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管理的日常工作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1 16:49:37

社群管理的日常工作

社群管理的日常工作篇(1)

据悉,《中共三亚市委办公室关于组建三亚市工作微信群的通知》下达当天,天涯区各部门各单位即完成了33个内部工作群组建工作。2015年10月,针对城市治理、棚户区改造、项目推进等重点工作,天涯区又组建了22个重点工作微信群。随后,各村(社区)也相继组建了43个工作微信群。

如今,天涯区已相继组建268个工作微信群。所有工作微信群都明确了群主,并设置了专门的管理人员。

微信工作助政务高效

2015年10月底,有网友在天涯社区三亚版发表《脏乱的三亚湾,还三亚一片净土》的帖子,受到网民的广泛关注。10月29日,天涯区工作人员在“精美天涯”政务工作微信群中转发了此贴,天涯区委书记张可看到后第一时间作出指示,要求区城管局尽快处理。

当天上午,天涯区城管局立即组织人员对沙滩进行清理,并拟定后续处理方案。将三亚湾沙滩保洁队划分3个保洁小分队和1个中晚班保洁小分队进行保洁管理。同时加大沙滩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市民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

可见,政务工作微信群打破了常规的工作节奏,突破了以往工作部署通过会议、文件传达速度慢、效率低的局限。在日常工作中,领导通过工作微信办工作,在工作群中直接信息做出部署。通过工作微信群,各部门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时间成本和行政成本。

另外,工作微信群覆盖了全区党政机关和村(社区),各类问题处理意见、进程公开“晒”。这就把领导干部逼向“前线”,必须立刻行动。同时,一些需要多个部门协调办理的事情,只要“扔”到群里,各个相关单位即能主动认领。

工作微信群还打破层级门槛,减少沟通环节,原来工作落实情况或是落实中遇到的问题等,需要一级级成文上报,快则几小时,慢则几天。工作微信群的运用,为上下级平等互动、干部及时汇报工作落实情况、领导随时随地掌握工作进度提供了方便。

2016年2月7日(除夕),针对群众除夕夜燃放鞭炮的习俗,容易引发火灾,区委书记张可通过工作微信群要求加强巡查,重点做好鞭炮违规燃放和火灾等防控工作。从信息到任务认领再到人员到位进行巡查,全区各包点领导、部委局、村(社区)“两委”通过工作微信群及时沟通,对42个村(社区)进行排查并通宵值守,消除了3起火灾隐患。

天涯区委办公室还印发了《中共三亚市天涯区委办公室关于印发“精美天涯”工作微信群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制定了微信值班制度。区委办公室每天由专人值班,密切关注工作微信群动态,主要对工作微信群中所发信息实行监管,重点督查各单位对区领导指示政令的回应及落实情况。

天涯区城管局:“秒时代”工作要立即行动

从“纸上办公”到“指上办公”理念的转变,天涯区的上下级部门利用工作微信群都探索出不同的工作特点。

“阮勇和同志怎么样了?”2015年11月19日晚上8时23分,天涯区主要领导在天涯区城管局的工作微信群里询问道。

据悉,在三亚市文明大行动测评期间,阮勇和与其他同事坚守在工作一线,但突然在工作岗位上休克晕倒。当天晚上9时许,区委书记张可赶到农垦三亚医院看望昏迷不醒的阮勇和。整个事件通过工作微信群的传播让城管局得知,同时体现出微信办公效率,政府办公进入争分夺秒时代。

如今,天涯区城管局每日通过工作微信群,对工作动态进行报告。如控违办及各控违大队在工作微信群报告的“天涯区每日控违打违专报”,将每日最新数据、消减存量、严禁增量、当日消除量呈现群里,实时更新数据。市容办及各市容大队报告的“天涯区城市管理日报”将每日市容管理整改情况以图文形式报送。

如此一来,上级对重要工作得到及时了解。例如,城管局主要领导转发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情况如“天涯区冬休综合服务保障工作情况”到局工作群,各有关部门及时对照相关内容了解情况并落实整改。而且,通知可直接在微信,工作第一时间通知到位。2016年春节前,检查组到三亚,通过微信传达需保障注意事项,市容队、环卫所马上落实,确保了保障任务的顺利完成。

2016年春节期间,环卫部门发现225国道回新段的芒果包装仓库,每天将废纸堆放在门口,影响市容,要求市容大队协助处理。局领导收到通知后,交待队立即调查处理并落实,改变了传统办公需召集部门开会协调解决的工作方式。

儋州村社区、金鸡岭社区:上班时可交流,下班后也“连线”

城管局等职能部门的工作微信群使他们进入办公“秒时代”,高效处理事务。同样,区级下属的各街道居委会也有建立其工作微信群,它们的微信工作则更社区化、市民化。

2012年5月,三亚市天涯区儋州村社区分别建立了儋州村社区党支部QQ群、飞信群。2014年3月,儋州村社区建立了family微信群,把“微信”、“飞信”、“QQ”等网络软件运用到社区管理,将微信等网络软件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相结合,将社区服务变成了一项全天候服务。

“书记通知:明天(2月17日)早上8:30,全体工作人员在社区门前集合到街巷去整治占道经营。”这是社区平时工作的通知。“通过微信群的语音聊天,或者及时发照片、视频,居民就能反映问题,无疑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也实现了社区管理问题的第一时间反映、第一时间解决。”儋州村社区书记羊其光说。

社群管理的日常工作篇(2)

