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的魅力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8 17:12:46

地理学科的魅力

地理学科的魅力篇(1)

在日常生活中,魅力一词通常用来形容人,我们通常说某某很有魅力。汉语词典中是这样给“魅力”下定义的:“魅力即自然流露出来的令人喜欢的感觉或拥有极能吸引人的力量。”根据汉语词典的定义,魅力不仅可以用来形容人,而且可以用来形容其他事物或现象,所以我们说物理学魅力是可行的。那么,物理学的魅力何在?它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什么意义呢?下面笔者将作简单探讨,旨在抛砖引玉,促进中学物理教育的发展,提高中学物理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一、物理学的魅力

1.物理学物化成果可以极大地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物理学物化成果可以极大地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1],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18世纪中期,蒸汽机在物理热力学理论的指导下得以发明并广泛地推广使用,也就是第一次产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生产力水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物理热力学理论就不可能有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中期,物理学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使得电力工业得以产生并发展起来,人类也步入了电气时代,人类的文明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也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到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又有了新的突破,在微观物理学方面取得很大的成绩。物理学在微观方面取得的进展,微电子工业得以开创,使人类步入了信息时代,迎来了人类社会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2.物理学彰显出科学给人类带来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

目前人类可以把宇宙飞船开进太空,去探寻更多、更深、更远的领域,人这无不彰显出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而人类能把宇宙飞船开入太空的基础就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空气动力学知识,都属于物理学知识。到了20世纪90年代,物理学领域的纳米技术开始发展起来,人类便可以根据需要对原子或原子团进行重新排列,制造出纳米材料,使人类文明有了质的提高。物理学的发展彰显出科学给人类带来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也是物理学魅力的有力体现,在人类社会中表现出巨大意义。

3.物理学使人们能揭示出物质本质的奇妙特征。

物理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结构和相互作用、运动规律的自热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可以小到原子、粒子,也可以大到整个宇宙,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物化成果使人们了解到物质的本质特性,认识到物质许多奇妙的特征。另外,物理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的科学体现在它的研究对象上。从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三次工业革命,再到今天的信息时代,无一不体现出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的地位。

4.物理学的最大魅力在于魅力需要人们去探索去发现。

物理学魅力除体现在它的学科性质和发展史上外,物理学最大的魅力在于需要人们去探索,也就是说物理学的真正魅力在于物理学的探索性,人们在探索物理学知识和探索物理学魅力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情感体验才是物理学最根本的魅力所在。物理学的理论具有简洁性、抽象性等特征,连同他结论的奇异性可以把人们带入一种奇妙的境界。物理学理论的简洁性、抽象性和物理学结论的奇异性,能让人们在研习物理知识和实践物理理论的过程中产生一种心旷神怡的美妙感觉[2]。

二、物理学魅力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能激发中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提高教学效率。

从心理学角度和社会角度分析,没有人愿意去学习那些没有用的知识,也没有人愿意去钻研那些枯燥无味的知识,然而物理学的理论的简洁性、抽象性特征,结合其结论的奇异性可以把中学生引入一种奇妙的境界,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使学生愿意主动地钻研习物理知识。所以,物理学魅力有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

2.能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有助于中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

在物理学发展史上留下印迹的人物,都是为物理学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人,中学生在研习物理知识的时候,能受到他们精神的影响[3]。人们的内心都有成为有用的人的愿望,只是缺少引发它的条件因素。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物理学魅力,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立志做一个能为社会作贡献的有用人才。

三、如何打造物理魅力课堂

物理学是一门具有巨大魅力的自然科学,物理学魅力对中学物理教学和中学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那么,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发挥物理学魅力的作用呢?笔者基于多年的物理教学经验,在分析相关资料的前提下,提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很好地发挥物理魅力作用的建议。

1.将物理学发展史引入中学物理课堂教学。

每一个物理知识和物理概念、定律都有一定的历史故事,中学物理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发展故事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万有引力知识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把其历史故事作为导入的背景,从而实现物理知识与物理历史的结合。

2.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己探究发现物理魅力所在。

探究性学习是现代教学的新方法,是新课程标准下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更有必要。物理学魅力除体现在它的学科性质和发展史上外,其最大的魅力在于需要人们去探索,人们在探索物理学知识和探索物理学魅力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情感体验才是物理学最根本的的魅力所在。中学生只有自己探索发现物理的魅力,才能切实受到物理魅力的鼓舞,物理魅力才能影响学生,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地理学科的魅力篇(2)

魅力之意,词典上的解释是:特别吸引人的一种力量。“魅力”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一个有魅力的人是受人尊敬的。那么一个有魅力的体育教师一定也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他身上特别吸引人的力量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从外在和内在两方面进行探讨。外在指形象魅力,内在指经多年修炼积淀而来的知识业务、道德、情感、思想性格魅力。

一、形象魅力

一谈到体育教师的形象魅力,人们立即会将其与健康、活力、热情洋溢、精神饱满,高大、帅气等等词儿相连,确实如此。体育教师有别于其他教师最显著的形象魅力就是其:着装和精神状态。当着一身或色彩鲜艳,或活泼跳跃,或稳重大方,或充满时代气息的运动装的体育教师进入课堂,除带给人干练、朝气蓬勃、活力十足的感觉外,同时也绽放出阳光般的魅力,给学生以良好的视觉效应,尊重油然而生。如果说体育教师的着装散发出一种静态魅力的话,那么他的精神状态则散发出一种动态迷人的魅力。去年5月有幸参加中国业余篮联举行的迎奥运快乐周末篮球公开赛成都赛区郫县站的裁判工作时,第一场比赛我就被安排和一个男裁判上场执法。当天到场的观众很多,当我在场上不停地奔跑,干净利落地做着各种裁判手势时,耳边也不停传来唏嘘声、尖叫声、呐喊声伴着一些赞叹声:啊,那是哪所学校的老师哟?好精神,好有魅力啊!场间休息时,从总裁判长那里得的评价也是肯定的:反应敏捷,哨音干脆响亮,手势标准大方,跑动积极到位,判罚准确,OK!记得一位好友也曾对我说,她到场地看比赛时,她更多的注意力是在关注我对场上比赛及时准确果断的判罚,看我在场上当裁判时的风采与魅力!就是这种热情饱满且专注的精神状态,让体育教师身上散发出了与众不同的魅力!

二、知识业务魅力

爱因斯坦说过:使学生尊敬教师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在知识业务能力方面,体育教师与其它学科的教师有着一定的共性,但也有自身的不同点。共性是,我们同样掌握了大量的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和其它科目理论知识。所不同的是,我们在掌握体育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掌握大量的技术和技能。在此,我把体育教师的知识业务魅力归为四部分:首先是扎实的体育运动理论知识和良好的运动技能;其次是精炼准确的语言表达和技术动作示范能力;再者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最后就是要能知晓与运动相关学科及其它学科的一些基本知识。

我们知道,体育教师是引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锻炼身体的方法与技能的。引导者应该在知识的储备上高于被引导者,方能具备去传授知识给被引导者,并使之对你产生佩服。扎实的体育运动理论知识和良好的运动技能是成为体育教师的前提。否则你将很难走进课堂去面对你的学生。记得刚工作那一年,第一次作田径运动会总裁判长,有老前辈对我说:你要对每一项比赛的裁判方法及规则都了如指掌呢,你前面有同事做裁判长时曾因跳远成绩的判法及名次的处理,被学生给难住了。我没出声,心想,怎么会呢?我想这样的事情不会在我身上发生!我也绝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这就是知识的魅力给我带来的自信。扎实的理论知识让我对即将面临的重任充满了信心!

其次是要有精练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技术动作示范能力。体育教师在工作时运用语言的机会与数量相对少于其他学科的教师,这也是体育教师与其它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语言方面的不同点。但这并不意味着体育教师就不用语言去表达动作技术结构和要领了。在我看来,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讲解动作结构要领时更要讲究语言精准,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同时要做到具有科学性和启发性。当然,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更重要的是要有熟练优美的动作技术示范能力,这是我们体育教师与其它学科教师又一不同之处。示范动作技术是体育教师最直观的肢体语言表达方式,正确优美的动作示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对教师产生信服感。通过准确优美的动作示范,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动作技术要领。所以,在我看来单有语言的表达,而不善于示范,是空洞的。而只具强势的动作示范能力,不善于表达,是苍白的。总而言之,一位体育教师,应将语言表达与技术动作示范(肢体语言)有机地结合运用,才真正能够能体现艺术性。

再者是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这里面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是组织能力,另一方面是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对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来说,实在是相当重要。既然成为体育教师,我们上每一堂课都涉及到精心地准备与组织,同时,我们随时还要承担组织各种大小型运动比赛,这就是对我们组织能力的一种直接挑战和检验。当然体育教师的组织能力一般都比较强,就算我们初出校门时还有些欠缺,但只要自己能够虚心请教,好学上进,经过一定锻炼时间,我们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擅长交往是体育教师的又一大显著特点,惟其如此,我们的协调能力也表现得较强,比如协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协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能力,协调与同事之间的能力,协调与领导之间的能力,也包括协调与各部门之间的能力等等。

