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理论的主要特征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25 16:51:49

科学理论的主要特征

科学理论的主要特征篇(1)

有关教师培养及选拔的文件,基本形成了我国包含幼儿教育在内的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师资培养及资格认证的体系,这意味着我国教师教育在政策层面的进一步规范。这种以分解后的多项指标为基本内容建构的教师培养和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开启了我国基于人才质量标准的教师教育时代,是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步。在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板块中使用了“学科教学知识”这一概念,体现出该标准秉持的学科立场,这种学科立场使得标准的针对性大大增强。

一、无学科性别的教师胜任力研究

胜任力是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一个概念,胜任模型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测评员工绩效的一种重要方法。教师胜任力的研究和教师胜任模型的建构是人才资源管理理论和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拓展应用。最早应用于教育管理者绩效测评,而后才拓展到教师绩效的评价,逐渐形成教师胜任力的专门研究。

我国的教师胜任力研究滞后于西方国家,在我国,明确使用胜任力概念进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始于本世纪初,涉及教师胜任力测评原理的研究、教师胜任模型的研究等等。但此前关于教师素质、教师个性特征、教师能力的诸多相关研究为新世纪开始的教师胜任力研究,奠定了丰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随着胜任力理论的逐步被熟知,教师胜任力研究的面逐渐扩大,涉及到不同类型学校教师胜任力的研究;不同身份教师的胜任力研究。这些研究的角度各不相同,或者探讨其价值,并对教师胜任力进行建模;或者对某一特定的教师群体或某一区域的教师群体进行胜任力测评;或者是从教师胜任力的角度探讨教师评价或教师资格认证的标准或方法。这些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教师胜任力建模,其中最为突出的成果集中于一批博硕论文中[1]。这些研究运用实证方法细致地梳理、验证了称职教师或优秀教师甚至卓越教师的胜任力特征,并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这些胜任力特征进行了群组的类聚,构建教师胜任力模型,清晰地呈现了一般教师和绩效教师的差距所在。这些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为确切地理解教师专业化的方向,但以此为依据进行具体的学科教师培养时,仍会发现支撑力不足,主要有几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研究内容缺乏学科性别特征。

由于着眼点和出发点的不同,上述研究均探寻的是各学科教师的共性胜任力,没有学科的性别特征。这样的研究在面对全体教师时,固然有其价值所在,特别是教师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所呈现出的胜任特征也往往具有通约性。但教师在从事学科教学时表现出的不可通约特征并不比之更少。

现实中的这种共性特征研究趋向,直接导致学科教学胜任力研究几乎无人问津。对学科性别的忽视,还导致研究中只重视教师胜任力的整体分析,忽略内部结构分析。有研究者在教师胜任力建模时明确提出了“教学胜任力”,但也由于缺乏学科视角,将其具体胜任特征表征为“综合分析和创新能力、人际关系建立以及教学研究。”[2]这显然还没有触及到学科教学胜任力的核心,这样的角度表征出的教师胜任力特征,很难支撑学科教师培养的课程设计。“老三门”课程结构在近年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中不断遭到批评,除了实践性不足外,还有一个更大的弊病就是学科性不足,对未来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培养乏力,师范生很难将所学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自身的学科教学能力。

其二,行为事件访谈前夕理论研究不足。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胜任力研究已经形成一些较为成熟的研究方法,其中最为经典的是行为事件访谈法,也是建构胜任力模型最为常用的一种实证方法。行为事件访谈法的核心是针对访问者的提问,被访者用故事的方式讲述自己在特定职业中经历过的成功和失败的事件,专业研究者从其叙述中搜集信息并进行比对分析,发现表现优秀者和一般者的差别特征,进而确定该领域绩优人员的胜任特征。这种方法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的运用已经比较成熟,其可信性和有效性已经得到承认。

目前我国的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几乎无一例外的采用这种方法。应该看到,这些研究不仅从不同角度构建了教师胜任力的模型,表征了基本的教师胜任力特征和各项特征的具体行为表现,为确立不同阶段教师发展的方向提供了参考依据。更重要的是,这些研究将一种新的实证方法运用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丰富了教师教育研究的方法。

研究方法的实证性提升了这些研究的可信度,实证分析中得来的数据似乎比任何证据都足以说明问题。但应当注意到,这些研究在编制自己的教师胜任力特征词典时,大多参考的是Hay Mcber公司研发的基本胜任力词典。该公司的基本胜任力词典是以企业管理者或员工的通用素质为基准研发出来的,尽管这些胜任特征多可在教师行为中找到大致的对应项,如词典中的成就导向、演绎思维、归纳思维、人际理解能力、诚实正直等18项通用素质大多可用于教师胜任力的分析。但正是由于这种“通用性”,使得采用这部词典衡量具体职业的从业人员胜任力时,无法深入表征其极具职业特点的专业胜任力。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专门行业,对其从业人员(教师)的要求与一般企业从业人员大相径庭,并且不同学科教师的教师要求也各不相同,不是一般的通用素质就可以准确表征、概括的,这也是教师专业化的“专业”所在。此外,这种看似以技术性极强的实证研究方法实际上受制于两个主观性极强的因素――访问者和被访者,访问者的主观性和被访问者的主观性,对从事件中抽象出什么样的胜任特征影响很大,会直接影响研究结论,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误差大小。访谈前夕针对特定学科教师的理论研究充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主观性带来的误差。

所以,教师胜任力实证建模前进行结合教师职业的专业特点,特别是结合学科教学特点的教师胜任力的理论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以缩小行为事件访谈的主观性带来的误差,避免参考的胜任力词典的非学科专业性导致的研究结果针对性弱的问题。这种理论研究的核心就是从理论上建构学科教学胜任模型的刍型,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厘清学科教学胜任力的核心胜任特征,一是通过胜任模型的理论建构表征各项学科教学胜任特征群及其之间的关系。

科学理论的主要特征篇(2)

关于科学一词,已出现很多种定义,有人认为科学就是对宇宙万事万物规律的探讨。有人认为科学就是分科的学问,有人认为科学就必须满足逻辑推理、数学描述和实验检验这三个要求。应该说上述第一种观点是宽泛的意义,第三种观点是严格的意义。

就严格意义的科学而言,在17世纪以前,不仅中国没有,西方也没有。严格意义的科学是在欧洲由16-17世纪那场“科学革命”形成的。李约瑟博士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承认中国古代有科学,但认为它不是理论性的科学而是经验性的准科学或前科学。

董光壁则认为李约瑟并没有发现中国古代科学不同于现代科学的理论特征,他在研究了西方与中国的科学技术史之后指出,中国传统科学在秦汉时期以阴阳五行学说和气论为哲学基础,数学、天学、地学、农学、医学五大学科各自形成自己的科学范式,并且联合开辟了宇宙图象的历法模式,数学模式和物理模式之先河,其后传统科学的积累以其三次高峰展示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和行为轨迹。

因此,他的结论是,中国不仅有科学而且有理论科学,不过它的特征不是公理论而是模型论。东西方传统科学差异的总源头是生成论和构成论的不同,东方以生成论为主流,于是形成了中国传统科学功能的、代数的、模型论的特征;西方以构成论为主流,于是形成西方传统科学结构的、几何的、公理论的特征。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科学唯一沿用至今的学科,它集中体现了功能的、代数的、模型论科学的特征。我们应该敢于承认中医并不是严格意义的科学,即不是现代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因为它不能用数字描述,不能在实验室检验。这是客观事实,没必要遮遮掩掩。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医却是一种宽泛意义的科学,是一种模型论科学。

科学理论的主要特征篇(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思想与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的问题相结合,动态、辩证地探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合理解决实践问题。另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内在理论以及品性深层次的反映,是自身理论真理性的重要体现,因此,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性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正确认识时代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一)时代性的含义

时代是一个时间概念,它通常是指人类社会历史上以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某个时期。依据时代变化发展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有的题中之义。

1940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现在的世界,是处在革命和战争的新时代,是资本主义决然死灭和社会主义决然兴盛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划分时代的角度具有开创性,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种方法告诉我们想要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性,不仅要考察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时代性特征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要重视中国社会在该时代的经济和政治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区别于其他时代的特征,所谓的时代特征,是指某一历史时期社会发展合乎规律性的方面或状况,是对时代性质、时代主要矛盾及其发展趋势的集中概括。马克思主义认为,要想把握一个时代的特征,就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该时代的主要矛盾,即时代主题;二是某一时代居于领导地位的阶级的特性及其历史使命;三是基于时代主要矛盾运动的规律而形成的时展趋势。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转换是永不停止的,因此我们要根据时代主题的转换和时代背景的变化,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时代特征,顺应时代潮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化”出的成果永葆理论的魅力。

(二)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存在贬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的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有一种偏颇的倾向存在,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不符合当代实际的东西,是过时的理论,世界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已经不符合当代的实际。显然,这种观点倾向没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质。实际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心血,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我们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些思想结晶对于现阶段我国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而某些群众却还不熟悉这样的科学的理论,因此目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宣传、普及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成果。此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转变党内不符合、不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观念。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性

