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特色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6 11:08:44

地理教学特色

地理教学特色篇(1)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中学地理教育拥有着独特的知识系统以及教学规律,一味使用传统被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发展的实际要求。大量的实践证明,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也正是因为这样,使得以学生为主的特色以及个性教育逐渐被重视起来,并且在中学地理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文章深入探究现阶段中学地理教学中以特色和个性教学作为导向教学模式,希望对提高教学效率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特色教学 个性教学 导向 中学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1-0034-02

社会发展推动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个性化、特色化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因此良好地运用个性化教学能够满足社会发展以及时代进步的根本需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想要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就要求教师改变过去传统的观念,运用人性化的教育方式,进而有效实施个性化教学。个性化以及特色化教学的运用,不仅能够提升中学地理教学的成效,还能提高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 新旧教学模式的对比分析

1.传统教育模式的分析

传统教学模式就是通过被动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授,然后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来提升对相应知识的理解和有效记忆。而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使社会更加注重创新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原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也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提升。而对于中学地理来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给中学地理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身主体性被忽视,教师在进行备课和教学时,也只是凭借自身的理解和认识来进行,导致学生实际接受程度和预期目标不相符。再加之传统教育理念过于注重学生考试时的分数,使得学生的思想一直禁锢在考试和教学大纲中,不仅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还使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受到严重打击,学生身心健康得不到有效提升。此外,传统教育理念过分强调师生之间的等级关系,教师一味地严格要求学生进行学习,缺少必要的沟通和交流,使得师生关系恶化,甚至有部分学生因为不喜欢教师而出现厌学的现象。

2.以个性和特色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模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各界开始重视传统教学理念的不足,并且逐渐对以特色和个性为导向的教学新理念给予重视和关注。然而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是,教育界和学术界并没有对这种全新教育理念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只是在基本方向上保持相对的统一。这种教学理念注重以学生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充分帮助学生对中学地理知识的体系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使其能够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探究,有效激发学生在理解知识基础上的创新和拓展。

除此之外,以特色和个性作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的建设,通过构建良好的沟通方式,使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起朋友般的良好关系,进而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提升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成效。个性化教学是在充分尊重学生认识以及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建立的,然后再构建起完善、健全的教学体系,从而更好地调整和约束学生的行为。因此,这种新的教学理念是今后教学发展的实际方向,不仅能适应学生中学阶段的发展规律,还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从而有效推动学生个体良好的发展。

二 个性化与特色化教学的意义

1.教学理念的人性化,重视学生个体价值的实现

社会脚步的前进,使得人们生活水平在逐渐提升,人们已经不再满足物质上的享受,对于个性化理念的重视越发明显。同时,随着中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学地理课程也做出了相应的转变,新的地理课程理念表明,“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地理学习的需求”等。这些教育理念都是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对学生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位置进行思考,同时也要重视学生个体价值的实现。

2.个性化和特色化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

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需求,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开设了种类众多的课程,例如,地理活动实践课程、选修课程等。不仅丰富了教学模式,还推动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帮助下,能够将自身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进行有机融合,从而更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此外,还可以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实际需求的方式和方法,使学生学习地理的主观能动性有良好的展现。

3.教学内容贴近日常生活,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

以前较为传统的中学地理教材内容过于陈旧,知识点也相对偏难,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脱节,并且地理教学的最终目标过于重视学生的成绩、名次,使得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严重制约。随着中学地理教学的改革,以个性化和特色化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得到有效实施,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个性,还能满足学生对地理知识的需求。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的东西”,因此中学地理在进行个性化教学时,要贴近日常生活,只有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学习地理,并且能够长时间地保证学生在主动学习的状态中,进而使自身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

4.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以特色和个性化导向地理教育的明显优势,就是将现代科技手段良好地运用到中学地理教学中去,使学生能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而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仅拓展了地理教学涵盖范围,还丰富了地理教学的实际内容。通过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控,还能根据自身的能力和水平选择能达成的目标,进而使中学教学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推动学生各项能力的良好发展。

三 个性化教学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应用

1.充分把握中学地理教学的特点

首先,对于中学地理中一些知识点来说,虽然在理解和记忆上相对容易,但是其中会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例如,农业、工业、交通等。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的实际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只是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教授,不仅不能达到考试需求,还不利于学生水平的提升。因此,对于这些知识的理解就需要在学生充分了解以后,才能更好地进行记忆。其次,还有部分内容会涉及地球运动、地质构造、大气环境等,这部分知识和内容相对较难,单纯地使用传统被动式的灌输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会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挫败感,使得教学水平和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再次,地理教学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图、计算能力,因此也需要其他学科进行良好的配合。

2.地理课程设计要呈现出多样性

从中学地理教育改革方面来看,中学地理教学要认真贯彻执行现代教学理念的倡导和号召,以教学方式和课程设计的多样性来提升学生对地理教学的接受程度,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此外,通过前文的分析可知,中学地理是具有人文和理工学科两种特性的学科,其教学内容中不仅有需要记忆的东西,还有需要进行逻辑分析和理解的地方。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再结合中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对一些较难理解的知识点进行适当的拓展,同时教师还可以将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及时导入,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提升地理教学的质量。

地理教学特色篇(2)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初为人师的兴奋使我对工作、对学生付出了满腔热情。可每每课堂进行到差不多一半的时候,不少学生开始开小差甚至睡觉。于是我找来部分学生,请他们说说原因。其中有几个学生提到一个共同点:上课不了解重点,听着听着就走神了。

想想确实如此,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以前我的课按部就班,教学目标、 重难点安排心中有数。但当课程进行到重难点时,不少学生由于不了解课堂结构,已经昏昏欲睡或干其他的事情了,课堂后半程自然就成了垃圾时间。

原因找到了! “明确目标,让学生有前进方向”,这是我开出的“药方”。

于是每节课我提前2-3分钟进班,把学习目标、重难点注在黑板的左上角,让学生清晰了解本课的结构。在课堂进程中,适时地提醒学生,目前我们完成了哪个目标,将要学习哪个目标,进行到重难点时,更是重复提醒。当然这样的提醒需要一定的艺术性,不能以教学目标将课堂生硬地分成若干段,牺牲课堂的连贯性。当学生了解了课堂的结构,学习时就能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分神的情况有所好转,课堂后半程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

二、课堂复习,巩固教学效果最有效的手段

随着课堂教学秩序的逐步改善,学生的表现大有改观。有一次讲授黄河“地上河”的问题,学生合作积极,讨论热烈,现场效果堪比公开课。第二节课,我就有意识想考考他们。我的本意是想享受成功的喜悦,但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学生对我的问题十分陌生,即便班上成绩优异的学生也是如此。接下来的几节课我又尝试了几次,结果几乎一样。一学就会、一过就忘似乎成了魔咒。

在与学生深入沟通后我得知:放学后,他们有很多的主科家庭作业,能够按时完成主科学习任务就万幸了,哪里还顾得上地理啊!

地理学科是素质科,其重要性相比中考科目显而易见,学生和家长在思想上都不重视。加之地理课自身的特点:每周两节课,期间相隔的时间还比较长,回家又不及时复习,怎么可能记住基本知识呢!

怎么办?总不能与中考科目抢时间吧?总不能与学生睡眠抢时间吧?只能从地理课上入手了。

每节课开始时,要求学生把课本翻至上节课的内容,用2分钟看着课本听我复述上节课的内容,再给3分钟迅速复习,之后花5分钟左右提问。重要的知识,找多个学生重复提问。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最大心理特征就是爱面子。个个都怕被提问时答不出,所以在这10分钟内,他们会最大限度地集中注意力,这样一些基本知识的记忆就显得轻而易举了。

三、帮助树立信心,将关注转化为适当的压力,督促后进生积极提高

2005年,一个同事的侄子来到我所带的班级,刚来时他学习成绩很差。经过了解,他的主要问题就是学习习惯差、上课不听讲。于是我悄悄将他列为我的实验对象。

课堂上我“别有居心”地问了几个难度比较大的问题,全班无人能答。我发自肺腑地对学生说:“同学们看到了吗?很简单的问题谁也答不了,所以就地理知识而言,不管是谁你们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我希望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大家能够比一比、赛一赛。尤其是部分后进生,你们因为历史原因,很多课听不懂就自暴自弃,我希望你们能给我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机会,上课认真学、课后认真做,和其他同学一样去体验成功的快乐!”

