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客观规律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02 16:38:01

经济发展客观规律

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篇(1)

Economy regulation and it objectivity-senior high school political a little bit hot problem of the lesson teaching

Wang Zhang-sheng

【Abstract】The economy regulation is objective, people want to know and make use of objective economy the regulation obtain socialism construction business of victory.Basic economy the regulation occupy predominance position, domination and check and supervision in the society the all the economy the regulation system other economy regulation.Nature regulation and economy the regulation have different and similar point.The economy regulation is divided in to have especially economy regulation with total have economy regulation.

【Key words】Economy regulation;Basic economy regulation;Nature regulation;Have economy regulation especially;Total have economy regulation;Objectivity

经济规律是政治经济学中重要的理论问题,正确认识和对待经济规律,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1. 什么是经济规律?什么是基本经济规律

1.1 经济规律。涵义: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就在于揭示经济过程中存在的客观经济规律。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而社会生产关系,是在和生产力、上层建筑的相互制约中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任何经济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周围的经济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联系也是很复杂的,但总的可分为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非本质联系,是表面联系,是偶然性联系,它不反映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而本质联系则与此不同,它是内部联系,是必然联系。本质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主要的决定性作用,它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的基本趋向。就是说,事物内部矛盾诸方面彼此联结,共处于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中,它们互相依存,互相斗争,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经济规律是以经济现象的本质联系为基础,它是从本质联系中产生的,而且又在本质联系范围内直接发生作用。譬如:价值规律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本质联系。伟大导师马克思说:“规律‘是两个表面上互相矛盾的事物之间的这种内在的和必然的联系’”。[1]

经济规律作为经济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它具有重复性和普遍性。重复性,是说这种联系在同类事物中反复出现,经常存在,始终起作用。普遍性,是说这种联系在同类事物中都存在。而本质联系,则是由事物内在矛盾决定的,它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代表一定要贯彻下去的趋势,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

注意,经济规律深藏在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内部,它的作用总要通过一定的经济机制才能贯彻和实现。因此,要深入研究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还必须重视对经济运行机制的考察和研究。

1.2 基本经济规律。涵义:基本经济规律是这样的一种经济规律,它不是决定社会生产发展的某些个别方面或某些个别过程,而是决定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因而是决定某一社会生产本质的规律。它体现某一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最基本的特征,决定某一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向。

譬如: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起作用的各种经济规律中,剩余价值规律就是这样的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切最重要的现象,不论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任何方面,都是受剩余价值规律支配的。因为资本主义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围绕榨取剩余价值这个轴心转动的。决定资本家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生产得多点还是少点;生产出来的商品是早点卖出去,还是囤积起来暂时不卖;在扩大生产规模时是多添置些机器设备,还是多雇一些工人,所有这一切都是以能否取得更多的利润为转移,以自身的利益为转移。――这说明剩余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经济规律中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因而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2. 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相比较

2.1 自然规律是完全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而经济规律主要是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运动的规律,离开了人们的经济活动,也就不存在经济规律。

2.2 自然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而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只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发生作用。因为经济规律只在一定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一旦这种经济条件消失,这些经济规律也就随之消失。

2.3 在阶级社会里,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都有阶级背景。因为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总会直接涉及到某个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所以,不同阶级对发现和利用经济规律的态度是不相同的。

3. 特有经济规律与共有经济规律

分类标准:经济条件和其发生作用的范围

经济规律 特有经济规律共有经济规律

恩格斯指出:“政治经济学不可能对一切国家和一切历史时代都是一样的”,“它首先研究生产和交换的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特殊规律,而且只有在完成这种研究以后,它才能确立为数不多的、适合于一切生产和交换的、最普遍的规律。”[2]斯大林指出:“各种社会形态在它的经济发展中,不仅服从自己特有的经济规律,而且还服从一切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各个社会形态不仅以自己特有的规律互相分开着,而且以一切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规律互相联系着。”[3]因此,认识特有经济规律和共有经济规律的关系,对我们研究和揭示客观经济规律具有指导意义。经济规律总是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历史发展的一定经济时期发生作用。而政治经济学必然要结合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条件,来提示发生作用的特殊规律。

涵义:特有的经济规律是反映某一特定社会形态经济现象的某一特殊本质的经济规律。它只在某一特定的社会形态中发生作用,随着这种特定的社会形态被另一种社会形态所代替,这种特有的经济规律也就随之退出历史舞台,让位于另一种社会形态所特有的经济规律。

譬如:剩余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平均利润率规律等,就是资本主义经济有的经济规律。它们反映的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这种特殊的经济关系。不论哪个国家,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的这些特有经济规律就发生作用。而当无产阶级经过革命斗争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后,资本主义的特有经济规律就失去效力,退出历史舞台。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按劳分配规律等社会主义的特有经济规律就在新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出来,在经济生活中发生作用。

涵义:共有的经济规律又叫普遍规律,是指在一切社会经济形态里或几个社会经济形态里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譬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和状况的规律,是在一切社会经济形态都存在和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是一切社会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另一种是在几个社会经济形态中存在和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价值规律(是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形态里都存在,也是共有经济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等等。

为什么经济规律会分成特有的经济规律和共有的经济规律呢?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世代相承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每一代人在开始进行经济活动时所遇到的一切,如用什么样的生产工具进行生产,是石器工具、铁器工具还是机器?应用什么样的动力和劳动对象,是电力、蒸汽机还是人力、畜力,是棉花还是化学纤维?人们之间结成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是互助合作关系还是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这一切都不是由他们自己创立的,而是上一代人遗留下来的现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们只能在这个基础上向前发展,而不能人为地割断历史。所以,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既有它的阶段性,又有它的连续性。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产生各种特有的经济规律;而经济发展的连续性产生共有的经济规律。

阶段性。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漫长过程中,根据生产力的不同状况和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生产关系,分成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五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每个社会经济形态所以能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个特殊阶段,就是因为有着和其他社会经济形态不同的特殊的经济本质。而经济运动的本质不同,意味着人们在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时所处的经济条件有着根本的区别,是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他们的经济活动的。

连续性。社会经济形态是一个连接一个向前发展的;所以,在这些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中,存在某些共同的东西,有着某些共同的属性。既然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有着某些共同的内容,因而必然有表现这种共同本质的共有的经济规律。如果说各种特有经济规律把各个社会经济形态分开来,那么,这种适用于一切社会经济形态的共有的经济规律则使它们互相联系着,使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形成一种统一的历史的发展过程。

总而言之,在任何一个社会经济形态中,各种特有的经济规律和某些共有的经济规律都在发生作用。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形成一个复杂的经济规律体系。在这个经济规律体系中,有一个经济规律是这个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在全部经济规律体系中占据主导的地位,支配和制约其他经济规律的作用。

4.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任何经济规律,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客观的。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说经济规律的存在和作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和人们的主观认识相对而存在的。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

4.1 经济规律产生和存在的经济条件是客观的。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什么样的经济条件,就会产生与它相适应的经济规律。所谓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状况。经济条件变化了,经济规律的作用也会随之相应地发生变化,经济条件消失了,经济规律也将随之退出历史舞台。比如:只要存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也就必然存在和起作用;如果不存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也就不存在、不起作用。

4.2 经济规律的内容和要求也是客观的。任何经济规律,都有它的客观内容和要求;否则,也就不成其为经济规律。经济规律的内容和要求,也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如价值规律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它要求商品生产者彼此交换他们产品时必须实行等价的原则。这是由商品经济条件决定的。