马克思主义在产生之初就深刻地体现出了时代和地域的特点。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探析欧洲的社会历史传统和现实问题的产物,带有浓重的地域色彩。恩格斯曾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并不完全是德国的产物,而同样是国际的产物。”这也正如列宁所强调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在不同的国度就有不同的形态。其次,马克思主义是革命先驱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当时的矛盾和发展规律后,对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时代特征的科学总结。恩格斯认为理论思维是历史中的产物,它在不一样的时代具有不同表现方式和不同的内容。根据这些原则我们可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实践的指导、是发展着的永葆活力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发展和革命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作为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必须始终以符合时代的要求为保证。

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也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因为每一时代都有特定的其需要回答和解决的历史课题,对特定的时代课题的回答和解决,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旋律,赋予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征。可以说和邓小平时期指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和时期,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普遍真理”到“基本原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开展和马克思中国话进程的大众化、时代化。其中,时代化强调的就是与时展同进步。

三、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性的几点要求

(一)准确把握时代特征

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前提条件是把握时代特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不仅要准确判断世界历史发展所处的大背景,又要科学分析时代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即把握普遍性和特殊性。从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来看,导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出现曲折的重要原因就是对时代特征判断的失误。

把握时代特征还要求我们应具体分析其在中国的表现和特点,把握中国特殊国情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另外时代特征又不完全等同于中国实际,不能以对中国实际的分析取代对时代特征的把握。时代特征还包括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宏观背景以及外部环境。因此,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既要关注时代特征,也要重视中国实际,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时代特征的完美结合。

(二)结合时代特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当代解读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要想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内核,就必须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结合思想家所处时代的特征来解释说明现实世界。同时,立足于当代,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与价值,揭示其符合当今时代特征相关内容,明确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源头,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内在要求,只有如此才能展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与当代价值,诠释马克思主义的合法性。虽然马克思主义的文本是静态的、不变的,但由于时代认识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部分内容有被误读的可能性,因此从时代特征出发,找到其与时代特征吻合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理论支撑,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项重要工作。这种解读不是毫无根据的主观臆想,不能凌驾于事实之上,而是科学地从实际出发,从理论出发,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研究、文本研究中演化出其现实意义与当代价值。

(三)科学回答和解决时代提出的课题

每一时代都有其需要回答和解决的历史任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和任务来自于时代的社会发展需求,来源于时代对于理论发展的诉求,对时代问题的回答和解决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由此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适时回答时代提出的课题,使马克思主义吸收新养分,使自己的理论永葆青春,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增添反映时代特征的新内容,使其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现实,更加富有时代气息。需要强调的是,在回答和解决时代问题的过程中,既要以时代特征为参照,紧密结合时代特征来分析,又要立足于中国国情,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来说明。被时代特征抛弃的或脱离中国实际的东西,都无助于时代问题的解答,因此我们既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答时代问题,又要敢于做出改变,提出与时代特征相悖的合理的观点;既要解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出的重要问题,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出路,又要解答国际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为国际社会发展指明方向。科学回答时代提出的课题,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着力点。

总之,实践在发展,时代在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可能永远不改变。把握新的时代特征,回答和解决时代提出的新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新的实践结合起来,用新的思想和观点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性的最好体现。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中国化,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性要求的升华,更加凸显时代问题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

[2] 储峰,张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性论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1).

[3] 罗昭义.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综述[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1(4).

科学理论的主要特征篇(4)

中图分类号:D9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一、应用法学的概念及内涵

所谓应用法学,是相对于理论法学而言的,即是指应用法律或适用法律的科学,具体而言是指研究特定部门及其人员具体运用法律或适用法律的方法、技术、原则、规律等内容的法学学科。现有通说观点认为,应用法学主要包括有刑法学、行政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环境法学、国际法学、军事法学以及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等部门法学。但笔者认为,从广义上讲,上述部门法学也应当属于理论法学范畴,真正的“应用法学”应当是一门崭新的法学学科,其既区别于既有的部门法学而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更区别于法理学、法律史学等狭义的纯粹的理论法学。

对于应用法学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法学学科,目前在我国法学理论界尚存在着较大争议。笔者认为,与既有的理论法学相比,应用法学体现出自己的特征,具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和体系,应当成为一门独立的法学学科。

二、应用法学的主要特征

应用法学与既有的理论法学相比,有其自己独特的学科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讲,理论法学为法制建设提供应然性方向,应用法学则旨在为法律实现提供实然性保障。具体而言,应用法学至少应当具有以下特征:

(一)突出的操作性特征。理论法学侧重于研究法学的概念、历史、原理、原则、价值、作用、意义等“形而上”的理论性问题,关注的重点是法学理论和立法层面上的事宜,具有明显的学理性特征。而应用法学重点研究的是运用法律或适用法律的方法、技术、原则、规律等“形而下”的实践性问题,关注的重点是法律规定和法律适用层面上的事宜,具有明显的操作性特征。

(二)鲜明的主体性特征。理论法学主要强调以法律事实为基础,重点研究对特定法律关系的调整,包括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等,凸显“事”的客观存在性。而应用法学是在坚持法律统一实施的基础上,重点从特定部门及其人员如警察、检察官、法官、律师等角度,探寻各自履行职责运用法律或法律适用的方法、技术、原则、规律等,彰显“人”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理论法学中,对刑事案件的处理,刑事诉讼法学重点研究的是立案、侦查、提起公诉、审判、执行等办“事”的程序规则问题,刑法学则重点研究的是犯罪构成及其刑罚等办“事”的实体结果问题;而在应用法学中,重点研究的是特定部门及其人员如警察、检察官、法官、律师等对在刑事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如何具体运用或适用刑事诉讼法和刑法履行各自职责的问题,体现出鲜明的主体性特征。

(三)明显的综合性特征。理论法学主要是以调整对象为基础进行学科分类,主要包括行政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等,但单一的学科往往并不能解决复杂的实务问题。而应用法学主要是以解决实务问题为宗旨,在运用法律或适用法律过程中往往同时跨越多个部门法学学科。比如:对于当事人之间的离婚纠纷,涉及到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如果夫妻共同财产包括有公司股权、不动产等,那么在处理离婚案件时,不仅仅要适用婚姻法,同时也要适用公司法、物权法等规定;如果要通过诉讼程序解决,还会涉及到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由此可见,应用法学的跨学科综合性应用特征尤为明显。

(四)特殊的方法论特征。理论法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历史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文献分析方法等。而应用法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证分析方法,如案例收集、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等方式。具体而言,一是通过收集大量案例针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类案件进行类型化分析,着力研究同类案件运用法律或适用法律的特点和规律,并进行归纳总结,以实现类案适用法律的统一。二是通过关注典型案例针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特别是影响性案件进行法理上的深入剖析,从中抽象出的一般法学原理,并进而演绎推广,形成指导性案例,用于指导司法实践实现法律的统一实施。

三、“文人法学”的几种特色

其一,擅长以流丽的语言、猎奇的视角,甚至精妙的隐喻,克服了法学枯燥生硬的本色。比如朱苏力教授,本身就是写诗出身的,自言“一度想当诗人”,从来文辞优美,音韵丰沛,近年来更干脆挺进“法学与文学”的领域,其总体的研究个性,在此方面颇有典范意义。

其二,虽然没有排斥理性思维,甚至还暗含了“理性的阴谋”,但在一定程度上却能巧妙地诉诸情感的运用,借以催发其文字作品的感染力,与受众(特别是年轻学人或学子)的情感多发性倾向之间,恰好形成了某种密切的共鸣关系。不言而喻,贺卫方教授的魔力,便在部分上得益于此。

其三,偶尔也表现出对法学学科、尤其是对其中的部门法学本身的某种轻慢的、多少有点儿“陪你玩玩”的态度,却在一种萧散简远的风格中纵横捭阖,暗含机锋,明显具有超越性或反思性的思维倾向。冯象教授或许即可谓此方面的代表。

在法学的叛逆者之中,历史上也就不乏有人在其他领域里取得了震铄古今的成就,马克思、歌德、卡夫卡均是这样的人物。所不同的是,他们叛逆的程度和类型也有所不同,其中既有马克思、歌德那样的全面反叛,也有卡夫卡式的叛逆,即虽为稻梁谋而继续留在法学阵营之内,但却热衷于其他的志业。 。

总而言之,应用法学的研究对象是以特定法律职业主体运用法律或适用法律的一般基础理论、类案的统一处理、个案的指导示范为基础,以实现运用法律或适用法律的协调统一、尺度统一、示范统一为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法律适用的主体论、方法论及对象论,以构建科学合理的应用法学学科体系。

参考文献:

科学理论的主要特征篇(5)

中图分类号:D90.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一、应用法学的概念及内涵

所谓应用法学,是相对于理论法学而言的,即是指应用法律或适用法律的科学,具体而言是指研究特定部门及其人员具体运用法律或适用法律的方法、技术、原则、规律等内容的法学学科。现有通说观点认为,应用法学主要包括有刑法学、行政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环境法学、国际法学、军事法学以及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诉讼法学等部门法学。但笔者认为,从广义上讲,上述部门法学也应当属于理论法学范畴,真正的“应用法学”应当是一门崭新的法学学科,其既区别于既有的部门法学而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更区别于法理学、法律史学等狭义的纯粹的理论法学。

