群。③加强城市群区域各城市之间的协作与联动发展。城市群区域各城市政府应对本区域的比较优势资源进行梳理,通过城市群区域各城市之间的规划与协调,实现城市之间的错位发展和互补发展,避免盲目发展与重复投资,并从构建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的高度出发,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和利用,达到城市群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合作发展的共赢目标。

5结语与讨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三点结论:①层域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生态学理论,尤其是产业簇群理论为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②特色产业簇群的形成发展使城市群区域比较优势资源(特色资源)得以充分合理利用,是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基础。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有利于降低发展成本,有利于区域内资金、人才、科技、信息、生态等产业要素统一配置,有利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有利于特色产业簇群的形成与发展。特色产业簇群形成发展与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二者之间相互促进,互利共赢。

③根据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影响空间范围和发展阶段的差异,可形成全球尺度、国家尺度和区域尺度三种廊道组团网络化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模式,其中区域尺度包括带状、放射状和同心圆状三种廊道组团网络化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模式。④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路径包括:思想观念创新,市场一体化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特色产业簇群培育等。为此,我们必须及时构建城市群区域联动协作机制,消除行政区经济束缚,加快城市群区域各城市间快速通道网络建设,加速人流、物流、资金流、能量流、信息流和生态流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才能不断形成发展壮大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促进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增强城市群综合竞争能力,提高城市群在国家乃至全球经济发展事务中的地位,推动城市群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朝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9-27.

[2]苗长虹.城市群作为国家战略:效率与公平的双赢[J].人文地理,2005,20(5):13-19.

[3]Linda Canina,Cathy A Enz,Jeffrey S Harrison.Agglomeration Ef-fects and Strategic Orientations:Evidence from the U.S.Lodging In-dustry[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5,48(4):565-581.

[4]尹继佐.世界城市与创新城市[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28-29.

[5]Howitt.Endogeneous Growth Theory[M].Cambridge:M.I.T.Press,1998.56-57.

[6]李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8-110.

[7]夏维力,李博.群效应—从产业集群到城市群[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53-61.

[8]GUO Rongchao,MIAO Changhong,LI Xuexin,etc.Eco-spatialStructure of Urban Agglomeration[J].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07,17(1):28-33.

[9]薛东前,王传胜.城市群演化的空间过程及土地利用优化配置[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2):95-102.

[10]朱英明,于念文.沪宁杭城市密集区城市流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2,(1):31-33.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篇(7)

中图分类号 F1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2537(2014)01-0006-05

区域环境管理是解决当前区域环境问题、协调区域整体利益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关键所在[1].长期以来,我国在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和跨界生态环境问题利益纠纷[23],这对区域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随着美国建立控制区域空气污染的政府实体机构――南海岸区域空气质量管理区与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莱斯特・R・布朗提出将生态环境安全提升到国家战略[4],区域环境管理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国外学者较早注意到区域环境管理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关系范畴中的协调作用,强调多元力量、多种手段对区域环境管理的支撑作用,包括市场、经济、制度、NGO等方面以及以环境保护为目的制定的各种环境政策和环境决策行为,其研究多侧重于区域环境管理的实践,以及与企业和产业的关联性[57].国内研究大多关注区域环境管理模式及体制的构建、完善和创新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性,强调对信息不对称、跨区域污染治理等问题的解析以及对区域环境管理的绩效进行动态评价[811].总结国内外研究可以发现,区域环境管理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3方面:一是不同尺度类型的区域环境管理研究,涉及国家、城市、流域等不同尺度[1214];二是在对区域环境管理研究的同时兼顾大气环境管理、噪声环境管理、水环境管理等部门环境管理研究;三是研究技术的多样性,包括RS、GIS在内的空间统计分析集成技术等[15].当前对区域环境管理的水平测度及空间格局的研究较少.山东省作为资源和能源消耗大省,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环境保护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研究山东省区域环境管理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本文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借鉴DSR(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对山东省的区域环境管理水平进行测度并探讨其空间格局特征.

1区域环境管理水平测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评价指标的选取

区域环境管理涉及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系统,根据整体性、区域性、系统性、科学性等原则,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对相关指标进行选取,确定山东省环境管理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见表1,指标体系准则层分为环境驱动力、环境状态和环境响应3类,共26项指标.

1.2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熵权TOPSIS法对指标进行权重计算.熵值法是一种比较客观的权重赋值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类似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等主观赋权法带来的主观因素的偏差,TOPSIS是通过测度优先方案中的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来获得最优的方案,两者组合使用将使结果更加精确、合理[1617].主要有以下步骤:

(2)依据标准值,对判断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矩阵B.

