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31 17:02:29

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篇(1)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占所有旅游活动的10%-25%(欧洲参数euro—barometer,1998)。它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以乡村性(rurality)为依托的活动。德诺伊(demoi,1991)指出:乡村旅游是发生在有土地密切相关的经济活动(基本上是农业活动)的,存在永久居民的非城市地域的旅游活动。他还鲜明地指出:永久居民的存在是乡村性旅游的必要条件。瑞切尔(reichel)罗文格特(lowengarl)和米尔曼(milman)就指出:乡村旅游就是位于农村区域的旅游。世界济济合作组织强调乡村性(rurality)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的卖点。保持乡村性的关键是:小规模经营本地所有、社区参与、文化与环境可持续(布罗曼brohman,1996)。

二、栾川县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滞后

当前,制约栾川县旅游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基础设施落后(即景区的可达性问题)。因此导致了接待能力低,接待水准不高。笔者通过对石龙沟,养子沟,龙峪湾的调查和走访,现将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其一,在栾川县通往乡镇的一些道路设施不完善导致了旅游者因看不到路标而找不到目的地的情况时有发生;而道路的狭窄使旅游列车前往乡村的家庭旅游者行走很艰难。WwW.133229.CoM现在人们驱车前往乡村的家庭旅游者越来越多,道路设施的完善会使栾川的旅游发展的更快。反之,会对其产生很不利的影响。

其二,栾川乡村的客房卫生条件差,尤其是厨房和厕所的卫生条件与预期标准相差甚远,而电视信号不清晰则是乡村旅游存在的普遍问题。

虽然旅游者到乡下旅游时对乡下的情况还是有一定的思想准备的,但是如果超出了人们的承受能力就说明它不具备旅游的条件了。如果这些最基本的基础设施都达不到预期的标准,与人们的预期相差甚远,让人感到是在花钱买罪受,那这种旅游又能坚持多久呢?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首先是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的发展。面对如此巨大的消费市场以及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强烈需求,乡村旅游经营者们将眼前的暂时利益看的过重了,只顾眼前凑合接待,没能很好地考虑将基础设施改善后会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更没有考虑如何将乡村旅游持续下去。

(二)栾川一些乡村旅游经营者对“返璞归真”的认识误区导致了接待水平不高

笔者专门对栾川景区进行了实证调研,发现有些乡村旅游经营者中有一个误区,仿佛农村旅游越是土得掉渣就越能吸引旅游者,越是环境脏的地方越是返璞归真。笔者曾多次去栾川县考察,所到之处,游客反映玩得都比较开心,农民们也热情有加,但是吃住的条件却往往遭到游客投诉,有许多地方都不尽如意,现举几例:

例一,香醇的乡村饭固然诱人,但碗筷上的斑斑油渍也清晰可见;主人热情的笑脸和豪爽的笑声的确使人感到农民兄弟的淳朴与亲切,但不讲卫生的陋习使你接过他那带有黑黑指甲又没洗过的双手递过来的玉米面饼时,很是尴尬。

例二,游玩了一天,本想抱着香香的被窝好好休息时,看着那脏兮兮的被子睡意全无,主人却还睁大眼睛好奇的问:“这还脏啊?这是上个月才拆洗过的被子,没有几拨人盖过!”

例三,夏天去郊区旅游,蚊蝇到处可见,当游客对苍蝇爬过的食品提出调换时,听见的却是这样的“劝导”——“农村就是这样”。似乎住在农村就应该永远喂蚊子。

我们今天的乡村旅游虽不是什么“贵族”到乡下度假,而是普普通通的旅游者到乡下旅游,但是起码的卫生条件还是应该有的。之所以有这样那样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究其原因主要是主观意识落后,陋习难改,甚至对旅游者的卫生习惯持一种偏见,并错误的将环境脏,农村“土”与“返璞归真”等同起来。如果照这样下去,旅游者的旅游去处就会转向,而郊区的乡村旅游就有可能由于它的脏和差而无法得到继续发展,最终受损的仍是乡村旅游业和农民本身的经济利益。

(三)乡村旅游管理人才欠缺,经营者旅游业务知识贫乏

由于总体上管理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管理条理也不规范,导致了争抢游客的现象时有发生。同一个项目的游览,村里和村外会出现两个不同的收费标准,问其原因得到的答复是“这里没有统的收费标准”,似乎是想怎么收就怎么收,这着实使游客愕然。

另外,到乡村的旅游者中大部分人的文化水平比乡村人的文化水平高,求知欲强,所到之处都想问个明白。然而大部分从事乡村旅游的经营者的旅游专业知识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从而导致不少旅游者乘兴面来败兴而归。

造成这些问题所在的丰要原因是经营者对乡村旅游的特点认识不清,不懂得如何去钻研相关业务,不懂得去揣摩旅游者的心理,错误地认为旅游者来到这里看见了山,看见了水,看到了美丽的自然景观就行了。正是这种错误的思想使从业人员根本就没有钻研和学习知识的欲望,从而导致了从业人员对旅游业务知识的贫乏:造成这种现象的另一个原因是乡村旅游经营者的经济利益。乡村旅游有一定的季节性,一年下米,经营者的投入与经济利益的比例是多大,这是乡村旅游经营者首先考虑的问题,如果他们的收益不大就会商接导致其对乡村旅游的不重视。

三、栾川乡村旅游发展对策探讨

(一)大力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政府部门应在统一指导下加大山区道路,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改建的力度,充分调动农民投资积极性,重点进行旅游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旅游接待户客房,厨房,厕所的改造,使更多的旅游者到乡下体验乡村旅游的同时,体验乡村旅游的建设和发展。

但在努力创造优美舒适的条件的同时成该注意:在设施建设上。乡村旅游设施的档次不能走高低两极端,既不能一味地追求高档次,也不能过分地追求所谓的“原汁原味”,既不能忽视了舒适,也不能不符合卫生的要求,更不能低质量,低品位,否则它就失去了乡村旅游的味道。

(二)拓宽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的资金

积极进行做好宣传工作,用新的思路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或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家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建设,迅速改善旅游村的基础设施状况,提高乡村旅游业的规模。

(三)提高栾川乡村旅游经营者的整体水平

在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提高栾川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搞好软环境,使旅游者能在干净。优美,舒适的自然、环境中尽享其乐。人们空前渴求返璞归真。亲近泥土。这是现代人追求的生活质量,更是一种生活时尚。要想使栾川乡村旅游更上一个台阶,首先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

另外,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强化旅游服务意识,就,必须进行教育培训和强化培训。这是增强栾川乡村旅游业整体素质的重要一环。因为一切旅游活动都是围绕着游客进行的,围绕着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进行安排的。乡村居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散漫、自由、不受约束的习惯,与旅游接待服务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反差,因此,必须进行定期的素质培训。

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篇(2)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占所有旅游活动的10%-25%(欧洲参数euro—barometer,1998)。它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以乡村性(rurality)为依托的活动。德诺伊(demoi,1991)指出:乡村旅游是发生在有土地密切相关的 经济 活动(基本上是 农业 活动)的,存在永久居民的非城市地域的旅游活动。他还鲜明地指出:永久居民的存在是乡村性旅游的必要条件。瑞切尔(reichel)罗文格特(lowengarl)和米尔曼(milman)就指出:乡村旅游就是位于 农村 区域的旅游。世界济济合作组织强调乡村性(rurality)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的卖点。保持乡村性的关键是:小规模经营本地所有、社区参与、 文化 与 环境 可持续(布罗曼brohman,1996)。

二、栾川县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滞后

当前,制约栾川县旅游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基础设施落后(即景区的可达性问题)。因此导致了接待能力低,接待水准不高。笔者通过对石龙沟,养子沟,龙峪湾的 调查 和走访,现将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其一,在栾川县通往乡镇的一些道路设施不完善导致了旅游者因看不到路标而找不到目的地的情况时有发生;而道路的狭窄使旅游列车前往乡村的家庭旅游者行走很艰难。现在人们驱车前往乡村的家庭旅游者越来越多,道路设施的完善会使栾川的旅游发展的更快。反之,会对其产生很不利的影响。

其二,栾川乡村的客房卫生条件差,尤其是厨房和厕所的卫生条件与预期标准相差甚远,而 电视 信号不清晰则是乡村旅游存在的普遍问题。

虽然旅游者到乡下旅游时对乡下的情况还是有一定的思想准备的,但是如果超出了人们的承受能力就说明它不具备旅游的条件了。如果这些最基本的基础设施都达不到预期的标准,与人们的预期相差甚远,让人感到是在花钱买罪受,那这种旅游又能坚持多久呢?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首先是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的发展。面对如此巨大的消费市场以及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强烈需求,乡村旅游经营者们将眼前的暂时利益看的过重了,只顾眼前凑合接待,没能很好地考虑将基础设施改善后会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更没有考虑如何将乡村旅游持续下去。

(二)栾川一些乡村旅游经营者对“返璞归真”的认识误区导致了接待水平不高

笔者专门对栾川景区进行了实证调研,发现有些乡村旅游经营者中有一个误区,仿佛农村旅游越是土得掉渣就越能吸引旅游者,越是环境脏的地方越是返璞归真。笔者曾多次去栾川县考察,所到之处,游客反映玩得都比较开心,农民们也热情有加,但是吃住的条件却往往遭到游客投诉,有许多地方都不尽如意,现举几例:

例一,香醇的乡村饭固然诱人,但碗筷上的斑斑油渍也清晰可见;主人热情的笑脸和豪爽的笑声的确使人感到农民兄弟的淳朴与亲切,但不讲卫生的陋习使你接过他那带有黑黑指甲又没洗过的双手递过来的玉米面饼时,很是尴尬。

例二,游玩了一天,本想抱着香香的被窝好好休息时,看着那脏兮兮的被子睡意全无,主人却还睁大眼睛好奇的问:“这还脏啊?这是上个月才拆洗过的被子,没有几拨人盖过!”

例三,夏天去郊区 旅游 ,蚊蝇到处可见,当游客对苍蝇爬过的食品提出调换时,听见的却是这样的“劝导”——“ 农村 就是这样”。似乎住在农村就应该永远喂蚊子。

我们今天的乡村旅游虽不是什么“贵族”到乡下度假,而是普普通通的旅游者到乡下旅游,但是起码的卫生条件还是应该有的。之所以有这样那样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究其原因主要是主观意识落后,陋习难改,甚至对旅游者的卫生习惯持一种偏见,并错误的将 环境 脏,农村“土”与“返璞归真”等同起来。如果照这样下去,旅游者的旅游去处就会转向,而郊区的乡村旅游就有可能由于它的脏和差而无法得到继续发展,最终受损的仍是乡村旅游业和农民本身的 经济 利益。

(三)乡村旅游 管理 人才欠缺,经营者旅游业务知识贫乏

由于总体上管理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管理条理也不规范,导致了争抢游客的现象时有发生。同一个项目的游览,村里和村外会出现两个不同的收费标准,问其原因得到的答复是“这里没有统的收费标准”,似乎是想怎么收就怎么收,这着实使游客愕然。

另外,到乡村的旅游者中大部分人的 文化 水平比乡村人的文化水平高,求知欲强,所到之处都想问个明白。然而大部分从事乡村旅游的经营者的旅游专业知识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从而导致不少旅游者乘兴面来败兴而归。

造成这些问题所在的丰要原因是经营者对乡村旅游的特点认识不清,不懂得如何去钻研相关业务,不懂得去揣摩旅游者的 心理 ,错误地认为旅游者来到这里看见了山,看见了水,看到了美丽的自然景观就行了。正是这种错误的思想使从业人员根本就没有钻研和学习知识的欲望,从而导致了从业人员对旅游业务知识的贫乏:造成这种现象的另一个原因是乡村旅游经营者的经济利益。乡村旅游有一定的季节性,一年下米,经营者的投入与经济利益的比例是多大,这是乡村旅游经营者首先考虑的问题,如果他们的收益不大就会商接导致其对乡村旅游的不重视。

