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5 16:46:13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篇(1)

家校协同教育与以往所提到的“家校合作”有本质上的区别,传统意义上的家校合作强调的是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家长只是一个配合者。家校协同式教育的理论依据是“协同效应”,

认为在现代社会,个体生活的外部环境是一个复杂系统,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关联,共同作用于个体的发展。系统中每个要素的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因此,在家校协同式教育中,两者力量的动态补充与及时有效是实现教育资源最优化效果的基础,其中家校之间的双向沟通是关键。

二、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中国大学之前的教育主要是以高考为目标,主要重视学生的智育培养,往往忽视了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大学生大学时已在生理上成年,但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尚未形成,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由于人数短缺、学生管理工作量大,在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局面,需要破解更多的育人难题。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对于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目标的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有利于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殊优势

大学生家庭教育是家庭教育中一个崭新而特殊的阶段,开展大学生家庭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虽然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渐趋成熟,希望通过民主平等的方式与父母进行沟通和交流,解决自己所要面临的职业选择、社会交往、爱情婚恋、人生发展等重大问题,但由于社会生活经验不足,在经济上和情感上对家庭依然有很大的依赖性,家庭的支持和帮助仍然是他们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只有加强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才能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独特作用和家长的影响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二)加强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德性”素质

人的综合素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按内容可分为德性、智育、身体三方面的素质,每一种素质又可以从知识、能力层面去分解。在德性、智育、身体三方面的素质中,“德性”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加强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可以促使大学生家长认识到“德性素质”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主动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方面进行感化教育,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不断完善和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三)加强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有利于促进高校自身的发展

教育模式、提高办学效益、赢得社会声誉等方面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新时期,高校不但承担着传播知识和培养专业人才的职责,而且还担负着服务社会、提高国民素质等社会职能。通过加强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工作,高校在协同指导家长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法的过程中,不断实现和完善高校向家庭渗透先进教育理念的社会职能。同时,高校通过和学生家庭之间不断的联系与沟通,也能广泛地获取来自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对更新高校的办学思想、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办学效益、服务社会、赢得社会声誉等方面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促进高校自身的长足发展。

(四)加强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家长对学生入校前的各个方面的情况是最了解的,他们有责任也有义务积极主动配合学校开展各种教育工作。加强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就要求家长及时向学校反映子女的有关情况,以便于学校全面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同时,学校也要把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表现及时与家长沟通,便于家长了解子女的思想动态,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

三、当前我国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要想大力推进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使其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条新途径,仍然面临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没有得到重视

由于受传统办学观念的影响,我国高校一直以来都是实行封闭式办学、封闭式管理,缺乏与学生家庭之间联系和沟通。新时期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急剧增加,高校和学生家庭之间的联系才逐渐增多,但仍有许多高校没有重视大学生的家庭教育,没有把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没有真正认识到家庭教育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另一方面,学生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认识不足。许多家长认为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就进了“保险箱”,以后有关学生的成长、成才就都是学校的事情,因此就放松了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

(二)高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有效的双向沟通

家校协同式教育强调的是家长主动对高校教育管理等的了解,高校要对家长进行系统的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从而实现对大学生的家校协同式培养的目标。然而,由于地域等因素的限制,家长一般很少主动和学校联系,在家校协同式教育中经常处于被动的状态,很少有机会与高校的教师和管理部门面对面进行交流沟通。因此,高校与家庭之间也就难以达到协同互动、共同育人的目标。

(三)协同式教育活动的阶段性强,缺乏连续性

目前,我国高校的家校协同式教育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具体工作主要集中在新生报到和毕业生就业、考研这段时间,其他时间则无动于衷,呈现出“重两头,轻中间”的特点。不少高校缺乏家校协同式教育的整体思路,没有对家校协同式教育进行科学系统的规划,在时间上没有持续性,在内容上缺乏创新性。另外,对于同样担负着教育重担的家长来说,他们所获得的有关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方法等知识和技能也是简单的、零碎的,并没有从根本上形成一套相对科学完整的协同式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体系。

(四)家长参与高校育人体系的机制不健全

现行的家校协同式教育制度不够完善,机构组成缺乏科学性,工作效率低。家长参与层面比较浅,很少涉及高校事务的参与与评价,更是无缘于学校的管理与决策。高校对家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甚少。家校协同式教育是家长与学校两者互动的过程,既有学校对家长的教育和沟通,也应该包括家长对学校事务的主动了解与参与。高校如果没有建立有关的平台,让家长及时了解、主动参与学校事务,家长协同教育的积极性就不会得到真正发挥。

四、对加强大学生家校协同式教育的对策分析

(一)树立全方位育人理念,重视家庭教育

高校应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优势和价值,努力树立起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学校要积极引导辅导员、班主任、导师重视大学生家庭教育工作,确立“大学生仍需要家庭教育”的观念,认识到大学生家庭教育工作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加强大学生家庭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为家长提供和学校沟通交流的专用场地,开通家长热线电话,购置专用办公设备等,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更好结合,使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传统的“两级结构”向“三级结构”转变,更有力地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二)引导家长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

随着“90后”大学生的出现,社会上出现的“月光”、“啃老”、“陪读”等现象也越来越多,同时在子女的就业过程中,家长的传统观念往往影响学生的择业,阻碍学生的发展。因此,新时期家长在子女的教育观念上必须也要与时俱进,改变以往的传统教育观念,形成与时代特征、与子女未来发展特点相适应的教育方法。

(三)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家庭教育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篇(2)

少年儿童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一的教育难以发挥整体的育人效果。协同教育要求学校、家庭、社会突破过去各自为政的本位主义立场,强调三者的主动协调、同频共振,实现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1+1+1>3”效应。

(一)树立“人人都是教育者”的全教育观

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必须树立“人人是教育者”“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全教育观。教育部门、学校、媒体,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家长和社会机构明确各自的教育职责。家长是孩子最早、最直接的教育者,是学校、社会教育所不能代替的。要引导家长树立起其自身作为“第一教育主体”的责任意识,为家长接受家庭教育方面的培训提供机会,使之具有先进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育人方法。要引导社会有关机构、企业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为少年儿童传输正能量、避免负面影响,积极创设有利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大环境。

(二)学校应成为家庭、社会教育的粘合剂

学校、家庭、社会在协同育人中扮演着各自重要的角色,突破本位主义,并不意味着各自要放弃自己的职责功能,而是重在唤起各自的教育意识。学校作为专业的教育组织,在协同育人中,应充分发挥好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主动出击,开放办学,统筹引导,争取地方政府、各部门、社会机构、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信息共通、资源共享,成为连接家庭、社会的粘合剂和桥梁。学校要树立起为家庭、社区服务的理念,提供场地、师资等条件。坚持以学校教育系统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学生为主体,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和教育合力。

二、完善制度保障:建立系统持续的协同育人机制

当前,虽然不少区县、学校在推动协同育人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统筹的力度还不够,普遍存在活动零散、意愿不强、师资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学校层面探索解决,更需要政府层面通过建立和完善机制,使协同育人制度化、系统化、可持续化。

(一)建立健全协同育人的法制机制

建立健全法律机制,是依法推进协同育人的基本依据和根本保障。一要推进协同育人的立法和制度建设。用法律明确学校、家庭、社会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尤其是加快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立法。二要进一步提升对现有法律、法规的学习和运用。《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等10余部地方性教育法规,对家庭、社会教育责任有相关的要求。三要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完善学校章程、家长委员会章程,建立校本化的协同育人制度。学校在组织学生参与校外实践活动时,除了必要的组织安全意识和措施外,要尽可能与学生的法律监护人、活动合作方以合约、协议方式,明确各方责任。

(二)确立科学的协同育人评价机制

统筹推动协同育人工作,要高度重视评价体系的建设,通过制度化、正规化、科学化的评价,引导和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合作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校与家庭、社会的互动合作情况,作为评估学校办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促进学校主动融入社会发展、主动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同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策略、配套文件和评价办法。学校层面要将教师、班级开展协同育人工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范围,激发教师主动联合家庭、社区育人的积极性。

(三)完善协同育人的激励机制

在协同育人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学校、家庭、社会是相互影响、成果共享的。完善的激励机制,一方面要能激发家长、社会人士、企事业单位参与协同育人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促使家长、社会贤达、企事业单位在学校教育中发挥各自优势。通过“爱心家长”“关心教育公益企业”“社区教育先进学校”等评选活动,激发三方协同的内在动力。

(四)建立城乡协同教育一体化机制

要进一步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农村地区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以及公安、妇联等部门组织的支持,形成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减轻留守儿童的心理负担,避免突发事件和社会不良风气、犯罪分子对儿童的侵害。城市社区要推进终身教育,实现全民教育。坚持社区教育对中小学生开展课外教育,在项目支持、人才配备、经费资助等方面给予各个基层社区教育提供保障。倡导“离校不离教”的原则,利用社区场所,建设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创办四点半学校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教育、校外教育。

三、整合多方力量:搭建共赢互通的协同育人平台

在机制建立的基础上,还必须解决如何运行的问题。要充分整合多方面力量参与,以共赢互通为基本原则,搭建协同育人的多元平台,促进工作持续开展。

(一)组建协同育人的管理与指导平台

完善协同育人的管理平台,区县教委要争取地方政府和宣传部门、妇联等相关部门的政策、资金、项目等支持,建立完善社区教育学院、教育联席会议等组织机构,加大专业人员培养工作。要组建协同育人项目研究平台,以区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领衔,组合市内高校、区县教研机构、社会专业研究机构形成项目研究团队,对区域内的协同育人项目进行系统设计,解决好深度、效度、可行性等规划问题。同时为各级各类学校、社区提供专业引领。