话音刚落,我看到了学生眼中的那份热情。后来我给自己的这番话起了一个名字——“课堂誓师”。

地理教学特色篇(3)

1.建构主义教学论与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构建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习是主体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建构新的理解和心理表征的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促进学习者与情景的交互作用,使学习者能够主动地建构意义。

地理概念是学习地理的基础,在学生整体地理知识建构中起着标志性的作用,地理规律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知识,是学生整体地理知识体系中的骨架。帮助学生构建准确的地理概念,掌握正确的地理规律,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运用建构主义教学论指导地理教学,要求教师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学生熟悉而典型的地理学习情境,呈现循序渐进的问题,让学生在协作、讨论、交流、思考中完成地理概念和地理规律的构建。例如,对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区位”的教学,教师可作这样的教学设计:首先创设情境,给学生呈现一幅地图,如全球的笔记本电脑基地分布图,再提示学生观察地图并思考,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基地在哪里(重庆)本文由收集整理?为什么在那里(重庆)?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完成这两个问题之后,教师继续提出重庆笔记本电脑基地的区位是什么,让学生构建准确的“区位”概念,即包含“位置”和“与周围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两层涵义。

2.多元智能教学论与地图能力培养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包括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八项智能。每个人都有1~2项智能强项,并可向其它领域发展和转移,且是动态发展。教育之目的就是要发挥智能强项、发展智能弱项,并向困难领域转移,促使人的智能螺旋式上升。

地图能力是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包括地图的阅读、分析及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养成地理空间意识,训练感知地理空间结构和空间思维能力,是地理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按照多元智能理论,地图能力只能是一部分甚至是很少一部分学生的强项智能。地理教学之目的是提升所有学生的地图能力,尤其是作为弱项智能的那部分学生。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地理教学,要求以学生具有的优势智能为基础,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实现提升所有学生地图能力的教学目的,达到“条条道路通罗马”的效果。

以“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的教学为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地图能力,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总结归纳出二分二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按照多元智能理论,对以数理逻辑智能和内省智能为强项的学生,教师可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问题,让学生结合地图完成这些问题,最终得出结论;对以语言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为强项的学生,教师可设计让其在讨论交流中获得最终结论;对以空间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为强项的学生,教师可设计让其动手描画该图,通过注意太阳直射点移动带来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得出结论;对以自然观察者智能为强项的学生,教师可引导其对比观察三幅图的异同,归纳得出最终结论。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正确人地观的形成

人本主义教学论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出来的人应该具有主动性和责任感,具有灵活适应变化的能力,是自主发展的人。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帮助学生引出并澄清问题;二是帮助学生组织材料,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活动;三是作为一种灵活资源为学生服务;四是作为学习参与者——小组成员参与活动;五是主动与小组成员分享他们自己的感受。

地理课程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阐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地理课程强调中学生要对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持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即正确的人地观,它属于地理学科的思想性特色。

用人本主义教学论指导地理教学,要求教师要把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结合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明确解决问题所需的材料,师生共同收集准备材料,或展示教师准备的材料,共同运用正确的方法分析处理材料,共同分享经验体会,解决问题。

以“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的教学为例,首先由教师呈现“世界14种重要资源的预期寿命图”,学生读图并说出该图表示的主要含义,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目前人类在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以其中一种资源的利用为例,师生共同寻找目前人类利用该资源的材料,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材料可以来自各种媒体,也可以通过学生调查访问得到,甚至可以是学生生活的亲眼所见。学生阅读比较这些材料,归纳出该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意识

到这些利用方式不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用现代信息技术彰显地理学科特色课堂呈现

1.运用计算机软件演示地理事象运动演变过程

地理学科涉及到很多地理现象的运动演变过程,如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地壳运动、大气运动、洋流、生物循环、城市区位变迁等,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理解这些过程,掌握运动演变规律。学生现有的地理教科书,在呈现这些内容时,仅仅以图片形式。这种呈现方式是静态的,并且图片数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很难形成运动的过程,学习效果不理想。现在用于动画制作的计算机软件有多种,常见的有macromedia flash、adobe imageready、adobe premiere等平面动画软件以及3ds max和maya三维动画制作软件。教师熟练掌握一种或多种动画软件的使用方法,结合课时内容要求,制作出形象直观、赏心悦目的地理动画,能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地理学科研究的对象是地球表层的地理事物,往往是宏观、大尺度的,学生很难形成在不同尺度空间下的正确概念。google earth软件把卫星照片、航空照相和gis布置在一个地球的三维模型上,通过该软件可以浏览全球各地的高清照片。师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拍摄高度,查看地理事物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特征,形成准确的地理空间概念。例如,在10千米高度俯视城市,看到的是一个点;在1千米高度俯视,可以看到城市的轮廓;在100米高度俯视,则可以清晰看到城市的道路网和城市功能区。

2.运用网络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地图呈现

电脑网络是一种学习工具和手段,能够提供海量的学习资源。地图被称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学习的主要对象之一。由于篇幅限制,地理教材和地图册能够提供的地图数量非常有限。教师把网络资源运用到地理教学中,呈现给学生丰富而且典型的地图,有助于学生清晰、准确、全面地掌握地理概念和地理规律,培养地理能力,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例如,讲授“自然带”内容时,教师在用好教材地图的同时,还可通过网络,给学生提供每个自然带的景观图片、反映各个自然带内植物结构特征的图片、自然带内动物的图片、自然带内土壤的结构图片等,学生观察这些图片,形成丰富的自然带概念。还可以收集经过适当加工,能更直观展示地理规律的图片,如山地景观变化图片,更能清晰地表明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地理教学特色篇(4)

〔中图分类号〕B9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3)03-0128-07

从人文地理学的视角考察佛教东渐的历史过程,也许我们会发现佛教中国化的历史途径,与地缘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人与地缘的关系,在空间上的固定性与时间上的流动性,就形成了某一时空里的人文地理。本篇论文,从佛教东渐的视角,试图在汉魏的时间段里,探索佛教分布、扩散和变化的区域性特色,并进行人文地理学分析。

一、汉魏佛教信仰的区域性特色

1.东汉:关东各郡国佛教信仰的特色

(1)明帝时代:佛教信仰的皇族化

据《三国志》卷30《乌丸鲜卑东夷传》裴松之注引曹魏鱼豢《魏略·西戎传》的记载,佛教在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再次通过外交途径传入中国,①并受到了博士弟子景卢的采访。〔1〕事隔60余年,汉明帝把对西域的经营也再一次提上日程。汉明帝夜梦金人的故事就足以说明问题。从他的谋臣说他梦见的金人就是佛这件事上来看,②汉明帝政府对西域的历史文化是高度关切的,也是了解的。同时,使汉明帝与谋臣的一唱一和有了历史根据。据史料记载,汉明帝派班超经营西域,重新恢复了西域都护对塔里木盆地的统治。与此同时,班超派遣部下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虽然没有到达罗马,但把东汉的影响力扩大到了波斯湾头。〔2〕这就为外来文化的输入带来了契机:中国的皇帝为了更好地经营西域,需要认识西域佛教。也就是说,认识西域佛教文化,是国家意志的需要。因此,佛教在汉明帝时代的洛阳首先撒下种子,这是完全可能的;东汉政府建立白马寺,优待外来僧人,让他们编译出《四十二章经》,〔3〕介绍佛教的基本教义,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佛教在汉明帝时代成为皇族的信仰,这是佛教中国化的必由之路,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路好走。楚王刘英,是汉明帝刘庄的同父异母弟,在宫中时,兄弟俩关系相处得很好,正是有这层血缘关系,佛教也就随着刘英成为楚国的封君,在建武二十八年(52)赴彭城(今江苏省铜山县)任所后,〔4〕便从洛阳衍生到楚国。 从此以后,佛教便在关东各郡国流传开来。《后汉书·列传·襄楷传》说“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 襄楷是平原隰阴县(今山东临邑县北)人,生活在楚王英后百年之时,他能说出这样的话,说明佛教信仰在楚王刘英以后,就从来没有退出过洛阳以东各郡国,经过近百年的流传,在民间非常普及,才导致了本土僧人的出现。《出三藏记集》卷13《安玄传》说:

安玄,安息国人也。……为优婆塞,……与沙门严佛调共出《法镜经》,玄口译梵文,佛调笔受。……佛调,临淮人也。绮年颖悟,敏而好学,信慧自然,遂出家修道。通译经典,见重于时。……佛调又撰《十慧》,并传于世。安公称:“佛调出经,省而不烦,全本妙巧。〔5〕

严佛调是在后汉出家的僧人,直接参与了后汉的佛经翻译事业,并有著作流传后世。他是临淮(后改为下邳)人,这就再一次证明,东汉洛阳以东各郡国,是最早形成的汉传佛教地理板块。

楚王刘英先在彭城,后“以罪废徙丹阳泾县(今安徽泾县西),虽旋即自杀,但其家人亲属仍在丹阳,尤为丹阳早有佛教信仰之线索。是佛教流布地域已逾江南”。〔6〕这说明东汉皇族佛教信仰已经分布在今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和浙江地区。据汤用彤先生考证,南阳人张衡作《西京赋》已经提到了佛教的“桑门”专用名词。《出三藏记集》卷6康僧会译《安般守意经序》所说南阳韩林、颍川文业、会稽陈慧,“信道笃密,执德弘正,烝烝进进,志道不倦”。〔7〕汤用彤认为这三人是安世高弟子。又据《水经注·汳水注》记载,梁国睢阳县东北一里“即襄乡浮图也”,严耕望考证为“今商丘近地”。〔8〕