(9)根据表1中选取的各项指标,计算区域环境管理水平评价指数:

1.3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数据中,经济社会发展类数据主要来自于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2012年《山东省统计年鉴》、2012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等资料,生态环境类数据主要来自于2011年《山东省环境公报》等资料.

2结果与分析

基于上述研究方法,运用熵值法分别确定山东省17地市的26项指标的权重,见表1.用TOPSIS法确定山东省17地市的环境驱动力指数、环境状态指数、环境响应指数,然后根据公式(1),计算出区域环境管理水平评价指数(表2).最后,统筹考虑各地市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状况,采用聚类和定性结合方法将环境驱动力指数、环境状态指数、环境响应指数与区域环境管理指数分别划分为4类进行综合分析.

2.1环境驱动力空间分异格局分析

环境驱动力指标代表区域存在的不可持续的人类社会活动,数值越大,表明区域内不可持续的人类活动对区域的整体发展压力越大,反之,则说明区域处于较持续的良好发展状态.区域四分法呈现出济南市、淄博市、潍坊市、青岛市等胶济线贯穿城市以及枣庄市环境驱动力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其中环境驱动力指数水平最高的是济南市(0.117),最低的是菏泽市(0.036),二者相差3.25倍,见表2;鲁北地区、烟威沿海地区高于鲁南地区,见图1.其重要原因在于:胶济铁路贯穿的4市处于高速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历来是山东省工业和重工业基地,工业污水、COD、SO2年排放总量均占全省的30%左右,人均生活污水年排放量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因此,胶济铁路沿线城市须加大对第二产业的技术更新、升级和优化,力争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以及消费模式.鲁北地区如东营、滨州以及鲁南地区的枣庄市,大多以油气产业与煤炭产业为主,兼之地区的生态环境基础脆弱,而烟威沿海地区以制造业为主,同时承接了国外有一定污染的产业转移,致使这两地区环境驱动力指数高于其他地区.鲁北和枣庄应加强高精尖制造业的投资和发展,侧重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优化,大力发展无烟产业.

2.2环境状态空间分异格局分析

环境状态指标表征区域在特定时段内的环境状态,其数值越大,表明区域的生态环境状态越优越,反之,说明此处的生态环境需要及时的治理和维护.区域空间分异格局表现出济南、淄博、青岛、东营以及枣庄的生态状态明显处于劣势,环境状态指标最高的城市是日照市(0.021),水平最低的是济南市(0.004),两者相差5.38倍,区域差异明显,见表2;而鲁西北、鲁南地区和烟台、威海的环境状态明显好得多,见图2.环境驱动力和环境状态区域空间分异格局存在明显的一致性.胶济铁路沿线城市高速城市化、工业化和重工业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比较紧张的人地关系矛盾,环境状态的改善任重而道远.

2.3环境响应空间分异格局分析

环境响应指标是指区域的环境管理主体为了阻止人类生活、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而采取措施并处理因生态环境污染而产生的利益纠纷的能力,其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区域采取的政策措施的强度越大,反之则不然.区域环境响应空间分异格局表现为济南、淄博、潍坊和青岛等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环境响应指数最大,烟威沿海城市的区域环境管理政策措施的实施力度也较大,区域环境政策措施实施强度最大的是淄博市(0.271),最弱的是菏泽市(0.128),两者相差2.12倍,见表2及图3.近年来,济南市“美丽泉城”、淄博市“碧水蓝天”、潍坊市“十件惠民环保实事”和青岛市“生态村”等行动相继开展,力求改善高污染、高排放状况;烟威沿海城市开展和推进了沿海防护林建设和海岸带综合治理工程以及生态园区和生态海岛建设,专注打造全国重要的生态文明示范区、海滨旅游城市和人类宜居城市的标签,大力发展以高端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和海洋生物产业等为主的蓝色经济产业.

