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化学基础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31 17:02:29

量子化学基础

量子化学基础篇(1)

一、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数字化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方向

毋庸置疑,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数字化信息化发展,是教学和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必须要顺应发展潮流,推动教学的规范化、科技化、高端化。

(一)教学的必然选择

大凡了解电子技术教学的教育工作者都知道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在电子技术教学上,学生的淘汰率和后进率非常大,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原因就是电子技术知识不容易掌握,教学不易实现直观化、操作化,而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以及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的融入,有效地弥补了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和其它相关电子科目教学时的直观化、操作化不足的缺点,所以说,这是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必然选择,在全面已经提到过,随着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对科技操作要求的加大,中职教学必然会朝着信息化、数字化教学方向发展。

(二)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更加数字化、信息化,融入了更多的科学和科技元素,笔者认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可以拭目,电子技术数字化、信息化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宽泛,要求的技术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不仅仅是军事、工业、航空等领域应用数字化、信息化,而且数字化、信息化已经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比如电脑、手机、电视机、空调、厨房设备等都实现了数字化、信息化,那么,在中职的电子技术教学中,为了迎合时代的发展,不至于被时代所淘汰,就一定要选择数字化、信息化,迎合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数字化信息化教学的相关建议

前面已经提到过,数字化、信息化是中职技术教学的一个方向,在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数字化、信息化教学中,只要掌握正确、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就一定能发挥好数字化、信息化作用,从而实现教学的成功。

(一)注重科技知识的普及

数字化、信息化操作有时会让一些中职学生们感觉不十分适应,原因是在中职院校就读的学生普遍文化知识水平不高,对数字化、信息化知识理解的不深、掌握得不透,所以说,在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数字化、信息化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普及,一定要实施一次数字化、信息化基础知识的再教育,然后再实施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否则就难以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而且仅仅做好基础数字化、信息化知识普及还远远不够,还要想方设法地对电子设备、电脑程序等略显高深,但是也十分常用的设备、操作等知识进行普及,为实现有效、高效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注重科技设备的投入

必须要正视一点,目前在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数字化、信息化教学中,只有极少一部分中职学校实现了全程或者全规模的数字化、信息化教学,而且大多数的电子技术教学的中职学校只是上了少量的数字化、电子化教学设备,实施上机操作时,电子计算机数量严重不足,只能实施二人或者几名学生在一机上操作,或者分组、轮流式的操作,导致在有限的时间里未能从事更多的有效学习,尤其在学习电子技术基础中的重点和难点课程,而且还需要实施教师远程指导操作时,根本就无法实现,这是很遗憾的,设备不足是阻碍数字化、信息化教学中最大的障碍。故此,在今后的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数字化、信息化教学中,必须赢得主管教育部门、赢得学校的领导层、赢得赞助单位和企业的鼎力支持,赢得支持后,才能进一步加大投入、活化资金,让更多设备运营到中职教育教学的数字化、信息化课程中来,确保在中职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中,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够独立操作一台机器,保证数字化、信息化教学的硬件充分满足需求。

(三)注重科技教学的实效

教学实效、教学成效是所有教学中的第一要求,中职学校的教学也不例外,尤其在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数字化、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在应用数字化、信息化设备和技术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讲求教学实效,注重在课堂教学中随时跟进、随时提问,对学生们提出的疑难问题作以准确的解答,对学生们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方面产生的疑问更是要予以有效的破解、及时的帮助,确保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顺利进行。例如,在学习《基本模块》时,可以通过数字化、信息化教学直接显现常用电子仪表的使用,可以方便快捷地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来检测电子元器件,尤其在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学习中,更可以清晰、科学、有效地操作,如此一来,就实现了数字化、信息化教学的成功,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和应该取得的教学实效。

(四)注重科技发展的质量

科学技术是不能马虎的,科学技术是容不得半点瑕疵的,尤其在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数字化信息化教学中,千万不能用所以然、差不多等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去应付了事,而是要在数字化、信息化的保障之下,确保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质量。这里所说的质量似乎不太容易理解,其实展开了说,就是要在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数字化、信息化教学中,保证知识的清晰度、保证技术的清晰度、保证设备的清晰度,做到这三个“清晰”,就可以有效保障和有效提升中职技术教学发展的质量。例如,在学习《时序逻辑电路》和《其它常用电路》等教学内容时,知识点增加、知识难点加大,单凭教师的口述和简单的模拟操作和实验已经很难实现教学的成功,这时如果通过电脑或者视频教学,再结合教师的远程辅导操作,就可以帮助学生们实现时序逻辑电路和555集成电路的成功学习,从而让复杂的知识简单化,生涩的知识直观化。同时,在确保教学质量、科技发展质量的基础上,也就充分保障了中职学生们对电子技术基础的学习效果。

三、总结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将是科技化、信息化全盘融入的阶段,而这一发展方向恰恰是推动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迈上更高台阶的有效举措,达到了这一标准,从而在教学科学化、规范化的基础上,成功完成教学,并成功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电子科技人才。

量子化学基础篇(2)

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本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作为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各国政府在致力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作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既有着长久的历史进程,也有着深刻的理论背景。云南省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西部省份,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尤其值得关注。

一、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的界定

基础教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目前中国事实上的基础教育,是指初中(含初中)以前的所有教育形式,狭义是指九年义务教育,广义上还应该包括家庭教育和必要的社会生活知识教育等。有人也把高中阶段的教育归入基础教育范畴,但是目前中国还没有普及这种类型的教育,所以,在事实上高中阶段的教育还不是基础教育。本文所写基础教育主要是狭义的基础教育,此外,鉴于考虑云南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而又具有准公共物品特性,在研究过程中一起纳入基础教育范围。[1]

而基于我们课题组的调研以及资料收集,我们认为,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中央政府为主,同时包括地方各级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在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以及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相适应的情况下,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最大限度的提供能够满足民众需求的基础教育服务;同时,能够保证民众接受该服务的机会均等。事实上,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也并不是要求每一个农村的自然村落都设有一个学校,而是要使得所有的农村适龄孩童都能有机会进入学校学习,接受正规的教育,所强调的核心应该是机会和效果的均等,而不是简单的平均化和无差异化。因为这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同时也是我们的国家、民族永久强盛的坚实基础。

二、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的认识

对于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标准这一问题,目前学术界尚无一个准确的定论,且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也较少。比较有影响力的就是以下几个观点:安体富(2006)认为公共服务的标准主要有三个:一是保底标准,用之于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上即必须由政府来保证提供最低限度的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二是平均标准,即政府提供的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应达到中等的平均水平;三是结果均等。这三个标准是一个逐层深入的过程,首先要保证最低的保底标准,而后随着经济和政府控制力的发展逐步提高到平均标准,最终实现结果均等[2]。丁元竹(2008)认为我国目前的公共服务标准制定存在着三个主要的问题,即缺乏实物标准、基础数据不足以及准确测量较难,使得我国的标准制定不能真正反应出问题。建议要确立全国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建立全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3]。

本文认为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不意味着就要达到全国各地区间并不符合其经济发展水平的完全一致,也不意味着达到全国人均财政收入的均等水平,它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社会、经济状况和社会成员的偏好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在最低标准下有一定的浮动范围,允许一定程度上的地区差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在满足社会成员基本需要的前提下有一定差异的均等化,它体现差异性,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平均化。