(二)搭建多方参与的组织平台

推进协同育人工作,要坚持以学校为主导,搭建多方参与的组织平台。组建学校层面的协同育人中心,成员由校领导、教师、家长代表、社会机构代表、学生代表等构成,改变过去德育处、学生处等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构建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人才队伍。学校要为家庭、社区提供多元的服务,让家长、社区得到实惠,让家长、社会企业或机构认识到参与学校工作对自身的重要价值,激发其持续参与的热情。同时,完善家长委员会等自组织架构,建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其中,班级家长委员会应尽可能扩大家长参与面,减少对家委会的干预,激发家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网络育人平台

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建立有效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需要积极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成果。一是建立网络资源平台。重视学习资源的共建共享,引导学生绿色上网,家长在线学习,实现网络育人功能。二是建立网络联络平台。学校、班级可通过建设微信群、QQ群、班级博客等平台,将有关学校、班级、孩子的最新动态及时更新,增强家校社区的交流互动。要注意收集问题并及时反馈,发挥舆论导向作用,传递社会正能量,及时化解各种矛盾。三是联合网络媒体平台。联合宣传、文化、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平台,营造学校与社会合力育人的良好氛围。

四、务求深度实效:实施科学立体的协同育人行动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和育人途径,促进协同育人取得实效。

(一)以育人为目的,系统设计课程体系

协同育人要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配合,最终落实到育人这个目的上来。一是学校要根据学生、学校、家庭、社区的不同特点和现实条件,系统策划和设计协同育人的行动体系,以课程的形式予以固化,分年级、分层次形成连续性的课程序列,确保协同育人的科学性。二是推进协同育人的课程内容建设。重点关注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格修养、心理健康、社会实践、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内容,注重与学科课程、校本课程的渗透、整合、融通,构建全新的协同育人课程体系。三是在实施时,避免传统课程知识化学习的倾向,多运用活动化、情境式、体验式、探究式等途径来开展,提升育人的有效性。比如,有些学校充分利用各行各业的优秀家长、社会贤达等资源,开设相关选修课程,既调动了校外人士参与的积极性,又解决了师资短缺的矛盾。

(二)以问题为导向,有效满足家长需求

学校推动协同育人行动,其中重要内容之一是对家长的教育。只有教育好了家长,满足了家长的需求,协同育人才会有持续的力量源泉。由于家长在学识、职业、子女问题等方面存在差异,传统的以校级、班级为单位的家长教育活动,往往针对性不强,导致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无论是家长学校、家长会,还是其他的家长教育活动,都应该坚持以解决家长育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针对不同的家长因材施教,分专题、分层次地用家长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确保家长学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篇(3)

青少年学生的成长环境主要有学校、社会和家庭。其中,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参与学校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在社会参与的力量中,家庭对小学生成长最为重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整个社会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则是孩子在其人生道路上所接受的一切教育的基础。所以,家长的教育行为是关系着孩子良好个性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关系着民族素质、国家命运的大事。家长是否有效的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决定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败的关键。家校心育的协同开展,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相互补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化。

目前,有关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基本上立足于学校如何指导家庭,认为学校在协作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现实中家长素质良莠不齐;另一方面,学校是从事教育的专门机构,拥有大量的教育专职人员,懂得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能按教育规律科学地对儿童施以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起主导作用有利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成为一个一致的过程。而如何深入进行合作,家庭在协作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如何发挥,未有较深入的研究。这就造成了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不高、流于形式的现状,在实践中存在着种种问题。

一、家校协同开展心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教师对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

我曾对本校部分学生家长,进行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调查。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认识到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认识与行动存在差距。无论是与教师的谈话或是在日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家长很少涉及或没有涉及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从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看,大部分家长缺乏参与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或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专业人员的事情,是学校的任务,自己只管孩子的吃、穿、住。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孩子一上了学,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一股脑儿地全推给了学校,从思想上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不仅如此,他们还会把家长参与看作是学校推卸责任、是学校无能的表现。

在对数十名教师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有个别教师认为“与家长保持一定的距离会工作得更好”,认为“后进生主要是因得不到家长的关心”,“家长让孩子看电视太多了”,“觉得家长不关心他们的孩子”,“放弃了父母的职责”。有个别教师认为,家长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养差,心理健康教育又是新生事物,家长并不太了解,学校若组织家长参与心育麻烦太多,简直是自讨苦吃;或认为除了学校家长对学校的其他活动并不积极,他们跟教师在教育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见解和期望,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另外,一些学校认为搞心理健康教育只要建个心理咨询室或辅导室应付上级检查,在硬件上作文章,根本谈不上与家长合作;或只由个别教师面向少数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要与这些家长联系;或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热衷于编家长读本、讲概念,搞形式主义。

(二)实践中家校协作心育的误区

1.目的不明,活动简单化。在实践中,一些教师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归于家长,认为是家教不好。或者将家长会,家访等家校协作形式看做是向家长告状的好机会,很少与家长协商解决问题。反之,家长也会有这种行为。有了这样一道屏障,双方根本无法平等地进行沟通合作。另外,学校开展的活动少有心理教育色彩,与班队活动协同;或在家长学校活动时什么都讲,没有专题。

2.活动缺乏针对性,流于形式。学校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笼统而空洞,内容庞杂而无序。往往是班主任认为必要时就进行,许多是有了问题才想起家长。即使是已经开展的活动,也往往没有计划、活动记录和总结,在活动时间上时断时续,只是围绕几个大的时期如期初、期末、节假日等进行,就是健康教育板报和小报也是几个月才出一期,家长学校好几个月才组织一次活动,随意性、盲目性强,家长所获得的也只是一些规劝性的知识和技能,很难迁移到日常家庭教育中。

3.以学校为中心,双向交流少。许多学校在实践中采用简单的灌输方法,仅仅把书报杂志上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摘抄到黑板、宣传栏或小报上,算是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家长会几乎成了报告会——基本上是教师讲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或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家长只是接收器。这种单向交流,处处以学校为中心,只考虑到学校的需求,效果可想而知。

(三)专业人员匮乏,部分教师专业技能有待提高

家校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教师。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无论从规模还是业务水平,都不能与现实的需求相适应。专业教师相当匮乏,一所学校专职教师一般为1名,而需要服务的学生达几千人。部分教师尽管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理论知识的训练,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由于教育教学经验不足,还基本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有的教师仓促上阵,缺乏科学基础知识,容易误导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有的教师只是讲授心理学知识,并要求学生上课记笔记,划重点,在对家长进行辅导的时候也是如此,这种重知识轻体验的授课反而加重了学生负担。另外,部分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令人担忧……优秀师资的欠缺,是制约家校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

二、国内外开展家校合作的方法

1.国外如何开展家校合作

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家校合作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学校所采取的主要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美国学者按家长在学校合作中担任的角色分为三类:

①家长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家长以这种角色参与的家校合作方式主要有: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小报、家庭教育咨询、家校书面联系、电话联系和个别家长约见等。

②家长作为学校活动的自愿参与者。这类家校合作的方式主要有:家长报告会、课外辅导、家长帮助指导职业实习和特殊技能训练等。

③家长作为学校教育决策参与者。家长参与决策的具体合作方式有:家长咨询委员会、教师-家长会、家长出任校董事会成员等。

2.我国开展家校合作的实践

在我国,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一是传统的“家长会”。根据学校工作日程安排,一般在开学、期末考试结束或举行大型活动之前,召集家长到校,沟通双方的情况。

二是近年来兴起的“家长学校”。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为家长提供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技巧。

三是家访。一般情况下,学校会将普防、随访和定期访问结合。家访可以具体个别地针对学生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家校联系,其最大的作用在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主动性。

三、我校家校协同开展心理教育的策略

(一)强化协作理念,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1.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提高教师的认识和心育水平。学校要创设良好的家校协作气氛,首先要培训教师,让所有教师明确协作的意义及目的,懂得学校与家庭的协作是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利益。另外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提高教师的心育水平。我校全体教职工通过定期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如:①征定并阅读《中小学心理健康》杂志;②请进来,2007年7月我校请山西大学心理教育专家刘丽老师、2008年9月请太原电视大学的张奠石校长为全校教师作专题讲座;③走出去,2007年5月和2008年8月我校派专人到北京和哈尔滨参加了全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论坛;2008年10月校领导亲自参观心理教育示范校等等,通过这些方式一是让教师学习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高认识,增加自身素质;二是掌握协作心育的基本要领,以积极的态度,接纳家长为协作伙伴,视家长为教育资源,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来。

