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3 14:58:15

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

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篇(1)

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起点设置不当,脱离学生的年龄、心理实际,脱离学生的知识、思维和意识发展水平,将学生成人化,采取高调宣讲、单向灌输的手法,无法有效地为学生所认同,难以激发其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需要,收效甚微,有时甚至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负效应。同时,这种急功近利,企图“一步到位、一劳永逸”的简单化的做法,又使德育的终极性目标没能有效地分解为着实的阶段目标,以至于德育的阶段目标缺乏内在的逻辑递升序列,高层次、高要求的终极目标找不到基础性的支撑点,无异于空中楼阁,难以达成。

误区之二:

忽视受教育者自身的实践活动。将复杂的德育过程简单等同于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的说理、讲解,片面重视道德知识的掌握,在“掌握”和“认同”之间随手划上等号,省略了外在的道德需求向学生个体道德需要转化的心理机制研究,把个体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看作是道德教育“外烁”的成果,因而对学生日常学校、家庭生活中多样化的道德实践关心不足,忽视了道德修养的巨大作用。学生掌握的道德规范、准则体系缺乏实践中介,不能有效地内化为道德信念,导致“知而不信”;道德信念也不足以外化,以支持和指导道德行为,表现为“言而不行”。

误区之三:

德育功能认识片面,“严”、“爱”脱节,师生关系恶化。不少教育者错把德育当代国家、社会、学校对学生个人的管制,把德育方法当作“管制的手段”,突出表现一谈德育必是严字当头,把个人与社会对立。无视学生内心深处丰富多彩的需要,追求“整齐划一”的德育效果,将“听话”视为德育的成功,将“听话道德”视作德育的最高境界,缺乏慈爱与引导,更缺乏“发展”的眼光和意识。导致师生间的对立,人为地破坏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削弱了教师在育德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上谈及的德育误区,究其根源,主要是传统的德育缺乏一种发展的眼光,把学生单方面看成是社会规范的造物,德育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工具,所以视野局限于学生被动地接受和继承既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体系,掌握了这些规范就意味着达到了德育的目的。在这种“就范式教育”的指导下,学生循规蹈距、唯命是从,成了一个“被塑造”的客体,执着于此的教育者也就看不到学生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能在既有的社会规范基础之上,经过自己的理性思维,独立地做出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自主地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并在道德实践中完善自身的品德,丰富和发展社会的道德规范。个体品德的这种积极能动的构建,正是整个社会道德规范推旧出新、向前迈进的源动力所在。“藐视”学生品德构建和在道德实践中的主体性,推广开来,就是对社会主义道德发展的阻碍。如果我们承认这一点,就应力求通过发展人的主体素质、提升人的主体性、培养具有自主性、创造性的人去批判继承已有的道德,改造其不合理的成分,从而实现地现时代的超越。

二、学校德育历史逻辑的透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纵观本世纪西方学校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两条线索:

其一:弘扬人的主体地位,反对道德灌输是本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的主旋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民族要求的发展,作为封建势力特征的那种学校德育逐步显示出其局限性,正如杜威所言,它企图“系统地运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使学生铭记一套特定的政治和经济观点,排除一切其他观点。”①这实质上是一种静滞的教育形式,它企图用一种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规范去“塑造”下一代人,结果必定导致学生思想僵化、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抹杀与泯灭。世纪之初,以杜威为代表的“新教育运动”首先对这种传统德育发起了猛列的冲击。在他实用主义观点看来,道德真理是相对的,任何道德都必须服从于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所以,道德从本质上乃是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而不是某种固定的观念。②外部强制“不仅不能促进反而限制了儿童的智慧和道德发展”,③正确的道路是“反其道而行之”,亦即通过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的道德生活经验,发展其良好的判断力。杜威的发难引起了新旧德育观念的大碰撞。20年代中期,哥伦比亚大学的梅和哈物茨恩主持了一项历时5年、涉及万人的大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在学校中掌握的道德规范和美德概念与他们的实际道德行为无关。宣告了这种传统德育的失败,促使研究者们进行深层次的反思。

60年代后,西方学校德育理论再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1.以柯尔伯格为主要代表的道德认知———发展论,吸收了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强调“儿童道德成熟的标志,是他做出道德判断和提出自己的道德原则的能力,而不是遵从他周围的成所人的道德判断的能力。”④于是道德的发展必须借助于学生自己的探索、努力和活动,所以柯尔伯格在给德育教师的十条建议中提出:用直接教的办法灌输某些条文是无用的,德育应鼓励学生进行道德认知冲突的自我决择,发展道德认知力。

2.价值澄清学派认为:传统的学校德育对儿童“不能导致更深层次的道德信仰”,⑤是不适当的甚至是无效的。所以他们恪守“如何获得观念”远比“获得什么观念”更为重要的信条,反对向学生传递某种本身就模糊不清的价值,提倡通过一系列价值澄清策略的学习,让学生们在冲突中学会澄清自己头脑中的价值混乱,发展自我评价、自我指导的能力以适应多元化的社会。

3.人本主义强调个人的尊严与价值取向,富有强烈的民主气息。其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以人为中心”的学校德育,力求建立一种相互信赖的新型师生关系,反对教师权威,主张施行“非指导性教学”。在他看来,教师不是实施教育的主体,只是学生良好发展的咨询者,学生是主体而非客体,他的“自我教育”最为重要。

4.形式主义的德育论走得更远,他们主张从形式上而非内容上界定道德与道德判断,重视道德推理、判断的技能、技巧等形式特质训练,以形式意义上的训练来回避、反对具体道德内容的传授。其代表人物威尔逊曾把德育比做驾车、游泳等技能的掌握,提出:“我们主要不是传授任何内容,而是要教给人们一种熟练的方法。”⑥透过纷繁复杂的观点和论证,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认知学派、价值澄清学派、人本主义,还是形式主义的德育观,都是以反对传统道德灌输作为理论基础和出发点,希望把低效的学校德育从注重具体美德传授中解脱出来,牵引到解决道德问题能力的培养上去。高扬作为人的个体价值存在,反对德育“目中无人”,重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动地位,反对把活生生的人简单化、机械化和客体化,是各个理论派别的一致共识。