2.4区域环境管理水平空间分异格局分析

区域环境管理水平是综合性指标,主要是指区域环境管理主体采取各类政策和措施,调控区域内存在的不可持续的人类活动和经济活动,使区域生态环境达到某种状态的能力.区域环境管理水平最高的是淄博市(0.168),最低的是东营市(0108),两者相差1.56倍,见表2.区域环境管理水平空间分异格局表现为:淄博、莱芜、潍坊和青岛处于最高水平,日照、济南、德州、威海次之,滨州、济宁、烟台、临沂的区域环境管理水平一般,聊城、泰安、东营、菏泽和枣庄等地最低,见图4.统筹考虑和对照环境驱动力、环境状态和环境响应的空间分异格局,发现区域环境管理水平空间分异格局与前三者存在显著关联性,山东省区域环境管理水平空间分异格局可以概括为:胶济铁路沿线传统的工业和重工业城市区域环境管理水平最高,威海和日照为代表的沿海城市区域环境管理水平较高,鲁南地区的区域环境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3结论

山东省较早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近年来又进一步实施“生态省”战略和主体功能区区划政策,但面临着比其他地区更为严峻的可持续发展压力.根据区域环境管理水平空间分异格局特点,山东省未来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济南、淄博、潍坊、青岛、烟台、威海和枣庄应对区域环境状态作出进一步响应,逐步改善地区的生态环境状态;(2)鲁南等区域环境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的区域,应当及时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转型,按照主体功能区区划要求和“生态山东”建设要求,在跨区域环境污染纠纷协调等方面与其他高水平地区实施跨行政区域环境管理的交流及合作,实现山东省区域环境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万薇,张世秋,邹文博.中国区域环境管理机制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46(3):449456.

[2]樊杰,洪辉.现今中国区域发展值得关注的问题及其经济地理阐释[J].经济地理, 2012,32(1):16.

[3]李颖明,黄宝荣.我国的分区实践与环境管理分区研究[J].生态经济, 2010(2):169172.

[4]LESERT R BROWN. Redefining national security[J].World Watch Paper, 1997,14(3):37.

[5]VASAN. The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M].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J, 2001:289291.

[6]PORTER M E,VAN DER LINDE C. Toward a new con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competitiveness relationship [J].J Econ Perspect, 1995(9):5578.

[7]BERMAN E, BUI L T M.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oil refineries [J].Rev Econ Stat, 2001,83(3):498510.

[8]王刚,王印红.中国沿海滩涂的环境管理体制及其改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12):1318.

[9]谭琦,王遐.见论企业环境管理机制构建[J].社会科学家, 2012(2):7983.

[10]管宏友,毕春伟.环境管理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J].资源与产业, 2010,12(3):137142.

[11]王亚华,吴丹.淮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绩效动态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22(12):3238.

[12]李雪梅.论我国区域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J].科技管理研究, 2008(7):9698.

[13]李颖明,李晓娟,宋建新.城市环境管理系统及运行机制研究[J].生态经济, 2011(6):152155.

[14]陈阳,赵晶晶.海洋区域环境管理立法研究以渤海区域环境管理立法为例[J].东岳论丛, 2009,30(4):159161.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篇(8)

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3)03-0115-05

一、引言

在2011年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在未来的5年中我国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产业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在我国,文化产业具体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1]

文化产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是由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直接推动,而文化产业消费需求的发展则是由工业大发展带来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而间接推动。文化产业是第三产业中的高梯度产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特征[2],即在形成初期依靠资本和专业知识技术推动,资本积累主要由内资承担,产出规模和就业吸收能力有限;在发展中期形成特色的知识技术和文化资源壁垒,资本积累中出现外资主力,产出规模大幅增加,但就业吸收能力有限;在成熟后期文化产业链条形成,为文化产业服务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上下游联系紧密,产出规模保持在高位水平,同时就业吸收能力显著加强[2,3]。

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特殊类别,既具有一般第三产业对第二产业的资本和人力资源依附性,又具有“绿色产业”在土地、公共设施、自然环境等方面与第二产业的竞用性。同时,文化产业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地域文化资源依赖性,造成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特征和发展演变特征有别于一般产业。文化产业参与区域等级扩散的要素是文化产品生产技术和产业组织管理模式,而非产品本身。以上因素造成并解释了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不均衡性,同时也提供了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不均衡背景下最终实现文化全面繁荣可能性。

本文意在通过对近10年来各地文化产业发展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方法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不均衡性进行直观展示,并结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数据分析文化发展的空间不均衡性成因,最终结合不同区域空间自身特征提出针对性的文化产业不均衡发展建议。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概况

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约为1909亿元(本文所有产值数据和产值增速数据均以2009年价格水平为基期计算,另此章节数据来源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5年内增加值上涨60%;2009年我国城镇文化事业单位共计吸收就业人口130万人,5年内增加吸收就业量6万人。将上述2个指标的增速在各产业间进行横向对比(图1),可以发现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不仅低于第二产业及其所属的第三产业,同时也低于全部产业的平均增速;我国文化产业劳动就业吸收能力也显著低于其他产业水平。