三、栾川乡村旅游发展对策探讨

(一)大力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政府部门应在统一 指导 下加大山区道路,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改建的力度,充分调动农民 投资 积极性,重点进行旅游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旅游接待户客房,厨房,厕所的改造,使更多的旅游者到乡下体验乡村旅游的同时,体验乡村旅游的建设和发展。

但在努力创造优美舒适的条件的同时成该注意:在设施建设上。乡村旅游设施的档次不能走高低两极端,既不能一味地追求高档次,也不能过分地追求所谓的“原汁原味”,既不能忽视了舒适,也不能不符合卫生的要求,更不能低质量,低品位,否则它就失去了乡村旅游的味道。

(二)拓宽 融资 渠道,吸引更多的资金

积极进行做好宣传工作,用新的思路吸引更多的 社会 资金或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家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建设,迅速改善旅游村的基础设施状况,提高乡村旅游业的规模。

(三)提高栾川乡村旅游经营者的整体水平

在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提高栾川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搞好软环境,使旅游者能在干净。优美,舒适的自然、环境中尽享其乐。人们空前渴求返璞归真。亲近泥土。这是现代人追求的生活质量,更是一种生活时尚。要想使栾川乡村旅游更上一个台阶,首先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 教育 。

另外,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强化旅游服务意识,就,必须进行教育培训和强化培训。这是增强栾川乡村旅游业整体素质的重要一环。因为一切旅游活动都是围绕着游客进行的,围绕着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进行安排的。乡村居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散漫、自由、不受约束的习惯,与旅游接待服务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反差,因此,必须进行定期的素质培训。

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篇(3)

1 前言

加强新农村文化的建设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依据,是全面深入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方方面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对于全面实现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有效促进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民群众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这四大方面共同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 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经过数年的发展与建设,我国新型现代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一定的成绩,但是新农村发展速度依然相对缓慢,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还比较低,距离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1 乡村文化发展水平总体滞后,发展缓慢

2.1.1 农村的教育发展相对落后,农民群众整体素质相对偏低。首先,农村师资队伍较落后,师资力量严量匮乏。致使农村教师队伍出现了严重滞后现象。农村教师学历低、能力又不高且年龄结构相对偏老现象的占多数,对于达到新农村形势下现代教育的要求较难。其次,农民普遍接受教育的文化程度不高,农民群众的普遍素质偏低。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6年,相比城镇化居民低了3年;农村里具有小学或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75%;全国有92%的文盲或半文盲基本上在农村里。特别是农村中4. 97亿的劳动力里有40%的是小学文化,48%的是初中文化,而只12%高中文化的,对于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更少得可怜为5%。中国的农村教育不管同城市还是国外的发达国家农村相比,都存在明显的落后。

2.1.2 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文化基础设施总体上呈薄弱现状,再加上因地方集体经济不强,受到了地方经济条件和地理位置等综合因素的制约,才使得农村文化产品以及文化服务发展较为薄弱。例如:篮球场、乒乓室、图书室基本上都集中在中小学校里面,室也大多在老人活动区域里,农民的文体活动场所基本上很少。投入严重不足,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十份薄弱。经费开支不足是制约整个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最近一些年以地方财政不断加大投入资金,但与城市社区相比较,对文化建设发展投入的经费还是有限的,严重影响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设施利用率相对低下,不能很好的发挥其重要作用。在快速的社会变迁中,来自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理念极力要用现代都市文化来取而代之的农村文化。

2.2 农村负面文化影响较为突出

负面文化是与客观规律相互违背的,其严重阻碍了社会向前发展的精神文化现象,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种种消极精神的不良变异,也是阻碍农村社会化健康与和谐发展的毒瘤。其负面文化主要表现为愚昧、庸俗、腐朽、颓废等低调落后的农村文化,由于过去和现实化的原因,使得负面不良文化在我国农村中表现得更为突出,特别是经济较为落后的偏远山区更为严重。这些不良文化严重的腐蚀着中国农民群从的精神世界里,扭曲了群众的心灵,败坏了农村的整体社会风气,同是也影响了新农村建设与发展,以及危害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2.3 乡村文化市场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农村文化市场有了很大发展和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群众的文化需要。但因大部分农村的经济较为落后、信息严重闭塞,致使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出现了很多突出的问题。

首先是文化市场体系的不健全。我国农村文化市场只是刚刚起步不久,还没有完全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体系,文化产品不够丰富,并且还达不到群众的要求,群众喜闻乐见的产品不多。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市场化经营出现脱节现状,缺乏了与中介机构和市场间的相互连接的桥梁和纽带。

其次是管理工作相对薄弱,非法经营活动较为常见。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比较分散和纷乱,不利于管理。非法化经营活动常扎根在农村,无证经营、经营非法书刊、复制、销售、传播反动、音像制品等现象较为严重,以形式的电子游戏机、台球、出现以及色情的表演等问题,严重危害和影响了农村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

再次,农村发展水平十分不平衡,发展速度也十分缓慢。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致使农村文化市场发展出现不平衡的现象,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多样式的文化经营体系。但是在偏远的贫困农村里,由于经济落后,消息的闭塞,使得乡村文化市场基本处于一片空白。从规模、层次和群众的消费理念等方面都无法与城市相比,并且相差太远。

2.4 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衰减

当前我国农村的传统文化资源保护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其形势也十分严峻。很多民间艺术都失传了,比如:一些山歌或者民曲被现代一些新文化所淹没了,值得回记和保存的农村的历史遗迹和革命旧址都没法保存或者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一些优质的旅游资源,由于地方政府为了追求地方GDP的发展,将宝贵的文化资源卖给一些外来大企业或者大公司,使这种历史资源“商品化”运作。造成了大理破坏性的过度开发,使历史文化资源失去了原有内涵。

3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文化发展的对策

3.1 加强引导,提高对乡村文化发展的认识

3.1.1 提高相关领导干部对乡村文化发展的认识

首先,要认识到农村文化发展在经济和政治建设中的所起到的作用。经济发展是作为地方文化发展的坚实基础,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为农村经济、政治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动力。其次,农村文化发展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渠道,是推动整个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依据。当今时代,没有知识就没办法发展农村经济,乡村文化虽然已融入了乡村经济建设之中,但是农村没有文化支撑的经济是很长久发展的,更加无法实现农村的战略目标。

3.1.2 加强引导,培育农民的文化自觉性

目前,村民积极参与意识不强,参与行为存在问题,制约了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因此,村民要认识到文化建设是一项伟大福利工程,对后代的影响十分深远。村民的积极参与意识同政府的积极引导要相一致,随着农民的生活的丰富和物质不断提高,农民在文化需求也越来越高了,因此,地方政府要做到与时俱进,更新相关的文化方面的政策,由过去的“送文化下乡”转变为“下乡种文化”,把农民作为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主体。让农民成为真正的文化发展者和参与者,同时也是受益者。鼓励当地农民群众自办文化室、文化中心户、图书室等,极力支持和扶助农民群众兴办农民书社、电影放映队,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稳步健康化发展。

3.2 积极发展和壮大乡村集体经济

一直以来,国家对农村文化发展直十分重视和投入,但光靠地方政府的财政拔款是远远不够的,发展乡村集体经济,做得收入是当为发展乡村文化事业主要来源。实践中证明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得较好的地方其文化发展也搞得很好。乡村经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乡村文化发展。因此,乡村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这样才能让文化市场繁荣发展。以整个市场为导向,全面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农村经济组织。努力发展和壮大农民群众经纪人队伍,通过专业化运作集体经济,解决基层组织中存在一些难办、难做的事情,全面提升农民群众的发展集体经济的市场竞争力,走有中国特色的集约化经营之路,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同时又要带动农村整体经济的稳步增长。逐步完善村级网络信息化工程,积极收集相关文化信息,开展有偿信息服务,寻找有适合的企业加盟乡村企业,形成互惠互利经济合作体,村里面可以从中提取一定的服务费用,这样做既节省了农户的费用,也增加了地方的收入,同时也增加集体的收入。

3.3 加强农村教育事业,培养新型农民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也是生产生活的主要群体,更加是农村发展的主要建设者,唯有加强农村文化发展,全面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出有技术、有眼光的农民才能立足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从而更好的服务和推进新农村的建设。

3.3.1 加强文化骨干、文化干部和专业人才队伍的教育培训

活跃的农村文化和丰富的文化生活是形成农村文化建设队伍的重要力量支撑体。一支过硬良好农村文化队伍能够丰富农村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因此,要切实加强对农村文化队伍的教育与培训,全面提升科学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采取科学的培养措施,优化农民文化骨干,充分发挥民间艺人和文化能人,培育好的农村文化发展的这支人才队伍,为农村文化活动创多元化的良好氛围。

3.3.2 加强基础教育,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高与低将对农村现代化的建设起直接影响作用。因此,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教育力度。首先,要加强对农村青少年的义务基础教育。包括文化基础教育、法制基础教育和思想道德基础教育。教育好青少年为今后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其次,对于农村成人的基础教育同样需要加强。由于原因较多,我国农民有着不平等的教育机会,农民的普遍素质相对低下。因此,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农村成人的基础教育是必要的。

3.4 保护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村

建设好生态文明村是对“三农”问题重要反应,不仅突出了“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绿色环境、培育生态文化”的主题,而且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完美载体。目前全国建设生态文明村的景象已经给农村工作者带来了新希望,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村需要做到下面几点:

3.4.1 强化农村生态环保意识

积极利用广播、电视、学校、报约、广告牌等媒体来宣传好农村环境政策方针,政策和法规,传授相关的生态理论知识,引导农民群从进行绿色消费,改善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中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可以利用植树节和世界环境日等节日来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对中小学生们进行环保教育。

3.4.2 做好村庄整体规划,改善宜居环境

做好居住、文教、工商、行政等功能的合理布局。集中新建企业到工业小区内,力争做到把工业小区的设置在对村镇水、气污染最小的位置,养殖场要设置在远离饮用水源较远的地方;统一合理规划居民区,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率;科学治理污染源,做好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的集中化处理,努力改善居住环境。

3.4.3 发展乡村生态产业

农村的发展不仅需要以农村产业作为经济发展基础。努力建设好新农村,需要发展好农业生态、绿色工业和绿色制造业,科学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减少农作物对化肥和农药依赖,有效控制农业污染;降低工农业的消耗、清洁生产;发展多元化生态旅游业,做好旅游业的规划,建设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体现农家特点。

参考文献:

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篇(4)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占所有旅游活动的10%-25%(欧洲参数euro—barometer,1998)。它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以乡村性(rurality)为依托的活动。德诺伊(demoi,1991)指出:乡村旅游是发生在有土地密切相关的经济活动(基本上是农业活动)的,存在永久居民的非城市地域的旅游活动。他还鲜明地指出:永久居民的存在是乡村性旅游的必要条件。瑞切尔(reichel)罗文格特(lowengarl)和米尔曼(milman)就指出:乡村旅游就是位于农村区域的旅游。世界济济合作组织强调乡村性(rurality)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的卖点。保持乡村性的关键是:小规模经营本地所有、社区参与、文化与环境可持续(布罗曼brohman,1996)。

二、栾川县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滞后

当前,制约栾川县旅游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基础设施落后(即景区的可达性问题)。因此导致了接待能力低,接待水准不高。笔者通过对石龙沟,养子沟,龙峪湾的调查和走访,现将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其一,在栾川县通往乡镇的一些道路设施不完善导致了旅游者因看不到路标而找不到目的地的情况时有发生;而道路的狭窄使旅游列车前往乡村的家庭旅游者行走很艰难。现在人们驱车前往乡村的家庭旅游者越来越多,道路设施的完善会使栾川的旅游发展的更快。反之,会对其产生很不利的影响。

其二,栾川乡村的客房卫生条件差,尤其是厨房和厕所的卫生条件与预期标准相差甚远,而电视信号不清晰则是乡村旅游存在的普遍问题。

虽然旅游者到乡下旅游时对乡下的情况还是有一定的思想准备的,但是如果超出了人们的承受能力就说明它不具备旅游的条件了。如果这些最基本的基础设施都达不到预期的标准,与人们的预期相差甚远,让人感到是在花钱买罪受,那这种旅游又能坚持多久呢?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首先是思想观念跟不上形势的发展。面对如此巨大的消费市场以及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强烈需求,乡村旅游经营者们将眼前的暂时利益看的过重了,只顾眼前凑合接待,没能很好地考虑将基础设施改善后会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更没有考虑如何将乡村旅游持续下去。

(二)栾川一些乡村旅游经营者对“返璞归真”的认识误区导致了接待水平不高

笔者专门对栾川景区进行了实证调研,发现有些乡村旅游经营者中有一个误区,仿佛农村旅游越是土得掉渣就越能吸引旅游者,越是环境脏的地方越是返璞归真。笔者曾多次去栾川县考察,所到之处,游客反映玩得都比较开心,农民们也热情有加,但是吃住的条件却往往遭到游客投诉,有许多地方都不尽如意,现举几例:

例一,香醇的乡村饭固然诱人,但碗筷上的斑斑油渍也清晰可见;主人热情的笑脸和豪爽的笑声的确使人感到农民兄弟的淳朴与亲切,但不讲卫生的陋习使你接过他那带有黑黑指甲又没洗过的双手递过来的玉米面饼时,很是尴尬。

例二,游玩了一天,本想抱着香香的被窝好好休息时,看着那脏兮兮的被子睡意全无,主人却还睁大眼睛好奇的问:“这还脏啊?这是上个月才拆洗过的被子,没有几拨人盖过!”

