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15 17:20:59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篇(1)

现在英语教学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轻思想品德的教育,往往把眼光盯在成绩上。殊不知,英语教学与德育关系极为密切。当然,在英语课堂上体现德育,绝不是简简单单板着面孔说教,而要讲究方式方法。德育的渗透不是用一些套话或是单纯的灌输就能够进行的,我们应将隐藏在课文里面的德育因素挖掘出来,针对不同的教材选择恰当的方法。通过备课将德育融于语言教学这一常规活动中,在实施时应注意引导启发学生向预定的目标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目的。学科渗透应注意的问题很多,总之必须保持本学科的完整性、独立性。

一、要理清英语与德育之间的关联

英语教学大纲这样写道:“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在知识教学的同时要渗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明确学习外语的目的,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学习的兴趣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

在初中英语教材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我国和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历史、地理、科技、政治、文化礼仪和习俗风貌。要学习包括表达思维活动(同意、帮助、邀请)、情感态度(喜欢、感激、同情、愿望)、道德态度(抱歉、宽恕、感谢、赞成、关心)、社会文化(介绍、问候、告别、就餐、看病、庆贺)等三十多个语言功能项目,内容十分丰富。牛津初中英语教材极强的时代感、思想性、知识性及真实性,为课堂的德育实施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只要我们在使用该教材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过程中花点心思,就能较好地将德育融于常规的教学中,使之成为极好的德育素材,达到有效的德育渗透的目的。

二、要找准英语德育工作的切入点

一是通过英语教学使学生学会自尊、自信、欣赏与理解。学生正处在道德的模仿阶段,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声问候、一个抚摸、一句赞赏都将在孩子的心灵中撒下道德的种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放下师长的架子,以朋友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热爱、尊重、理解每一个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是通过英语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不是大讲空洞的道理或说教。在我们现行的教材中,就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所以,教师要做有心人,认真分析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因势利导,巧妙地渗透爱国情结。

三是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德育是塑造人的工作,任何不切学生实际的想法只能是纸上谈兵,一纸空文。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英语课外活动,巧妙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

四是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及合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教师可采用各种比赛活动来调动课堂气氛,如:男女生比赛、小组比赛、同桌比赛等,学生对此积极性很高,而且乐此不疲。但现代家庭中独身子女多,大多数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缺乏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通过各种比赛活动,可以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三、要把握英语德育工作的正确原则

一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教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科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贯彻这一原则,教师应努力做到:按照初中生的特点,深入浅出地正确讲解知识;充分发挥教材的内在思想教育因素,结合知识讲授,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是紧密性原则。教师依据教材在施教过程中,找准教材中知识教学与德育的“结合点”至关重要。既要能够传授英语知识,完成听、说、读、写能力的锻炼培养,又要适时渗透德育内容。

三是实效性原则。在渗透过程中,发掘的信息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让学生乐于接受,进而转化为他们的信念。

四是适时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机会及时渗入德育因素,自然地促进学生感情的升华和自我认识的完善;巧妙地启发、理解教材内容实质,从而领悟其中深邃的思想内涵。

四、要把握英语德育教育正确的工作方法

一是榜样带动法。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是课堂德育的实施者,自身的形象和教师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先为范,后为师。通过教师高尚的人格、无私奉献的精神、扎实的基本功、严谨的态度、真挚的爱甚至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仪容仪表等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人格魅力,以自身的高尚道德树立榜样,带动影响学生,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从而陶冶他们的情操。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篇(2)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道德教育的优秀民族,古往今来的先贤们在德育思想方面为我们留下了众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先秦诸子的德育思想作为这笔遗产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影响,影响到中华民族道德观念、政治生活、文化心态、甚至包括价值观的形成,另外它对于我们民族精神的培养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重新理解审视先秦诸子的德育思想,尤其是其中的德育方法,可以为我们进一步优化高校德育方法,提高高校德育的时效性,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先秦诸子关于教育者施教的德育方法

1.因材施教的德育方法。因材施教是指教育者应该根据受教育者的性格、志趣、才能和特长等个体差异,并根据这些个体特征,有针对性地设定教育内容,灵活采用相应的教育方法。先秦诸子主张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和个性特点,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先秦诸子的因材施教思想,体现了思想道德教育的规律,因为其看到了受教育者的多样性,不应该采用统一的教育方法,而是根据受教育者的个性特点采取多样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该思想对后来的思想道德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2.身教示范的德育方法。身教示范是指教育者应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通过身教体现教育要求,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受教育者以榜样示范。先秦诸子非常重视身教示范的教育方法,认为它既是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虽然先秦诸子的道德主张各不相同,但都主张身教示范,通过教育者的以身作则体现道德要求,使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教育。

3.情感交流的德育方法。情感交流是指教育者要高度重视道德情感在思想道德转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加强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以达到动之以情、以情感人的教育效果。道德情感在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加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受教育者在情感上对教育内容产生共鸣,才能使之形成道德行为。

4.循序渐进的德育方法。循序渐进是指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由浅入深、由少到多地逐步进行。循序渐进思想看到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循序渐进的教育方法是符合人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规律的。孔子认为思想道德教育只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孔子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二、先秦诸子关于教育者施教的德育方法的现实意义

