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基础知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17 17:52:17

工商管理基础知识

工商管理基础知识篇(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截至2012年底,我国共有民办本科高等院校390所,其在承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功能方面发挥了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如何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及民办高校自身办学优势和生源具体特点,探索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并构建有效实现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课题。这一课题的研究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以及满足社会、企业、家长和学生对人才培养的期望,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具有实践能力与沟通技能,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管理工作或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应用型、复合中型专业人才”。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在此框架下,要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对商业人才的需求相适应,与民办高校办学优势相适应,与生源的具体特点和职业发展目标相适应。

1.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工商管理人才的数量需求经过了数年的激增后持续稳定在高位,质量需求不断提升。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提出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发展目标,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这就明确了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工商管理人才的新需求,更注重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首要目标是,坚持素质教育的基础功能,同时满足创新能力的时代要求。

2.与民办高校的办学优势相适应

我国民办高校仅有20余年的办学历史,办学整体条件和水平较弱,缺乏与公办高校全面抗衡的竞争实力,但具有体制灵活、市场反应速度快的办学优势,应定位于与公办高校错位发展,培养面向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门人才。比较分析工商管理人才社会需求和高校人才供给的金字塔型结构平衡关系,工商管理硕士应侧重培养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较高的管理素质与管理能力的高层精英式管理人才;工商管理本科应侧重于培养具备一定的管理素质、较强管理能力的中高层管理人才;工商管理专科应侧重于培养具备较强业务知识与的管理技能的中低层次管理人才。因此,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定位于,培养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企业中高层基础管理人才。

3.与生源的具体特点相适应。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式教育转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急剧扩张而产生的,这就导致其生源具有知识基础较弱,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等特点,不具备理论研究基础与素质。但这部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强,具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与创新创业意识,具备应用型人才的潜质。

二、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与高级应用型商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相适应,应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具备较高管理素质和较强管理能力的课程体系。以传统的“四层次模块式”课程体系为基础,优化专业理论知识体系的内容;强化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管理技能的实际操作训练模块,突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并将第二课堂活动纳入学生培养计划,提高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

1.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理论知识课程体系的优化

我国本科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以管理学学科基本理论为核心的纯理论研究课程体系阶段,课程设置偏重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等理论研究;二是以企业各类岗位职能为核心的实践课程体系阶段,课程设置增加了会计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企业各岗位职能的内容。现各高校普遍采用的是与美国“分布必修型课程设置模式”相类似的“四层次模块式”课程体系,即公共基础课程,工商理专业基础课程,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以及职业迁移模块的选修课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与日益成熟,出现了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联网企业等诸多新兴热点商业领域。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出现了弹性工作制、矩阵式组织结构、虚拟组织等企业新特点。这些变化使工商管理理论知识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快等特点。为此,工商管理专业理论知识课程设置既要与时俱进,向学生全面传授前沿管理理论与新兴业态知识,又要避免简单地采取膨胀学时的方式,对理论知识面面俱到、面面不精。

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优化理论知识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是:以“四层次模块式”课程体系为基础,重视公共基础课程,强化素质教育;加强工商理专业基础课程,夯实理论基础;精简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突出工商管理新趋势;灵活设置专业选修课程,加强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重视公共基础课

当前,商业领域的浮躁情绪传导到教育领域,使高校课程设置产生了急功近利的趋势,不断消减公共基础课学时、增加专业课比重。民办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公共基础课对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意义,树立“通识教育”理念,同时结合人才培养的专业特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加强大学语文课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加强高等数学课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加强大学外语课对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加强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课程对学生信息化管理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2)夯实专业基础课

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基础课程要夯实理论基础,培养学生掌握“企业管理之道”——即企业管理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为学生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3)精简专业核心课

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要适当“瘦身”,减少应用面较窄、专业性过强的专业课程,保证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基本企业管理职能课程有充足的学时。

(4)灵活设置专业选修课

与商业领域热点更换频繁、知识更新快的特点相适应,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要灵活设置专业选修课程,以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广泛、及时地传递商业前沿理论与动态信息。同时以网络自学的形式,引导学生大量查阅资料,定期交流所获取的信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人才,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根据罗伯特·卡茨(Robert L.Katz)《高效管理者的三大技能》提出的“管理技能说”,有效的管理者应当具备三种基本技能:技术性技能、人际性技能和概念性技能。技术技能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来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人际技能指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技能;概念技能指能够洞察企业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复杂性,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判断、抽象、概括,并迅速做出决断的能力。三种技能在不同管理层次中的要求不同,概念技能由高层向低层重要性逐步递减,技术技能由高层向低层重要性逐步增加。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能够在企业从事基础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商业人才”,应侧重对学生管理技术技能的培养,从横向上构建“证书辅修式课程体系”,纵向上构建“从业式实践课程体系”。

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证书辅修式”课程体系,指将与工商管理专业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列为专业选修课,实行学分制辅修,以提升学生的管理业务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从业式实践课程体系是指,遵循“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的学习规律,构建“认知实践+课程实践+专业实习”的实践课程体系。从业式实践课程体系将企业实习纳入学生培养全过程,低年级以公共基础课为主的学习阶段设置企业认知实践,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调研,培养学生建立初步的专业意识与学习目标。中年级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主的学习阶段,加大校外内实训实验课程比重,通过专业实习基地熟悉企业运营,加强学生的实操能力。高年级毕业实习阶段,实行学校与企业双导师制,明确毕业论文撰写方向和就业方向。通过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长期追踪分析一个企业的动态发展过程,发展商界与学界的良性互动关系,可以有效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第二课堂活动是对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有益补充

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已经成为高校育人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二课堂可以促进学生消化第一课堂的知识,提高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工商管理专业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举办各类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组织创业大赛、ERP沙盘模拟对抗赛、电子商务大赛等与专业相关的专业学科竞赛;组建专业科研小组或学术沙龙;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通过开展各类第二课堂活动,可以有效拓展学生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创新创业能力、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团队精神等专业素养,从而使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更加鲜明,实践应用能力与就业能力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要根据社会需要与自身特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系统科学地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有计划地开展对课程教学体系有益补充的第二课堂活动,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凤娟.美国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模式、特点与发展趋势.教育发展研究.2011/3

工商管理基础知识篇(2)

1.1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内涵及特点

根据煤炭行业的特点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征,本文认为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国际化视野、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较高的专业素养,以及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必要的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煤炭企业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具有市场研究能力、项目运作能力、管理方案设计及企业运作能力,富有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初步具备企业家潜质和职业经理人素养,具备从事煤炭企业管理综合能力等。根据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内涵,其具有以下3个突出特点。(l)应用性。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应该具有运用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来综合分析、解决煤炭企业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及将解决方案付诸实施的实践能力。其“应用性”不只是继承性应用,还要创新性应用;不只是对现有理论知识、技术、方法的应用,还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创造性地开展管理工作。(2)实践性。实践是实现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重要途径,在设置教学体系时要强调实践性,培养过程要注重实践性,强化各种专业技能训练,特别要深人煤炭企业进行顶岗实践锻炼,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最重要,缺乏实践谈应用,等于空谈。(3)社会性。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经过4年的学习后要到煤炭企业工作,因此应该具有较强的社会能力,例如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广泛交际能力等。