例三,夏天去郊区旅游,蚊蝇到处可见,当游客对苍蝇爬过的食品提出调换时,听见的却是这样的“劝导”——“农村就是这样”。似乎住在农村就应该永远喂蚊子。

我们今天的乡村旅游虽不是什么“贵族”到乡下度假,而是普普通通的旅游者到乡下旅游,但是起码的卫生条件还是应该有的。之所以有这样那样种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究其原因主要是主观意识落后,陋习难改,甚至对旅游者的卫生习惯持一种偏见,并错误的将环境脏,农村“土”与“返璞归真”等同起来。如果照这样下去,旅游者的旅游去处就会转向,而郊区的乡村旅游就有可能由于它的脏和差而无法得到继续发展,最终受损的仍是乡村旅游业和农民本身的经济利益。

(三)乡村旅游管理人才欠缺,经营者旅游业务知识贫乏

由于总体上管理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管理条理也不规范,导致了争抢游客的现象时有发生。同一个项目的游览,村里和村外会出现两个不同的收费标准,问其原因得到的答复是“这里没有统的收费标准”,似乎是想怎么收就怎么收,这着实使游客愕然。

另外,到乡村的旅游者中大部分人的文化水平比乡村人的文化水平高,求知欲强,所到之处都想问个明白。然而大部分从事乡村旅游的经营者的旅游专业知识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从而导致不少旅游者乘兴面来败兴而归。

造成这些问题所在的丰要原因是经营者对乡村旅游的特点认识不清,不懂得如何去钻研相关业务,不懂得去揣摩旅游者的心理,错误地认为旅游者来到这里看见了山,看见了水,看到了美丽的自然景观就行了。正是这种错误的思想使从业人员根本就没有钻研和学习知识的欲望,从而导致了从业人员对旅游业务知识的贫乏:造成这种现象的另一个原因是乡村旅游经营者的经济利益。乡村旅游有一定的季节性,一年下米,经营者的投入与经济利益的比例是多大,这是乡村旅游经营者首先考虑的问题,如果他们的收益不大就会商接导致其对乡村旅游的不重视。

三、栾川乡村旅游发展对策探讨

(一)大力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政府部门应在统一指导下加大山区道路,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改建的力度,充分调动农民投资积极性,重点进行旅游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旅游接待户客房,厨房,厕所的改造,使更多的旅游者到乡下体验乡村旅游的同时,体验乡村旅游的建设和发展。

但在努力创造优美舒适的条件的同时成该注意:在设施建设上。乡村旅游设施的档次不能走高低两极端,既不能一味地追求高档次,也不能过分地追求所谓的“原汁原味”,既不能忽视了舒适,也不能不符合卫生的要求,更不能低质量,低品位,否则它就失去了乡村旅游的味道。

(二)拓宽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的资金

积极进行做好宣传工作,用新的思路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或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家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建设,迅速改善旅游村的基础设施状况,提高乡村旅游业的规模。

(三)提高栾川乡村旅游经营者的整体水平

在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提高栾川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搞好软环境,使旅游者能在干净。优美,舒适的自然、环境中尽享其乐。人们空前渴求返璞归真。亲近泥土。这是现代人追求的生活质量,更是一种生活时尚。要想使栾川乡村旅游更上一个台阶,首先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

另外,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强化旅游服务意识,就,必须进行教育培训和强化培训。这是增强栾川乡村旅游业整体素质的重要一环。因为一切旅游活动都是围绕着游客进行的,围绕着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进行安排的。乡村居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散漫、自由、不受约束的习惯,与旅游接待服务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反差,因此,必须进行定期的素质培训。

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篇(5)

1我乡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整体竞争力较弱。无论是从经济总量、经济集中度,还是财政收入和整体竞争力上,与许多乡比都存在较大差距。

(2)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调整依然滞后。一直以来,我乡是商品粮的重要生产基地,乡域经济第一产业占有很高的比重,典型的农业经济特征明显,效益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近几年虽有所发展,但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很小;第二产业优势不够突出,资源性加工企业规模小,能力弱;现代高科技企业起点低,数量少,产业的技术含量仍然较低;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虽然较快,但因起步晚,规模小,不足以支撑整体经济发展

(3)经济自主增长乏力,乡级财政运转困难。经济自主增长乏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乡域投资面临困境,二是乡域工业发展水平低。目前乡域工业大多是一些传统工业,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大众产品多,名牌产品少,市场活力明显不足。三是乡域消费市场低迷。由于以上原因,当前乡财政运转比较困难。财政入不敷出,运转十分艰难。

(4)生产要素大量外流,对外开放程度偏低。一是资金严重短缺。由于财政拮据,加之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级以下业务,使我乡区域经济发展深受“失血”之痛,二是人才大量外流。在待遇和事业留人方面缺乏强久吸引力,80%的人才去了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三是产品科技含量低。

2推进我乡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客观地讲,我乡区域经济落后东既有自然方面的因素,又有历史方面的原因,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任何单一的发展思路对乡域经济发展都是无能为力的。发展乡域经济必须要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眼光,要立足自身经济发展阶段和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通过实施整体战略来解决。

以现存优势资源为依托,开展错位竞争,打造特色产业。无数实践证明,一个地区的竞争优势获得关键在于对自身优势的认识和把握,因此我们在发展乡域经济的战略决策中,应始终注意自身的比较优势。总体上来看,在乡域经济中,农业资源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但由于各办事处、村所处地理环境、自然和资源禀赋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比较优势千差万别。因此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和方式上不能强求一致,其关键是要站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度,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通过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确立主导产业,实行重点开发,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在传统产品中筛选优势品牌,打造独具特色的战略产业和名牌产品。通过提倡一乡一业、一乡一品,坚持一业为主,多元互补,进一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生产要素配置市场化的前提下,由于资本的趋利性,不可能发展全方位、全门类经济,只能依托本地比较优势来发展和壮大特色经济。只有这样,乡域经济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以区域经济合作为支点,加强东引西联,扩大对外开放。资金是制约我地乡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是要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扩大民间投资。引进外地区转移的产业资本,发展民营经济。目前我乡地区经济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土地、人力要素成本大幅上升,东部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了降低成本,开始大量西进寻找商机。我们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要抢占“地利”先机,尽可能引进更多的东部民间投资。同时还要按照镇域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民资投向,重点发展农业产业开发、能源、重要原材料的重点建设项目,以及能够综合利用资源、防治环境污染、节能降耗和提高产品档次的项目,极力争取国家投资,营造区位优势,为乡域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硬环境。

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篇(6)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169-02

一、引言

“农家乐”旅游作为一项新的旅游项目,已成为世界潮流。它源于欧洲的西班牙,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有些西班牙农场把自家房屋改造装修为旅馆,用以留宿过往客人,并为客人提供徒步旅游、骑马、滑翔、登山、漂流、参加农事活动等项目,从而开创了世界“农家乐”旅游的先河。此后,农家乐旅游在美国、法国、意大利、波兰等国家得到倡导和大发展。国内真正意义上的“农家乐”始于20世纪90年代,近年来“农家乐”旅游以其浓厚的乡土、田园文化气息,逐渐发展成为旅游产品类型中一个新的亮点,满足了当前我国城市居民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吸引了许多城市游客的眼光。一些地方随之也兴起了“农家乐”旅游的热潮。但中间存在的问题也是十分突出的,值得大家思考。

二、发展农家乐的意义

目前,随着绿色旅游、乡村旅游、自驾游等旅游形式的快速发展,农家乐的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高峰期,各省、市、县政府、旅游部门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农家乐的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而易见:

(一)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农家乐”经营者95%的家庭成员不需再外出务工,且每个家庭平均要雇佣服务员2—3人,旺季时最多要4—6人。特别是一些“农家乐”的女主人们,对发展家庭宾馆情有独钟,这种形式解决了农村40岁左右妇女盼转移、难离家的矛盾,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同时投入少,见效快,回报高,非常适宜农民。

(二)促进了农村的分工分业,带动了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农家乐”集吃、住、游、购、乐于一体,它不仅作为一个窗口、一个渠道带动了当地农副产品的销售,更大的意义是在它发展的背后,有一个不断发育成长的产业拓展链和服务延伸链,拉长了农副产品的产与出,供与求的链条,为绿色农业的产品开发创造了无限的生机。

(三)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了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近几年随着“农家乐”的快速发展,带动村庄环境建设、饮水工程、电网改造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和有线电视通村入户工程等,在治理农村脏乱差环境、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很多的农民认为:环境整洁优美、交通便捷舒适、食宿卫生安全不仅是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带给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平等对话的信心和豪气。“农家乐”不只是改变了农民的命运,更唤醒了他们强烈的事业和精神追求。

(四)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施,带动了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和投入。“农家乐”的发展不仅致富一方百姓,促进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同时也吸引着越来越多民营资本的投入和城市公共产品向农村的延伸,为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做出了不菲的贡献。

三、农家乐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家乐旅游规划存在“城市化”倾向。农家乐要区别于城市,远离喧华,体现农家风趣。其优势集中在“农”字上,农村风光,农家饭菜,农事活动,这些才是吸引城里人的法宝。而当前大多数经营者还处于探索阶段,一些“农家乐”定位不准,经营特色不够明显,经营无个性,农家的乡土风味不够浓,与风土人情结合不够紧密。旅游项目未能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和环境的文化内涵,农家乐活动存在“城市化”倾向。

(二)未能很好地贯彻因地制宜原则,经营模式单一。农家乐开发随心所欲,特别是郊区农家乐大多按长官意志办,片面追求规模扩张,忽视农家文化的深度挖掘,造成项目设置的单调性和同质性。经营户普遍各自为政,片面追求面的扩张,各类资源和要素未能得到充分整合和利用。农家乐经营项目还比较原始单一,品位不高,多局限于“几间房子,几张桌子,喝喝茶,打打麻将,钓钓鱼”的经营模式,对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的深层次开发不够,对乡村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资源的开发重视不够,缺乏文化内涵,地域特色文化不突出,整体接待水平偏低,配套设施不完善。

(三)环保意识有待提高。“农家乐”旅游所倡导的是关爱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享受自然。一些农家乐环境卫生条件越来越脏乱差,随意处理生活垃圾,造成环境污染,加上旅游立法、环境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健全,虽然景区的农民环保意识也与日俱增,但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排放因为人流量的增多而开始成为难题,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和环境已经遭到了破坏。这与回归自然这一旅游主题相背离。

(四)客源季节性强,市场开发不够。几个景区的经营者反映,客源季节性强,游客以散客为主,80%的客源直接来自周边城市,作为当地的农户,他们开发市场的能力十分有限,大多数“农家乐”仍处于等客上门的状况,主要依靠游客口口相传,许多游客往往都是回头客或者是经朋友介绍来的,有些虽于旅行社相合作,但由于旅行社从中抽利,使得“农家乐”经营户获利的减少。

