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问题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7 17:40:57

景观设计问题

景观设计问题篇(1)

2缺少个性,盲从地模仿

无论哪一件园林作品,都必须具备它所特有的地方特色与风格,必须要对该地方的历史内涵以及浓郁的文化底蕴进行深层次地反映。但是,迫于近代中国历史的缘故,西方园林风格深深地影响着我国园林,导致欧美式园林在我国普遍存在,各个地区的人们均加以模仿,促使中国园林的个性与风格丧失。所以,对于各式各样的园林风格,园林景观设计师要神形俱到。基于中国园林的风格,选取欧美园林设计的精华,再与当地所特有的文化相结合,以开发出带有创造性的作品。

3不重视生物的多样性,只关注一样植物

当前,许多园林设计师不重视生物的多样性,只关注一样植物。然而,由于生物多样性能够满足生态环境的建设,是促使良好的生态环境稳定下来的前提条件。与此同时,也衍生出自然景观。要想城市景观具备一定的活力与生机,就必须以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为基础。倘若只种植一类植物,那么将会对病虫害的防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4景观设计忽视人性以及人的需求

景观设计师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往往会忽视人性以及人的需求。当一个设计任务被分派下来的时候人们时常性地耗费很多精力、时间去对形式、手法以及风格等问题加以研究,并将建成之后的样子视作设计追逐的最大目标。针对一个建筑作品,倘若重视其效用,这是人们所能理解的。但是对于景观设计,人们往往不重视其效用反而倾向于形式上的没,更有甚者,将效用与集散场地、休息桌椅等最基本的需要相等同。然而,此类“温饱型”的效用对于长时间处于恶劣环境之下的市民而言是十分满足的。因此,设计者、建设者以及决策者会受到许多赞美。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设计者们往往会深深地陶醉于这个误区当中。(本文来自于《现代园艺》杂志。《现代园艺》杂志简介详见。)

5随意配置园林植物

景观设计问题篇(2)

一、前言

在整体建筑设计进行过程中应该辩证的看待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融合问题,只注重建筑设计而忽略周围的景观设计,就会使得建筑只具有本身的使用功能,而缺乏实际的观赏性,如果出现了过分注重周围的景观设计,而忽略了建筑设计本身的现象,这样的建筑设计就已经失去了其本身的使用功能。这样在实际建筑设计中就要求设计人员要具有坚持景观的意识,让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做到很好的融合,既兼顾了建筑设计,又可以使景观设计融合在其中,从而设计出实用又具有观赏性的建筑。

二、二者相融合的现状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在城市规划设计上设计形式过于单一,格局也很单调,大部分格局形式呈现条形排列方式,而且朝同一方向的行列式,这样的住宅构建模式大都采取一梯两户、或多户的结构,虽然这种单元结构可以使居民拥有安静的生活氛围,但是这种设计结构具有高度的秩序性,实际上的构图又缺乏多样的变化,给人的印象虽然简洁整齐,但是过于单调有,没有新鲜感。没有让人值得欣赏回味的地方,小区里的绿化形式大多是以乔木植物的栽种作为堆积植物的设计形式,从而使建筑外部环境营造景观设计有一定的困难,而外部环境的设计又被局限到了经济方面的使用水平上,没有给居民精神上带来美的享受,忽略了建筑设计要以人文本。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进一步提升,针对这一现象,居民建筑设计也提出了人――建筑――环境的观点,使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人们的心里环境和生态环境可以相互融合。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城市建筑环境有意识的在进行改变,人们在对于居住环境和精神上的追求时,景观设计必将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的方面。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口增长过快,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发展必将受到限制。现阶段我国的建筑景观设计还处在初级阶段,设计方案主要从视觉、绿化、活动空间三方面进行设计。从前的建筑设计只注重了实际使用功能,却忽略了与周围自然结合,在设计中融入自然部分,使居住建筑中体现自然景观的美。所以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融合要根据实际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具体体情况因地制宜,突出自然景观的美,并且还要兼顾当地特色的建筑景观。

三、建筑与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法

在对建筑设计的主体设计之前,就应该周围环境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是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进行有机的融合入,运用科学的手法控制景观的形成,用建筑理念加深景观设计的深度,用建筑手段完美的实现景观的创新设计。关于城市建筑的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例如,单体建筑界限分明化、外延化、设计形态抽象化、立体化等,我们对其方法进行具体分析。

(一)单体建筑界限分明化、外延化

在居住小区中单体结构建筑高度密集,对于景观的设计,在增加活动范围区域后,不能再种植大面积的草坪,可以适当的修建一些花坛,然后栽种各种花卉,虽然同样是环境绿化,却可以看到不同的效果,单体结构的建筑也可以延伸一部分到周围的环境中,设计开放式的室内空间,与外部环境相融合,让建筑成为环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让建筑融合到外部环境中,但是要做到外部环境和建筑的界限要分明,使建筑和景观设计相互交融而不乏味。

(二)设计形态抽象化、立体化

实际的景观设计不能脱离周围的自然环境,实际结合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的相融合的整体设计,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搭配立体抽象的线条,跟自然线条的美相比较起到对比鲜明又显得不单调,城市的建筑规划需要建筑与景观设计相融合,运用巧妙的手段使自然环境有整体的建筑和景观设计相融合,给建筑使用者带来精神与物质的双重享受,又可以形成良好的景观层次,让建筑与景观相融合,提高建筑和景观设计层次感和观赏的艺术性。

四、建筑景观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现如今,让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提倡环保、提倡绿色生活的今天,城市建筑景观化也会成为今后城市建筑的发展趋势。

(一)以人为本的理念

现代建筑设计在满足于人们的基本使用功能的同时,越来越驻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生活质量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提高、给实际工作带来便捷,但是这种想象的背后带来的是人们的冷漠,人们很少会出现邻居碰面时的寒暄,少了原本应该有的热情,社会发展脚步的加快,会使人们和自然和周围环境发生隔离。所以城市居住建筑的设计就应该尽量贴近以人为本,让人们与社会与自然环境相连,建筑的设计的布局要和人文景观相融合,始终让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实际设计中

(二)让居住的建筑景观具有共享功能

小区的景观环境,使在此居住的居民能够拥有共同享受和使用的权利,在对其进行规划时就要充分考虑到原来就有的自然环境,对其原有的自然环境加以改造,把它改建成人工的景观环境,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设计出让全体居民能共同享受到的公共场所,让居民们能更好的进行交流和娱乐。

(三)建筑景观向可持续性发展方向迈进

当今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建筑景观设计的实质就是给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加的良好健康,所以建筑景观设计要做好通风,提供良好的日照等最基本的要求时,还要尽可能的减小建筑区域内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建筑景观设计时尽可能避免破坏环境,使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根据人性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来进行对建筑景观的设计工作。

五、结论

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融合可以有效的提升建筑的的观赏性,与建筑设计不同的是景观设计是随着建筑的施工完成而逐渐完善的,在整体设计过程中只有将二者有意识的进行融合,才能真正的完成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融合。但是根据我国现状,因为不够重视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所以相对专业的设计人员还是比较稀缺的,这些问题都会造成融合的新理念探索实施的影响。尽可能的做到让城市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相互协调最后达到统一的目的。这些问题值得我们重视,我们要实际的解决这些问题,相信人们以后的生活水平和城市的美化会由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融合来尽行推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温亚利.浅谈城市景观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科技大视野.2010.(12)

[2]金俊.试论景观建筑创作中对文学修辞法的运用 [J] .华中建筑.2007.(02)