1.2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胜任力素质构成要素

胜任力素质又称为胜任特征,是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煤炭企业有行政、人事、劳资、财务、物资供应、煤炭销售、调度、安全、质量、机电、地测、技术等多个管理部门,根据煤炭用人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岗位需求、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要求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胜任力素质构成要素需包含基本素质、核心素质、拓展素质三大素质和6种能力。

(l)基本素质。基本素质是个体本身的素质特征,包含基础能力和心理素质2个方面。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想能够顺利返回煤炭企业,达到人职匹配的要求,首先需要具备煤炭企业管理的基础能力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基础能力主要反映为大学生顺利返回煤炭企业的基础素质,例如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专业思维等对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煤炭企业管理的基础。煤炭企业管理者需要应对大量的突发事件与各类安全事故,以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面对各种压力和新问题至关重要。因此,学生需要具备稳定的情绪、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自信心等良好的个性特征。

(2)核心素质。核心素质是与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相关的关键能力特征,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两大能力要素,是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煤矿企业的实际工作中能有效地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来完成工作任务的有关行为。专业知识是职业胜任力形成的理论基础,专业技能是职业胜任力形成的实践基础。因此,应重点培养学生掌握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安全生产知识、煤炭行业特有的经营知识、资源保护知识、采矿和选矿专业知识,学习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技术,发展煤炭企业管理能力。安全生产知识:安全生产是关系煤炭工业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目前各级政府和煤炭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普遍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大了事故责任追究力度,积极探索煤矿安全生产投人机制。学生需要拥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并有创新的、可行的和见效快的安全生产管理新思路。煤炭行业特有的经营知识:包括与大客户建立中长期战略伙伴关系,产量规模增加后的市场用户安排;对内强化煤质管理,优化品种结构;加强煤质计划管理,优化采场安排,合理配采,加大洗选力度。资源环境保护:掌握循环经济理念,矿山生态经济管理,矿区固体废弃物的零排放和矿区污水、废气的零排放,矿区的环境整治。采矿和选矿专业知识:采矿和选矿技术或专业工作方法,并持续不断地获取专业技术新知识。掌握市场调查研究的原理与方法,熟悉煤炭企业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及相关的国际惯例和规则,熟悉市场运行规律,对全球市场和企业发展机遇具有较强的商机洞察力。熟悉煤炭企业成长的基本规律,知晓企业家精神培育的路径,能够进行创业战略分析、商业模式设计与创新,有创意,能创造,善创业,具有创造能力和创新品质、探索能力和实干精神、指挥才干和领袖胆识及善于研究的探析能力。掌握项目评价与项目管理的现代化分析技术和工具,熟悉项目全过程和分阶段的规范化管理体系,掌握项目运作的基本流程并能熟练地开展项目运作,具有较强的项目运作与管理能力。掌握煤炭企业运营系统的设计(即设施选址、设施布置、工作设计和作业组织等)、生产运营系统的运行(即生产计划编制、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项目计划管理等)、生产运营系统的维护与改进(即设备综合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准时与精细生产),具有较强的运营管理能力。掌握企业绩效评价、咨询与决策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能针对煤炭企业及其所属实际和行业背景,分析、判断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根源和机理,熟悉企划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具有较强的咨询与战略决策、商务策划能力。

(3)拓展素质。包括团队合作和适应发展能力。所谓团队合作能力是指建立在团队的基础之上,发挥团队精神、互补互助以促使团队发挥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对于团队的成员来说,不仅要有个人能力,更需要有在不同的位置上各尽所能、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的能力,包括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适应与发展能力是指个体适应工作环境,不断开发和提高自己的潜能素质特征,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建立基于胜任力的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体系

2.1课程体系建设

2.1.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的分布、职业胜任力的整体构成及对岗位核心能力的评价,本文认为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模块: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数学等必修课及人文类的公共选修课,该模块课程的设置以胜任力要素中的身心素质及职业基础能力为理论依据,教学内容以理论为主,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人文素养和现代科学知识等基础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素质和能力基础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熟悉煤炭企业运营的基本内容,具备从事煤炭企业管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市场研究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生产运作能力及咨询与决策能力。主要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研究、质量管理、企业战略管理、项目管理、市场营销学、管理技能开发、企业管理咨询、电子商务、创业管理、供应链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经济法、管理沟通、商业管理等课程,该模块设置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及运用为主要目的,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学习专业技能、岗位核心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职业核心技能模块:围绕煤炭企业基层管理者的规格要求,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该模块设置以培养学生持续发展能力和岗位核心能力及掌握岗位核心知识为目标,主要包括开采方法、工程图学、矿井通风与安全、井巷工程、矿物加工概论、煤矿安全管理、煤炭企业生产管理、煤炭企业经营管理,以岗位工作项目或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职业拓展模块:该课程的设置主要是基于对学生在不同岗位上所要求的核心能力深度和覆盖面不同而考虑,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职业能力,让学生有更多选择权并开拓知识、能力空间,包括管理品质提升训练、生产实习、工程实践、毕业实习与设计等。

2.1.2加强实践性教学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性极强,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可以在理论讲授之后给予学生一定的训练,例如在学习煤炭生产管理、煤炭经营管理、市场调研课程之后加人2一3周的训练,使学生对各课程模块的实际操作、业务技能、持续学习等产生直观印象,培养其相应的胜任力。对煤炭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管理方法和工作程序等进行全面的调查实习,直接向煤炭企业各职能部门(战略管理、计划管理、物流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产品研发管理及财务管理等)学习各种相关的实践知识,获得在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

2.2教师队伍建设

2.2.1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不了解煤炭企业实际的老师所教授的学习内容只能是空谈,专业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深人煤炭企业实践,诸如到企业中兼职、与企业合作实施项目、承担企业横向课题等,以此积累实践经验;学校实施的青年教师“力行计划”就是很好的方式,推进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还选派教师到郑煤集团挂职。而通过实践获得的第一手教学材料,也能够在教学中使学生获得直观感受,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专业学习,提高专业胜任力。

2.2.2改革教学方法煤炭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性要求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其主动性和参与性,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其次,聘请煤炭企业中对煤管理理论与实践有深刻认识的管理专业人员为学生作报告、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或者聘请其担任学生校外导师,使学生接触煤炭企业管理中实际需要的技能、工具、方法等,加深学生对煤炭企业管理工作的认知;第三,引导学生利用假期到煤炭企业开展调研,或到煤炭企业兼职,切实掌握煤炭企业管理工作的流程与现状。

2.3实验室建设

工商管理基础知识篇(3)

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如何培养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这一直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到底该如何培养,这个问题回到本质上,就是我们培养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将来在社会中需要他们致力于哪些方面的工作,也就是培养的目标要明确,而这也正是如今大学教育中的一个盲点。

2013 年数十所高校所做的调查报告显示学生自身对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和就业目标定位不准确。从管理层面来学校认为学管理的学生,就是要知道每个部门的大框,作为企业领导人,他们要了解各个部门是干什么的,会给企业带来什么。但是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是没有哪个企业会起用毫无经验的学生去做相关的管理工作的。每一个人都需要从基层做起。这个就是学校教育与社会企业信息不对称,所需非所求的矛盾所在。

