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融资现状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8 17:08:24

民营企业融资现状

民营企业融资现状篇(1)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在我国已经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却严重滞后,民营企业得到的金融资产所占份额比较小,民营经济融资难的问题未得到解决。

一、目前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及问题

(一)直接融资渠道堵塞

在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体系中,适应中小企业融资需要的小资本市场还没有建立,私人权益资本市场连接资本供给方和需求方的渠道尚未沟通,长期票据市场发育程度很低。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十分成功的私营企业要想利用上市或发行债券、商业票据融资也极为困难。另一方面,即将出台的二板市场因受各方面条件限制,将不可能成为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

(二)银行贷款期限结构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在现有间接融资体系中,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期限通常在1年以内。由于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尚未到位,加上银行担心长期贷款带来的风险,几乎还没有一家银行向个体私营企业真正开放基建和技改贷款科目。因此,民营企业从银行获得长期资金基本不可能。为了满足长期资金周转的需要,一些企业不得不采取短期贷款、多次周转的办法,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更为重要的是,现有融资渠道根本无法满足个体私营企业二次创业和进行技术改造、开发高科技项目的资金需求。特别是一些企业经过多年发展之后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在追求更高更大目标时,遇到的资金困难仅靠短期贷款是无法解决的。

(三)非正式金融部门仍是民营企业解决创业和运作资金的重要渠道

基于民营中小企业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满足资金需求的现实,在一些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非正式金融活动便应运而生。尽管监管部门严格限制各种形式的民间融资活动,对民间“乱集资”活动严加取缔,但民间金融活动的客观存在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的创业资金不是来自正式金融部门的,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很少得到金融部门的支持。到目前为止,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仍然是自我融资和非正规渠道融资。这些非正规渠道的融资方式大体有以下几种:

1.民间借贷。尽管金融监管部门控制严格,但民间借贷市场不仅一直没有停止活动反而十分活跃。由于民间借贷基本保证了每月1%的利率水平,在许多城乡居民都将手中的资金投入到这一市场上,从而保障了民间金融活动的资金来源。原爱多集团就是由于缺乏技改和生产营运资金,而向国安集团拆借,而最终导致无法按时还款被以票据欺诈罪,导致昔日的标王爱多在一夜之间崩塌。

2.拖欠货款。目前大企业拖欠小企业货款、企业之间相互拖欠的问题相当突出,有的企业甚至全部依靠拖欠占用货款来周转资金。这种融资方式不仅使社会债务链问题更加严重,也导致了竞争环境和信用状况的恶化。

3.私募股本。在政府决定设立创业板市场之后,一部分民营企业家利用人们抢创业板上市第一批行情的投机心理,以募集股本的方式筹集了不少资金。据估计,这一块的资金量至少有100亿元左右。著名企业家孙大武由于企业发展需要资金,而在银行申请融资无门的情况下,转而在民间进行大规模私募资金而锒铛入狱的。

4.相互担保。几年前民营企业之间的相互担保比较盛行,但是由于风险很大,绩优企业已经不愿意为他人承担连带责任。目前在实践中出现了互保加债转股的新形式。即被担保方将企业股权作为反担保品抵押给担保方,一旦被担保方无力还债需要担保企业代偿时,担保方对被担保企业的债权即转为股权。这种融资方式由于需要综合考虑担保企业的发展战略,在实践中尚不普遍。

二、造成民营企业融资现状的原因

(一)所有制歧视仍不同程度存在

据调查,我国除了浙江地区因历史和文化的特殊性使得民营经济得到普遍认同外,其余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对个体私营企业的歧视现象。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和传统意识的影响,金融部门的“恐私”心理相当普遍。一些地方反映,同样数额的不良贷款,贷款对象如果是国有企业,银行工作人员可以不承担责任,如果是私营企业则可能被司法机关追究。出于对贷款责任的担心,信贷人员在具体操作中就十分谨慎,表现为尽量限制对民营经济的贷款数额,贷款手续繁杂、抵押条件苛刻,对抵押品要求过严、抵押率过低。有的私营企业反映,争取一笔贷款往往要花费多达半年的时间,由此贻误商机的事例不在少数。江苏中大工业集团自有资产5.5亿元,年销售额达10亿元,曾被农行总行评定为优质企业,授予5000万元的贷款额度,但是在操作中农行营业部却仅允许其贷款3000万元。

担保公司和各类基金杯水车薪。目前,上海有私营个体企业34万多家,而近两年来,中投保上海分公司、技术交易所、创业投资公司以及区县各类担保基金总共只为2000多家企业(含国有、股份制企业)提供了融资服务;到20*年初,*市通过各种担保途径获得的融资贷款仅占5%左右,其中小企业所占比例仅为30%。换言之,小企业通过担保途径获得的贷款仅占全部贷款的1.5%。此外,各地普遍反映由于担保基金不能规避自身风险,因而在运行中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在担保审查、反担保要求等方面都过于严格,手续也相当繁琐。这不仅加大了企业负担,而且往往贻误了商机。

(二)从运作机制上看行政性力量大于市场力量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注意到,目前已出台的政策和办法主要是靠行政力量推行的,政府的色彩比较浓厚。在有的地区,由于财政层层出资组建担保体系,贷款甚至需要得到区县镇财政所的审批,由此引出了不少扯皮现象。在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上也存在类似问题。风险投资公司由政府出资组建,政府派人经营,这种运作方式在本质上是违背风险投资活动客观规律的。不可否认的是,在金融体制和融资制度很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运用行政力量着手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种现实的选择,无论是出台担保政策还是开展风险投资活动都会使部分民营企业得到实质性的支持。但是问题在于,由于政府财力有限,这种以政府财政资金为保障的政策不可能是普惠性的。因此,这种做法会形成新的不公平,为政府官员造就新的寻租机会。此外由政府来亲自配置资金,其配置效率必然低下,因为官员或准官员们不可能像私人投资者那样熟悉市场和企业。

(三)从政策构成看缺少战略性、系统性设计

目前,各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普遍存在着缺少配套措施、可操作性差等问题。例如担保机构的税收、后续资金注入、风险准备金等问题均未解决,担保机构散布在各个层面而不成体系;搞风险投资则只是拨出财政资金设立基金和成立投资公司,风险资本的市场化筹集机制、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等必需的前后环节尚未建立;《公司法》《证券法》《保险法》等法律陈旧,政策与法律多处出现矛盾;能够提供有效服务的中介机构严重欠缺等等。由于可操作性差,不少政策只是停留在文件上,并未得到很好的执行。

从国有商业银行的角度看,国有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导致对民营企业服务难。首先,因为国有商业银行长期担负着为国有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任务,把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大型企业等作为服务重点。而对民营企业普遍采取歧视态度,即所谓的所有制歧视。其次,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注重稳健性、集约性和效益性,不愿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第三,国有商业银行的机制缺乏灵活性。信贷经营体制改革后,上收和集中了贷款审批权,提高了对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贷款门槛。