最后就是要知晓与运动相关学科和其它学科的一些基本知识。首先与体育运动相关学科的知识,比如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等与运动方面相关的知识。要懂得常见运动创伤的急救知识,并能熟练处理常见的运动性创伤及常见的运动性急病。要懂得每一个年龄段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同时要能用一般的受力情况来分析动作技术。还要善于旁征博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当我们上中长跑的最后部分马拉松跑时,我们要让学生知道马拉松的起源?它的距离?为什么马拉松比赛只有世界最好成绩,而没有世界纪录?如果你告诉学生:马拉松跑的起源、纪念意义,它的距离是42195米。马拉松没有世界纪录,是因为马拉松比赛是在室外公路上进行的,而且每一次比赛的路线都不相同,所以,它只有世界最好成绩,而没有世界纪录。再如,上短跑课的时候,你顺便把博尔特最近创造的958世界纪录告诉学生……OK,这样一来,你的课不但非常吸引学生,也让学生了解了一些基本体育知识。教师的魅力在这无形中,充分展现出来。

对于一位体育教师来说,我们不但要及时更新本专业知识,同时还应该拓宽。因为在21世纪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于多元化。今天的体育教育已不再是简单的教会学生一两项运动技能,增强体质。而是包含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品德修养、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内容,体育教师不仅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应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广博的科学知识,熟悉计算机、教育学、心理学,能熟练运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本学科教学,并不断提高教学的艺术性。

三、道德魅力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体育教师应该是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模范。体育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各种身体练习及活动为主线进行健康教育的。教师的各种思想意识一般不表现在口头上,而是从他们的实际行动中表露出来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学生的监督并被学生所模仿,会在学生身上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并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应该认真学习?公民道德规范实施纲要?的精神,努力做到爱国守法、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并通过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不失时机地表现自身的品德修养和意志品质,使学生在教师身上看到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团结互助、遵守纪律、勇敢顽强、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优良品质,还能看到其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的公平精神,重诺守信、一眼九鼎的诚信精神,洁身自好、守节不染的青莲精神,在学生的心目中矗立一座人格的丰碑。

四、情感魅力

古语说:“亲其师而信其道。”教育教学工作是一种情感艺术。具有情感魅力的体育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一轮“爱的太阳”。他总是充分地信任学生,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人格,小心呵护他们的自尊心、求知欲和创造力。他们不但是学生的良师,而且还应该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亲人。体育课不同于其它学科,我们要充分明白:在运动方面,不能将每个学生身体条件和运动能力一概而论、整齐划一。学生的身体、生理心理等情况参差不齐,所以应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不嫌弃体育成绩差的学生。如果运动中出现意外受伤的学生,老师一定要有一颗怜爱之心,不能冷漠无情,爱理不理。对待那种在比赛中抽筋的学生,作为体育教师要及时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去进行适当地处理。凡此等等,课堂上是教师,课堂外是朋友,没有了讲台与课桌相隔,学生会很亲近我们,也愿意给我们交流,说知心话,我们也会更了解学生,从而让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思想性格魅力

思想性格魅力,包含了思想魅力和性格魅力。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是教育学和教学法的灵魂。思想的魅力来自于他的与时俱进、永葆运动的青春。思想活跃,充满时代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体育教师,他所奉献给学生的毕然是一个百花争艳、流光溢彩的思想春天。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思想保守僵化、毫无创新意识的教师,能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能引导学生追赶时代前进的步伐?社会在不断地进步,新生事物在不停地涌现: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知识令人应接不暇。一个充满活力的体育老师绝不能让自己落伍,要不停地让自己吸收新的知识,让自己一直保持健康的体魄,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

性格魅力,“性格即风格”、“性格即魅力”、“性格即效果”。冷漠、孤僻的体育教师拒人千里之外,热情开朗的体育教师融化学生心头的寒冰;严肃古板的体育教师把课堂变成一潭死水,幽默风趣的体育教师让课堂笑声如潮;粗暴刚愎的体育教师肆意践踏学生的人格尊严,亲切和蔼的体育教师让学生如沐春风;悲观消极的体育教师在学生心头布下铅云,乐观坚毅的体育教师教会学生微笑着面对生活……一个性格活泼、开朗、乐观、幽默,处事灵活、果断,积极上进、富有爱心的体育教师,带给学生的一定是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同时他也向学生展示了自身独特的个性魅力,这样的体育教师肯定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体育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无不深深打上了体育教师性格的烙印。我们体育教师应该学会“修心养性”,让自己的性格和人格更符合教育的要求,让学生乐于接纳和吸收教师传递的知识和信息,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体育教师的外在魅力是内在魅力的直观体现,内在魅力是外在魅力的有力支撑,二者相辅相成。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深化,体育教师的魅力在体育教学和运动比赛中,越来越放射出眩目的光芒,体育教师魅力的大小决定着体育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形象的佳劣,其魅力与其他学科教师的魅力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体育教师,让你的身上具有一种特别吸引人的力量,那么,请着意打造你的“形象魅力”吧!让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都成为“魅力”四射的灵魂工程师!

【参考文献】

地理学科的魅力篇(3)

    2.物理学使人们能揭示出物质本质的奇妙特征。物理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结构和相互作用、运动规律的自热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可以小到原子、粒子,也可以大到整个宇宙,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物化成果使人们了解到物质的本质特性,认识到物质许多奇妙的特征。另外,物理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的科学体现在它的研究对象上。从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三次工业革命,再到今天的信息时代,无一不体现出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的地位。

    3.物理学的最大魅力在于魅力需要人们去探索去发现。物理学魅力除体现在它的学科性质和发展史上外,物理学最大的魅力在于需要人们去探索,也就是说物理学的真正魅力在于物理学的探索性,人们在探索物理学知识和探索物理学魅力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情感体验才是物理学最根本的魅力所在。物理学的理论具有简洁性、抽象性等特征,连同他结论的奇异性可以把人们带入一种奇妙的境界。物理学理论的简洁性、抽象性和物理学结论的奇异性,能让人们在研习物理知识和实践物理理论的过程中产生一种心旷神怡的美妙感觉[2]。

    二、物理学魅力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能激发中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提高教学效率。从心理学角度和社会角度分析,没有人愿意去学习那些没有用的知识,也没有人愿意去钻研那些枯燥无味的知识,然而物理学的理论的简洁性、抽象性特征,结合其结论的奇异性可以把中学生引入一种奇妙的境界,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使学生愿意主动地钻研习物理知识。所以,物理学魅力有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

    2.能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有助于中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在物理学发展史上留下印迹的人物,都是为物理学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人,中学生在研习物理知识的时候,能受到他们精神的影响[3]。人们的内心都有成为有用的人的愿望,只是缺少引发它的条件因素。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物理学魅力,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立志做一个能为社会作贡献的有用人才

    三、如何打造物理魅力课堂

地理学科的魅力篇(4)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3-0305-01

一、魅力型领导的内涵

“魅力(charisma)”一词最早源于希腊语,原意是“神赋的礼物”,19世纪对同本语的直接翻译成了现代汉语中的“魅力”,这是一种由多种因素构成的综合表现。“魅力”一词自其诞生之口起,就富有神秘色彩。而且“魅力”也是与鬼、神相联系的,富有神秘色彩。豪斯于1977年首次提出了魅力型领导理论以来,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一直在对这一新的领导范式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 ,使其魅力型领导成为了当今领导学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魅力型领导理论得到了广泛的实证研究支持,成为了领导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学术上对魅力和魅力型领导内涵的研究,与日常用语中的魅力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主要是指被领导者会因为领导者而受到重大影响[5]。

目前而言,关于魅力型领导定义有以下两种划分。其中,广义上来说,魅力型领导主要有促进共享意识;强调共同的愿景;理想的行为模式等方面。而狭义魅力型领导则主要是指在危机情境下,由领导者提出激进的观点,从而使得下属在情感上受领导者所吸引的现象。

部队基层领导的培育一直是关系到军队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军队应对危机事件时,基层干部的指挥艺术与危机处理成败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一个具有魅力特质的基层干部在带领下属遂行任务时,其凝聚部属的能力更能充分展现。随着军队建设的标准不断提高,对提升基层干部魅力显得更为迫切,如何有效培育有魅力的基层干部是当前一个十分紧迫的研究课题。

二、基层魅力型领导影响因素的分析

魅力型领导理论是指领导者利用其自身的魅力鼓励追随者并做出重大组织变革的一种领导理论。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基层领导魅力在部队管理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新时期部队的发展,士兵的自主意识增强,使用过去的管理模式来管理现今的部队,彰显出了许多不足。随着兵源素质的提升,士兵在旧的管理模式下容易产生各类问题。这种时代背景下,魅力型领导孕育而生,逐步成为了管理工作的主流。影响基层魅力型领导的因素,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结合基层的实际情况,认为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影响基层魅力型领导的因素,分别是品德人格、知识水平、才智能力及情感心理四个方面(表1)。

(一)品德人格要素

品德人格(简称为品格)是构成部队基层魅力型领导的根本性要素。当基层干部在他人交往中,表现出一种或多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良好品格和许多人所不及的优点的时候,人们自然钦佩他,对他产生由衷的敬爱感,并能够产生巨大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吸引或诱导部属仿效。

(二)知识水平要素

知识水平是构成部队基层魅力型领导的科学性要素。军事斗争需要各种各样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知识作为铺垫,具有丰富知识的基层部队干部,更容易获得士兵的信任,使他们对干部产生信赖感,因而对士兵的影响力极大。

(三)才智能力要素

才智能力(简称为才能)是构成部队基层魅力型领导的实践性要素。这是指部队基层干部具备的聪明才智和组织指挥能力。一个有才智的部队基层干部,能在防卫作战、抢险救灾等各项急难险重任务中做出正确的决策,解决各种棘手地矛盾,圆满地完成各项任务,因而能赢得士兵对他的敬佩,愿意成为他的部属,并无条件服从他的领导。

(四)情感心理要素

情感心理是构成部队基层魅力型领导的精神性要素。部队基层干部和士兵之间总是存在着感情联系的。当基层干部和士兵之间建立起密切的感情和深厚的友谊时,士兵便会对基层干部产生亲切感,他的影响力会很大,而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基层干部非权力性影响力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条件。因此,一个优秀的基层干部要注重个性、气质、性格等心理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杨俊辉,宋合义.CEO领导魅力与组织绩效研究综述[J].华东经济管理,2012,(6):131-135.