从管理的分层上来看,现如今企业更加急需的人才是中层和基层的管理人员,这两类人才,才更加符合企业近期的发展与需要。而学校的期望较高,总是希望能把学生培养成高级管理人才,让他学到更多的管理知识,这样有的时候反而会适得其反,是学生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从而不能较好的估计自身能力,从而导致在就业的竞争之中,无所适从,处于依着被动挨打的地位。

(二)培养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高校的调查中显示,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整体考虑的是设置的课程理论上的是否连贯,而没考虑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需要的知识。在课程的整体设计方面有些较重复,在一些内容相近的课程上,还是设计了几门学科,这样不仅是浪费时间的,而且作用也不大。还不如只涉及一门,将其主要知识学的精一点,学的精了,理论自然也就融会贯通了,更有利于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的实践。

1.课程的实践性不强。首先,课程中所学的内容与实际生活实践联系的不够紧密。工商管理这门学科对实践性有着很强的要求与标准,工商管理所学内容也必须要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应该以现实应用性为指导原则。具体有以下两种原因,第一,由于受教材因素的影响,教材内容和现实生活与工作的结合不够紧密,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基本没有用到实际生活与工作中。因此,所学理论得不到应用日渐生疏,很难运用所学的理论去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其次,课程的内容赶不上经济发展所谓脚步。当今,诸多高校借鉴国外比较先进的实践经验和一些具有前沿性的理论,将其与中国的实际环境相结合,开设了部分课程,对一些学科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编排和改进,这些教材对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在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影响下,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迅速转型发展的条件下,这些不足以满足我国需要。再次,我国的教材大多数都是从国外借鉴的,即使是通过我国高校资深教师的改写,还是有大部分知识和国外的教材相似,甚至有部分的知识和分析都极具相似性。我们确实应该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知识和经验,但是国外所谓的先进知识和理论也未必能切实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而且学科知识有的对理论有过多偏重,更有甚者,有些内容就是纯理论的知识,虽然设置了相关实验课程,但是教学生实践性知识的课程安排的实在不多。

2.课程间关联性不强。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所学课程比较杂乱无章,是只要属于管理方面的学科都需要学习,这就会产生学生学艺不精,所学过于广泛等诸多问题。最后会让学生产生只学到了皮毛,精髓完全不懂的情况。使之只知道其一,不知其二。这样的话,对学生未来以后的工作与学习当中,其实作用并不明显,还有可能使其造成知识结构混乱,可能会适得其反,不知道如何应用,从而手足无措。

二、完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问题的干预机制研究

(一)明确定位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熟悉企业管理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和惯例,具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科学研究或管理实践,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工商管理专业领域中的管理实际问题。本专业下设企业管理方向和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企业管理方向的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等方面的基本训练;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人才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本专业的毕业生应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系统化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课程设置

为了达到开拓专业能力的目的,培养更高层次的学生,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科规范应加强这三个方面的建设:排在第一位的是能力型基础课程,如物理、地理、以及法律等方面的学科,排在第二位的是实践型基础课程,如数学、计算机、金融学等。排在第三位的是管理学的基本课程,如管理学等。这三个方面的基础课程能够为以后的学习奠定知识的基础。工商管理类专业具备很高的实践性,所以能够很好地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经过严谨的审查确定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生所应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才能够能好的满足外部市场的发展。

工商管理基础知识篇(4)

1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原则

 

我国高等教育分为3种类型,即“研究型的综合性的,大体是我们国立的重点大学”、“应用型的专业性的,主要培养各行各业的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包括一般的高等学校,尤其是地方高等学校”和“职业型的技术技能性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本质上属于应用型专业,其教学内容既包括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应用型知识的获取以及具体专业技能的训练,目的在于通过专业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并创造性的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应用型教育思想强调面向教育实践进行理论思考,以对教育实践问题的研究,解决教育活动的技术、技能和方法问题,而实现教育思想指导和服务实践的功能[2]。应用型人才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因此,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懂经济、专管理、擅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具有专业分析、决策和管理才能,在各行业中面向基层、企业实践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基于此,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贯彻4个方面原则。

 

1.1以应用为导向原则

 

应用型人才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方向的原因在于,经济全球化下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工商管理人才需要应付未来知识性、信息性、全球性的商业环境,市场对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规格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工商管理类专业既是实用性的、切实的社会和道德层面的行为教育,又是专业教育行为,是“一种具备教育性的职业训练”[3]。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在专业方向设置、知识、能力、素质的规格要求、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诸多方面都应考虑职业实践的实际要求,以应用为导向,培养职业转换能力为主线,加强社会实践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

 

1.2以学生为本原则

 

应用型教育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教学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强调学生是学校教学的主体,要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给学生以更多的选择机会,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为本”包括2层含义:第一层是“以学生的学为本”为基础,即以学生需要为中心,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选取上结合工商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开展。第二层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目的,重点放在学生基础能力的形成方面,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知识信息的分析及综合运用能力。

 

1.3以服务区域经济为目的原则

 

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其服务的地域范围不同,地方高校因为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各类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重任,其人才培养的地域特征十分明显。作为地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方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直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够补充和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结构,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要。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和建设应依据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不断强化专业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培养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1.4以实现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为出发点原则

 

应用型人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角色价值主要体现于对知识的集成转化及综合应用[4]。国家教育部文件提出人才培养要遵循“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的指导精神。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以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为出发点,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知识是基础,外化表现为能力,内化形成素质。培养方案的总体构型既要考虑学生应获得的知识结构与框架,又要考虑学生各种能力、素质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通过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和素质培养,最终为社会提供宽厚基础、专通兼备的合格人才。

 

2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知识结构

 

工商管理类应用型本科各专业的教学体系以能力为中心,以“应用”为特征基础,其知识结构应突出“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宽口径”就是加强通识教育,工商管理类专业不仅要具备工商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人文知识等,使学生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宽广的就业前景;“厚基础”就是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牢固,给学生一个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一方面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形成相应的专业知识体系,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增强学生对未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适应能力。因此,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知识结构包括3块:理论知识、通用知识和职业知识。理论知识是基础,通用知识是保障,职业知识是依托。

 

2.1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是概括性强、抽象度高的知识体系,具有系统的内容体系和知识范围。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理论知识包含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两块。学科知识是指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是在一定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构成的,离开了学科知识体系,专业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依据。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科知识包含与管理类专业有关的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国际贸易等知识,这些知识是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共通的。专业知识是指专业性核心课程,即本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真正体现专业的独特性,只有掌握核心知识,才能发挥专业特长,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知识因专业不同而有所差异,除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沟通等共通知识外,还包括各专业自身的核心知识。

 

2.2通用知识

 

通用知识是普通高等学校所有专业学生都应掌握的基础性知识,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职业需要的非专业工作能力。工商管理类专业的通用知识包含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人文社科知识、法律知识和工具技能知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包括政治理论课和身心健康教育课,目的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人文社科知识包括大学语文、艺术文体、社交礼仪、职业道德、就业指导等知识,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法律知识包括经济法、经济合同法、国际商法等知识,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工商管理活动必备的法律知识和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工具技能知识包括外语、数理、计算机等应用性知识。