证券市场基本上未向民营企业开放。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主要是重点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融资,基本上未向民营企业开放。我国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得少于5000万元、公司经营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改革的政策、从严控制一般加工业和商品流通企业。而绝大部分民营企业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与公司法规定的上市条件相差甚远,自然被股票市场拒之门外。与股票市场类似,我国债券市场也基本上未向民营企业开放,大部分民营企业不具备发行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的资格与条件。如企业规模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同时还要求债券发行企业有实力雄厚且信誉很好的机构作担保等等,这一系列条件使很多民营企业“望市兴叹”。

当然,与其他经济形式的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具有抵御风险能力差、融资费用高、金融机构信息搜集困难、贷款的抵押和担保较难实现等融资特点,也不利于民营企业的贷款融资。

[参考文献]

[1]黄丽华.浅析民营企业融资问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民营企业融资现状篇(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新性的提出了“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和“实行政企职责分开”这一思想,并由此衍生出了同一种所有制企业可以采用不同的经营方式的理论,民营企业应运而生。在此后三四十年的发展中,民营企业表现出了相当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性,优化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国家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颇为关注,出台了一系列的有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利好政策。比如说从1997年至今,人大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法律法规,明晰完善巩固了市场主体的产权;进一步深化了金融体制改革;明确了商业性金融机构经营目标;加强了国家对国民经济调控能力。

近期来看,民营企业虽然发展势头似乎一片大好,但从深层次的体制结构来说,若想要让民营企业不断可持续发展,现状仍需改善。民营企业有很多难以回避的发展问题,而在种种问题中最亟待解决的就是民营经济融资问题,现代经济学家对民营企业融资难的一般解释是信息不对称;融资成本高,中小民营企业负担不起;政策歧视问题;抵押担保问题;以及中小企业自身的不足。

那么,该怎么做才能使我国的民营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呢。在笔者看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一、明晰民营企业产权

这是发展民营企业的核心所在。现状来看,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产权明晰这方面问题颇多,使得企业开展微观经济活动的重要环境存在缺陷。因为产权不明晰,企业所有者会向银行肆意贷款,在企业发展情况不佳的情况下,部分所有者会选择卷款逃跑(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帕菲克健身场所)。这种行为会降低银行对其他民营企业的信任程度,真正需要贷款的企业无法拿到资金,降低社会的生产效率。产权的不明晰也会使企业向银行虚报利好信息以图拿到贷款,但实际上,很多活动都是不理智或者风险很大的,失败之后也没有相关法规对其进行严厉处罚,因此很多民营企业更加有恃无恐,进一步的恶化了民营企业融资环境。

1.政府必须完善对相关发面法律制度的完善。我国因为提出法制的时间较晚,发展时间也较短,法律规章大多杂而空,很多只有说明什么不可做,却很少有规定如果违反了法律会得到怎样的处罚;即使有,处罚力度也较轻,不能起到警戒不法分子的作用;法律应该细化,配套相关的处罚措施,这样才能降低不法分子趁机钻空子的可能性。国家现在提倡的建设和谐社会,在笔者看来,仍是“仁治”的一种表现,在现在的社会仅靠道德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一种更加强制性的法律手段来规范我国的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

2.改变民营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应该提倡民营企业使用有限责任制或者股份公司的所有制形式,这两种形式都能较好地明晰民营企业的公司产权,也能更加好的却定所有者的义务和职责;在这时,企业不为一人单独所有,拥有股份的人都会对企业的运行发展进行监督监管,大大降低企业不诚信行为的发生概率。但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小民营企业向这两种所有制转变仍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就是中小企业资金较少,而这两种所有制在资金方面入门门槛较高,在这方面,国家可以适当的降低设立有限公司的资金门槛,逐步根除中小企业所面临的产权障碍。

二、整合民营企业融资机构

民营企业分布具有很大的独特性,有些民营企业地域性较强,同类企业密集度大,这也进一步加大了融资的困难程度,能且愿意为民营企业提供贷款的机构一般较小,水平也参差不齐。这些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一般是民间金融,拿浙江来说民间金融来说,其中包括民间借贷;商业信用;轮会;银背;私人钱庄;农村基金会;农村信用社;企业集资;典当;票据贴现市场。这些机构分布零散且规模较小,难以满足民营企业融资的基本需求;它们以自有资本为主,呈现单笔规模较小,生产性用金为主,规模与银行贷款呈正相关,还款方式多样化的特点。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民间融资机构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有着正面的促进作用,它们拓宽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缓解了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困境;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了融资速度。但相对的,它也存在着一些负面因素,这种民间借贷资本的利息一般较高,企业向银行融资无门从而转向民间资本,又承担着民间资本高额的利息,这加重了企业的生产负担;风险极大,埋下了社会不安定因素存在的可能性。

民营企业融资现状篇(3)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原因分析融资对策

一、民营企业融资的现状

我国企业融资难,难在融资渠道不畅,难在可供企业选择的融资方式不多。我国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是银行贷款,只有少数企业可到资本市场融到资金。融资渠道的单一不仅制约企业的发展,而且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很大的压力和风险。自2005年起,中央政府已从财政资金中拿出6.5万亿元资金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但是截止2008年底,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仍然高达25%。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旧的未消化,新的又不断增加,其深层次原因是我国企业融资市场格局的不合理,企业融资渠道过于单一狭窄,众多的企业将融资的负担都压在商业银行的肩上,从而导致商业银行决策极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和干预。因此,金融机构在提供贷款是更多的去考虑借贷风险和风险规避,从而导致了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同时我国经济中涌现出一批区域性的中小金融机构,本来应以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为己任。但在实际中,这些金融机构在业务发展上与国有金融机构有趋同的趋势,不能真正面向民营企业,存在一定的信贷歧视现象。很多中小金融机构将大量资金上存或购买国债,对急需贷款的民营企业却不予支持。另外,我国地方金融机构特别是农信社已成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力量。地方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没有建立,实际资本充足率偏低,在支持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有心无力的局面。

民营企业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补充成分,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中国经济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民营企业,在金融支持方面却遇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客观地说,为了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的问题,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都下了很大的力气,也出台了一些具体政策措施,但是,从实施效果来看,这些措施往往是治标不治本,治短不治长,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现实表明,民营企业融资难表面上的反映是渠道狭窄,而深层原因则是各方面的体制和制度问题。因此,仅靠出台一些政策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制度调整,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角度出发来综合考虑民营企业融资发展的问题。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途径。

二、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的途径

1.不断完善和发展民营企业的外部经济环境

(1)调整和完善银行体系,加强安全管理。现有中国商业银行体系中仍然持续了国家银行高度垄断的局面,民营中小商业银行数量严重不足。这种畸形结构,不仅严重降低了融资效率,影响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且加大了金融风险,并使风险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应该创立金融社区服务模式(如农村信用社),使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的服务深入到当地众多的个体私营企业,形成企业与金融机构“双赢”的局面。