其二,与主旋律形成鲜明反差是近一、二十年来西方德育中反对价值观念自由化,“回归规范教育”的新动向。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学校德育一直在批判道德灌输中发展壮大,试图建立一种“无灌输的德育”,它实质上体现了人类主体性的觉醒(从关注外物到关注自身、尊重现实的人的存在和人的价值),深刻地触及了德育的根本性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但是,单纯地反对灌输,进而忽视道德行为规范的教授,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最突出的:没有主导性的道德规范、价值取向的指引,在多元化的社会里学生们怎样才不至于走上放任主义、无政府主义的道路上去?青少年怎样才不至于卷入极端个人主义漩窝?这些问题偏又是单纯反灌输的一腔热情所无法解决和克服的。结果,青少年犯罪率日益升高,年龄却日益下降,他们追求安逸享乐,缺乏远大的理想和社会义务感、责任感。这成了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甚至是全球性问题),迫使人们对学校德育再次进行反思和检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呼吁: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应该“能够承担人类命运的共同职责中自己的一分责任”。70年代后,伦理学家们提出“回到规范去”的口号,强调共同的社会道德规范对于维护社会和个人利益的重大意义,各国又复重视学校德育课程中内容方面的建设,开始了对单纯反灌输的反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的形成,则是各国力图淡化个人利己主义,强化社会责任的又一具体表现,报告强调:“恢复具有早期时代特征的关心价值已势在必需。”它们都从一个对立面论证了社会主导性道德规范的重要价值。前车之鉴昭示我们以德育的历史逻辑:道德灌输不能为我们培养富于创造性的一代;但因反对道德灌输而全盘否定道德规范的系统传授,削弱学校系统的道德教育的作法则是因噎废食,同样不足效法。只有立足现实,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抛弃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才能为社会主义德育实践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

三、新德育模式论纲

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展道德规范的教授而不至简单的灌输?怎样处理好具体规范学习和一般道德能力发展之间的难题呢?

我们认为:依仗实践,合理发挥学生在德育实践中的主体性,提升其主体性是问题的关键。

第一,学生是自身品德形成和构建的组织者,外在的道德规范体系和道德需要只有通过学生自愿(进而是自觉)地实践,取得认同,内化为他自身的道德需要,才能真正起到外化指导道德行为的作用。忽视学生内心的需要、忽视学生自愿参与道德实践活动的论理也罢、奖罚也罢、榜样也罢,都是无法达到理想教育效果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德育理论家们强调尊重个人独立的价值判断,培养具有自主道德思维的个体,主张个人道德认知能力在其解决道德冲突中逐渐成熟,都不乏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二,怎样使学生认同社会道德要求,自觉把外在的道德要求变为内在道德需要呢?我们设计了如下新德育模式:教育者依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选择贴切学生实际的方法,将国家、社会提倡的主导性道德规范、原则、准则体系传授给适龄的学生,学生把它当作知识理解,在教育者创设的道德冲突、自身的道德生活中加以应用,从而发现这种体系是合理的,能对维护自己切身利益提供帮助,于是产生认同感,道德规范被巩固下来,被内化为个体的道德需要、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习惯;或者在运用中发现这种体系有不尽完善、不够合理之处,能在教育者引导下,学会主动将自己的道德观念体系向其它体系开放,吸收其合理内核,发展和改造原有的观念,使自己的品德构建始终处于一种动态更新、不断完善、愈趋合理的状态之中。我们认为,这种理解———实践——开放式发展——接受(内化)—[]—再实践的学校德育模式摈弃了道德的绝对论,较之单纯地采用某种较为“先进、合理的道德规范”去“教育”学生,规定学生的道德选择、道德判断,它更多地把目光凝聚在学生个体品德的动态构建和可持续性发展上,并以品德构造的开放性为前提,更为客观,更为符合整个社会道德发展历史逻辑。它强调以主导性的道德规范作为学生品德构建的骨干和同化其它合理成份的“同化点”,使学生品德呈现出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因而也不同于道德相对主义的放任自流。这样,现时代道德规范的传授就不再成为一种“束缚人、禁锢人思想”的枷锁,而为人进行现实道德生活、进行深层次道德思考所必须,成了个人切切实实的需要。

第三,强调学校德育为学生个体品德构造的主体,并不是以此来否定教师的主体性。教师作为人类知识的活的载体、社会的代言人和成年人,也具有主体性(且是较为成熟的主体性),通过其主体性的发挥,引导学生德性的发展,是学生主体性(不甚成熟、不甚完善的主体性)得到不断提升的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主体性的充分展开同样至关重要。教师是价值的存在,因为:没有教师创造性地选择教法、创设教育情境,就不可能有教授活动的生动活泼;没有教师创造性地选择学生生活亟待利用的教育内容,就没有学生发自内心需要地、自愿地学习;没有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也不可能有学生道德观念的开放式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尊重学生在道德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是片面地迎合学生不完善的主体性,相反,教师时刻不能忘记以社会主义社会主导价值目标去提升学生不完善的主体性,使之沿着正确的轨迹成长。同时,教师主体性发挥得合理与否,又取决于他对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引导如何,它不同于传统的任意的无节制的教师权威,师生间是一种“你与我”的主体间关系,而不是上下级、主被动、主客体的关系。因此,无论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还是离开了教师的主体性,或者两者的主体性张扬得不合理,势必会回到传统的灌输或放任自流上去。

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篇(2)

一、引言

党和国家一贯强调学校要把德育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把思想品德教育深入到各学科教学领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和学科特点出发,恰当地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必须掌握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原则

一是紧密性原则。教师在实施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找准语文教材中的知识教学与德育的“结合点”。它既要与学生认识过程紧密联系,又要与不同的学生的实际密切相关;既不能只讲知识不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又不能只顾思想品德教育而忽略知识的传授。教师为完成在知识传授中渗透德育的任务,要深入钻研语文教材,逐一列出每一章节的德育渗透点,以便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教育。

二是规范性原则。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要依据国家教委规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依据教材所提供的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另外,语文教学大纲对思想教育的内容与要求也作了具体规定,这也是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依据。教师要综合德育大纲,各科教学大纲及教材,找出他们的最佳结合点,使之成为语文常规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使这种德育渗透规范化、制度化。

三是适宜性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因而要注意提高渗透的适宜性。在德育渗透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条件及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对教育产生的综合作用,采取适宜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自然渗透,要针对学生的实际与需要来渗透。教师要注意德育过程之间的联系,选择最适宜学生接受的渗透点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及使德育渗透取得最佳效果。

