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调控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1-29 07:09:17

心理调控论文

心理调控论文篇(1)

一部声乐乐谱,无论它有多么详尽,也都无法确切地体现出人类情感的细微变化和色彩差异。这就需要声乐演唱者的再次创造。这个创造过程必然会包含一定的、内在的心理成分,即心理调控。它直接影响歌唱技术的好坏和歌曲情感的表达。在这里,歌唱过程的心理调控包括对歌唱声音和动作的心理调控,也包括勾画艺术形象时必要的情感表现的心理调控。这时,个人的审美、主观感受和认识都对其心理调控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一、对歌唱声音和演唱动作进行心理调控

声乐演唱的声音、动作都是由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引起的心理反应,再由心理反应来调控人的生理动作,最终完成这一过程的。对声音的调控表现为对音高、音强、音值、音色等的感受能力;对演唱动作的心理调控主要包括对演唱姿势、呼吸动作、咬吐字动作等一系列动作的心理调控。

1、对歌唱声音的调控

对音高的调控主要依赖于个人音准的心理感受。歌唱者并非都对声音的高低有着天生的灵敏度。有的歌唱者视唱和歌唱时音准都不错,但听辨音高时却显得较差,有的相反。还有的学生由于歌唱技术问题也会出现跑调的现象。前两种情况需要歌唱者刻苦训练,提高对音准的感受能力。后者则需要提高歌唱技术能力,多听多练。

声音强弱的调控是建立在较好歌唱技术水平的基础之上的。因为如果是初学者,则对弱音的调控能力就比较差。首先,表现在拍子的强弱调控上。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六拍子等的节拍强弱规律都有不同,这时就要依照作品的节拍对强弱进行心理的调控。再有,每首声乐作品由于所表现的内容不同,有时也会有一些渐强、渐弱、突强、突弱等不同演唱要求,这就更需要歌唱者加强心理调控的能力,准确无误地表现作品。

对音值的调控非常重要。一组音由于有了音值的长短才组成了美妙动人的旋律。有不少声乐学习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拖拍、抢拍、少拍现象,有的与伴奏者配合不到一起。其中绝大部分都源于心理上对音值的调控,“心理节拍”的不准确造成的。准确的“心理节拍”和恰到好处的音值长短会使歌曲显得更加生动形象。

对音色的调控是表现作品艺术形象的重要手段。声乐作品风格多样,同样也就要求歌唱者在一定范围内调整和变化音色。江南水乡的歌曲细腻委婉,演唱时音色就要甜美、秀气;陕北地方的歌曲豪爽大气,音色就应调整为明亮、高亢。同时,表达不同情感时也要及时对音色进行调整,哀求时的音色、悲伤时的音色、愉快时的音色、发怒的音色都应该有所不同。像我国著名的声乐表演艺术家郭兰英就很善于利用不同的音色来再现不同的艺术形象。

歌唱是表现美、传播美的声音艺术。一个歌唱者,无论他(她)的技术多么高超,如果不去重视和表现声音色彩,那么他(她)就是为了炫技而歌唱,其歌声就会缺乏生命力,也不能使观众得到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满足。

2、对歌唱动作的心理调控

首先,歌唱时的站立姿势十分重要,站姿的正确与否对声音的好坏有着很大影响。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美感,更重要的是,错误的站姿会直接影响声音技巧的发挥。如:双肩高耸、头部过仰、下巴紧张、双脚重心偏移等等这些错误的站姿,会使声音出现卡、撑、挤、喉肌过于用力、气息上浮等问题。同样,解决歌唱中某些问题时,脚跟向下使劲可以使气息扎实。歌唱时,对歌唱姿势进行细致的心理调控,避免不正确姿势的出现以影响歌唱时声音的正常发挥。

对演唱时呼吸动作的调控主要是指歌唱时的气息控制。吸气时,腹肌扩张、横膈膜扩张(下降)、腰椎挺立、双肩略向后背并自然下垂;呼气时,腹肌收缩、横膈膜收缩(上升)。吸气与呼气都要在心理的调控下进行。呼吸和演唱是密不可分的,演唱是在保持吸气状态下进行的,没有心理的控制,歌唱时很难保持住腹肌的扩张,口、鼻、喉的打开和横膈膜的扩张,歌唱声音的质量就难以保证。

对歌唱咬、吐字动作的调控也非常重要。歌唱者演唱一首歌,最重要的是要让听众清楚歌曲的意思,即听懂歌词。这样才能准确地表达歌曲的内容、情感、从而感染听众。要有意的对咬、吐字动作进行调控:字头要清晰、宇腹要饱满,字尾要归韵。有的歌唱者将“阳”唱成“昂”;有的由于方言的影响,将“来”唱成“奶”。前者属于字头不明显,后者是字头错误。还有的将“黄”唱成“欢”,未将字归韵。这些错误都可以在心理的调控下避免。有时,咬、吐字的轻重调节还可以直接反映出歌曲的情感色彩。

二、对歌曲的情感表现进行心理的调控

在歌唱过程中,为了刻画出生动的艺术形象,需要借助于心理对情感表现的调控作用。它还与歌唱者个人的审美观、主观感受和认识有密切的关系。

首先是歌唱者对歌曲作品内容和内涵的理解,理解必须是多面的、深入的,这是其基础。然后在心中勾画出逼真的景象或人物形象,这就需要演唱者有丰富的幻想力。了解了作品内涵,有了逼真的幻想,再用精湛的歌唱技能和美妙的音色,将歌声传达给听众,使听众也进入到歌者所营造的情景当中,故而产生共鸣。

这就需要对歌曲的情感表现进行心理的调控。例如我国著名声乐表演艺术家郭兰英在演唱《人说山西好风光》时,“展开想象,调动记忆中自己生活过的家乡和其他去过的地方的印象,心中描绘出一幅幅图景时,……把客观自然的美移到自己的情感中,即景生情、情再具象为景,从而涌现出一个崭新的意象。再通过相应的技巧、手段、把情、景的想象转化为音乐形象并外射出来。”她将歌唱的情感表现建立在景观的幻想之上,“去创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难以形容却动人心弦的情感、意趣、心绪和韵味的美,达到了心灵与自然的契合,从而使观众在情景交融的氛围中去体味,延伸至那更深、更浓重的美。”可见,想象的合理以及丰富程度直接影响着情感表达的尺度。又如郭兰英在演唱歌剧《白毛女》中“哭爹”一段时,她“联想到旧社会贫穷农民卖儿卖女,父母儿女硬被拆散、生死离别的痛苦,内心视像中描绘出一幅悲惨的图景”,在这种联想之下进入角色,赋予角色生动鲜活的情感表现,激发人们心中对喜儿的同情和对地主阶级的憎恨。正如德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汉姆波尔(1885-1955)所说的:“用你的心儿去歌唱”那样,歌唱的情感表现依赖于歌唱者的心理感受,只有先想到才有可能做到对歌曲情感表现的心理调控。

由此可见,心理调控作用于声乐演唱的始终,甚至作用于演唱的准备工作中。歌唱的心理过程和歌唱主体个性特征是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歌唱主体个性特征是歌唱的心理过程形成并发展而来的,而个性特征又调节着心理过程的进行并表现着心理过程。这也正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指导实践的过程。在演唱声乐作品时,只有遵循这一规律,准确地把握和理解歌曲的内涵,才能将作品演绎得更加出色。

参考文献:

1、黄俊兰著《郭兰英的歌唱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12

2、邹长海著《声乐艺术心理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5

心理调控论文篇(2)

一、心理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

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同时也是一门综合的科学,它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音响学等多门学科。声乐艺术通过人的声音以及表演等来表现人的情感,展示人的内心世界。因此,歌唱者的心理状态必然成为其声音状态的重要内在基础。在整个歌唱艺术活动过程中,心理活动都始终贯穿其中,并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马腊费奥迪曾说:“心理学是声乐艺术的真正灵魂。”可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声乐学习,能为声乐学习的实践提供新的理论参考,使声乐理论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因而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声乐学习的重点在于逐步调整、协调人体各发声器官,使发声技能和习惯趋于科学和合理,进而提高人声的艺术表现力。然而,声乐学习并不只是单纯的声乐技巧的学习,同时也是学习者心理活动调控过程的训练。不管是声乐作品的思想内容还是演唱形式,都必须通过演唱者的思想感情来表达。如果没有演唱者充分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因素,再好的演唱技能也难以发挥。所以,歌唱的学习不能仅仅重视练习人体发声器官的机理作用,还必须重视心理因素的作用,重视心理调控能力的训练。

二、声乐初学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声乐是一门感觉的艺术。从心理学上讲,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产生对这些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在声乐学习中,尤其是声乐初学者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本来先天条件不错、歌唱技巧也还可以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正规化训练之后,不仅声乐技巧上进步不大,反而丢失了本来的声音特点,变得好像不会唱歌了。其实这是因为声乐学习中需要“感觉”的方面没把握好,比如:气息、腔体打开、声音位置、歌曲的意境等等,学习者好像抓住了这样就丢了那样,面对老师的指导、提示也无所适从。从心理方面来分析,声乐学生一般会有认识不清楚、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浓、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力不强等几个问题。

1、对声乐认识不清楚

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是学习和研究这个事物的先决条件,学习声乐也是这样。许多学生对声乐的认识有这样的误区,比如:声乐就是简单的唱唱歌、就是唱几个高音、就是把声音唱大、颤音就是颤抖的声音等。这样一些对学习声乐不够重视或者存在严重误区的认识会对声乐的学习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有的声乐初学者喜欢唱高音,只要练声就尽量往高里拔,以牺牲嗓子的代价换来几个没有质量的高音还以为自己在进步。在没有良好气息基础的前提下,盲目喊唱高音是非常危险的,轻则导致声带充血、水肿,重则造成小结、息肉甚至丧失唱歌的能力。有的声乐初学者喜欢模仿一些歌唱家的声音,以为声音唱得越大越好,不顾自己的嗓音条件压着喉头把声音撑得很大,结果造成嗓子疼痛,上高音困难。

2、自信心不足

建立声乐学习的自信心,是声乐学习迈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对声乐学生而言,自信的歌唱尤其重要。一般说来,人的嗓音都比较正常,特别差的只是极个别。在正式学习声乐之前,一般人都不会感到发声的困难,而一旦开始接受正规的歌唱发声训练,就有了声乐老师的种种发声规范,于是许多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以前很好的嗓子仿佛一下子消失了,甚至以前能唱的高音现在唱不上去了,从而丧失了学习声乐的信心。

3、学习兴趣不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声乐的人应该说或多或少地对声乐有些兴趣。但是声乐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效果也时有反复,本来上一次已经掌握的东西下一次却怎么也找不回感觉是常有的事。有的学生一遇到学习困难或者在找不到“感觉”的时候就觉得学起来没什么意思,没有了学习的兴趣。还有一些学生学习目的和方向不明确,片面追求发声技巧,学了几年还是没有在歌唱修养上有多大提高,只是学成了一名“歌匠”,最后终于渐渐失去了兴趣。

4、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征。注意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声乐学生往往急于求成,一开始学习就想注意到这里又注意到那里,既要注意气息又要注意声音位置,既要注意口腔打开又要注意下巴放松,结果却事与愿违,一点都没有注意到,一个方面都没有做好。从生理学的角度讲,声乐学习是一个生理机能不断训练和强化的过程。如果没有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个生理部位去训练,生理机能的增强就得不到巩固,即是声乐学习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5、意志力不强