同时,在第三产业内部对文化产业产出情况进行研究,发现较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131340亿元而言,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其比重仅为1.46%,大幅低于餐饮、旅游、金融等行业的比重。通过图2可以发现2004年以来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显著,而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缓慢,文化产业增加值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低微,且不断下降,说明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尚属初级阶段,产业规模有限。

从文化产业的投入角度看,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共实现全社会固定资本投资2383.4亿元,5年内较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本投资958.1亿元上升148.8%,较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本投资628.5亿元上升297.2%。由7年内各产业平均增速(见图3)可知,文化产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24.88%的平均增速远大于第三产业各子产业的平均增速,与第二产业固定资本投资增速相当,说明文化产业的产业梯度高级性和发展潜力已经开始为市场所重视,体现了文化产业初级阶段的资本积累形成过程。但从图4可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本积累速度和总量水平仍有待大幅度提高,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尚不足第三产业总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

进一步从文化产业的外资引入状况进行分析(见图5),发现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全部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的比重由2004年的23.2%上升至2009年的42.8%,国外资本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关注日益加强,而在第三产业内部文化产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第三产业该值的比重却由2004年的3.29%下降至2009年的0.83%,由此说明,现阶段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资本积累主要有国内资本承担,我国目前的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尚无参与国际竞争潜力。

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尚处在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产出总量有限,对就业的吸收能力有限;同时,由于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尚低,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偏低,致使我国居民的文化产品需求能力不足;在此初级阶段,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始资本积累主要由国内资本承担,国际资本主要集聚在金融、交通运输等高速发展的服务行业;目前政府、学界、企业已经开始重视文化产业的产业梯度高度性和发展潜力,产业发展资本正加速集聚。

三、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不均衡性现状

将上述各种指标放在省际和城际间对比分析,可以得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不均衡现状。本文所用大陆31个省市和288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0》和《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0》,数据地图采用ArcGIS软件制作,数据分类采用自然间断点分类方法。

首先,从各区域的文化产业供需关系角度分析,图8中文化产业增加值的空间差异性反映出了我国文化产业供给的空间不均衡现状,总体呈现东部沿海多,中部、东北部次之,西部最少的阶梯递减特征。从文化产品的需求角度并对这种现状加以解释,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区的文娱消费基本与该地区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成正比,即各地区文化产业供需水平平衡。但亦有少部分地区(如山西供给多消费少,辽宁供给少消费多)亦说明了我国文化产品消费的空间流动性。

图9中反映我国地区人均文娱消费支出基本与地区收入水平成正比,但也有如广东、湖南、甘肃等省份的负相关特例;从城乡人均文娱消费比来看,中西部省份的城乡人均文娱消费差别大,而东部沿海地区差别小。这一方面说明我国人均文娱消费水平基本与人均收入成正比,但存在一些扰动;另一方面说明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城乡之间文化产品消费平衡,而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的省份,农村文化产品的需求能力远低于城镇水平。图10中的人均文化机构数可用以反映一区域内对各种文化产品的平均供给能力(视为普适文化产品供给能力),而人均影院数用以反映对高端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

其次,从文化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撑角度分析,图11中各省市的文化产业从业人数基本与该区域常住人口数量呈正比,即文化产业就业的空间不均衡性和我国常住人口空间不均衡性具有一致特征。

最后,以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指标分析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扶植力度和受重视程度的空间差异(见图12)。从城镇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绝对量来看,其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耦合程度并不高,说明各地区的重视程度不一,扶植力量不同;但总体呈现东中部地区城镇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高于西部地区,说明文化产业的原始积累与发展依旧是要以强大的社会经济背景为基础支撑。

综上,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不均衡现状主要表现为:(1)文化产业产能的空间不均衡,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呈现东多西少;(2)文化产业供需的局部不平衡,存在文化产品的净流出区域(供给大于需求)和净流入区域(需求大于供给);(3)城乡文化产品消费的不均衡,其在经济不发达省份表现的更为明显;(4)一般文化消费品与高端文化消费品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在一些东部沿海省份人均高端文化产品丰富,而普适文化产品匮乏;(5)现阶段各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植力度和重视程度不一。

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空间不均衡性成因分析

导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空间不均衡性现状的成因大致如下:

首先,文化产业产能与供给的空间分布不均衡主要符合我国产业等级分布的一般特征。西部中部地区以第一产业为主,文化产业发展较为落后,东部地区第二三产业发达,文化产业产能相对较高[4,5]。在东部各区域中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第二、三产业更为发达,文化产业产能更加旺盛,这些省份是文化产品的净流出区。此外,中部的四川、山西、湖南、河南文化产业产出也较为突出,这是因为一方面这些区域的文化资源禀赋高,同时有一定的制造业基础,此外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文化需求总量大,这些省份的文化产品甚至可能出现净流入。