四是适度性原则。任何事情都要讲适度,德育渗透亦然。在学科教学中,只顾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忽略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不符合教学最优化的基本要求;只顾思想教育,不顾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把语文教学变成纯粹德育课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注意德育因素的渗透,又不可冲淡和忽略语文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使二者默契配合,相得益彰。

五是适时性原则。除了渗透点外,渗透时机也很重要。如果德育渗透不是在必要而必需的时候进行,就会削弱德育渗透的效果,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选准德育渗透的时机,抓住德育渗透的有利契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巧妙地启发学生理解语文教材内容的某些实质,自然地促进学生思想感悟的升华和自我认识的完善。

三、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一是通过语言文字进行德育教育。如果说思想内容是内核的话,语言文字就是它的外壳。作者的思想、立场、观点、态度都寓于语言文字中,尤其是思想很强的政论、杂文、散文等,其思想内容大多是通过语言直接表达出来的。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推敲、揣摩、使学生真正做到字求其义,句求其旨,深刻领会文章内容,从中受到启发教育。

二是运用艺术形象来感染学生。艺术形象所产生的教育力量是其他手段所无法代替的。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人手,分析挖掘艺术形象的价值并通过想象,联想等思维活动把学生引入艺术境界,使他们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从而自觉不自觉地受到艺术形象的感染,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

三是通过分析主题思想进行德育教育。提炼和概括文章主题思想是语文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训练项目,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因为它是人物形象和社会现象相互作用呈现出来的社会意义及作者对他们的思想评价。因此,应引导学生分析故事的来龙去脉,掌握作者思路,写作意图,从而领悟主题内涵。

四是用情景教育来引起学生共鸣。情景化教育是学生乐于也易于接受的方式。要使学生“心动”而产生情感,教师可选择一些感彩强烈的文章,先理解把握作者的感情,朗读时完全进入境界,绘声绘声地把学生吸引到课文里来,使他们在特殊的情境下受到感染熏陶。

五是用自我教育来深化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上教师应注重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一般可通过两个途径:第一、通过作文进行自我教育。教师应注意选择有利于进行德育的命题让学生写作,引导学生正确的构思立意。第二、运用演讲进行自我教育。许多教师坚持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讲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这不但训练了学生口头表达和表演能力,更重要地是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六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尽管语文教学不是政治课,但是任何一个教育者都应明白身教的作用。只有教师政治方向端正,对社会主义信念坚定,教师素质过硬,师德高尚,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培养出更好的人才。当然,语文课毕竟不是“第二政治课”。在进行德育时,不能不顾及语文课的性质和特点,语文课的德育应是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应象细雨润物一样,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进行德育活动。

四、结语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就需要教师自觉把教书和育人当做自己的高尚职责,把握时代跳动的脉博,深钻教材,找准德育渗透的突破口,恰到好处地进行渗透。让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如水融似的难以分割。使学生通过语文教材的学习不仅提高能力,思想上也能得到长进,品德受到良好的熏陶。

参考文献:

[1]施良方等.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武汉: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

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篇(3)

前言:在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曾明确指出,“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由此可以看出,审美育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道德修养,全方位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进一步体现出艺术教育在立德树人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一、高校公共艺术课审美育德的原则

(一)是时展的需求。当前党的教育方针与教育改革的重点便是,改进美学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以及人文素养,进而全面的实施素质教育(2)。审美育德对于维护社会的平衡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重要,这也是其他教育无法取代的。试想一下,在实际生活中,若是有人缺失了审美或者育德观念,无法正确理解审美育德理念,就很有可能缺失掉正确的价值观与信仰,难以明辨是非,最终甚至做出威胁社会民生的事情,给人们的安全带来威胁。现在的各高校里,不少大学生因学习压力过重或者别的诸多因素,导致心理上的障碍或者拜金、享乐等负面情绪逐渐增多,对于善恶最基本的认识也很难辨清,甚至有些学生有愤世嫉俗情节,而且并不认同社会主义价值观,这些都很有可能导致他们做出出格的举动,莘莘学子的大好前程就这样被浪费。而美学教育不止是外在美的表现,更是在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能力的培养上是很关键的一点,至于育德教育,它能够帮助到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以及由秩序和规则的生活理念。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学生在审美育德上的修养。

(二)审美育德的完美融合是塑造完整人格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教育更倾向的是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输送,很少真正关注到学生的审美与育德教育,这样很容易致使学生的人格不完整。审美教育与育德教育本着一个相辅相成、相互连接的关系,二者在教育中完美融合能够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理念,培养出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让学生今早成长为社会主义的优秀人才。

二、实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审美育德功能的有效途径

(一)创新教学模式。审美育德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还有待高校的探索,这个过程也需循序渐进,不能急于一时。首先必须对高校公共艺术教学的教学目标做一个明确了解,并且在制定教学大纲或者教学方法时,要把目标放到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水平以及整体道德修养上(4)。再一个,在明确了教学目标后,对教学的内容也要深入透彻的了解清楚,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在全面清楚教学内容后,更要重视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时,强化艺术教育中的审美育德教育,因此,其教学内容必须充满正能量,选用那些能够突出民族功能特色、同时又不乏时代气息且积极向上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既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主观审美,而且也突出了审美育德的教育功效。最后,审美育德的一个重要教育方式就是对其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体现,设置相应的教学环境,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能动性,还可以采用课堂情景教学,基于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之上,经过艺术鉴赏、艺术表现以及艺术创造等形式,让学生对艺术作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理会的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学生对美的欣赏与创造活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正确价值观,认同当今社会主义下的思想道德。

(二)扩展教学实践活动。不同于别的学科专业,艺术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是其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学中,合唱作为教学时常见的教学活动,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其施行力高、影响范围广,育德功能相当明显。还可以经常性的带学生参观一些价值观正确的讲座、演讲以及电影话剧等等,或者是定期举办班级联欢会,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理念等等,这些课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培养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正确的价值观,其审美育德的功效相当不错。另外,除了欣赏具有正确价值观的作品之外,学校还可组织学生自行创作符合本校精神以及价值观正确的歌曲、绘画作品或者小说散文等等,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审美育德能力。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旁协助,帮助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对于不健康作品或者理念要积极自觉地进行抵制,让学生的艺术审美情感和道德品质进一步的得到提高。由此可见,艺术教育中生动的插入帮助学生提升审美育德的课外活动,能够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接受到审美育德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在上课时没有了传统的说教感,学生从心理上自然不会产生反感或逆反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审美观念,对学生的成长百利而无一害。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公共艺术课审美育德的教育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能提升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帮助学生在艺术造诣上更进一层楼,更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人生价值观念,从而让学生在社会上不止是成为专业技能型人才,而是兼具知识与审美以及道德的三重优秀型人才。同时在审美育德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也占据着一个重要地位,只有当教师本身具备了“审美育德”,才能够更好的引导到学生。审美育德教育所能描绘的远不止这些,因本人才疏学浅,对其认识尚还不够透彻全面,再加上篇幅限制等因素,其余便不再做赘述。