意志就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自觉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歌唱学习过程的意志则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克服歌唱困难,力争取得较好声乐学习效果的心理过程。声乐学生难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比如:高音总是唱不上去,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进步甚至感觉到退步,或者声乐老师提出的要求总是体会不到或者做不到等等。倘若没有较好的意志力,声乐学习极有可能半道而终。

三、声乐学习中心理问题的调控方法

1、加强对声乐学习理论的认识

声乐是通过人的声音来表达情感的艺术。歌唱的最终目的决不是对歌唱技巧的片面追求,而是通过一定的歌唱技巧来表现音乐的内涵。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歌唱是情感的产物,而艺术是注重形式的,二者的对象完全不同。歌唱是简单的,本质上像是对话,它是实际生活的产物。”所以说学习歌唱应该注意感情的表达和技巧的学习并重,但最重要的是还是表达感情的能力,提高歌唱的修养。诚然,高超的技巧也可以为感情的表达带来一定程度的方便,但是永远不要成为一个只懂得一点歌唱技巧的“歌匠”。2、因人而异,培养兴趣,建立自信心

虽然大部分人都有较好的歌唱条件,但并不是说每个人的嗓子都完全一样,相反有很大的差别。从生理上讲,每个人的声带长短、厚薄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声音的听觉敏感性也有很大的不同。同时,尽管人人都有一副好嗓子(所有婴儿都会大声地啼哭),但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差别,在后天的发育过程中逐渐养成了各自不同的发声习惯,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声音特点。比如:生长在大山的人习惯了大自然的广阔无垠、无拘无束,通常都有着高亢明亮的自然音色;相反地,在城市长大的人往往具有纤细、柔和的特点。所以学习声乐一定要因人而异,不能盲目跟着别人学习,别人唱什么自己就要唱什么,在选择练声曲和歌唱曲时要根据自己的声音特点和喜好,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

声乐学习者要充分相信和开发自己的嗓音潜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嗓音特点的歌曲进行练唱,即使是我们所说的“小歌”(技巧难度较小的歌曲)也要一丝不苟地唱好,不断培养自己的兴趣。要充分认识自己在发声习惯上的优点和不足,尤其是要改正发不好的发声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唱技巧,多把自己演唱得好的作品演唱给别人听,多上正式舞台演唱,以建立自己的演唱自信心。

3、集中学习的注意力

注意有指向性、集中性和选择性的特点。在同一时间内心理活动能指向和集中于少数对象,这些少数对象就能够被清楚地意识到,而其它同时作用的事物,则没有意识到或意识得比较模糊。因此,声乐学生不必也不能把声乐学习所要求的各个方面都做好,要在一定时间内加强对某一方面能力的训练并加以巩固。比如气息训练,初学时就要训练较长一段时间,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事倍功半。

学习声乐中的注意也要保持一个合适的度。教学实践中发现,当老师提出学生的某个发声器官不正确时,一些声乐学习者过分地注意这一器官,反而使用该器官因紧张而不能正常工作,影响歌唱的发声。

4、坚定信念,增强意志力

歌唱是肌肉、意志、生理与心理的协调运动,人的意志正是使口、唇、舌、齿、咽、腭、肺以及全身各个部位协调运动,于是产生美妙的声音。歌唱意志行动自始自终表现在歌唱与发声的全过程,只要有歌唱或发声,就会有意志伴随。意志是声乐学习者的心理动力,即是意识的能动性、积极性的表现。人的意志力是他不同于其它人的个性特征。

一个声乐学习者即使有多么好的声音条件,也会在成长的过程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如果没有较强的意志力,那么一定会在学习声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所以,声乐学习者必须要坚定信念,克服学习过程的种种困难,才能用自己的声音表达情感,感动听众,成为一名优秀的歌唱人才。

参考文献

[1]曹日昌.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2]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3][美]JohnBohn.认知心理学[M].黄希庭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心理调控论文篇(3)

声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同时也是一门综合的科学,它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音响学等多门学科。声乐艺术通过人的声音以及表演等来表现人的情感,展示人的内心世界。因此,歌唱者的心理状态必然成为其声音状态的重要内在基础。在整个歌唱艺术活动过程中,心理活动都始终贯穿其中,并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马腊费奥迪曾说:“心理学是声乐艺术的真正灵魂。”可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声乐学习,能为声乐学习的实践提供新的理论参考,使声乐理论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因而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声乐学习的重点在于逐步调整、协调人体各发声器官,使发声技能和习惯趋于科学和合理,进而提高人声的艺术表现力。然而,声乐学习并不只是单纯的声乐技巧的学习,同时也是学习者心理活动调控过程的训练。不管是声乐作品的思想内容还是演唱形式,都必须通过演唱者的思想感情来表达。如果没有演唱者充分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因素,再好的演唱技能也难以发挥。所以,歌唱的学习不能仅仅重视练习人体发声器官的机理作用,还必须重视心理因素的作用,重视心理调控能力的训练。

二、声乐初学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声乐是一门感觉的艺术。从心理学上讲,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产生对这些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在声乐学习中,尤其是声乐初学者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本来先天条件不错、歌唱技巧也还可以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正规化训练之后,不仅声乐技巧上进步不大,反而丢失了本来的声音特点,变得好像不会唱歌了。其实这是因为声乐学习中需要“感觉”的方面没把握好,比如:气息、腔体打开、声音位置、歌曲的意境等等,学习者好像抓住了这样就丢了那样,面对老师的指导、提示也无所适从。从心理方面来分析,声乐学生一般会有认识不清楚、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浓、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力不强等几个问题。

1、对声乐认识不清楚

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是学习和研究这个事物的先决条件,学习声乐也是这样。许多学生对声乐的认识有这样的误区,比如:声乐就是简单的唱唱歌、就是唱几个高音、就是把声音唱大、颤音就是颤抖的声音等。这样一些对学习声乐不够重视或者存在严重误区的认识会对声乐的学习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有的声乐初学者喜欢唱高音,只要练声就尽量往高里拔,以牺牲嗓子的代价换来几个没有质量的高音还以为自己在进步。在没有良好气息基础的前提下,盲目喊唱高音是非常危险的,轻则导致声带充血、水肿,重则造成小结、息肉甚至丧失唱歌的能力。有的声乐初学者喜欢模仿一些歌唱家的声音,以为声音唱得越大越好,不顾自己的嗓音条件压着喉头把声音撑得很大,结果造成嗓子疼痛,上高音困难。

2、自信心不足

建立声乐学习的自信心,是声乐学习迈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对声乐学生而言,自信的歌唱尤其重要。一般说来,人的嗓音都比较正常,特别差的只是极个别。在正式学习声乐之前,一般人都不会感到发声的困难,而一旦开始接受正规的歌唱发声训练,就有了声乐老师的种种发声规范,于是许多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以前很好的嗓子仿佛一下子消失了,甚至以前能唱的高音现在唱不上去了,从而丧失了学习声乐的信心。

3、学习兴趣不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声乐的人应该说或多或少地对声乐有些兴趣。但是声乐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效果也时有反复,本来上一次已经掌握的东西下一次却怎么也找不回感觉是常有的事。有的学生一遇到学习困难或者在找不到“感觉”的时候就觉得学起来没什么意思,没有了学习的兴趣。还有一些学生学习目的和方向不明确,片面追求发声技巧,学了几年还是没有在歌唱修养上有多大提高,只是学成了一名“歌匠”,最后终于渐渐失去了兴趣。

4、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征。注意在声乐学习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声乐学生往往急于求成,一开始学习就想注意到这里又注意到那里,既要注意气息又要注意声音位置,既要注意口腔打开又要注意下巴放松,结果却事与愿违,一点都没有注意到,一个方面都没有做好。从生理学的角度讲,声乐学习是一个生理机能不断训练和强化的过程。如果没有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个生理部位去训练,生理机能的增强就得不到巩固,即是声乐学习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5、意志力不强

意志就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自觉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歌唱学习过程的意志则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克服歌唱困难,力争取得较好声乐学习效果的心理过程。声乐学生难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比如:高音总是唱不上去,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进步甚至感觉到退步,或者声乐老师提出的要求总是体会不到或者做不到等等。倘若没有较好的意志力,声乐学习极有可能半道而终。

三、声乐学习中心理问题的调控方法

1、加强对声乐学习理论的认识

声乐是通过人的声音来表达情感的艺术。歌唱的最终目的决不是对歌唱技巧的片面追求,而是通过一定的歌唱技巧来表现音乐的内涵。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歌唱是情感的产物,而艺术是注重形式的,二者的对象完全不同。歌唱是简单的,本质上像是对话,它是实际生活的产物。”所以说学习歌唱应该注意感情的表达和技巧的学习并重,但最重要的是还是表达感情的能力,提高歌唱的修养。诚然,高超的技巧也可以为感情的表达带来一定程度的方便,但是永远不要成为一个只懂得一点歌唱技巧的“歌匠”。

2、因人而异,培养兴趣,建立自信心

虽然大部分人都有较好的歌唱条件,但并不是说每个人的嗓子都完全一样,相反有很大的差别。从生理上讲,每个人的声带长短、厚薄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声音的听觉敏感性也有很大的不同。同时,尽管人人都有一副好嗓子(所有婴儿都会大声地啼哭),但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差别,在后天的发育过程中逐渐养成了各自不同的发声习惯,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声音特点。比如:生长在大山的人习惯了大自然的广阔无垠、无拘无束,通常都有着高亢明亮的自然音色;相反地,在城市长大的人往往具有纤细、柔和的特点。所以学习声乐一定要因人而异,不能盲目跟着别人学习,别人唱什么自己就要唱什么,在选择练声曲和歌唱曲时要根据自己的声音特点和喜好,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

声乐学习者要充分相信和开发自己的嗓音潜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嗓音特点的歌曲进行练唱,即使是我们所说的“小歌”(技巧难度较小的歌曲)也要一丝不苟地唱好,不断培养自己的兴趣。要充分认识自己在发声习惯上的优点和不足,尤其是要改正发不好的发声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唱技巧,多把自己演唱得好的作品演唱给别人听,多上正式舞台演唱,以建立自己的演唱自信心。

3、集中学习的注意力

注意有指向性、集中性和选择性的特点。在同一时间内心理活动能指向和集中于少数对象,这些少数对象就能够被清楚地意识到,而其它同时作用的事物,则没有意识到或意识得比较模糊。因此,声乐学生不必也不能把声乐学习所要求的各个方面都做好,要在一定时间内加强对某一方面能力的训练并加以巩固。比如气息训练,初学时就要训练较长一段时间,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事倍功半。

学习声乐中的注意也要保持一个合适的度。教学实践中发现,当老师提出学生的某个发声器官不正确时,一些声乐学习者过分地注意这一器官,反而使用该器官因紧张而不能正常工作,影响歌唱的发声。

心理调控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4-0192-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4.122

在中小学进行相应的管理过程之中,不能仅仅从制度的角度上进行规范,而忽视了对于心理方面的调控。下面,笔者就对心理调控应用于中小学管理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探究,然后提出心理调控在中小学管理工作中有效应用的具体措施,以此促进师生关系的进一步改进,提升中小学校的综合管理能力与管理质量。