总之,因为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人们既不能“消灭”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和“改造”经济规律。不管人们主观意识如何,承认还是不承认,喜欢还是不喜欢,经济规律总是客观存在并起作用。承认和研究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按经济规律办事的前提。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在政治经济学中被正确地反映出来,就成为政治经济学的客观规律。我们研究经济规律客观性的目的,在于认识和掌握经济规律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而研究经济规律的客观性,首先要研究经济规律赖以存在和起作用的客观经济条件,弄清楚经济规律和客观经济条件的相互关系;同时,也要在这个基础上弄清楚经济规律的客观内容和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弄清楚经济规律的表现形式及其利用方法,我们才能掌握并利用经济规律。

5. 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它的要求办事。但是,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只能听凭经济规律的摆布。相反,正因为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就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也只有在深刻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对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作出科学的表述和概括,才能自觉地熟练地加以运用。

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所谓利用经济规律,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客观规律的运动趋势和要求,制定经济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安排自己的经济活动,从而在实践中达到更好地实现经济利益的目的。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得越全面、越深刻,行动就越自由,就越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即通过改变经济条件,来限制某些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范围,或者为某些经济规律提供发生作用的充足条件和广阔场所,利用它为社会谋福利。

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和替换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经济规律只能随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可以创造某一种新的经济条件,可以改变甚至消灭一种原有的经济条件。原有的经济条件消灭了,以此为基础的原有的经济规律也随之退出;新的经济条件产生了,在新的经济条件基础上就出现了新的经济规律。但是,人们创造、改变或消灭经济条件的行动本身,不是随心所欲的,必须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要求来进行的。

人们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就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问题。所谓主观能动性,是主观对客观的反作用。而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是正确发挥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前提。经济规律客观性决定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然会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人们在任何时候,决不可以超越客观经济规律去计划自己的行动,只有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才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造福于社会。同时,也必须看到,要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必须坚持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如果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而忽视甚至否认客观经济规律,这是主观唯心论;如果片面强调客观经济规律,而忽视甚至否认主观能动性,这是机械唯物论。这两种情况,都违反了经济规律客观性和人们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经济规律客观性和人们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道路,也是历史的结论。

那么,怎样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实现经济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呢?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实践,而且只能是实践,客观规律是事物的内部联系,隐藏在事物的内部。要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必须深入到实践中去。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必须提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总结群众的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人们通过反复实践,客观经济规律不断地为主观所认识和掌握;同时,也通过实践使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正确认识变为改造客观世界的实际行动。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们主观能动性,是在实践中实现其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因此,反复实践,是人们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的必由之路。

1962年1月,同志的《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必须从实践出发,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到有较多的经验,从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到逐步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经济规律、从而获得自由,在认识上出现一个飞跃,到达自由王国”[4] ――历史早已深刻表明,无论革命和建设,都必须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这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成败的根本问题;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化,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250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86-187页

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篇(2)

总书记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要更深刻、更自觉地把握经济发展规律,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利的措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这里指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探索、把握经济发展规律的关系。探索一定历史条件下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规律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目的。当前,必须充分认识探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运动和发展规律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努力学会透过经济现象弄清经济规律,并从经济规律的作用来理解经济现象,从而深化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制定推进经济科学发展的对策。

一、认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十分重要

什么是规律?黑格尔从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角度阐述了规律,列宁肯定了黑格尔关于规律思想的合理内核,明确指出“规律是现象中同一的东西”,“规律是本质的现象”,“规律是宇宙运动中本质的东西的反映”,“规律就是关系”。同时,列宁强调,人们头脑中的“逻辑规律就是客观事物在人的主观意识中的反映”。这使我们认识到规律是客观的,它尽管在现象背后起作用,人们不能直观地感觉它,但它客观存在。就人作为实践主体同实践客体两者的关系而言,认识客体的客观规律极为重要,主体要实现价值目标,就必须弄清客体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否则就存在盲目性,实践就会失败。

国民经济运动和发展存在客观经济规律。初看起来,国民经济运动是人们能动的经济活动,好象是由主观意志决定,但其中蕴藏客观规律。唯物史观“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这里,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含义就是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为“经济,即生产过程本身”,社会形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态,所以“经济的社会形态”就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与生产力紧密联系的生产过程中的社会关系。唯物史观认为这种生产过程和人们在其中的生产关系的运动、发展,如同自然界一样都存在客观规律。

如何理解经济规律及其客观性?在唯物史观看来,至少有四层含义:第一,经济规律是经济关系中的本质联系,表现为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中固有的、必然的现象,而不是偶然的现象。第二,一切经济规律,“要当作一种趋势来看”。就是说,经济规律是在一个较长的过程中,在正反现象的长期波动中表现出来的,它的实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第三,经济规律总是与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具有历史性。“在我们看来,所谓‘经济规律’并不是永恒的自然规律,而是既会产生又会消失的历史性的规律。”历史条件变化了,有些特殊的经济规律会消失,一般经济规律会以新的历史形式出现,同时,还会产生新的经济规律。遵循和探寻客观经济规律是无止境的。第四,经济运动和发展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在实践中不能随意改变规律,只能尊重和遵循经济规律,如果凭主观臆断办事,必定会因违背客观规律而受到惩罚。

认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十分重要。马克思在谈到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时指出:“问题本身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马克思告诫德国读者,“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资本论》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是为让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掌握认识社会的工具,用科学代替幻想,遵循客观经济规律,避免盲目性,少走弯路,缩短旧制度的时间,建立起崭新的社会主义社会。

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同样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建国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与努力按经济规律办事分不开。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在前进中曾走过“”、“”和“”等弯路,即使在改革开放后,在发展过程中也仍在某些方面存在“好”与“快”不能统一的问题,出现居民收入差距过大、能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等偏差。这说明,我们距离在实践中遵循已认识到的客观经济规律,距离弄清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新经济规律,都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党中央要求“更深刻、更自觉地把握经济发展规律”极为重要。

二、重视《资本论》揭示的经济规律

(一)重视马克思从一般与特殊关系的角度所揭示的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经济规律及其在一定历史阶段的表现形式。马克思指出,“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这里的自然规律可理解为人类社会存在的一般规律。《资本论》揭示的既有人类社会最一般的经济规律,又有在商品生产社会和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特殊表现。如,时间节约规律是最一般的经济规律,在商品生产社会表现为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或发达的市场经济社会则转化为生产价格规律。又如,任何社会都有剩余劳动规律,在商品生产社会或市场经济社会则表现为广义剩余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则表现为狭义剩余价值规律。认识了一般性的经济规律,有助于我们探索这些规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表现形式。

(二)重视马克思从运动的角度所揭示的经济运行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经济运动可从横向和纵向来考察。从横向看,经济运动表现为每日、每时都在进行的经济运行。经济主体不断进行的投入、生产、产出的循环过程,就是经济运行过程。从纵向看,经济运动表现为某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趋于某种方向的演进过程。因此,经济运动规律,可分为运行规律和发展规律。《资本论》既揭示一系列经济运行方面的规律。如,商品交换规律、商品流通规律、资本循环规律、资本周转规律、社会再生产规律、平均利润率形成规律、竞争规律等。又揭示一系列经济发展方面的规律。如,社会劳动生产率增进的规律、社会扩大再生产规律、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平均利润率趋于下降的规律、资本主义生产周期的规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灭亡的规律、私有制社会否定之否定为公有制社会取代的规律等。应当指出,运行规律与发展规律只是在研究时才能将它们在概念上暂时区分开来,实际上,它们紧密结合在经济运动中。经济发展是连续不断地经济运行的必然结果,而经济运行则是经济发展的成因。《资本论》揭示的这一系列经济运行和发展规律对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规律有重要启示。