2.通过参与活动和针对性培训,提高家长的认识和心育能力。我校主要通过每年落实“421”工程。即:4次家长培训会;2次家长参与的亲子活动;1次家长开放评价。

首先,每学年初要进行家长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参与教育的情况,及时捕捉信息。通过汇总,了解家长参与情况,已有的认知水平,进行针对性的培训。①对家长所存在的心育问题,划分类型,再有针对性地组织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能密切联系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②组织专家与家长面对面座谈,现场解疑。如:我校请山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的专家对全校家长进行专题讲座,随后进行了与专家的面对面交流;2008年请“知心姐姐”报告团的老师对全体家长进行赏识培训;③向家长发放有关学习材料,并推荐针对性较强的书籍;④请学校的部分教师、优秀家长介绍成长的经验,因为榜样的感染力与说服力最容易促进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产生隐性和显性的综合效应。2007年11月我校组织学校领导、优秀教师夏燕萍和袁巧荣分年级与家长进行座谈;2008年5月邀请长治好家长周大淇对全校家长进行经验交流;⑤学校有针对性、有计划地组织一些亲子互动的情境活动,如:每年5月的体育节,亲子趣味运动会,设置了父母和孩子、父或母与孩子的项目;11月读书节,父母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并和孩子一起交流分享成果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们作为主要组织者,使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新的认识,并能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更主动地与学校协作。

(二)协调组织机构,促进家校协作升华

为巩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必须建立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因为家庭和学校建立有效联络时,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的力量可能很难达成目标,需要学校从制度方面对合作加以保障与鼓励。

为此,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逐步形成从上到下的行政领导、主要负责人、家长委员会三方指导体系。行政领导负责抓具体协调工作,协调各方,齐抓共管,统一领导,形成合力;主要负责人实行指导与管理结合、扶持与检查并重的工作方针,保证家校协同发展有序,措施有效,目标明确,方案落实;家长委员中的专家、学者、家长代表负责调查反馈合作情况,通过举办培训,经验交流等方式,推动家校的有效协作,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三)从家庭教育入手,提高家长自身素质

1.开办家长学校,举办系列讲座,传播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为家庭、学校的协作打好基础。家长学校授课内容主要涉及: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既从学校工作出发,也从家长的实际需要出发,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参加讲课的有专家学者,也有学校的领导、教师,还有家长本人。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举行大型心理健康讲座以及经验交流会,给家长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如:在聆听了长治优秀家长周大淇的经验介绍后,家长写心得交流讲座感受。另外通过参观学生作品;召开小型家长座谈会,共同研究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如:2008年11月我校举办家长学校的代表座谈会,让家长学校的成员来到学校参观校园、学校的设施设备、参加学校学生的早操、进到教室听教师授课,并和校领导座谈等;2007年5月,校长、心理教育的两位专家和学校单亲家长召开了心理健康教育研讨,就单亲家庭的教育问题展开了讨论,为单亲家庭的教育指明方向。

2.家访是学校和家庭联系的重要渠道,形成家访制度。学校要求班主任每学年对学生普访一次,对学生存在的缺点和问题,主动从学校、教师的角度承担责任,不埋怨家长,不指责学生,和家长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进步。如:2008年9月我校召开了全校教师集体家访大行动,全校教师家访一位结对的学困生和一位单亲家庭的学生,走入学生的家庭,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和家长的讨论、了解,共同找到学生存在问题的症结,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和办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加强宣传和咨询,让家长和社会更多地了解并关注学校教育,形成积极参与教育的协作氛围。利用学校板报、广播、家庭教育小报等,指导家庭教育。请家长走进校门,参与学校活动,了解学校,重新认识学校,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如我校每年上半年举办亲子趣味运动会;6月举办学生综合展示活动;下半年举办“读书节”亲子共读书并交流分享活动;英语节家长参与活动,请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活动,体验教育,增强亲子感情。

(四)挖掘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拓展教育功能

社区教育是时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更包括社区的、家庭的正规的、非正规的一切教育过程。实施家校合作,客观上必须进行教育空间的拓展,开展全程、全员、全方位的社区教育,让每个学生、每个家长,随时随地都有学习的机会,随时都能感受到“教育场”的作用,从而提高家校协作的成效。社会的教育资源丰富多彩,如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公园等文化设施,各类工厂、机关、部队,还有社会上各种文艺人才、英雄人物、离退休干部、教师等都是教育有重要力量。

学校主动挖掘并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把家长学校与各种形式的社区活动联系起来,加强指导与引导,整合与拓展教育功能,努力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大环境。

总之,家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开展,才能优势互补,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资料

1、程正方《学校管理心理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8

2、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2.8颁布

3、沈贵鹏载《教育研究》《关于心育的几点思考》2002年5月刊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篇(4)

2011年,湖南省怀化市锦溪小学(以下简称“我校”)申报了“利用协同教育平台,研究学生个性心理差异”的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德育研究课题。立项后,我们按计划开展研究,在研究的后期阶段,我时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才能真正做好家校协同,凝聚德育的正能量?以下,我想把自己的浅显认识整理成文,以供交流。

通常,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被认为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主渠道,是构成当今教育的三部曲,是协同教育的一个整体。尤其是学校与家庭之间,承担着对孩子的直接教育责任,家庭、学校教育是否密切配合、积极协作、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决定着教育的成败。所以,在广泛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构建起家庭、学校协同教育的格局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家校协同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的某些误区

记得“生命树成长训练”课程体系的创始人曹廷珲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很多父母总是苦恼,我们创造了生命却难以让生命更精彩;我们付出了爱,却收获不到爱的果实……” 确实,有这样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在家长培训中,我们发现,目前有80%左右的家庭还没有走出(或很好地走出)教育观念的误区,而且很多父母也没有意识到这些误区的后果。对此,我们进行了简单梳理,认为家庭教育的误区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全权制”,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有些家长缺少家庭教育观念,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总认为:孩子送到学校,就得由学校把他教育好,培养成材,孩子的成长,学校得负全责。

(2)“家长”家庭教育。有些家长因为忙事业、忙工作,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就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隔代人”,因而出现了很多“家长”。像我校这样的市直学校,据不完全统计,有15%~20%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的家长长期不在身边,家庭教育十分欠缺,“家长”家庭教育现象比较明显。

(3)过于注重智力培养,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有些家长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也非常愿意参与到对子女的教育中来,愿意和学校老师交流,但是其中的大多数家长首先关注的仅仅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有些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重视已经陷入某种“病态”,每次测试后,第一句话就是:“你考多少分?班上90分以上的有多少?谁最高啊?你们班有考100分的吗?”等。而当孩子有一天终于考了100分的时候,父母往往又会问:“你们班有几个人考了100分?”关注的总是孩子的科目成绩,很少会去比较孩子的身体、能力、习惯、品行等。

(4)缺乏对孩子的尊重。有的家长过度彰显家长的权威,对孩子缺少尊重,孩子犯了错误,不由分说,把打骂当作是教育,从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更有甚者,一个不顺心就对孩子又骂又打。每个孩子都渴望被表扬,以此肯定自己努力的价值,而不少父母却习惯了拿别的孩子的优点去比自己孩子的缺点,而绝不会去拿自己孩子的优点去比别的孩子的缺点,久而久之,孩子的内心也就悄然发生变化了。对孩子的不尊重,会让孩子对于家长的各种教育更为逆反。

2.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不协调

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其主要任务是学习。在学校教育这种特定的环境中,学生通过学习获得身心的发展。但学生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同特殊素质的人,家校教育必须协调统一。有些家长在品德培养上能与学校、老师交流,这本是件好事,但是这种交流大多停留在孩子守纪方面,如孩子上课是否听讲、做小动作,孩子听话不听话、调不调皮等,其实这种所谓的品德方面的交流仍是为孩子学习上的情况寻找原因,并不是作为独立的品德培养来进行的。学校的教育是全面的教育,而家长的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向性,无形之中,会慢慢地形成与学校教育的对立关系。家校双方沟通、交流的缺乏,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的种种差异已经造成了现有家校合作关系严重的不协调、不统一,甚至容易使家校教育的作用力相互抵消,以至于产生冲突。

二、如何促进家庭、学校协同教育

1.学校要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

(1)举办家长学校,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一是以机制为依托,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对家长学校的管理。二是依托各方力量,办好家长学校。三是要丰富家长学校的教育活动,保证教育质量。四是“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丰富教育资源。

学校要重视家长学校这块教育主阵地的建设。首先成立家长学校领导机构――家长委员会,做到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通报学校工作计划及取得的成绩、听取家长委员会成员的合理化建议等。依托家长委员会,组织专题研讨,为家校沟通、亲子沟通提供平台。同时从家庭教育的视角,与家长一起思考如何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家长学校活动要有详细的教育计划,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家庭教育的需要开展不同的活动。为了更好更全面地让家长了解孩子,学校应为家长创造一切机会,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近学生,亲身感受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与成长的快乐,聆听学生的心声。

(2)做好家访工作。家访是家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家访是联系学校和家庭的纽带,也是学校、家庭协同教育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本校的家访制度,并通过专项家访对特定学生进行全面了解,主动取得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制定教育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家校协同教育,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家访是学校与家长联系的主要方式,通过家访,沟通了家校间的联系,建立了一种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家校合作的伙伴关系;满足了家长的自身需求,帮助家长消除了“教也不是,不教也不是”的疑惑;使学生认识到家校双方都在关注他们的学习和进步,加深了学生对学校和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吸收了家庭教育的信息,积累了教育经验,对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起着促进作用;通过宣传学校教育改革的成果,扩大学校知名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3)开好家长会。家长会是学校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重要家教活动,是学校和班主任同家长联系沟通的主要形式之一。家长会不在多,贵在精。我校每期召开两次家长会议,期初一次,向家长通报学校学期工作计划,征求意见;期中一次,总结半期工作,提出后半期工作改进意见。