一、 心理调控在应用于中小学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中小学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之中,所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度注重制度的规范性以及工作的流程化,忽略了对于人力资源的心理调控工作。不能够树立正确的心理调控意识,就无法合理利用心理调控手段去进行管理。因为中小学管理工作离不开对于中小学生以及广大教职员工心理特点的了解与掌握。所以,目前中小学的管理还无法针对其相应的思想状态进行相应的心理调节工作。既想要让教职员工高效地进行相应的工作,但是又缺乏科学合理的手段。也是目前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另外,在心理调控应用的过程之中,不能够实现调控对象的广泛性以及普及型,不能够有效地将对学生的心理调控与对教职人员的心理调控有机结合起来,在管理工作之中分割了二者的关系,以至于为管理工作的落实增添了相应的阻碍。这些都是目前心理调控方法应用于中小学管理工作之中所存在的主要的问题。中小学需要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之上,针对目前心理调控手段进行相应的转变与改进,从而促进中小学管理工作的发展与改进。

二、实现心理调控在中小学管理中有效应用的具体措施

(一)丰富心理调控手段,明确心理调控目标

首先想要实现心理调控就需要从根本上利用多样化的心理服务手段。在心理调控目标上,我们也需要明确两大调控主体,其一是中小学学生,其二是教职员工。我们必须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着手,将中小学学生的心理调控与教职员工的心理调控有机结合起来。对于中小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调控,主要利用课上教学的心理教育思想渗透及课下心理调控活动等方法实现的。课堂教学之中要对中小学生进行积极思想等渗透,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学习积极性。课下也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可以根据学生心理实际问题与实际状况有针对性进行心理辅导,也可以扩展相应的团体活动,比如社会实践、班级主体会议活动以及心理专题教育讲解等。以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多方面促进对于中小学生心理调控工作的落实。

对于教职员工同样也应该予以重视,可以通过为每一名教职员工建立心理评估档案的方式,定期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测评。重视起学校的教师这一重要资源的合理利用,优化对于教职员工的管理模式。只有从根本上将中小学生的心理调控与教职员工的心理调控结合起来,通过丰富的心理调控手段以及心理调控目标的明确,最大限度上实现心理调控工作的落实,改善师生关系,促进中小学管理工作的进行。

(二)建立完善的沟通与交流机制

心理调控工作的核心手段就是沟通与交流,而且这个沟通交流不是仅限于学校内部师生之间,同时也是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更是学校与各个学生家庭之间。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教育环境。因为中小学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段,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监测与调控对于其一生而言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首先学校要与家庭建立良好的联动机制,打造优秀的沟通交流环境,在学校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动态与思想行为进行严密地观察,加强引导的行为、落实引导工作。

同时也要跟家长建立良好的交流模式,家长在家庭中也要以身作则,为学生们打造优良的教育环境,从而实现心理调控工作的多方面实现。另外,在教师的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心理调控工作进行过程之中,建立完善的沟通与交流机制有助于及时了解教师的需求,根据学校的实际发展状况,为教职员工尽可能构建一个完善的工作环境。

(三)完善心理调控工作的理论体系

在实现心理调控工作的落实中,不能仅仅依靠工作经验去进行相应的心理调控工作,同时还要理论体系的指导。以完善的心理调控工作的理论体系去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与进步。比如在对教师进行心理调控的过程之中,除了要分析教师个人发展实际状况之外,还要遵循一定的心理规律。教师之间要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学校领导对于教师的良好的工作表现要及时给予相应的认同。这也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认同心理中所要注重的一点,能够促进教师个人价值实现的体验。同时也要注重教师的平衡环境心理、激励心理以及对于内化教师的挫折心理等,完善教师的社会形象与社会意识。

一个完善的心理调控理论体系,一定要从多方面去对调控目标进行分析与理解,强化教师的责任感与集体意识,强化心理意识的同时伴随着物质手段的变化,以表扬与批评等相应的手段促进教师思想的转变,促进学校行政管理上的发展。

三、结语

在心理调控工作进行过程之中,我们要在明确其中小学管理工作基本特点的基础之上,针对目前心理调控工作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心理调控在中小学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心理调控在中小学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完善心理调控工作的理论体系等多种手段,进一步提升心理调控在中小学管理过程之中有效性的应用。这样,学校才能够更好更快地实现发展目标,促进社会效益提升与学校精神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姜丽.心理调控在中小学管理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7):8.

[2] 尹志华,邓三英,汪晓赞.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过程中评价者的心理障碍及其调控策略[J].体育科研,2010(2):95-98.

心理调控论文篇(5)

图1 PI控制趋势图

1.组合式空调机组温度控制的常用算法包括:

(1) 传统PID控制方法

传统PID控制算法对于绝大部分被控对象可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1-2],采用改进的PID算法或者将PID算法与其它算法结合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控制质量。为了克服温度系统的时间滞后问题,常采用串级PID控制。但是如果采用常规PID控制,则很容易造成大的超调、转折点难以平滑过度等问题,尤其在动态过程,存在振荡和精度低的缺点。在实际操作中为了防止大的超调,往往在进行人工的干预,无形中加重了劳动强度。

(2) 模糊控制

模糊控制的核心是模拟人的思维方式对一些无法得到精确数学模型的被控对象设计模糊控制器,通过建立输入、输出模糊集及模糊规则来实现有效的控制。模糊控制可以不需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即可实现较好的控制。因此, 提炼和恰当地表达这些经验, 将其与常规的控制理论互补地有机结合起来, 可以有效地提高聚合反应过程的控制水平。它高度的仿人智能特性、不依赖精确数学模型的特点, 是解决组合式空调机组温度控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同时,模糊控制也存在着控制精度不高的弊端,对此国内外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出现了多种组合控制理论,其中变论域模糊控制是一种高精度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它通过选取合适的论域伸缩因子,以论域之变应误差之变,使实际的控制规则大幅度增加,越接近期望控制点,控制器的档级越小。无论在动态性能方面,还是在稳态性能方面,变论域模糊控制器的控制性能相对于一般模糊控制器均获得了较大的提高。在控制精度方面,它的优势尤其突出,能够有效地克服一般模糊控制器档级有限和缺少积分环节的缺陷。

本文针对甘肃会展中心组合空调机组运行中对温度控制出现的实际问题,在原有的控制系统基础上采用了适于本套设备的双输入单输出的潜遗传变论域模糊控制算法,选取收缩因子的形式和参数,对展区的温度控制取得较好的效果。。2.展览中心楼宇自控系统结构

展览中心楼宇自控系统采取分散控制、集中监视、管理,实现一体化控制、监测和管理,整套系统由现场执行器、传感器,TCP/IP网络服务器,XL8000系列控制器等硬件构成,利用CP-IPC,CP-EXPIO,CP-SPC实现各空调机组数据采集处理;利用服务器上运行的EBI Station实现过程监控和操作管理,参数优化等。楼宇自控系统结构图如图2。

图2 楼宇自控结构图

3.组合空调机组控制方案

展览中心空调机组采用2管制,在母管设置冬夏转换阀。管理计算机监视送、排风机手自动状态,运行状态,故障,频率反馈,控制送、排风启停,调节送、排风机转速,调节阀开度,控制原理如图3。管理计算机设置冬夏转换模式和时间程序设置,可以实现空调机组按计划自动启停,大大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机组运行前,开启新风、排风阀,启动送、排风机,空调系统采用定压控制,通过测量送风风道静压,调节变频器转速,使送风压力保持恒定。冬季时,当盘管上的低温断路器报警时,风阀、风机自动关闭,水阀全开,进入冬季保护模式。展区温度控制以夏季模式为例,测量回风温度,与设定值比较,控制盘管水阀开度大小,调节室内温度。

图3 组合空调控制原理图

传统的模糊控制具有适应范围广,不依赖于对象的数学模型,鲁棒性好,对被控对象特性变化不敏感,算法简单的特点,特别适合于非线性系统的控制,本文采用潜遗传变论域模糊算法具有易于理解,结构简单,计算量小的特点,在保证原有规则不变的基础上,通过论域缩放,既保证了在全局上的快速性,又保证局部上规则的密集性,使得控制器在保留原有的动态特性的基础上,稳态特性也有大幅的提高。控制系统方框图如图4所示

图4变论域模糊控制方框图

4.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1) 输入输出量的选择

模糊控制器从输入变量的维数划分,可分为一维、二维和多维,维数越多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越好,但对硬件的要求越高,实现起来越复杂。本文采用较为常见的二维双输入单输出模糊控制器,,以室温的偏差,和偏差的导数作为输入量。室温的偏差定义为,控制输出采用增量方式,实现的方式如下:

这里、为n时刻采样的精确值,为n时刻设定值、室温的测量值和控制器的输出。T为采样周期。

(2) 模糊化

由于变论域模糊控制器采用了论域收缩的思想,不需要过多的规则,隶属度函数的形状也不再重要。由实验可知室温偏差的变化范围为[-1,1],偏差的导数变化范围为[-0.2,0.2],输出的变化范围为[-1,1]。定义了{NB,NS,ZE,PS,PB}五个模糊集合,故=2,=10,=0.5。为了简化运算,采用三角形隶属度函数,作如图5的初始划分。

图 5 模糊论域及模糊划分

(3) 模糊规则建立

模糊控制规则是操作者实践经验和手动控制策略的总结,由若干条模糊条件语句构成的。恰当的控制规则可以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对于双输入单输出系统,其语言形式为:ifandthen ,二维的模糊控制规则如下:

R1:ifandthen

R2:ifandthen

Rn:ifandthen

本文采用经验归纳法设计模糊控制规则,再结合现场调试经验作局部调整[3],得到控制规则表1

表1控制规则表

(4) 伸缩因子的确定

伸缩因子需要满足对偶性、保零性、单调性、协调性和正规性,同时希望当偏差较大时控制器保持快速性,伸缩因子的变化应比较小;当误差较小时控制器有良好的精度,这就要使得伸缩因子变化较慢。常见的伸缩因子的形式有如下两种[4]:

对于双输入单输出系统,伸缩因子的形式为,由于选取偏差和偏差的导数作为输出,考虑到误差变化率依赖于误差,即y与x己经有某种内在关系,故可以简单的取作,因此输入输出的论域伸缩可简化为用一个伸缩因子实现。本文选择作为伸缩因子,参数t的选择主要考虑被控对象的特点,t对不同对象的控制系统性能影响的规律,尚没有一个准确的概括,主要以仿真实验的方式得到。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伸缩因子参数取值在系统进入稳态之后,伸缩因子参数的取值对控制器稳态控制精度影响不大,但对系统的动态性能影响却非常大,有可能造成系统反应缓慢或者震荡[5]。通过实验可以看出,伸缩因子对系统的作用不是综合的,在加快论域收缩的同时,控制器输出的迭代过程变慢了。需要针对特定系统,做出适当的调增。

5.应用效果分析

对展览中心组合空调系统变论域模糊控制器设计参数如下:系统采样时间T=10s,其中输入输出的收缩因子均取,t=0.8,控制趋势图如图6,设定值为21℃,室温29℃,室外温度35℃,冷水供水温度7℃,在夏季模式下,空调机组运行后,室温下降迅速,且无明显超调,波动较小。同时经过多次试验,空调机组在不同工况下,均能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

图6 控制趋势图

由此可见变论域模糊控制器,在保留了传统模糊控制器依赖于对象的数学模型,鲁棒性好,对被控对象特性变化不敏感的优点,通过伸缩因子收缩论域,使实际的控制规则大幅度增加,提高了控制器的稳态性能,在甘肃会战中心组合空调系统温度控制的应用中,控制效果明显。

Xiang C,Nguyen L A.Control of unstable processes with dead time by PID controller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rol and Automation. Budapest Hongrie,2005:703

张永辉,邵诚,崔波.铝粉雾化炉铝液温度模糊-PID复合控制.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6, 46 (4):572-575.