景观设计问题篇(3)

1.水景在建筑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在建筑及城市设计中,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1]。对于自然界的生命而言,水是生命存在的源泉,人对于水景有天然的亲近感,建筑景观中的水景能够吸引更多的目光、为建筑景观空间的使用者提供平静的心理感受。就自然环境而言,水景的存在能够有效改善建筑景观小环境内的气候、温度和湿度,使体感感受更加的怡人;体量较为大的水景,例如湖泊、池塘、溪流等能够为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就功能性而言,水景可以成为建筑景观中的焦点景观,丰富空间的可游览性;可以有效的分割空间,将动、静空间有机的分隔开却又不生硬死板。就审美角度而言,建筑因其材料而显得质感较硬,而水是一种形态多变的元素,可以有效的缓解建筑空间的生硬感。在中国传统风水学中,水被认为是吉利的象征,有聚财和敛人气的效果。

2.目前建筑景观设计中的水景问题

2.1盲目跟风抄袭

水景作为建筑景观中的重要设计元素存在的历史很悠久,国内外也不乏优秀的案例,在设计师设计方案是,参考优秀案例也是正常的事情。但是就目前的建筑景观设计市场的现状来看,盲目跟风抄袭的情况十分普遍。无论地域特征、自然气候情况、水源情况等因素,盲目将别处优秀的水景案例放置于建筑景观中。例如我国北方地区,普遍干旱少雨,水的使用价格高,人类生活活动所需的水量都受到限制,如再设置大型的喷水池景观,使用成本高,也是对水资源的浪费;北方地区冬季时间长、温度低,水景干旱、结冰,使得水景失去了其观赏和使用的实际功能。

2.2设计理念与治理方式的冲突

水景设计理念和日常使用管理方法之间的冲突是目前建筑景观设计中的一个显著问题。建筑景观设计团队在设计中以水景的美观、使用功能和文化体现为重心,却忽略了水景长期使用和管理中的方法问题,造成管理中问题重重。例如人工水景中的水质问题,将严重影响水静的审美价值,在设计中缺少关于水景自净能力和清洁便捷的考虑,使得一些封闭性的人工水景中出现水体污浊不堪。

2.3水与人之间的尺度把握不当

水与人之间的尺度问题不仅仅体现在设计的手法上,更重要的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考虑。人类,尤其是儿童,对于水有天生的亲近感,可是有些设计师一味追求水景的景观效果忽略了安全防护设施,导致有关水景的安全问题频发,为使用者和建筑景观的管理方带来很多的困扰。

3.针对水景问题相关的措施

3.1始终贯彻“因地制宜”概念

建筑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给使用者提供使用的便利和舒适感,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是设计的关键性理念。我国北方地区根据地区水源情况,西北地区常年干旱,不宜设置太过大型的喷水池;东北地区水源较为充沛,但冬季时间长、温度低,易于结冰,可以设置类似喷泉广场一类的水景,夏季雨水充沛时,可做水景使用,冬季结冰后,可用作滑冰场。

3.2让设计更加合理化

水质是水景设计是否成功的重要考量标准。在考虑设计成本和景观设计手法的同时,多角度的考虑水景的日常维护工作,尽可能降低维护成本。将水景引入建筑的景观环境需要对自身环境有充分的认识[2]。若水景周边有河流、湖泊等自然水源,可以通过沟渠、管道,将人工水景和自然水景相连接,借助自然水景的自净功能,让人工水景中的水循环使用。若周边没有自然水源这种便利条件,在设计时应当酌情减小水景的体量,设置雨水收集和净化装置,提高水景的可使用时。

3.3让水景的尺度更加安全

在尺度把控方面其实没有太过于严格的标准,这种把握的尺度更多的依靠设计者的经验和细心。不同类型的建筑景观有不同年龄段和阶层的使用者。比如,在一些常有儿童出现的建筑景观中,水景不宜过深,周边需要加装合适幼儿身高的防护栏,按规范要求,当水池深度大于60cm需增加防护栏杆,或防护措施[3];在一些老年人出入的场所,和一些酒店场所中,由于使用者多行动不稳,水景周边应当加强防止水花飞溅、地面防滑设施;在学校里体量较为大的水景设计时,夜晚时分,某些区域光线较为昏暗,应在水景周边多设置景观灯一类的照明设施,防止因光线不足而失足落水。在水景设计时,尺度把握很关键,即要让水景更容易被使用者接触、增加亲切感,又要保证使用者在亲水的同时不会发生威胁人身安全的事件。

4.总结

水对于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生命意义重大,水景在建筑景观设计中作用显著。细致和全方面的考虑是水景设计师应当拥有的职业素养。因地制宜、量力而为、让水景可供使用者亲水的同时增强安全保障、将水景可使用性提升到与景观功能性同等的地位、增强水景日常维护的功能结构设计考虑,这些都是让水景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作用的措施。虽然我国将水景运用在现代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历史较短、发展起步较晚,但是在传统园林设计中,水景的使用和设计手法已经非常成熟,拥有很多的宝贵的经验。水景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除了可以参考国外优秀案例的同时,应当在我国传统园林设计中,寻找可使用的经验和方法,让水景能够在建筑景观中给人们带来愉悦的感受。

作者:周靓 单位: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景观设计问题篇(4)

中图分类号:K928.73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过程之间需要一个介入、衔接和管理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往往容易被忽视。作为可规避的隐患,由此造成的不协调乃至损失在业界仍然在简单重复地发生。为了规避由于管理不足造成的各种损失,笔者呼吁业界重视园林景观设计的介入和管理。[1]

2 存在的问题

2.1 景观设计前期阶段的问题

景观设计前期阶段的主要问题是景观设计单位介入整体规划设计较晚,整体规划与景观设计单位或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部分项目景观设计介入相对较晚,规划设计中为景观考虑不够充分。常见问题有:(1)规划与建筑单位设计的高差关系考虑未充分结合现场,易造成现场的苗木无法保留或“生硬性”保留,与周边道路或水资源脱节,部分区域景观覆土不够而必要位置无法种植大树,或堆土坡后影响底层住户视线,景观标高系统过于简单或出现尴尬局部。(2)空间关系局部紧张或过于开敞,组团概念不够清晰,入户关系影响组团庭院或私家庭院,缺少必要的集中性空间等。(3)基础资料准备不全或不准确或不及时反馈,易造成设计报价不准确或设计范围不明确、设计的不必要返工而导致设计师反感、设计成果与现状条件或规划设计意图脱节、设计进度计划不准确等。(4)部分项目事前的产品研究阶段未能有效、有针对性地分析本产品定位、产品意象、产品现状的优劣势、产品的基本要求,而是套用其他项目的景观设计任务书,使得设计任务书针对性不强,未能起到事前指导景观设计的效果而流于形式。(5)无各专业设计或施工进度表,部分项目事前未安排各专业设计或施工协调的进度计划表,导致具体管理人员不清楚管理的重点与难点,对于设计进度管理缺少概念,从而为专业设计或施工预留时间不够,最终可能因为时间问题而影响产品品质。

