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与对策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28 17:05:42

问题与对策论文

问题与对策论文篇(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提出了课程目标设计的三个维度:

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从这三个维度出发,《标准》在“表达与交流”部分对写作教学提出了如下目标:

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

这样的“目标”设计与课程的总体设计之间无疑存在着较大的落差,具体表现为两方面。

第一,目标不能清晰地解释三个维度的内涵。由于考虑到三个维度之间存在一定的交融与统一,目标表述并非分述,而是融合式的综述。这就给解读带来一定的困惑。比如,“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修改文章”是过程方面还是能力方面的要求?“独立”属于态度还是属于方法?“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又可能属于过程、方法和态度三方面。它们各自的侧重点究竟是什么?我们很难对其进行恰当地把握。艰难把握的结果,很可能就是“新瓶装旧酒”,教师对新理念尚未能明晰把握,在教学实践中则更愿意袭用《标准》之前的大纲话语,如“双基”。第二,目标表述笼统,没有分化为具体目标,即没有适当的“内容目标”“操作目标”来填充总目标。在和国外的语文课程标准进行比照时,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英国的英语课程标准分两个部分,一个是贯穿四阶段(类似于我国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四阶段)的一般要求,另一个是分阶段要求。在每阶段要求中,对于听说、阅读、写作提出了相当具体的内容标准。美国的课程标准是分年级制定的,如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兰夫市市立学区的英语语言艺术课程,[1]在不同的年级对“阅读”“写作”“视听”“口语交际”各提出多达二三十条的“内容标准”,指导性非常强。相比之下,我国的课程目标由于表述过于笼统、泛化,导致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之间又形成了较大落差。课程标准在写作教学目标设计上的不完善,导致语文课程总体设计—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三者之间的层层落差,这是造成当前作文评价改革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

离开了课程目标,作文评价标准之是非优劣,就成了一个纠缠不清的问题。

在当前的写作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如下两套评分标准:一套是由语文教师本人对课程目标的个人化理解、写作及写作教学知识、经验、鉴赏取向、态度、人格等构成的评价标准;另一套是语文考试大纲对写作的要求。在现有的高考体制下,考试大纲中的写作要求对中学写作教学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它决定着中学写作教学的取向、内容和方法。

考试大纲对作文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基础等级下有6个细则:

①符合题意。

②符合文体要求。

③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④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⑤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⑥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发展等级下有4个细则:

①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因果关系。

②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③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④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这个评价标准的合理性有待商榷。比如:“符合文体要求”与命题中“体裁不限”的要求相矛盾。《考试说明》要求“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但是,依据内容决定形式的写作原则,学生完全有可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创造出一些“变异”的文体来。在“合体”的基本要求和“创新”的发展要求之间,评分者该怎么取舍?这是不是二律悖反?

对于基础等级中6个细则的质疑,主要集中在“符合文体要求”这一点上。而在大家似乎都达成共识的“感情真挚,思想健康”这一要求上,具体的操作却仍暴露了考试要求与个人阐释之间的巨大分歧。如2004年就有五省二市在中考作文中提出“必须写亲身经历”,[2]命题者显然基于以下的逻辑推论:如果要考生抒发真情实感,就必须让他们写亲身经历;反之,如果不要求写亲身经历,学生就可能胡编乱造,虚情假意。暂且不提命题者不能正确处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荒唐,把“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作为高考评分标准难道就合理吗?诚然,养成“真诚”“真实”表达的态度、习惯,作为写作的要求具有无可置疑的合理性,但是,把明显属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质的标准放到量化考核的框里,其不合理性也是昭然。试问:感情和思想能打分吗?作品思想的健康等同于作者思想的健康吗?在大规模的高考评卷中,如何判定作文及其思想感情的真假?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回答,让评分者几分钟之内根据这一条目评分,这不是强人所难吗?笔者遍翻《当代外国语文课程教材评介》中收录的各国语文课程标准和大纲,发现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把“抒写真情实感、思想健康”写入母语课程标准或大纲中,更别提放在考试评分标准中了。为什么?因为“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描述应该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而不可即的”。[3]按照这种解释,“感情真挚”“思想健康”的确不宜放进课程标准中,因为它们并非只有经过学习才能达到,真实和健康是学生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大部分学生在小学乃至学前就已经开始“真实”地写自己,然而,在经过了十一年“有固定套路的形式训练”之后,“学生作文沿套路、仿范文甚至改头换面地偷抄‘优秀作文’的现象比较严重”。[4]从“本真”到“失真”,耐人寻思。毋庸置疑,“真诚”的写作态度是值得大力提倡的,但是,怎么提倡,怎么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要求不动声色地融进课程与教学中,怎样创设条件呵护“真”杜绝“假”,也需要在课程、教学、教材、评价各个层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如果说,基础等级回答的是“什么是合格的作文”,那么,发展等级回答的就是“什么是好的作文”。发展等级把“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作为好文章的标准,赞同者有之,批判者亦有之。有人批判这种标准过高,“混淆了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不同,混淆了写作基础教学与文艺创作的不同”。[5]有人批判这个标准的排他性:[6]为了“深刻”而丢了直白,为了“丰富”而不要简洁,为了“有文采”而失去朴实,为了“创新”而矫揉造作。不光学生如此,许多语文教师也堕入了狭隘的审美观难以自拔,“不少教师偏爱华美一类,以词藻铺陈为胜”,[7]还有的教师偏爱理趣贬低谐趣,非要在文章中挖掘深刻的、令人玩味的、韵味绵长的思想而后快,否则便觉遗憾和不足。章熊先生曾就大规模考试的评分误差问题提醒教师“评估作文,尤其要警惕风格偏爱。质朴、谨严、华美、含蓄、幽默、泼辣……不同的语言风格各有其表达功能,不应厚此薄彼”。[7]但是,《考试说明》把明显属于语言风格之一的“有文采”(华美)作为好文章的“标准”,恐怕有失公平。

有人认为,发展等级中采用的是“一点评分法”,即以四个细则中最突出的一点来评分,这一点该得多少分就得多少分,比如说,即使文章不丰富、不深刻也没有什么创新,单是在“有文采”这一点上突出,就可以得到满分20分。这种解释显然是对高考作文评分的误解。丰富、深刻、创新或者有文采,其中任何一点都构不成“好文章”的充分条件。换句话说,我们很容易找到一个例证来“只要有文采便是好文章”的论断。实际上,高考作文评分采取的虽是分项评分法,但“这种分解是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的”。[7]这多少暗示了发展等级中的四项,即使不是全部,其中某些也是“好文章”的必要条件。

那么,究竟什么是好文章的最佳标准?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容易造成两种误区:一是偏执一词,执著于诸如“深刻”与“浅易”、“丰富”与“简约”、“有文采”与“朴实”、“求新”与“求真”之间优劣高下的辩论;二是妥协折中,使具有异质性的属于不同层面的标准杂糅在一起,从而对学生的作文求全责备。

对于“好”的标准的讨论,最后总是容易变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自说自话。其实,“文章究竟以怎样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的确算不上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8]比这更重要的事情是:必须明白──我们到底该以怎样的框架来建构作文评价标准!

第一,进一步完善课程标准,缩近“课程总设计—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之间的两个落差,努力消解教学目标与评估实践之间的不相称的关系。“在一个以标准为基础的教育系统中,标准驱动着整个系统的运行”。[9]清晰、可测、可操作的课程标准才有利于构建合理、清晰、可测、可操作的评价系统。反之,“标准缺乏清晰的意义便导致了人们往往无法对标准形成一种共同的理解,间接地导致了各种类型目标实施的失败”。[9]《标准》在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对“表达与交流”的描述大体上重复,如初中的“多角度观察生活”“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与高中的“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相同,看不出它们描述了学生经过初、高中阶段性学习后所达到的结果上的差距。而在一些关键的区别点上,《标准》并没有作出有力的说明,如初中要求学生写“简单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高中则要求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提高”。“简单”和“进一步提高”具体由哪些指标来衡量?我们无法从《标准》中获得答案。笔者认为,要改变作文教学及评价体系中不合理的因素,首先就要对标准中不合理、不完善的部分予以改进,因为《标准》左右着教学和评价的实施。

第二,提高作文题目的编制水平。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学业评价考试在命题之前基本上没有题目编制细目表,这可能是造成我国考试命题主观性的一个重要原因”。[10]下面选取的例子虽是数学题的编制细目表,但它反映了国外考试编制细目表的一些基本原则。

国外小学数学题目编制细目表举例[10]

