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28 17:05:4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篇(1)

“三生”教育是一种全新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在整个教育实践过程中体现了教育本质、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是以人为中心的、全面的、系统的教育。生命教育与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三者构成了“三生”教育的内容。其中,生命教育是前提,是根本;生存教育是基础,是关键;生活教育是方向,是目标。

(一)生命教育

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个人的存在。”[1]生命教育包括生命认知教育、生命伦理教育和生命发展教育。生命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要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2]。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仅完全有必要,也是非常急需的。因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更加开放,价值观念更加多元,当面对西方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以及网络世界的色情、暴力文化等种种诱惑时,一些青年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容易摇摆不定,迷失方向,也容易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在一幕幕的悲剧背后,留给我们的是太多太多的思考:为什么生命对于那么多的年轻人来说如此不珍贵?我们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机制到底缺少了什么?痛定思痛,我们可以发现,正是这些悲剧,暴露出了现行教育制度在生命教育方面的缺失。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人们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智力水平,而忽视了对学生本身生命的关注。中国大陆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生命教育”,但主要是将环境教育、安全教育视为一种生命教育。而世界上最早关于生命教育的论述是在1968年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提出的。中国的生命教育比国外晚了将近30年,可见生命教育在我国教育体制中的严重缺失。这就要求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对生命教育的引入。

(二)生存教育

现代教育必须关注人的生存,关注如何使人生存得更好。生存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识,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的生存观念。通过生存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生存观;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2]。教育说到底就是“培养怎样的人”及“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学校通过教育传输给学生丰富的知识,但要想达到教育学生的理想目标,关键是要让学生把已有的内在知识转化为外在的生存技能。生存教育可分为自然的生存教育和社会的生存教育。自然的生存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处于与自然界相处的情形下(比如在地震、洪水、火灾等自然灾害中)怎样生存的问题。如在大地震后,人类该怎样拯救自己就成为教育的首要问题。其实,自然的生存教育说到底就是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以牺牲自然环境的前提下换来的经济发展和人类进步是不健康也不长久的,学校应该在平时的教育中让学生学会怎样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社会的生存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按照“适者生存”的原则,大学生要想真正地融入社会,必须掌握一定的本领。这种社会的生存教育包括教会学生的各种能力,主要指各种生存知识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还包括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对大学生进行一定的生存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当今社会中已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啃老族”现象。在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学校必须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生存教育,让他们学会如何与社会和谐相处,如何自食其力。高校只有把生存教育的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才能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切实提高大学生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意识和能力。

(三)生活教育

在生命存在和生存发展基础之上的生活就构成了人生的主要目标和奋斗方向。幸福而美好的生活是人们追求的人生目标,也是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生活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获得日常的生活常识,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确立生活目标,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通过个人努力奋斗来实现幸福生活的教育。生活教育关键在于帮助学生提高其自身的生活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让学生立足于社会现实,认识生活的真正意义;教育学生只有正确地对待生活,热爱生活,追求生活,为生活奋斗,才能获得幸福生活。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非常重视学生的生活教育,生活教育的思想是其整个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

“生活即教育”,就是指“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是教育之场所”[3]。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的教育哲学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也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同时,要关注学生的需要,更好地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一切以学生为本,经常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课外活动,始终把工作视点对准火热的生活,关注生活细节,聚集生活场景,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入情入理,充满生活色彩,富有生活气息。只有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时刻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给学生灌输道理,而且要从实际出发,给学生以实际的生活帮助。

二、实施“三生”教育的现实需要

“三生”教育是一种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技能、培育学生品格、构建和谐身心、提升生活质量的教育活动,在教育实践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为目标,是新时期合乎教育规律、顺应时代潮流、体现“以人为本”的本真事业。

(一)实施“三生”教育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本质

教育事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前进,随着社会的需要而不断发展,相应地,社会的改革与发展也必然带来教育的改革。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要以完善人的生命、促进人的生存、提升人的生活为目标。所以,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把教育和人的幸福、发展、终极价值联系起来,把人自身的发展和需要作为最终目的,促进人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而现阶段的学校教育主要是以取得文凭为目的,社会更多地也是关注个体的知识和技能,这是一种以功利为目的的教育理念,忽视了个体的德性修养和自身的发展。为了满足某种被社会承认的标准,学生盲目地死读书本,以取得一张张毕业证书和一级级资格证书。这种只给学生应付考试的教育是极其缺乏人文精神的。对学生失去了人文关怀,也就失去了教育的根本意义。“三生”教育就是从“人”的角度出发,以完善人的生命、促进人的生存、提升人的生活为根本目的,是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实践过程,是教育本质的完全回归。

(二)实施“三生”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三生”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即以人的本身发展为根本目标。同样,素质教育的实施也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由此看来,素质教育关注人的素质的提升和内在的发展,是一种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素质教育在本质上和“三生”教育是一致的,所以不管是素质教育还是“三生”教育,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实施“三生教育”来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同时,“三生”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益补充,也给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深入人心,从而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使学校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和谐校园风气,从而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三)实施“三生”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本质与核心内容,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对高校的基本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所强调的是人的本质的丰富性和完整性的实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三生”教育就是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以关注人的生命、生存、生活为基本内容,切实解决人的实际需要,关注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三生教育”通过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和力量,全方位地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本着让学生善待生命、关注生存、热爱生活的理念,为学生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四)实施“三生”教育有利于家庭幸福、社会和谐

“三生”教育对于个人和谐、健康的成长、成才,对于家庭的幸福和社会和谐都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本真事业。家庭的幸福源于每个家庭成员的幸福,而孩子的成长、成才对于家庭幸福更是起着主要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讲,孩子是家庭幸福的源泉所在。“三生”教育就是从学生和家长的本质要求出发,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生命、生存和发展,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奉献之心以及社会责任感,从而树立正确的家庭幸福观。只有每个家庭幸福和谐,才能构成整个社会的和谐。“三生”教育以生命、生存和生活为出发点,目的就是教育学生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要求。