1.因材施教法的现实意义。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同学们如何做人及做什么样的人,这是一项“人心工程”,是在解决人的问题。而生活中的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因此,思想道德教育业只有根据每个人的个性和特点采取因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我国长期实行的应试教育模式限制了因材施教的实施。大部分高校都是按照统一的教育目标,以智力教育为中心任务,使得高校中的优生得不到优教,而差生也得不到相应的教育。另外,大部分高校的科任教师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不重视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因此,我们今天需要借鉴先秦诸子所倡导的因材施教法,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校因材施教,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各班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合理的德育目标。思想道德教育是为了促进个体根据自身的特点,在观念、性格、品行、习惯等方面自由而充分地发展,而不是把所有人教育成统一类型的人。因此,德育目标也应该根据班级情况而确定。二是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一方面,高校从事德育工作的主要是辅导员,因此必须充实高校辅导员的队伍,增加在一线工作的辅导员。另一方面,辅导员与学生的接触最多,更清楚学生的具体情况,更有可能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三是加强对高校教师队伍职业培训,提高因材施教的能力。高校可以定期委派老师尤其是辅导员老师外出交流学习,学习更多因材施教的本领。四是教师必须多关心、了解学生。教师只有关心学生,学生才愿意与老师交流并且接受老师的教育,老师只有关心学生,才能了解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实际情况,更好地开展因材施教。

2.身教示范法的现实意义。思想道德教育的成功依赖于受教育者被教育者所感染,对教育者产生信任和敬佩之情,进而模仿受教育者的言行举止。要求教育者做到身教示范。俗话说:“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本来就应该是德高身正的示范。教育者做到身教示范是最具有感召力和说服力的思想道德教育。李瑞环同志在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六次年会上强调指出:“我们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言教与身教想结合,坚持以身作则,这是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措施。因为密切联系群众,领导者首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切实克服脱离群众的种种弊端。抓住了这一条,就抓住了党的建设中的核心问题,也抓住了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核心问题。”①可见,先秦诸子所倡导的身教师范法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校要抓好身教示范教育,一方面要抓好教师对学生的身教示范教育,另一方面要抓好学生干部和党员学生对普通学生的身教示范教育。学生的健康成长同老师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个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老师,但是令他们最难忘和影响最深的往往是那些德高和身正的老师。同志曾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②因此,高校教师应该加强自身修养,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为大学生成为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加班人做引路人。另外,大学生还很容易受到其他大学生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大学生干部和党员的教育和培养,使其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榜样,在学校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3.情感交流法的现实意义。情感交流是指教育者要高度重视道德情感在思想道德转化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加强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以达到动之以情、以情感人的教育效果。情感和思想道德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必须借鉴先秦诸子的情感交流法,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我国的思想道德教育长期注重教育者的主导地位,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情感、情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如今的大学生都是90后,他们生活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没有吃过苦没有受过累,受挫能力普遍较差,进入大学很容易产生一些情感、情绪问题。因此,必须加强与大学生的情感交流,以便有效实施思想道德教育。

对大学生实施情感交流教育,一方面需要老师保持积极的情感,另一方面需要老师经常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以便了解学生的情感问题。情感交流主要是以情感人和以情动人,教师的情感状况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最终影响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因此老师要尽量保持积极的情感开展德育,避免消极情感对学生德育的影响。另外,老师经常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可以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情感状况,敏锐地观察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疏导学生的情感冲突,适当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4.循序渐进法的现实意义。循序渐进是指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由浅入深、由少到多地逐步进行。今天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遵循循序渐进法,是由思想道德认识的形成、发展、转化规律决定的。说过: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有物质到精神,有精神到物质,及由实践到认识,有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③。我国现阶段的思想道德教育没有很好地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至于出现了“小学讲共产主义,中学讲社会主义,大学讲集体主义”这种内容颠倒的现象。我国的思想道德教育往往是大道理、远大理想、抽象理论、统一标准讲得多,而真正贴近学生生活的小道理、行为规范、现实内容、层次性要求讲得少,使思想道德教育空心化,不能真正深入人心,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因此,思想道德教育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规划和长期细致耐心的工作,使受教育者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行。

先秦诸子关于教育者施教的德育方法,为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希望高校教师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能自觉运用这些德育方法,使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注释:

①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第一版:250.

②.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9-6-15.

③沙健孙.思想基本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第1版:501.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第一版:250.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篇(3)

先哲孔子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原则。主张教学中教师要细致地观察了解学生。“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要“知其心”,采取不同的施教方法,“长善救失”,各得其所,各展所长,从而获得极大的教学效益。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教学论的进一步完善,“因材施教”原则,又有了新的内容。特别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越来越高标准,一个人将来能否从事有益的社会活动,能否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变革大潮中,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建设人才,是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因材施教”原则中的“材”,理应表现出更为广阔的社会内涵,显现多层次、多角度的价值。我们站在素质教育的制高点上,要跳出“因材施教”原则的本源意义的范畴,从教材内容,人格培养和社会环境角度,在一个全新层面上剖析“材”的积极因素,完善我们的育人途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一、在信任的基础上挖掘德育因素,因文悟道