对于应用法学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法学学科,目前在我国法学理论界尚存在着较大争议。笔者认为,与既有的理论法学相比,应用法学体现出自己的特征,具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和体系,应当成为一门独立的法学学科。

二、应用法学的主要特征

应用法学与既有的理论法学相比,有其自己独特的学科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讲,理论法学为法制建设提供应然性方向,应用法学则旨在为法律实现提供实然性保障。具体而言,应用法学至少应当具有以下特征:

(一)突出的操作性特征。理论法学侧重于研究法学的概念、历史、原理、原则、价值、作用、意义等“形而上”的理论性问题,关注的重点是法学理论和立法层面上的事宜,具有明显的学理性特征。而应用法学重点研究的是运用法律或适用法律的方法、技术、原则、规律等“形而下”的实践性问题,关注的重点是法律规定和法律适用层面上的事宜,具有明显的操作性特征。

(二)鲜明的主体性特征。理论法学主要强调以法律事实为基础,重点研究对特定法律关系的调整,包括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等,凸显“事”的客观存在性。而应用法学是在坚持法律统一实施的基础上,重点从特定部门及其人员如警察、检察官、法官、律师等角度,探寻各自履行职责运用法律或法律适用的方法、技术、原则、规律等,彰显“人”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理论法学中,对刑事案件的处理,刑事诉讼法学重点研究的是立案、侦查、提起公诉、审判、执行等办“事”的程序规则问题,刑法学则重点研究的是犯罪构成及其刑罚等办“事”的实体结果问题;而在应用法学中,重点研究的是特定部门及其人员如警察、检察官、法官、律师等对在刑事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如何具体运用或适用刑事诉讼法和刑法履行各自职责的问题,体现出鲜明的主体性特征。

(三)明显的综合性特征。理论法学主要是以调整对象为基础进行学科分类,主要包括行政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等,但单一的学科往往并不能解决复杂的实务问题。而应用法学主要是以解决实务问题为宗旨,在运用法律或适用法律过程中往往同时跨越多个部门法学学科。比如:对于当事人之间的离婚纠纷,涉及到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如果夫妻共同财产包括有公司股权、不动产等,那么在处理离婚案件时,不仅仅要适用婚姻法,同时也要适用公司法、物权法等规定;如果要通过诉讼程序解决,还会涉及到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由此可见,应用法学的跨学科综合性应用特征尤为明显。

(四)特殊的方法论特征。理论法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历史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文献分析方法等。而应用法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证分析方法,如案例收集、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等方式。具体而言,一是通过收集大量案例针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类案件进行类型化分析,着力研究同类案件运用法律或适用法律的特点和规律,并进行归纳总结,以实现类案适用法律的统一。二是通过关注典型案例针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特别是影响性案件进行法理上的深入剖析,从中抽象出的一般法学原理,并进而演绎推广,形成指导性案例,用于指导司法实践实现法律的统一实施。

三、“文人法学”的几种特色

其一,擅长以流丽的语言、猎奇的视角,甚至精妙的隐喻,克服了法学枯燥生硬的本色。比如朱苏力教授,本身就是写诗出身的,自言“一度想当诗人”,从来文辞优美,音韵丰沛,近年来更干脆挺进“法学与文学”的领域,其总体的研究个性,在此方面颇有典范意义。

其二,虽然没有排斥理性思维,甚至还暗含了“理性的阴谋”,但在一定程度上却能巧妙地诉诸情感的运用,借以催发其文字作品的感染力,与受众(特别是年轻学人或学子)的情感多发性倾向之间,恰好形成了某种密切的共鸣关系。不言而喻,贺卫方教授的魔力,便在部分上得益于此。

科学理论的主要特征篇(6)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1-0040-04

自十九世纪后期英美等国率先开设中等学校理科课程以来,实验教学就成为中等学校理科课程的一个主要特征并有其重要意义。然而,已有研究却不断揭示出世界范围内理科实验教学不容乐观的现状,并发现它们受制于教育政策、教师、学生和实验教材等多方面的因素[1]。此外,理科实验认知研究的匮乏阻碍了人们对实验教学理论的认识,同时影响到实践中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并引发师生对理科实验的普遍轻视。理科实验有怎样的认知建构历程,学习者在理科实验中建构的实验图式受哪些主要因素影响?本文借助于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初步厘清理科实验图式的建构历程,为中学阶段的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一、理科实验中学习者形成的知识表征形式

知识表征是在头脑中标志有关知识内容与结构的方式[2]1682。人类的认知系统是极其复杂与灵活的,大脑中知识表征的形式也不是单一的,多元表征的观点更贴近人类的认知实情。知识表征的传统理论是命题符号理论(proposition symbol systems),该理论假设认知的基本构成材料是命题,若干个命题彼此联系组成命题网络。命题是思维活动的基本意义单位,命题表征是关于抽象的、无感觉通道的、特异性的和类语言的符号的内在表征方式,是对材料的意义表征[2]831。在关于知识表征的各种观点中双编码理论强调表象在长时记忆中的重要性。表象是基于知觉在头脑内形成的感性形象[2]73,根据表象的形式可以将其分为静态表象和动态表象。一定数量的静态表象配合以空间位置上的各种分布与组合来模拟问题的结构,而基于动态表象的表征则通过包含表象运动状态和形式在内的整个表象系统来模拟问题的结构[3]。此外,认知心理学中的产生式成功地解释了脑海中各种智力作业是怎样完成的。产生式是为解决某一问题或完成某一作业按一定层次联结组成的认知规则,是关于条件和行动的一种程序表征[4]116。命题表征、表象和产生式是大脑表征知识的基本形式。

表征最终以记忆的形式存储于长时记忆。图尔文(1972年)提出,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内容分为情景记忆(episodic memory)和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ry)。前者是个人亲身经历过的各种事情的记忆,存储个体在特定时间内经历的情景或事件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各种时空关系信息;后者是对词语及其语义永久性知识的记忆和关于世界知识的记忆[4]943。显然,主体关于事件的情景记忆中包含自身内心感受、态度体验等情感方面的记忆,这表明,探讨知识表征还需要考虑主体的认知建构历程。第二代认知科学基于认知建构的具身性与情境性对知识表征给出新的解释。知觉符号理论(perceptual symbol systems)是第二代认知科学中的代表理论。该理论认为,认知的构成材料是知觉符号,知觉符号是以知觉为基础的神经表征,是对知觉引起的神经冲动的一次记录[5]。知觉符号理论强调认知过程中身体的体验性、关注认知时的情境和认可认知表征的发展与变动[6]。这一理论告诉我们,学习过程中主体的内心感受、态度体验等非认知因素也形成知觉符号,成为知识表征的一部分,我们以情感体验统称之。情感体验是个体对自己情感状态的意识,沙克特认为情感体验是认知因素、生理因素和刺激因素三个来源信息输入的整合,其中认知因素起决定作用[7]。情感体验的结果可形成各种性格特征如态度、价值观和意志品质等,这些结果也属于情感体验。情感体验与命题表征、表象和产生式共同表征知识。

基于以上知识表征的新旧观点,我们剖析学习者在理科实验中发生有意义学习所形成的知识表征形式。对于学习者而言,理科实验具有感知性和体验性的特征,还间接传达抽象层面的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等科学知识。面对实验中丰富的感性刺激,在选择性注意的引导下学习者形成大量知觉符号,不同感觉通道形成的知觉符号存储于大脑中的不同部位。这些知觉符号包括实验中静态可感知信息引发的静态表象和动态可感知信息引发的动态表象。前者如学习者对实验仪器、实验装置的静态表象表征,后者如学习者关于实验操作、变动的实验现象的动态表象表征。体验性的知觉符号记录学习者伴随在实验历程中的情感体验,包括其内心感受、态度体验以及有待形成的价值观和意志品质等。实验中所涉及到的科学概念和科学原理等抽象科学知识,学习者从意义层面形成命题表征,或者形成以产生式编码其认知规则。可以说,理科实验中学习者形成的知识表征形式有静态表象、动态表象、情感体验、命题表征和产生式。

我们借助中学化学课程中的蒸发结晶实验来分析以上知识表征形式。在实验中学习者形成的静态表象有对蒸发皿的触觉表象,对玻璃棒等具体仪器的视觉表象,对整个实验装置的综合视觉表象;形成的动态表象有关于晶体析出的视觉表象,对教师、同伴或自己实验操作行为的系列视觉表象;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伴随学生的期待、好奇、疑虑、兴奋或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等情感体验。对实验中使用的概念如“液态”、“气态”、“浓度”和“沸点”等,学习者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对这些概念意义的命题表征来理解当前实验,同时,成功的学习者对“结晶”概念形成命题表征。学习者将蒸发结晶实验原理以“如果分离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溶液系统中的溶质与溶剂,那么蒸发溶剂使溶液变为饱和,并继续蒸发溶剂,溶质就以晶体析出”这一产生式来编码。

