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市场分析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21 17:21:52

金融科技市场分析

金融科技市场分析篇(1)

一、引言

近年来,依靠投资驱动、资源驱动的经济模式,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高污染、产能过剩等。就如硅谷最火的投资者和思想家彼得·泰尔二进制的人生观———人类的未来,要么独特与创新(1),要么啥都不是或走向衰弱(0),如果只是重复和模仿,从1到N,人类将面临着一系列问题。我国的经济目前处于1-N的困境中,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国要实现从0到1的突破,科技创新尤为重要。而科技创新需要资本的支持,并且科技创新的高风险和高收益正好可以发挥金融分散风险的功能,这样科技和金融的融合随之而形成,科技金融也随之产生。有些学者认为科技金融给与科技创新资金上的支持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也有学者认为金融资本的投机性使得在研发的初期金融资本投入较少而在创新有一定的获利性时又有大规模的金融资本的投入,这样可能会有金融和科技创新阶段性的不匹配现象的出现,科技金融反而不利于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不断奠定和提升自身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地位,优化金融政策环境,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面对发达国家近年来实施的一系列举措,我国也逐渐认识到科学的发现和技术的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力量,企业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源的协同发展对于经济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1985年,在《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中共中央首次提出以风险投资来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1993年“科技金融”一词由深圳市科技局提出;“中国金融科技发展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提出支持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进而助推我国的经济增长。因此,我国积极推进科技金融体系的建设,在国家和地方陆续出台了推进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的多项政策,以此来抢占国际科技经济的制高点。

关于金融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的研究最早始于经济学家熊彼特,熊彼特(1912)指出金融变量对经济发展和企业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他认为企业的创新与金融资本有着密切的关系[1]。在这之后研究金融和科技创新的文章较少。直到上世纪90年代,硅谷的崛起以及其崛起背后的金融体系的支持使得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金融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国外学者没有提出科技金融的概念,他们主要从国家层面也就是说宏观层面以及从企业层面也就是说微观层面上针对金融对科技创新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国家层面上,国外的研究如下:AnaPaulaAria、NatalBarbados(2013)使用17个欧盟国家的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研究风险资本和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专利申请实际上是受风险投资的影响,风险资本被视为内生变量,促进企业创新,且会产生重大影响[2]。Po-SusanHus、XianTan、AnAu(2012)使用一个包括32个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大数据集,建立截面框架面板数据结构模型,发现在5%的显著水平下,基于创新产出的数量,股票市场、信贷市场提供外部融资对创新产出———主要是专利有着显著地影响,提出金融市场鼓励创新,促进了行业的创新发展[3]。ChangWei、DinYugo、WangJaping(2014)建立VAR模型,利用1997—2013年的中国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分析得出金融工具的风险投资和银行贷款都有利于绿色实体产业的创新且风险资本比银行贷款效率高[4]。MurielCal-ContGrandness、SophiePommet(2009)基于黄、徐的金融联合模型进行专业模型联合和性能比较,利用聚合原理建立分析模型,结果表明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支持力度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项目,有积极的影响而且具有肯德尔的相关性[5]。

企业层面上,国外的研究如下:AlexandraGuarnieri、PeiLiu(2014)基于2000—2007年未上市的中国公司数据,运用各种规范和评估方法,建立欧拉方程结构模型,随后用OLS回归分析得出中国企业的创新活动是受金融支持的约束[2]。GaryKitakyushu,MichaelJ.Lenox(2005)基于上市公司在20年期间的基本情况运用面板模型,发现增加风险资本投资与相关联公司专利的增加具有正相关关系。提出创业企业创新有利于企业风险投资项目收获,因此风险投资是一个公司的整体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6]。BashSiddhartha、P.J.DijonGlucose、SuspenderKramer(2014)提出融资约束程度影响企业的研究和开发,建立欧拉方程模型,研究结果发现,研发支出在不活跃的企业,它们的盈利能力和外部融资大幅下降。融资约束减少了研发的投资,影响了企业的创新[7]。BarbaraWeber和CharacteristicWeber(2007)有效地将定性数据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对定量内容分析,得出金融支持对企业的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8]。也有部分学者是从中观层面即区域层面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如Po-SusanHus、ChangWang、ChallengeWu(2011)指出当地的银行促进当地的创新活动[9]。作者利用集中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年度省级专利流动数和省信用市场指数进行回归,发现增加信贷市场指数可提高当地更多的专利。面板数据模型显示人均当地银行发展显著提高本地创新活动。

国内部分学者围绕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影响的研究大多采用的是定性分析的方法。如胡援成、吴江涛(2012)依据目前我国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机制尚未形成的现状,提出构建科技企业与金融资本有效结合的运行机制,打造良好的对接通道,同时完善金融创新体系,为科技金融运行机制提供良好的条件[10]。段世德,徐璇(2011)提出我国科技金融的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支撑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加快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点,因此我国需要将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源有效结合,由传统的金融模式向科技金融方向转变[11]。洪银兴(2012)指出加快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驱动经济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也需要全社会的动员,因此需要推动和培育科技金融的发展,实现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12]。

实证分析方面,国内大多学者是从金融发展、金融机构体系以及公司金融等角度分析金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如,徐玉莲、王宏起(2011),基于我国1994~2008年的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金融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影响[13]。朱欢(2010)基于我国31个省2000—2007年的数据,从金融市场结构的角度,运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信贷市场以及证券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影响[14]。吴翌琳,谷彬(2013)基于分析中关村科技金融改革的实践经验,采用企业基础财务数据涉及科技创新投入,政府基金投入,财务资本等多个方面,利用企业创新系的阶段递推CDM模型实证分析,表明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阶段性特征明显,进而提出我国科技金融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创建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促进不同资本的创新,推动企业及高科技产业的发展[15]。

我们可以发现:首先,目前的国内外文献大部分都在全国范围内以及企业层面研究金融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没有具体研究在各个地区的影响。而由于我国的地域辽阔,地区和地区之间的差异很大,仅从全国角度分析这个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本文按经济发展程度、区域因素、金融机构的分布状况将全国29个省分成东中西3个地区,用面板模型分别研究各地区金融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其次,在针对科技创新的变量选取方面,大多文献选取与专利相关的指标作为变量,笔者认为该观点是片面的,专利的申请仅仅代表的是科技创新中的技术创新阶段,本文借鉴徐玉莲等(2011)[16]在研究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的协同作用时将科技创新分成3个阶段的观点,分阶段分析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最后,国内外的文献中大多站在狭义的金融市场———信贷市场、资本市场等的角度来研究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影响,但是其忽略了政府的开发性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科技金融具有市场性和政策性[17],因此本文将科技金融分为公共科技金融和市场科技金融进行相关的实证研究。

二、理论基础

Perez(2002)[18]从技术与经济范式演进的视角对金融资本和科技创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合企业在创业、成长、成熟和衰退的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强调金融资本对重大科技创新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指出,在技术革命的成长和成熟阶段,金融资本疯狂的进入该领域获取巨额利润,而在技术革命的衰退阶段,则金融资本会从相关的领域退出,变成闲置资金以转向其他方面的投资。洪银兴(2011)[12]在科技金融及培育中也指出,知识创新为科技创新的最前端,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这个阶段的投入主要关注创新成果的基础性和公共性,因此政府在科技方面的资金投入为主要投入,而在科技创新的后期阶段,也就是创新成果形成产业化的阶段,由于明确的市场导向和私人投资利益,金融资本一般会积极的介入该阶段。本文依据这些理论,将科技创新分为新技术的孵化、新技术研发为新产品、新产品发展为新兴产业3个阶段,同时分析了金融资本在这3个阶段不同的作用机制,具体分析金融资本在这3个阶段是如何影响科技创新的。

由于在不同的创新阶段,科技金融的功能不同,因此科技金融在不同的创新阶段采取不同的运行方式,下面我们将新产品的创新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新技术或新产品的孵化阶段。在该阶段,通常是科研机构、科技型公司研发团队、高校或个人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某一新技术或新产品。然而,技术创新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主要包括思想创新、新技术或新产品的研究、开发的一系列流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这一过程又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资金的投入主要以企业的自有资金为主,风险投资机构给部分企业进行的首轮融资。同时由于这一阶段的科研创新有着强外部性,高风险性,资金需求较大的特点,它需要政府投入资金来支持这一技术或产品的创新,比如,政府经常性的向科研机构、高校提供经费,支持他们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或者是政府向一些科技型公司提供资金或实行免税政策以支持他们的技术创新。在这一阶段,衡量新技术或新产品孵化程度的主要是专利数。由上述分析可知,影响专利数的主要是政府在科技方面的投入资金,由于风险投资公司中天使投资的占比不是很大,其影响可能是局部,微弱的,具体是什么需要看区域的具体情况。对政府投入资金一般用相对数即政府在科技方面投入资金与政府财政总支出的比,也就是政府科技经费比来表示。理论上讲,风险投资的活跃程度应该使用风险资本在该年的投资总额来表示,但是由于数据可得性的约束,本文将风险投资机构数量作为风险投资投资额的变量。

第二阶段是科技成果转化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将新的技术转化成新的产品,同时将新的产品投放到市场。新技术到新产品的阶段,需要技术的集成,在这一阶段,技术合同的买卖交易较为活跃。新产品投放市场的阶段,重要的是被市场接受。因此,反映这一阶段科技成果的指标为技术市场成交额以及新产品收入,这里用相对数表示,即技术市场成交额与科技经费之比以及新产品收入与工业总收入之比来表示。在这一阶段,科技创新的外部性逐渐减弱,如果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科技型企业或者这类企业的投资者会得到巨额的收益,同时,这一阶段同样面临着高风险高收益。由此可见,这一阶段风险投资机构是主要的提供科技金融服务的主体,而且这一阶段创新资本是风险资本的主体。公共的科技金融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引导性的作用。

第三阶段是将新产品逐步发展为新兴产业也就是高新技术产业化阶段。这一阶段体现的是新的产品得到规模化的生产,这一时期不断地有新的企业进入新产品的市场,新产品市场不断地扩大,形成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衡量这一阶段的科技创新的指标我们采用高新技术产值来表示,由于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外商直接投资的企业占到了50%以上,因此我国国内的科技金融对这一阶段的科技创新的影响较弱,我们采用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内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作为这一阶段的科技创新的替代变量。这一阶段科技创新对各种科技金融服务都具有需求,风险投资机构中,PE机构占有主导地位;同时这一阶段企业可能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募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由于我国目前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政府可能会提供部分的引导资金,调整产业的结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三、我国科技金融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实证分析