三、云南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证分析

由于学前教育特殊的准公共产品的性质,无法直接和义务教育纳入一起进行分析,而鉴于教育数据统计和获取的限制,因此在学前教育方面无法和义务教育一样进行因子分析,指标的选择也更多偏向于描述性,以求达到云南学前教育政府提供的服务均等化。义务教育由于数据获取的便捷性,在与全国地区义务教育比较时,选取师资条件(①小学专任教师师生比、②初中专任教师师生比、③小

学专任教师专科以上占比、④初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占比)和办学水平(①小学生均校舍面积、②小学校舍中非危房占比、③小学生均计算机台数、④小学生均藏书量、⑤小学生均仪器设备价值、⑥初中生均校舍面积、⑦初中校舍中非危房占比、⑧初中生均计算机台数、⑨初中生均藏书量、⑩初中生均仪器设备价值。)两个方面进行实证分析,而在云南129个县市区域内也是采取同样方法,只是在指标的选择上,根据当前义务教育获取数据有一定的改动,师资力量主要包括小学专任教师师生比、初中专任教师师生比、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办学条件主要包括小学生均校舍面积、初中生均校舍面积、中小学危房占比、小学生均藏书量、初中生均藏书量、小学生均仪器设备、初中生均仪器设备。

(一)云南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比较分析

通过下表1可知,云南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2012年落后全国平均水平15.55个百分点。2012年全国和云南的幼儿园数相比2010年分别增长20.5和25.8个百分点;2012年全国和云南的在园幼儿数相比2010年分别增长23.8和13.72个百分点;2011年全国和云南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相比上年分别增长33.1和55.61个百分点。

表1 云南学前教育与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学校数与学生数、教育经费比较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集边疆、山区、民族为一体的省份。基础教育尤其学前教育的公共服务水平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尤其学龄儿童教育的重视,云南省的学前教育事业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儿童入园率持续上升。但是,依然有许多儿童没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和条件,有的儿童甚至从未上过幼儿园。究其主要原因:一是政府对学前儿童尤其是处境困难儿童教育问题关注不够,二是许多家长不理解学前教育的价值,三是学前教育机构质量不高、形式单一,对家长与孩子缺乏吸引力。因此,未来要想提高云南省学前儿童入园率,除了要继续加大经费投入和加强管理之外,应做好宣传工作以增强家长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应采取各地州以及城乡分层分别发展模式,探索多元化的学前教育机构和形式,进一步促进和加强学前教育的投入和质量,引导云南学前教育的正规化、均等化发展。

表2 云南129个县市毛入园率区间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云南省财政厅教科文处

(二)云南129个县市区域义务教育实证分析

本节搜集的2011年云南129个县市义务教育指标数据主要有:小学完成率、初中完成率、生均预算内小学教育经费支出、生均预算内初中教育经费支出、小学专任教师师生比、初中专任教师师生比、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小学生均校舍面积、初中生均校舍面积、中小学危房占比、小学生均藏书量、初中生均藏书量、小学生均仪器设备、初中生均仪器设备、小学初中阶段学校数。所选取的数据大部分来自于云南省财政厅教科文出与云南省教育厅,采用的方法与以上相类似,都是采取因子分析对云南129个县市的义务教育发展水平进行排名,排名中间的县市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作为云南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水平的标准,以此来缩小区域间差异,减少基础教育资源的过度聚集,最终实现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的结果均等化。衡量129个县市义务教育的发展水平依然是围绕师资条件和办学条件的指标体系来构建,师资条件包括小学专任教师师生比、初中专任教师师生比、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办学条件包括小学生均校舍面积、初中生均校舍面积、中小学危房占比、小学生均藏书量、初中生均藏书量、小学生均仪器设备、初中仪器生均设备。

(1)可行性检验

师资条件因子分析的KMO值为0.6,同时Bartlett球度检验统计量观测值为78.274,应的P值接近于0,适合做因子分析;办学条件因子分析的KMO值为0.657,同时Bartlett球度检验统计量观测值为243.618,相应的P值接近于0,适合做因子分析。

(2)确定公因子

在师资条件和办学条件因子分析中,按照累计方差贡献达到75%的原则,分别选取了两个公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分别为78.274%和76.060%,完全能够反映原始指标的信息量,如表4-4所示。

表4-4 初始和旋转后因子方差贡献情况表

注:对初始因子进行旋转得到的公因子更具实际意义,以上采取旋转后的因子贡献率作为权重。

(3)识别公因子

为了便于识别公因子和界定公因子的经济内涵,在师资条件和办学条件因子分析中,采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法(H.F.Kaiser)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使得变量在某公因子上有较大的载荷值,而在其余公因子上有较小的载荷值。

在师资条件评价中提取出2个公因子,分别是:公因子1在"初中专任教师师生比"和"小学专任教师师生"指标上占有较大的因子载荷系数,主要反映师资数量水平,其方差贡献率高达39.340%;公因子2在"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和"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指标上占有较大的因子载荷系数,主要反映师资学历水平,其方差贡献率达38.934%。在办学条件评价中提取出2个公因子,分别是:公因子1在"初中生均校舍面积"、"中小学危房占比"、"初中生均藏书量"、"小学生均仪器设备"、"初中生均仪器设备""指标上占有较大的因子载荷系数,主要反映办学设施条件,其方差贡献率高达36.709%;公因子2在"小学生均校舍面积"和"小学生均藏书量"指标上占有较大的因子载荷系数,反映小学办学条件,其方差贡献率为39.351%。

(4)计算因子得分

设师资条件中的公因子1为Fsi1,公因子2为Fsi2,办学条件中的公因子1为Fbi1,公因子2为Fbi2,其中i=1,2,…,129表示129个县市。分别为各因子方差贡献率占累计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为权重,分别计算师资条件得分(Fsi)和办学条件得分(Fbi),最后将师资条件和办学条件得分进行平均加总得到义务教育发展的地区得分和区域得分,计算公式如下:

(5)实证结果分析

通过对2011年云南129个县市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因子得分排名来看(如附件1),前十名分别是盘龙区、五华区、宜良县、德钦县、玉龙县、红塔区、安宁市、古城区、水富县、蒙自县。其中接近一半县市位于省会昆明市,其他县市位于经济相对较好的玉溪市、红河州、丽江市等,从此可以说明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水平也越高。从附表1中可以看出排名第66位的勐海县区域得分开始呈现负值,那么以处于中间排名65位的景洪市为其义务教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标准也是符合当初设想,整体上云南省经济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特殊的地理位置也使得云南基础教育资源更多集聚在少数经济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的公共服务差距也较为明显。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和义务教育的普及,基础教育的供给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在整体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未来在实现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措施安排中除体制改革外财力向排名靠后的地区倾斜,此外,还应该加强城乡师资的交流、当前重点小学、重点中学等人为排名的取消等,以防各县市各种基础教育的资源进一步向这些所谓的"重点"集中,进一步导致不均等化,只有这样,129个县市的义务教育发展水平才能在不断提高的同时这种差距慢慢缩小。

四、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研究的基本结论主要有: 第一,近年来,尽管云南学前教育生均经费在不断增加,但是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师生比例还存在严重不合理。第二,云南学前教育区域差异较大,农村幼儿教育严重不足。第三,通过2011年云南129个县市区域间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师资水平和办学条件)排名,可知地区间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第四,随着义务教育的投入逐渐增加,但是投入资金使用效率较低。