参考文献:

[1]徐亚娟.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篇(4)

德育方法的整体性问题是指为了充分发挥德育方法的综合、整体效果,而应科学、合理地 处理好德育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及各德育方法之间的关系(德育方法 内部关系)。

1.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与其他德育要素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外部关系,即德育方法分系 统要与德育要素系统所包括的其他五个分系统——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 理 和德育评价横向贯通,互相联系,互相依存,构成整体。德育方法不应游离于德育整体系统 之外,而是发挥它在整体中、系统中的应有作用。例如,从德育方法与德育途径 的关系看,二者“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根本的区别,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途径和方法是互相 影响、相互制约、互相促进的。途径决定方法,德育方法的选择依赖于德育途径。如课堂教 学这条途径,决定了讲授法和说明法是基本方法;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锻炼法、考察 参观法则是基本方法。另一方面,方法的改进也会影响途径的发展。例如,多媒体信息技术 , 开辟了网络德育途径”[2]。同样,德育方法与其他分系统的关系也是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在整个德育系统中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而独特作用的发挥又与它们之间的联系密不可 分。

2.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

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性问题,主要涉及德育方法本身系统内部的关系,即各种方法的关 系问题。国内有学者指出:“德育过程的复杂性和德育对象的多样性与变动性,以及制约德 育方法的诸多因素,决定了德育方法既是多种多样又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方法各有侧重, 要各种方法巧妙的变换和组合是一种高超的教育艺术,它将使德育方法的整体效用得到充分 发挥,从而出色地完成德育任务。”[3]因此,方法的整体性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众所周知, 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没有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是可以适用于每个人及各种情形的 。一种方 法,可能完成多种任务,实现多个目标,适合多类内容。同样,多种方法可能完成同 样的任务,实现同样的目标,适合同样的内容;而且,多种方法优选组合可能更好地作 用于目标、任务及内容。因此,要根据不同主体、不同时空、不同情形,合理选择最合适的 一种方法或多种方法,进而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协同、整体作用,以便到达良好的德育效果 。

二、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1.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在教育实践中,德育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4类18法:以语言说理形式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 谈话法、讲授法、讨论法 、辩论法、演讲法等;以形象感染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典型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影视音像 法,小品表演法等;以实际训练形式为主的方法,如社会实践法、调查访问法、参观考察法 、常规训练法、大型活动法等;以品德评价形式为主的方法,如奖惩激励法、表扬鼓励法、 评比选优法、操行评定法等[2]。除此之外,还有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自我修养法等 。需要指出的是,多样化的德育方法在新时期的发展有所侧重。

2.德育方法的选择问题

方法的根本问题也是选择问题。要想取得德育的良好效果,必须学会在丰富多样的方法体系 中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因此,科学而艺术地选择德育方法必然引起每一位教育者的重视,也 是作为一位合格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方法的选择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依据工作的出 发点及不同情况和需要,灵活选择。具体到某种原则,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列举出 许许多多,比如,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时代性、开放性、实效性等等,这些原则都有 其 合理性,对实际工作也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但由于上述原则提出及排列的依据不是很清楚或 一致,致使人们可以列举无数有关原则,从而使原则的指导价值打了折扣。鉴于此,我们试 着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演绎出如下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使德育原则既有限,又有效,解 决了前述问题。

笔者认为,原则的提出和排列要明确几个前提条件, 第一,为谁的问题。方法不是目的,它要服务于目的,因此合目的性是 根本。第二,如何为的问题。要想实现德育目的,必须按照事物发展的轨迹或者规律运 作。第三,何时的问题。而规律的 作用是在实际情形下发生的,这又离不开社会发展历史状况及时代特色的制约。第四,谁用 的问题。方法毕竟是通过教 师的选择才发挥作用的,因此,教师的自身特点往往影响方法的选择,即教师应该选择适合 自身特点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上述层次的原则视为一级原则,它还可以分别 划分出二级、三级原则等。根据这种分析,我们认为德育方法的选择原则(一级原则)问题可 以表述为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发展)的原则、合乎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历史性原则(时代性 原则)和教师主导性原则。这些原则都可以具体到某一级教育,比如,对于当代初中学段的 学 生而言,则可具体为充分促进初中生品德提升的原则和遵循初中生品德发展规律的原则、紧 密结合时代要求的原则和适切教师风格特点的原则等。

转贴于

三、德育方法的实践性

传统的德育方法,往往陷入机械的、脱离社会实践、脱离生活实际与脱离时展的 窠臼之中。因此,学生也无法有自己的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缺乏情感性。基于此,笔者认为 ,德育方法必须强调实践性,即重视德育与实践的结合,使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及引 导学生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并在实践和生活中,强调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从而收到良好的德 育实效。

1.要重视德育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形成美好品德,在实践中展现美好言行

“道德根本上是实践的”[4],这已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识。据此, 我们也可以认为德育根本 上也是实践的。因此,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应凸显实践性,应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德育的起点,是与学生的已有体会和经验密不可分的;德育的实效,是通过实践来加以提 升、检验和展现的。德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道理与已有经验相结合,然后内化 为自觉的要求,随之产生高尚的情感,并在实践中外显为良好的精神面貌、优秀的意志品质 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具体而言,学校除了强调德育与已有感受和体会相结合外,还应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社会 服 务、生产劳动、科学考察、远足等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 纳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活动过程,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发展他们的主体性 ,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在丰富而有意义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同时,通过活动的组织,学生的责 任心、组织能力等等也会得到较好的培养。

