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9 17:31:31

德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德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篇(1)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而学生素质的高低,则直接关系着“基石”的稳固与否。全面提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社会的共同目标。培养新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需要从基础做起,需要学校各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家庭、学校的密切配合,缺一不可。在这中间,思想品德课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最重要的素质。”广义的素质,可以说它包含了人本身物质和精神的外在的一切方面。具体可划分为政治素质、科学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技术素质、身体素质等许多方面。在各方面中思想素质起着基础的和决定性的作用。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目前的中学生是将来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不论他们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一个人的政治思想素质决定其他素质的发展方向,并成为其他素质发展的精神动力。思想品德课既是一门社会科学教育课,同时又是一门德育课。

这就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所具有的独特的核心地位和基础作用,是任何其他课程所无法取代的。这是由思想品德课的性质、目的、内容和特点决定的,同时又是我国学校教育与资本主义学校自由发展的本质区别。

二、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重大任务

初中开设的各门课程都是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的素质教育任务,如语文、外语主要要有文化素质教育并兼有思想、科学、美学等素质教育任务;数学、物理、化学主要承担文化、科学素质教育任务;音乐、体育、美术则分别承担着身心健康、审美等多方面的素质教育任务。相比之下,思想品德课的任务最为重大,它的内容决定了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健康稳定的能力素质,高尚道德的素质,坚实的科学文化素质等,并且由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来推动和激励其他方面素质的健康发展。用通俗的说法就是,思想品德课的任务要教育学生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做事。只有牢固树立堂堂正正做人的思想,才能由决心毅力去学习兢兢业业做事的本领。通过兢兢业业做事,在将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增砖瓦,才能体现出堂堂正正做人的思想德素质。

三、社会现实决定了思想品德课完成素质教育任务的艰性

德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篇(2)

一、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最重要的素质。”广义的素质,可以说它包含了人本身物质和精神的外在的一切方面。具体可划分为政治素质、科学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技术素质、身体素质等许多方面。在各方面中思想素质起着基础的和决定性的作用。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目前的中学生是将来的社会主本文由收集整理义劳动者,不论他们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一个人的政治思想素质决定其他素质的发展方向,并成为其他素质发展的精神动力。思想品德课既是一门社会科学教育课,同时又是一门德育课。

这就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所具有的独特的核心地位和基础作用,是任何其他课程所无法取代的。这是由思想品德课的性质、目的、内容和特点决定的,同时又是我国学校教育与资本主义学校自由发展的本质区别。

二、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重大任务

初中开设的各门课程都是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的素质教育任务,如语文、外语主要要有文化素质教育并兼有思想、科学、美学等素质教育任务;数学、物理、化学主要承担文化、科学素质教育任务;音乐、体育、美术则分别承担着身心健康、审美等多方面的素质教育任务。相比之下,思想品德课的任务最为重大,它的内容决定了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健康稳定的能力素质,高尚道德的素质,坚实的科学文化素质等,并且由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来推动和激励其他方面素质的健康发展。用通俗的说法就是,思想品德课的任务要教育学生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做事。只有牢固树立堂堂正正做人的思想,才能由决心毅力去学习兢兢业业做事的本领。通过兢兢业业做事,在将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增砖瓦,才能体现出堂堂正正做人的思想德素质。

三、社会现实决定了思想品德课完成素质教育任务的艰性

德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篇(3)

一、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热爱祖国并立志献身于祖国和民族,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政治素质,是树立远大理想和确立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思想基础,也是每个学生为祖国、为人民刻苦学习的思想基础和基本动力。

在中学音乐教育中,教材内容应是丰富的、鲜活的,选择学生宜于接受的教学形式,由浅入深地拓宽音乐教育的空间,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同时融入爱国主义内容。如中国作曲家冼星海的代表作品《黄河大合唱》,是中学生们是早已熟悉的,作品创作于1939年,距今已有61年的历史,学生们了解作曲家的生平、作品的背景,那有如呜咽、悲壮,咆哮、怒吼的黄河的旋律、节奏,又使我们感到中华民族崇高的性格和伟大的力量。唱起《保卫黄河》或者聆听《黄河颂》时,必然是情绪饱满,心情激荡。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龙的传人》、《我的中国心》、《社会主义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走进新时代》等等是能反映歌曲的意义。学生通过欣赏、演唱,加之教师的引导,歌曲及电视画面所描绘的音乐形象深深的感染,并使学生对音乐产生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冼星海在《我学习音乐的经过》中写到:“一个《黄河大合唱》的成功在我不算什么,我还要加倍努力,把自己的精力、自己的心血贡献给伟大的中华民族。我惭愧的是自己写得还不够好,还不够民众所要求的量。因此我又写了《民族解放交响乐》和其他作品,但我还要写,要到我最后的呼吸为止。”朴实的一段话表现出作曲家对人生执着的追求、坚定的信念、谦虚的态度。这些好的品德都是学生应学习的。学生在欣赏或演唱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时,通过体验音乐再次升华跳动的心灵,撞击出一束束音符的火花——热爱祖国、热爱生活。