按照图尔文对情景记忆的界定,我们可以从以上知识表征形式中区别出情景记忆的主要构成要素。静态表象、动态表象与情感体验有机融合成关于某实验事件的表征体系,这一表征体系代表了学习者对经历过的该实验事件的记忆,在长时记忆中存储为该实验的情景记忆。情景记忆包括主体对实验物理空间与自身情感空间的记录,其中情感体验记录主体在理科实验事件中内心感受和态度体验这一维度的心理历程。随着实验的进行,主体的内心感受、态度体验也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着的情感体验组成主体的情感空间,形成主体对某实验较为稳定的情感记忆。比如学生对爆炸和解剖这一类实验有着明显的情感记忆。实验装置组成理科实验的物理空间,相应的,学习者脑海中关于具体实验仪器的视觉表象和关于实验装置的综合表象等各种静态表象勾勒出与外界物理空间相似的静态内部空间。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者在现实世界的实验装置中进行系列实验操作,产生相应实验现象,相应的,在大脑中关于实验操作和变动的实验现象对应的动态表象按照实验中真实的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有机融合成对实验事件的表征系统。动态表象是在静态表象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们共同形成脑海中对真实实验事件的较为客观的记录,即建构成脑海中关于实验事件的物理空间。理科实验为学习者提供感知性和体验性的学习方式,无论学习者是否具备相关科学知识,他在亲历实验的过程中都会形成情景记忆。但是不同学习者在同一实验事件中建构起来的实验物理空间的清晰程度、细微程度乃至准确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受制于学习者的知识领域,也与学习者实验中的情感体验紧密相关。

在理科实验中用到学习者已经拥有的科学概念和理论等抽象知识时,需要学习者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关命题表征和产生式。借助于理科实验的有意义的学习,学习者也能够建构成新的命题表征和产生式存储于长时记忆中,以此完善认知结构。命题表征和产生式形成了学习者关于理科实验的认知空间,认知空间与学习者的学科知识紧密相关,代表学习者从学科领域视角对实验事件的解读。物理空间决定认知空间的存在,认知空间影响物理空间的精细程度,他们又都与情感空间紧密相关,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激活及相互转换、相辅相成,共同组建成学习者脑海中对具体理科实验事件的表征系统。举例来说,在蒸发结晶化学实验中,学习者只要亲历化学实验则脑海中静态表象与动态表象就能共同形成关于蒸发结晶实验的物理空间,情感空间记录主体实验历程中的情感变化,物理空间和情感空间共同融合成情景记忆存储于长时记忆中。学习者的已有化学知识决定了学习者从化学科学视角对蒸发结晶实验的解读,学习者所形成的认知空间、情感空间、物理空间与认知空间共同表征学习者所亲历过的该化学实验。

二、理科实验图式的认知建构

在借助理科实验发生的有意义的学习中,学习者基于对科学知识的命题表征和产生式建构出对具体实验的认知空间,基于静态表象和动态表象建构出理科实验的物理空间,情感体验记录着学习者自身的情感空间,物理空间和情感空间共同形成主体长时记忆中关于该实验的情景记忆。认知空间、物理空间和情感空间共同形成学习者对具体理科实验的仿真器(我们标志为仿真器1)。类此,学习者还可以建构出仿真器2和仿真器3等。基于多个相关仿真器,学习者提取其共性建构关于该类实验的理科实验图式或框架,以此完成理科实验图式这一复杂认知结构的建构。这是我们基于对在理科实验中发生有意义学习这一前提下,学习者脑海中实验图式建构的理论假设(见图1)。

图1 中学理科实验图式的认知建构图

下面我们将对此图以及其中的具体概念加以解释,进一步阐述这一理论假设。

1.对仿真器的思考与界定

仿真器广泛用于军事领域,通过模拟战场状况实现技能训练和战术训练。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仿真器往往是指学习者脑海中形成的与外界事件相似的认知系统。知觉符号理论认为,各种知觉符号依据与外在物体原型的相似性有序组合成对客体或事件的仿真器(simulators),并存储于长时记忆中。我们将仿真器界定为学习者脑海中关于具体理科实验的表征系统,这一表征系统包括学习者对所亲历实验事件的情景记忆以及从学科知识领域视角对这一事件的专业解读。完整的仿真器由认知空间、物理空间与情感空间融合而成。认知空间更多地依赖于学习者的学科知识经验,物理空间更多地源自理科实验所提供的外界刺激信息,情感空间指的是该事件中学习者自身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建构的仿真器与被仿真的理科实验系统保持相似性,学习者对信息感知的细微程度决定了自身建构的仿真器与外界物理原型(理科实验)的相似程度,以命题表征、产生式存储于学习者脑海中的专业知识影响对感知信息的理解与判断,直接决定着学习者对理科实验认知空间的建构,也间接影响对物理空间的表征。学习者的情感体验影响学习者对外界信息的感知与对内部知识的提取,所以,情感空间直接影响认知空间与物理空间的建构,而后两者又反过来影响学习者的情感状态。仿真器是学习者建构的关于具体理科实验的情感空间、物理空间与认知空间的有机融合的表征系统。

2.对理科实验图式(或实验框架)的思考与界定

知觉符号理论认为,在仿真的过程中认知系统需要使用一个整合的知觉符号系统——框架(frames)来引导仿真器的建构。框架是人脑中表征知识的结构,在心理学中和图式具有相同的含义。明斯基对框架的特征做了进一步的描述,他认为框架包括框架名称、槽(slot)以及槽的值三部分。框架名称就是所表征事物的名称;槽表示事物的诸特征,槽的名称就是该特征的名称;槽的值是对特征的具体描述,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是空的[8]。以中学化学中的过滤实验为例,框架(或图式)名称是“过滤实验”,槽有“实验装置特征”、“滤液特征”和“实验操作程序”等,“滤液特征”这一槽的值为“液体和不溶于该液体的固体”。图式对于仿真器的建构具有引导作用,我们假设图式是基于对多个具体仿真器的共性的提取建构起来的。比如,粗盐过滤、沉淀过滤和泥沙过滤等多次具体过滤实验中学习者基于对多个相关仿真器的加工提取出过滤实验的图式。图式作为一种知识结构用来表示某种固定的情境。当一个人碰到某种情境时就从记忆中选取相应的图式,并依据图式理解当前的情境,并做出某种预期或反应。“图式”和“仿真器”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前者体现后者的一般性,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化。图1中以双向箭头代表它们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关于粗盐过滤的仿真器中有粗盐溶于水的知觉表征,而在过滤实验的图式中这一知觉表征对应的槽是“滤液特征”,其值为“液体和不溶于该液体的固体”。

3.解读理科实验图式的建构

图中椭圆形代表学习者建构的基本表征形式,它们相互融合进一步建构成复杂的表征系统(图中的方框)。邓铸提出,问题解决是问题表征状态不断变化的过程,表征态就是在特定问题情境中,内部知识经验和外部刺激信息相互作用而形成的问题表征的相对稳定态[9]。表征态的思想同样适于认知建构。上图中按照箭头从左向右的走向所形成的表征越来越复杂,方框中展示的相对稳定的表征即为各表征态。理科实验图式是相对复杂的、最高的表征态。但是,并非所有的学习者都能建构出完善的实验图式,学习者脑海中对理科实验的表征可以停留在图1 中的任意表征态中,所以个体长时记忆中关于实验的认知各不相同。与邓铸提出的表征态变化主要受知识经验影响的观点有所不同,我们基于图1分析发现,理科实验图式的建构不但受制于学习者学科知识形成的认知空间,而且与实验中学习者建构的物理空间、情感空间紧密相关。学习者亲历若干个具体实验建构多个仿真器,从中抽取出代表该类实验特征的若干个槽以及对各个槽的描述和限制值,并有效地建构成理科实验图式。图1展现了由3个仿真器建构的实验图式,笔者认为,仿真器的数目可以更多或者更少,它取决于有待建构的实验图式的复杂性,同时也与仿真器的质量等因素有关。

三、对实践中相关问题的解释

基于对理科实验图式认知建构历程的理论假设,我们尝试解释实践中与理科实验相关的若干问题,视为对该理论假设的初步检验。

当前理科教学中普遍存在将“做实验”改为“讲实验”,或“黑板实验”的做法,与真实的实验过程相比,这样的理科教学带来学习者认知结构中情景记忆的缺失,即关于实验的物理空间与情感空间的缺失。情感空间的缺失源于学习者并未真实经历随实验进展而变化的内心感受及态度体验等心理历程,这必然造成理科实验教学培养学习者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课程目标的失落。而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目标的达成是培养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保障之一,所以“黑板实验”与“讲实验”的理科教学必然最终导致公民科学素养的缺失。