2.德育方法的生活性——德育回归学生真实生活,并引领学生的未来生活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方法已成基本定式,模式为“约束—压服—控制”,容易导致学 生 产生病态的压抑心理和专横型的品质,给师生制造心灵上的隔阂,甚至情绪上的对立,以至 于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用。因此,传统的“管、卡、压”等 措施不 能做到发挥学生主体以及尊重学生的自主道德选择。所以,必须将生硬的道德灌输教育还 原成学生生活和成长的过程,进行生活德育。

在生活德育中,德育首先要源于生活,即一定要寻求学生的最普遍的生活,要善于在普 遍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充分挖掘教育价值,从而使德育工作可亲、可近、可信,增强德育工 作的实效性。同时,德育还应高于生活,要考虑到生活的未来性和发展性,积极引导学生为 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比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他人及成人的生活,再从这种感性发展到 理性, 形成道德的知、情、意,以便为未来生活中的角色及承担的任务和应具有的品性做储备。

3.内心体验——情感是德育加强与实践及生活联系的重要切入点和关键点

德育的本质在于育德,要培养人的高尚品格,而高尚品格与人对道德的体认及感悟须臾不能 分离。因此,要在实践过程中和现实生活中,不断加强体验性教育,调动学生的同情心、责 任心及良心,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使之在学生内心中留下美好、幸福的情感烙印,从而达 到以情认知、以情促意、以情带行的境界。情感的积极介入,就可以改变过去空洞枯燥的说 教,变“刻意”教育为“无为”教育,发挥“陶冶”、“暗示”、“体验”等方法的作用,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和自我体验。进一步讲 ,“德育对象的情感对其德育接受意愿、接受程度都会产生直接影 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德育实效”[5]。

参考文献

[1] 孙少平.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19 99(12).

[2] 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利小红.浅谈中学德育的实施方法[EB//OL]http://chsgez.10 0point.com/school/chsgez/items/校长文集/xz23.htm.

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篇(5)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2、德育的重要意义

(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

(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重要保证。

3、德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二)德育的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自学纪律教育

6、民主和法制教育

7、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8、道德教育

(三)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把一定社会的品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

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的矛盾。

3、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四)德育原则

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3、知行统一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五)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1、德育的途径

(1)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4)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6)班主任工作

2、德育的方法

(1)常用的德育方法

说理教育、榜样示范、实际锻炼、陶冶教育、指导自我教育、品德评价。

(2)德育方法的选择与应用须依时间、地点、条件而定

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3、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

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篇(6)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2、德育的重要意义

(1)德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2)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条件

(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重要保证。

3、德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二)德育的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自学纪律教育

6、民主和法制教育

7、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8、道德教育

(三)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把一定社会的品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

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的矛盾。

3、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四)德育原则

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3、知行统一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基本涵义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五)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1、德育的途径

(1)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4)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6)班主任工作

2、德育的方法

(1)常用的德育方法

说理教育、榜样示范、实际锻炼、陶冶教育、指导自我教育、品德评价。

(2)德育方法的选择与应用须依时间、地点、条件而定

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3、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

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篇(7)

A.基本要求

B.具体程序

C.具体方法

D.实施途径

2.通过常规训练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办法属于()

A.说理教育法

B.陶冶教育法

C.榜样示范法

D.实际锻炼法

3.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

B.政治思想的教育

C.道德品质的教育

D.品德的教育

4.德育过程的基础()

A.活动和交往

B.自我教育

C.学校教育

D.说理教育

5.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

A.认识水平之间的矛盾

B.智力水平之间的矛盾

C.品德水平之问的矛盾

D.能力水平之问的矛盾

6.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7.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教学

B.社会实践活动

C.课外活动

D.班主任工作

8.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提出过的德育原则足()

A.社会化活动法则

B.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C.自然后果原则

D.知行统一原则

9.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

A.乌申斯基

B.加里宁

C.马卡连柯

D.赞科夫

10.通过操行评定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方法属于()

A.说服教育法

B.品德评价法

C.榜样示范法

D.陶冶教育法

二、辨析题

1.德育过程就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

2.“一个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

三、简答题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四、论述题

1.联系实际,论述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2.联系实际,论述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D

4.A

5.C

6.D

7.A

8.B

9.C

10.B

二、辨析题

1.错误。

德育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其主要不同在于三点:

其一,范畴不同。德育过程属于教育活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属于素质发展范畴。其二,影响因素不同。其三,结果不同。

2.错误。

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原则。

三、简答题

德育过程具有以下几条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四、论述题

1.(1)这一原则的基本涵义是: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理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2)这一原则是根据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提出的,符合德育过程的本质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是相辅相成的。

(3)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①坚持正面教育原则。以科学的理论,客观的事实,先进的榜样和表扬、鼓励为主的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

②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启发自觉。做到事要实,理要真,情理交融。

③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督促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

2.(1)这一原则的基本涵义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坚持不渝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行为。

(2)这一原则是教育者对待受教育者的基本情感和态度。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是辩证统一的,尊重信任是严格要求的条件,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取得教育效果。

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篇(8)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7-0126-03

作者简介:郭现军(1969-),男,河南汝州人,副教授,博士,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科学构建大学和谐德育内容体系,是构建大学和谐德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和谐德育实践的基本前提。大学和谐德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教育规律,以大学德育实践与现实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为依据,以科学性、合理性为原则,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构建起一个更为科学、更为完善的内容体系。

一、构建大学和谐德育内容体系的依据

从根本上说,大学和谐德育内容体系的构建,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总结大学德育的实践经验,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对现有大学德育内容体系进行创新和完善的基础上,构建起能适应大学和谐德育实践的新的体系。

1大学德育内容体系的发展

大学德育内容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是一个随着社会发展与时代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体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高校德育目标被赋予了新的要求,相应地,德育内容也有了进一步的充实。

1987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大学德育是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即要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人生理想的教育。十四大以后,大学德育中又增加了关于道德教育的内容,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课。此后,“98”方案中又增加了法制教育的内容,即在大学中又增设了《法律基础》课。“05”方案进一步规范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确定大学德育内容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与法纪教育。

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体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条件下,大学德育内容也理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应构建新的体系,以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2长期德育实践的经验