 

2.3职业知识

 

职业知识是围绕理论知识在具体职业岗位运用而形成的实践知识,针对应用能力培养的需求,以职业分析乃至工作过程分析为依据,充分体现职业岗位的特点,与职业岗位群发展紧密相关。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职业知识主要通过模拟企业实战环境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实验和综合实训,以及到各类企业的实地实践,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将所学相关理论知识运用于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主要包括课程设计、模拟实验、综合实训、专业实习等。

 

3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能力结构

 

能力是个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每个人在知识技能的学习中发展相应的能力[5]。能力结构的构建与知识结构紧密相关,同时,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能力结构必须考虑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和职业岗位的竞争与拓展迁移。在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知识结构分析基础上,将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能力结构划分为专业技术能力、通用技术能力和社会发展能力。

 

3.1通用技术能力

 

通用技术能力主要反映学生在工作活动中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它强调适应性和规范性。工商管理类专业的通用技术能力包括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交流表达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已经发生并归档的信息和正在进行采集、制作的信息,以及相关的文字材料和数据记录等进行科学分类、分析、整理和设计,以满足实际需求的能力。交流表达能力指在口头语言及书面语言的过程中,能够用词准确,结构妥贴,逻辑清晰表述的能力。人际关系能力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

 

3.2专业核心能力

 

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岗位和职业资格紧密相关,总体反映学生在特定职业岗位上具有的专业业务能力,它强调应用性和针对性。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能力包括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计划控制能力等。决策能力指对具体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根据既定目标认识现状,预测未来,决定最优行动方案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指根据工作任务,对资源进行分配,同时控制、激励和协调群体活动过程,使之相互融合,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计划控制能力指对未来应采取的行动进行谋划和安排,并通过信息反馈对计划执行过程监督和检查,运用各种措施纠正偏差,保证计划正常进行的能力。

 

3.3社会发展能力

 

社会发展能力主要反映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从容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它强调迁移性。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发展能力包括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指面对职业变动和岗位转换所具备的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应变能力。学习能力指运用科学和学习方法独立地获取和钻研与职业相关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方法,不断自我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会学”。创新能力指在管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地解决复杂问题,提出新观点、新方法的能力。

 

4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素质结构

 

爱因斯坦在《教育论》中说““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这里所指的“教育”,即在教育中养成的东西,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素质”。素质在知识的积累中形成,并在知识的创造中体现出来[6]。因此,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素质结构同样是基于其知识结构而构建,具体包含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4.1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指在所从事的职业或承担的专业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本质属性是职业性。对学生而言,指将来成为管理人才所具备的职业素质,主要体现在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熟练程度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同时也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创新潜能等。专业素质是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重点在如何去“做事”。

 

4.2身心素质

 

身心素质指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合称,它是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得以建立和提高的基础。身体素质指人的体格和精力的统称,对学生而言,指具备健康的体格,充沛的精力,对日常工作压力有较强的承受能力,良好的卫生习惯与生活规律等。心理素质指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品质,对学生而言,指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性,乐观稳定的情绪,勇于探索的精神,能够正确认知自己和他人,善于与人交往等。

 

4.3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指在人文方面所具备的综合品质,即由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人的气质和修养。人文素质包括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修养、政治理论修养等。与专业素质不同,人文素质强调的是“价值理性”,即人的精神追求和理想主义,重点在如何去“做人”。

 

工商管理基础知识篇(5)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和“社会就业更加充分”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从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这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创业型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

 

“创业”,从狭义上讲即创建新企业,从广义上讲还包括在己创建企业中的创业。目前国际上关于创业的多数定义都强调了对机会的追求。国内一些学者也认为,广义的创业概念既包括白手起家创建一个新企业,也包括对一个老企业进行组织、制度、技术、市场等的创新和再造。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学者都强调,创业是一个发现并捕捉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或服务和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创业型”人才,一般是指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创业型人才的基本素质应包括: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知识等。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要求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基础,具备工业和商业企业管理能力与技巧,具备敏锐的眼光和国际化视野,具备把握商业机会的能力,掌握国内外工商管理发展趋势,能够追踪理论与实践发展前沿,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业能力。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创业型工商管理人才,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一)较强的创新意识

 

对于普通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尤其要培养其创业的意识和创业信念,具体来说,就是要具备“勇于创业、敢于创业、敢于拼搏和实现梦想”的创业意识。

 

(二)突出的创业能力

 

创业型工商管理人才应该具备运用所学工商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工商管理实际问题的一般能力和较强的创业能力。鉴于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全球竞争的形势以及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应突出强调环境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前瞻预见性等能力。

 

(三)全面的创业知识

 

工商管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是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融合的产物,基本要求是厚基础、宽口径,强调知识交叉与综合。作为一名创业型的工商管理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一般的工商管理专业基础知识,也需要行业性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补充有关创业知识和方法的学习。

 

三、创业型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

 

针对以上培养目标,普通高等院校的创业型工商管理人才素质培养,需要将意识、知识、能力的培养集于一体。根据创业型人才三方面的素质要求,创业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如下:

 

(一)创业意识模块

 

意识模块最主要的内容是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理想和创业信念的建立。

 

首先,普通高等院校,其生源大多来自农村、偏远地区,许多学生都有学成以后回家乡创业、报效家乡的愿望,如果学校采取适当措施对其到家乡创业的意识进行激发和鼓励,就可能使这种愿望变为现实。

 

其次,学生在大城市就业己变得越来越拥挤,而且工资水平、住房条件、交通状况、生活质量并不令人满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到工资待遇逐步改善的地方进行创业。

 

其三,在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的形势下,涌现了许多创业成功者,经常讲创业成功者的故事,对刺激学生到家乡创业会起到促进作用。

 

其四,向学生全面介绍一些地方的投资政策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并结成学校和当地政府、企业的合作机制,会有力地促进学生到该地区创业。

 

此外,培养创业型工商管理人才,还特别需要强化其艰苦创业意识、勇于拼搏意识和敢于实现理想的信念。

 

(二)创业知识模块

 

对于创业型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构建以下的知识结构。

 

1.创业知识

 

除了在必修课中加入创业方面内容,主要在选修课程模块中増设职业生涯规划、创业管理概论、企业家精神、创业实务、风险投资、项目管理、技术创新管理等课程。

 

2.一般知识

 

包括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主干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应符合工商管理专业一般课程设置要求。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建立起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基础。

 

3.行业性知识

 

工商管理创业型人才还需要对创业的行业有基本的了解,掌握本行业领域相关的基础知识。

 

(三)创业能力模块

 

为了培养学生的一般专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一是支持学生社团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对于増强学生的科研创新素质,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也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及管理能力。二是鼓励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团,使其了解基层、了解社会,増加对社会的认识,也便于自身以后的职业定位。

 