三、实施“三生”教育的路径选择

“三生”教育就是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而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所以,在如何具体地落实“三生”教育的问题上,应该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各自不同的作用,使三者形成一种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

(一)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主体性的教育。学校是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场所,学校教育是“三生”教育的第一课堂,也是最主要的课堂。抓好学校教育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抓好课堂教学。把“三生”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尤其是要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变“说教式”为直接“体验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同时,学校应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因为社会实践是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和延伸。第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团组织要围绕“三生”教育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海报以及打造“三生”教育网络平台等形式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切实营造“三生”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第三,对任课教师尤其是辅导员老师进行“三生”教育的培训。要鼓励任课教师充分挖掘课堂中有关“三生”教育显性和隐性的内容,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三生”教育。

(二)家庭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篇(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开展这项活动,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必将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类进入21世纪后,整个世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生活多样化都直接冲击着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都更加凸显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观的重要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一、坚持“以人为本”观是实现高等教育目标的客观需要

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是把大多数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面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如何把“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与高等教育目标相结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1.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日显落后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远离现实,空对空,缺乏说服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简单粗糙,不尊重大学生的主体价值,经常使大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标准单一,难以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要求。新世纪的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丧失了应有的有效性,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因此,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立起适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以学生为本的新机制。

(2)全球化、信息化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引发多元发展的思想文化互相融合的态势。在接受新的文化的同时,一些腐朽没落的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也随之传播。如何避免不良文化和思想观念的侵袭,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文化观,不可避免地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2.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1)传统的高等教育观对人的理解存在误解

著名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猛烈抨击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制度,认为当时美国的教育制度主要是依据行为主义的条件作用和强化原理建立起来的,主要有两大弊端:一是只重视知识的灌输,不重人的培养。无论儿童教育或大学教育,主要关心的是效率,目的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费用和人力,向大量的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在一个工业社会中生活所需要的知识;二是只追求背诵记忆,不重视创造性的理解与思考。可以说,我们现在在一定程度上重复着一些发达国家的老路,在工作中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这种教育观念,从而导致了教育的内容和行为出现了不一致。

(2)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性关怀

首先,我国高校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往往重视社会发展价值,重视其即时的、显性的功效,忽视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塑造,表现出工具性的倾向;其次,重视整齐划一的标准化教育,忽视人的差异性和个性教育,把人看成是可以按照某种意愿任意造就的,在教育形式上整齐划一,虽然满足了尽可能多的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但却没有尊重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再次,重视知识和规范教育,忽视情感教育,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缺乏人性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造成了求知欲望极强的青年学生在情绪上的低落,严重影响了教育功能的全面发挥,培养出的都是缺乏创造力的、按照别人要求发展的人才。

(3)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与现实生活脱节

社会体制转型、经济利益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以及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增多给大学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随着改革趋向深入,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和突出,社会问题也暴露得愈来愈多,并且直接触及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如下岗、失业、招生并轨、交费上学、某些干部的腐败、分配的不公、假冒伪劣盛行等,使敏感的大学生群体对社会制度产生了怀疑。针对这些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及时调整工作重点,没有给大学生做好有效的分析解释工作,使学生难以正确对待和认识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对改革信心不足及至怀疑导致观念及行为上的迷惘,最明显的是信仰、信念、信任、信心的迷失与缺乏,使当今的大学生心理上感到空虚及疲惫,这种内心深处的失落感,最后导致的是心理上的逆反。

因此,新时期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必须改变以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这样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才能有助于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坚持“以人为本”观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如何得到全面发展,从根本上说靠的是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成才。因此,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育人观,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关心学生的现实生存状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完善学生的精神世界,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更加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

承认自我的存在或者自我意识的增强是人生经验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要素。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奋斗的色彩比较浓厚。他们追求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主动寻找个人与社会的结合点,自觉地充实自己,注重实干,讲究效益,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奋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他们特别重视对实用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课余把精力和时间用在外语、电脑等实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上,其学习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为了谋求自己美好的生活和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为报效祖国而勤奋学习的观念明显减弱,功利性比较浓。在择业时所考虑的因素增多,如工资待遇、社会地位、横向纵向的比较、今后的发展前景等等,更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对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转变观念,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才能正确引导学生。

2.大学生的社会化水平的明显提高

美国社会学家萨金特在《社会心理学综合的解释》一书中,首次把角色概念引入社会化研究。帕森斯则直截了当地认为,社会化过程就是角色学习过程。个人通过社会化,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或社会结构中的关系和地位,学会如何顺利的完成角色义务。为了丰富校园文化,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现在的大学校园里成立了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选择,这些社团的组成可以帮助大学生增长知识,甚至增加自己的生活阅历,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锻炼。随着接触的人和事的增多,学生们的世界不再只有同学和校园了,社团的活动也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开始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寻求更多的机会,不断去丰富自己。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了解这些,站在学生立场,更多地去关心他们。

3.大学生社会性需要趋于多样化

有关研究表现,由大学生列举的社会性需要多达830多种。其中按强度排列,前几位的需要是:求知需要、友情需要、建树需要、自尊自主的需要、权利的需要、躲避伤害的需要。这表明,大学生的主导性需要与其成才的客观需要和基本任务密切相关。大学生的社会性需要无论在内容还是在价值层次上,都显示出多样性的特征。只有对大学生的社会性需要采取积极引导的方式,使其合理的需要得到满足,不合理、不健康的需要得到及时的阻止和疏导,才能够使大学生的需要不断得到优化。大学生新的时代特征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学生为本,必须加强大学生个体的研究,增强大学生的个体适应性,培育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坚持“以人为本”观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教训的总结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长期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内在学习动力和不同的需求,采用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雷同、教学方法单一,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式、手段、内容、目标等诸方面固定不变。这种固定不变的思想政治教育思路在培养人才方面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对突出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现代高等教育而言,在全面提升人才的素质,满足不同层次人才需要的培养目标上,则显得格格不入。可以说,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经验教训的总结。

