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图像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3-03-31 08:50:10

摘要:地理图像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也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而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本研究借助高中地理教材、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以及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通过教材中地理图像的应用和分析,尝试探讨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培养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提升他们的地理实践力。

地理图像的应用研究

地理图像(包括地图、景观图像、专题地图、表格等在地理教材、教辅资料中所出现的图像、图表的总称)是学习地理的主要工具,也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能够借助地理图像解释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也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全方位地观察地图,分析和认识不同的地理环境、现象、事物及其特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20修订版课标”)的颁布和修订,既坚持反映了时代要求,又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从综合的角度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对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因此无论是内容要求、教学提示,还是在学业要求中,都对地理图像的应用做了相应的要求。地理图像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难点,具有形式多样、复杂多变的特点,使学生望而生畏,视为畏途,很难发挥其作为地理学习工具的辅助作用,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借助图像法,加强地理图像的应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地理图像能力,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培养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为增强地理图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结合地理图像教学,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

高中地理教材及教辅用书是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资源,在其内容和图像的选取、编排、设置和体系的构成等都进行了精心的研究与思考,目的是使地理教学更贴近生活,更符合社会及其发展的需求。景观图便是地理教材和教辅用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景观图一般指景观类型图,可分为自然景观图和人文景观图,是反映地理景观空间分布的一种专题地图,能够体现地理事物的景色或外貌,是地理事物或要素的直观形态[1]。和其他类型的地理图像相比较,景观图更具真实性和直观性。但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景观图却往往最容易被教师和学生忽略,仅停留在简单的观察及读取,没有深层次地剖析和挖掘其中所包含的信息,故而教师在利用景观图授课时,要进一步地分析探究,使学生在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基础上,培养人地协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使他们秉持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观、环境观和发展观,遇到资源和环境问题时,把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规律放在首位,更好地去认识、分析、协调、解决人地关系。例如,在人教版《地理2》中,学习“城市化”中的“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教师要向学生讲解城市化是一把双刃剑,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例如平整土地、兴修水利设施、绿化环境、建设现代化的大都市等,教师应在课前收集类似的景观图资料,向学生展示这些成果都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创造的奇迹,并且一直受益其中;同时,教师向学生解释过快的城市化会使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如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还会出现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引导学生总结,过快的城市化不仅会直接破坏环境、影响动植物繁殖,还会损害人体健康。此时,教师出示生态破坏及环境污染的景观图,学生在观看这些景观图时引发思考,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为什么导致生态破坏,该怎么做才能保护生态环境、为什么会出现环境污染、怎么防治方能够最大程度地减轻对环境的影响、能不能实现废弃物再生资源化、除了教科书上列举的这几种环境污染问题,再有没有其他类型的环境污染、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有效地减少污染、遏制污染蔓延等等。教师展示的景观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无限的求知欲,也能使他们认识到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会对人类及人类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使他们能够辩证地看待自然环境,保护环境、珍惜资源,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人地协调观是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价值观念,也是地理教学中关注的重点。人地协调观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解决日益突出的人地关系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协调好人地关系;还能正确认识和处理自然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关系,保护好自然价值,才会有健康和持续发展的文化;[2]P50更能使学生秉持可持续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敬畏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双赢”。

