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小课题研究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01 16:49:37

劳动教育小课题研究

劳动教育小课题研究篇(1)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实践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如何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观,把劳技教育与研究性学习整合起来实施?我们试根据家乡慈溪传统产业――草编工艺为校本资源,编写了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编织》,其中一个教材内容就是“悠悠草编情”。教材将劳技教育与研究性学习活动全面整合。使学生在单纯的劳技课编织教育走向对“慈溪长河草编工艺、草编工艺的发展、草编从传统的草帽编织走向了多元工艺品编织、草编成为当地比较重要的经济来源”等角度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一、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中,把单纯的劳技教育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整合

教学活动要追求什么目的,达到什么样的结果,都会受到教学目标的指导和制约,教师在教学目标的统领下,选择合理、恰当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以期达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记得几年前把草编工艺编入校本课程时,是以劳动技术教育界定的。重在让学生学习简单的草编工艺,了解家乡草编的历史。因此,我们确定的“悠悠草编情”教学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家乡草编的历史,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通过欣赏草编工艺品,激起动手的愿望。

(3)通过学习,学会简单的草编编织方法,会编织简单的草编工艺品。

最近两年,随着综合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倡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确定自己感兴趣的小主题开展实践研究。为此,我们的对校本教材“悠悠草编情”的教学目标的确定也随之向研究性学习活动整合的方向发展。我们确定的目标是:

(1)了解家乡草编的历史,激发学生研究草编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从而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够围绕草编主题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尝试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具体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对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进行分类、分析、筛选、整理的意识和能力。

注重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从目标的确定中校本教材“悠悠草编情”的教学已经指向了综合实践发展了。

二、在教学过程的落实中,把单纯的劳技教育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整合

传统的劳技教育以讲授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情感为主要目标的。课的结构为:“讲解―示范―模仿一练习”把单纯的劳技教育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整合,除了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情感外,还有研究性学习的教育,学会如何收集、处理、应用信息,培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服务的意识。课的结构一般模式为:“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_确立主题―制订计划―方法指导一活动实施―展示交流―评价反思―拓展延伸”。

劳技教育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整合前的“悠悠草编情”教学简案:

(一)激趣课题

1.欣赏各种草编工艺品

你们知道这些都是用什么编的吗?

2.揭题:“悠悠草编情”

(二)讲解示范

1.介绍家乡慈溪的草编历史

2.出示简单的草编工艺

师:你是不是也想做―个呢?

(三)小试牛刀

(四)分工合作,动手制作

(五)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六)课堂小结和课后延伸

劳技教育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整合后的“悠悠草编情”教学简案:

第一阶段:主题确定

1.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欣赏各种草编工艺品。

看了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提出问题,讨论交流

关于草编,大家想研究哪些问题,想了解哪些内容,想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呢?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筛选问题,确立小主题

4确定课题,成立研究小组

第二阶段:制定并修改课题计划

附:课题研究计划样张:

第三阶段:资料收集整理及实践阶段

1.汇报交流

2.指导分类,明白类别

3.整理筛选,方法指导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汇报阶段

相比之下,前者从劳技教育观,把草编视作一门技能课程,通过逐一讲解、示范,让学生模仿、练习,学会简单的草编制作。而后者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观引领下,突破了单一的技能课程的束缚,增加了学习、探究方法的教育,在情景的创设中激发学生研究草编的兴趣,开展有关草编的历史、草编的设计、草编的创新、草编的流程等课题的调查研究,初步学会收集资料、整理筛选资料。

三、在成果展示和评价中,把单纯的劳技教育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整合

科学评价手段是诱发学生创造热情,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催化剂。为此,在以前的课堂上,我们的评价主要以学生作品为主,展示的也主要是学生通过合作制作的草编工艺品,主要考虑学生的在设计和制作中的创新性。我们经常设立了“小能手奖”“小创新奖”“美工奖”等奖项,为学生的创新制作提供展示的舞台。

劳动技术教育和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两大指定领域,把单纯的劳技教育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整合,让原本单纯以劳技教育为主的《草编》校本课程注入新的教学元素,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并加以实施,极大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培养了学生的多种技能。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小课题研究篇(2)

劳动技术课是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必修学科,是对学生实施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课程。劳技课的开设,对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在培养和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的素质方面起着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作用。劳动技术教育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与效果,使其名副其实地起到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相应素质的作用,与广大劳技教育教师的素质密切相关。然而,我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资料表明:我市中小学劳技教育师资严重缺乏,劳技教育专业水平堪忧。劳技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一、劳技教师专业水平决定劳技教育质量

劳技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程,与其他必修课程相比,无论是课程体系还是教学内容,无论是教学设施还是师资配备,均处于弱势地位。劳技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是一项综合性的素质教育,承载着时代赋予的创新精神培养的任务。因为许多学校的劳技课教师一般还兼任着学校的科技与科普工作,如科技小发明、小制作、三模、风筝、环保等项目的课外兴趣小组及其竞赛辅导工作,劳技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科普工作的开展。

从教师发展角度看,专业成长是教师个体成长的需求,有助于教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学生的发展需要看,学校没有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劳技教育缺乏创新的动力,学生的创新潜能无法得以有效开发。因此提高劳技教育师资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是时展的呼唤。劳技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除了基本知识外,还要及时了解当今科技发展的动态和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了解学生在时代大潮中的思想变化。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者。这就要求劳技教师具备多方位的知识与技能,只有走专业成长的道路,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任务。

二、劳技教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1. 开展课题研究

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是广大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平台。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要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型。而进行课题研究是提高劳技教师教育理论水平与教学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

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选择与论证、查阅文献资料,根据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研究是为解决一个相对独立而单一的问题,而确定的最基本的研究单元。教师对既定教学目标的探索性实践,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在研究过程中,教师通过边实践边提高的方法,不断深化、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例如笔者于“十一五”期间,申报了一个校级课题《中学劳技课会计电算化的实践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大量收集了中学劳技教育方面的资料,全面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与发展前景。通过调查分析,逐步明确了研究的方向。我组织了学生课外兴趣小组,每周课外活动半天。课题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教然后知不足”,课题研究越深入,教师的知识储备也就越多。由于把课题研究与培养学生的劳技兴趣结合起来,课题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成果,本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也因此有了显著提高。研究成果以论文的形式《提高高中劳技教育技术含量的实践与探索——以会计电算化为例》发表在《新课程研究》2010年11期。