(一)指标的选取和数据说明

1.科技金融指标的选取

根据投资主体的不同,可以将科技金融分为市场科技金融和公共科技金融。在市场科技金融方面,由上文的分析可知,资本市场以及风险资本是主要的科技金融服务的提供主体。为体现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笔者采用科技型上市公司占比(LTCR)这一相对数来表示资本市场所提供的科技金融服务,在文章中采用相对数的原因为:科技型上市公司本身就是科技创新的载体,其体现科技金融的同时也体现着科技创新水平,而采用相对数更能体现出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企业支持的强度,体现的是科技金融部分。科技型上市公司占比=科技型上市公司的数量/所有的科技型公司数量。本文借鉴李希义等(2008)[19]的科技型上市企业的界定标准对所有的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中的上市公司进行鉴定,从而得到各地区各年份的科技型上市公司数量。另外,理论上讲应该使用风险资本的投资额来表示风险资本提供的科技金融,由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采用风险投资机构数量(VCI)来反映风险投资情况。

公共科技金融主要的提供主体为政府,由于在科技创新研发的初期,大多数科技创新的外部性强,有很强的公益性,这个阶段,政府是主要的投资主体,我们运用政府在科技研发方面投入的资金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例来表示,即政府科技投入经费比(GSIR)。

2.区域创新的变量选取

由上文可知,在不同的创新阶段,科技金融对创新的传导机制,作用效果不同,因此在选择区域创新的变量时,我们仍然在不同的创新阶段选择不同的创新变量。第一阶段,新技术的孵化阶段,选择不同省份一年内的授权专利数为区域创新在该阶段的变量;第二阶段,科技成果转化阶段,由于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将新的技术应用于新的产品,主要衡量指标是技术市场成交额比和新产品收入比来体现;第三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化阶段,衡量指标是高新技术产业中内资企业收入。

3.数据选取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区域间科技创新水平不均衡,如图1所示,各区域中东部的科技创新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区域的科技创新水平。为了对各地区进行对比,本研究根据国家统计局口径将我国分为东、中、西部3个区域,将全国、东部、西部、中部四个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东、中、西部的划分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的区域划分标准进行划分,由于西藏,新疆的数据不全,因此将西部的西藏、新疆省剔除。本文的研究跨度为2003年到2013年,数据来源于2003—2014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和《证券与期货统计年鉴》,国泰安数据库以及EPS数据库。

新指标的面板数据均值(0-1化处理)注:由于图中各个指标的单位不同,要想将这些指标一起进行区域性的比较,本文将各个区域的科技创新指标的均值进行的0-1化处理,处理方法为:各区域科技创新指标的均值的0-1化值=该区域的该指标的实际值/所有区域的该指标均值的最大值。

图1各个区域科技创

(二)模型的构建

根据上述的理论基础可知不同的科技创新阶段,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影响不同,所以模型中的科技创新的变量是分阶段的,其包含4个变量。同时由于各个地区的科技金融发展水平不同,其对科技创新的影响也不相同,本文分别建立了全国(29个省)、东部(11个省)、中部(8个省)、西部(10个省)的面板模型,模型如下:

全国面板模型:

东部面板模型:

中部面板模型:

西部面板模型:

其中,SIit表示科技创新的变量的面板数据,其中包含4个指标,即SIit=(SI1it,SI2it,SI3it,SI4it)。SI1it指的是特定区域一年的专利授权数;SI2it指的是特定区域一年内的技术市场成交额占科技研发支出的比重的面板数据,即技术市场成交额占比的面板数据;SI3it指的是科技性企业的新产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的面板数据;SI4it指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内资企业收入的面板数据,代表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化程度。GLSRit指政府科技投入经费比的面板数据,代表科技金融的公共金融部分。LTCRit指科技型上市公司占比的面板数据,代表的是资本市场对科技型公司的支持强度;VCIit指风险投资机构数量,代表的是风险资本所提供的科技金融服务,这两个指标代表科技金融中的市场金融的部分。全国面板数据模型中的i表示全国的29个省,东部、中部、西部面板数据模型中的i分别表示上述的相应地区的省;t表示时间维度。同时模型中为了减弱异方差的影响,对所有的指标都取了对数,即LNSIit,LNGLSRit,LNLTCRit,但是由于部分省份的部分年份的风险投资机构数量为0,不能取相应的对数。

(三)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主要是对面板数据的时间序列维度进行的平稳性检验,从而避免由于时间序列的不平稳造成虚假回归。但是做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的前提是大样本数据,时间维度应该最少为30,而本文由于数据的可得性,时间维度仅有11,本文的面板数据多属于微观面板,没有必要做所谓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四)面板数据模型的确立

常用的面板模型主要有混合效应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混合回归模型的特点是无论对任何个体和截面,回归系数α和β相同。固定效应模型中αi是随机变量且其变化与Xit有关系。随机效应模型中αi是随机变量,且其变化与Xit无关。模型的确立通过检验确定。

1.F检验

首先对模型进行F检验,确定其是否是混合效应模型,得到的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F检验结果

由表1可知,上述分不同面板不同的科技创新阶段(即不同的科技创新变量)的模型中只有中部面板的第三阶段即高新技术产业化阶段的模型是在5%的显著水平下接受原假设的,也就是说其模型应为混合效应模型。其他的模型均在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也就是说其面板数据模型应为非混合效应模型,接下来要对模型进行Hausman检验,确定模型属于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还是个体随机效应模型。

2.Hausman检验

个体固定效应和个体随机效应的差别在于截距项和解释变量是否相关。我们采用Hausman检验来确定具体的模型类型。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Hausman检验结果

表2中已经给出在10%的显著水平下,根据Hausman检验设定的模型的类型,同时根据上述的结果设定相应的面板数据模型。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本文将按照上述检验得到的模型设定类型对面板模型进行估计,得到的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从全国面板模型的角度进行分析,第一阶段———科技技术孵化阶段,这一阶段的科技创新的变量为专利授权数,可以看到在5%和10%的显著水平下,只有政府科技经费投入比对科技创新有着显著影响,且为负,这可能是由于政府的科研经费分配有结构性问题,也可能是由于政府资金投入对科技创新的滞后性所造成的。

第二阶段———科技成果转换阶段,从技术市场成交额角度上看,各个主体提供的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都有着显著地影响。政府科技投入资金占比和科技型上市公司占比对技术市场成交额都有着正的显著影响,这与理论基础相符。但是风险投资机构数量对技术市场成交额有着负的影响,这可能是由于在这一阶段,风险资本中的VC机构起着主导性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的特点是VC机构PE化,而PE机构主要筛选能够快速上市的企业,这样就导致风险投资机构中的VC机构没能发挥该阶段的促进作用。

从新产品收入比上看,该阶段各种科技金融服务对科技创新都没有显著地影响。出现这一结果可能的原因是这一阶段是科技创新的中间环节,没有很强的外部性,这样政府资金在该阶段的参与度较低,因此没有显著的影响。而资本市场以及风险资本市场化程度较高,资本追求低风险下的高收益,而这一阶段风险较高,再加上我国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市场的不完善,风险管理能力较弱,这就导致了资金在该阶段有着缺位的现象,因此市场化科技金融对该阶段的科技创新没有显著的影响。

表3模型的系数和显著性分析

注:**,*分别表示系数在5%,10%的显著水平下显著。

第三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化阶段。除政府科技经费投入占比对科技创新没有显著地影响外,其他变量都对高新技术产业内资企业收入有着显著地影响,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机构数都对其有着正的显著影响,这与理论相符。

对东中西部分地区而言,在第一阶段,风险投资机构数量对科技创新都有着正的显著影响,而且显然东部面板的影响系数要大于中部的,中部的大于西部的,这可能是由于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科技创新水平较高,这样风险投资机构的运营也较为规范,这样风险投资对创新的促进作用也更强。这和全国的数据有所背离,可能的原因是我国区域差异较大,导致全国面板中的该系数不显著。只有东部地区的科技型上市公司的占比对专利授权数有着正的显著地影响,显然,该地区科技创新水平较高,资本市场对其支持的力度也较大。只有西部地区的政府投入资金比对专利授权数有着显著地影响,且结果为负,这与全国面板的结果相符。

在第二阶段,从技术市场成交额方面来说,由于东部和西部面板的可决系数较低,说明这一阶段该地区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没有显著地影响。中部面板中除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没有影响外,其他因素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方向和全国面板一致。从新产品收入比角度看,只有东部面板中的风险投资对科技创新有着正的显著地促进作用。这可能是由于该地区,科技创新水平较高,风险投资机构在各个阶段的分工比较明确,不会出现在该环节的缺位现象,因此会有着显著地影响。其他地区在该阶段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没有显著地影响,这和全国的结果一致。

在第三阶段的高新技术产值阶段,首先,风险投资对这一阶段的科技创新都有着正的促进作用,从系数上看中部最高,东部次之,西部最低,表明在这一阶段风险投资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可能存在着门槛效应,这可能是由于在这一领域金融的投机性导致了风险投资对科技创新可能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其次,中部地区的资本市场对该阶段的科技创新有着正的促进作用,和全国面板相符,但是东部和西部却没有显著影响,可能的原因是与风险投资领域相同的。最后,政府科技资金投入对西部和中部都有显著影响,但对东部却没有显著的影响。

总的来说,政府科技投入经费和科技型上市公司数量在技术创新的3个阶段发挥的作用不同,而且在东中西3个地区的作用也不一样,因此对具体的地区,对具体的创新阶段,都应做具体的分析。

金融科技市场分析篇(2)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3-000268-01

一、文献评述

对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作用研究最早的是熊彼特,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中强调了技术在企业成长和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国内关于金融对科技创新的研究则起步较晚。李悦(2008)分析研究了金融在不同产业阶段对科技创新产生的不同影响,并发现金融支持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产业阶段的初期表现最为明显。张小凤(2010)则认为在不同产业阶段技术创新都需要大量且长期的资金支持,而金融市场则可以提供资金,帮助分散风险,因此创新活动的展开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秦军(2011)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系统全面地论证了金融支持是促进科技创新的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在政策金融领域方面,龚天宇(2011)通过分析比较间接平台、政府主导和直接合作这三种模式,对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模式改良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王宏起、徐玉莲(2012)则从二者的协同关系入手,通过实证分析科技创新与金融的双向关系。针对此现状,徐玉莲和王玉冬(2013)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和协同发展管理模型对二者的协同关系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总体来看,国内研究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文献大多进行片面研究,将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分开讨论,这难免忽略了金融系统对科技创新的整体作用,为后续研究留下了一个努力的方向。