对大学德育内容进行调整,构建大学和谐德育内容体系,也是我们总结长期以来大学德育的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大学德育经验的必然选择。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德育目标及内容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政治轻生活、重理想轻现实、重社会轻个人等缺陷,不利于德育功能的合理发挥,也不利于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大学德育的育人功能来说,由于我们一贯强化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所以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一般没有太大的问题,但道德意识与法制观念却并不尽如人意,道德缺失的现象在大学生身上并不少见,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近年来,随着社会交往的增加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缺乏基本的礼仪常识的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也已经成为一个较突出的问题。客观地说,我们培养的大学生,他们在礼仪规范、心理健康及审美情趣等方面的表现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增加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审美教育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就应是构建大学和谐德育内容体系的必然选择。

3现代社会生活的推动

德育的基本功能是培养学生使之具备健全的人格。伴随着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大学德育内容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需要构建一个能真正面向现代社会的大学德育内容体系,以充分发挥大学德育应有的功能。

现代社会是文明社会,是法治社会,是开放竞争的社会。在现代社会,大学德育承担着对未来的社会公民进行教育的职能,即培养合格公民的职能。现代社会的合格的公民,不仅在政治上和思想上要合格,要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强烈的爱国心、社会责任感和利他的精神,而且还要有良好的道德和法制观念,要具备良好的礼仪修养和健全的心理,要有高雅的精神品位和审美情趣。这就需要我们紧紧围绕培养现代公民这一德育目标,以现代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丰富大学德育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法纪教育、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审美教育等作为教育内容,构建起新的大学和谐德育内容体系。

4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大学和谐德育的实施;而大学和谐德育的实施,则要求我们对德育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要求我们要构建起一个新的大学和谐德育的内容体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在价值目标上追求的是以人为本,相应地,大学和谐德育也应该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与受教育者个体成长需要的统一为目标。我们要把满足个体成长的需要即个体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作为大学和谐德育要实现的目标,在德育的内容方面,就不仅要一如既往地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法纪教育,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审美教育等。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作为社会主体的每一个大学生,使其身心和谐发展,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因此,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目标来说,我们就需要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法纪教育、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审美教育等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使大学生能得到全面协调发展。

二、大学和谐德育内容确定的基本原则

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篇(9)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教师在道德实践中进行道德教育、道德修养、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时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同时也是调节教育过程当中教师与社会、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并且教师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会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以及教师职业活动环境的变化稳定的产生变化发展。

目前,我国关于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的描述各有不同,大致包括以下几种:“热爱教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①,“ 献身教育, 甘为人梯”②,“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育民主、教育人道主义”③,“乐教勤业、教育民主、教育公正”,“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依法从教、教育人道主义”④。就字面表述而言,不同的说法都包含了不同的时代特征及要求,但就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确立的依据以及目前存在的多种表述来说,应当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确立应当反映一般社会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

道德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教师职业道德必然要反映相应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 同时也应当体现一般社会伦理原则的基本要求。

首先,社会主义道德是在无产阶级自发形成的朴素的道德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由无产阶级自觉培养起来的道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以社会主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以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先进道德体系。因此,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必须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并符合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在社会主义道德中, 明确强调了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原则。并且在1996 年, 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优良的师德传统也需要适应社会新的发展要求。虽然前人不可能站在今天的教育高度,但我国教育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献身教育事业的先贤和典范,都可以成为我们确立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历史依据。

特别是多年来党和政府为改善广大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作出了诸多努力,但仍未达到理想状态,东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依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在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党和政府也在对西部计划志愿者和特岗教师等方面逐年加大投入力度,让更多的青年人投身祖国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建设,逐步提升我国教育的整体水平。加之教师的工作繁重而复杂,工作周期长,见效又比较缓慢。教育的对象也都是一个个各有特点的独立个体,需要教师花费极大的精力去了解学生和帮助学生成长。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没有一种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精神,是很难搞好教育工作的。因此,在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内容当中应当体现出对人民和集体的阶级本质和时代特征,并且这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体主义原则的具体化。所以,终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原则应当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原则。

其次,从社会经济关系来看,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依法治教、依法从教既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教育领域中的贯彻,也是其必要保障。依法治国包含依法治教,并需要通过具体的人来贯彻执行。只有依法治教、依法从教,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知法、懂法、守法和执法素质的公民。所以,依法从教是确立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重要内容之一。

再次,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应当体现一般社会伦理原则的基本要求。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当中,还普遍存在着甚至是违背教育人道主义的行为。体罚学生、填鸭式教育、限制学生个性发展等野蛮教育的方式仍然不绝于耳。而人道主义早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便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出现并倡导。从本质上讲,教育作为一项培养人的社会事业,必然要致力于对人的普遍关怀和对人的价值、尊严、权利和自由的追求,致力于人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道主义基本上是一个教育问题。它以最纯粹的形式和最简单的办法把最深刻的人生内容交给青年”⑤。因此,应当在教育过程中积极倡导教育人道主义,强调尊重人的发展需要,主张个人的全貌发展,并从教育制度及社会环境上最大化的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受教育条件。

因此,在从反映一般社会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来看,应当包含“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依法从教”和“教育人道主义”三方面的原则。

二、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确立应当反映教师职业活动及教育过程的特点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师在职业活动当中要处理好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等各方面错综复杂的关系,需要充分发挥教育民主的特点。并且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教书育人,培养出品学兼优的优秀人才,还要时时刻刻体现教师职业的示范作用,这也是教师明显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特点。教师职业道德作为对教育活动的一种伦理导向,其原则的确立应当反映这几方面的要求。

首先,从教育民主而言,教育不仅受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而且要收到以政权为核心的上层建筑的调节。不同的上层建筑对教育产生不同的影响。社会主义教育民主是适应社会主义政治民主需要的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制度,教育民主规定了全民具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力,同时也是作为教师在教育劳动中必须信守的道德原则和教育措施而存在的。它能使教师和教师,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协作的开展教育活动,也能使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得到全面发展。

其次,不论哪个社会、哪个时代,对人才的培养既包含知识的培养,也包含道德的培养。一个完整的人,不仅要具备所处社会和时代所需要的文化知识及知识运用的综合能力,还要在道德方面具备时代所要求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既要教书也要育人。在教书育人的过程当中,既要探究科学可行的教学规律,还要积极培育能够参与各方面社会建设的社会主义人才。与此同时,作为教师还需要在实践当中用优良的道德品行和扎实的专业能力做学生的榜样。

因此,从反映教师职业活动及教育过程的特点来看,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确立应当包含“教育民主”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两个方面的内容。

党的十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在教师职业道德原则中也应当体现出相应的内容,笔者认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的确立应当从国家层面体现“教育民主”,社会的层面体现“依法从教”和“教育人道主义”,公民个人的层面体现“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五个方面的内容来对教师职业道德原则进行综合的概括。

【参考文献】

[1]胡明、丁为群. 论确立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3.7(2).