李擎,陈占英等一种新的模糊遗传算法.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1,23(l):85-89

心理调控论文篇(6)

究其原因,应该来说是多方面的,现在独生子女多,在家娇宠,惟我独尊,见识广泛,法律知识丰富,法律意识增强,加上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初步阶段,导致学生心理的复杂多样,也给老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处理不好,不仅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还能造成师生关系紧张,教师如果控制不好情绪,一时冲动,带来严重的后果都是有可能的。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我的亲身实践,谈谈一些做法。

教师的课堂调控艺术,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境,迅速、敏捷、正确的做出判断,恰到好处地处理,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教学境界的能力。实质上它是教师的一种特殊的智力定向能力,也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教学经验的升华。

从教学科学理论来看,具备良好的课堂调控能力,是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师的优化课堂教学提出的一种基本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作为认识发展的主体,他们的阅读、写作、认知等主观因素,存在着种种差异,而这些差异又是不断在变化的。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课堂调控能力,才能根据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断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营造相应的教学氛围,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从教学实践看,课堂调控能力是语文教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形式下,尤其应该具备的一种心理品质和教育能力。因为新课程的语言教学和其它学科相比,更具有随意性、相对性和双重性等特点。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课堂调控能力,才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面对突然意外事件有所准备。

从学科特点看,语文学科具有鲜明的文学性,这种性质决定了学生课堂上的思维方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较多的运用形象思维,这种思维比较活跃,具有较大的情感性、形象性和创造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向老师提出一些新奇的问题。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调控能力,才能在复杂的教学情景中做出正确的抉择:哪些问题是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哪些问题是学生求知欲的反映,哪些问题是学生“故意捣乱”等及时的做出判断,妥善处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从美学观点看,调控能力是构成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因素。语文教材是百花园,教材中的自然美、生活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因素,为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等方面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而学生的审美观是不尽相同的,他们对同一类美的事物,往往会有不同见解。因此,教师在创造教学美的教学过程中,只有根据学生不同的审美理想,机动灵活的运用调控艺术,才能使教学具有充分的美感作用,从而领略到教师那闪光的智慧和巧妙的教育艺术,这样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由此看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和发挥课堂调控艺术,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从实践运用上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那么,中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和运用教学调控艺术呢?

1.应积累丰富的经验、掌握系统的教学理论

语文教师的调控艺术,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而获得的一种驾驭教学的特有的能力。教师只有在长期的教学时间中,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有关教育理论,才能在处理偶发事件时,从各种智慧经验中提取有关信息,经过加工创造而转化为教学调控艺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教学过程中成功的发挥调控艺术的教师,他们能迅速透过学生的外部情态推测他们的内心活动,察果窥因,抓住时机,及时实施对策,从而使学生心悦诚服的按照老师所希望的去做。如上海市的特级教师袁溶上语文课时,有一位同学默写生字时,无意中看到了临桌同学本子上不会默写的字,他开始写在自己本子上,但最后还是自觉地把它擦掉了。这一细小的动作被袁老师发现了,他当即表扬了这位同学,并不失时机地对同学说: “列宁说‘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首先要做一个诚实的人’。”以至许多年以后,当这个学生见到袁老师时,还念念不忘地说:“从那以后做个诚实的人就成了我生活的准则,而且坚守一辈子。”由此可见,袁老师的教学调控艺术来之于他敏锐的观察力,他从学生点滴的言行中开拓了教学的内容和因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应控制情绪,具有较强的自制力

语文教学中的“意外事件”往往多于其它学科,这是由语文学科的内容、特点等因素决定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过程中,无论对待怎样的“意外事件”,都应控制自己的情绪,加强自制力,从而使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能在一种健康的氛围中得以解决。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言行,是衡量其调控艺术的标准。那些具有良好教学调控艺术的教师,都具有较强的自制力。

3.应正面教育,因势利导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良好的课堂教学调控艺术的作用,应坚持正面教育,因势利导。这就要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既不能失去教者风度,也不能放过教育时机,应当运用自己的调控艺术,配上娴熟的语言功夫,有的放矢,春风化雨,使坏事变成好事,从而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心理调控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811.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7-0121-04

Research on the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Training Process of Elite Athletes in the Year of Olympic Games

XIE Yun1, QIAO Ping-jun2

(1.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Tianjin 300381,China;2.P.E.Dept.,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7,Henan China)

Abstract:Adopting the method of documentation, interview, case study, logistic analysis and comparing analysis and with two fundamental theories of sport training process and training control, the paper gives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regulation of the training process of the high-level athletes in the national team for the Olympic Games in the year of the Olympics. The resear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ix aspects.1) The features of the athletes, namely, the feature of tactics, physical capacity, intelligence, character, competing ability, advantages and weakness. 2)Training load regulation.3)Training method and measures.4) The training and regulation on the tactics and strategies.5)Physical andbiochemistry regulation.6)Psychological training and regulation.According tosix control processe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the paper researches the pre-games training process control on the high-level athletes in the national teamsfor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in 2008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to the national team for the London Olympics.

Key words: elite athlete; the year of Olympic Games; sport training process; regulation and control

投稿日期:2010-04-02

作者简介:谢云,讲师,博士,研究方向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

高水平运动员年度训练过程的调控研究历来为专家和学者所重视。对运动训练过程进行科学的调控,是教练员进行科学训练,取得理想训练效益,提高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前提。不同项目的高水平运动员,由于大赛任务的年度安排,对运动员的训练过程的规划和调整控制也有所不同。而在奥运年度的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训练过程(包括期间的比赛)更有其特殊性和重要性,对它的调控进行系统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也为我国奥运会的备战策略制定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国内外参加奥运会的部分优秀高水平运动员。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系统查阅近五年有关高水平运动员奥运会年度和非奥运会年度的运动训练过程调控的研究文献。文献主要来源于各种书籍、中英文电子数据库、国家图书馆、国家体育总局以及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的原文库等。

1.2.2 访谈法 运用结构、半结构以及无结构访谈法对部分奥运项目的国家队主教练和优秀运动员进行访谈,获取高水平运动员在奥运会备战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同时也对其他非奥运会年度选手的运动训练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分析,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3 案例分析法 通过具体实例佐证研究假设,使理论由具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象。

1.2.4 逻辑推理法 通过运用类比、演绎、归纳、分析、推理等逻辑学方法,结合多学科理论,对所获取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以得到正确的结论。

2 结果与分析

2.1 奥运年度的时间的概定 依据本研究的需要把奥运年度的时间确定为次年的11月初到奥运会比赛结束10个月左右的时间。如:雅典奥运会奥运年度就是2003年11月初~2004年8月底,北京奥运会奥运年度就是2007年11月初~2008年8月底,其他依此类推。

2.2 两个基本理论的阐述

2.2.1 运动训练过程论 任何形式的训练活动,都发生在一定时间区域内的,运动训练活动总是与时间的推移、阶段的传递密切地联系在一起。通过训练实践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必须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特性,准确地分析训练过程的结构,科学地组织训练过程的实施,从而有效地对训练过程进行控制。田麦久(1988)把运动训练过程看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剔除其中的干扰因子,系统进行质化,其理论具有高度的系统化,更高的逻辑性和普遍性;完整的运动训练过程包括运动员起始状态的诊断、训练目标的建立、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活动的实施、训练过程中的检查评定、训练目标的实现等六个基本环节。运动训练的过程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适应性和劣变性、集群性和个体性、多变性和可控性等四对重要特性。

2.2.2 运动训练控制论 “控制论”一词Cybernetics,来自希腊语,原意为“掌舵术”,有调节、操纵、管理、指挥、监督等多方面的涵义。控制论把物质运动看作是一个自动控制系统,整个控制过程就是一个信息流通的过程,控制是通过信息的传输、变换、加工、处理来实现的。反馈是控制论的核心环节,对系统的控制和稳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生物体保持自身的动态平稳,或是机器维持自身功能的稳定,都要通过反馈机制来实现的,使系统尽可能地自动按照预定的程序运行。

60年代中期人们开始对控制论在体育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和研究,认识到要想取得运动训练效益的最大化,必须对运动训练系统的各因素尤其是运动训练行为的对象及其变化施以有效的控制,以保证其朝着预定的方向运行,实现预期的目标,运动训练控制理论应运而生。人们把运动训练过程看作一个复杂的系统,运用从训练过程中所采集的大量信息,对训练过程、对象及竞技能力发展等实施着程度不同的反馈、控制与调节。大量的运动训练实践表明,这种控制是可行的并且是有必要的,已经对提高运动训练的实效性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2.3 奥运年度高水平运动员运动训练调控基本模式 奥运会高水平运动员一般具有如下的特征:1)运动技术高度娴熟、训练思维高度模式化;2)伤病积累的不可避免性;3)部分技术风格、训练风格高度个性化;4)训练动机的下降性;5)高度的自察性和主动性。

在奥运会备战过程中,除了对运动员的起始现实状态进行诊断,确定训练和比赛指标、制定详尽的训练计划以外,教练员和运动员还必须在执行训练计划的过程中对计划实施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自察、评定和训练监测。通过这些程序获得大量的运动训练的反馈信息,及时对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做出正确的诊断,予以修正和调节,使整个运动训练的发展能够尽可能地最接近竞技状态转移的最佳通路(图2)。

2.4 奥运备战高水平运动员运动训练过程调控基本程序及内容

2.4.1 奥运备战高水平运动训练调控基本程序 奥运会高水平运动员备战训练过程有所不同,但在训练调控方面还是有规律可寻,要遵循以下基本程序(图3)。

2.4.2 奥运备战高水平运动训练调控基本内容 高水平运动员奥运会备战的训练调控过程主要包括六个部分内容(图4),每一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教练员可以根据运动员情况进行微调,只是内容安排的比重不同而已。

2.4.2.1 运动员个性化特征诊断 运动训练的个性化诊断是奥运备战训练过程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制定和调整训练计划及确定训练目标的重要依据,尤其对运动员起始状态诊断的环节具有重大意义。高水平运动员个性特征的诊断内容主要包括竞技能力特征、个性特征、比赛能力特征以及自身的优势和弱势等。以下是对射击优秀运动员的个性特征诊断(表1,表2)。

表1 张娟娟个性特征诊断

表2 钱佳灵个性化特征诊断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射箭项目金牌零的突破,不是偶然的,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重点运动员和主要对手的个性特征及其技战术运用进行分析,做到“知己知彼”。训练过程中加强训练的针对性,思路清晰、对策合理,训练计划操作性强,科学性高,从而达到预期的参赛效果。

2.4.2.2 训练负荷的调控 训练过程中,对运动员施加适宜负荷并产生适应性,是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基本手段之一。对于奥运会参赛选手而言,多年大负荷的训练和比赛,已近个人生理极限,因而想增加负荷打破已有的内平衡,获得新的适应来提高运动成绩必须经过检测,科学安排负荷内容。否则会使运动员产生过度疲劳,导致伤病积累,机体发生劣变。即使运动员竞技状态较佳,也要根据项目的特征和训练规律,依据前期的平均负荷量,适宜增加负荷。因此,备战过程中要研究运动员负荷安排变化,为备战期间的负荷控制做严格的规划。另外,在训练控制过程负荷安排中,教练组应该遵循适宜负荷、交替安排、区别对待、科学规划、完整实施以及及时调整等六个基本原则。