2.2 景观概念方案设计阶段的问题

景观概念方案设计阶段重点把握景观设计的方向,重点解决与限制性条件的符合性、建筑规划不利因素的化解及功能的满足、景观平面布置与空间划分的特性及合理性、与基地特性及产品定位(任务书)的吻合性。常见问题有:(1)设计基础资料不全或要求不明确。(2)设计成果不全就安排评审会议。易出现竖向或交通等分析图不够或不准、景观意象图与平面图不对应、意象图片表达不够、缺少必要的景观断面图等问题。(3)设计成果未调整到位或意见不明确就进入扩初设计。(4)缺少最终彩色概念设计总平面图。评审会后采用黑白或局部修改图确认,未要求设计方提供最终确认的彩色总平面图,不利于沙盘制作与销售展示,对于控制扩初图纸也容易脱节。

2.3 景观扩初设计阶段的问题

景观扩初设计阶段重点把握焦点的因素有:景观的尺度、合理性、可行性、耐久性与经济性、铺装材料色彩等;重点解决与限制性条件的符合性、建筑规划不利因素化解的合理性、与现场条件及建筑功能的符合性、与使用者的关联性。常见问题有:(1)设计成果延后、扩初成果不完整、未解决方案阶段提出的问题,与建筑图不符、与现场不符、标高不吻合、各专业缺少一张完整的总图,焦点景观图纸不全,留有死角未设计,缺少必要的景观剖断面图或缺少针对性详图等问题。(2)无专业单位介入,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或延误设计最终成果与选材时间。

2.4 景观施工图阶段的问题

由于有些设计方通常不提供水、电、结构设计,有时种植设计中部分品种或规格不符合当地情况,故部分项目会需要选择施工图单位进行深化。此阶段重点应协调此解决材料的明确与选择,与现场情况的结合以满足可实施性,解决与建筑交接部位的衔接,在理解设计意图的基础上对种植提出建议或优化调整,解决水电结构设计与选材,解决与市政综合管线的协调等。常见问题有:(1)应重点把握焦点乔木的位置、规格,以及灌木质感、层次与色彩的搭配,常绿与落叶的搭配等;重点解决不同空间围合或开放的组织、焦点与重点乔木位置的合理性及关联性、不同层次景观组合而造景等、不同视点的视线空间引导等。(2)易出现未按调整后总图修改种植设计,未延续方案阶段的种植意象,未注意地库与非地库区种植的区别,与硬景划分的特性空间特征不吻合,焦点乔木位置不明确或不合理,乔木规格不合理,缺少种植主次,缺少种植层次与关联性,常绿与落叶、大叶与小叶、色彩搭配等不合理,地形处理不合理或不明确,与市政管井等设施设备冲突,留有死角未设计,缺少必要的景观断面图等问题。(3)施工图设计单位介入太晚,影响总体实施进度。部分项目公司在扩初完成后才选择施工图设计单位,而开工前预留给施工图设计单位的时间非常有限,造成设计单位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4)擅自修改或调整材料、细部,改变设计意图。由于境外设计方不同意修改或修改时间影响进度计划,部分项目公司会授意施工图单位擅自修改,一不小心就造成设计意图改变而出现突兀之处,致使花费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设计费无法落到实处。[2]

3 对策建议

3.1(1)在景观方案确定后就落实施工图设计单位,便于其在扩初阶段就了解总体景观设计意图。(2)设计图纸问题应早发现,早提出早协调。对于成本受限而需部分材料或细部替代的,应事前(扩初阶段)做好材料调研与成本分析;材料替代应征得境外设计师的同意,必要时应做样展示分析,对于重点部位(样板区、商业街区、社区商业中心、重要轴线或广场等)可通过实景效果图进行效果探讨,以避免设计意图改变或偏离。(3)项目景观管理人员应经常到现场查看实际情况与建筑图纸的差异性,应在扩初设计阶段提前做好植物材料的调研与分析,可借助施工图单位的专业能力提出优化调整建议,并及时与境外设计方沟通明确;对于无法达成共识的内容可借助集团内专家资源进行判定。(4)项目景观管理责任人应建立内部图纸会审制度,定期复核建筑图纸与现场情况的正确性,特别是涉及现场标高等的变化,并应及时告之设计师;图纸应仔细复核,避免出现各专业都未设计的“真空”地带。(5)对于景观设计而言,水景、灯光、雕塑等不是境外设计方的强项,若要达到良好的效果,建议在此阶段设计前找寻专业单位介入,重点部位有专业单位负责深化,一般区域请专业单位提供专业顾问意见(包括意象图片等),以保证设计协调的及时展开。此阶段就可考虑灯具的选型与布点优化。[3]

3.2 注重项目策划设计实施全过程的参与

现代意义的园林景观概念可以大至区域环境景观规划,在时空上的广度和深度及内涵上有了很大的拓展。随着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专业间的协调参与越来越重要。具有建筑专业背景的设计师,往往会不自觉地突出建筑硬质景观元素,把环境绿地作为建筑公共空间的外延;而具有园林专业背景的设计师往往会更注重自然环境和谐的绿色软景观元素,把建筑融合在自然的氛围中。因此,在创造自然和谐、充满活力的景观空间中,就要重视专业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有必要在城市规划建设的项目策划、设计、实施等个过程中强调园林景观设计的参与协作。

3.3 环境设计要以“人”为中心

环境设计最终是为人服务的,是由具体的人使用的,所以设计必须研究人这个“主体”的需求,住宅区居民使用绿地的行为可大致分为以下几大类:锻炼闲与交往活动;群体与个体活动;安静与喧闹活动;儿童青少年、中年与老人活动。这几类活动常常交叉进行,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不同的活动类型。使居民各得其乐,才能使“家园”概念落在实处。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住宅区的建筑时就应该加以重视住宅区园林景观的设计,从长远设计,并且在设计中充分运用生态学、美学和心理学等各种学科知识,以进一步完善园林景观的设计。在这设计过程中,除了自身的钻研外,还应该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理论和实践成果,使我国的园林设计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参 考 文 献

景观设计问题篇(5)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稳定提高,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不只停留在温饱这一基本层面,而是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园林景观设计作为改善周围环境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对于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十分重要。而要想更好地进行居民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就必然要明确园林景观从设计、施工到工程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注意事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园林景观设计的合理性。

1.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设计缺乏实用性

当前,很多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只是为了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满足国家对城市建设的绿化要求,园林景观自身缺乏实用性和持久性,整个城市的园林景观绿化设计只是发挥了绿化的功能,没有和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并且一些城市多注重面子工程,园林景观多设计在城市的繁华或者中心地段,而市民居住区的园林景观绿化设计很少。

1.2、设计忽视以人为本的理念

通常情况下,人们在设计园林景观的过程中,更偏重于表现其表面形象特点,却忽视了园林景观的功能性需求,这就使得大多数的园林景观只是徒有其表,而实用性不强已经完全不能满足现代人写意、赏景等精神需求。久而久之,人们就只能认识到园林景观的表面作用,即只能用于美化城市环境却不能体会到它的内在作用即调节人们的心情、释放人们的压力,改善人们的精神状态这就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十分有益。

1.3、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素质较低

园林工程从设计到施工再到建成,这一系列过程都要靠专业人员来完成,人员素质的高低对园林的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园林施工过程是受人员素质影响最大的一个环节。人员素质不够,专业技术不合格,将严重制约这一环节的顺利完成,因为这将直接导致员工对园林设计图纸的领会能力不够,施工过程中对所要表现的园林主题理解不够深刻,会导致所建园林作品质量不高。同时,园林业作为新兴行业,也会出现人才断档的问题。现场施工人员专业知识及施工经验不足,不能够完全领会设计图纸的意图,会导致施工现场秩序混乱,管理效率低下。