[2] 王莹.基于魅力型领导理论浅析孙中山的领导艺术[J].科教导刊,2014,(8):12-14.

作者简介

地理学科的魅力篇(5)

今天,一股后现代思潮正迅速崛起,引发了人们对那些早已习以为常的诸多事物与观念的解构与重构。在这场解构与重构的运动中,西方的教育科学正发生着一场重要的范式转换:开始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钟启泉,张华,1999)。如果把探究普适性教育规律的范式的本质特征表述为“祛魅”的话,则寻求情境化教育意义的范式意味着教育开始“返魅”了。库恩指出:“科学范式的转换实质上是科学共同体世界观的革命”(库恩,1962),则教育范式的转换也将意味着这一共同体所共享的世界观的革命。世界观的变革通常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因而,需要思考的是:在这“祛魅”与“返魅”之间,教师们该怎样定义自己的身份?

一、自然科学的“祛魅”与“返魅”:科学世界观的变革

“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前提直接促成了所有当代社会科学(杰弗里·史密斯,2000)”,所以问题必须首先从自然科学的“祛魅”与“返魅”谈起。

“科学在起源之时便与叙事发生冲突。用科学自身的标准衡量,大部分叙事其实只是寓言”(利奥塔尔,1984)。自康德将经验同理性分离起,现代科学走上的是以客观理性和实证主义方法论为标志的道路。其目的在于从宇宙在自然法则的运动中了解宇宙的秩序,以造福人类。而秩序意味着确定性、条理性和不会出错的行为。于是,现代科学采用了一种“二元论”式的哲学观,将自然贬为不具有任何主体性经验与感觉的外在于人这一主体的附属物。于是自然“祛魅”了,继而关于自然的现代科学也“祛魅”了。

“祛魅”的现代科学导致的是一种机械论式的世界观:世界是由大量的彼此独立的终极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不具有任何形式的自决。由此,一切精神、价值和道德因素都被排斥在外,所导致的是今日人类社会业已泛滥的“人类中心主义”、“个人主义”和“工具理性主义”,这些堪称现代社会的最大隐忧(查尔斯·泰勒,2001)。昔日和谐的家园正渐露她狰狞的面目:世界大战、核武器、物种灭绝、全球变暖、土地大规模沙化等等就是最好的表征。

要解决人类社会今日的诸多问题,并防止其继续恶化,我们必须摒弃这种“祛魅”的世界观。而途径之一便是试着从与复杂性和多元性有着不解之缘的后现代主义这一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这其中,以格里芬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从科学的层面探讨了人与世界、人与自然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种不同于机械论的世界观──后现代的整体有机论(格里芬,1995):(1)一切事物都是主体,都有内在的联系;(2)所有的生物都是生命的核心,都具有平等的内在价值;(3)整体包含于部分之中,部分被展开为整体。这种世界观重又强调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把人同自然、整个宇宙的其它部分融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就是一种“返魅”的世界观,当自然科学以这种眼观去审视宇宙时,我们看到的将是“返魅”的科学,它能容忍复杂性、多元性、不确定性和自然的神秘性。由此可见,从“祛魅”到“返魅”,标志着科学世界观的革命。

二、教育的“袪魅”与教师的身份

“祛魅”的现代科学寻求的是一种恒定的秩序,这种秩序有利于人们更好地驾驭自然。移植到教育领域,则导致了教育对普适性教育规律的探寻,以使学校能以一种最有效益的方式为工业化社会提供大量技术型的劳动力。当教育把人当作一种工具、资源的时候,教育便“祛魅”了。典型的表现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吸取了行为主义和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而形成的曾风靡美国教育领域,后又波及到全球的“泰勒模式”──一种关于课程的普适性模式在教育领域根深蒂固的应用。

在这种大气候下,教育于是不再肩负其内在的价值,它只不过是一个工厂,一个完全以市场为导向,批量生产符合市场经济的“人才”的工厂。教育的意义消解了,个体的身份消解了,人们只有一个共同目的──掌握驾驭自然的本领,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曾经以“培养出掌握好宽容和理解艺术的国家公民这个开明、民主教育的传统目标,正让位于各种形式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不惜一切代价争输赢。(杰弗里·史密斯,2000)”公共教育越来越产业化,造就的文明只是一个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的畸形儿。

教育祛魅了,于是教学沦为了一种简单而又机械的“传递”工作,学生被看成了一个僵死的容器,教师的任务就是把那些别人规定的知识按照别人规定的程序不假思索地灌进这个容器中。昔日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的教师,在“祛魅”的教育中沦为了管理“教育空间”的干事,他们只需要掌握一点点计划和组织的技巧,像工厂里操作机器的工人,除此之外,再也无需其它的才干。

“祛魅”的教育观念大大简化了教育的价值,也大大简化了教师的工作。现代教育在一个以市场为逻辑的时代背景里陷入了两个极端的误区。极端之一是,无视学生个体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特征,把教学简化为传递确定的、不容置疑的一套脱离情境而必然是乏味的原理、原则、公式;极端之二便是,把学生当作“消费者”,教育则提供服务,教育工作者则是具体的服务者。前者之弊端早已成陈词滥调,但现代教育的具体实践从来就没有脱离过它的统治。而后者则是当前市场经济与所谓现代教育理念结合的怪胎,它直接导致的则是“个人主义”的盛行、教师的自我放任以及道德的沦丧。

在这两种极端之间,教师的身份本质上没有变化。如果的确存在某些变化的话,则是在后一种极端中他们曾经拥有的“权威”被消解了。在前一种极端中,他们是“管理者”,而在后一种极端中,他们成为了“服务者”。但无论是作为管理者还是作为服务者,他们的工作本质上没有多大差异,不同的可能是“灌输”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同今天互联网的普及应用有很大的关系,借助这种信息技术,教师们可以把自己的工作简化为提供关于某一问题的网址集锦,而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

总之,正是由于现代教育的“祛魅”才导致了今天教育的诸多问题。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们在这种体制下,丧失了自己的身份。他们可能对学校负责,但他们不再对自己和社会理想负责。在这个经济利益主导的时代里,现代教育成为了市场的奴隶,继而人类都成了市场的奴隶。然而“教育应该服从于一种伟大的世界秩序,而不是个别人或集团的眼前利益。任何教育企业化,教育产业化的念头都只会让这个世界继续以它现有的方式恶化下去(杰弗里·史密斯,2000)”。我想人们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在新的学习理论的促使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以及在后现代思潮的引领下,人们对于“现代教育科学”的反思使得教育正逐步走上“返魅”的道路。

三、教育的“返魅”与教师应有的身份

正如本文第一部分所阐述的那样,自然科学的“返魅”导致了人们世界观的变革。对于现代性的“祛魅”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与不和谐的反思以及教育领域的工作者们对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反思,促使了教育不得不质疑其过去所依赖的观念和实际的教育行为。这种反思在后现代思潮的引领下,使得教育的传统的内在价值得以凸显。正如怀特海所所言:“技术效率自身只能导向平庸和乏味。一个人可以理解所有关于太阳的知识,所有关于空气的知识和所有关于地球的知识,但却看不到‘日落的光辉’。为此,人所需要的是‘能够欣赏有机体在适当环境中获得无限多样的生动价值’”(怀特海,1925)。“这是一种超越技术理性而引入艺术的描述的、直觉的和隐喻的领域的各种智力价值观。(E.多尔,2000)”因而,返魅的教育重又肯定了那个古老而又年轻的价值观,那个人与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之时,其承载的价值观。

另外,教育的“返魅”还表现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崛起上。建构主义虽然流派纷呈,但“他们都试图采用超越二元论的方式重新看待知识,认为知识主要是个人对知识的建构,即个人创造有关世界的意义而不是发现源于现实的意义。(高文,2001a)”基于这种“新认识论”,教育开始关注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学生的个人经验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对话与协商。凸显个体的主体性地位,这是“返魅”的教育所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

如果说80年代兴起的建构主义具有浓烈的“皮亚杰式”的认知建构的特征的话,则于90年代主要受苏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有关人的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学说”的启示以及网络时代所提供的技术支撑而形成的有关学习的“情境认知”理论则开始把注意力放到了学习的社会和文化情境性研究上(高文,2001b)。正是把学习的“认知-建构”的本质纳入到社会和文化情境中,才使得个体的主体性身份必须在自然、社会以及文化情境中来界定的这种带有后现代整体有机论意味的观念凸显出来,这是“返魅”的教育最为核心的特征要素。