子技能:小数乘法的计算机能

题干的特征

答案的特征

1.题目中应当包含两个小数、分数或一个小数一个分数

2.题目应当表示为句子或竖写的乘法算式

3.乘数和被乘数中有一个包含3位非0的数字,另一个也包括3位数字,这其中两个数字不为0,而且整个数字大于5

4.乘数和被乘数都应包括一位小数位

5.乘积不能包含三位或以上的小数位

6.最少包括二步重组运算

7.在选择数字时,一个数字只能出现一次

1.格式:根据小数的位数,所有的被选答案按升序或降序排列

2.四个被选答案:一个是正确答案,一个错在相乘时数字重组的步骤,一个错在相乘时数位对齐,一个错在忽视小数点或者小数点的位置不正确

3.另一个可能的选项:“a,b和c都不对”,这个选项出现在第四个被选位置上

从这个题目编制细目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命题的特点:

对题目所要考查的能力非常明确,而且“子技能”的提法也说明编题者对于小学数学的能力结构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可操作性非常强。从新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几乎人人都可以据此出题,最大限度地平衡了出题者经验的影响。

每一个细节上的设计必有原因,避免出题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相比之下,由于缺乏科学的测量理论的指导,我们在作文命题上的主观性、含糊性和随意性非常突出。大多数教师都是在不清楚写作能力结构、不考虑写作教学目的的情形下,从读报、闲聊或辅导资料中信手拈来一个作文题目,“考什么”既不明确,那么,“评什么”当然就很糊涂,唯一的办法就是“以不变应万变”,以“不变”的评价标准(包括主题、材料、结构、表达、语言、体裁、文风、修改等所谓“块”知识)来评判一切作文。

从题目编制的角度看,无论是材料作文还是命题作文或话题作文,变化的只是形式,就出题的深层机制而言并没有本质的差别。虽然《考试说明》提出了“发展等级”的新话语,但其内容本质上仍只是原有“写作基本能力”中的部分要求。考生写来写去,几十年来还是议论文独领,有的语文教师在高中阶段尤其在高三,只让学生练一种文体──议论文,这与高考的命题倾向以及考试要求有脱不了的关系。

第三,在具体的条件下建构具体的评价标准。写作“在作为对象考虑时,它必须有具体的所指”。没有抽象的写作。任何写作都是在特定情境、目的下具体的“这次”“这篇”“这人”“为这个任务”的写作。在不同的写作动机、任务、对象和情境下所运用的语言、结构、策略等都是有区别的。脱离具体的条件来争论写作文本语言、思想、情感结构等方面的优劣高下,永远不会有结果。在进行作文评价时,所有标准都应该围绕一个最根本性的问题──合目的性。只有紧扣写作具体的目的,才可能设计相应的评价标准。比如面对这样的作文题目:

“和一组同学一起选择一个你们认为应该改变的学校里的问题或情况。然后写一封给校长的建议信,解释为什么这种情况需要关注,以及你们认为这种情况需要改正的原因。”[11]

这个题目有许多具体的限制,如范围(学校)、对象(校长)、文体(书信)、任务(提出问题及建议),对于这些具体的条件要求,下面的评价标准也许比《考试说明》中的发展等级更适宜:1.恰当地运用因果关系;2.使用了有力的语言使论证具有说服力;3.列出必要的细节支持每一种原因;4.使用礼貌正式的语言;5.论点清晰,段落安排具有条理性。这些标准都指向写作的目的,根据目的是否有效地达成来评价作品的得失与优劣。如果材料不能支持论点,那么即使它很“丰富”又有什么“意义”呢?离开作文的具体目的,妄图凌驾于一切具体的写作行为之上,基于一个抽象的写作概念,抽取放诸四海而皆准的评价标准,这样的努力不会有太大的意义。

第四,作文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从而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考试说明》中发展等级的制定,本意是为了实践发展性课程评价的理念,但是,光靠理念是无法促进改革的。《标准》提出了三个维度的设计目标,多元、动态、综合的评价体系也应该跟进。但实际上,作文评价改革至多是在一元评价体系(结果性评价)内做些小变动而已。再者,“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宗旨之一。那么,作文评价中的“发展等级”是否能促进每位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哪些能力的发展?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没有明确“发展”的具体向度和矢度,其危险性就是把命题者所持的“发展”涵义当做了“发展”的应有之义。从作文教学的实际现状看,学生作文“如果达到了‘小文人语篇’的‘程度’,就可以上升为‘好作文’了”,[12]由此不难推出,“与教学过程并行”的作文评价,显然把具有“小文人”潜质的偏向文科的学生作为事实上的“发展”对象,而把一部分不善修辞的偏向理工科的学生挡在了“发展”大门外。这是不公平的。非但不公,其长远的影响也许是严重的。因为对于那些准备考入理工科大学的学生来说,他们将面对的大多是计划书的起草、实验报告的撰写、研究性论文的写作、图表制作与说明等“项目类(科学研究、社会研究)”的写作活动,需要他们运用科学严谨的语言,而中学阶段在这方面规范有效的训练的缺失,将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在写作教学中,可以通过自选式的题目超市、学期丰富多样的命题或者一题多做的项目型综合写作等方法,来弥补现有作文评价的不足。

参考文献:

[1]江苏母语课程教材研究所.当代外国语文课程教材评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80—82.

[2]宫艳芬.质疑中考作文要求[J].中学语文教学,2005,(7):44—45.

[3]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72.

[4]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72.

[5]陈玉成.点击高中作文教学现状[J].中学语文教学,2005,(12):46—47.

[6]马爱华.对考试大纲“作文发展等级”的反思[J].中学语文教学,2005,(6):49.

[7]章熊.中国当作与阅读测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8]羿小平.关于“文体变异”的思考[J].语文学习,2006(1):37—38.

[9]陶本一:学科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95—296.

问题与对策论文篇(2)

1.1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部分领导干部、教师对改革开放条件下德育工作在学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在实际工作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有个别老师认为学生德育工作又虚又空,是搞形式的,没有实际意义;面对现实社会一些消极东西对学生的影响,认为德育作用有限,或无能为力,缺乏对德育工作的深入研讨,对德育规律的认识欠缺,还有追求表面化,任务化的倾向,出现问题大多实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急于应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对德育的认识不到位,导致一些学校的德育工作不能落到实处,表现在:有的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体制不够健全,学校德育的队伍建设缺乏有力的保证。德育工作队伍存在思想不稳、数额不足、素质不高,后继乏人的问题;德育经费不足,设施陈旧,与社会上一些现代化手段给青少年以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消极影响相比,显得尤为薄弱,手段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德育实效;有的学校德育工作缺乏适应新情况的有效机制,缺乏规范的制度、激励政策与评估体系;由于制度不健全,使教育方针和原则在贯彻执行过程中缺乏保证,使教育工作不能有机组合,正常运行,存在随意性,缺乏整体效益,甚至彼此脱节;由于缺乏激励政策与评估体系,有的学校德育工作缺乏动力和约束机制等等。

1.2德育工作的内容有所偏废

从广义上讲,学校德育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劳动教育、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教育、“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等。许多学校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方面着实做了大量工作,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和训练也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在此基础上,又加强了家庭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禁毒教育等内容,但发展仍不平衡,其中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和“三观”教育。学生需要个人修养、自我保护常识和文明行为等德育内容,这些内容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是生存发展中急需指导的,但它在一些学校德育中却是欠缺的。一些专题教育流于形式,如劳动养成教育,由于场地、课时原因常被挤占。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引起管理者们的重视,但很少有学校能经常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询活动,建立部分学生的心理档案。

1.3德育工作的观念有待更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开放市场,这种大环境拓宽了学生的思想,但同时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也在学生的价值取向上发生作用,因此在德育工作的观念上,我们也应作相应的转变,以适应发展变化的形势需要。我认为一些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几种错误观点:

一是“无关论”。一些教职工认为,各司其责,是天经地义的。教师只管上课,干部工人只做自己份内工作,学生中出现什么问题,那是学生科、团委、实践科应负的责任,与自己无关。甚至认为,学风的好坏与教师没有什么关系,学风差显然是学生工作部门和人员抓而不力的结果。

二是“强制论”。在德育管理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实行制度强制推进,理论强行灌输的方式,这种“强制性”的德育方式往往会适得其反,长此以往,会造成德育工作不力。

三是“一蹴而就论”。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要实行“循序渐进”的原则,有些领导与教师认为德育工作就是开展几项主题活动,也有的同志认为一年下来搞几项活动就能解决学生存在的所有问题。

四是工作对象“唯学生论”。有些教师认为德育工作的对象就是学生,把自己置身度外,其实德育的工作对象应包括全体师生,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所有教师都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既当传授知识的“经师”,更做善于育人的“人师”。要坚持言教与身教相结合,既注重言教,更注重身教,既体现真理的育人功能,更突出人格的育人作用。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表率。我们要强化教职工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识,以高尚的师德情操感染学生,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1.4德育工作中学生主体性地位不突出