教科书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而编写的教学用书,是依据有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事实材料。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能够掌握基本的语文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通过大量的语文训练,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受、理解和应用能力,使之打下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但是,语文教学在处理和挖掘教材的同时,应重点遵循“文道统一”的原则,既教书又育人,渗透思想教育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文道统一”原则契机的内在依据,主要在于教材与学生两个方面,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思想性强是进行品德教育的载体之一。如果学生对“文”不甚了了,则势必悟不出道来,那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只是一纸空文。因此,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理解教材,在理解的基础上,因文悟道。学生理解教材的困难,一是心智特征,基本知识和思想水平限制;二是受生活阅历不足局限。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整理、升华教材中的知识信息,帮助学生跨越学习中的障碍,理解课文,在学生掌握了感性材料之后,结合实际建立起学生储存材料与教材提供的信息之间的联系,在比照中升华理性品质。这样在不断的学习和陶冶中,使学生的思想品质变得崇高,真正体现“因文悟通”,“因道悟文”的辩证法。

二、人格教育是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条件

现实生活中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典范材料。他们那感人的事迹和崇高的品质,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典型模范人物,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用事实去影响、规范、熏陶学生,促进学生高尚人格的养成。①运用教材中的典范人物,结合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对学生进行无私无畏和“五爱”教育。②选出富有时代精神的现实人物,运用采访、报告会、演讲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激发责任感,增强进取心。③树立高尚的师德形象,进行现身教育。在学校生活中,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极其崇高、伟大的人,是学生极力仿效的偶像,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而是一部内容丰富的活教材,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真理的实践者和献身者。教师的人格形象,诸如言语、服饰、举止、神情、品质等等,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少年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夸美纽斯说:“任何一个腌脏的灵魂,都可以从教师那里找到渊源。教师的急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由此可以看出,教师人格的高尚与低下,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质的规范性和指向性。“先言其行而后从之”,是对每位教师的规范要求。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篇(4)

当代人的个性培养重在个体主体性的培养,因为主体性是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征,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在处理外部世界关系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功能特性,是主体在作用于客体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每个人的主体性是不同的,不同主体性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就是哲学上的“个性”。在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中,人的个性与人的主体性始终统一:主体性越强,其个体性也越强,反之亦然。

二、时代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着力于个性培养

时代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也应有所不同,与时俱进是思想政治教育永葆青春的法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是一个多元时代,是一个个体要求得到充分尊重与展示的时代,是一个呼唤能力与个性的时代。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着力于人的个性培养。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个性培养中的作用

在个性培养的过程中,既要防止“右”,又要警惕“左”。所谓“右”,就是思想保守,认为个性张扬冲淡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党性”、“原则性”,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秩序的维护。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要纠正那种过分强化组织与领导、漠视甚至扼杀个人的虚假的集体主义,把个人作为历史的要求和归宿,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发展人的全面的能力。所谓“左”,就是认为个性培养就是个人主义、个人的自由主义和标新立异,就是与社会的发展方向背道而弛。思想政治教育要让人们明白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与个性塑造不是等同的;要让人们明白社会、道德、党性与个性塑造不是矛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性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个性是有道德的个性,道德是有个性的道德,任何离开个性说道德和离开道德谈个性都是不科学的;要让人们明白我们所倡导的道德是为了促进人的个性充分正确发展的进取性道德,而每个人张扬个性,发挥能力作好本职工作为社会做贡献则是最大的道德。

要培养千姿百态的性格,需要因材施教的方法。几千年前,“圣人”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提倡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但是,他们所提倡的“因材施教”是在“统一”的要求下进行的,其最终仍然是为了达到统一与整齐的目的,为其统治培养听话和服从的个体,这就为“因材施教”留下了深刻的局限性。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因材施教”,既承认个体先天素质的差异性,更承认后天教育效果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通过“因材施教”,培养的是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个体,他们具有独立性、创造性。通过“因材施教”,所要达到的理想效果是“社会道德意识个性化”,即将作为间接、渐进、普遍性的原则转变为具体的、丰富的、个性化的信念、理想、守则,使之成为个人的精神支柱,转化为个人的行为。建立在这种思想指导上的“因材施教”,其针对的“材”不仅包括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还包括他们的心理、生理、需要、动机、情感、欲望等人格特征;它所实施的“教”不再是直接灌输、强制执行,而是真正从不同个体出发,“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不同个性特征进行不同的教育,将社会要求向个体需要转化,将认同的社会主体道德准则和规范转化为个体头脑中的品德观念,使社会道德作为规范成为个体的道德愿望,内化为个性心理品质保留于个体的心理结构之中。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篇(5)

一、引言

党和国家一贯强调学校要把德育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把思想品德教育深入到各学科教学领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和学科特点出发,恰当地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必须掌握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原则

一是紧密性原则。教师在实施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找准语文教材中的知识教学与德育的“结合点”。它既要与学生认识过程紧密联系,又要与不同的学生的实际密切相关;既不能只讲知识不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又不能只顾思想品德教育而忽略知识的传授。教师为完成在知识传授中渗透德育的任务,要深入钻研语文教材,逐一列出每一章节的德育渗透点,以便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德育教育。

二是规范性原则。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要依据国家教委规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依据教材所提供的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另外,语文教学大纲对思想教育的内容与要求也作了具体规定,这也是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依据。教师要综合德育大纲,各科教学大纲及教材,找出他们的最佳结合点,使之成为语文常规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使这种德育渗透规范化、制度化。

三是适宜性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因而要注意提高渗透的适宜性。在德育渗透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条件及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对教育产生的综合作用,采取适宜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自然渗透,要针对学生的实际与需要来渗透。教师要注意德育过程之间的联系,选择最适宜学生接受的渗透点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及使德育渗透取得最佳效果。