(二)政策建议

第一,政府须切实承担起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学前教育所应具有的教育性、公益性和福利性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已逐渐淡化,但普惠型、非营利性应成为未来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方向。学前教育虽然有其平衡个体差异、促进社会公平等特殊功能,但这些特殊功能需要在各级政府,尤其是国家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下才能充分发挥。如果政府的政策不能切实落实到各项行动上,那也只是一纸空谈。

第二,基础教育事权的强化。通过将基础教育的事权,其实最大的就是投入经费的统筹划归权利划归更高一级政府承担,更有利于全国范围内基础教育投入的统筹安排,特别是对不发达省份(如云南省)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最终通过投入资金的保障来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三,进一步加强中央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不管是小学义务教育投入还是初中义务教育投入,中国财政支出分权对这两个阶段的义务教育投入水平的影响是积极的;中国财政收入分权对这两阶段的义务教育投入水平的影响是消极的。从提高义务教育投入水平的角度考虑,笔者认为要降低财政收入分权度,提高中央政府财政集权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影响,即进一步加强中央政府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力度。

第四,实施城乡统一、区域统一的基础教育标准。在基础教育的标准统一上,当前最重要的一点是取消以政府财政支撑起来的各类"一级"、"重点"、"示范"等学校名目,而不是以此作为招牌,其教学质量让其学生的升学率、在当地的口碑等来说明。政府财政资金则按规定的统一标准安排,不管城乡,对已达标的基础教育学校减少投入,而对未达标的学校重点投入。当然在目前情况下,各地按统一标准,未达标的学校基本集中在农村,由此其投入重点也会在农村,所以按统一标准投入的办法也有利于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1]易品.我国基础教育服务非均等化的问题与对策[D].湖北:湖北大学.2011.

量子化学基础篇(3)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1-0084-03

一、前言

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是很多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多媒体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C语言、计算机硬件基础、软件工程概论等课程。相对于其他基础课程,此类课程更注重实践应用,因此传统的依赖于“讲授+板书+演示文稿”的教学模式难以取得教学效果的新突破。研究表明,“将学科内容跟真实世界的情境结合起来,并促使学生在知识、知识的应用以及他们的生活之间建立联系”,将有效促进知识的建构。[1]而电子学档就是一种建立此种“联系”、提供真实“情境”的教学手段,运用电子学档开展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信息化教学是教学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

电子学档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者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表现和展示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目的、学习活动、学习付出、学习进步、学习成果及业绩,以及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的一种学习制品集合体,[2]体现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即以学习者为核心,注重学习者的自我激励、反思评价和意义建构。电子学档在国际上已经得到了较为成熟的运用,国内学者也进行了积极的研究与实践,出现了一些小范围的电子学档。如华东师范大学的现代教育技术电子学档、温州大学的电子学档等。本文以建构主义认知理论为基础,着眼于信息化教学实践需求,紧密结合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设计,探索电子学档应用模式,为“数字化校园”中电子学档的建设和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为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进程奠定了基础。

二、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理论与实践比例失调的问题

目前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例如:多媒体应用基础课程实验课时较少,导致学生即使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了理论内容,但课程结束时仍难以独立完成好作品。再如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C语言,由于缺乏实践,学生做毕业设计时普遍不能独立编程。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一方面是由于课程标准规划中实验课时太少,另一方面是缺少展示学生电子作品的平台,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致使学生以交作业的心态制作电子作品,以应付考试的心态学习程序设计,有限的实验时间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2.跨课程综合应用环节较为薄弱的问题

目前的大学授课普遍注重“把书读厚”的过程,“把书读薄”的环节相对较弱。即授课时将学习内容分解为支离破碎的知识点,却相对缺乏连点成面的总结和连面成体(跨课程)的综合应用。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学习者必然会淹没在知识点的海洋中,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结果。例如:C语言的学习,老师往往从数据类型开始讲起,接着是各种语句,然后是函数等等。如此教学,学习者学到的始终是孤立的点,难以自觉地总结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面,就更谈不上综合应用了。随着学科科目划分越来越细,学习者在不同科目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无形当中也被分割,导致学习者难以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地将不同课程学到的知识联系起来加以综合应用。

3.因材施教难以落实的问题

“因材施教”是教学的主要原则之一,最早由孔子提出并在我国古代的“学徒制”教学中得到体现。但当前的教育教学却未能很好地落实这个原则,究其原因,除了学生数量太多的因素外,主要在于缺乏有效的记录和展示学生学业基础、学习过程和状态的手段,导致教师难以了解每名学生的状况,也就缺少了因材施教的基础。目前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教学大多采用课堂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教师通过讲授向学生们传递等量信息,而学生们由于自身基础水平不一、理解能力不一,导致吸收的信息量参差不齐,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这种,差别出现累积效应,致使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4.教学过程性评价难以实施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教学效果评价方式仍然采用传统的测验评价,通过一系列孤立的问题和测验条目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静态识记和理解水平。学生在测验中所得的分数,既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对他们未来在真实生活中的表现也少有预见价值。我国基础教育评价改革明确提出:要重视过程性评价,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帮助学生认知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的发展。目前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同样存在评价方式落后的问题,测验分数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而且测试分数给出学生在群体中的所处位置,这会对某些低分学生造成心理压力,进而对课程产生畏惧、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在现有基础上实实在在地提升能力和水平。

三、电子学档在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中的应用

1.电子学档支持任务驱动式教学

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适合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关键在于依据教学内容要求设计难度适当、贴近真实、紧扣主题、扩展性强的具体任务,[3]并设计衡量任务完成情况的具体标准(即量规)。设计量规时可以使用电子学档系统的论坛征求学生的意见。教师可以方便地通过网络学习任务和量规,学生登录电子学档系统后可看到这些内容,明确任务和量规后进行自主学习,或者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团队学习。学生制作的电子作品在电子学档中得以展示,在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评价观摩,作品的公开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实验时间,在教师的指导和关注下查阅资料、复习理论、完成作品。

当然,哪些内容适合任务驱动式教学,哪些内容适合课堂讲授是在教学准备阶段必须详加甄别的,如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中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等基础性内容仍然适合课堂讲授,偏重于应用和实践的内容大都适合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例如:多媒体应用课程中的图像处理部分,可设置运用Photoshop软件处理并合成图片的任务。音频部分可设置运用Goldwave软件对多段音频进行混音的任务。视频部分可设置运用Premier软件对一段视频进行剪辑的任务等等。总之,任务驱动是基于电子学档教学的自然属性,运用电子学档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能够从很大程度上解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2.电子学档支持多课程联合教学

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是包含多门基础课程在内的一个课程体系,其内在的课程之间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存在一定的交叉和联系。例如: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对于网络技术的应用涉及到网络编程,可以与C语言和软件工程结合起来;网站架设与网页制作部分可以和多媒体应用基础课程结合起来;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中单片机编程部分,同样也可以与C语言结合起来。多课程联合教学一定程度上破除了课程壁垒,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

电子学档提供了多课程联合教学的教学环境,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组成教学小组,经讨论协商共同制定综合任务和量规,根据学科特长分工负责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有关特定内容和问题的辅导,对于学生提交的作品分别从本专业的角度进行专业评价并形成综合评价。运用电子学档进行多课程联合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问题。