1.4、施工工序不符合设计要求

由于风景园林工程涉及的专业项目很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所以确保施工工序的安排具备合理,科学性极为重要,这对工程项目能否按时且保质保量的完成起着关键的作用,倘若施工工序的安排不合理,就会使得园林工程不能及时完工,甚至中途叫停。而施工工序安排的现状是:施工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施工工序安排得太过杂乱,施工企业为了赶工程,改变了预期的施工模式,也没有将组织设计工作有效的落实下去。

2.加强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的措施

2.1、注重园林景观的实用性

在设计和规划园林景观时,要充分考虑到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城市自然环境的实际情况,科学选址,整体规划,方便居民的出行和居住,设计适合人们休闲娱乐的园林环境。在设计便民设施时,根据不同年龄段市民的远动需求和休闲娱乐方式,改进和优化园林景观规划,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园林环境,使人们感受到园林景观的人性化设计,注重园林景观的实用性,充分发挥园林景观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2、注重以人为本

目前,城市人口数量急剧攀升,这就要求景观设计一万面要满足人们的休闲、散步等物质万面的需求,另一万面还必须满足人们的欣赏景物、放心心情等精神万面的需求,让人们在城市这个喧闹的土地上找到一片安宁闲适的地方。因此,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就必须始终尊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设计过程中在不破坏自然生条的基础上,将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当作设计的重心,不但要创造出舒适、自然的景观空间,还必须设计出舒畅、美丽的景观环境,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且能够让人们在园林景观中得到心灵的释放。

2.3、集中设计和分散设计相互结合

城市的园林景观是广大市民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由于城市人口比较密集,因此在规划和设计园林景观时,要最大程度地提高城市园林景观绿化用地的利用率,将集中设计和分散设计有效地结合起来。结合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做好园林景观的集中设计工作,设置完善的休闲娱乐设施,加强广大市民之间的沟通交流,构建和谐安定的城市环境。同时,设计人员还要充分考虑到集中设计园林景观的土地占用问题,由于城市人口比较多,流动性较强,很难保障园林景观的安静舒适感,因此设计人员还要适当进行园林景观的分散设计,在城市的一些局部位置,设计独立的园林景观,构建安静的空间和环境,便于城市居民的生活和休息。

2.4、加强对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园林施工是否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与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有很大关系,因此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针对当前园林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专业素养不够的问题,我们要严把质量关,选择工序严格,操作规范,经验丰富的团队。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园林工程应同建筑,美学,生态经济学等紧密结合起来,营造园林景观。所以在进行园林施工之前,我们需要对施工人员做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将岗位和责任落实到个人,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使其满足创建优质工程,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标准和要求,确保施工有条不紊,高效运作。

2.5、合理的安排施工的工序

合理的施工工序安排对施工过程而言极为重要,也是保证整个园林项目的关键,只有在科学的施工工序的基础上,才能顺利进行施工工作。倘若工程中的任一项目的安排出现差错,就会给工程施工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在设计施工工序时,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多种工作进行详细的侦查,并对以前的那些优秀工序进行研究,吸取好的经验。另外,施工人员还要加强与设计师的交流,对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有更好的理解,最大限度的表达出设计师的想法。施工人员还要参照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详细的栽植计划,并根据过去的经验来提出合适的技术措施和衡量园林质量的标准。

结束语

由于风景园林工程涉及经济,艺术,建筑和生态等多种科学理论,因此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在风景园林中,还存在一些假山和布景等景观,这些美丽的景观使得压力过大的人们在这里得到些许放松,深受大众人民的喜爱,已经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场所,这也使得人们对风景园林工程的标准更为严格,要求也更高。因此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园林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措施,从以上的结论可以看出,每一个施工过程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就算不能非常完美的将问题解决,但也要从问题的源头去找出改进问题的措施,通过对过往经验的不断吸取和借鉴,来提出最为合适,有效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江波.浅谈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2:3-4.

[2]刘志奎.论园林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2:9+12.

景观设计问题篇(6)

在城市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景观设计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居环境遭到破坏并直接威胁到人类身心健康,使得用景观生态设计理念来解决城市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近几十年来,人炸,生产力飞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明显,这些问题已使人类认识到其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已经到了威胁自身发展和后代生存的地步。今天,随着新时代的来临,人类一方面在深刻的反省中重新审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重新谋求建立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关系,试图重建已遭破坏的家园;另一方面,新时代的来临使人们更加需要建立一个融当下社会形态、文化内涵、生活方式、面向未来的更具人性的、

多元综合的理想生存环境空间,这是新时代景观设计师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

1城市发展及带来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使得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数目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从农村转入城市或由农村变为城镇都仅是城市化的外在表现。而由此造成的环境问题,则是任何城市都面临的严峻挑战。城市化问题导致人口拥挤,体现在交通、住房、工作等方面。由于城市化的加剧,城市的一些公共设施不能适应发展需要,造成交通拥挤、居民住房奇缺、地价涨幅加剧、卫生条件差、城市供水供电紧张和绿地面积减少等问题。经过工业化、城市化的急速发展,人们猛然回首,惊觉我们的环境已经变得如此恶劣,生态失去平衡,大自然饱受蹂躏,空气、水、土壤遭受污染,动植物灭绝,森林消失,水土流失,沙漠化,温室效应等使人类生活品质下降,各种“城市病”随之而来并威胁人的健康。

这些促使人类觉悟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我们必须从工业化的黑色道路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转折,城市环境的建设必须与自然和谐发展,维护生物多样性,这是每一个景观设计师都面临的课题。

2常见城市景观设计问题剖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环境保护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心与重视。因此城市环境设计和建设的理念也必须适应人性化和向持续性生态转变,真正建立起融物资、文化与生态为一体的科学理念。在城市景观设计方面,中国有很多城市都存在着一些设计上的盲点和误区。设计方案普遍存在只满足城市审美的需要,而不从当地气候与自然带分布的实际出发;景观设计结构不合理,不能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本来已经与自然界背道而驰的环境更加畸形。因此,城市景观设计者应从满足城市景观规划审美需求的设计误区转变为尊重生态功能、可持续性发展需要的设计,这是今后城市景观设计中不可回避的责任。纵观全国重要城市近年的发展与建设,体现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地形

部分城市景观设计破坏了城市土壤,地面硬化现象严重。城市景观设计占地面积过大,景观雕塑周围地表大面积硬化,是中国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新建城市,景观雕塑周围几十米的空间地域上都被方砖或水泥地所覆盖,城市内非主干道都修成了宽阔的水泥地面。城市地面硬化现象会对我们的城市生活产生以下

3大方面的不良影响:首先,会增加城市噪音的强度声波的反射,容易造成人的精神疲劳,同时也降低了人的健康指数。其次,是增强城市的热岛效应。第三,到了雨季,硬化的地面使城市天然降水顺着坚硬的地表流进下水道,造成80%~90%的天然水资源白白地流失,由于城市地下水不能得到有效补充,使城市地面下沉,威胁城市人民生命安全。

同时,在进行景观设计时,不能因地制宜,把本来属于大自然的高地植被景观铲平破坏,失去了本来的自然面貌,破坏了整个城市系统的生态环境,给后来的城市发展带来了隐患,造成了不可弥补的经济和生态损失。

2.2水景

城市的景观设计规划不是简单的追求所谓高档次或标新立异的形象工程,城市的景观设计更多的需要考虑城市环保、整体风格的统一,一味的标榜档次水平,并不能被认定为符合城市的景观标准。大面积的水域,高档次、高造价的水景景观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城市的格调。然而,大规模的水景建设现阶段只是简单地复制概念,而没有在实际的设计中体现出概念应该表达的内涵和文化,它与城市建设本质要求相违背。大部分城市地下水资源严重匮乏是1个无可争辩的事实,过度建造所谓的“生态”水景,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背道而驰。