二、结合地理图像教学,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是地理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当前地理教育领域的核心命题,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中之重,它是利用全方位的、综合的观点分析、看待或者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或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图像承载着丰富的地理要素,反应了要素关联,还能表达地方综合特征,呈现地方人地关系。[3]所以教师应该构建图像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素养,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湘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1》中,学习“地球的运动”中的“黄赤交角”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绘制出地球仪简图,再用不同的颜色标出黄道平面(即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平面)和赤道平面,来讲解黄赤交角。除此之外教师进一步解释,黄赤交角还直接影响五带的范围,回归线的度数与黄赤交角的度数相等,极圈的度数与黄赤交角的度数互余。教师再在黑板上绘制出简易的五带分布图,并引导学生理解黄赤交角的变化对五带范围的影响:如若黄赤交角的度数变小,则回归线的度数变小,极圈的度数变大,热带和寒带的范围变小,温带的范围变大;反之亦然。本节课也可以利用地理教室的三球仪,让学生观察什么是黄道平面、赤道平面、赤道平面与地轴的关系、地轴的指向和特点等,再学习黄赤交角。此时,立体的、动态的教具代替了传统的、静止的平面图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黄赤交角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学习“地球的运动”中的“昼夜长短的变化”时,结合“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进行归纳学习,总结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其特点。在此书内容的设置中,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的相关内容放到了“昼夜长短的变化”之前。教师在讲授“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时,在黑板上绘制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折线图,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当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地球上各地昼夜等长,此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在6月22日前后到达北回归线,此刻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而南半球各地则相反;当太阳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后,不能继续向北移动,转向南移动,于9月23日前后再次到达赤道,此刻地球上各地昼夜等长,随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12月22日前后到达南回归线,此刻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南半球相反;到达南回归线后,太阳直射点不能继续向南移动,转向北移动,于次年3月21日前后又一次到达赤道,我们把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返运动称之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教师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向学生讲解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的同时为下一节“昼夜长短的变化”奠定基础。在学习“昼夜长短的变化”时,学生可以利用上节课绘制出的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折线图,总结出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点向南运动时,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还可以总结出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随着纬度的升高,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随着纬度的升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四周出现极夜现象。一幅简单的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折线图,不仅表示出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还总结了不同时刻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同时还提升了思维能力。又如,在湘教版《地理2》中,学习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分布”时,“2020年修订版课标”对本节课的内容要求是“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教师可利用“世界人口分布图”和“2016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及其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示意图”进行分析和讲解。在“世界人口分布图”中,借助图例,引导学生分析世界人口分布是否均衡,哪里分布的多,哪里分布的少,学生总结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地区的沿海,两极地区人口分布较少。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总结——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上,并解释很多地区受诸多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如南极地区、撒哈拉沙漠、亚马孙平原、青藏高原等。依据“2016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及其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示意图”,总结出世界各国人口分布也极不平衡,虽然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仅为13个,但人口总量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2.47%,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总量仅占地球总人口37.53%左右。因此,教师利用地理图像教学,可以有效帮助他们突破学习难点,掌握学习重点,实现地理知识综合、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思维水平发展。由此可见,以基础知识和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图像的转化、图文结合、知识叠加迁移、对比记忆等方法传授知识,不仅能为学生构建科学又全面的学习方式,结合图像主动探究和分析难点,发展自主探索能力。而且还有助于他们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有利于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4]因此,综合思维的发展,既有助于地理知识的巩固和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等。

三、结合地理图像教学,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

在2020修订版课标中,更加注重学生地理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李家清教授认为,地理能力既包括提出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核心能力,也包括感知、记忆、阅读和地图应用等的认知能力。因此,教师利用地理图像教学,培养学生应用地理图像的方法和技巧,加强他们的认知、理解、记忆、空间定位、对比分析的能力,还能为其建立完整的图像区域认知体系,强化区域认知。例如,在区域地理中,学习“地球与经纬网”时,教师可借助地球仪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更直观地观察经线、纬线,进而分析总结经纬线的特点,还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观察经纬网,如侧视、俯视等。在学习“等高线地形图”时,教师通过绘制简易的等高线地形图,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山体部位,如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还可以根据等高线地形图,总结出等高线向低海拔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高海拔凸出山谷。除此之外,教师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和疏密程度,教学生如何判断山体的陡缓状况、水文、水系特征、气候特征及其差异,相应地,学生们在以后的练习和考试中,遇到河流时,就会意识到这里的地势较低,是一条集水线,从地形部位来判断是山谷。还如,在人教版《地理3》中,学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中的“荒漠化”时,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学习荒漠化的概念、形成过程,还要向学生讲解荒漠化的表现形式,包括耕地、草地、林地退化所导致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以及不同的表现形式发生的地区,例如西北地区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次生盐渍化多出现在灌溉农业区和黄淮海平原,石质荒漠化主要出现在我国云贵地区。先将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与中国地图相叠加,使学生对其有了一定的空间定位,再依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植被、水文等状况,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最后再依据人口激增和人类活动不当,分析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将地理图像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既能够帮助学生对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和联系,还能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探究,深化区域特征,理解区域差异。通过案例分析后发现,教师利用地理图像,可以引导学生从整体、综合的角度,全面地、系统地分析和认知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现象发生的原因、地理事物之间的差异,以及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5]故而地理图像不仅仅是高中地理教育教学的辅助工具,也是引导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要方法,同样还能使他们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区域关联,完善区域认知,分析区域发展。