现行德育工作往往倾向于从德育工作者的角度去探索德育发展机制,而视学生为被动的道德客体。即便是将学生视为道德主体,也大都从教师的角度去研究学生主体,似乎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师恩赐的结果。停留在传统的知识本位,满足于形式上机械、单纯的成人式理论灌输。这种“教师本位”的视角定势,严重背离了时代要求,违背了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基本规律,压抑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德育的有效性,以教师所谓的主体作用压抑学生的自主发展。德育课堂规训色彩浓厚,教师严肃“布道”,居高临下地发挥灌输教育的主体性。学生主体参与程度不够,质量不高。表现在德育实践活动中,教师参与多于学生参与,少数学生参与垄断,影响了主流学生的参与;教师对主体参与的设计与控制无力,使学生主体参与走向以个人为中心,甚至导致参与中断、放弃等现象。教师对班会、个别学生教育这种教师主导下所实施的教育途径或方法评价较高,而没有注意学生的切身感受,没考虑到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把它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现在的学生往往喜欢自己搞活动,不喜欢教师主导下的说教式的途径和方法,他们喜欢开放式的、活泼的教育,不喜欢封闭式的、死板的教育。而我们的德育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内容脱离实际、方法简单的严重问题,反映出德育仍是以教师为中心、严重忽视学生主体需要的问题。

1.5德育工作的目标存在“重大节,轻小德”倾向。

学校德育工作从小学抓起,却没有很好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我们不但在小学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在大学还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共产主义,而恰恰忽略了日常行为教育,忽略了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面对他人、面对社会的教育,忘记了高尚品德的形成,必须从基础抓起,德育工作也必须以最基本的养成教育为基础,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流于形式。长期的“高空作业”,导致我们偏重于学生的德育,而学生作为一个人的本身的人文和人格修养的营建却显“声弱力薄”。最起码的生活道德规范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匮乏,使我们的部分学生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我们的教育更像是圣人教育,而不是“成人”教育,对于大多数受教育者而言,他面前悬挂的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目标,缺乏必要的具体行为指导,这样,就使受教育者对德育目标产生距离感,甚至造成双重人格。

2、对策与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本人认为要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实效,要采取以下方法和措施:

2.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学校的领导和教职员工要明确和坚持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目标。自觉地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成自己的应尽职责。真正认识到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要把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作为德育的根本目标和要求,真正把德育摆到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学校对德育工作的领导体制。青年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涉及到校内外各个方面,必须由党政工团等方面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综合施教,才能收到真实的效果。

2.2更新观念,全员育人

观念更新才能引起方法的变革,现代德育观念强调发展人的潜能,焕发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针对教育对象、年龄、个性的不同,我们的教师所采用的教育途径也应有所侧重,而且要下功夫研究,开辟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需要的德育新途径、新形式,工作中既要考虑学生品德发展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又要考虑品德发展的关键期,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及需要,这样开展德育工作才会收到实效。同时,要克服以上提到的德育工作“无关论”、“强制论”、“一蹴而就论”和“唯学生论”的错误观点,树立全方位德育理念,加大渗透的力度,把德育教育同其他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提出“人人有责”的德育模式,把德育渗透到学校管理、服务工作的各个领域,通过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德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学生当作是朋友,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接触,用个性化、亲情化的方式和学生真诚交流,用心沟通,诚心诚意地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满腔热情地为他们解决学习、生活、成长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3紧贴实际,丰富内容

传统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三大块。道德教育是基础,思想教育是灵魂,政治教育是方向,三者相互影响,各具功效,形成有机的统一体,调整、约束和控制人的外在行为。对于传统德育内容的精华部分,我们要继承、发扬,这是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但根据各校育人目标和教育对象发生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同时,各校要不断充实和创新德育的教育内容,教育学生除具有坚定的思想政治素质外,还必须具有与现代科技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宜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科技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等,具体从六方面着手:

2.3.1强化理想教育。理想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教育的核心。远大理想的树立是基于较高的理论认识和正确的人生观之上,学校坚持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引导学生提高认识,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理想。重视“内化”和“实践”过程,提高学生为理想而努力的积极性,使学生认识从理想到实现过程的曲折性、艰巨性。

2.3.2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学校在学生中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内容,同时注重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它主要包括:分担别人的痛苦,帮助别人,容忍或谅解他人及遵守社会规范等。

2.3.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的负担加重,人与人的交往减少,独生子女的增多等原因,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成为德育教育关注的一个问题。为此各校要通过各种形式,如举办交流会、谈心活动、文体活动等形式,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2.3.4完善人格教育。人格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学校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注重人格教育。形成师生互尊,同学互尊的良好风气,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2.3.5加强安全教育。“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学校学生安全问题是一个长期受关注的问题,关爱生命应当作为安全教育的核心,教给学生消防常识,急救常识,自卫常识等,杜绝冒险行为,提高防患意识,同时要求学生增强财产的自我保护意识等。

2.3.6增强养成教育。有人说德育就是播种行为和习惯,收获性格和命运的事业,我们从这个高度去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和养成习惯,决不能把养成教育看成是日常的“小事”和“琐事”。而要看成事关学生性格形成,人生成功的大事。使学生认识到不文明行为和不文明习惯的可耻,使学生的养成教育自觉得到提高。

2.4探索模式,创新载体

德育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家庭和学校,德育社会化和社会德育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封闭型的学校道德教育已不符合现代德育发展的趋势。因此,要注重德育的开放性。注重由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小德育”模式,向以学校、家庭、社会为三位一体的“大德育”模式转变。应注重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细致、生动,贴近生活,注意个体,增强双向互动性和适应性,激发学生对德育的兴趣,加深对德育原理的规范等认识、理解,并不断训练、升华、自省和内化,从而形成比较固定的个体行为规范和思想品质,在学校管理中采用多种方法:

2.4.1价值澄清式。它强调道德观或价值观不是靠灌输获得的,而是经过自由选择、反省和行动澄清逐渐形成的。价值澄清法主要分为五个步骤:(1)就某个道德问题或社会问题,列出多种发展可能或解决方案,以供选择;(2)评估各种方案的利弊;(3)做出理性选择;(4)公开表明自己的立场,并解释选择的理由;(5)根据自己的选择采取行动。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暗示、鼓励、询问、设难等提供参考资料和意见,回答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澄清”自己的非道德的、不正确的价值判断。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形成与社会主体价值取向相适应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

2.4.2道德认知式。主要是通过讲座讨论道德两难的问题,了解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情况,并将学生的道德认知提高到一个新层次,在教学上,采用道德两难困境的讨论,促使学生多方面考虑,提出解决的方法,并听取、参考其他同学的意见,以便和自己的想法相比较,然后做出选择。其特点是通过讨论刺激学生认知结构的改变,提升道德认知层次,以增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4.3教学活动式。通过案例分析、做游戏、问题讨论、情景角色扮演等方式,把呆板的灌输变为学生的有趣参与。在教学中,教师本着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的原则,将课程所讲的相关德育内容与学生可接受的各种生活、故事、游戏结合起来,引发学生兴趣,鼓励他们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参与活动领悟所学习的内容,并从实际体验中受到教育。

2.4.4情景陶冶式。这是一种“隐性”的德育方法。此法表面上“无言、无形、无求”,但实际上却通过渗透,构成揭示各种道德内容的直观课程,且效果颇佳。各级学校通过转变管理作风,推行民主治校;转变教风,强化教书育人;加强制度建设,树立文明的校风以及建设美丽整洁的校园等一系列措施,努力为学生创建文明优雅的校园环境,从而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2.4.5校园活动式。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各校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寓德育于教育活动之中,积极开展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科技、文化、艺术和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办好校报、墙报、有线广播电视,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建立健康向上的校园信息网,要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加强对学生进行文明上网教育,预防网络犯罪。

2.5强化管理,完善考评

2.5.1渠道要畅顺。学校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目前,多数中小学、中专学校采用校领导

有关科室班主任的管理模式,这种形式,学生少的尚可,在校学生多的则显得力不从心,可按专业模块进行管理。

2.5.2责任要落实。所有分管的领导、班主任、老师都各有责任,各负其责,这是做好学生管理和德育工作的前提。

2.5.3作风要转变。各领导、科室、班主任、老师都要树立“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用真情去感化学生,用榜样激励学生,用人格去熏陶学生,深入到一线,做到三贴近——在思想上贴近学生、在生活上贴近学生、在学习上贴近学生。

2.5.4上下要联动。校领导、各科室、班主任及其他工作人员要行动起来,加强沟通,同时与学生家庭加强联系,努力建立起“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网络,充分发挥三者的效能,共同为学生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2.5.5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之间朝夕相处,互相比较了解,我们要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的作用,增强学生自治能力,学生自治不是放任自流,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建立稳定的机构与制度,把德育工作与学生的参与结合起来,在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中来开展,激励学生的自律意识,使自律成为每个学生提高个人修养的内在需求。