1.强调知识灌输和政治教育,忽视能力培养和道德要求

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单向知识灌输为主,以学生的被动接受程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强调学生对教育内容的全盘、机械、被动接受。同时,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取向上主要是以社会为本位,即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维护社会政治统治的安定与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把对人的教育仅仅当作完成任务的手段,重结果轻过程,重形式轻内容,片面强调“政治合格”、“政治过关”。不仅收不到理想效果而且引起了人们的逆反心理。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取向,使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对广大人民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从而使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成了一句空话。

改革开放带来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社会多方面的变化,最突出的就是从封闭转向开放,从一元化格局转向多元化格局,从集中转向民主开明,这都使人的主体性被充分地调动和激发出来,有关人的个性、人的权利、人的素质的价值被重新确立。人们广泛意识到:维护和发展社会秩序也是为了创造适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人才是终极的目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回归本位,必须“以人为本”,在价值取向上要有一个根本的调整,即取向于人,确立个体发展要素的本体地位。具体说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和实际需要出发,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进步和精神生活的充实和完善,同时积极主动地进行教育内容的调整和方式方法创新,从而有效地改进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强调共性要求,忽视学生的多样性要求和个性发展

在过去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条件下,由于受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宏观化的影响,我们总是在一个层次、一个标准上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强调为集体无私奉献、自我牺牲,要求所有学生做到大公无私、公而忘私。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缺乏层次性,片面强调目标的统一性,强调目标的高、大、全,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模式固板,人们在各个方面都依附于集体的生存方式,极大地抑制了人的个性展现,严重束缚人的个性发展。

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已为人的个性发展开辟了极为广阔的道路。一方面我们打破了传统的思想束缚,保证人的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保证和引导人的个性发展的正确方向。同时为人的个性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总结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教训,我们认识到,首先要明确,学生的个性的发展也就是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既包括学生的兴趣、才能、性格等内容,也包括学生的理想、信念等内容。这样的学生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本质上是与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相联系的,也就是人们只有树立远大的志向,进行执着的追求,把个人的个性发展、才智和创造力的发挥运用到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才能保证其正确的方向。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堵塞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道路,限制和禁锢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应该是在正确的导向下,从学生的需要和利益出发,大力倡导表现学生创造个性的独立自主精神、怀疑批判精神、求实探索精神,以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充分发展。

要真正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紧紧围绕学生、真正有益于学生、为学生所需要,才能提高教育效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篇(3)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6-0020-02

大学生是社会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建设者,他们的价值观念影响着社会未来的价值取向,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载体。培养大学生自尊、自立、自强,树立高度的价值自信是其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高校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和执行者,其价值自信的树立与否直接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执行效果。

一、价值自信的内涵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取向。自信是指人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和个性心理进行积极评价的一种结果。它是一种认为自己有能力完成某项任务、解决某个问题的信念。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价值自信是指基于对某种思想观念或者政策方针所蕴含的价值理念的强烈认同而产生的积极的自我评价。价值自信的本质则是人们对客观价值的一种积极主观评价。其中的价值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是建立价值自信的前提和基础;二是某种价值所具备的价值,这是培育价值自信的关键和核心。这两个价值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价值自信的获得有三个影响因素。一是科学性。科学性越高,其解释说明的能力越强,越容易树立价值自信。二是价值性。价值性越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越好,价值自信就越容易获得。三是情感性,即主体对某种价值观念的内心体验、认同感,认同感越强,其价值自信就越容易获得。以上三个因素对价值自信的获得都有较大的影响。

对于一个正常的社会人来说,一切行动都具有目的性和规划性。人们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的选择都建立在清晰的自省意识的基础上,其核心则是价值认同。当人们对自身价值充分认同的时候,就能全身心的投入生产、生活当中,产生巨大的创造力和执行力,此状态即为价值自信。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将一定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信息传播给社会成员,对其产生巨大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与价值观念息息相关的活动。

(一)价值自信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输送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价值观念,它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有决定性作用。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认识和理解程度,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效果。因此,树立稳固的价值自信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教育者要进行深入的思想政治学习,形成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提升人格魅力,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教育资源,会对受教育者产生良好、持久的教育效果。

(二)价值自信推动受教育者树立信仰

从信仰的形成过程分析,树立自信心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当面临教育者提供的价值信息时,受教育者对此信息产生认同感,并相信它是具备真理性的,不管该信息在客观上是否是真理,受教育者都相信它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当受教育者建立价值自信的时候,信仰才可以形成。

(三)价值自信对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社会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环境。社会形势的变迁,价值观念的改变,势必会对社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道德观念有所改变。而这种改变又会作用于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形成。信息时代新媒介的兴起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众多挑战。西方敌对势力借助新媒介的便利将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文化和偏激的价值观念逐渐渗透到我国,削弱了受教育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自信形成冲击,影响了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形成。面对这样的情况,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稳固的价值自信,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和新方法,以适应时代要求。