东汉皇族除了楚王刘英信仰佛教以外,见于文献记载的还有汉桓帝,为佛陀“修华盖之饰”。〔9〕

(2)笮融信佛:佛教信仰的门阀士族化

佛教在东汉皇族的推动下,伴随着汉末三国时期世家大族的产生,也开始门阀士族化。王仲犖说:“我认为世家大族和门阀士族,其实是同义语。”(王仲犖:《魏晋南北朝史》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版,第2页。)本文所说的世家大族具有血缘性,而门阀士族则无血缘性,即通过凝聚起来的社会实力派。这是因为,在中央政权日趋衰落,地方权利日益膨胀的情况下,地方官要想从世家大族那里吸引出来民众,就要想方设法找到吸引民众的东西,才能壮大地方势力,形成新的门阀士族,与中央政府抗衡。就东汉末叶的历史而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利用宗教,组织群众,形成地方实力派,与中央政府讨价还价。这种与中央政府抗衡的佛教,从人地关系的视角来考察,最早出现在汉献帝时期的彭城国、下邳国和广陵郡(今苏北地区)。据严耕望先生研究,“彭城郡南经下邳国至广陵郡为汉代东南运河线”,即所谓的“三郡委输”。〔10〕这条汉代苏北运河线,实际上是佛教在中国最早门阀士族化的地理版块,与地方官员笮融的佛教信仰密切相关。《三国志·吴书·刘繇传》云:

笮融者,丹阳人,初聚众数百,往依徐州牧陶谦。谦使督广陵、彭城运漕,遂放纵擅杀,坐断三郡委输以自入。乃大起浮图祠,以铜为人,黄金涂身,衣以锦彩,垂铜槃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可容三千人,希课读佛经。令界内及旁郡人有好佛者听受道,复其他役以招致之,由此远近前后至者五千余人户。每浴佛,多设酒饭,布席于路,经数十里,民人来观及就食且万人。〔11〕

这段文字表明,在东汉末年,由于宦官和外戚轮流,严重弱化了中央政权(皇权),导致了社会紊乱,在地方上除了血缘世家大族和军事集团以外,又有了另类门阀士族的出现,即宗教门阀的出现。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张陵(34—156)在汉顺帝时(126—144)入蜀,居鹤鸣山(今成都市大邑县境)创立“五斗米道”,设立“义舍”。所谓的“义舍”,大概是一种托名于“供道”的租米制度,〔12〕以吸引道民。汉灵帝(167—189)时,巨鹿(今河北宁普)人张角创立太平道集团,“以跪拜首过,符水咒说”的方式布道,仅10余年间,信徒遍及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13〕丹阳人笮融,与张陵和张角不同,在汉献帝时期,皇权极端微弱的情况下,干脆“坐断三郡委输”,挪用公款,创建寺院,铸造佛像,组织民众,“课读佛经”,在每年浴佛节(农历四月初八),“设酒饭,布席于路,经数十里”,吸引民众,通过信仰佛教的方式,“由此远近前后至者五千余人户”,形成佛教门阀士族,促使佛教信仰由皇族下移世家大族,扩大了佛教信仰的范围,标志着佛教信仰朝着门阀士族化的方向发展。

(3)东汉末年:佛教信仰的士大夫化

在东汉末年,儒家文化独尊的一极格局被打破,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为西域佛教高僧来华,自由传播佛教文化提供了极大方便,他们以翻译佛经的方式,或依附于皇族和地方实力派,或隐居民间;另一方面,洛阳以东各郡国,诸如颍川郡、平原君、南阳郡、会稽郡的知识分子,受楚王刘英和笮融信仰佛教社会风气的影响,在东汉末年思想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下,开始与西域高僧合作,共同翻译佛经。据《梁高僧传》记载,洛阳在汉明帝时代有天竺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与本土知识分子蔡愔和秦景合作,编译出了《四十二章经》,〔14〕成为汉传佛教第一部佛教圣典。汉桓帝时期,安息国高僧安世高在洛阳学习汉文化20年,翻译出佛经35部,41卷,经今人考证,现存22部,26卷,〔15〕得到了本土知识分子南阳韩林、颍川文业、会稽陈慧的青睐,〔16〕并在中国传播开来。汉灵帝时期,支娄迦谶在洛阳翻译出了大乘佛教经典,吸引大月氏国的一批知识分子加入中国籍,支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把支娄迦谶介绍的大乘佛教学说传播到了孙吴,对孙吴皇族佛教有所影响。〔17〕

基于上述,佛教在东汉皇族的驱动下,士大夫与西域高僧密切合作,在洛阳及其以东的郡国传播开来,并波及到豫章、浔阳、会稽等地(现在江西、浙江省)。〔18〕

2.曹魏时代:洛阳和建业的皇族继续信仰佛教

曹魏建国以后,继承了后汉皇族信仰佛教的传统,《魏书·释老志》说,魏明帝(227—239)在洛阳大起浮屠。〔19〕魏文帝(220—226)的胞弟陈思王曹植,也喜读佛经。据《高僧传》卷13记载,“始有魏陈思王曹植,深爱声律,属意经音。既通般遮之瑞响,又感鱼山之神制。于是删治《瑞应本起》,以为学者之宗。传声则三千有余,在契则四十有二。”〔20〕鱼山,在今山东省东阿县境内。曹植命运坎坷,封地多次变迁,但都没有超出东汉末叶洛阳以东各郡国的范围,使该地区的佛教信仰更加普及。

孙吴在江南立国以后,也继承了东汉皇族信仰佛教的传统,佛教继续在孙吴皇族上层传播。严耕望说,孙吴建国初期,都在武昌,天竺高僧维祇难和竺律炎在武昌翻译出了《法句经》。〔21〕后迁都建业(今南京市),支谦和康僧会先后来到建业。《梁高僧传》说,支谦在“汉献末乱,避地于吴。孙权闻其才慧,召见悦之,拜为博士,使辅导东宫,与韦曜诸人共尽匡益”。〔22〕《梁高僧传》又说孙权为康僧会建立建初寺,康僧会在这里译经说法30余年(247—280)。〔23〕

孙吴时期的康僧会,汉化程度比较深,据汤用彤研究,康僧会“译经尚文雅,遂常掇拾中华名辞与理论,羼入译本。故其学均非纯粹西域之佛教也。……僧会《安般》、《法镜》二序,亦颇袭老庄名词典故。而同时有《阴持入经注》,读之尤见西方中夏思想之渐相牵合。”〔24〕

另外,东汉末年的牟子,是苍梧郡(今广西梧州)人,避趾(今越南境内),深受该地区佛教文化的影响,后返回苍梧郡隐居不仕,在孙吴初年,著《理惑论》(37篇),用佛教理论汇通儒、道各家学说,〔25〕成为中国第一部佛学专著,开辟珠江流域佛教地理板块。

3.长江流域:佛教信仰的草根化

(1)长江上游:摇钱树祭祀在川西北最早草根化

东汉末叶与蜀汉之际的四川佛教,是民间道教化的产物,即把佛教作为祭祀亡灵的工具,这与皇族佛教的信仰不同,皇族佛教是把佛陀(浮屠)与黄老并祀,祈祷现实幸福生活,①而主要流行于川西北的这种祭祀亡灵的佛教,是民间道教与大月氏商人佛教信仰的有机结合,①使佛教信仰首先在川西北草根化。这也说明,后汉治蜀的地方官员与蜀汉的皇族没有直接参与佛教信仰的移植活动,导致了佛教没有在蜀汉上流社会传播开来,主要在川西北的民间自发式传播,并向川北、川东方向的民间社会下移。兹表列如下:

二、汉魏佛教信仰的人文地理学分析

从人文地理学的视角来分析汉魏时期的佛教信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关东地区:佛教信仰雷同于神仙和黄老信仰

如果我们把先秦文化从人地关系的视角来考察的话,伏羲在陇西画八卦,创立了易学,被周文王和周公发扬光大于关中地区。周公又在关中奠定了礼乐文化传统,成为培养贵族子弟的“官学”。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周平王迁都洛阳,关中官学衰落,礼坏乐崩,学术东移,关东学术勃兴,孔子创立了儒学,“隐君子”老子创立了道家学说,战国方士又创立了神仙之学。从此以后,儒学、道家之学和神仙之学(后被道教和佛教取代)在汉唐之际互融互补,使汉唐文化蔚为壮观。