问题与对策论文篇(3)

论文摘要:依法行政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依法行政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仍需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科学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对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关键词:依法行政 行政法 对策 1 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的看到,依法行政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 1.1 “法治”意识比较淡薄。人治观念重。部分领导和干部,依法行政还多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并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习惯于“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置法律于不顾。有些领导和干部往往把自己摆在了超越法律之上的位置,总习惯地认为法律只管老百姓不管官,忘记了自己同样需要接受法律的约束,从而无视法律的规定。 1.2 违法行政问题突出。违法行政主要表现是:行政执法队伍过多、过滥;部门职能重叠,职能不清,重复执法,多头执法现象严重。二是行政执法乱收费乱罚款多。当前,多数基层执法队伍经费的主要来源是罚款和收费,而且罚得越多,收的越多,返还的也就越多,使行政执法与执法者的自身利益直接挂钩,造成执法行为与执法目的严重背离。三是执法程序“随意性”多。有的在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不履行事先告知义务,剥夺了行政执法相对人的申辩权;有的不告知行政执法相对人获得法律救济的途径,剥夺了行政执法相对人的法律权利;有的颠倒程序,先罚款后定性。 1.3 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不强。一是行政执法监督未形成系统化、制度化、经常化和全面化的执法监督格局。二是行政执法监督缺威,违法执法者却很少受相应的惩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一是“人治”思想作怪。我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国家,人治、特权思想较为严重。长期以来,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领导干部长期主要是依靠政策办事,人们习惯于“人治”思维,这是产生问题的思维因素。二是小集体小集团重点利益思想作怪。有的领导怕影响单位的“形象”、“政绩”,不支持有关执法部门对违法行政行为的查处。三是行政执法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完善。内部上下迎合的多,抹不开情面。外部监督大都流于形式,实质监督少。 2 推行依法行政的问题与对策 2.1 更新观念,牢固树立行政法治意识。一是要革除“人治”思想,树立“法治”意识,切实做到依法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切实维护和保障广大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二是要革除法律治民不治官的错误思想,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行政重在依法“治官”的观念。 2.2 理顺体制,切实规范行政行为。按照条块结合、适当分权、便于执法、讲求实效的思路,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如前所述,我国现行的执法体制存在政事不分,政企不分,层级职责不清和执法交叉过多等问题。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明确其在行政执法方面的权力义务;要从领导机关到基层执法部门、从领导者到一般执法人员,逐步建立执法岗位责任制,分解落实行政执法任务,定期地、逐级逐人地、严肃认真地、实事求是地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公务员制度考核挂钩;各行政执法主体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的配套制度,严格实行错案追究制度。随着政治体制尤其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条件适当的时候,也可以考虑建立苦干支综合行政执法队,此后再考虑建立若干个行政业务审批局和一个综合执法局,进而人从根本上将行政的决策与执行、行政审批与管理、行政处罚与执行等等区别开来,分离开来,以完善和规范行政运行机制。 2.3 强化监督,努力形成有效的行政监督机制。强化行政权力监督,是依法行政的保证。为此,一是要确立人大监督的核心地位,制定切实可行的人大监督法规,使监督内容、程序及后果明确清晰,便于操作,有效落实。二是要加大其他外部监督的力度。党的监督、民主党派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社会团体的监督、 人民群众以及新闻媒体的监督都要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对各级各类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依法实施监督,在共同服务于人大监督这个中心的基础上形成监督合力。三是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使执法人员有章可循。要使执法人员知道如何执法,怎样执法。四是赏罚分明、奖优罚劣,建立竞争机制。通过多种监督,及时地发现执法人员的问题,按照管理制度的规定,严肃处理,让违规的执法人员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给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坚持依法办事的执法人员以表彰奖励。 2.4 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行政机关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依法行政的实现。一要加强对行政执法队伍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其思想政治觉悟,使其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贯彻依法治国方略,自觉地推行依法行政;二要加强对行政执法队伍科学有效的培训。要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在全国或全省范围设立若干所专业的院校,从根本上解决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问题。要科学地安排培训内容。对执法人员区分层次,安排不同层次的学习内容。要使培训制度化。凡是行政执法人员必须定期地参加培训,不参加培训,不能上岗工作、不能晋升职务、不能参加评先选优。三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健全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录用、考核、晋升、奖惩、辞职、辞退等具体制度;四要完善人员激励约束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调动行政执法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问题与对策论文篇(4)

1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育的现实状况

1.1深入理解新形势。要正确看待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首先应深入理解新形势。在这里我们所提到的新形势指的是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这两个方面而言的。在新常态下,社会发展进入了纵深阶段,特别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的深度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向着全面化和均等化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和选择的过程中,首先会对人才本身所具备的综合素质进行一个全面的考量,包括人才的学习能力。个人的身体素质以及他们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个人所体现出来的意志品质,都将成为企业在用人和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所综合考虑的因素。只有正确的基于其重心敞开的认识来进行高校体育教学的相关改革,才是有必要的、有成果的,才能够真正的惠及学生。1.2高校体育教育的具体需求。高等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特别是针对学生体育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其所秉持的思想和理念是一致的。高等院校体育教育在实现的过程中,最终的目标是为了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通过身体上的锻炼来提升他们的精神力量,帮助他们在面对以后人生挑战时,一方面具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同时也具有比较坚强的意志,而只有具备这样特质的人才,他们才会在激烈的社会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的地位,才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在今后人生的发展上有更长远的路。

2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2.1对学生要求不严。新形势下,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对学生的要求不严。对学生要求不严,主要体现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可以达到的某些目标没有做出明确的要求,事实上这也是由于舆论导向所导致的偏差而引发的一系列后果之一。考虑到当前在高校中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往往年龄集中在18~24周岁之间,这部分学生的体力、精力和身体的可塑性正处于人生的巅峰阶段,应对他们体育锻炼的要求适当的有所提高,这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身体潜能,帮助他们在人生的初始阶段就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并且帮助他们在校期间积累一定的运动技能,引导和帮助他们在毕业之后的人生这个阶段中能养成一个足够好的运动习惯,帮助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去锻炼身体,但是从当前的情况上来看,很多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师针对学生的要求往往是不太严格的,他们怕承担教学事故所产生的某种责任。

2.2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当前存在的第2个问题是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尽管体育运动表面上看来是一种体力上的运动,但是实际上若要想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师本身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了正确的教学方法,学生的体育训练和锻炼活动将会事倍功半。而那些缺乏科学依据的教学方法,一方面会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很有可能会造成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伤害,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首先是由于学校在整个教育教学规章制度的架构过程中没有将体育锻炼这一内容放置在一个更加明确的标准和维度上去考量。也就是说很多学校并不重视体育运动在整个的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往往分配给体育课的时间是相对比较零散的,体育教学受限于时间上的零散性,因此也就存在着缺乏成体系的、全面的训练计划的问题,这也是导致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存在着缺乏应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

2.3教师个人技能不强。当前存在的第3个问题就是教师的个人技能不强。任何一门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本身的主观能力和他在对学生施加教学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最终决定了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能够取得的结果。因此,分析当前我国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师的个人技能不强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分析当前教师个人技能不强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因为当前我国高等院校中从事体育教师工作的教师往往是职业运动员出身,这部分教师在此前的职业生涯中往往接受和学习的都是专业化的训练,针对那些没有专业体育基础的学生所开展的训练活动,他们往往缺乏心得。同时,由于从小在一个相对比较高压的训练环境中长大,他们对于学生的要求往往走在两个极端上,有的教师会用专业运动员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而有的教师则会采取消极的态度,认为那些没有经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没有办法达到应有的教学目标,因此采用了现代的态度。这两种方法无论采取哪种,对于学生本身学习体育运动技能的权利实际上都是一种减损,而这种教师教学实践技能不强的问题,也深深的影响了新形势下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实际开展。

2.4师生互动不够。当前存在的第四个问题就是师生的互动不够。上面提到了,新形势下高校的体育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应是体育教学开展的基础和前提。一方面,学生需要通过与教师沟通来了解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所需要和希望达到的目标。与此同时,教师也应通过与学生之间的良性沟通互动,了解到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本身秉持的诉求,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围绕着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学生本身的身体素质的实际情况,着眼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等等目标,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够导致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的高压政策的影响导致出现运动伤害;同时由于师生之间沟通不畅所导致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冲突也会影响正常教学的开展,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

3解决当前问题的几个措施

3.1制定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学生。当前应秉持的第一个路径就是要制定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学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新形势下的高校体育教学开展而言更是如此。由于是体育锻炼不可避免的会在锻炼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疲劳感,很多学生会基于这种疲劳感的产生而对于体育课的教育教学活动产生抗拒的心理。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高校体育课的教学中来,并且能够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与教师积极配合来完成体育课教学的相关任务,学校就应考虑制定规章制度,对于学生的行为进行严格的限制和管理,对学生的出勤情况都包括在体育课上的各种表现都进行一个明确的要求,用这样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帮助学生在这个体育课开展过程中有更加良好的表现,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