二、培育价值自信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

(一)大学生价值自信的现状

目前,大学生在价值自信方面存在价值不自信,对价值自信认识不足、理解不深入的问题。大学生的价值不自信主要表现为对传统文化中一些优秀的价值观念不够重视。如“志存高远”、“奋发图强”是激励青年的座右铭,但在“享受现在,活在当下”的影响下,青年人也逐渐放弃了当年的理想抱负。“勤俭节约,朴实无华”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但在“提高生活质量,追求卓越品质”等观念的鼓动下它已经逐渐被弱化。部分大学生虽然能够认识到价值自信的重要性,但缺少对其进行思考;部分在学生虽然能够持有乐观积极的精神状态,但容易受到消极情绪的影响。

(二)价值自信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1.价值自信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思想品德的构成“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由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多种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倾向性的整体。”自信、积极、上进等心理状态是思想品德构成的主要因素,而价值自信作为一种心理满足状态,是大学生积极心理的显著标志。所以,价值自信是思想品德构成的基本因素。

2.价值自信有助于大学生知行转化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价值自信对将人的思想品德认识转换为思想品德行为有很大的帮助,即知行转化。在此过程中,情感体验是不可缺少的。所谓情感体验是指人们运用一定的社会思想品德、原则和规范去感受、评价周围的人和事情时产生的一种主观的情绪体验。培育价值自信的基础是情感体验,情感体验中最显著的结果是价值自信。总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价值自信能够加深认知,增强意志,巩固信念,是大学生知行转化的强化剂。

3.价值自信有助于大学生抵御不良思想的腐蚀

思想政治教育受社会历史条件和环境改变的影响。社会的变革势必会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当前,在世界向多元化和全球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一些腐朽、落后、极端的思想有所抬头,这些消极影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而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在于“真”,要用真理说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实打动人。只有培育和强化大学生的价值自信,让其感受真实,体验真实,信服真理,才能增强大学生的判断能力,有效抵御外界不良价值观的侵蚀。

三、价值自信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持续动力

辅导员是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教育者。虽然近些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辅导员业务能力、综合素质和工作态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部分辅导员缺乏价值自信,不能够科学地设定工作目标,缺乏对教育资源的利用,无法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一)价值自信是辅导员职业价值认同的前提

当辅导员对自身价值充分肯定、认同的时候,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从而产生巨大的创造力和执行力。若辅导员对自己的行为缺少价值认同,就会产生自卑、焦虑和失落等不良情绪,感觉内心空虚,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逐渐否定职业的价值,使自己陷入复杂的矛盾中,甚至开始排斥工作,进而产生更多的问题。

(二)价值自信是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价值自信是辅导员在工作实践中对职业价值不断认知、认同和自我评价的肯定。如果辅导员对自己的职业价值认识不清或者对工作没有强烈的认同感,那他就会在工作中出现惫懒拖沓的现象,产生消极应对的不良情绪,这会削弱其对提高工作绩效的期望,使其丧失工作的动力和激情。自我身份的积极认同、努力培育自豪感和价值自信,是辅导员职业创新发展的动力,而价值自信则是其核心和源泉。

总之,价值自信的树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是一个价值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将树立稳固的价值自信作为首要任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要互动交流,共同强化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树立价值自信。

[ 参 考 文 献 ]

[1] 李辽宁.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自信[J].思想教育研究,2011(12).

[2] 陈树文,侯菲菲.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自信[J].思想教育研究,2012(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篇(4)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基础工程”,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方法和模式,在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效果等方面各有特点又统一于高校思政工作实践中。探究隐性教育的重要功能有利于更好地将两者统一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升其实效性。

一、隐性教育

与显性教育的公开化、有组织、正式性不同,隐性教育源于美国教育学家菲利普杰克逊“隐性课程”的概念,是指教育者把教育内容潜隐在课堂之外的非正式的教育环境中实现教育目标的方法。高校[性思想政治教育借助校园文化、校园管理与服务、校内外实践活动、师生线上沟通等多样化的形式,将教育目的隐藏在丰富的教育内容和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中,创设教育情境以利用大学生非特定的、无意识的心理接受机制,用环境熏陶、实践活动等间接方式引导大学生在无意识中主动接受先进文化和主流思想,能够有效避免大学生抵触、逆反的负面心理。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

(一)通过寓教于“境”,发挥隐性教育的陶冶功能

隐性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不是通过直接说教性的知识传授而是通过校园环境陶冶、创设教育情境间接地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校园文化是隐性育人的重要方式,处于校园文化最表层的校园环境是对学生影响最广泛的因素之一,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爱校之情,也能为学生接受理论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教育者有意识在校园环境中设置的育人元素,如:科学家人物塑像、名言警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标语都会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大学生情操。高校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教风也是重要的隐性教育资源,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制度约束所无法替代的,正所谓“圣人行不言之教”。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展示的高超的教学水平、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人格魅力都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示范效应,从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刻苦钻研,不怕困难,只有构建浓厚的学习氛围才能为理论教育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通过间接引导,发挥隐性教育的内化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大学生在理解、认同教育者传达的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将其巩固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从而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指导学生行为。而价值导向真正产生实效,通常都要经过教育者有意组织的、隐性的、周期性的、带有情境压力的制度建设和活动设置进而引导学生巩固内化,并不是完全依靠学生自发完成。大多高校会通过正面宣传和反面警示相结合的方式创设隐性教育情境,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如学校每学年组织的争先创优评比活动,会吸引学生了解、认同相关的管理制度,不断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

(三)通过沟通对话,发挥隐性教育的说服功能

判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达到教育目的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看大学生是否主动接受了教育内容和要求。在常态化的师生对话交流中,循循善诱提升理论的说服力是引导学生主动接受、遵守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在和学生平等的日常交流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并为其提供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真正获取大学生对学校思想理念的情感认同,从而达到大学生主动接受、自我教育的效果。微信、QQ等工具作为隐性思想教育的新载体,不仅打破了师生沟通的时空限制,还弱化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等级关系,能够有效避免学生抵触、排斥的负面心理。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平等化的交流工具为师生交流提供了相对轻松的环境和平台,弱化了学生的逆反情绪和心理顾虑,有利于学生把内心的真实想法和困惑如实告诉老师。此外,教育者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发表、转发符合社会发展的思想理念,或是对某一热点事件的正确客观的言论等,都会让学生在无意识中主动接受教育,规范自身行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篇(5)