2.全面加强实践教学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不断増强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实践(活动)能力。要实现上述目的,必须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工商管理专业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课程、不同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努力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了适应社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必须积极进行工商管理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使得学生所学理论能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为了取得更好的实习效果,学校应建立一批稳定的实习基地,加强实践环节的组织与指导,加强实践指导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加大经费投入,重视模拟实验室建设,建立实习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3.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鉴于部分学生渴望在校期间自主创业,学校和学院建立学生自主创业帮扶体系。包括建立自主创业基金,提供自主创业场所,健全项目评审机制,实施校企双导师制,疏通贷款、融资渠道等等。一是鼓励学生成立由学生自主管理、自主经营的科技服务公司、学生超市、学生餐厅、学生茶社、学生家教社等实体,以使学生体验创业全过程,积累创业经验、提升创业能力。二是借助于社会力量,为学生自主创业牵线搭桥,寻求外部企业和机构的资金、技术、场地、品牌等方面支持。

 

工商管理基础知识篇(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对于各类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经济法律知识的教育,使之能运用经济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工商管理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是实现工商管理活动法治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高素质、宽基础、懂经济、知法律、会管理、善创造、能应变”的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1]。正因为如此,各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多设置了经济法这门课程,都趋向于将经济法课程确定为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程。

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大多只是简单地将法学类专业同名课程的基本内容进行移植,很少有人研究基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特点的经济法课程体系、教育手段和方法,导致目前为工商管理类专业开设的经济法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还不能令人满意。主要存在经济法总论与经济法部门法律制度脱节,经济法具体法律制度与案例教学不能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师生联系不紧密,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普遍存在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制约了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与法学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相比较,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有其独特性,本文拟从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的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等教学模式改革方面进行探讨。

一、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特点

法学专业的经济法课程是讲述这一部门法的理论、制度以及规范的法学学科,但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与法学类专业经济法学课程的性质和设置目的不同,教学要求和基本内容也不相同。通过与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比较,明确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特点,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课程内容涉及法律范围更广泛和综合

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基本内容涵盖经济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部门以及国际民商法等知识。具体来说,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导论,介绍法理学基本知识、民法基本知识、经济法基本知识。第二,市场主体部分,介绍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企业破产法等具体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第三,市场行为规制部分,介绍合同法、证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知识产权法等具体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第四,宏观调控部分,介绍财政法、税法、价格法等具体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从范围上看,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内容要远远大于法学经济法课程所包含的具体子部门法。因此,相对而言,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即它不是一门独立的单一的学科,而是包括多门法学学科专业知识的一门综合性课程。

2.教学重点偏重法律知识的实践应用性

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课程设计必然根据教学对象原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有针对性地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和侧重点。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法学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其学习本身强调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相较于法学经济法对理论性的高度关注,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特别注意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辩证关系。课程不宜也没有必要过深地介绍法学专业理论,而是侧重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经济管理工作中所必须的法学基础知识和常用的经济法律法规。

3.教学要求以能力培养为主和通俗易懂

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启发式教学,在介绍必要的教学内容的同时,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注重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来示范思维方式和思维特点;注重分析方法的传授,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和法学视角,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自我建构知识与拓展能力结构的能力,提高学生自己学习知识并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经济法在教学中要注意适当补充作为非法学专业学习法律所必需的知识,适当介绍各种法律制度制定的理论依据及其意义,并注意避免使用生硬难懂的法律术语。要尽可能将复杂问题使用通俗易懂的一般性语言作深人浅出的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

二、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建议

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经济法课程而言,应该着重研究经济法课程建设如何与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相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应该以配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教学为导向,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培养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

1.课程内容设置要体现出实用性和包容性,符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

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是作为学科基础课设置的,考虑到工商管理类人才未来参与社会工商管理活动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在经济法课开设前并没有学习相应基础法律知识的实际情况,在课程内容安排上,要打破纯粹法学意义上的学科分类,体现课程的实用性与包容性。既要学习法学专业体系中的“经济法”、“商法”,还要学习“民法”中的法人制度、法律行为制度、制度、所有权制度、时效制度等基本法律制度。另外考虑到上述法律知识的实际运用,与之相关的程序法律制度在经济法课程内容范畴中也是不能缺少的。

在课程学习内容安排上,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应当以商法制度为主要内容,全面讲解商事主体、商事行为等商法制度;考虑到学生的法律知识状况,有必要先行介绍部分民法知识为学生提供应当具备的基础法律知识,最后再辅之以民事、行政及仲裁等法律知识;同时设置相应的经济法内容,讲解宏观调控法律制度。这几个方面制度内容的设置于内容本身而言彼此具有密切的关联性,是可以彼此相容的;于学生而言应当具有的法律知识体系也是实用的、相对完备的。内容设计上更加丰富,也充分体现了课程开设的目的,完全能够满足相关专业人员对经济法律知识的需要,由此其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

2.教学方法应该以范例教学法为主,注意知识讲授的通俗易懂

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应避免采用,要让学生从原有专业思维方式中跳出来适应法学的理性思维,准确理解掌握法律知识,而且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2]。要改变学生对法学类课程死板枯燥的固有印象,惟有“范例教学法”才是首选的教学方法。经济法范例教学即是将精选出来的示范性、典型性的经济法重点法律制度和案例材料作为教学内容,通过个别来说明一般,使学生能由点到面,从部分到整体来理解和推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能够产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3]。这种教学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和热情,鼓励学生根据具体的情景去检测和修正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更能引导学生从重点知识的学习入手掌握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特点和方法,为以后更好地学习其他经济法知识奠定基础。应说明的是,在工商管理专业经济法教学中引入范例教学法,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专题讨论、多媒体教学等,让学习者从选择出来的有限的例子中主动地获得本质的、结构性的、原则性的、典型性的东西,借助这些东西理解并解决一些结构相同或类似的单个现象。

另外还应当注意,要将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与法学专业经济法的教学区分开来,不仅仅是在内容上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在讲授难度、方法上的区别。工商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讲授,必须立足使学生掌握在未来工商管理活动中应当具备的经济法律知识为教学中心,注重知识点的讲授、注意知识的难易度、讲究讲授知识的通俗性。因此,经济法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使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具备相应的经济法律常识,而非成为法学专业人才。

3.教学手段的丰富化和现代化是提高经济法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为了更好地发挥范例教学方法的实际教学效果,必须配合采用丰富多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和主体,教师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教练、指导者、导师和顾问,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双方平等式、对话式、探讨式、互动式教学场所,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手段如下:

(1)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参与对实际案例的讨论和研究。以案说法、以案讲法,形象、生动、深刻地讲授经济法律知识,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准确理解与掌握,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为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提供保证。当然,案例教学必须以大量典型的案例为依托,由此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文件,除了课程体系下的实用教材外,相应的教学案例库或者案例教辅材料也是必备的。

(2)专题讨论:组织学生对经济法中的重点、焦点问题迸行讨论。程序是教师事先拟订讨论题目并将其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课下搜集资料、撰写发言稿,讨论时要求学生登台发言,在学生各自表述完他们的观点及论据后,教师再作点评和总结性发言。专题讨论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逻辑思维、文章写作、法律论证等能力,更有利于加深其对经济法律法规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多媒体教学:经济法课程应该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购买教学光盘、制作教学课件、录制电视台播放的“今日说法”、“经济与法”、“庭审现场”等法制节目,编辑整理制作成与课程教学目的相适应的教学视听资料等方式进行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直接再现社会生活的特点,使学生明了法律和现实社会生活的紧密关系,明确学习法律的意义,坚定法律信仰和社会使命感。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注重案件的发展过程,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在法官、学者、律师“以案说法”中将使其所学的法律知识融会贯通,增长法律语言和文字的表达能力、法律逻辑思维能力、法律逻辑判断能力、运用经济法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工商管理基础知识篇(7)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5)09-0144-03

