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教学设计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6 11:09:08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篇(1)

地理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较多,但地理课在学校、学生、家长的眼里是一门“副科”,本来地理课一周只有2课时,还有学校各种活动一般占用下午上“副科”的时间,加之各种类型的公假,致使地理教学时间紧张,多年的地理教学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如果教师对上课内容作适当调整,就能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刚刚步入新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势下,面对这一问题的确是一个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机遇。因此,我成立了“新课改形势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初探”课题,以提高我的教育教学水平,适应新的课堂教学改革,“一切为了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向45分钟课堂要效益,真正让学生爱上地理课,体现初中地理课的价值,让学生在学习之后终身受益。

我校自2013年春节开始实行课堂教学改革,到现在全校32个教学班,全面开始推行课堂教学改革。改革之初,总感到上课一片乱哄哄,上完课之后,就连自己也不知道上了些什么,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到了第一学期中期之后,感觉顺畅了许多,似乎没有导学稿就不会上,但是总感觉学生没有掌握教材的知识要点,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掌握教材知识要点呢?从自2013年春季开始开始之初,我就在探索这个问题,课堂教学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改的课堂设计要满足下述条件是我的初步设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和学生要互相配合,熟练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掌握教材知识要点。

结合教学实践,好的课堂设计和导学稿的备写密不可分。那么如何备好一堂课的导学案,适应新课改形势下地理课的课堂教学设计的要求.

好的课堂设计要有好的导学稿。

一、导学稿的备写在自主预习的内容里面,应该备写知识铺垫、教材助读、预习自测等。以上三方面要灵活确定,不一定面面俱到,起到能使学生提前预习新课的目的就可以了。

二、导学稿的备写最关键的是合作探究的备写。

导学稿的备写从知识结构看要做到知识框架清楚,一目了然,不拖泥带水,毫无头绪。要做到这一点和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掌握有很大的关系,只有熟练的掌握教材知识,才能梳理好教材知识要点,备写才能做到应用自如。导学稿的备写从题型方面,应该做的灵活多样,避免填空题。每个知识点的探究设计都要遵从“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的原则,采用问题串的形式。

三、检测训练的备写。

检测题的拟定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让检测的内容覆盖面广,尽量覆盖课本所有知识点,同时还能突出本课训练的重点,不盲目提升难度系数,让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

课堂教学设计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

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成为我们在课改中研究的重点。 那么具体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转换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热情。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认为: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兴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课堂上,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展示自己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激发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二、善于把握时机,注意学生动态。

在一堂课中,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表现与心态常常是不同的。有的时候十分活泛,跃跃欲试,有的时候则精力分散,走神开小差,有的时候迷惑不解,一筹莫展,有的时候则思路清晰,十分敏捷……针对不同的情况,老师们就应该对症下药,对不懂的同学加以引导,让活跃的同学充分发挥,顾全大局,从而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篇(2)

高中地理新课程是基于模块的课程结构。模块背景下,教学内容以模块为整体,这与先前以章节为单位的教学内容安排不同。因此,基于模块的教学设计,首先要考虑教学内容的整体安排,在进行每个模块的教学前,要对一个模块的整体对应36个课时,做出时间划分。要注意不应该把与知识直接相关的教学内容作为划分课时的唯一依据,要考虑留给学生足够的活动时间,教师指导和帮助学生进行野外观察、实验观测、参观调查等实践活动。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测量”的实验设计,“城市水资源”的参观调查,“旅游区生态环境问题”调查等。这些活动的安排要做好计划,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有效地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

二、重视以单元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单元是对模块内容的进一步划分,每个单元都有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主题。在每一单元教学实施之前,应做出本单元的教学设计。首先要提炼和梳理每一单元所呈现的核心地理概念以及基本的地理过程,然后把它们结构化。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才是有条理的、有层次的,才是便于迁移的。例如,《地理1》中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主要围绕大气运动来组织教学内容。因此大气、大气运动、天气系统等成为本章的核心概念,大气环流和天气过程成为本章要阐述的基本地理过程。教材中的每个单元都可以用结构图形成比较清晰的逻辑结构。实际上,清晰的逻辑结构,反映着分析地理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这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用的。另外,要做好每一单元的课前计划,如案例选择、活动安排、课前观测的布置等等。总之,进行以单元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有助于高屋建瓴地把握教材,有效地整合教学资源,以及灵活地分配教学时问。

三、重视课程目标设计

高中地理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重视课程目标的设计,要把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细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以此来指导课堂教学。

例如。将《地理1》中“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条课程标准进行解读。首先,对这条标准进行分解,确认其“行为动词”和“行为条件”。从这条标准可看出:“运用地图”属于行为条件,“归纳”和“说明”属于行为动词,“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属于认知的内容。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的对应关系,确定其学习水平。我们可以确定,本条标准认知要求属于理解水平层次。因此,确定知识与技能目标为“理解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其次,依据“行为条件”,分析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要求。从本条标准中“运用地图”可知,学习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读全球洋流模式网,分析总结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与探究。因此,确定过程与方法目标为“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探究活动,使学生尝试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和原理对未知的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判断,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通过探究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形成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养成用联系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

学习过程是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的统一,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就不可能完成,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就不可能维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维目标因素的整合上去考虑、去设计,目标取向要定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期”,所提要求应切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生需要。