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了我国高校教育的传统,其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新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人们接触了多种思想文化,我们必须予以选择和鉴别,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体系,避免出现诸如迷茫信仰、理想模糊、价值扭曲、责任感缺乏等等不良思想问题。因此在现阶段尤其不能忽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但是,新的经济形式和新的社会需求,又促使我们不能停留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之上,必须结合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下文先就现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给予分析说明。

1开设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1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概况

在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课程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思想、邓小平理论、国家相关法律、国际政局、时事政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内容的理论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内容基本处于全国统一局面,在高校和专业之间没有任何的区分。在课程教学上也主要依赖于传统课堂式教学,最后利用死记硬背的考试形式给予考核。

1.2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框架有待完善

根据目前课程体系情况可以看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内容单一化和固化情况严重,同目前社会的发展不相匹配。教育课程体系中政治理论性的内容太过于专业化和抽象,不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灵活性的思考问题。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过多的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局限了教学效果。单调的填鸭式教学也束缚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体问题的解决。最后,在评价体系上,书面考试是最终的评价标准,所谓的知识点被编制成标准答案,供学生记忆。上述的各种问题,充分暴露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也说明了,该体系框架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1.3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有益补充

从大课程观的角度看,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已经不足以达成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我们必须将其进行优化和升级。思想政治教育在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于教育实践活动中,它们可能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名称,但是各国为培养自己的合格公民的行为从没有停止过。它们在市场环境的条件下,创造了一整套的科学的机制和有效的方法,其中隐性教育法被普遍运用,这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的基础上,可以看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有益补充。

2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开辟新的领域

2.1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概况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教育部统一要求,必须进行课程设置。全国高校也严格进行了执行。各学校都有一定的师资力量配备,并有专职教师进行课程教学。另外,学生辅导员在职责上承担了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从日常生活中,对学生有一定的帮助和指导。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处于遵循旧有的惯例和方式,高校学生也只是将其定义为一个课程任务,很难进行深化。针对极个别高校,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较突出,它能够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并且重点在学校文化建设上进行了结合。

2.2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2.2.1高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知不足

虽然党中央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极度重视,但是在落地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偏差。尤其是当前,市场经济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各高校面临的最实际问题,为此,高校将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放到了首位,无论在课时分配或者师资力量上都给予了倾斜,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了牺牲的对象。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力量严重不足,因此只能进行大班制上课,这样就造成了课堂教学无互动性,上课气氛死气沉沉,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各得其所,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2.2.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性过高,脱离了与实际社会实践的结合

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少层次性,不能深入社会实践,只是将表面的政治理论知识予以灌输。目前课程内容主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依据,缺少同现实社会的有机结合,使得学生已经明显失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热情,加之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过于老化,最终考核形式过于机械化,都造成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2.2.3新的社会形式和生活方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挑战

21世纪是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世界的融通度已经大大加强,国际范围内的各种思想意识都很快传入国内,加大了高校学生在思想上的选择性。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所接触的各种法律、法规、制度等等都具备了一定的国际性,物质观念会逐步渗入其中。网络社会的到来,使得人们的交流方式产生了很大的转变,虚拟社会的兴起赋予了人们思想的过度解放,该如何面对,都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2.3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开辟新的领域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具有传播的潜隐性、受教的随意性和途径的开放型等特点。在实际运用中,应该突破有限的学科和活动范围而拓展到学校和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课程的设置上,要做到知识的隐性,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隐蔽于各种正规的专业性课程中,利用非思想政治教育课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3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3.1中国高等教育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社会化进程

中国高等教育是培养国家高等人才的重要途径,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我国高校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本质也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给社会培养出实用性人才。高校教学改革已经实现了完全的学分制,专业设置同社会接轨并根据社会需求开设专业;在后勤改革上,我国高校正在突破依靠计划经济的思想,充分拓展社会资源,将后勤管理社会化;在招生和就业上,同样采取了自主招生政策,毕业生的双向选择导向。再者,高校也正在逐步实现合作办学,和私立高校的出现。高校已经从诸多方面实现了社会化之路,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把握住时机,迅速走向社会化。

3.2中国社会形势要求大学生加强自身社会化进程

中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各种社会道路的选择和各类政策的制定都有着中国自己的特色。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使得我们的生活范围和生活方式都存在很大的变化;并且所有制形式、利益分配关系、组织形式、就业的方式等等都出现了多样化的发展,面对这些变化,如果大学生不能够顺势而为,迅速进行的辨识,就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从而被淘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能够使大学生与时俱进,同上述的各种变化产生共鸣,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

3.3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推动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的实现大学生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必须拓展视野,以社会现实案例为教学的素材,做到实事实时的分析,将现实的结果作为参考依据。直接参加社会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社会的性质,而后教师从各个角度予以点评和分析,减少学生踏入社会后的所犯错误。在制度的推进过程中,可以建立小型的社会化群体,诸如班级、宿舍、小组等等,利用该种形式,模拟社会交往中的各类组织,从而进行社会化实践。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的多元性、随时性和社会性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结束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开展是我国特有的传统。但是我们不能因循守旧,必须解放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革,使其能够使用社会的发展,从而起到应有的作用。文章中说明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同时对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内容以及如何开展都给予了详细的阐述。最后,重点提到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推动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王浩.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隐性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6.