钱穆认为,“秦人僻居西土,就文化言,较东方远为落后”。秦人的文化措施,“大抵袭自东方”。〔26〕东方的齐、燕,战国以来,盛行神仙思想。在秦始皇时代,神仙思想曾影响到关中地区,秦始皇、汉武帝皆好神仙,实际上是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好神仙遗风的继续。就是西汉初年的儒学,也和神仙思想相近,“伏生传《尚书》,本重《洪范》五行,言灾变,与封禅、符瑞之说相通”。〔27〕可见,汉武帝的好神仙,是秦汉之际神仙学说和黄老学说的集大成者,他奠定了两汉皇族祭祀黄老的传统。据钱穆研究,汉武帝郊祀的表面现象,似乎是“远追三古盛时之礼乐者,就实言之,特六国晚年以来方士之余绪,固与贾、董诸人所唱以古礼乐为教化者远矣”。〔28〕也就是说,汉武帝把祭祀活动作为“兴古复礼之尤要者,当推封禅与改制”。〔29〕“武帝封禅,最大动机,实由欣于方士神仙之说而起也”。〔30〕东汉的皇帝喜欢祭祀黄老,这是汉武帝祭祀天地(封禅)为教化传统的继续,“黄老起于齐,神仙之说与黄老通”。〔31〕自汉明帝时代起,东汉皇族的祭祀活动,又增添了祭祀佛陀活动,直接导致洛阳及其以东各郡国,乃至江南、华南的士大夫佛教信仰的出现,标志着佛教信仰已经融入中国上流社会。但最基本的特色,是一种道教化了的祭祀佛教,正如周叔迦所说:

自汉明以来,迄于魏、吴,虽有斋忏,事同祠祀,虽知沙门持二百五十戒,而无归禀之仪。〔32〕

这是因为,在东汉时期,外戚和宦官轮流执政,皇权严重弱化。尤其是外戚,往往把皇帝青少年化,借以掌握政权,小皇帝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成为外戚和宦官争权夺利的牺牲品。东汉末叶皇帝命运的多变性,加剧生活在外戚和宦官对峙的夹缝里的皇帝的危机感,他们想通过祭祀黄老、佛陀的方式,减缓政治压力,获取现实生活的平安,在大起大落的上化险为夷。而长江流域的草根化佛教信仰,与皇族佛教的此岸性恰恰相反,突出了彼岸性。所以,皇族佛教信仰的特色,主要表现在重生的信仰上,这是齐、燕神仙信仰的翻版。

2.长江流域:佛教信仰雷同于民间祭祀

鬼魂观念是人类最早的宗教观念之一。考古学者发现,在距今约18000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的墓葬里,从死者身体四周撒有赤铁矿粉的葬俗推测,山顶洞人已经有了鬼魂观念,〔33〕并逐渐演变成氏族社会和夏殷周三代的祖先崇拜。《礼记·表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34〕这说明殷人重视鬼神祭祀活动。据牟钟鉴和张践研究,“殷人重鬼,不仅将大量生活用品随葬,而且大搞杀殉,造成社会生产力的严重破坏。周代重人,杀殉逐步减少而代之以佣,随葬品也大为减少,更重视丧礼的仪式性和情感性”。〔35〕汉人重视《礼记》,规范了儒家祭祀祖先活动。《礼记·曲礼下》说:“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岁遍。诸侯方祀,祭山川,祭五祀,岁遍。大夫祭五祀,岁遍。士祭其先。”〔36〕《礼记·王制》说:“庶人祭于寝。”〔37〕《通典》第48卷对“庶人祭于寝”解释说,“寝,适寝也。祭法曰:‘庶人无庙,死曰鬼。’”〔38〕

长江流域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楚人的辞赋,其学与齐之黄老阴阳实相通。其言神仙,则《远游》。言鬼物,则《招魂》。言宇宙上古,则《天问》、《离骚》。南人之有《楚辞》,犹海疆之有黄老阴阳也”。〔39〕由此可知,长江流域民间的鬼神信仰源远流长。汉武帝的鬼神信仰,在司马相如为代表的辞赋家地推波助澜下,则日益根深蒂固。钱穆说,司马相如“游于梁,交诸词客,盖兼涉齐、楚两派。其为《子虚》、《上林》,亦以齐、楚对言。而武帝内廷文学侍从之臣,亦不越齐、楚两邦籍”。〔40〕到了东汉末年,长江流域的鬼神信仰非常普遍,举例来说,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张陵,在汉顺帝(126—144)时入蜀,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北25里处的鹤鸣山,〔41〕创立“正一道”,俗称“五斗米道”。道安在《二教论·服法非老》里指出,“三张三张指的是:张陵,其子张衡,其孙张鲁。之鬼法”的大致情况是:“或禁经止价,或妄称真道,或含气释罪,或挟道作乱,或章书代德,或畏鬼带符,或制民输课,或解除墓门,或苦妄度厄,或梦中作罪,或轻作妄佞。”〔42〕佛陀被看作神灵,是在汉魏之际,由大月氏商人,经河西走廊或青海羌人聚居地区南下入蜀,成为正一道化的神灵之一,正一道的神灵名目繁多,据《正一法文经章官品》记载,有120种神灵,主要有:“玉女君”、“无上方官君”、“无上天君”、“九天君”、“九地君”、“在郡侯君”、“九玄察炁君”、 “无上万福君”、“北都君”、“北上君”、“北天君”、“太平君”、“六丁六甲玄天君”、“扶清太一公华盖君”、“赤天万灵君”、“盖天大考将军”、“玄都君”、“天公君”、“天官五行三五七九君”、“天官五行君”、“地官五行君”、“天五行平君”、“地五行君”、“八卦玄天君”、“太阴君”、“阳方君”、“太黄太极君”、“太素太始君”、“太玄君”、“三炁阳元君”、“五千玉君”、“明堂绛室君”、“解厄君”、“五谷君”、“万里君”、“骆驿门监市君”等等天君神官。(请参阅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修订版)第1卷,第173页)。专门负责“左道余气墓门解除:春秋二分祭窖祠社,冬夏两至记祠同俗,先受治录兵符社契,皆言军将吏兵,都无教戒之义。”〔43〕的“鬼法”,演变成慰藉鬼魂的摇钱树祭祀、佣祭祀和魂瓶祭祀。这是大月氏商人的大乘佛教西方极乐世界信仰与汉族及其土著祖先崇拜信仰的有机结合,大月氏人就这样从文化上融合在长江流域的汉族之中了,长江流域的祭祀祖先仪式就这样从信仰上佛教化了,突出了儒家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44〕孝文化的特色。

3.河陇地区:佛教犹如过眼烟云

河陇地区,是对古代河西走廊和陇右地区的简称,东西长约1600余公里,南北宽约数10~100余公里不等,西连西域(今新疆乃至中亚),东接关中,南邻巴蜀,是“连接古代东西方世界文明的桥梁”。〔45〕陇右在先秦是西戎民族的乐园,后逐渐被秦人融合,最终归化秦国。河西走廊和黄河以西的陇上,在战国到西汉初年的漫长岁月里,一直是大月氏游牧地区,后被匈奴占领。汉武帝时代,河西走廊和河西陇上,成为汉族移民区,汉化程度不深。再加上胡汉战争时常发生,社会处于军事管制之下,大月氏民族东归时,只是这里的匆匆过客,他们信仰的佛教,也成为过眼烟云,在这里没有留下什么印痕,只有到了西晋时代,竺法护才在河陇地区竖起了佛教文化的里程碑,把河西走廊和陇右变成了连接西域佛教和关东儒学和道教的“黄金纽带”。

三、结语

汉魏时期的佛教,是佛教中国化的初级阶段,以洛阳及其以东各郡国为皇族和士大夫佛教信仰的地理板块。由于皇族的信佛,促使佛教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传播开来,西域高僧和本土儒生,互相合作,翻译佛教经典,著书立说,把佛教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使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水融在一起,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佛教文化已经难以分辨出是外来文化的因子了。

长江流域是东归的大月氏人信仰的佛教和汉族平民祖先崇拜信仰互融互补的地理板块,佛教在这个东西漫长的地理板块上,以上游的摇钱树祭祀、中游的佣祭祀和下游的魂瓶祭祀相适应,通过草根化的途径在民间社会蔓延开来。

尽管河陇地区西连西域,东接关中,南邻巴蜀,但从西周,直到汉武帝时代,这里一直是西戎、匈奴和大月氏等游牧民族的聚居区,汉化程度肤浅,所以在汉魏时期,河陇没有成为传播佛教的地理版块,而是汉文化西传、扎根,并逐渐普及的地理板块,此时此刻,佛教在这里只是过眼烟云罢了。

〔参考文献〕

〔1〕〔11〕〔晋〕陈寿.三国志〔M〕.中华书局,1959.859,1185.

〔2〕翦伯赞.秦汉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92-396.

〔3〕〔14〕〔16〕〔20〕〔23〕〔梁〕释慧皎.高僧传〔M〕.中华书局,1992.1-3,1-3,7,507,15-18.

〔4〕〔日〕中村元等.中国佛教发展史:(上)〔M〕.台北:天华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4.24.

〔5〕〔7〕〔梁〕释僧祐.出三藏记集〔M〕.中华书局,1995.511-512,244.

〔6〕〔8〕〔10〕〔21〕严耕望.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3,4,3,10.

〔9〕〔宋〕范晔.后汉书〔M〕.中华书局,1965.2932.

〔12〕〔13〕〔41〕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一卷〔M〕.四川人民出版社,188,208,166.

〔15〕〔17〕〔18〕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M〕.中华书局,1979.283,290-291,283.

〔19〕〔北齐〕魏收.魏书〔M〕.中华书局,1974.3029.