(2)扩大市场准入领域。一方面,要全面检查有关民营投资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认真清理限制民营投资增长的不合理规章和收费。凡国家、省、市已废止的和不利于民营投资的规定和办法要坚决废止,彻底清理各种行政性收费。对企事业单位的行政性收费应坚决取消,对确需保留的收费在经过测算后实行一次性、“一门式”收费,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纳入财政预算;对取消和保留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要进行公示。另一方面,要改变行政审批事项多、手续繁、透明度低的状况,对非政府投资项目原则上实行登记备案制。

(3)系统地调整有关制度,努力改变对民营企业的错误歧视。

①实行同等待遇。在国家金融、财税、土地、技改等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要取消不同经济政策的制定,做到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对各类市场主体都必须履行法定职责,制止凭借审查、审批或核发许可证的行政管理职能,向民营企业收取部门管理费和不公平、不合理行为。

②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政府应进一步改善对民营企业融资的服务,出台相应的政策,建立完善的机制,为民营企业融资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在各商业银行设立中小企业信贷部。积极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业务,如创新金融产品,提供理财服务等。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探索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③研究探索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多种有效方式和途径,力争使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得到解决。可通过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大力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相对中小企业来说“门槛”过高,为适应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需要,有必要为其开辟一个合法的股权流通场所,即开辟一个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第二板市场。

④重点扶持中小企业中的高新科技企业。充分创造投资便利,吸引国际国内风险资本投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制定完善的市场监控机制,设立风险投资基金,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问题。

2.提高民营企业自身素质的内部因素

随着1999年把非公有制经济明确写入宪法后,我国的私营经济更加如火如荼。私营经济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民营企业的观念和体制也应该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强化企业凝聚力。

民营企业主必须改变落后的用人观念。(1)民营企业只有让员工的待遇,员工对企业的贡献,两者之间有公平合理的关系,才能有效减少员工因横向比较感到待遇不公而流动。(2)明确企业使命和战略目标。企业使命说明企业存在的目的,也是企业行为追求的价值所在。民营企业通过企业使命和勾画中长期战略目标,可以把员工的目标统一到企业的发展目标上来,并赋予员工美好的远景,增强民营企业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民营企业融资现状篇(4)

本文系2009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号:B006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民营经济不仅是我国GDP的重要来源和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基本途径,同时它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加快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中国文化和社会进步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从总体看,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着民营企业发展受阻、发展状况与其社会地位极不相称的现象,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资金难问题。我们的调查表明,有80%的中小企业受此问题困惑。如何疏通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推动民营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对构建小康与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对南阳市这一典型的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融资状况进行了调研,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期望能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南阳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融资现状

自2002年6月全国人大颁布《中小企业促进法》以来,国务院有关部门出台了包括放宽市场准入、改善金融服务、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完善中介组织在内的10多个配套文件;各级政府也相继制定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2005年7月银监会正式《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这些都为发展中小企业融资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那么,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融资实际状况如何呢?

(一)转变观念,各商业银行积极探索支持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模式。根据银监会的《指导意见》,中国人民银行南阳市中心支行出台了相应的实施措施,各商业银行与金融机构也积极行动。2009年初,四大商业银行逐步设立了中小企业业务服务部,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便利。在此基础上,各银行开展了相关业务,如建行专门为小企业量身打造了一项金融产品――“速贷通”业务;农村信用社制定了服务“三农”与“民营”、“小额、流资、分散”的经营方针;农行制定了《小企业信贷管理办法(试行)》,按照“选得准、办得快、管得严”的立意,明确了小企业的认定标准,在准入条件、授权、评级、定价、贷后管理等方面,做了积极的制度创新;工行在公司业务部设置了小企业信贷业务经营管理岗位,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全行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规划制定,组织和管理小企业信贷市场开拓等工作。在组建小企业客户经理队伍、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健全考核制度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南阳市商业银行2007年新增了个人质押、消费贷款和扶持小企业贷款项目,帮助解决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融资难问题,尤其在流动资金需求和技术改造上的资金需求。

(二)总体来看,金融机构对中小民营企业发放的贷款额度十分有限。南阳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拥有70%以上的信贷资金,而对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却仅占其贷款总额的不足5%,而且主要集中在发展成熟期的民营企业。2005~2008年6月,工商银行小企业贷款3笔,金额1,100万元;农业银行2005年累计新放小企业贷款额1,157万元,2006年累计新放小企业贷款额2,690万元,2007年全年累计新放小企业贷款额3,100万元,2008年上半年累计新放小企业贷款额2,500万元。建行与中行基本没有对小企业贷款。农村信用社2006年共有各项贷款150,160万元。截至2007年6月底,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842户,贷款余额94,210万元,占贷款总量的21.75%。来自信用担保中心及中小企业管理局的资料显示,金融机构对中小民营企业发放的贷款额度占其申请额度的5%。

(三)金融产品单调。目前,各家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种类基本一致,以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为主。在抵押贷款上,要求可抵押物仅限于房产和土地。比如,南阳市农村信用社2006年累计发放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130,176万元,其中抵押贷款83,342万元,保证贷款46,212万元,质押贷款622万元,抵押贷款约占50%。保证贷款的形式主要是由政府出资的担保机构的担保贷款和民间担保协会式的互保贷款。2007年上半年,全市已成立担保机构10家,截至2006年上半年,担保机构累计为228家中小企业提供了496笔融资担保业务,担保额5.24亿元,但仍远远不够。一是相对于担保需求而言,担保能力有限;二是担保资金不够充盈;三是互担保机构几乎没有。

(四)准入门槛高。尽管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强化了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部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管理的要求仍高于对大型企业,能符合条件、具有合格资信等级的中小企业为数很少,这实际上将大多数中小企业排除在支持对象之外。对一些有发展潜力但目前状况不太好的企业,由于银行判断不清或缺乏识别能力,这些企业往往受到冷落,或被苛刻的抵押或担保拒之门外。

二、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我们进行了认真总结,并结合近些年来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整体状况,从理性角度对当前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一)“亲大远小”陈旧观念仍然严重。由于金融机构向中小民营企业放贷获得的收益相对较低,而承担的风险相对较高,所以国有商业银行一律实施“在城市、大企业、大项目”战略,将信贷权限上收,市级以下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往往形成有心无力的局面。因而形成了银行挤着向不缺钱的富企业贷款、而缺钱的小企业却无人问津的不良状况。

(二)现行金融体系不健全,缺乏外部充分竞争的环境。一是中小金融机构少。近几年,金融业进行了大规模整合,县级工商银行已撤销,农行、建行全部改为分理处,只存不贷。中小金融机构,如城市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被关停和合并,相应导致了中小企业贷款量的减少;二是民营股份制银行未进入地方金融市场。据了解,除交通银行到南阳不久外,其他如光大银行、广发行、投资银行等在对民营企业贷款方面都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但现在还没有一家进驻南阳。

(三)金融机构处于买方市场。一方面由于政府缺乏金融机构向中小民营企业贷款的相应优惠或保障措施,导致金融机构向中小民营企业放贷有限;另一方面金融机构缺乏竞争压力,贷方市场占主导地位,从而导致符合信贷条件的中小民营企业贷款受阻。