(五)管理水平不高,缺乏系统培训。“农家乐”的经营主体是农民,大多以家庭经营为模式,从业人员大多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有的虽然接受景区的培训,但不系统、不全面,效果不甚明显。目前除重渡沟景区外,大多数“农家乐”经营户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或者是一味模仿周围“农家乐”经营的阶段,整体接待水平较低。

四、基于“农家乐”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一)端正认识,规范政府的主体行为,走节约高效可持续发展之路。农家乐旅游开发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但农家乐旅游项目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急于求成将于事无补。因此,政府要高度重视,增强紧迫感,抓住机遇,切实加强对发展农家乐旅游的领导,将发展农家乐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要明确发展思路,突出工作重点,将发展农家乐提升到培植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位置来抓,把发展农家乐旅游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二)科学规划,发挥规模效应。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和旅游发展前景等因素,科学合理搞好农家乐整体规划,努力使“农家乐”发展与旅游总体规划相协调,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相衔接,与乡风民俗相统一,与生态景观相和谐,达到“设计科学、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各具特色”的标准。在房屋建筑、环境营造、活动设计等方面充分考虑区域民俗特色,深挖文化内涵,增强吸引力,逐步形成一个村庄一种风格、一条道路一道风景,实现村村有特色、户户有绝活。

(三)打造农家乐精品,塑造区域整体品牌。开展农家乐既不能为满足少数客户要求而使之“城市化”,也并非越“土”越好,而要花大力气,逐步把现代化的服务和设施与农村古朴民居、民风、民俗紧密结合起来。城乡文化的差异、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是农家乐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其差异越大,吸引力也就越大。因此,各地发展农家乐要与民俗旅游、健身旅游、劳动休闲旅游相结合,推出精特节目,提升旅游品位,扩大农家乐的活动内容,增加农家乐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四)突出特色,注重产品的开发体验性和参与性。乡村旅游具有使游客深入体验乡村氛围和田园生活的功能,是体验经济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农家乐产品的开发上,应该摒弃那种游客来了就是简单的几天“住农屋、吃农饭”的理念,发掘当地的民俗风情,提高活动的娱乐性和游客的参与性,让游客感受和体验乡村旅游地的形象,使得乡村旅游、农家乐成为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行为。

(五)开发产品,提升旅游品位。积极引导扶持经营者和景点附近群众,开发以地方农副产品、土特产、工艺品为主的旅游纪念品,如将核桃、板栗、柿饼、丹江风干鱼、粉条、熏腊肉;布鞋、小孩穿的绣花鞋、绣花鞋垫、绣花枕头;豆腐乳、豆瓣酱、豆豉等进行包装或配以竹篮柳筐呈列销售柜台,不仅能满足游客需求,扩大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还能提升“农家乐”的旅游品位,扩大知名度。

(六)加强对“农家乐”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培训,促其自觉遵纪守法,诚信经营。农家乐要上规模、上档次,必须重视人才培养,人才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和提高服务质量的根本保证。需根据农家乐发展特点,遵循“培引”结合原则,以培养当地人才为主,引进人才为辅。通过加强经营管理者、从业人员、村民等相关人员的旅游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以便更好地为乡村旅游服务。组织开展“农家乐”厨艺大赛、乡土采风等活动,提升“农家乐”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宋咏梅,孙根年.关于深层生态旅游开发的思考[J].生态经济,2006,(6).

[2]王民生.合理规划农家乐,助农民走上富裕路[N].中国旅游报,2008-1-4.

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篇(7)

关键词:转变发展方式 城乡统筹 人本路径

当今时代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实现统筹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统筹发展的哲学本质就是研究和解决发展中出现的不平衡问题,实现科学发展。从哲学高度讲,“统筹兼顾是一种强调普遍联系的系统辩证法,是一种着眼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思维,是一种立足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和谐的人本理念。”因此,统筹哲学要求我们在实践中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来正确处理发展中的各种复杂的矛盾,做到统筹全局、科学规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从而保障和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统筹发展的哲学本质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人类实践行为的终极目的。统筹哲学的本质目标就是要通过统筹的方法来解决人的生存和发展中存在的失衡问题,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进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首先统筹哲学关注的是人类的本身物质和精神的统筹发展。统筹哲学理论不仅强调保障人的物质需求,还更为强调保障人的精神需求,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也是辩证统一的,仅仅保障人的物质需求,不过就是实现了人的生物性存在和延续,没有实现人的理性存在,从满足物质需求看,无法把动物的存在和人的存在区别开来,只有在保障人的物质需求的同时,保障了人的精神需求,才是使人区别于动物地实现了理性地生存和发展问题,如果单纯地发展一个方面,就会导致人的畸形发展。

统筹哲学不仅关注人的物质和精神的统筹发展问题,同时也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统筹发展问题,以及人类社会中不同阶层、不同区域之间的统筹发展问题。在人类社会的具体实践中,由于发展阶段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统筹哲学关注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当今时代背景下,统筹哲学所直面的和需要研究的最困难的现实问题就是城乡统筹发展问题。“城乡统筹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缩小和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居民地位平等,进而使全人类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

“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质是要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城乡统筹发展的提出就是打破原有的单一的从城市或从农村角度考虑的思维定势,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因果关系综合起来统筹解决。

城乡统筹发展,是有效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经济和社会问题的现实选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我国现在正处于推进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最尖锐的矛盾就是城乡矛盾,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三农”问题,如果解决了“三农”问题,解决了城乡发展过程中的矛盾,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和实现科学发展将事半功倍。

从本质上看,我国发展方式转变之所以滞后,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城乡二元结构。长期以来,由于一直实行工业先于农业、城市优于农村的发展,导致形成了产业和技术由城市向农村的梯度转移,并且形成对落后发展方式的包容机制。因此,转变发展方式首先必须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在城乡统筹一体发展中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如果仍然延续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继续推行城乡产业梯度转移,那么,落后的发展方式就有了存在的空间,经济发展方式就不可能实现根本性转变。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也就是由工农业、城乡平行发展,向工业和城市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转变。这一时期是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因此,城乡统筹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工农业、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是推进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是顺应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规律,是正确处理我国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需要,同时也是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

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问题

解决中国农村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就是要解决农民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也就是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和农民的增富问题。这是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一个基本点。

按照我国目前的贫困界定标准,到二十一世纪初,我国的绝对贫困人口将逐年减少,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我国目前解决温饱问题的长效保障机制还是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处在贫困边缘化的人口比例较大,一旦有什么突发性问题出现,返贫人口即刻增加,农村的发展很快又会出现一些影响农民生产和生活的民生问题。而且,我国的农业风险保障体系不健全,农业保险制度不完善、覆盖面窄,主要农作物、大牲畜参保率不超过总数的5%。除主要品种粮食之外的农产品市场价格保护机制尚未建立。因此,尽管我国的农村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三农问题仍然很脆弱,贫困问题一直是我国农村社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潜在的隐患问题。

因此,国家提出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而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在解决绝大部分农民温饱问题的前提下,进一步解决绝大多数农民的更加富裕问题,也就是解决农民的增富问题,这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农民的进一步发展问题。加大富裕的程度,或者依靠持续性增富,最终在富裕的量的绝对值上超过贫困,这种发展方式,是可以增加农民对贫困反弹的抗击力。但是,这种思路不是长效和机制性解决贫困问题的办法。由于新农村建设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和农村支持城市发展的惯性动力影响,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初期面临着涉农政策调整不到位、基层政府服务脱位、社会结构调整离位、农民心态调整缺位等问题,使新农村建设要解决的农民发展问题(增富问题),变成了解决农民的生存问题,也就是民生问题。民生问题成为了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的不可回避的问题。并且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些民生问题也存在一个方法论和价值观的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要从哲学方法论的高度,权变地审视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民生问题的内在联系,并从主客体的关系出发,把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对象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作为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这样,才能有步骤地和明晰地推进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与实施工作,实现目的与效果、动机与结果的统一,决策目的、实施行为与农民的需求满意度的统一,这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问题。

城乡统筹发展的人本路径

首先,要明确影响农民增富的制约因素。在解决农村问题上,不论推进什么发展战略,是叫新农村建设,还是叫发展现代农业,或者是叫城乡统筹等等,都要始终明确,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推进这些发展战略的时候,有利于农民增富的因素有哪些,制约农民增富的因素都有哪些,这是发现农民民生影响因素的关键。这一点就决定了新农村建设要从理论上明确影响农民生存和增富的制约因素和条件。此外,还要明确实现目标的路径。只有从解决那些严重影响农民生存和制约农民致富的因素条件入手,才能从农民的实际困难出发,确定新农村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的切入点,为实现城乡统筹、驱动新农村建设奠定一个良好的开局起点。

其次,要明确农民增富实现的保障条件。新农村建设要在理论和实践上明确保障农民增富和发展的要素条件,明确这些条件的实现途径,为此,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有一个国家的达标体系,更要帮助农民制定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增富目标,确立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建立保障目标实现的服务支撑系统。在这个过程中,基层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就是,通过积极创造农民增富的保障条件,帮助农民实现国家的预期目标和自己的增富理想,这些保障条件包括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产的资金保障、农业技术保障、农产品市场信息、农村社会保障、农村教育保障、农民的医疗保障和满足农村文化需求等方面,具备和完善了这些条件,农民的增富才是真正有了保障。

再次,要处理好主客体的地位关系问题。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谁,从一开始就需要明确,因为新农村建设要主要依靠这个主体。而这个主体从一开始并不十分明确。农民历来是中国农村的主体,建设新农村,就要依靠农民这个主体,而实际上,农民没有发言权和参与权,只能在一旁观望。这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严重影响农民的创造性的发挥。因此,新农村建设要在理论上明确建设的主客体是谁,要在实践操作上处理好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主客体之间是否实现了对称发展,取决于农民的满意度。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应该是也必须是农民,农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必须保障,否则,新农村建设就会失去意义和方向。

第四,要解决中国社会的结构性发展不平衡问题。城乡统筹不是单纯解决“三农”问题,它是通过开展新农村建设,解决城乡社会发展的结构性失衡现象。城乡发展的结构性失衡是人类社会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的初期,对这一点认识我国还需要达成共识,国际金融危机帮助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实际上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发展经历已经表明, 1978-1984年和2006年以来,是中国农村和农民的黄金时代,这期间的农村改革增进了农民的利益,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也并没损害城镇居民的利益,是一种典型的“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改革结果,因而这期间的城乡关系一度好转和正在好转。1984年后的城乡关系发展一直处在非良性状态中,导致中国城乡关系处在了极不平衡状态中,表现就是城市持续地剥夺农村。在城乡发展问题上,农村的发展并不是要与城市脱钩发展,相反,是要实行城乡一体化的统筹发展。2006年以后,我国逐渐开始进入统筹发展阶段,但是,形式上的统筹较多,表现就是单纯追求城市化,忽视了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城市农村化发展的趋势。统筹的重点应该是城乡居民的待遇保障和基础设施的一致化和统一化,城乡居民生存环境和生存标准的统一化,为此,解决中国的科学发展问题,关注以人为本问题固然重要,但是在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中,科学发展的深刻含义就是解决三农问题,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客观意义则是通过平衡城乡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进而挖掘农村消费市场,为从机制建设上推进国家的科学发展、转变国家发展方式、扩大内需发展奠定基础。

最后,要坚持以人为本,更要遵循以规律为本。以人为本是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必须要贯彻和实现的政治目的,同时,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还要贯彻和实现以自然规律为本的科学目的。新农村建设的事实表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都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的,都是以贯彻以人为本为宗旨的,但是,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一些影响农民切身利益的民生新问题也表明,同是在坚持科学发展,却带来一定的负面结果,这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形式上地提倡以人为本导致的结果。因此,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同时,不能忽视以规律发展为本。以自然规律为本是以人为本的基础,忽视客观规律发展的以人为本,不是科学发展的宗旨所在。在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情况下,实现的以人为本才是真正的科学发展的体现。因此,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应该实施的发展理念就是,必须在尊重客观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实现以人为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田丰.统筹兼顾的哲学意蕴[J].广东社会科学,2008(1)