3.2调整教学方法,强调科学性。第二个路径就是要调整教学方法,强调科学性。体育教学本身所具备的特性决定了高校体育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所应秉持的路径方针和政策是应具有特殊性的,相比于文化课的学习,体育课的学习要求是调动学生的身心,应是身体与头脑相互配合来完成体育教师所要求的规定动作,通过锻炼学生的身体来提升学生的意志和品质。与此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秉持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对课堂上由于运动所产生的突发事件有及时的预估,并且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及时的予以解决,以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提升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效率和水平。

3.3强化进修,加强教师个人技能培养。第三个路径就是要强化进修,加强教师个人技能的培养。上面提到的新形势下,高校的体育教学出现了新的状态,对于学生和教师的要求也有了一定的调整。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教师要想对学生施加更有效能的体育教育教学,就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而提升综合素质的一个最方便、最快捷、最有效的路径就是教师要积极的去参加进修,强化自己的个人技能。教师强化进修,应继续自己本身的实际状况和现实需要来进行。有很多在高校中从事体育教学的教师,往往是专业运动员出身这部分教师,他们本身的学习经历与当前的高校中进行体育课学习的学生们,他们的诉求和实际状况都是不相符合的。因此,教师在进行个人技能提升的时候,一定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入手进行。首先,从主观层面上来说,教师应加强理论学习,对于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想状况有一个明确的预估和判断,并且围绕着这些现实情况来设定自己的教学理念;其次,从客观的角度上来说,针对高校学生所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是需要一定的教学技巧的,教师在学习这些教学技巧的时候,一定要围绕和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围绕新形势下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开展过程中的最终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问题与对策论文篇(5)

1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的看到,依法行政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

1.1“法治”意识比较淡薄。人治观念重。部分领导和干部,依法行政还多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并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习惯于“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置法律于不顾。有些领导和干部往往把自己摆在了超越法律之上的位置,总习惯地认为法律只管老百姓不管官,忘记了自己同样需要接受法律的约束,从而无视法律的规定。

1.2违法行政问题突出。违法行政主要表现是:行政执法队伍过多、过滥;部门职能重叠,职能不清,重复执法,多头执法现象严重。二是行政执法乱收费乱罚款多。当前,多数基层执法队伍经费的主要来源是罚款和收费,而且罚得越多,收的越多,返还的也就越多,使行政执法与执法者的自身利益直接挂钩,造成执法行为与执法目的严重背离。三是执法程序“随意性”多。有的在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不履行事先告知义务,剥夺了行政执法相对人的申辩权;有的不告知行政执法相对人获得法律救济的途径,剥夺了行政执法相对人的法律权利;有的颠倒程序,先罚款后定性。

1.3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不强。一是行政执法监督未形成系统化、制度化、经常化和全面化的执法监督格局。二是行政执法监督缺威,违法执法者却很少受相应的惩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一是“人治”思想作怪。我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国家,人治、特权思想较为严重。长期以来,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领导干部长期主要是依靠政策办事,人们习惯于“人治”思维,这是产生问题的思维因素。二是小集体小集团重点利益思想作怪。有的领导怕影响单位的“形象”、“政绩”,不支持有关执法部门对违法行政行为的查处。三是行政执法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完善。内部上下迎合的多,抹不开情面。外部监督大都流于形式,实质监督少。

2推行依法行政的问题与对策

2.1更新观念,牢固树立行政法治意识。一是要革除“人治”思想,树立“法治”意识,切实做到依法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切实维护和保障广大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二是要革除法律治民不治官的错误思想,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行政重在依法“治官”的观念。

问题与对策论文篇(6)

一、当今中国社会的道德困境

(一)道德评价失范

在中国社会的历史演变进程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旧体制并存,新旧观念自然也会相互冲击。人们在对传统的道德思想、道德文化进行重新认识的同时,并没有及时建立起全新的道德体系。一个时期以来,道德规范、准则出现模糊,甚至多元化,缺少统一、明确、公认的标准进行道德评价,使评价变得模棱两可,导致了价值取向的混乱。特别是以物质利益为核心的价值趋向,不断诱发种种错误的思想行为。例如,诱使人们唯利是图,甚至一切向钱看,损人利己、投机取巧、不劳而获。

(二)道德虚无主义悄然滋生

道德虚无主义是一种否定道德的主张,它认为,“任何证明或批评道德判断的可能性都不存在,理由是道德不过是寻找自我利益的借口。”每当社会处于急剧转变的时期,都会有道德虚无主义的声音响起。原因是,社会的剧变必定带来伦理秩序和道德生活的混乱,道德的外在约束力受到极大的削弱,而人们的利己之心也就彼消此长,如此一来,不择手段、巧取豪夺会成为社会的常态。而当今社会出现的道德信仰危机,正是道德虚无主义出现的信号。

(三)社会道德控制机制弱化

社会道德的控制机制手段有两种:一种来自外部的,来源于周围环境的道德氛围及公众舆论的压力;一种来自内部,以社会成员的道德良知或羞耻感、荣誉感、责任感来规范其行为。如果有人违背群体公认的道德准则并受到周围公众一致的鄙视、谴责和排斥,就对其构成了沉重的心理压力,由此便成为一种威慑力,制约人们的行为循规蹈矩。在较为封闭的、文化高度认同的环境中,这种压力甚至能达到宁可受法纪处罚,也不愿受公众“制裁”的程度。但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道德外部控制所依赖的社会道德环境已发生变化,道德观念已成多元共生状态,失去了昔日在传统的封闭社会中道德舆论的一统性和控制能量的“聚焦”态势。而且社会成员本身的道德意识也发生了变化,道德观由绝对趋于相对,道德思维由一元趋于多元,道德接受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对常规的道德控制的反应也相对疲弱,不容易产生效果。

二、学校德育面临的问题

(一)社会价值多元化和学校价值一元化的冲突

学校教育是学生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和手段,但它并不是唯一的方式。家庭教育、大众媒体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团体活动,也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过去,我们社会强调的绝对的、唯一的道德规范与价值标准,以相对强制、对抗的态度压抑社会中与主流价值相悖的部分。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学校德育影响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处在同质的状态,两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现实生活中,社会价值趋向多元化,它要求个体具有自主自强意识,要求个人奋斗、个人努力、追求自我成功和自我实现,要求社会公平竞争意识、效率效益意识等等,从根本上破坏了学校德育与社会影响的这种不同寻常的和谐统一,二者有时是融合的、互补的,有时则是冲突的排斥的。其中社会多元价值观中功利型的价值观和学校的道义型价值观就是两个有突出矛盾的价值观。这种矛盾的出现往往使学生尤其是大学生陷入一种无所适从的境地,如果没有及时的、正确而理智的指导,学生很难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学校德育便会因此失去原有的价值而流于形式。

(二)德育工作对新时期的教育表现不适应

德育工作满足于大方向的说教,忽视细微之处的培养;满足于外部行为的塑造,忽视内化。具体的表现为:不太关注学生的道德需要状况,致使各种各样的德育活动既不是出于学生的德性需求,也不适合学生的德性层次、与学生的生命缺乏深刻的联系,而学生只是采取应付、表演的态度,不能真心实意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德育中。这种对细微之处及内化的忽视将会导致德育不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什么需要,而是为了满足表演、宣传的需要,学生的需要与他的活动之间被人为地造成“错位”,结果,德育非但不能发展学生,反而在折腾学生。

(三)德育工作者只满足于教育,忽视学生自我教育的培养

自我教育是指学生为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德育过程的客观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及特点,决定了思想教育过程要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自我教育的引导,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但是,在以往的德育工作中,我们的教育者不自觉地扮演了“教头”的角色,满足于借助一切可能的教育手段,使学生无批判地接受某种固定的道德价值,从而达到束缚学生思想的目的,却很少通过互动、对话、交流、沟通去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断拓展、改造学生的学习经验,促进他们在更高层次上的自我构建。

(四)注重发挥德育的制约功能,忽视享用功能的发挥

在学校德育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强调的是德育的制约功能,重视的是对学生道德行为的规范和限制,而忽略了德育的精神享用功能。德育的享用功能,是指个体在完成某种促使他自觉通过德育形成的一定的思想品德。正如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道德是如此的感人,以至于如果早晨明白了仁义的道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心满意足。他把对道德的学习和实践看成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鲁洁教授也特别提倡道德和道德教育的精神享用价值。她认为德育作为一种道德追求活动,其更深层的价值表现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人的各种德性的过程中,使人们得到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满足,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三、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一)更新和端正德育观念