(4)与家长建立便捷可行的沟通联系方式。虽然学校通过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形式尽可能多地与家长进行沟通联系,但是对于家长来说这些形式还是不能满足家长的需求,所以,学校的协同教育平台就为促进家校沟通发挥了重要作用。信息化环境下,家校协同教育的策略,是我们要思考的新问题,QQ群、微信、微博、电子信箱等网络渠道,都应成为家校沟通的便捷方式。

(5)做好模范家长评选和交流工作。我校从3年前,就一直开展“学习型家庭”的评选活动,通过评选,家庭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共同进步,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正蔚然成风。通过优秀家长的成功教子经验交流,畅谈家教体会,从具体的实例中引申出具有实效性的家教方法,使更多的家长受益。

2.学校要促进家长教育水平的提高

学校要发挥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利用一切机会和途径,对家长进行培训,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一是让家长加强对家庭教育方法的学习,营造协调的家校协同教育环境。为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继续巩固学校的教育效果,对孩子进行持续教育,家长要积极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通过家访、家长会、家校联系录等,家长有意识地向学校正确的教育观念靠拢,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二是要让家长改变家庭教育的被动局面,增强对学校教育的参与性。有的家长认为,教育学生是老师的事;而有些老师则认为,学生就要听老师的,有的家长教育不好反而起反作用。其实两者都有片面性,应该充分发挥家长和老师的主观能动性,而作为家长可以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中来。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家校协同,凝聚德育正能量,是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应重视并积极付诸实践的工作。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生活向学校所提出的任务是如此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应密切配合,协调一致,所有家长都应行动起来,群策群力,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各类型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程鸿勋.生命发展阶梯――阶梯式学习法[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

卜 卫.媒介与儿童教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

孙蒲远.美丽的教育[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4.

孙云晓.教育的秘诀是真爱[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3.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篇(5)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2―0044―02

一、家校协同教育的必要性

“教育”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是指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现代教育大体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是专门研究教育相关问题的,同时还担负着对家庭教育指导和配合的任务。学校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家庭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家长是否有效地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教育,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可见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家庭和学校要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我们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说明学生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的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也同样重要。密切学校同家庭、社会的联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使三者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才能达到育人机制的完整。“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既包含了家庭教育又包含了学校教育。它强调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我们现在常说资源共享,其实在每个家庭中都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因为每个家庭的环境不同、背景不同,家长的职业和工作的领域不同,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人生的阅历、生存的本领都是可利用的资源。教师与家长的相互沟通、相互协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使学校与家庭两种教育环境、两种教育形式、两种教育资源相互整合,形成一股教育的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可见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三、在协同教育中,学校和家庭要扮演好各自的角色

1.在协同教育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和指导作用

学校是教育人的专门机构。学校教育目标明确、计划合理、科学规范。因此在协同教育中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掌握与家长合作与交流的技能与技巧,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思想问题、学习问题和心理健康等问题,认真查找问题产生的根源,与家长共同努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同时对家庭进行教育上的有效指导,改进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使家长有目的、有意识地配合教师教育学生。

教师在协同教育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平等的原则。杜威曾说过,“要学会做人,就得通过平等的交往,发展出一种社会意识,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特的社会成员”。教育是理性的行为,与家长的沟通更需要平等和尊重、理性和智慧。

(2)主动的原则。主动与家长沟通学生的情况。尤其是有特殊情况或突发事件时更要及时通知家长。

(3)公正的原则。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家长,对他们一视同仁,和家长协同教育时要不亢不卑,不因家长的贫富、职位的高低、学生成绩优劣等而区别对待。构建和谐、融洽的关系,减少矛盾和摩擦的发生。

(4)求同存异的原则。教师要尊重家长的看法并表示理解。在尊重家长人格的同时,还必须尊重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的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教师与家长都是学生的教育者,其教育地位应该是平等的,要求同存异。教师应在尊重家长的同时,根据教育科学的原则,在家庭教育上给家长以正确的指导。

(5)对特殊家庭和特殊人群的子女要更加关注和爱护。如流动人口子女群体。这些学生的家长很多人没读过几年书,有的甚至是文盲,这为家校协同教育带来许多困难。这些学生中有一些人又有很强的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努力消除家校协同教育的障碍。教师要尊重和理解学生和家长,将关爱更多地给他们。

另外,要重视特殊家庭的家校协同教育。如对身体残疾的学生、智障家庭、单亲家庭、单亲状态家庭(夫妻中一人长期在外地)、留守孩子等,更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而且更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层。老师们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帮助和关注这些特殊的学生和特殊家庭中的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老师们要鼓励他们赏识他们,充分挖掘他们身上的潜能,给他们学习和生活的自信。

2.学校和教师要积极探索和拓展家校协同教育的途径

学校和教师要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家长与学校联系手册、电话、通信、运用网络发电子邮件、聊天等多种形式,与家长互相沟通情况,共同商讨、协调教育方法和教育步骤,建立全方位的沟通平台。

(1)个别联系。1)家访。家访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联系的一种常用的方式,是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现在是信息时代,通讯手段先进了,但因班级学生人数太多、居住分散等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访工作。青少年教育专家周长根说:“现在不少学校和教师,通过电话了解情况,但这只是声音的传递,代替不了面对面的感情交流,实地的踏访。”家访作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沟通的一种好的形式,我们不能抛弃。通过家访教师可以了解家长的想法与要求,学生在家的表现,与父母的关系等情况,双方共同探讨教育的方法,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得益彰。2)随机个别交谈或约请家长来学校。教师可与家长在短暂的相见时,抓住时机随时进行交谈。如果有特殊情况或突发事件就要约请家长到学校来共同商量解决和处理的办法。3)书面联系。一是建立《家校联系簿》。为了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利用“家校联系簿”、“联系卡”使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各项要求,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充分地交流信息,及时与家长交换教育孩子的意见,找准教育的切入点,加强配合,努力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二是学校创办家庭教育专刊或开辟父母专栏指导家庭教育。现在家长一般工作都很紧张,这就需要开办专栏,创办简报、专刊等通报信息,介绍各种教育经验和教育方法,树立和宣传家教典型,指导家庭教育。

(2)集体联系(和多位家长联系)。1)召开家长会。学校必须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全面地介绍学校的情况,介绍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学生近期的思想状况、心理状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学校和教师要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让家长互相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有时向家长介绍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家长会是学校与家庭互相联系的好机会,是教师倾听家长的关注和期望、双方相互沟通的好方式。2)举行学校开放日活动。学校开放日活动给家长提供了一个了解学校和信息交流的机会。家长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成长与发展的情况,与教师互通学生教育的信息,同时学校开放日活动也展示了学校工作的整体水平和学生的发展水平,架起了家校协同教育的桥梁。3)成立家长委员会。学校家长委员会代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利益,反映家长的愿望,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其主要职责是:审议学校工作计划,参与学校的重大决策,听取学校工作总结及工作汇报,提出改进意见。家长委员会是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相互联系的渠道,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沟通协调的纽带。4)举办家长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可以聘请学识渊博的专家学者、教育教学中的骨干教师、教子有方的家长举办专题性讲座和培训,进行家庭教育方法的学习和指导,从而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家长应积极参加家长学校活动。近年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备受重视,家长学校在各地纷纷建立。5)通过网络、现代通讯手段的联系。通过电话、手机、网络等现代化的通讯手段,电话交流、发短信、发电子邮件互通信息,密切学校与家长的联系。还可以开通家长热线,建立校园网,家长聊天室。家长、教师、学校可以通过这种系统了解到大量的教育信息、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家长还能够通过这个平台,与教师进行交流,获得对孩子的成长、成才、成功有指导意义的实质性帮助。

3.在家校协同教育中家长应和学校、教师密切联系,默契配合

首先,家长的知识、教育方法需要不断更新。家长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的教育理论。只有家长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及时改进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才能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苏霍姆林斯基说:“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

其次,家长要善于倾听。家长应该学会倾听教师和学生的心声。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意大利教育家瑞吉欧说:“接过孩子抛来的球。”只有善于倾听孩子的声音,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找准教育孩子的切入点。倾听他人说话,不粗暴地打断他人谈话既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美德。家长有善于倾听教师的习惯,教师和家长之间就会多一分沟通,少一分隔阂;多一层理解,少一点挑剔;多一份行动,少一些抱怨,为同一教育目标从不同的教育角度,各司其职,形成强有力的教育学生的合力。

第三,家长要对自己的孩子做出正确、客观的评价。有些家庭对学校和子女的期待过高,眼高手低,不能客观、全面分析孩子的思想、学习状况,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把考取名校作为唯一的出路,导致孩子心理负担过重。有些家庭不能制订具体的计划,具体的学习目标,将其进行细节量化,从而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第四,在协同教育中家长要充分发挥主动性。有些家长不能主动与教师沟通、交流、合作,只等教师找家长。学校是教育教学的组织者,但教育教学的成功离不开家庭与社会的配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两种特点完全不同的教育,家长必须主动与学校老师沟通,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积极参加家长学校的讲座,配合学校搞好教育。沟通多了,家长才能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真实情况,能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

收稿日期:2006-05-15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篇(6)