一、易地扶贫搬迁配套产业发展和搬迁群众转移就业情况

在群众搬迁入住后,我镇一直着力于搬迁群众的后续产业发展:杜荆河畔安置社区一是依托民湾村食用菌蔬菜基地,建设香菇棚92个,蔬菜棚38个。通过建立“公司+基地+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共带动易地搬迁户63户,同时在基地对岸征地95亩,计划再建设香菇棚60个,目前已进入三通一平阶段;二是计划总投资1400万元在马院村建设扶贫车间一处,目前厂房、办公用房、附属用房、岗亭等已完工,室外场地完成60%,变压器安装到位,报装后可供电,初步具备工作条件。杜关镇积极进行招商引资,目前引进巩义市制鞋企业一家,已在杜关镇注册成立三门峡生辉鞋业有限公司,正在制作员工招募简介,近日可进行工人招募工作,主要面向杜荆河畔小区贫困户及周边村贫困户。近期上缝纫机50台,后续100台陆续跟进。该项目的实施可实现杜荆河畔小区及周边村贫困户200人家门就业,完成搬迁群众稳得住的目标,按件计酬预计月工资2000元,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奠定良好基础;草店村安置点通过吸纳搬迁群众加入本村的两个养牛、养羊合作社,共带动搬迁群众36户,同时通过光伏扶贫带动搬迁群众13户;显众村安置点通过发展260亩太子参种植产业,共带动搬迁群众15户,同时通过光伏扶贫带动贫困群众5户;荆彰村安置点一是依托烟叶育苗合作社吸纳搬迁群众务工,二是种植的百亩玉露香梨,可带动12户搬迁群众发展致富。

同时,我镇在发展原有烟叶、养殖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公益岗位和劳动转移就业,进一步增加搬迁群众收入。截止目前,杜荆河畔安置社区共设置公益岗位63个,实现劳动转移就业302人;显众村安置点设置公益岗位1个,实现劳动转移就业14人;荆彰村安置点设置公益岗位2个,实现劳动转移就业11人;草店村安置点实现劳动转移就业36人。

二、安置点社区服务体系和党组织阵地建设情况

1、社区服务管理。为更好的为社区群众服务,促进搬迁群众更快融入社区生活,我们一是在每个安置点都组建了社区管理委员会,并依托转移就业公益岗,为每个社区都配备了保洁员。同时,为加强日常管理,我们制定了社区管委会轮岗值班、保洁员岗位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制作成版面悬挂上墙。二是在每个安置社区都设立了专门的服务窗口,保障了对搬迁群众的日常服务,以“真诚、热心、贴心、高效”的服务,真正做到“惠民、利民、便民”。

社群管理的日常工作篇(3)

近年来,__市__区城管部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不断创新思路,搭建平台,以城管干部联系社区为基础,以“城管开放日”为有效载体,积极探索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从20__年起,区城管局先后建立了城市管理社区联络点52个,组建了由767名热心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经营者、社区工作者等组成的城管联络员队伍,组建了8所少年城管学校、7个城管共建网络、10个群众劝导组,形成了以"城管开放日"为代表的工作特色。区城管局通过整合社会管理资源,解决了群众关注的600余个热点难点问题,群众对城管工作的认可度逐步提高,自发送来锦旗57面。

一、主要做法

(一)构建网络体系,夯实公众参与基础。__区城管局(城管行政执法局)自成立以来,紧密结合城区实际,注重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在社区、企业、学校等多个层面组建了广泛的公众参与网络。一是建立城管联络员队伍。20__年在全市率先开展"城管进社区"活动。20__年底,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由局领导联系街道、城管干部联系社区的两层工作网络。6名局领导每人联系一个街道,1名执法队员和1名城管工作人员(以下合称城管人员)共同联系一个社区,同时在每个社区组建一支10人左右的城管联络员队伍,联络员分别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辖区企业经营者代表、热心城管工作的群众代表和社区干部担任。二是成立城管共建组织。通过城管共建理事会这一主要形式,先后与菜市场经营单位、公交部门、物业管理部门等建立了共建合作关系,引导相关单位、组织和个人直接参与城管工作。如在朱雀社区创建了社区组织、群众参与、物业管理、执法保障"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在公交体育馆站点成立了"公交城管共建示范点";建立了菜场、街道、社区、物业、城管"五位一体"的东海菜场管理模式等。三是组建群众性宣教组织。以中队为单位,成立了8所少年城管学校,把城市管理内容作为学校选修课程之一,定期组织授课;把城管法律法规纳人全区普法宣传内容之一,成立由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普法宣传小组,利用全区普法宣传机会加强宣传;成立了10个城管劝导组,经常组织开展劝导和教育工作。这些工作网络的建立,畅通了城管部门和公众之间的沟通、交流渠道,提高了城管工作的知晓度以及问题发现和处理的时效性,有效扩大了工作的影响面。