〔22〕大正藏:第50册〔Z〕.325a.

〔24〕〔25〕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超佛教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95-97,51-57.

〔26〕〔27〕〔28〕〔29〕〔30〕〔31〕〔39〕〔40〕钱宾四先生全集:第26册〔M〕,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4,115,109,109,112,113,113,113.

〔32〕周叔迦佛学论著集:上册〔M〕.中华书局,1991.10.

〔33〕吕大吉.宗教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346—347.

〔34〕〔宋〕朱熹等.四书五经〔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294.

〔35〕牟钟鉴,张践.中国宗教通史:上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07.

〔36〕〔37〕〔清〕孙希旦.礼记集解:上〔M〕.中华书局,1989.150-152,343.

〔38〕〔唐〕杜佑.通典〔M〕.中华书局,1984.257.

地理教学特色篇(5)

心理素质特色教育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学习能力是重要的方面之一。在被称为“高技术时代”和“学习时代”的今天,飞行学员学会学习,不仅直接关系到能否顺利地完成学业,而且影响到今后对部队的适应和未来事业的发展。

军校学习与以往的学习不同,它是与未来职业相联系的专业化的学习。军校学习具有自身的特点,它体现了传授与自学的统一、继承性与探索性的统一、专业性与选择性的统一,这就对学员的主体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军校学习的特点要求飞行学员必须调整角色,转变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把“念书”提升为“求知”,变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索知识;用“扩散式”代替“封闭式”的学习方法,以一课一书为引线,纵横开来,闻一思十。惟有如此,方能适应大学学习的要求,并逐渐使读书变得越来越有兴趣、越有成效、越有意义。

针对飞行学员在学习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我们经过充分论证,着眼飞行学员的长远发展和空军部队建设的客观需要,把“学习心理”作为心理素质特色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概述”、“飞行教育训练的心理特点”、“飞行教育训练心理管理”、“怎样提高学习效率”等内容的阐述,使飞行学员充分认识学习的一般含义、特点和种类,特别是飞行教育训练的特点,了解影响学习训练效率的心理因素,从而帮助飞行学员尽快适应军校的学习生活,克服学习上的心理障碍,提高学习效率。

1 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直接引起并维持学员的学习活动使之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驱力。它是学员对学习的客观要求在主观上的反映。学习动机与学习的积极性之间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学习动机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积极性是学习动机的具体表现。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一是要靠自觉增强学习的内在动机,培养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将学习的个人意义与社会意义结合起来,提高目标吸引力。二是要加大外部压力。通过外部环境的作用,不断引起和满足学员学习的需要,强化学员学习的自觉性。三是要有坚强的意志。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2 克服不良心理因素的干扰。注意的分散和情绪的不稳定是影响飞行学员学习效率的常见心理因素。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性或选择性。注意集中和注意分散是对立的。飞行学员只有克服注意分散,培养良好的注意品质,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良好的注意品质,首先要有广泛而固定的兴趣。任何注意都依赖于兴趣,没有一定的兴趣就不可能注意。其次要注意克服分心现象。为了有效地维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常常需要自我暗示,即用活动的目的提醒自己集中注意,或提醒自己在某个时间内必须注意什么。最后要了解自己在注意分配、注意转移等方面的优缺点,扬长避短。

情绪的不稳定是影响飞行学员学习效率的另一心理因素。克服不良情绪的关键则在于改善认知,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矛盾关系,恰当地评价自我,辩证地对待情感与学业、社会工作与学业、理想与现实等问题。

二、心理素质特色教育是提高飞行学员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方法

人际交往能力是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行学员来说,人际交往能力不仅直接影响着学习、生活,而且关系到今后对部队的适应水平和适应能力。在“飞行学员人格健康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最令飞行学员感到困惑的问题恰恰是人际关系问题,它被列在影响教育训练的首要位置。在心理素质特色教育的过程中,既要从理论的高度阐述人际交往的实质、作用、原则和艺术,分析阻碍人际交往的因素等,又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员在亲身体验中感悟人际交往的真谛,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1 开展军民共建和社会交往活动,扩大交往范围。飞行学员身心发展的特点使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他们渴望与人交往,另一方面又担心伤了自尊心,因而限制了交往范围。但是通过开展军民共建和社会交往活动,有组织地、集中地提供机会和条件,使飞行学员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接触到更多的人,学习与他人的交往,尝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 为飞行学员提供自我探究、完善自我的机会。通过小组成员坦率真诚的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的过程,降低了人们的社会屏障,摆脱心理防御机制的阻碍,真实地揭示自我,使自己被他人如实地看待,并从其他人那里得到关于自己肯定和否定的反馈,以便真实地认识自我,从错误的、歪曲的自我概念中解脱出来,接受自我,完善自我。同时加深对别人的了解,了解他人的生活态度、兴趣、爱好等,从中体会生活的丰富意义,起到对自己再发现、再认识的作用。

3 消除飞行学员人际交往方面的烦恼和困惑,增强人际交往的勇气和能力。许多离开父母和家乡的学员大都会感到孤寂,通过团体咨询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相识交往的机会和场合,在相互认同、相互鼓励之中,消除孤独感,适应学习生活。飞行学员中有些人对异往存有疑虑和戒心,通过交往小组的活动,可使他们克服对异往的偏见或紧张心理,体会与异往的态度、方法并从其中获得乐趣。

三、心理素质特色教育是拓展飞行学员个性的必由之路

地理教学特色篇(6)

STEM教育整合了多学科知识,对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而言,需要把握各方面知识点的整合交叉,需要分析学科的整合对于我们实践教学带来的挑战和压力。淋漓湖游船的案例中对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相关知识点脉络明确清晰,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各学科知识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整合之美。我们结合学校所在地淄博博山的特点,基于Scratch语言的另外一个版本BYOB,开设了一组体系完整的校本课程,并给BYOB起了一个有博山特色的名字“博贝”。

1. 教学设计

本节课选用旅游区“淋漓湖”作为故事讲述的背景,不同地区的教师可以选择不同背景,不同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发掘不同的STEM知识,知识的融合程度要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而定,总之这里强调的是知识,不仅仅是简单的相加。

2. STEM的契合点

3. 具体知识点

教学中使用一款名为BYOB的软件,它能够实现简单的动画创作、角色和背景图片的处理,很方便学生利用其来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在计算机程序学习中,也能从STEM的整合学习中对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序素养进行提升。

地理教学特色篇(7)

在影响初中阶段英语有效学习的诸多因素中,学生缺乏自信心显得尤为突出,这与学生先天的生理缺陷、性格内向、后天评价不当等不无关系。作为一名援疆教师,笔者亲身体会到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在教学第一线的实践与研究,笔者致力于摸索出一套适用于新疆柯尔克孜族地区的积极心理教学策略,这对于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提高当地英语教学有效性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下面笔者通过英语教学实例Revision(Starter Unit 1-7A Unit 3)加以具体阐述。

一、导入学唱,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少数民族学生从小便能歌善舞,笔者便注意将两者相结合,上课一开始就播放了一首介绍澳大利亚的宣传片歌曲《I can sing a rainbow》,来引出本课的复习内容之一-Different Colors,并指导学生学唱。学生们充分发挥在唱歌方面的特长,不仅和着优美的画面与悠扬的旋律轻轻哼唱出英文语句,整节课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拉开了序幕,课堂气氛出现了第一次高潮。在紧接着复习问答物品名称和颜色的环节里,学生们都能够跟随教师大声朗读,并学着使用诸如书本、钢笔、尺子等文具用品编排类似的对话,参与度明显提高。

二、降低难度,呈现贴近生活的语言情境

这节课的中心话题是“复习如何正确打招呼、询问对方姓名、介绍家庭成员或朋友相互认识”等内容。于是,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尽量采用简单易行的教学方法,将所学知识点一一罗列,还原给学生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

打招呼——

—Hello/Hi,...!—Good morning!—How are you?

—I'm fine

询问对方姓名——

—What's your name?—My name is.../I'm...

—What's your family name?—My family name is...

有关数字(电话号码)——

—What's your telephone/phone number?—It's...

三、引入视频,感受生动形象的真实体验

班里的许多孩子在来县城上学之前从未走出过大山,知识面的极度匮乏导致了他们表达水平不够理想。但从另一方面,笔者也深刻感受到,孩子们更像是从未吸收过水分的新海绵,对于山外未知的大千世界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无穷的求知渴望。因此,在这节复习课中,笔者将互联网上下载的多个BBC或新概念英语中有关教学内容的真人表演视频或动画片段,完整直接、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真切感受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确打招呼、询问对方姓名、使用有关数字等常用语。无论是清晰标准的发音还是真实情境的再现,都是学生们从未接触过的,激发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四、取长补短,体现合作学习的积极效果

在复习如何介绍家庭成员或朋友相互认识这一桥段,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的思维从书本上的范例过渡到自己身边的情境。教师先从同班同学的个人照片入手,问:“Is this/that your sister?”学生答:“Yes,it is./No,it isn't.”教师问:“Are these/those your friends?”学生答:“Yes,they are./No,they aren't.”然后教师拿出自己与家人、朋友的照片,请同学问,教师答。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自己与家人或朋友的合影,以小组为单位,反复操练介绍相互认识的短对话。顿时,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很显然,不仅是学生们对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小组讨论活动感兴趣,而且这样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机会使得每个同学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言实践活动中,一些平时在口头表达方面有困难的学生也能自信满满地说上几句,这节课进行到这里已经渐入佳境了。

五、循序渐进,达成听说读写的有效目标

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们已经从刚开始颇感兴趣的旁观者演变成为如今积极实践的参与者了。此时,教师顺理成章地推出了与本课复习内容相配套的练习材料,包括失物招领告示的仿写任务。

Try to follow the examples and write down the notices of “Lost and found”模仿所给的例子写出失物招领的告示:

Lost:My school ID card.