[2] 周长春.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

[3] 于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教育研究[M].辽宁师范大学, 2007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篇(6)

[中图分类号] D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2)09-0042-0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是我们党第一次从国民教育的高度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化问题,意味着国民教育进入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的又一个历史新时期。这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基本历史背景。

高校大学生相对于其他年龄阶段有着显著特征:思想活跃、充满活力、易接受新鲜事物;远离父母的监管,处于社会的边缘,虽然在年龄上走向成人,但还没有完全踏入社会。因而,他们是生理上已经成熟,心理上、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待成长的群体。[1]这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群体的特征。

如何在这个历史大背景下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对大学生群体开展行之有效的现代国民教育,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本文从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角度,尝试对这一问题加以回应。

如何塑造现代民族性,是当前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重要命题。中央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就是对这一命题的有效回应。从历史经验尤其是从欧洲各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来看,国民教育被看作是培养国民精神、国民意识的手段,是塑造现代民族性乃至现代民族国家的有力工具。因而,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国民教育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也就蕴含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现代民族性的意义指向。或者说,培育现代民族性正是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终极意义所在,更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维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地承担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化的重要使命,更理所当然地承担着培育现代民族性乃至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重要使命。从组织与领导体制来看,比之西方我国的国民教育更具“自上而下”的体制内特征。高校公办的现状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更多地承担塑造现代民族性的国家使命,更多地承载如下的教育使命。

一、凝聚国家意识形态

在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经历了一系列政治革命和社会变革的长期过程,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初步建立,而以后的现代化建设应看作是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延续过程。[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维护国家与领土安全的能力显著提高;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的整合能力进一步增强,尤其是各级应急预案的制定极大增强了党和政府控制公共领域的能力;三是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与现代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要突破;四是思想启蒙(解放)与公民社会的成长蔚然壮观。

然而,现代民族国家所应具备的现代民族性还需进一步培育。现代民族性的培育往往具有滞后性,个中原因正如罗荣渠所指出的:“在现代化启动阶段,非经济因素特别是政治因素具有占先性;在转变阶段则是经济与技术因素具有先占性;而在现代化后期特别是社会整合阶段,则是文化因素、生态因素等上升到重要地位。”[3]在社会整合阶段凝聚国家意识形态,就构成培育现代民族性的核心问题。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国民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塑造什么样的国家意识形态及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创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也是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四个方面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统一于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可以说,新时期的国家意识形态呈现出四位一体的结构特征。鲜明回答了在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我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来团结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前进。

四位一体的意识形态,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有了更为明确的内容指向。也就是要在教育过程中,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最终形成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强大精神动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篇(7)

长久以来,在我国应试教育的举国体制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总是注重对知识的强硬灌输,使得学生难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情感认识,在理论教学中,更加缺乏实际行动,将情感教育切实运用到教学体系之中。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必须将情感教育运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才能真正发现和发挥它的使用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研究力度的加大以及文化的蓬勃发展,许多的专家学者已经系统化清晰地对情感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概括。教学行为是一项复杂的融合各方面综合因素的行为,在教学活动中情感教育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因素。我们应当依靠这些既成的理论结合自身的实践,将情感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发扬光大。在高职院校里,学生正处于学校和社会的之间的桥梁纽带,教师必须深入了解认识学生的内心活动和心理变化,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深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沟通,教学相长,互助互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高职院校担任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任,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成绩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与普通大学有一定的差距,为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并采取情感教育方式进行,减轻教学压力,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文化知识的更新和新的教学方法的推行,时代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深刻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着重强调了学生价值观、态度、情感的教育教学。高职教师应当时刻注意学生的内心活动,把握学生的情感变化,这既推进了新课改的实施,也加强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观接受意识。

学生的生活态度、认识事物的能力和价值观人生观的建设是当今思想教育的重中之重。以人为本即是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当做教学的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展每个学生的自身个性。但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向学生僵硬的灌输课本内容为主,限制了学生自身个性的发展,束缚了学生的自由,不利于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的丰富。因此,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迫切形势之下,高职院校和教师应当积极学习运用情感教育的本质,并将情感教育切实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日常生活的心理变化,善于张扬学生独特的个性,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适当的释放,更好的发挥学生作为主体的能力。既加强了教学效果,更落实了以人为本的新时代的教学理念。

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在于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思考,使学生了解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将学习内容化作自身所具备的一种本能,规范学生的自身行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建设起学生自身的正确的价值观,丰富学生的情感道德体验。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对其将来的社会发展和身心成长显得尤为重要,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就是本着建设学生三观的目标进行设置。情感教育的加入,对于学生思考能力和想象力的拓展,使学生的价值观建设更加有利。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世界观是他人生道路的理论基础,指导着人生的方向,解决在人生旅途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建立在世界观基础上的,因此必须建设一个正确的世界观,才能建立科学有效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处在高职院校里的学生都是即将踏入社会的新时代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只有依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以后行走于世才能做出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事业,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自己的有生力量。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即将踏出校门,走向社会的青年才俊,这是最后理论系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机会,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高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已趋向于成熟,有一定的社会经验,理论知识水平较高,都想要到社会上小试牛刀或者惧怕走向社会,这是一个矛盾纠结的时期,必须处理好这一时间段的心理状态,调整一个良好的身心状态,准备迈向社会。因此,这一阶段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能力,让学生自行分析思考问题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不可替代。正是因为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变化幅度较大,情感波动范围较广,而情感教育也是必不可少。

三、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是一种独特的人生体验。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情感的教育教学,使得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丰富,感受到不同的情感经历,就是情感教育的成功表现。

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调动学生内心丰富多彩的感情,通过学生的感性认识,带来浓烈的情绪体验。我们的政治教育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向前发展,吸收不同的有利元素,走出一条全新的更加有效的道路,把学生当做学生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得到加强,开发学生的大脑潜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想象的能力