四、重视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篇(3)

一、课堂重播

环节一:生活引领,预热课堂

一首歌曲:课前播放学生熟悉的动画片《叮当猫》主题曲配以和日本相关的图片展示。

一句问候:“はじめましてどうぞよろしくおねがいします”(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水到渠成:从播放的音乐和刚才的问候中大家肯定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国家。

环节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探究1:自我感知,整体把握

学生快速浏览课本,说出从哪些方面介绍日本。

探究2:查阅地图,认准位置

合作探究: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邻国位置。

纬度位置:北纬22度到北纬48度左右,东经130度到东经145度。南北狭长,东西狭窄。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岸。

邻国位置:北面隔海与俄罗斯相邻,西南以朝鲜海峡与韩国为界,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

探究3:描画轮廓,记住地名

教师板画日本轮廓图,学生描绘日本轮廓图(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并标出以下地名:

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太平洋、日本海、濑户内海、津轻海峡、朝鲜海峡、东京湾、富士山、关东平原等。

探究4:研读地图,分析地形

日本地形图:看地形图颜色(图例中的海拔高度)探究出日本地形特点。

探究5:查找资料,归纳气候

提供世界气候、亚洲气候分布图,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图。探究得出日本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探究6:模拟防震,学以致用

(1)视频《3.11日本大地震》片段;

(2)板块学说分析日本多地震、多火山;

(3)讲清“十六字”防震口诀:“保持镇静,灭火断电,就近躲避,抱头闭眼。”

(4)防震演练。模拟地震发生时,学生在教室就地躲避的情景。

环节三: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日本自然环境诗歌

日本四大岛本州面积大

海岸曲折长人稠地狭小

山地丘陵多地震活动频

温带亚热带季风海洋性

森林水力丰矿产资源少

环境是基础要点要记清

环节四: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试题设计原则:(1)按照认知规律,面向全体,由浅入深,有简单到复杂。(2)尊重生活理念,设计真实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2.比赛规则:(1)采用快速抢答的方法,当老师读完试题后,说“开始”方能抢答,否则无效。(2)抢答时不必举手,只需站起或走上讲台作答即可。(3)评选出优胜小组和先进个人,颁发奖品。

3.试题设计:(1)日本是岛国还是临海国?中国呢?(2)日本领土主要有哪四大岛组成?(3)日本的最大的岛是?(4)日本地形是以山地丘陵为主还是以山地平原为主?(5)日本的气候具有大陆性质还是海洋性质?(6)日本的最高山是?(7)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样做,就近演示?(8)“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可以看到广阔的原野,可是在日本却发现很多农田面积都很小,这是为什么?”日本人种地只能用一些小型的农业器具?这是为什么?”(9)“每年的9月1日,我国的中学生都背起书包进入新的学年,聆听老师的新学年的教导,可是在日本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镜头(防震演习的图片):为什么?”

二、备课历程

第一环节:“三路”合一,自主备课

备课首先要领会编者的编写意图,即“编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即“学路”;凸显自己的教学特色,即“教路”,做到编路、学路、教路“三路”合一。基于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研读课标,领会精神

课标是教材编写的依据。课标是根,教材是树,无论大树怎样枝繁叶茂,始终是和根相连的。关于课标认识国家自然环境部分的内容标准:

(l)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课标精神:第一,厘定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第二,无图不成课,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地图是学习的重要工具。确立本节课要以地图为探索主线;第三,明确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掌握国家地理学习的一般方法。

2.钻研教材,突出重点

教材是个例子,教材内容不应该等于教学内容,为了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必须对教材进行必要地增删、取舍、重组、包装和加工,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生活性、实用性。我们对教材做了细致的分析,和认真的研究。第二环节:构思环节,创新备课

有人说,课堂教学就像一部电影。结构上要有起伏:铺垫、过渡、高潮、结局等。而教学重在思考,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果有人硬是说课堂像电影的话,那么我想课堂的演员应该是学生,教师是跑龙套的服务生,课堂当中的结构就是教学场景的组合和变化。教学中心问题是逐层展开的:有引入、有铺垫、有深入,是逐层展开的过程。过去讲授国家地理时,就是按照自然和人文两方面,从位置与范围、地形、河流、气候、自然资源与灾害,以及人口、城市、工业、农业、民族、地区文化等方面逐一分析,分析的时候大多的情况就是拿一幅地图让学生阅读,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有人归纳为“地理八股式”的教学方法。对于地理八股,我认为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错就错在严格按照以上罗列的几个方面逐一分析,学生们不爱学习地理的主要原因就是内容陈腐,与生活关系不密切,体会不到知识的价值,激发不了他们学习的欲望。所以这节课我在内容上虽然基本上是按照上面呈述的几个方面来考虑的,但是出现的先后顺序,轻重详略,而是按照日本国家的具体特点有所侧重取舍的。起初我们设计三个环节:环节一:地理观察;环节二:地理探究;环节三:地理新闻。后来经过斟酌,我们改为四个环节,六大探究主题,从逻辑上讲是合理的,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第三环节:课堂演练,反思备课