2. 组织联片教研

在全面深入地推进新课改实践中,校本教研作为一全新的教育理念成为促进学校、教师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和支柱。然而,劳技课作为一门小而新的课程,却面临着一个现实问题:由于一个年级仅一名劳技教师,教师数量少,开展校本教研有一定的困难。而劳技课和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科任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很强的动手能力。可是对于劳技教师来说,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劳动技能方面,没有一位教师是全能的。在教学中碰到了问题,就只得独自摸索,“闭门造车”,极大地影响了劳技教师的专业成长。

借鉴外地教育经验,我们组织了劳技教育校本教研联动协作片。以“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劳技合作团队”为主旨,通过多种形式的联片教研活动,达到了提高片内学校劳技教育的质量、促进劳技教师的专业成长的目的。改变了过去劳技教育单打独闹,没有组织教研活动、无法实现“同科互动、同伴互助”的现状,为劳技教师搭建了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与专业成长的平台。联片教研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劳技教师的专业成长。

3. 展示公开课

优质课的公开展示活动是目前各类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和重要载体,也是最常见、最基本、最典型的教师教学能力的展示平台,没有哪位教师上公开课不精雕细磨,精心准备。包括大量信息的收集,教学内容的提炼,教具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教案、学案的改写,准备完毕还进行说课,反复试教,认真听取同行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等等。

一堂有准备的公开课,应能体现新课程理念,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对新课程的推进具有引领与示范作用。公开课精心准备的过程,就是教师领悟教育理念,全面反思自己日常教育学行为的过程,也是自己教学水平日益精进的过程。公开课过程中,教师会反思过去的同类课程,何处需改进,需拓展。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如何体现等等。这样就会迫使教师去钻研更多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课后的评课,也会有极大的启迪。公开课不仅是教师自我反思的对象,同时也是同行探讨、争议的领域。从而对推动课程改革,促进劳技教师专业成长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2011年我在高二年级开了一堂《个人理财与财务知识》的公开课,把教学目标定为培养学生的自主理财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理财意识,我还专门上网研究了理财在线手册,从中学到了许多新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理财知识。我还列举了当前社会上的一些投资理财行为:如炒股、买、社会集资放贷。通过观察与询问,我了解了学生的兴趣点,帮助学生。模拟家庭理财规划,生活理财常识,个人理财技巧,投资理财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 加强业务培训

一名称职的劳技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外,还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劳技教育涉及面广,专业性强。而师范院校没有劳技专业,劳技教师基本为半路出家,改行任教,专业技术不够熟练,不够全面,许多劳技教师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水平较低。加之劳技教育任课教师安排的随意性,队伍不稳定,造成目前劳技师资队伍素质普遍较低,难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事业。建议教育行政部门:①及时制定有利于劳技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政策。②将劳技教育工作列入学校综合考评的主要内容。③将劳技教师的专业培训列入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④引进技术师范学院毕业生任教劳技课程。⑤落实劳技教师应有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加入到劳技教师队伍中来。不断提高劳技教师的业务素质与教学水平,造就一支既懂教育理论,又有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劳技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小课题研究篇(3)

《在劳动技术教育课程中培养学生创造品质的研究》是渝中区教委承担的市级重点课题《渝中区中小学推进创造教育的策略研究》的子课题。根据课题研究的要求,我校对在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如何开展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了积极思考和有益探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这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领域之一,其动脑设计、动手实践、手脑并用的特征体现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一、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现状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基础教育中的劳技教育,特别强调通过劳技课程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我国1981年4月首次提出开设劳动技术课,经过三十多年

的发展,劳动技术教育取得长足的进步,为促进劳动者素质全面提高,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了贡献。总体上讲,我国中小学劳技教育课程无论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与“规划纲要”提出的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特别是有的学校把劳动技术课变成了单纯的劳动课,课堂教学呈现出简单的对工具使用的反复训练,对操作程序的简单重复,对作品的简单模仿等现象。

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深层次价值追求

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之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劳动技术课程属于基础教育范畴,在课程定位上要与家庭教育、职业教育区别开来。劳动技术课程的特点在于学生主体性的实践,动手操作和动脑设计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劳动技术课程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考与实践

1.开展教学反思,树立创造教育的理念

劳技教育课程价值追求是通过具体教学实践实现的。要在劳技课堂实施创造教育,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创造教育理念,掌握创造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2.破除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有观点认为,创造创新是科学家、发明家的专利,高不可攀。实际上有研究表明,创造创新是人类所普遍具有的一种素质,任何人都具有这一潜能,都能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参加实践活动得到发展。教师要保护和肯定学生这些思维的闪光点,帮助学生破除创造的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3.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说:“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机会被鼓励并发现、展开他们的想法,如此才能挖掘发展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才能。”

传统教育中教师有意无意的权威思想,无形中压制了学生的独创精神,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4.倡导探究精神,提高学习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角,要强调学生自主活动,引导每个学生亲历探究制作劳技作品的整个过程,让学生置身于劳技作品设计制作的探究情境中,鼓励每个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讨他们感兴趣的问题。

5.落实创造教育与劳技课程的结合点

我校的劳技课程包括生活、艺术、科技三大类,三十余门课程。要在劳技教学中有效地融入创造教育,整体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需要对不同课程类型、教材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进行疏理,落实创造教育与劳技课程的结合点,解决教师日常教学如何下手的问题。

(1)科学安排“设计”环节。

(2)合理运用“认知重演”。

(3)聚焦剖析优秀作品。

(4)开展“小创意”比赛。

6.科学评价,促进学生创新

学校对劳技课程的评价,教师对学生劳技成绩的评价,切忌只重结果。要避免单纯从作品制作是否精美,学生技能操作是否熟练来评价一堂课和一个学生。要站在培养创新人才的高度,更多地关注他们在技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要把学生操作过程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情况和学生作品创意成分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通过评价促进学生不断反思、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学习行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习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于慧颖.深化劳动技术育课程改革的思考.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02-01-09.