(四)风险规避过于谨慎。在中央银行加强监管,努力使商业银行减少不良贷款的过程中,各商业银行基层行都被其上级行要求将新增贷款中的不良贷款保持到最低限度或者新增不良贷款为零,要求商业银行负责每一笔新增贷款的收回。为回避风险,在信贷决策时刻意突出风险控制目标,对一般企业和项目不愿放款,这都抑制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

(五)信用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目前,全市没有统一的对中小民营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中小企业信用等级无法取得统一确认,很多原本前景好、规范、诚信的中小企业,因拿不出共同认定的资格认定,而无法取得放贷授权。

三、金融机构加大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措施

从实践看,贷款难并不是对所有的中小企业贷款都难,关键是处理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关系。因此,对金融机构而言,通过回避或减少对中小民营企业贷款的办法达到规避金融风险的目的是不可取的。

(一)加强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

1、改变国有商业银行专门为大企业服务的现状。首先,提供金融优惠政策。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货款可以享受一些政策优惠;其次,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信贷制度。商业银行应科学合理地设置面向中小企业的信贷机构,制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措施,并针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特点,不断改革和完善中小企业信贷管理方式;同时,简化流程,下放贷款权限,可以对达到一定经营水平和业务量的基层行,下放一定的信贷权限,减少对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管理层次。当然,还应健全贷款管理责任制,强调风险防范,切实把积极增加贷款和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有机结合起来。

2、扩大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浮动区间,提高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商业银行如果能够灵活利用好浮动利率政策,对自身而言可以增加银行收益,客观上也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在信贷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利用中小企业贷款的利息差可以获得比单个大企业更大的收益。

(二)创新金融产品,改善金融服务。南阳市商业银行在这方面做出了卓越有成效的努力,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创新金融产品,提供多样化金融品种。在做好传统贷款业务的基础上,开展并扩大银行承兑与贴现等间接向企业融资的业务;延伸开拓办理权力凭证质押贷款、收费权质押贷款、不相关联企业联保贷款等多种信用业务新品种。

2、建立与小企业定期联系制度,帮助有潜力的客户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财务制度。

3、加强专业化的人员队伍培训。建立有效培训机制,注重实效和技能培训,以应对小企业贷款风险较大、企业信息透明度低、财务制度不健全、运作不规范的弊端。强化对信贷人员的专业化培训,以提高信贷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对客户的分析能力,以便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贷款做出判断。

(三)整合资源,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鉴于企业征信具有协调各方利益和需要较大投入的特点,由政府组织推动较为合适。一是加强领导。应成立市级信用评价委员会,整合各商业银行、工商信用等信用评价机构的资源,推动统一体系建设;二是开展载体服务。可组建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服务中心,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实行市场化运作模式,为中小企业信用程度的评价提供依据;三是政府适度投入资金,建立信用档案。可以和市级中小在线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完整的中小企业信用档案,方便金融部门和企业随时查询;四是建立健全中介服务体系。应在政府的帮助下建立各种咨询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包括经营、财务、融资等方面的指导,以避免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财务管理混乱的弱点,使其能获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要建立具有独立性,按市场化或企业化方式运作的资信评估和项目评估机构,为中小企业的财务、信用、业绩、发展前景做出公正、合理的评判,以解决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障碍,使银行降低贷款成本和风险,使中小企业能更多地获得银行贷款。

(四)着力建立多元化的信用担保机制。建立多元化的信用担保机制,可以解决小企业在贷款过程中缺乏有效担保这一突出问题,真正建立和发挥担保机构的作用,促进银行机构小企业贷款与担保机构的有效合作。除了发挥政府担保中心的职能外,还可设立市级中小企业投资担保公司,加快担保资金多元化进程的推进,对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扩大担保资本规模、满足更多中小企业融资要求等方面都会发挥重要作用。

(五)改革金融体系,促进金融机构的专业化、多元化。良好的金融体系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我国的金融体系存在着多样性不够、专业性不强以及经营趋同性的缺陷,使其无法全面满足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必须对其进行改革。

1、可成立一些具有鲜明专业性经营范围的金融机构,特别是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要目标客户的银行。这些银行的投资主体可以不受限制,只要经营对象是民营企业就行。目的是从金融机构的建设途径来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从根本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2、组建政策性中小金融机构。一方面执行国家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如,对技术革新、新产品开发和创建新企业提供贴息和资助;另一方面弥补商业性金融的不足,向不能从一般金融机构取得足额贷款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在形式上,既可以单独独立,也可以委托现有城市商业银行开设此类业务,但要保证贷款专项使用。

3、适当发展民间金融机构。同时,要对这类机构加强监管和指导,防范风险,让其发挥自身优势,使其成为国有金融机构的有益补充,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要求。

4、为民营股份制银行进入创造条件。一些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资金雄厚,在对民营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一些大城市都设有分支机构。最近几年,随着南阳经济的快速发展,如广发行、交行、光大银行对南阳市也投入了大量的贷款。政府应对民营股份制银行的进入积极创造条件。

(作者单位:南阳理工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民营企业融资现状篇(5)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成熟,直接融资渠道尚不健全,设置的门槛高,中小民营企业受自身实力的限制 ,很难具备公开发行股票、债券的资格,缺乏直接融资渠道,直接从资本市场获得所需资金的机会很少。因此,间接融资在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金融机构贷款为主,覆盖了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较大面积,加重了中小民营企业对金融机构贷款的依赖,而金融机构贷款融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二)银企关系不平等,资源限制

银行商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银行安全系数不断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普遍追求安全性和收益性。中小民营企业大多经营规模较小,处在创业初期或高速发展中,经营风险较大,盈利能力不稳定,由于信息不对等,银行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信息缺乏足够的了解,对民营企业的不信任使得其不愿意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或限制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数额。在现实中,占全国企业总数90%以上的中小民营企业所获得的来自金融机构贷款资源比例不超过20%。

商业银行建立绩效考核等风险约束机制,以防范和减少信贷风险,目前普遍授信权回收上级银行,严格贷款发放程序和条件,贷款责任人终身追责,若贷款本息不能按期收回,银行工作人员面临严厉的绩效考核、终身催收贷款、开除等追责处罚,因此,基层信贷人员开发中小民营企业客户积极性不高。

(三)金融机制僵化,缺乏创新

银行业、担保业等金融机构机制僵化,创新不足,缺失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和符合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特点的金融产品。中小民营企业正处于创业初期或高速发展中,往往固定资产较少,不足以抵押,贷款受到限制。民营企业抵押物不足,抵押担保条件不符合落金融机构要求,押品抵押率过低是当前民营企业融资、特别是申请金融机构贷款过程遇到的最大难题之一。以湖南某园林绿化公司为例,公司经营业绩良好,既有林权,又有股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但在实践中银行均不能对林权、土地承包权等采纳为抵押或质押物。金融机构对成长中的优质民营企业没有合适匹配的金融产品,使民营企业在银行没有抵押和担保则贷不到款,融不到资,企业往往因此贻误了最佳的商机。