二、金融支持对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

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支持。一个完整有效的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应该具有多层次化,包括政策性的金融机构、商业性的金融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等子系统组成。金融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并且帮助企业预测并分担创新风险,对创新过程中的企业信息起到揭示作用。绝大多数科技型企业都要经历研发期、种子期、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饱和期和衰退期。金融市场能够为处于不同成长周期的企业提供相应的支持,在研发期、种子期和创业期,研发初始成果尚未投入市场,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来维持研发的升级,金融市场可以为其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在成长期,金融市场为研发的初始成果的升级提供所需的资金;在成熟期和饱和期,面临不断增加的成本和市场上产品的普及,金融市场为企业生产设备的升级和产品的进一步改造提供必要的资金;进入衰退期后,企业产品开始落后并逐渐被淘汰,此时金融市场则为企业的重新转型,即“二次创业”提供资金支持。总之,科技创新主体无法靠其内部资源来满足不同时期的资金需求并完成产业产品的创新升级,而金融支持是创新主体不断成长壮大所需的必要的条件。另外,金融支持体系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还表现在,使得科技创新的主要活动者——企业,在融通金融市场和投资者的资金的同时,也要主动接受各投资机构的监督与约束,从而促使企业将所得到的资源以最大效率地应用于创新活动中去,并且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从而为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政策思考

研究表明,一个完善的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是指自身功能较为完善的金融系统。因此应积极完善金融系统的各项功能,提高金融运行效率与服务水平;通过实施区域性金融政策,从整体上提高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效率;通过完善对科技创新的保险服务,降低科技创新投资风险,吸引资金流向技术创新领域,以摆脱科技创新融资难的困境。

参考文献:

[1]严成樑,龚六堂.熊彼特增长理论: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学(季刊),2009,03:1163-1196.

[2]李悦.产业技术进步与金融的市场化趋势:①基于银行与市场功能比较的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02:35-40+85.

[3]张小凤.金融支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机理、现状及对策[J].海峡科学,2010,11:85-86+90.

[4]秦军.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1,01:79-88.

[5]龚天宇.政策性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模式研究——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例[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1,05:84-88.

[6]王宏起,徐玉莲.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06:129-138.

金融科技市场分析篇(3)

引言

在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中,科技金融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科技金融是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与金融结合日益紧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客观现象与动态过程。从广义来看,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是为科学和技术创新活动提供金融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和社会中介机构等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为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认为,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资源综合配置与创新服务,是实现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的一系列体制机制安排。

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的机制

从金融结构来看,科技金融合作机制由主业和环境两部分构成,其中,主业包括科技财政资源、创业风险投资、科技资本市场、科技贷款和科技保险五大部分,环境包括人才、政策和配套服务,主业和环境紧密结合形成了循环机制。在科技金融合作机制中,科技财政资源是指国家通过财政预算和科技税收政策,为科技活动提供金融支持,主要支持基础性的研究和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是专业投资机构在承担高风险的前提下,对处于种子期、初创期和扩张期的高成长性企业投入权益性金融资本;科技贷款是为科技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活动提供的债务性金融支持;科技资本市场是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直接融资的除创业风险投资之外的资本市场,主要包括:债券市场、技术产权交易所、新三板市场、创业板、主板和中小企业板;科技保险是针对科技活动风险、高新技术企业运营风险和科技金融工具风险进行保险,包括商业性科技保险和政策性科技保险;科技金融环境是指科技金融各种工具运行的经济、社会、法律、文化等环境,是科技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科技金融的主业和环境紧密结合形成了循环机制,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数据选择与方法

本文选取北京中关村2000-2010年的年度数据构建模型进行分析,以中关村科技企业总收入(y)来衡量科技产出,以负债性融资(x1)和股权性融资(x2)来衡量金融状况,数据来源于中关村企业数据库和中关村管委会数据统计。本文对以上数据取自然对数,减少时间序列异方差问题,易于得到平稳性序列,同时,在因果分析中,运用对数得到的弹性值比绝对值更有意义。按照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步骤进行实证检验,基于检验结果,采用数据序列的对数形式得出回归模型,进而分析变量间的数量关系。

实证检验与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ADF)

在ADF检验中,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IC)确定给定时间序列的滞后阶数,采用简易有效的画图法确定常数项或时间趋势项的选择。如表1所示,由于各个原序列ADF检验的T统计量和P值显示不能拒绝该序列有单位根的原假设,说明科技企业总收入、负债性融资和股权性融资的原序列都不是平稳的;而各一阶差分序列ADF检验值显示各差分序列均拒绝有单位根的原假设,说明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所有变量序列均为一阶单整序列。

(二)协整检验

用ADF协整方法检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也就是检验相应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是否平稳,即检验残差序列是否存在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残差序列的T值为-2.514195,P值为0.0180,拒绝有单位根的原假设,残差序列是平稳的 ,表明科技企业总收入与负债性融资、股权性融资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即科技产出与融资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三)Granger因果检验

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来确定科技产出与融资之间的因果关系。由表2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不拒绝“X2不是X1的格兰杰原因”的假设,拒绝“X1不是X2的格兰杰原因”的假设,因此,负债性融资是股权性融资的格兰杰原因;在9%的置信水平下,既拒绝“Y不是X1的格兰杰原因”,又拒绝“X1不是Y的格兰杰原因”,因此,科技产出与股权融资互为格兰杰原因;在6%的置信水平下,拒绝“Y不是X2的格兰杰原因”,不拒绝“X2不是Y的格兰杰原因”,因此,科技产出是负债性融资的格兰杰原因。可见,负债性融资与股权性融资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科技产出与股权性融资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科技产出与负债性融资存在单向因果关系。

(四)回归分析

基于以上检验可知,科技产出(Y)与负债性融资(X1)、股权性融资(X2)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而,用回归分析确定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因为X1和X2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为0.996583, 因此应舍去其中的一个变量来构建模型。

回归结果1:

lnY=-0.074827+1.049852lnX1(1)

该模型的可决系数R2=0.997549,说明整体模拟效果较好,表明了科技产出与负债性融资之间的关系,即负债性融资上涨1%,科技产出上涨1.05%。

回归结果2:

lnY=-0.786484+1.240156lnX1(2)

该模型的可决系数R2=0.990531,说明整体模拟效果较好,表明了科技产出与股权性融资之间的关系,即股权性融资上涨1%,科技产出上涨1.24%。

回归结果3:

lnX2=-0.594919+0.840683lnX1 (3)

该模型的可决系数R2=0.993177,说明整体模拟效果较好,表明负债性融资和股权性融资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即负债性融资上涨1%,股权性融资上涨0.84%。

回归结果表明:

第一,负债性融资对于科技产出具有促进作用。当前,中关村科技企业的负债性融资渠道包括传统贷款、担保贷款、信用贷款、信用保险、贸易融资、国家专项贷款、小额贷款和企业债券,其中传统贷款是融资渠道的主体,但是,由于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创新性强、风险收益水平高和抵押品少等特征,银行不愿意向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企业放贷,部分科技企业面临融资困难,因此,必须完善信用体系并创新信贷产品,拓宽负债性融资渠道,为科技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服务,从而促进科技产出的增长。

第二,相对于负债性融资,股权性融资对于科技产出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中关村科技企业股权性融资渠道包括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境内外上市、代办股份转让和并购重组五类,其中,上市融资是最重要的融资来源,因此,应完善各个渠道的融资机制,为科技企业提供优越的股权性融资服务,从而促进科技产业的增长。

第三,负债性融资和股权性融资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命周期包括五个阶段,即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企业在每个阶段的市场规模、成长模式和风险等级等方面明显不同,这就导致其融资需求不同:种子期和初创期的企业倾向于天使投资和种子基金,成长期和发展期的企业倾向于风险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和信贷融资,成熟期的企业倾向于上市融资和银行贷款,因此,整体上,负债性融资和股权性融资具有互补性,应构建全面的融资机制。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本文运用中关村科技企业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负债性融资和股权性融资对科技产出都具有促进作用,其中,股权性融资的促进作用更强;负债性融资与股权性融资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二)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从负债性融资渠道、股权性融资渠道、财政科技资金和科技金融发展环境四个角度,提出促进中关村科技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科技企业的负债性融资渠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完善科技信贷机构体系,鼓励银行设立科技金融事业部、特色支行等机构,增强对科技企业的服务功能;推进符合科技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完善政银企合作机制和“投保贷”一体化机制;实施科技企业金融服务差异化管理,完善科技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制度;完善信用担保支持体系,鼓励企业设立信用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为科技企业提供以融资担保为主的信用担保;完善中小科技企业债务融资市场,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创造条件。总之,要全面地推进针对科技企业的金融创新,拓宽科技企业的负债性融资渠道,从而增加科技产出,推动经济发展。

二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科技企业股权性融资渠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积极参与建设统一的全国场外交易市场,完善制度,扩大规模;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发行上市,完善资本市场转板制度,建立有机联系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支持科技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兼并重组;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引导基金投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非上市科技企业股权交易市场;研究出台支持天使投资发展的政策,培育天使投资者队伍,引导境内外个人开展天使投资业务;大力支持创业投资集聚发展,完善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社会资金为主体的创业资本筹集机制和市场化的资本运作机制;试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器信托投资基金,投资发展长期持有型科技物业。

三是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机制,有效缓解科技企业的融资负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优化财政科技投入方向,发挥财政资金对重大基础科学问题、产业共性技术和中试试验发展的引领作用;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引导功能,促进财政资金、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和民间投资的联动,形成高效的创新资源利用模式;完善财政投资科技项目管理机制,建立市场化的项目发现机制,形成有效的项目后续跟踪和评价机制。

四是完善配套服务体系,优化科技金融发展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中关村核心区为基础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功能区,加快聚集科技金融机构和中介服务组织,形成聚集效应;全面落实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人才特区”的政策措施,打造多元化的科技金融创新人才队伍;加强科技金融创新文化建设,营造鼓励创新、共担风险和讲求信用的投资文化环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关村科技金融品牌”。

综上所述,中关村在科技金融的发展过程中,要创新金融服务于科技产业的方式,加大金融对于科技产业的支持力度,实现金融与科技产业有机结合,形成科技金融发展的有效机制,从而促进科技金融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李颖.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路径和对策[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4.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10)

金融科技市场分析篇(4)

本文将根据高新技术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细化高新技术产业的种子期、创建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不同阶段的资金需求和创业风险,同时通过综合分析上海地区金融支持体系的构成以及对高新技术产业各个阶段的具体投入和退出机制等,针对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存在着天使投资部分缺失、风险投资不足的现状,在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的市场失灵、系统失灵、制度失灵、人才失灵的状况下,政府的引导作用显得十分重要,对比分析美国高科技产业的金融支撑体系后,给出相关建议。