(三)重视马克思从不同角度所揭示的特定经济领域的经济规律。《资本论》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必经的生产、流通和分配领域,揭示一系列经济规律。在生产领域,有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生产规律、相对剩余价值量的生产规律、资本主义生产投机的规律、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资本主义的工资规律、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规律等。在流通领域,有商品交换的规律、资本循环的规律、资本周转的规律、在资本周转中货币游离的规律、在社会再生产中预付货币资本流回的规律、社会再生产两大部类交换途径和比例的规律等。在分配领域,有平均利润率形成的规律、市场利润中利息分割由竞争决定的规律、土地所有权规律等。在《资本论》中,初看起来似乎没有专门的篇章阐述消费领域的规律。但马克思阐明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个人消费与雇佣工人的个人消费有质的区别,资本家的奢侈品消费工人无法享受,资本家讲排场的个人消费与追求剩余价值的目标有重要的联系;而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被限制在必要消费资料范围内,“这种消费是资本家最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即工人本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实质上是“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一个要素”,服从于剩余价值规律。这些阐述在很大程度上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消费规律及其与基本经济规律的内在联系。

可见,马克思多视角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体系。虽然他涉及的只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历史阶段,但在他揭示的经济规律体系中,除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外,还包含人类社会最一般的经济规律及跨越若干经济时代的商品生产社会或市场经济社会的经济规律,这不但对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而且对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的各种经济规律有重要指导价值。

三、注意从经济关系的逻辑联系上理解经济规律

(一)理解马克思揭示的经济规律要防止主观随意性。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由于人们轻视商品生产或市场经济,在学习《资本论》时往往忽略或撇开经济规律与商品货币关系的联系,只抽取一般性的东西,把经济规律抽象化。如,在学习《资本论》第二卷关于社会再生产理论时,往往把注意力放在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上,以此作为“有计划按比例规律”的依据,这固然也是需要的;但马克思一再提到在商品生产条件下必然存在媒介两大部类商品交换的货币流回规律,却往往被认为不重要而忽略了。这种忽略甚至引起严重的误解,以为马克思是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的“罪魁祸首”,从而贬低《资本论》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意义。然而实际上,马克思是从现实的经济运动出发,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每个企业都要把货币资本作为生产的第一推动力来展开社会再生产的论述,是把货币流回规律与按比例规律结合起来,分析和阐述商品生产条件下的社会再生产规律。可见,要真正把握《资本论》揭示的经济规律及如何揭示经济规律,决不能采取断章取义的学习态度。而应力求系统、科学地理解马克思的论述。

(二)理解经济规律要纠正孤立、片面的观点。《资本论》阐述的经济规律体系是庞大的。关于各种经济规律产生的历史条件、经济规律的内涵和表现形式、经济规律的作用机制等,几乎覆盖第一卷至第三卷的绝大部分。在这一庞大经济规律体系内,某一方面或某一层次的经济规律,与其他方面、其他层次的经济规律存在内在联系,《资本论》的理论逻辑反映了这种内在联系。因此,要科学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揭示的经济规律,就必须重视《资本论》的理论逻辑,高度重视经济规律间的因果联系、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孤立、片面地理解某个规律,就不能真正把握规律的作用机制。如,马克思对分配规律的阐述是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对生产关系的决定性作用,从而对分配关系的决定性作用来揭示的。他指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分配关系的历史性质就是生产关系的历史性质,分配关系不过表示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所以,从所有制出发,才能弄清分配关系。目前,面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现状,研究分配规律很有必要,但孤立地研究分配关系并不能弄清问题发生的深层原因,从而提出的对策也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如果能从所有制关系与分配关系的内在联系来研究,就不会只停留在分配领域看收入差距的拉大,就会深入到所有制的结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等方面来研究,也就会发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被私有化“改制”所动摇,这是当前收入差距拉大的深层原因,从而明确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走向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因此,探索和把握经济规律,重要的是要从规律体系、规律间的相互关系上来弄清各个规律的表现。

四、用唯物史观分析方法指导探索经济规律

(一)从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入手。马克思揭示经济规律的着眼点是人们都熟知的经济现象。如,商品现象、货币现象、工资现象、企业家收入现象、利息现象、地租现象等。从这些现存的经济现象人手,运用比较分析、假设前提分析、矛盾分析、质量分析、肯定否定分析、绝对与相对分析、个别与整体分析、里层与表层分析等一系列具体的辩证分析方法,所发现的这些现象掩盖的本质和规律,必定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臆造的。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从分析现存的社会经济现象人手,深入剖析现象中蕴藏的经济关系的本质,揭示经济规律,然后再以此为依据阐述经济现象的必然表现,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显著区别。庸俗经济学家所做的实际上是把表面的经济现象理论化,或只是直观地描述假象世界。而唯物史观坚持公正、无私地探索真理的科学立场,坚持唯物辩证法,它深刻认识到本质固然会以现象表现出来,但有真相与假象之分。“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所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经济学坚持透过经济现象分析经济本质,揭示客观经济规律。可以说,能否公正无私地揭示客观经济规律,是划分科学经济学与庸俗经济学的分水岭。

(二)注重把握客观经济规律存在的历史条件。经济规律具有历史性。《资本论》总是结合历史原因来揭示经济规律。如,商品生产社会中存在互不依赖的独立的生产者,他们的劳动社会性只能通过产品交换间接实现,这是存在商品、货币现象的历史条件,从而是价值规律存在的历史原因;当社会中出现脱离了人身依赖关系、自由的一无所有的劳动力商品的历史条件,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从而才形成了区别于以往剥削制度的资本剥削经济制度,继而形成剩余价值规律。又如,资本主义生产的产品固然是商品,然而这时的商品已不是简单的由生产资料所有者本人生产的商品,而是资本在雇佣劳动制度下,在等量资本要获取等量剩余价值条件下生产的商品,它必须“当作资本的产品来交换”,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才产生劳动力和资本在不同生产部门转移的现象,才产生生产价格规律(即价值规律的转化形态),产生资本主义竞争的基本规律或平均利润率规律。再如,土地私有权在人类历史上早已存在,也早已存在过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但只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拓展到农业生产领域,同时又存在大块土地私有权的条件下,才出现资本主义地租现象,产生资本主义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规律。由于马克思坚持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际出发,分析现存经济现象,才揭示出具有一定历史特征的客观经济规律。

(三)在经济运动的联系中展开分析。马克思探寻经济规律不是从一个个孤立的经济现象随意人手,而是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指导下,从社会经济运动中最基本的环节,即直接生产过程产生的经济现象人手,由生产现象到流通现象,再到分配现象,逐步展开分析。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发现了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这些发现,又有助于分析流通中的经济现象,发现资本循环和周转规律、社会总资本生产和流通规律;通过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分析所发现的规律又有助于分析和研究分配领域的经济规律。正因为如此,《资本论》揭示的经济规律,不是一一罗列的规律“定义”,不是一条条规律的机械相加,而是沿着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逻辑顺序,在相互联系的经济现象的分析推进中,揭示出有内在联系的经济规律体系。