四、结语

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的实施,营造一种强烈的情感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激情,勇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敢于思考,表现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使教学效果得到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占建青.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1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篇(8)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12-0019-02

教育的制高点是自我教育。自我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方法,要求高校教育者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状况、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等诸多因素予以适当的指导,引导青年学生们积极、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水平,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念,能够辨别真伪、善恶和美丑。同时,也要培养学生们自我认识、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善于肯定并坚持自己的正确思想,勇于否定并改正自己错误的思想言行。

中国古代教育家历来重视自我修养。孔子强调立志,要求人们“志于道”,“择善而固执之”;同时提倡“内自省”、“内自讼”,要求人们自觉地改过迁善。《大学》说的“君子必慎其独”,也是一种自我修养的功夫。孟轲强调德性涵养要依靠“自得”,他认为:“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马克思主义德育论认为,教育同自我教育是统一的过程,自我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教育的结果,又是进一步教育的条件或内部动力。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

一、自我教育的发展现状

1.自我教育整体意识缺失

我国的基础教育现在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体,大学生们从小学到中学所受的教育偏重于智力方面的培养,老师和家长都认为只要孩子的成绩优秀了就是好学生,从而忽视甚至放松了对学生最基本的社会文明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的教育,而小学到中学正是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自我教育意识的缺失,使许多学生在进入自由度相对较高的大学后成为“智力上的强者,道德上的侏儒”。使在大学阶段才开始的自我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2.自我教育手段模式落后

传统的道德教育方法,采用“灌输”、“说教”的教育方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只能被动强制的执行学校教育的意图,这样会削弱自我教育的力量,甚至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新时期的大学生,年龄层次集中于87~90后的学生,这一时期的学生特点是:他们都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不喜欢自己的事情被父母、老师干涉。同时处于信息时代的他们从小就开始接受海量信息,他们的思想更为早熟,有自己的想法和看问题的视角,喜欢独立地观察、认识和思考问题,独立判断的能力越来越强。这就更需要高校教育者们思考,如何把枯燥的道德说教转变成大学生的一种主动行为,从而使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内化为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及个人品质。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使学生由内而外地自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成功的必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3.自我教育持续能力不强

目前,大学的自我教育培养课程往往是伴随着思想政治课程进行的,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阶段性”的自我教育。即开设这门课程的学期,老师能够对学生的自我教育培养起到指导性作用,而当这门课程结束之后就没有人再去关注学生自我教育习惯的养成,只单纯依靠学生自己来约束自己。时间久了,很多学生会受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因素影响,渐渐放松对自我的约束,导致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往往是“虎头”开始,“蛇尾”结束。

二、自我教育的重要性

1.自我教育是影响人成才的重要因素

自我教育是影响人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一因素对学生长期发展起到重大作用。自我教育是通过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调控自己和评价自己,最终实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自我教育的成型往往需要外界环境的支持,在环境和他人教育的条件下生成和发展的,但是它一旦形成,会积极地发挥作用,极大地影响着个人的成长,最终,它在人的成才各种因素中,成为最重要的因素。

2.自我教育是高效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

高校教师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只不过这种教育是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引导来达到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的目的。人只有全面的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弱点,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在大学生中有效地开展自我教育,把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变成大学生的一种主动行为,组织学生多参与社会活动,了解社会规范,经常性的反思自我行为,从而使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内化为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及个人品质。

三、自我教育的最终目标

自我教育的形成伴随着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确实的坚持下来,这个过程才有可能稳定下来,并且逐渐在学生个体身上转化为一些可贵的品质,形成具有自信、自强、自立、自尊的独立人格,迅速适应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成为一名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和价值的优秀青年。而自我教育最终目标就是要帮助青年学生们塑造自信、自强、自立、自尊等优秀的品质。

1.自信,需要正确的认识自己。

对自己充满信心,说明了人相信自己的实力和潜力。所谓正确认识自己是指认识真实的自己,全面的了解自己,用发展的眼光客观的审视自己。首先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取得真实的体验。实践活动则包含着学校或者集体组织的大型活动;其次,通过别人客观准确的评价来认识自己。所以,自信是建立在科学地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对自己产生的信心,不是盲目地认为自己超过别人,也不会因自己有某些缺陷而全面贬低自己、否定自己,失去前进的勇气。自信的人相信自己有潜力,自信的人认为每个人可以有自己不同于别人的特色,都可以找到自己恰当的位置。因此,自信又是建立在对整个世界的科学的、正确的认识而产生的对自身的一种信念。

2.自强,不断进取,善于对自己提出目标,通过达成这些目标来激励自己。

这是一种积极上进、奋斗不息的精神。自强是源自于内心的需求,而不是由教师从外部强加所能达到的;自强,是在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认识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自己积极提出来的对自己的要求。自强有不同的层次:一方面受到年龄条件的制约,一方面受到认识水平,尤其是价值观的影响。因此,从动机到内容,自强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有为满足生存的需要,为满足生理欲望的需要,为满足情感的需要,为满足虚荣心的需要,为满足实现远大理想的需要等不同层次的自强。

3.自立就是勇于实践,敢于负责,顽强地克服困难,勇敢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自立体现的是人务实的作风和做事的能力,它通过实践来检验一个人是否真的达到“自立”,而不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自立,需要自觉地做实实在在的工作,需要具有应对并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自立又包含了一种独立工作的能力和敢于负责的态度,而不是那种处处依赖别人,毫无创见,喜欢随大流、附和的从众心态。