2.刘艳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本质、目的与原则[J].黑河学刊,2009(6)

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篇(8)

 

乡村研究很多学科都能够找到切入点, 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对其研究较早。乡村社会学研究侧重乡村社会变迁, 乡村地理学则侧重于从地域分布、空间的观点分析乡村的各种问题[1]。随着乡村的演进及学科的发展, 二学科研究内容交叉重叠的现象比较明显。乡村社会地理即是针对乡村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现象, 从地理学视角进行分析: 时间上以乡村社会变迁为主线, 空间上探讨社会现象对乡村各主体空间分布及分异规律的影响。

1 研究进程

1.1 乡村社会地理研究溯源

1.1.1研究时序分析

乡村地理学发展较早, 二战前, 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农村聚落的历史分析( 包括农村聚落的起源、结构与类型) 、土地利用问题, 同时有一些对于乡村社会现象的研究, 如德国学者如魏伯、奥特伦巴描述并研究了土地利用形态、乡村道路网、农舍、村落等农业活动所引起和制约的文化景观或乡村景观, 但总体上研究较少[2]。

二战后到1970 年, 各国( 不仅是欧洲国家) 的城市重建以及经济发展引发的城市化浪潮, 毕业论文推动了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高涨, 而忽视了乡村的研究[1], 另一方面, 这一阶段由于把对乡村区域的研究简化为对农业问题的研究, 世界各国普通存在农业地理兴盛而乡村地理极度薄弱的现象[3], 这一阶段是乡村地理学的衰退期[1], 而乡村社会地理因而没有发展起来, 但社会学对乡村社会现象的研究较多, 地理学也存在一定研究。

1970-1990 的二十年间, 环境压力及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导致对乡村可持续发展研究, 乡村地理学出现“再生( rebirth)”现象[1], 这一期间对乡村社会的研究一直成为国外乡村地理学的一个热点, 推动了乡村社会地理的发展, 但不同国家研究内容存在一定差异[2]。表现在研究者的重视, 组织了许多学术活动, 并提出了一些发展理论。如美国经济史学家johnson 在1970 年代初所提出乡村增长中心发展理论; 弗里德曼( 1975,1979) 等人提出了乡村社区发展理论等[4]。随着研究的深入, 相关研究范围逐步扩大到包括乡村发展的许多方面, 主要有乡村社区、乡村人口结构、迁移和就业, 居住问题、乡村城市化、城乡相互作用以及乡村规划等。一些研究中寻求地理学者和社会学者共同研究的关键主题。1980 年代许多学者还进行了乡村地区发展政策效果评价的研究。对乡村社会现象的研究具体如下: ambrose 认为乡村仍然是明显的等级社会, 包含至少五个明显区别的阶层; newby( 1979) 认为乡村居民被多种因素所束缚( 如贫困) , 因而形成社区以寻求互惠[5]; bunced 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乡村居住模式演化; gilg 研究了乡村区域人口和雇用问题; roger 对于乡村住房问题有一定研究; lewis 运用新的方法对乡村社区进行了研究; tanner对乡村区域娱乐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robins 总结了乡村规划和环境保护的不同方面[6]。

1.1.2研究对象分析

从研究对象角度分析, 1990 年代以前的乡村社会地理研究基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研究客体主要为物质实体, 并由1950、60 年代增加的量化和科学化所加强, 这反映了环境决定论持续的影响; 伴随人口的减少和逆城市化, 在一系列乡村研究中出现对人口学特征的研究, 如列举人口数量、分布和密度; 对社会公正的研究, 如harvey 提出地理学要与社会公正相连接; 对家庭和社区的研究, 许多地理学者在研究中寻求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关联, 认为这类研究至少也是社会地理学的一个方面[7]。

1.2 新的研究进展

1990 年代以来, 国外社会地理学主要研究如下方面: 围绕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来确定研究出发点; 从社会问题的空间表述、空间因素、空间过程和区域特征来确定研究角度; 针对社会问题中受害一方来确定侧重面; 重视城市社会在西方社会中的主导地位来确定重点区域[8]。此时的乡村地理学出现两个明显转向, 其一是社会文化转向。与二十世纪人文地理学第三次转型趋于一致[9], 乡村地理学研究也开始由侧重空间分析向社会文化转型, 特别是近年来特别明显, 使得社会文化成为地理学“社会论”的核心理念, 并构建了明晰的新的研究内容[10]。许多学者将社会和文化研究的理论用于乡村社会地理研究。pratt 指出了乡村和文化地理学融合的形势; seymour 在乡村地理学理论发展讨论会中, 也提到放松文化和乡村地理学的明确的边界; halfacree 把乡村作为“非物质的感知构建”来研究。这些研究显示乡村社会地理超越了自身和文化地理学的界限。其二是乡村地理研究的后现代转向。1990 年代早中期, 很多学者开始认为对乡村的研究已经、或将要、或必须向后现代转型。人们开始着眼于从更加人文化的角度研究乡村的优势、局限和问题, 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①陆续有一系列的对乡村“被忽视方面”的研究; ②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性别关系角色进行了重新认识。murdoch 和pratt 在其研究中, 对乡村的现代主义进行了分类: 作为时间概念的现代主义; 抽象理论的现代主义; 结构分类的现代主义( 特别指乡村和城市间的划分) ( 表1) [7]。此时许多乡村地理学的研究, 已超越了早期有限的地理思想的界限, 开始了明显充满政治色彩的研究。philo 认为关注不公正、开发以及乡村居民生活的改善推动了此种研究, 并认为此时的乡村具有多元的文化结构和意义; phillip 认为此时在乡村社会地理研究中, 已将政治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因素联系在一起[7](

具体来说, 除继续关注早期乡村现象外, 乡村社会地理顺应上述趋势, 其研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主题。michael roche在2001 年对乡村地理学研究进行总结后, 指出现在缺少对乡村可持续性的研究, 并针对广泛的争论, 对后生产主义者的乡村空间进行了再思考[11]; 之后他又基于对乡村地理学2002 年出版的期刊总览, 认为许多传统的研究没有减少, 只是近年有些转变, 研究并指出三个共生的乡村发展模式: 农业—工业化、后生产主义和乡村可持续发展[12]; 基于人们对乡村过于理想化的印象, cater 和valentine 等人对于乡村剥夺( exploitation)进行过相关论述[5,13]。

另一方面, 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网络与信息对乡村的社会影响。grimes 研究了信息社会中乡村地区的发展前景, 他认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大量信息的掌握, 缩减了乡村与市场的距离, 并提高了乡村地区的对外学习的能力与机会, 但远距离的工作( teleworking) 即使被夸大为乡村地区最美好的前景, 将来也只会给城市和市郊而不是偏远的乡村, 带来绝对的发展优势[14], 此外他还对信息技术对乡村发展的利弊及乡村网络社会的增加状况进行了探讨[15]。

1.3 发展的路径

纵观乡村社会研究的整个历程, 不难看出乡村社会地理发展而来的两条路径。首先, 乡村地理学研究向社会转向。地理类的文献中, 关于乡村社会的探讨和研究十分丰富, 并且包含乡村社区、乡村景观、城乡关系、乡村旅游、各种乡村冲突和问题及政策制度等诸多方面[5,13]。其次, 社会学者开始关注涉及乡村空间的问题。早期乡村社会学者研究中就部分涉及到地理学的内容, 近年来出于研究及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逐渐将空间现象纳入研究范围, 相关学术论文明显增多。lobao 和saenz 指出“: 在乡村社会学科中忽视空间的分析, 地理空间在组织阶级关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6]; friedland 对于乡村研究虽然从乡村的社会学表象写起, 但对农业和田园风光的问题分析, 却有着强烈的地理气息[17]。

2 当前主要研究内容

2.1 乡村社区

最先研究乡村社区的是乡村社会学家。罗吉斯和拉伯尔认为“社区是一个群体, 它由彼此联系具有共同利益或纽带、具有共同地域的一群人所组成”, 硕士论文主要研究社区变迁、类型、边界、权力机构及发展趋势[18]。乡村社区是地理学研究社会的切入点, 它促进了乡村地理学的社会化[19]。同时乡村由于存在不同层次的发展实体, 因而能够较好地展示社区的演化系列。liepins 认为可以“通过社区来寻找到乡村性”, 并提出一个从物质和意象角度来理解“社区”的框架( 图2) , 认为从地理和社会形成角度, 社区可被分成四维进行分析, 同时他认为舆论和能力对于社会的形成很重要[20]; little 研究认为社区是乡村生活最重要的特征[13]。

国外乡村社区地理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乡村社区变迁及机制研究, 它一直是乡村社会学研究的重点[18], 而乡村地理学善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寻求事物的时空变化规律。近年来此类研究逐渐增多。如valentine 和cater 等在其论著对乡村社区变迁均有描述, 并试图寻求其内在机制[5, 13]。②乡村社区空间分析, 是乡村社区地理的核心。mormont 认为乡村可以体验一种与城市生活截然不同的社会物质空间[21]。havey 等也分别从乡村政治经济学中积累与消费的观点论述了乡村空间的作用, 认为非城市空间的存在对于城市空间本身的再生产也是必要的[22]。③乡村社区可持续研究, scott 等人基于新西兰北部的调查, 发现种族、阶级和职业结构的不断分化给“可持续的乡村社区”带来复杂性, 并建议“可持续的乡村社区”应被视作一个民族范畴, 而乡村社会地理中应采用更为宽泛的社会可持续能力的概念[23]; 英国学者mackenzie 也对社区与可持续性进行了深入探讨[24]。④社区文化与制度变迁研究,以往社区文化经常被研究者忽略, 但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不应让世俗社会代表乡村、法制社会代表城市, 而是应将社会看成一个整体, 乡村社区的大众文化已被城市化。⑤乡村社区与产业的联系, 如joseph 研究指出了在新西兰两处地方农业和乡村社区的联系[25]; ⑥社区问题研究, 如社区内部各阶层及内部与外部的冲突、贫困及其它一系列出现的问题; ⑦此外还有乡村社区规划研究等等。可以看出近年来地理学者对于乡村社区的各个方面, 往往从更为广阔的社会学视角加以研究。

2.2 城乡关系

城乡关系牵涉到城市和乡村的许多方面, 其研究一直是地理学( 尤其是1970、80 年代) 的重点之一。mormont 认为,城市和乡村的对立现在已经逐渐成为过去, 城乡之间的差异与界限现在日益变得模糊“, 乡村不再是单纯的乡村空间, 多样化的社会空间能够存在并且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叠加在一起”[13]。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 出现了新的城乡关系, 也促进了对新城乡关系的研究。城乡关系研究的领域包括城市对乡村作用、乡村对城市作用及城乡结合部的现象。

具体研究内容主要有如下方面: ①城乡关系变迁研究。②城乡连续体研究, 如cloke 运用16 个变量对城乡分界点问题进行研究, 得出并不存在重要的自然分界点, 支持了城乡连续体这一说法[5];murata 提出了城乡相互依赖的工业化模式[26]。③城乡人口迁移研究, 城乡人口流动是贯穿城乡关系的主线,研究也较多, 如audas 等人于1990 年代对加拿大城乡人口迁移的研究, 讨论了移民的方式、迁移前后环境变化的对比、人口迁移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也讨论了职业、受教育水平和身份地位对人们作出迁移决定的影响[27]; cook 和christopher 用一个量化指标对城乡人口迁移速度与发展进行了研究[28]。④城乡关系协调及制度创新研究, 通过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协调存在于城乡各主体之间的关系。⑤城乡隔离及重构研究, 目前各个国家均试图以新的方式( 如新的人口流动政策等) 来重构历史上的城乡隔离; bronwyn 在研究中量化分析了在新西兰商务中出现的城乡数字隔离的程度[29]。