(二)完善工作机制,激发公众参与热情,不断建立和完善权责对称的内、外部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城管联络员奖惩机制。对城管联络员实行一年一聘,要求经常性参加城管部门组织的各类活动,及时收集、报送群众对城管工作提出的问题、意见和建议,协助城管部门做好城市管理方面的宣传和调解工作。每年组织一次"城管热心人"评比,对参与热情高、工作成效显著的城管联络员通报表扬并给予奖励;对多次不参加活动且未能收集、报送相关问题、意见和建议的,在聘任期满时予以解聘。通过这种方式,一支参与热情高、人员相对稳定的城管热心人队伍逐步建立,构成了公众参与城管的中坚力量。二是建立公众参与城管的权利保障机制。为提高工作透明度,我们从"为民作主"转变为"让民作主",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思路和措施,建立了城市基础设施改造项目事前听证、事中监督、事后回访三项制度,规定:城市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必须在召开听证会并征得所在地群众意见基础上方可实施;在实施过程中,组建群众监督小组对施工行为和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工程结束时,须经群众监督小组、社区居委会签名盖章方能通过验收。此举把人民群众最关注、最直接、最现实的内容作为切入点,通过切实保障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权利,充分激发和调动了公众的参与热情。三是完善城管人员责任落实机制。把组织开展公众参与活动和落实群众意见建议情况作为城管人员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成绩与各项评比活动挂钩。如城管人员每季度要组织召开1次所联系社区的城管联络员会议;按职权划分,及时协调落实城管联络员提出的问题以及群众投诉;根据工作安排,定期到少年城管学校授课,每年授课不得少于1次;每年参与组织群众性宣传活动至少1次等。这样,城管人员既有压力,更有动力。

(三)精心设计载体,形成公众参与特色。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先后搭建了人大代表随同执法、政协委员"城管一日执法体验"等工作平台,在拓展公众参与渠道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20__年,我们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出"城管开放日"新载体,并于10月中旬组织举办了首次活动,社会反响良好。一是参加对象的广泛性。据

统计,自愿报名参加首次“城管开放日”的公众代表共520名,涵盖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机关工作人员、社区干部、学校师生、企业经营者、普通群众等不同层面。二是开放内容的多样性。我们把涉及城市管埋(行政执法)的所有工作内容进行梳理归类并公布,扩大开放度,让群众自愿选择。通过不同层面的组织网络,征求公众对“城管开放日”形式、内容、日程安排等的意见和建议,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87份,其中89的调查对象对“城管开放日”表现出浓厚兴趣。紧接着,正式刊登公布报名启事,接受来电、来信、来人报名。区城管局根据调查,把最受群众欢迎的参观指挥中心和案件处理中心的要求作为“城管开放日”的主要内容,确定开放日期,精心制定具体活动方案。三是活动安排的针对性。在“城管开放日”当天,以街道为单位把所有参加人员分成10组,每组安排专车定点接送,确定城管人员全程陪同,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把城管局成立4年来的特色和亮点工作配以图像制作成光盘,在接送过程中播放,加深群众的感性认识;通过现场演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正在建设中的__区"数字城管"系统,提高群众的直观认识;在案件处理中心,专门安排了现场解说员,对罚没物品的规范处理过程进行现场讲解,并当场解答参观者提出的问题。

通过“城管开放日”的所见所闻和切身感受,绝大多数群众表示对城管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原来对城管部门的一些误解和偏见得到了澄清。家住徐戎小区的章大爷对城管队员说,以前总觉得城管部门罚款、扣物品是为了谋福利、搞创收,今天才知道全部罚没所得都直接上缴“国库”,自己错怪了城管。一位曾因占道经营被暂扣物品的经营者表示,原来总认为暂扣的蔬菜水果肯定是被城管部门私分或卖掉了,今天到现场查看了暂扣物品处埋登记,发现处理统一规范,每一件物品的流向清楚明了,心中的疑团解开了。一些群众在参观"数字城管"系统后,感慨地说,没想到城管工作内容这么广泛,还有高科技的管理手段,真是不看不知道,看了忘不掉。不少群众要求今后多组织这样的活动,安排更多的开放内容让大家参观,让大家都来支持、理解和参与城管工作。

二、几点启示

(一)正确的工作理念是扩大公众参与的重要前提。在具体实践中,只有始终坚持以群众满意为城管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把"以人为本"理念贯穿于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才能赢得广大群众对城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只有真正理解和支持,广大群众才有可能成为城管工作的热心者、参与者。

社群管理的日常工作篇(4)

一是按照区委“党建网联服务工程”网格化管理的要求,明确要求社区书记坚持每日不少于**分钟,党员网格责任人不少于**分钟,对自己所负责片区进行巡视,坚持做到民情“三必访”、党员“四必谈”:即邻里间有矛盾纠纷时必访、困难空巢老人家庭必访、搬迁家庭必访,新发展党员必谈、接转党员必谈、党员有思想问题时必谈、党员下岗失业必谈。每年至少与每个属地党员思想交流一次。二是记好“民情日记”,主要记录在巡视入户中看到、听到居民群众的所需、所愿、所盼,根据不同的诉求分别归类、做好台账,动态了解辖区情况,畅通社情民意诉求渠道,为工作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每日巡记既是社区工作日志也是年终考评的重要依据。三是贯彻落实“信息反馈制”,建立群众诉求“当日受理,三天内反馈,一周内办结”规章,实行“销号”管理,使民间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反馈,尽力化矛盾于萌芽中、社区里。

二、每月一讲,工作精细化,建立“岗位竞赛制”

知民情容易,解民忧不易,社会管理事项的社区化,对社会工作者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更快地解决日巡中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我们按照求实求效的原则,围绕如何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善思、肯干、会写、能说的时代要求,每月都精心安排学习活动。一是注重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培训,有低保、统战、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拆迁、计生等等涉及社会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条条线线。二是注重专题工作研讨,围绕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难点问题,深入交流、相互促进,专家点评、开拓思路,提高基层党组织解决复杂疑难问题的能力。三是注重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重点围绕党务居务知识应知、工作实务操作、服务百姓举措、突发事件处理等方面,点题和选题相结合,促进辖区党员干部自觉学习、带头学习,推进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

社群管理的日常工作篇(5)

思维要“新”