课堂因生成而美丽,备课因反思而永恒。课堂是天然河,而不是人工渠:基于教案,高于教案。教案是预设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还没有发生,教师按照对学生的分析,对教材的分析,对课程标准的分析,然后在假设的情况下制订的教学方案。教案是教师上课的基本要求,没有教案不能上课,因为编制教案的过程就是充分研究教学、研究学生的过程,无论是在知识的准备上,重难点的处理上,还是在教法的的设计上都事先精心考虑,周

密安排。如果你把教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环节都原封不动的在课堂上实行,这样就僵化了师生的思维,肯定是失败的课堂。很多经验欠缺的教师不是他教案设计得不好,而是教案实施的不好。只知道忠诚地完成教案,不关注课堂的生成。如在探究日本位置时,惯性思维是,大部分学生说纬度大约是从30°N~45°N,经度大约是130°E~145°E。这时就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不是30°N~45°N,而是24°N~45°N,琉球群岛南端在24°N左右。我及时表扬了这位同学,鼓励其他同学要向他一样要仔细认真地看图,不放过任何死角。学生的及时发现,老师的简短表扬,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是深远的。在教案的再设计过程中我就注意这一问题。另外,在课堂演练过程中,我们还注意到:简案的书写问题、姿体语言的运用、教师的站位、走位、时间的调配问题、教鞭的使用、主板书和副板书搭配问题、彩色粉笔的使用、课堂气氛的调控、抢答问题的组织等这些细节,我们都做了认真的准备和调控。

三、心灵感悟

1.“虚实”结合,“色香味”全

评优课也好,家常课也罢,我们既不能在新课程理念的掩饰下,我行我素;也不能在传统教学观的影响下,固守着知识的本位;地理课既要有“恋人”般的浪漫,还要有“夫妻”般的朴实;既要一招一式“练武”,还要扎扎实实“练功”,即“虚实”结合,“色香味”俱全。做到尊重生活理念,有思想、有文化、有知识、有智慧、有亮点,从而达到三维目标(知识技能――学生学会了吗?过程方法――学生会学了吗?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学得愉快吗)的和谐统一。

2.“声气”和谐,“喜烦”明显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篇(4)

传统的教学强调从“认识论”的角度开展教学活动,这给教学活动进行过程带去多种弊端。其只是单纯的将教学过程当成进行知识传递的工具而忽视了关于学生情感的培养、价值观的建设、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忽视了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所应该产生的意义。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界日益显示出对人才的需求,这已促使问题设计成为教学过程中关键的步骤。

1.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意义

问题的提出促使人对其进行研究、探索并得到解决。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良好问题的提出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发的对其进行研究,探索、解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效率。

1.1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

教育的最初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而学生的主体性是学生素质的主要体现。学生自身的主体性通常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自主性,自主性指的是个体在一个活动中的地位,在特定的条件下,个体可以对自身活动过程进行调控。学生要有个体性的自主意识,有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制定自身特点的学习目标,并且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教材进行清楚的理解,将教材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财富。这就要求,教师在地理课堂进行的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学生的这种自主意识,进行合适的问题设计,从而充分性的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在能力,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性的思考,帮助其完成学习目标。其次是能动性,能动性指的是个体与对象进行活动过程中,能够充分性的认识到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并能够对客体进行积极主动地认识和改造。学生能在教育体制的要求下,积极主动的参加学习。并能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出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后是创造性,学生能够在基于教材的理解上,善于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能够在遇到问题时及时的做出创造性的解决。

1.2提高高中地理课堂的效率

教学过程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而随着教学过程的不断变化,学生、教师与教学活动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剧烈。因此,这就要求师生能够和谐相处,并能在课堂上充分的发挥各自的主动与创造性,进行问题的解决。进行良好的问题设计,可以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过程密切的结合在一起,从而确保师生间能够和谐相处,进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2.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原则

2.1可行性的原则

教师在进行课堂问题设计时,要充分性的了解本班学生的知识基础及思维能力,从而保证设计出的问题,不仅具有一定难度也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性的考虑学生的自身特点,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的生活环境等实际角度出发,从而保证设计出的问题结构分明,难度适中。这个过程不仅符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也能够满足因材施教的需求。

2.2渐进性的原则

教师要进行具有层次性、深入性、递进性的问题设计。人进行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递进的过程,即是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过程,然后再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它们的内部构造。所以,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层层递进的原则,使学生能够及时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2.3应用性的原则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地理教材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因此,教师在进行问题的设计过程中,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与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同时也要加强课堂中的实践环节,以此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对地理知识进行应用的意识。

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进行问题设计的策略

3.1进行精心的导语设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常情况下,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首先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是导语。因此,导语设计是进行课堂优化,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精心的导语设计,可以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使其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对于新知识的探索中去。

3.2进行精心的疑问设计,启发学生的思维

学生在课堂中会遇到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经过特定性的累加,会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动力。中学生的求知欲都是很大的,而问题的出现正是他们探索真理时的前进动力。在进行问题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深挖教材中的问题,并进行精心的设计,促使学生建立起自身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宰者。

3.3进行精心的结尾设计,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

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的过程中,通常会忽视结尾处的设计。精心设计的结尾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学生抓住课堂重点,使获得的知识能够在脑中构成一个体系,并激发学生进行课下学习的积极性。