(四)多视角地揭示经济的社会形态运动规律。现实经济的社会形态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它是多种经济形式的统一、多个经济层面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多视角地揭示经济规律,并弄清多重经济规律间的相互联系。《资本论》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示范。认识社会经济规律,应从系统的大视野去考察。

五、调查研究是发现经济规律的必经之路

唯物史观揭示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我们头脑中的辩证法只是自然界和人类历史中进行的并服从于辩证形式的现实发展的反映。”因此,经济规律存在于现实经济关系内部,不可能凭空想象出来,它只能从客观的经济关系中发现出来。要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规律,调查研究是必经之路。

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篇(3)

为了正确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我们不妨先简略的谈谈计划与市场这两个概念的含义。什么是市场?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十分发达的条件下,市场就是人们进行商品买卖的活动。马克思指出:“市场扩大,即交换范围扩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2页)列宁也明确地指出:“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有‘市场,。市场量和社会劳动专业化的程度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列宁全集》第1卷第83页)可见,市场是商品经济的范畴,它是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各个生产部门、各个地区、各个企业、各个生产者之间进行的商品交换关系或者是商品买卖关系的总称。如前所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生产和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之间的联系,必然要通过市场上的商品买卖来实现的。市场上一定时期内商品的供应总量及其结构(包括质量、品种、规格等)和社会购买力及其投向(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购买力等)是否相适应,是整个国民经济能否顺利发展的前提条件。市场上商品供应和需要状况,又取决于国民经济的各种比例是否相适应,如积累和消费的比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比例,农、轻、重的比例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所以说市场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综合反应,是晴雨表,指示器。什么是计划?计划是国家或企业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价值规律、按劳分配规律等等,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指导和打算,是主观的东西。主观要作用于客观,它应当是客观实际的反映,应当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同时又要对客观现实起能动的指导作用。

任何社会的经济发展都要求保持一定的比例。马克思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数量的社会总劳动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68页)就是说,何任社会生产只要存在着社会分工,就要求在各个部门之间按一定比例分配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马克思把它称作是“自然规律”,并且指出:“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同上)经济计划同社会主义制度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才能予先制定合理的共同遵守的经济计划,力求合理地使用经济资源。但是,也必须看到,既然计划是主观的东西,因此它就存在两种可能性,一是主观反映了客观,计划反映了实际需要,这时,计划就是正确的,人们在执行计划中就会取得胜利。另一种是主观违背了客观,计划不符合实际,这时,计划就是主观主义的,人们在执行中就会碰壁。

那末,计划怎样才能符合实际呢?或者说怎样才使计划不犯主观主义的错误呢?这就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深入实际,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查研究,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来制定计划,使计划尽可能符合实际。既然市场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是否相适应,是否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都要通过市场机制,如供求、价格等反映出来。因此,要使计划符合子实际,就必须使计划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上,通过自觉地利用价值规律来调节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使国民经济各部门保持合理的比例。也就是说,只有对市场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科学地分析与予测,人们在制订计划时,才能有科学的经济依据。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认为,市场与计划的关系是基础与指导的关系。就是说我们的计划是在对市场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予测的基础上制定的,我们的整个国民经济是在国家统一计划的领导下发展的,我们的市场也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市场。

总而言之,社会主义经济是通过统一的国民经济计划来调节的。但是,要使计划能够正确地调节整个社会的生产、分配和流通,必须做到以下两条:第一,计划必须有客观的经济依据-一一对现实经济结构和对市场的调查研究与分析予测。力求使计划反映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和价值规律的要求,而不违背客观规律。它同那种主观主义地制定计划,而定了计划又不管行得通、行不通,硬是要人们执行的那种所谓的计划调节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主观同客的统一,、因而是可靠的、正确的;后者是建立在不符合客观规律的“长官意志”之上,因而是主观主义的。第二,计划制定以后要保证计划的实现,不能单纯地依靠行政命令,同样必须利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调节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特别是调节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促使企业按照国家计划组织生产和流通,这都是一项很复杂很细致的工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不容易。但是要使计划调节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就必须这样做。

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篇(4)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work as the foundation, looking for associated with the economic law, and from six aspects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finally concluded.

Keywords: geological exploration; Economic law;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地质勘查工作是一项生产活动,它同任何其它经济活动一样都受经济规律的影响和调节。经济规律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经济现象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决定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客观必然性,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创造,改造和消灭经济规律,但可以通过实践来认识,遵循和利用经济规律,来为人们的经济活动服务。

地质勘查工作经济规律按其性质和作用范围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类是调节社会经济活动具有一般特征的经济规律。它存在于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并反映其共同性质和特征的经济规律,它贯穿于包括地质勘查工作在内的各个不同产业或部门的经济活动中,只要有经济活动它就必然在一定范围内起作用。另一类就是反映地质勘查工作自身特点的特殊经济规律。它是由地质勘查工作对象和活动方式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调节着地质勘查工作的主要过程和主要方面,并以其特有的形式和内容,反映地质勘查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可见,正确认识和利用地质勘查工作特有的经济规律,对地质勘查工作具有特殊而又重要的意义。

地质勘查工作的特有经济规律,是由地质勘查工作的特殊性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及作用决定的。它以其特有的本质特征来调节地质勘查活动。在地质勘查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有经济规律:

1.地质勘查工作高风险性

这是指获取地质勘查成果的极不确定性,即所投入的地质勘查劳动,有相当部分不能直接获得有工业价值矿床的客观必然性。地质勘查工作高风险,是指风险程度通常高于其它经济活动。地质勘查工作风险包括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经营风险)。与其它一般经济活动相比较,它更突出地表现为自然风险,这是由工作对象的隐蔽性和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决定的。构成地质勘查工作高风险,有人的主观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如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管理水平、技术装备条件、技术方法以及经济建设布局和重大政策的调整变化等等;也有工作对象的客观自然因素影响,即超出人们驾驭能力而产生风险的因素,只要地质找矿活动存在就一定有自然风险,而且不同矿种风险大小不同,不同矿种区域分布不同找矿风险大小也不同等等。主观和客观的因素共同影响着地质勘查工作的风险程度。

2.地质勘查工作阶段性

是指地质勘查工作按其工作过程的不同阶段依次开展工作的客观必然性。每个矿床各个不同阶段的工作只能依次进行,不能跨越和颠倒。地质勘查工作阶段性规律,是由地质勘查工作对象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规律所决定的。对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对复杂的地质情况的认识,反复尤其不可避免。地质勘查工作全过程可大致分为两个大的工作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础地质调查,它为地质找矿提供方向,是地质勘查工作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第二个层次是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即矿产的普查,详查,勘探三个阶段的工作。地质勘查工作阶段性,要求必须按照阶段来组织和开展工作。