劳动教育小课题研究篇(4)

新的课程改革已将传统的劳动技术课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个学习领域,教师如果不能切实转变观念,还是以老式的“师傅教徒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传授劳动技术课知识,会发现课越来越难上。笔者作为一线劳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遇到这样的难题,为了突破这个瓶颈,笔者有幸参与了福州市教育研究院课题《中学课堂教学实施中“学生自主、探究教学方式规范化”研究》与晋安区课题《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的研究。从对课题的深入研究,笔者发现初中劳动技术教育也能迸发出活力,初中劳动技术课有很多教学资源可待挖掘。下面笔者就初中劳动技术课存在的必要性;做一个善于开发利用资源的有心人;初中劳动技术课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心方式,谈谈笔者的一些个人体会。

1.初中劳动技术课存在的必要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它的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懂得技术,在现在世界上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必须成为基础教育的部分。”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技术的革新推动了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技术水平的高低客观上反映了社会的发展水平。现在的文盲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不会懂技术、不会使用电脑,跟不上科学飞速发展和技术日益更新的人。但在现实中,劳动与技术课程在相当一部分学校被当作一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课程。国际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没有技术教育的基础教育不能称为完美的教育,更不能称之为现代教育。”新的课程标准对《劳动技术》课程的定位是:“劳动技术学科是中小学在教育者的引导下,通过独立活动或者与其他合作,在设计、制作、使用与维修等一系列劳动体验和实际探究的技术活动过程中学习技术知识,掌握技术操作,增加技术意识,提高劳动技术素养的一门基础课程。”[1]从课程标准的定位中,我们不难发现劳动技术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和创造性等特征。新的课程标准也为我们一线的劳技教师指明了方向,我们劳技教师也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把以往只偏重于单纯的技能传授式的教学方式和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转变为:把课堂还给学生,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实践性和创造性。

2.做一个善于开发、利用资源的有心人

新的课程改革已将劳动技术教育列入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模块。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注重学生的实际和体验的课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为劳技教师要上好劳动技术课,就必须要有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点,充分挖掘校本课程资源,创造性地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2.1 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树立开发教学资源的意识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认真上好每一节劳动技术课,教师自身要从思想上不能把这门学科当成可有可无的学科,要克服学校不投入就不能上劳动技术课的心理,克服上劳动技术课学生课堂纪律难管,且存在着安全隐患就不上劳动技术课的心理,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实践,从中去挖掘一些好的教学资源,服务于我们的日常教学。如:初中劳技《园艺》,有一专题插花艺术,这个专题上去很美,但真正操作起来会遇到很大的困难。每个学生都要动手进行插花练习,学校是不可能提供这么多花材,让学生自带花材往往学生也带不齐。是不是这课就不要开展呢?答案是否定的。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开发教学资源,我在学生的动手活动中引入压花艺术,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压花艺术的材料选取非常容易,路边的野花或野草都可以用来作材料,而且学生还可以把插花艺术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压花艺术中。

2.2 要学会借鉴别人的经验发现劳动技术课教学资源

学校给学生配备的劳动技术课本,因有版面方面的限制,往往比较简练,有的学生活动并没有展开描述,这就需要教师善于从同行的日常教学中发现可利用的资源。如有一次,我在浏览师大附中的学校网页时,我无意发现在生物学科网页上有学生利用种子作画的图片,我马上联想到,在初中《园艺》“花卉繁殖”这一节的教学时,能不能让学生课前进行种子作画,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而且还加深了学生对种子的了解。从学生课堂的表现来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好的作品,在学校进行展示,给学生进行评奖,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还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3.要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体现在平时的劳动技术课教学中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深刻分析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几乎所有学科都在基“课程目标”里,重点强调了“探究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劳动技术课教学与学习的基本要求。

3.1 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教师自身要成为“研究者”

《福建省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对教师就提出:“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教科研能力,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研究。”教师只有把自己从“教书匠”提升为“研究型教师”,不仅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技术成长,还能主动地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笔者申请福州市教育研究院课题《中学课堂教学实施中“学生自主、探究教学方式规范化”研究》与晋安区课题《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正是向“研究型教师”转换过程中的一个有益的尝试。

3.2 劳动技术课教学要善于运用探究性学习

把研究性、探究性的学习方法运用于劳动技术课堂教学,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毕竟是一种全新的做法,没有太多的现成经验可以借鉴。传统的劳动技术课教学过多的关注对学生的技术传授,而忽视学生的主动探究,忽视学生的实践体验。笔者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发现:劳动技术课引入探究性学习,把劳动技术课某个主题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开展起来,既弥补了综合实践活动中缺乏学生动手制作方面的不足,又能为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如笔者曾指导学生开展过“校园节约用纸”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刚开展时让学生收集各种资料、制定方案、设计问卷调查等等,这些很多是理论性的东西,学生的兴趣并没有被激发,但我在活动中引入了劳动技术课制作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制作再生纸、利用废纸设计纸盒制作LED小夜灯。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点燃了,参与度自然就高了,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作品,心中就有一种成功的喜悦,为他后期对资料的整理及撰写小论文也提供了动力。再如园艺课《花卉的上盆――种植吊兰》,如果单纯的传授上盆的技术与吊兰的种植,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机会就少,这时我课堂教学设计可以采用课前让学收集树木花卉对绿化环境的作用、家庭绿化注意事项、什么花卉植物能吸收室内有害气体等,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也是一个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而且还学到课本上很多没学到的知识,在拓展探究方面让学生利用所掌握能吸收有害气体的花卉植物,设计一盆组合盆栽净化室内空气,培养学生创新方面的意识。

总之,通过课题的研究,学到了很多,懂得了把这十多年的教学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做一个善于开发、利用、归纳整理资源的有心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力,这是我们一线劳技教师所追求的,也是我们所希望的劳动技术教育。

参考文献:

[1]上海市中小学劳动技术课程标准.