3.电子学档促进差别化教学

电子学档是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展示学业进步的有效工具,可以为教师提供每一名学生的已修课程、知识基础、作品及评价等信息,这是实施差别化教学的基础。电子学档提供了学生与教师直接通信的机制,如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等,学生可以随时运用这些工具向教师提问。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教师对学生的辅导是一对一的,电子学档提供了实施差别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是很多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面向的教学对象往往数量庞大,给差别化教学的实施带来很大的难度,但电子学档为差别化教学的实施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学生电子学档中以往的学习过程和评价来判断掌握学生的基础水平;另一方面可通过学生的提问内容来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知识理解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将所有学生划分若干层次(仅为教学需要),设置教学任务时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因此,电子学档的运用为落实“因材施教”、实施差别化教学提供了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

4.电子学档支持过程性评价

电子学档可以通过提供学生的学习成果和作品范例来评估学生过去或正在进行的学业成绩的质量,从而直接提供学生学习质量的证据,提供一种过程性评价的根据。对于学习效果的评估不仅仅依赖于最终的测验成绩或作品,而且充分考虑学生前期的基础水平和整个学习过程,评估结果的重点不再是学生之间比较而是学生自我进步的比较。电子学档通过学习笔记、答疑提问、论坛讨论主题和回复帖子等方式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进步轨迹,可以形成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激励、自我进步的能力。

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估主要包括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的评估,理论方面主要采用传统的测验,实验方面则采用基于电子学档的过程性评价,且均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使评估结果反映学生的自身进步。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可以通过查阅学生的电子学档,结合其已修课程、作品及评价给出一个综合的定量评估,在电子学档创建完善之前,可以通过在课程开始前进行理论测验大致掌握。可以说,电子学档的应用是实施过程性评价的必由之路。

四、结束语

要解决当前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信息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如果说建构主义认知理论是信息化教学的理论基础,那么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信息技术构建的电子学档就是信息化教学的工具基础,对信息化教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理应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方面。而研究其应用模式的过程就是深化其建设需求的过程,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作为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凝聚和实现,电子学档的应用对推动信息化教学改革必将起到重要的先导作用和牵引作用。

参考文献:

量子化学基础篇(4)

2新农村基础教育助推城镇化

城镇化延伸到农村,可为新农村铺设现代化的道路。农村基础教育作为一项促进新农村发展的系统工程,一方面不可避免地受到城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承担着促进城镇化的责任和义务。城镇化不仅是城镇人口的集聚过程,而且应该是农村社会转型和现代文明传播的过程,因此需要提高公民的受教育程度及其综合素质。已经搬迁到城镇的居民,要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上与城市文明相融合。尚在乡村的居民,一方面要逐渐脱离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成为懂得现代化科学技术、从事现代农业规模经营的高素质劳动者;另一方面要迎接城镇化的挑战,继续准备向二、三产业转移或向城镇转移或建设城镇化的新农村。要解决这些问题,就离不开教育。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城镇化需要基础教育作支撑,高素质的居民由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来培养,基础教育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城镇化的关键是人,人的关键是素质,素质的关键是教育。基础教育本身就是公共服务不可或缺的一环,受教育机会均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需求,每个孩子都应享有高质量公共服务的权利。高质量的新农村基础教育是农村孩子成长的基础,是提高人口整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新农村基础教育还是继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基础,基础教育培养的高素质的学生,将为各类高一级学校提供后备力量,为城镇化提供各类建设人才。

3当前新农村基础教育存在问题

和城市的学校相比,当前新农村基础教育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改革进展不明显,各种各样问题和困难制约着基础教育的发展,影响着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

3.1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制度缺陷导致投入不足

“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减轻了过去“以乡为主”的乡镇财政的负担沉重导致的尴尬局面,但是由于我国许多县级财政的种种困境,“以县为主”的经费投入体制,仍然难以担当起支撑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财政投入主体责任。县乡财政普遍困难,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不足,使农村基础教育难以发展。许多农村学校操场破旧,图书馆、微机室、实验室基本上是摆设,有些学校甚至根本没有这些设施。中央政府对国民义务教育没有尽到足够的支付责任,缺乏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的协调供给,农村基础教育地区发展不均衡,落后地区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明显偏少。

3.2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是教育的关键因素,师资力量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当前农村教师特别是落后地区的农村教师学历水平总体偏低、专业知识和职业意识欠缺,其知识结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不能适应农村教育改革的需要。同时,农村学校师资还存在学科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农村教师继续受教育的机会偏少,专业发展缓慢。在一些农村学校,体音美教师往往由没有受过专业教育的语数英老师兼任,素质教育变成形式和过场。

3.3教学目标不明确

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与政府倡导的目标有很大的出入,升学成了唯一或最重要的追求,升学率成为社会、家长评价学校的标准,也成了农村学校的生命线。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应试展开,对于孩子全面发展需要什么、对于未来农村建设需要什么很少考虑,更没有相应的措施应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政府倡导目标是教育要为农村建设服务,主观上倡导“为农”教育。实际上,农村学校面临着社会、家长、学生的选择和生存竞争,不得不进行优先升学的教育,培养学生通过升学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所以实际上农村学校进行着“离农”教育。由于农村学校条件较差,教学质量也较低,大多数农村学生不能通过升入大学进入城市,显然“离农”教育对他们是不合适的。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在“离农”与“为农”的选择和处理上往往自相矛盾,显得无所适从,缺乏清晰的目标。

3.4课程和教材内容繁、难、偏、旧,且有城市化倾向

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学生学了知识不会应用,适应不了社会尤其是农村生活的需要。同时,教材内容具有明显的城市化倾向,不利于农村学生的学习和理解。如新教材的阅读内容部分,出现了许多对农村孩子来说非常陌生的城市素材,如“超市”、“连锁店”“、立交桥”等,而农村的场景很少出现在教材上。新教材中所设计的活动内容大都是围绕城市进行的,如参观博物馆、动物园,游览名胜古迹等,对农村学生简直是异想天开。教材片面的城市化倾向也许会对农村孩子产生强大的吸引力,让孩子们觉得城市优质的物质文化生活是他们的人生目标,同时,这种从教材中透露出的城市理念也会给他们的心灵烙上“农村落后可悲”的印记。

3.5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和辍学问题仍然存在

出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当前大量劳动力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工作,部分劳动者由于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在身边,其子女只能留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他们一般是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同住,或由亲戚或兄弟姐妹照顾。留守儿童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和关爱,导致其心理发展存在很多困惑与问题,其学习、生活、个性养成容易偏离正常轨道,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但由于受办学条件、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制约,许多学校未能提供足够多的帮助。学校办学水平低下,教师素质不高,教学效果不好,还会直接导致学生学业成绩下降,从而挫伤其学习积极性,甚至产生厌学进而导致学生辍学。当然,学生辍学还有家庭、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家长落后的教育价值观念、新的“读书无用论”也容易致使学生最终辍学。

4应对城镇化背景下新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策略

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农村不能成为被教育遗忘的角落。要办好每一所学校,让农村孩子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应有之义。应当正视新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解决当前制约新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障碍,使基础教育适应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4.1合理定位教学目标

农村城镇化进程已深刻改变了我国当前农村社会的生活状况,新农村基础教育面临多种选择的困扰,既要适应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发展需要和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需要,又要考虑农村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农民对基础教育的首要期望就是能让自己的孩子上大学,这是现实和朴素的需求;退而次之是学到知识技能,身心健康发展,为适应社会打好基础。新农村基础教育要提供适当的发展空间,让学生自主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既要立足于农村,又要超越农村的时空界限,既要满足升学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因此,新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基础性与多样化协调发展。通过基础性的课程对所有学生进行普及型的教育,为每个适龄青少年准备进一步发展的知识、能力和精神基础,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校本课程给学生选择,让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来学习,使不同需求的学生各有所学,各得其所。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离农”与“为农”纠结,体现公平理念和科学发展的精神。