二、音乐审美体验的积淀塑造了学生美的心灵

学生在音乐艺术作品的审美过程中,会为其中的人物、行动、情景、事件、寓意所吸引,从而以此为音乐产生强烈的情感反映。这种审美情感所提供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不同形象,能够使学生明辨是非、分清善恶,并在对比中受到教育,更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充分发挥音乐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功能,能够使学生不知不觉的从感情上接受教化,促进他们人格的完善,成为真诚、善良、优雅的人,成为具有美好心灵的人。例如,在欣赏贺渌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时,告诉学生这首短小精致的钢琴小品是闻名中外的优秀钢琴作品之一,曾在国际乐坛上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以激起学生的自豪感。教师利用课本上直观形象的插图,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情节发展和变化,通过对节奏、速度的对比分析,使学生仿佛看到农村少年儿童骑在马背上,在鸟语花香的大自然风光里,悠然自得地吹笛歌唱,和小伙伴们嬉戏玩耍的情景,欢快、优美的乐曲让学生为之陶醉,更加懂得了劳动的无限乐趣,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教育学生热爱、尊重辛勤工作的人民教师;……音乐是感情的表达,灵魂的体现。当音乐的力量渗入人的心灵时,就会使人在音乐中获得了真善美,从而对人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通过音乐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守纪律意识,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现在社会每个家庭中只有一个孩子,所以他们便成为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这些孩子往往会处处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这样的性格如任其发展,是很难适应社会未来的需要。为了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划分为:律动、和声、表演、评价等几个方面。在教师的伴奏下,部分同学打节奏,部分同学唱谱例,部分同学唱歌词,部分同学作评判。每组同学都有一位小组长负责,让各组之间形成一种竞争意识,那么为了本组共同的目标,大家都会努力的做到最好,要想做到最好就必须齐心协力,团结协作。

德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篇(4)

人文素质教育或称人文教育,是指以人为中心,以培养人文精神为宗旨的一种教育思想。它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注重提升人的理想、情操、道德,以人的理性、道德性和精神性的发展为目的。人文教育目标在于培养人文素质、培育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核心是道德素质,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健全人格,其实质是如何做人。

一、人文素质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德育又称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旨在形成青年一代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正确的政治观点、法纪知识和法律观念、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人文素质教育和德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理论体系不同。人文素质教育通过对各种人文教育现象的全面研究,它是研究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方面面的一个多因素的全方位多视角的指标体系,虽然属于社会科学领域,却或多或少带有些自然科学的色彩。而高校德育的理论基础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以及相关理论,不仅完全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而且具有明确的政治性。其次,教育规律不同。人文素质教育主要着眼于保持个体自身的精神平衡、和谐与健康,使人的情感具有文明的内容,促进人的感性与理性的相通并协调发展,具有内倾性。而高校德育是一种规范性教育,主要着眼于通过一定的政治与道德机制来调整和规范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外倾性。第三,解决矛盾的侧重点不同。人文素质教育主要靠阐明事物的因果关系来注重对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开发,通过学生对人文知识的掌握使其进行内省,继而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而高校德育既要内在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要内在规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德育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坚忍不拔的意志,以产生强烈的政治与道德的信念和理想追求。第四,评价体系不同。评价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依据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了解知识理论信息的多少。而德育要解决的是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不仅要给学生以必要的信息,还要给他们以必要的约束。这样,评价德育的依据就不仅是学生的道德素质本身,还要看其约束机制如何、整个团体的思想面貌怎样等方面。第五,施教主体的角色定位不同。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师与学生常以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出现。而德育教师以灌输教育为主,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德育教师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总结起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是辨证的。一方面,二者在理论体系、教育规律、解决矛盾的侧重点、评价体系和施教主体的角色定位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不可以互相代替;另一方面,二者的教育任务、研究内容和教育过程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相互补充、相互渗透。

二、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与德育的有效整合

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精神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来说,思想道德教育如果只是强调灌输和说教,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加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的主体地位,发挥人的主体性。同时,通过将人文素质教育与传统的思想教育互相配合、互相渗透,在人的整体心理和精神素质塑造方面发挥作用,搞清两者的辩证关系, 使人文素质教育和德育能够较好的融合,对我们的素质教育实践以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使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懂得生命存在的价值,从而爱惜生命,注重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种种矛盾,从而产生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与此同时,德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整合发展,要在继承和发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高校德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以及机制等方面,锐意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大力开发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的新资源。

首先,确立全人教育的理念。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升,把德育放在总的培养目标下进行整体规划,并融入教育的全过程之中, 作为学生成长、成才整体链条中的关键一环,使思想教育与学生的知识增长、技能训练同步进行,不断激发学生的智慧,提升其文化品德和精神境界,关注学生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生活世界、对国家社会的热爱和关心的精神。

其次,结合时展,更新德育内容。在德育过程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德育内容的选择。德育内容应该紧密结合时展,不断体现时代要求、符合人们追求真善美与完美人格的精神需求,应该根植于社会现实与多变的生活世界,应当关注社会、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的新变化。其教育方法也都应着重于体验、感悟、隐喻、熏陶,是要能够通达人心、激发感知。

因此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方法应不断创新,更有利于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德育效力的提高。

通过大学生人文讲坛这样一个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德育相结合的载体与平台,学校充分发挥了大学校园的育人功能,在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人格品味等方面有明显成效,使学生们大大提升了人文精神,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受到全校师生广泛认可,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和良好学风的形成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积极调动了大学生实现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导向,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整体稳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涛;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肖毅;;高校德育教育的价值维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铸[J];长沙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德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篇(5)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思想、观念,教育的手段、方法,教育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从当前的德育队伍看,形势不容乐观。当前中小学德育队伍除了观念滞后,教育方法陈旧等因素之外,还有一个严重的隐患就是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严重压抑,对德育工作缺乏热情与创造力。这种现象必须引起广大德育工作者的密切关注。因为观念、方法可以通过学习进行更新与改造,而积极性则是原动力,如果失去原动力,那么一切将无从谈起。这里我就当前德育工作者的心态及积极性受压抑的根源作简要分析:

1.社会对学校德育的高期望低评估,造成德育工作者自我价值的失落

近年来,社会某些方面道德失范,风气不正,人们寄希望于中小学德育,于是德育内涵不断丰富,德育外延不断扩大,面对庞杂的内容和沉重的责任,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常常感到苦不堪言。而上级部门对中小学德育的督导、评比,标准往往高而全,过高估计学校德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社会对学校德育的过高要求,使广大德育工作者产生无为之感,导致自我价值的失落。

2.新的德育体系尚未建立,德育工作者难以从容面对挑战,导致自信力下降

德育面临以市场经济为龙头的社会转型的价值观念变革,面对青少年一代价值取向的新特点,原来德育体系的许多方面已明显不适应了。在新的德育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德育普遍感到困惑,不知所措。在教育实际中,由于师生观念的不同造成学生无法接受教师对自己行为的分析评价而产生的冲突时有发生,使德育难以对受教育者产生入耳入心的实际效果。面对新形势的挑战,德育工作者们明显感到观念滞后,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常常感到难于把握尺度而理不直气不壮,从而导致他们自信心的下降。

3.德育骨干队伍的非专业化倾向,导致他们对德育缺乏成就期望

从当前中小学实际情况看,德育骨干队伍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大致可以概括为“非专业化”倾向的影响。所谓“非专业化”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诠释:首先,从工作量看,班主任要担任和其他教师相等量的文化课的教学才算满足工作量,他们一方面要在文化课教学方面与同学科教师竞争,另一方面又要负责班级管理和教育工作,精力分配可想而知;其次,从专业知识看,小学班主任一般由语文老师担任,中学则各科老师兼任班主任的都有,他们一般不具备德育专业知识,要求他们提高班主任德育质量比较困难;最后,从申报职称看,现在设立了德育职称系列,但绝大多数班主任的意向还是申报自己所教的学科,他们从自己专业知识和工作量比重考虑,认为向学科发展更为有利,对做好德育工作缺乏成就期望。

二、明确新形势下的德育目标,为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条件

1.彻底转变旧的教育思想。

2.促使传授知识与怎样做人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

3.努力使德育途径、德育评价、非智力因素培养有所突破创新。

4.提高领导者德育管理水平与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只有以上几点,以此体现德育过程结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为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三、建立自主管理模式,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

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前提。作为教师要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注意吸收新的研究成果,革新教育观念,把教育变成一种民主的生活方式,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主题地位,让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地发展。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推行班级民主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自我管理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到德育活动之中。

四、构造有序的德育体系,为实施素质教育夯实基础

1.构造学校德育体系的关键是学校的领导者,尤其是校长。教育界有句名言:“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所以,要充分发挥学校领导者的决策作用。

2.教育思想、教育方针的贯彻,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关键在于教育者,尤其教师。在学校德育中,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做到“忠心献给事业,爱心献给学生,放心献给家长,诚心献给同志,专心留给自己”,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以此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真正做到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3.建设高标准的学校,除有高素质的领导、教师外,其落脚点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这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只有这样,才能构建有序的德育教育体系,保证各个阶段德育内容的层次性、渐进性和完整性。

五、建立有效的德育运行机制,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证

1.建立德育导向机制。一是目标导向,要依据经济建设人才所需及党中央关于精神文明建设所提出的要求,不断强化德育目标,使德育工作能在可操作的运行中,达到不同层次目标要求。二是法规导向,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治教,依法从教。三是政策导向,要依据党的大政方针对教育的要求,制定适于本地区、本部门德育工作的各项政策。

2.建立德育保障机制。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策》《中小学德育工作章程》的要求,不断开拓德育工作新途径,制定新时期学生道德行为规范及实施措施,并在组织上、时间上、物资上提供保障。

3.建立德育竞争机制。没有竞争就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建立德育竞争机制这是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它可以深挖德育工作的各种潜能,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同时创设竞争环境,营造氛围,及时发现、培养、树立典型,推进德育工作的开展。

4.建立德育工作的管理机制。学校办得好坏,应把德育教育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特别是要把班级德育工作作为考核班主任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有严密的考核制度,形成师生全员参与班级管理的氛围。由以往的教师管理班级转变为师生共同管理,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德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篇(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特点,这就为办好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很快,在新形势下,在抓好高等职业教学的同时,如何抓好高职德育,为社会培养出具有高职特色、社会认可、企业欢迎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技能复合型的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德育在商职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等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最为根本,是人的素质的灵魂。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面向社会需求,适应市场需要,为企业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等特点。简而言之,就是有知识、懂专业、能操作、下得去、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不能忽视德育在高职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在注意学生专业技能知识培养的同时,必须注重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道德的发展,高素质的人才,首先要有高水准的道德。合格是前提和基础,实用是条件和要求。道德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技能教育是教会学生做事的本领,做人是成才的前提条件。不会做人就难以成为有用之才。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云南大学校训“会泽百家,至公天下”都讲的是教会学生做人和做事,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如果把学校专业知识教育比做筋和骨,道德教育就是气和神。因此,德育与智育并重,不能厚此薄彼,否则我们培养出的人,有知识,没有教养;有目标,没有信仰;有欲望,没有理想。这样的人不是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要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绝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可以包容的。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高职教育应当把道德摆在首位,在新的形势下加以认真落实,使培养高素质人才不成为一句空话。 