而物理空间的缺失会带来的问题是:在讲实验的理科教学中,学习者往往集中于对教师语言所传达的语义进行编码,这就将原本丰富的表征形式(静态表象、动态表象和产生式等)简化为单一的命题表征。表征方式的单一化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消失,同时,单一的表征并不符合人类认知的特点,这又引发学习负担的加重和学习效率的降低。在实践中,常见在“讲实验”的理科教学之后,学生面对实验操作步骤排序问题无从下手的问题,这就是源于学习者脑海中动态表象表征的缺失以及命题表征传达实验操作步骤的低效。当学生亲自做实验或认真观察教师演示实验后,脑海中存储了相关动态表象,那么实验操作步骤排序问题就相对容易了。此外,在学习者脑海中实验物理空间的缺失意味着学习者并未将静态表象与动态表象有机地融合起来,这源于学习者没有亲历实验操作与实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与时间顺序关系,仅仅借助于命题表征来实现对这些关系的理解不但要付出更多的认知努力,而且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在“黑板实验”与“讲实验”的教学后,学生往往在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之间的匹配问题上犯张冠李戴型错误了。与真实实验所提供的视觉刺激相比较,“黑板实验”的理科教学会带来学习者对具体仪器表象表征的模糊以及对实验装置综合表象建构的混乱,这源于黑板这一二维平面所提供信息的局限性以及语言描述的片面性。表象编码的模糊、混乱乃至缺失必然导致相关实验中的错误。在理科实验问题解决中,学生常犯以下错误:不能给出某些物质的典型特征(如化学物质的颜色和状态等),错误描述实验现象(如生物中菲林试剂检验还原性糖的实验现象等),不能将仪器名称与仪器本身相联系,不能区分长颈漏斗、分液漏斗等相似仪器,不能有序组装已经学习过的实验装置,等等,这些行为都与学习者脑海中没有建构起清晰和有序的表象有关。

理科实验图式认知建构历程对实验问题解决心理机制提出新的尝试。我们可以将学习者面对的理科实验问题分为两大类:亲历过的理科实验的相关问题与陌生理科实验的相关问题。面对亲历过的实验,学习者脑海中存储的关于此实验的认知空间、物理空间与情感空间建构起的仿真器,仿真器的质量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速度与正确性,而仿真器的存在通常也降低了该类问题的难度。面对陌生的理科实验,学习者有选择地接受外部刺激(实验装置图和文字描述等),借助已有的实验图式形成对当前信息的预期,这种预期将指导学习者进一步感知具体信息并填入实验图式中的各个槽,实验图式可以弥补和完善部分槽值,帮助主体完成对问题的表征和问题空间的建构,并以此来解决问题。相比较而言,陌生实验问题解决需要学习者脑海中储备相关实验图式。可见,学习者只有建构起实验图式,才能灵活解决各种变式实验问题,才能体现出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理科实验图式认知建构历程的理论假设同时能够解释在理科实验学习中,学习者之间存在的广泛差异。人们通常认为,个体的学科知识影响其对具体实验的理解与操作,但是这种影响如何发生却没有被细致描述过。笔者认为,基于理科实验图式认知建构历程,理科实验学习中个体之间的各种差异源自个体在实验中建构起的各不相同的认知空间、物理空间与情感空间,三个空间的任何差异都将造成学习结果的不同。同时,由于三个空间的相互制约以及彼此独立,也带来实践中学生实验心理(情感空间)、理科成绩(主要受认知空间影响)、观察能力(影响物理空间建构)之间的彼此相关性与相互独立性。

总之,基于认知科学的已有研究成果澄清了理科实验中学习者所形成的知识表征形式,并尝试解释了理科实验图式的构成及其建构历程。理科实验图式认知建构的这一理论假设能够比较合理地解释当前实践中与理科实验教学和实验学习相关的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1]魏冰. 中学理科课程中实验教学的若干问题探析[J]. 全球教育展望,2010 (7).

[2]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 心理学大辞典[K].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李小平,等. 表象—认知吝啬原则:MHD问题另释[J]. 心理科学进展,2009(5).

[5]王瑞明. 文本阅读中信息的协调性整合研究[D]. 华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3.

[6]谢久书 ,等. 知觉符号理论及其研究范式[J]. 心理科学进展,2011(9).

科学理论的主要特征篇(7)

新的历史时期,在校学生的心理压力与心理问题日益突出,逐渐成为影响院校教育管理质量、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的一项紧迫问题。落实以人为本要求、紧贴时展步伐、贯彻安全发展理念、顺应学生成长规律、塑造合格有用人才、全面与社会需求对接等方面,都迫切需要在高等院校逐步推行把学生心理特征纳入档案工作。

1 开展学生心理特征档案工作的现实意义

开展学生心理特征档案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推动青年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有效方法;是加强院校德育建设,坚定师生理想信念,引领科学人文思潮的有效平台;是创新推动院校教育管理质量,实现安全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对接社会岗位要求、拉近供需之间距离,整合各方力量的一个链接条、一个数据库、一个参考源。因此,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1)解决青年学生对心理学基础知识了解不多,对自己性格特征定性、把握不准的问题;解决青年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缓解思想压力等方面思想意识不自觉、不主动,方法手段不经常、不科学等系列问题。

(2)解决青年学生与同学朋友之间、解决管理人员与教学人员之间、解决一线教学和管理人员与院校机关职能部门之间,对青年学生在性格特征、心理状态、思想压力内容、应对压力能力,以及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相关基本问题上的诸多个“不统一”:标准不统一、看法不统一、办法不统一、缓解和解决的步伐不统一、外在因素和内在关系的结合不统一等等方面的矛盾。

(3)解决学科设置、不同专业任课教师之间,在青年学生心理特征问题上,条块分割、重视程度迥异的问题;解决当前专业课授课与心理学基础知识灌输联系不紧、涉及不够,以及运用心理学来提高授课质量办法相对单一的问题;解决师资力量偏重专业课、看重试卷得分,相对忽视对青年学生在人格修养、人格锤炼、心理健康、提升缓解思想压力的能力等方面,教育引导不够的问题。

(4)解决单一偏重于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听招呼、守纪律、刻苦发奋,相对忽视于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塑造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保持良好的处世心态、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感知正确的人生责任,把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普及、学生心理状态的引导,效果和目的上看成“单打一”的问题。

(5)解决对青年学生初、高中时期的心理特征了解不够、掌握不准的问题;解决管理、教育、授课、机关等方面因人员调整等因素,造成对学生心理问题的了解与掌握脱节、教育与引导脱节的现象。

(6)解决院校全面了解学生渠道较少,特别是了解其从小到大的心理状态、性格变化规律不够的问题;解决了解其学习情况多、渠道办法多,而在了解其为人处事、思想意识、立身做人等方面,载体、渠道相对较少的问题。

(7)解决院校与社会在学生心理状态上关注层次不一、心理测试方法不同的问题,特别是解决当前就业单位了解学生一贯地、系统地心理状态资料很少的问题;解决院校在推荐学生就业、评定学生全面素质等环节,心理素质方面依据不充分、方法不完善、操作欠科学的问题。

(8)解决院校了解学生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籍贯地域传统性格特征等方面,办法单一的问题;解决了解掌握学生家庭、亲属、社会主要关系的心理学基本要素不便于操作的问题,特别是解决难以了解其是否有精神病遗传史、家庭重大变故史、反常行为表现史等问题。

(9)解决因当前院校对学生整体心理状态,评估体系不健全、资料不具备、底数不清楚,在实施心理干预、心理教育疏导、预防自杀事故案件等实现安全发展上,效果和招法亟待提高与亟待科学的问题。

2 高等院校学生心理特征档案工作的基本含义

高等院校学生心理档案工作主要是指:在大、中专以上院校,对在校学生从入学开始到毕业离校,逐步进行心理学学科数据采集与管理、分析与预测、教育与控制、研究与开发等内容的系统工作。是按照《档案法》、《教育法》和心理工作科学体系,对在校学生的人格种类、性格特征、心理基础、心理状态、心理病症等情况,进行统一的采集、管理、研发、实践等方面的系统工作,为引导学生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全面了解自己,提升院校教育管理效益,减少因心理问题引发事故案件概率,实现安全、和谐发展等方面提供心理学技术支持;也是更加科学地、全面地掌握学生底数,给社会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参考的一项辅助性工作。

3 高校学生心理档案工作的主要内容

(1)个体上建立学生个人心理特征数据库。主要收集学生心理测试结果、家庭成员心理状态调查函、每学期心理状态、人格种类、性格特征、人际关系、心理压力、调适手段、心理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等内容。

(2)整体上建立各个班级、科系、专业的学生心理特征状态库。主要收集各个班级、科系和不同专业的重要心理数据与特征;显示各个层次、各种管理教育方法、各个学习阶段之中,对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等。

(3)体系上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操作办法。主要建立各项数据采集制度、采集时间、衡量和评估机制、保密和使用范围等内容;建立研究和总结成果向教学管理一线进行实践的办法、尺度等;明确各级在校学生心理状态、心理特征档案工作上的职权划分、纪律要求等。

(4)方向上重点整合院校心理工作方面的软硬件资源,引导改进院校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普及,探索依靠心理学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办校质量的新路子,研究促进院校和谐氛围、德育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的新举措,拉动培育各级为学生当前与今后、能力与人格、智力与心理等全方位负责的新思维。

(5)核心上重点整理分析各个阶段、各个时期院校学生心理问题上的新变化、新动向、新特征,为院校的教学工作、研究工作、管理工作、安全工作等提供有力的客观分析、理论依据和办法建议;为用人单位、学生家庭积极反馈意见建议、参考依据。