在合理的目标指导下,把什么确定为德育的重点,是德育能否走出困境的关键。曾维菊提出:“德育的重点应把握底线伦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个底线,我们可以认为是:利己但不损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应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进行。因此,我们在尊重利己这一生命本性的同时,不应该忘记道德的约束。

(二)德育目标要遵循德育规律,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

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由于主流文化对德育的理想定位居高不下,德育定位曾出现“高、大、空、远”的现象,忽视了生活中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不分阶段和对象,都以最高德育目标作为德育要求,缺乏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教育引导,脱离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理想与现实脱节使高校德育几乎失效。可以说,“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了”。德育实效性的充分发挥,最根本的是要遵循德育自身的规律,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并贯穿于德育过程之中。这就要求德育工作必须体现出从低级到高级,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发展提高的动态过程,同时也必须使德育具有可能性、可行性、阶段性、层次性和连续性等特征。因此,在德育工作中,提出的教育要求要科学适度,要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相适应,与思想品德发展规律相吻合。以高校的德育目标为例,可以分三个层面来确立:第一层面是与大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日常规范。这是要求大学生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是人的道德伦理底线。第二层面是模范公民的道德规范,身为同时经历着人类优秀道德与文化的洗礼的大学生,诚实、守信、勤奋、进取应该成为他们道德上追求的目标,理应成为社会道德的模范执行者。第三层面是道德的最高理想。

(三)德育方法要从单纯灌输转向重点培养学生的道德思考、道德判断和道德的选择能力上

苏霍姆林斯基把品德教育中的空洞说教看作一种“毒素”,只能培养出口是心非的人。人的发展是一个由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是人的各种能力中最重要、也是最高层次的能力。德育只有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唤醒、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才能使其积极参与自身的发展。因此,学校应创造条件,运用各种形式,唤醒学生的道德意识,把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道德需要,培养他们具有对道德问题的思考,培养他们面对道德情境的自我判断、自我选择的能力,以及积极践行道德并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负责的态度和精神。

(四)培养新时期的德育工作者,使他们成为德育的传播者和实施者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不管教育方针定的如何好,也不管校长有哪些规定,学生的情况最后还是取决于教师。”教育家加里宁也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在德育工作中,教师个体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远。因此,高校应下大力气建设高素质的德育教师队伍,德育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探索德育新模式、实践新方法的关键。一方面学校要制定政策鼓励他们乐于并安心从事这项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完善他们自身人格,培养他们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开创高校德育的新局面。

(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德育创新的重要环境资源,是学校德育环境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校园文化作为一个社会亚文化环境系统,不可避免地受着来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折射出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具有强烈的时代性。21世纪的今天,处于大众化阶段的校园文化呈现出“创新性、先锋性、兼容性、个性化与民主化”的特点。加强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更要根据时展对校园文化的影响和要求,将德育内容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在文化活动中,应尽量体现当代校园文化的特点。同时,营造良好氛围不仅要注重宏观文化群体建设,即校园校风建设,还要注重学生、微观主体文化群体建设,如班级文化,寝室文化,社团文化,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根据平等、理解、信任、互爱和互助等原则,建立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RoutledgeEncyclopediaPhilosophy,Routledg,LondonandNewYork,1998

[2]刘次林.德育:内外互化,人己互惠[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5)

[3]鲁洁.试论教育之个体享用[J]教育研究,1994(6)

[4][美]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5]赵志毅,等.高校德育研究的后现代语境[J]高等教育研究,2005(12)

[6]曾维菊.底线伦理:学校德育的重点[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问题与对策论文篇(7)

改革开放以来,在不断进行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中,人们对依法行政的基本内涵、目的要求等问题的认识不断加深。通常认为,所谓依法行政,就是指行政主体实施任何行政行为均要按照法定权限、遵循实体和程序法的规则。从中不难看出,依法行政的内涵包括较多,但其核心内容却是行政权的依法行使。

行政权,作为思想的体现,自其从国家活动中分离出来之日,便具有了公权力的性质,其所追求的目的是谋求公共利益,维护公共秩序,增进公共福利。其权力的行使必须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不是为了个人利益或小集团的利益。如行政机关所实施的行政处罚是为了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行政征收是为了用于公共设施建设,行政许可是为科学分配资源和机会等等。为进一步说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考察。

其一,从行政权的行使主体来看,其行政主体是特定的,即行政机关。在我国,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必须对法律负责,对权力机关负责。权力机关通过立法的方式,集中公众的意志制定全社会普遍遵守的行为规则,行政机关作为执行机关只能据此实施活动。从此种意义上讲,行政机关与全社会成员之间形成共同利益的代表与被代表之间的关系。行政机关所代表的公共利益,不能也不应该作为其本身或其工作人员享受的特殊利益。

其二,从行政权的运行规则来看,行政权的权限范围主要限于公共事务。根据宪法及地方各级政府组织法的规定,国家各级行政机关的职权为: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行政区域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划生育等工作。行政机关的职权范围虽然十分广泛,但都与公共利益有关,权力所及的范围与对象主要是公共事务,具有明显的公权力性质。行政机关代表国家意志并以国家的名义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以维护社会秩序,确保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这正是行政权公益性所追求的目标。

(二)

行政权的公益性目的,要求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但是正如孟德斯鸠所说的,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以宪法为基础的法制体系逐步形成,以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复议法为主体的行政法律制度日益完备,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必须看到,仍然存在着许多与依法治国不相适应的薄弱环节,特别是暴露在行政权行使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直接背离了行政权的公益性目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法不依。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见着绿灯快点走,见着红灯绕道走”。如一些部门前边设关卡,后边乱收费。中央三令五申的制止“三乱”问题始终没有根本解决,借用行政权力,换换名目,换换方式,照收不误。如把集资换成“捐助”,把行政收费换成“咨询服务费”等,可谓不一而足。

二是权力滥用。有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法犯法、循私枉法。某些部门、某些执法人员,不能正确看待自己手中的权力,把人民交给的权力当成谋取个人利益和小团体利益的手段,以法卡人,,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有的部门政企不分,混淆行政主体与市场主体的角色,借口统一管理,指定管理相对人到所属经营单位购买产品、接受服务,或者借检测、检验、审批、发证等搭车收费,加重管理相对人负担,导致腐败滋生和蔓延。

三是放弃职权。行政权的公益性目的决定了行政权的不可处分性,即非依法律不得转让,不得放弃。但现实生活中,循私情、私利,部门利益、地方保护,推诿扯皮、有禁不止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等,足以说明。

出现上述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我国长期实行人治,缺少法治传统,人们的法治意识、执法观念、执法水平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加上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立法跟不上、制度不完善、管理有漏洞等是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但从主观上看,最主要的是利益趋动所至。为什么会出现有利的事争抢、无利的事推诿,“三乱”屡禁不止,政企难以分开,究其原因,无非从中可以谋取个人或小集团利益。而如此作为的代价必然是牺牲公共利益,破坏了行政权的公益性目的的实现。

(三)

实现行政权公益性目的。既要治标又要治本。从长远看,有待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整体法律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但这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我们不可能等待行政机关整体素质达到相当高度,再去实现行政权的公益目的,更不应该以此为由放弃对行政权公益性目的的追求。而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在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强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的同时,着力加强制度建设,以有效的制度控制权力的滥用。当前而言,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理顺政企关系。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与市场主体的企业,其所追求的目的不同,二者不能混淆,否则必将导致行政管理秩序与市场竞争秩序的混乱。为此,我们应该吸取以往教训,严格审查行政主体资格,明确法定职能,理顺政企关系。行政机关所办实体、所属企业必须推向市场,挂靠于行政机关的中介服务组织必须与行政机关脱钩,以收取管理费为名的行业管理职能必须弱化。同时,既然行政机关是代表国家意志管理公共事务,国家理应保障其活动经费,不能让行政机关自行创收,自筹经费,否则就难以实现行政权公益性目的。

二是通过机构改革,理顺行政管理体制。目前机构重叠、职能交叉问题突出,各种许可、审批、发证等行政行为泛滥,既加大了行政成本,影响了行政效率,又容易导致权力滥用。为此,应结合机构改革,进行彻底清理,机构、职能重叠交叉的,该撤的撤,该并的并。凡是没有法定依据的审批、许可等行为应一律取消,减少多余环节。对于适合于相对集中管理的事项,应积极探讨综合执法,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问题与对策论文篇(8)

随着各行业在生产、管理上信息化程度日益增高,计算机和网络已经成为政府、企事业单位日常办公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电子文档已成为办公信息的重要载体。2010年11月28日,维基解密网站泄露了25万份美国驻外使馆发给美国国务院的秘密文传电报。这个事件震惊了全球,同时也反映了当前电子文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电子文档看得见,摸不着,在保密性、完整性、可读性等方面存在很多安全问题。 