二、当前高职德育存在的主要问厄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德育的重要性和地位从理论上讲,学校领导和教师无一不接受,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总难摆到“首要”位置,难以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往往成为“社科部”、“公共课”部的事,形不成合力,处于“单打一”的状况,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就更难以达到。笔者从教学的实践中感到,当前高职教育重视技能培养,忽视德能培养的情况依然存在,除领导重视程度、师资配备、资金投人等方面摆不上重要议程,空洞抽象的要求多,实实在在的支撑少以外,高职德育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四个不到位”。 

    1.认识不到位。确立在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首要地位,还需要克服认识上的偏差,走出两种误区。一是要克服那种高职教育就是单纯进行专业知识、劳动技能的职业教育的偏差认识,走出重专业知识传授,轻德育的误区,牢固树立授业首先要传道,教书首先要育人的思想。必须把德育纳人教学的整体规划,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决不能把德育当成软任务、虚功夫,使之流于形式。二是要引导学生克服那种上学只是学文化、专业技能的偏差认识,走出重专业知识学习、轻思想品德修养的误区,牢固树立要学会做事必须先学会做人的思想。 

    2.教育模式不到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多种所有制并存,人们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带来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巨大变化,必然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呈现出双重表现形式,既有明显的进步,又有模糊的困惑;既有竞争意识增强,也有集体主义淡薄,价值取向趋于实惠,奉献和索取等价交换的信条;既有一定的理想追求又有较强的功利主义思想。这些变化,给德育提出了挑战,主要表现在“四差”:一是传统的道德内容、教育观念与现实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二是陈旧封闭的教育方式与开放复杂的社会之间存在较大的反差;三是简单化、机械化的德育过程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复杂化之间有着“逆差”;四是德育目标与培养人才的需求和实际状况之间有误差。这就需要广大德育工作者,面对21世纪人才竟争的时代,与时俱进,顺应时势,建立新的德育模式,以适应新时期培养人才的需要。 

    3.方法不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进一步改革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德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灵撞击的过程,是一种情感的双向交流。长期以来,德育传统的教育方式主要是强调正面灌输,教育者以宣传道理为主,属于“灌输”教育,这样教有其强化效应的优点,但是形式单一,单向传播,联系学生思想实际、社会实际不够紧密,缺乏双方交流,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难以引起学习兴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要改变传统的“说教式”、“管教式”的教育方法。辩证地认识到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提倡“双交流”、“互动式”、“教学相长”,使教育内容通过“载体”,融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只有通情才能达理,这才符合党中央提出的“德育工作要与关心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要求,德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 

    4.教材改革不到位。教材是搞好德育的根本依据,高校德育教材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们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带来价值取向的多样化,给德育也提出了挑战。高校德育不尽如人意,教材改革跟不上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特别是高职高专的教材显得更突出,德育教材不像工科教材,成型成熟。因此当前摆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是要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谈到关于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时指出的:“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目标要求,下功夫编写出适合高职高专学生实际的教材,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既不能丢“老祖宗”,又要赋予德育新的时代内容。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对策 

    德育的地位作用,“教书育人”的道理一直在强调,几乎无人不晓,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始终摆不上重要位置,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流于形式和口号,时而德育变成“附加搭配教育”,德育中存在的问题也就不能集中力量去研究解决。笔者认为,确立德育在高职(高专)素质教育中重要地位以及解决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就要建立一个机制,处理好三个关系,做到三个结合。 

    1.建立一个机制。要把德育工作列人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德育与智育并重,建立党委组织领导和全面协调,行政专门负责,部系落实,团委、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同时还应建立起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做到教育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新型的高职高专人才。 

德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篇(7)

胡锦涛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在政治倾向、理想信念、思想观念、道德情操等方面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品质,它决定着人的行为目的和方向。思想道德素质在人才素质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是根本性的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就是帮助人们形成与时展相适应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它是整个素质教育的灵魂。

一、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的一种理想存在状态,即社会内部各个系统之间协调有序,良性发展。它包括:人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不仅指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和谐,更是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即指个体的德、智、体、美等各方面都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个体获得主体性;个人与社会的和谐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社会各阶层、团体之间关系融洽、诚信友爱,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都得到应有的尊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协调有序,人们的精神面貌昂扬向上,社会稳定、团结而充满活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指人们在谋求发展的同时,不以侵害自然环境为代价,遵循人类社会和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维护和发展生态文明。

个体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个体的集合与扩展。社会是由一个个个体组成的,实现个体的和谐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和谐个体是指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个人,表现为思想与自身、个性与共性、自我与他人的统一。社会性是和谐个体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的存在状态总是反映一定社会的存在状态,社会的和谐必然在每一个和谐个体身上得到体现。和谐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是衡量整个社会道德水平高低的尺度,个体的道德素质越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就越高;个体越和谐,整个社会就越和谐。