4.2调整学校布局

学校布局合理调整可以缩小教育发展的区域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规模效益。把更多的学校布局于环境条件更好的地方,更有利于吸引和稳定优秀的教师人才,更利于进行优质的教育教学。应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撤并规模较小的学校。在实际布局调整时,对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须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防止因过度调整造成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等问题。

4.3加大教育投入

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基础设施整体落后,物力资源匮乏。要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必须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供保障经费。在基础教育投入上,应改变“以县为主”的单一模式,中央政府应该承担国民义务教育的支付责任,加大对义务教育的宏观调控力度,通过强制的方式供给,协调不同地区之间各级政府分担的比例,以法律的形式对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投入比例做出具体规定,明确投入主体责任,从整体上保证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4.4建立教师引入、培训、交流机制

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要提高新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必须建设一支稳定高质的教师队伍。应重视招聘和培养本地生源的教师,在政策上给予优待,以情感留人。其次要给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促进其个人专业发展,以事业留人。同时,还应注重学校、教师与外部的交流互动,可以采取各种灵活的方式,如与城市优质学校交流互动,争取城市学校的帮扶指导,到城市学校观摩教育教学,接受城市学校的支教。可以与地方师范院校联合建立合作基地,充分利用高校教师教育的力量合作开展教学科研项目,助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引领教师专业发展,达到双赢的目的。

量子化学基础篇(5)

论文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基础教育质量

一、探讨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必要性

(一)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需要。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长效机制是由政府保障机制、制度约束机制、质量监测机制和持续改进机制等要素以一定的联系方式构成的质量管理系统,质量监控指标则是这一管理系统中的制度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设计和制定出科学性、指导性、操作性强的质量监控指标,才能发挥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作用,对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进行全面、有效和持续监控,确保基础教育教育活动朝着预期的质量目标方向有序运行。可以说,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是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增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实效,不断提升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

(二)深化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同时,如何判断和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状态和实施效果,如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路向、课程改革目标的达成度、课程改革的组织实施能力、课程改革的效果与城市基础教育课程的差距以及农村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状况,等等,从而为进一步深化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质量反馈信息,确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整体目标的实现。因此,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有利于全面评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效,科学调控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促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提升。

(三)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缺陷的需要。目前关于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研究还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致使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指标建构的研究基础薄弱,进而导致现行的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直接影响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客观评价,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的协调发展。

如由于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的建构研究缺乏科学的理论支撑,在一定程度上窄化或模糊了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指标的内涵界定,单一性、表面性、随意性和封闭性成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的突出问题。

只有从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任务出发,以科学的理论和原则为指导,设计和制定出全面、可行、开放的质量监控指标,才能有效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存在的缺陷,不断完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二、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依据与原则

(一)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依据

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既要考虑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和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实际,又要考虑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指标研制技术。

1.教育政策法规。教育政策法规是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政策依据。教育政策法规明确了农村基础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确立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目标和培养目标,规定了学校、校长、教师、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是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直接依据。因此,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设计和制定,必须以国家教育目的为指导,依据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按照《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以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等法律政策的相关规定来进行,从而确保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公平公正性。"

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所强调的多元、过程、开放和发展的理念作为一种思路和方法,是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重要理论依据。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评价多元智能的方法,必须符合三个标准:一是必须用“智能展示”的评价方法,即直接观察到一种智能的潜力,而不必通过数学和逻辑的“反光镜”;二是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即评价儿童在某一特定领域的知识,必须使用适合他或她在一定发展阶段的方法。如进行幼儿早期多元智能确认和培育的《多彩光谱》项目;三是它必须和推荐相关联,即对一个具有特定智能测绘图的儿童,评价所得的分数和评语,必须和这名儿童推荐的活动相关联,如用情景化评价。

3.农村基础教育实际。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是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客观依据。在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时,必须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当前农村教育基础改革的新要求、新举措。如体现基础教育内在规定性和农民及其子女现实需求的农村基础教育目标,农村基础教育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情况,以农村文化为取向,反映农村儿童生活经验的校本课程开发及教材建设情况,以农村特独特的教学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用具制作运用及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农村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统筹情况,农村学生的发展状态及水平,等等,使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具有客观性和针对性。

4.教育指标研制理论。借鉴和运用教育指标研制的相关理论是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方法依据。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设计和制定的取向、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展开方式、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表达方式等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教育指标研制的相关理论支撑。就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展开方式而言,是采用纵向展开方式还是横向展开方式,应以教育指标研制的相关理论为依据,充分考虑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内在要求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实际,使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原则

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还必须贯彻和运用以下基本原则:

1.增值性。增值是指自身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变化和提高的幅度。在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时,不能用“一把尺子”作为质量监控指标去统一衡量所有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而要关注农村学校的现状、条件和水平以及在原有基础上质量提升的实际表现,突出质量监控指标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灵活运用多把尺子。也就是说,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设计和制定既要考虑以质量监控的基础性指标为主要内容的统一性指标,更要考虑不同农村地区、不同学校在原有基础和水平上的质量增幅度,实现一把尺子和多把尺子的有机结合。

2.过程性。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设计和制定应重视农村学校办学、管理、教学和学习过程的状态和水平,如学校服务农村社会职能发挥情况、学校以师生为本的管理理念的落实情况,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情况,各个教学要素和环节的质量水平,基于农村学生学习实际的学习方式转变,等等,将农村基础教育过程纳入到质量监控体系之中,从而消除以往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窄化现象,确立过程性质量监控与预先性质量监控、终结性质量监控一体化的全面质量监控指标。

3.改进性。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的设计和制定必须以满足学生健康成长、教师素质提升、学校科学发展和农村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突出质量监控指标在持续改善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方面的功能。因此,在设计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时,应把制约和影响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全局性因素作为质量监控指标的主要内容,如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中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的完善状况,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的优化状况,质量管理制度的建设情况,质量检测机构的运行状况,等等,使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成为持续改进和不断提升教育质量的“调节器”。"

三、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体系的内容

基于对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理解和国内外教育质量研究的已有成果,根据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设计与制定的依据和原则,我们认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指标是由基础性指标、发展性指标、特色性指标等三个维度和办学条件、办学目标和理念、师资队伍、生源质量与学生素质、课程与教学、教学管理、经费保障等七个观测点构成的全方位、动态化监控和持续改进基础教育质量的指标体系。

(一)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基础性指标

农村基础教育监控的基础性指标是监控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运行状况和已有教育资源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办学条件的指标。这一维度上的监控指标关注的是农村中小学基本的教育资源是否达标、学校教育教学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广大农民对子女就学是否满意。

(二)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发展性指标

量子化学基础篇(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c)-0190-01

当今社会,参加高考的学生逐年下降,而大学的招生人数没有下降,因此,我们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整体素质也在逐年下降,学生接受知识能力和学习兴趣也在下降。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已激发不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愿意学习,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解决问题、与人交流、创新技能、与人合作、自我提高等现代职业要求的核心能力?面对有差异的学生,我们面向大一新生的基础化学课程迫切需要改革,探索出适合学生的教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改变为技能和能力传授。因此,我把基础化学课程与高材专业相结合,进行项目化教学,旨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掌握化学相关知识和技能。