其次,我国文化产品需求的空间不均衡性是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生动体现。在省际区域水平,国民生产总值与文娱消费支出成显著正相关性;从城乡区域视角,我国的城镇人均文化消费支出远远高于农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且这种城乡人均文化消费差距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不断加大。并且,由城乡贫富差距引致的马斯洛需求效应最终导致我国文化产品结构的空间分布不均衡性。在贫富差距较大的沿海地区,资本逐利性将文化产品推向高端化,却忽视了普通民众的普通文化产品需求。这种看似“不公平”现象有其存在的客观性即市场经济的调配机制,同时也伴生着抑制这种趋势的反向机制,即产业发展的“S”型曲线特征规律。

最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固定资产投资空间不均衡性主要是由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扶植力度差异和受重视程度差异所造成[5]。此不均衡性成因为人为因素和客观区域经济环境制约,部分西部地区城镇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第三产业比不足主要是因为经济基础薄弱(如贵州、新疆),以及对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品开发的重视程度不够(如重庆、广西),还有诸如四川灾区重建等因素。

五、思考与建议

基于前述分析,本文对于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现状和空间不均衡性现状有如下认识和理解:

一方面,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层面: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总体尚处在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产出总量有限,对就业的吸收能力有限;同时,由于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尚低,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偏低,致使我国居民的文化产品需求能力不足;在此初级阶段,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始资本积累主要由国内资本承担,国际资本主要集聚在金融、交通运输等高速发展的服务行业。

另一方面,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差异层面:当前这种发展状况是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马斯洛需求理论和产业发展诸多理论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生动体现,这种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虽然存在一些区域文化产品享有上的公平性缺失,但其既符合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环境,也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这种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不均衡性差异造成了空间区位势差,这种区位势差本质是经济发展势差的体现,应该从经济不均衡发展角度理解,结合市场经济体制能够加强要素流动性和资本投资天生的逐利性来理解这种区域势差的必然性和对经济发展促进性。并且,也要增加对“均衡发展”的正确认识,同时,在各区域依据自身优势发展文化产业的前提下,产业发展的“S”型曲线一般规律和前文的描述性实证分析也为我国文化产业展开了一个发展差距逐渐缩小,区域文化各具特色、百家争鸣的蓬勃发展预期[5]。

最后,由于本文的重点在于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不均衡性进行判读和分析,因此,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均衡性理论着墨粗浅,国内外相关研究也不丰沛,愿和其他学者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在不均衡发展理论及实践方面加深探讨和推进。

参考文献:

[1]叶丽君,李琳.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差异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3):94-97.

[2]陈振强.从产业经济学角度看区域文化的发展[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2,(10):16-18.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篇(9)

1.村落规划的孤立性

城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使村落不再封闭,也不再像过去一样成为独立发展的个体,而是需要与城市和周边乡村建立良好的关系,实现同步发展。但反观当下村落的规划建设,大部分依旧仅仅限制于村落周边的小范围,以自我为中心来建设,而不从更为深远的角度去看待村落的后续发展。而正是这种孤立地对待乡村建设,不考虑区域化的视角,使当下村落发展出现严重的两极化,而这仅仅实现了小部分村落发展,却不能实现区域内村落的协调、有机发展。

2.资源的分散性

支撑村落发展的资源,并不像城市那样具有综合性、集约性的资源优势,而是大量单一、分散的资源。这些资源因其散乱分布,很难实现资源整合,各村落仅能依靠其单一的产业资源进行发展,并且同一地区资源又具有极强的相似性。而在当下,村落不能再依靠单一的产业来维系村落的自我更新与发展,多元化的经济模式也已经逐步渗入到村落中去,过去村落所被忽视的各类物质与非物质遗产逐渐成为村落发展的价值源泉,传统资源的挖掘与再创造是当代村落走向复兴之路的必然方式。因此对区域内资源分散性的整合,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才是当下村落发展建设最为有效的方式。

3.发展的不平衡

具有良好的产业资源和价值的村落是当下村落建设的重点,一切均以该村落为核心,而忽略其周边村落的发展,以致区域下村落之间的发展极不平衡。纵然从经济的角度上看,优先发展优势村落,通过其发展带动周边村落的发展是常用模式,可在当前规划建设下却很少考虑该村落和其周边村落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只顾眼前单一村落的发展,而忽略了区域内村落的协调性发展和整体性发展。