四是适度性原则。任何事情都要讲适度,德育渗透亦然。在学科教学中,只顾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忽略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不符合教学最优化的基本要求;只顾思想教育,不顾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把语文教学变成纯粹德育课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注意德育因素的渗透,又不可冲淡和忽略语文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使二者默契配合,相得益彰。

五是适时性原则。除了渗透点外,渗透时机也很重要。如果德育渗透不是在必要而必需的时候进行,就会削弱德育渗透的效果,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选准德育渗透的时机,抓住德育渗透的有利契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巧妙地启发学生理解语文教材内容的某些实质,自然地促进学生思想感悟的升华和自我认识的完善。

三、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一是通过语言文字进行德育教育。如果说思想内容是内核的话,语言文字就是它的外壳。作者的思想、立场、观点、态度都寓于语言文字中,尤其是思想很强的政论、杂文、散文等,其思想内容大多是通过语言直接表达出来的。对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推敲、揣摩、使学生真正做到字求其义,句求其旨,深刻领会文章内容,从中受到启发教育。

二是运用艺术形象来感染学生。艺术形象所产生的教育力量是其他手段所无法代替的。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人手,分析挖掘艺术形象的价值并通过想象,联想等思维活动把学生引入艺术境界,使他们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从而自觉不自觉地受到艺术形象的感染,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

三是通过分析主题思想进行德育教育。提炼和概括文章主题思想是语文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训练项目,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因为它是人物形象和社会现象相互作用呈现出来的社会意义及作者对他们的思想评价。因此,应引导学生分析故事的来龙去脉,掌握作者思路,写作意图,从而领悟主题内涵。

四是用情景教育来引起学生共鸣。情景化教育是学生乐于也易于接受的方式。要使学生“心动”而产生情感,教师可选择一些感彩强烈的文章,先理解把握作者的感情,朗读时完全进入境界,绘声绘声地把学生吸引到课文里来,使他们在特殊的情境下受到感染熏陶。

五是用自我教育来深化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上教师应注重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一般可通过两个途径:第一、通过作文进行自我教育。教师应注意选择有利于进行德育的命题让学生写作,引导学生正确的构思立意。第二、运用演讲进行自我教育。许多教师坚持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讲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这不但训练了学生口头表达和表演能力,更重要地是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六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尽管语文教学不是政治课,但是任何一个教育者都应明白身教的作用。只有教师政治方向端正,对社会主义信念坚定,教师素质过硬,师德高尚,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培养出更好的人才。当然,语文课毕竟不是“第二政治课”。在进行德育时,不能不顾及语文课的性质和特点,语文课的德育应是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应象细雨润物一样,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进行德育活动。

四、结语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就需要教师自觉把教书和育人当做自己的高尚职责,把握时代跳动的脉博,深钻教材,找准德育渗透的突破口,恰到好处地进行渗透。让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如水融似的难以分割。使学生通过语文教材的学习不仅提高能力,思想上也能得到长进,品德受到良好的熏陶。

参考文献:

[1]施良方等.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武汉: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篇(6)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正确处理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的关系,是素质教育向我们教师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应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出发,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一大本质特征。提高民族素质,必须从培养每一个人的素质入手,因为每一个人的素质是民族素质的基础,民族素质是每一个人素质的融合和升华。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为了教学实践中去实现这一目标,我采取了以下两大教学措施。

1、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

首先,我们要相信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学好物理。教学实践经验表明:物理成绩不佳学生中的绝大多数都不是由于自身的智力因素造成的,主要是由于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和教学条件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把差生形成的原因完全归结为智力上的原因,更不能将差生和“弱智”简单地划等号。对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起每个学生都能学好物理的信心,这是搞好面向全体学生的根本保证。

2、正确处理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客观上制约着我们的教学,而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又决定了我们的教学必须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

二、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几方面的全面发展,这既是素质教育的又一本质特征,又是它的一项核心任务。

高中是实施义务教育的阶段,是促进人的心理全面发展的奠基工程。在整个高中阶段,高中生物理知识的掌握,物理能力的培养,课业负担是否过重,心理素质能否得到发展,都直接影响到他们个性的全面发展,对他们的一生均有深远的影响。所以义务教育大纲中,将结合物理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放在与“双基”和“能力”培养的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我注意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增强教书育人的意识。

我们教师要充分认识教书育人的重要性,理解思想品德教育的内涵,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物理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首先,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意识,提高精神品质素养教育的自觉性。其次,深入挖掘高中物理教材中的精神品质素养教育的因素,明确教育的内容和要求。高中物理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它本身就具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有关内容,适时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形象生动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我国物理史上的优良传统等内容,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

2、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由于物理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人的实践活动,物理中的一些概念和运算方法与实践密切相关,物理概念的形成不单是由于客观世界本身存在着量的规定性,还取决于人们测量、计量、度量和操作实践,因而在概念教学时,密切联系实际,向学生渗透一些“实践第一”的观点。

三、坚持学生主体性意识,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高中物理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要着眼于21世纪人才素质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发展,培养有扎实的物理基础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又有独立的人格和创造精神的开拓型人才。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归根到底,学习是学生内部的活动,谁也不能替代。因此,学生最主要的特性是主体性。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让全体学生自始自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

参考文献: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篇(7)

孔丘,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几乎以其毕生的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