2.4.2.3 训练方法和手段上的调控 训练方法和手段的有效调控,对于奥运年度高水平运动员备战至关重要,维持运动员的技术稳定,负荷的合理性有较大的帮助,可使运动员保持良好的已形成的竞技状态。

俄罗斯女子链球运动员库泽考娃多次创造女子链球的世界记录,奥运年度没有在运动负荷上不断增大,而对其方法和手段进行改进与控制(表3)。

表3 库泽考娃奥运年度训练方法和手段的调控

在2008年女子链球备战奥运的过程中,为了使张文秀的运动成绩有较大的突破,教练组对训练方法和手段进行科学的调控。根据张文秀的具体情况,在最大力量训练方面减少了上肢练习手段,改变抓举的形式为“抛”式抓举,这样使训练方法更接近专项技术的要求;下肢力量训练增加了单腿蹲,提高运动员下肢承受能力;最大力量训练的安排根据运动员现实状况,采用一定强度的重复训练法,既保证力量素质水平的提高,同时不影响动作速度的发挥;最后采用减轻链球重量提高动作速度的方法,增强运动员神经系统对刺激的灵活性和肌肉快速收缩能力,提高神经―肌肉协同用力的能力(表4)。

表4 张文秀训练方法和手段的比较

通过对张文秀训练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和调控,加强了练习的针对性,促进力量的增长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

2.4.2.4 训练的技战术调控 技战术训练水平对于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和取得满意的比赛成绩至关重要。对于奥运会高水平运动员而言,多年的系统训练使得技战术运用非常娴熟,训练控制应该完善技术细节,强化个性化的独特技战术,突出个性化风格。

前苏联功勋教练员彼得罗夫斯基对短距离选手训练调控过程是运动训练过程实施有效控制的成功范例。他以世界优秀运动员为原型,建立百米10 s成绩的模式(表5),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表6),夺得了第二十届奥运会100 m金牌。

表5 鲍尔佐夫100 m(10±0.1 s)分段技术模式

从表8中,可以发现张文秀的双脚支撑的时间明显小于国外运动员,双脚加速阶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张文秀双脚加速时在80°左右,右脚就离开地面,而米安科娃、莫雷诺等世界优秀运动员双脚加速时可以达到90°甚至达到100~110°右脚才离开地面。为了改进张文秀技术方面的问题,制定了多种训练手段,提高下肢和腰腹力量,采用胶带作为辅助手段对踝关节、大腿内外侧肌肉、胯部及腹背力量进行了强化训练。经过训练调控,旋转过程中身体重心和身体姿态保持较好,旋转节奏和旋转半径有了明显的改善。

2.4.2.5 训练的生理生化调控 生理生化指标是运动员肌体反应即运动项目内在特征的体现,而技术和外在的负荷是运动员肌体进行运动训练外在机制的反应即运动项目外在特征的表现。运动训练的目的是要达到运动项目的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的高度统一,从而取得满意的比赛成绩。

表6 鲍尔佐夫100 m(10±0.1)s主要训练指标模式

立定三级跳远4×100 m变速节奏平均速度/m・s-10.382.63.6-3.76.4-6.52355.0-5.111.7599010.5表7 鲍尔佐夫(1968年)竞速能力检查评定结果

以表5~7引自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过程》,1988。

表8 张文秀与国外选手用时参数比较

国家击剑队为了备战2008年奥运会,对重点运动员进行生理生化监控,与世界优秀选手对比,确定负荷及技术指标,为备战奥运科学化训练提供了重要依据(表9~11)。

表9 2008奥运重点运动员最大摄氧量的测定结果(x±Sd)

注:*,表示同性别间内比较p

表10 08奥运重点运动员WAnT无氧功率的测定结果(x±Sd)

表11 WAnT测定后运动员血乳酸(mmol/L)测定结果(x±Sd)

对三个剑种重点击剑运动员V・O2max进行测量,发现男花高于男佩和男重;女花和女重显著高于女佩。我国男运动员V・O2max水平显著低于瑞典运动员,而高于美国运动员。如从运动员体能恢复角度看,我国选手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击剑的三个剑种中,佩剑节奏最快,其次为花剑和重剑,对运动员的无氧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尽管如此,作为击剑运动员的一般身体素质,良好的有氧能力仍有利于运动员代谢产物的清除和体力的恢复,因此也为体能训练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正确的导向。

击剑运动对运动员下肢的爆发力和速度耐力有非常高的要求,而WAnT 不但可以测定下肢肌肉的非乳酸性无氧能力,而且还可反映肌肉的无氧耐力。表11显示我国女子优秀击剑运动员WAnT 峰功率和平均功率显著均高于国外运动员。三个剑种男女运动员组间比较,男运动员中,峰功率男佩显著高于男重和男花组;平均功率大小依次为男佩、男花和男重;功率衰减率分别为男佩、男重和男花。显然,男佩运动员峰功率和功率衰减率最高。女运动员中,峰功率并无显著差别,平均功率女花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功率衰减率女佩最高。反映出男子组中,男佩有着最好的ATP-CP 供能能力,但糖酵解的持续供能能力要略低于男花运动员,而男重运动员与其他组别比较无显著特征。在女子组中,三个剑种ATP-CP 系统供能能力无显著差别,而女花运动员糖酵解持续供能能力最强,女佩运动员保持高速糖酵解持续供能能力较弱。

对监控数据进行科学地分析,确定训练对策并贯穿于整个击剑备战训练过程中,中国击剑队重点运动员在备战过程中专项能力都得到提高, 08奥运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4.2.6 训练的心理调控 当今信息化时代,训练方法手段普及化,竞技成绩的极值化,心理素质尤为重要。由于项目不同,其对心理素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其训练方法也有所区别。但心理训练应该持久不懈,做到有备无患。

例如在击剑运动员心理训练中,对重点运动员可能产生或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1)应变差,主变少;2)盲目逼攻,假主动;3)咬不住,打情绪;4)压力重重,功亏一篑;5)动机弱,训练不主动。利用心理诊断系统对运动员的决策能力、操作思维、神经类型和竞赛策略进行测试,同时还对运动员的注意类型、目标设置和比赛心理自我评价做了全面调查,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重点运动员心理技术档案。完成了运动员的心理诊断后,根据国家队的实际情况制定重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计划:1)运动决策能力的训练过程。2)表象预测训练和对手模拟训练。表象预测训练和对手模拟训练也是在训练系统上进行的。3)认知模式的训练。

3 结 论

1)把奥运会次年11月初到奥运会比赛结束10个月的时间称之为一个奥运年度。

2)奥运备战高水平运动训练调控基本程序:(1)重点运动员个性化诊断;(2)阶段性的检测评定,寻找差距;(3)分析原因,调整目标体系;(4)调整训练计划;(5)实施新的训练计划(包括新的训练方法、手段、新的负荷等的运用);(6)再检测评定,对比分析目标寻找差距等。

3)奥运备战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学特征:(1)运动技术高度娴熟、训练思维高度模式化;(2)伤病积累的不可避免性;(3)训练动机的下降性;(4)高度的自察性和高度的主动性;(5)部分技术风格、训练风格高度个性化。

4)奥运备战高水平运动员运动训练过程调控主要内容包括运动员个性化特征诊断、负荷调控、方法和手段的调控、技术战术的调控、生理、生化调控以及心理调控等。这些是高水平运动员奥运备战训练调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教练员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有所侧重。

5)训练负荷调控是训练过程控制的重要环节,必须遵循适宜负荷原则、交替安排原则、区别对待原则、科学规划原则、完整实施原则、及时调整原则等原则,教练员可以灵活处理,但避免教条化。

6)奥运高水平运动员的技术训练的控制应该完善技术细节,强化个性化的独特技战术,突出个性化风格。

7)运动训练的目的是要达到运动项目的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的高度统一,处理好有氧和无氧训练的比例问题,从而取得满意的训练效益和比赛成绩。

8)高水平运动员心理训练控制基本程序应包括决策能力的训练、表象预测训练和模拟对手训练以及认知模式训练等。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过程[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

[2] 控制论起源[DB/OL].baike.省略/view/62820.htm.

[3] 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2008年奥运会备战攻金模式和准备方案(总局内部资料) [R].2008.11.

[4] 叶・弗勃列夫斯基等著,步润生译.高水平女子链球运动员训练过程的控制[J].体育科研,2003(3):46.

[5] 冯连世,等.优秀运动员的生理生化监控实用指南[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7.

[6] 田野,等.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7] 杨桦,等.竞技体育与奥运备战重要问题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4.

心理调控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0)01-0000-00

1 交流调速系统的概况

1.1 交流调速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

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发展和许多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涉及到电动机制造、电力电子器件、变换器电路、电子信号处理技术、古典和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众多学科领域;交流高性能调速的实现有赖于电力电子技术、PWM变频技术、电机控制等核心技术的突破。

1.2 变频调速系统的类型

按变频原理分:(1)交―交变频(2)交―直―交变频

按拖动电机的类型分:(1)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2)同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

2 智能控制简介

2.1 智能控制概念

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能自主地驱动智能机器实现控制目标的自动控制技术。对许多复杂的系统,难以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和用常规的控制理论去进行定量计算和分析,而必须采用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相结合的控制方式。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相结合的目的是,要由机器用类似于人的智慧和经验来引导求解过程。

2.2 智能控制的主要技术方法

智能控制是以控制理论、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运筹学等学科为基础,扩展了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其中应用较多的有模糊逻辑、神经网络、专家系统、遗传算法等理论和自适应控制、自组织控制、自学习控制等技术。

3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3.1 结构组成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由于其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价格低廉、坚固耐用以及运行可靠等优点,因此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虽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种类很多,但究其基本结构而言是一致的,主要由定子与转子两部分组成。

3.2 数学模型简析

异步电动机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是一个多变量、高阶、非线性、强祸合的复杂系统。坐标变换的目的就是要简化数学模型,将交流电机的物理模型等效地变换成类似直流电机的模型,分析和控制问题就可以大为简化。

4 基于模糊控制的转速调节器研究

4.1 模糊控制简介

4.1.1 由来与概念

模糊技术的由来应追溯到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L•A扎德提出了模糊集合理论,它为模糊技术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1974年英国学者E.H马达尼首先在试验室里实现了对蒸汽发动机的模糊控制,从而出现了一种崭新的控制技术――模糊控制,简称模糊技术。

模糊逻辑控制(Fuzzy Logic Control)简称模糊控制(Fuzzy Control),是以模糊集合论、模糊语言变量和模糊逻辑推理为基础的一种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

4.1.2 系统组成

模糊控制系统的建立是基于知识库、推理机制、模糊化和反模糊化。要实现语言控制的模糊控制器,首先把实际输入值转化为模糊集合的隶属函数,这一步称为模糊化。然后根据有经验操作者或专家经验制定模糊控制规则,并进行模糊推理,以得到模糊输出集合即一个新的隶属函数,这一步称为模糊控制规则形成与推理。最后根据模糊推理得到的输出模糊隶属函数,用不同的方法找到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精确的真实输出值,这一步称为反模糊化。这三个步骤称为模糊推理过程。

4.2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设计

对一个常规三维模糊控制器,输入为误差e、误差积累∑e、误差变化率ec,输出为u,如下图所示,h1、h2、h3、h4分别为比例因子。

一个完善的控制规则是模糊控制具有良好控制效果的关键。然而因为模糊规则是人们对过程或对象模糊信息的归纳,对高阶、非线性、大时滞、时变参数以及随机干扰严重的复杂控制过程,人们的认识往往比较贫乏或难以总结完整的经验,这就使得单纯的模糊控制在某些情况下很粗糙,难以适应不同的运行状态,影响了控制效果。