二、产业集群下的村落产业

1.产业集群

村落实现自我更新与发展离不开村落的经济结构,因此对待当代的村落规划,首先是确立村落赖以生存的产业结构,以产业为基础的村落保护与建设才有现实意义。而面对上述问题,解决这种困境就是引入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群概念。产业集群是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原则,相关产业在特定地域所形成的产业空间集聚现象。根据产业关系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水平型产业群,即同一产业以及与它联系密切的其他产业在地域上的集中分布;另一类是垂直型产业群,即相互独立的不同产业因发展需求形成的上下游关系组成的集合。因此将一个区域的村落相互衔接起来,形成网状结构并加强村落与村落之间的关联性,那么就可以打造出属于乡村的区域化产业集群。这样乡村产业就具有产业集群的全局性和长远性特点,避免割裂区域内各种资源之间的联系,能够将多种产业进行整合,形成一定的层级关系和互补关系。其强大的包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形成独特的稳定结构并能实现区域内村落的同步发展。

2.区域产业集群的构成

因村落的分散性,乡村最适合的是垂直型产业集群(图1),它能够将多种产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而实现垂直型产业集群首先是保证市场。产业集群的市场已经不再限制于过去的城镇,从村落自给自足的封闭性向相互交融的共享性过渡,村落与城市、村落与村落的关系逐步融合,因而村落本身成为乡村发展最为有利的市场。正是这种市场的多元化保证了乡村产品能被及时消费,最快地实现其产品价值。其次垂直型产业的形成离不开多种产业的有机协调。如今村落产业也不再是过去的传统产业,而是融合了传统的第一产业、新型的第二产业以及快速发展的第三产业。而这三大产业只有在乡村能够和谐共存,也正是这为乡村的产业集群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再次产业集群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梯级关系,而区域内的乡村本身在其资源上就呈现一定的梯级关系,这更加有利于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形成。通过这所形成的垂直型产业群,能够有效地整合各村落之间的资源不均、资源同质化现象,保证其资源的合理和高效利用。

3.产业集群的特点与优势

区域下的产业集群能够为村落发展带来一系列的优势,使之能够以较少的投入而获得较大的价值回报,而这优势就体现在产业集群形成的网络结构所具有的层级性、适应性和协调性以及交互性。

(1)网状结构的层级性

在区域化的思想下,区域不再是以传统单一村落为核心所形成的单核结构,而是多村落相互衔接所形成的多核网状结构,而这种结构就体现出了发展的层级性和交换的层级性(图2)。层级性指的是整体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网状结构的发展依旧需要核心村落的存在,不同在于网状结构并不是单一核心而是可以做到多个核心共同发展。而每个核心的作用:能够起到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过渡作用,让城市消费群体进入到乡村,也让乡村逐步融入到城市中去;外来消费者也带来了当前消费需求的信息,以便乡村很好地把握消费者的需求,成为信息交换的场所,避免了城市与乡村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在核心村落的作用下,村落产业体系的形成经历核心村落、次核心村落再到周边村落的发展顺序,同时后续的发展是建立在前者的产业基础之上,这样就形成一定的等级体系和联系网络。这样不必每个村落都需要和周边城市联系,而只需核心村落与城市保证良好联系,其他村落与核心村落进行合理的信息交换就能够实现整个体系的运作。因此最终形成含了周边城市、核心村落及周边村落的三种层级关系,这样村落的发展也不再是一种独立的状态,而是有主有次的关系,保证了整体的稳定性。

(2)网状结构的适应性

当下村落的发展已经不再是以往的单一产业,逐渐出现了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然而对于单个村落来说,由于人口和资源的限制,很难做到多种兼顾,仅仅是以其中的某一类产业来实现其经济效益,这也是当下村落规划的策略。但是,从长远角度看,这类以单一产业为主的村落在今后的发展中具有很强的可被替代性,特别是位于同一区域内的村落,也就是说当下的单一产业并不一定能够适应后期的变化。因而发展多样化产业是村落的必经之路,能够保证村落的持续发展,而网状结构所形成的梯度关系正好弥补了单一村落所带来的缺点,如劳动力不足和单一村落产业空间不足的缺点,形成多种产业共存的新型产业链,避免产业的单一性,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并且这种网状结构不会因某一村落的衰败而导致整体性结构失调,也能根据市场的需求而转换其产业结构以适应市场,从而保证区域的协调发展。在这种产业集群的结构下能够同时实现三大产业并存并同步发展,如核心村落是人流转行的重要节点,因此以第三产业为主是较好的选择;位于核心村落周边的第二梯度村落则起到辅助核心村落的作用,保证其有足够的产品供给,一般以第二产业为主;而再低层次的可以再保证其原有的产业结构上,灵活的根据网状结构呈现出来的供给关系来实现其产业的多样化,这样整个结构的发展则是一种良性结构,很好地实现整个区域对市场的适应性,保证整体稳定均衡的发展。