“要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就必须强化创新理念,更新思维模式。”今年5月中旬,有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参加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调查时发现,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还没有深刻理解创新社会管理的时代意义,习惯用行政干预、强制命令等老思路、老办法解决问题;有的干警还没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不能很好地处理加强管理与服务群众的关系,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倾向和以查代管、以罚代管等现象;一些部门、警种之间,社会管理职能划分不清、界限不明,难免造成管理重叠或无人负责等问题。有的地方变更乡、镇行政区划,由于还没有形成这种协作和联动机制,在人口管理、治安防控、消防安全、交通疏导以及警务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存在相互掣肘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许多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在目前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社会治安形势均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已经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那种墨守陈规、因循守旧和不思进取的思维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的治安形势和群众需要,实行社会事务管理工作创新已经是大势所趋。审议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润璞建议,有关部门要利用新的管理理念和机制,对传统管理模式、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革,构建新的管理机制、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的目标。考虑到公安队伍警种越来越细化、基层警力明显不足的实际状况,刘润璞副主任建议省公安厅应向基层倾斜警力。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车秀兰、常委会委员穆立林建议,政府要加大对公安机关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在经费和基础保障等方面发挥主渠道作用,确保国家机器良性运转,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李彦群、宋志义委员建议,要加强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技术防控水平,选购合适的先进技术装备,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距离要“零”

近年来,吉林省公安厅通过倾力构筑“三民工程”,全力推进吉林平安建设,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构建起和谐的警民关系。

费真委员认为,要实现警民关系“零”距离,还必须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群众需要什么,就创新什么”,以群众满意为标准,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畅通警民渠道,满足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强烈愿望,并从群众的视角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取得预期效果。“所以说,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首先考验的是广大公安干警的群众工作能力。”

“人民群众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最大受益者。”傅秀清委员认为,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涉及百姓民生,公安机关在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要特别注意不要损害群众利益,要时刻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做到既要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为百姓打造一方平安环境,又要方便群众;既要管得住,又要管得活。她以公安机关近期推出的办理二代身份证一事为例,在给予积极评价的同时,傅秀清委员建议,公安机关应尽可能地在每周休息日中拿出半天时间“开门办理,方便群众。”

关键在“人”

社群管理的日常工作篇(6)

关键词:

群众文化;管理现状;管理策略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制度创新,而群众文化工作的践行,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整体建设脚步,因此应依托夯实的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落实,提升社会公众的文化素养与精神面貌,进而使我国国民整体素质得以提升,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出奋发向上的主流价值氛围,最终推进社会实现良性平稳发展,由此可见,群众文化工作的践行与落地意义重大。作为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实施者,执行者,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同群众路线的工作理念息息相关。“中国梦”伟大民族战略图景的实现,同样有赖于群众文化建设为其提供的社会文化层面的保障与支撑。

一、群众文化活动概述

群众文化活动的特质在于社会公众对集体性文化活动的充分参与,因而可以说群众文化活动渗透到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同公众的日常生活关系紧密。基于文化活动外在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将群众文化活动界分为文学、曲艺、歌舞、健身等不同表现类型。前述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均具备独特的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同时依托多样化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使得社会公众对文化生活有了多种供其选择的余地,进而满足了社会公众对文化生活的个性化参与诉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群众文化生活形成已久,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演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内涵及其外在表现形式处于不同的发展变化当中。现代的中国群众文化活动,是在改革开放中发展的,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有新面貌、多元化和主体性的特点。群众文化活动生机勃勃的活力展现了多彩缤纷的独特魅力,全面满足人民群众审美心理中对于美丽、新鲜、快乐的追求。群众文化活动的覆盖面很广,渗透力较强,影响力较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也很强,都体现出它的存在价值与发展活力。从文化传播角度看,通过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与表现类别,使得社会公众在藉由其兴趣吸引所遴选参与的文化活动中,受到社会正向价值的浸染与熏陶,同时使社会公众的艺术审美旨趣提升,进而在社会活动中自觉实现对低俗审美的排斥,从而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实现历史传承。

二、群众文化管理的现状

1.群众文化工作者的职业素养与工作能力难以尽如人意。

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现今国内从事群众文化的工作者呈现出整体素质同时展脱节的趋势,原因在于部分具有较高工作能力的工作者均临近退休年龄,而因其年龄、身体以及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其无法有效的引领群众开展好文化活动,特别是一部分老年工作者,其价值观同现今社会的多元价值发展趋势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进而使其在组织群众文化活动过程中,思想趋于保守、观念偏于守旧,因而影响到群众文化工作的顺利开展。作为年轻群体的群众文化工作者而言,其工作热情不容否定,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然而其不足之处在于落实群众文化工作的经验欠佳,以及惯常表现出热情有余而难以持之以恒的坚持工作等问题,因而也无法保障群众文化活动的效度化开展。

2.基层群众文化队伍的建设不力。

群众文化活动必须实现与保障社会公众的踊跃参与,而这一切的前提又有赖于是否具备一支素质过硬、能力突出的基层群众文化队伍,以此来实现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引导。当前的情况是,基层工作人员相对数量较少,同时活动内容与活动形式过于单一,因而无法充分调动社会公众的文化参与热情。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个别组织者受自身审美格调的限制,因而表现为其组织的群众文化活动过于低俗,抑或是因活动场地选址不当造成周边居民生活上的困扰,从而影响了公众对群众文化活动的看法。

三、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策略

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应该注重彰显群众参与性,重视选择重大节庆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注重群众文化活动的社会文化效益,注重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