(四)民间融资仍然是中小民营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之一

民间融资主要以高利率的信用借贷为主,目前城乡居民手中可自由支配的闲散资金越来越多,许多资金投入到这一市场上,配套的金融体系建设却未能及时跟上,缺乏正确的引导。为了自身的发展,许多中小民营企业不得不采取短期贷款、多次周转的办法融资,从社会零散个人或各种“地下钱庄”以较高的利率获得借款。民间融资于企业是双刃剑,既是民营企业解决创业和运作资金的重要渠道,也为企业带来了高额的财务成本和巨大的经营风险。以笔者所在的城市为例,2013年年末某私企老板因不堪债务跳楼身亡,娄底民间融资危机由此暴发,民间散户纷纷挤兑,资金无法落实,企业被政府打非或整顿帮扶,企业和借贷个人均遭遇灭顶之灾。

二、改善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对策

(一)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民营企业直接融资

政府从立法层面适时调整和完善法法律体系,为民营企业的金融政策提供法律保障,积极制定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有关政策法规,尤其要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借鉴海外成功经验,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资本市场及地方性证交所,形成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如美国的资本市场就包括了全国性证券交易所、地方证券交易所、第三市场、第四市场、纳斯达克全国市场等八个层次;积极展各类企业债券市场,扩大企业债券品种,为债券市场营造宽松的市场环境。

(二)转变银行运营机制,不断推进金融创新

大力发展面向小微企业的中小银行,完善对中小民营企业贷款的激励约束机制,主要突出对相关服务机构和人员的正向激励,单列中小企业信贷计划,合理分解任务,优化绩效考核机制,引导其加大对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解放思想,大胆自主创新服务流程和金融产品,根据民营企业需求的特点以及风险级别的不同,积极推出与之匹配的信贷产品,从产品出发为中小企业提供可靠、高效、便捷的服务。

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积极拓展权证、抵押、质押、担保种类和形式,比如:林权、承包经营权等,不断完善抵押登记、资产评估、抵押物流转交易等环节,密切加强与担保机构的合作,完善担保与抵押相结合的金融体系,切实解决民营企业抵押及担保贷款难落实的问题。

(三)引导民间资本与企业融资对接

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城乡居民及社会机构闲置资金多,投资渠道少,为民间融资活跃提供了资金来源;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民间资本的需求日益旺盛,并能提供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因此,民间资本完全有潜力成为实体经济的一个重要融资渠道,宜疏不宜堵,要给需求双方创造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进一步满足资金的需求。

民间资本要着力放开市场准入,赋予民间金融合法地位,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和制度,凡是向外资开放或承诺开放的领域都应该向国内民间资本开放,营造公平有序的制度环境,促使民间金融得到健康发展,开辟民间资本成为中小民营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

(四)改善企业内部环境,营造良好的经营格局

民营企业把资本运营策略放到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层面,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打造资金流动畅通的经营格局。

民营企业融资现状篇(6)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在我国已经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却严重滞后,民营企业得到的金融资产所占份额比较小,民营经济融资难的问题未得到解决。

一、 目前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及问题

(一)直接融资渠道堵塞

在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体系中,适应中小企业融资需要的小资本市场还没有建立,私人权益资本市场连接资本供给方和需求方的渠道尚未沟通,长期票据市场发育程度很低。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十分成功的私营企业要想利用上市或发行债券、商业票据融资也极为困难。另一方面,即将出台的二板市场因受各方面条件限制,将不可能成为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

(二)银行贷款期限结构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在现有间接融资体系中,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期限通常在1年以内。由于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尚未到位,加上银行担心长期贷款带来的风险,几乎还没有一家银行向个体私营企业真正开放基建和技改贷款科目。因此,民营企业从银行获得长期资金基本不可能。为了满足长期资金周转的需要,一些企业不得不采取短期贷款、多次周转的办法,从而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更为重要的是,现有融资渠道根本无法满足个体私营企业二次创业和进行技术改造、开发高科技项目的资金需求。特别是一些企业经过多年发展之后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在追求更高更大目标时,遇到的资金困难仅靠短期贷款是无法解决的。

(三)非正式金融部门仍是民营企业解决创业和运作资金的重要渠道

基于民营中小企业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满足资金需求的现实,在一些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非正式金融活动便应运而生。尽管监管部门严格限制各种形式的民间融资活动,对民间“乱集资”活动严加取缔,但民间金融活动的客观存在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的创业资金不是来自正式金融部门的,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很少得到金融部门的支持。到目前为止,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仍然是自我融资和非正规渠道融资。这些非正规渠道的融资方式大体有以下几种:

1.民间借贷。尽管金融监管部门控制严格,但民间借贷市场不仅一直没有停止活动反而十分活跃。由于民间借贷基本保证了每月1%的利率水平,在许多城乡居民都将手中的资金投入到这一市场上,从而保障了民间金融活动的资金来源。原爱多集团就是由于缺乏技改和生产营运资金,而向国安集团拆借,而最终导致无法按时还款被以票据欺诈罪起诉,导致昔日的标王爱多在一夜之间崩塌。

2.拖欠货款。目前大企业拖欠小企业货款、企业之间相互拖欠的问题相当突出,有的企业甚至全部依靠拖欠占用货款来周转资金。这种融资方式不仅使社会债务链问题更加严重,也导致了竞争环境和信用状况的恶化。

3.私募股本。在政府决定设立创业板市场之后,一部分民营企业家利用人们抢创业板上市第一批行情的投机心理,以募集股本的方式筹集了不少资金。据估计,这一块的资金量至少有100亿元左右。著名企业家孙大武由于企业发展需要资金,而在银行申请融资无门的情况下,转而在民间进行大规模私募资金而锒铛入狱的。

4.相互担保。几年前民营企业之间的相互担保比较盛行,但是由于风险很大,绩优企业已经不愿意为他人承担连带责任。目前在实践中出现了互保加债转股的新形式。即被担保方将企业股权作为反担保品抵押给担保方,一旦被担保方无力还债需要担保企业代偿时,担保方对被担保企业的债权即转为股权。这种融资方式由于需要综合考虑担保企业的发展战略,在实践中尚不普遍。

二、 造成民营企业融资现状的原因

(一)所有制歧视仍不同程度存在

据调查,我国除了浙江地区因历史和文化的特殊性使得民营经济得到普遍认同外,其余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对个体私营企业的歧视现象。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和传统意识的影响,金融部门的“恐私”心理相当普遍。一些地方反映,同样数额的不良贷款,贷款对象如果是国有企业,银行工作人员可以不承担责任,如果是私营企业则可能被司法机关追究。出于对贷款责任的担心,信贷人员在具体操作中就十分谨慎,表现为尽量限制对民营经济的贷款数额,贷款手续繁杂、抵押条件苛刻,对抵押品要求过严、抵押率过低。有的私营企业反映,争取一笔贷款往往要花费多达半年的时间,由此贻误商机的事例不在少数。江苏中大工业集团自有资产5.5亿元,年销售额达10亿元,曾被农行总行评定为优质企业,授予5000万元的贷款额度,但是在操作中农行营业部却仅允许其贷款3000万元。