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第39章注:本文所引《论语》均在参考文献(1)里,以下不在赘述。)[1]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办学的教育家。在教育对象上,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打破了官府对教育事业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让那些有意向学习又有物质保证的人都可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第7章)孔子指出,凡是能送上微薄的见面礼的人,他都收做了学生,这是孔子“有教无类”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

基于“有教无类”的原则,孔子招收学生,有八个不分:一是不分贵贱;二是不分贫富;三是不分智愚;四是不分勤惰;五是不分恩怨;六是不分老少;七是不分国籍;八是不分美丑。这“八不分”说明孔子对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孔子对教育对象“有教无类”的思想,适应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政治上的需要,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顺应了时代潮流,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二)“德才并重”的教育内容。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第6章)孔子指出,要学好修身治国的学问,必须先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他在教学中采取品德修养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重的原则。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第25章)。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学生:礼乐和文献、人、忠、信。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第8章)孔子又指出,一个人只讲究品德修养而不喜欢学习礼义,就会矫枉过正,只有将这两种并重才能成为完善的人。孔子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注重传播古代文化遗产,加强了教材建设。他把所收集到的文化材料、精神加以整理,编著成教学用书,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他向学生讲授“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传授“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学生怎样做人,这在今天的教育中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2]。

(三)“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第21章)孔子指出,在教学上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教授难度不同的教学内容。这充分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则。人的才智高下有别,如何才能更好地扬长避短,完善学生的德业修养,以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根据这一原则,孔子深入了解弟子们不同的兴趣、智力和能力,掌握每个人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如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第22章)同时孔子不仅要求学生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第15章),而且要求学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第8章)孔子阐述了自己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和原则,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里孔子还强调了“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这些对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无疑是有效和科学的。这种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十分深远。而这两种教育方法的提出,又触及了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3]。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一)“有教无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导一切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孔子所招收的学生,从地域上讲,有来自鲁国的,也有来自卫国、宋国、吴国、楚国、秦国的;从出身来说,有贵族出身的,但更多的是平民出身的;从智力上讲,有头脑比较聪明的,也有头脑比较迟钝,等等。这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启示就是要平等地对待一切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的一切,不应该带有色眼镜去评判和教育学生的行为。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品格,只有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会赢得学生们的信赖和尊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者,平等对待一切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的一切是体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公正的一个重要体现。如果只有公正的培养目标,而没有公正的培养过程,就不会有真正的公正和平等。培养过程中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一视同仁、爱无优差好坏之分。在对待学生个体方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意以公正的态度对待男生和女生,警惕性别歧视,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学生、家庭背景不一致的学生,杜绝偏爱现象的发生;二是办事公道、赏罚分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学生心目中很多时候是充当着法官的角色,当然这种权威是依靠公正树立的,如果赏罚不明,就会使学生无所适从、思想混乱、行动无矩,既妨碍优良学生集体的形成,又严重伤害学生个体的自尊心,还必然损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权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仅要一视同仁对待学生,更要平等对待学生,在崇高的育人事业中展示高尚的伦理境界。

(二)“德才并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孔子的教育内容是德才并重,加强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孔子最基本的教育内容是德育,即加强弟子的道德修养。君子除了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之外,还应该有出众的才能,因此,知识教育也是孔子教育的重要内容。这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启示就是不能只是简单地从一方面看待一个学生,不能只注重学生单方面的发展,我们要全面地看待学生、培养学生。全面培养每一个学生,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只有全面培养每一个学生,才能培养出国家真正需要的人才。

21世纪是社会全面进步、个人全面发展的世纪,关注人的发展将成为世界的潮流,社会竞争也将转变为人的全面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想从容应对激烈的竞争,必须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把“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这一思想把“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把“学生的全面发展”狭隘化,不能把学生能力培养与素质的发展等同于学习、学术研究、技术发明等能力的提高。事实上,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在专业知识方面不断提高外,更缺不了个人思想素质、社会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培养与提高。因此,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作用成为应有之义。专业课教师教授的重点是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及能力,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要职责在于教会学生如何自己解决学习、生活、心理、社会活动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真正做到孔子所提倡的寓德育与智育之中,真正做好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工作。

(三)“因材施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培养形式。

孔子的教育方法不论是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还是举一反三,都说明孔子在对待学生的教育方式是因人而异的,不拘泥于一种简单的形式,也不束缚在普通的说教过程中。这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启示就是我们在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同时,也要根据每一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来制定不同的工作与培养方案。

因材施教要强化。因材施教就是针对不同学生个体进行“精雕细琢式”的教育、管理、服务和指导,避免“粗放式”的教育管理模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贯彻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充分而全面地了解学生基础、行为习惯、品德意志、求学目标、职业规划等,并为每个学生建立全面的情况档案,以此为依据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推行个性化教育,实施针对性较强的服务,真正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既要从培养可靠接班人的角度,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又要从培养合格建设者的角度,着眼于社会的发展及学生未来的职业要求,为学生的素质拓展、技能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指导,为学生的择业、创业及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很多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通的地方,也有很多可以借鉴和采纳的地方,所以说孔子的教育思想仍然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袁庆德.论语通释[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2]陈祎鸿.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28):2.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篇(8)

孔丘,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几乎以其毕生的精力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

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第39章注:本文所引《论语》均在参考文献(1)里,以下不在赘述。)[1]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办学的教育家。在教育对象上,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打破了官府对教育事业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围,让那些有意向学习又有物质保证的人都可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子曰:“自行束?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第7章)孔子指出,凡是能送上微薄的见面礼的人,他都收做了学生,这是孔子“有教无类”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