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的融资特征分析

(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的经济特性分析

1、生命周期性:一般来讲将产业发展过程分为种子期、创建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等四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着各自的经济特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多阶段性更加的明显,具有更加突出的S型曲线。一方面是由于高新技术本身是一个技术创新的过程,所需投入的设备、资金和人力都是非常巨大的;另一方面由于高新技术的产品是一种全新的产品或者服务,技术和产品的市场前景非常巨大,增长迅速而且能有机会获取长期高额的利润。

2、成本骤变性:在成本的经济范畴内有固定成本和边际成本两个部分。由于高新技术的研发是多学科交差创新,直接导致科研投入金额激增,固定成本较传统工业经济要高出许多。另一方面,由于高新技术研发完成后,一般其复制或者重复再生产的成本非常低,而且能基本保持不变。

3、规模经济性:在代工专业化的大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模经济性具有全球化的经济特性,信息的流动成本越来越低,一个信息几乎可以再同一时间在全球散播,各种壁垒正在逐步消除,全球商品化的实现成本较低。

4、速度经济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的经济特性就是速度经济性,在当今社会,新技术本身的先发优势很容易被其他企业所掌握,陷入低利润的尴尬境地。此外,新的替代技术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新技术的产业化竞争非常激烈。

综合上述经济特性,可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周期的多阶段性和成本骤变性,将直接导致其投融资需求的多样性,而规模经济性、速度经济性决定了金融支持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特征分析

在上述的分析基础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一个的具有多阶段性的动态过程,是个连续完整的技术经济行为。不同阶段的特征分析如下:

1、种子期的融资特征

种子期具有与市场失灵相对应的“内部融资”融资需求特征。种子期企业基本处于产品技术研发的中后期,一般已经取得实验室成果,还没有对技术成功实现产品化,也还没有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无法从市场取得产品收入。资金需求量较小,但投资风险很大。

2、创建期的融资特征

创建期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与风险资本(VC)的“风险性”的融资特征。此阶段高新技术企业将步入“死亡谷”阶段,虽然技术风险已经能够有效的控制,但是市场风险急剧增加,资金的需求急速放大。由于还是存在巨大的风险,只有专业的风险资本从战略投资布局的角度会投资部分企业或者项目,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无法发挥融资功能。

3、成长期的融资特征

成长期具有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的“互动性”融资特征。在此阶段企业已经有自身的经营特征,如果能够有效的整合风险资金、商业银行资源、政府减税项目等各类资源,朝着资本市场的目标经营,将可以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将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或者促进作用,政府的资本市场制度性的设计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4、成熟期的融资特征

成熟阶段高科技企业具有与资本市场相对应的“市场化”融资特征。因此,成熟的资本市场体系将对高科技企业的后续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整体来看,资本和技术以及信息的市场化机制已经发挥作用,但是后续的资本市场监管将会显得更加重要。

二、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的金融支持体系现状分析

(一)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现状分析

1、数额巨大的上海地方政府财政投入

2010年,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上海财政在全市科技领域公共资源配置、加强基础科研建设、推动自主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成果应用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全市财政共安排科学技术支出202.03亿元,是2004年的5.14倍,占比地方财政总支出也由2.8%增长到6.1%,政府的支持力度大幅增加。

2、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

目前我国的金融机构类型有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邮政储汇局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但够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占据绝对的垄断地位,国有商业银行更是这个市场的引领者。

3、功能不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我国资本市场主要由主板(包括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和场外交易等市场组成。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的上市门槛还相对较高,新三板市场主要是北京中关村的非上市高科技股份公司服务的报价交易系统,各场外市场主要由各个政府部门主办,交易市场的定位不明确,分布不合理。整个资本市场结构层次单一,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4、体系不完整的上海创业投资市场

上海市创投机构数量逐年增加,2010年共有各类创投机构313家,管理资本总量以及单个机构平均管理资本量已增长至866.96亿元和2.77亿元,创投投资总额为58.41亿元,但是据对93家样本创投机构调研,2010年共投资158个项目,成长期和成熟期的投资占比为75.21%,种子期的投资严重缺失。

(二)上海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体系的运行特征

1、国有银行为主导的关系型融资体制与自主创新战略间的矛盾

高新技术产业除了具有传统产业的经济特征外,还具有高风险、高收益、高投入等独特的特征。这种高风险的特性,是无法与目前已经完成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和监管政策所契合的。

2. 信用缺失和退出渠道不完善造成资金供需渠道不通畅

中国的资本市场建设却一直落后于世界主要的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的主板和中小企业板块,面对的都是已经拥有巨额净利润的成熟企业,创业板的上市标准也出于种种因素,进入门槛相对较高。2010年创业板共有117家企业IPO成功,企业的最低门槛也远高于证监会所规定的条件,整体来看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板退出市场渠道,直接挤压了资本市场对高科技产业的投资热情。

3、政府投入方式单一、边际效率急速下降

上海的科技政策和财政投入,都面临着法律层面和绩效评估的约束,这种过分追求投入回报的政府投入,导致70%以上的财政投入都投入到了高新技术企业的中后期。不少中后期的企业都已经有利润,这种政府投入无形中变成了补贴企业的净利润,使用的效率很低,而使用效率非常高效的早期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却无法获得足够的政府支持。

三、美国硅谷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撑体系分析

在第三次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工业革命中保持了经济的长期稳定的增长,加利福尼亚的“硅谷”是其中最成功的地区,综合多数专家学者对美国硅谷的研究,与硅谷的金融支持体系,特别是风险投资体制和纳斯达克资本市场,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发达的区域性金融服务机制

按照美国政府的监管规定,通常以资产规模的大小来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分类,将资产规模小于10亿美元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归为社区银行。如果照此标准来分析,根据2006年美国公布的监管数据,全美国约有6995家商业银行可称作社区银行,占所有参保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中商业银行总家数的93.5%,社区银行在美国的金融体系中占据着数量上的最大份额。社区银行的主要客户是农场主、小企业以及个人,主要业务形式是小企业贷款、农场贷款以及个人存款。可以说,社区银行作为一种区域性的金融中介机构,在银行体系中发挥着与大型商业银行不完全相同的功能,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金融中介服务。

(二)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

从风险投资业的发展规律来考察,风险投资业的发展需要结合实体产业的发展,但是要想持续发展高科技产业及风险投资业,必须要有通畅高效的退出渠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证券市场分层体系,第一个层次是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纳斯达克交易所(NASDAQ),第二个层次是公开报价系统,公开报价系统包括信息公告栏市场(OTCBB)和粉单市场(Pink Sheet),第三个层次是地方性柜台交易市场,第四个层次是私募股票交易市场。由上述四个层次构成的证券市场体系,为全美3万家左右的公司提供不同程度的服务。

(三)较宽的资金来源渠道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促进社会其他资本进行风险投资的扶持政策,同时也利用财政资金设立投资公司参与直接投资,引导社会资本进入风险投资行业。自网络经济泡沫破灭后,美国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也在结构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许多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逐渐成为风险资金主要的投资来源,更加强调决策理论化和程序化,机构化的资金能够以非常合理的方式来进行风险投资,使得风险投资产业成为了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行业,进入了一个良性互动的局面。

(四)繁荣的风险投资运营机制

美国拥有丰富人才渠道、灵活的公司体质、宽容失败的文化,形成了一种多方共同参与、互动发展的良好风险投资模式,基本解决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高投入、高风险中融资难题,使得新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新的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五)高效的政府扶持模式

美国政府在高科技产业不同的创新研发阶段,都制定有不同的科技计划以及相对应投入模式。美国政府的科技投入对不同的领域由不同的机构进行负责,如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国家健康研究院(NIH)、能源部(DOE)等部门主要侧重于基础研究;中小企业管理局(SBA)则是针对应用型的科研资助。

总之,美国政策、法律、经济等各方面的支持充分体现了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促进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所以,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政策上的支持是风险投资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

四、上海和硅谷地区的对比分析

对上海和硅谷的金融支持体系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区别:

(一)在种子期,由于企业存在巨大的风险,导致市场失灵,社会资本不愿意进入此阶段。对于此种情况,美国硅谷具有高效而全面的政府投入机制,而且美国政府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引导者社会资本对天使投资的支持,而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的这个阶段政府支持的形式较为单一,显得非常的不足。

(二)资本市场方面。美国拥有非常发达的OTC、纳斯达克、纽约交易所构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而且对上海的高新技术产业而言,缺乏有效的OTC交易系统、新三版市场(只对中关村开饭),创业板和主板的高门槛导致很多高科技企业很难获得有效融资。

(三)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服务机制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美国硅谷的社区银行与上海的小额贷款公司在运营、考核机制都存在巨大的差异。

五、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支持体系的改善建议

(一)资本市场方面创新建议——推出更加适合高科技创业风险的区域性产权市场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风险很大,因此有很大比例的企业将部分创业成功或者不成功。鉴于此种特点,建议推出针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根据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征,瞄准融资功能,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降低企业进入区域性产区交易系统的门槛,规范交易系统的监管,引导企业提高经营水平。此外,通过政府与银行的合作机制,使得进入区域产权交易系统的企业可以较为便利的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

(二) 政府投入机制方面创新建议——成立专门的天使投资管理机构,引导社会参与天使投资,弥补市场失灵和市场缺位

根据上海市创投业发展现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遇到的资金瓶颈问题,基于创投产业链的运动轨迹,从政府资金使用效率和融资周期的角度,进一步优化政府支持的环节,建议加大对种子期创业企业的投资力度。

(三)金融市场方面创新建议——建立区域性的科技型金融服务机构,提供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的金融服务

面对全国统一监管的商业银行的关系型融资体系与高新技术产业融资需求之间的矛盾,依靠银行自身的改革是无法解决的,靠行政的手段可以暂时缓解此种矛盾,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因此我们建议参考美国社区银行的运营经验和做法,新成立一个面向高科技产业的区域性金融机构,按照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风险、高收益等特征来设定经营目标和措施以及考核目标,专注于服务区域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

(四)服务体系方面创新建议——做好金融市场的政策体系和市场服务工作

金融市场的高效运行,还需要信用担保、人才培养、交易市场现代化和法律完善等多个方面的跟进,特别是在政府支持方面,创新融合各类金融支持政策,形成优惠政策体系,集中关注金融支持的风险和成本两个方面。

参考文献:

[1]张陆洋.高技术产业发展经济学特性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03

金融科技市场分析篇(5)