水域面积过大,使土地得不到有效利用。在景观设计中只有将水域面积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起到应有的环境效益,提升城市的整体价值。

2.3绿化

城市绿化是城市建设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改善整个城市环境状况,使城市生态系统能够良性运转的重要手段。现代景观一词的涵义,已完全不是过去仅仅作为视觉意义上等同于“风景”的美学概念。它已经成为1个多层次、复杂的结构系统,人们更多的从作为生态系统功能结构的角度来理解景观,但现在的建设活动,相当一部分仍是为美化而美化,绿化建设成为反映一部分人“审美情趣”的产物。存在大量的纯粹的表面“美化”,而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市民的方便使用造成破坏性的设计行为。近年来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工程中,成年树木大量被砍伐,造成绿地中遮荫树减少,新建各类绿地中盛行“装饰”之风,过分强调绿地的美化作用和图案效果,整形修剪的花灌木、草坪及创意平平的雕塑占据大量的空间,忽视了人的基本需求,这种大量依靠人工维护、物种单一的城市绿地,虽然可以提高城市的绿地率,而实际的生态效益却是极为有限。在此情况下,中国的城市园林绿化活动更隐藏着1个巨大的危险,即盲目性―望文生义凭着个人幻想来构筑“花园”城,并以此来引导大规模的园林建设活动。有的城市虽然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但并没有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位,没有将城市作为1个整体的生态系统去经营,而是依然停留在城市化妆的层面上。

2.4建筑

表面豪华的景观建筑与城市景观规划建设整体不协调。在许多城市中,高大宏伟的景观建筑占据着城市的主体地位。单从审美的角度讲,这些景观建筑有的的确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添色不少。但是设计中出现小区景观和公共景观的混淆,使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说它们的实用性会有多大。宏伟高大的建筑已越来越成为其设计者标榜个人风格或某些领导个人政绩的代表。就整体而言,其“档次”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其实际意义。模仿之风盛行不衰,成功的创新之作一旦问世,便被毫无节制地复制、翻版。这导致景观设计产生许多不良后果,具体表现在:

2.4.1没有个性

每1个景观都具有其不同的场所特征。场所的环境特性、功能要求、资金投入量以及景观设计师本人的创造力等因素决定了该景观与众不同的个性。对于景观设计师来说,设计之前深刻地理解场所精神并综合协调各种因素进行创作,这就是创新。而现在的许多景观设计恰恰缺少这种场所精神与设计个性。

2.4.2风格迷失

不管景观设计要体现何种风格,都要使风格统一,如在1个仿造的中国古典园林内放1个日式石灯笼等,而类似的设计在现存的城市景观中比比皆是。

2.4.3形式混乱

照搬照抄往往表现在拾取其它景观设计作品的局部或拼凑1个小品、雕塑之类的东西。而在多个局部组合时又往往衔接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色彩、线条、时代感、闹与静、趣味等方面的不统一。

2.4.4缺少内涵

内涵是景观设计的灵魂。如1个精美的小品设计,在特定的地域能反映出当地的历史故事、民族风情或神话传说,但在别的地方却只能单纯的满足视觉的审美功能。然而,任何1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内涵,都可以用景观设计的方式展现在自己的土地上,而应避免照搬照抄一些不适合自己的东西。

2.4.5人文要素

景观设计问题篇(7)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园林景观设计是城市园林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随着经济水平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审美水平越来越高,对园林景观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我国目前的园林景观设计比之以前也有了很大进步,但比之发达国家的景观,仍有很大差距,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

1、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现状

1.1 园林景观的设计存在利益驱使现象

在现在的园林景观的设计和建设中,部分景观项目的设计规划和相关建造过程中,领导的意愿或利益占据主导地位,园林景观设计师为了博得领导好感或者推销某些高利润的植被而不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气候规律,肆意设计,导致很多园林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在我国的园林景观的设计中,设计者们往往不考虑当地的实际状况,而是着重考虑所即得的经济利益来进行园林景观的规划,这就导致建设的园林景观最终效果不符合设计原则和科学规律,达不到人们的期望要求。

1.2 园林景观的设计缺乏特色,盲目模仿比较严重

就目前的园林景观设计而言,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出其中存在着严重模仿欧美式建筑的现象;而且园林景观建筑的颜色、用料以及形式等诸多方面均存在雷同,没有地方特色,缺乏城市个性,甚至有些植被的应用完全不符合当地的现状。例如有些园林景观设计师不考虑植被赖以生长的气候、地理、土质等硬性条件,将典型的南方植被用于北方或将喜酸性基质的植物种植物盐碱地,胡乱进行模仿加以利用,最后只能使得城市园林景观的生命力下降,完成之后还要不断进行改造,导致人力与物力的极大浪费,还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效果。

1.3 园林景观设计缺乏人性,忽略以人为本

园林景观的设计与建设就是为了使人感到舒适,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因而其在设计时要着重考虑到的一点就是以人为本。无论怎样的园林景观最终都是为人服务的,然而人的需求首先是功能上的需求,然后才是对美的需求,要做到真的以人为本就需要满足人作为直接使用者最根本的需求。然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设计者们为了吸引大众眼球而标新立异,常常将大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于不顾,设计出来的景观变成可观而不宜居不宜生活的纯观赏景观,植物景观的设计缺乏人文气息,走上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歧路,忽视了景观最基本的休憩、游玩等功能。

1.4 园林景观的设计中植被搭配不合理

在大自然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植被:形态特征不尽相同,生态特性与生理状况存在显著差异,物种间存在相生相克。因而在进行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时,需要尊重所用植物的生态特性和生长规律,然而在实际情况当中仍然存在不切实际的植物配置方式。现在设计植物搭配不合理,一般是由于设计人员缺乏植物配置设计所需要的植物学、生理学、土壤、病虫害等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导致使用的设计结果不科学、不合理,造成效果不好。还时常会发生植物相生相克的现象,导致植物病虫害发生的几率大大增加,景观效果暂且不提,由此而造成的人财物等方面的经济损失也不少。

2、园林景观设计改进措施和建议

2.1 避免我国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利益驱使现象

在实际情况中,那些为了迎合领导意思或者为了自身利益而进行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案应当尽量不予采用;可以的话,最好直接删除,并给予相关设计师警告。为了确保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方案被利益所驱使,被某些人或单位利用,因而需要在采用相关设计方案之前对其进行综合评估,科学合理地进行分析,考虑是否适合植被生长、是否会破坏城市生态等,并预计其建造成本。尽量避免设计师不经周全考虑而随意更改设计方案,同时最好要确保园林景观的规划与建设不是同一个人或者单位承包的。

2.2 明确园林景观设计主题,突出设计特色

明确园林景观设计的主题,突出园林的特色极其重要。每一个园林都应该具有自己的特色,只有与众不同,才能被众人记住。具体而言,园林景观设计的主题主要分为自然生态美和文化生态美两个方面。自然生态美是指自然生态系统所表现出来的美,它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是一种原初的美和直接性的美。将自然生态美作为主题的园林,一定要注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文化生态美是文化融入到景观、景观与生态融合共生,通过当地独特的文化元素的注入,为园林景观设计带来独特的人文美感。此外,要立足现代城市整体发展要求和长期规划目标,做到生物多样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兼顾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讲求多学科的高度融合。