担保公司和各类基金杯水车薪。目前,上海有私营个体企业34万多家,而近两年来,中投保上海分公司、技术交易所、创业投资公司以及区县各类担保基金总共只为2000多家企业(含国有、股份制企业)提供了融资服务;到2000年初,上海市通过各种担保途径获得的融资贷款仅占5%左右,其中小企业所占比例仅为30%。换言之,小企业通过担保途径获得的贷款仅占全部贷款的1.5%。此外,各地普遍反映由于担保基金不能规避自身风险,因而在运行中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在担保审查、反担保要求等方面都过于严格,手续也相当繁琐。这不仅加大了企业负担,而且往往贻误了商机。

(二)从运作机制上看行政性力量大于市场力量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注意到,目前已出台的政策和办法主要是靠行政力量推行的,政府的色彩比较浓厚。在有的地区,由于财政层层出资组建担保体系,贷款甚至需要得到区县镇财政所的审批,由此引出了不少扯皮现象。在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上也存在类似问题。风险投资公司由政府出资组建,政府派人经营,这种运作方式在本质上是违背风险投资活动客观规律的。不可否认的是,在金融体制和融资制度很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运用行政力量着手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种现实的选择,无论是出台担保政策还是开展风险投资活动都会使部分民营企业得到实质性的支持。但是问题在于,由于政府财力有限,这种以政府财政资金为保障的政策不可能是普惠性的。因此,这种做法会形成新的不公平,为政府官员造就新的寻租机会。此外由政府来亲自配置资金,其配置效率必然低下,因为官员或准官员们不可能像私人投资者那样熟悉市场和企业。

(三)从政策构成看缺少战略性、系统性设计

目前,各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普遍存在着缺少配套措施、可操作性差等问题。例如担保机构的税收、后续资金注入、风险准备金等问题均未解决,担保机构散布在各个层面而不成体系;搞风险投资则只是拨出财政资金设立基金和成立投资公司,风险资本的市场化筹集机制、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等必需的前后环节尚未建立;《公司法》《证券法》《保险法》等法律陈旧,政策与法律多处出现矛盾;能够提供有效服务的中介机构严重欠缺等等。由于可操作性差,不少政策只是停留在文件上,并未得到很好的执行。

从国有商业银行的角度看,国有商业银行的运行机制导致对民营企业服务难。首先,因为国有商业银行长期担负着为国有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任务,把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大型企业等作为服务重点。而对民营企业普遍采取歧视态度,即所谓的所有制歧视。其次,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注重稳健性、集约性和效益性,不愿向民营企业提供贷款。第三,国有商业银行的机制缺乏灵活性。信贷经营体制改革后,上收和集中了贷款审批权,提高了对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贷款门槛。

证券市场基本上未向民营企业开放。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主要是重点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融资,基本上未向民营企业开放。我国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得少于5000万元、公司经营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改革的政策、从严控制一般加工业和商品流通企业。而绝大部分民营企业受各种条件的限制,与公司法规定的上市条件相差甚远,自然被股票市场拒之门外。与股票市场类似,我国债券市场也基本上未向民营企业开放,大部分民营企业不具备发行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的资格与条件。如企业规模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同时还要求债券发行企业有实力雄厚且信誉很好的机构作担保等等,这一系列条件使很多民营企业“望市兴叹”。

当然,与其他经济形式的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具有抵御风险能力差、融资费用高、金融机构信息搜集困难、贷款的抵押和担保较难实现等融资特点,也不利于民营企业的贷款融资。

[参考文献]

[1]黄丽华.浅析民营企业融资问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民营企业融资现状篇(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力量。据统计,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民营企业贡献了我国50%以上税收,60%以上GDP,70%以上技术创新,80%以上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新增就业和企业数量,在多个行业诞生了全球性的大型民营企业,根据《财富》杂志的2019年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国共有22家民营企业上榜。在2018年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某种意义上说,民营企业的生存状况直接关系着整体经济的平稳与否,民营企业代表了我国经济中的最强活力因子。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如此重要,理应受到重视。但实际上,相比于国企,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遇到了更多的困难和问题,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融资难、融资贵”。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要“优先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甚至融不到资的问题”,“改革和完善金融机构监管考核和内部激励机制,把银行业绩考核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挂钩,解决不敢贷、不愿贷的问题”。从银行自身发展角度来讲,民营企业也是重要的战略客户资源,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也有利于银行自身可持续发展。商业银行自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高储蓄提供了低廉的资本。目前,高储蓄红利递减趋势难以避免,如果民营企业得不到足够的贷款支持,导致经营困难甚至大量倒闭,也会给银行带来不良率的上升,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未来需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让资本红利再次显现,服务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对民营企业提供必要的信贷支持既是银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将给银行带来发展机遇,银行应主动帮助并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二、民营企业融资遇到的问题与困难

民营企业家曾将民企面临的困难比作“三座大山”,即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主要在于“五个缺失”:一是缺增信机制。在经济下行阶段,民营企业前期授信业务所使用的主要增信机制,如担保公司担保、保险公司保证保险等,可能面临失效甚至成为风险传递的渠道。过去的几年,由于企业风险集中暴露、市场流动性偏紧以及自身经营管理不规范,很多担保公司(包括具有国有背景的担保公司)都已经失去担保能力,担保公司的风险呈现集群式、行业性特点。在社会信用体系缺失的环境下,银行从贷款风险角度考量,通常只能要求企业提供必要的抵押作为第二还款来源,而民营企业符合要求且有价值的抵押品比较有限,造成了融资受限。二是缺专营机构。在当前的金融体系中,专业服务于民营企业的融资机构比较少,这造成了各家金融机构客户高度重叠、服务高度同质。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民间金融机构,从正面来看,这些机构在一段时间内对民营企业有所帮助,在一定程度上对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所缓解。一旦这些机构缺乏必要的规范和监管,就可能会野蛮生长、乱象重生,埋下系统性风险的雷。三是缺资金回笼。在当前的市场环境和商业文化中,特别是面对强势的交易对手,民营企业资金交付普遍会采取赊销方式,形成应收账款。截至2019年12月,民营工业企业的应收账款余额达到5.03万亿元、同比增长8.1%,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在45天以上。大金额、长期限的应收账款既降低了企业的资金周转效率,也增加了银行坏账损失的风险。目前,各家银行针对应收账款都进行了一些业务创新,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核心企业的配合度仍然不高。四是缺银行认知。一方面,民营企业的信誉、财务、业务状况等信息离散度高、透明度低且变化大,缺乏规范性,收集难度大,真实性差,银行惯用的通过企业征信、企业财务报表、查询银行资金账户等手段,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影响和减弱了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银行对资产质量要求高,不良资产管控压力大,出于对风险、利润等指标的综合考虑,银行的机构和人员容易产生政府信仰和国企迷信,对民企不敢贷、不愿贷。五是缺自身硬功。俗话说“打铁还须自身硬”。造成上述困境的原因,除去市场客观选择外,民营企业的自身也存在一些主观因素。比如,风险偏好较强,扩张冲动大,经营管理能力和现金流支持没有随着规模扩大而有效增强;多元化经营冲淡主业,跨界从事高风险、高资本消耗的业务,脱实向虚积累大量风险;杠杆率不合理,习惯举债发展的模式,特别是部分依赖“影子银行”融资,高杠杆率导致债务风险成倍放大;资金链绷得很紧,短贷长用、贷款挪用、民间借贷等进一步加剧风险;甚至有部分民营企业对融资信用没有足够的重视,向银行融资后没有进行合理的还款规划,资金使用捉襟见肘、违约见诸报端被媒体曝光,给民营企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导致银行认为民营企业放贷风险太高而进一步降低了放贷意愿。