精心设计的问题能够使课堂所提出的问题更加丰富、针对性更明显,能够改善传统课堂中问题随意性的现象,大幅度的提高课堂效率。问题的设计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汲取经验、仔细研究并进行创新。此外,教师也要从根本上意识到问题设计的必要性,了解问题设计的意义、原则及目的,在课堂实践中找出自身不足之处,优化问题的设计过程,从而确保设计出最高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篇(5)

一堂课的精彩程度与教师的专业技能有很大关系。教师在课程设计时往往更多地考虑三维目标的确立、重难点的突破、导学案的编排、课堂有效问题的设计……固然,这些因素都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但重视导入语、过渡语、结束语的设计,也会使初中地理课堂锦上添花,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精彩的导入语设计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怎样才能有良好的开端?这就需要设计精彩的导入。导入语是一堂课的开场白,是将学生由非学习状态转入本堂课学习的准备阶段,是为引导、启发、激励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所运用的语言,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教育机智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爱因斯坦说:“兴趣是热爱的先导,而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导入语的设计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动力,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为成功有效的课堂教学奠定良好基础。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1.复习旧知导入

多用于章节间知识点关联密切的教学,其特点是以复习旧知识为基础,将其发展、深化,引导出新的教学内容,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需注意的是,导入中所复习的旧知一定要与新教学内容相关联。例如,“世界的气候”这一节教学就可以将前面所学过的“气温和降水”的知识进行整合,通过对气候概念和要素的回顾,为新课学习夯实基础,既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顺利将学生带入到“世界气候”的学习,又可明确“气温和降水”的学习可为学习“气候”打下基础,引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2.创设情景导入

这是新课改实施以来使用最多的课堂导入方法,它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情境,利用语言、图片、音乐、绘画、谜语、故事、视频等手段展开,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方式直接用声、光、电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发现其中所包含的教学信息,诱发学习动机,从而导入新课。例如,讲述“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时,可以在青藏地区旅游时拍摄的照片为导入,配上精彩解说和民族风情的藏族歌曲,让学生感受到美丽的雪域风光和藏家L情,在随后的教学中凡涉及青藏地区的气候、地形、房屋特征、服饰特点时,学生都能很快说出并迫不及待地探究原因,甚至有的学生还可根据学到的知识,指出教师在青藏之行中忽视的细节,一堂课笑声不断,气氛活跃。这样的导入能让学生懂得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知道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3.巧设实验导入

多用于教学水平相对较高的学校和思维及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群体。教师须认真分析课堂讲授的教学知识,设计出恰当有效、操作性强的小实验,引导学生主动动眼、动手、动脑,激发求知欲,培养思维和探究能力。例如,教学“水资源”时,要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水资源的重要性不难,但要让其明白水资源的有限性却不太容易,仅凭教师讲述以及图片展示,收效并不理想,很难引起学生共鸣。但如果在此处巧设实验导入,用烧杯和量筒展示地球上的总水量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淡水资源量的比例,让学生用手中的仪器去展示、感受,发现水资源的有限性,不仅可引发对“水资源的概念”等一系列问题的探求,也促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当然,实验设计必须巧思多想,实验展示需要教师启发诱导。

二、流畅的过渡语设计

课堂过渡语又称课堂衔接语、转换语,具体指教师在教学中从一个环节过渡到另一个环节,由一个大问题转移到另一个大问题之间,有目的、有计划并用一定方法所设计的简练概括的教学语言。每堂课的教学内容都由若干小知识点构建组成,课堂运用过渡语,可以将这些知识点有序串联起来,起到承上启下、衔接组合的作用,提醒学生下一环节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引发学生关注。在课堂实施过程中真正要做到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自然流畅,达到一气呵成的效果,就必须重视过渡语的设计。地理教学中常见的过渡方式有以下几种。

1.自然衔接过渡

自然流畅的过渡语设计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充分利用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找到教材内容之间的切合点,将知识进行过渡,并设计好承上启下的环节,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关切渴望,从而增强教学效果。例如,“黄土高原”一课讲述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展示独特的黄土风情后,怎样顺利而自然地过渡到“黄土的由来”?可选择文章《安塞腰鼓》中的一小段材料作为过渡:“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啊!”这段材料恰当地把刚讲述的“独特的黄土风情”中介绍的信天游、唢呐、安塞腰鼓与“黄土的由来”有机联系在一起,引发学生主动思考为什么在黄土地上才会具有这样有特色的音乐?形成这样的民风民俗?黄土从何而来?此处过渡语的设计,显得自然而流畅,成为本堂课的一个亮点。

2.悬疑设问过渡

教师用语言将上一环节中所讲述的内容说出并设置相关问题,引入下一环节教学内容;或者用学生的提问为过渡,这类过渡语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期待,引发积极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为获取新知识起到引导作用。例如,教学“中东”时,通过学生课前查找资料,了解中东动荡不安的局势;观看视频,分享收集的相关资料,形成对中东地区多战争的印象,再在教师引导下感受流离失所的人民、战火纷飞的城市、孩子们惊恐不安的神情等图片,学生自然引发疑问:中东为什么有战争?教师就这个问题形成此处的过渡,进入引发中东战争原因的探究――特殊的地理位置,显得自然而简洁并直奔主题。