模糊控制器设计的基本方法和主要步骤大致包括:

(1)选定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并进行量程转换。输入量的维数最高一般不超过三维。维数增加,控制规则按几何级数增加。

(2)进行模糊化,即确定各变量的模糊语言取值及相应的隶属函数。模糊语言值通常选取3、5或7个。

(3)建立模糊控制规则或控制算法。这是指规则的归纳和规则库的建立,是从实际控制经验过渡到模糊控制器的中心环节,控制律通常由一组if-then结构的模糊条件语句构成。

(4)确定模糊推理和解模糊化方法。常见的模糊推理方法有最大―最小推理法和最大―乘积推理法两种,可视具体情况选择其一;解模糊化方法有最大隶属度法,中位数法,加权平均,重心法,求和法或估值法等,针对系统要求或运行情况的不同而选取相适应的方法,从而将模糊量转化为精确量,用以实施最后的控制策略。

4.3 模糊控制算法及实现

假设一个二维模糊控制器,输入偏差e的论域为[-x ,x ],偏差变化率ec的论域为[-x ,x ],输出控制量u的论域为[-y ,y ],模糊控制算法可概括为四个步骤:

(1)根据本次采样得到的系统输出值,计算所选择的系统输入变量。考虑到系统突加给定时,有可能使实际输入超出设计输入论域,可补充映射

e(k)= x ,当e(k)≥x 时e(k)=- x ,当e(k)≤- x 时

ec(k)= x ,当ec(k)≥x ,时 ec(k)=- x ,当ec(k)≤- x ,时

u(k)= y ,当u(k)≥y 时u(k)=- y ,当u(k)≤- y 时

(2)将输入变量的精确值转换为模糊量;

(3)根据输入变量及模糊规则,按模糊推理合成规则计算输出控制量

(4)将输入变量的精确值转换为模糊量;

(5)根据输入变量及模糊规则,按模糊推理合成规则计算输出控制量;

(6)由上述模糊控制量经解模糊计算得到精确的控制量。

5 结语

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相比,能够有效地克服系统非线性因素对调速性能的影响,模糊控制特别适用于对电机加减速实行最优速度控制。对稳态精度要求不是特别高的系统,采用模糊控制可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

参考文献

[1] 陈伯时,陈敏逊.交流调速系统[M].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 胡崇岳.现代交流调速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3] 陈佰时,冯小刚等.电气传动系统的智能控制,电气传动,1997年第1期.

心理调控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9.083

Construction on System of Culturing Undergraduates' Self-control Ability

WEI Fenghua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02)

Abstract This paper is to propose a cultivation system in self-control ability for undergraduates. Based on studying about self-control ability theory and referring to experiences about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on undergraduates fro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ur aspects i.e. curricular, activity, culture and process control systems were supposed to be effective and operational approaches and model for culturing students’ self-control ability.

Key words self-control; self-control ability; cultivation system

自我调控能力,在英文中表述为self-control ability,学者吴春安曾经在《大学生自我调控能力的分析及培养初探》(华侨大学学报,1988年第二期)中对它的含义这样描述:“自我调控能力是指个人自觉地确定活动目的,并为实现预定的目的而自觉控制、调节自身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即个体能够主动学习、掌握、使用调控策略,在实现主观意图和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中,能够同时实现达到自身与外部环境、行为表现与心理状态、心理过程各环节间动态平衡的能力。

自我调控理论研究已经表明自我调控具有发展性、训练性,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一些实验如瑞内的自我控制干预策略模型、梅臣鲍姆的自我指导训练,以及众多的自主学习教学指导方案等,①也表明后天的干预训练对提高自我调控能力是有效的。同时高校也在以往的工作实践中取得了一些经验,我们可以以此为指导,探寻培养高校学生自我调控能力的有效形式,进而构建高校进行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体系。本文认为应建立以下四个体系,从不同角度对大学生的自控能力进行培养:

1 课程体系

按照课程的形式和目的划分,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1)理论课程在培养大学生做我调控能力中的作用。理论课通过课堂教育、心理讲座、生涯规划等主渠道传授给大学生与自我调控相关的知识、策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心理学认为,在此过程中认知是基础,是最主要的。认知能力包括知己能力、知人能力和人我互动能力三个方面。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讲座安排,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策略的传授,把人格观念和素质观念与时展相结合,使学生能自觉反省并修正自己的行为,学会共情体验,从别人的反馈中认识、欣赏自己,从而激发自信心,积极面对适应不同的环境。在新生入学初期,要尤其重视入学教育,从心理健康普测到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知识讲座,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迅速找准位置,适应大学环境。

(2)实践课程在培养大学生自我调控能力中的作用。实践课则通过新生军训、团体咨询、辅导等方式加强行为训练,以达到整合、拓展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把思考和行动贯彻、联结及融洽在一起,提高自我调控能力的目的。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关于提高大学生自我调控能力培养及训练的方案,②包括认知训练、日常管理、时间管理、目标管理、情绪管理等方面,每个方案包括方案名称、实施人群、时间要求、实施办法、预期目标等内容。举例:

活动简介:“全身定”,即多个人之间通过某种方式决定胜者具有“控制别人”的能力,负者必须甘愿被别人“控制”,其实被“控制”的一方完全是出于自我对规则的遵守,因为没有绝对的强制力。这是一种培养自我控制能力非常有效的方式。

评价: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器材;易于操作,但是短期内难见效果,需要循序渐进,要有足够的耐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身心健康成长。

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组成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系统体系。在具体安排上,学校可以先开设涉及心理学等学科的课程、讲座,之后进行团体辅导进行大范围的讲授、培训;③针对特殊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如有情绪问题、思想障碍的学生,与他们单独、深入地交流、沟通,采用认知调整、情绪心理疏导和行为指导等方法,深入分析症结所在和可能后果,帮助学生正视问题,帮助他们支撑或者重建健康积极的精神世界。

2 活动体系

简单的说教、偶尔的讲座、一两次的活动,并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行为习惯,大学生自我调控能力需要在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多次的实践中逐渐培养形成。掌握了自我调控的知识和策略,奠定了理论基础,大学生还需要系统、有效的系列活动来强化学生把思考和行动贯彻、联结及融洽在一起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自然顺利的将知识用于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

高校的学生管理部门要善于以重大历史事件为契机,开展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建设的主题班会,增强辨别是非能力,培养大学生高尚的自我价值观以抵抗不良诱因,通过挫折教育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定期开展团体比赛活动,锻炼学生意志力、培养团队意识,催化对大学生外控转为其自我内控的过程;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他们的克己奉公、锐意进取的品格,与人合作,宽厚待人的性格,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能力,使其在社会化过程中找准位置,建立正确的目标体系;设计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如评优创先活动,激发增强学生行为的内驱力,促使其加强自我约束和管理,从而把外部刺激内化为个人自觉行为,引导学生自觉趋向于保持良性的反应-行为模式。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到当代大学生的特殊性,既个性多样化,个性是决定人对激励方法反映情况的根本原因。用同种方式去激励不同的人会降低激励方法的作用,因此,首先要通过课程体系中的团体咨询和个体辅导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方法,才会达到最优状态,即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自我完善的积极性。

3 文化体系

李术才提到,导致现在大学生普遍自我调控能力较低的因素之一就是文化,也是我国国情所致。与西方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制度不同,中国父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对孩子采取过度保护的策略,④致使孩子好多事情不会做、不能做、不愿做,培养出一批“高分低能”的大学生。所以,要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学校应该从新生阶段就开始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锻炼为人处事能力,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如给新生印制指导手册,内容要丰富多彩,可以加进学院介绍、学院名人等方面,尽量有所创新,作为给学生提供及时帮助的一种方式,弥补上文介绍的教学、讲座和团体活动等方式不能随时指导学生的不足。当然,如何使用好这个指导手册还要配合一定的工作,如通过组织阅读名人传记,帮助大学生树立模仿、学习的榜样;利用网站、宣传栏等宣传阵地营造浓厚的学术文化氛围使学生置身其中。

4 过程控制体系

过程控制体系是指依据一定的制度规范比如综合测评等,对大学生进行过程管理,通过奖优罚过的强化作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⑤作为高校长期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高校大学生的日常管理、综合测评、学籍管理等现行管理模式也存在着不足,我们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规章制度,尽量达到公正、透明、人性化的衡量标准。另外,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还要重视朋辈间互助、监督作用以及培养学生“慎独”的品质,⑥引导大学生逐渐把外部刺激转化为自控力,潜移默化中将有意自控转化为无意自控。

总体来说,高校可以通过有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情感教育,改造或者重建学生的世界观和信念系统;引导学生由自我中心转向自我责任中心;开设相关课程和专题性讲座;提高学生自我认知能力,提高他们自我调控水平;运用好心理普测和筛选工具;定期团体指导,增加个案咨询;树立朋辈榜样,给予学生人格激励;教师、辅导员和心理中心给予学生个人发展和调控策略指导;组织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锻炼大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

注释

① 班杜拉著.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M].缪小春,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6-12,113-150.

② 金剑强,郑全全.朝向目标努力过程中自我控制的机制和策略[J].人类工效学,2003.9(1):52-54.

③ 盛玉霞.大学生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与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J].教书育人,2006(12):25.

心理调控论文篇(10)

分类号 B844

控制(control)可以说是人类进化和人生发展的永恒主题,长久以来人类始终在寻求和体验着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客观世界与主观需要的统一。具体到我们每个人,大到人生目标之实现,小到拿起一个寻常的物体,都可纳入控制的范畴。心理学界很久以前就开始关注控制对人的普遍意义,Watson和Ramey(1972)的研究曾显示,两个月大的婴儿就能对于具有行为一结果一致性的事件感到满意;而颇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Ryan和Deci(2002)更是明确地将控制(control/competence)与自主(autonomy)和关系(relatedness)一起定位为人类三大基本心理需求,足见控制对于人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即使是拥有很多资源的人也不可能掌控一切,而低地位群体的控制动机更是经常无法得到满足,人类总会面临失去控制感的威胁。不过在这时,人们也不一定就陷入了控制感丧失后的深渊,人们依然能正常地生活。那么这种放弃控制又能泰然处之的行为模式,在心理学中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它呢?