劳动教育小课题研究篇(5)

中图分类号:G63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046-001

一、融合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课从本质上讲,是一门非学科领域,是基于生活实践领域的课程,它是基于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据对无锡市中学综合实践课开设的调查发现:无锡市中学主要开设的是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并且是作为三门独立课程存在,各学科各自为政。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还在沿袭应试教育的“讲—练”形式,课堂效率低且枯燥无味;劳动与技术课程则止于简单的“模仿练习”,很难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研究性学习需要课题研究过程的开展,一般只有小部分学生能自觉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投入其中,而课堂时间往往“无事可做”,研究性学习课变成了少数人的“负担科目”。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在逻辑上不是并列的关系,更不是相互割裂的关系。“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方式渗透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部内容之中。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则是“研究性学习”探究的重要内容。因此我校准备尝试三个课程的融合。

二、融合实践

2011年9月在校长室和课程部的支持下,我校从这个学期用七年级作为试点,各班每周安排3节“综合实践课”,其中有两节是连上的。教学内容和进度主要是以一个时间段内学生完成某项研究课题为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每个小组4—6名学生,其中一名学生为组长。

【课题1】信息技术课中的“管理计算机”。教学内容包括“认识计算机、优化计算机、计算机安全和防护”。在教学中主要是以学生动手和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只是简介各个主要知识点,而把具体的学习交给学生。教师提出“研究子课题”,如:“计算机的来源和历史演变、常见的计算机软件种类和作用、常见的计算机硬件种类和作用、CPU的发展、计算机安全的认识、操作系统的研究、计算机的用途”等。每个小组领取一个子课题,学生按照“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来进行学习。为了让学生能更具体的了解计算机,我们给每个小组都提供了主机、键盘、鼠标、显示器,出于学生的安全考虑,没有接电源。学生自己动手打开机箱,拆开计算机内各元件,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电脑学生都见过,但从没有自己拆过电脑,因此在了解电脑硬件的过程中学生兴趣十足。之后又结合信息技术中“应用文档的设计”的教学,让学生将开题报告、研究过程、汇报成果都是以word来编辑排版,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汇报研究成果。通过这个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

【课题2】纸模型飞机的制作,学生对“纸模型飞机”开展探究学习。学生动手制作“纸飞机”,然后测试和记录“纸飞机”飞行状态的各种数据,如:飞行距离、留空时间等。教学中结合信息技术“数据统计与分析”,使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在此一系列过程中培养学生“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存储、信息的加工、信息与交流”的综合能力。

【课题3】结合“电子眨眼猫”的制作对焊接技术和电子元器件进行探究。教师提出“研究子课题”,如:焊接技术的研究、电阻的研究、电容的研究、二极管的研究、三极管的研究等。每个小组领取一个子课题进行研究,研究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总报告进行全班汇报,小组间相互学习,最后一步是制作电子作品,通过这个活动提升学生探索的能力和实际的动手能力。

三、反思感悟

为了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们使用“电子档案袋”及“成长手册”,进行过程性记录。电子档案袋主要是存放学生在网络上搜集到的一些文字、图片材料及学生的电子展示作品,电子档案袋里的内容班级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查看交流,教师可以对作品或资料进行打分和评议;教师整理的素材也放在“共享数据”中,供学生学习和下载。成长手册主要是存放学生课后参与社会调查的一些资料及个人的心得体会。

三门学科融合后,以研究性学习为方法,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以劳动技术为载体,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技能素养,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把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最终实现1+1+1>3。

但是在课程进行时,对学生的评价方面,我们还缺少比较全面的理论支持。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独立科目时,我们通过多年的摸索,已经多少总结出了一套评价的方法。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这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发展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因此信息技术教学中主要是侧重对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及软件应用能力方面的评价。

劳动教育小课题研究篇(6)

XX年12月,课题正式立项,根据课题方案,结合我校、我班教育工作的实际,经过认真的研究讨论,确定了提高班主任老师的自身素质,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的目标。在这一阶段,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制订详尽的实施方案,并与其他班主任老师紧密联系,进行班级管理方法的碰撞,与教务处、教科室和各科教师相互协作配合,共同实施。

2、制定严格的课题管理与研究制度。为使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我对自己严格要求,随时积累研究材料,随时归档,并严格遵守学校课题管理办法,科学规范地开展课题研究。

3、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转变教师传统教学观念。为了提高自身对班主任工作的全新认识,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我积极进行对班主任工作的学习和探究,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业务素质并通过网络学习教育专家的讲座,以提高理论修养。

第二阶段:实施方案 随时调控

XX年12月,课题正式开题,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面对新的形式,转变教育观念,以适应教育改革,是班主任工作时代性,先进性的体现。班主任在培养目标方面,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把一代新人培养成具有个性特长和创造精神的人才。在师生关系方面,树立新型的民主教育观。在生活方式上,要树立开放的整体教育观。

(二)统筹兼顾,一丝不苟,全面发展。

班主任的职责和任务主要是对班级学生全面负责、全面管理,即德、智、体诸方面都要管。如思想教育、学习任务、劳动、体育卫生、课外、校外活动、少先队工作,联系科任教师、沟通家长和社会教育力量等等,凡是涉及到学生的教育、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必须要管。

首先。我针对班级中的暂困生制订了详尽的转化计划,并把孩子们的进步写成案例的形式进行积累,总结出了一些可操作的方法。

其次,处理好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关系。班主任工作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起着促进作用,任课教师教学工作中的德育渗透是对班主任工作强有力的补充。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同其他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保持高度一致,主动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互通情况,共同研究,制定措施,分工合作,指导学生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同时,及时地了解学生对各科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反馈信息,以便搞好本班的教与学。

第三,处理好班主任与班干部的关系。班干部是班主任的有力助手,班主任必须重视培养一批有组织能力、有威信、乐于为集体服务的干部队伍,组成班集体的核心。我支持班干部的工作,维护他们的威信,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但不掩饰他们的缺点。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我主动承担责任,并帮助他们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改进方法,通过工作得以锻炼和提高。

第四,处理好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对学生的教育主要有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班主任是联系学校与家庭的纽带,争取和依靠家长配合学校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我通过家访、家长会、家庭联系卡等形式,沟通与家长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表现状况,以便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活动,防止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消除个别家长认为学生教育是学校单方面的事的错误观点。