1.注重彰显群众参与性

基于保证社会公众充分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考量,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应契合社会公众的大众式审美,因此,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管理工作而言,必须依托组织者、参与者以及表演者的通力协作,实现对群众文化活动的效度化管理。此外,作为群众文化的组织者既包括政府文化管理机构,同时也包括群众团体,此即体现了群众文化管理的系统性。

2.重视选择重大节庆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在重大节庆日中,各种文化形式集中得以呈现给社会公众,因而使得此时段的文化管理面临较为复杂的情况。因此,在大型节日和庆祝节日,如春节、国庆节、劳动节等组织开场文化活动。作为对文化活动进行组织与协调的文化管理者,要对岁时节令的文化活动进行全面规划,提前部署、周密安排,组织,指挥,协调与监督,举办大型的文艺演出和趣味文化娱乐活动,使得群众文化活动在节日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全力以赴搞好节日期间群众文化活动,以带动群众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使节日高潮期间的群众文化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求乐、求知、求美的需要。

3.注重群众文化活动的社会文化效益

群众文化活动的践行目的,在于藉由活动的举办,获得相应的社会效益。因此,考虑到群众文化活动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而应注重在群众文化活动管理过程中,注重对文化活动内容、思想以及表现形式进行科学的引导。

4.注重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

对于群众文化活动管理而言,管理创新的目的在于提升此种文化的品牌价值,进而增进社会公众福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不断增长的需求,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必须适应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强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创新,注重文化品牌内涵建设与品牌价值发掘,不断开拓群众文化工作的新局面。

四、结语

以上,我们从群众文化活动概述入手,具体分析群众文化管理的现状,然后就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策略展开论述。希望本文能对相关部门的群众文化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思路,更好地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作者:周金泽 单位:河北省文化艺术中心

参考文献:

[1]赵巨云.浅论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J].丝绸之路,2011(10).

[2]石玲珑.关于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问题的探讨[J].大众文艺(理论),2008(09).

[3]胡守勇.建国六十年群众文化研究综述[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05).

[4]李锦坤,杨立新.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J].湖北社会科学,2005(09).

[5]卢英.构建群众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的探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12).

社群管理的日常工作篇(7)

二、组织原则和总体要求

“社会管理服务队”建设坚持“党政主导、综治牵头、公安管理、镇村组织、群众参与”的原则。各村要充分整合村基层资源,以村综治辅助力量、保洁(管护)队伍、村民组长、中心户长等为主体,吸纳治安积极分子、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职工等人参加,今年9月底前在全镇各村居普遍组建起一支10人以上的“社会管理服务队”的专业性群防群治组织。

三、职责任务

1.收集治安信息。对辖区内的不安定因素、安全隐患、违法线索、社情民意等信息进行排查、采集、上报。

2.参与安全防范。参加巡逻,协助民警设卡盘查,协助安全检查及治安重点难点整治,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及安全防范常识,参与宣传方针政策、通报治安动态,指导群众自防。

3.调解矛盾纠纷。结合日常工作和生活,主动发现各类矛盾纠纷并积极调处。重大矛盾纠纷一经发现在第一时间上报,并积极协助调节处置。

4.协管外来人口。协助公安机关做好外来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对其中的重点人员力求做到信息灵、情况明。

5.服务人民群众。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为人民群众提供各类服务。

四、保障措施

社群管理的日常工作篇(8)

她每天坚持在社区,寒来暑往,风雨无阻,有时居民家中无人,她常常利用中午晚上去居民家中了解情况。2006年5月,全市开展核对户口采集照片工作,工作任务重,工作量大,**同志针对自己管区的具体情况,积极开展工作,对一些常年不在家居民,她多次进行走社区居民王某家中常年无人,居住外地,为了与其取得联系,她先后通过邻居找到其亲属,又打电话找到王某本人说明情况,王某很快让朋友捎来了全家人的近期照片,就这样,通过各种办法,经过两个月的艰苦工作,圆满的完成了信息采集工作任务,**同志在此次工作中由于表现突出,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表彰。

从警12年来,她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扎根第一线,她将朴素的大爱浸润在琐碎的细节之中,尤其是2003年担任社区民警以来,她6年如一日出色的工作赢得了辖区群众的高度信任和赞扬。她没有因为自己是女同志提出照顾,孩子刚刚2岁,爱人也是公安民警并且在刑警队工作,工作没有时间规律,两个人忙起来没人照顾孩子,只能将孩子托放到老人家

里,有时候一放就是几天,甚至生病了也无暇照顾。她所管辖的赛罕社区,是一个典型的下岗职工多,出租散户多、流动人口多、治安环境复杂的社区,随着社区警务建设的不断加强,她在社区人员较集中的地方建起了"警民联系室",实行现场办公,保证每周有2天在警务室工作,办理户籍业务,接受群众咨询,解决处理群众的一些实际问题。她还坚持了每天至少要上门10户,风雨无阻,做到社区工作情况心中有一本帐,社区可防性案件连年下降。为方便与群众沟通,她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印在500多张警民联系卡上,发放到群众手中,承诺只要是群众急需办理的事情,随叫随到。**同志在社区设立群众意见箱,并定期上门征求居民意见,提高服务质量。群众也就把她当作了自己的贴心人,主动提供破案线索。

仅今年来,**同志通过基层基础工作提供破案线4条,抓获犯罪嫌疑人4人,破刑事案件4起。为降低社区人口违法犯罪率和提高违法犯罪人员的帮教转化率,在管理方法上,她对失足者从不讲大道理或大声训斥,真诚的与他们谈心、聊天、讲道理,消除他们的心理隔阂,实实在在地为其解决实际困难,消除其后顾之忧,先后成功帮教了3名失足人员。