3,地质勘查工作长周期性

是指寻找和探明有工业价值矿床需要经历较长工作时间的客观规律。它有两重含义:一是指地质勘查工作周期,即从普查开始到矿产勘查工作结束,需要经历较长的工作时间;二是指地质勘查工作相对于后续产业的时间跨度需要较长时期。地质勘查工作长周期,一方面表现在寻找矿床阶段,即找到有工业价值的矿床,往往是要对多个矿点或异常开展地质勘查工作才能确定;另一方面是矿产勘查的详查、勘探阶段,需要消耗较多的人财物,并按要求达到一定的工作量控制,才能完成探明矿床储量的任务。地质勘查工作相对后续产业需要较长的周期,是从国民经济角度考察的,自地质勘查工作开始到形成矿产品生产能力需要较长时间。它以地质勘查工作周期为基础,包含矿床规划设计,矿山基本建设直到形成生产能力全过程的时间。它对于指导地质勘查工作合理超前有重要意义。缩短地质勘查工作周期,是经济规律对地质勘查工作的客观要求。

4.地质勘查工作超前性

是指地质勘查工作要领先于相关的国民经济其它产业和部门经济活动的客观必然性。地质勘查工作超前性是由地质勘查工作性质和国民经济建设发展需要所决定的。只要存在地质勘查工作,它就必须先于其他产业和部门做好基础地质工作和准备矿产资源及地质资料。地质勘查工作超前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国民经济客观布局提供矿产资源和地质资料;二是先于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地质勘查工作;三是先于矿山建设探明矿产储量。地质勘查工作超前要有合理的量,超前过多,会造成地质勘查工作费用积压浪费,超前过少或滞后,就会影响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地质勘查工作要根据不同矿种、不同地区的需要合理超前,才能保证建设需要,提高地质勘查工作社会经济效益。

5.地质勘查工作难度递增性

是指寻找和探明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活动,随时间推移工作难度日趋加大的客观必然性。矿产资源有限和不可再生的特点以及矿床的复杂性,决定地质勘查工作在时间序列上难度递增。埋藏浅、地质条件简单、施工条件较好、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矿产资源不断被发现和开发利用,迫使地质勘查工作逐步转向埋藏深、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条件差、经济较不发达地区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地质勘查工作难度增大,—方面表现为获取一定勘查成果的投入增大,即探明单位矿产储量的费用增加和投入工程量呈增大趋势;另一方面表现为工作环境恶化和施工条艰难。它们都包含有劳动数量的绝对增加和采用先进地质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劳动质量的提高。地质勘查工作难度增大,客观上要求相应增加地质勘查工作费用投入,最根本的是依靠科技进步,它是提高地质找矿效果的根本途径。

6.地质勘查工作效益后续性

是指地质勘查工作劳动的效果在后续产业的劳动成果中得到体现和反映。是由地质勘查工作的超前性和信息产品的特点所决定的。地质勘查工作后续效益直接地表现为矿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由此而引起劳动就业、工业生产、财政、社会基础设施、国际收支乃至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益。以社会经济效益来评价和衡量地质勘查工作,是国民经济的基本要求。

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篇(5)

唯物历史观历来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即人的全面发展,是他们终身思考并为之探索和奋斗的主题。“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了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统一,坚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的统一,凝结着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深刻思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体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以为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了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它明晰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重大原则性问题,是我们党治党治国理念的又一次提升,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高度融合,与“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高度统一。

人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是一个不断由可能向现实转化的实践过程。因此,我们在理解和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时,既要尊重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中的主体地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根本,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目的,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把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和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切实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广泛、最充分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把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汇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中来。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每一个时期基本目标的实现,都是向最高目标的迈进。进而在具体工作中,要十分注意妥善处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能够越来越充分地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全面发展: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当前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无论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还是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都要依靠发展。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发展就是事物内部矛盾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唯物辩证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告诉我们,两点是有重点中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只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才能在发展中做到既全面,又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求我们在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坚持全面的观点,防止片面性。

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已经深刻认识到,片面的经济增长非但不能给人们带来普遍幸福,反而会使人们饱尝“有增长无发展”以及“增长与发展负相关”的苦果。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是在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基础上,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借鉴国外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具有宽广的世界眼光和理论视野,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们要以新的理念指导新的发展,以新的思维谋求新的发展,以新的举措促进新的发展。在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辩证地认识经济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转变把发展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增长的发展观。要立足于全面发展,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大力进行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协调发展:坚持了普遍联系的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须要用联系的观点。

党的*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并明确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目标和任务。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就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客观的、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深刻认识到,任何事物发展都是一个“系统的集合体”和“过程的集合体”,任何健康的发展,都应当是全面的、协调的发展,而不能是单一突进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坚持“协调发展”,正是以辩证唯物主义普遍联系的观点为理论基础,深刻总结了我国长期发展的经验教训。为引导和推动中国的发展从不平衡走向相对平衡、从不协调走向相对协调,最终实现新的平衡和协调,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同它周围的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进而以协调、兼顾的观点和方法认真处理好发展的各种具体问题,正确处理好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认真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促进发展实现良性循环。

可持续发展:正确把握了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篇(6)

早在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初,同志就着重从“规律”的角度对其加以论述。比如,他在**3年10月14日和**4年1月12日的两次重要讲话中,都强调科学发展观“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4年3月4日,他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4年6月2日,他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方法、手段协调和集成起来,不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科学发展观进行周密的科学解释,为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正是其对客观物质世界和人类思维一般运动规律的深刻认知和科学揭示。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就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一般规律。党的十七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理论地位,实际上也凸显了科学发展观的规律性特征。同时,十七大提出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同志对此同样从“规律”的角度加以重点强调,即“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具有科学性、真理性、规律性。这应该成为我们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一个认知前提。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发展中的重要规律性关系

列宁说,“规律就是关系”,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的《论十大关系》就是一部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光辉著作。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要求我们首先从发展中重大规律性关系的角度,来学习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规律性特征。

具体来说,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发展中四个重要规律性关系,即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全面发展的关系,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在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人是核心,是根本、本体;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客体;人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本,这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首要的规律性关系。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全面发展的关系中,发展首先是发展生产力,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又是相对于发展的整体而言的,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中心;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四位一体”。从全面发展的角度界定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中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规律。

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上,发展作为系统工程,作为动态过程,必须是各部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统筹兼顾、协同并进,相互匹配,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而不是单兵突进、彼此孤立,更不能失调、失衡,相互掣肘。协同并进、协调发展,反映了社会系统运行中各部分有机统一的规律性关系,致力于整体优化和整体效率。

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上,坚持当代人权益与后代人权益的统一,坚持尊重自然规律与运用自然规律的统一,坚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统一,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的同时建设生态文明,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这反映了人类文明进程中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内在关系。

科学发展观包含了发展中的重大规律性关系,从而成为我们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遵循的科学规律。

科学发展观打开了探索三大规律的新视野

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发展党的基本理论,为我们进一步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打开了新视野。

比如,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强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执政理念。十七大要求,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从而赋予党的建设新课题、新使命。

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篇(7)

中图分类号:A8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9)01―0009―05

为什么把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命名为“科学发展观”?论者们从规律性要求、客观性基础、科学内涵、体系特征、价值理性以及综合性视角等就该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尽管这种研究还只是初步的,但其理论思维和研究思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方法论意义。

一、“合规律性”说

所谓“合规律性”,是指科学发展观是对客观规律的科学揭示和自觉遵循。从规律性要求探讨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是学界的一个基本视角。

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不完全是一般词典上所说的“反映自然和社会规律的分学科的知识体系”。“科学的”不等于“正确的”。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强调的是规律性的认识,是科学社会主义意义上的科学。