家校协同是指在现代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教育资源、教育力量主动协调、积极合作、形成合力,对教育对象实施同步教育,以求使教育效果实现最大化的教育模式。家校协同能够实现优势互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新课改对家校协同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者也在实践中创造出许多新的途径,笔者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些问题。

一、新课改对家校协同提出的新要求

1.新课改要求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学生的生活。“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培养具有完善个性、乐于并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生活化”的个人,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而家庭和学校不仅是学生最重要的两个生活场所,而且是对学生生活最重要的影响者,双方只有积极沟通、协调,才能全面了解学生生活,走进学生生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新课改要求学校与家庭共同构建学生的价值体系。新课程改革要求在落实基本知识能力的基础上,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可是在现实教育中,在对待学生价值体系的问题上,学校与家庭往往不太一致。比如,当学校希望学生全面发展的时候,一部分家长却可能过分关注学生的学业: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方面都可以不管。在目前全社会价值体系异常复杂的情况下,这种方向上的错位,必将大大降低教育的整体功能。所以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学生的价值体系,需要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

3.新课改期望通过家校协同保障改革顺利进行。从操作层面上看,新课程改革在教学方面有许多新的方式,这些方式能不能顺利实施,取决于家庭能不能积极配合。比如,在新课程改革展开以后,学生需要完成许多活动性课程教学,单纯在学校范围内不可能完成这些活动性的教学任务,家长的配合显得尤为重要。还比如有些课程试验区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减少或者不留家庭作业,这时家长不能理解和接受,这些家长希望老师多布置一些家庭作业,以充分安排孩子们的课外时间,这样他们才觉得放心,才觉得老师尽到了应尽的责任,这种理解上的差异,需要通过协调、沟通来消除。

二、新课改背景下家校协同的新途径

家校协同的具体途径很多,传统的方式主要是家长会、家访等,新课程实施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结合新课程的特点,又摸索出许多新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是学校教育走向民主和开放的必然要求,它标志着学校教育形态的变化。它主要是由学校聘请关心学校,热心教育事业,在教育方面有经验的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不但适时地参与学校的教学工作,而且还参与学校规划决策的讨论,日常的教学管理,并且随时可以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学校。

2.家长开放日。学校定期向家长开放,让家长走进课堂,了解学校,也是家校协同的新途径。在家长开放日中,学校和老师可以组织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提供多样化的参与机会给家长选择。家长可以进入课堂听课,也可以参观学校的校情展览。

3.教育沙龙。学校和家长通过“沙龙”的形式,定期在一起聚会,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交流,也是家校协同的一种新途径。由于沙龙交流具有休闲、宽松的特征,家长和老师可以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畅所欲言,有利于家长和老师平等地交流,有利于激发家长参与教育的意识,共同提高教育能力。浙江杭州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就定期举办这样的教育沙龙,深受家长的欢迎,并已渐渐成为家校协同的重要方式。

4.互动短信。学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通信公司合作,利用短信平台与家长交流,也是家校协同的一种新途径。学校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用短信方式将学生的个人情况,学生所在班级的情况,学校的情况以及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发给家长,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回复短信向学校和班主任反映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这样,家长在百忙之中可以轻松掌握学生的基本动态,学校也可以通过短信了解家长的看法和建议,有利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融合,形成合力。

浙江嘉兴市实验小学使用这种“家校互联”短信平台,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在,每天阅读渗透着老师们浓浓爱生之意的短信已经成为家长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些家长甚至将老师们发送过来的短信每一条都保存了下来,记录孩子的成长史。同时,家长们也积极回复老师们的短信,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学校教育中。目前,这种“互动短信”式的协同方式已经向其他学校推广开来。

5.网络论坛。新课程实施中,一些学校利用互联网创建论坛,并把论坛地址告知家长,家长和学校可以通过在论坛留言进行交流,也成为家校协同的重要途径。家长可以通过论坛留言,向学校反映意见和建议,并且可以在论坛上与可以与其他家长教育经验进行交流;学校可以通过论坛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以便因材施教,另外,可以通过论坛把众多家长的观点收集起来,集中人力、精力进行分析和解答,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提高学校教育的效率。

三、新课改背景下家校协同应注意的问题

1.学校和教师应掌握与家长合作交流的技巧,坚持主动、公正、平等和求同存异的原则,与家长和谐交流。另外,对特殊家庭和特殊人群的子女的协同教育,应给予更多关注。

2.家长要主动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同时,要对自己的孩子做出合理的评价,不能期望过高,眼高手低,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计划和学习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走好每一步。

3.“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学生才是教育真正的主体。在协同教育中,家长和老师都要倾听学生的心声,重视学生本人的看法和观点,让学生参与到家校协同的活动中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新课程实施中,只有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协调一致,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篇(7)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家长、社会等各方面的协同教育,只有多方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才能促进学生既全面又个性化的发展。一般依据家长参与度从低到高将家校协同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单向联系,家长只是被动地获取孩子在校学习状况的信息;二是双向联系,家长获得校方信息,并提供一些支援性参与;三是双方深度协作联系,家长主动介入教育与管理,家长与教师(包括学科教师、班主任、学校管理人员)(下文同),家庭与学校形成一种协同教育关系[1]。显然,第三个层次的家校协同程度最高,效果也是最理想的。传统的“家长会”、“家访”,以及近年来的“校讯通”通常都属于前两个层次的协同方式,协同程度较低,取得很好协同教育效果难度较大。因此,探索新型家校协同教育模式(属于第三个层次)十分必要。笔者所在团队在原有“校讯通”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网络与通讯技术,建立以协同教育网站为枢纽,融合使用“校讯通”、“QQ”、“博客”、“微信”等社会性软件的新型家校网络协同教育模式,为学生、家长、教师搭建立体协同环境。

一、新型家校网络协同教育模式的建立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近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5.27亿,在整体网民中占比达83.4%。移动上网日趋常态化,对社会生活服务渗透进一步加大[2]。可见,如今飞速发展的信息与网络技术为家校网络协同提供了条件保障,特别是在较发达的城镇。诸多社会性软件为家长和教师的交流互动提供了新途径,如博客、QQ、微信、飞信、E-mail、BBS、MSN等等。它们在协同教育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作为及时沟通、交流的工具,2.作为资源积累与共享的平台,3.作为协同教学的工具。此外,“校讯通”因其所具有的一定优势仍然被普遍使用,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在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基础上,我们设计出一种新型家校网络协同教育模式,其构成如图1所示。

该模式以家校协同网站为枢纽,以“博客”、“QQ”、“微信”、“校讯通”为手段,汇聚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协同教学、协同管理等功能于一体,建立了一个立体的家校协同教育体系。

二、家校协同教育网站功能设计

在家校网络协同教育模式中,协同网站是一个核心组成部分。为了使网站能符合学校开展家校协同教育的实际需要,我们一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另一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的文献研习,最终划定出“家长助力”“教师之家”“班级博客”“德育空间”“心理健康”“协同论坛”“资源共享”等为网站主要功能模块,具体说明见表1。

须要说明的是,上表所述只是家校协同网站中几个最具代表性的功能模块。实践中,我们还可结合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和特殊要求,与学校合作定制个性化的、富有特色的家校协同网站。

三、家校网络协同教育实践探索

为了推动家校协同教育的发展,也为了验证我们设计的家校网络协同模式实际应用效果,近年来,我们分别与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小学、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等学校合作,从拟定协同教育方案到建立协同网站,从对协同活动的监控到收集反馈信息、进行总结与提高,我们尽可能全程参与到家校网络协同教育实践活动之中。下面简要介绍两个典型的家校网络协同实例。

1.协同学科教学的实践活动

对象: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二(9)班。参与人员:全体同学、家长、数学老师、班主任。

时间:2013年11月~2014年1月。

活动主题:让我们做得更好,变得更棒。

活动目的:小学二年级学生正处在习惯养成初期,其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自控力都较弱,十分需要家长与老师协同监督与帮助,使之养成良好的品行与习惯。通过开展家校网络协同,让数学老师与家长建立联系,共同帮助学生抓住学习要点,找出学习薄弱点、易错点,给予针对性辅导,让每个孩子力争在期末考试中做得更好,变得更棒。

活动准备:数学老师事先整理出各单元知识要点、学生较普遍存在的薄弱点和易错点,用尽可能简洁的语句分别写成word文稿。家长事先均已加入班级“QQ”群和“校讯通”。

工具:班级“QQ”群、“校讯通”。

活动过程:(1)教师将上述两个word文稿上传至班级“QQ”群,对那些学习上明显存在卷面不整洁、字迹不工整、粗心、马虎、遗漏等问题的学生,老师通过“QQ”给他们家长以个别化的提醒。(2)班主任通过“校讯通”通知每位家长,及时上“QQ”下载文稿,查看信息。(3)家长参与监督和辅导孩子复习,使之养成良好习惯。(4)教师与家长定期利用“QQ”流感想与心得。