1 课程设计

1.1 项目设计思路

依据实用性、典型性、可行性等原则,对教学项目(产品)进行精选,教学项目选择了典型的两种高聚物产品聚氯乙烯(PVC)、丁苯橡胶(SBR),这两种高聚物产品涉及了高聚物应用的二大主要领域(塑料和橡胶)。通过这两个项目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高分子材料,进而学会和掌握化学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及其工业产品的检测、分析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1.2 课程内容设计

以扬子塑料厂、南京锦湖轮胎有限公司(高新工厂)、高分子材料实训中心和基础化学实训中心为依托,根据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后续岗位操作所需要的能力,编制方案,设计课程的两个项目,两个项目之间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相互联系贯穿,具体见表1。两个项目的设计渗透着本门课程的知识目标,贯穿着本门课程所要培养的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1.3 课程目标设计

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运用化学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完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简单实验装置的组装及使用,了解高分子材料的生产及其产品的检测方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树立高度责任意识,为其在高材专业的后继学习及职业岗位奠定必需的化学知识、化学技能。

1.3.1 能力目标

能进行甲烷、乙烯、乙炔等简单有机物的制备及性质鉴定;进行回流、蒸馏、过滤、重结晶、萃取等操作,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合成、纯化和精制;能正确进行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锥形瓶等玻璃仪器的操作,会正确处理和评价实验数据及结果;能正确使用分析天平、烘箱、干燥器等仪器,会对仪器进行基本维护;能操作分光光度计,会用分光光度法对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测定组分的含量;能操作气相色谱仪,会分析所测的色谱数据并给出结果;能操作膜渗透压计,会测定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1.3.2 知识目标

了解烃和卤代烃的物理性质,理解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的相关理论,了解物质性质与其结构的关系,掌握烃和卤代烃的命名和主要化学性质;理解回流、蒸馏、过滤、重结晶、萃取的基本原理,掌握其操作步骤;了解含氮有机物的分类及物理性质,掌握胺的命名及主要化学性质;了解滴定分析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包括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配位滴定、沉淀滴定),掌握滴定分析中的误差类型、减免方法及有效数字的记录与运算;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结构,掌握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及测定方法;了解气相色谱仪的结构和基本原理,掌握气相色谱图的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方法;了解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测定的意义和方法,了解渗透压的产生的原理,掌握稀溶液的两个定律(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及稀溶液的依数性相关理论。

1.3.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与人协作的能力,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安全、环保、节约意识,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等方面。

2 考核方案

整个课程考核内容由平时成绩、项目成绩和期末成绩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20%,包括出勤、课堂纪律和作业情况。项目考核成绩占50%,按照没有完成、基本完成、完成较好、完成很好四个档次给分。项目考核的具体内容包括资料查阅、小组讨论表现、实验操作、实验记录、实验作风、实验纪律、实验报告、团队协作意识等方面。期末试卷成绩占30%,采用开卷形式,主要是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的应知部分内容。

参考文献

[1] 赵玉娥.基础化学[M].化学工业出版,2004.

量子化学基础篇(7)

(3)电磁学的基本定律:根据电磁相互作用的关系和以电磁场为基础,麦克斯韦完成完整的“电磁场定律”,相当于牛顿机动力学中的物体重力定律。后来洛伦兹(lorentz,1853—1928)更进一步完成电荷在电磁场中运动的“电磁场力定律”。“辐射反作用力定律”也是电磁学一个基本定律,只是直到现在,符合逻辑的定律还未完成。

(4)带电粒子动力学:洛伦兹的电磁场力是一个与速度有关的力。只有速度为零的情况,才适合牛顿的动力学系统。爱因斯坦(einstein,1879—1896)采用牛顿动力推出电磁场力在速度为零的情况,再用洛伦兹惯性变换,把速度为零情况的结果变换到速度不等于零的情况。结果推出带电粒子在电磁场力的洛伦兹动量=v×牛顿动量。v是洛伦兹因子,与速度有关。fl=d(vp)/dt。相当于牛顿机动力学中的物体第二运动重力定律爱因斯坦后来把这方面的理论改称为“狭义相对论”。在狭义相对论的基础上,以微分几何为工具,爱因斯坦用演绎方法建立他的重力场论,称为“广义相对论”。可以说是一种重力场的电磁化。到这个阶段,除了辐射反作用力定律之外,电动力学基础的探索已基本完成。

(5)电功力学定律理论的普遍化:相当于拉格朗日和哈密顿对牛顿动力定律的理论推广和 发展 。

(6)电动力学对随机过程的应用:无规则电磁场的统计特性的发展。其结果应该符合量子力学和量子动力学的结果。简而言之,机动力学的发展是以动力的基础来发展作用力,而电动力学的发展却是以作用力的基础来发展动力。欧洲从牛顿到麦克斯韦这个二百多年的物 理学 发展时代,正好是欧洲从巴哈(bach)到华格纳(wagner)的 音乐 发展时代。这是欧洲自从古希腊时代以后,一个重要的思想创新时代。因此促进了文学,音乐, 艺术 , 哲学 和 科学 的高速发展。

3.辐射动力学(radiodynamics):辐射反映了物质世界的微观结构。

在19世纪未,出现了三个有关不相干辐射(随机性电磁波)与物质作用的物理现象: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和氢原子光谱。这些现象无法用决定性(deterministic)的电动力学来解释。到二十世纪,也出现了与辐射作用有关的三个物理现象:离子体,核子一基本粒子和激光(决定性电磁波)作用。这些现象激发了物理理论的发展。

(1)量子论的诞生:普朗克(planck)创立“量子”的新物理概念,成功解释黑体辐射的实验结果。后来,爱因斯坦和玻恩(born)分别用量子来成功解释光电效应和氢原子光谱。

(2)量子力学:在数学的基础上,由海森伯(heisenberg),薛定谔(schrodinger)等所发展的量子数学系统(量子力学),不但可以用来了解原子物理现象,也可以用来了解分子物理现象。

量子化学基础篇(8)

1.生源方面

中职生源的素质降低,多数学生在中考的时候分数较低,学生具有严重的分化情况。根据调查统计显示,热衷于自己专业的学生仅占32%,他们来学校的目的就是希望自己以后能够有所发展。而大概35%的学生是受其同学影响而就读此专业的,剩下的33%为听从父母的意愿。由于职校在招生上没有分数的限制,所以入学的门槛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中职生的整体表现为文化基础薄弱,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学习,并且没有足够的动力,没有较强的是非观念、组织观念,而且没有足够的自控能力。有的学生有时还会出现不尊敬教师的行为,这样就会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最终造成了整体的教学质量偏低。

2.教材方面

当下,中职学校电子技术教科书中的内容过分追求对理论的系统教育,注重知识的严密性,在编排内容方面严格根据知识的逻辑关系,在讲解电路原理的时候过于深奥而却忽视了实践。中职学生并不能接受这样深奥的知识,他们应该学习的是实用性较强的基础知识以及专业技能。这些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大多是检测、装配、维护以及维修等,没有必要掌握过于繁杂的理论知识。

3.教学方面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落后的观念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仍然用你听我讲、你记我念的方法,观念没有一定的更新,在教学上缺少创新。同时,缺少实践的内容,很少有符合课程教学的实验,现在,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已经无法再接受落后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没有或很少进行过程性的鼓励教育,这样的教学必然没有较高的效率。

