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管理基础知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6 17:27:01

社区管理基础知识

社区管理基础知识篇(1)

1.引言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加速了虚拟社区的发展,参与虚拟社区已经成为许多用户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活动,并日益被其影响。虚拟社区的广泛用户来源社会的各个阶层,具有完全的开放性,因此社区内的信息、知识的来源也是多种多样,大量的信息必须经过深加工才能达到知识共享、重用和互操作的目的。多样的信息需要一个统一的框架或模型来表示,以减少概念或术语上的歧义,使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交流更加便利,并保持语义上的一致性,从而达到知识共享。这统一框架或模型即本体,它可以有效地进行知识表达、知识查询,或不同领域知识的语义消解,规范得虚拟社区内的知识进行有序组织。然而存在于虚拟社区内的知识信息非常杂乱、无序,用户在应用和共享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因此需要在规范知识本体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知识组织模型,合理有序的组织社区内的信息,便于虚拟社区的知识管理,提高虚拟社区的知识共享程度、实际应用率和知识创新程度。本文提出运用本体对虚拟社区的海量信息进行语义归纳,并创新地结合虚拟社区成员参与层次进行知识组织模型构建,高效组织社区内知识的同时畅通成员之间知识流动过程,加快虚拟社区的知识创新。

2.虚拟社区

虚拟社区也称“网络社区”,是一个供具有相同兴趣或某种需求的人群聚集进行沟通、交流的地方,它跨越时空与地域的限制,任何用户在社区内都可以畅所欲言。虚拟社区有很多不同的种类:BBS、E-MAIL、IM、BLOG、MSN等。虚拟社区种类的多样性决定了知识的分布性和异构性,增加了知识管理的难度,利用先进的语义网技术——本体可以进行知识的有效组织,积极响应用户的知识需求,实现虚拟社区的高效的知识共享和知识管理。

虚拟社区的特点有:

(1)虚拟性[1]:虚拟社区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平台的虚拟的网络空间,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是通过电子交互实现的。在虚拟社区内,没有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它是人类工作与生活的“另类空间”,超越了现实生活。

(2)开放性[2]:完全开放的接收用户,任何社会阶层、文化背景的人都可以不受限制的在任何时间加入或离开任意一个虚拟社区;只要不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用户就可以自由、开放的自己的言论;信息传播的网络也是将整个世界都网络其中。

(3)随机性:虚拟社区主题的产生通常源于某个特定的事件或热点议题,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同时社区成员背景多样、兴趣各异,思维存在很大不可预测性,因此在社区内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存在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有产生共鸣的,也有相互对立的。

3.本体

3.1 本体的基本概念

本体(Ontology)概念最初源于哲学领域,是“对世界上客观存在的事物的系统地描述,即存在论”,它关注的是客观事物的抽象本质[3]。但是近年来本体的相关研究越来越成熟,本体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计算机、人工智能、知识工程领域,尤其在知识工程领域越来越重要,本体的提出大大方便了知识的共享和交互。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为本体论概念进行了定义,基本都是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对客观世界中的现象进行概念的抽取,得到一个概念模型,并且这个模型是有代表性的,可以独立于环境存在的。

(2)明确(Explict):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都是被精确定义。

(3)形式化(Formal):精确的数学描述,可以被计算机处理的。

(4)共享(Shared):本体中反映的知识是大多数人达成共识的,而不是少数人的认知[4]。

3.2 本体是知识组织的工具

随着信息和知识呈指数级态势增长,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知识组织进行研究。知识组织的本质即是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知识的各种要素加以组织,促进知识的传播、提供和应用。随着语义网的发展和本体的出现,知识组织呈现与时俱进的特点。

本体与传统知识组织工具的比较:

知识组织的目标是有序化知识,从而为用户提供契合度高的知识。知识组织的工具能够有序的管理海量知识,为用户信息、知识的使用提供便利,它是人类知识结构进行表达和有组织的阐述的语义工具的统称。知识组织工具包括传统图书馆建立在文献单元基础上的分类法、标题表、叙词表以及更泛指的情报检索语言、标引语言,也包括网络时代的语义网和概念本体。主题法和分类法对知识的检索和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网络资源的几何级数的增长,传统的知识组织工具越来越难以对海量的信息进行有序化组织,因此本体被引入知识组织领域[5]。本体和主题法、分类法一样都是属于知识组织工具,但是他们组织信息的本质方法不同,分类法是居于范畴对信息和知识进行组织,而主题法和本体都是居于信息和知识的基础概念进行组织,它们在逻辑表达,组织结构、关系描述等方面都存在不同[6]。分类法和主题法中的类目描述语言都是规范的科学语言,而本体中的概念描述语言可以是自然语言或半自然语言;分类法和主题法组织的知识结构相对稳定,不能经常修改,但是本体组织的知识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的底层知识库与概念集可以随着学科领域的更新和发展随时进行修正和更新、复用,而且构建完成的领域本体概念掏空后的框架还可以作为其他领域本体的框架继续复用。

4.基于本体的虚拟社区知识组织模型

4.1 虚拟社区的成员参与层次分析

对虚拟社区内的成员进行层次分析,梳理信息流的基本流向,更加便利的管理社区内的信息和知识,消除大量的信息泛滥,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虚拟社区的成员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话题领导者。社区中为数较少的发文比较多的话题领导者,在社区中的知识贡献最大。这类成员的特点是非常乐于分享自己领域的专业知识及经验知识,具有一定的号召力,能够带动社区内的成员分享经验和知识。这个角色属于信息的提供者,对社区的知识库形成非常重要。

(2)浏览者。社区内数量最多的成员,这类成员一般不信息,随意的浏览一些信息就离开,又或者是需要查询一些信息而进入社区,他们属于沉默的围观者,是知识库的信息需求者[7]。

(3)潜伏者。这类成员在社区的时间会比浏览者长,并且在某个时刻还会对社区的话题提供建议或者是意见,在参与社区话题的过程中加速了社区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知识的传播。

(4)共享者。在与社区成员的沟通交流中经常些知识,自己的心得与经验进行共享。专业知识、拥有信息多的成员都是个人看法来转播知识,而专业知识相对较少的成员则是通过转载,评论等来传播其他成员的文章。这类成员促进了社区内的知识转化和传播[8]。

4.2 基于本体的虚拟社区知识组织模型分析

4.2.1 模型的结构分析

对虚拟社区的成员进行层次划分之后,各个层次的成员作为知识传输的节点形成了一个微观的知识供应链,他们之间的知识传递以本体为基础单位,提出一个基于本体的虚拟社区的知识组织模型,概念化的、定性的分析虚拟社区内的知识流动,系统的管理虚拟社区内的知识,促进社区的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9]。模型的基本结构如图1。

模型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基础数据层、网络服务层、本体语义层、知识服务层。

(1)基础数据层。虚拟社区内的所有成员在社区内、分享的资源以及他们之间进行的知识交流活动产生的信息都属于基础数据。社区内所有的基础资源都需要经过计算机的分析、处理才能转变成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2)网络服务层。网络服务层可以分为计算服务层、数据服务层、信息服务层。计算服务层:虚拟社区用户的海量信息形成的资源池,该层提供的服务包括资源发现和分配、资源监控、用户认证、任务调度或合作调度、容错处理等[10]。数据服务层:功能主要是通过分布式资源对共享的海量的数据进行集中的计算和分析。信息服务层:主要作用是为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服务接口,使各种异构数据资源能够相互访问。

图1 基于本体的虚拟社区知识组织模型

(3)本体语义层。这层储存的是对虚拟社区内信息的知识本体,是模型的核心结构,它包含了社区内所有信息的概念化形式,只要用户在社区进行知识检索,服务器都会对检索文字的概念,概念之间的关系,限制条件等进行具象本体化,将不规范的检索词进行语义推理,由此实现对不规范检索词的识别和转化。

不同虚拟社区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知识系统,它们的知识表示可能存在着语义的不同,形成知识库的异构性,从而造成知识无法集成共享,无法为用户的知识应用提供便利。本文利用本体把虚拟社区内的基本概念、属性、处理方法和内在关系形式化地表述出来,从而可以共享和重用这些表述。相同类型的虚拟社区本体是可以复用的,不仅消除单个虚拟社区内知识的语义歧义,多个虚拟社区在本体的基础上也可以实现知识的全面共享。