[作者简介]陈红梅(1981-),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副教授, 博士,研究方向:管理学、技术经济学、企业经营模拟对抗。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是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国家发展和企业运行的关键性战略资源,由此产生了知识管理的需求。知识管理的理念最早产生于企业,提出之后受到广泛认同,各个领域都争相学习。在知识管理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步开始探索把知识管理思想应用到教育领域,2002年美国成立的全美教育领域的知识管理研究协会(ISKME)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标志。虽然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教育领域是知识传递的重要组成部门,教育部门是知识创造、获取、应用和创新的平台,其整个运行过程与知识密不可分。教育部门的主要责任一方面是对现有知识的传播,另一方面是不断创新,开拓新的知识领域,实现知识的增值和完善。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对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几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要真正实现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的重大突破,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专业定位模糊、办学方针不明确,未树立起高素质人才培养观;培养目标定位和规格趋同,与职业需求差距大;专业发展缓慢、教学和实践脱节;学生适应性差,缺乏专业实践与开拓创新能力。

在这种形势下,在知识管理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利于丰富工商管理学科教育理论内容;有利于学科管理和发展;有利于教师的作用和潜能的发挥;有利于学生的实践、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各类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有利于营造一种合作、开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形成知识共享与创新的学科文化与价值观念,形成专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专业向学习型组织转化,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知识管理过程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知识管理是各类组织运行和管理过程中主动实施的一种策略,通过知识的搜集整理实现知识的有序化、规范化,通过合适的途径把系统的知识传递给有需要的主体,实现资源共享,并应用到具体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实现知识的价值,并在整个知识管理过程中实现知识的不断创新。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将知识管理划分为知识的获取与创造、知识的组织与存储、知识的传递与共享、知识的应用与创新四个基本过程。

为了设计出符合专业实际和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需要进行专业调研,对专业进行准确定位,分析岗位和专业能力体系,进而设计课程结构,明确针对不同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最后对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之后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在此引入知识管理的理念和相关理论,基于知识管理过程设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设计思路见图1。

把知识管理思想应用于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过程中,根据专业需求和人才定位,通过教师团队实施知识管理的过程,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既实现了对显性知识的传播和学习,又实现了对教师隐性知识的分享和累积,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隐性知识进行搜集和存储,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库和学习方法;重视对教师的知识管理,鼓励学生培养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在知识管理的四个基本过程的基础上,在知识管理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一)基于知识获取与创造的专业能力分析

知识的获取与创造是知识管理的第一阶段,是知识管理的基础,也是专业能力分析的基础。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专业能力分析,分析在当前的形势下对工商管理类人才能力的需求,准确地进行专业定位。当前对工商管理类人才能力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见表1)。

另一方面,在专业能力体系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知识的获取与创造,掌握专业教育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并不断对现有的知识进行创造和更新。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主要有两类:一是来源于理论、书本或文献的经过系统归纳和整理的规范化的显性知识;二是专业人士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积累的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和个人经验的隐性知识,具有个异性、随意性和模糊性的特征。如何把这部分知识归纳概括出来,并进行系统化阐述是知识获取的难点之一,通过对这两类知识的获取和创新逐步建立起高质量的专业知识库,以供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之用,在后续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逐步丰富和完善专业知识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授专业知识以外还应培养学生的知识获取和创新能力。

(二)基于知识组织与存储的课程结构设计

在知识获取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各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分析与系统化,建立数据仓库和知识仓库,以助于对知识进行保存、检索以及重复利用。在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过程中,在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知识组织与存储的思想指导课程结构体系的设计,满足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需求。

课程模块的设计过程就是对知识的系统化组织和存储过程,根据知识管理理论以及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内在目标要求,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包含以下几个模块:1.素质课程模块。通过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两类课程向学生传授通识性的知识,致力于提高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2.专业知识课程模块。通过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围绕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学习、工作和创新能力。3.岗位能力课程模块。通过实训和实践课程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再应用到实训和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把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科研设想在实验室中进行开发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4.拓展性课程模块。通过选修课程、参加课外的实践课程以及一些职业技能竞赛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三)基于知识传递与共享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

结合专业特点,在知识的组织与存储的基础上设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手段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实现不同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教学活动是基于特定目标开展的知识整合和传递的活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根据知识的特征和性质有差别地进行知识的整合和传递。结合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课程类型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整体教学活动中,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体验、交流、解读、反思等教学手段,针对不同的课程模块进行具体的教学方式的选择(见表2)。

根据专业需求和专业知识的性质,针对不同的课程模块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对各种教学手段进行综合运用,实现知识的传递和共享,培育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

(四)基于知识应用与创新的教学效果评价

知识管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对知识的应用和创新,并需要对知识应用和创新之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即对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实施之后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价。结合知识管理过程和知识管理的目的,建立能够反映出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质量的考核机制。首先,改革传统的考试制度,注重对过程的考核,侧重对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评价;其次,建立主体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打破传统的教师和学校作为主要考核主体的评价机制,引入企业、行业协会和专业技能鉴定机构等评价主体。企业提出人才要求,教师和学校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并进行过程考核。企业提供实践机会,与学校共同完成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考核,由行业协会和专业技能鉴定机构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资质进行考核和鉴定,为企业选用人才提供参考。

三、结论

在知识管理过程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知识管理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循环过程,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和实施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基于知识管理的过程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和实施,应根据社会的需求和专业的要求,不断地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动态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工商管理类人才。

[参考文献]

[1]苗雨君,陈红梅,齐秀辉.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2):71-72.

[2]黄嘉涛,张德鹏,韩小花.工商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体系[J].科技与管理,2011(9):102-105.

工商管理基础知识篇(8)

近年来,工业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并对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了部署。与此同时,第三次工业革命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热议。党的十明确指出: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应对国际经济危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突破口,也是实现制造强国的重大举措。“先进制造业”的“先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产业的先进性、技术的先进性和管理的先进性。对于制造企业来讲,要实现管理的先进性,急需一批既熟悉现代企业管理流程,又具备一定工科背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一、管工融合工商管理类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

先进制造业是相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指制造业不断吸收电子信息、计算机、机械、材料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高新技术成果,并将这些先进制造技术综合应用于制造业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和管理的全过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即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生态化生产,取得良好经济社会和市场效果的制造业总称。与传统制造业不同,先进制造企业更需要能够将管、工等学科知识交叉应用的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管工融合,指的是管理知识、方法、能力与工科知识交叉渗透、相互迁移与互补共进,培养并强化学生的跨学科知识重组、创新和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现代化企业的管理要求。

1.培养良好的实践创新能力。工科院校可通过创新教学氛围及管理制度支持,实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通过创新实践环境的不断创造和优化,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工科院校可实施以下各种层次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举措:加强学生课外活动的建设及课外实践活动的培训;开展专业基础素质的训练和竞赛活动;组织参与国家及省内高层次专业竞赛;开展校内外实践创新活动。这些举措将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创新能力。