四、结合地理图像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试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6]也有人结合教学实际,将地理实践力做了细化,将其划分为地理观察与观测能力、地图的判读与绘制能力、地理实验能力、地理考察与调查能力及地理分析能力。[7]其中,地理图像的判读与绘制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地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转换。为确保学生能从多元化、多方位的角度学习地理知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也应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绘图和制图能力,以此确保学生的地理图像能力得以突破性地提升,使学生不仅能读取、应用地理图像,还能分析、绘制地理图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空间思维能力。在“2020年修订版课标”的内容要求中,虽对地理图像判读和应用的提出标准较多,而地理图像的绘制及制作的标准相对较少,但教师在授课仍然要抓住机会,训练学生绘制或制作地理图像。地理图像的绘制包括简绘、转绘、摹绘、描绘等,[8]还包括对地理图册上各种图像的填绘、补绘和涂绘。地理图像的绘作可以借助制作、编辑图像的软件,如Photoshop、CorelDraw、Painter、CAD、AdobeIllustrator、ArcGIS、Surfer、word、excel等,也可以通过剪、贴及描绘的方法制作简易的地图,由于受技术、设备等因素的限制,学生对地图的制作仅停留在剪、贴和图层的叠加。例如在学习“区域地理”中的“大洲与大洋”时,教师便可要求学生绘制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简图。通过图像的绘制,学生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轮廓、相对位置、绝对位置等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世界地图的解读也有了更深的层次。学生在自己绘制的分布简图上,能够判读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0°纬线,即赤道)、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即160°E,20°W);能够判读出全部分布在北半球的大洲或南半球的大洲、赤道穿过的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洲和主要分布在西半球大洲等;还能够判读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的分布,总结出它们的特点。学生在绘图的过程中,首先,可以对原有的地理知识进行回顾,通过温故旧知识,做好与新知识的衔接;其次,能够将原来较为分散的理论知识,通过绘图的方式进行深化整合,巩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再次,使学生心、脑、眼、手并驾齐驱,增强学习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习效率;最后,使学生在充分的、全方位的行动中,感受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审美价值。[10]P56通过图像的绘制和制作,可以让学生在动手、动眼、动脑的过程中认识、思考、了解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同时还有利于学生从区域认知的角度,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观察、调查、实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科知识系统的内在关联性的深度认识,不是简单地认识“有什么知识”,而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理系统知识;提升综合观察、描述、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认知区域的复杂性、差异性、共同性的能力,提升独立使用工具获取信息的独立生存能力。[11]P56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利用地图法,加强地理图像的应用,可以对分散的知识进行整合,强化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可以认识和了解地理现象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更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谐的发展态度,辩证地看待地理问题,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陈继革.地理景观图分类解读[J].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14,(Z2).

[2][10][11]韦志榕,朱翔.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周莉莹.基于地理图像的高中生综合思维培养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0.

[4][5][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7]李娜.中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策略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9.

[8]韩子阳.高中生地理绘图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

[9]彭海明.巧用Word绘图工具制作地理图像[J].地理教学,2010,(10).

作者:谢鑫 单位:民勤县第四中学

上一篇: 建设背景下农业综合执法改革 下一篇: 发电机效率提升的数据分析
精选范文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