一种观点从规律是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规律内在有机统一的视角揭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如,有论者认为,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真正做到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使人的自觉活动与自然规律和社会客观规律具体的、历史的、有机的统一,实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一种观点从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视角探讨其科学性。如,有论者认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或合规律性的特点在与传统发展观的比较中鲜明凸现出来。与传统发展观不同,科学发展观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是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新认识,从这一点来看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还有论者认为,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它极大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自觉地贯彻着动态平衡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法论原则。科学发展观也可以说是动态平衡的发展观。坚持动态平衡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也只有发展了才能解决发展中的诸多问题。

还有一种观点从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三大规律”认识的视角论说其科学性。如,有论者认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在于,它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为指导,取得了对“三大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具体而言,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科学发展观反映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二、“客观基础”说

这里所说的“客观基础”,是就科学发展观产生形成的思想理论基础、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实践经验基础等方面而言的。客观性是科学知识的一个基本属性,也是论者们探讨科学发展观科学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种观点着重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或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的科学性阐述其科学性。如,有的认为,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说它科学,是因为它建筑在正确的哲学基础之上,这一正确的哲学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有的认为,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它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本理论依据,它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人民:它站在时代最前沿,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深邃的战略思维来审视当今世界和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它发扬批判的创新精神而全面系统地阐释了发展的核心内容、主要目的、基本原则、重要体现及总体要求。还有的认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是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的。其中蕴含着以人类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通过现实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来推动实现这一目的的进程,尊重客观规律,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求人的幸福之真,务社会发展之实等思想,既贯穿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也是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历史经验教训进行深刻总结、对资本主义发展弊端和社会主义发展曲折有了深刻认识之后得出的基本结论,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取得的理论成果,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总结。

一种观点着重从思想理论基础的客观性探讨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如,有论者认为,科学发展观所以科学,在于它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大量先进学术成果,集中凝结了许多学者的富有创见和价值的思想智慧,因而有深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先进的思想支持。有论者认为,要从“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传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的高度来深刻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还有论者认为,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这个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作为理论基础的。

还有一种观点从实践经验基础证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如,有的认为,科学发展观之所以为科学,是因为它是建立在中国发展的现实基础之上的。所以,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含义,首先应当从历史的视角、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和从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意义上加以宏观地把握和深刻地体会,而不能把它简单地看成一个是关于发展的绝对正确的理论体系。还有的认为,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它是在与发展模式的历史互动中形成的,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科学理论性思考的产物,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决策层几展观进行历史的和辩证的扬弃的结果。

三、“科学内涵”说

“科学内涵”说,指的是从科学发展观蕴含的思想内涵及其科学性来认知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从思想内涵、基本内容人手考察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是一种最直观的方法。

一种观点侧重从发展的含义及其科学性概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如,有论者在定性地考察了发展的含义及其科学性的基础上,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概括为五点:发展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发展是物质生产力和人本身发展的统一;发展是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系统工程;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和历史过程。

一种观点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含义揭示其科学 性。如,有论者认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其科学性在于:它深刻揭示了发展的本质;它更加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它指明了更加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有论者认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在于其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在发展问题上的运用和拓展。具体而言,科学发展观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科学发展观强调求真务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还有一种观点依据科学发展观命题中“科学”的含义来探讨其科学性。如,有的认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的含义,不是唯科学主义意义上的“科学”,它是内在地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即唯物史观、真理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广义的科学概念,并且体现了这三者的高度的、有机的统一。有的认为,“发展观”前的“科学”二字并不是通常所讲的“自然科学”中的“科学”,应当理解为“合理的、正确的、好的”等意思。还有的认为,“发展”前面冠以“科学”限定词,赋予了“发展”的科学内涵和要求;从规定或内涵上看,正是“发展”的科学界定带来了发展性质上的革命性变化,实现了对以往发展观的历史性超越。

四、“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说

科学不是纯粹的“是”的体系,它还包含着人们的价值追求,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相互贯通和有机统一。所谓“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说,就是从这一视角来考察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意蕴。

一种观点从价值理念的科学性揭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如,有论者认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在于价值理念的科学性。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价值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最主要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丰富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科学发展观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科学发展观确立了新的思维方式、文明模式和生活理念。

一种观点从价值向度的科学性探讨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如,有的认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向度。这一价值向度的科学性在于实现了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的统一。具体而言:它体现了工具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有利于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它体现了功利尺度和道义尺度的统一,有利于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它体现了人的尺度和生态尺度的统一,有利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还有的认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既表现在它提出的依据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对发展的目的、主体和动力的揭示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论,又表现在它揭示的发展内容(什么样的发展)和方法(怎样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思想。也就是说,它不仅揭示了发展的价值取向,而且揭示了实现价值的手段和方法。

还有一种观点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性论证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如,有的认为,科学(包括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在科学发展观中无疑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但不能陷于“唯科学主义”。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看,科学发展观应是一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汇的发展观。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需要人文精神的导引,需要正确的科技伦理来规范。所以,要树立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发展观,要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共同引导下去落实这一发展观。还有的认为,科学发展观强烈的科学性在于:第一,它克服了传统发展观的弊端,使得发展内容更全面,评价体系和标准更合理,逻辑更完整。第二,它是对以往的发展理论的扬弃。在一定意义上讲,科学发展观是吸收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新一代领导集体不断探索和不断总结前人成果的必然产物。同时,科学发展观又充满着人文性,体现了理论的人文关怀。

五、多维度、综合性说

与上述情况有所不同的是,更多的论者从多样化视角、立体层面来探讨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这就是所谓的“多维度、综合『生说”。

第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科学的发展观,一是它遵循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没有脱离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同时又密切注意到了中国发展的差异性,是共通性与差异性的统一;二是它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为本”很好地结合起来了;三是它把发展的目的与手段和途径很好地统一起来了。

第二种观点认为,科学发展观前面冠以“科学”依据有三:一是对当代中国和国际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理论升华;二是对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深刻揭示;三是它满足了“科学”理论必备的两个条件,即能合理地解释历史,又能合理地预见未来。

第三种观点认为,科学发展观之所以冠名为科学,这是因为:其一,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的科学思维的产物。其二,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是科学发展观之科学性根本所在。其三,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需要在科学落实中来体现和进一步揭示。

第四种观点认为,我们党提出的发展观之所以称为科学发展观,就在于它把发展置于科学基础之上,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所谓科学发展,第一,推进发展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类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客观规律;第二,推进发展必须依靠科学――哲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管理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在当代,科学是推动发展的决定力量。推进发展,只有遵循客观规律、依靠科学知识,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五种观点认为,首先,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二字是科学社会主义意义上的“科学”。科学发展观也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科学社会主义维度上的科学发展观,一方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另一方面科学揭示了当代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其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与科学技术的科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科学技术维度上的科学发展观,一方面意味着要从科学的角度不断充实和丰富科学发展观,另一方面意味着要运用科学技术的新进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在于其表述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的统一,在于其本质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在于其内容的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在于其原则的均衡性和非均衡性的统一。

由上可见,论者们对科学发展观科学性问题的探讨,视角开阔、论点鲜明,具有重要启示意义。虽然这一研究还很不全面、具体和深入,缺少系统论述和深度研究的专门成果,但他们的积极探索及其取得的成绩,为下一步深化研究奠定了初步基础。