基于“有教无类”的原则,孔子招收学生,有八个不分:一是不分贵贱;二是不分贫富;三是不分智愚;四是不分勤惰;五是不分恩怨;六是不分老少;七是不分国籍;八是不分美丑。这“八不分”说明孔子对各种类型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孔子对教育对象“有教无类”的思想,适应当时新兴地主阶级政治上的需要,使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活动,顺应了时代潮流,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二)“德才并重”的教育内容。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第6章)孔子指出,要学好修身治国的学问,必须先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他在教学中采取品德修养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重的原则。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第25章)。孔子以四项内容教育学生:礼乐和文献、人、忠、信。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第8章)孔子又指出,一个人只讲究品德修养而不喜欢学习礼义,就会矫枉过正,只有将这两种并重才能成为完善的人。孔子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注重传播古代文化遗产,加强了教材建设。他把所收集到的文化材料、精神加以整理,编著成教学用书,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他向学生讲授“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传授“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学生怎样做人,这在今天的教育中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2]。

(三)“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第21章)孔子指出,在教学上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教授难度不同的教学内容。这充分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原则。人的才智高下有别,如何才能更好地扬长避短,完善学生的德业修养,以更好地达到教育目的,根据这一原则,孔子深入了解弟子们不同的兴趣、智力和能力,掌握每个人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如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第22章)同时孔子不仅要求学生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第15章),而且要求学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第8章)孔子阐述了自己启发诱导式的教学方法和原则,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里孔子还强调了“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这些对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无疑是有效和科学的。这种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十分深远。而这两种教育方法的提出,又触及了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3]。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一)“有教无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导一切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孔子所招收的学生,从地域上讲,有来自鲁国的,也有来自卫国、宋国、吴国、楚国、秦国的;从出身来说,有贵族出身的,但更多的是平民出身的;从智力上讲,有头脑比较聪明的,也有头脑比较迟钝,等等

。这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启示就是要平等地对待一切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的一切,不应该带有色眼镜去评判和教育学生的行为。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品格,只有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会赢得学生们的信赖和尊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者,平等对待一切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的一切是体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公正的一个重要体现。如果只有公正的培养目标,而没有公正的培养过程,就不会有真正的公正和平等。培养过程中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一视同仁、爱无优差好坏之分。在对待学生个体方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意以公正的态度对待男生和女生,警惕性别歧视,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学生、家庭背景不一致的学生,杜绝偏爱现象的发生;二是办事公道、赏罚分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学生心目中很多时候是充当着法官的角色,当然这种权威是依靠公正树立的,如果赏罚不明,就会使学生无所适从、思想混乱、行动无矩,既妨碍优良学生集体的形成,又严重伤害学生个体的自尊心,还必然损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权威。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仅要一视同仁对待学生,更要平等对待学生,在崇高的育人事业中展示高尚的伦理境界。

(二)“德才并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孔子的教育内容是德才并重,加强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孔子最基本的教育内容是德育,即加强弟子的道德修养。君子除了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之外,还应该有出众的才能,因此,知识教育也是孔子教育的重要内容。这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启示就是不能只是简单地从一方面看待一个学生,不能只注重学生单方面的发展,我们要全面地看待学生、培养学生。全面培养每一个学生,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只有全面培养每一个学生,才能培养出国家真正需要的人才。

21世纪是社会全面进步、个人全面发展的世纪,关注人的发展将成为世界的潮流,社会竞争也将转变为人的全面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想从容应对激烈的竞争,必须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把“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这一思想把“全面发展”作为目标,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能把“学生的全面发展”狭隘化,不能把学生能力培养与素质的发展等同于学习、学术研究、技术发明等能力的提高。事实上,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在专业知识方面不断提高外,更缺不了个人思想素质、社会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培养与提高。因此,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作用成为应有之义。专业课教师教授的重点是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及能力,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要职责在于教会学生如何自己解决学习、生活、心理、社会活动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真正做到孔子所提倡的寓德育与智育之中,真正做好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工作。

(三)“因材施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大学生的培养形式。

孔子的教育方法不论是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还是举一反三,都说明孔子在对待学生的教育方式是因人而异的,不拘泥于一种简单的形式,也不束缚在普通的说教过程中。这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启示就是我们在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同时,也要根据每一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来制定不同的工作与培养方案。

因材施教要强化。因材施教就是针对不同学生个体进行“精雕细琢式”的教育、管理、服务和指导,避免“粗放式”的教育管理模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贯彻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充分而全面地了解学生基础、行为习惯、品德意志、求学目标、职业规划等,并为每个学生建立全面的情况档案,以此为依据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推行个性化教育,实施针对性较强的服务,真正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既要从培养可靠接班人的角度,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又要从培养合格建设者的角度,着眼于社会的发展及学生未来的职业要求,为学生的素质拓展、技能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指导,为学生的择业、创业及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很多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通的地方,也有很多可以借鉴和采纳的地方,所以说孔子的教育思想仍然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袁庆德.论语通释[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

[2]陈?鸿.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28):2.