1 电子文档的定义及特点 

所谓电子文档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以计算机盘片、磁盘和光盘等化学磁性材料为主要载体的文字材料。它主要包括电子文书、电子信件、电子报表、电子图纸等。电子文档主要有以下六个特点:存储介质多样、容易编辑修改、容易传递、容易复制、容易损坏丢失、容易还原再生。 

1)存储介质多样。电子文档存储介质很多,目前主要有计算机硬盘、各种光盘、u盘、闪盘,甚至手机和娱乐用的数码产品也可以用来存储电子文档。 

2)容易编辑修改。借助于各种专业软件,可以很容易的编辑修改电子文档,而且修改的痕迹很难发现。这是电子文档有别于纸质文件的优点之一,但是如果不能很好的保护,就可能受到非法的修改,会破坏文档的完整性和可读性,给文档所有者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这时候它又变成一个缺点。 

3)容易传递。纸质文件的传递必须要当面递送,而电子文档的传递则方便很多。借助于网络,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ftp服务等方式可以快捷方便的传给有关人员。 

4)容易复制。电子文档相比纸质文档非常方便快捷。如果不采取技术手段限制拷贝,通过点击几下电脑鼠标就能轻松完成复制。这样,人们就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信息共享。 

5)容易损坏丢失。一是存储介质物理损坏或者丢失。电子文件对保存场地的面积要求不高,而对环境的温湿度、防磁性等条件的要求很高,磁盘不能长期保存。磁盘、光盘、u盘等存储介质如果损坏,那么相应存储的电子文档也就不能读取使用。一些u盘、闪盘体积很小,容易丢失,相应会造成电子文档丢失。二是电子文档容易被误操作删除,或者被病毒破坏。如果文件被删除不及时恢复,有可能永远无法恢复。 

6)容易还原恢复。电子文档误删后,可以通过数据恢复软件还原,这本来是电子文档的又一个优点,但是对一些原本要删除的机密的文件,又存在被非法还原的隐患。有研究表明,普通的删除和格式化根本不能将数据彻底清除,硬盘被改写12次还能将原有数据还原,只要存储介质未被物理损坏,进行特殊处理就能将数据还原。  

2 电子文档寿命过程  

电子文档寿命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制作保存、传递使用、归档销毁。  

1)制作保存阶段。主要是指工作人员为了工作需要撰写、编辑生成电子文件,并保存在某些介质上的阶段。电子文档的制作一般在计算机上操作,制作完成后可以保存在计算机硬盘、u盘、光盘等各种介质上。  

2)传递使用阶段。主要指按照规定将电子文档传递给相关人员查看的阶段。主要途径包括电子邮件、ftp等网络方式,也包括通过光盘、u盘等物理方式进行传递。  

3)归档销毁阶段。主要是指在电子文档使用完后,需要保存的由档案部门保管,其他部门和人员所存电子稿销毁的阶段。归档以后,服务器及所有处理过本文档的计算机及存储介质都应将文件删除,相关存储介质也要进行处理。  

3 电子文档面临的安全威胁分析  

电子文档面临的安全威胁整体来说可分为内部泄密和外部泄密两大类型。  

3.1 内部泄密  

主要是指内部人员有意或者无意将重要电子文档泄露,在电子文档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内部泄密的威胁都存在,而且很难防范。  

1)无意泄密是指内部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涉密电子文档泄露。无意泄密最常见的就是内部计算机非法外联和移动存储介质交叉使用。有的人缺乏安全知识,将处理过涉密电子文档的计算机重新安全后接入互联网,就有可能被情报人员将涉密文档还原。移动存储介质未经授权在内部计算机使用,内部移动存储介质被带出在外部使用,移动存储介质发生故障维修时,里面存储的涉密文档被还原,等都会造成内部涉密文档泄露。移动存储介质带来的隐患还包括攻击者利用移动存储介质对内网进行摆渡攻击,从而窃取更多的涉密电子文档。  

2)有意泄密是指内部人员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涉密电子文档,并主动传递出去。内部人员获取电子文档的途径很多,文稿撰写者可以直接拷贝到u盘、光盘等介质保存,其他人员可以通过网络下载,有阅读权限的人员甚至采用手抄、截屏等方式获得。

3.2 外部泄密 

外部泄密主要通过攻击实现。外部泄密的威胁主要存在于电子文档前两个阶段,即制作保存和传递使用过程。具体方式可分为两种: 

1)恶意代码。如果内网终端使用时不注意就有可能感染木马、蠕虫、僵尸网络、间谍软件等恶意代码,这是目前造成泄密的主要原因。比如安装未经检测的软件,使用来历不明的存储介质,防护软件安装不到位等,都有可能感染恶意代码。一旦感染,恶意的代码就会通过网络窃取重要信息,伺机往外部发送。 

2)网络入侵。攻击者借助各种手段,对特定目标进行渗透,最终控制目标,进而获取所需的信息。从攻击类型看,当前主要有物理攻击、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三种类型。 

4 电子文档保护的对策与思路 

电子文档保护的目标主要是防止涉密电子文档被越权访问和泄漏给无关人员。做好电子文档保护需要管理与技术并用,同时要加强人员教育。 

4.1 采取相应管理措施 

首先应该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切实管用的制度,规范电子文档的制作、使用、传递、销毁等过程,规范电子文档的存储介质使用管理。其次,应设法搭建内网办公平台,将涉密电子文档集中管理,采取网络存储方式,将涉密电子文档存储在网络服务器上,为每位用户分配存储区,用户只能访问自己的存储区,存储区只能存入文件和进行文档的编辑,而不能利用复制、剪切等方式将文档带走,减少内部人员泄密可能性。 

4.2 借助技术手段 

综合运用终端防护技术、身份认证技术、加密技术、网络监控技术等当今先进成熟的软件技术,加强技术防护。 

1)配齐防护软件,确保网络环境安全。对内部计算机进行准入认证,防范非法终端接入和网络入侵,定期升级终端病毒库,定期查杀网络病毒,防范恶意代码和“摆渡”病毒窃取电子文档。 

2)使用文件加密工具,网络传输加密,终端硬盘加密等加密手段,保证电子文档被窃取后“打不开”。对电子文档进行加密处理,以加密形式保存、传输,导出电子文档要审批。 

3)加强内网审计。采取网络审计手段,按照安全性、规范性、真实性等要求,对电子文档的操作进行客观、实时的监控与审计,将各种违规操作、可疑操作及时主动阻断且报警审计。对操作人员的各种操作行为设置相应的监管策略,按照时间、部门、终端、操作行为、源/目标地址等关键要素进行实时的操作审计,以备日后需要时进行审计记录查询。 

4.3 加强人员教育 

一要大力普及信息安全知识及网络窃密知识,使广大人员了解电子文档的特性,防范电子文档无意丢失和泄露,提高对各种攻击手段的认识和警惕性,如不随意下载安装不明软件,不随意打开陌生电子文件等。二要进行保密意识教育。使他们认清电子文档泄露的危害性,认真遵守规则制度,不主动泄密,不协同泄密。 

5 结束语 

在信息价值日益突出的时代,电子文档的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计算机存储技术不断发展和计算机病毒种类的日新月异,电子文档安全将面临新的威胁和问题,需要我们时刻关注,以便进一步提高电子文档安全防护能力。 

问题与对策论文篇(9)

语言是一个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在外语教学中重视语言规则教学似乎无可厚非。但是,语言毕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交际性是语言的本质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无疑是培养学习者使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大多只局限于词汇和语法层面,忽视了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要使学生真正掌握一门外语,教师在教授外语的同时必须要渗透目标语的国家文化,着力培养其跨文化意识。

一、问题的提出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反映,外语教学必然会涉及到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学习外语的学生应该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社会习俗以及思维方式等文化背景知识,这本是一个不言而喻的常识。然而,长期以来,有多少教师积极主动地进行过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呢?又有多少教师只凭着一本对文化内容语焉不详的参考书教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呢?学生不知John Bull和Uncle Sam为何物,贻笑大方也就不奇怪了。我们应该认识到,语言水平是综合知识的汇集,在外语学习中语言本身并不是唯一的困难,缺乏文化背景知识倒常常成为学生理解和表达中的难点和障碍,这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方面多下功夫。

近年来,有关语言和文化的讨论成为语言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人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语言的文化内涵,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外语教学中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围绕外语教学与文化素质培养的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文化教学从属于语言教学(language teaching with cultural dimension ),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同时进行(culture teaching as parallelto language teaching ),文化教学融人语言教学( culture teaching as an integral part of language teach-ing )。这三种观点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在外语教学中一定要有文化内涵。语言的结构规律是在语言交际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而语言的交际行为则是在社会文化活动中完成的。不掌握语言的结构规律,就无法进行正确的交际;没有文化内容,就无法进行有意义的交际。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当今外语教学中所有教师都要面对的一个紧迫问题。