中小企业处于生命周期的发展时期,存在商业模式不稳定,产品市场不成熟,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不同于一般中小企业,本身高风险、高投入、高度信息不对称的特性,使其很难从传统融资渠道获得发展资金。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

(一)银行借贷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规模一般都较小,尤其对于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基本没有什么较大价值的资产进行抵押,所以没有抵押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融资;同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有风险,银行不愿承担风险。

(二)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是一种权益性资本,引入风险投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解决融资问题非常好的途径。但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引入风险投资的时候还面临着中小企业主动寻求风险投资的渠道少和风险投资本身发展不完善不利因素。

(三)创业板块

中小板与创业板的设立,不但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上市融资平台,更成为激励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动力。然而,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发展情况的限制、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规模有限、制度等还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尚无法通过上市融资顺利地获取发展资金,弥补资金缺口。

(四)创新基金

创新基金是我国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专项基金。但是创新基金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基金金额较少,无法满足融资金额较大的企业的需求;审核周期长,在半年以上。这对于以技术创新作为竞争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个漫长的周期,很可能会错过产品推出的最佳时期。

二、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IPO现状

图2.1 各市场中我国企业上市数量

数据来源:投资界

如图2.1所示,我国多数企业是在深证中小板与深圳创业板上市,而科技型中小企业多集中在深圳创业板。截止2013年2月,深圳中小板共有上市公司701家,其中大约有325家企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深圳创业板共有上市公司355家,其中大约有244家企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香港市场共有上市公司100家,其中35家企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美国纳斯达克拥有中国上市公司94家,其中34家为科技型中小企业。

三、层次分析模型

运用层次分析模型方法从不同角度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路径的选择进行分析。

1、综合影响因素模型的建立

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系统分析时,首先需要将所研究的问题层次化,即把影响因素层次化。根据指标性质和总目标,将指标分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照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并最终把系统分析归结为最低层次相对于最高层次的相对重要权值的圈定或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序问题。

结合不同资本市场的上市条件,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与上市目的,需要考虑的因素一方面是上市本身所需达到的标准以及所需承担的费用及其他成本,包括融资成本;另一方面是在资本市场上成功上市之后所获得的效益。从这两个角度出发,笔者构建了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路径选择的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

2、判断矩阵的构造及标度设计

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后对各层元素两两比较,构造出比较判断矩阵,并引入合适的标度将判断定量化,构造判断矩阵的一般形式如下:

四、结论

由上matlab计算得出的D1-D4的总排序为:0.212257,0.211437,0.22381,0.352397,即D4>D3>D1>D2且D1--深圳中小板;D2--深圳创业板;D3--香港创业板;D4--美国纳斯达克资本市场。因此D4,即美国纳斯达克资本市场分数最高。

通过上述的数据分析,我们认为在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后,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美国纳斯达克资本市场上市为最优路径。

参考文献:

[1]王芬.我国民营企业海外上市模式探析[J].时代经贸,2008年第S1期.

[2]刘燕,阙紫康.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赴美上市情况分析[J].投资与证券,2008年第11期.

[3]兰春华.我国中小企业海外上市的动因研究[J].财会月刊:理论版,2008年第11期.

[4]兰春华.论我国中小企业海外上市的市场选择[J].南方金融,2008年第5期.

[5]李红霞,孙卓.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0年第6期.

金融科技市场分析篇(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融资市场化,对外贸易及国际融资不断扩大,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金融化的发展,世界金融业兴旺发达,金融制度、金融市场、金融技术、金融工具不断创新,金融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并行发展,虚拟经济已经成为整个经济链条上不可缺憾的部分。可以这样说,没有金融经济或虚拟经济,实体经济根本就无法运转,这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之一。在此情况下,金融学科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金融学科已成为独立的学科。当前应创立广义金融学,即现代金融学,改革金融学的教育和教学,以适应21世纪对金融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

我认为,广义金融学应包括多种涵概与内容。从金融市场与企业金融角度,金融学应当包括货币银行学、保险学、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公司理财学等。从金融理论和金融技术等方面划分,应当包括金融经济学、金融制度学、金融工程学、金融数学、金融技术学、金融管理学等。对近几年发展较快的金融经济学、金融工程学和金融管理学在教学方面应引起高度重。

金融经济学是新兴的经济与金融结合的学科,主要研究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经济金融化、货币证券化的发展趋势,金融经济的基本特征,金融经济时代与其他经济时展的比较,金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金融经济的基本理论包括信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公司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理论与金融学的结合等。同时,对金融业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学习与研究金融经济学,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现代经济的特点,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的关系。

金融工程学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学问,主要研究利用各种金融工具降低和消除金融风险,或如何将此风险重新组合,以改变原有风险特质。研究各种金融工具、产品服务、融资方式以及机构和市场组织方面技术变革,把握各种技术创新的成果和特点、操作要求、管理和方法和经验,揭示当代金融向技术化、工程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同时用技术的、数学的、模型化的方式进行宏微观金融分析。

金融管理学应被视为现代金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金融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加上现代电子技术的应用,蕴藏着极大的风险。金融管理变得非常重要,不仅进行金融宏观管理,还要进行微观管理;不仅要外部管理,重要的是内部管理;不仅要政策管理,还要进行技术管理。金融管理学主要研究现代金融管理的一般理论、管理内容和管理体系,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现代管理理论在金融管理中的运用以及金融业务管理、货币资金管理、金融资产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技术管理,研究金融监管法律体系、金融监管组织体系、金融监管评价体系、国际金融监管、金融监管环境等。

当然,金融技术学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我认为,金融技术学就是与电子货币、网络银行、网络金融交易、结算相适应的相关技术的科学,它是一种边缘学科,是现代技术与金融的结合,是现代技术在金融交易中的应用。它要求不仅懂得金融交易程序,还应了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软件技术等。金融技术学的宗旨是利用现代技术运转金融交易并保证金融交易的技术安全。例如开发金融交易软件、金融风险防范软件、投资组合软件以及防止密码被盗和防止黑客入侵等技术。

随着金融的市场化、现代化和国际化,金融学本身的发展,对金融学科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金融学科本身应当得到新的发展与突破。就学科来讲,实际原来的狭义金融学(货币银行学),早已被广义金融学所涵盖,金融学应当分为宏观金融学和微观金融学(例如公司金融)。现在在学科分类上金融学被列为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面的二级学科(主要包括货币银行学和保险学),已经不能涵盖金融学的全部内容,象公司财务学现属于工商管理范围,而金融工程学和金融数学等,又属于管理科学学科。因此,金融学已经是一门综合学科、边缘学科和一门独立学科。如果将金融学科变成一级学科,将使学科划分得更为科学,有利于培养专门的金融人才。

金融学的教学也必须进行质的突破与改革。

1、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金融发展的最新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以及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等发展的最新动态。不仅要了解货币体系和货币制度、金融体系和金融理论、利率和利率管理体系、货币供求和均衡理论、金融发展、金融制度、国际收支等理论,而且还要懂得金融市场。现代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以及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来的衍生市场发展迅速,金融工具层出不穷。应把重点放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金融市场的各种市场机制(包括利率机制、汇率机制、风险机制)、各种金融工具(包括风险资产、股票、债券、远期、期货、期权等)的定价、以及各主体(投资者、套期保值者、套利者和监管者)的行为上,既有知识性,还有理论性和实践性。这样有利于能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的金融人才。

金融科技市场分析篇(7)

一、科技创新的概述

科技创新主要是指科技领域内的不断突破与发展,它包括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两大部分。科学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对于企业来说科技创新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企业利润增长和战略发展的核心动力,但是企业的科技创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些困难主要有:(1)资金缺乏,这是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2)人才缺乏;(3)国家的金融政策和制度不清晰;(4)科技创新管理不到位。尤其对于尚处于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各项投入多以创新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为主,固定资产投入相对缺乏,没有可供抵押担保的固定资产,这些资产状况与金融机构贷款流程要求的未来还款能力、现金流的稳定性、未来贷款风险的可预测性、可控性相悖,因此企业利用各种各样的金融工具进行融资和发展就显得十分的重要。科技创新需要金融支持,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投资和融资环境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和保障。

二、金融分析的内容

1.金融。经济学上所讲的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金融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上分别定义。广义的金融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狭义上的金融是指信用货币的融通。金融的内容可概括为货币的发行与回笼,存款的吸收与付出,贷款的发放与回收,金银、外汇的买卖,有价证券的发行与转让,保险、信托、国内、国际的货币结算等。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主要有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还有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投资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证券、金银、外汇交易所等。金融的特征有以下几点:(1)金融交易本质是信用交易。(2)金融必须以货币为对象。(3)金融交易可以发生在任何经济成分中间。然而,所有的企业都要与各种各样的金融机构打交道,尤其是科技创新的企业。金融是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外生变量,主要通过提供资本供给、风险管理、激励与约束等功能来促进科技创新。

2.金融市场环境和政策。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金融市场具有四大功能简单的说就是融资、调节、避险、信号。我国目前还是中介主导型的金融结构体系,商业银行在我国是资金融通的主力军,股市融资占比比较小,主要是股票市场分层体系过于单一,无法满足科技创新企业的大量资金需求。我国股票市场一直以来只有主板市场,主要为大型国有企业提供上市融资服务,而处于科技创新主力军的广大的中小企业无法达到上市的资格。虽然分别在2004年和2009年底相继推出了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作为对主板市场的有效补给,可以提供直接融资的渠道,弥补融资不足的现状,但是,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僧多粥少的问题。截止到2010年8月6 日,创业板上市企业总数刚刚达到一百家。

3.金融工具。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第32号准则对金融工具定义如下:金融工具泛指任何合约,它在使一个企业形成金融一项金融资产的同时,也使得相对应的另一企业形成了金融负债,或者叫做形成了权益工具。金融工具在经济学里按照流动性来划分,可分为两大类:(1)具有完全流动性的金融工具。(2)具有有限流动性的金融工具。这种金融工具具有偿还期、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特征。当今的除了传统的金融工具如贷款、债券、股票、基金、保险、风险投资等等,还有许多的衍生金融工具。在我国,衍生金融工具涵盖了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以及具有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特征的工具。

三、金融分析在企业科技创新中的重要性

1.金融为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是需要大量的资金的,融资的困难是几乎所有创新型企业面临的问题。我国每年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形成规模的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只占经过国家验收登记的20%,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如此低的转化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撑。我国金融机构(主要为商业银行)的贷款对企业技术创新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在控制还是不控制企业技术创新资金投入其他来源的情况下,金融机构贷款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产出的作用效果都比较显著。商业银行在较大风险范围内为技术创新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能够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更为有利的融资环境。