2.3 乡村景观

乡村景观及规划概念缘于迈克哈格( 1969) 、西蒙兹的( 1978) 和刘易斯( 1998) 对大地景观概念和规划的提出[30,31]。乡村景观规划就是在综合大地景观和乡村人居环境理论的基础上, 对乡村区域进行的综合景观规划设计。目前乡村景观研究是景观科学和景观规划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 往往综合景观规划学、景观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加以研究[32]。地理学角度研究乡村社会如何改变其生存的景观和环境[33]。

当前国外对于乡村景观的研究包括如下一些方面: ①乡村景观演变的动力机制研究, 无论对于生态学还是地理学, 分析景观格局和动力机制是景观研究的一个主要目的。nelson介绍了关于经济、人口统计学和环境驱动力三维组合重构而成的美国西部乡村景观, 并认为作用于区域的最重要的驱动力是移民, 流动人口的力量正转变着区域的社会文化景观( 图3) [34]。isabll 和sabin 等人对诺曼底地区25 年来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 发现导致乡村景观发生变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三方面: 农业耕作的增强或废弃、城市化对景观构成的改变、地方保护政策的作用[35]。②乡村景观规划, 它是一个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调节工具。国外乡村景观规划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开展较早的主要是欧洲一些国家, 对世界农业与乡村景观规划起了很大推动作用。美国景观环境规划学之父olmsted 认为, 景观规划不仅要提供一个健康的城市环境,也要提供一个受保护的乡村环境[31], 同时研究也注意到景观规划面临着文化景观发展带来的挑战[36]。③乡村景观与人、文化、建筑等主体相互作用的研究。naveh 认为文化景观是物质与精神的融合, 并提出景观感知的文化维[37]; ruda 认为, 要使乡村聚落保持可持续发展, 必须对建筑区与自然平衡、当地社区、历史传统及本土文化进行保护[38]。④不同国家、不同类型乡村景观的对比研究。arriaza 等人对地中海地区两个乡村的若干图片进行对比研究, 指出了与乡村景观视觉质量有关的要素, 并对其进行了排序[39]。⑤乡村景观感知与视觉评估, 研究认为乡村景观可以从视觉( 形态) 、感知( 内涵) 和经验( 功能) 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估[40]。⑥乡村景观可持续研究。1996 年“欧洲乡村景观的未来”会议中, 分析了目前中欧与北欧地区人类对乡村景观的影响, 并研究了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41]。同时一些研究也提出从景观生态学角度恢复可持续的乡村, 并保护乡村景观的多样性。⑦“特殊的”乡村景观,如对性别及同性恋的研究等。bryant 和morris 等人通过调查,认为农业中同样存在着很多工作需要女性做出贡献[42,43]。

2.4 乡村社会问题

乡村发展的不同阶段伴生着不同的社会问题, 国外不同学科学者对其研究一直十分关注。一些社会问题始终伴随社会存在( 如贫困、社会保障等) , 只是程度的差异, 而不同时期又会出现新问题。留学生论文 地理学者对乡村社会问题的视角, 主要是社会问题对乡村空间布局与演化的影响及由于乡村空间布局与演化所形成的问题。

近来国外乡村存在如下一系列社会问题及相应的研究: ①乡村区域各主体间的冲突, 包括乡村内部各阶层间的冲突及乡村与外部进入者间的冲突[44]。②贫困与就业, 是乡村最古老的话题, 对于乡村的贫困问题存在一定争议, cloke 将乡村生活描述为田园诗画, 一定程度掩盖了英国农民的贫困, 但他指出应从政治上提高农村生活自身的收益、减少农民被剥夺的现象[5]。③不可进入性, 对于主流乡村地理学者和规划者, 可达性被看作是理解乡村绝对的中心, 这种关注已在近来大量的著作中体现出来; phillips 和williams 对乡村可进入性的研究中提出“自然不可进入性”和“社会不可进入性”[45]。④“特殊的”乡村问题, 主要包括儿童、少数有色人种、无家可归者[11]、男女同性恋和旅行团体等, 近年来这类问题的研究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 研究认为在乡村人们的实际境况与乡村表面上平静的生活不一定相符。除上述一些社会问题外, 乡村还存在着住房、老龄化和社会保障等问题, 各国此种问题的程度存在较大差异, 不同国家对此研究的内容与深度也有所不同。

2.5 其它相关研究

除上述几大方面的研究外, 国外乡村地理工作者对于影响乡村发展的政策制度、热点问题及突发事件等也有相应的研究。如杜赞奇从国家政权建设的角度, 探讨了随着国家政权力量的渗入, 乡村社会权力结构的变迁, 并提出了一个具有综合性的分析模式———文化网络[46]; 经济全球化对上述各要素的影响研究, 如mcgee 探讨了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乡关系[47]等等。

3 结语

本文回顾了国外乡村社会地理的发展历程及各阶段研究的重点内容, 并详细介绍了当前国外这一领域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能够看出乡村社会地理研究已受到关注, 并逐渐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学科特征。伴随着20 世纪人文地理学的第三次转型, 乡村社会地理也出现明显的文化及后现代转向, 并且在未来一定时期内, 将成为学科发展的主流方向。分析中不难发现, 在学科发展过程中, 相应理论的进展相对较为缓慢, 全新理论的探索及学科的交叉研究, 将会是未来乡村社会地理学研究的难点与突破点。此外, 全球化背景下的制度转变、社会转型对乡村社会的影响; 社会分层日益严重, 如何从乡村地理学角度加以研究; 学科交融与学科体系重新整合的研究等, 也将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国外相比, 我国乡村社会地理研究尚处于起步、缓慢发展阶段, 因而积极、科学地借鉴国外先行发展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有助于推动我国乡村社会地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小林. 乡村空间系统及其演变研究[m].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3-12.

[2] 陆翔兴. 论我国乡村地理学发展问题, 人文地理学研究[m]. 吴传钧主编,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9.4, 89-91.

[3] 石忆邵. 乡村地理学发展回顾与展望[j]. 地理学报, 1992, 47(1):80-88.

[4] 李仁贵, 张健生. 国外乡村学派区域发展理论评介[j]. 经济评论,1996,( 3): 67-71.

[5] cater.j., jones.t. social geography. 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issues[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9.194-221.

[6] john.l.allen. progress in rural geography[j].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1983,36(1):124-125.

[7] phillips,m. the restructuring of social imaginations in rural geography[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998, 14(2):121-153.

[8] 袁书琪, 郑耀星. 论当前中外社会地理观[j]. 人文地理, 1994,9 (3):37-43.

[9] gauthier,h.l, taaffe,e.j. three 20th sentury "revolutions" in american geography[j]. urban geography, 2002, 23(6): 503-527.

[10]王兴中. 社会地理学社会—文化转型的内涵与研究前沿方向[j].人文地理, 2004, 19(1): 2-8.

[11]roche,m. rural geography: searching rural geographies[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02, 26(6): 823-829.

[12]roche,m. rural geography: a stock tally of 2002[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03, 27(6):779-786.

[13]valentine,g. social geographies, space and society[m]. new york: prentice hall, 2001.249-293.

[14]grimes,s. rural area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diminishing distance or increasing learning capacity?[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00, 16:13-21.

[15]grimes,s., lyons,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rural development: unique opportunity or potential threat?[j]. 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1994, 6(3):219-237.

[16]lobao,l., saenz,r. spatial inequality and diversity as an emerging research area[j]. rural sociology, 2002, 67:497-511.

[17]friedland,w.h. agriculture and rurality: beginning the 'final separation'?[j]. rural sociology, 2002, 67:350-371.

[18]罗吉斯.埃弗里特, 拉伯尔.j.伯德格. 乡村的社会变迁[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160-192.

[19]李晴, 郑耀星. 试论社区研究在社会地理学中的基础地位[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19(3): 244-249.

[20]liepins,r. exploring rurality through 'community': discourses, practices and spaces shaping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rural "communities"[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00, 16: 325-341.

[21]mormont,m. rural nature and urban natures[j], sociologia ruralis,1987, 27: 3-20.

[22]harvey.the limits to capital[m].oxford:basil blackwell, 1982.417-419.

[23]scott,k., park,j., cocklin,c. from 'sustainable rural communities' to 'social sustainability': giving voice to diversity in mangakahia valley,new zealand[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00, 16:433-446.

[24]mackenzie,a. on the edge: 'community' and 'sustainability' on the isle of harris, outer hebrides [j]. scottish geographical journal,2002, 117:219-240.

[25]joseph,a., lidgard,j., bedford,r. dealing with ambiguity; on the interdependence of change in agricultural and rural communities [j].new zealand geographer, 2001, 57:16-26.

[26]murata,y. rural-urban interdependence and industrializatio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j]. 2002,68(1):1-34.

[27]audas, rick. rural-urban migration in the 1990s[j]. canadian social trends, 2004, (73):17-18.

[28]cook,j.c. rural-urban migration rates and development: a quantitative note[j]. review of urban & reg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1999,11(1):63-75.

[29]bronwyn,h. the rural-urban 'digital divide' in new zealand: fact or fable?[j]. prometheus, 2001,19(3): 231.

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篇(9)

 

乡村研究很多学科都能够找到切入点, 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对其研究较早。乡村社会学研究侧重乡村社会变迁, 乡村地理学则侧重于从地域分布、空间的观点分析乡村的各种问题[1]。随着乡村的演进及学科的发展, 二学科研究内容交叉重叠的现象比较明显。乡村社会地理即是针对乡村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现象, 从地理学视角进行分析: 时间上以乡村社会变迁为主线, 空间上探讨社会现象对乡村各主体空间分布及分异规律的影响。

1 研究进程

1.1 乡村社会地理研究溯源

1.1.1研究时序分析

乡村地理学发展较早, 二战前, 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农村聚落的历史分析( 包括农村聚落的起源、结构与类型) 、土地利用问题, 同时有一些对于乡村社会现象的研究, 如德国学者如魏伯、奥特伦巴描述并研究了土地利用形态、乡村道路网、农舍、村落等农业活动所引起和制约的文化景观或乡村景观, 但总体上研究较少[2]。

二战后到1970 年, 各国( 不仅是欧洲国家) 的城市重建以及经济发展引发的城市化浪潮, 毕业论文推动了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高涨, 而忽视了乡村的研究[1], 另一方面, 这一阶段由于把对乡村区域的研究简化为对农业问题的研究, 世界各国普通存在农业地理兴盛而乡村地理极度薄弱的现象[3], 这一阶段是乡村地理学的衰退期[1], 而乡村社会地理因而没有发展起来, 但社会学对乡村社会现象的研究较多, 地理学也存在一定研究。

1970-1990 的二十年间, 环境压力及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导致对乡村可持续发展研究, 乡村地理学出现“再生( rebirth)”现象[1], 这一期间对乡村社会的研究一直成为国外乡村地理学的一个热点, 推动了乡村社会地理的发展, 但不同国家研究内容存在一定差异[2]。表现在研究者的重视, 组织了许多学术活动, 并提出了一些发展理论。如美国经济史学家johnson 在1970 年代初所提出乡村增长中心发展理论; 弗里德曼( 1975,1979) 等人提出了乡村社区发展理论等[4]。随着研究的深入, 相关研究范围逐步扩大到包括乡村发展的许多方面, 主要有乡村社区、乡村人口结构、迁移和就业, 居住问题、乡村城市化、城乡相互作用以及乡村规划等。一些研究中寻求地理学者和社会学者共同研究的关键主题。1980 年代许多学者还进行了乡村地区发展政策效果评价的研究。对乡村社会现象的研究具体如下: ambrose 认为乡村仍然是明显的等级社会, 包含至少五个明显区别的阶层; newby( 1979) 认为乡村居民被多种因素所束缚( 如贫困) , 因而形成社区以寻求互惠[5]; bunced 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乡村居住模式演化; gilg 研究了乡村区域人口和雇用问题; roger 对于乡村住房问题有一定研究; lewis 运用新的方法对乡村社区进行了研究; tanner对乡村区域娱乐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robins 总结了乡村规划和环境保护的不同方面[6]。