社会和谐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紧密关系。而社会文明的发展,无论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还是精神文明的发展,又都以全体社会成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和提高为基础、为条件,并且都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为归宿。没有社会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没有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重要条件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提高,以及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思想保证

思想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可以使人们很好地调节个人与集体和社会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思想道德素质是人最根本的素质,高素质的人是和谐个体的主体,和谐个体是和谐社会的主体,人的素质高低决定着个体和谐的程度,也决定着社会和谐的程度。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教育如何做人,树立崇高理想,培养高尚情操。以此为核心,从根本上扭转人生观与价值观上发生的偏差,围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市场经济需要的合格人才这个中心,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及国情教育,使人们认识到国家前途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增强社会责任感。

今天,党和国家之所以要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战略就是因为和谐社会其内在的道德意蕴要求人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人类生产和生存环境,以优良的道德品质处理社会发展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崇高的思想境界为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和资源,而这一切需要建立在人们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基础之上。俗话说: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谐个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思想道德素质是和谐个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系到和谐社会这一重要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因此,必须不断加强人们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将其培养成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的和谐个体,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思想保证。

(三)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素质中的核心素质,是其思想意识的集中体现,是一个人的灵魂。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既是治国的方略,又是一种治国的理念、社会发展的理想。作为一种治国理念和社会发展理想,和谐社会的标志和最终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是人类活动的产物,离开人的活动就不可能有社会发展的历史。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从一个特定的角度看,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体系中,人的发展是其理论的核心观念。马克思以人的发展为尺度考察社会的发展,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把社会进步概括为“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和“人的自由发展”三个历史阶段,并且把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描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是历史发展进步的标志。因此,在和谐社会里,人的和谐发展是其标志。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任务:“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行素质教育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防止教育的片面性,尽力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要不断创新其途径

德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篇(8)

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宏观背景下,党中央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宏观战略。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创业教育实施意见》),将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促进高校综合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创新创业的重要举措[1]。2016年12月,中央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要求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本文试图根据党和国家对高校创业教育的要求,对照反思目前高校创业教育中的不足,提出建立“立德树人”“融入式”的创业素质教育体系的构想。

一、创业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现状

(一)创业素质教育研究现状。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首届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提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要使毕业生“不仅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创业教育之父”杰弗里蒂蒙斯认为,创业教育肩负着“设定创业遗传代码,以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的使命”[3]。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强调创业素质是受教育者必备的素质,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通识教育[4];是广谱的[5]、全校性[6]的,应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专业教育[7];应由小众向大众突破[8],既要倡导创办新企业,也应倡导岗位创业[9]。但是,国内创业素质教育研究更多关注的是创业素质中的智力素质或业务素质,对创业素质教育“育人”功能关注不够,尤其缺少对“德育”的关注。研究创业素质教育中的“育人”功能的成果很少。而通常地,人们认为创业人才需要敢于突破常规、有强烈的机会意识和竞争意识、强烈的逐私利(个人或企业盈利)动机。但素质教育通常被理解为要培养的是又红又专、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中国的“红”“德”更具有舍己为人、舍私为公的内涵。这样,在创业教育中讲“红”“德”似乎自相矛盾。创业教育与“立德树人”能否同向同行?创业素质教育尤其是创业德育教育如何实施?这是思政教育和创业教育共同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二)创业素质教育实践现状。众所周知,我国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书本轻实践、重专业轻育人的倾向,“思政教育孤岛、德育教育说教”问题严重,素质教育成效甚微。同样的,当下我国实施创业教育的大多数高校所秉持的理念也是“教会学生创办企业”,重视“发财之术”,教育对象狭窄、教育内容狭隘、教学主体狭小。创业素质教育尤其是创业德育教育处于一定程度的缺位状态。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创业者只能从失败中习得“创业之德”,从漫长的创业实践中习得“为人”的重要性,创业者成长的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巨大。许多创业者的失败,或者败于缺乏抗挫折的心理素质,困境中无法坚持;或者败于创业团队合作意识薄弱,难共患难,又难共享富贵。更有甚者,为一己私利,拉关系走后门、坑蒙拐骗、偷税漏税,游走于法规法纪的边缘,最终锒铛入狱。创业教育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对学生精神面貌、价值观取向、人生态度的积极影响,不能对学生的消极、懒散,心理脆弱等状况起到遏制作用;不能有效阻拦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潮的蔓延。而且,一些“成功”创业者的穷奢极欲、纸醉金迷,助长了不良社会风气,进一步毒害了社会风气和青少年的心灵。