2.在企业科技创新中需要适应当今的金融环境和制度。由于我国的银行业市场结构集中度比较高,即大银行较多,小银行较少,而大银行在为科技创新提供融资服务时,信息与防线控制成本比较高。风险高、融资难是科技创新面临的共同问题。从国际经验看,多数发达国家政府针对这一情况都设立了专门机构,为科技企业提供风险担保。同时我国也设立了一些政策性银行比如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等为科技创新建立相应的专项资金。从宏观上分析,金融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金融业的目标而制订的对金融产业发展方向、产业结构安排、产业技术手段提高等有关金融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提供指导的政策。但是从微观上分析,金融政策关系到许多科技创新企业的命运,主要表现在财务税收和融资方面。近年来,比如为了促进科技产业的发展,各相关政府部门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扶持政策及相关优惠措施,如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总量,利用财政贴息、政策性担保融资、税收优惠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增加对科技的投入;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等等。这些政策措施对科技创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金融体系在企业科技创新中的重要性。金融体系为科技创新提供规避、防范和化解创新风险的手段和渠道。首先,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创造功能为投资者迅速变现投资项目提供了便利,有利于长期资本形成和资源配置,从而促进科技创新。其次,金融体系通过发挥金融中介功能,利用信息优势,降低信息成本,促进科技创新。通常,预测和估计高技术项目的发展前景既是困难的也是高成本的,其结果是高信息成本可能阻碍资本流向具有科技创新的企业。金融中介则可以通过有效获取和处理信息,提供资金给那些最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提高科技创新效率。担保公司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企业与银行双方的困扰,其强大的资金保障、信用保障、人才保障,为企业和银行架起了一道沟通的桥梁。最后,金融体系通过证券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利用股票、金融制度与科技创新制度、科技创新活动的适应性来影响着科技创新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科技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R].1999

[2]董金玲.我国区域金融研究综述与展望[A].经济学动态.2008(11):89~91

[3]李敬,徐鲲,杜晓.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机制与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变动[J].中国软科学.2008(11):96~105

[4]倪庆东,于慎澄.浅析青岛市蓝色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J].青岛行政学院院报.2011(2)

[5]符泽兰.浅析宏观经济政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J].改革与开放.2011(12):110

金融科技市场分析篇(8)

金融分析对于企业科技创新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企业实际科技创新过程中,只有认真做好金融分析工作,在整体上把握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各个环节,才能帮助企业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一、企业科技创新的基本内涵

科技创新,主要指的是在科技领域内的不断发展和突破,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科学创新以及技术创新。科学创新主要说的是,通过科学研究来获得新的基础科学以及技术科学知识的全过程。所说的技术创新主要指的是,企业通过应用创新知识以及创新技术和新工艺或者新的生产方式,来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企业实力,生产开发出新的产品,为客户提供新的服务,以此实现占据市场,获得市场经济效益的目的。

但是在企业实际科技创新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以及出现很多不足之处。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人才的缺乏,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企业科技创新中缺少人才,就会大大降低企业发展速度以及创新进度。(2)资金的短缺,企业要想实现科技创新,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实际工作,而人力物力的投入是要以资金作为保证的,缺少资金的话,就会阻碍企业科技创新的脚步,这是影响企业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因素。(3)企业内部科技创新管理工作不到位。对于企业科技创新来说,一定要有明确的发展规划以及创新改革目标,如果企业科技创新管理工作做不好的话,就会增加企业的潜在危险。如果对科技创新的融资环境,不能做好相应把握的话,就会影响整体公司正常发展,尤其是对于那些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来说,科技创新主要以投入各项专利技术为主,公司固定资产十分有限,也没有可以进行抵押银行的固定资产,如果没有合理的科技创新管理,就会影响企业现金流通的稳定性以及未来还款能力及贷款的风险等,因此企业需要利用各种各样的金融工具进行相应的融资。

二、企业科技创新中金融分析的主要内容

1.金融可以分为广义上和狭义上两种定义。广义上的金融,主要指的是一切和信用货币的发行、结算和兑换有关的经济活动。狭义上的金融主要指的是信用货币的融通。总体来说,金融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货币的发行和回笼以及存款的吸收和付出。金融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金融交易的本质是信用交易;交易要以货币为对象;金融交易可以发生在任何经济成分中间。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就必须要和各种各样的金融机构打交道,尤其是对于企业科技创新阶段,金融是影响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外部力量,金融主要通过提供资金供给以及风险管理和约束等功能,来帮助企业进行科技创新。

2.金融市场环境以及政策

金融市场主要指的是资金供应者和资金使用者双方,通过具体的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形成的融通资金市场。我国目前还是处在中介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体系。商业银行是我国资金融通的主要手段,股市融资占比比较小,这主要是因为股票市场分层体系太过于单一化,不能满足科技创新企业的资金需求。当前,我国股票市场主要是主板市场,主要是帮助大型国有企业提供上市融资服务,而一般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则没有上市的资格。对此,我国虽然在2004年以及2009年年底推出了中小企业板以及创业板市场,作为对主板市场的综合补给,可以提供直接融资渠道,减少了企业融资资金短缺现象,但中小企业板以及创业板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企业需要资金多,而政策所提供的却大多不够,所以,导致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一直数量不多。

三、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金融分析的重要性

1.企业在进行科技创新时要适应当今的金融环境和金融制度

目前,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相对集中,主要表现在大银行很多,小银行很少,而大银行在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融资服务时,信息和风险控制的资金成本比较大。所以,企业科技创新中,风险高以及融资困难是面临的主要问题。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针对这一情况,设立了专门的政府机构,来对企业科技创新提供风险担保,帮助企业更好地完成科技创新。我国近些年也逐渐学习西方国家的政府政策,也开始设立政策性银行,来帮助科技创新建立相应的专项资金。从整体上来说,金融政策的调整是为了帮助政府实现金融业的目标,而制定的相应金融产业发展方向以及产业技术手段等,为相关金融产业发展提供指导政策。但从微观上来讲,金融政策对于很多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金融政策对企业财务税收以及融资方面的影响。近些年我国政府为了促进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扶持政策以及优惠措施,具体来说主要有加大财政科技投入量,利用财政贴息以及政策性担保融资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此外,还设立了相应的投资引导基金等。

2.金融向科技创新以及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

企业在进行科技创新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目前所有创新型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融资困难。我国的金融机构对于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有着重要依赖作用,不论是在控制还是不控制企业资金投入其它来源的情况下,金融机构的资金贷款,对于企业进行技术科技创新的作用效果都十分明显。我国金融机构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在风险范围内,为企业基础科技创新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时提供更加有利的融资环境。

3.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金融体系的重要性

金融科技市场分析篇(9)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4(7)-0066-05

一、引言

党的十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近年来,我国金融体系发展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比如2012年5月1日深交所正式推出创业板,2013年7月20日央行正式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2013年12月13日建立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等。金融资产规模也快速增长,截至 2014 年2月末,全国广义货币(M2)余额113.18万亿元,同比增长13.30%;沪深股市、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总数达到 3490家;2014年2月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不含公司债和可转债)达28.94 万亿元,其中,2013年末银行间市场债券托管额为27.7万亿元,同比增长10.70%。但是,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体系的融资服务功能与科技创新资金需求之间还存在不协调情况。江苏沿江八市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研究区域金融结构优化是否有助于推进当地企业科技创新,在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的背景下区域金融结构如何进一步优化,并结合实证进行分析探讨,从而完善金融结构与科技创新的关系,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金融结构与科技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关于金融结构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最早是源于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熊彼特(1912)最早指出,金融体系中银行对技术创新的积极作用,认为银行能够通过鉴别及支持具有新产品开发和生产能力的企业,以促进科技创新,进而推动经济增长。谢勒(1999)认为金融结构影响投资效率,进而决定资金和人力资本这两个科技创新的核心因素,从而对科技创新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进一步的研究重点在不同金融结构在金融体系功能效应组合方面的差异,及这种差异导致的不同金融结构与科技创新的金融需求之间的适应性关系。金融体系功能一般包括风险分担与管理、信息获取与资源配置、资金动员、监督与激励等。King Levine(1993)认为有利于风险分散的金融结构可以加快科技创新。金融中介理论强调金融中介在信息处理方面的相对效率。Benston (1994) Saunder and Walter(1994,1996)认为在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中,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有助于降低道德风险,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或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在信息处理、风险分散和公司治理方面各有优势,不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需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共存与互补。

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开始关注金融结构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机制问题。王莉(2004)认为金融结构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创新的性质、阶段、程度和企业的规模等具体因素。

金融结构的优化促进科技创新,反过来科技创新也推动金融结构变化。范方志,张立军(2003)研究了我国不同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与金融结构转变的关系,认为产业结构的升级将促进金融结构的转变。

三、江苏沿江八市金融结构影响科技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正如引言中提到的,江苏沿江八市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因此本文选择江苏沿江八市作为研究样本。数据来自2009年至2012年的江苏金融年鉴,2009年至2012年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泰州和南通市统计年鉴。实证分析主要采用软件DEAP、Eviews进行。

(二)指标选择

根据研究,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或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在促进科技创新方面无绝对的差异(王莉,2004),不同金融结构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机理是相似的,不同金融结构对科技创新影响的差异可用金融投入的产出效率来测定和比较。为测定金融结构对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相关指标选定如下:

1、金融结构指标

(1)融资结构。用年度各城市股市融资规模与金融机构贷款发放额的比例来表示。

(2)股票规模。各城市股市融资规模与名义GDP的比例。

(3)贷款规模。各城市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与名义GDP的比例。

2、科技创新指标

(1)科技创新成果。用年度专利申请数表示。

(2)科技创新产出。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中高新技术产业份额表示。

(三)实证分析

1、DEA分析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创新效率的评价主要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是使用线性建模方法构建非参数分段面来计算相对于前沿面的效率。首先进行产出导向DEA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分析结果,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

南京市2007-2012年纯技术效率和综合效率、规模效率基本均是低于1,存在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要素投入效率低下的问题,不过无论是技术效率还是规模效率基本在逐步增长。规模报酬由递减转向递增。

镇江市2007-2008年纯技术效率和综合效率、规模效率基本均是低于1,自2009年开始纯技术效率和综合效率、规模效率提升明显,特别是2009-2011年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要素投入发挥了最充分的效率。2007-2011年规模报酬报酬递增或不变,2012年规模报酬递减。