二、提高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措施

1.优化教材内容

“服务为宗旨,就业为目标”的理念是职业教育的主要方向。在优化教材内容上一定要将这一方向体现出来。此外,教材要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及专业素养。应该注意以下内容:(1)优化中专学校《电子技术基础》的教材内容,必须注重知识点的布局以及难易深度的掌握,把握好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尽量遵守“需要、够用”的原则。由于中职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向社会提供一线的服务、生产以及管理方面的人才,因此在培养专业知识方面一定注意实用性和针对性要强。(2)对《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进行完善,主线应该是如何能够提升毕业生的应用能力和技术,这应该是教材重组的核心和重点。在这一基础之上,进行去粗取精,删繁就简,突出教材的实践应用性,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3)为强化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应该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之上,结合校内、校外的实验和训练,增加编写《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实训指导书》和《电子技术基础综合项目实训———收音机的组装指导书》。(4)深化革新教学内容,最基本的方向应该为教学任务设计。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教学任务不但能够让学生学到知识,更应该能够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应的,在任务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到深。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对原高教版《电子技术基础》,可以从内容层面进行整合,将其整合为包含如下七个项目的新教材:半导体器件基础、放大电路、信号发生与处理电路、直流稳压电源、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组合逻辑电路以及时序逻辑电路。

2.优化教学手段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教学气氛的和谐,提出问题之后应做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产生对知识的好奇心,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如通过情景教学的手段将载流子的定义讲解给学生:在教室中将学生作为电子,把座位看作是空穴。让几个学生承担自由电子的角色,通过电场的作用,它们均能够定向移动最终形成电流。这样就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学生就会对知识产生兴趣,进而在轻松的氛围下轻而易举地学到知识。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模式来讲解放大电路的定义:学生可以搭建一个简单的面包板电路,将小型的功放器件连接起来,通过万用表的HFE档对所有三极管的β值进行测量,对音量大小进行调节,在对各种实验产生的现象进行观察后,学生脑中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就会更加清晰且深刻。

3优化实践环节

量子化学基础篇(9)

当人们进入21世纪,人们就进入了信息时代,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并且逐步的进入教育领域。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引入信息化教育也是未来的发展之一,对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下面我们就对电子技术基础中信息化教育工作展开探究了。

1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现状

就当前,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现状来看,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以下两个方面:

1.1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方法单一

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方面,学校采用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方法,很少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比如多媒体的课件、一些仿真的软件等,在教学的模式上,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在课堂上没有将学生视为主导的地位,学生只是一味的听老师讲授的知识,没有很好的与教师形成互动,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遇到问题后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另外一点,关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相关课程设置上有一定的不合理性,通常情况下,教学课程设置中,有较多的理论课程,但是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理论知识太枯燥无味了,不仅影响了学生在学习上的兴趣,还会影响课堂的效率,在理论知识相对匮乏又缺乏实践知识的情况下,学生很难得到较好的发展。

2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信息化教育的具体应用

以上,我们对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信息化教育的相关情况,了解其信息化教育的具体应用。

2.1 运用信息化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将信息化教育引入其中,将具备一定的优势条件。将以往的粉笔、黑板之一单一的教学方法,演变成信息化技术的教学课堂,信息化的多媒体设备,将计算机列为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这样一来为学生学习电子技术基础具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与一些很难理解的消化的概念、公式和推理过程,但是将信息化教育加入到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实现复杂问题的简单化、生动化和形象化,方便学生的理解,在提高学生对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兴趣基础上,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各种分析和设计方法,提高对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

举个例子,在介绍半导体PN结的形成时,教师可以应用信息化的教育方法,在课前做一个FLASH的插件,利用声音和动画的效果,展示半导体PN,另外还可以展现微观运动的形式,这样一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课堂上的注意力。

2.2 运用信息化教育化解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难点

由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与其他科目相比,每个章节都有相对较难由不好掌握的难点,但是这些重点、难点都是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重点,对他们进行攻克将取得较大的成就,而应用信息化的教育方法是一项有效的途径。

例如:在关于基本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和如何正确设置工作点,是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采用信息化教育对放大电路进行设置,分为两种情况:

(1)静态工作点下,动态输出的波形;

(2)为设置静态工作点下,动态输出的波形。

然后进行对比分析,运用图形的方式对其进行展示,这样方便学生对问题的直观感受,在信息化教育中实现电子技术基础的简单化,逐一的攻破教学课堂中的重点和难点。

2.3 运用信息化教育提高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质量

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涉及的图标和公式相对较多。运用信息化教育,可以帮助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关于板书、作图的难题,因为信息化的多媒体课件可以以快捷而方便的方式取代它。通过这种方式,既节约了教学上的时间,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另外,运用信息化教育还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题库,方便学生的学习,往往信息化的题库做得较出色,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完成习题任务。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老师可以对题库的内容进行筛选,有针对性的设置题目的难度,这样可以有效的体现因材施教,让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2.4 运用信息化教育为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创设教学情境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特点,许多的课堂内容需要实验进行演示,但是实验也有简单与复杂之分,可操作性和不可操作性之分,针对一些不好实际操作的就需要信息化教育的辅助教学,另外一些实验操作起来具有破坏性的也需要通过信息化技术来实现。利用信息化的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实验的步骤放慢,不仅可以为学生讲解实验的方法,还可以为学生提供错误实验原因和后果的讲解工作,在这种氛围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教学的实验内容,并且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3 结论

本文对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信息化教育进行分析,在了解了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现状后,将信息化教育在其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希望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能够不断的完善和更新,对信息化技术基础进行合理化、科学化的应用,为提高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质量作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量子化学基础篇(10)

中图分类号: F124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9-4474(2017)02-0077-06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也被认为是政府最有理由干预的经济领域〔1~2〕。Paul Rosenstein Rodan是较早对基础设施给予重视的经济学家,他在《东欧和东南欧国家的工业化问题》中研究了基础设施投资和其他部门投资的相互关系,并率先提出基础设施是与“私人资本”(Private Capital)相对应的一种“社会先行资本”(Social Overhead Capital),包括电力、交通、通讯等基础工业,它构成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结构。世界银行在1994年把基础设施分为两类,即经济基础设施与社会基础设施,前者主要包括电力、电信、交通等永久性工程构筑、设备和设施;后者则主要包括科教文卫事业。自基础设施概念提出以来,学术界对此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对基础设施的理解也不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硬件基础设施,相反,以往被认为的公共服项目正在日益凸显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逐渐上升到了基础设施的高度,成为了推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3~5〕。

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市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1978年该市的GDP为35.94亿元,2014年达到10056.59亿元。与此同时,成都市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增长快速,从1978年的2.94亿元迅速增长到2014年的6620.37亿元〔6〕。本文以成都市为研究对象,对近年来的成都市基础设施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数据进行分析,借助现代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从实证角度分析成都市基础设施投资与成都市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探讨成都市未来基础设施投资的方向,为成都市未来基础设施投资和经济增长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建议。

一、模型、变量与数据

1.因子分析多元回归模型

本文拟构建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多元回归模型,为避免各项基础设施同时回归导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采用因子分析法,其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为:

2.数据来源与变量解释

本文选取成都市交通运输(货物发送量、旅客发送量),邮电通信,电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传媒,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作为反映基础设施投资指标,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数来源于1999~2015年《成都市统计年鉴》和《成都市财政年鉴》,根据实际数据和研究需要,进行相应的整理。