(4)知识服务层。网络服务层和本体语义层已经对虚拟社区内的海量信息进行了概念化的规范表示,系统得对社区内的杂乱无章的信息进行了有序梳理。知识服务层是在此基础上结合社区的成员层次疏通知识流动过程,从而便于对海量信息进行知识发现,促进知识的创新。

4.2.2 模型构建目的是知识创新

(1)模型的特征

1)模型构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知识创新,通过研究虚拟社区不同成员之间的知识流动,结合一定的知识管理技术,全面实现虚拟社区的知识共享和创新。

2)模型体现了虚拟社区的宏观和微观的知识流动和转化过程。宏观上了解虚拟社区收集、管理用户信息的过程以及不同虚拟社区之间数据异构集成的过程;微观上,虚拟社区的成员进行了明细分类,从知识需求、知识产生、知识传播、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关注知识的流动,规范了虚拟社区内的知识转化机制,规范得对虚拟社区进行知识管理,促进知识的创新。

(2)知识组织最终目的是知识创新

本文提出的基于本体的虚拟社区知识组织模型在消除各种资源歧义的基础上统一知识表示形式,实现用户对多样信息的全面共享,规范管理知识和信息,促进社区内用户的知识流动和传播,提高知识创新率,促进虚拟社区的发展。

知识组织的最终目的是知识的社会化应用,实现最大程度的知识共享,营造出一种良好的,人性化的知识管理方式。对虚拟社区内的信息资源进行组织管理不仅关注知识控制更注重知识创新,在协调控制虚拟社区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最终提高虚拟社区的知识创新,为用户的知识应用提供更多的便利。面对虚拟社区内的信息资源,通过一序列的整理、加工、揭示、控制、导航等步骤进行知识组织,然后各个层次的社区用户交互进行知识发现,从大量现有的或历史知识集中发现并找出最初未知、但最终可理解的有用知识,并用简明的方式显示出来,从而进一步致力于知识的创新与传播,并将其体现在实际应用中,最终实现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因此,知识组织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最终目的就是充分知识共享基础上的知识创新,并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创造出有价值的成果。

5.总结

虚拟社区成员的多样兴趣以及对更多知识的追求促使他们在社区内积极的交互产生了多样的异构信息,利用本体对社区内产生的信息进行统一表示,进行高效组织和管理促进了知识共享、加快了知识创新。总体来说,本研究提出的基于本体的虚拟社区知识组织模型的目的是为了高效的对虚拟社区进行知识组织,加速用户的知识创新,实现更多的价值成果,最终促进虚拟社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曾霞.基于Ontology的虚拟社群的知识库构建与应用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2.

[2]张毅.虚拟社区的演化及其自组织分析[D].重庆大学,2010.

[3]谢娟娜.本体技术在知识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

[4]张江.本体在领域知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7.

[5]孙兵.知识组织工具的发展趋势浅析——基于分类表、叙词表和知识本体的比较研究[D].图书馆学刊,2009,11:86-88.

[6]李薇.基于本体的知识组织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7]蔡俊翔.虚拟社区的两个维度[D].中南大学,2009.

[8]李中.用户参与虚拟社区的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大学,2011.

社区管理基础知识篇(2)

二、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面宽但不够深入的“万金油”现象;教学内容与时展脱节,没有特色课程和能力培养;专业实习困难,没有固定实习基地等。就民族院校而言,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定位趋同,缺乏特色当前,我国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一般为: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定位与国家教育部表述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几乎雷同。由于各民族院校均把教育部确定的培养目标作为定位目标,因而在课程设置方面基本统一,培养方案趋于一致,看不出不同院校间在培养定位上的差异性,也看不出不同区域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在教育定位上的差异。

(二)忽视工商管理专业在高教系统中的定位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要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有明确的定位,形成特有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然而,当前民族院校工商管理教育中常常存在与国内其他重点高校角色混同的问题。由于其他重点高校在人才、教学基础设施和资金等方面都拥有民族院校无法比拟的优势,如果民族院校盲目照搬国内重点高校的培养模式,势必失去自身的特色,更不可能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从而使其在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陷入被动和盲从。

(三)人才培养中体现不出“民族”特色许多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漠视本地区、本民族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渐偏离地方性的本义。这种盲目发展、盲目培养必然会使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难以适应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这不仅造成了工商人才培养中奇特的“供”“求”,也会造成因需而生难以就业而导致生源质量下降,从而使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陷入“生源差”“培养质量不高”“就业难”“生源差”恶性循环的怪圈。

(四)培养忽视当前的形势背景当前,民族院校面临着:(1)学科建设内涵不足,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不强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工商管理人才需求强劲的矛盾;(2)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与扩大招生规模、提高教学质量的矛盾;(3)扩招带来的生源质量相对下降与人才需求规格不断提高的矛盾;(4)民族院校地处民族地区的区位劣势、信息闭塞、品牌弱势与人才的引进和稳定的矛盾等。由于上述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使得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在学生生源质量、人才培养过程和毕业生就业等方面难以与其他同专业的重点院校争风而处于不利地位。

三、民族院校培养复合型本科人才的必要性

(一)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实用型工商管理人才的需要工商管理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综合性学科。事实上,在企业没有不涉及技术的纯管理,管理和技术常常是一对共生体。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工商管理人才,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要有广泛的技术知识或语言知识。过去那种培养纯管理人才的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已是势在必行。在人才招聘现场,我们已能深深感受到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青睐和招聘。复合型人才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融于一身的人才。复合型人才具有多方面能力且在某方面能出类拔萃。在知识方面,复合型人才首先具有宽厚的学科基础,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且能自如地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其次,复合型人才的知识具有交融性。复合型人才兼有的多学科知识并非无关联的松散知识,这些知识往往具有互补性、交融性,这些知识相互交叉、融合就形成了新的知识体系,而这种新知识体系有助于复合型人才构建新的思维模式并成为其综合能力提升的始点,这不仅有助于解决本学科、本专业的问题,而且更容易有所创造。事实上,学科知识能否融合并综合地发挥作用是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标志。在能力方面,复合型人才首先是综合能力强。宽厚的基础和多学科知识的融合虽然有助于能力的形成和提升,但绝不是各学科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取长补短而在多种能力基础上形成新的综合能力;其次是能力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可以通过融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而超越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极限,形成一种全新的思维定势来思考各种管理问题并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当前我国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着大量管理难题,这些难题的解决仅依靠过去的习惯和思维定势显然难以解决,必须从多角度、多学科进行创造性思考才能解决,而这显然有赖于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

(二)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大部分少数民族分布在社会和经济相对落后的省、区和市。虽然民族地区的面积有690万平方公里,人口也有3.69亿,但其经济总量仅为全国的17%,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总体来说还处于相对落后状态。民族地区发展的滞后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了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因此,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已成为我党和我国政府必须面对且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众所周知,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经济要发展,企业须振兴。而人才,尤其是工商管理人才又是地区企业振兴的关键和基础。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但目前国内民族院校在为民族地区培养优秀管理人才,尤其是复合型管理人才方面还做得很不够,不能满足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顺应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必将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三)是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生存发展的需要据统计,在全国的700所本科院校中,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学校就有356所之多,约占高校总数的53%,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竞争是多么激烈。在这些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高校中,民族院校由于地处民族地区,无论是师资条件、生源还是其他办学条件都难以和东、中部其他院校相比,缺乏竞争力。民族院校要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走特色之路,培养满足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唯有如此才是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生存之道。

四、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的教学定位

要确定合理的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必须进行人才培养定位。为此,我们有必要先了解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科特征。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工商管理专业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管理方法众多且各有千秋,没有统一的应用标准。在应用各种管理方法时必须根据管理的情景来选用管理方法;二是管理理论多,适用面广。对于各理论,除理解和记忆外,更重要的是把学到的理论转变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在适宜场合加以灵活运用;三是所学内容难以立竿见影。学生难以马上体会到学习的效果,往往是在今后较长的工作中才能体会到它的用处。根据民族院校的特点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科特征,我们认为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复合型本科人才教学的定位应该是:

首先,要以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是毕业生就业的基础,是专业发展的生命线。民族院校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在教学中必须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根据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特点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必要的调整,切不可照搬照抄其他院校的培养模式,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让学生学以致用,为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其次,要在夯实学科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突出能力培养。不同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虽不尽相同,但相同专业人才素质的基本结构是相似的。为此,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处理好能力教育、通才教育和专业教育三者的关系,做到以学科知识教育为基础来构建学生的综台能力体系和知识体系,不仅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知识基础,也为其构建有竞争力的实践能力奠定能力基础;