4.自尊,是爱自己、自我尊重的一种体现。

前苏联心理学家科恩提出:“自尊心就是个人的价值判断”这一观点,说明了自尊是衡量自我价值的标准。自尊体现的是一种自我价值的期望,是一种对长远人生目标的探求,不是为了虚荣心,为了面子的肤浅的价值期望,更不是出于狭隘目的,寻求私利的价值追求。现代心理学鼻祖詹姆士提出这样一个公式:“自尊=实际的成就/对自己的期望”,这个公式给人的自尊心确定了明确的定义。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人的自尊感与成就成正比,但同时期望也影响着自尊感这个实际的现象。这个公式对于每一个人都是适用的,但是对于单独的人来说,真正的具体内容又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原因在于对成就、对追求每一个人的标准可能不一样。虽然表现有所不同,但就个体来说,由于它是人最根本的追求,所以在重要性这一点上,又是完全一样的。

总之,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升华,它强调学生要时刻不忘自我约束、自我培养、自我完善。自我教育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一方面受到社会教育、外部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大学生主体的成长制约。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形成良好互动,通过发现问题,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教师在一旁适时的给予指导和帮助来解决问题,最终实现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册)[M].北京:教育科出版社,198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篇(9)

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目标的确立

随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教学目标得到了发展和明确,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纳入到了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中来,在原有的教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更为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导学生如何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以一个怎样的精神面貌来面对社会中的竞争和合作,用相对人性化的方法优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

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的优化

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文关怀法。在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很容易看到一些人文关怀的方法,如教师会主动找学生谈心,在课堂上会体现出人与人之间平等交流的环节,畅谈想法等等,教师也更为尊重学生对于思想政治学习的看法和观念,并能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

(二)心理疏导法。心理疏导的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体现的十分明显,如常见的激励疏导法、公平疏导法、毅力疏导法、换位疏导法等发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使用和创新使得学生更加的体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力量,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来,能够客观的对自身进行评价,强化自身的毅力,弥补自身的不足。

三、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奠定了基础

学生心理健康一直是高校所关注的问题,高校中存在心理咨询室是高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给予高度重视的一个表现。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导致学生不乐于去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不愿意去对其进行认知。加之学校在对心理咨询室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也呈现了一些不足,使得校园心理咨询室的作用没有得到客观的发挥。随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校园心理咨询室又重新“火”了起来。如一些高校对心理咨询室的重要性得到了客观的认知,增加了心理咨询室的数量,并对心理咨询教师的素质进行了规范和提升,完善了心理咨询的队伍,多元化的建立了心理咨询模式,为学生的心理咨询开拓了更多途径。可以说随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其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校及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促进了像心理咨询室这样的部门的存在和发展。

四、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指导和配合下,原有的师资队伍已经不能够满足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主题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尤其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合力的问题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没有形成这种合力,使得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显得过于零散。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前提下进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更好的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师资队伍的改革。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不仅仅要树立科学的教学目标,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同时要增强教师的心理疏导能力,体现出为学生发展铺路的这样一个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选择更为有助于学生成长和进步的方法,优化师资队伍,强化师资力量。可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提出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一种激励,有效的带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发展。

五、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的结合

在高校的整个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中,没有任何一个学科可以脱离整个校园环境,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带动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的更好结合,并且在校园文化的基础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比如我国的校园文化中所体现来的一种约束和制约作用,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媒介将这种约束和制约作用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制约和约束作用越发的明显。同时,以高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来发展新的校园文化,使得整个校园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基础带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的结合是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意义。

总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以便于更好的带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行为、思想、目标的结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充分尊重和体现“人”的价值基础上开展,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篇(10)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高职院校担任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任,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成绩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与普通大学有一定的差距,为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并采取情感教育方式进行,减轻教学压力,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文化知识的更新和新的教学方法的推行,时代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深刻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新课改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着重强调了学生价值观、态度、情感的教育教学。高职教师应当时刻注意学生的内心活动,把握学生的情感变化,这既推进了新课改的实施,也加强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观接受意识。

学生的生活态度、认识事物的能力和价值观人生观的建设是当今思想教育的重中之重。以人为本即是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当做教学的出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展每个学生的自身个性。但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向学生僵硬的灌输课本内容为主,限制了学生自身个性的发展,束缚了学生的自由,不利于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的丰富。因此,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迫切形势之下,高职院校和教师应当积极学习运用情感教育的本质,并将情感教育切实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日常生活的心理变化,善于张扬学生独特的个性,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适当的释放,更好的发挥学生作为主体的能力。既加强了教学效果,更落实了以人为本的新时代的教学理念。

二、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在于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思考,使学生了解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将学习内容化作自身所具备的一种本能,规范学生的自身行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建设起学生自身的正确的价值观,丰富学生的情感道德体验。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对其将来的社会发展和身心成长显得尤为重要,对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就是本着建设学生三观的目标进行设置。情感教育的加入,对于学生思考能力和想象力的拓展,使学生的价值观建设更加有利。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世界观是他人生道路的理论基础,指导着人生的方向,解决在人生旅途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建立在世界观基础上的,因此必须建设一个正确的世界观,才能建立科学有效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处在高职院校里的学生都是即将踏入社会的新时代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只有依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以后行走于世才能做出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事业,为社会的发展进步贡献自己的有生力量。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即将踏出校门,走向社会的青年才俊,这是最后理论系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机会,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高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已趋向于成熟,有一定的社会经验,理论知识水平较高,都想要到社会上小试牛刀或者惧怕走向社会,这是一个矛盾纠结的时期,必须处理好这一时间段的心理状态,调整一个良好的身心状态,准备迈向社会。因此,这一阶段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能力,让学生自行分析思考问题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不可替代。正是因为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变化幅度较大,情感波动范围较广,而情感教育也是必不可少。

三、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是一种独特的人生体验。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情感的教育教学,使得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丰富,感受到不同的情感经历,就是情感教育的成功表现。

上一篇: 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 下一篇: 问题与对策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