[2]刘彦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原则与当代西方道德教育.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1月.

[3] 朱明山.对社会主义师德基本原则的思考.科教文汇,2006年2月.

[4] 杨芷英.教师职业道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5月.

[5]钱焕琦.教师职业道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

① 王正平: 《教育伦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②杨燕钧:《教师伦理学》,华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③杨芷英:《教师职业道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④钱焕琦:《教师职业道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⑤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09页。

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篇(1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0-0304-03

德育评估系统是整个高校德育系统建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德育评估是根据一定的德育目标制定的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采用科学的方法对高校德育各方面工作进行的监督、检查、评比和评价,是检验德育系统各组成部分性能和状态优劣的主要手段和途径。通过评估,能够找出和发现德育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将经验和信息反馈给相关的德育组织和个人,使他们扬长避短、更加明确各自的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同时,德育评估通过对评估信息的汇总、分析和归纳,将相关结果反馈给高校德育管理层,为他们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形势、状态和发展决策等提供有力的支持依据,从而确保高校德育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高效、高质地发展。可见,要有效发挥德育评估系统的作用,必须完善高校德育评估体系 实施科学规范的高校德育评估。

一、建立和完善高校德育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不能靠主观臆断、有效的评估需要依赖科学、规范的一系列依据来评价和判断,这些依据就是评估中的指标(它包括“评”的指标和“估”或“结语”的指标)。德育评估指标体系是针对不同的评估客体,根据德育目标细化而来的、是德育目标内容的具体化和“量化”;德育评估的主要对象、内容包括:教师思想道德评估、学生思想道德评估、内外德育环境评估、德育过程的评估、德育管理评估、校级、院系级、班级德育水平评估等。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定应针对不同的对象内容分门别类地进行。建立和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应坚持如下原则:

1.指标体系的建立要坚持科学性和合理性相结合、可行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要因地制宜,能很好地反映德育总体目标的要求和各分目标的特点,做到各分目标所占评估的比重和分量合理适度,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经历一个从规划设计、调整到在评估实践中检验,再规划设计、调整、再检验的反复、复杂的过程,才能形成一系列相对科学、完整的指标体系。所以,德育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应根据德育目标内容的特点,采用相应的统计、模糊、加权等数理方法,分析、归纳和推理等思维方法,以及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德育过程检验法。将这些方法共同作用于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过程中去,使其逐步科学化、合理化。同时,指标的建立根据不同的评估层次、对象内容特点要有相应的针对性,指标体系应分门别类、条理分明,易于理解、便于把握和操作。

2.定量与定性统一的原则。有什么样的德育目标,就会有相应的评估指标,德育评估指标体系中定量和定性标准的统一共存是德育目标系统定量和定性统一原则的必然要求。定量指标是可以用数据或确定性的词语来界定的目标标准;定性指标则指无法用数据或确定性的词语而只能用非确定性、描述性的语言来界定的目标标准,其自身存在模糊和不确定性,容易引起理解和运用上的偏差。比如:遵守交通规则就可以用违反交通规则的次数和一次都没违反来量化,而人的品德评价标准则只能用良好、高尚等描述性的语言来定性。当然,为了减少定性标准的模糊和不确定性,可以运用量化的手段,如上例,在做品德良好描述的同时辅以两三个能体现良好品德的特例,对定性指标加以量化说明和界定。因此,德育评估体系的设计和确立应体现定量和定性统一的原则,该定量的指标要定量、要科学量化;该定性的指标必须定性,定性指标的描述应尽量减少语言表达的不确定性,并尽可能的辅以量化的说明和界定。

二、优化评估过程,提高德育评估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德育评估工作的实效性主要通过评估过程的优化来实现,如何科学规划和设计评估方案、步骤,合理把握评估的方式、方法、原则和层次是评估过程和德育评估工作的关键。

1.科学规划、设计评估过程的步骤和程序。一般情况下,评估过程应分为如下几个步骤流程:第一,确定评估的主客体。解决由谁来“评”,“评”谁的问题;第二,确定评估内容和评估指标。比如要评某一院系,是评其德育过程(比如:开展了多少德育活动等),还是主要评价其德育效果(学生品德的状况水平、教师师德表现等),或兼而有之。不同的内容,其相应的评价指标也不相同;第三,实施评估,按照指标内容,使用相应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在时间和空间上展开评估;第四,使用相应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评估得出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做出结论;第五,对评估活动本身进行评价。评估活动完成后,必须对德育评估进行再评估,检查评估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评估结论是否科学、准确,评估方法是否得当等。总结评估工作的得失,以此促成评估工作的改进和提高,保证德育评估有效持续进行。

2.根据评估对象和评估目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评估方式。根据评估对象和评估目的的不同,德育评估方式大致有如下几种:第一,整体性和重点性评估。整体性评估主要指对校级或院系级德育工作(包括:德育管理、德育过程、德育效果等)的全面评估,重点评估是指针对学生个体、某一核心德育内容指标等进行的评估;第二,短期与较长期跟踪评估,短期评估要求在较短时间段内完成,是较常采用的一种对客体的评估方式,较长期跟踪评估往往是为了某一特殊的目的和需要,对客体进行较长时间的跟踪观测评估;第三,考评、互评与自评。考评主要指上级对下级进行的阶段性评估,互评是同级之间的相互检查评估,自评则是自我检查评估,互评和自评是经常性的评估方式;第四,绝对评估和相对评估。绝对评估是对照德育评估指标标准对客体进行的评价评估,相对评估则是根据评估内容对同类客体进行得比较性评价和评估,比如,甲系比乙系的德育效果好就是相对评估能得出的结论。

3.合理、灵活运用各种评估方法。实施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不胜枚举。有听取汇报、座谈、走访法,也有抽样调查、问卷、查阅、视察见证法,既有个别德育项目的单项测试法,又有整体德育目标考评的综合测试法等。在给出评估结论的过程中又可采用相应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统计、模糊、加权等的数理方法,分析、归纳和推理等的思维方法。合理、灵活运用各种评估方法能够避免形式主义和纸上谈兵,使评估过程更加科学、规范、公正、客观。