1 次级控制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理论、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和控制动机(motivation for perceived control)的研究盛极一时,学者们普遍认为人对于取得主体行为与客体环境变化的一致性有着天生的需要,进而大量地关注控制感给人带来的重要心理意义,且将失去控制感时人所表现出来的被动、退缩和服从等行为,视为非适应性的。但是Rothbaum,Weisz和Snyder(1982)向这一传统观点发出了挑战,他们认为改变客体不是带给人控制感的唯一途径,被动、退缩和服从等行为看似是放弃控制的表现,实则也是一种对控制感的追求。基于这一观点,他们将控制分为首要控制(primary control)和次级控制(secondary control,)。首要控制指的是个体试图改变世界使之适应自己的需要,即传统意义上的控制;而次级控制被作者界定为个体试图适应世界,顺应形势的一种过程。

Rothbaum等(1982)创造性地将这种对主观世界的调节(次级控制)也纳入到控制的范畴中来,对后来研究影响深远。但可以看到,次级控制与传统意义上的控制(首要控制)还是有明显的不同,以至于在对其进行概念界定和基本理论构建时,研究者们产生了不同的思路,以及基于不同思路的众多实证研究。这种局面持续了20多年之后,Morling和Evered(2006)提出,过往的以次级控制为主题的研究可以大体分为两种取向:更多地强调次级控制与控制感有关的控制取向(control—focus)和更多地考虑次级控制是一种对外界环境的适应的适应取向(fit-focus)。而由于多年来两大取向分立,各自持着不同的定义,使用着不同的研究工具,因此得出的一些结论也难以共存。

2 控制取向的次级控制

总体来看,当今的控制取向的次级控制研究是以动机的毕生发展理论(Motivational Theory ofLife-Span Development,Heckhausen&Schulz,1995;Heckhausen,Wrosch,&Schulz,2010;王大华,申继亮,陈勃,2002)为基础的,近几年控制取向的研究几乎都是在该理论概念和测量框架下做出的。

2.1 概念及测量

动机的毕生发展理论中的次级控制指的是能够正向影响控制感(提升控制感或缓冲控制感的下降)的自我调节策略,而在整个理论中,作者划分了人的4种控制策略(本文中的控制策略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采用首要控制还是次级控制的选择),包括选择性首要控制(selective primary control).,即直接的外部努力、技巧与坚持;选择性次级控制(selective secondary control,),即通过自我调节使自己执着于所选择的目标;补偿性首要控制(compensatory primary control),即寻求帮助或者其他不寻常的方式来克服首要控制资源的不足;补偿性次级控制(compensatory secondary control),即脱离目标,并通过自我调节来保护自我的控制感(Heckhausen et al.,2010)。这种划分方式和对次级控制的界定是被控制取向研究者普遍采纳的。它的前三个都是目标卷入过程;而补偿性次级控制是目标脱离过程,又分为远离目标和自我保护两部分,有时这两部分在研究中又可分开测量(Tomasik,Silbereisen,&Pinquart,2010)o补偿性次级控制有着比较明显的关于适应的成分,但在目的上是为了保护控制感;而选择性次级控制则和适应取向的次级控制存在根本不同。

控制取向研究中使用得最为广泛的是Heckhausen,Schulz和Wrosch(1999)编制的首要一次级控制优化量表(0ptimization in Primary andSecondary Control,OPS)以及以此为基础一些发展变式(Chipperfield&Perry,2006;Chipperfield,Perry,Bailis,Ruthig,&Loring,2007)。这一量表评估人在面对具体问题时采用上述4种控制策略的倾向,以及对不同策略优化选择的能力。我们下面所列举的控制取向的实证研究,几乎都是以这一系列问卷作为测量工具的。

2.2 次级控制与首要控制及控制感的关系

动机的毕生发展理论是以人对实现目标的控制为核心来诠释人的全程发展,探讨了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面对不同的个人目标和机会选择,人的一整套行为模式。这一理论把控制这一主题提高到了统领人生发展的高度,将人对于人生关键问题的处理全部用寻求控制、施加控制、体验控制(成功时)和保护控制(难以成功时)等角度来解释。这其中既包括首要控制也包括次级控制的作用,二者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任务下经过优化选择,共同帮助人实现着目标,同时保持着对控制的追求。相对于首要控制,次级控制处于配合辅助地位,它的作用是提升控制感或者缓解控制感的下降: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选择性次级控制会通过提升控制感来保持首要控制的努力;而当个体对某个目标的追求难以实现时,他会选择退出目标,这时补偿性次级控制又会出来保护个体的控制感。正是在这样一种追求目标—自我激励—退出目标—自我保护的过程中,人们在经历着一个个控制感的循环(Heckhausen et al.,2010)。

动机的毕生发展理论提出前后,有很多的实证研究支持了该理论的一系列观点。首先,研究者们通过纵向设计,证实了人追求控制的首要选择性,而且这种选择和追求会带来从行为结果到身心健康的一系列积极作用(Haase,Heckhausen,&Koller,2008;Haase,Poulin,&Heckhausen,2012;Wrosch&Schulz,2008)。之后,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恰当地使用选择性次级控制能够使个体更好地追求所选择的目标,研究者(Hall,Perry,Chiooerfield,Clifton&Haynes,2006)以大学生为样本的研究显示,通过运用积极重评(符合次级控制的定义,可以纳入次级控制的范畴)的策略,学生们能够更执着于对学术目标的追求。Poulin和Heckhausen(2007)的研究也表明,家庭压力事件可以降低毕业生找工作时的首要控制努力,但是选择性次级控制可以调节这一效应。

而当某个目标的追求难以实现时,个体会选择退出目标,这时补偿性次级控制又会出来保护个体的控制感。研究表明,当被试感到遗憾已经无法避免或克服时,倾向于采用向下社会比较的策略(次级控制范畴),并会开始追求新的目标(Bauer,Wrosch,&Jobin,2008;Bauer&Wrosch.2011)。另一项对于学生群体的研究也表明,那些考试失败的考生通过使用次级控制策略很明显能够增强生活满意度,他们会很快走出原有的失败,将动机及情感资源投入到新的目标追求中(Tomasik&Salmela-Aro,2012)。

总之,在那些关注人生重大目标的研究中,动机的毕生发展理论得到了比较一致的支持:控制感是人毕生不停追求的,首要控制在此追求过程中扮演着首要作用,而次级控制在首要控制的背后起着补充和调节的作用。

2.3 跨文化差异

动机的毕生发展理论自提出以来,影响很大,但也招来了一些争议(Gould,1999;Morling&Evered,2006)。这些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于该理论的跨文化适用性上,也就是说,不同文化群体的控制策略和对于控制感的强调是否是一致的。对于此,Heckhausen等人(2010)认为,该理论具有着良好的跨文化适用性,不管是何种文化下的被试,他们对于控制的追求和控制策略的使用是一致的。

通过实证研究,该理论的研究者得出了一些直接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通过对土耳其和欧洲的被试同时施测首要一次级控制优化量表,研究者看到两个群体处于同一年龄段的个体使用着相似的控制策略(Ucanok,2002)。来自中国大陆(Wong,Li,&Chen,2006)和泰国(McCarty et al.,1999)的样本也显示,东西方被试在选择首要与次级控制上无总体差异。而另一项关于伊博族妇女在尼日利亚内战中心理与行为的质性研究,也体现出了该群体使用的控制策略明显地符合动机的毕生发展理论的描述(Achebe,2010)。

但是上述结果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跨文化组间比较,于是就有研究者(Morling&Evered,2006)质疑这种组间比较的准确性问题,因为同一文化下的被试通常只和自己文化内部的人比,这就可能导致他会根据自己在自己所在文化群体的相对水平来主观报告自己的控制策略使用水平,这可能使得东方人总体上高估自己对于首要控制的使用频率,而西方人则恰恰相反。基于此,似乎进行被试内的使用首要控制和次级控制的比较更有意义。

3 适应取向的次级控制

3.1 概念及测量

与控制取向的观点不同,适应取向的研究者普遍认为次级控制与控制感无关,而仅仅是一种对环境的适应。Morling和Evered(2006,2007)将次级控制界定为接受现实而不去改变它,并且调节自己以适应环境。该定义被适应取向阵营内较多研究者所认可和使用,也成为了近几年适应取向的代表性主张。但总的来看,适应取向下次级控制的研究略显分散,研究者们虽然都承认次级控制是一种适应,但所用的操作性定义也有一定差别。

目前在次级控制研究中使用最广泛,也是适应取向测量方式的代表性量表是压力反应问卷(Responses to Stress Questionnaire,RSQ;Connor-Smith,Compas,Wadsworth,Thomsen,&Saltzman,2000)。该问卷综合考虑了个体在面对压力时的各种意愿性和非意愿反应,并通过因素分析的方法,确立了5个反应维度类型,其中就包括次级控制维度。在次级控制维度中,包含有认知重构、往好处想、接受、分心这4种应对方式。可以看出,按照Morling和Evered(2006)的界定,分心不属于次级控制的范畴,因为分心是将矛盾搁置。而并非主体有意去改变自己迎合客体。

除了压力反应问卷,在实证研究中适应取向的研究者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能够反映次级控制内涵的问卷来作为研究工具,如Tobin和Raymundo(2010)采用和谐控制量表(HarmonyControl Scale,HCS;Morling&Fiske,1999)来反映次级控制,将次级控制看作一种最终主体接纳了客体的状态;又如Wang和Gan(2011)以及Litman和Lunsford(2009)采用颇有影响的应对策略问卷COPE(carver,Scheier,& Weintraub,1989)中接受和重新解释两个维度来测量,与Morling和Evered(2006)的界定刚好吻合。

3.2 次级控制与首要控制及控制感的关系次级控制与首要控制的关系如何?尽管一些适应取向的实证研究报告了二者的正相关关系(Dufton,Dunn,Slosky,&Compas,2011;Jaser,Champion,Dharamsi,Riesing,&Compas,2011;Jaser & White,2011;Wadsworth&Santiago,2008;Yao et al.,2010),但这并不代表二者本质相同。相对于控制取向认为次级控制是首要控制的备用手段,适应取向更倾向于认为二者是完全不同的策略。Morling和Evered(2007)指出,次级控制是接受现实适应外界,而首要控制是改变客体迎合自己的需求,二者作用方向完全不同,也不能认为次级控制仅仅是首要控制的补充。

也有一些研究使用适应取向的界定,证明使用首要控制与次级控制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研究者(Lackovi6-Grgin,Grgin,Penezic,&Soric,2001)通过选取从19岁到64岁的样本,证明了次级控制使用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与首要控制的使用无关。Miller,Kliewer和Parteh(2010)的研究考察了9-16岁的儿童对父母冲突的应对策略,也表明次级控制与退出(disengagement)等消极应对方式相关,而与首要控制无关。还有的研究使用跨文化的样本,得出首要控制与次级控制策略使用具有负相关关系(Lam&Zane,2004)。不管哪一个结论,上述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对相关关系的揭示,鲜有研究者对于此问题做出进一步深入的探讨。

从适应性上来看,施加控制对人的心理意义在于获得控制感,因此首要控制和次级控制的关系更多是一个理念争论,而这一问题的本质是次级控制与控制感的关系。控制取向对于次级控制的定义就是能够正向影响控制感的自我调节。那么,适应取向呢?这种对于失控环境的适应能带来控制感吗?他们的结论多是否定的。在一项实验研究中,来自于美国和日本的被试被分为两组,一组回忆自己的首要控制经历,一组回忆自己的次级控制经历,之后的测试表明,只有回忆首要控制的被试提升了控制感水平,而次级控制只能提升被试的社会联系感,并不会引起控制感的升高(Moding,Kitayama,&Miyamoto,2002)。在另一项研究中,被试的和谐控制(Harmony Control,类似于只强调接受的次级控制)的水平与对其控制点的测量结果无关,也可支持这一结论(Moding&Fiske,1999)。Morling和Evered(2006)也曾提出质疑,他们认为次级控制可以给人带来宁静感、认知满足感和自我与环境的一致感,它的概念不一定非要围绕着控制感来界定。