1.1.2研究对象分析

从研究对象角度分析, 1990 年代以前的乡村社会地理研究基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研究客体主要为物质实体, 并由1950、60 年代增加的量化和科学化所加强, 这反映了环境决定论持续的影响; 伴随人口的减少和逆城市化, 在一系列乡村研究中出现对人口学特征的研究, 如列举人口数量、分布和密度; 对社会公正的研究, 如harvey 提出地理学要与社会公正相连接; 对家庭和社区的研究, 许多地理学者在研究中寻求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关联, 认为这类研究至少也是社会地理学的一个方面[7]。

1.2 新的研究进展

1990 年代以来, 国外社会地理学主要研究如下方面: 围绕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来确定研究出发点; 从社会问题的空间表述、空间因素、空间过程和区域特征来确定研究角度; 针对社会问题中受害一方来确定侧重面; 重视城市社会在西方社会中的主导地位来确定重点区域[8]。此时的乡村地理学出现两个明显转向, 其一是社会文化转向。与二十世纪人文地理学第三次转型趋于一致[9], 乡村地理学研究也开始由侧重空间分析向社会文化转型, 特别是近年来特别明显, 使得社会文化成为地理学“社会论”的核心理念, 并构建了明晰的新的研究内容[10]。许多学者将社会和文化研究的理论用于乡村社会地理研究。pratt 指出了乡村和文化地理学融合的形势; seymour 在乡村地理学理论发展讨论会中, 也提到放松文化和乡村地理学的明确的边界; halfacree 把乡村作为“非物质的感知构建”来研究。这些研究显示乡村社会地理超越了自身和文化地理学的界限。其二是乡村地理研究的后现代转向。1990 年代早中期, 很多学者开始认为对乡村的研究已经、或将要、或必须向后现代转型。人们开始着眼于从更加人文化的角度研究乡村的优势、局限和问题, 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①陆续有一系列的对乡村“被忽视方面”的研究; ②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性别关系角色进行了重新认识。murdoch 和pratt 在其研究中, 对乡村的现代主义进行了分类: 作为时间概念的现代主义; 抽象理论的现代主义; 结构分类的现代主义( 特别指乡村和城市间的划分) ( 表1) [7]。此时许多乡村地理学的研究, 已超越了早期有限的地理思想的界限, 开始了明显充满政治色彩的研究。philo 认为关注不公正、开发以及乡村居民生活的改善推动了此种研究, 并认为此时的乡村具有多元的文化结构和意义; phillip 认为此时在乡村社会地理研究中, 已将政治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因素联系在一起[7](

具体来说, 除继续关注早期乡村现象外, 乡村社会地理顺应上述趋势, 其研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主题。michael roche在2001 年对乡村地理学研究进行总结后, 指出现在缺少对乡村可持续性的研究, 并针对广泛的争论, 对后生产主义者的乡村空间进行了再思考[11]; 之后他又基于对乡村地理学2002 年出版的期刊总览, 认为许多传统的研究没有减少, 只是近年有些转变, 研究并指出三个共生的乡村发展模式: 农业—工业化、后生产主义和乡村可持续发展[12]; 基于人们对乡村过于理想化的印象, cater 和valentine 等人对于乡村剥夺( exploitation)进行过相关论述[5,13]。

另一方面, 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网络与信息对乡村的社会影响。grimes 研究了信息社会中乡村地区的发展前景, 他认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大量信息的掌握, 缩减了乡村与市场的距离, 并提高了乡村地区的对外学习的能力与机会, 但远距离的工作( teleworking) 即使被夸大为乡村地区最美好的前景, 将来也只会给城市和市郊而不是偏远的乡村, 带来绝对的发展优势[14], 此外他还对信息技术对乡村发展的利弊及乡村网络社会的增加状况进行了探讨[15]。

1.3 发展的路径

纵观乡村社会研究的整个历程, 不难看出乡村社会地理发展而来的两条路径。首先, 乡村地理学研究向社会转向。地理类的文献中, 关于乡村社会的探讨和研究十分丰富, 并且包含乡村社区、乡村景观、城乡关系、乡村旅游、各种乡村冲突和问题及政策制度等诸多方面[5,13]。其次, 社会学者开始关注涉及乡村空间的问题。早期乡村社会学者研究中就部分涉及到地理学的内容, 近年来出于研究及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逐渐将空间现象纳入研究范围, 相关学术论文明显增多。lobao 和saenz 指出“: 在乡村社会学科中忽视空间的分析, 地理空间在组织阶级关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6]; friedland 对于乡村研究虽然从乡村的社会学表象写起, 但对农业和田园风光的问题分析, 却有着强烈的地理气息[17]。

2 当前主要研究内容

2.1 乡村社区

最先研究乡村社区的是乡村社会学家。罗吉斯和拉伯尔认为“社区是一个群体, 它由彼此联系具有共同利益或纽带、具有共同地域的一群人所组成”, 硕士论文主要研究社区变迁、类型、边界、权力机构及发展趋势[18]。乡村社区是地理学研究社会的切入点, 它促进了乡村地理学的社会化[19]。同时乡村由于存在不同层次的发展实体, 因而能够较好地展示社区的演化系列。liepins 认为可以“通过社区来寻找到乡村性”, 并提出一个从物质和意象角度来理解“社区”的框架( 图2) , 认为从地理和社会形成角度, 社区可被分成四维进行分析, 同时他认为舆论和能力对于社会的形成很重要[20]; little 研究认为社区是乡村生活最重要的特征[13]。

国外乡村社区地理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乡村社区变迁及机制研究, 它一直是乡村社会学研究的重点[18], 而乡村地理学善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寻求事物的时空变化规律。近年来此类研究逐渐增多。如valentine 和cater 等在其论著对乡村社区变迁均有描述, 并试图寻求其内在机制[5, 13]。②乡村社区空间分析, 是乡村社区地理的核心。mormont 认为乡村可以体验一种与城市生活截然不同的社会物质空间[21]。havey 等也分别从乡村政治经济学中积累与消费的观点论述了乡村空间的作用, 认为非城市空间的存在对于城市空间本身的再生产也是必要的[22]。③乡村社区可持续研究, scott 等人基于新西兰北部的调查, 发现种族、阶级和职业结构的不断分化给“可持续的乡村社区”带来复杂性, 并建议“可持续的乡村社区”应被视作一个民族范畴, 而乡村社会地理中应采用更为宽泛的社会可持续能力的概念[23]; 英国学者mackenzie 也对社区与可持续性进行了深入探讨[24]。④社区文化与制度变迁研究,以往社区文化经常被研究者忽略, 但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不应让世俗社会代表乡村、法制社会代表城市, 而是应将社会看成一个整体, 乡村社区的大众文化已被城市化。⑤乡村社区与产业的联系, 如joseph 研究指出了在新西兰两处地方农业和乡村社区的联系[25]; ⑥社区问题研究, 如社区内部各阶层及内部与外部的冲突、贫困及其它一系列出现的问题; ⑦此外还有乡村社区规划研究等等。可以看出近年来地理学者对于乡村社区的各个方面, 往往从更为广阔的社会学视角加以研究。

2.2 城乡关系

城乡关系牵涉到城市和乡村的许多方面, 其研究一直是地理学( 尤其是1970、80 年代) 的重点之一。mormont 认为,城市和乡村的对立现在已经逐渐成为过去, 城乡之间的差异与界限现在日益变得模糊“, 乡村不再是单纯的乡村空间, 多样化的社会空间能够存在并且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叠加在一起”[13]。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 出现了新的城乡关系, 也促进了对新城乡关系的研究。城乡关系研究的领域包括城市对乡村作用、乡村对城市作用及城乡结合部的现象。

具体研究内容主要有如下方面: ①城乡关系变迁研究。②城乡连续体研究, 如cloke 运用16 个变量对城乡分界点问题进行研究, 得出并不存在重要的自然分界点, 支持了城乡连续体这一说法[5];murata 提出了城乡相互依赖的工业化模式[26]。③城乡人口迁移研究, 城乡人口流动是贯穿城乡关系的主线,研究也较多, 如audas 等人于1990 年代对加拿大城乡人口迁移的研究, 讨论了移民的方式、迁移前后环境变化的对比、人口迁移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也讨论了职业、受教育水平和身份地位对人们作出迁移决定的影响[27]; cook 和christopher 用一个量化指标对城乡人口迁移速度与发展进行了研究[28]。④城乡关系协调及制度创新研究, 通过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协调存在于城乡各主体之间的关系。⑤城乡隔离及重构研究, 目前各个国家均试图以新的方式( 如新的人口流动政策等) 来重构历史上的城乡隔离; bronwyn 在研究中量化分析了在新西兰商务中出现的城乡数字隔离的程度[29]。

2.3 乡村景观

乡村景观及规划概念缘于迈克哈格( 1969) 、西蒙兹的( 1978) 和刘易斯( 1998) 对大地景观概念和规划的提出[30,31]。乡村景观规划就是在综合大地景观和乡村人居环境理论的基础上, 对乡村区域进行的综合景观规划设计。目前乡村景观研究是景观科学和景观规划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 往往综合景观规划学、景观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加以研究[32]。地理学角度研究乡村社会如何改变其生存的景观和环境[33]。

当前国外对于乡村景观的研究包括如下一些方面: ①乡村景观演变的动力机制研究, 无论对于生态学还是地理学, 分析景观格局和动力机制是景观研究的一个主要目的。nelson介绍了关于经济、人口统计学和环境驱动力三维组合重构而成的美国西部乡村景观, 并认为作用于区域的最重要的驱动力是移民, 流动人口的力量正转变着区域的社会文化景观( 图3) [34]。isabll 和sabin 等人对诺曼底地区25 年来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 发现导致乡村景观发生变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三方面: 农业耕作的增强或废弃、城市化对景观构成的改变、地方保护政策的作用[35]。②乡村景观规划, 它是一个人类与环境关系的调节工具。国外乡村景观规划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开展较早的主要是欧洲一些国家, 对世界农业与乡村景观规划起了很大推动作用。美国景观环境规划学之父olmsted 认为, 景观规划不仅要提供一个健康的城市环境,也要提供一个受保护的乡村环境[31], 同时研究也注意到景观规划面临着文化景观发展带来的挑战[36]。③乡村景观与人、文化、建筑等主体相互作用的研究。naveh 认为文化景观是物质与精神的融合, 并提出景观感知的文化维[37]; ruda 认为, 要使乡村聚落保持可持续发展, 必须对建筑区与自然平衡、当地社区、历史传统及本土文化进行保护[38]。④不同国家、不同类型乡村景观的对比研究。arriaza 等人对地中海地区两个乡村的若干图片进行对比研究, 指出了与乡村景观视觉质量有关的要素, 并对其进行了排序[39]。⑤乡村景观感知与视觉评估, 研究认为乡村景观可以从视觉( 形态) 、感知( 内涵) 和经验( 功能) 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评估[40]。⑥乡村景观可持续研究。1996 年“欧洲乡村景观的未来”会议中, 分析了目前中欧与北欧地区人类对乡村景观的影响, 并研究了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41]。同时一些研究也提出从景观生态学角度恢复可持续的乡村, 并保护乡村景观的多样性。⑦“特殊的”乡村景观,如对性别及同性恋的研究等。bryant 和morris 等人通过调查,认为农业中同样存在着很多工作需要女性做出贡献[42,43]。

2.4 乡村社会问题

乡村发展的不同阶段伴生着不同的社会问题, 国外不同学科学者对其研究一直十分关注。一些社会问题始终伴随社会存在( 如贫困、社会保障等) , 只是程度的差异, 而不同时期又会出现新问题。留学生论文 地理学者对乡村社会问题的视角, 主要是社会问题对乡村空间布局与演化的影响及由于乡村空间布局与演化所形成的问题。