其三,教育的“返魅”最突出的表现还在于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宏观而言,课程研究的“返魅”表现为“课程理解范式”取代了“课程开发范式”,教学研究的“返魅”则表现为“平等对话”范式取代了“传递-接受”范式。微观而言,在以复杂性、多元性、非线性、不确定性和神秘性为特征的后现代思潮的冲击下,出现了一股在后现代状况中去阐释课程与教学的热潮。“返魅”的课程与教学所呈现的是一种开放的、多元的、生态的、阐释的局面。在这里,课程不再是那一堆等待着被人去识记的“在那儿的事实”,成人的经验与孩子的经验、社会理想与社会现实、社区文化与传统都将以一种复杂的关联性被真实地纳入到课程里。这是一种注重“课程质的丰富性的后现代课程观”(E.多尔,2000)。

以上文字简单阐述了教育从“祛魅”转向“返魅”的脉络,以及返魅的教育可能具有的关键特征。这些特征正使得教师的身份受到挑战。“现近的师资培训愈发围绕交互主体性、建构主义和生态学来组织教学(杰弗里·史密斯,2000)”就是最好的一种回应。

要解决“现代性”给社会带来的诸多问题,必须依赖于教育,而教育能否达到这一目标,就要看教师能否从“现代性”的困境中走出,找回自己的身份:

首先,“返魅”的教育重又肯定了教师的那个古老的身份──传道、受业、解惑。因而教师必须是品性高尚、学识渊博之人,只有这样才能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使教育坚定地服务于一种更高的秩序,而不是眼前的利益。

其次,要求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到课程以及教学决策中去。“返魅”的教育探寻的是情境化的教育意义。情境化意味着历史的观点、社区的文化传统以及关联性的成人与儿童的经验。因而教师的经验必须被纳入到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只有这样,教学就是对课程的基于理解之上的阐释学式的对话才可能实现。

其三,要求教师作为“教育鉴赏家(Educational Connoisseurship)(Andrew R.J.Yeaman ,Denis Hlynka & Jane H.Anderson,1996)”。在现代教育技术空前繁荣的今天,在提倡多元化和情境化的今天,可供教师选择用以对教学进行设计和实施的方案与理论已越来越多。没有一种普适性的方案与理论,因而教师必须能基于自身的经验,基于对特定环境的洞察,选择一种对于该特定情境而言是最佳的方案与理论。

其四,要求教师作为“阐释者”。“返魅”的教育确认了这样一种观点:“好的教学远不能被简化为技术,她扎根于教师的整体性与同一性身份(Parker.J.Palmer,2004)”。在今天的这种状况中,教学的艺术性本质已越来越被凸显,因而教师必须意识到教学是基于师生对话之上的对课程的创造性“阐释”。

总之,“返魅”的教育预示了教师的身份将越来越复杂化,但这种复杂性正是教师古老的身份价值的再现。然而,仅仅是理论上的趋势而已。在理论与现实之间,教师面临的是一个尴尬的处境。既如此,则教师如何应对?

四、一点建议:给夹缝中的教师们

今天的教育领域,理论同实践的分离日趋严重,尤其在我们国家,改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而实际之课堂并未见实质性的改变。究其原因,或责怪于“体制”,或责怪于“教师”。怪于体制者,认为体制束缚了学校、教师的实际行为;而怪于教师者,认为教师不具备走出传统困境,实施新方案之能力。而事实上,体制扼杀了一批带着美好的教育理想走上讲台的教师的想象力,同时也为一大批得过且过的人提供了一个寄生的空间。对于这些经受了现实的熏陶而早已失去了身份的教师而言,如今他们正面临着双重的职责:治愈自身与世界的隔离感以便有能力去引导别人回家(杰弗里·史密斯,2000)。而治愈的良药通常是苦的。

首先,在这“祛魅”与“返魅”的夹缝中,教师应努力地去改变自己的观念,尽管在实践上仍然不得不遵循传统的规则,但理想、想象力比什么都重要,它们赋予人类潜移默化地冲破体制的能力。

其次,教师应积极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拓宽自己的视野,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教育鉴赏家,成为一个阐释者。

最后,教师还必须忍受现实与理想的不协调,忍受那些来自目光短浅的、粗鄙的“现代性”的诱惑。教师的天职在于奉献,好的教师通常是那些愿意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课堂,愿意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成长的人。

所以,愿每一个教师作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张华(1999). 在东西方对话中寻求教育意义──“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主编寄语. 1999.12.22.

[2][美]托马斯.库恩(1962). 科学革命的结构[M]. 金吾伦,胡新和.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1-122.

[3][加]杰弗里.斯密斯(2000). 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 郭洋生.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61-149.

[4][法]让.弗郎索瓦.利奥塔尔(1984). 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M]. 车槿山. 三联书店,1997:引言1-4.

[5][美]查尔斯.泰勒(2001). 现代性之隐忧[M]. 程炼.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1-14.

[6][美]大卫.格里芬(1995). 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M]. 马季方.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1-43.

[7][美]怀特海(1925).转引自[美]小威廉姆.E多尔(2000).后现代课程观[M]. 王红宇.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12.

[8][美]小威廉姆.E多尔(2000).后现代课程观[M]. 王红宇.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10-214.

[9]高文(2001a).教育中的若干建构主义范型[J]. 全球教育展望,2001(10):3-9.

地理学科的魅力篇(6)

《博览书屋》中介绍的每本书都有编号,读者邮购时只需将所购书的编号告知编辑部或在汇款单上注明。

A264《教育的使命与责任》/编著:肖川/出版:岳麓书社/定价:28.00元

本书是肖川继《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之后推出的又一本随笔集。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真正的教育不仅应该具有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灵魂,具有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追求。使命与责任赋予教育以高度和灵魂。本书延续了作者在凝练、舒展的言说中表达深邃细密之思的风格,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触摸到教育的时代主题。

A265《名师备课经验――数学卷》/主编:肖川/出版:教育科学出版社/定价:25.60元

众所周知,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如果备课无效,教学就必然无效。品读众多名师的备课经验,我们不难明白,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自觉的、全身心地钻研教材、教法,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认真地、创造性地备课,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反思,不断的创造和运用创新学习的教学方法,像“准备了一辈子”的那位教师那样,下真功夫备好一节课,下大功夫深刻反思教学行为和过程。这样,必然能够探索出一条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有效备课”新路。

A266《初中班主任工作精彩案例》/主编:唐为民 林兆森 董延荣/出版:开明出版社/定价:32.80元

本书选取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班级管理事例进行分析,揭示其中蕴涵的教育智慧。每个案例都有对参与其中的班主任的访谈或班主任自己的反思,还有教育专家的点评。让读者从小故事中吸取大智慧,正是这本书的用意所在。

A267《魅力教师的修炼――100个优秀教师魅力修炼心得》/主编:周成平/出版:江苏人民出版社/定价:24.00元

本书共七部分,分别从教师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教学魅力、形象魅力、语言魅力、沟通魅力和反思魅力的角度,系统地阐述如何全面提升教师的魅力,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总之,这是一本极具阅读和借鉴价值的特级教师、优秀教师心得体会和经验的汇编,期待得到广大教师的喜爱,更期待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和教育专家提出宝贵的意见。

A268《魅力校长的修炼――100个优秀校长魅力修炼心得》/主编:周成平/出版:江苏人民出版社/定价:24.00元

本书共分七部分:校长人格魅力、校长领导魅力、校长学识魅力、校长思想魅力、校长形象魅力、校长语言魅力、校长反思魅力,从以上所述的校长七大魅力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如何全面提升校长的魅力,为其更好地开展学校管理服务。总之,这是一本极具阅读和借鉴价值的著名校长、优秀校长心得体会和经验的汇编,期待得到广大校长的喜爱,更期待广大校长、教育工作者和教育专家提出宝贵的意见。

A269《理想的课堂》/编著:黄建德/出版:天津教育出版社/定价:28.00元

本书讨论的是这样一些命题:受教育者、办学主体、具体学科的价值追求并不天然一致,理想的课堂能否有一个明确的价值追求?学生不可以选择,对于可选择的教师和教材怎么样才是理想的?如何处理教师和学生角色关系才能保证课堂的理想化?理想的课堂应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效整合?面对眼花缭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理想的课堂应如何选择和运用?如何评价一堂具体的课是不是理想的?作者试图通过这些问题的探讨,比较清晰地勾勒出理想课堂的大致形态。

A270《人生中一定要读的几本书》/主编:林格/出版:同心出版社/定价:26.00元

A271《名师备课经验――语文卷》/主编:肖川/出版:教育科学出版社/定价:25.80元

A272《班级管理新探索――建设新型班级》/作者:李伟胜/出版:天津教育出版社/定价:43.00元

A273《现代教师人格塑造》/作者:王荣德/出版:天津教育出版社/定价:25.00元

A274《中小学教师教学实用基本功》编著:蒋宗尧/出版:中国林业出版社/定价:16.00元

A275《教育心理学》/编著:吴庆麟/出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定价:24.00元

A276《走进心灵》/编著:李镇西/出版: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定价:20.00元

A277《英才是怎样造就的》/编著:王金战 隋永双/出版:重庆出版社/定价:25.00元

A278《怎样提高孩子学习成绩50诀》/主编:蒋星五 曾琳琳/出版:中国友谊出版社/定价:14.00元

A279《另类少年是从哪里来的》/编著:何建明/出版:时代文艺出版社/定价:21.00元

A280《开放题――数学教学的新模式》/主编:戴再平/出版:上海教育出版社/定价:14.50元

A281《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特色案例评析》/主编:吕世虎/出版:首都师大出版社/定价:16.50元