[3

]俞启定.先秦两汉儒家教育[m].齐鲁书社,1987:224-268.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篇(9)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如何搞好教育成了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西方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一次巢会后发表的宜言中认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避免世界性的混乱,就必须回首二千五百年前孔子的道德智惫。孔子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伦理思想乃人类文化遗产的精华,对当今世界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理念

孔子十分重视教育的教化作用,认为教育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推动力。在他看来,要使人民富庶,国家强大,社会安居乐业,就必须对人们进行教育,反之,“使民不教,则民不足,民不足则无信,民无信则国不立,国不立,则仁义礼智否矣。”他还认为教育是改造和再造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有目的的教育,把仁义道德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内化为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才能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家质,从而为‘德治”创造前提。因此,他提倡并率先实行了一种新的教育形式—私学,把教育的大门向全体社会成员平等的开放。

孔子认为“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因此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理念。‘有教无类”指的是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人人都可以人学受教育。孔子的弟子来自诸侯各国,分布地区较广。他不但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人学,还欲居“九夷”施教,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的弟子还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如南官敬叔、司马牛等是来自贵族阶层;颜回、曾参等是来自平民家庭;子路原是不知礼的“野人”,子贡是个商人,仲弓之父为“贱人”,“子张,鲁之鄙家也;颜琢聚,梁父之大盗也……”颜回等人不仅非贵族子弟,而且也非士人,出身很卑残,孔子都肯接受为自己的学生。此外,孔子也十分注重给别人以平等受教育的机会。例如:有一个名为互乡的地方,此地之人不善,难与言。互乡一童子求见孔子,而孔子接受了,门人非常疑惑.孔子解释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论语·述而》)这就是说,只要人愿意进步,不管其曾经怎样,现在洁身自好,以求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我们就不应该放弃他,谁也不能剥夺他受教育的机会。

孔子的“有教无类”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人应受教育的主张,充分体现了教育的民主性、平等性,打破了传统文化传播中的贵践界限,对于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素质、普及教育、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因材施教的教育科学方法

孔子所采用的教育方法,主要是’‘因材施教”。孔子指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也就是说,每个人先天的案赋是很相近的,但是每个人的习性(习惯和性格)却有很大的不同,这是由于每个人后天学习成效有很大差异的缘故。孔子还指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对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也就是说,人的智力有智、愚、中之分,人的性格有鲁、哆之异,人的心理状态有勇进与退缩之别,而且每个人的才能有不同的发展趋势(例如有的适合文学,有的适合从政,有的适合军事,有的适合经商等),因此教学中必须根据这些人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若说孔子所推行的“有教无类”,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教育相对公正。那么,他所实践的“因材施教,,方法,则是对这种教育公正的进一步深化。“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是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先天智力的不同,并且要有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孔子就通过“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深刻了解其弟子的道德面貌、性格特征,且能准确扼要的作出鉴定评价,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论语·雍也》),“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哮”(《论语·先进》),等等;并由此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特点进行差异教学,面对子路和冉有请教的同一个问题:“闻斯行诸?”(听说了一件事,要不要马上去做?),孔子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对前者,孔子约束其“有父兄在,不可以如此。”对后者,孔子则鼓励其“闻斯行之。”(可以去做。)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公西华对此发生疑问,孔子解释说:“冉有退缩,故鼓励其进取;子路则勇于进取,故使之知有所退缩。”(《论语·先进》)这个故事就是比较典型的因材施教的例子。孔子的学生之所以各有所长,正是他因材施教的结果。

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科学方法不仅满足了当时社会对各类人才的历史需求,而且从现代教育学的观点看,也轰梦一种追求高效率教学原则的科学教育方法。

3、德育为先的教育指导思想

“成人”、“成德”是孔子育人的重要目的与内容。孔子培养人才首先注重的是德育。他主张学生“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即把品德修养,礼义实践列于学习文化技能之前。他要求学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即把信仰政治理想,执守道德修养,遵循仁爱学说置于学习文化技艺之前,作为根本。孔子认为一个有志向、有道德、有操守的人,才能爱人、济众、济民,所以他教学生以“忠”与“信”的道德知识,培养他们的道德信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忠”是我国传统的为人的美德。孔子认为“尽己之谓忠”,作为君子要做到“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还教育学生要“主忠信”,“言忠信,行笃敬”。他认为,有了坚强的道德信念,就能够“笃信好学、守死普道”、“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而成仁”,为祟高的道德目的而献身。有了祟高的道德情感,就会对好坏行为产生一种爱与憎的情感,“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恶不仁者”,而认为“好仁者无以尚之”。有了坚定的道德意志,就能够志于道。孔子的德育是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这里的本就是做人的根本,“务本”就是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有仁爱之心,能“泛爱众”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人。实施德育的过程就是塑造和完善人格的过程。有无人格是区别人兽的标志,丧失人格就要沦为禽兽。所以,造就人格是德育的根本任务。

把完善人格作为做人的目标并把造就理想人格作为德育的根本任务,孔子的这一光辉思想不仅至今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来说真可谓“切中时弊”。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学校教育竞相追求学业佳绩,忽略品格的熏陶与培养;人们无休止地追求金钱、物资与感官享受,致使人们身心失常、心灵孤寂、人格分裂,以及由于心理不平衡所引起的精神失常、酗酒、嗜毒、杀人、自杀等,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与人类的安宁。基于此,我们必须深切地反省思考,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并认真借鉴孔子的重视德育的教育伦理思想。