近来国外乡村存在如下一系列社会问题及相应的研究: ①乡村区域各主体间的冲突, 包括乡村内部各阶层间的冲突及乡村与外部进入者间的冲突[44]。②贫困与就业, 是乡村最古老的话题, 对于乡村的贫困问题存在一定争议, cloke 将乡村生活描述为田园诗画, 一定程度掩盖了英国农民的贫困, 但他指出应从政治上提高农村生活自身的收益、减少农民被剥夺的现象[5]。③不可进入性, 对于主流乡村地理学者和规划者, 可达性被看作是理解乡村绝对的中心, 这种关注已在近来大量的著作中体现出来; phillips 和williams 对乡村可进入性的研究中提出“自然不可进入性”和“社会不可进入性”[45]。④“特殊的”乡村问题, 主要包括儿童、少数有色人种、无家可归者[11]、男女同性恋和旅行团体等, 近年来这类问题的研究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 研究认为在乡村人们的实际境况与乡村表面上平静的生活不一定相符。除上述一些社会问题外, 乡村还存在着住房、老龄化和社会保障等问题, 各国此种问题的程度存在较大差异, 不同国家对此研究的内容与深度也有所不同。

2.5 其它相关研究

除上述几大方面的研究外, 国外乡村地理工作者对于影响乡村发展的政策制度、热点问题及突发事件等也有相应的研究。如杜赞奇从国家政权建设的角度, 探讨了随着国家政权力量的渗入, 乡村社会权力结构的变迁, 并提出了一个具有综合性的分析模式———文化网络[46]; 经济全球化对上述各要素的影响研究, 如mcgee 探讨了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乡关系[47]等等。

3 结语

本文回顾了国外乡村社会地理的发展历程及各阶段研究的重点内容, 并详细介绍了当前国外这一领域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能够看出乡村社会地理研究已受到关注, 并逐渐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学科特征。伴随着20 世纪人文地理学的第三次转型, 乡村社会地理也出现明显的文化及后现代转向, 并且在未来一定时期内, 将成为学科发展的主流方向。分析中不难发现, 在学科发展过程中, 相应理论的进展相对较为缓慢, 全新理论的探索及学科的交叉研究, 将会是未来乡村社会地理学研究的难点与突破点。此外, 全球化背景下的制度转变、社会转型对乡村社会的影响; 社会分层日益严重, 如何从乡村地理学角度加以研究; 学科交融与学科体系重新整合的研究等, 也将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国外相比, 我国乡村社会地理研究尚处于起步、缓慢发展阶段, 因而积极、科学地借鉴国外先行发展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有助于推动我国乡村社会地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小林. 乡村空间系统及其演变研究[m].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3-12.

[2] 陆翔兴. 论我国乡村地理学发展问题, 人文地理学研究[m]. 吴传钧主编,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9.4, 89-91.

[3] 石忆邵. 乡村地理学发展回顾与展望[j]. 地理学报, 1992, 47(1):80-88.

[4] 李仁贵, 张健生. 国外乡村学派区域发展理论评介[j]. 经济评论,1996,( 3): 67-71.

[5] cater.j., jones.t. social geography. 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issues[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9.194-221.

[6] john.l.allen. progress in rural geography[j].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1983,36(1):124-125.

[7] phillips,m. the restructuring of social imaginations in rural geography[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998, 14(2):121-153.

[8] 袁书琪, 郑耀星. 论当前中外社会地理观[j]. 人文地理, 1994,9 (3):37-43.

[9] gauthier,h.l, taaffe,e.j. three 20th sentury "revolutions" in american geography[j]. urban geography, 2002, 23(6): 503-527.

[10]王兴中. 社会地理学社会—文化转型的内涵与研究前沿方向[j].人文地理, 2004, 19(1): 2-8.

[11]roche,m. rural geography: searching rural geographies[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02, 26(6): 823-829.

[12]roche,m. rural geography: a stock tally of 2002[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03, 27(6):779-786.

[13]valentine,g. social geographies, space and society[m]. new york: prentice hall, 2001.249-293.

[14]grimes,s. rural area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diminishing distance or increasing learning capacity?[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00, 16:13-21.

[15]grimes,s., lyons,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rural development: unique opportunity or potential threat?[j]. 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1994, 6(3):219-237.

[16]lobao,l., saenz,r. spatial inequality and diversity as an emerging research area[j]. rural sociology, 2002, 67:497-511.

[17]friedland,w.h. agriculture and rurality: beginning the 'final separation'?[j]. rural sociology, 2002, 67:350-371.

[18]罗吉斯.埃弗里特, 拉伯尔.j.伯德格. 乡村的社会变迁[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160-192.

[19]李晴, 郑耀星. 试论社区研究在社会地理学中的基础地位[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19(3): 244-249.

[20]liepins,r. exploring rurality through 'community': discourses, practices and spaces shaping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rural "communities"[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00, 16: 325-341.

[21]mormont,m. rural nature and urban natures[j], sociologia ruralis,1987, 27: 3-20.

[22]harvey.the limits to capital[m].oxford:basil blackwell, 1982.417-419.

[23]scott,k., park,j., cocklin,c. from 'sustainable rural communities' to 'social sustainability': giving voice to diversity in mangakahia valley,new zealand[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00, 16:433-446.

[24]mackenzie,a. on the edge: 'community' and 'sustainability' on the isle of harris, outer hebrides [j]. scottish geographical journal,2002, 117:219-240.

[25]joseph,a., lidgard,j., bedford,r. dealing with ambiguity; on the interdependence of change in agricultural and rural communities [j].new zealand geographer, 2001, 57:16-26.

[26]murata,y. rural-urban interdependence and industrializatio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j]. 2002,68(1):1-34.

[27]audas, rick. rural-urban migration in the 1990s[j]. canadian social trends, 2004, (73):17-18.

[28]cook,j.c. rural-urban migration rates and development: a quantitative note[j]. review of urban & reg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1999,11(1):63-75.

[29]bronwyn,h. the rural-urban 'digital divide' in new zealand: fact or fable?[j]. prometheus, 2001,19(3): 231.

[30]david,d. countryside planning[m]. andrew w. gilg. 1978.44-76.

[31]philips,h.l. tomorrow by design-a regional design process for sustainability[m].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8.33-43.

[32] 王云才, 刘滨谊. 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j]. 中国园林,2003,19(1):55-58.

[33] spedding,r. agricultural systems and the role of modeling[m]. newyork: wiley, 1984.179-186.

[34]nelson,p.b. rural restructuring in the american west:land use, family and class discourses [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01, 17:395-407.

[35]poudevigne,i., rooij,s.v., morin,p., et al. dynamics of rural landscape and their main driving factors: a case study in the seine valley,normandy, france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7, 38:93-103.

[36]vos,w.h. meekes trends in european cultural landscape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3, 46:3-14.

[37]naveh,z. interactions of landscapes and culture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5, 32(1):43-54.

[38]ruda,g. .rural buildings and environment[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8, 41(2):93-97.

[39]arriaza,m., canas-ortega,j.f, canas-madueno,j.a., et al. assessing the visual quality of rural landscapes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4, 69:115-125.

[40]terkenli,s t. towards a theory of the landscape: the agean landscape as a cultural image[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1,57:197-208.

[41]mander,u,jongman,h.g. human impact on rural landscapes on central and northern europe[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8, 41:149-153.

[42]morris,c., evans. "cheese makers are always women": genderedrepresentations of farm life in the agricultural press[j]. gender, place and culture, 2001, 8(4):375-390.

[43]bryant,l. the detraditionalisation of occupational identities in farming in south australia[j]. sociologic ruralis, 1999, 39:236-261.

[44]mormont,m. the emergence of rural struggles and their ideological effect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87, 7:559-575.

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篇(10)

一、前言

2008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七届三中全会将“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题。近几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统筹城乡发展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城乡金融发展不协调,农村金融相对薄弱。从发展趋势上来看,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活力不断提升,竞争力不断增强。但也存在一定问题:

(一)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缺口大

国家统计局测算到2020年,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增资金需求总量为5万亿元左右,未来15年全国平均每位农民需要投资约1700元至4900元,按8亿农民计算,全国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缺口大约在13600~39200亿元之间。

(二)金融结构不合理

金融市场在农村组织不够完善,城乡金融机构的建设失衡。正规的金融机构种类单一,中国农业银行已经由农业转向城市,由农业性质转向商业性质,农村信用社是现存的唯一正规的农村金融组织,其他形式的非正规的金融机构并不受政府相关政策的保护,因此农村金融机构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竞争机制[1]。

(三)贷款渠道不健全

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分布比较少,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农村地区分散化规模的贷款成本较高,农村大部分有价值的生产资料的性质决定了得不到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导致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向一些非正规金融机构贷款。

三、统筹城乡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思想推进农村金融发展

十七届三中全会所做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我国继续全面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提出六项农村制度建设任务:“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党中央在部署工作时第一项就是“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提出了关于农村金融制度的目标。以城乡发展为视角深入分析农村金融的瓶i,并提出相关对策,努力实现农村金融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为原则进行改革。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站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高度加快农村金融发展。加大国家货币政策、财税政策,市场准入政策等相关政策推进农村金融发展,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调整资金在城乡的配置,满足农村对金融服务的多元化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2]。

(二)改革农村商业银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建立健全农村商业银行,解决农民贷款问题,农村商业银行是以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解决农民存款、贷款、汇兑等金融需求为目标,是打击农村高利贷的关键。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储存能力,深入农村吸收存款,增强农村商业银行服务能力,使之成为农村服务银行。发挥农村商业银行功能,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三)加强有关农村金融法制建设

加强农村金融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农户和中小企业,治理逃脱金融债务行为。建立健全存款保险制度,形成成熟的市场退出机制。建立有效扶持农村金融机制降低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和成本调节商业银行向农村倾向。鼓励农民以家庭小组形式担保贷款;同时,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农业规模的形成。将土地作为一种资本投入的方式,使农户或小企业能得到应有的股权和收益。并要为当地的龙头企业或基地建设提供良好的信贷服务。并对农村地区的金融风险进行调控,通过国家相应出台的保证措施,来化解风险危机。特别是人民银行的金融监管,应充分发挥监管者的监管责任和义务,革新面对城镇金融监管观念,不断优化监管技术,实现监管力度和效率的“双提升”。初次之外,在金融秩序的维护上,要做足基础工作的调研,对农村地区的金融贷款流向进行把控和监督。

(四)完善农村发金融建设的有关政策

首先,要对商业银行的农村金融服务政策进行完善和补充。其一,可通过政策鼓励,使相关的银行主动投身于对农村以及农业发展的金融业务服务中去,进一步提升信贷投入。其二,应对农民低压难、贷款难的相关问题,针对地区特性对银行的贷款机制加以改进。其三,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并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硬性要求相关银行为本地区的农村商户或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在确保金融资金风险有效降低的前提下,将该地区的收支存款投放于本地区的信贷放款上。

(五)城乡统筹银行的建设

当前在我国尚未建立明确的城乡服务专属银行机构,在城乡统筹领域中依然存在很大的金融空缺,尤其是在基于解决城乡土地流转的资金问题、农村个体创业资金问题、创新企业的金融扶持问题、小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等多个问题上,由于多数商业银行以服务于大型国有控股企业或政府管控的商企等原因,在上述问题的解决上,无法支撑我国成效统筹金融的发展[3]。

其次,在金融统筹的立场上看,需加速建设市场与政府相联结的资金统筹体系,让制度的革新成为当前城乡综合配套革新的关键和亮点,通过学习国外现金的资金统筹观念,将本土的金融统筹进行优化,从根源上解决我国城乡统筹中的弊端和缺陷。同时,也要结合当地自身的情况,设计并制定出符合地区发展的金融统筹规划,实现本地区的金融统筹的发展。

再次,针对城乡统筹计划中,要进一步拉近城乡发展差距的愿景,应设立咱们的统筹实验基地,设立“存款、放款、汇兑”等多个业务。作为城乡金融机构,应肩负起“三农”金融服务的基本责任,同时要为城乡土地流转资金的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建立其真正为农民服务的金融统筹体系,并严格的执行下去。

四、结语

农村金融发展中,城乡统筹的作用不可忽视。政府部门应积极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对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进行监督。金融机构应积极履行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做好城乡金融统筹计划的实施工作。同时我国也应建立健全的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城乡统筹的发展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真正让农民感受到农村金融发展所带来的变化,将“三农”问题真正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上一篇: 量子化学基础 下一篇: 风景园林工程材料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