3.3 跨文化差异

上文提到,许多支持控制策略使用无文化差异性的研究是基于不同文化群体间比较的结果,而在适应取向下,这种组间比较的数据支持跨文化差异性的存在,结果显示东方人更倾向于运用次级控制(Spector,Sanchez,Siu,Salgado,&Ma,2004)。Morling等人(2002)的研究综合比较了文化内和文化间的结果,主试让被试自由回忆他们影响结果和适应现实的实例,结果日本被试更多地回忆的是有关适应的事件,而美国被试则更多地回忆起有关控制的事件。有研究显示美国人倾向于认为那些遭遇了飓风威胁却还不选择搬家的人是缺乏能动性的,是消极的,而这种顺应外界环境而不搬家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次级控制策略(Stephens,Hamedani,Markus,Bergsieker,&Eloul,2009,);与此相对,Morling,Kitayama和Mivamoto(2003)的文献却报告了日本语言中就无“控制”一词。来自其他领域的研究也表明,在对不确定性的规避上,东西方被试存在着显著的差异(Lamoreaux&Morling,2012,),而对不确定性的容忍可以看作是勇于在低控情境中寻求控制的前提。

控制策略具有跨文化的差异性也得到了相关理论的支持,如关注不同亚文化群体控制策略的转换一坚持模型(shift-and-persist model,Chen,2012;Chen&Miller,2012)。这一模型可以看成是动机的毕生发展理论的互补理论,它强调对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群体而言,因为在他们的童年时期就学会了运用信任他人,调节情绪,寄望于未来等策略来应对逆境,所以在他们的行为系统中逐渐形成了优先考虑转换(接受压力源,并且调整自己来面对它,即次级控制),而结合以首要控制来解决问题的风格。这也侧面支持了适应取向的观点:人追求控制虽然是与生俱来的,但后天经历和教养,也可能使人的控制策略发生转变,不排除特定群体会偏爱次级控制策略。

还有一类研究,其结论可以进一步丰富我们对次级控制的认识。这些研究并不是将首要控制与次级控制放在一起考虑,而是将次级控制的比较对象换成了寻求社会联系这样充满集体主义意味的变量,结果是虽然也说明了次级控制的使用有着文化差异,但却与上面的结论相反:次级控制更多地与西方文化联系了起来,而东方被试更倾向于寻求社会关系。在对日本和美国孕妇的一项追踪研究中,结果表明两国的孕妇在面对孕期压力时均放弃了控制,但美国孕妇青睐次级控制,而日本孕妇则更寻求他人支持(Morling et a1.,2003)。在另一项考察基督教对于东西方信徒不同影响的研究中,也得出了基督教带给了欧裔教徒次级控制,而使得亚裔教徒更多寻求社会联系的结论(sasaki&Kim,2011)。

这样看来,适应取向的次级控制似乎有其两面性,它有关系取向的色彩——使用次级控制有利于带来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个人主义的特点,因为它毕竟是一种依靠自己的应对方式。种种复杂性的存在,使得次级控制的跨文化问题尚需更多的实证研究来慢慢揭示。

4 两取向的分歧与整合的可能性

4.1 两取向的分歧

综合分析两取向下的实证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存在于它们之间的三点分歧。第一,在次级控制与首要控制的关系方面,控制取向认为次级控制是首要控制的“次级”,是在先选用了首要控制但不能实现控制时个体的一种备用手段;而适应取向认为,次级控制与首要控制是独立而并列的,二者作用方向本就不同,一个是改变环境来满足自己需要,一个是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第二,在次级控制与控制感的关系上,控制取向明确指出,次级控制就是为正向调节控制感(努力时提升控制感,放弃努力时减缓控制感降低)而存在的;而适应取向认为次级控制的使用不会改变个人控制感的水平。第三,控制取向认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的控制策略是一致的,都是遇事首先考虑用首要控制来解决问题,而辅之以次级控制来应对难以控制的环境;而适应取向认为西方文化更强调施加首要控制,东方文化则更倾向于使用次级控制。

但是也应看到,两取向的次级控制也有不少相同之处,比如都常与低控情境相联系,都是一种定位于心理内部的应对策略等。而它们共用着一个名称的事实,也决定了它们不可能一直这样互相独立下去(Morling&Evered,2007)。近来一些研究的出现,似乎在昭示着两个取向走向整合的可能性。这其中,补偿性控制模型(compensatoryControl Model)的提出,为两取向进行概念上的整合提供了思路;而来自健康领域的研究结论,也为两取向在功能上实现整合奠定了基础。

4.2 概念上整合的可能性:补偿性控制模型的思路

两取向研究结论的分歧,说到底是两取向在界定和操作性定义上的分歧,故而整合的关键就是对于两取向的次级控制进行概念上的整合。在当前次级控制的研究中,适应取向中Morling和Evered(2006)的定义(接受现实加上自我调节)最受认可,但其过于淡化次级控制与控制感的关系,却令控制取向研究者难以接受。而补偿性控制模型的出现无疑有助于改善这一僵局。

补偿性控制模型是近几年很有影响的一个控制感理论,其基本观点是被剥夺了控制感的人会努力避免由失控而引发的焦虑感,进而做出一系列以获得秩序感为核心的补偿(Kay,Whitson,Gaucher,&Galinsky,2009;Shepherd,Kay,Landau,&Keefer,2011),包括相信一个有控制力的神的存在,相信政府的公正性和社会秩序性(Kay,Gaucher,Napier,CaUan,&Laurin,2008),以及更倾向于将无意义图形知觉为有序的(Whitson&Galinsky,2008)。

可以看出,适应取向的次级控制类似于补偿性控制行为,通过在控制感受到威胁时积极地劝说自己(心理调节),进行认知重构,重新获得一种对情境的理解方式(补偿性控制中的所谓秩序),进而使控制感得到另一种形式的补偿。最近已有研究者指出,较长时间剥夺被试的控制感会使被试形成习得性无助,进而更加寻求采用次级控制,且东方人更符合这一情况(zhou,He,Yang,Lao,&Baumeister,2012)。Chipperfield等(2012)的研究以79~98岁的老年人为被试,证明了遵循Morling和Evered(2006)的定义的次级控制(接受现实加上自我调节)能够预测整体的控制感,这也证明了适应取向的次级控制可以与控制感相联系。

遵循着Chipperfield等(2012)的观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次级控制:它是一种主体接受并适应外界的应对策略,可以由丧失控制感所引发,而其使用也会对控制感起到一定的积极影响。也就是说,次级控制是一种适应,但却是一种能够促进控制感的适应。这样在概念上,我们实现了对两取向一定程度的整合,当然这样的整合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但是继续考察适应取向的次级控制与控制感的复杂关系,却不失为整合两取向概念的一种有效思路。

4.3 功能上整合的可能性:次级控制与健康

对于处在逆境条件下的个体而言,次级控制的使用能够预测更好的身心健康水平,这一点得到了两取向研究结论的共同支持,也成为了两取向最大的共识。控制取向强调次级控制在低控情境中保护个体控制感的作用,而研究结果也支持此时次级控制带来的身心健康结果(Haynes,Heckhausen,Chipperfield,Perry,&Newall,2009;Ruthig,Chipperfield,Bailis,&Perry,2008;Tomasik,Silbereisen,&Heckhausen,2010)。而在适应取向阵营中,此类研究更为丰富,关注的焦点也非常广泛,包括面对自己的健康问题(swift,Bailis,Chipperfield,Ruthig,&Newall,2008,),应对重要他人的疾病(compas et al.,2010;Etchegary,2009;Fear et al.,2009,),应对学业压力(Hall,2008),应对一般的生活压力事件(calvete,Corral,&Estévez,2008;DeCarlo Santiago&Wadsworth,2009;Jaser etal.,2008)等等,而结论也一致支持次级控制对积极结果的预测作用。可见两取向的次级控制具有功能上的等值性,这无疑使整合具有了一定的基础。虽然也有个别研究认为次级控制无益(Halliday&Graham,2000;Wadsworth,Santiago,&Einhorn,2009),但是它们的操作性定义都值得商榷,既不属于动机的毕生发展理论,也不符合Morling和Evered(2006)的界定。

还有一部分研究虽然持有适应取向的界定和测量方式,但却十分强调次级控制与首要控制对于人健康的协同作用,而这一点又是与动机的毕生发展理论不谋而合。一些研究者在研究中将次级控制与首要控制归为一个维度,统一叫做有效应对或者积极应对,而实证研究的结果也能够证实这一统合维度的功能适宜性(Kapsou,Panayiotou,Kokkinos,&Demetriou,2010;Litman&Lunsford,2009;Sanjuán,Arranz,&Castro,2012)。有研究者(Kurman,Hui,&Dan,2012)将“自我提升”联系在首要与次级控制之间,而这种自我提升就是一种通过改变自我,最终改变世界的次级控制策略,兼有首要与次级控制的特点。还有研究者通过训练儿童的在不同环境下灵活运用首要与次级控制的能力,来帮助其应对压力,减少心理症状(Raviv&Wadsworth,2010)。

以上结论让我们看到,两取向的次级控制都指向健康结果,而首要控制与次级控制在功能上也可以是互补的,因此不管这里的次级控制是为控制感服务的(控制取向),还是仅仅为了接受外界(适应取向),它都是人追求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和谐统一的一种方式。沿着健康领域的现有成果继续研究,我们也许会更好地认识次级控制的功能性,进而通过建立一个结合了首要控制、两种次级控制以及控制感在内的人对环境的适应性模型,来整合两取向的次级控制。

5 小结与展望

自从Morling和Evered(2006)区分了控制一适应的取向对立之后,近年来次级控制这一领域的研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两大取向的分界更为分明,控制取向的研究都统一到了动机的毕生发展理论之下,而适应取向研究则多使用Morling和Evered(2006)的定义。第二,学者们在自己的研究中更加注意次级控制的界定,次级控制的操作化定义呈现出趋同之势。第三,一些学者开始深入地思考次级控制,带给了我们一些整合两取向的启示。可以说,近几年次级控制领域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证研究方面,都有很多新的发展,但当前的次级控制研究仍存在着不少值得继续深入的地方。

首先,取向与界定的不统一已成为次级控制研究进展的一大障碍。虽然两大取向可以各自为战,但使用着同一个名称的现实,还是制约了次级控制研究的发展,而且两大取向还都投入了一部分精力去反复争论,却忽略了两派持有定义根本不同的基本事实。即使是同一取向内,因为定义不同得出相反结论的情况也真实存在着,像前面我们所质疑的压力反应问卷中的分心这一维度,虽然经过因素分析,它和其它几种次级控制策略之间相关性很好,但这并不代表次级控制的概念体系就必须把它纳入进来,使用压力反应问卷来研究次级控制的实证研究中,有的显示次级控制会使被试出现延迟的心理问题(Wadsworth et al.,2009,),这不得不让人感到与压力反应问卷中次级控制的“分心”这一维度有关。要实现界定和操作化定义的统一,两大取向走向整合的道路恐怕势在必行,而像Skinner(2007)提出的将两取向的建构彻底分开研究分开命名的思路并未得到多少支持。这里Chipperfield等人(2012)的主张比较有启发性,在界定上遵循适应取向Moiling和Evered(2006)的定义,进而深入地探讨这样的次级控制与控制感的因果关系,致力于发展出内涵更为丰富的人对环境的适应性模型。之所以倾向于这一定义,首先因为它得到了大多数研究者的认可,而且基于此定义的研究结论也具有高度一致性,再者此界定简单明确。相比而言控制取向的次级控制不够明确,以至于支持动机的毕生发展理论的研究者常常不考虑选择性次级控制而单独研究补偿性次级控制(chipperfield et al.,2007;Haynes et al.,2009;Tomasik,Silbereisen,&Heckhausen,2010)。

上一篇: 年会工作方案 下一篇: 电子与信息技术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