A282《学习行为障碍的诊断与辅导》/编著:金洪源/出版:上海教育出版社/定价:16.00元

A283《儿童自闭症及其他发展的行为干预》/编著:黄伟合/出版:华东师大出版社/定价:19.80元

A284《聋校语文教学法》/主编:季佩玉 黄昭鸣/出版:华东师大出版社/定价:48.00元

A285《言语障碍的评估与矫治(附光盘)》/主编:黄昭明 杜晓新/出版:华东师大出版社/定价:118.00元

A286《中小学校长通用管理100例》/编著:干国祥 魏智渊 罗登远/出版:四川教育出版社/定价:28.00元

A287《陶行知教育文集》/主编:胡晓风 金成林 张行可 吴琴南/出版:四川教育出版社/定价:60.00元

A288《早期教育的宝藏――母语玩字法》/作者:周弘/出版:北岳文艺出版社/定价:17.60元

A289《现代教师:走近教育科研》/主编:张民生 金宝成/出版:教育科学出版社/定价:14.00元

A290《教师职业学》/主编:陈建宗/出版:河南人民出版社/定价:28.00元

A291《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蔡汀译/出版:教育科学出版社/定价:19.00元

A292《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主编:杨九俊 彭刚 蔡守龙/出版:教育科学出版社/定价:15.00元

A293《备课新思维》/主编:杨九俊 吴永军/出版:教育科学出版社/定价:16.80元

A294《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主编:杨九俊 万伟 秦德林 吴永军/出版:教育科学出版社/定价:16.80元

A295《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主编:杨九俊 董洪亮/出版:教育科学出版社/定价:16.80元

A296《没有不成功的孩子》/作者:库金会/出版:九州出版社/定价:20.00元

A297《陶行知名篇精选》/主编:方明/出版:教育科学出版社/定价:16.80元

A298《当代教育学》/主编:袁振国/出版:教育科学出版社/定价:33.00元

A299《名校长的高绩效领导力》/主编:陈永昌/出版:九州出版社/定价:30.00元

A300《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实施》/主编:王一军 李伟平/出版:教育科学出版社/定价:23.80元

A301《班主任教育艺术》/主编:刘守旗/出版:教育科学出版社/定价:22.80元

地理学科的魅力篇(7)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B-0037-05

“魅力”(charm)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礼物”,其最早被应用在基督教的《圣经》之中,表示一种圣灵、神秘的精神。我国知名学者李建忠认为,魅力是由人的综合素质产生的,并能够吸引他人主动完成任务的一种感召力量。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学者首次提出了“教师魅力”(charm of teachers)(Dunham,1965;Swanson,1974),但中外学者对教师魅力的概念并未达成一致。

针对魅力课堂的研究越来越多。课堂是在一定的教学时空范围内,以达成一定的学科素养为目标,以相关学科学习材料为主要载体,以教师、学生以及学习载体三者之间的对话为主要方式,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孩子智慧发展的场所。而魅力课堂需要智慧师生在民主、合作、生动的环境中营造生成。

目前学界对“魅力课堂文化建设”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所以我们研究的空间较大。笔者认为魅力课堂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课堂环境、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取向、师生魅力、课堂魅力和教学魅力等。学生热爱学习是基于内在兴趣和需求的推动,形成内驱力,成为一种生命成长的需要,这为教师实现高效教学指明了方向。

“魅力课堂文化”的打造,要从课前准备、课堂交流、课后思考入手。校长的引领、先进理念的学习、教师的综合素质等,都对打造“魅力课堂文化”有较大的影响。

南宁沛鸿民族中学目前进行的“魅力课堂文化建设”就是要让学生认识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去发现、唤醒和开发人的内心世界巨大的、无限的潜能,着眼于学生的将来,引导和培养他们向着人生的目标前行。

一、民主是魅力课堂文化建设的前提

课堂教学离不开民主,民主可以促进平等与和谐。这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和宽容学生,鼓励和欣赏学生多元化的见解。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不拘谨,积极主动进行思想交流和碰撞,激发灵感,得到智慧。魅力课堂的营造,不仅需要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更需要教师具有个人魅力,这是一个魅力生命去引领更多魅力生命的过程。民主具体体现在学校领导与中层管理者之间、中层管理者之间、中层管理者与教研组之间、教研组与备课组之间、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等多个层面。从某种意义上说,民主彰显了魅力,上述多个层面的民主会促成系统智慧和系统魅力的形成。

火车跑得快,要靠车头带。一所学校的校长就相当于“车头”,车头起引领作用,一个好校长是成就一所好学校的重要因素。校长作为学校的核心管理者,也是教师之师。校长教学领导是校长为实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系统,通过规划教学发展目标、制订课程标准、管理课程和教学、视导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督促学生进步、提供教学支持系统和发展教学文化等领导行为,在结合民主与合作、开放与交流的基础上,提升教师的教学品质和学生的学习成效的动态过程。[1]校长民主治校,引领魅力课堂文化建设,体现校长的领导力和魅力,提升中层管理者和广大教师的执行力和魅力。

(一)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

南宁沛鸿民族中学各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体现了民主的意识和团队魅力,对同一个课题共同进行探讨,在备课过程中各位教师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民主的基础上进行集中,最后形成统一的教案。统一的教案里面吸收了各位教师的想法和建议,体现了各位教师的智慧。教师参加赛课准备阶段,学科组教师都会对参赛教师的教案、课程设计、试讲课堂进行认真评价,提出建议,让参赛教师对教案、教学设计和课堂环节进行完善,学科组教师再对完善后的教案、教学设计和课堂环节提出中肯意见,这一过程中教师们在民主的氛围中帮助了参赛教师,也提升了自己的合作意识和评价能力。

比如高中语文教研组正在实践的模块合作教学模式,每位语文教师负责一个模块教学,专攻模块,上完所有班级,改变了传统的一个教师只带某几个班级的授课模式。每位语文教师的研究专长不同,通过这样的民主分工,可以更好地展现教师的专业水平和闪光点。模块合作教学充分体现了高中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的智慧和魅力。

(二)教学过程彰显民主

尊重是民主的前提,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首先要给予他们起码的尊重,要尊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化认知倾向、人格和意志、个体差异等。[2]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一起讨论问题,一起分享收获和心得,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教师精讲多练,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学习小组之间可以相互讨论问题和交流意见,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小组课前会对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在课堂中展示对问题的不同见解,小组之间相互辩论,激发出思想的火花,旧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又提出来,即问题生成。教师在学生辩论后进行点评,这一过程既有生生合作,又有师生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充分彰显了民主。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能够进行愉快的情感和智慧交流,师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不断反思,做到教学相长。[3]

〖教学案例〗

××政治教师:请各学习小组展示自己对就业问题的探究。

A学习小组代表:展示就业容易。

B学习小组代表:展示就业艰难。

C学习小组代表:就业容易的原因分析。

D学习小组代表:就业艰难的原因分析。

各学习小组相互交流讨论,再认识就业问题,得出各自的结论(生成)。

政治教师:进行点拨,要做好就业的准备。各小组最后形成共识:就业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扎实的实践能力、丰富的知识储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较强的创新能力等。

(三)学科教研组集体评课

学科教研组会对每位教师上的公开课、示范课、展示课进行民主评议,由全体教师对课堂进行评价,指出教学中的优点和有待改进之处。在民主的基础上进行集中,即生成团队智慧,体现了团队魅力。

〖教学案例〗

××高三历史教师上工业革命的复习课。

××老师评课:优点是教学导入自然,教学过程顺畅,讲练结合。有待改进之处是注重了知识的纵向联系,忽视了知识的横向联系,英国在进行工业革命的时候,没有关注别的国家和地区。

××老师评课:优点是知识归纳较好,用表格的形式对三次科技革命进行了梳理,比较关注学情。有待改进之处是在评价工业革命时视野偏窄,用多元史观进行多角度分析更好。可以用唯物史观、革命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多角度分析工业革命的结果和影响,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

××老师评课:优点是语言简洁,课堂互动充分。有待改进之处是要适当增加材料分析,突出史料教学。

二、合作是魅力课堂文化建设的形式

合作是打造魅力课堂文化的形式和策略。合作表现有师师合作、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合作学习开拓了现代教学研究的新领域,丰富了教学互动理论,创新了教学组织形式,凸显了教学的功能,建立了师生角色的科学定位。[4]

(一)师师合作

1.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评课。各学科教研组集体备课、评课是师师合作的表现形式之一,在集体备课、集体评课过程中体现了合作的意识和行为,合作可以让教师对课堂进行全面思考,进行探究。教师合作展现了团队意识,在合作中集思广益,相互提升。学校各个教研组的每位教师在每个学期或者每个学年度都要上一节公开课,这个活动让每位教师增强了团队合作的意识,集学科组的智慧去上好公开课。语文教研组模块教学加强了师师合作,只有教师之间合作才能顺利开展知识模块教学。语文教研组、备课组根据语文教师的兴趣和优势进行模块分工,从宏观角度看,有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从微观角度看,有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文章写作与修改、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等。一位教师负责一个模块,负责全年级的这一模块教学。这既可以让学生接受平等教育和优质教育,也可以减轻教师的备课数量。师师合作可以促进学科教研组的和谐和进步。语文教研组、数学教研组、英语教研组、历史教研组等多次被评为学校先进教研组。