2.培养扎实的综合理论应用能力。管工融合导向下的教学体系,既使得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获取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交叉学科知识的广泛学习,又使得学生提升了知识重组能力和理论创新能力。从知识结构上看,管工融合教学体系在工科院校的运用,有助于学生综合理论运用能力的提升,使得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既有较深的专业造诣和坚实的管理基础,又具有一定的工科知识;既具备生产运营、战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又了解有关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3.培养突出的综合职业素养。职业素养不仅体现为专业表现,还表现为综合品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借助管工融合的教育理念,可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职业素养。为企业培养各级管理人才是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但行业较强的实践性以及此前单纯的管理类知识的学习,使得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毕业生往往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管工融合的教育理念以及多层次的实践环节要求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在本科阶段,不仅要完成管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任务,还要经历从学校到企业就业所需的行业实践。在校期间制定的实践教学体系及其有效实施,使得学生的职业道德得到了培育,职业技能得到了提升,职业行为得到了规范化与标准化,职业意识得到了强化,实现了就业的“高位对接”。 二、管工融合工商管理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工科院校可以依托学校工科背景优势,按照“管理知识、方法、能力与工科知识融合、区域特色鲜明”的原则,吸收世界先进管理教育理念,扎根地方本土经济,服务先进制造业,经过基础理论、管理方法和工科技术教育及企业实践等环节,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和实用意识。人才培养框架如图1。

1.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培养目标是办学的方向和目的,不同的培养目标要求不同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管工融合工商管理类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包括三块:理论知识、通用知识和职业知识。理论知识包含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学科知识包含与工商管理类专业有关的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国际贸易等知识,以及一定的产品设计、材料加工、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工科知识;专业知识是指专业核心课程,因专业不同而有所差异。通用知识是普通高等学校所有专业学生都应掌握的基础性知识,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职业需要的非专业工作能力,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人文社科知识、法律知识和工具技能知识。职业知识是围绕理论知识在具体职业岗位运用而形成的实践知识,针对应用能力培养的需求,以职业分析乃至工作过程分析为依据,充分体现职业岗位的特点,与职业岗位群发展紧密相关。能力结构划分为专业技术能力、通用技术能力和社会发展能力三块。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岗位和职业资格紧密相关,总体反映学生在特定职业岗位上具有的专业业务能力,它强调应用性和针对性。通用技术能力主要反映学生在工作活动中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它强调适应性和规范性。社会发展能力主要反映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从容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它强调迁移性。素质结构包含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三块。专业素质指在所从事的职业或承担的专业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本质属性是职业性。人文素质指在人文方面所具备的综合品质,即由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人的气质和修养。身心素质指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合称,它是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得以建立和提高的基础。

2.打造四大理论教学平台。课程设置要体现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统一,注意知识的交叉融合。为此,理论教学体系可以按照四大平台来设计: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工科技术课程模块和应用性专业课程模块。基础课程模块含科学人文与基本技能工具性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相邻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模块含专业核心主干理论课程,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所应具备的能力来设计;工科技术课程模块围绕先进制造业相关工程技术知识设置;应用性专业课程模块含实务操作内容较多的专业课程,以管理体验和实践为基本特色,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课程设置上,适当减少必修课程,加大选修课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增设一些拓宽基础和专业口径、有明显时代特征、体现学科交叉等的课程,专业教学总学时控制在一定的幅度。

3.设计“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打破原有课程体系设计理念,在课程设置和训练方法上融合系统工程的原理,通过与工科知识相结合,构建知识、实训与实践“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重组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课程体系设计如图2。公共基础课是专业的基础科学,围绕专业课程展开教学。专业基础课是连接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群的纽带,专业基础课要注重综合设计实验的教学内容,为课程设计做前期预备知识。鼓励学生运用课程设计中所学到的知识来参加各类创新大赛,以此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课程群的教学要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真正让“做中学”贯穿整个专业课程群的教学之中,将多门课程关联起来做课程设计。工科技术课程的教学要注重先进制造业工程技术知识,结合工科技术实训,分组做综合设计项目,培养专业知识运用和团队工作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创新实践能力。校企合一实践则为最终的毕业设计做好准备。

4.建立四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做中学”的方法,贯穿于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并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管理知识与工科知识融合,由简到繁,逐步形成一套“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实训-实验-实习-创新四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图3),从而达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实训教学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实验教学主要是在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基础上进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探索性实验。近年来,开设了企业运营电子对抗赛、ERP沙盘演练活动、人力资源模拟实验、综合物流实验等;实习教学包括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

综上所述,现代经济管理科学的发展主要体现为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由于先进制造业企业面临的问题比较复杂,不仅包括一般管理问题,还常常存在着一些具有工科背景的特殊管理问题。因此,在知识结构方面,先进制造业的管理人才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而且也应该具备一定的产品设计、材料加工、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工科知识。管工融合工商管理类创新人才培养是适应现代化制造企业对复合型管理人才的需求,将学生的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及素质塑造有机结合,通过各个环节去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工商管理创新型人才。

工商管理基础知识篇(9)

    目前,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企业的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强,尤其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交叉学科的日益增加,企业的经营管理内容与理念不断变化,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规格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对管理类人才的需求趋向复合化。但是,现有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却暴露了种种的不适应。首先,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我国几乎所有的普通本科院校将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级管理专门人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的转变,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已得到有效缓解,从企业实际需求和学生毕业的流向来看,这一定位目标值得商榷。培养目标定位的不准确使人才培养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其次,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课程设置特色不鲜明。由于培养目标的无差异化,课程体系僵化雷同,缺乏柔性,导致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专业特色无法体现,培养出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没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缺乏竞争优势。

    2.课程体系过于追求理论的系统完整。我们长期以来坚持的是一种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而每门课程都力求很完整、很系统,课程之间存在很多重复内容,课时总量膨胀,导致学生的应用能力缺乏。

    3.对实习实训教学的忽视。工商管理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必须注重应用。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虽有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但缺乏整体设计,设置针对性差,实训效果差,导致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差,职业岗位适应缓慢。其三,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是长期以来的主要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组织能力、创造性的才能得不到提高,也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

    二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新构建

    (一)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同于研究型和学术型人才,也不同于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出来的技能技工,应用型本科的基本特征是“以学科为基础”和“注重应用性”,即在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侧重于对学生应用专业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坚实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而且还要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技能,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因此,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能系统地掌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懂经济、法律和生产技术的基础知识,有较好的外语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能在工商企业生产经营各职能部门从事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并具有一定实务性研究和创新以及创业能力的中高级复合型、应用型经营管理人才。

    (二)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应用型本科”学科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有行业背景的院校或专业来说,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对于没有行业背景的专业或就业面比较广泛的专业,其可操作性就比较难,即便是同一行业,随着企业规模大小不同、生产类型不同、生产经营的复杂程度和管理水平的不同,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应用型”学科体系的建立,需要一定时间的探索、积累和验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思路是:以学科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主导,以实施动态的模块化教学为基本手段,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学科为依据,就是在设置教学内容理论体系及相关课程时,仍然应参照普通本科的学科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结构体系,这是因为:1.普通本科学科的划分,实际上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其功能本身就内含着职业性的要求,所以各个本科院校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应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上下大功夫;2.应用型本科的教学水平应达到普通本科的水平,应明显高于高职高专教育水平;3.要考虑部分学生后继发展,报考研究生的需求。