2.3 园林景观的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

符合人们心理、感性、理性与生理需求的园林景观才是有意义的,才能让人们能够健康且舒适地生活着。因而就需要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展现出人文关怀性,使得人们感受到最大的自由度与开放度;设计师们在设计时,要站在普通居民的角度看待设计,使得设计方案符合大众心理,且在规划建设时,一定要科学合理的进行,不可盲目毫无章法的进行。

2.4 将生态学理论用于园林景观的设计之中,改善生态环境

(1)选用本地带野生或栽培的植被做建群种

实现园林景观的个性和特色是园林设计的一个重要目标。各个地方由于所处的地域、气候、地质等的差异,导致植被在种类上存在差异;因而本地植物是展示一个园林个性的重要载体之一。使用本地植被比较廉价、可靠和安全。它完全可以适应本地的自然条件,抵抗环境污染的能力比较强,能够较为快速地形成相对稳定的园林结构

(2)优化园林的布局结构

园林的结构如果优化布局得合理将会提高绿化程度,可以使得有限的园林景观发挥极大的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园林的布局上最好采用复合式结构,这样可以实现物种多样性,并且能够使得生态环境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根据植物群落的生态规律,科学搭配植被

不同的植物在自然界中都有其自身的作用,相互之间不能替代。因而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需要遵循植被的生态规律,恰当地安排乔木、草本植物、灌木和藤本植物之间的搭配,尽量克服现在普遍存在的求洋心理。

2.5 重视现代技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兴技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通过采用一些新技术应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不仅可以让园林景观表现的比较自然,而且可以创造出很多美丽的景观,使得园林景观的设计风格和表现手法呈现多元化。同时,通过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加入新技术,可以大大改善造景的素材和方法,与此同时,新技术的产生为园林景观设计带来了新的生命,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我们可以把一些崭新的设计素材带进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当中去,从而更新了传统的设计观念,给园林景观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促进我国园林景观事业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园林景观的设计缺乏特色、园林景观的设计中植被搭配不合理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到我国园林景观的建设,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需要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从而保证我国园林设计更加符合城市发展的需求以及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景观设计问题篇(8)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c)-0227-0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景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大的方面可以反映城市的总体形象,如城市广场、公园、街区景观等等;小到园林中的雕塑小品、水池、花圃、种植配置、垃圾箱等等,目前对这些景观的设计要求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是人们重视自身生存环境品质的直接体现,不过当前的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着一些问题。

1 当前景观设计存在的误区分析

1.1 盲目追求档次,讲究气派

设计的目的是要提高档次,追求档次的设计理念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出在我们目前的景观设计对档次的理解出现了误区,“档次”被理解为豪华、气派、奢侈,这样的理解带来了设计者高调地设计景观,尽可能多地投入财力,导致了投入与相应的社会效益不相匹配,的环境条件与景观出现了明显的落差,让人有突兀感;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高贵及堂皇的形式美背后,造成了大量的资金浪费,与建设节约型经济社会指导思想严重背离。

1.2 盲目模仿欧美,缺乏个性

从近代开始,西方园林风格就一直在影响着我国园林布置,出现了盲目效仿的现象,不可否认欧美发达国家有些园林的布设非常有美感,不过如果我们不注重本土文化内涵的挖掘,而盲目地效仿西方园林风格,势必失去了中国园林的风格和地方独有的景观特色及文化。

1.3 盲目追求风格,缺乏人性

以人为本是园林景观设计的立足之本,不过当前的设计师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了园林风格、手法和外显形式等设计环节上,设计时考虑到的只有建成后的形象,缺乏对园林景观功能的思考,缺乏对人文元素和人性的挖掘。

1.4 植物配置单一化

当前的景观配置植物树种过于单一,园林植物配置缺乏多样性,生态环境基础建设缺失,没有了生态基础,城市景观缺乏生气,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种植植物的单一化也不利于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

2 园林景观特色设计的几点建议

2.1 注重土地格局和自然过程的完美结合

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日异月新,但是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和自然。

从概念上看,土地格局指的是山水以及园林所在处的自然资源分布状态,自然过程则指的是生物与非生物的过程,诸如风、水的流动,植物的生长,动物的运动等等。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土地格局和自然过程,因此,不同的地域有其不同的特色,这是我们进行园林景观设计应注重和挖掘的特色所在。从这些特色出发,应用现代地理学、生态学、水文学、景观生态学等学科知识加上先进的测绘技术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可以做到比我们的祖先对地域理解更透彻,保证园林景观设计更具有乡土风情和地域特色。

2.2 设计以人为本

阅读和尊重地方的土地和自然过程是保证景观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我们应将眼光放在设计形式的生态化和现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上,构建生态的满足居住人群需要的景观是园林景观特色设计的必有之路,笔者认为满足居住人群需要最根本的要求就是生态结构的健全,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的设计才能保证景观最适宜于人生存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3 园林景观特色设计的几点建议

总体而言,园林设计必须以生态保护、以人为本为基本原则,尊重自然,在自然地基础上改造城市生态环境,笔者从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具体建议如下。

(1)园林景观设计必须服从城市整体景观设计的高度,要将地方特色与时代特征有机地融合,有现代感、有乡土气息,协调发展,功能上满足现代都市生活和赏美的需求,整体布局,城市公园和城市绿地相串链接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观之,有水因园活、园因水成、实现水和园之间的交融,城市整体景观浑然天成。

(2)现代园林应注重生态效益,设计的理念需要全面审视人类生存的总体空间,设计不能仅仅停留在艺术设计与空间上的营造,还应从人类生存空间和社会功能需求出发,注重生态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园林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3)注重人的健康是“以人为本”设计首先要考虑的元素,遵从自然的理念与健康第一完全吻合,符合当前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要求,在设计中,一个生态群落乃至系统本身的完整确保其生态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实践经验表明,任何一个哪怕是再小不过的城市绿地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

(4)精心布置小区景观,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来看,住宅小区景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绿景、水景、山景、石景等设施来调节空气质量和丰富视觉感受。当然这绝不是说“绿色住宅”等于“绿化住宅”。现在讲的“绿色住宅”是由“室内环境”和包括绿景、水景等在内的一整套“室外环境”的保护、改善措施来造就的。但对景观而言,主要通过绿景、水景、山景、石景等等设施来改善环境。要坚持经济原则,国外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大都崇尚朴素,经济实惠,很少有不必要的铺张设施。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利用建筑物的巧妙组合、摆放来造景。适当控制造园占地面积。尤其是那些规模较大的小区,周边的居民对中心花园等公共空间的共享度很差,不如将小区分为若干组团,每个组团分设小型花园和若干个庭院景观。坚持文化艺术原则,小区景观绝非是草树花石、亭台楼阁的简单杂乱堆砌。虽无定式,但有其高超的艺术法则。目前,各地造园水平参差不齐,既涌现了不少精品,但是,迫切需要在提高造园艺术水平上下功夫。

4 结语

总之,园林景观设计不能一味的讲究排场,要讲究艺术性,更要注重生态和节约,要以自然景观为基础,要努力改造人类的生活环境,通过营造自然、生态的景观,让城市居民有舒适感,园林设计不能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当前的主观需求,同时还要有长远性,用发展的眼观从事园林景观设计,确保设计与城市的整体规划相协调,保证城市文明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实现社会、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 冯静.居住区水景观设计探讨[J].地下水,2011(1).

[2] 李伟,李培风.开放式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1卷)[C].2009.