(3)网状结构的协调性

网状结构的所具有的协调性是当下单一村落不具备的另一优势。协调性是指村落与村落在资源配置、产业链和空间结构上的均衡性。在资源上,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当下村落的重点,当前依旧存在村落价值的挖掘不够和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这主要在于村落的人口数量、文化水平以及所能提供的空间有限,不能够实现产业的规模化,因此充分调动周边村落的资源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显得尤为重要,而在产业集群所形成的网状结构下,会依据各村落在产业结构的位置合理地分配资源,保证区域内的资源能够被合理地利用。在产业链上,因村落具有分散的性质,在产业的布局上,以形成三大产业有机联系为基础,根据村落的人口、规模、资源和基础设施来综合确定其在网状结构所扮演的角色,充分发挥各村落的优势,形成互补关系,共同发展。在空间结构上,因各村落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在村落的更新与建设,其空间结构也会不同,如具有对外性质的核心村落,必然在原有村落结构中融入大量的商业、住宿、服务等相关性质的功能,而对于以第二产业(手工业)为主的,则会出现具有不同规模的手工作坊。这些空间结构的转变能够适应产业结构的转变,也保证了村落的自我更新与发展。因而产业集群的网状结构能够实现资源、产业链和空间结构有机整合,使区域内的每个村落发挥其合理的价值,实现协同发展。因此在区域化产业集群的理念下,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网的层级性、适应性和协调性,能够实现区域内村落资源的合理利用,打造产业的多样化,保证村落的协同发展,适应当代村落发展的新方向。

三、结语

区域化产业集群目的在于实现区域内村落的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通过当下城市与村落、村落与村落的关系转变,能够实现村落产业结构从单一模式到多中模式的转变,从单一产业到混合产业的转变,从单中心到多中心的转变,尽而形成具有多样化、适应性强的产业群。因此当下的村落规划应当从区域背景出发,充分研究区域内经济、文化和社会条件,统一考虑资源和产业分配,形成有主次、多样的产业结构,实现区域内村落的共同发展。

作者:夏勇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斯康,王水嫩.用产业集群理论来规划新的产业布局[J].当代财经,2003(7):118-119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篇(10)

在我国高档住宅和普通住宅还没有严格的区分界限。在《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2005]26号)中只是明确高档住宅是属于或高单价、或大户型、或低密度的别墅与高档公寓,但没有给出统一的量化界定标准。根据株洲市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状况及城镇居民可支配能力,以房地产市场10个片区2015年商品住房产品类型与销售价格(商品住房成交均价1.2倍以上)等影响要素综合确定株洲市高档住宅研究对象,其余项目则属于房地产业中、低住宅产品。本文尝试通过压力一状态一响应(PSR)模型对株洲市房地产业产品结构生态位诊断,导出调整其房地产业产品结构的有效路径,以期株洲市房地产业住宅产品结构共赢生态系统的整体效应能得以更好地发挥。

一、生态位理论的引入及研究意义

作为一种适用的理论分析工具,生态位理论已延伸到诸多相关学科,形成了发展生态位、产业生态位、教育生态位等多个领域专有名词[1-2]。近年来,部分学者在房地产业产品结构相关领域做了不少有益的研究探索,其成果多集中于房地产企业间竞合关系、房地产产业生态等层面[2-4]。房地产业住宅产品结构生态系统也遵循生态位理论,即房地产业住宅产品结构调整工作应以产品结构生态体系中各自所占据的生态位为中心展开功能。就房地产业住宅产品结构的研究领域而言,运用生态位思维方式来研究房地产业住宅产品结构优化机制还处于起步状态,这将为房地产业住宅产品结构调整问题的分析增添一个新视角。