活动效果:首先,活动的认同度与参与度高。据我们观察和对数学老师访谈得知,本次活动不仅校方十分重视,所有家长也都很支持,参与度高。在协同教育活动中,有的家长除了利用现有教学材料外,还针对孩子学习薄弱点从网上搜集相关资料帮助孩子复习和巩固。家长直接与老师交流,了解孩子数学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商讨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学习。其次,部分学生不良学习习惯有了一定改善。期末评卷工作结束后,老师仔细查看了部分(10名)平时学习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试卷,发现一些学生的不良习惯有了初步改变,学习薄弱点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如,马同学平时乘法口诀背诵不熟练,这次在家长、老师协同帮助下,掌握了乘法表中的所有运算,在乘法口算题的解答中拿到了满分。再次,家长和家长之间互相交流家教心得,取长补短,分享成功喜悦。活动中,有的家长主动通过“QQ”向那些学习习惯较好的学生家长“讨教”经验;有的家长将自己的困惑在群中出来,向大家求助;经过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孩子哪怕只有一点点进步,家长也是最开心的,“晒”出成绩与大家分享是家长最乐意做的事情。

2.协同德育的实践活动

对象: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小学四(3)班、四(4)班、五(1)班(各班是分别开展的)。

时间:2014年5月~6月。

活动主题: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活动目的:学会感恩,学会理解,学会沟通。

活动准备:《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PPT、《北京小学生对父母说的心里话》视频、公益广告《感恩父母》视频。家长事先均已加入“校讯通”和班级“QQ”群,知晓班级博客网址。

工具:“校讯通”、“QQ”群、“微信”、班级博客。

活动过程:(1)召开主题班会,通过让学生观看上述视频,结合PPT讲解,引导学生结合主题,将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写出来。(2)我们协助班主任将学生写在纸上的心里话拍成图片(此前在其他班,也让学生直接写在班级博客中),通过“QQ”分别发给各自家长。并将一些共性的“心里话”匿名上传到“QQ”群相册中。(3)班主任通过“校讯通”通知每位家长,及时上“QQ”查看信息。(4)家长、教师通过“QQ”群、微信交流感想与心得,商讨德育策略。此外,还约定一个时间在群上召开“在线家长会”。

效果分析:首先,感恩教育取得明显成效,绝大多数学生表达了“爱父母”、“生活在我这样家庭中感到幸福”的情感。在主题班会上,让学生观看有关视频,特别是结合PPT讲解,用“你有心里话想跟爸爸妈妈说吗?”、“说过吗?”、“你有过哪些尊敬父母、感恩父母的言行?”、“你乐意与父母、老师交朋友吗?”等问题引导学生,学生反应很热烈,纷纷将自己的心里话写出来。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爸爸妈妈我爱您”、“爸爸妈妈,您辛苦了”、“谢谢您”、“今后一定好好报答您”等等。当然也有不少同学写道,“爸爸妈妈,能不能让我少上一个辅导班”、“爸爸妈妈能否多陪陪我”、“能否多给我点支配时间的自由”。其次,加深了沟通与了解,特别是有的家长经过这次活动后,不再以“高压姿态”对待孩子,学会了尊重孩子,沟通自然逐渐容易起来。最后,对课外辅导班、零花钱、看电视、上网、做作业拖拉等较普遍的问题进行了热议,为家长找到适合自家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办法提供了有意义启示。

四、反思与展望

经过两年多的研究与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新型家校网络协同模式的应用受到各参与主体的普遍认同,协同效果良好,为学校提高教学与管理质量、助力学生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不过,我们也发现存在不少问题和需要进一步努力的工作。

首先,是主观因素问题。实践中我们也遇到有少数学校对协同教育重视程度不高的现象。特别是面对网络协同,初期工作量较大、难度也较高,往往就会让那些缺乏挑战精神的学校望而却步。家校协同活动中,家长、教师参与协同的热情也有差异。其次,是客观条件问题。网络协同需要学校所在地有较高社会发展水平,特别是上网条件、家长的信息技术素养,对开展网络协同有直接影响。最后,是费用问题。在网络协同活动中,家长和教师无论是有线还是无线上网都会产生一定费用,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因素。

鉴于上述家校网络协同的成功探索,我们拟进一步扩大实践范围,在更多有条件的学校推行这种模式。并且积极尝试手机APP应用,寻求更新的技术支持。此外,引入社会力量,开展基于网络的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协同教育。

开展家校协同教育,促进家校形成育人合力,形成相互参与、合作机制,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3]。家校网络协同教育模式的创立与应用,是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到学校管理之中的有益尝试,为助力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了一个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 杨玉柱,刘孟海.家长教师协会:探索协同教育新机制[J]. 中小学管理,2008(3).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篇(8)

一、构建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一)理论依据——协同学(synergetic)原理

1.协同学简介

协同学亦称协同论或协和学,是一门研究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在相互协同作用下,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变的科学。它于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哈肯教授(h.haken)所创立,是一门新兴的、影响最大的、普适性最强的横断学科之一。1973年,“协同”概念提出,1977年,协同学理论体系形成。该理论的产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法兰克福汇报》曾评论:“哈肯创立的协同学不仅是可以应用于许多方面的一种物理理论,它也是对整个世界进行观察的一种新方法。”协同论为人们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成了哲学的一种新思维。

2.协同学基本观点

协同理论研究的是开放系统在外部一定条件的作用下,其内部各要素、各子系统之间,如何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而形成协同效应,自组织(指事物或一组变量从无联系的状态进入到有联系的状态的过程)成为一个协同系统的过程。其基本观点如下:

(1)协同学的核心——“协同效应”

是指在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当外界控制参量达到一定的阈值时,要素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关联代替其相对独立,相互竞争占据主导地位,从而表现出协调、合作,其整体效应增强,系统从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状态,即“协同导致有序”,有序是协同的产物。它认为,系统形成协同运动的关键条件是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的有机联系、协作和配合。如系统中各要素彼此独立、互不相干,那就不会形成任何有序结构。

“非线性”是说,系统的行为并不是其子系统行为的叠加,而是由各个子系统相互调节和组织来决定的。从中可以看出,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不同的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功能。另外,在一个由各子系统协同作用而组成的复杂系统中,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不仅是各子系统的功能之和,还包括各子系统相互联系形成有序结构而产生的功能。

(2)协同学的硬核——“自组织”

“协同”思想揭示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机制与规律,提出了自组织的理论。所谓自组织就是系统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控制参量),当其达到某一临界值时,系统中子系统间的关系,便能克服独立运动而自发产生协同的现象。也就是说,自组织是系统有序化的内在根据,系统的协同效应是由自组织来实现的。

需注意的是,自组织不是以各个子系统受到强制或损害为代价的。例如一群工人,他们不是在外部命令的条件下(如在工长的统一指挥下)工作,而是靠某种相互默契,工人们就能协同合作、各司其职来生产产品,这样的过程就是自组织。否则,就是一个他组织。一般来说,一个系统的自组织性越强,系统的整体功能就越能达到最佳状态。

(二)现实依据——各种辅导模式的局限性

心理辅导按其服务对象和目标来划分,可分为三种模式:障碍性心理辅导、适应性心理辅导、发展性心理辅导。三种模式各有特点,具体见下表:

从表中各项比较中可以看到:每一种心理辅导模式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不可能普遍适用。现实中,心理辅导模式的单一化已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复杂化和心理需求的多元化产生了尖锐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就要把这三种心理辅导模式加以协同,以形成一种优势互补、能发挥最大效能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二、构建的主要内容

根据协同学的基本思想,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模式,就是要把高校中各种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进行有机的联系和整合,使之从无序走向有序,以形成一个能最大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效力的系统。具体来说,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模式,需要其各个子系统间的有机联系、协作和配合,即在辅导模式、工作队伍、教育力量、实施途径和辅导形式等方面的协同。

1.辅导模式的协同

从上述对障碍性、适应性、发展性三种心理辅导模式的比较,我们知道,每一种模式都有其局限性,单一模式显然不能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多层次性,客观现实需要我们对这三种模式加以整合与协同。在对三种模式的整合和协同过程中,我们并不是对它们进行简单的拼凑或叠加,而是要分清主次,进行有序排列和组合。

我们知道,教育对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具有强大的发展功能,教育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发展性是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著名的教育家赞科夫也提出,学校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学生包括差生的发展上下工夫。从中可以看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性是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本质特征。另外,从对众多大学生的心理调查资料来看,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一般占总数的17%左右。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心理正常发展的学生。可见,在障碍性、适应性和发展性三种心理辅导模式中,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因其更符合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更符合大学生现实的心理问题而必将成为我国高校心理辅导的基本模式。因此,在三种心理辅导模式中应以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为主,障碍性和适应性心理辅导模式为辅。只有这样,三种辅导模式才能优势互补,发挥出最大功能。

2.工作队伍的协同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主要由三支力量构成,即医务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他们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力量和中坚力量。他们既有自身的优势与特长,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与不足。因此,需要三支力量有效配合,优势互补,相互学习,相互融合,从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队伍。具体来说,一要加强理论学习。在国外,心理咨询师需要接受长时间的专业训练,一般都有哲学或教育学、医学、心理学博士学位。二要进行实践操作。心理咨询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科学。在国外,心理咨询师在其可以独立开业以前,一般都有很长的一段由导师督导下的临床实践经历,并有严格的资格认证过程。三要以科研为指导。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要进行科学研究。为开拓视野,增强科研能力,可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及相关的学术活动。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除由这三支力量组成外,还需要有其他人员如学校管理人员、各科教学人员、学生等的支持和配合,人人有责,人人参与。如学校管理人员通过制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计划,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协助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等工作,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有序进行;各 科教学人员则通过本学科所蕴涵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结合具体教学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而学生作为受教育者,通过学校教育获得心理卫生知识,掌握心理调节技能,发展自身心理素质。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协同不仅是三支力量内部的有效配合,同时也是全校师生的相互支持与通力合作。