再次,要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创新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的灵魂。当今国内外的经济、政治环境变幻莫测,由此导致企业的许多管理问题可谓是日新月异,这些新问题、新情况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可循,需要管理者用智慧创造性地去解决,否则,企业将永远深陷“问题”的泥潭。没有创新,企业就只能是跟随者,难以成为领跑者。因此,新时代的工商管理复合型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开拓能力。

最后,要立足地方,体现“民族”底色。民族院校在为民族地区培养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的过程中,要立足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培养具有自身特色的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如广西民族大学地处广西南宁市,毗邻东南亚国家,办学宗旨是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走“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三性结合的道路。基于此,广西民族大学在工商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中就应深挖“三性”特色,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实施“3+1”模式着力培养具有东盟国语言能力的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

五、民族院校工商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路径

(一)应有清晰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管理学理论认为,做任何事情都要根据目标来选择手段和方法。因此,民族院校在实施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时,必须首先理性地确定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设置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时,学校不仅要充分考虑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特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基础、学校自身的师资队伍结构、可复合的专业状况等,而且还要考虑民族地区工作环境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如产业结构现状及趋势、企业结构、区域分布状况及趋势等因素,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切不可随大流或好高骛远。如此制定的人才目标才具有可操作性和培养指导作用;否则,就只能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种摆设,毫无用处。

(二)强化课程体系建设,构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建设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遵行的往往是“专才”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方面尽管也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分,但课程结构较为单一,且设置的基础课知识面狭窄,仅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服务,且缺少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所需要的人文社科和理工科课程。专才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把人才培养局限于本专业学科之内,而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把专业教育与一般教育相结合,要为扩充学生的其他专业学科知识奠定基础。显然,过去的课程体系不利于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必须进行课程体系的综合化改革。所谓课程体系的综合化就是将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与一般教育结合起来,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融入到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三者兼顾、齐头并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进行课程体系的综合化改革也切忌在课时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否则,也将收效甚微,得不偿失。

(三)必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工商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实践环节能使学生面对各种现实难题而深刻认识到构建复合知识体系的重要性而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热情,从而最终成为符合目的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实践环节能加快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用技能的速度,也能加快学生将不同学科知识融合的速度。为此,学校应该与企事业单位或科研机通过实行“3+1”或“3+0.5+0.5”的模式进行教育合作,以提升民族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水平。

(四)建设一支与培养复合型人才相一致的师资队伍众所周知,师资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必定会给人才的培养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且也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教育人、培养人的教师,如果不懂得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就难以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因此,教师必须善于运用系统的方法,精心训练学生自学能力,促使学生朝着创造性思维的方向发展。课堂教学、社会实践、考试制度等,都要通盘考虑,周密安排,使教学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合力,为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奠定基础。教师队伍建设要看重提高全面素质,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表现为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办好教育,教师是关键;提高学生素质,教师同样是关键;在基本素质方面,除了在政治上有较高的素质,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必须拥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艺术。此外,还应掌握相关学科知识。教师队伍不能只重数量,不顾质量,更应注重能力和实绩,还要看是否掌握了传授知识的技能和教育艺术。

社区管理基础知识篇(3)

1研究方法与对象

(1)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运用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

(2)研究对象。是主要以吉林省的长春地区、吉林地区、白城地区为研究对象。

2结果与分析

2.1东北地区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吉林省的各主要地区进行实际调查,各高校专业办学规模有了迅速的发展,虽然办学规模达到快速发展阶段,但是,我国的社会体育专业教育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体系,适应我国东北地区体育发展需要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

2.2社会体育专业教育内容的总体框架

(1)教育内容的构成。根据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本专业的教育内容包括普通教育、综合教育和专业教育三部分。由本专业的教育内容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包括普通教育知识体系、综合教育知识体系和专业教育知识体系。(2)学分、学时修读要求。建议本专业学士学位的修读总学分原则上位160-180学分。教育内容的学分比例见学分分配比例表,各类课程内容学时为2560-2880学时(可按16-18学时/学分计算,本规范以16学时/学分计算)。WwW.133229.coM

2.3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

(1)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的框架。本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由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构成。基础知识包括体育科学基础知识、社会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专业知识主要由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管理和体育社会工作等知识构成;专业实践由社会调查、专业实践设计、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构成。

(2)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的基本内容。根据东北地区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本规范对专业教育内容知识体系中的不同知识领域做出相应的界定教育内容的设计如下:①基础知识: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技能、相关学科。②专业知识: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等。③专业实践:社会体育实践:社会调查、专业实践设计、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

2.4专业教育内容的课程体系

按照本专业的知识(技能)领域要求,东北地区根据地区特色构建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

(1)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是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属于必修课程,是专业教育内容的基础知识,为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专业基础课程及知识单元概括:课程名称:体育学概论、社会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科研方法、体能训练、社会体育基本运动项目。

基本要求:社会体育专业基础课程应按照上述内容设置。社会体育基本运动项目应在健身类基本运动项目和球类运动项目中各选一项,每个项目课程建议2个学分。

(2)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重点突出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是专业教育内容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应用操作能力。

专业方向课程及知识单元:专业方向课程(下转第192页)(上接第179页)属于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偏重于社会体育领域中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专业方向课程内容的涉及领域比较广泛,考虑到东北地区不同地区存在的较大差异性,以及社会体育发展状况的不平衡。本规范设置健身与娱乐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三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建议修读学分为25-30。

专业方向课程及知识单元基本要求:在设置专业方向课程根据培养方向规格的要求,以某一方向课程为主进行设置,也可以适当兼顾其他方向课程,形成本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

(3)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主要突出与本专业相关联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专业必修课程内容的拓展与补充,使学生具备较宽的适应面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专业选修课程分为限制性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建议修读学分:35-45,限制性选修课程约20学分,任意选修课程约25学分。

(4)实践教学内容及体系。

社会调查:在第一学期安排不少于1周的时间进行社会调查。使学生深入实地了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了解社会体育发展情况、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状况、街道或社区体育开展情况、各类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运作机制与市场发展前景。完成一份社会调查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在第二学年安排不少于2周的专业见习。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体育企事业单位的机会,了解社会体育所涉及的各类工作岗位的情况。见习期间记录见习日志,完成一份见习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专业实践设计:在第三学期安排不少于2周的专业实践设计。专业实践设计包括健身技术指导、体育营销与管理策划、全民健身活动推广、体育中介服务等内容。主要的目的是为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应用机会,为专业实习奠定基础。建议学生结合专业学习的方向,最少选择一项内容,设计一份完整的策划书和计划书,通过一定的实践,最终形成一份为专业实践设计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专业实习:在第四学期安排不少于10周的专业实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合理地安排专业实习岗位,实习岗位主要是管理岗位、技术指导岗位、销售岗位等。实习期间记录实习日志,完成一份实习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毕业论文:在第四学年安排毕业论文撰写及答辩。根据学生的选题配备指导老师,并通过论文答辩。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3结论

随着东北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健全和完善,社会体育的生活化主要体现在公益性和社区、单位福利型持续发展、准经营型大幅度增长、商业经营型逐步发展。因此,在此现状下,在高校建立一套社会体育专业的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来培养符合东北地区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促进东北地区社会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社区管理基础知识篇(4)

2云阳桥社区建设实践探索

云阳桥社区是“全国和谐示范社区”、江苏省“和谐示范社区”“文明社区”“、绿色社区”。在社区建设过程中,注重将社区建设成服务功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的生态社区。我们结合社区建设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深入建设和谐社区、科技社区,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和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社区为载体,以信息化应用示范为基础,通过社区制度建设、服务体系完善,将宣传和推广新知识,推进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和公共事业新产品的推广应用作为途径,把社区建设成为“新知识普及、新技术示范、新产品应用”的三新科技社区作为目标,力争使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社区居民,实现居民的智慧生活、平安生活、低碳生活。

3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内容

社区服务架构分三层,其中数据支撑层构建以社区居民为基础的基础信息数据库,以社区党建、计生等管理为主的业务处理数据库、社区服务为主的服务信息数据库以及与移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接口信息。应用服务层主要提供居民的各项服务和社区业务管理,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可通过电脑、手机等多种方式访问,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3.1社区门户网站

建设社区门户网站,进行社区基本情况和服务信息的宣传,包括社区新闻、政策法规、社区服务等,为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可沟通交流的平台。