(三)常抓不懈,严格管理

班主任接触本班学生的时间和机会比其他任课教师要多,每天都处理从班集体到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事务,这就体现出班主任工作经常性。在工作中我经常性指导、辅导工作应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1、抓细节养习惯

作为一个老师,无论你是不是班主任,无论你教什么学科,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要想上好课,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把常规工作做到位,以身作则,带领学生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并坚持不懈。

要想抓好常规工作必须从细节入手。比如班级卫生方面,我给每个学生分配了劳动小岗位,每个组设了劳动小组长,由劳动委员每天督促轮值的小组完成任务,小组长盯到个人。照理说这样够细了,但是时间一长还是发现问题,有人扫地不到位,三下两下就算了,有人不听劳动委员的话,有人拖地后不洗拖把------怎么办?我找班干部一起商量,再细化管理,由两个劳动委员轮流检查值日生情况,不合格的重做,连着几次重做的要罚做,拖地后检查拖把是否洗干净,否则重洗,最后由我检查合格后值日生才回家。每周一的大扫除结束后,也由劳动委员按照表格名单一项项检查。我在晨会课上教学生怎样用抹布折几个面擦东西,怎样洗拖把又快又好,并且公布,期末的劳动分数由劳动委员打分后小组过关决定,这样一来,学生劳动自觉多了。就这样,我们一直坚持到学期结束,班级的卫生也得到了好评。

“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看来,只要我们想得细一些,再细一些,在细节管理上下工夫,就能少走弯路,把工作做得更好,我们的学生也会更出色。

劳动教育小课题研究篇(7)

生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与师本化、灌注性教学相对立,有强大穿透力、冲击力、震撼力和感染力。

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乐学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生本教育其最大的特点是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探究,突出合作,所以很符合劳动技术课本身的教学特性。虽然这四个突出看似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把控的。它提倡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们能学、会学、想学。

1 布置前置准备,激发起学生学习主人翁意识:

劳动技术课需要学生动手制作一些劳技作品,需要学生带好制作作品所需的合适工具,部分学生往往漏带或者不带工具和器材,从而游离在教学的课堂之外,达不到良好的效果。为了改变这种现象,为了突出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加到教学中来,我尝试了劳技新授课布置前置作业的方法。

劳技新授课布置前置作业,主要内容有:一方面劳技工具的准备,并且研究这些劳技工具会具体运用在制作过程中的哪几个步骤中,第二方面,要学生准备劳技材料,通过劳技材料的准备,熟悉材料的大体性质,第三方面,要学生研究一下,即将制作的新作品的结构,大体的制作方法,有什么地方可以创新和可以改进的地方等等。通过前置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在正式制作之前对所做作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样出发点是希望于学生上课时能积极的参与,在小组讨论时候也能提出自己的想法供同学们参考,这样当老师在正式授课的时候学生不再是被动听讲,而是主动积极参加。

2 转变课堂角色,让学生做真正学习的主人:

2.1 突出学生和学习

生本教育的课堂是一种新模型的课堂形式,是真正的以生为本的教学,它完全改变传统教育中的讲授型形式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格局,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人作用,规定每堂课老师讲话时间不超过十分钟,这个教学模式特别适合我们劳技教学。

从矛盾论的观点来分析,一切内因都是事物发展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我新授课上课的时候,先采用多种积极的导入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乐学,有一种内在的冲动感,有一种自我想学的意愿。导入的方法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故事导入、直观导入、情景导入等等,这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授课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然后,我让学生汇报自己课前准备的心得收获,一方面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二来可以知道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情况,教师的引导就有的放矢,可以精讲,突出重点的介绍,第三方面进一步的突出学生,让学生觉得教师是重视课前准备的,前置作业的准备很重要。第四方面通过学生的汇报,可以相互弥补课前准备中学生个体的不足,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更多的是积极引导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让学生上讲台发言、也可以是在座位上举手发言,也可以是小组讨论后小结发言,这样做是生本教育理论所提倡的,教师也能按照学生容易理解知识的思路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有效教学。

如我在进行金属丝作品制作《独轮车》的时候,先布置了前置作业,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独轮车图片,研究一下他的结构,使用的工具、金属丝的特性,以及用金属丝来制作独轮车有几种结构可以选择,哪一个结构比较好等问题。在导入新课后,引导学生发言,表达自己对研究独轮车的心得,提出自己对制作独轮车采用那种结构方式的想法建议,然后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比较多种结构后从中选择出一个较好的适合自己制作的结构开始制作。独轮车的结构图如下:

在课堂上通过学会聆听老师、同学的讲话、上讲台用口头表达自己的意见、对别人的观点提出质疑、或对别人的质疑回答自己的见解等方式,进一部突出了学生,突出学生是自我学习的主要体现方式。这样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2 突出合作和探究

劳动教育小课题研究篇(8)

2001年以来,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实行,综合实践活动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如今,距开设这门课程已有十余载了,这一课程从出现到繁荣,再到如今的反思与探索,问题也层出不穷。对此,笔者谈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些见解。

一、综合实践课程的具体研究领域

(一)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能够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时代所需的素养,不仅包括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形成,还包括学生对信息的辨别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学习方式,反思不正确的信息,形成积极向上的信息伦理。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紧密联系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体验方式,为展示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提供了必要条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确定问题;2.制定计划;3.收集资料,处理采集信息;4.构建学习成果;5.作品展示交流,讨论完善;6.作品评价。而要顺利实现这一过程,则需要信息技术为每一阶段提供支持。因此,信息技术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习者对学习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通过独立的脑力劳动,去研究,去发现,从而获得知识、能力,并形成习惯、品质、信念。综合实践活动既要突出“综合”,又要体现“实践”,因此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学习、生活或社会实践中确定研究的问题,以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发现问题,获取知识,运用知识,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研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发现及探究过程,更为注重学生的情感,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亲身经历活动转变已有的学习方式,从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有效从学科知识的学习迈向对生活世界的探索。