六、深化研究的几点思考

指出:“要从科学的角度不断充实和丰富科学发展观”,“对科学发展观进行周密的科学解释,为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所谓“科学的角度”也就是客观理性的角度。从科学的维度研究科学发展观,不仅有助于推进科学发展观的学理化,为科学发展观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撑;而且有助于提升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说服力,增强人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综合现有研究成果,结合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最新精神,笔者认为,推动科学发展观科学性问题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需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第一,要确立新的研究视角,从科学的维度揭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科学发展观既然以“科学”命名、是“科学理论”,就需要我们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它,从科学的视角来审视它。所谓科学的视角,就是从科学知识所必需的客观性、求真性、体系性(系统性)、可检验性(实证性)等基本特征人手,来认知科学发展观,揭示其科学性所在。从客观性特点看,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完全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的产物;从规律性特点看,科学发展观科学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体系性特点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发展这一主题有序展开,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相互作用、有机统一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初步形成了一个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体系;从可检验性特点看,科学发展观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发生了实际改变社会的强大效用,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是在实践检验中被证明为正确的理论,并将在实践的持续检验中显示出更加灿烂的光芒。只有从科学的维度人手,才能真正揭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

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篇(8)

中图分类号:B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2004801

1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坚持与发展,是马克思主唯物史观发展的最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任何事物,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的思维都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受客观规律制约的,人们只有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尊重规律,按照规律去办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人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要求,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实践背景来看,我们在发展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存在着许多违背客观规律的做法。在环境方面,如在发展中的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盲目开发、过度开发、掠夺式的开采造成的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

坚持和树立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尊重和把握客观规律,照客观规律办事,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是首先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也就是科学发展观本身的重要内容。

2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发展的最新成果

2.1 科学发展观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两点论和重点论是对立统一规律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中,只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才能做到既全面周到,又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科学发展观提出“第一要义是发展”,就是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抓住了“重点”关键。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经济建设是发展的关键,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才能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2.2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重点论,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

科学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它要求把社会发展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发展过程中要全面地兼顾到系统构成的各个要素;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它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社会发展体现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诸方面的发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物质条件,政治文明既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又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和正确的政治方向;精神文明则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三者紧密关联,互相渗透,相辅相成。树立科学发展观,就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断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3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发展的最新成果

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篇(9)

“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就要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这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

一、尊重客观规律,坚持按规律办事。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加强对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认识,正确认识和处理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之间的关系。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这主要是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现代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价格机制、利益驱动机制、信息机制、竞争和合作机制等。过去,人们往往比较重视价格机制、利益机制和竞争机制,但随着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形成一种力量、功能,改变着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和相互关系,改变着整个经济系统的内在结构和运行过程,因此应该提高对信息机制和合作竞争机制的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这一时期的市场经济具有某些特殊的规律性,它既不是计划经济的规律,也不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如果我们缺乏对这样的市场经济特殊性的认识,就会影响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不能很好地使经济体系走出既不是计划经济规律,也不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局面。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人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构成了整个市场运行机制的主要内容。然而,人在市场经济过程中发挥作用也是有规律的,同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党员领导干部在领导经济工作中,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随意改变经济过程,而应使各方面的决策符合客观规律。具体来说,应当把握好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人的经济行为的规律,包括企业家和管理者阶层行为的规律、一般的劳动者与消费者行为的规律、政府宏观调控的规律等。第二,自然环境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规律。第三,自然资源和其他各种资源在产生经济效益时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客观规律。第四,经济活动的时间关系与空间、区域关系方面的规律。党员领导干部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本质是提高执政能力、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使宏观调控所采用的政策、手段、经济杠杆等符合经济行为的规律、符合企业行为的规律、符合一般劳动者与消费者行为的规律、符合社会经济生活的所有规律。

二、协调配套,强化制度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由一系列具体制度组成的,并且还有与之相配套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基本形成、经济和社会结构已经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社会经济成分、经济组织、资源整合和企业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分配方式、阶层结构、利益关系等都出现了多样化的格局,在收入分配、工作和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秩序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与制度设计缺位,制度创新不够有很大的关系。比如,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再分配的手段和调节功能不足,对困难群众有效保护的利益补偿机制和调节机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因此,在分配制度方面要研究和调整不同阶层利益结构,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差距,遏制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加大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对口帮扶的力度,建立地区利益受损的补偿机制;理顺收入分配秩序,对资源占有和垄断行业的收入要进行调节;制定确保《劳动法》实施的法律法规。公共财政制度的建立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之一,它所解决的是社会资源合理用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以及保障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加大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力度,通过建立健全各种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制度,确保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努力做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的工作,并合理确定保障的水平,以实现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

三、调整利益关系,实现人民根本利益。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基本经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和文化生活需要,实现人民生活富裕安康。但是,在市场经济中,各种市场主体都有自己的具体发展目标,如企业的目标是为了获取最大的利润使其自身得到发展,我们不能要求企业对全社会的利益和利益关系直接负责。但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制定各种方针政策和领导经济工作时,要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和制度设计,使各种市场经济主体提高只有扩大社会整体的利益才能更快地发展自身利益的认识。市场经济本身不具有自动调节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功能,也不具有调节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功能,因此,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候,必须着力解决好这些相关问题:一是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竞争行为;二是调节垄断行业和垄断行为造成的利益不合理分配;三是对市场秩序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整顿;四是制定好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政策。四、掌握科学方法,运用经济手段提高执政能力。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十分注意和培养具有优良传统的工作方法。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中,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更要注意发挥我们党具有优良传统的工作作风和方法,并且还要不断创新领导方法、管理方法和宏观调控方法。目前,国际上许多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的国家已摸索和总结出一系列好的管理和调控方法。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认真学习、借鉴和掌握国际上的各种先进管理方法,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及社会发展的规律,来制定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篇(10)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是伟大战略的两个方面,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发展观是对发展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作为发展的最高理念,发展观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这样一些基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目标、基本内涵、总体思路、模式选择和根本动力,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是我们党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经济社会发展是有内在规律的。一切社会活动的正确性,都取决于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变革的深化,使社会生产和生活在内容上日趋丰富生动、复杂多样,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深入探索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抑制和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社会的和谐因素,从而卓有成效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突出强调了发展的为民性、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始终遵循的基本规律。

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遵循客观规律,运用多种手段,就能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上使全体社会成员的尊严都得到维护,权利都得到保障,价值都得到提升,从而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对于人的活动来说,目的是十分重要的,但目的作为一种观念性的东西,它的实现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即手段是实现目的的前提和基础。以实践为基本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目的的重要性,但并不因此而否定手段的重要作用,相反它必然尊重手段的价值。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认为手段的价值高于目的。重视目的而轻视手段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一种具体表现。列宁在《哲学笔记》中以赞同的态度转引了黑格尔的一句话:“手段是比外在合目的性的有限目的更高的东西。”事实证明,轻视手段不仅严重损害人们在实践中对手段的积极配置,而且直接损害目的本身,使某种合理的目的因手段的匮乏或不力而付诸东流,难以实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目的,发展生产力是达到目的的手段。首先,生产力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纵观人类历史,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们为了能够生存,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生活资料,就必须进行物质生产,这是第一位的历史活动。这一活动从根本上决定并制约着全部社会生活领域,决定并制约着人类总体历史的进程及其趋势。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起源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构成了社会不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新的社会形态,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称”,都要以发展生产力为基础。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1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的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发展生产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看,发展生产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条件。古往今来,贫困是社会不和谐最主要的根源,而发展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富裕不一定和谐,但贫困必然导致不和谐。马克思曾经指出,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就只会有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然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只有生产力发展了,物质财富才会增加,才能为消除两极分化,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物质条件;才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保持国家的稳定,使人民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实现社会的和谐。今天社会主义国家的种种不足和缺陷,可以说都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有关。如果生产力老是上不去,连社会主义制度都保不住,还谈什么和谐社会呢?!