2.教师课堂文化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包括课堂文化研究、课堂策略研究、课堂合作与课堂效果研究。在课题研究中,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既有具体分工,又有合作。教师通过课题研究提升了科研水平,学生通过课题研究增强了学习探究的兴趣,提升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科研意识,为以后到高校进行学习研究和论文写作奠定了基础。课堂文化建设需要同一学科教师甚至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需要全校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3.师徒结对子。学校对师徒结对子活动非常重视,已经成为教学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师徒结对子促进了学科教研组的学习氛围,也继承了以老带新、薪火相传的传统。通过师徒结对子促进了教学相长。通过师徒共同探究学科组教师在备课、上课、评课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师傅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教学经验传授给自己的徒弟,徒弟虚心向师傅学习请教,教学水平有了质的提高。在近几年师徒结对子活动中涌现出多对优秀对子。

学科组的师徒结对子分为两类:一类是教学对子,一类是班主任管理对子。通过师徒签订协议,规定了师徒各自的义务。青年教师拜教学经验丰富和班主任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师为师,师傅毫不保留地与徒弟分享教学经验,经常去听徒弟的课并及时进行点评,帮助徒弟提高教学水平和班级管理水平。学校每年都要进行隆重的师徒结对子仪式和优秀师徒对子表彰活动。师徒结对子活动对于教师之间合作和学科组合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参加工作时间不久的年轻教师对此项活动感触很深,经过教学师傅或者班主任师傅的指导,教学水平和班级管理水平明显提高。而且师傅们之间和徒弟们之间还会形成良性竞争,这项活动促发的良性竞争对学校教学水平和班级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师徒结对子活动对加强教师之间的和谐关系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4.“青蓝杯”教学竞赛活动。南宁沛鸿民族中学每年举行一次“青蓝杯”教学竞赛活动,为青年教师打造了教学水平提升的平台,也考验了教学师傅的指导水平。为了比赛,师徒在选课、备课、磨课、评课、赛课一系列过程中集中了他们的智慧、凝聚了他们的汗水,加强了他们间的联系,加深了师徒间的友谊。合作是教师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学科组教师相互配合、密切合作才有可能取得教学竞赛的好成绩。单枪匹马、孤军奋战很难打赢一场战役,同样,教师没有合作意识,很难在教学竞赛中脱颖而出。“青蓝杯”教学竞赛活动反映了教师之间的合作魅力,也为青年教师们参加市级、自治区级、部级教学竞赛取得较好成绩、展现个人魅力奠定了基础。

5.“沛鸿名师”展示课活动。“沛鸿名师”是学校各个学科组的精英,有的是南宁市学科带头人,有的是南宁市教学骨干。学校定期邀请“沛鸿名师”上展示课,传授教学经验。“沛鸿名师”也在上课之前集思广益,让学科组其他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案提出意见,并不断地进行修改和完善。这项活动也体现加强了学科组内的师师合作,也洋溢着名师的魅力。

6.校际课堂教学视导。南宁沛鸿民族中学每年都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南宁市教育局、南宁市教科所组织的全市中学课堂视导活动。校长等校级领导亲自带队参加视导活动,到被视导学校听课、上课、评课。这项视导活动以初三年级和高三年级为主,被视导学校含市区学校和县城学校、农村学校。参加视导活动让本校教师既学习了别的学校教师课堂教学的优点,领略这些教师的教学魅力,又认识到了自己教学过程中有待改进的地方。

(二)师生合作

1.学生课堂吟诵。学校语文教研组高度重视学生课堂合作学习,多次组织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诗词诵读。比如,秦中慧老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多次参加中华经典和诗词吟诵比赛。她到江南校区任教后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吟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曾带领学生参加南宁市经典诵读比赛并获一等奖,展现了师生的集体魅力。师生课堂吟诵的效果激发了语文教研组其他教师去组织学生进行吟诵的积极性,学校还组织了冬至古诗吟诵比赛。南宁市教科所领导对南宁沛鸿民族中学富有魅力的课堂吟诵文化予以高度评价。

2.学生课题研究小组。学生把课堂中展现的魅力凝聚起来,进行课题研究,把合作探究延伸到课外。课外研究成果丰富了课堂学习的内容,也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学校开设了综合实践课,把综合实践课与学生的课题结合起来,学生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了合作意识、学术研究能力,提高了实践能力。课题研究内容比较丰富,有南宁沛鸿民族中学学生不良行为研究、广西少数民族艺术传承现状、南宁市气温变化、南宁市交通拥挤原因、南宁市弱势群体分类、南宁市民消费现状、南宁市区少数民族分布状况、广西世居民族语言的现状等。学生们把课题研究的成果带到课堂学习中去,让课堂贴近了社会生活。

(三)生生合作

生生合作可分为学生学习小组的组内合作、学生学习小组之间的组组合作、班级全员合作等。

1.组内合作。组内合作是指学生学习小组内的组员合作,组内任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组内合作锻炼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分工意识和合作意识,为组组合作和全员合作奠定基础。这种合作既可以体现个人的魅力,也可以彰显了团队的魅力。

2.组组合作。组组合作是指学生学习小组之间的合作。为了完成任务,学习小组之间既要分工明确,又要密切配合,既要完成自己的任务,也要协助别的学习小组完成任务。这培养了学生们明确分工和协同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3.全员合作。全员合作是指班级所有学生的合作,在课堂学习中需要学生进行全员合作,没有学生的全员合作,整个课堂教学很难顺利进行。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合作平台,培养了自己的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参与意识、创新意识、争优意识。学生学习小组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对教学也有促进作用。比如,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当堂解释时,会查阅资料或者与学科组其他教师交流探讨,然后才给学生讲解,这种生生合作同时也促进了师师合作,促进教学相长。

三、生动是魅力课堂文化建设的特征

教师要重视每节课的每一个环节,使每个环节有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以导入为例,一个精彩、有趣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奠基石,它可以安定学生的兴奋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的思维,便于师生更好地沟通互动。[5]生动建立在民主和合作的基础之上,没有民主和合作,生动是很难实现的。沉闷的课堂会给学生产生压抑感,教师也会失去激情。生动的课堂让学生主动地融入课堂,进行良性互动,实现高效教学。生动能使课堂成为师生生命、心灵相约的域所,使学生展现生命的灵动,张扬生命的个性,在课堂生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生动活泼地发展。[6]教师的魅力和学生的魅力进行融合共生,教学相悦,课堂自然生动,生动的课堂必然蕴含魅力。

(一)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富有生命力和魅力

积极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如创设情景,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生动有趣的氛围中,师生的课堂生活变得鲜活、富有生机,课堂文化变得富有生命力和魅力。生动的课堂让师生感觉不到疲惫,学生把学习和探究当成了乐趣。师师之间相互学习与交流,对智慧课堂文化的特征――生动有了越来越多的共识。教师努力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凸显其鲜明特征――生动,学生在生动的学习氛围中不再拘谨,而是大胆地表达、质疑、争辩。表达需要积累,质疑需要探究,争辩需要口才,学生在表达、质疑、争辩中生成了智慧,释放了能量。每节课堂都熔铸着教师和学生的魅力,闪耀着魅力之光。比如我们学校,针对“攘外与安内”这个问题,由历史教师和政治教师共同组织了一堂辩论课,题目叫《攘外与安内》。正方认为先攘外,反方则认为先安内。双方辩论代表都引用了大量的例子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精彩的辩论给出席辩论课的教师和学生们很大的震撼。最后历史教师和政治教师对“攘外与安内”进行了各自的解读和透析。这实际上又是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深层次辩论,给学生展示了研究历史现象的多元视角,让学生耳目一新,收获很大。师生共同参与课堂,课堂的生命力和魅力自然显现出来。

(二)动态生成的课堂富有魅力和活力

动态生成是新课改的重要概念,也是魅力课堂的重要体现。魅力课堂以民主为前提、合作为形式,使其更生动,更容易激发动态生成。因此,教师要认真预设生成,面对学生的动态生成,积极鼓励和尊重。学生的动态生成具有偶发性,稍纵即逝,教师需要进行及时捕捉,理性认识生成、睿智分析生成、巧妙升华生成。用教师的智慧引燃学生的智慧,启发学生挖掘智慧,诱导学生创造智慧,鼓励学生生成智慧,推动学生发展智慧,引导学生运用智慧。这一系列过程是生动的,要让教师的智慧与学生的智慧交融在一起,使课堂变得富有魅力和活力。比如,历史教师谈到造纸术的时候,让学生讨论探究在没有发明造纸术之前人们的生活。有的学生就提出在没有发明纸之前用什么写字,有学生提出在没有发明纸之前怎么解决上厕所的问题。这就是智慧,带着这些问题去探究,历史自然变得有趣和生动起来。

(三)综合实践课程让课堂教学富有生动性和学术性

著名教育家雷沛鸿先生认为教育不能脱离开社会和时代,学生要了解社会形势,把自己融入民族生活中。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助老敬老、助残扶贫、保护环境等社会公益服务事业,先生引导他们了解社会和正确看待社会。[7]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因此,魅力课堂需要向生活世界回归。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微型课题研究,并进行了大量的社会实践,如进社区、敬老院调研、服务,到自治区博物馆参观学习,对雷沛鸿先生等名人故居的考察,进行南宁气象研究,进行南宁交通堵车现象调查研究,进行班服设计和民族服饰研究,开展民族语言研究,举办三月三歌圩活动,举办“道德讲堂”主体班会活动等。通过以上课题研究和社会实践,拓展了魅力课堂文化的外延。对雷沛鸿先生的研究体现了纪念性,对民族服饰、民族语言、民族艺术、民族现状的研究体现了民族性,其他各类实践体现了实验性、综合性、开放性。