3.2社区管理服务系统

主要是对居民信息、劳动就业、居民健康、社区服务、民政事务、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文化教育、社区党建等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提升社区管理效率,增强社区服务能力,方便社区沟通交流,服务社区经济建设,实现基层社区管理创新发展目标。

3.3物业管理系统

通过公共服务、企业服务和业主服务等功能,在物管和居民之间构建了一个适时、有效的沟通平台,改进和提高物业公司的软服务,成为沟通物管企业、社区工作人员与居民的桥梁,降低社区管理运营成本。系统包括以下内容:亲情提示、社区介绍、社区配套、物管人员、物管电话、物管指南、特约服务、收费标准、业主调查;业主对本户房产信息、车位到期信息、水电气抄表信息、报修信息、物水电气信息等的自助查询,及在线报事、在线预约和在线投票等。

3.4社区居民健康服务查询系统

系统对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进行宣传,并在统一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上提供医疗保险的政策与制度检索、个人健康档案和医疗保险帐户信息查询,提供医疗健康咨询服务。社区居民通过对系统的使用及熟悉,普及信息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计算机的推广使用提高劳动者素质,形成一定数量的计算机用户群体。

3.5社区安防监控管理系统

在社区已有的安防监控管理的基础上,集成监控与管理功能,使工作人员能够便捷地进行社区安防监控系统的操作,对公共区域、重点区域、敏感区域等进行便捷的监视、控制和管理,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保护社区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并可有效提高物业管理和服务质量和效率,最终提升社区的安全生活品质。

社区管理基础知识篇(5)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一方面,通过有效的个人知识管理取得竞争优势,以此促进知识生产和个人能力的提升,这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虚拟社区的飞速发展为知识的获取、共享、交流和创新提供了平台和环境,它弥补了单一的个人知识管理软件重资源管理而轻交流协作的不足,使知识的交流、共享和协作贯穿于个人知识管理的全过程,有力的促进了知识的创新和应用。因此,如何充分利用虚拟社区为个人知识管理提供的良好平台和环境,通过不断交流和协作实现知识的创新和个人能力的提升,是需要研究的现实问题。

1个人知识管理与专业虚拟社区

1.1个人知识管理

传统的个人知识管理包括三层含义:其一,对个人已经获得的知识进行管理;其二,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新的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特色;其三,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及长期以来形成的观点和思想,再加上别人的思想精华,去伪存真,激发创新出新的知识。随着知识管理的发展,过去以信息资源为核心的个人知识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交流、共享与协作在个人知识管理中作用越来越重要。davepolllad等人认为,个人知识管理发展的重心将转向情景与联结。过去个人知识管理以知识或信息为核心,注重知识的获取、存储及扩散,而新的个人知识管理模式则是以个体生产能力的提高为目的,并在实施过程中更加注重与他人的相互探讨并建立联结,强调及时与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相关人士进行联系,取得他们的相关知识与建议,并应用于正在解决的问题中。因此,如何为个人知识管理提供更好的情景和联结平台则是个人知识管理所面临的新问题。该团队将个人知识管理的要素确定为建立知识获取网络、管理知识获取过程、管理个人知识内容、促进个人生产力的提高四个方面。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凸现了个人知识管理中“社会网络”层面的应用,对于研究网络环境中个人知识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笔者认为,个人知识管理的核心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讲:(1)将知识明晰化和体系化。一方面将现有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深度加工,或将决策信息知识化,实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间的转化;另一方面是构建一个探究与解决问题的个性化知识体系,使知识能更明晰、更准确的表达、查找和利用。(2)创建有利于知识共享和协作的平台,注重与他人的相互探讨并建立联结,使知识能更快的传递到需要的地方,将有效的思想转化成行动,实现知识的创新和应用。

对于专业知识工作者而言,这样的需求就显得更为迫切。在专业领域内进行广泛的知识和信息共享,有效的知识交流和协作,对于促进个人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专业虚拟社区则正好为专业人员个人知识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专业虚拟空间中,社区成员以个人知识空间为基础,借助社区平台进行交流和协作,网罗专业人脉,共享专业信息和资源,把握专业研究方向,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

1.2专业虚拟社区

专业虚拟社区是由虚拟社区的概念演绎而来。英国学者霍华德?莱因古德在其拟社区》一书中指出,社区源自于计算机中介传播所建构而成的虚拟空间(cyberspace),是一种社会集合体(socialaggregation),它的发生基于虚拟空间上有足够的人、足够的情感与人际关系在网络上长期发展,是以虚拟身份在网络中创立的一个由志趣相同的人们组成的均衡的公共区域。本文认为,虚拟社区是具有相同的工作经历或共同兴趣、目标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的群体,以参与者为核心,依靠信息技术支持,通过社区成员间的相互交流和协作而建立联系的社区环境,包括bbs论坛、群组讨论、在线聊天、交友、个人空间、无线增值服务等形式在内的网上交流空间。网络社区聚集了具有共同兴趣的“社区居民”,为个人知识管理提供了知识交流、共享和协作的平台,这正与社区成员之间相互探讨并建立联结的需求相切合。

专业虚拟社区,顾名思义,其社区成员主要是由专业人员组成。这里的专业人员是指具有某领域专门知识以及解决问题能力、能够胜任工作并且能通过交流和反映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质的人。例如,教师、律师、医生、咨询师等。因此,专业虚拟社区与一般虚拟社区有很多不同,专业社区中的成员一般拥有共同的标准和价值观,有能力共享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与其他社区成员进行专业对话。在专业虚拟社区中,社区成员可以公开参与社区活动而不用隐瞒其专业目的,他们像团队一样相互交流和协作,以实现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促进专业领域的发展。目前很多专业领域,如:教师、医生、作家等都有相关的专业虚拟社区。

2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的优势

专业虚拟社区不仅具有一般网络社区所具有的开放性、共享的特征,能够提供良好的交流协作平台,而且由于社区中的知识信息资源、社区成员、社区活动都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因此与一般个人知识管理软件相比,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具有独特的优势。

2.1主题明确。目的性强

社区活动明确的主题和目的性是专业社区最显著的特征。在专业虚拟社区中,社区成员具有相同或相关的专业和职业背景,社区活动也都是围绕着相关的专业或职业展开的。获取专业知识、展开专业探讨,进行专业协作,提升专业素养是社区成员参与社区活动的主要目的。也就是说,专业虚拟社区中的知识信息都是经过筛选和整合的,去除了那些无关的知识和信息噪音;专业虚拟社区中的成员都具有相关知识和职业背景,参与者可以得专业帮助并进行专业协作。这就大大减少了无关信息的干扰,降低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成本。

2.2体现开放性和共享理念

相对于个人知识管理软件而言,建立在专业虚拟社区中的个人知识管理平台更好的体现了开放性和共享理念。社区中的成员就像是大家庭中的一分子,他们通过社区中专门的知识交流和共享空间,贡献知识,交流心得,并从他人那里获得新知识,开放和共享理念在此得到充分的实践和应用。此外,专业虚拟社区是一个面向大众的开放空间,期待吸纳更多专业人员参与其中。因此,将个人知识管理内置于社区之中,培养社区成员开放共享的意识,是个人知识管理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个人实现知识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

2-3有利于专业交流和协作

第一,专业虚拟社区具有很强的专业特色,社区成员可以公开参与社区活动而不用隐瞒其专业背景和学术目的,方便知识更广泛、更深入的交流。第二,社区中聚集了该专业领域不同层级的成员,每个人的侧重点和专长也会有所不同,在专业目标的共同愿景下,社区成员可以像团队一样交流和协作,共同促进专业目标的实现。第三,专业虚拟社区中知识的交流、共享和协作并不是个人知识管理的一个阶段,而是贯穿于个人知识管理的全过程。从建立知识获取网络、管理知识获取过程、管理个人知识内容到促进个人能力提高,交流、共享和协作都融入其中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2.4实现虚拟与现实的结合

专业虚拟社区中的成员因相同的专业目的聚集在一起,在虚拟情景下所进行的交流、共享和协作与现实中专业的发展紧密相关,其研究成果也最终将应用于实践之中,促进整个专业领域的发展。从某方面来讲,一个权威的专业虚拟交流社区引领着该专业或职业发展的方向。同时,社区成员学术思想的表达和共享,交流和协作,也可以提高个人在现实中的学术地位,给专业新人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也可能促进新的学术引导者的产生。