(6)环节上大力突破一般档案工作难于大张旗鼓、难于引领实际工作的瓶颈问题,不断开创心理特征档案工作的新局面。在坚持保密原则、心理学固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开办心理咨询门诊、心理学基础知识辅导、心理问题帮扶活动等,引导学生面对各种压力时自觉在心理问题上找办法;在交友、婚恋、和谐关系、挫折、就业等方面主动调整良好的心态,塑造良好的人格,锤炼良好的品格。转贴于

4 开展高校学生心理档案工作的基础理论研究

在高等院校开展学生心理特征档案工作是一项新的实践与探索,既是原有档案工作领域的新拓展,又是院校教学与管理、功能与效能的新尝试。为了确保正确展开,达到兴利除弊,发挥最大效益,必须重视该项工作的基础理论研究。

(1)心理特征档案的本质属性。档案的本质属性,是档案学基础理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关系到档案的定义及档案学科的内涵问题。因此,心理特征档案应有的本质属性,必须合乎原本档案工作的本质属性。同时,作为一种“新型档案”,也必须允许保留与其较为匹配的内涵和特征。应当界定的属性内涵为:必须坚持它的原始纪录性,同时发展“结构说”、“备以查考性”以及电子档案的理论属性,最大化地保持“原本化”与“异化”相结合的属性。

(2)心理特征档案的价值与作用。心理特征档案的价值与作用应该是具有本源性、潜在性、多元性、增殖性、时效性和相对性,其价值实现规律应当是主导律、扩充律和衰减律占主要成分,扩散律实现不大。其作用主要存在于“院校本位化服务”和“社会用人单位的信息资源服务”两个方面,主要在于“资政学生全面发展”。

(3)心理特征档案的功能与模式。心理特征档案的功能可以抽象地概括为“资治”、“存史”、防范和教育。虽然具有有限性,但基本保持了“社会化服务”的功能。院校本位看,最大的功能在于它的“休闲功能”。运行模式上基本上属于电子、虚拟和数字化。

5 学生心理特征纳入档案工作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把在校学生心理特征纳入档案工作显然是一项新举措、新探索,类似当前院校的档案工作,又区别于传统的档案工作;既关联着一般意义上的档案人员,又关联着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人员与体制。因此面临着许多方面的实际困难与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勇于尝试、科学运作。

5.1 面临的实际困难与问题

(1)传统档案工作的制度上要有新逾越。传统的档案管理制度、数据采集制度与环节等方面,当前与心理学学科所要求的制度还不匹配。比如需要管理、保密的范围就不接轨,哪些该录、哪些不该录等问题,距离较大。

(2)各级思想认识上要有新高度。心理特征档案工作从某些方面看,属于院校心理工作、全面建设的奠基工程。从当前的情况看,各级认识上还不够统一,具体步骤上方法各异;比如有的院校仅限于管理范围,有的院校局限于德育教育范围,有的把其看作第二课堂。

(3)院校之间资源共享上要有新突破。此项档案工作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资源共享、服务多方”,但当前的情况明显存在着“各自为政”。比如一所大学难以获取到某个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心理状态、不良心理反常表现。初中、高中、大学分别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势必牵扯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难于收集到系统的数据与情况。

(4)各级认定标准上要有科学统一的尺度。不能一个班级、一个科系、一个院校,都规定一个自己感到便于衡量、便于操作的尺度。应当在既遵守一般档案管理科学、又坚持心理学特有要求的框架内,研究确定出统一的政策与尺度,颁布执行。

(5)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要全面。既熟悉原则意义上档案学科的原则、制度、要求,又要全面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原则与要求。

5.2 应突出把握的几个问题

(1)加强教育引导,特别是加强对学生心理特征建档工作重要意义的教育。应当在思想认识深处,确实把此项工作当作一项长远、全面的基础工程来看待,上升到影响院校可持续发展、安全发展、全面提升办校水平的重大举措来实践。同时,大力对在校学生、学生家庭进行教育,引导大家正确认识建档工作的意义和原则,剔除不良观念,积极主动地配合院校开展工作。

(2)讲究科学、把握政策。档案管理也好,心理学自身原则也好,都有着相对独立、严谨周密的操作体系和政策要求,必须坚持科学的精神、法规的尺度,开创性把这一新生的工作想到位、抓到位、负面问题上防范到位。

(3)精心研究、严密组织。此项工作关系着方方面面,要善于针对院校自身的情况,研究分析相关链的前提工作和问题,以严谨的态度周密考察、认真论证、科学计划、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 王二平.当前在校学生心理问题研究[J].青年研究文摘,2005(5)

2 张平.解析大学生心理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2006(3)

3 伍震华.再论档案的本质属性[J].档案通讯,2006(6)

4 黄子林.关于档案属性问题的几点认识[J].档案学研究,1999(4)

5 何玲.电子档案原始性的认定[J].中国档案,2001(2)

科学理论的主要特征篇(8)

(1)解决青年学生对心理学基础知识了解不多,对自己性格特征定性、把握不准的问题;解决青年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缓解思想压力等方面思想意识不自觉、不主动,方法手段不经常、不科学等系列问题。

(2)解决青年学生与同学朋友之间、解决管理人员与教学人员之间、解决一线教学和管理人员与院校机关职能部门之间,对青年学生在性格特征、心理状态、思想压力内容、应对压力能力,以及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相关基本问题上的诸多个“不统一”:标准不统一、看法不统一、办法不统一、缓解和解决的步伐不统一、外在因素和内在关系的结合不统一等等方面的矛盾。

(3)解决学科设置、不同专业任课教师之间,在青年学生心理特征问题上,条块分割、重视程度迥异的问题;解决当前专业课授课与心理学基础知识灌输联系不紧、涉及不够,以及运用心理学来提高授课质量办法相对单一的问题;解决师资力量偏重专业课、看重试卷得分,相对忽视对青年学生在人格修养、人格锤炼、心理健康、提升缓解思想压力的能力等方面,教育引导不够的问题。

(4)解决单一偏重于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听招呼、守纪律、刻苦发奋,相对忽视于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塑造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保持良好的处世心态、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感知正确的人生责任,把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普及、学生心理状态的引导,效果和目的上看成“单打一”的问题。

(5)解决对青年学生初、高中时期的心理特征了解不够、掌握不准的问题;解决管理、教育、授课、机关等方面因人员调整等因素,造成对学生心理问题的了解与掌握脱节、教育与引导脱节的现象。

(6)解决院校全面了解学生渠道较少,特别是了解其从小到大的心理状态、性格变化规律不够的问题;解决了解其学习情况多、渠道办法多,而在了解其为人处事、思想意识、立身做人等方面,载体、渠道相对较少的问题。

(7)解决院校与社会在学生心理状态上关注层次不一、心理测试方法不同的问题,特别是解决当前就业单位了解学生一贯地、系统地心理状态资料很少的问题;解决院校在推荐学生就业、评定学生全面素质等环节,心理素质方面依据不充分、方法不完善、操作欠科学的问题。

(8)解决院校了解学生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籍贯地域传统性格特征等方面,办法单一的问题;解决了解掌握学生家庭、亲属、社会主要关系的心理学基本要素不便于操作的问题,特别是解决难以了解其是否有精神病遗传史、家庭重大变故史、反常行为表现史等问题。

(9)解决因当前院校对学生整体心理状态,评估体系不健全、资料不具备、底数不清楚,在实施心理干预、心理教育疏导、预防自杀事故案件等实现安全发展上,效果和招法亟待提高与亟待科学的问题。

2高等院校学生心理特征档案工作的基本含义

高等院校学生心理档案工作主要是指:在大、中专以上院校,对在校学生从入学开始到毕业离校,逐步进行心理学学科数据采集与管理、分析与预测、教育与控制、研究与开发等内容的系统工作。是按照《档案法》、《教育法》和心理工作科学体系,对在校学生的人格种类、性格特征、心理基础、心理状态、心理病症等情况,进行统一的采集、管理、研发、实践等方面的系统工作,为引导学生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全面了解自己,提升院校教育管理效益,减少因心理问题引发事故案件概率,实现安全、和谐发展等方面提供心理学技术支持;也是更加科学地、全面地掌握学生底数,给社会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参考的一项辅工作。

3高校学生心理档案工作的主要内容

(1)个体上建立学生个人心理特征数据库。主要收集学生心理测试结果、家庭成员心理状态调查函、每学期心理状态、人格种类、性格特征、人际关系、心理压力、调适手段、心理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等内容。

(2)整体上建立各个班级、科系、专业的学生心理特征状态库。主要收集各个班级、科系和不同专业的重要心理数据与特征;显示各个层次、各种管理教育方法、各个学习阶段之中,对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等。

(3)体系上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操作办法。主要建立各项数据采集制度、采集时间、衡量和评估机制、保密和使用范围等内容;建立研究和总结成果向教学管理一线进行实践的办法、尺度等;明确各级在校学生心理状态、心理特征档案工作上的职权划分、纪律要求等。