课堂过渡语自然流畅的衔接是教学艺术的表现,也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更是知识之间的桥梁。它能使教学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有助于保证课堂教学的成功。课堂过渡语如果设计流畅,可以看出教师驾驭教材及课堂的能力,同时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加课堂教学效益,也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新颖的结束语设计

结束语又叫小结语、断课语、结尾语。它是课堂教学将要结束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及时的总结、巩固、扩展、延伸与迁移的教学活动时所使用的语言。它可以把系统的知识完整地再现于学生面前,是一堂成功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用多种形式进行展示。

1.归纳整理结束

将已学知识有条理地再现,进一步明确本堂课教学内容及其重难点以达到巩固和掌握知识的目的。总结既可以是教师示范,也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或由师生共同讨论完成,以加深学生印象。例如,讲述“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时,课程结束前可设计表格,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总结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差异性,了解两者之间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植被类型等方面的不同,以及两地区人们受不同自然环境影响,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完成表格内容、这样的结束设计,把整节课的教学内容、知识重难点,通过学生活动一一再现,极大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拓展延伸结束

结课时教师需要将本课内容进行拓展延伸或者为下次上n留下伏笔,使教学内容自然地进行过渡,以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和学生思维的连贯性。也可在下课前留下耐人寻味的问题,激起学生学习新知的强烈欲望和探求新知的好奇心,让学生有充分时间展开想象、搜集资料,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这个启示来源于黔江一位地理教师的课,这堂课以汶川地震发生为引线,直切主题“区域交通”,让人耳目一新。但更引人注意的是结束语部分,视频播放一个小故事,内容是交通不畅带来诸多不便,限制城市经济发展,对生活也带来不少困扰,于是政府规划开通璧山隧道,视频播放到一半就结束了,看似不完整,其实这正是设计的精妙之处。观看后学生一定会有各自不同的想象,这就为下节课做好铺垫,留下悬念。当然,这种方式的结束一定要有启发式的结束语,能够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和欲望。所以,结束语的设计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尝试创新,打破固有模式,同样可收到良好效果。

导入语、过渡语、结束语都是教学环节中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但用心思考、巧妙设计,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参考文献:

[1] 刘品德.精妙的教学课堂过渡语[J].广东教育,2007(3):37-38.

[2] 罗建国.会用、善用课堂教学过渡语[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10):59-59.

[3] 陈平.谈课堂过渡语的运用[J].现代技能开发,2003(3):35-35.

[4] 芦松菡.浅析地理课堂教学过渡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8):251-252.

[5] 郑国全.初中地理新课导入法新探[J].考试周刊,2008(15):167-167.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篇(6)

中图分类号:G633.55

一、地理课堂教师问题设计案例――以“水循环”为例

请结合《学习目标》阅读课本内容,在课本上勾出重、难点知识并梳理以下知识点,不能理解掌握的问题写在《合作探究》栏内,课堂探究学习。

1.水循环类型: 、海上内循环和 。

2.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 、降水、 、下渗、地下径流等。

3.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 、和水的重力能。

地理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的合作探究环节中的地理问题设计:

1. 水循环的意义有哪些?

2.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环节会产生哪些影响?哪些影响是有利的,哪些影响是有弊的?

二、地理教师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盲点”分析

前面列举的问题设计案例是我们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经常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日常教学中的习惯性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许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当。但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总觉得这样的问题缺少点什么。

1、呈现方式单一,缺乏有效性。很多地理教师一提到让学生带问题自学,就是出一些填空式的问题,让学生看书后填写。这些问题有优点:可以让学生熟悉教材,把握主要知识。但是如果让学生通过教材或资料自学后,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资料内容或回答一些现实问题,其作用就大很多了。因此在设计教学问题的时候,填空式的自学问题很难说有很大的效果,最多是让学生熟悉重点知识和熟悉教材。这类问题可用但应该少用。

2、问题内容简单,缺乏必要性。从案例问题中教师自学问题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问题的答案基本是教材上现有知识,直接可以得出结果。是否需要以这样的方式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即便是学生按照教材把内容找出来了,也不一定代表学生把这些知识牢记在内心或是消化了这类知识。

3、问题呈现模式直接,缺乏思维性和探究性。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使用和设计都很多,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很多,但是如案例一样,很多的问题都是知识性问题和概念性问题,思维性弱或是几乎不需要思考,更不具有探究性没有给学生思考的角度和深度,没有一个思考的纵深空间。

4、问题设计缺乏层次性和梯度性。在案例问题中,不管是自学问题设计还是探究性问题设计,学生要么找不到问题的回答起点,无法回答问题;要么直接就得出答案,不需要思考;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问题,缺乏探究的层次。也缺乏可操作的空间。问题的设计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5、问题设计缺乏学本性。这是一个普遍的但又是大多数人都容易犯的一个问题。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层面。更多的就是教学便利和教师的习惯,以及涉及到的知识本身,更多的教师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没有想到学生会怎么思考这个问题。

除了以上问题外,我们的问题设计还容易犯:设问不艺术,缺乏情景性;问题设计缺乏‘主问题’的引领性(所谓主问题,是指能主导整节地理教学课堂的主要的问题,也就是在整体课堂教学中能起主导和支撑作用,也是围绕本节地理教学的主要和重点知识设计的问题,并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创造等的问题。)等问题。