三、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的相关建议

(一)利用大数据破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常见现象,由此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也是影响交易双方决策的重要因素,这是造成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将有助于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政府应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从政策层面拓宽部级征信平台可收集的信息范围,为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提供信息支撑。探索将线下“软信息”和线上“大数据”纳入全国统一征信平台,打造集工商、税务、法院、国土、环保等部门信息于一体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实现多部门信息互通、共享,实现民营企业信息公开化、透明化、数字化,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将客户发票、税务、POS数据以及产业链上核心企业出具的交易数据作为客户分析的基础,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并降低征信成本,依托金融科技,支持金融服务高效运行。

(二)完善风险补偿和信用担保机制在这一方面,除了政府要积极主动外,还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目前国家层面已经建立了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有限责任公司,由财政部和20家大型商业银行入股,民营企业融资担保服务已经走出可喜的一步。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后面还需要不断完善。一是继续推广银政企三方参与的担保基金,并重点在财政出资以及财政资金代偿方面予以优化,确保担保基金具有实效。二是加大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担保公司的投入,采用税收减免、奖励补贴等措施,促进专业担保机构的发展,特别是对于经营管理规范、因为大量代偿而出现暂时困难的担保公司,考虑对其代偿资金进行补偿,帮助其恢复流动性和担保能力。三是加快再担保业务的发展,推动担保业务的风险转移和风险分摊。

民营企业融资现状篇(8)

1.少数民族民营企业融资现状

目前,在新疆注册资金在100万元到500万元的私营企业已达4747户,登记数已经突破3万,从业人员达到45万多人,注册资金423亿多元,其中少数民族中小企业占一定的比例。这些少数民族企业具有规模小、专业性强;层次少、产品单一;投资少,转产容易,吸收新技术快,管理灵活等特点;而且多为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不高。今年来新疆少数民族企业的发展速度很快,其经营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成为当地的经济中最具有活力、由生机的部分,它们在促进市场竞争、提供就业、技术创新和维护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新疆少数民族企业(以下简称民族小企业)的融资情况不容乐观,融资的渠道比较单一,决大多数小企业融资基本上是通过民间信用的方式去解决。

2.少数民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发展中小企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的政策,中央银行和各类商业银行也逐渐认识到,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巨大潜力,制定了若干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政策,这些措施和政策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中小企业目前融资难问题,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融资仍受到诸多限制,其融资难的问题并末得到实际解决。

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81%的中小企业认为“流动资金不能满足需求”,60.5%的中小企业则认为“没有中长期贷款”,在停产的中小企业中,47%是因为资金短缺(陈乃醒2003)。可见融资难不仅在新疆而且在全国已经成为阻碍中小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要想解决中小企业这一融资难题首先必须搞清产生这一融资困境的原因。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银行贷款是目前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方式,因此中小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原因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原因,主要表现在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

2.1内部原因

造成民族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企业自身的因素是造成企业融资困难的根本原因。

①民族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据调查,仅乌鲁木齐200多家民族小企业当中,绝大多数的小企业企业法人整治结构不完善,经营管理不规范、内控制度不健全,财务行为不规范,财务报表不实,报表账册不全,报表数据不连续,财务信息披露不完全与信息失真;有的依据不同的需要,虽已编制不符合实际的财务报表;给银行信贷人员客观分析企业情况造成困难。这样一来小企业需求发展时,无法从银行筹措资金,只有选择民间信用的融资模式。

②民族小企业缺乏必要的融资知识。调查显示,当企业有融资需求时,绝大部分中小企业首先采取的融资方式是银行贷款,但是有将近80%的企业不了解银行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中小企业贷款的种类及贷款审批流程,仅有20%的企业对此有深入的了解。由此可见,缺乏必要的融资知识和对银行审批流程的不熟悉已经成为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③企业信用问题也是导致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快速发展,尤其是想获取融资,就必须亮出自己的诚信。但在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存在诚信危机。一些企业甚至利用多头开户、无效担保的方式骗取银行贷款,并借企业改制、破产等名义,恶意逃废银行债务。从而导致商业银行严格审批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④民族企业不具备较强的抗分险能力。由于民族小企业资产规模普遍较小,盈利能力较低,表现出较低的市场竞争力,达不到规模经济性,因而对销售商和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相对较差,上述因素都会大大降低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大部分中小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并且一般处在竞争较为激烈的行业或领域,进入和退出的频率均相对较高。对单个中小企业来说,其经营风险较大,信贷风险也相对较高。

⑤相当多的民族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有的民族小企业属于“家族式管理”,有的属于承包型经营,有的试图引入现代制度下的经营机制,但形似而神非,这也直接造成企业经营管理混乱,经济效益低下。这种体制和治理机制方面的缺陷是国有商业银行不愿涉足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⑥缺乏足够的抵押担保。目前,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除对少数大中型企业外,几乎不再发放依据客户信誉的信用贷款。在此情况下,中小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抵押物,也就很难得到贷款。而中小企业由于规模限制,缺乏可供作为贷款抵押品的固定资产、房屋等等,同时又难以找到符合银行要求的贷款担保人,贷款风险相应增大。

2.2外部原因

2.2.1银行方面的因素

民营企业融资现状篇(9)

一、引言

改革开放28年来,中国的民营中小企业逐步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根据“2005·中国民营中小企业问卷跟踪调查”,发现融资困难,人才短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管理水平落后,是民营中小企业发展遇到的主要障碍。而且选择融资困难的比例更是达到了75%。

二、民营经济融资现状分析

1.融资方式主要为自筹资金的内部融资。企业进行融资决策的关键是决定其资本结构,使融资的风险,成本,与收益之间寻求一种均衡。但我国的民营中小企业缺少政府和金融机构有力的支持,主要依靠内部融资,形成了较为特殊的融资结构。

表1中国民营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对比 单位:%

由该图我们不难看出:(1)虽然随着民营中小企业的不断成长自我融资的比例有所下降,但其比例仍在90%以上。(2)在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初期也是其资金最缺乏的阶段其非金融机构融资的比例高于或等于银行贷款的比例,这说明商业银行在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3)除自我融资和银行贷款外其他的融资渠道相对较少,比例总计不超过3%。

内部融资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保证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获得一定的独立性,避免过多的政府干预,但依靠这种融资方式进行资本扩张,其速度是极其缓慢,很难在短时间内筹集大量的资金,来满足企业资本迅速扩张的需要。因为这种融资途径受到民营中小企业自身状况的制约,而且还受资本分散程度的制约。