四、高效是魅力课堂文化建设的目的

任何一所学校的课堂教学最终追求的是高效,没有效果的课堂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最终会被淘汰。民主、合作、生动的目的是追求高效。高效教学,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价值取向而进行的课程与教学的优化与创新。高效课堂教学,就是在高效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的优化与创新,是高效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践。[8]魅力课堂的高效体现在学生完善的人格成长、分层的知识建构和智慧的创新。具体而言,达成教学目标方面,重视了生成性与层次性;运用教学策略方面,重视了合作性与探究性;选择教学资源方面,重视了目的性与拓展性。

(一)通过魅力课堂文化建设,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魅力课堂文化是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集体智慧的结晶,已经得到了广西教科所、南宁市教科所的认可和肯定。这极大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通过魅力课堂文化建设,增强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幸福感。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在魅力课堂文化建设中得以提高,多名教师荣获广西特级教师、广西优秀教师、广西“园丁工程”A类学员、南宁市学科带头人、南宁市教学骨干等荣誉称号。教师们在部级、自治区级、南宁市级各类教学竞赛、论文评比中多次获得奖项。教师在魅力课堂中不断获得成就感和职业幸福感。魅力课堂文化建设有力推动着教师们去继续探索,追求课堂文化的更高境界。

(三)通过魅力课堂文化建设,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堂教学仍然是教育学生的主阵地,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离不开课堂教育。魅力课堂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品德、正确的理想信念、健康的心理、高超的技能,同时也需要教师的魅力。魅力课堂文化全方位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直接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和深化。

(四)通过魅力课堂文化建设,中高考成绩进步喜人。近几年中高考成绩呈持续上升趋势,连续十五年荣获南宁市高考优秀奖。不少在学校初中部就读的学生考入南宁二中、三中后,经过努力考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名牌大学。不可否认这些学生在初中学段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为高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校高考成绩近几年也呈上升趋势,势头喜人,本科上线率已达90%以上。

(五)通过魅力课堂文化建设,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南宁沛鸿民族中学领导高度重视科研,积极组织申报课题。学校经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成立了科研处。自科研处成立以来,学校科研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多项课题获得不同层次的立项,2013年获得立项的自治区级课题、市级课题共8项,其中4项为重点课题,1项为自治区级专项课题。其中宋宏宜老师主持的重点课题《南宁市政协“同心育才”工程实践研究――以南宁沛鸿民族中学为视角》得到了南宁市政协领导、爱心企业领导、南宁市教育局领导的关注和肯定。当代生活报(教育・关注)栏目(2014年6月30日)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教师们在魅力课堂中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本校学生参加的机器人比赛表现突出,机器人团队赴美国、新西兰等国家参加比赛并获得金奖。这项活动让南宁沛鸿民族中学走出了国门,展现了自己独特的魅力。

南宁沛鸿民族中学是一所民族学校,非常注重民族艺术的传承和创新,“鸿舞团”艺术课堂已经成为学校的特色魅力课堂。温智淞老师悉心指导的“鸿舞团”参加部级、自治区级、市级演出并多次获得金奖,鸿舞团成员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自治区领导、南宁市领导的亲切接见。这大大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南宁沛鸿民族中学是广西中学新课改样本校,魅力课堂文化建设已成为南宁沛鸿民族中学的一张靓丽的名片。魅力课堂最大程度地发挥了课堂教学的功能,展现了教学内容的深(下转第49页)(上接第40页)度和广度,体现了课程实施的适度和效度。魅力课堂文化建设让魅力型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高效实现了新课程倡导的立体三维目标,引起了兄弟学校的兴趣并前来观摩。不断优化和完善的魅力课堂文化建设,把学校的课堂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赵鑫.校长教学领导:职责、挑战与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08(2)

[2]刘云,夏勇.生命课堂源于尊重[J].教学研究 2008(24)

[3]黄立云.民族特色课堂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呼和浩特蒙古族初级中学为个案[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4]潘晓光.课堂合作学习[D].东北师范大学,2006

[5]王贺文.如何营造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J].学周刊 2011(4)

[6]宋瑜静.生本・生机・生动[D].西南大学,2009

[7]张少洁.雷沛鸿德育思想在当今教育中的现实意义[D].河北师范大学,2008

[8]谢新峰.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地理学科的魅力篇(8)

教师的魅力分为人格魅力、学识魅力、语言魅力。

一、教师的人格魅力,从平日的点滴做起。

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为人处事上,和学生交往的点滴之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会让学生对我们的看法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课堂上不起眼的一个细节,让学生对我们赞叹不已;课间的一次不轻易的交谈,也会让学生对我们心生敬意;一声简单的问候,也会让学生感到温暖……生活中的一个个小的细节,我们并不在意,但有时在学生心中会留下永恒的记忆,这些记忆中有对我们的赞赏也有对我们的贬低。

课堂上突发事件的处理更会让学生见识老师的真面目,处理得当,学生心服口服;反之,老师的人格魅力便会大打折扣。细节决定成败,教师应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从平日的点滴做起。

二、教师的学识魅力,让学生领略到学科知识的迷人。

学识魅力通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渊博的课外知识来体现。只有具备了扎实的学科功底,才有可能全面理解学科结构和内在逻辑联系,敏锐地把握学科的发展方向,真正“站得高看得远”,在课堂上才能以丰富的学科知识为后盾,以灵活的教学方式为手段,以一定的教学机智为保障,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让学生领略到学科知识的迷人,从而喜欢上本学科。

学生的兴趣广泛,要想走进他们的心灵,必须从他们最感兴趣的事和物入手,才能有较深层次的交流,学生才会允许我们走近他们的身边,自然地和他们建立起和谐的关系。

三、教师的语言魅力,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教师的语言魅力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文字语言和肢体语言。课堂上语言的运用得当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幽默的语言,让学生笑口常开,在欢乐声中让学生学会深奥的知识,在享受中听课谁不喜欢?课堂上一个姿势,一个夸张的动作都会给自己的课堂增加情趣,吸引学生的注意;课下拍肩膀或轻轻地“打”一下,会给学生带来亲切感,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教师赞许的目光给学生以鼓舞,严厉的目光给学生以震撼;课堂上抑扬顿挫的语调给学生以奋进向上的勇气;充满抒情的语言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平淡亲切的话语给学生以温暖。但是漫不经心的一句话也会给学生造成负担,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对教师敬而远之。请看下面两段对话:

生:“老师,这个问题我未听明白。”

师1:“这个题型我不是讲过吗?怎么还不明白?以后上课要注意点。”

师2:“噢,这个题可能是我没讲明白,你什么地方不懂呢?”

地理学科的魅力篇(9)

魅力是一个教师的人格、道德、知识、智能、形象、言行等品位的综合体现,有魅力就显形象,就有气质和风度,就能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种,就能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只有教师们不断提升个人魅力,才能经营好一个鼓舞人心的教育阵地。在当今重视教育的形势下,关注教师的教育魅力,是教育产生魅力的前提,是需要引起教师群体和全社会关注的重大命题。教师的人格优劣在塑造学生灵魂、培养学生素质、吸引学生成长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怎样才能使教师的人格魅力如同一个大磁石,深深地吸引着每个学生呢?笔者认为教师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人格塑造:

首先,人格魅力是吸引学生的有效途径

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来源于善良和慈爱,来源于对事业的忠诚,来源于从不满足的执着精神。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否具有,职业态度是否端正,对社会是否拥护、家长是否信任、学生是否成才有重要的影响,只有爱岗敬业的高素质的教师,才会有尽心竭力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业务水平。

崇高的境界、宽阔的胸怀、热情的态度是塑造教师魅力的核心。每位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的师德修养,以德为先,率先垂范,也就是说在平常的岗位上做好学生的表率,时时想为本职想,急为本职急,作为本职作。要做到身先士卒、以身作则,表现出教师种种非凡的事业心,这样才能使学生为教师的敬业心而倾倒,产生出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学生对老师的尊敬是产生师生情感的源泉,也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师生关系融洽就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走”的信念,要有一种神圣的责任感,才能把教育工作做得更出色,有了对工作的热爱和责任才会有工作的激情和关爱,只有这样,教师的人格魅力才会在学生中生效。

其次,师爱是吸引学生进步的有效方法

教师就要做到时刻亲近和关爱自己的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间和睦相处。只有教师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学生才会有母亲一样无私的爱、朋友一样坦诚的爱,是真挚的关心,是不倦的耐心。这种博大的爱就是教师首先必备的人格。只有有了这种博大的爱心,做教师的才会真正地了解学生,真正去关心学生,尽心去培养学生。只有自己真正地去爱学生,才会真正地得到学生的爱。爱你他就会喜欢听你的话,哪怕他无兴趣,他也会努力去学习。经常见到有的老师讲得挺好,而学生成绩却往往事与愿违,究其原因就是他在学生中没有威信,学生不知道尊重他。所以要让学生学好这门课,除了我们要兢兢业业备课、认真讲课外,还要努力提高个人的人文素养和人格魅力,这也是让学生学好这门课所必须具备的基础。

提高个人的魅力要以自己的爱心感化学生,关爱学生是教育好学生必需的前提。前苏联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的温情和睿智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教育事业就是爱的事业。”当然,这不是口头上说爱就爱了,要体现在你平时的教学中,多一点尊重,多一点宽容,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多一份责任。一句话,只要教师做到了爱生如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能导之有方,牵制和吸引着自己身边的每一位学生。