Lost: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y name is Tony.

My name is _____________

Please call 685-6034.

Please call ______________

Found:Notebook.

Found:_____________________

Is this your notebook?

______________________

Please call Mary at 235-0285.

Please call ______________

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写作虽然是个难点,但经过之前循序渐进的铺垫,学生尝到了成功模仿的甜头,也有了学习的自信心和更多自由发挥的想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本环节的目标达成也就水到渠成了。这样,既保证了英语有效教学过程四大基本技能之完整性,又加强了学生对所学口语情境的进一步理解和对教学内容的熟练运用,真正体现出了语言学习和学生积极心理养成的循序渐进过程。

六、鼓舞信心,激发学习潜能的无限空间

除了在这节复习课上外,笔者在以后一年的英语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口头上的表扬和物质上的奖励。平时笔者对孩子们讲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在指导学生们树立强烈学习自信心的同时,时刻激励他们正确面对人生,积极创造未来。试想一下,如果有朝一日这些生长在大山里的孩子能够走出大山,学成之后再回报家乡,这对于个人和国家来说,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

七、多语教学,挖掘学好英语的有利条件

由于柯尔克孜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所使用的语言均属于突厥语系,在发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与英语有着许多相似或相通的地方。比如,柯语的发音由14个元音和22个辅音组成,有类似于英语中名词单复数或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等的词形转换,动词也存在时态和语态的变化,甚至在语序上也有共同点,这些也成为了笔者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学好英语的有利条件。

这虽然是一节普通的复习课,但教师在课堂上采取的诸多措施对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确实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在少数民族地区,英语课堂教学必须以少数民族学生为本,教师要努力探索适合当地特色的积极心理教学之路,让生长在大山里的孩子们从思想上的畏惧和意识上的淡漠慢慢转变为心理上的认同和行为上的主动,促进他们积极健康学习心理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引导他们体验与感受丰富学习活动所带来的成功和喜悦,进而提高学科教学的有效性,改变相对滞后的教育现状。

参考文献:

地理教学特色篇(8)

关键词:

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公共项目管理

0引言

在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民族地区特色文化在向外传播的同时受到世界多元文化的侵蚀日益严重,导致民族珍贵文化遗产、特色产业的遗失、消亡。因此,强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保护和教育成为了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课题。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在保护、弘扬和传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多位效益一体积极发展的动力。公共项目是指直接或间接向社会提供公共消费品,以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社会科学文化水平和人民素质为目的,着眼于创造社会效益而不是商业利润为主,进行组织和配置社会资源的一次性活动。而如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民族特色文化,如何将发展民族文化与创造社会财富相结合一直是各民族地区地方政府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正是基于公共项目管理的视角对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进行探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研究意义

1.1理论意义

公共项目管理体系发展成熟,但其在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方面几近空白。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共项目管理理论在政府公共服务、公共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公共项目管理这一特色领域。民族地区由于其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背景,以及复杂的地理和周边环境等共同特征决定了其进行公共项目管理时的特殊性;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尤其迫切;如能在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公共管理领域也引入项目管理思想,不仅能推进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传承的发展,更能弥补理论研究的这一空白。因此,在公共项目管理的视角下,研究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以期利用公共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来探究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的新思路与新方法,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1.2现实意义

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是少数民族地区推动经济、文化、社会多位效益一体共同发展的积极动力,不仅有着保护、弘扬、传承珍贵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功能,更是有效利用当地资源,挖掘民族地区特色与潜力,创造社会发展新型模式的良好契机对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是适机推出响应市场需求的民族文化产品,打造科学的、环保的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推动力量。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开启了发展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的新途径,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等其他功能的实现,提高少数民族人口文化素质,培养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复合型少数民族人才,在文化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与共同进步中营造利益、高效的良性循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由56个民族的璀璨文化构成。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全球化和信息化对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的冲击,社会对于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保护问题越来越关注,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问题成为专家学者探讨的热点社会现象。因此,研究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研究综述

2.1基本概念界定

2.1.1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

民族地区也即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是指少数民族聚局的地区,本文中主要是指国家法律明确划分为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也即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的系统学习,如民族语言、歌舞、运动、习俗等。

2.1.2公共项目管理

公共项目是指直接或间接向社会提供公共消费品,以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社会科学文化水平和人民素质为目的,着眼于创造社会效益而不是商业利润为主,进行组织和配置社会资源的一次性活动。同普通项目相比,公共项目具有产出的公共品性、收益和成本的外部性、项目运转的系统性和协调性。项目管理是指把各种系统、方法和人员结合在一起,在规定的时间、预算和质量目标范围内完成项目的各项工作。公共项目管理指运用管理的知识、工具和技术于公共项目活动上,以满足公众对于公共项目的需求,包括项目范围、时间、质量、人力资源、沟通、风险、采购、集成管理等一系列的活动内容。

2.2相关研究现状

2.2.1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相关研究

1988年,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思想,指出“一体”是中华民族这一实体,“多元”指中国境内的56个民族,这是小格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有着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内涵和交叉叠合的错综复杂的网络。56个民族的璀璨民族文化汇成了我国多元的民族文化体系,有关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的研究很多,主要分为几个层面:一是针对民族文化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互动关系研究,如张俊豪在《教育多样性与民族文化传承》一文分别从时代变迁和社会变迁两个层次,从教育发展的多样性特征分析了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二是课改、科目等同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如金志远《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文中提出在课程改革的文化观上,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并存;在课程改革的方法论上,处理好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互动关系。三是选取某一特定民族地区特色文化内容进行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的针对性研究,如陈延亮通过对湘西州5所中小学双语教学试点的实践考察,发现对于是否应该开展“土家•汉”双语双文教学试点、是否有必要传承土家语的问题上,部分群众甚至少数领导干部都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四是从某一理论视角对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进行研究,如陈爽《文化人类学视角下蒙古族家庭教育的价值探析》一文在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研究蒙古族家庭教育价值对指导个体健康成长、民族文化的传播和继承、构建和谐社会、民族教育理念的完善和发展以及对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的探索都具有重要意义。

2.2.2公共项目管理相关研究

我国的公共项目管理工作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像比如国外的公共项目管理研究起步晚,发展还不太成熟。1992年,中国人民大学任淮秀教授出版《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1997年同济大学黄渝祥教授在《石油化工技术经济》杂志上发表系列论文,对公共项目评价的内容、方法、评价原则、评价报告的撰写做了系统的介绍。很多学者在推动我国公共项目管理进程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93年以后,国家计委、建设部、交通部、国家开发银行等先后了关于公共项目评价的文件,制定了评价办法。财政部于2002年印发了《企业绩效评价标准》,2004年印发的《财政部关于开展中央政府投资项目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指导意见》。2006年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联合了《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等一系列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标志了我国公共项目管理工作已经得到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虽然我国公共项目的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从目前公共投资项目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看,一些公共项目在管理上也存在较大的缺陷和漏洞。例如,出现了许多“豆腐渣”工程,一些单位和个人挤占、挪用建设投资等,所以这些使得公共投资项目管理与评估日益受到社会和公众的密切关注。

3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3.1民族特色文化教育主体单一

在民族特色文化传承教育层面,主要依靠政府的主导作用,缺乏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由于政府更多的是从宏观和管理的视角进行决策,与民众的信息存在不对称和沟通不畅等局限,导致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执行不够到位,民众参与度不够。从各地开展的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来看,一方面学校依据政府相关政策积极行动,拓充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学生家长及部分教师却不买账,认为民族特色文化教育会影响学生的升学能力;此外,一些老师对新课知之甚少,甚至对民族文化教育产生误解。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和传承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单一主体主导难以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

3.2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民族特色不明显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是关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机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国民族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为民族地区培养各级各类现代人才和传承民族特色文化。而民族地区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等方面较为落后,在教育方面多是照搬内地模式,没有切实的考虑民族地区自身状态,忽略本地区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一味地学习主流文化。长期以来,民族教育作为普通教育的一部分,忽视了其民族性,教学上,作为民族教育最有特色的民族教学论尚属空白,科学的双语教学理论没有形成,各地的双语教学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课程设置上忽视了民族传统文化建设与内地课程设置一致,追求“应试”“升学”教育。