4.要确保德育评估的实效性,评估过程的实施还应坚持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要求德育评估过程应符合德育过程的发展规律。评估过程中的程序、步骤和各种手段、方法的运用应科学、合理、规范;对评估体系中的指标和要求的使用上,既要对量化指标严格把关,又要对定性指标在掌握其“要义”的前提下,善于变通、灵活运用,使德育评估效能的发挥真正落到实处。(2)时效性原则。德育评估的时效性原则是指德育评估工作必须按规定的时间进行,以发挥其应有的效能。每一个德育目标的实现都有一定时间的限定性,这是德育目标管理的内在必然要求,也是对德育评估提出的时效性要求,否则,没有时限的德育目标管理就成了无效的管理,没有时效性的评估便成了提前的或过时的评估,也成了缺少最佳现实依据的没有意义的评估。(3)公平和公正性原则。德育评估的公平和公正性原则指德育评估过程要客观、公正,真实反映评估客体(对象)的“原貌”。德育评估主要是对“人”的评估,评估主体(评估者)也是富有主观意识和情感的“人”,也有自己的情感倾向性,因此,在评估过程中出现情感分和印象分也在所难免。另外,由于不同的人在理解角度和能力上存在差别,同时,定性描述性指标本身具有模糊和不确定性,所以,不同的人对评估标准,尤其是对定性标准的理解和把握存在不同,甚至相去甚远,导致不同的评估主体在评估指标尺度和标准的把握和运用上产生偏差,进而导致不公平和不公正现象的发生。这些都要求德育评估的管理和实施者不断提高自我政治、思想理论和道德水平、增强评估业务能力,抱着对德育事业和对评估客体高度负责的态度,严谨、灵活的运用评估标准,尽量杜绝“人情”分、“关系”分,规避“印象”分和“情感”分,使德育评估工作客观、公正和公平地顺利有效地展开。(4)社会评估和学校评估相结合的原则。虽然,学校是高校德育评估工作的主体,但是,高校德育评估不能仅限于校内,搞封闭式的评估。高校以及高校中的人在社会中的形象,高校中的人的品德等表现在社会、家庭中获得的评价都应是评估的一部分。因此,高校德育评估应该结合社会评估,进行全方位、客观、立体地评估。

三、优化评估队伍,畅通信息渠道,建立有效的德育评估机制

1.完善和优化评估队伍,确保评估的实效。(1)建立健全评估机构。德育评估是高校德育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评估在整个高校德育中,即能起到督促、鞭策作用,又能起到纠错、导向、激励作用,如何有效发挥评估的效能,使高校德育扬长避短、不断提升,建立和健全德育评估组织机构是前提和基础。因此,评估机构也应由学校党政一把手直接指挥和领导,下设办公室、指标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实施等德育评估机构,这样的组织体系有利于把握全校的评估工作全局、德育信息的畅通与共享,便于全校德育评估的计划、安排的顺利实施,使高校德育评估工作更具有效性、广泛性与针对性。(2)高标准、严要求,优化评估队伍。首先,高校德育评估要经常性地为高校德育工作的管理、调控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撑,是一项长期、烦琐、复杂的工作,同时,评估又是对“他人”、“评头论足”的工作,因此要求评估组织和个人具备较强的思想道德素质、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和敬业精神;其次,评估工作的业务性很强,因此要求评估人员具备掌握相应的评估知识,灵活把握评价尺度,善于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掌控评估过程等各方面的能力。最后,在评估工作中,评估组织人员要和学校方方面面的人和机构接触,根据评估需要还要和社会上的人和机构,以及学生家长打交道,因此要求德育组织人员应有较强的沟通、协调和协作能力。(3)建立和完善德育评估管理制度。制度是任何工作有序性的保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评估工作、奖惩制度,能够对评估组织成员进行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评估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德育评估队伍的优化是确保德育评估实效的前提和关键。

2.畅通信息渠道,建立有效的德育评估机制。德育评估的主要任务就是经常性地、反复地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和向相关领导和组织个人反馈有用、可靠的信息。为学校德育的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控制”信息(包括师生德育水平状况、德育过程管理状况、内外德育环境状况、经验和不足、评价意见和改进意见等)是德育评估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没有信息,评估工作就无法进行,德育评估要很好地完成信息“收发”的任务,信息渠道的畅通是关键和保障。因此,德育评估要保证自身的有效性就必须建立长期、可靠、畅通的信息渠道,这其中,主要包括内、外两个渠道。

首先,要构建和完善内部信息渠道。德育评估应有专门的信息收集和师生接待办公室,负责全校的信息采集工作,在各院系、班级设立信息联络点,培养信息骨干,并对成绩突出的信息联络点或信息联络员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由此建立起一个信息及时、来源丰富的校内信息网络。

其次,要建立学校与社会和家庭间长期、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一方面,德育评估应有专门的外联机构,负责与社会相关组织、人士和学生家长建立长期的信息交互和联络工作,确保外部德育信息的纪实性和广泛性;另一方面,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经常请社会上的相关团体、个人以及学生家长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支持和指导、进行“评头论足”,同时,学校的评估人员也经常走出去进行相关的社会、家庭“访问”。从而构建起一个稳固、有效的外部信息网络。

此外,德育评估还应充分重视媒体对德育的影响,注意从广播、电视、报纸尤其是互联网中收集便捷的德育信息,去粗取精,运用于评估,从而构建起一个畅通的立体化的德育信息网络。

总之,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德育评估指标体系、制度和信息畅通渠道,造就出一支精干的评估队伍,评估过程方能优化实施,有效的高校德育评估机制才能得以构建,高校德育评估工作的作用和实效才能得以发挥。

参考文献:

[1]周志刚.教育评估的若干问题探析[J].天津大学学报,1999,(12).

[2]冯翠玲.高等德育评估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2001,(9).

[3]赵祖地.关于高校德育评估的几个问题[J].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0,(1).

[4]余常德.高校德育系统工程论[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5]赵金昭.构建大学德育环境的理论与实践[J].河南社会科学,2004,(4).

[6]田建国.高校德育环境与对象、内容、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

[7]王福霞.中国高校德育系统研究述评[J].德育天地,2006,(2).

A Research on Evaluation System and Its Ways for 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CHEN Zhi-yin

上一篇: 民事刑法案例 下一篇: 金融资产的主要估值方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