4、注重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目标

孔子十分注重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他从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等方面去培养学生,以使其获得全面综合的发展。《史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史记·孔子世家》)《论语》也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即文化技艺,生活实践,忠诚待人,信实办事四类,从德、智、行全面关心、培养学生。孔子的教育内容可概括为“六书”和“六艺”。“六书”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偏重于文化知识;“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偏重于才能和技术的训练。他认为礼、乐、射、御、书、数是一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全面知识与技能。“礼”是人行为的准则,侧重于德育;“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感,形成人的性格,侧重于美育;“书、数”是基本知识与技能,侧重于智育;“射、御”是军事课程,侧重于“体”。很显然,孔子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既有丰富的知识与技能,又具备高尚的品质,内外兼修,全面和谐发展。

此外,孔子还认为智、仁、勇、艺、礼、乐六个方面,构成了最高标准的成人。他把这六项任务看作一个联系的整体,同时认为,这六种因素又有自己的独立性,各自有其特殊的任务。他说:“仁者不优,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等等。这比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仅仅追求在道德上的完善化的人格要全面得多。

由此可见,孔子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要使受教育者在“仁”(德)、“知”(智)、“勇”(砌,“美”(乐)、才”等几方面都得到全面修养和发展这一教育目标的“先师”。他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很好的结合起来,这一点正是我们今天的教育所需要借鉴之处。

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篇(10)

师德――为师的灵魂

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在师德建设方面,我们以教师的精神成长为目标,采取了强化学习,增厚文化底蕴;强化教育,增强责任意识;强化管理,树立师表形象的办法,引领教师的精神成长。第一强化学习。学校的“师友会”,围绕“立德修身”引导教师学习传统文化,读《弟子规》《论语》《大学》《道德经》等有关道德教育的经典文章,读政治、文学、教育、科学大师的人生感悟,唤醒师魂,涵养德行,让教师明白修身是做好工作的前提。第二,强化教育。我们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用《中小学教师十不准》规范教师,让教师深刻认识到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否则就不称职。积极倡导爱的教育,强调负责任的教育,知道工作是给自己做的,推脱责任是不道德的。学校还倡导“做贵人”的理念。教师要做学生成长中的贵人,家长要做孩子生命中的贵人,校长要做教师职业生涯中的贵人,这种理念现已深入人心。第三,规范行为,树立师表形象。我们用这样几句话告诫教师:“教育工作的全部就是为人师表”“教师应该是学生生命历程中读过的最有价值的一本书”“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我们制订了《和平小学教师行为标准》《师德考核办法和考评细则》,定期进行针对教师师表行为的学生、家长及同行间的问卷调查,促使教师自我反思,自觉调整和改变教育行为。

读懂学生――为师的能力

就教师职业而言,“读懂学生”是最基本的,也是教师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信息技术极度发达的当下,学生的生存环境复杂多变,学生的成长被许多外物所影响,读懂学生难上加难。而读懂学生是教师职业能力的具体体现。在读懂学生方面,我们侧重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读懂学生的成长规律。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结构由人格结构和智能结构这两部分组成。12岁以前主要是人格结构的成长,人格重于智能。因此,我们将培养学生高贵的人格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任务。并针对小学生的特点,通过实施“创新型人才奠基工程”,强化学生形象思维训练,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行。

二是读懂学生的认知规律。实践证明:对小学生来说,通过听,能记住知识的10%;通过看,能记住知识的30%;只有通过说和做的活动才能记住知识的90%。小学生的学习应当坚持以学生活动、以形象思维认知为主要途径的原则,在教育学生时,应该减少说教,尽量引导儿童去探索和发现。我校“阅读・活力”课堂建设、科技教育、社会实践活动都在体现这一教学原则。

三是读懂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学生的性格特征、家庭环境、教育基础、特长爱好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教师要读懂学生的差异背后的原因,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实施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要具备迅速捕捉学生变化的能力,学生的动作、眼神、情绪等都是教育的最好信息,教师只有提高对学生信息变化的敏感度,才是真正读懂学生,关爱学生,对学生发展负责。

因材施教――为师的智慧

因材施教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最有力的措施,是教师智慧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师履职的最高境界。但是,在大班额、大工作量的情况下因材施教往往流于形式,很难落实在教学行为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通过增强教师因材施教的责任感、寻找普惠性的教学方法、实施“以生为本”的教师评价等方式提高教师因材施教的能力。

一是实施“优势・特色・品牌”教师培养工程。工程实施的目的是帮助教师发掘自身潜力,培育优势,形成教育教学特色,走个性化发展之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取法乎上的学习、目标式小课题研究、挖掘优势的实践等培养措施,唤醒教师对专业成长的希望,激活自身发展的内驱力。工程的实施对教师因材施教是一个最好的启示和无形的示范,并有利于提高教师认识,增强其因材施教的责任感。

二是构建“阅读・活力”课堂教学模式。阅读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适合任何学生,而且是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手段,激发学生课堂的生命活力是高效课堂的决定因素。我校构建以培养阅读能力为切入点的活力课堂教学模式,核心是强化阅读能力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实现教学的高质高效。我们以“回归主体、回归科学、回归育人”为课堂教学理念,以“关注兴趣、关注习惯、关注方法”为课堂关注点,从教会学生阅读教材入手,教给学生阅读方法,通过对阅读文本、阅读图画、阅读符号、阅读声音、阅读情境等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是我们采用的适切性、普惠性很强的教学方法。

上一篇: 养老保险的管理方式 下一篇: 社区治理的特征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