[3] 王阳,周立军.浅析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J].山西建筑,2010(9).

景观设计问题篇(9)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事业发展迅速,众多水利工程凭借其各自的专业功能在我国水资源治理、开发与利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进入21世纪的今天,水利工程的建设目的已经不能再仅仅局限于使其发挥治水功能,要使水利工程建设事业不断发展就要使其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协调统一,实现“以人为本,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强化水利工程建筑的景观化设计显得十分重要。

1 水利工程建筑景观化设计要点及设计对策

1.1 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即使水利工程建筑在具备其专业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力求使水利工程建筑物对人的行为活动和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景观化设计视角下的水利工程建筑一方面要具备其调度水资源、防洪抗旱等专业功能,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其艺术品质和景观质量。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基础设施建设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水利工程建筑物已经不能再仅仅满足于发挥其专业功能,而是应该更多地通过建筑景观设计增强人们对建筑物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人们能够迅速地感知建筑物的形象特点,同时领略其中的人文内涵,使水利工程建筑物在发挥水利功能至于使人们耳目一新,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筑大多远离都市,依山傍水,与城市建筑相比,水利工程建筑物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因而从工程规划设计伊始,就对水利工程的环境景观设计和建筑布局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满足水利工程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尊重自然,增强环境意识,重视总平面规划、设计,立足现实,考虑发展,集中规划,统一布局,灵活实施,方便管理,使工程建成后,环境建设也同时成型,建成一处,形成一景,积极带动周边环境的改善。

1.2 优化设计程序

过去水利工程建筑设计程序,总体设计中进对水利工程建筑工程的位置进行规划设计,对配套结构和环境总体规划设计问题没有涉及,为了提升水利工程建筑设计的景观效果和功能性,应转变这一设计程序,将配套工程设计和环境总体规划纳入总设计中,增加总平面设计,对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尤其是建筑环境设计进进一步细化。

以往的水利工程设计总图中往往留有很大一片“空白区”,一些水利建设管理单位对“空白区”的建设不够重视,使建设单位在对“空白区”的处理中体现出很强的自主性,这难免使“空白区”建设出现盲目性、无序性的问题,使水利工程附属物的建设以及工程主体周边环境规划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制约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统一性、和谐型,不但使水利工程建筑项目景观性较差,也容易因盲目的自主建设而对水利工程主体建筑物的专业功能造成影响。

对此,设计单位应优化树立工程建筑设计程序,丰富总设计过程中的设计内容,增加总平面布设,添加对水利工程建筑环境的规划和设计内容,对水利工程总体布局进行优化设计,对水利工程附属交通基础设施进行优化设计,使其线性流畅设计合理,减少水利工程建筑物对周边建筑物、公路、园林等的干扰,使其与周边环境得以协调发展,并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和利用丰富水利工程建筑整体景观,提升水利工程建筑物对当地环境的美化效果。

1.3 优化结构设计

优化水利工程建筑的结构设计即将建筑物各个单体结构进行合理布局和结合,从而在使建筑单体充分发挥其应有功能的基础上,控制工程造价,并美化水利工程建筑整体外观,使建筑物兼具专业功能和景观特色。纵观国内外设计案例,可以发现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不但使水利工程建筑外观独特、别致,内在新颖实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程造价,且起到了美化环境,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可见优化水利工程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十分重要。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具有其固有的特点,其建筑单体结构布局必须与施工建筑设计规范相适应,同时建筑单体的施工必须满足水利工程建筑所在地的水文条件和地质特征,另外,建筑单体结构的设计也必须充分考虑机械设备等因素,确保建筑设计在具备良好的专业功能和景观效果的同时具备很强的可行性,不至于因过于强调景观造型而过分增加施工难度和提高工程造价。因而,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强化与相关单位的沟通协调,通过多方面沟通协调确定设计方案,在满足业主对工程的要求的同时尽量提升设计方案经济性、可行性。此外,优化水利工程建筑物的结构设计,还需要设计人员具备大胆的设计思维和较强的创新精神,需要设计人员对国内外最新的设计理念、设计思想进行不断学习,大胆探索,从而丰富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而打造出一流的水利工程结构设计方案。

1.4 优化规划设计

以往,由于对水利工程建筑项目规划不合理,造成项目占地面积过大,对工程周边经济、人文、自然环境造成影响,出现“空心村”等问题。诚然,一些水利工程建筑的结构、占地是因其专业功能和管理要求而决定的,占地较大的情况难以完全避免,但是通过优化水利工程建筑的规划设计,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水利工程建筑对周边人民生活环境造成影响,避免“空心村”等问题的发生。

对此应采取这样的对策:1)对于已经形成的“空心村”,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单位可充分利用其土地资源,结合现有的或未来将修建的水利工程建筑物进行整合设计,使其形成独特的水利景观,从而达到一定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使土地资源不至于浪费;2)对于未来将要修建的水利工程建筑,设计单位应跳出“就水利谈水利,就工程做工程”的怪圈,将水利工程建筑设计与当地土地资源规划情况相结合,结合当地土地管理及其他相关部门对水利工程建筑场地进行合理规划,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利工程建筑项目对周边居民带来的利益,减小水利工程项目对居民造成的不利影响,趋利避害,使水利工程建筑与当地经济发展协调统一。

2 关于水利工程建筑景观化设计发展的思考

21世纪,环境建设成为人类发展的共同主题,而我国也适应这一趋势提出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策略,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个领域必须思考的问题,水利工程事业也不例外,如何合理利用资源、美化环境已经成为水利工程建设事业在今后发展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作为水利工程建筑设计人员,我们需要关注时展,立足水利建筑设计,面向未来发展。在当今水利建设技术不断进步、设计理念不断丰富的良好背景下,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提高水利工程建筑设计质量,尤其是提升水利工程建筑的景观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等等。

水利工程紧紧依托大自然,直接融入大自然,许多工程甚至就建筑于自然的山水之间。而且,水利工程一般不需全年运行,年运行时间长的几个月,短的甚至只有汛期很少的几天,有诸多有利条件建造结合水利建筑的景观工程。

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病”正在蔓延,人们传统的生活消费方式和思维方法也产生了很大的转变,纷纷追求似乎正在远去的田园风光,因而激发了假日经济,刺激旅游业迅猛发展,旅游文化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我们应抓住这一宝贵的给予,结合地方自然条件和行业优势力量,充分利用水利工程依山傍水的优美环境,加以合理利用改造,使水利工程的景观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在满足水利工程调节、调度、治理水资源的功能的同时使其满足都市居民假日休闲和观光旅游的新需求,使水利工程建筑功能多元化发展,逐渐形成集水利功能、观光游览功能和生态功能为一身的水利工程。

针对水利工程分散,距离城市较远的实际情况,可发展水利观光俱乐部,形成环境水利景观网络。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和技术交流。发展多功能环境水利工程建设,创造丰富的水利环境景观,让环境创造价值,实现水土资源的再开发与利用,使水利工程具备一定的观光旅游功能,从而吸引消费,使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推动水利经济的发展,形成水利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统一,从而促使两者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

3 总结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筑设计的景观化发展是我国水利工程建筑设计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相信景观化设计理念的推广和应用必将对水利工程建筑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火流,因而强化对水利工程建筑景观化设计的分析与研究十分重要。对此,水利工程设计单位应强化对国内外优秀水利工程景观化设计案例的研究,学习先进的景观化设计理念,结合不同地域、不同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和自认条件下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特点开展景观化设计,使水利工程建筑项目在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专业功能的同时,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起到美化环境,和提升水利工程项目与周边环境协调性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成刚.水利工程建筑设计问题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2012(17):34-35