三、怎样使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科学化、合理化

首先,问题应具有针对性,也就是解决对谁提问、针对什么内容提问题。课堂教学的提问对象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因此我们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应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设计问题。在提问前就应该对问题进行设计:如何问才利于学生思考?如何问学生才理解问题的含义等等,这些都该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而不是随意把问题抛给学生。

其次,问题有明确的指向性,也就是解决怎么答。问题提出后,学生一定要看懂题知道需要回答什么,需要那些知识来回答,怎么组织答案。但是我们的很多问题,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不知道问题需要怎么回答。

第三,问题要有梯度,起点低,拓展深,也就是解决怎么想。一个问题提出后,能不能回答,怎么回答,这与问题本身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希望,一个问题提出后,学生经过思考,有话说,可以说,能够说。这就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起点低,能让学生有话说,可以说,能根据话题延伸思考内容。如何才能做到起点低?个人认为,创设问题情景,特别是从学生身边生活和熟悉的情景入手。只要是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学生就有回答的话题。

第四,问题的思维有一定的深度,也就是具有探究性。课堂教学提问的目的是要引领学生的思考,搅动学生的思维,是需要学生根据问题去探究。如果我们的问题很浅或是问题就是纯知识性的问题,显得很随意,缺少探究性和思维度,那问题的有效性就缺失。如:读洋流分布图,思考洋流的分布规律,认识洋流的性质和流向。这样的问题很难说有思维的空间,能真正搅动学生的思维。

第五,问题设计有一定的情景性,也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参与。一个问题能不能激发学生产生兴趣,能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衡量问题的重要指标。问题设计需要有一定的情景性,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思考的激情。当然,设计问题不一定总要用兴趣取胜。但提出的问题如果具有能激发学生极大兴趣的内涵,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六,设计的问题应具有主导性,也就是设计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应起主问题的作用。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不可能一节课只提出一个问题,但又不能问题泛滥,问题要能体现出教学的主题内容,使我们的教学围绕这一主体内容去交流学习。

参考文献: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篇(7)

新课标明确指出:“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改变过去的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和发展,笔者结合地理学科的自身特点,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三方面阐述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有效的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它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所以,这个阶段是十分重要的,具体做法如下。

1.教学目标要全面化

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核心,也是判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教学的有效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目标的把握和理解。首先,深挖地理课程标准,真正理解新课程标准,在具体教学中有不同的侧重点;其次,根据课程目标、具体内容和教学实际,准确设计教学目标,目标亦要体现层次化,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精简整合教学内容

高中时期,学生的负担很重,因此,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简、整合,这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一个很好办法。(1)重组教材,理顺内在逻辑关系,让学生能把繁杂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以便掌握;(2)合理删减,强化主干知识,避免过多的内容与有限的课堂时间的冲突;(3)适当地补充初中地理教学内容,做好知识的衔接。

二、有效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标志着学生的地理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因此,要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课堂的有效设计是否有效。具体做法如下。

1.教学内容的问题化设计

古人曰:学则带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学生学习中已有知识与思维之间的矛盾,是学习知识的起点,更是调动学习积极性和探究的原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内容问题化,把教学中的文字、图片等转变成内容和问题的有机链接,引导学生探究,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些都需要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设计来实现。问题的设计要做到以下几点。

(1)问题的难易要适度。问题的设置既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又要使学生通过努力得到成功的体验。如,讨论“中纬度地区,欧洲西部是温带海洋气候,而亚洲东部是季风气候,产生这样的区别原因是什么?”此问题难易适度,不仅扩展了学生思维活动的广度和深度,更能让学生沿着符合逻辑的思路去分析和探究。

(2)问题的探究要到位。也就是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探究性,能够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地对问题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灵活性。还是上面的问题,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气候和北美西部的温带海洋气候,在东西跨度和南北跨度上都有较大差别,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也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探究分析,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提问要把握时机。提问时机:学习情绪需要激发和调动时;研究目标不明、思维受制时;促进学生自我评级时。

2.教学过程的活动化设计

根据教学内容穿插一些“活动”,可以保持学生的持续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态度,也更能拉近师生的关系,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

(1)在课堂教学中穿插“生活经验”的应用活动。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课堂注入新鲜的内容,把地理知识移植到生活中,开启学生的形象思维,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话说,而且愿意说。

(2)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小实验。让学生能够通过亲自动手或是观察实验现象得到具体的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探究。

(3)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小游戏,增加课堂的有趣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学生更容易理解地理知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我们在讲述黄赤交角时,就叫了一个学生双臂平举,各拿一把尺子站在中央,另一学生身体微倾,双臂保持一条直线,并保持这一姿势围绕中央的学生跑一圈,其他学生则观察那两把尺子所指的位置在跑的同学身上部位的变化,从而引申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位置的变化,效果挺不错的。

三、有效的课后反思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篇(8)

一、活动形式的选择与组合

课堂活动的形式多样,主要有表演活动、辩论活动、接龙活动、比拼活动、合作探究等。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做到因课而异,因生制宜。

如,在初中地理《珠三角区域的外向型经济》一课中,根据课标的重难点和初中学生的性格特点,笔者采用角色扮演、主题接龙和畅想交流三种活动形式来探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条件以及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角色扮演具体以模拟经济特区申报会的方式进行,其目的是让学生在申报的过程中推导出外向型经济开发的条件。外向型经济对区域的影响采用接龙的形式,这个活动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关注更多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获得最真实的体验。