常州市2007-2012年纯技术效率和综合效率、规模效率经历了提高到下降再逐步提升的过程,2008-2009年纯技术效率和综合效率、规模效率均达到1,但是2010-2012年纯技术效率和综合效率、规模效率均低于1,这是值得注意与反思的。除2007年和2010年规模报酬递减外,其他年份规模报酬保持不变或递增。

无锡市与常州市类似,2007-2010经历了纯技术效率和综合效率、规模效率逐步提升的过程,特别是在2010年纯技术效率和综合效率、规模效率均为1,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要素投入发挥了最充分的效率,但是2011-2012年又降低,且2012年效率指标还低于2011年。无锡市规模报酬除2007年递减以外均保持不变或递增。

苏州2007-2012年纯技术效率和综合效率、规模效率均达到1,表明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要素投入发挥了最充分的效率。规模报酬2007年至2012年连续6年保持不变。

扬州市与南通市2007-2012年都是经历了纯技术效率和综合效率、规模效率逐步提升的过程,扬州市自2009年,南通市自2011年开始,纯技术效率和综合效率、规模效率均为1,连续实现科技创新的金融要素投入发挥了最充分的效率。扬州市规模报酬2007和2008年连续两年递增后,保持4年不变。南通市相反,2007-2010年连续4年规模报酬递增,然后2011年和2012年保持不变。

泰州市2007-2012年纯技术效率和综合效率、规模效率基本呈现前1年充分效率后1年效率较低的间隔反复的情况。规模报酬也是一年递增一年不变的间隔出现。

其次,由于表1中各城市不同年份的综合效率值和纯技术效率值基本不一致,因此选用Malmuquist DEA分析方法对江苏沿江八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将江苏沿江八市金融结构对科技创新影响效率及其差异进行测定。结果表2所示。

从上表(表2)可以看出2007-2012江苏沿江八市普遍经历了2008-2009和2009-2010年连续2年的金融体系支持科技创新效率的下降期,自2010年开始通过资源配置、规模效率、技术组织创新等途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效率得到改善和提高。以2010-2011年度为例,除无锡市以外,江苏沿江七市金融投入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均有提高,因此七市金融支持创新的效率得以提升。

2、随机影响变截距模型分析

为验证上述结果,建立年度专利申请数(取对数)、融资结构、股票规模、贷款规模的面板回归方程,解释各城市的金融结构促进科技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性。因为各城市在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和方法基本类同,因此假设金融、研发投入的边际产出趋于一致,将年度专利申请数(取对数)(P)作为被解释变量,反映科技创新的产出水平;融资结构(R)、股票规模(G)、贷款规模(D)作为解释变量,反映金融结构的特征,建立随机影响变截距模型:

其中,A反映江苏沿江八市的金融结构对科技创新产出的平均效果水平,Vi为随机变量,代表城市i的随机影响,反映各城市之间的金融结构对科技创新产出的结构性差异。

输出结果包括加权和未加权的两种统计量,其中未加权的EGLS估计的R2值为0.3118,调整的R2值为0.2649,SSR值为13.8535,F值为6.6454(Prob F-statistic值0.0008),表明估计结果比较理想。江苏沿江八市的随机影响Vi的估计结果如下:

Vi为随机变量,与金融结构指标无关,反映金融结构对科技创新促进的绩效,Vi为正值说明金融结构对科技创新有正向绩效,反之亦然。从表3可以看出,无锡、苏州、扬州、南通的金融结构促进了当地科技创新效率的提高,南京、镇江、常州、泰州的金融结构阻碍了当地科技创新效率的提高。分析结果与表1分析的情况基本吻合。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分析2007-2012年江苏沿江八市金融结构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效率静态走势,各城市金融结构促进科技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M指数)动态变化,发现江苏沿江八市金融结构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效率并不是完全跟经济实力相一致,各个城市金融结构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效率也是不断变化的,整体发展趋势是逐步增强,但是在2008-2009金融危机阶段部分城市也出现支持效率下降的情况。通过以年度专利申请数为被解释变量,以融资结构、股票规模、贷款规模作为解释变量,建立随机影响变截距的面板模型,验证了金融结构促进专利发明的自主效率水平与各城市的金融结构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的整体效率趋势具有一致性。

因此,对于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体系,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完善金融生态环境

完善法律法规,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推广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辅助管理系统,完善企业档案库,实现单个和批量企业查询、固定统计分析报表等信息查询分析,从企业的基础经营、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行业风险六个方面对企业情况进行分析测评。为金融机构信贷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二)完善科技创新服务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企业保险平台建设。鼓励保险机构积极开展科技保险业务,为科技创新中小企业提供创业、研发、贸易、融资、并购等提供专业服务。二是建立科技企业融资服务中心,负责提供科技企业信息,为科技企业提供符合其发展的融资方案,开展科技金融或创业投资项目对接。三是积极引进和支持信息咨询、产权评估、知识产权中介及律师、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逐步建立一批集评估、咨询、法律、财务、融资、培训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科技金融服务中心。

(三)完善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体系

首先,完善信贷支持。一是在梳理从事科技创新产品研发、开发、生产和服务的企业情况的基础上,分类整理,定期筛选优质科技创新中小企业企业,推荐给信贷机构。二是鼓励银行机构设立科技信贷专营机构,鼓励在科技创新集中区域设立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开发专门针对科技创新企业的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信用贷款等创新信贷产品。三是建立多层次合作平台和全方位风险管控体系。对于科技银行发放的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所发生的不良贷款净损失,按照相关规定,由各级担保公司分担风险。

其次,鼓励风险投资。一是加强政府资金投入。完善“孵化+创投”发展模式,主要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以满足创新型企业初始阶段投资需求。二是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发挥政府创业投资发展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创业投资领域,推动创业投资机构向成长期科技创新中小企业投资,扶持成长期科技创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再次,积极融入资本市场。一是推动科技创新企业上市。做好上市后备企业筛选和培育,支持和鼓励具备条件的科技创新企业开展股份制改造,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作用,在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或到境外上市融资。二是拓展科技创新企业债务融资。推动高技术含量、高成长、持续盈利能力强、风险控制能力强和偿债能力强的科技创新中小企业发行科技企业集合债券、科技企业集合票据、科技企业集合信托等直接融资产品,重点满足科技创新企业中长期资金需求。支持各类专业机构为科技创新中小企业债务性融资提供专业化、一站式服务。

参考文献

[1]蔡建明.民间资本参与中国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6,(12),78-81。

[2]王毓军.东西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及创新效率比较研究[D]. 西安:西安石油大学硕士论文,2010。

金融科技市场分析篇(10)

0 引言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加快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我国科技创新意义非凡。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职工人数在500人以下,以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服务为目的的企业;其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从事研发的人员总数不低于职工总数的10%;每年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不低于销售额的5%[1]。企业的资金链是与企业物资流相对应的另一重要循环,它与物资流相辅相成,彼此交融。企业资金链就是指企业资金的筹集—营运—控制—分配的循环增值过程。企业资金链管理就是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对这一循环过程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链管理有其重要意义。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链管理不仅将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将推动社会科技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但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资金链管理方面面临着许多困境。科技型中小企业不仅面临着传统中小企业在资金链管理方面的问题;同时,其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等特性又加大了这些问题的解决难度。在金融危机中,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就因为资金链断裂而被压垮。总之,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链管理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相关文献回顾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高收益、高风险等特征一直是社会的关注点。王玺(2010)看到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独特优势,认为其建成周期短、决策机制灵活、管理成本低、能够适应市场多样性的需求,在创新机制和创新效率方面具有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2]。孙永芹(2009)通过研究发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涌现的一批民营科技企业只有20%-30%还在发展[3]。可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高风险性。

高风险、高收益的双重特性使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链管理中的融资环节更受关注。李燕和赵黎明(2010)认为导致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陷入融资困境的主要原因是资本市场层次单一,而建立完善场外交易市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4]。这种观点着眼于场外市场的建设,强调了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意义。郭文卿(2009)对苏州、南通和连云港三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调查分析后,认为创业投资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最优融资方式,能够有效推进科技产业化,催化企业的成长[5]。

2 SWOT分析法及其应用

图1 SWOT分析法

SWOT 分析法由美国哈佛大学K.J.安德鲁斯教授于1971年提出,是一种适用于企业生存环境和发展战略分析的决策方法。此方法将企业面临的环境分为内外两部分。其中,内部主要指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势(Strengths)与劣势(Weaknesses),外部主要指企业面临的机遇(Opportunities)与威胁(Threats)。如图1。

使用SWOT 分析法,不仅有利于明确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资金链管理方面的优势和劣势,而且便于对企业面临的机遇及威胁进行分析,把握其对资金链管理的影响,为企业资金链的管理提供参考。

2.1 资金链管理的优势(Strengths)

2.1.1 科技型中小企业越来越重视资金链管理。

融资是资金链管理的第一步。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对资金链管理的重视程度,已经在积极参与资本市场融资中清晰地显现出来。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统计,截至2011年5月31日,中小板上市公司已达581家,比2004年末增长15倍;股票总市值达3.09万亿元,占深市市值的40%左右。创业板的发展更是迅速,截止到2013年4月6日,在短短2年半的时间中,已经发展到了355家。在这两个板块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占了不小的比例。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始采用上市的方式来融资,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加强资金链管理。

2.1.2 信息化有利于加强资金链管理。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业务的复杂化,资金链管理信息化已成为潮流。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ccidconsulting)的研究显示,中小企业对资金管理软件的需求将持续增长。相比于传统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因科技、创新而生,其创业团队素质较高、利用信息化技术来优化企业资金链的能力更强。此外,其企业文化更加开放和包容。因此,在这场资金链管理方式的变革中,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态度更积极、适应能力更强。这给提高企业资金链管理水平带来巨大的优势。

2.2 资金链管理的劣势(Weaknesses)

2.2.1 企业财务制度不完善。

制度的不完善是一些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链管理问题出现的根源。特别是许多处于成长初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往往把主要精力用于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更容易忽视制度的建设。这将使本就具有高风险特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更大的资金链管理风险。从财务制度来说,虽然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都建立了财务制度,但这些制度往往只是为了适应会计做账的需要;还有许多企业将财务部门的职能局限于“管钱和记账”,财务人员无权参与企业其他管理活动,导致企业的许多决策并没有经过系统的财务分析。

例如,有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制度十分混乱,企业新产品的研发和项目投资决策过分依赖领导者的经验,而忽视了市场需求调查和必要的财务分析。这种行为的后果往往是企业资金链断裂,甚至亏损或破产。如曾经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的宁波安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就是由于投资决策制度不健全导致的盲目扩张而于2012年破产的。