[2]裘稀一、丁宁.对建筑工程设计的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理论版.2012(7):189

[3]张雪华.试述水利工程建筑设计方法及未来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导报.2012(20):48

[4]蔡新荫.水利工程建筑设计问题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2(1):27-28

[5]陈顺兴.水利工程建筑设计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中旬.2011(8):312-313

景观设计问题篇(10)

引言

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化步伐的加速,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区都已经在配套设施上有了很大的更新与完善,但与之匹配的景观设计却没有得到重视,出现了与现代小区境况不相匹配的夸张设计,还有过度模仿缺乏创新的陈旧设计等,可见做好景观设计不是投入大量资金就能解决的事,我们还要从现代小区的定位入手,了解现代小区的价值取向,遵循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从实践中总结问题分析问题,多角度的考量,将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环境因素、地域因素及历史文化因素等相结合,利用科学方法对现代小区景观设计做出创新。

一、现代小区景观设计概述

现代小区景观设计是指通过人为的对自然因素的设计布局,有意识对景观环境做完善与改造,最终实现景观与人们生活相互和谐,相互促进。现代小区的景观设计趋于多元化,没有固定的模式,比如西方流行的简约风与古典式等。我国现代小区景观设计在21世纪后有了深层次的飞跃,从原本单一的设计变得更多元化,一些民族风格与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景观设计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现代小区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有植物、道路、驳岸、铺地、小品、水景及相关环境设施。植物是景观设计中色彩的集中体现,道路是现代小区的交通脉络,驳岸是近几年新增的设计因素,铺地更多强调的是功能性,小品是景观设计的点睛之作,水景是最活泼且富于变化的要素,环境设施则体现现代服务性。

二、现代小区景观设计基本原则

现代小区景观设计通常遵循四原则,首先设计符合生态美,现代小区主要是人们的起居生活之所,小区的舒适与美观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小区景观规划过程中要注重居民的审美价值,使设计与生态相融合;其次设计符合艺术美,这里强调我们的设计能够巧妙的因地制宜、借景取观,且规划与布置与现代小区定位相一致,最大限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再次设计考虑经济性,景观设计造价高势必给建筑本身带来成本压力,因此我们尽量将美观与经济适用相结合,如景观中园林面积过大就要做出控制,且相关园林护理设备也要做合理选购,总之在保证设计质量的前提下做最经济的规划;再次设计凸显地方特色,这里主要与当地特点相结合,在设计中突出本地的文化、特点等信息。

三、现代小区景观设计普遍存在的问题

1.小区建筑风格与景观设计不和谐

这个问题大部分来自于地产商方面,现代小区通常包含着很大程度上的营销概念,很多时候地产商为了牟利,在设计过程中会耗费大量财力物力打造或奢华或复古等景观,于是我们会在现代化气息十足的小区看到牌楼、假山、八角亭等,也会在水榭楼台间见到欧洲的骑士或风车等景观,从艺术审美角度来看,这显然是非常不搭调的,二者结合相对尴尬。还有一种情况,目前我国大部分地产商都是先盖楼再考虑造景,急匆匆的完成根本没有考虑太多,导致建筑风格与景观设计迥异,这些对提高人们生活环境品质是不利的。

2.盲目的模仿忽视自身文化特色

任何设计都应考虑相对应的承载背景,现代小区景观设计也是这样,但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提速,舶来品不断增加,很多小区开始效仿西方做一些异国风情的建设,我们看到喷泉、雕塑、水渠等已经成了小区景观中的常见元素,实际上我们仅仅复制了外观,没有得到精髓,这就导致自身的文化特点被忽视,外来的“样子货”成了主角,因此我们经常看到欧风十足的景观设计中,养护费用猛增,部分景观成了摆设,丝毫没有服务性,另外值得一提的事,这些建筑没有营造家的感觉,使居民置身其中没有归属感。

3.忽略实用性

城市规划师杨・盖尔曾说过,活动能引起关注与兴趣。在现代小区中,人们很多时候是在景观中进行活动,这一点最能考验景观的质量与功能,某些费时费力造就的设计对于人们活动丝毫不起作用,设计的绿化不能提供纳凉的服务,一些名贵的植物阻碍了孩子们欢愉玩耍,景观水景为安全问题埋下隐患,这些不经济不实用的设计没能给人们活动提供便利且进一步造成资源浪费,从根本上看它失去了休闲与实用的双重功能,不可取。

4.标识细节处理不到位

现代小区本身涵盖了诸多现代元素,对于相关的警示标志等做了一定的改造,不加留神就会错过。在景观设计中,这些标志没有被强化反而被弱化了,在室内我们应该看到最基本的门牌号或消防通道的标牌等,在室外我们应该看到单元名牌、警示牌等,但目前我们大部分小区基本上没有铺设标志系统的概念,即便有标识,数量上也是相对较少的,还有一些小区在标志的颜色方面与使用符号时经常搞错,尽管目前我国没有完整法律法规规范小区标志系统,但景观设计师们应在设计中考虑到这一点,尽量为人们的生活便利性做出更多贡献。

四、现代小区景观设计策略建议

1.做好调研了解全局

景观设计要重视对小区的实地踏勘,在对整体建筑设计有了了解后,才能因地制宜结合小区环境对景观设计做出规划。首先我们在设计之前要了解服务对象,并将其作为设计指导,贯穿设计始终,其次设计要有整体性,即我们要纵观当地的人文因素、历史条件、建筑特色等,让设计与居民生活习惯相匹配,尽量顺应当地居民的审美与价值取向,做到不背离。再次集中掌握当地的气候条件,对光照。水流、温度等都要放置于设计中,做到考虑周全;最后要尊从小区的社会条件与经济条件,将之与公众需求相结合,做到不落后、不奢靡。

2.科学合理布局

景观设计首先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气候,根据小区本身建筑的特色,与建筑风格搭配得当,尽量做到相映成趣。从地产开发商的角度严格把关,树立正确的思想不为小利而崇洋,将景观夸张设计,从设计师的角度要尽量结合当地的历史背景、文化习俗等元素,综合考虑,既做到让景观为民服务又赋予一定的寓意,从而科学提升小区文化内涵,使小区整体特色得以凸显并通过科学合理布局景观设计,做到锦上添花,为人们舒适的生活环境勾画精彩的一笔。

3.体现以人为本

设计构思最核心的因素是人,景观设计提升的是现代小区的价值,反应的却是居民的审美与价值取向,这就需要我们设计要充分尊重居民的客观需求,将人们的活动场所打造成人们依赖的共享空间。因此在景观规划时,道路方面要考虑居民出行的方便性,从采光角度要尽量做到夏季遮阳冬季收光,总之根据人们的活动特点,将公共服务设施做合理规划,做到设计以人为本。

4.注重标识系统的设计

现代小区由于其服务与环境都相对优秀,因此汇集各类人群,一个成熟完善的标识系统可以让居民不受语言等方面的影响便利生活,即便是一个不懂中文又说不出英语的外国人也能在标志的指引下轻松获取想要的信息,完成空间活动。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考虑残疾人群体及老人、小孩等弱势群体,在景观设计中完善标志,能够使各类人找到最适合的指引,实现现代小区的灵动与服务,实实在在地从细节上赢得人心。

上一篇: 古希腊法律思想 下一篇: 高效学习方法与技巧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