3.教育力量的协同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力量从学校内部来看,是以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为核心的全员参与(上文已论述)。而从学校外部来看,则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力量的协同,构建起以学校为主导、家庭和社会(社区)共同努力的整体教育网络。

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地位。首先,学校拥有良好的育人环境,有严密的组织领导体系,有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有一定数量接受教育的学生,有一定的场所、资金和设备等。这就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组织、师资、人员、场地与资金保障。其次,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有组织、有系统、有目的和有计划的,而不是零散的、片面的、非系统的、不完整的。再次,它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安排、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最后,学校教育面向所有学生,并以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因此,毫无疑问,学校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教育这支主力应与家庭、社会联手,取得它们的支持和帮助。因为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都与家庭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专家认为,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植根于家庭,显现于学校,加重于社会”。如父母离异、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冲击,极易引起心理问题。因此,家庭和社会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支持环境。

社会各种传媒要向学生宣传心理卫生知识,限制一些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娱乐场所,杜绝各种不良书籍和音像资料对学生的侵害。每个社区设学生心理健康关心委员会,举办短期培训班,向家长普及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提高家长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从而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仅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应突破校园界限,与家庭和社会紧密结合,形成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

4.实施途径的协同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课堂教学、学科渗透、课外活动和环境熏陶等。它们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起主导作用,而其他途径通过渗透,起辅助作用。各种途径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自身目标,就必须借助教学这一中心途径。通过课堂教学向广大学生系统地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这是任何形式的教育也取代不了的。因此,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到学校教学体系之中,排入课表,并依据不同的年级层次开展相应的课堂教学活动。为使心理健康教育朝规范化、课程化方向发展,需要构建由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组成的全新的课程体系。它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并与其他课程和各类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形成协同效应。

除课堂教学外,学科渗透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有效途径。这不仅因为学科课程本身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学科教学本身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特地位,也因为各科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一方面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来设计教学,另一方面则要深挖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结合学科教学任务来融会和体现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心理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它打破了课堂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形式上的局限性,使学生更易接受,并能积极参与,也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课外活动来实施。其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有以下一些做法: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俱乐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举办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竞赛活动等。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交往、合作、做人、处事,增强了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了心理素质。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通过校园环境进行。校园里干净整洁、优雅美观的物质环境,积极向上、不断追求的文化环境以及充满关爱、平等和谐的人际环境,将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积极作用。

5.辅导形式的协同

目前,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个别辅导形式开展,团体辅导并不普遍。个别辅导主要着眼于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通过咨询员的咨询和治疗,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个别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障碍性、适应性心理辅导模式向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的转变,团体辅导逐渐被各高校重视和应用。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比,在受欢迎度、辅导效率、成效等方面都更胜一筹。这是因为:第一,团体辅导符合学生心理特征。青年大学生喜合群、爱模仿,易受团体成员影响,从众心强。因此,团体辅导深受学生欢迎,成效显著。第二,团体辅导提供了一种特定的社会生活机会,学生可以借助团体本身的影响力来学习某种生活经验或改变某种不良行为,并获得集体生活经验。第三,团体辅导能够有效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这一瓶颈问题。第四,团体辅导具有集体性和组织性的特征,可以大大提高辅导的效率。可以预见,团体辅导由于其自身的诸多优势,必将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基本和最常用的形式。在欧美各国,大力倡导小组辅导,美国中学的高中就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辅导。

当然,团体辅导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重视团体辅导并不意味着放弃个别辅导。由于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各有利弊,所以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各取所长,优势互补。

总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构建,需要上述各要素之间克服独立运动,相互协调,优势互补,从而产生协同效应,以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合力,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功能。

三、构建应注意的问题

1.谨防简单化倾向

协同学认为,复杂系统是由其内部的各要素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协同效应的。这里的“非线性”意味着协同并不是各种要素的简单相加。因此,我们在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过程中,要防止简单化的倾向。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模式、人员、力量、途径和形式加以简单相加,就能产生出一个有序的、能发挥最大效力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而是需要我们克服各要素间的相对独立和相互竞争状态,让它们产生相互关联、相互配合,才可能形成一个和谐、有序的系统。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篇(9)

一、构建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一)理论依据――协同学(Synergetic)原理

1.协同学简介

协同学亦称协同论或协和学,是一门研究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在相互协同作用下,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变的科学。它于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哈肯教授(H.Haken)所创立,是一门新兴的、影响最大的、普适性最强的横断学科之一。1973年,“协同”概念提出,1977年,协同学理论体系形成。该理论的产生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法兰克福汇报》曾评论:“哈肯创立的协同学不仅是可以应用于许多方面的一种物理理论,它也是对整个世界进行观察的一种新方法。”协同论为人们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成了哲学的一种新思维。

2.协同学基本观点

协同理论研究的是开放系统在外部一定条件的作用下,其内部各要素、各子系统之间,如何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而形成协同效应,自组织(指事物或一组变量从无联系的状态进入到有联系的状态的过程)成为一个协同系统的过程。其基本观点如下:

(1)协同学的核心――“协同效应”

是指在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当外界控制参量达到一定的阈值时,要素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关联代替其相对独立,相互竞争占据主导地位,从而表现出协调、合作,其整体效应增强,系统从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状态,即“协同导致有序”,有序是协同的产物。它认为,系统形成协同运动的关键条件是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的有机联系、协作和配合。如系统中各要素彼此独立、互不相干,那就不会形成任何有序结构。

“非线性”是说,系统的行为并不是其子系统行为的叠加,而是由各个子系统相互调节和组织来决定的。从中可以看出,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不同的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功能。另外,在一个由各子系统协同作用而组成的复杂系统中,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不仅是各子系统的功能之和,还包括各子系统相互联系形成有序结构而产生的功能。

(2)协同学的硬核――“自组织”

“协同”思想揭示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机制与规律,提出了自组织的理论。所谓自组织就是系统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控制参量),当其达到某一临界值时,系统中子系统间的关系,便能克服独立运动而自发产生协同的现象。也就是说,自组织是系统有序化的内在根据,系统的协同效应是由自组织来实现的。

需注意的是,自组织不是以各个子系统受到强制或损害为代价的。例如一群工人,他们不是在外部命令的条件下(如在工长的统一指挥下)工作,而是靠某种相互默契,工人们就能协同合作、各司其职来生产产品,这样的过程就是自组织。否则,就是一个他组织。一般来说,一个系统的自组织性越强,系统的整体功能就越能达到最佳状态。

(二)现实依据――各种辅导模式的局限性

心理辅导按其服务对象和目标来划分,可分为三种模式:障碍性心理辅导、适应性心理辅导、发展性心理辅导。三种模式各有特点,具体见下表:

从表中各项比较中可以看到:每一种心理辅导模式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不可能普遍适用。现实中,心理辅导模式的单一化已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复杂化和心理需求的多元化产生了尖锐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就要把这三种心理辅导模式加以协同,以形成一种优势互补、能发挥最大效能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二、构建的主要内容

根据协同学的基本思想,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模式,就是要把高校中各种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进行有机的联系和整合,使之从无序走向有序,以形成一个能最大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效力的系统。具体来说,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协同模式,需要其各个子系统间的有机联系、协作和配合,即在辅导模式、工作队伍、教育力量、实施途径和辅导形式等方面的协同。

1.辅导模式的协同

从上述对障碍性、适应性、发展性三种心理辅导模式的比较,我们知道,每一种模式都有其局限性,单一模式显然不能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的多层次性,客观现实需要我们对这三种模式加以整合与协同。在对三种模式的整合和协同过程中,我们并不是对它们进行简单的拼凑或叠加,而是要分清主次,进行有序排列和组合。

我们知道,教育对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具有强大的发展功能,教育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发展性是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著名的教育家赞科夫也提出,学校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学生包括差生的发展上下工夫。从中可以看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性是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本质特征。另外,从对众多大学生的心理调查资料来看,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一般占总数的17%左右。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心理正常发展的学生。可见,在障碍性、适应性和发展性三种心理辅导模式中,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因其更符合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更符合大学生现实的心理问题而必将成为我国高校心理辅导的基本模式。因此,在三种心理辅导模式中应以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为主,障碍性和适应性心理辅导模式为辅。只有这样,三种辅导模式才能优势互补,发挥出最大功能。

2.工作队伍的协同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主要由三支力量构成,即医务工作者、心理学工作者和德育工作者,他们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力量和中坚力量。他们既有自身的优势与特长,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与不足。因此,需要三支力量有效配合,优势互补,相互学习,相互融合,从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队伍。具体来说,一要加强理论学习。在国外,心理咨询师需要接受长时间的专业训练,一般都有哲学或教育学、医学、心理学博士学位。二要进行实践操作。心理咨询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科学。在国外,心理咨询师在其可以独立开业以前,一般都有很长的一段由导师督导下的临床实践经历,并有严格的资格认证过程。三要以科研为指导。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要进行科学研究。为开拓视野,增强科研能力,可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及相关的学术活动。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除由这三支力量组成外,还需要有其他人员如学校管理人员、各科教学人员、学生等的支持和配合,人人有责,人人参与。如学校管理人员通过制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计划,确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协助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等工作,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有序进行;各