他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仅今年**同志向**灾区、患骨癌的学生李小峰

为一名自杀死者家庭累计捐款800元。帮助走失弱智儿童回家,护送走失老人回家,暴雨来袭时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全力抗洪抢险,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得到辖区居民的高度赞扬。

派出所虽小,但是公安工作的根基。派出所工作要立足于小,着眼于细,用小警务夯实大基础,**同志每当听老同志细数派出所的工作时牢记在心,她深知不仅要熟悉掌握辖区的人口情况,同时还要严密情报信息控制,管住"事"。结合派出所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开展基础大调查活动,对辖区的人口、出租房屋、旅店、网吧、洗浴中心、机动车修理、旧货交易等基础信息,进行全面调查为准确分析研判提供详实的基础资料。为了切实落实各项工作,她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安全防范、矛盾纠纷、不安定因素排查会议,做到"小事发现早,矛盾不上交"。严密人口管理,管住"人"。

在实有人口管理中,把加强人口信息质量、违法犯罪高危人群的管控作为重点,同时加强对出租屋、小旅馆、娱乐服务场所、网吧等流动人口落脚点的管控力度。

2007年4月12日,在**市牧民一条街发生一起杀人案,接到110指挥中心命令后,**派出所立即组织警力部署工作,按照要求各社区民警对辖区内的暂住人口、出租房屋、旅店等进行清查,核实与死者有关的情况。4月12日中午所里召开紧急会议,向全所民警通报了死者的衣着和体貌特征,要求各社区民警在走访时要仔细查找尸源。**同志在会上对所里通报的案情进行了详细的记录。考虑到辖区内大部分居民家中休息时间才有人,散会后**同志顾不上吃午饭立即前往社区,首先与治保委员通报了情况,随即对辖区的全部出租房屋及暂住人口进行走访,在清查完全部出租房屋与暂住人口后,对家中无人的出租户进行了回访,经过仔细认真的走访,发现赛罕社区3组1号居民家房东与租房人均不在,**同志没有放松警惕,13日下午回访了该户居民家,此时正值房东在家,但租房者不在,通过与房东了解,发现租房者与死者体貌特征相似,**同志为了核实情况,立即通过房东与租房者在德克隆超市工作的女儿牛XX取得了联系,通过询问得知,牛XX称已两天没与其母亲武XX联系上,其母亲的手机也无法接通,**同志立即将此情况向所领导做了汇报。所领导对此十分重视,及时安排人员将牛XX带回所内进行了详细的询问,通过人像与物证比对,牛XX认定死者确系其母亲,派出所领导立即与市局刑警大队取得了联系,迅速将此重要线索进行了移交,以此条线索为依据,刑警大队侦查人员立即部控警力,此时,犯罪嫌疑人正准备外逃,被及时赶到的刑警当场抓获。在查破此案的过程中,**同志凭着扎实的工作基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积极深入辖区进行调查走访,及时提供了死者的情况,查明尸源,为破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07年是"三基"工程建设的关键年,面对工作任务重、压力大、人手紧的状况,**对辖区100多家特业、场所等,针对违法犯罪分子涉足较多的旅馆业、修理业的管理控制上入手,对这些行业实行规范化的管理。为规范管理,按照要求制定了一整套重点行业管理标准,明确了双方的权利义务,标准的建立为阵控工作的到位有效的提供了依据。

针对社区内老式楼房较多,平房散户多的实际情况,为了确实解决技防物防措施落实问题,她积极与社区干部一起利用晚上、星期天等空余时间上门逐户发放征求意见书,说服动员住户安装防盗门窗,同时协调家中有人的居民互相照应,宣传安全防范知识,不断增强居民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通过努力居民区可防性案件逐年下降,群众的安全感得到增强。随着安全防范体系的加强,派出所辖区、小区内主要通道安装了电子监控,为了切实发挥作用**同志经常对监控的管理使用进行检查。

今年3月31日晚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武警对面工地钢窗等物品被盗,**同志带领警务区民警立即赶到现场经过查看监控录像确定了嫌疑人,随即对嫌疑人展开调查摸底,4月2日经过摸排抓获嫌疑人梁XX。3月10日晚一名在盟医院急诊就诊的患者报警称,在验血时将男式手包放在医院长条坐椅上,后来发现丢失。**同志立即赶到现场并进行了走访,同时,通过保卫科将当晚医院内的监控录象调出查看,发现了期间坐在长椅上的一名妇女将包拿起,放在大衣内随同一名男子离开了医院。为了尽快为失主找回丢失的物品,她立即协调有关部门进行部控,3月11日,找到了家住锡市德日斯图派出所东胜社区的居民杨XX(女、50岁),经询问,其承认是在看病的时候拣到的,并从其家中找回了丢失的手包(内有现金200元、驾驶证、化验单等物品),及时为群众挽回了损失。

社群管理的日常工作篇(9)

做实两级便民服务平台。设立街道公共服务平台,主要负责收集、代办各类群众事务,通过“一站式、柜台式、开放式”的便民服务窗口前移,实现高效率便民服务全覆盖。设立社区便民服务平台,通过设置便民服务大厅,推行党务公开、居务公开、财务公开、服务公开,实现便民服务信息“公示到位”和群众办理事务“一趟到位”。