二、创业素质教育当立德为先、育人为本

(一)取财有道:处理好创业教育中的“财”“德”“才”关系。不论是自主创业还是在岗创业,都需要具备诸多的素质与才能,创业之德是创业素质的灵魂。《大学》有言:“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左传》云:“大上有立德。”蔡元培先生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对于创业者而言,应该立德为先,德才兼备,方能成就大业。反过来说,如果创业者无德,则其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助其成大恶。鉴于大多数创业者迫切希望“发财”、创业教育偏向培养“发财”才能的现状,笔者认为,创业教育尤其要重视“立德”,教育学生正确处理“才”“德”“财”的关系,明白成小事靠才能、成大事靠品质和德行、觉悟决定高度的道理,明白立德才是“成才之基”“生财之道”。对大学生进行创业者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保障创业精神向“善”发展的关键,是提高创业者创业成功率的重要保障。应该以提升创业者品德为先,加强创业素质教育的“思政”“育人”功能,以创业成功案例教学、创业精神教育丰富德育和思政教育,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将“立德树人”全方位贯穿于创业教育的始终。(二)育人为本:坚持创业素质教育的初衷。1.明确创业素质教育的内涵创业既创办新事业,不仅包括创办新企业,还包括岗位创业,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精神或能力,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5]。创业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人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品质、创业能力等的综合素质教育。一方面,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是素质教育中的基本构成部分。因此,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要“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另一方面,创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才,“育人”是创业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创业教育的初衷。高校创业教育要承载综合素质教育职能,包括思想觉悟和道德情操、创业和专业知识能力、身心素质等多个维度(如图1所示)。2.树立创业素质教育理念首先,创业教育要使“在岗创业”的理念深入人心。创业的本质是“创造服务社会、成就自己的事业”,创业包括“在岗创业”,而不限于“创建属于自己的企业”。“在岗创业”是“自主创业”的孵化器,二者相辅相成。创业教育要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立新的公司、企业,但更要倡导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岗位上寻找机会、把握机会、创造属于集体的事业。其次,创业教育应为全员创业素质教育。创业素质是全体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应仅限于面向“准备自主创业者”。创业教育成效的评价标准应该注重所有学生的创业素质水平,不应该过分夸大“自主创业率”的权重,也不只是体现为毕业校友中企业家的多少。切实提高全体学生的创业素质,必然会产生更多的在岗创业,也才可能提高自主创业的概率。再次,创业教育应该融入大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创业教育的形式不能限于“创业导论”等课程或若干“创业大赛”活动,而应该贯穿于各类课程和各种校园活动。创业教育应该融入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创业教育的提供者不应限于专职创业课教师、“创业指导中心”或“创业学院”,而应该是全体教师和所有教育教学机构。第四,创业教育要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创业之才。创业之才要有创办新事业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研发、生产、销售和质量提升的知识和技术等专业能力;也要有创立和经营新企业的能力,包括创业机会的识别和把握能力、统筹规划能力、筹资融资能力、新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创业能力;既要有创业精神,包括创新意识、机会意识、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和艰苦奋斗、勇担风险、百折不挠的心理品质,还要有创善业、创伟业所需的理想信念、政治觉悟、道德情操、文化素养和身体素质。(三)立德为先:牢记创业德育教育的核心使命。创业精神教育与德育是辩证统一的。从人的行为模式来看,动机是行为的基础,行动是能力发挥的前提。因此,创业精神是创业技能学习和发挥的基础,在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之间,创业教育的核心任务在于培养创业精神。我国创业教育必须以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提升学生创业综合素质为宗旨。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引导学生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传授创办新公司孵化新企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学习优秀企业家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精神,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精神,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的精神[10]。因此,创业教育与德育教育都是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思想觉悟、法律意识、生活态度、健全人格、审美能力的综合素质教育,创业教育应“立德为先”,将“立德”作为创业教育的核心任务,树立正确的“是非”“公私”“大小”“成败”观念:第一,是非观。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付出才能有回报。创业者的是非观要回答的是“为什么创业”的问题。“创立自己的企业,获得经营的回报”,这是很多人创业的初衷,无可非议。然而,创立怎样的企业、如何获得回报,却涉及创业者的是非观、善恶观。如果仅仅是为了获得经济回报,就可能有人不问是非、唯利是图、损人利己、违法犯罪。“企”字由“人”和“止”构成,可以理解为“止于人”,即企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美好生活。如果是把创办企业视为“创造一份对人类社会有价值的事业”,则该企业必然是合法的、良善的,这种事业才可能获得社会的认可、客户的青睐,也才可能持续发展、基业长青。所以,对于任何创业者而言,必须“先论是非,再谈创业”。创业德育教育要教育学生自觉依法合规经营、诚实守信,主动抵制逃税漏税、走私贩私、制假贩假、污染环境、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不做偷工减料、缺斤短两、以次充好、损人利己的亏心事;教育所有的学生自觉遵守道德底线、遵纪守法。第二,公私观。自主创业的最主要激励通常来自于股权、分红、上市等经济利益,这本正常。然而,出发点不同,事业发展的路径和结果可能就完全不一样。墨子《商之道》有云:“我有利,客无利,则客不存;我利大,客利小,则客不久;客我利相当,则客久存,我则久利”。如果创业的目的只是为了一己私利,缺乏对用户需求和职工的真正关切,企业也不会有真正持久的创新动力。“公司”成功的真正秘密在于“公”,只有创业者抱着一颗公心,才能团结带领团队;只有产品和服务是为了公众利益,才会得到市场认可;只有合理共享公司利润和利益,员工才会齐心协力。创业公司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上市,而上市公司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就是使广大股民受益,如果只是为了创业者“股票变现”,则必然出现公司合伙人“上市即散伙”的现象。所以,创业教育要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员工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11]。不论自主创业还是在岗创业,都需捋顺公私关系,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的回报,这才是创业的内圣外王之道。第三,大小观。德有大小,区分小德与大德,不断培育大德,对于事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小德可以成就小的事业,而大德才能成就大业,企业的德行和企业家的德行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高度。指出,“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11]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使命感、责任感是创业的根本动力所在。“‘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11]。古人说,“厚德载物”,“物”者,万事万物也,因而可以说,“厚德载业”。随着事业的发展,权力、财产、影响力不断扩大,创业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品德修养,否则,“德不配位,必有殃灾”,于人于己都不利。因此,创业教育要承担起“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良革命传统、形势政策、守法诚信教育培训”[10]的责任,引导创业者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第四,成败观。创业可以产生创业的激情和成功的收获,可以带来自主、自由的喜悦。然而,创业艰难,创业成功者寥寥。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受视野、经验、资金、社会资源等的制约,其创业,不论是自主创业还是在岗创业都更为困难,因而必须树立正确的创业成败观。创业遇到困难,要坚定信心、迎接挑战、奋发图强。创业遭遇失败,要辩证对待,视失败为成功之母,在创业中学习,充分认识到创业的磨砺和失败对个人成长的意义。要对创业之艰难有充分的估计,敢于面对创业失败可能带来的痛苦,要对失败的责任有足够的担当。当然,任何创业者都应该通过创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实践,尽量减少自己创业给他人和社会带来的损失和伤害,这是“创业之德”的最基本要求。创业成功,则要居安思危、自强不息,不忘初心、谦虚谨慎,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竞争意识。同时,要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勤俭节约,反对享乐主义,力戒奢靡之风。