科教学人员则通过本学科所蕴涵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结合具体教学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而学生作为受教育者,通过学校教育获得心理卫生知识,掌握心理调节技能,发展自身心理素质。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协同不仅是三支力量内部的有效配合,同时也是全校师生的相互支持与通力合作。

3.教育力量的协同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力量从学校内部来看,是以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为核心的全员参与(上文已论述)。而从学校外部来看,则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力量的协同,构建起以学校为主导、家庭和社会(社区)共同努力的整体教育网络。

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地位。首先,学校拥有良好的育人环境,有严密的组织领导体系,有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有一定数量接受教育的学生,有一定的场所、资金和设备等。这就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组织、师资、人员、场地与资金保障。其次,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有组织、有系统、有目的和有计划的,而不是零散的、片面的、非系统的、不完整的。再次,它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安排、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最后,学校教育面向所有学生,并以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因此,毫无疑问,学校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教育这支主力应与家庭、社会联手,取得它们的支持和帮助。因为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都与家庭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专家认为,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植根于家庭,显现于学校,加重于社会”。如父母离异、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冲击,极易引起心理问题。因此,家庭和社会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支持环境。

社会各种传媒要向学生宣传心理卫生知识,限制一些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娱乐场所,杜绝各种不良书籍和音像资料对学生的侵害。每个社区设学生心理健康关心委员会,举办短期培训班,向家长普及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提高家长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从而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仅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应突破校园界限,与家庭和社会紧密结合,形成以学校为中心,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

4.实施途径的协同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课堂教学、学科渗透、课外活动和环境熏陶等。它们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起主导作用,而其他途径通过渗透,起辅助作用。各种途径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实现自身目标,就必须借助教学这一中心途径。通过课堂教学向广大学生系统地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这是任何形式的教育也取代不了的。因此,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到学校教学体系之中,排入课表,并依据不同的年级层次开展相应的课堂教学活动。为使心理健康教育朝规范化、课程化方向发展,需要构建由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组成的全新的课程体系。它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并与其他课程和各类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形成协同效应。

除课堂教学外,学科渗透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有效途径。这不仅因为学科课程本身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学科教学本身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特地位,也因为各科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一方面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来设计教学,另一方面则要深挖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结合学科教学任务来融会和体现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心理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它打破了课堂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形式上的局限性,使学生更易接受,并能积极参与,也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课外活动来实施。其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有以下一些做法: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俱乐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举办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竞赛活动等。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交往、合作、做人、处事,增强了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了心理素质。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通过校园环境进行。校园里干净整洁、优雅美观的物质环境,积极向上、不断追求的文化环境以及充满关爱、平等和谐的人际环境,将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积极作用。

5.辅导形式的协同

目前,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个别辅导形式开展,团体辅导并不普遍。个别辅导主要着眼于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通过咨询员的咨询和治疗,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个别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障碍性、适应性心理辅导模式向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的转变,团体辅导逐渐被各高校重视和应用。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比,在受欢迎度、辅导效率、成效等方面都更胜一筹。这是因为:第一,团体辅导符合学生心理特征。青年大学生喜合群、爱模仿,易受团体成员影响,从众心强。因此,团体辅导深受学生欢迎,成效显著。第二,团体辅导提供了一种特定的社会生活机会,学生可以借助团体本身的影响力来学习某种生活经验或改变某种不良行为,并获得集体生活经验。第三,团体辅导能够有效解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这一瓶颈问题。第四,团体辅导具有集体性和组织性的特征,可以大大提高辅导的效率。可以预见,团体辅导由于其自身的诸多优势,必将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基本和最常用的形式。在欧美各国,大力倡导小组辅导,美国中学的高中就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辅导。

当然,团体辅导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重视团体辅导并不意味着放弃个别辅导。由于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各有利弊,所以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要各取所长,优势互补。

总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构建,需要上述各要素之间克服独立运动,相互协调,优势互补,从而产生协同效应,以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合力,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功能。

三、构建应注意的问题

1.谨防简单化倾向

协同学认为,复杂系统是由其内部的各要素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协同效应的。这里的“非线性”意味着协同并不是各种要素的简单相加。因此,我们在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过程中,要防止简单化的倾向。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模式、人员、力量、途径和形式加以简单相加,就能产生出一个有序的、能发挥最大效力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而是需要我们克服各要素间的相对独立和相互竞争状态,让它们产生相互关联、相互配合,才可能形成一个和谐、有序的系统。

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篇(10)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061-02

一、“协同创新”及“2011计划”提出的背景

2011年4月24日,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他首次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协同创新”的概念,着重阐述了“协同创新”的重要思想及其重要性,强调“创新能力提升”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灵魂和关键。为了落实同志的指示,教育部、财政部高度重视,决定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为“2011计划”。并在2012年3月23日,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上,联合颁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二、协同创新的内涵及“2011计划”的主要内容

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协同创新的内涵本质是,通过国家意志的引导和机制安排,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互补性资源,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这是当今科技创新的新范式。“2011计划”的主要内容可简要地归纳为“1148”,即一个根本出发点、一项核心任务、四类协同创新模式的探索和推进八个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1148”的具体内容是: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构建四类协同创新模式;以创新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推动高校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包括组织管理体系、人事管理制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机制、科研组织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等。根据教育部“2011计划”重大需求的划分,协同创新中心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

三、实施“2011计划”的迫切性

1.实施“2011计划”对国家发展的迫切性。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成为经济大国、制造大国,进入到工业化发展的中期。创新能力不足仍是我国教育、科技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是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已成为制约发展的严重障碍。这就迫切需要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所以,实施“2011计划”对国家发展十分必要,也十分迫切。

2.实施“2011计划”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性。“2011计划”是落实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推动创新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灵魂,是推动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战略行动。高校协同创新是党和国家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校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是高校面临的又一重大机遇和挑战。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四大功能”,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根本。高校只有协同创新,才能促进创新要素有机融合,推进地区性及全球性的资源共享,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提升高校人才创新精神,提升学科创造能力,提升科研成果创新水平,从而进一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实施“2011计划”对高等教育发展同样十分必要,也十分迫切。

四、高等院校在“2011计划”中的地位及作用

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时还指出,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高校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并实现“五个转型”中责任重大、地位重要且作用独特。高校拥有天然的多学科优势、丰富的人才资源以及多功能特性,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没有高校与企业、用户、科研院所、政府等的合作,就难以在全社会形成协同创新的机制体制,难以构建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同产业发展相衔接的结构合理、类型多样、机制灵活、充满活力的创新体系。高校必须肩负起协同创新的时代重任,积极开展协同创新,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等建立深度合作,形成协同创新的有机整体,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重大科学问题,这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为国内外诸多协同创新实践所证明的。高校应当也必须在协同创新中有所作为,也大有可为。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培养一流创新人才,产生一流创新成果,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自己的积极贡献。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本科中的“211”、“985”院校适宜建立第一种和第二种即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其他普通本科院校适宜建立第三种和第四种即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创新体制建设输送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加快科学生产力的转化,也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院校适宜建立或参与第四种即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高职院校参与协同创新中心的着力点应该是协同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机统一起来。

五、积极探索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高校“四大功能”的中,人才培养是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这是高等教育永恒的话题。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仅仅是“211”、“985”院校的任务,各类各级学校都必须在自己的层面上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培养出创新型国家需要的不同层次高质量人才,不论培养硕士、博士生还是高职、中职生都应该保证是所在层面的高质量人才,这样才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

1.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努力探索及实践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办学以人为本,教师是主体;教育以人为本,学生是主体。必须紧紧依靠并牢牢抓住这两个“主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尊重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成才规律。只有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调动起来,形成思想行动上的共识,才能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才能有效促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出我国各行各业急需的创新人才,从根本上解决好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一重大问题。

2.应当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是个系统工程,除了高校外,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也都拥有自身独特的人才培养优势和条件,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分别掌握在不同的创新主体手中,任何一个创新主体都不能够有效掌握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必须形成协同效应,共同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因此需要突破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外部机制障碍,建立多机构、多部门、多单位协同创新机制。

3.应当注意重高校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高校校内协同创新能为学生提供跨系(院)、跨专业的教育培养,奠定创新所需要的合理的知识结构。高校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通过搭建多种形式的跨系(院)、跨专业教育平台,开设全校性的公共跨专业课程,以整体组合的课程替代严格的专业分类课程,同时大力推进全校范围内的选课制,尤其是跨系(院)、跨专业的选课制度,按专业群开设大量的跨专业选修课,鼓励学生跨系(院)、跨专业选课,为学生带来不同的专业视野和综合化的知识结构,从而有效地促进创新人才培养。高校校外协同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大力开展校企合作,通过联合共建实验室、共建实践创新基地、开展基于项目的合作等形式,建立基于产学研用结合的教育平台,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国内教学资源与国外教学资源有机结合起来。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重要方面。可依托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与国外(境外)先进高校和机构开展合作,在跨国企业实习、国际化课程、国际化师资、国际交换生、短期游学项目等方面开展国际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N].人民日报,2012-04-19.

[2]协同融合?摇致力创新?摇利国兴校——关于协同创新的初步认识和探讨[N].工学周报,2012-03-02.

[3]李素矿.高校协同创新要把握好四个维度[N].光明日报,2012-08-30日.

上一篇: 建筑工程审计法 下一篇: 工商管理与金融学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