因变量(Y):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自量(X):Xi1电力(亿千瓦时),Xi2社会保障(亿元),Xi3医疗卫生(亿元),Xi4文化传媒(亿元),Xi5环境保护(亿元),Xi6教育(亿元),Xi7货物发送量(万吨),Xi8旅客发送量(万人),Xi9邮电业务总量(亿元)。

二、数据标准化及检验

1.数据标准化

由于《成都市统计年鉴》关于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电力的统计口径不是以直接投资额度为标准,所以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公式为:

2.可靠性检验

为了验证所收集的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对数据进行Cronbachα可靠性检验(见表1),检验公式为:

一般来说a系数0.60~0.65认为不可信,0.65~0.75认为是最小可接受值,0.75~0.8认为相当好,0.8~0.9就是非常好。

表1的检验结果表明,所选17年统计数据100%有效,且a=0.965,大于0.9,表明数据的可靠性非常好。

3.KMO及Bartletts球形检验

KMO检验用于研究变量之间的偏相关性,它是比较各变量之间的简单相关和偏相关的大小(结果见表2),取值范围在0~1之间〔7〕,一般认为KMO统计量接近于1作因子分析效果最好,KMO大于0.9时效果较佳,0.7以上效果尚可,0.6时效果很差,0.5以下则不适合做因子分析〔8〕。Bartletts球形检验是检验相关矩阵是否为单位矩阵,即各变量是否各自独立。如果结果不拒绝原假设,说明所提取的公因子不是原始自变量的线性组合,存在各自独立提供信息的情况,不适合做因子分析〔9〕。

从表2的检验结果来看,KMO=0.798大于0.7,且Bartletts球形检验Sig=0.000小于0.05,由此可知各变量显著相关,即否定相关矩阵为单位矩阵的原假设,二者均通过检验,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三、实证分析

1.因子分析

数据标准化后,经过检验适合做因子分析,其具体步骤如下:

对成都市基础设施投资数据进行处理后计算得到表3所示的相关矩阵特征值、方差贡献率、累计方差贡献率。

由表3可知,有两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因子,可分别命名为F1、F2,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3.943%,也就是说这两个主成分包含了原始数据93.943%的信息,远大于85%〔11〕,因此非常适合做主成分因子。

在最初生成的因子载荷矩阵中,各个主因子的典型代表变量不很突出,为更清晰地反映因子变量的含义,对其进行最大方差旋转生成旋转载荷矩阵,见表4。

旋转后第一组主成分F1上大于0.9的有:Xi1电力,Xi2社保保障,Xi3医疗卫生,Xi4文化传媒,Xi5环境保护,Xi6教育;主成分F1除了Xi1电力被认为是一般基础设施之外,其余均为高级基础设施,但考虑到本文电力统计指标是全社会用电量而非工业用电量,因此把主成分F1命名为高级基础设施因子。第二组主成分F2上大于0.5的有:Xi7货物发送量,Xi8旅客发送量,Xi9邮电业务,三者均为一般基础设施,因此命名为一般基础设施因子。

2.回归分析

根据表4因子分析结果,用所提出的公因子F1、F2为自变量,代表成都市基础设施投资,用Y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因变量,用SPSS.19进行回归分析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回归结果见表5和表6)。

根据表5和表6, 回归分析输出模型为:

Y=0.969F1+0.22F2+(-5.856E-17)。(11)

从成都市1999~2015年基础实施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数据回归结果来看,R2为0.998,调整R2为0.986,回归模型的拟合度非常好,主成分变量显著性统计量sig.等于0,均小于0.05,即变量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显著的,整体回归效果良好。从模型来看,主成分F1高级基础设施因子,主成分F2一般基础设施因子均是影响成都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其中高级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是达到了0.969,表明高级基础设施投资每变化1个单位,经济增长就变化0.969个单位;一般基础设施投资每变化1个单位,经济增长变化0.22个单位。由于-5.856E-17是一个极小变量,约等于0,因此可忽略不计。

四、结果与讨论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要通过两种渠道影响经济增长:一是改善现有基础设施,优化经济增长物质基础;二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投入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12〕。通过对成都市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系统性研究,发现:

(1)成都市基础设施投资和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13〕,基础设施直接和间接影响着经济的增长,特别是重要的基础设施更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也是显而易见的。

(2)高级基础设施成为成都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及一般基础设施几十年大规模的持续投入和不断完善,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高级基础设施成为决定成都市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

(3)成都市基础设施投资从时间结构上看稳步增长,但增长率波动较大;从行业结构上看还不是很合理,高级基础设施投资明显不足。

(4)成都市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和资金来源相对单一,政府仍然是基础设施投资最大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基础设施投资存在垄断和较为严重的进入壁垒。一方面高级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另一方面民间资金却很充裕,资金供需矛盾突出。

(5)本文立足于2014年世界银行对基础设施的最新定义,即基础设施包括一般性基础设施(铁路、公路、机场、ICT)和高级基础设施(教育、科技、医疗、社保、环保)。研究结果表明,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其中高级基础设施投资对成都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一般性基础设施投资,表明成都市基础设施投资和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也是以往研究当中没明确区分的部分,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一般性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未明确划分高级基础设施投资以及探讨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也是本文值得借鉴的一点创新。

(6)从模型的回归结果来看,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高级基础设施对成都市经济增长的影响达到96.9%,交通和邮电通信一般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22%。但考虑到基础设施投资具有很大的外部性,特别是大型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周期较长,发挥经济影响力也存在较大的时滞,同时一旦建成其使用周期也很长,因此交通等一般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应大于理论计算。加上成都市部级开发区―天府新区的落成,未来一段时间交通等一般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成都市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领域。

(7)基础设施投资对成都市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作用一方面反映出成都市基础设施总量欠缺,投资需求依然很旺盛;另一方面也表明当前成都市经济增长仍然是靠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来拉动,其投资驱动模式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14〕。与此同时成都市居民储蓄余额达到近万亿规模,蕴含了巨大的潜在消费能力。如何更好的刺激消费拉动内需,让主要依靠投资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转变为投资+消费协调带动经济增长模式,成为成都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

(8)由于统计口径原因,部分基础设施投资不是直接投资支出额,且本文分析方法也并非完美,因此结论难免有不足之处。后续研究应重点关注高级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基础设施投资和经济增长的研究重点不应局限于数量增长,更应关注质量提高,关注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孙 早,杨 光,李 康.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拐点吗〔J〕.财经科学,2014,(6):75-76.

〔2〕李 梅.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特区经济,2009,(12):294-295.

〔3〕沈春苗,董梅生,陈 东.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偏向与经济增长〔J〕.上海经济研究,2015,(3):15-24.

〔4〕李 强.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9):47-49.

〔5〕孙咏梅,侯为民.论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及其内在矛盾〔J〕.经济纵横,2007,(10):7-10.

〔6〕黄 燕,杨婷婷.成都市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1):103-104.

〔7〕王文哲.基于知识共享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机制研究〔D〕.青岛:山东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2012:35-44.

〔8〕潘 帆.医学生可雇佣性能力的测评与提升对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3:25-29.

〔9〕黄 潇.民营上市公司治理与成长性的实证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2013:40-48.

〔10〕徐 建,李明东.成都市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探讨〔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365-370.

〔11〕瞿O平,浙江城市经济发展比较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2,(6):267-268.

上一篇: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 下一篇: 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