3.3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动力不足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动力不足表现在民众参与积极性不高,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相关利益团体主要由起主导作用的政府、被动配合的学校、被动参与的学生及和心有疑虑的家长组成,其中除了政府基于社会责任担任主导和组织的角色外,其他群体的主动性都不强。以四川兴文县为例,其推行的“川南僰苗文化艺术特色教育工程”项目几乎全部是由政府一手推动,学校的作用主要是依据政府的要求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添加一些民族特色文化课程,学生在文化课累了后就参与一下文化娱乐活动,而家长则不太认可在学校开设这些民族特色文娱活动,并认为其影响孩子们的学习。

3.4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考评机制的局限性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考评是教育的一部分,更是政府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综合能力的一个反映。但是现而今由政府主导的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考评主要停留在义务教育的附属位置。在政府层面,考评结果也主要围绕政府的投入、决策、规划展开,即政府考评主题和对象都是政府自己;而在学校层面,针对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考评机制包括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活动、开设课程等,只是高校以应试成绩为主要考核的附庸。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考评是公共项目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需要从多层次、多角度入手全面考虑。而目前的考评机制不仅在考核标准上、考核程序上,还有考核结果上都存在局限。

3.5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认可度不高

在应试教育的推动下,我国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认可度一直不高。比如四川省兴文县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在各个乡镇迅速的繁荣起来,但是事关学校的教育大计、升学率,孩子们的未来发展,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家长都对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活动持怀疑态度。在教师层面,主要体现在学校开设的民族特色文化教育主要局限在美术、体育等学生教育过程中的次级学科里,而没有专门的民族特色文化课程和教师;此外,学校也不放心在主要学习时间中配置太多的民族特色文化学习时间。在家长层面,一方面认为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承不关孩子的事,不应该给孩子太大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认为学校为了孩子的长远发展就应该减少学生在校期间各种外在的学习干扰,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统考课程中。

3.6民族特色文化遗失,传承艰难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众多少数民族并存的大国。在文化上,民族特色文化的发展一直处于弱势。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下,现代化在带给全世界人民便利和舒适的同时,遗失的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传承变得日益艰难。在民族教育层面,寄宿制的推广让新一代的青少年接触纯正民俗文化的机会日益减少,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意识日益淡薄,民族特色文化传承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

4基于公共项目管理的视角分析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4.1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公共性强

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分析,民族特色文化教育长期主体单一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其是一个公共性强的公共项目。首先,教育本身就是具有公共性的公共项目的一种。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珍宝,是一个国家的荣誉。然后,民族特色文化很重要,但并不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政府是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最好的提供者。但现实是,政府由于其自身的局限型,无法周全考虑一个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工程在各个区域、时间点的变化需求,导致单一主体的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发展并不健全。

4.2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的创新性不足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形式主要以上课为主是受长期教育惯性思维影响的结果。义务教育体制下,上课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手段。但对于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而言,其多样化的文化形态、民族特色,光依靠简单的上课是无法展现出来的。这种单一的教育形式也不能激发当代年轻人的兴趣。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的长远发展需要创新文化教育的管理体制、教学形式和考评机制,让多样化的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能以多样化的姿态不断发展。

4.3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激励体制缺乏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是一种特殊的造福社会的公共项目,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其对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无论是对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治理还是文化传承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在经济、社会、政治、教育政策方面却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导致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的动力和参与度不足。在经济领域,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成本高,是一项需要长期投资的事业,经济效益并不稳定且需要长期才能显现出来;在社会领域,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只对极少数行业领域工作有益;在政治领域,民族文化教育只是地方政府形象工程的一部分,花费时间长,且对绩效考核和评比意义不大;在教育领域,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属于次级教育课目,不是应试教育的必要条件。

4.4民族特色文化教育体系不完善

虽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设有民族小学、中学、民族师范和职业技术学校、民族学院和民族高等院校,但是,适合自身特点的完整而科学的民族教育体系一直没有形成。多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体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在小范围内以娱乐的形式给大家提供民族娱乐性教育,缺乏相应的考评机制和配套机制。例如兴文县的“川南僰苗文化艺术特色教育工程”原定于今年实现的“利用大坝苗族乡的教师资源,构建起幼儿园、小学、初中、高民族艺术教育链条,注重民族艺术教育的承前启后性,让全县学生从幼儿园时期起就接受系统化、序列化的民族艺术熏陶。”还未实现,到目前为止最有成效的也只有“沙坝学校”。完整而科学的民族特色文化教育体系有待形成和完善。

4.5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宣传度不够

尽管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已经作为政府发展民族教育的形式,并以政令的形式推动着。但是由于社会固有的信息滞后性,大部分民众对于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存在任职缺乏或理解片面甚至误解的倾向。这主要是政府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宣传度不够造成的。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宣传仅针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或是民族文化节日民族文化比赛等形式宣传显然是不够的,普通百姓并没有弄清楚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的真正内涵。

4.6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力度不够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改革和经济建设的浪潮。许多地区由于建筑修路,对传统民族文化肆意掠夺,导致民族文化流失。在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的过程中,由于政府缺乏对民族特色文化的全面了解,忽略了濒临消亡的民族文化的保护,导致民族特色文化的消亡。

5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发展对策

5.1确立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

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要求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要走出“应试”教育的一元教育,更多的尝试多元文化教育,共同将我国的多元民族文化教育推向前进。首先要参与主体多元化,如家长联盟、社团、学校等;然后要丰富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的形式,不仅仅是上课的方式,还有让学生以参观或出游的形式亲身体验民族特色文化。

5.2加强政府与民众沟通

加强政府与民众沟通,提升民族教育政策的认可程度。政府在实施相关政策前应对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做充分的调研,了解各方的利益需求,做好各方利益权重的考量,在决策执行的过程中,依据反馈结果进行政策调整,争取各方利益团体的认同和配合。加强政府与民众沟通,让各方利益群体都参与进来,实现多方协调合作,促进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的发展。

5.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是公共项目的一种,且由于其自身的独特性,其公共性更强。要让民众积极地参与进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首先需要对民族特色文化教育项目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和评价分析标准。针对其存在的困境和现实需求,做出符合预期的激励机制。例如少数民族教育加分、学校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办学投资等。

5.4教育评价的多元化

唯有教育评价标准不局限于教学成绩和升学率,民族文化教育才能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继续发展网络工具加强民众绩效评估工作的同时,同时注意偏远民族地区的意见收集,例如采取走访、定期座谈会、长老会谈制等传统沟通方式的有效运用。

5.5加强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宣传

宣传是促进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民族特色文化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获得民众的认同,让民众自发地参与到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建设事业中来。做好宣传就要首先针对利益相关群体进行需求调研,依据调研结果做出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项目规划,再借用多种渠道宣传民族特色文化教育项目。让民众对于民族特色文化教育充满期待。

5.6注重民族文化教育保护与开发并举

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保护和传承民族特色文化。针对民族特色文化传承问题,需要保护与开发并举。首先就其保护层面,民族地区有这些文化遗产由于外在原因逐渐遗失,需要在政府的主导和社会多元合作下加强对这些濒危文化遗产加强保护,包括申报国家或地方文化遗产、建立特色文化产业经济、培养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技能人才等;然后就其开发层面,可以将民族地区独特的文化优势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让民族地区特色文化教育与时俱进。

作者:孙鲁毅 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

[2]张旭霞.公共行政绩效评估[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1:37.

[3]张旭霞.公共行政绩效评估[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1:76.

[4]宏江.公共项目管理过程的系统动力学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3.

[5]程铁信,付聪.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1:10.

[6]费孝通.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学出版社,1991.3:32.

[7]张俊豪.教育多样性与民族文化传承[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3).

[8]金志远.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民族教育研究,2009(5).

[9]陈延亮.土家族语言传承的断代与拯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汉双语双文教学试点调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6):49-54.