3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的实现过程

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潜力。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的具体过程,是以个体已有知识构建和积累为基础,以个人能力的提升为最终目标,依靠交流协作平台和个人空间管理平台的支持逐步实现的。个人知识管理的目的在于将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和知识进行系统地组织,将无序的信息片断转化成系统性的应用知识,使其成为自身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当这部分知识转化为个人能力后,也就成为个人能力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知识积累。

(1)个体知识的构建和积累。个人知识的构建和积累是个人知识管理的起点和基础,个人知识的拓展和能力的提升总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和能力之上。此外,专业虚拟社区中社区活动具有明确的主题和目的性,因此,参与社区活动的成员自身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积累,才有能力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与协作。这是参与社区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2)知识需求分析与表达。在已有知识构建和积累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社会经历、人际关系、能力素质对个人的知识需求进行分析,明确表达知识需求和发展方向,是个人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它是为个人知识增值和能力提升找到突破口,为个人知识管理树立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另一方面,通过对知识需求的分析,明确自己对知识的定位,该知识的现实作用以及知识学习中所要付出的成本,以便随时调整和修改自己的知识需求体系,完善自身的知识构建。

(3)知识的获取与组织。明确知识需求之后,根据这些需求获取相关的知识并对其进行组织。知识的获取包括显性知识获取和隐性知识获取。在专业虚拟社区中,成员通过各种工具和方式,如:bbs、e.mail、在线咨询、共享专区等最大限度地进行知识的交流、共享和协作,获取所需的专业知识,并根据自身知识需求,对这些知识进行条理化、有序化和系统化,将其纳入到个人知识空间之中,以便于个人知识内容的更新、修改、共享和管理,为知识的内化提供便利。.

(4)知识的应用与验证。知识的获取和组织并不能使外在的客观知识转化为内在的主观知识,而且知识价值的体现也是与特定的情景相联系的。只有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和学习之中,才能将这些静态的知识激活,真正实现知识的转移。此外,知识管理的成果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践的应用中去,从应用中获得体验,也是实现知识创新必不可少的环节。

(5)知识的重组与创新。在实现知识转移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与个人已有的知识构建和积累相碰撞,与特定情境的知识相结合,对已有知识进行更新和修正,就会激发出新知的火花。知识交流——应用反馈——修正更新,这一过程的不断反复,新的知识就创造出来了。知识的重组与创新与知识的应用与验证密不可分。

(6)个人能力的提升。个人能力的提升是个人知识管理的落脚点,也是人们实施个人知识管理的根本动力。当然,个人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个单一的阶段,而是在知识的获取、应用和创新中潜移默化的得到提升,个人能力的提升最终将转化为个人知识的构建和积累,成为个人能力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基石。

4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实现的必备条件

4.1交流与共享

从个体知识的构建到新的知识转化为个人能力,交流、共享和协作始终贯穿于个人知识管理的全过程,是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的特色和最大优势所在。个体知识的构建和积累是进行知识交流、共享和协作的资本,整个个人知识管理过程都是构架在这一能力资本的基础之上的。知识交流是知识需求分析的有效方法,知识共享是知识获取的主要途径,知识协作是知识应用的良好平台,而知识的重组与创新,个人能力的提升更是融于知识共享、交流和协作之中。因此,交流、共享与协作的理念是个人知识管理的精髓,交流、共享与协作的行为是个人知识管理的具体实践,交流、共享与协作的技术平台是个人知识管理实现的有力保障。

4.2技术平台

社区管理基础知识篇(6)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一方面,通过有效的个人知识管理取得竞争优势,以此促进知识生产和个人能力的提升,这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虚拟社区的飞速发展为知识的获取、共享、交流和创新提供了平台和环境,它弥补了单一的个人知识管理软件重资源管理而轻交流协作的不足,使知识的交流、共享和协作贯穿于个人知识管理的全过程,有力的促进了知识的创新和应用。因此,如何充分利用虚拟社区为个人知识管理提供的良好平台和环境,通过不断交流和协作实现知识的创新和个人能力的提升,是需要研究的现实问题。

1个人知识管理与专业虚拟社区

1.1个人知识管理

传统的个人知识管理包括三层含义:其一,对个人已经获得的知识进行管理;其二,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新的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特色;其三,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及长期以来形成的观点和思想,再加上别人的思想精华,去伪存真,激发创新出新的知识。随着知识管理的发展,过去以信息资源为核心的个人知识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交流、共享与协作在个人知识管理中作用越来越重要。davepolllad等人认为,个人知识管理发展的重心将转向情景与联结。过去个人知识管理以知识或信息为核心,注重知识的获取、存储及扩散,而新的个人知识管理模式则是以个体生产能力的提高为目的,并在实施过程中更加注重与他人的相互探讨并建立联结,强调及时与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相关人士进行联系,取得他们的相关知识与建议,并应用于正在解决的问题中。因此,如何为个人知识管理提供更好的情景和联结平台则是个人知识管理所面临的新问题。该团队将个人知识管理的要素确定为建立知识获取网络、管理知识获取过程、管理个人知识内容、促进个人生产力的提高四个方面。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凸现了个人知识管理中“社会网络”层面的应用,对于研究网络环境中个人知识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笔者认为,个人知识管理的核心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讲:(1)将知识明晰化和体系化。一方面将现有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深度加工,或将决策信息知识化,实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间的转化;另一方面是构建一个探究与解决问题的个性化知识体系,使知识能更明晰、更准确的表达、查找和利用。(2)创建有利于知识共享和协作的平台,注重与他人的相互探讨并建立联结,使知识能更快的传递到需要的地方,将有效的思想转化成行动,实现知识的创新和应用。

对于专业知识工作者而言,这样的需求就显得更为迫切。在专业领域内进行广泛的知识和信息共享,有效的知识交流和协作,对于促进个人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专业虚拟社区则正好为专业人员个人知识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专业虚拟空间中,社区成员以个人知识空间为基础,借助社区平台进行交流和协作,网罗专业人脉,共享专业信息和资源,把握专业研究方向,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

1.2专业虚拟社区

专业虚拟社区是由虚拟社区的概念演绎而来。英国学者霍华德?莱因古德在其拟社区》一书中指出,社区源自于计算机中介传播所建构而成的虚拟空间(cyberspace),是一种社会集合体(socialaggregation),它的发生基于虚拟空间上有足够的人、足够的情感与人际关系在网络上长期发展,是以虚拟身份在网络中创立的一个由志趣相同的人们组成的均衡的公共区域。本文认为,虚拟社区是具有相同的工作经历或共同兴趣、目标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的群体,以参与者为核心,依靠信息技术支持,通过社区成员间的相互交流和协作而建立联系的社区环境,包括bbs论坛、群组讨论、在线聊天、交友、个人空间、无线增值服务等形式在内的网上交流空间。网络社区聚集了具有共同兴趣的“社区居民”,为个人知识管理提供了知识交流、共享和协作的平台,这正与社区成员之间相互探讨并建立联结的需求相切合。

专业虚拟社区,顾名思义,其社区成员主要是由专业人员组成。这里的专业人员是指具有某领域专门知识以及解决问题能力、能够胜任工作并且能通过交流和反映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质的人。例如,教师、律师、医生、咨询师等。因此,专业虚拟社区与一般虚拟社区有很多不同,专业社区中的成员一般拥有共同的标准和价值观,有能力共享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与其他社区成员进行专业对话。在专业虚拟社区中,社区成员可以公开参与社区活动而不用隐瞒其专业目的,他们像团队一样相互交流和协作,以实现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促进专业领域的发展。目前很多专业领域,如:教师、医生、作家等都有相关的专业虚拟社区。

2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的优势

专业虚拟社区不仅具有一般网络社区所具有的开放性、共享的特征,能够提供良好的交流协作平台,而且由于社区中的知识信息资源、社区成员、社区活动都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因此与一般个人知识管理软件相比,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具有独特的优势。

2.1主题明确。目的性强

社区活动明确的主题和目的性是专业社区最显著的特征。在专业虚拟社区中,社区成员具有相同或相关的专业和职业背景,社区活动也都是围绕着相关的专业或职业展开的。获取专业知识、展开专业探讨,进行专业协作,提升专业素养是社区成员参与社区活动的主要目的。也就是说,专业虚拟社区中的知识信息都是经过筛选和整合的,去除了那些无关的知识和信息噪音;专业虚拟社区中的成员都具有相关知识和职业背景,参与者可以得专业帮助并进行专业协作。这就大大减少了无关信息的干扰,降低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成本。