德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篇(9)

一、和谐社会的理念对高职德育工作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一个富有时代意义的新课题,对于发展了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正如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确立,不仅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且为新形势下高职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思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如何,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能否顺利实现的带有全局性的战略问题。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所指出的: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和谐社会理念下高职德育工作的回应

当代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成员,人们不仅注重他们的知识与能力水平,更注重他们的道德水准,他们在工作中的道德修养反映出他们在高职所接受的道德教育水平。

(一)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提高高职德育的和谐度。

德育工作者要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力加强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群体之间的和谐关系。只有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而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必须首先保证自身的和谐,因为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又是自然与社会和谐的产物。所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又是高职德育的最终目标。人的全面发展以个体的综合素质提高为基础,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首先必须使其各项素质和谐发展,促进学生智力、体力、思想道德等方面获得极大提高。由此可见,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其各项素质均衡发展,而不能弱化甚至忽略其中任何一项素质的培养;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积极引导学生不断完善个性,而不是压抑甚至扼杀个性,限制人才的发展;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唯师是从的旧观念,建立起互相尊重、信任、理解、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学生获得自尊、自信的情感体验,最终提高学生自身的和谐度,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维持学生的身心和谐。

当代大学生要成为和谐发展之人,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和善于处理日常生活及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当今社会,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困境、家庭环境和社会语境的影响、激烈竞争带来的压力、生活节奏的加快、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多元价值观的冲突、利益格局的调整、贫富差距的拉大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者占16%至25.4%,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容乐观。在这些大学生身上,高知识的光环与不健康的心理并存,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必要,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大学生心理特点,遵循教育规律,研究制定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工作评价与督导指标体系和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评定量表,开办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骨干教师培训班,开展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监测试点工作。

高职要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咨询队伍,选择有效的教育途径,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提高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同时提高心理素质;并开设心理健康系列选修课程,向大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同时搞好心理咨询与服务工作,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导学生强化心理素质。

孔子在《论语》中谈到教育思想的因材施教,现在学生的个体差异比较大,性格迥异,这需要以因材施教的思路关注。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智力因素的差异表现为学生个体的智力特点及智力发展水平的不同;非智力因索的差异表现在情商方面的差异和兴趣、理想、动机、意志、气质、性格方面的差异。此外,大学生个体在思想政治水平、生活方式、民族习惯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德育工作必须正视差异的存在,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从而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健康人格。

(三)完善德育教育体系,建立和谐的德育机制。

高职必须对“两课”教学、学生工作、校园文化、社会实践进行积极的探索,通过加大投入,优选载体,协调运作。构建起适应时代要求的德育教育体系。完善的德育教育体系包括德育教育内容体系和保证体系两个方面。高职德育教育的内容体系,应该以“两课”教学为主渠道,以学生工作、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为重要补充。所以,在德育内容体系建设方面,必须加强“两课”教学,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主渠道”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强化学生工作,把日常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补充,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德育教育主要载体的功能;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德育教育的延伸,使德育认知和德育实践很好地统一起来,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持续性。领导重视、环境优良、队伍精干是德育教学全面展开、德育教育全面实施的重要条件,只有建立德育教育保证体系,才能真正形成全员育人的德育氛围,使德育教育收到实效。这需要高职完善有效的领导体制,确保“两课”教学的有力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构建和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确保德育教育形成合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过硬的德育工作队伍,确保德育教育的良好效果。

当前高职德育工作效果差强人意,德育工作机制存在问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从长期的德育教育实践来看,和谐的德育机制应该是一个相互衔接、补充、协同、配套的德育机制,应该是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服务、关心、教育、引导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并坚持个性化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德育机制。和谐的德育机制可以表述为:组织―主题―载体―评价。就组织而言,成立一个能够使德育教育的各种载体相互衔接、补充、协同、配套的指导性组织机构,起到协同、指导、检查的作用。主题应包括永恒主题和阶段主题两类,学风、诚信、健康人格教育应该是我国德育工作的永恒主题,阶段主题应根据工作需要和形势要求进行制定。德育载体包括“两课”教育、教书育人、管理育人、辅导员思政活动、党团组织、班级文化、校园文化、校园环境等众多形式,各种载体有各自的特点和功能,但均是品德教育和养成的工具和手段,共同承担培养学生德育素质和全面发展的任务。任何工作机制都离不开评价,评价是德育机制的很重要的一个程序。在启动评价机制时需要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中注重定性、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为主,同时对于评价结论仅作为参考性依据。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