二、民主法制、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从价值目标讲,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全面和谐的社会,它既要达到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达到我国各社会阶层、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格局的和谐发展;既要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发展。从现实而言,和谐社会是一个经济繁荣、政治文明、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公平正义的社会,分配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分配正义对和谐社会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它的手段性——直接影响人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而且还在于它的目的性——分配正义是人类世代向往的理想目标,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基础,也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公平和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核心价值取向。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就要在维护和促进社会公正这个关键环节上求得新突破。

公平正义是在民主法制的基础上实现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从制度的视角来解读,和谐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是崇尚分配制度正义的法治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价值追求。正义是制度的首要价值,从一定意义上讲,法律制度也是“一种配给制度”,是一种追求正义的分配制度。诚如美国法学家博登海默所说,在一个健全的法律制度中,秩序与正义这两个价值常常是紧密相联、融洽一致的。“一个法律制度若不能满足正义的要求,那么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它就无力为政治实体提供秩序与和平。但在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一个有序的司法执行制度来确保相同情况获得相同待遇,那么正义也不可能实现。因此,秩序的维续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存在着一个合理的健全的法律制度为条件的,而正义则需要秩序的帮助才能发挥它的一些基本作用。为人们所要求的这两个价值的综合体,可以用这句话加以概括,即法律旨在创设一种正义的社会秩序。”2

法律有关权利、义务的分配,对社会财富及收入的分配有重要的影响。作为一种制度性和结构性的正义,分配正义所涉及的广度与深度远远超出收入的分配,它关系到各种社会基本资源在人与人之间、人民与政府之间的分配。这些重要资源的分配将决定此后的生活方式和收入分配,等等,所以,它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或国家大法的主要内容。总之,分配正义是当代制度文明的重要价值,也是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制度性的文明特质。分配正义是和谐社会中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有序发展的制度保障。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社会经济的运行只有在良好秩序的状态下,才能得到理想的效益,人与人之间只有信守诺言、不尔虞我诈,才能在经济活动中建立和巩固那种协调互助的合作关系,个人和社会才能共同发展。任何一种秩序都要有一定的环境,良好的秩序需要有良好的制度环境。而良好的制度环境的生成与秩序的维系离不开人的努力,离不开正义的信念,也许这种信念是潜意识的,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分配正义就是要通过制度安排在社会成员或群体成员之间对权利、权力、义务和责任进行合理配置,从而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反,如果分配不公正,人们就会感到不公平,就会产生不满情绪,社会就不会安定。因而,分配正义是和谐社会有序发展、人们安居乐业的重要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分配制度总体上是趋向合理的,但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改变单一的分配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下,我国原有的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上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日渐突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分享出现一些失衡现象。如果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调整和解决,就会在各个社会阶层和群体之间造成对立,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因此,党和政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从坚持以人为本的高度,进一步调整并不断优化利益分配格局,依法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的完整的社会公平体系。要使社会公正政策化。要依循公正原则制定和调整方针政策,努力使各项方针政策既能保证相关的社会公正要求落到实处,又对促进各个方面的社会公正发挥强有力的导向作用。要使社会公正制度化,切实把公正原则深入贯彻到制度建设中去,把体现和维护社会公正作为完善制度的根本取向,从而用具体制度来保障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的公正。并采取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措施,让不同利益主体按照各得其所的原则分享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都能越来越多地获取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只有这样,才能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上来。

三、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

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人的发展,是发展的实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非常重视人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后来人们把这段话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过去,由于受“左”的思想的影响,“人”、“人性”、“人道”、“人道主义”几乎成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重新明确了人是最高价值目标。

同志提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要脚踏实地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现阶段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到更重要的位置,这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变。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表明,人的素质的高低、受教育程度,人的价值观念、思维能力、行为方式和创新意识等直接决定了人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作用,尤其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人的素质对发展先进生产力已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全面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才能积极推动社会发展。

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首要素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就突出了道德建设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素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传播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在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教育不仅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根本要求,也是发展先进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科学是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发展规律的知识系统。科学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力量源泉。它本身是彻底革命的,其认识功能在于促进人类意识形态的变革与发展,使人类从旧思想旧传统中解放出来,促进思想的革命化与科学化。

提高人的身体健康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保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素质。健康的体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钱和载体,极为重要。身体素质包括体魄健康和心理健康。人的身体是人才素质的物质基础,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增强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能量,是其学好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现代社会,无论是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还是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强健的体魄。因此,要教育人民积极参加体育运动,掌握健身的基本知识、技能,养成经常锻炼和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促进身体健壮,全面发展体能,提高机体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切实增强人民体质。

四、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

在唯物史观看来,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即它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性,与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这两者是统一的。没有人的创造历史的活动,就没有历史,但人的活动又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每一代人所遇到的客观历史条件都是给定了的,任何人都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而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又不是在人的活动之外,而是通过人们的活动体现出来的,这种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人在历史活动中追求的目的性是内在统一的。

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美的规律来建造。”在这里,“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包括了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客体尺度指向对象、客体的本性、规定性和规律性,要求主体活动合规律性、合历史必然性。主体尺度指向人或主体的结构、本性、目的、利益、需要等内在规定性,要求人的活动应当是合目的性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在对象、客体所提供的可能性空间范围之内,不断实现主体自身目的、满足主体自身需要的过程。

合规律性就是说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它考察的是工具、手段和方法是否合理的问题,属于理性认知方面的范围。合目的性则是指满足不同群体的人的需要,它主要关注的是动机和目的是否正当、是否合理的问题,是一个价值论的范围。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两个方面,二者内在地要求统一起来。在科学的视野里,世间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也不例外。社会是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界为环境,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有机体,这些要素之间按一定的规律相互作用。人们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必须正确处理人的主观能动性同客观规律的关系,尊重规律,按照规律办事,但不能创造规律、违背规律。

科学发展观正是我们党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型发展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观。它既贯穿着唯物辩证法,要求人们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联系地而不是孤立地、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看待发展问题,又贯穿着唯物史观,立足人类历史活动的实践过程、特别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过程,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两大关系系统进行了科学归纳,深刻揭示了社会有机体系统相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的独特运动规律和特点,进一步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

同志指出:“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要求。”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既要自觉地遵循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又要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以人为本”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最高宗旨;“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是合目的性的具体体现。在唯物史观中,“以人为本”与承认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是有机地、辩证地统一在一起的。人类社会发展包含有主体的价值取向、主体力求超越现存状况的目的性,这同作为实践主体的人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存在物直接相关,本质在于人的理想总是指向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所包含的“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思想,都体现了这个合目的性方面。

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及其现实的满足程度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因为人类追求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正是人类需要无限递增的丰富性和不断再生性,促成了人类社会的持续性发展。我们的一切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都是为了人,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发展而发展。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的素质的提高、人际关系的升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满足,因而是合目的性的具体体现。

综上所述,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能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所以说,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理论典范,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

参考文献:

上一篇: 毕业设计创新点 下一篇: 图书管理系统的目的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