又如,在高中地理《能源资源的开发》一课中,根据课标内容和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了两个主要活动。高中生思辨能力较强,第一个活动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如何发挥山西优势,请你对山西能源基地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这个活动使生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听、说等方式互相交流,以达到教学目的。

二、活动内容的组织与实施

(一)活动材料的准备

为保证活动在实施过程中顺利完成,课前教师应该精心准备活动所需要的材料,课中以投影或导学单的形式发给学生。

如,《珠三角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材料准备突出了以下特点:(1)城市的选择具有典型性与区分性,并且有自己所在的城市。“导学单”重庆的材料强调工业基础雄厚、劳动力丰富;喀什强调矿产资源丰富、临国众多。(2)材料的准备要有倾向性,每个小组拿到的材料的只有自己的城市,材料要突出各自的优点,让学生必须为各自的城市申报尽最大的努力。

又如,《能源基地的建设》一课中,“国家拟建立稳定的能源基地,请比较并阐述家乡江西和新疆那个省更适合”,材料一定要有两省区的自然资源、人口和经济规模相关数据,两组的学生都应该有较为充分的理由将自己省建立成能源地区。

(二)活动内容的组织实施

为了让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我们在课中应将活动的要求、条件、形式、范围、时间等给学生交代清楚。

如,《珠三角区域的外向型经济》一课中,我们将全班学生按座位分为3个小组,分别变身为重庆、喀什、深圳地区对外开放申报代表,根据分别提供的材料(导学单)进行申报准备(小组合作讨论),时间2分钟。然后请代表(2名)上台申报,时间1分钟。最后由剩下的1组变身为国家领导人对申报的城市进行评审和决策,时间1分钟。

三、活动过程的设计与引导

(一)《珠三角区域的外向型经济》经济特区申报会

1.情景营造

角色扮演活动需要一定的情景支持,若仅仅让学生进入角色讨论,而不提供给他们讨论的焦点问题以及相关的地理材料,则活动目的和效果很难达到。

活动首先以家乡重庆一系列30年前老照片呈现那时贫穷落后的经济面貌,30年前不仅重庆,整个中国都是如此。国家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开放的成功与否关乎整个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国需要选择一个地方来尝试对外开放。于是,问题产生了:这一块实验田选择在哪里合适?

2.过程引导

在活动过程中,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思考和创新,并对学生的申报和决策加以引导是本堂课的关键。对选择重庆的学生,我们要对他们强调经济特区的目的是发展外向型经济,请进来,走出去,要与国外多多交流,而重庆深居内陆;对选择喀什的学生,我们要跟学生强调虽然喀什周边临国较多,但临国都是贫穷落后国家且交通不便,外向型经济需要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从而引导学生分析出深圳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突出优势,进而总结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区位条件。

(二)《能源资源的开发》小组合作探究的引导

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活跃地参与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在参与过程中大胆创新,敢于试错,不断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和答案,从而促进学生动手操作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能源资源的开发》一节,就“如果你作为山西决策层应采取哪些措施,发挥山西煤炭能源基地的优势”进行探讨和分析,有学生回答措施之一是要“要降低山西省煤炭产量”,这与教材中措施“扩大煤炭开采量”是相违背的,怎么办?该学生回答出现偏差,问题出现在那里?是教材有问题还是学生思考的出发点有问题?教师就让学生大胆陈述理由,学生的理由是:(1)大规模开采煤对山西省的可持续发展不利,因为煤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并且大规模开采会当地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破坏。(2)降低山西煤的开采可增加山西省的经济收入,因为商品供求小于价格上涨。应该说该学生对能源资源的开发有自己的思考,言之有理,值得肯定。但学生对此问题的深入分析不够,切入点不准,所以,得出的结果难免有所偏差。所以教师就引导学生仔细审题,山西如何发挥煤炭能源基地的优势,重在发挥优势,而非节约能源和关注环保。

四、活动效果的评价

评价课堂的活动是否有效,方法很多,笔者认为最直观的评价方法是直接观察法,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观察。

(一)活动的合作氛围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学习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两堂地理课学生都能积极地支持配合,在分工合作中承担个人的责任,组员间的互相尊重、沟通与评价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合作学习的氛围明显和浓厚。

(二)活动的参与度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包括广度和深度,广度主要从参与的学生人数,深度是看否涉及深层次的问题,活动是否使学生思维得以活跃,情感得以共鸣,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间的沟通是否畅通和有效。《珠三角区域的外向型经济》课堂活动针对性和趣味性较强,上台展示和起立发言的人数达20人以上;《能源资源的开发》课堂活动的发散性和思辨性较强,全体学生都能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参与探究和展示,并在一定深度上形成了自己的认识,难能可贵。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篇(9)

在新课讲解前,教师可以采取引导式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从现实情况来看,课程导入环节,教师如果以传统陈述式的方法教授相关的知识,学生往往只是被动的接受,这样的课程导入不利于学生新知识的接受[1]。另外,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虽然会提出一些导入式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要不就是没有深度,要不就是难度太大,超过了学生的认知,这样的提问效果显然不佳。为此,教师应优化新课导入的问题设计,设置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探究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比如在教学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节《人口的空间变化》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设计如下引导式的问题:

(1)什么是人口的空间变化?