(三)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将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运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使封闭的教学模式变得开放化,把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交能力、生存技能,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四)劳动与技术教育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主的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的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1981年4月,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说明》指出:“中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手脑并用,全面发展。”劳动与技术教育把劳动教育与工农业生产、社会服务性劳动的技术教育结合起来,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也为他们将来的就业提供了一定的条件。然而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并不容乐观。过去受到传统观念的限制,劳动与技术教育被误认为就是单纯的劳动,忽视了技术教育所起的重要作用。综合实践活动将其与其他三个领域相整合,渐渐改变了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使其逐渐被人们所接纳。如今,劳动与技术教育已成功打破了传统的课程内涵和要求,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主题研究、多元评价能够很好地诠释它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地位。

二、综合实践活动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一)综合实践活动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不仅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让学生真实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使学生拥有丰富的知识经验,感受生活带来的乐趣,丰富学习方式,摆脱传统教育一味灌输的不良方式,让综合实践课回归到社会生活中,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组织学习内容,建立起与生活的联系,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如:选择让学生心动的综合实践主题,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活动前便产生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真正地热爱学习,使主题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这样有助于学生知行的和谐统一,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自主经历来体验生活带来的乐趣,从而由衷地喜欢这一学科。

(二)综合实践要与德育相结合

综合实践与德育工作相结合能够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品质,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前的学生中,独生子女比例较大,普遍缺少合作探究意识,很多学生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不懂得如何与人分享。并且目前学校所开展的德育课程多处于枯燥说教阶段,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因而教学效率不高。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德育有效整合,回归生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融入德育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它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作为前提,密切联系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尤其在综合技能的运用方面,体现得更为明显,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学校可根据自身特点,将德育工作有意识地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增强其趣味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综合实践课与德育课的双赢。

(三)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结合

学校、家庭、社会紧密结合,达成共识,共同支持,是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是学生能力提升不可或缺的因素。家庭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集合则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三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缺一不可。教师是联系学校和社会的桥梁,家长则是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做到和谐统一,学生才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只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环境,综合实践活动才能得到有效地开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三、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虽推行十余载,但至今仍不够完善,存在一些问题。

(一)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流于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虽实施多年,但很多学校并未真正将其转换为实践课,并未真正带领学生参加实践,仍旧处于书面化的传授模式,学生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二)教师受固有课程模式影响,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定位不够准确

由于教师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禁锢,不能跳出传统教学的框架,导致大部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仍处于学科教学模式,学生并未真正体会到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Q问题的乐趣。

(三)受应试教育影响,综合实践活动课仍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在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的认识不断转变、不断完善的过程。它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然而大部分家长并非这样认为。受传统观念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只是无足轻重的一门课,语文、数学等科目才应是学生努力的方向,他们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并未认识到该课程的研究意义。

四、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健全制度,保障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具有规划、指导和监督的作用。学校只有健全制度,才能高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二)转换教师角色,摆脱传统教学禁锢

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既要发挥主导作用,又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轻松愉悦。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精心设计活动方案,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在活动中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三)更新观念,重视与家长的沟通

综合实践活动中很多都涉及课后学生的调查研究,单单依靠教师的监督和指导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家长更新观念,积极配合。家长要明白综合实践活动的真正意义,成为教师的好帮手、综合实践活动的支持者,促进学生成长。教师要挖掘家长专长,为学生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牵线搭桥,尽义务,尽职责,尽全力指导学生,保障综合实践活动的高效进行。

综上所述,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尽全力为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搭建一座桥梁,给学生创造一个改变自我、创造自我的平台,正视实践活动中的不足,积极改进,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小课题研究篇(9)

摘要:国外劳动与技术教育具有政府重视程度高、课程目标转向基本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和保障体系完备等特点。从实践效果来看,当前我国劳动与技术教育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和课程实施等层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国外的经验对我国技术教育发展有如下启示:提高对劳动与技术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建立有利于劳动与技术教育发展的管理体制,加强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积极开发和利用家庭、社会课程资源,切实加强劳动与技术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等。

关键词 :国外 劳动与技术教育 启示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重要措施,重视和加强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因此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发展问题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研究课题。在这方面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可以为我国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一、国外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特点

(一)政府高度重视劳动与技术教育

为了提升教育质量, 保持教育领先地位,很多国家采取有力政策支持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发展。德国除有专门的《义务教育法》外,还因地制宜地制定了配套的法规,以保障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开展。如1964 年德国

教育委员会提出《文化部部长联席会议建议》, 将引进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对主体中学进行改革的核心内容,同时明确指出:“把学生引入当今劳动世界富有成效的做法只能是伴随着解释和思考的亲身实践。因此,劳动技术教学是涉及不同事实领域的、基本的且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它应该具有自身独立的形式,而不是其他课的附属。”德国法律还规定:孩子在6~10 岁要帮助父母洗餐具,给全家人擦皮鞋;14~16 岁要擦汽车和去菜园翻地;16~18 岁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1989 年, 澳大利亚教育理事会通过《霍巴特宣言》,提出了澳大利亚教育的十大目标, 其中有四大目标涉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如“教育要反映国家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向学生传授能最大限度地适应未来工作与生活的技能;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向学生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的基础;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和操作计算机的技能,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作用,掌握技术;提供适当的职业教育和关于劳动领域的知识,包括对劳动在社会中的性质及其地位的认识”。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瑞典堪称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典范,该国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学校不进行职业教育,但作为普通教育重要内容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则受到高度重视。议会规定,基础学校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普通教育的内容之一,与文化基础课处于同等地位。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重视科技和教育,不断推进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二战后,提出了“技术立国”的口号,到了现代又提出了“科技创新立国”的口号。各国重视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情况,还反映在国家教育方针的制定上。如新加坡和韩国在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中, 提出力求使每个学生德、智、体、技兼备,获得全面发展。由于法律法规的约束,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在小学、初中或高中阶段设置劳动与技术课程,劳动与技术教育也正逐步成为各国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目标转向基本技术教育