再次,学识魅力是吸引学生的必备条件

地理学科的魅力篇(10)

关键词:工学结合;学分制;高职教师;魅力

在我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要达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之要求,实现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之目标,全面提升高职教师魅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根本保证。特别在高职院校进行工学结合与学分制改革的情形下,其群体教师魅力度之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强弱,提升高职教师魅力是高职院校深化改革、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职生的强烈愿望和热切企盼,也是高职教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课题组成员于2009年-2011年通过多次个别访谈、座谈讨论、听课观摩、让不同班级学生书面描述自己心目中的魅力教师等方式,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2011年下半年课题组对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的教师魅力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主要采用随机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包括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男女大学生。

本调查共发放问卷418份,收回有效问卷403份,有效率约为96.4%。以下是有关调查的统计数据。

一、学生对高职教师魅力的理解和判断

1.学生对高职教师魅力之内涵的理解

据调查,大多数学生(80%)认为,“高职教师的魅力是指高职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很能吸引人、教育人、指导人和影响人的力量。”过半数的学生(57%)不认同“高职教师的魅力仅仅指教师具有良好的品质。”而对“只要专业技术水平高,教师就有魅力”之说法持否定态度的学生比例(48%)比持肯定态度的学生比例(28%)高出20个百分点。多数学生(73%)认为“教师魅力是教师道德人格、知识技能、教学艺术、仪表风格、信念智慧等魅力要素按一定结构契合而成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调查显示,多数学生对高职教师魅力之内涵的理解是正确或比较正确的。也有少数学生对高职教师魅力之内涵的理解存在片面性,例如,36%的学生认为“高职教师的魅力主要指漂亮、潇洒的外表”。

2.学生对高职教师魅力之价值的判断

调查发现,多数学生(77%)认为,“魅力教师可以使学生在愉悦中获取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知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潜能。”60%的学生不赞成“教师魅力的强弱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影响不大”的观点。许多学生(62%)认为,“课程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课程教师的魅力”,对比2008年9月至10月初步调查的结果(67.52%),学生对课程的魅力与该课程教师的魅力之相关性的认识基本吻合。“80.41%的学生对‘教师魅力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关系不大’的观点持否定态度。”总之,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教师魅力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激发可持续发展潜能、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3.学生对教师魅力的关注度和新期待

许多学生(56%)对“教师魅力完全是教师个人的私事”持否定态度。对“多数学生并不在意教师是否有魅力”的说法持否定态度的学生比例(49%)比持肯定态度的学生比例(26%)高出23个百分点。教师魅力对学生成长成才的价值决定了较多学生对教师魅力的密切关注。

多数学生(63%)“渴望有更多的教师具有魅力”,反映了学生希望早日学有所成的强烈愿望和教师魅力对于学生成长成才具有的重要价值。然而,随着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与学分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对教师魅力的构成要素及其结构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期待。例如,大多数学生(78%)认为,“工学结合背景下,了解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熟练掌握实用先进技术并善于指导学生实习实训的教师更有魅力。”赞同“学分制条件下,能够开发、开设2门以上重要课程的教师更有魅力”之观点的学生比例(49%)比持否定态度的学生比例(21%)高出28个百分点。认为“教师在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中更有魅力”的学生比例(59%)比认同“教师在理论知识教学中更有魅力”的学生比例(51%)高8个百分点。学生的新认识、新期待反映了工学结合与学分制改革背景下学生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掌握实用先进技术、提升教师新课程开发能力、促进个人未来职业发展等方面的高度关注以及对教师魅力构成要素与结构变化的新的积极预期。

4.学生对个体教师魅力与群体教师魅力之关系的认知

据调查,多数学生(58%)认为,“个体教师魅力与群体教师魅力的关系犹如舞台上‘独舞’与‘集体舞’的关系,个体教师魅力是群体教师魅力生成的前提和基础,群体教师魅力是个体教师魅力生成的条件和归宿。”然而,29%的学生对此认识模糊,13%的学生认识错误。

二、高职教师魅力的主要特点

1.聚合性与公认性

高职教师魅力的聚合性是指高职教师魅力构成要素的多元性及其结构的有机统一性,也就是高职教师魅力是道德人格、教学艺术、知识能力、科研创新、仪表仪态等魅力要素的全面发展、有机整合、和谐统一。高职教师魅力的公认性是指高职教师魅力不是自封的,而是由主要服务对象――学生公认的,多数学生(61%)认为,“真正的魅力教师必然是受到绝大多数人欢迎的教师”。

2.实践性与时代性

高职教师魅力的实践性是指高职教师魅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磨砺而逐步生成的,教师魅力度的提升、教师魅力结构的优化、教师魅力的展现与检验也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现的,教师魅力离开教育教学实践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高职教师魅力的时代性是指不同时期高职教师魅力具有不尽相同的具体构成要素和结构功能,高职教师魅力随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高职教育目标任务调整、不同时期学生对教师魅力的期望等因素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3.主观性与客观性

高职教师魅力的主观性,一方面是指高职教师“魅力指数”受教师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指高职教师“魅力指数”高低因评判主体(主要指高职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正如多数学生(63%)认为,“对心目中的魅力教师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高职教师魅力的客观性一方面是指高职教师魅力的构成要素(道德人格、教学艺术、知识能力和仪表仪态等)是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形成的客观实在,另一方面是指高职教师魅力作为一种“吸引力”,反映的是“吸引者(教师)”和“被吸引者(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这种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是客观存在的。“教师魅力既有客观性,也有主观性,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辩证统一。”

4.稀缺性与可变性

多数学生(59%)对“魅力教师难得,是稀有资源”的观点表示赞同。多数学生(54%)认为,“学生心目中的魅力教师人数占教师总人数的比例‘小或很小’”;34%的人认为该项比例“一般”,只有12%的学生认为该项比例“大或很大”。这说明高职院校魅力教师比较缺乏,确实具有稀缺性。提升高职教师魅力,培育更多魅力教师仍然十分必要和迫切。过半数的学生(51%)不认同“在高职院校学习生活中曾遇到很多有魅力的教师”的说法。

此外,高职教师魅力还具有整体性、结构性与层次性等特点。

三、影响高职教师魅力的因素分析

1.年龄对高职教师魅力的影响

据调查,49%的学生认为“31-40岁年龄段的教师更有魅力”,35%的学生赞同“30岁以下年龄段的教师更有魅力”,14%的学生赞成“41-50岁年龄段的教师更有魅力”,只有2%的学生同意“51-60岁年龄段的教师更有魅力”之观点。据了解,每个年龄段都有一定数量的魅力教师,然而从总体来说,不同年龄段的魅力教师数量分别占教师总人数的比例确实存在差异性。学生认为,31-40岁年龄段的教师最有魅力,这与31-40岁年龄段的教师年富力强,有了一定工作经验和事业基础,更富有工作激情、活力和创造力等因素有关;而51-60岁年龄段的教师魅力度最低,这与该年龄段教师身体状况和工作精力不如以前,开拓创新意识逐渐弱化,“功成名就”不愿或无力再去拼搏超越等因素有关。

2.性别对高职教师魅力的影响

据调查,无论是就总体而言,还是就理论知识教学或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而言,关于性别对高职教师魅力的影响,学生持“说不清”态度的比例均为最高(分别占45%、38%和32%);认为“男女教师魅力相同”的学生比例也比较高(分别占27%、31%和32%);赞同“女教师魅力大于男教师魅力”的比例比赞成“男教师魅力大于女教师魅力”的比例分别高出10个、11个和6个百分点。根据对统计数据的分析,性别对高职教师魅力确实存在一定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对教师魅力构成要素及其结构的影响,学生对“女教师魅力大于男教师魅力”的认同度相对高一些,反映了女教师的语言表达、仪表风格、关爱亲和、耐心细致等见长性特点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另外,调查对象所在系部、学校的教师男女比例不均也会影响学生关于“性别对高职教师魅力之影响”的判断。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就总体而言,学生持“说不清”态度的比例与认为“男女教师魅力相同”的比例之和达到72%,这说明性别虽然对教师魅力构成要素及其结构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性别不是影响教师魅力的决定性因素,因为男女教师各有自身优势,只要加强修养、善于学习、勇于探索、扬长避短,无论男教师还是女教师都能够在高职教育舞台上展现魅力风采。

3.影响教师魅力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调查显示,影响教师魅力度的因素中排在前十位的分别是心理素质(58%)、思想道德(58%)、理论知识(51%)、仪容仪表(50%)、专业技术(50%)、教学方法(43%)、语言表达(42%)、教学理念(29%)、交往能力(29%)、科研创新(14%)等,涵盖了道德人格、知识技能、教学艺术、仪容仪表、科研创新、交往能力等多种魅力要素。其中,道德人格魅力要素(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所占比例平均值居首(58%),知识技能(理论知识/专业技术)、仪容仪表与交往能力、教学艺术(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教学理念)、科研创新等魅力要素所占比例平均值分别是50.5%、39.5%、38%和14%。此外,教师的学历职称、组织管理、健康状况、理想信念、教学年限等因素对教师魅力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要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全面发展”的原则来提升高职教师魅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

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

[2011]12号)[DB/OL].2011,(2011-10-19)[2012-

上一篇: 商业管理基础知识 下一篇: 对企业营销的影响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