2.2.2 融资难度大,资本结构不合理。

高风险、资产少等特点使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比传统中小企业更突出。有数据显示,56.8%的中关村科技型中小企业存在资金不足的困难,42.2%的企业将资金作为首要制约因素[6]。可见,融资难给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困扰。近几年的情况虽然有所改善,但这个问题依旧制约着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融资困难直接导致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由于融资难,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资本结构决策方面显得比较被动。一些企业能筹集到资金已十分不易,无暇顾及资本结构的合理性。我国目前除了少数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融资外,其余大部分企业都采取内部筹资或银行贷款的方式融资。可见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对债务资本的依赖之强。这种高负债的资本结构带来了很强的财务风险,一旦资金链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企业将面临巨大的债务危机。

资本结构不合理导致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甚至破产的案例并不鲜见。如2013年3月,我国首个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民营科技企业、2005年世界光伏企业前五强之一的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NYSE:STP)宣布破产重整,过高的负债导致的资金链断裂被认为是尚德破产的一大原因。相隔没几天,由于无法偿还建行2.338亿元的贷款,曾经的全国玻璃行业骨干企业、首家在H股市场上市的内地民企浙江玻璃(00739,HK)也宣告破产。两个企业破产的共同原因都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注重资本结构的调整,而这一根源在其还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时就已种下,可见资本结构不合理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危害。

2.2.3 部分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不规范。

营运资金是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流动资金,是衡量企业资产变现能力和短期财务实力的重要指标。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资金链管理的具体化,主要包括对现金、存货和应收账款等项目的存量和流量的管理。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没有一套系统的方法,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这种随意性给企业资金链带来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以应收账款为例,美国企业的平均坏账率是0.25%-0.5%,而我国企业则是5%-10%[7],两者差距甚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产本就少,营运资金管理不善将使其可用于生产的资金更加短缺,甚至会影响其生存。

2.3 资金链管理的机遇(Opportunities)

2.3.1 社会各界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各级政府一直十分重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在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就已出台。而近年来,特别是金融危机以后,更多政策法规如2009年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1年的“国九条”、2012年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等被颁布实施。这些政策法规的颁布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将给企业的资金链管理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社会层面上,温州民间金融危机、鄂尔多斯民间信贷危机、钢贸业资金链危机的相继爆发,使社会各界对中小企业资金链管理的探讨空前激烈。如2012年12月,国家财政部等主办的“营运资金管理高峰论坛”在青岛成功举办;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中小企业融资等话题更是成为热点。广泛的社会关注,将为中小企业资金链管理能力的提高带来更多契机。

科技型中小企业享受的“福利”明显优于一般中小企业。无论是“火炬计划”、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还是科技部的《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2011),抑或是各地科技银行的陆续成立,都给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链管理水平的提高创造了巨大的机会。而作为创新大省的江苏省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更是走在前列,早在2007年3月,就已设立了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2.3.2 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步建立。

以2009年深圳创业板的开板为标志,我国已逐步确立了由主板、创业板构成的多层次交易所市场体系框架。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意义最大的还是创业板。自2009年设立以来,创业板市场解决了一大批创新性、高成长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截至2012年3月30日,创业板已经帮助306家企业完成上市融资,占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总数的21.18%;创业板市场的市值总额也从初建时的1,600亿元不断飙升,并于2012年3月19日达到创纪录的8,409.73亿元[8]。

除交易所的市场外,场外交易市场(OTC)也在蓬勃发展。例如,截至2012年5月,深交所的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共有131家企业参与试点,其中已挂牌和通过备案的企业达90家。政府对场外市场的关注程度也在提高,如成都高新区在2009年曾宣布给予在股份报价转让系统内成功挂牌的企业以百万元的奖励。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将给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链管理特别是融资管理水平的提高带来更多机遇。

2.4 资金链管理的威胁(Threats)

2.4.1 企业融资渠道不够畅通。

融资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链管理的第一步,缺乏资金来源,企业的资金链管理就无从谈起。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之所以严峻,其自身的高风险特征是一个原因,但很大程度上也由于社会的融资渠道建设依旧不完善,主要体现在直接融资渠道还过少、间接融资渠道过窄、政策性融资渠道效果不明显三个方面[6]。融资渠道不通畅,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链管理水平很难提高。

2.4.2 相关政策法规的落实有待加强。

大量政策法规的颁布一度给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链的优化带来希望,可企业家们期盼的新气象并没有出现。2013年是温州金融改革的一周年,但许多相关政策并未落实到实处。资料表明,2013年温州企业贷款比往年更难,银行对温州的一些中小企业只收不贷。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也披露,中小企业从这些政策措施里获益的只占20%,80%没有感受到最终作用。由此可见,相关部门对政策法规的落实和监督还很不到位,一些政策正处于“空头支票”的状态。

3 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链管理的对策

3.1 改善企业资金链管理的内部环境

3.1.1 加强企业财务制度建设。

提高企业的资金链管理水平需要有健全的财务制度作根本保障。财务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管理活动,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也应贯穿于企业资金的筹集、使用、营运、分配等所有环节,它要求财务人员对每一环节的资金运用进行预算、计划、分析和考核。这个过程中,企业要摒弃以往对财务管理的片面理解,将财务管理放在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财务人员应对资金链进行全方位跟踪管理,做好资金链管理的决策、计划、执行和反馈,尽可能多地消除资金安全隐患。

以投资决策制度为例,一个完善的投资决策机制应该对投资权限、投资程序、监督检查、责任分配等投资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规范,使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除了要考虑市场环境、国家政策、行业状况等外部因素外,企业还要综合运用各种财务分析方法,从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内部收益率等方面对多个待选方案进行全面分析,如此才能对项目运行过程中的资金状况有一个全局性的把握,才能更好地保障未来资金链的安全性。

3.1.2 优化资本结构,开拓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由于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纷繁复杂,企业很难获得既能使综合资本成本最低、又能使企业价值最大的最优资本结构。但企业应努力实现一定资本成本下的价值最大化,或一定企业价值下的资本成本最低化。资本结构决策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是每股利润(Earnings Per Share或EPS)分析法。该方法主要利用每股利润无差别点对两种不同资本结构的筹资方案进行决策。但是在现实中,这种方法很少有用武之地。因为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筹资大多依赖于内源性资金,近年来一直保持在50%-60% 以上,其次是银行贷款占20% 左右。而权益筹资并不多见,经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数量只占1% 左右[9],这十分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开拓融资渠道,使筹资方式从单一走向多元化,对加强企业资金链管理意义重大。

相比于普通的中小企业,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筹资方式还是较多的。科技银行贷款就是比较容易的一种方式。如2011年济宁瑞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就从济宁科技银行获得了50万元科技贷款,解决了燃眉之急。另外,科技型中小企业还可凭借自身的专利优势获得资金。如今的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供应商华为在发展初期,就曾以专利交叉许可的方式获得资金支持。

申请政府创新基金也是一个重要途径。如自2008年科技部创新基金重点项目实施以来,江苏省已有41家企业重点项目获支持,总资金达6,010万元,南京微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镇江金钛软件有限公司等科技型中小企业都因创新基金而缓解了融资难题。另外,发行中小非金融企业集合票据、融资租赁、无形资产质押等都是可选的融资方式。

总之,在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下,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筹资方式还是很多的,若企业能抓住这些机会合理统筹安排,融资负担将大大减小。

3.1.3 促进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信息化。

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环境的复杂化对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企业需要引进资金管理软件系统,将资金链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相结合,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为资金调配、风险管控及投融资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以便更好地提高营运资金管理水平,保障资金链的安全性。预计到2015年,中国资金管理软件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125.6亿元[10]。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链管理融入信息化浪潮已是大势所趋。

3.2 改善企业资金链管理的外部环境

3.2.1 政府要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

政府支持是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链管理外部环境的重要条件。政府需要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具体包括加快落实相关政策、完善科技创新基金、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补贴和税收优惠等。

首先,政府要继续完善科技创新基金,重点在于提高创新基金的审核效率,扩大对创新基金的资金投入,为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资金支持。其次,要扩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补贴的范围。如2012年苏州市科技局就采用科技保险费补贴的方式为1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补贴科技保险费用,有效降低了企业的创新研发成本。还有,政府应继续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力度。如2007年颁布的新《企业所得税法》中就规定对高新技术企业实施15%的税收优惠税率,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因此受益。

除此之外,在政府采购方面,政府也要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如2013年,广州市财政局和经信局就发文规定政府采购预算中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采购项目应占全年采购项目预算总额的30%以上。

总体而言,各种政策的颁布只是第一步,政策的落实对企业的意义更大。政府要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落实,将责任分配到各级部门,还可以将落实情况作为官员政绩考核的组成部分,以提高相关部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保障政策的有效实施。同时,要建立完善相应的监管机构,防止监管空白区的出现。

3.2.2 金融机构应积极参与到企业融资活动中。

金融机构应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链管理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银行信贷资源过于集中,据银监会2009年统计,我国银行业50%以上的资产集中于四大国有银行,但大银行的信用风险评级体系、信贷产品定价并不适于中小企业,这使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更加困难[6]。因此,国有银行应积极响应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指导意见》(2009)的要求,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造宽松的融资环境。如农业银行(601288)江苏分行就推出金科通等产品,专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服务。

科技银行和中小股份制银行也应继续发挥其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中的独特作用。如2011年,杭州科技银行在成立首月即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授信2亿元以上,发放贷款1.02亿元,充分体现了科技银行的重要作用。而江苏银行“科技之星”项目自2009年试点开展以来,已累计为近千余户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1200余笔专项贷款,贷款总额达28亿元。另外,上海银行的科技企业信用互助融资计划、宁波银行(002142)的科贷融等产品的出现都极大的丰富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4 结论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链管理是一个全局性、持久性的工作。无论是企业内部的融资管理、投资管理、资金营运管理,还是企业外部的融资渠道建设或是相关制度建设,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缺失。科技型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的有效载体、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链管理不仅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本身、也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皖旭.论我国风险投资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J].现代商贸工业,2010,(3):143-144.

[2] 王玺.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策略-3M公司的启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7):203-204.

[3] 孙永芹.科技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对策[J].工会论坛,2009,(5):65-66.

[4] 李燕,赵黎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选择-基于场外交易市场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6):136-138.

[5] 郭文卿.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与创业投资——基于苏州、南通和连云港三市的调查分析[J].江苏科技信息,2009,(8):30-34.

[6] 任署明,郑洋,张婧阳.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本结构决策与融资服务体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7] 邓志斌.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2,(1):61-62.

上一篇: 混合型基金投资策略 下一篇: 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