从严强化日常督查巡查。街道将各科室和各社区便民服务体系运行情况纳入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与干部选任、年度考核、办公经费等挂钩。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日常督查巡查,深入各科室、各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对日常工作纪律和服务群众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抽查,突出对工作人员出勤、值班以及规范便民服务情况等内容的检查,并对发现的违规违纪现象在全街道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通过动态化的巡查督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层层传导压力,聚合开展便民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和正能量。

社群管理的日常工作篇(10)

孟建柱在建设平安中国讲话中要求:建设平安中国,既要着眼长远,在制度、机制、能力建设上下功夫,又要立足当前,在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上见实效。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制约平安建设深入开展的突出问题,一个一个地攻坚克难,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稳步提升。要全面加强社会治安工作,把专项打击与整体防范结合起来,积极预防、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提高动态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把重点整治与完善机制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消除治安隐患和治安盲点;把保障安全与服务民生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安全第一与服务至上的关系,进一步增强公共安全管理服务效能。针对这段讲话中提出的建设平安中国公安工作应该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笔者进行了全面解析:

一、专项打击与整体防范结合

建设平安中国要处理好的第一个关系:“要全面加强社会治安工作,把专项打击与整体防范结合起来”,处理好专项打击整治行动与日常基础防范管理的关系,对有力推进基层基础建设十分重要。

(一)有些基层民警认为,一些专项打击整治耗费了基层民警大量的精力,导致基层民警抽不出时间搞基础防范。在警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强调专项打击整治活动确实会影响到日常基础防范工作的开展,但是也不能就此否定专项打击整治行动的必要性。

1.我们的警力经费、装备等警务资源的有限,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需要把分散的资源集中使用,产生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投入产出比率。

2.我国目前正处于刑事犯罪的高峰期,对严重刑事犯罪开展严厉的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对促进治安形势的进一步好转具有正效应。近几年公安机关的行动在打黑除恶、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打击电信诈骗、打击各类经济犯罪、整治酒驾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如何处理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和日常基础防范的关系,孟建柱书记讲话中提出“把专项打击整治与日常基础防范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以专项行动牵引和促进基础工作,以基础工作服务和支撑专项行动”。这些阐述体现了辨证法的精髓,这个阐述是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处理好二者关系的指针。推进基层基础工作不能排斥专项打击行动,专项打击行动要以日常基础防范工作为基础。公安机关应该充分利用专项打击整治行动的成果,充分发挥专项打击整治行动的牵引和促进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专项打击行动中出现的一些“打不胜打,防不胜防”的现象。日常基础防范管理是基层基础工作的地基,在公安工作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虽然专项打击整治时间短,见效快,成果明显,而基础防范费时费力见效慢,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它。不重视日常基础防范管理,单位工作成效一定不可持续。日常基础防范管理薄弱,地方的社会治安状况也难有起色。如果只靠专项打击,那可能犯罪的苗头在一段时间后又出现。如果日常防范得力,管理有效,犯罪的苗头发现得早,处理得快,就不需要那么多的专项行动。所以,处理二者的关系我们需要观念的更新,需要辨证的思维。

二、重点整治与完善机制相结合

建设平安中国的第二个要处理好的关系是:要将重点整治与完善机制相结合。“重点整治”就是由党委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参加,对治安问题突出的地区和突出的治安问题进行重点治理。公安机关应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加强源头预防,超前防范矛盾纠纷,主动协调推动,推进重点地区综合整治,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了保证社会治安重点整治活动的有效开展,公安机关应坚持把重点整治作为加强和改善社会治安环境、推动平安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强化奖惩措施,靠实领导责任,组织精干力量,强势整体推进。“重点整治”的成效如何,贵在抓落实,整治与服务是各级综治部门始终坚持的一贯原则,针对新时期重点整治对象涉及新的经济增长点多的特点,公安机关应该抓住影响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的稳定和治安方面的问题,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发动群众参与重点整治,解决群众关心的重点问题。

完善机制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一)进一步加强维稳机制建设,全力做好维护稳定各项工作

一是强化情报信息收集。在收集情报的同时密切关注互联网的动向,防止敌对分子互联网进行一些违法犯罪活动,混淆民众视听,一些动摇民心的新闻,动摇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二是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当前社会矛盾主要表现在企业转制,劳资关系工资社保拆迁安置征地补偿土地承包等方面,新时期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转变方式;密切干群关系,提高执政党的群众工作能力;深化改革创新,建立健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的体制机制;改善民生;健全正义、权威的司法制度。

三是加强国保工作力度。深化情报信息基础性作用,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发现分子,集中一切警力将组织瓦解。公安机关可以用设立反专业知识库;建立反斗争的信息板块;设立专家解疑的交互式论坛;鼓励群众和民间团体建立博客;针对网络安全进行研究等现代化手段进一步加强反警示教育和舆论宣传工作,大力开展创建无社区和无活动。

四是强化工作。各单位应该强化工作机制,集中化解积案。各基层应切实加强机制建设,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从基层实际出发,积极转变工作观念,把各类矛盾化解在基层。

(二)进一步强化严打机制建设,始终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的高压进攻态势

新形势下,公安机关必须继续坚持严打方针,建立经常性工作机制,将严打斗争与日常侦查破案和管理防范结合起来,使严打斗争经常化、制度化、法制化,提高侦破打击效能。公安机关必须要强调“严打”决策的科学性,应建立对社会治安形势的科学评价机制;经常性打击与集中统一行动相结合;科学预警,超前应对“苗头性”犯罪;通过“严打”促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在“严打”的组织与实施中,应坚持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执法机关密切配合,形成打击合力。严格执法,保证办案质量;层层落实责任制,确保“严打”目标的实现;加强宣传报道;将队伍建设与“严打”有机结合。