    第二,以职业能力为主导,就是在调查和分析工商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管理岗位群主要职能的基础上,按其要求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学科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明显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学了什么,会干什么。

    第三,以实施动态的模块化教学为基本手段,就是按照典型的工商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的岗位群(职能部门系统)的功能为主并参照社会相关职业群体的业务范围,组织相关理论与实践技能合一的教学模块。各个模块的教学内容以及各模块之间的组合,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可以进行动态调整。第四,专门设置培养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的教学模块,作为必修课内容。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造。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三实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路径

    围绕上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基本思路,实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路径是:

    (一)把普高本科“宽口径,厚基础”的学科教育与高职教育突出职业性的优势相结合,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依据工商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参考各个不同类型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和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并考虑典型的工商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管理部门的职能要求,从各个院校设置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中,筛选出一揽子相关课程,组成“课程篮”。然后按工商企业各个管理职能部门的功能要求,补充和整合“课程篮”并设置和强化相应的以职业能力训练为主的实践教学环节,其中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共设置36周,除第八学期18周全部进行实践教学外,从第二到第七学期,每学期安排3周集中实践教学。使学生既能比较系统地扎实掌握本学科的理论知识,又能得到职业技能的训练。在整合“课程篮”时,保留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的主干课,特别是与学生考研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设置足够的学时,保证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深度;根据定位于能在工商企业生产经营一线从事各职能部门综合管理和专业管理,并具有一定实务性研究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某些课程则本着适用、够用的原则,给予简化或合并,如适当整合和简化经济、财政、税收、金融等专业基础课程,而对与履行专业职能直接相关的、应用性和操作性强的课程,则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现代管理技术的应用等方面予以强化。

    (二)实施学科交叉,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广泛而深入的应用,社会越来越需要复合型管理人才。中国二汽集团的一位高管在一次全国性管理类学术会议上,呼吁“希望高校能培养出懂技术、会管理,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设置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体系时,将根据社会和企业生产经营一线对复合型管理人才的要求,把相关学科专业的与企业生产经营一线管理职能关系密切的课程与技能训练,纳入课程体系,以弥补传统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理论性较强,可操作性较弱,重“软”能力,轻“硬”能力的不足。如:适当补充“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涉及生产经营一线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适用性、操作性强的部分课程以及基础性的生产技术类知识与技能等。由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是一个就业面较宽的专业,实施学科交叉,专业交叉,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掌握多种技能是必要的。

    (三)打破传统的基础课(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专选课和任选课)的三段式教学计划模式,以工商企业各职能部门和社会相关职业群的功能为依据,建立学科专业理论教学与基于职业能力的实践密切结合的教学模块和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将分为企业经营战略与规划管理、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企业会计与财务管理、企业信息系统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创业素质培养等七个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将进行以下内容的分析与设计:1.分析本教学模块在工商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2.在调查和分析相关企业管理职能部门的职能以及社会相关职业群的基础上,明确从业应具备的主要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方面的要求;3.根据上述要求,设置各个教学模块中的理论教学子模块和能力培养子模块,其中注重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应体现以从业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性特点;4.根据应符合理论性、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要求,构建各个教学模块的课程教学过程模式;5.设计各个教学模块的主要教学文件。

工商管理基础知识篇(10)

工商管理按大类招生培养,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培养的学生具备“宽、专、交”的能力,即培养具备宽口径、厚基础、对专业学习深入了解的交叉复合型的人才 。工商管理大类招生有以下益处:一是对学生有益,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考生填报专业志愿的盲目性。我国现行的高等学校学科和专业设置比较细,大体上分为 11 个学科,71 个专业门类,几百个专业。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很多考生并不能准确了解各个专业的内涵。因此,在具体选择专业时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实行大类招生就可以避免这种盲目性 ,而学生入学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逐渐了解大学、学科、专业,不断地寻找和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全面了解和认识自己,再选择学习和发展方向,这样更符合学生利益 。因此 ,通过延迟专业选择时间,从而能够更加相对准确地预测和了解毕业时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专业的选择能够更加适合社会需求。二是有利于扩展学生的就业空间,大类招生的前2 年 ,学生学习共同的专业基础课 , 后 2 年学习专业课。这样就为学生建立起了一个学科发展平台,使学生能够得到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避免学生因过早进入专业学习而导致知识面狭窄。

2 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当前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学体系来看,整个课程教学体系反映为传统的单一知识传授的课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特征表现为:培养出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知识面相对较窄,缺乏创新精神。

(2)培养的学生“专业不专”。工商管理专业是按照一级学科设置的本科专业,在培养上必然要求学生有较宽的知识面,但这容易使学生的知识学习不够深入,产生对每个方向的知识都有所了解但又都不精的问题,很容易导致专业学习没有侧重,从而造成“专业不专”的问题,这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存在一定影响。

(3)从教学安排来看,实践课程不足 ,学生动手应用能力比较差。现有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虽有暑期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但由于时间短、资源少,难免使课程流于形式。为了适应现代化的社会对人才多方面能力的要求,工商管理专业应该把培养基础知识扎实、适应面宽、一专多能的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为此,新的课程体系应该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实际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社会适应能力、为人处事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种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学生尽快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地方工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大类培养的方法

(1)依据地方建设需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地方高校的学生主要来自当地,毕业后也为该地区科技、生产、经济建设服务。大多数地方工科院校是地方政府根据该地区经济建设需求建立的,为此,学校在人才培养上应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来着力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从地方的实际需要出发确立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将工商管理专业大类培养目标定位于满足多个岗位的专门人才。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专业课程设置不能过细、过专、过窄,在抓必修课的同时,重视选修课的设置。地方工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大类培养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工商管理专业知识、方法和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做人、做事、做学问同步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综合素质高、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宽口径 )工程应用人才 ,富有求实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比如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工商管理大类招生中,市场营销专业在培养学生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同时,依托“大土木”专业,该专业注重培养学生房地产及建筑材料营销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在建筑企业、房地产企业、建材企业等方面从事市场营销及相关工作[1-2]。

(2)对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加强技术基础课教学,合理增加选修课比例,不断促进学科的交叉渗透,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比如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工商管理大类招生中,工商管理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式设计,分为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工商管理大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与专业方向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等模块,具体可以归纳为下列课程群:思想政治理论类通识类教育课程群、理论基础课课程群、专业课程课程群实践、创新及课外课程群。在专业课程群中 , 有体现工商管理大类特点的学科及专业基础课程群和反映工商管理专业特点的专业课程群。在这一课程群的设置时,充分体现了经、管、法课程及建筑业特色课程的兼顾。工商管理大类课程群主要包括: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财务管理、会计学原理、市场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运筹学、土木工程概论、技术经济学 、建筑概论 、金融学等课程 。 其中大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课程中必修课中增加了土木工程概论、建筑概论。大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课程中选修课增加了建设法规、工程造价、管理决策模拟、工程项目管 、房地产营销。

上一篇: 安全生产消防演练 下一篇: 小微企业保险服务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