(2)什么原因造成人口空间变化?

(3)人口空间变化与人口数量变化有什么区别?请列举实例。

以上问题的难度不高,符合学生的认识,并且问题也不是单纯的封闭式提问,而是由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提问,引导学生在正式学习新课程之前,能够采取有关本节课的主体内容,比如人口空间变化的改变、影响因素以及与人口数量变化的区别。学生回答这些问题时,教师应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对学生回答的结果不判断对与错,而是留下一个悬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判断自己思考的结果是否正确、合理,这样就最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设计递进式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中地理问题的设计上,不仅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还应把控好提问的顺序[2]。通常而言,学生的思考问题往往是由浅入深的,为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教师就应采取递进式的问题,通过将几个连贯的问题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进行排列并向学生提问,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将学生思维引向更深处。同时,递进式提问还兼顾全体学生的需求,让所有学生都拥有了参与课堂的机会,这样可以达到提升地理教学质量的目的。

比如在教学完高中地理必修二《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这一章节内容后,教师就可以设计以下递进式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维:

(1)从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来看,我国农业生产什么为主?

(2)农业地域的形成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3)从现阶段我国农业地域分布现状来看,分析农业地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该课后内容的设计上,问题(1)非常简单,地理基础水平一般的学生在学完这一章节的内容后就能够回答,该问题还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内容;而问题(2)则需要学生结合本章节所学的只内容,对农业地域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问题(3)则是一道思维拓展延伸问题,需要学生综合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上述递进式的问题设计,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地理综合能力发展。

三、设计探究式问题,激发学生合作学习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越来越重视探究性学习。因此在地理课堂的问题设计上,教师也可以设计探究式的问题,以全面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交流与讨论中探究问题的深层内涵[3]。从以往地理问题的设计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不高很大原因上是教师设计的问题探究价值较低,忽略了学生合作讨论的实际需求,问题设置的随意性比较大,这对学生探究的积极性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为了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教师应优化探究式问题的设计。

如在教学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设计以下探究式的问题:

(1)现阶段我国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主要包括哪些?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对周边环境造成怎样的危害?治理的措施是什么?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篇(10)

课堂提问是一种富有艺术性的教学活动,智者巧问,愚者笨问,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开拓学习思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高中地理课堂提问呢?

1.有的放矢,设置针对性问题

问题随机提出、针对性不强是传统教学中教师设置课堂提问经常存在的问题,这种提问的弊端使得学生没有明确思考问题的具体方向,往往以教材原话作为问题答案,以偏概全。因此,教师设置课堂提问时一定要注意问题的明确性,设置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促使学生思考问题时做到有的放矢。例如:教学《地球上的水》时,如果向学生提出:“请你说说地球上有哪些水体?”这样的问题,学生势必会从教材原本中直接拖过来进行概念解释:“地球上的水体有海洋水、湖泊水,等等”,这就形成了学生照本宣读,达不成教师设置提问的目的。这时,教师就应根据教材内容,设置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地球上的水体通常以哪些形态存在?哪种类型的水是我们地球上水的主体?”等,这样,学生有了明确的思考方向,就会理解教材内容,从中总结分析,给出:“地球上的水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种形态,以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类型组成,其中海洋水在所有水中所占比例最大”等。设置具有针对性问题,既可以明确学生学习思考的方向,又可以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概念的理解,是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有效途径。

2.开启思维,设置启发性问题

教师进行课堂提问时,应仔细研究所讲内容,根据教材目标,紧扣教材重难点,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调动学生学习思维,加强学生认知,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例如:教学《山岳的形成》时,我们发现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正确判断出哪种是背斜,哪种是向斜。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画出一幅背斜和向斜的形态图,并用箭头标明其受力的方向,然后向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请你说说什么是背斜,什么是向斜?”“仔细观察两者形态图,说出两者在外部形态上有何差异,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得出背斜可以形成山,向斜可以形成谷的结论,这个结论在任何时候都能成立吗?”“如何正确判断背斜还是向斜呢?”等。这样,学生会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中,总结出“判断背斜还是向斜最好的方法是分析岩层的新旧,岩层核心部分较老,两翼岩层较新的是背斜,两翼老,核心部分新的则是向斜”这样的答案,从而可以较快掌握住本次学习的重难点。

3.研究学生,设置层次型问题

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高低不同是普遍现状,也是教师研究学生所要注意的重点问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既要关注学生的整体水平,又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选择地为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教学《冷热不匀引起大气运动》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学习差的学生为第一层次、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为第二层次、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为第三层次,然后进行课堂提问:给第一层次的学生提出“你知道地球大气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吗?”这就只要让学生掌握理论概念的基础性问题;向第二层次的学生提出“请你说说大气受热的过程?”这就需要学生总结的拓展性问题;向第三层次的学生提出:“月球与地球受热过程相同吗?两者昼夜温度变化有何差异?”这就需要学生自主分析的探究性问题。通过这种方法设置课堂问题,让全班同学都有机会和能力回答教师问题,有助于增加后进生的学习信心,满足优异生的学习需求,可以促使全班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4.注重规律,设置阶梯型问题

上一篇: 妇科手术术后护理要点 下一篇: 儿童科技教育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