2.2体现开放性和共享理念

相对于个人知识管理软件而言,建立在专业虚拟社区中的个人知识管理平台更好的体现了开放性和共享理念。社区中的成员就像是大家庭中的一分子,他们通过社区中专门的知识交流和共享空间,贡献知识,交流心得,并从他人那里获得新知识,开放和共享理念在此得到充分的实践和应用。此外,专业虚拟社区是一个面向大众的开放空间,期待吸纳更多专业人员参与其中。因此,将个人知识管理内置于社区之中,培养社区成员开放共享的意识,是个人知识管理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个人实现知识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

2-3有利于专业交流和协作

第一,专业虚拟社区具有很强的专业特色,社区成员可以公开参与社区活动而不用隐瞒其专业背景和学术目的,方便知识更广泛、更深入的交流。第二,社区中聚集了该专业领域不同层级的成员,每个人的侧重点和专长也会有所不同,在专业目标的共同愿景下,社区成员可以像团队一样交流和协作,共同促进专业目标的实现。第三,专业虚拟社区中知识的交流、共享和协作并不是个人知识管理的一个阶段,而是贯穿于个人知识管理的全过程。从建立知识获取网络、管理知识获取过程、管理个人知识内容到促进个人能力提高,交流、共享和协作都融入其中并发挥着重要作用。

2.4实现虚拟与现实的结合

专业虚拟社区中的成员因相同的专业目的聚集在一起,在虚拟情景下所进行的交流、共享和协作与现实中专业的发展紧密相关,其研究成果也最终将应用于实践之中,促进整个专业领域的发展。从某方面来讲,一个权威的专业虚拟交流社区引领着该专业或职业发展的方向。同时,社区成员学术思想的表达和共享,交流和协作,也可以提高个人在现实中的学术地位,给专业新人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也可能促进新的学术引导者的产生。

3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的实现过程

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潜力。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的具体过程,是以个体已有知识构建和积累为基础,以个人能力的提升为最终目标,依靠交流协作平台和个人空间管理平台的支持逐步实现的。个人知识管理的目的在于将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和知识进行系统地组织,将无序的信息片断转化成系统性的应用知识,使其成为自身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当这部分知识转化为个人能力后,也就成为个人能力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知识积累。

(1)个体知识的构建和积累。个人知识的构建和积累是个人知识管理的起点和基础,个人知识的拓展和能力的提升总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和能力之上。此外,专业虚拟社区中社区活动具有明确的主题和目的性,因此,参与社区活动的成员自身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积累,才有能力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与协作。这是参与社区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2)知识需求分析与表达。在已有知识构建和积累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社会经历、人际关系、能力素质对个人的知识需求进行分析,明确表达知识需求和发展方向,是个人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它是为个人知识增值和能力提升找到突破口,为个人知识管理树立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另一方面,通过对知识需求的分析,明确自己对知识的定位,该知识的现实作用以及知识学习中所要付出的成本,以便随时调整和修改自己的知识需求体系,完善自身的知识构建。

(3)知识的获取与组织。明确知识需求之后,根据这些需求获取相关的知识并对其进行组织。知识的获取包括显性知识获取和隐性知识获取。在专业虚拟社区中,成员通过各种工具和方式,如:bbs、e.mail、在线咨询、共享专区等最大限度地进行知识的交流、共享和协作,获取所需的专业知识,并根据自身知识需求,对这些知识进行条理化、有序化和系统化,将其纳入到个人知识空间之中,以便于个人知识内容的更新、修改、共享和管理,为知识的内化提供便利。.

(4)知识的应用与验证。知识的获取和组织并不能使外在的客观知识转化为内在的主观知识,而且知识价值的体现也是与特定的情景相联系的。只有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和学习之中,才能将这些静态的知识激活,真正实现知识的转移。此外,知识管理的成果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践的应用中去,从应用中获得体验,也是实现知识创新必不可少的环节。

(5)知识的重组与创新。在实现知识转移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与个人已有的知识构建和积累相碰撞,与特定情境的知识相结合,对已有知识进行更新和修正,就会激发出新知的火花。知识交流——应用反馈——修正更新,这一过程的不断反复,新的知识就创造出来了。知识的重组与创新与知识的应用与验证密不可分。

(6)个人能力的提升。个人能力的提升是个人知识管理的落脚点,也是人们实施个人知识管理的根本动力。当然,个人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个单一的阶段,而是在知识的获取、应用和创新中潜移默化的得到提升,个人能力的提升最终将转化为个人知识的构建和积累,成为个人能力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基石。

4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实现的必备条件

4.1交流与共享

从个体知识的构建到新的知识转化为个人能力,交流、共享和协作始终贯穿于个人知识管理的全过程,是专业虚拟社区中个人知识管理的特色和最大优势所在。个体知识的构建和积累是进行知识交流、共享和协作的资本,整个个人知识管理过程都是构架在这一能力资本的基础之上的。知识交流是知识需求分析的有效方法,知识共享是知识获取的主要途径,知识协作是知识应用的良好平台,而知识的重组与创新,个人能力的提升更是融于知识共享、交流和协作之中。因此,交流、共享与协作的理念是个人知识管理的精髓,交流、共享与协作的行为是个人知识管理的具体实践,交流、共享与协作的技术平台是个人知识管理实现的有力保障。

4.2技术平台

社区管理基础知识篇(7)

火灾事故基于本身的突发性、可见性、破坏性及当前媒体的高关注度,已成为政府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建外街道充分利用社会力量的服务功能和技术专业,通过购买社会消防技术专业机构科学化、系统化的服务,推进了地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消防工作任务重

建外街道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任务重,压力大。集中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辖区城市体量大,消防力量弱

建外街道聚集着2万余家企业,200余栋现代化的商务楼宇、公寓、写字楼,形成了典型的楼宇社会。以国贸三期为代表的139栋高层、超高层建筑林立,另有18处高层、17处超高层建筑正等待建设,总建筑面积达500余万m2。3.4万户常住居民和1.7万流动人口分布在辖区各个不同层次的居民小区。

与巨大的城市体量相比,消防工作人力资源有限、专业技术能力匮乏。消防安全管理形成了“消防力量基本不变”与“消防任务成倍递增”的失调局面。

消防安全管理手段单一

消防安全管理基础薄弱,管理手段简单陈旧,主要表现在消防信息化建设进展缓慢,基础信息采集不及时、不全面,研判水平不足,利用率不高,消防安全管理“高成本低效益”的现象较为突出。

消防安全评价体系僵化

当前政府消防工作主要以火灾指标作为评判成效标准,火情数量和火灾情况成为消防工作的主要评价标准,并未将各地区区位特点、风险源、消防安全布局、公共消防设施配置和经费保障等因素纳入评价内容。

消防安全评价办法缺乏常态化、科学化和系统性,不能完全体现出消防基础的真实情况。

专业介入 消防工作专业化

为克服上述问题,经多方对比、筛选,建外街道办事处与一家专业消防技术支持单位(其技术服务人员多为消防武警退役人员或具有大型楼宇、企业消防安全技术工作从业经历)建立合作,对地区进行消防系统化指导及技术服务。

具体服务内容包括:

消防安全检查

对地区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制定完善的消防安全检查计划:

每日对各社区5个以上的经营性单位进行日常防火巡查。每周对地区重点餐饮经营类单位进行1次防火巡查。每月对消防重点单位进行1次针对消防中控室、设备运行情况、消防组织情况等内容的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对消防重点单位进行1次针对施工现场、内部安全隐患情况及人员消防技能常识掌握情况等内容的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对社区内经营性单位进行1次联合消防检查,主要内容为消防电气设施、设备运行及安全隐患情况;对各社区居民住宅进行1次针对电气线路、燃气线路、消防设施及火灾隐患的消防联合专项检查。

每年对消防重点单位进行1次针对消防基础设施情况、设备设施运行情况、消防管理体系建设、防火重点部位、消防培训体系、消防宣传体系、消防疏散演练等内容的消防安全全面检查。