(4)方向上重点整合院校心理工作方面的软硬件资源,引导改进院校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普及,探索依靠心理学提升学生素质、提高办校质量的新路子,研究促进院校和谐氛围、德育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的新举措,拉动培育各级为学生当前与今后、能力与人格、智力与心理等全方位负责的新思维。

(5)核心上重点整理分析各个阶段、各个时期院校学生心理问题上的新变化、新动向、新特征,为院校的教学工作、研究工作、管理工作、安全工作等提供有力的客观分析、理论依据和办法建议;为用人单位、学生家庭积极反馈意见建议、参考依据。

(6)环节上大力突破一般档案工作难于大张旗鼓、难于引领实际工作的瓶颈问题,不断开创心理特征档案工作的新局面。在坚持保密原则、心理学固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开办心理咨询门诊、心理学基础知识辅导、心理问题帮扶活动等,引导学生面对各种压力时自觉在心理问题上找办法;在交友、婚恋、和谐关系、挫折、就业等方面主动调整良好的心态,塑造良好的人格,锤炼良好的品格。

4开展高校学生心理档案工作的基础理论研究

在高等院校开展学生心理特征档案工作是一项新的实践与探索,既是原有档案工作领域的新拓展,又是院校教学与管理、功能与效能的新尝试。为了确保正确展开,达到兴利除弊,发挥最大效益,必须重视该项工作的基础理论研究。

(1)心理特征档案的本质属性。档案的本质属性,是档案学基础理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关系到档案的定义及档案学科的内涵问题。因此,心理特征档案应有的本质属性,必须合乎原本档案工作的本质属性。同时,作为一种“新型档案”,也必须允许保留与其较为匹配的内涵和特征。应当界定的属性内涵为:必须坚持它的原始纪录性,同时发展“结构说”、“备以查考性”以及电子档案的理论属性,最大化地保持“原本化”与“异化”相结合的属性。

(2)心理特征档案的价值与作用。心理特征档案的价值与作用应该是具有本源性、潜在性、多元性、增殖性、时效性和相对性,其价值实现规律应当是主导律、扩充律和衰减律占主要成分,扩散律实现不大。其作用主要存在于“院校本位化服务”和“社会用人单位的信息资源服务”两个方面,主要在于“资政学生全面发展”。

(3)心理特征档案的功能与模式。心理特征档案的功能可以抽象地概括为“资治”、“存史”、防范和教育。虽然具有有限性,但基本保持了“社会化服务”的功能。院校本位看,最大的功能在于它的“休闲功能”。运行模式上基本上属于电子、虚拟和数字化。

5学生心理特征纳入档案工作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把在校学生心理特征纳入档案工作显然是一项新举措、新探索,类似当前院校的档案工作,又区别于传统的档案工作;既关联着一般意义上的档案人员,又关联着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人员与体制。因此面临着许多方面的实际困难与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勇于尝试、科学运作。

5.1面临的实际困难与问题

(1)传统档案工作的制度上要有新逾越。传统的档案管理制度、数据采集制度与环节等方面,当前与心理学学科所要求的制度还不匹配。比如需要管理、保密的范围就不接轨,哪些该录、哪些不该录等问题,距离较大。

(2)各级思想认识上要有新高度。心理特征档案工作从某些方面看,属于院校心理工作、全面建设的奠基工程。从当前的情况看,各级认识上还不够统一,具体步骤上方法各异;比如有的院校仅限于管理范围,有的院校局限于德育教育范围,有的把其看作第二课堂。

(3)院校之间资源共享上要有新突破。此项档案工作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资源共享、服务多方”,但当前的情况明显存在着“各自为政”。比如一所大学难以获取到某个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心理状态、不良心理反常表现。初中、高中、大学分别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势必牵扯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难于收集到系统的数据与情况。

(4)各级认定标准上要有科学统一的尺度。不能一个班级、一个科系、一个院校,都规定一个自己感到便于衡量、便于操作的尺度。应当在既遵守一般档案管理科学、又坚持心理学特有要求的框架内,研究确定出统一的政策与尺度,颁布执行。

(5)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要全面。既熟悉原则意义上档案学科的原则、制度、要求,又要全面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原则与要求。

5.2应突出把握的几个问题

(1)加强教育引导,特别是加强对学生心理特征建档工作重要意义的教育。应当在思想认识深处,确实把此项工作当作一项长远、全面的基础工程来看待,上升到影响院校可持续发展、安全发展、全面提升办校水平的重大举措来实践。同时,大力对在校学生、学生家庭进行教育,引导大家正确认识建档工作的意义和原则,剔除不良观念,积极主动地配合院校开展工作。

(2)讲究科学、把握政策。档案管理也好,心理学自身原则也好,都有着相对独立、严谨周密的操作体系和政策要求,必须坚持科学的精神、法规的尺度,开创性把这一新生的工作想到位、抓到位、负面问题上防范到位。

(3)精心研究、严密组织。此项工作关系着方方面面,要善于针对院校自身的情况,研究分析相关链的前提工作和问题,以严谨的态度周密考察、认真论证、科学计划、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王二平.当前在校学生心理问题研究[J].青年研究文摘,2005(5)

2张平.解析大学生心理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2006(3)

3伍震华.再论档案的本质属性[J].档案通讯,2006(6)

4黄子林.关于档案属性问题的几点认识[J].档案学研究,1999(4)

5何玲.电子档案原始性的认定[J].中国档案,2001(2)

6张斌.档案价值论.档案学通讯,2003(3)

7任宝兴.档案价值规律研究[J].档案学研究,2003(6)

科学理论的主要特征篇(9)

1.前言

本科生科研绝大部分以团队形式开展,通常是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为内容、围绕同一研究主题组成的课外研究团队。因此团队建设是否科学、团队成员是否具备足够的胜任力是科研成功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本科生科研工作已普遍开展,但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例如很多本科生科研团队存在效率较低、团队融入困难、团队成员互补性差、缺乏核心领导人等问题,在团队组建和建设等方面均未形成较为科学规范的体系,最终科研成果不够理想。因此,如何组建高效的科研团队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在本研究中我们引入胜任力理论。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首次提出胜任力的概念,他将胜任力定义为能够区分在特定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并指出这些胜任特征主要包括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认知、人格特质和动机等。1993年,斯班瑟首次针对胜任力模型给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即胜任力模型是指和参照效标(优秀的绩效或合格的绩效)有因果关系的个体深层次特征。他通过研究得出通用胜任力模型包括成就特征、服务特征、影响特征、管理特征、认知特征、个人效能特征等六个方面。

我们利用行为事件访谈获取成功团队关键要素,并进行胜任力编码和模型的构建,最终为科研团队组建和建设提供借鉴。

2.研究设计

2.1行为事件访谈

本研究进行行为事件访谈的样本取自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组建的科研团队,分别选取在立项、中期检查和结题中评比优秀者作为绩优团队,选取未能顺利结题或成果未获奖的团队作为绩平团队。从北京师范大学20个本科生院系中讨论筛选了30名本科生科研团队的绩优者和绩平者,统筹院系、课题类型等,最终确定对所选30个团队中的19位成员进行行为事件访谈。

行为事件访谈依照“STAR+E”原则进行。首先了解访谈对象参加科研的基本情况,包括科研内容、科研成果,其别注重科研团队的组建过程的了解。之后,由访谈对象描述其所在科研团队在进行科研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两件最成功的事情和两件比较失败的事情。事件描述要体现情景(Situation)、任务(Task)、行动(Action)和结果(Result)四项要素,并在访谈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追问。最后,我们请访谈对象依据自身经验,归纳科研团队需要具备的特质。

2.2胜任力要素提取

行为事件访谈结束后,我们根据访谈记录进行了胜任力要素编码,对访谈文本进行主题分析,对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胜任力素质特征项进行类聚编码,提取胜任力特征,并使之概念化。在正式编码前,组内成员通过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分别按照字典选取三到四份访谈文稿进行编码,再对文稿和编码结果进行充分讨论。用统一的语言命名同一个特征,取得一致的意见,并不断修改和完善,最后经过多次讨论形成基础编码手册。在进行正式编码时,小组成员分别独立对访谈记录进行编码,注意记录某一胜任特征出现与否和该胜任特征表现的具体等级。经过查阅文献补充,将出现频次少于四次的成员奇偶性等7项胜任特征剔除。

2.3对各维度进行操作化定义和分级

在对科研团队访谈记录稿的胜任特征进行特质提取编码后,整理得出各子维度频数分布,结合之前通过文献分析提取的胜任力特征及斯班瑟胜任力词典,对各子维度进行划分,归类为相应主维度下的几个子维度。根据各特质出现的频率和一级指标频率计算决定出各一级、二级指标所占权重。之后遵循完整性和准确性原则对每个特定胜任特征项目及每项特征进行操作性定义、级别划分以及各等级特点的描述,并附以详细的解释。