对于如何确立适应时代要求的劳动与技术课程目标,当前世界各国几乎趋于一致:主张从单纯的“学科中心”转向兼顾社会需要、学科体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基本技术教育。例如, 澳大利亚重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在1983 年颁发了“参与和平等计划”建议,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更好地从学校转入工作生活。德国把劳动与技术教育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人的全面素质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除了教育学生了解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了解和掌握某项生产技能外, 还十分注意教育学生了解现代生产活动的过程, 并使他们了解劳动与环境生态保护、劳动与社会关系。日本尾随美、苏、英等发达国家,不单关注少数拨尖人才的培养,而且对普通技术工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把以近代技术为基础的机械生产技术, 作为普通教育中技术教育的中心内容, 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劳动工具和劳动技术的能力。从1981年至1982 年,法国让中学生在55000 多个企业实习班中接受培训, 取得的基本经验是:青少年接受普通教育的时间越长,基础越好,插入专业教育的时机也就越成熟。劳动与技术课程目标的这种变化, 隐含着学校对学生不再强调“技术合理性”,而是强调“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反映了社会对教育的影响和对人才的要求。

(三)教学改革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突飞猛进的时代变化构成了学生的生活背景,同时也要求各国劳动与技术教育作出积极的反应,通过教学改革引导、帮助学生获得驾驭个人和职业生活的能力。

第一,注意提高教学内容的技术含量。如德国对技术、环保和经济的一体性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设置了专门的学习主题,如能源、原料和全球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等。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从小学起至中学开设“工艺”必修课。从1999年开始,在教学计划中又增加了“劳动培训”和“制图课”。法国从1985年开始在中小学开设“科学与技术”必修课,把“现代技术”纳入中小学的学习范畴。

第二,教学方式方法多元化。如德国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基本教学模式是行为引导教学,其基本理念与“探究性学习”“问题解决式学习”“实践性学习”或“项目学习”等是相通的。在澳大利亚,教师在教学时通常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运用讨论、辩论、讲座、角色扮演、调查研究、游戏、模拟、社会访问、现场参观、设计情境等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第三,教学活动社会化。在美国、法国、德国、瑞典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除课堂教学外,学校还坚持开放式办学, 通过安排个别和集体活动,让学生接触劳动世界,获得不同劳动领域、工作环境和职业的感性认识,为他们以后接受职业教育或选择职业奠定基础。

此外,各国在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还十分注重创新教育。如俄罗斯规定小学生从2 年级开始,每年要完成一项设计计划,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英国从小学至初中开设“设计与技术”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美国创造教育学家奥斯本提出的“大脑激荡法”则被引入全美学校教学计划之中。

(四)建立健全劳动与技术教育保障体系

在实践过程中,各国尤其注意劳动与技术教育保障体系的构建,这主要包括劳动与技术教学条件的改善和劳动与技术课程师资的培养两个方面。

对于教学条件的改善,绝大多数国家积极致力于实验、实习场所的建设。例如,德国中小学建有配置水平与理、化、生实验室相仿的金工、木工、电子电工、营养与烹饪、塑料加工等劳动与技术专用教室。以金工专用教室为例,除常规的车、钳、刨、磨、铣床外,还配备了许多专用机床,甚至先进的数控机床等。英国中小学的劳动与技术专用教室如同工厂的车间,台钳、机床、电钻等工具设备一应俱全。澳大利亚各学校建立了木工工场、金工工场,有的州还开辟了标准化流动工场和劳动与技术教育中心。

有关师资的培养,早在1902 年,澳大利亚就在师范院校开设了劳动与技术教师在职进修课程,培养了一大批手工和家政课教师。德国大部分联邦州的劳动与技术教师是由高等院校直接培养出来的,他们通常在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同时还要学习另一个专业,在四年常规学习毕业后,还要进行为期两年的教育实习,才有资格参加国家教师考试(相当于硕士水平)。不仅如此,德国还是一个重视在职劳动与技术教师的培训、进修的国家,如各州不仅设有专门的网络化教师培训机构,而且培训形式多样,方法也比较灵活。瑞典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师大多由高等师范专门培养,学生必须获得“手工艺师傅证书”或其他资格证书,并具有2~7 年的实际经验,才可从教。除职前培训外,瑞典和德国一样, 教师在职培训也是很普遍的。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待遇方面,瑞典小学教师起点工资是工人平均工资的120%,最高工资是工人平均工资的148.%;高中教师起点工资是工人平均工资的158%, 最高工资是工人平均工资的193%,几乎是工人工资的两倍。由于劳动与技术教师队伍稳定,教师积极性高,保证了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质量。

二、我国劳动与技术教育面临的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劳动与技术教育起步较晚。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新课程的实施,劳动与技术教育面临的矛盾也集中凸显出来。

(一)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问题

教育行政部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制定自上而下保障劳动与技术课程常态实施的各项政策,如没有研制或出台地方性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实施方案;二是缺乏地方实施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师政策,如教师评价、职称评定、教师工作量计算等细则;三是缺乏制定对学校劳动与技术课程执行情况的监督评价机制;四是缺乏有序开发劳动与技术课程资源的管理制度等。

(二)来自学校的问题

学校层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1) 不能通过制度的建设保证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实施;(2) 劳动与技术课时严重被挤占;(3)劳动与技术教师的配备与安排不够合理,随意性比较大;(4)对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内容、活动类型等缺乏整体规划;(5) 缺乏必要的实践场地(专业教室)和校外教学场所;(6)没有足够的经费保证劳动与技术教师的学习、深造;(7)缺乏整体研究、协同教学的氛围。

(三)来自教师的问题

教师方面的问题主要有:(1) 少数教师平时疏于学习、研究,导致对劳动与技术教育作用和意义认识的偏差;(2) 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专业水平欠缺,动手能力差,对教学工作常常显得力不从心;(3)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工作时间长,很多教师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感。

(四)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首先,劳动与技术课程内容开发的简单化和非科学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乏较为完整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基础理论体系;二是缺乏可以帮助学生规划个人生活道路的教学内容;三是校本课程内容庞杂、混乱,缺乏前瞻性,未能充分体现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其次,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技能的训练与习得,常常以讲授、示范为主,这样既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想的萌发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再次,课堂教学评价多以诊断性评价为主,而且评定的指标、内容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国外劳动与技术教育对我国的启示通过分析我国劳动与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经验,我们得出以下启示:

(一)提高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认识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是其他各种教育成效在实践中的集中体现, 同时它又影响着其他各种教育的发展。但这种理念还没有形成社会共识,因此相关媒体应加强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宣传报道,使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教师、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士了解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独特价值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了解劳动与技术课程的理念、目标和内容。特别是在学校层面,通过宣传,要使校长充分认识到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途径,从而发挥其在课程改革中的领导作用。