在各类检查过程中,填写《现场检查记录单》《消防检查记录单》《消防隐患整改通知单》,妥善存档并定期向办事处提交。

消防安全培训

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每月对办事处相关职能科室、社区、社区民警进行1次消防基础培训、1次消防实操培训;对地区消防重点单位进行1次高层建筑火灾防控与处置、商业单位火灾防控与处置及消防法律法规培训;对社会一般单位进行1次消防基础知识培训、消防体系建设及消防法律法规培训;组织社区居民进行1次消防基础、消防体系建设、逃生疏散常识、消防法律法规培训。

每年对办事处相关职能科室、社区、社区民警,进行1次消防疏散演练组织流程的演练。

在各类消防安全培训过程中,制成《消防培训记录》,妥善留存并定期向办事处提交。

消防安全宣传

配合消防工作站及消防中队,每月在辖区内住宅社区、重点区域及人员密集单位开展1次宣传活动,以安全讲座、入户宣讲、悬挂横幅、发放材料、张贴海报等方式大力进行宣传教育,并在每季度组织社会单位人员进行消防疏散、逃生自救等演练宣传活动,同时协助各社区建立完善消防安全日常宣传发动机制。

在各类消防安全宣传过程中,制成《消防宣传记录》,妥善留存并定期向办事处提交。

基础数据收集

完成消防安全指数评定工作的基础数据收集工作,建立完善地区消防安全数据库,实时更新数据内容。

组织及网络化建设

按照地区实际情况划分责任片区,协助办事处、消防部门建立各片区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互助小组,形成片组化管理模式,并通过微信等新型网络平台,建立消防重点单位移动服务系统,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的实效性和互动性,随时下发各类通知通告等文件材料,并对各单位提出的消防问题进行在线解答服务。

创新模式 破解难题

从2014年4月开始,建外街道通过购买服务,逐步推进工作,消防安全管理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在消防安全检查方面,摸清了地区整体消防工作情况。对消防重点单位、一般单位、重点餐饮经营性单位、“六小”门店(小餐馆、小理发馆、小洗浴店、小店铺、小娱乐场所、小网吧,简称“六小”门店)、居民小区等服务对象的消防设施建设、管理体系建设等基本情况进行实地了解、仔细检查和科学分析。

根据实际情况划分各单位防火等级,逐一制定服务方案和检查评定标准,并为各单位提供切实可行的消防安全隐患整改方案。指导并协助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单位进行整改。每周向办事处提交工作进展报告、基础台账和《消防安全检查报告》等相关材料。每月与办事处相关科室和职能部门召开工作例会,汇报上月阶段工作情况,明确下月工作任务。上报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重大事项,由办事处统一协调解决。

同时,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评价办法和绩效考核体系,每季度对办事处及各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作出评价,形成评估报告。

在消防安全培训方面,通过初期消防安全基础知识培训,初步提高了各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意识和防控技能。

在消防宣传方面,通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在地区普及防火防灾和应急抢险知识,提高广大居民群众和社会单位的公共消防安全意识。

社区管理基础知识篇(8)

社区矫正工作在我们新疆还是新生事物,我就社区矫正工作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突出重点,强基固本,夯实“四个基础”

1.构建网络,夯实队伍基础。建立以专职队伍为主体,以志愿者队伍为补充的立体社区矫正网络,是做好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基础。作为社区矫正工作者要做到“知、细、严、情”。“知”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是行动的基础。具体讲:一是要知业务,面对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的社区矫正工作,要通过学习、讨论以及培训弄懂弄通相关业务知识,了解基本工作流程,知晓什么环节用什么工作方法该怎么做。二是要知矫正对象。要细致全面地了解校正对象的个人、家庭、社会关系、思想状况等综合情况。“细“是对矫正工作人员业务知识、能力水平、工作方法等综合素质的具体检验:一是要细致了解每一个校正对象的脾气秉性、文化程度、家庭条件、成长过程、犯罪原因等,对个别矫正对象还要反复了解,力争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要细致工作。对已判处刑法的矫正对象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只进行一次谈话教育就弃之不顾、不管不问了,要加强宣传教育和管理控制措施,开展经常化矫正。“严”是落实矫正工作各项制度、措施、规章、细则的重要手段:一是公平,只要矫正对象没有遵守矫正规定,就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方式大胆进行矫正。二是勤,即校正工作人员要勤说、勤记、勤观察、勤分析、勤走访,因为每个人的情绪都是按生物节律呈周期性变化的,矫正对象的情绪也是如此,矫正个案更不能一成不变。三是恒,管理控制矫正对象不能仅凭“三分钟热情五分钟冷”的态度去对待,否则容易造成矫正对象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影响矫正效果。

2.全面动员,夯实群众基础。社区矫正工作要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这是我们党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也是社区矫正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生命力所在。因此,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充分调动社区广大群众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积极性,特别要调动社区矫正志愿者的积极性,不断激发他们支持和参与的热情。要通过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不断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水平,实现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化发展。要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社区的楼栋和居民家中,散发宣传材料和播放制作的光盘,宣传、解答社区矫正业务知识。要精心构筑群防群治网络,全面推行定点哨、流动哨和义务哨的“三哨联动”机制,形成交叉、立体、全方位的群防群控网络。充分依靠市内各大报刊、杂志、电视台、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普及社区矫正知识,大力宣传社区矫正工作,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增进社会各界对此项工作的了解、关心和支持,扩大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影响。

3.筹建基地,夯实工作基础。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为开展经常性社区矫正工作搭建平台,努力做到整合社区资源,运用各方合力,提高矫正效果。第一,坚持依靠公安力量,切实体现矫正工作的严肃性。第二,利用社区图书室建立教育学习基地,为矫正对象赠送书籍和学习用品的同时保证了每月集中学习的质量和目的。第三,向社区单位及物业公司借力,成立社区矫正过渡性安置岗位,解决社区服刑人员的工作安置问题。第四,寻求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的帮助。第五,与社区学校合作,为矫正对象提供文化素质、法律常识、业余兴趣等多方面的学习机会。

4.规范档案,夯实业务基础。按照矫正工作要求和矫正对象的具体情况落实“一人一档”。全面记录矫正对象的基本情况,犯罪性质、社会关系以及现实表现。同时规范谈话内容、思想汇报、走访情况、公益劳动、集体教育、个别谈话、监护人协议、志愿者协议等工作档案,建立起详实的工作资料库。要善于划分类别,根据其特点实施不同的矫正措施。在家庭方面,要做好关心和监督的工作,在社会方面,吸收社会志愿者加入社区矫正工作,根据不同社区矫正对象的年龄、爱好、性格特点等特征组织相应的社区志愿者进行帮助。

二、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建立“四个机制”

1.争取支持,建立部门协作机制。注重建立成员单位的协作机制。要经常与中级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就衔接、执法、宣判、监督等工作进行协商,达成工作上的共识。还要与财政、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协作解决经费保障,特困救济,帮助就业等困难和问题,要基本形成部门联动,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要防止脱管、漏管现象的发生。

社区管理基础知识篇(9)

二、边疆地区人才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立足边疆民族地区,面向区域和市场,充分利用云南的资源与区位优势,尤其针对地域、地区特色,培养适合边疆民族地区需求、熟悉基层工作、具备一定的创业技能的宽口径、厚基础、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农业工程创业人才。边疆民族地区农业工程创业人才的主要素质要求有:(1)具备扎实的农业工程基础;(2)具有一定大农业知识背景;(3)具有一定的管理、经济、商贸、法律和营销等知识;(4)具有一定的人际交流能力;(5)具有相应的执业资格;(6)具有相应的边疆民族多元文化背景。即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就业面广、适应能力强,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需要,适应区域经济和山地立体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业工程创业人才。

2.培养方案。(1)进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综合改革,构筑“1+5”课程体系。根据培养目标、学科交叉和学科发展及用人单位对创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在调查人才知识需求和社会适应性的基础上,适时修订培养方案,进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综合改革。“1+5”课程体系即农业工程专业知识加农业基础拓展知识、管理经济和营销拓展知识与技能、人际交流拓展知识、执业资格和创业技能、边疆多元民族文化拓展模块。(2)构建“3+1”联合培养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将工程实践渗透到理论教学中,培养工程意识;熟练掌握工程技术中的一般方法论,以创新精神解决工程问题;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实行本科生双导师制,进一步依托企事业单位,构建“3+1”联合培养模式,建立“工程实验教学+工程训练”的工程实践教学模式,根据专业,大学的最后一年或者一年半开展“工程立体实训”培养工程综合能力。(3)面向创业、打好基础、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开展人文教育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积累人文知识,增强人文意识,提高人文素养。(4)建立和完善“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的德育体系。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走志在四方路,当艰苦创业人”理念引导学生成为善于扎根边疆基层、吃苦奉献、爱岗敬业的新型农业工程创业人才。(5)加快实施创业教育推进计划。整合创业教育模块课程体系和内容,结合实践训练、课外科技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构建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体系。更新观念、培养意识、训练能力,层层推进。(6)建立与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机制。进一步推行弹性学制和完全学分制,实施分级教学和自主选课,通过校园“一卡通”工程,提高教学管理效率。继续开发综合教学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构建一个科学、高效、安全、畅通的教学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7)以“基础平台+名师讲堂”为模式。以“名师(名企业家)、名课、名教材”为主线,以“创业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全面推进农业工程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基础平台+名师讲堂”的培养方式,保证了农业工程创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的合理性,突出个性发展“,名师、名课、名教材”贯穿于实验区人才培养全过程,保证了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三、成效与经验