和谐的德育过程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过程,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除大师、大楼外,主要就是其文化环境,真正的大学应该是探索真理和自由成长的最佳处所,在这里充满着对人的价值与意义的理解与尊重,能够使置身其间的每个人感受到充满内心的庄严和被净化了的自我超越感,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科学理想信念的树立,道德情操的陶冶,文化素质的提高,昂扬向上精神风貌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面。良好的、富有个性的校园物质文化能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即环境育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们的教育应当把每一堵墙都说活。”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校纪校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管理、宿舍管理、奖罚等各种规章制度。校园制度文化体现在学校的日常活动、人际关系、教育观念、课程与知识、教学方法和技术、学校管理结构、发展规划、教育组织形式、传统习俗,乃至师生的心理氛围中,校园制度文化在构建学校和谐校园文化和和谐德育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规范师生行为、塑造高尚人格、培养高雅文化三个方面。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外的所有精神活动所形成的成果,主要是指学校领导和师生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最高目标。和谐宽松的文化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把外在要求内化为对学校师生的自我要求,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形成无形的强大精神动力,使学校的凝聚力得到最好的体现。所以高职必须不断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重视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唱响和谐主旋律,创造适宜师生发展的和谐育人环境。

三、结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高职作为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肩负着为祖国培养各类高级技术人才的重任,就必须在高职德育工作上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从而使之成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协调发展的“和谐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技能基础和思想保证。高职的德育工作者,尤其是“两课”教师应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认真探索高职德育工作的改革创新和长效机制,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人才作出贡献。

德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篇(10)

人的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必须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当代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状况,不仅是当前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而且对我国社会未来社会面貌、民族精神有着决定作用。现在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他们思想积极健康向上,关注国内外的时事大事;时刻关注自身的发展;不断增强自强、自立、自信意识;具有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传统的伦理道德、审美情操在青少年头脑中的地位越来越弱,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部分青少年动辄离家出走,动辄打架斗殴,动辄跳楼自杀,学校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的思想道德的前沿阵地,上述种种现象为当前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艰巨任务。

一、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德育观

不同的德育观念,会产生不同的德育手段,造成不同的德育效果。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首先就要树立现代德育观念,其核心就是形成以人为本的科学的德育思想,以便不断吸纳全人类的优秀文化充实我们的德育实践,使德育不仅有中国特色,而且能够走向世界,既能促进社会的繁荣,又能使人得到心灵的净化。

(1)树立开放性的德育观。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也是其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这期间学生既受到来自学校内部的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学科的教育,也受到来自学校外部的各种社会活动的教育;而且,学生所受到的教育既有理论教育,也有实践教育。可以说学校和社会生活中所有的美好事物均能使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树立开放性的德育观念,才能使德育立足当代,着眼未来,才能不断地以优秀的、丰富的德育信息充实德育内容,快速培养现代人才。

(2)树立培养青少年人文精神的现代德育观。从一定程度上讲,德育是通过塑造人的精神来展现社会风貌的。因此,德育必须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通过教育使青少年具有与现代化建设相一致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具备现代人应有的人文精神。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理解、尊重青少年,重视青少年的个性发展,尤其要提高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树立分层次教育的系统性现代德育观。青少年的思想觉悟有层次之分是一个客观现实。这是由现阶段的经济、文化状况所决定的。它要求德育必须要区别层次,因材施教,使处于不同思想层次上的青少年都有所提高,以缩短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水平与德育要求的差距,增强德育亲切感、真实感,突出德育的系统性、科学性、真理性,增加德育的现代色彩。

二、构建德育目标体系

作为素质教育中的现代德育,它同样要促进人的品德充分地、自由地、独创地全面发展。因此,现代德育就应该用科学的方法论,去开启人的智慧,不断地挖掘高品位的人脑资源,并将知识内化为人自身的素质。培养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德、健康的情感等,诸如理想、道德和责任感、同情心等,促进和保持人的心理健康、平衡,乃是现代德育的重要目标:品德认识、品德实践能力和自我品德修养能力的培养也应成为学校德育目标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三、调整、充实德育内容,实现德育内容系统化

作为德育工作者,必须解放思想,高瞻远瞩,将学校德育目标纳入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德育工作要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德育工作要“依纲靠本”,不断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1)要抓好德育的“双基”教育。《学生守则》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必须作为重点。只有抓好品德养成教育,才能把如何做人的教育落到实处,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素质。

(2)充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德育内容。德育内容必须改革,要使学生认识到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统一,社会发展与个人奋斗的统一,教育学生在努力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要创造精神财富。德育内容必须体现出重视培养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平等竞争意识和艰苦创业精神,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3)坚持优良传统教育。进行国情教育,不能只讲地大物博的一面。必须使学生明白,由于我们人口太多,人均占有资源不多,因而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还要开展艰苦奋斗教育,引导学生知难而进,开拓进取,反对不顾条件的高消费。同时,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缅怀老一辈革命家艰难创业的事迹,学习他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贡献毕生精力的崇高精神。

上一篇: 小学语文教学参考 下一篇: 对土木工程的理解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