(二) 建立有利于劳动与技术教育发展的管理体制

要使劳动与技术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尽快建立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其他部门配合的管理体制,做到行政上有人抓,业务上有人管,课程上有人教,使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教研培训、教育科研形成系统。尤其是要根据新课程改革和地方经济发展实际的需求, 改变目前中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设置上的门类多、科目杂、不规范状况,开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并做好两者之间的衔接工作。建议必修课程以统编教材为主,选修课程以地方教材为主,但无论哪种教材都应由国家主管部门拟定统一标准,经审核批准后方可使用。学校要根据劳动与技术教学的特点, 搞好教学常规的布置与检查,包括调整和安排教师的工作、制定教学计划和课外活动计划等, 提高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三)加强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建设

地方政府和各有关方面要切实遵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要求:“积极为学校进行劳动与技术教育提供场所和条件。”各中小学校要逐步建立具有一定数量、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的劳动与技术专用教室或实习基地,建立与教学项目相配套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在农村地区,要通过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开展及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逐步将学校办成为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培养基地、农林科学技术的推广基地和农林优良品种的繁育基地,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带动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积极开发和利用家庭、社会课程资源

家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校要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协调工作,让家长部分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任务。如自我服务劳动、基本的家务劳动、烹饪、家用电器的使用与保养、常见的种养技术等,都可以通过家长的指导、督促来完成。社会是学生实践的大课堂,学校要密切与街道、社区、农村村组联系,多为学生提供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

(五)加强劳动与技术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除了设备、场地等条件外,建设一支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质量较高、数量充足、项目齐全、相对稳定的劳动与技术课程师资队伍,是提高劳动与技术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一要重视培养、培训教师,二要留得住教师。主要措施有:(1)从现有教职工中精心挑选热爱劳动与技术教育、动手实践能力强,又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教师担任劳动与技术教师;(2)从工厂、企业、乡村农技站(点)以及种养专业户、能工巧匠中选聘兼职劳动与技术教师;(3) 选用农林工科院校毕业生从事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4) 强化现有劳动与技术教师的业务学习和日常教研活动;(5)在职称评定、荣誉称号申报等方面,适当对劳动与技术教师实行倾斜政策,鼓励他们长期从事这一教学工作;(6) 建议师范院校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专业,从根本上解决劳动与技术教师的来源问题。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2]白月桥.课程变革概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劳动教育小课题研究篇(10)

1.当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课程形态时,它和劳技课教学呈现出一种高度融合的关系。研究性学习是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具体地说,研究性学习是指国家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学生从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以分析和解决问题。

劳技课教学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主的、以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国家为了帮助学校更好地落实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初中综合活动课程,特别指定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技课教育这四大领域为初中综合活动课的主要内容。四大指定领域在逻辑上不是并列的关系,也不是相互割裂的。研究性学习是初中综合活动课的基础,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劳技课教育则是研究性学习探究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四大指定领域是以相互配合的形态呈现的。劳动课教学强调学生通过人和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前者为个人独立探究方式,后者为合作探究方式。由此可见,由于研究性学习渗透于劳技课教学之中,故需要以劳技教育内容为载体展开,劳技课教学需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持续性深化;进行劳技教育课的过程就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实施劳技课教学的同时也在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二者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这样,当研究性学习作为课程形态时,就和劳技课教学形成了一种高度融合的关系。

2.当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时,和劳技课教育是渗透的关系。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的前提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综合知识的能力。它所倡导的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必须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渗透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全部内容中,也必然渗透于劳技课教学的全过程中。

二、如何让研究性学习渗透于劳技课教学之中

1.把学生的兴趣作为研究性学习渗透的切入点。研究性学习本身就是建立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之上的一种学习方式,它的突出特征是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如果学生本身对问题没有浓厚的兴趣,对问题的发现和研究是在教师的强求下进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教师所传授的,这就是典型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因此,要让研究性学习渗透于劳技课教学之中,就必须把学生的自身兴趣作为最佳切入点。

作为教师,平时要用心观察,以发现学生的兴趣,并抓住契机,予以诱导,从而将学生引入研究性学习。例如,有一次,一个六年级学生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笔者做好的丝网花,当她问到具体做法时,笔者就马上告诉她是网上学来的。接着,再夸奖她是个聪明的学生,并借了花型成形样品给她,让她也研究研究做法,她点头同意了。一周后,这位同学通过实践,做出了好多很好看的丝网花,并受到了同学、老师的夸奖。

在劳技课教学中,除了要发现学生的兴趣,加以诱导外,还应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引入研究性学习。有一次,笔者上聋四年级的劳技课,内容是折纸玩具,刚开始时,同学们都表现出漫不经心的样子。但当笔者将事先折好的大小不一、神态各异的纸玩具一古脑儿地摆放到讲桌上时,他们兴趣陡然高涨。然后,笔者就要求学生们各自选择一个喜欢的纸玩具,再发给他们每人一张纸,接下来要求他们把自己所选的玩具拆开,并按照折痕将其还原,最后再用新发的纸重新折一遍。结果绝大部分学生都达到了要求。这样就把研究性学习的理念融入了教学中,使学生们都真正学到了东西。

2.留给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时间和空间。要在劳技课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其实质是一个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过程。要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就要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在之前的劳技课教学中,笔者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总会千叮咛,万嘱咐,以防患于未然,杜绝问题的发生,而从未产生过在内容上留点空白给学生的想法,也从来没有留下过待学生自己去发现的问题,更谈不上留给他们自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了。现在,笔者深刻地理解了新课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关注人的核心理念之后,便按照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要求,结合劳技课的具体内容,调整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备课备在学生的“学”字上,课前有意留给他们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课中耐心地等待学生自己去发现,观察他们怎么探究,只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点拨。实践证明,只要有学生开了探究的好头,其他人就会跟着探究,从而在合作探究中取得成功。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既掌握了劳技课要求的知识与技能,又养成了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上一篇: 中小学德育研究 下一篇: 社群管理的日常工作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