3.结果与分析

通过查阅文献,基于胜任力词典,团队成员反复进行讨论,将25项胜任特征归纳为团队科研素质等七项一级指标。

团队科研素质维度包含的特质强调团队成员进行科研的基本知识技能及能力互补性;人际理解力侧重团队在课题进行过程中进行的必要沟通协调;主动性和效率维度从团队动机出发,将团队内在品质特征影响科研效率因素进行划归;团队运作维度强调团队合作过程中的协调配合、领导统筹规划等;团队氛围侧重课题进行中团队所持的态度动机;外部支持是从团队外部视角考虑,探讨寻求外部帮助的成员胜任力;内部体制和关系建立维度注重团队关系的建立,从人际关系角度推动科研成果产出。

分析得出,团队运作(D)所占权重最高,且包含7项胜任特征,说明团队运作在团队胜任力中地位更重要;处于二、三位的是主动性和效率(C)、团队科研素质(A);团队氛围(E)权重最低。二级指标中,合理分工、外部支持的权重较高,及时反思、性别差异的权重较低,这些体现了建立一支优秀的科研团队所需胜任力的基本范畴和大致权重。

4.讨论与总结

我们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团队胜任力的研究,尤其是科研团队胜任力的研究。目前关于特定工作岗位的个人胜任力模型研究比较丰富,Spencer也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归纳了通用胜任力模型。但是有关团队胜任力的研究相对较少,更没有能够总结出与Spencer研究类似的团队通用胜任力模型。我们发现,本研究所构建的胜任特征模型的维度与已有科研团队胜任力研究的部分维度在操作定义与分级上具有一致性,表明科研团队胜任力的主要维度逐步走向统一。

但是,我们也发现了本研究在方法上的缺陷。遵循STAR+E原则,目前行为事件访谈应用于对个人的胜任力模型开发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应用于团队胜任力模型开发的行为事件访谈形式依旧不完善。本研究依旧对科研团队的成员进行一对一的访谈,这就有可能存在对团队胜任特征完整性和重要程度把握不甚完整,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我们认为,今后有关科研团队胜任力的研究可以致力于更加清晰、合理的胜任力模型维度,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优化科研团队胜任力研究的质量,并寻找科研团队胜任力与其他类型团队胜任力的相似之处,在此基础上总结通用团队胜任力模型。

参考文献:

[1]贺森、戚金波.知识型团队胜任力模型构建的高校实践[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21期

[2]吴振东.项目管理团队胜任力模型及案例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0年第32卷第3期

科学理论的主要特征篇(10)

1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思路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种交叉学科,交叉的学科基础及其融合的紧密程度决定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水平,交叉的学科发展推动着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并且使得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研究领域变得十分广泛,而且处在不断发展之中。

1、1学科发展轨迹在中国,基于电子信息工程发展而来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主要包括生物医学仪器、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生物医学信息计算分析、生物医学成像及图像处理分析、生物医学系统建模与仿真、临床治疗与康复的工程优化方法、手术规划图像仿真以及图像导引手术及放疗优化等;有基于力学发展而来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主要包括生物流体力学、生物固体力学、运动生物力学、计算生物力学和微观尺度的细胞生物力学等;基于化学材料工程发展而来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主要包括生物材料学、组织工程与人工器官、物理因子的生物化学效应等。

1、2学科发展特点作为交叉学科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其发展的关键在于交叉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构建一种良好的交叉结构,对推动交叉学科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对于生物医学工程这样的交叉学科的描述有一个形象的说法:交叉学科如同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起连接桥梁,如果在河两岸没有坚实的基础,桥是无法建立好的,对于生物医学工程这样一座建立在两个不同学科之间的桥来说,它的发展要求具有坚实的交叉学科基础和交叉学科紧密融合深度。那么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构建良好的交叉结构,需要选取具有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撑的主干学科进行交叉,凝练学科方向,不能大而全,过于宽泛。目前,医学仪器和医学成像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应该成为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重点发展方向。医学仪器和医学成像设备能有力推动医疗产业的发展。医疗仪器和医学成像设备是现代医疗器械产业中的主流产品,在产业发展中起着主导和引领作用。其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经济技术实力与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产业化驱动也是学科发展的一种动力,也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需求和生命科学发展的大趋势,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应大力促进医学仪器和医学成像方法的学科建设,从而提升整个学科的发展水平。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建设离不开一流的学术研究和学术成果的应用。一流的学术研究不但能提升学科的发展水平,而且能开拓学科纵深发展,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而增强学科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学术研究的前瞻性和创新性将确保学科建设的发展动力和趋势以及学科发展的活力。交叉学科往往具有不同程度的可替代性。可替代性程度越高,交叉学科存在的必要性就越小。如何减小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可替代性的程度是需要深入思考的,是需要提升学科的特异性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学术研究主要包括应用理论研究和理论应用研究,应用理论研究主要涉及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所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开展新理论、新方法的研究。理论应用研究主要涉及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所需要解决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借助理工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应用理论研究是理论驱动型的学术研究,理论应用研究是应用驱动型的学术研究。理论驱动型和应用驱动型是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学术研究的两种主要模式。理工科大学具有良好的理论创新基础和强大的交叉的学科背景,开展理论驱动型研究具有自身优势。医学院校具有丰富的医学资源,面临着大量需要应用理工知识解决的医学问题,开展应用驱动型研究,将很好地实现与医学的应用融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力推进医学的进步与发展。各自的学术优势将有利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特色发展,从而增强其不可替代的程度,实现学科可持续创新发展。

1、3学科体系作为一级学科的生物医学工程,包含学科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且该体系离不开所交叉的学科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的支撑,此外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既要有学科自身的特色,又要具有可持续发展和一定程度上的不可替代性,这样学科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要面向医疗卫生、生物科学所涉及的重大、重要技术理论问题及基础应用开展学术研究。实现良好的学术研究定位,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

2大数据时代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

守正创新是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人类已进入大数据时代,所谓大数据(bigdata),或称海量数据,是指由于数据容量太庞大和数据来源过于复杂,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工具软件对其内容进行获取、管理、存储、检索、共享、传输、挖掘和分析处理的数据集。大数据具有“4V”特征:①数据容量(volume)大;②数据种类(variety)多,常常具有不同的数据类型和数据来源;③动态变化(velocity)快,如各种动态数据,非平稳数据,时效性要求高;④科学价值(value)大,尽管目前利用率低,却常常蕴藏着新知识和重要特征价值或具有重要预测价值。大数据是需要新的分析处理模式才能挖掘分析出其蕴藏的重要特征信息[6]。人体生老病死的生命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涌现的生物医学大数据发生源,这种源源不断的生物医学大数据的检测、处理与分析,将给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的发展将带动大数据处理技术的进步。

生物医学大数据广泛涉及人类医疗卫生健康相关的各个领域:临床医疗、基础医学、公共卫生、医药研发、临床工程、心里、行为与情绪、人类遗传学与组学、基因和蛋白质组学、远程医疗、健康网络信息等,可谓包罗万象,纷繁复杂。生物医学大数据中蕴藏了种种有科学价值的信息,研究有效的大数据挖掘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对生物医学大数据进行关联和融合计算分析,充分挖掘生物医学大数据中的信息关联和特征关联和数据空间映射关联,既能为疾病的预防、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康复提供系统化的全新的认识,有利于深入疾病机理研究分析,开展个性化诊疗。还可以通过整合系统生物学与临床数据,更准确地预测个体患病风险和预后,有针对性地实施预防和治疗。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所面临的生物医学大数据主要包括多模态医学影像数据、多种类医学信号数据以及基因和蛋白质组学的生物信息数据。生物医学大数据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领域内有着广泛深远的应用前景,从三个方面应用将推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

(1)开展多模态影像大数据计算分析。医学影像学科的发展从早期看得到,到看得清,目前的看得准,未来的趋势是看得早。只有看得准和看得早才有利于临床早期干预,提高治疗预期。医学影像大数据计算分析在影像诊断、手术计划、图像导引、远程医疗和病程跟踪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建立新的医学影像大数据计算分析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挖掘多模态影像数据的特征数据和特征关联,将会提供强有力的影像诊断分析手段,极大地推动影像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科学价值。

(2)开展多种类医学信号大数据计算分析。医学信号大多直接产生于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信号,能在不同层面上表达生理和病理相关机制特征。融合多种医学信号的大数据计算分析,能对生理病理过程进行更好更全面的阐释,不仅能深入了解生理病理的状态特征和过程特征,而且能实现个体健康监测和管理。可以很好地开展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推进系统化的医学应用研究。实现强大的多种医学信号数据的特征挖掘及特征关联计算分析。大数据挖掘能够增加准确度和发现弱关联的能力,能更好地认识生理病理现象和本质。

(3)开展基因和蛋白质组学的生物信息大数据计算分析。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系统生物学和比较基因组学的不断发展涌现了海量的需要计算分析的生物信息数据,已进入计算系统生物学的时代。开展生物信息大数据计算分析,可以拓展组学研究及不同组学间的关联研究。从环境交互、个体生活方式、心里行为等暴露组学,至细胞分子水平上的基因组学、表观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基因蛋白质调控网络,再到人类健康和疾病状态的表型组学等不同层面不同方向上实现大规模的关联计算分析,可以全面阐述生命过程机制,挖掘生命过程特征及关联特征。

上一篇: 社会经济发展阶段 下一篇: 社交媒体市场分析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