二、途径的摸索

“跨文化交际”的英文说法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等诸多语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因此,在交流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障碍。

中国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一是把中国式的思考方法转移到英语表达中去,或是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等同起来;二是误以为文化的基本方面是共同的,因而忽略了文化的差异;三是不熟悉外国文化,与其接触不够;四是对异域文化过于简单化或过于概略化。因此,在教学中应把跨文化交际作为学习语言的重要目的。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化内涵是语言交际的具体内容,文化意识是语言交际的思维基础。外语教学必须强调语言的交际属性和文化属性,语言障碍和文化鸿沟多因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特征缺乏足够认识所致。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化语言,掌握其文化内涵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我们不妨采取一些办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1.阐释法。教师结合所学教材内容对相关的文化内容进行阐释,尤其是对一些特殊的描写以及特定含义给予说明,此举有助于学生掌握得体的交际文化。教师应努力做到语言知识讲到哪里,文化知识诊释就到哪里。如《大学英语》第三册第四课“Lady Hermits Who Are Down But Not Out”一文中出现的lost dog一词,被译成“丧家之犬”会有明显贬义。因为在汉语语境下“狗”是遭人鄙视的畜牲,“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狗嘴吐不出象牙”等成语足以证明这一点。在西方人眼里,dog却被视为人类忠实的朋友,是忠诚的象征,是受宠之物,以狗来比喻人时多具有褒义,例如:you lucky dog(你这家伙真幸运),a gay dog(快活人儿),a jolly dog(有趣的伙伴),等等。如把课文中的dog一词理解成汉语中的“狗”,就可能会曲解原意,闹出笑话。

2.融合法。教师结合具体情境融人相关的文化知识,利用课前几分钟,讲解英、美国家的有关知识,尤其是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在4月1日这一天,教师不妨先给学生一个善意的谎言(一般学生都想不到老师也会说谎),等他们都对老师的谎话信以为真的时候,才说出真话;然后,在学生的欢笑声中给他们介绍西方April Fool’s Day的玩法,并告诉他们节日的目的是彼此开心而不是恶作剧。在讲述Thanksgiving Day有关内容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将自己了解到的感恩节内容与中国中秋节进行对比理解;然后,指出虽然我们国家没有感恩节,可是我们只要对父母、朋友心存一份感恩之心,我们就会不断激励自己前进。Christmas Day是英语国家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就像春节是中国人心目中最重要的节日一样,而且两者之间存在着许多的共通之处,如圣诞大餐和除夕团圆饭,接送圣诞礼物和收授压岁钱等。在师生的热烈交流中,学生得以兴致勃勃地重温相应的一些单词、词组,例如:Merry Christmas, Santa Claus, Christmas tree,jingle bells,make cards,wrap presents,get presents,give presents,eat turkey,see Grandma and Grandpa,the Spring Festival , lucky money,等等。 3.实践法。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改编对话进行表演,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和文化;同时,注意其中有意义的文化细节,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意识。在进行模拟表演时,学生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人们见面的招呼语Hello } How are you?Good morning等;英国人见面常见的话题是天气,而不是像中国人那样见面时喜欢问:“你吃饭了吗?”也了解到英语国家视年龄、婚姻、收人等状况为个人隐私,特别对女士是不能随便问及这些问题的;否则,会被视为没礼貌的表现,甚至是冒犯的行为。还有,在商店、邮局、餐厅等服务场所,服务人员对顾客的招呼通常是:Can I help you?

4.比较法。教学中通过对两种文化的对比来导入文化内容。对比英、美人和中国人对恭维和谦虚的不同反应,对比不同民族对家族关系称谓的区别以及送礼、宴请、招待的方法和方式,让学生既了解英美社会的风俗习惯,又对本民族的有关做法多了一些理性的审视。

5.专门讲解法。在讲授与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学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应针对相关历史背景、人物的刻画以及性格的分析进行专门讲解;否则,学生不了解故事发生的来龙去脉,很难准确把握相关人物的情感与心理。

6.文化讲座法。定期、限时、有的放矢地结合某一章节进行一次或一系列讲座,如第一学期开设“英国概况”讲座,第二学期开设“美国概况”讲座。每门课程都应设计一系列相关的专题。文化讲座可以将支离破碎的文化信息重新整合,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这种讲座可以给学生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还可以训练和提高他们对相关事物和现象的领悟能力。

7.利用图片展示法。此法可以展示说明某一个文化现象或具体操作。英国艾冯河畔的斯特拉特福沃里克郡(Stratford-upon-Avon )是莎士比亚的故乡,那里每年都要举行别具特色的纪念活动,相关图片资料应该不难查找;板球(cricket)是英国最普及的夏季运动,18世纪初就有人玩了。通过图片展示,学生可以获得对这一运动更直观的认识,还可以介绍此项运动是如何风靡全国的,等等。

8.信息资源利用法。在信息日益开放的今天,通过广播电视、书刊杂志、电脑网络,我们即使足不出户,也能领略外国文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媒体网络,了解相关异域文化内容。譬如,提供一些网址,让学生查阅某些重要节假日的来历,了解各国人们是如何度过这些节日的,等等。

三、初步的结论

问题与对策论文篇(10)

笔者负责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上作多年,从学生选题到答辩,从论文归档到评优,从与学生交流和指导教师沟通中,了解到日前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着论文题日重复、论文抄袭严重、论文质以下降等种种问题。这此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会影响毕业论文的质以,影响本科生的墙养质以,对学生的就业,对学校的声誉都会带来负面的效应。    

二、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i.论文选题面窄,重复选题现象比较普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教师提供的毕业论文题日有限,不同的教师有时提供的论文题日相似,造成了学生即使选择不同教师,论文题阶也可能相同或类似;另一方面,学生往往选择那此容易着手写作或者容易在网上检索到相关内容的题日。    

a.论文抄袭现象比较严重。论文抄袭现象不仅出现在本科毕业论文中,而且还出现在硕十和博十论文中,这是学术腐败的表现之一。本科毕业论文抄袭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诚信的缺失,导致毕业论文抄袭屡见不鲜。    

s.论文质以下降,论文整体水平不高。论文质以的下降有多种原因,从主客观上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学校重视的程度不够,相应的措施不完善。事实上,这此年来学生因毕业论文不及格而不能按时毕业的比率不足,这种情况在很多高校都普遍存在。    

二是教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和白己的科研上,而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只是完成任务而已;学生应付差事的态度一也极大地影响了教师指导学生的积极性,加之有此教师指导的学生较多,导致对学生的指导不得力,间接地影响了学生毕业论文的质以。   

三是学生对撰写毕业论文不重视。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时间一般是在第七、八学期,这时也是学生考研、找上作的时候,他们的心思不能全放在论文写作上;另外,学校在最后一个学年一也没有奖学金的评定,成绩的好坏对学生没有影响,所以学生对毕业论文也不关注。    

此外,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问题的能力欠缺一也是导致本科生毕业论文质以下降的重要原因。    

三、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i.学校及学院要制定相关政策,重视本科毕业论文上作。日前,很多高校制定了本科生毕业论文规范,从论文格式等方面对学生提出了要求,但这此是不够的,还要制定政策规范,从制度上保证毕业论文的上作扎实有效地进行,要采取有力的措施,才能保证毕业论文的质以。例如,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评选优秀毕业论文,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对教师出的论文题日在数以与创新性方面提出要求;延长毕业论文的撰写时间,可以考虑在大三时让学生提前选题,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从事毕业论文的写作等等。    

a.提高认识,使学生重视毕业论文写作。学生对毕业论文不重视,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要对学生进行有关毕业论文写作指导和教育上作,使学生认识到撰写毕业论文有助于提高科研能力、综合能力,有助于今后胜任所从事的上作以及继续学习深造。这是学生在就业前提高白己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大好时机。只有学生本人对这项上作重视了,一能使毕业论文质以有显著的提高。    

s.鼓励学生白主选择论文题日。学生毕业论文题日可以选择指导教师给的题日,一也可以白主选择题日。鼓励学生选择与本专业相关又感兴趣的题日,学生感兴趣、愿意做才能做得更好。对于选择相近题日的同学,指导教师要负起责任,防止学生互相抄袭。    

4.鼓励学生原创性上作。本科学生科研能力有限,撰写毕业论文类型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另一类是学习过程中进行独立思考所获得的原创性的心得体会和结论。山于原创性论文可参考的内容有限以及时间的限制,学生宁可选择容易撰写的论文而不愿意写具有创新性的论文。所以后一类论文的数以仅占非常小的比例。针对这种情况,学院应制定相应的鼓励性政策,有助于创新性论文数以的增加和毕业论文整体质以的提升。    

上一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下一篇: 办公室工作精细化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