地理教学特色篇(9)

一、特色办学的内涵

所谓特色,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独特的征象与标志。对高等学校来说,特色办学是为了在办学过程中形成并体现出来的不同于其他高校的独特风貌。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对办学特色有明确的界定:“特色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并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影响力。”

二、新建本科院校实行特色办学的必要性

新建本科院校实行特色办学,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建本科院校是在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规模扩招的形势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这些学校必须慎重思考由专科到本科、单科向多科转变所带来巨大的挑战。国内外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证明,有特色才有优势,有优势才有实力,有实力才有发展。新建本科院校要想站稳脚跟,赢得主动,获得发展,就必须突破固有的办学劣势与发展瓶颈,树立“以特色求生存、求发展、求效益”的理念,积极主动地谋划和设计特色强校之路。

(二)是凸显竞争优势的客观要求

与许多办学历史悠久、竞争力强大的老牌本科院校相比,新建本科院校实力相对薄弱,缺乏竞争优势。在此情况下,新建本科院校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办学思路,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就必将走向末路,甚至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险。而要扭转这种局势,就只有从学校实际出发,找到自己的特殊优势和潜在优势,办出特色,从而吸引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使特色不断得到强化,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不断积累竞争的力量、优势和资本,这样才能凸显其竞争的优势。

(三)是迎评促建的客观需要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明确规定:评估结论为优秀的学校必须“特色鲜明”,良好的学校必须有特色项目。从指标导向的层面来看,这不仅仅是让参评院校去总结办学特色,更重要的是推动各个学校去创建办学特色,成为有鲜明特色的学校。也就是说,要在教育思想匡正的大前提下,在“明确办学思想”、“准确学校定位”、“推动教学改革”、“落实办学举措”等方面下工夫,把学校办成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校。

(四)是增强服务能力的内在要求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大部分都属地方政府创办,从学校分布、生源特点、专业方向、毕业去向上看,都反映了地方性。因此,地方性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共同特点,也是一般的校情之一。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应更加突出应用性、服务地方性。地方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学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之间具有互动的制衡关系。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在发展战略上优先建设特色学科和专业,办好特色学科和专业,以强化服务地方的能力来发展自己。

三、新建本科院校特色办学的实施策略

(一)明确特色办学理念

高校有了特色的办学理念,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并获得相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新建本科院校要想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能力,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并保持持续发展,就必须树立特色的办学理念,以其鲜明的个性和特色来取胜。在当前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对办学理念的设计和谋划,既要认真研究本科教育的发展规律,又要秉承历史的、优秀的办学传统,同时还要立足于学校的办学实际,构建具有战略性、指导性的办学思想体系。

(二)建设特色学科专业

新建本科院校首先应对学院原有学科专业、师资结构、教学质量等进行全面梳理,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确立专业建设的近远期目标,分阶段提出实现目标的工作计划和任务。根据办学层次的提高对培养规格要求的不同,改造传统专业课程结构,使学校形成既有传统特色又具现代生命力的学校特色。其次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体现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和地缘特征,办出一批能够支撑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高水平特色学科专业。

(三)重视培养特色师资队伍

特色师资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办学的重要条件。新建本科院校要以组建学科梯

队和培养骨干教师为重点,注重师资队伍结构优化和人才资源整合,建设一支数量达标、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做到增加数量和提高素质结合,重点引进和着力培养结合,学科学术型队伍建设和应用技术型队伍建设结合。另外,学校还应采取各种激励措施,调动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使教师教学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进而推动学校拓展和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开发新的应用型学科专业,将教师的主体作用将完全凸显出来,促进学校特色建设持久深入地开展。

(四)改进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特色办学的核心选项,教学有特色,更能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越来越取代课堂教学成为高校最重要的教学途径。新建本科院校应从三个方面改进教学方式,实施特色教学策略:首先,创新课堂教学,变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为“互动”教学模式;其次,强化实践教学,针对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现实,积极开辟实践教学新渠道;最后,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作用,网络教学可以解决名师、名课资源供给紧缺的问题,满足学生多样化的知识需求,推动学生个性充分发挥,从而促进特色的形成。

(五)做好特色的内部管理

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构建科学规范、有特色的内部管理模式,提高综合办学效率、水平和培养质量。特色管理模式包括学校整体管理特色和各个具体管理特色。整体管理特色体现在对学校的定位和办学目标的确定、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及其实现途径的设计等方面;具体管理特色体现在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在学校内部管理中,必须遵循五大原则:整分合原则,即整体把握、综合协调;开放封闭原则,即开门办学与关门办学相结合;能级原则,即量才使用、权责分明;动力原则,即合理运用激励手段产生动力;弹性原则,即正确估计、留有余地、不断调整。唯有如此,学校的内部管理特色方会更有活力和生命力。

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克服不利于新建本科院校自身发展的因素,贴近地方、融于社会,积极的面向全国,面向国际开放,不断借鉴其他学校的优点,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在长期的改革、创新过程中逐步形成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胡弼成等.特色追求:大学创新之髓[j].高等教育,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4,(10).

[2]阿什比·e.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3]和飞.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研究[j].高教探索,2003,(4).

地理教学特色篇(10)

一、特色办学的内涵

所谓特色,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独特的征象与标志。对高等学校来说,特色办学是为了在办学过程中形成并体现出来的不同于其他高校的独特风貌。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对办学特色有明确的界定:“特色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并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影响力。”

二、新建本科院校实行特色办学的必要性

新建本科院校实行特色办学,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建本科院校是在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规模扩招的形势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这些学校必须慎重思考由专科到本科、单科向多科转变所带来巨大的挑战。国内外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证明,有特色才有优势,有优势才有实力,有实力才有发展。新建本科院校要想站稳脚跟,赢得主动,获得发展,就必须突破固有的办学劣势与发展瓶颈,树立“以特色求生存、求发展、求效益”的理念,积极主动地谋划和设计特色强校之路。WWW.133229.COm

(二)是凸显竞争优势的客观要求

与许多办学历史悠久、竞争力强大的老牌本科院校相比,新建本科院校实力相对薄弱,缺乏竞争优势。在此情况下,新建本科院校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办学思路,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就必将走向末路,甚至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险。而要扭转这种局势,就只有从学校实际出发,找到自己的特殊优势和潜在优势,办出特色,从而吸引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使特色不断得到强化,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不断积累竞争的力量、优势和资本,这样才能凸显其竞争的优势。

(三)是迎评促建的客观需要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明确规定:评估结论为优秀的学校必须“特色鲜明”,良好的学校必须有特色项目。从指标导向的层面来看,这不仅仅是让参评院校去总结办学特色,更重要的是推动各个学校去创建办学特色,成为有鲜明特色的学校。也就是说,要在教育思想匡正的大前提下,在“明确办学思想”、“准确学校定位”、“推动教学改革”、“落实办学举措”等方面下工夫,把学校办成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校。

(四)是增强服务能力的内在要求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大部分都属地方政府创办,从学校分布、生源特点、专业方向、毕业去向上看,都反映了地方性。因此,地方性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共同特点,也是一般的校情之一。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应更加突出应用性、服务地方性。地方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学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之间具有互动的制衡关系。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在发展战略上优先建设特色学科和专业,办好特色学科和专业,以强化服务地方的能力来发展自己。

三、新建本科院校特色办学的实施策略

(一)明确特色办学理念

高校有了特色的办学理念,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并获得相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新建本科院校要想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能力,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并保持持续发展,就必须树立特色的办学理念,以其鲜明的个性和特色来取胜。在当前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对办学理念的设计和谋划,既要认真研究本科教育的发展规律,又要秉承历史的、优秀的办学传统,同时还要立足于学校的办学实际,构建具有战略性、指导性的办学思想体系。

(二)建设特色学科专业

新建本科院校首先应对学院原有学科专业、师资结构、教学质量等进行全面梳理,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确立专业建设的近远期目标,分阶段提出实现目标的工作计划和任务。根据办学层次的提高对培养规格要求的不同,改造传统专业课程结构,使学校形成既有传统特色又具现代生命力的学校特色。其次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体现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和地缘特征,办出一批能够支撑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高水平特色学科专业。

(三)重视培养特色师资队伍

特色师资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办学的重要条件。新建本科院校要以组建学科梯

队和培养骨干教师为重点,注重师资队伍结构优化和人才资源整合,建设一支数量达标、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做到增加数量和提高素质结合,重点引进和着力培养结合,学科学术型队伍建设和应用技术型队伍建设结合。另外,学校还应采取各种激励措施,调动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使教师教学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进而推动学校拓展和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开发新的应用型学科专业,将教师的主体作用将完全凸显出来,促进学校特色建设持久深入地开展。

(四)改进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特色办学的核心选项,教学有特色,更能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越来越取代课堂教学成为高校最重要的教学途径。新建本科院校应从三个方面改进教学方式,实施特色教学策略:首先,创新课堂教学,变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为“互动”教学模式;其次,强化实践教学,针对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现实,积极开辟实践教学新渠道;最后,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作用,网络教学可以解决名师、名课资源供给紧缺的问题,满足学生多样化的知识需求,推动学生个性充分发挥,从而促进特色的形成。

(五)做好特色的内部管理

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构建科学规范、有特色的内部管理模式,提高综合办学效率、水平和培养质量。特色管理模式包括学校整体管理特色和各个具体管理特色。整体管理特色体现在对学校的定位和办学目标的确定、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及其实现途径的设计等方面;具体管理特色体现在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在学校内部管理中,必须遵循五大原则:整分合原则,即整体把握、综合协调;开放封闭原则,即开门办学与关门办学相结合;能级原则,即量才使用、权责分明;动力原则,即合理运用激励手段产生动力;弹性原则,即正确估计、留有余地、不断调整。唯有如此,学校的内部管理特色方会更有活力和生命力。

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克服不利于新建本科院校自身发展的因素,贴近地方、融于社会,积极的面向全国,面向国际开放,不断借鉴其他学校的优点,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在长期的改革、创新过程中逐步形成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胡弼成等.特色追求:大学创新之髓[j].高等教育,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4,(10).

[2]阿什比·e.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上一篇: 城建档案管理 下一篇: 劳动课教学方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