(一)成效

1.通过项目实施,实验区教师的参与,鼓励了教师积极主动参加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绩。长期以来,大多数教师对教改研究热情不够,通过实验区的建设和资金保障,吸引教师回归教学本位,参与实验区建设和教学改革。

2.通过项目实施,实验区学生开始受益,不断把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将理论教育成果转化为创业实践,有效地指导了毕业生创业,指导的多个创业团队获得云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奖励。

(二)经验

1.积累了项目管理与运行管理经验,为项目后续实施奠定了基础。

社区管理基础知识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334-02

一、社区警务课程的定位

(一)社区警务课程的性质

社区警务战略是第四次警务革命的核心内容,2002年3月公安部召开的“杭州会议”上,以“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派出所工作目标,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社区警务战略,社区警务成为新时期我国警务改革的新命题。

在这种大背景下,社区警务课程成为治安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警务课程的设计应从社区民警的实际工作出发,教学内容应贴近公安实战的需要。不仅要注重社会转型、时代背景和理论知识的介绍,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把握社区警务的理念,而且还要提高开展社区警务技能训练的水平。

(二)社区警务教学内容

社区警务课程体系分成基本理论和实训两个部分。

理论部分主要介绍社区警务的基本理论、原理及其应用,介绍社区民警工作的方法手段。具体分成十一个章节,主要内容为:绪论、社区警务在国外的开展、我国社区警务的历史沿革、社区警务的警察力量、社区警务的社会力量、社区人口管理、社区帮教工作、社区治安信息工作、社区安全防范、社区群众工作和社区警务在林区的开展。

实训是巩固、理解、深化理论知识和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重要手段。我们设计了户口登记、访谈技巧、 入户调查、调查方法、治安信息处置、社区警务台账管理、技术防范、社区治安防控(阵地控制)、治安宣传、帮教、协商调解、森林公安基础台账建设等实训内容。

(三)社区警务课程的作用、价值

社区警务课程的作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社区警务理念的介绍,让学生初步掌握世界警务发展趋势,了解社区警务课程,认识到社区民警在公安工作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好社区警务课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通过社区警务基本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社区警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社区民警工作有关的技术、技能,具有将所学原理、技术、方法用于社区警务工作和其他各项公安工作实践的能力。

3.通过学习社区警务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社区警务工作,以更好地适应以后从事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需要。

二、社区警务课程的内容设计

(一)基本理念

1.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同步发展。社区警务课是既注重理论基础培养,又重视应用性经验,在教学中应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同步发展。学好较系统的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强有力的后劲;掌握熟练的基本技能,可促进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这是理解课程作用的重要表现,并为将来实际从事的社区民警工作做准备。

2.注重从公安工作实际出发,引入社区警务的基本理念。社区警务课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社区警务工作服务,贴近实践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是课程的根本要求。社区警务课的教学应从公安工作的实例中了解学习课程内容,并时时紧扣公安实战的要求,使学生学得会用、能用。

3.提倡教学方法多样化,强调知识能力的继承与创新并重。根据社区警务课应用性强的特点,改革教学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提倡自主学习,科学创新。

4.注意学科衔接,关心科技发展。社区警务课是专业课程,在教授此课程前,应注意前续课程的教学,同时要照顾后续课程和同时进行的其他课程的关系,避免重复教学和缺漏教学。应注意了解不同学科间知识与研究方法,关心科技进步和新思想,为了解新的警务思想和改革趋势提供基础。

5.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应改变一本作业,一张实验报告,一份试卷评价学生优劣的方法,构建过程与结果、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对学习活动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知识与智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对自己进行反思,评价自己在此过程中的表现情况,以找出存在不足,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自己学习水平的提高。教师应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做出猜想和假设的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的能力。

纸笔测验是常用的评价方式,但考核内容要与时俱进。不宜过多考查记忆性的内容,因此建议一部分笔试采取开卷的形式,这样一方面避免引导学生死记硬背,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学生心理负担。不要孤立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测试,而应测试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知识的整体性去衡量学生。设置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去评价学生。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阐述,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适应森林警察的培养目标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是培养森林警察的专业学校,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林区的特点和森林资源保护的知识。在社区警务课程内容上,我们增加了林区的概念;介绍了森林公安机关的职责职权和森林公安派出所责任区民警的职责与工作制度;针对不同的区域,分别介绍了林区城镇、林区作业区、育林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不同类型的特点和相应开展社区警务的对策;突出“三情”(即山情、林情和社情)与“四网”(群防群治网络、情报信息网络、边界联防网络与案件协查网络建设)在构建林区警务战略中的基础地位。

社区警务工作很重要的一项举措是调动社会一切治安力量,我们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了林区社区警务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如护林队、木材检查站;林业工作站;野生动植物行政管理机构;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林区检法机构;森林消防管理机构;林区武装森林警察;林区机降灭火队。

社区阵地控制中,我们针对木材加工厂、贮木场等涉林企业,引入林区“特种”行业的新概念;在群众工作中,增加由林权与山权的变更、林地征用等引发矛盾纠纷的调解方法;在林区治安防控中,穿插介绍如何将现代技术手段应用于自然保护区的治安管理实践。

三、社区警务教学团队建设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把教学团队建设作为提高和保障高校教师自身素质、教学能力、教学质量的重点建设项目,各高校纷纷将培养“教学团队”列为学校建设的重要任务。经过多年的社区警务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我们取得一点体会。

(一)建设目标要明确

目标是团队发展的方向,通常是以学校专业、学科、课程等基本建设项目为平台,进行团队建设目标的设定,目标同时应具有鲜明的现实性与前瞻性,体现在对实际应用的客观判断和对职业岗位群的技能分析。

(二)积极开展校警合作

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的特点,决定了公安院校教学团队必须与公安机关建立紧密联系。近年来,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与南京市公安局、常州市公安局等二十多个公安机关建立了共建教学实训基地的关系,社区警务课程组也充分利用了这个资源,不定期地到派出所听取社区民警的意见和建议,使他们在社区警务课程的规划制定、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等方面发挥作用。

(三)注重团队带头人的培养

学术带头人是教学团队的领军人物,只有一个水平高的公安学术带头人才能够有效地带动公安院校教学团队的建设。因此,要加大公安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和选拔力度,造就一批站在专业前沿,掌握公安机关最新警务动态的领军人物,使公安专业建设更好地贴近实战。我校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一是让要求教师尤其是团队带头人必须到公安机关进行一年或两年业务实践,掌握社会治安的最新动态,丰富公安实践经验,提高公安业务的教学能力。二是积极推荐团队带头人入选高层次的人才培养计划。三是为团队带头人创造进修和培训的机会,让他们开阔视野,提高业务素养,并扩大对外交流。

(四)构建互补性的教学梯队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社区警务的教学团队成员有10人,其中主讲教师4名,实训教辅人员1名,其他参与建设人员5名。

从学历结构看,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8名,本科学历1名,专科学历1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以上。

从职称结构看,教授2名;副教授2名;中级职称5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0%,有公安业务实践锻炼的老师占教师总数90%,有到林区森林公安业务调研经历的老师占教师总数80%。实验人员具备中级职称,是从公安机关调入,有十几年的公安工作经验,专职指导社区警务实训。

从年龄结构看,课程组整体年富力强,其中50岁以上一名,45~50岁的教师2位,占20%;35~45岁教师4位,占40%, 25~35岁教师4位,占40%。教师队伍的年龄呈梯度分布。

上一篇: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下一篇: 股权结构设计要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