2.民营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状况。民营中小企业的外部融资主要是商业银行的贷款,即间接融资。但这一渠道现阶段还比较窄小,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对民营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偏小。

表2乡镇企业和私营个体企业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比重、

从图表我们可以看出民营中小企业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的比重不到9%(扣除乡镇企业中的集体企业)。间接融资的渠道是我国各个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但是,上面数据却说明民营中小企业却很难通过这条渠道进行融资,它们从银行获得的贷款在整个融资总额中占有的比例很小,银行对民营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很不够。

外部融资方式虽然在成本上较之内部融资要高,但是在企业的起步和成长期会是一种很好的融资方式,在我国当前中小企业靠直接融资(上市发行股票)的方式还比较困难。间接融资这种方式更切实可行,但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中的种种问题使得商业银行对民营中小企业的贷款较少,这一融资渠道也表现的比较窄小。

三、中国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理论上分析,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是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市场失灵。

所谓的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商品或劳务市场上,交易的双方往往对于交易的对象具有不对称的信息,使资源配置达不到“帕累托”最优,其主要特点表现为一种“帕累托”改进状态,市场失灵主要是因为竞争的不完全(或存在垄断)、信息的不完善(不充分、不对称)、存在外部经济效果、存在公共产品、存在交易成本、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等。一方对于交易对象具有信息优势,另一方则在信息上处于劣势。

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象实质上是一种市场失灵。在一个经济效率的市场条件下,资金的流动应该按照市场需求来进行。但在民营中小企业融资中,由于存在着诸多壁垒,资金的供给与需求难以得到协调,也就难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联系实际分析,大部分的中国民营中小企业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不足,这使得银行处于信息劣势。

1.大多数中小企业技术装备差,经营业绩和预期收益不佳,企业业绩不稳定。2.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这是商业银行不愿涉足的深层次原因之一。3.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不规范。财务报告随意性大,真实性差,透明度低。4.企业信用较差,并且缺乏信用的积累。

以上关于现阶段民营中小企业的弱点具有普遍性,而面对中国民营中小企业参差不齐的状况,商业银行如同面对着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劣等品市场,存在着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这就增加了银行的审查监督成本,而这种成本正是在这种信息的不对称的情况下用在了收集足够的信息上面,这样银行便会提高贷款的门槛以防范和化解道德风险,同时也降低了商业银行向民营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四、关于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建议

民营企业融资现状篇(10)

据海关统计,2010年云南省外贸进出口总额133.68亿美元,其中民营企业完成73.32亿美元,占比达54.8%,首次超过国有企业成为全省外贸主体。2010年,云南省非公经济增加值完成2931.38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40.6%。从业人员达到440万人。民营中小企业已成为我省拉动经济增长,吸纳就业的一支重要力量。我省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云南省民营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本市场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渠道有限,门槛过高。由于主板市场准入门槛高、发行费用高,对于规模较小的民营中小企业来说,既难以取得IPO的资格,又无力承担发行费用。中小企业板固然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了一条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途径,但并非是成千上万家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发行债券,主要用于资本密集型的大规模投资项目,一般民营企业难以进入。另外,债券利率固定,期限较长,并不适合民营中小企业。综上所述,民营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

2.商业银行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有限,以流动资金贷款为主。由于贷款交易和监控成本高等原因,银行不愿对民营中小企业放贷。同时,民营中小企业由于信用等级低,缺乏抵押资产等,难以获得银行贷款。虽然,央行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民营中小企业的贷款,但各大商业银行为了资金安全不愿向民营中小企业放贷。即使发放贷款,由于担心长期贷款的风险,民营企业最多也只能获得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为了满足长期资金周转的需要,一些民营企业不得不采取短期贷款多次周转的办法,从而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融资担保公司出于对风险的考虑,也不愿意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担保,即使提供担保,也将收取高额的担保费用。由此可见,现有间接融资渠道很难满足民营中小企业资金需求。

3.非正式金融是民营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风险较大。内部融资便捷,成本低,但是筹资数量有限,远不能满足企业需要;民间借贷便捷,但利息过高,企业很容易陷入高利贷的泥沼;中小企业之间互相担保,申请贷款。目前,在实践中互保出现了债转股形式。由于风险很大,绩优企业不愿意为他人承担连带责任。

二、云南省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分析

1.企业管理不规范,诚信度低。民营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经营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据调查,至少有70%的民营中小企业会计报表不真实或没有会计报表。此外,民营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不高。据统计,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存量中,相当一部分为民营中小企业不良贷款。

2.资本市场发育不全,金融服务不到位。云南省资源禀赋结构的特点是资本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丰裕,劳动密集型企业始终是云南省民营中小企业的主体。因此,通过资本市场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方案,对这些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是没有太大帮助的。云南省至今没有一家民营中小企业通过中小企业板上市。另外,缺乏专门为民营中小企业贷款服务的金融机构。由于民营中小企业资信状况不均,为规避风险,国有商业银行在资金借贷方面对民营中小企业的贷款大打折扣。

3.政府宏观引导不够,信用体系、担保体系、服务体系建设落后。现行的金融体系中,基层的银行贷款权限受到严格的限制。一些县级国有商业银行没有贷款权,地市级国有商业银行也只有流动资金贷款权。中国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处在基层,贷款申请需要层层上报到总行,审批程序烦琐。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信贷担保机构,中小企业担保难、抵押难。云南目前有108家融资担保机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但云南信用体系建设不够完善,难以满足中小企业不断增加的融资需求。

三、云南省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对策

1.提高民营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增强其融资能力。要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研发能力,调整产品结构,树立品牌意识,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规范企业管理,吸引外部资本;盘活存量资产,提高企业资金运营效率;推进企业诚信建设,及时还贷,及时向投资者和债权人披露真实的财务信息等。

2.实施金融创新,扩大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灵活运用各种金融工具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开拓新的融资手段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信贷支持;运用基金的形式筹集一部分资金,主要用于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和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通过资本投入、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科技型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发展典当业,为民营中小企业的创业和发展提供“短、平、快”的资金周转服务;探索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为企业转让部分产权和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发展企业债券市场;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探索发展民营小企业信用保险和融资保险业务;大力发展地方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积极引进区域性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

3.加强宏观政策引导,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发展创造条件。加大财政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财政直接补贴机制,使商业银行对民营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通过风险溢价或财政补贴得以弥补;鼓励信托投资公司探索实施面向民营中小企业的信托计划;允许符合条件的民营中小企业发行债券;推动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打造民营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

4.建立信用体系,加快担保体系建设,开放和完善民间融资市场。建立资源共享的个人征信和企业资信系统;支持各类民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研究适应民间融资的金融工具,完善民间融资的合同格式和体系;探索建立中小企业融资公司,适当降低典当行业准入门槛,规范典当运营,发展社区和农村资金互助合作机构。

参考文献:

[1]郝佳龙.公司融资条件与区域经济发展.新华出版社,2008年

[2]李伟,唐齐鸣等.《金融支持与中小企业发展》.世界经济出版社,2004年

上一篇: 数字媒体人才培养 下一篇: 数据通信市场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