(三)进一步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断创新和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力度

社会治安防控本质上是一种政府公共服务,工作中必须树立"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的理念,科学设定治安防控的目标和任务。应当通过夯实社会管理基础、推行治安防控参与奖励机制、构建治安防控信息共享平台、加大宣传教育工作力度等方式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四)着力完善效益性队伍管理长效机制,深入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

一是坚持政治建警。积极开展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民警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大局意识,确保队伍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

二是切实落实从优待警措施。建立健全维护民警合法权益工作机制,落实民警公休假、年体检制度,建立健全民警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机制;加强职业荣誉感教育,进一步增强民警的职业认同感,为全面完成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提供强有力的队伍支撑。

重点整治和完善机制二者的关系是:重点整治要想做好,必须以完善机制为基础。只有有了完善的机制,民警的职业认同感才会增强,才能保证社会治安重点整治活动的有效开展。全国公安机关应按照中央部署和要求,针对当前严重影响和制约公安工作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结合开展“三项重点工作”和“三项建设”等重点整治活动,深入推进工作机制改革,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思想,始终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不断加强和改进社会治安管理和执法工作,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让公安工作取得明显进步。

三、保障安全与服务民生结合

建设平安中国的第三个要处理好的关系是:把保障安全与服务民生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安全第一与服务至上的关系,进一步增强公共安全管理服务效能。

民生问题事关百姓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不但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警察关注民生和保障民生的职责所在。为贯彻落实孟书记关于改善民生以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的有关要求,公安机关做好民生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基层民警的作用,把基层党警队建设与服务民生工作有机统一起来,积极探索建立基层民警联系服务群众机制,进一步增强基层警队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社区基层警队建设服务民生机制,不仅有利于解决群众困难,促进社会和谐,也有利于基层警队保持与群众的紧密联系,团结带领基层群众响应党和政府号召,支持党和政府的工作。这一机制的主要特点是,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党员和干部为主体,以服务民生工作站为依托,以整合利用资源为手段,以服务民生工作为重点。具体工作中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立新型警务模式

创立“流动警务、信息警务、民生警务”三位一体的城乡一体化警务模式,以流动服务车、流动车管所、流动警务室为载体,借助信息化手段,让民警走出机关队所,深入农村、街道、社区。核心还是服务民生。将民情、民意作为警务工作的评价标准,提高城乡居民见警率,建立起更贴近基层和群众的公共安全服务体系,这样的警务创新,可以力争实现“防控打击更彻底、服务基层更直接、警民关系更和谐”。

(二)明确服务功能

把基层警队服务民生工作机制的功能定位为:察民情、解民忧、传民声、聚民心。察民情,就是组织基层民警主动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意愿和要求,并通过设立热线电话、意见箱、群众问事栏、发放服务民生提示卡等办法,畅通民情通道。解民忧,就是根据调查掌握的民生问题,研究确定服务民生工作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和要求,组织基层警察坚持不懈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传民声,就是及时反映群众对民生的意见和诉求,凡本级能够解决的,落实专人立即办理;本级不能解决的,报上级公安机关协调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及时向群众说明情况。

(三)整合各类资源

一是整合驻社区警务资源。街道社区派出所引导驻社区单位警区办公室积极参与服务民生工作,从人、财、物、场所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借助驻社区警务场地和设施,建立学习教育、警务化活动等4个服务基地,拓展服务民生功能。协调各个社区的警务办公室,成立服务民生协会,促进了服务民生工作经常化。二是发挥“两代表一委员”作用。设立社区警务化办公室接待日,组织区域内“两代表一委员”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及时发现、反映和帮助解决民生问题。开展了民生代表“一线行”活动,走访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是充分发掘自身资源。依托各个社区警务资源共同做好服务民生工作。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开展利用电话和网络提供犯罪分子信息等方式,支持和参与服务民生工作。

(四)健全制度机制

按照市委提出的“民生工作机制化”要求,坚持把基层党警队服务民生纳入警察建设工作责任制,作为各级基层公安局长,派出所长专项述职和警察队伍建设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体系,健全落实了经常化、系统化的长效机制。市和县(市、区)公安机关应该建立以公安局长为组长的服务民生工作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2次会议,听取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问题,督促抓好落实。建立市、乡、村基层民警组织服务民生快速反应机制,形成自上而下、三级联动服务民生快速反应管理工作构架。在公安领导干部中实行推进项目建设和服务民生工作“双绩联考”制度,把领导干部履行服务民生职责情况作为考评、奖惩和使用的重要依据。基层警察队伍应普遍实行首问负责制、两次办结制、服务制、情况报告制、信息沟通制、服务承诺制,基层警队伍服务民生工作站每天对服务民生工作进行详实登记,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召开例会,每季度第一个工作日进行通报,年底组织一次基层民警优秀评比,选出优秀的民警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

各级公安机关应为努力实现“管理有新招,改革有亮点,服务民生有突破,队伍建设有成效,安全稳定有保障”的发展目标,不断提高警察管理和服务水平。打造出了一支群众信赖、政府放心的新时代警察队伍。

【参考文献】

[1] 新时期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的对策;陈;学习月刊;2012年第7期下半月

[2]关于建立严打经常性工作机制的思考;王建国;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06期

[3]新时期严打的决策组织与实施;戴蓬;中国公安大学学报;2003年3期

上一篇: 劳动教育小课题研究 下一篇: 平安银行发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