二、PSR模型与房地产业产品结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加拿大学者Friend与Rapport在1979年提出了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在此基础上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共同推动,将该模型用于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框架体系[5]。近年来生态系统健康评价领域广泛应用PSR模型,有效解决了实际问题[5],但在房地产业住宅产品结构生态系统整体健康评价中的应用还少有涉及。该模型的运用能涵盖房地产企业和住宅项目运行状态、引领带动区域开发效应、各种住房需要的满足能力三大要素间互相影响及作用,不仅反映出房地产业住宅产品结构生态位因为房地产企业和住宅项目在房地产业产品结构生态系统中的运行状态、引领带动区域高效开发、多层次住房需要的满足能力等重要因素的变化而引致的影响,也最终反映了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因为房地产业住宅产品结构生态系统功能状态与结构效应的变化而导致的调整性反馈。“压力”表征了房地产企业与项目运行状态的调控后劲不足、牵引拉动区域高效开发、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的能力发挥不够、的改善程度不佳引致房地产业产品结构生态系统的运行不畅负荷;“状态”反映了房地产业产品结构生态系统产生失衡状态引致的产品结构生态位的偏差,表现为生态位的宽度有限、效度欠佳和生态共生恶化等复合型问题;“响应”则展现了应对房地产业产品结构生态系统上述“状态”表现问题所实施生态位矫正的调整路径,表现为优化生态位效度、改善生态位宽度、实现生态共生互利。将PSR模型运用到房地产业高中低住宅产品结构生态位具体问题的探究,可梳理其住宅产品结构生态位出现偏差的逻辑关系,导出更具针对性的生态位矫正的调整路径。

三、房地产业住宅产品结构的生态位诊断

(一)住宅产品结构生态位宽度不足

当前株洲市房地产业产品结构仍处狭生态位,主要表现在房地产企业和住宅项目运行状态的调控乏力。金字塔形式是一座城市房地产住宅市场项目应有结构,而株洲却是中间大、两头小,2015年1-12月株洲市城区高档住宅成交面积市场占比仅为12.4%。正常的消费结构,高端楼盘的市场占比应达到20%,显然株洲市高档住宅项目偏少,产品结构存在不均衡与住宅项目运行状态调控乏力的状态。

(二)住宅产品结构生态位效度欠佳

株洲市房地产业住宅产品结构的生态位效度欠佳,集中体现在引领带动区域开发效应的改善程度不够。别墅在株洲市供应量偏小,高档公寓布局空间也较局促,大多数项目在天元片区与中心片区布局,其市场占比为69.8%,可见高档住宅市场总体空间发展不均衡。而城郊开发强度也较低,房地产引领带动新区如新马、西南片区开发能力在下降,乃至消失。

(三)住宅产品结构生态存在共生恶化问题

刚需类住宅项目在株洲市市场是绝对的主力产品,但部分区域确实存在供过于求的风险。株洲市栗雨湖片区CBD,受规划利好政策的前期刺激,近年大量开发企业特别是外来的上市企业在该区域投资,开发成片住宅,造成区域板块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由于同档次住宅产品严重堆积及品质单一,导致该区域大量住宅项目销售去化困难,库存较严重。

四、产品结构生态位偏差的调整路径

(一)扩大行业发展面

不断改善房地产业住宅产品结构的生态位宽度。加大中小户型和高档商品房的供应,这必然要求我们在郊区放大城市的概念。株洲市高档住宅市场开发区域由中心区向城郊扩展是整体趋势,因此,对于城郊的高档住宅供应与建设要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加快城郊配套设施投资,增强区域市场吸引力。

(二)引进优质项目

不断优化房地产业住宅产品结构的生态位效度。株洲市应拿出优质的大地块支持规模开发建设,推出大地块招商政策,引进市外大品牌城市发展商和运营商,推动株洲市住宅开发规模、格调和品位的提升,以高档住宅品质影响力优化株洲市房地产业的产品结构。

(三)推进合理布局

实现房地产业住宅产品结构的共生互利。为保障地段型商业综合体物业价值得以最大程度的提升,高档公寓的建设体量在株洲市中心片区应得以大力发展,促使带动其周边整体区域的综合开发。荷塘、芦淞、天元、石峰片区也应在高档公寓建设总量的提升上大手笔、全力推进。结合株洲市委、市政府“在发展的空间上,坚持向南发展,拓宽升级版的战略空间”总体发展要求,云龙生态新城、枫溪生态新城、大京水库等等城郊区域应拿出优质地块,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吸引推进城郊区域发展的新项目落地开花,实现中心区域别墅住宅市场的有效转移,提升其市场吸引力。(作者单位:1.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2.株洲市房产管理局)

参考文献:

[1] 李景春.生态位理论视域中的教育生态系统及其发展.教育科学,2006,(3).

[2] 刘蓉,宋杰.房地产投资环境的生态位诊断及应对-基于株洲市30个建设项目的调研.商,2015.12.

上一篇: 经济学核心问题 下一篇: 产品结构设计基本知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