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文学的看法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23 09:25:30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篇(1)

和一般人的网络素养不同,网络素养这个概念对大学生而言,指在媒体时代大学生对网络知识有了最为基础的认识后融入媒体发展中,并形成正确的认知态度,从而培养正确、高效使用网络的能力。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是受客观环境影响和主观能动性选择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素养。

一、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现状分析

1.调查方法、对象。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进行了分析。问卷主要从网络法制观念、网络道德、网络价值观、网络使用的自我约束能力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设计,总计20题。

本文的调查对象选择了遵义师范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龄层的大学生,发出调查问卷120份,回收110份,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91.6%,有效率83.3%。

从调查问卷的反馈情况来看,本次有效调查对象中男女比例为58:42,调查对象最常使用的上网工具为移动互联网(主要是手机),调查对象的年龄大都在20~24岁,具体年级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对象年级分布

2.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基本表现。

(1)学生网络法制观念情况

调查问卷中5至9题是关于大学生网络法制观念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68%的调查对象对网络法律法规了解很少,非常了解网络法律法规的仅有5%。在网络遭遇不平事件选择一定会质疑或举报的人数仅为2%。对于网络实名制,认为很有必要的占12%,无所谓的占60%,认为没必要的占28%。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网络法制素养相比于现实生活中的法律意识显得薄弱。

表2 是否了解网络法律法规

(2)大学生网络道德情况

调查问卷中10至13题是关于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情况的调查。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52%的大学生对网络道德不了解,对网络道德非常了解的仅为10%。表示在网络聊天中经常撒谎的为13%,而从未撒谎的为30%,57%的人选择偶尔会撒谎。关于是否会为了吸引眼球而转发未经证实的消息这一问题,12%的表示经常会,30%的表示从来不会,58%的表示有时会。关于如何看待网上对他人人身攻击或诋毁行为这一问题,38%的表示坚决反对,38%的表示无所谓,30%的表示看情况。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就整体情况而言,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是相对较低的。

表3 是否了解网络道德的含义

(3)大学生网络价值观情况

调查问卷中第14至15题是关于大学生网络价值观的调查,从所得结果看出,愿意充当网络水军的人数为20%,如果提供报酬,这一比例将上升到45%。另外,15%的大学生选择不一定,仅有20%的大学生选择不愿意充当网络水军。关于使用网络给生活、学习带来的帮助这一问题,认为网络对自己帮助很大的为30%,认为没多大帮助的比例与之相近,为28%,而认为网络会给生活造成困扰的为22%,另外还有20%的大学生表示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由此可见,大学生的网络价值观尚处于比较肤浅的水平。

表4 是否愿意充当网络水军

(4)大学生网络使用自我约束能力情况

调查问卷中第16至19题是关于大学生网络使用自我约束能力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大学生都利用网络进行过聊天活动,95%的大学生经常利用网络了解新闻动态,经常在线游戏的为69%,经常进行网络社区活动的为40%,经常网上购物的为80%。关于上网频率这个问题,见图1。关于是否会在上课时间浏览网页信息这一问题,选择经常的为38%,选择偶尔的为42%,选择不会的为20%。关于是否浏览过这一问题,选择经常浏览的为2%,选择偶尔浏览的为18%,选择从未浏览的为32%,选择拒绝回答的比例为48%。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自我约束能力尚待进一步提高,网络使用不仅会浪费大量时间,同时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上课质量。

图1 大学生使用网络的频率比较

二、大学生网络素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1.侵犯知识产权事件频繁发生。

在现代社会,大学生上网很方便,几乎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电脑和智能手机,有些学生通常会利用网络这个平台摘抄一些文字作为自己的作业,甚至直接从网上下载论文作为自己的结课论文,网络的便利会使不少学生越来越不重视学习。而且,还有一些人通过上网将别人的文章和科研成果等作为自己的作品,从而导致很多剽窃问题产生。一些大学生在便利又复杂的网络环境下,不能把握好自己,会产生一些抄袭的行为,导致大学期间缺乏学习动力,养成学术作假的不良习惯。

2.不文明现象逐渐突出。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会受到很多方面的约束,使得他们的行为具有规范性,例如,道德、法律的约束等。但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环境下,网民在这里不需要受到道德的约束和法律的限制,他们的行为往往变得无拘无束,敢于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当遇到自己不满意的事情时,他们会采取不良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因此,在网络虚拟环境下,社会公众往往会变得不文明,导致网络不文明现象滋生。

3.人际关系逐渐疏远。

大学生在网络上可以通过游戏、社交平台等一些渠道,与网友进行交流。网上交流时,可以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随心所欲地聊天。与网友的亲近,会导致许多学生与实际朋友之间的交往存在障碍,而且在现实大学校园生活中,同学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使不少学生选择网络这个平台放松自己的心情、发泄自己的情绪。

三、大学生网络素养问题的成因分析

1.内在原因分析。

(1)大学生需要情感寄托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后备军,无论家庭还是社会都对其寄予厚望。但是,受社会经验缺乏、心理发育不成熟等因素的影响,某些大学生往往找不到很好的情感寄托方式,进而出现焦虑、孤独等不良心理。而网络的出现,则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情感宣泄地。因为虚拟性和开放性是网络的特征,所以他们不会因为地点、国籍或时间等原因受到束缚,任何人在虚拟世界中都可以尽情畅言,没有各种条约限制。

(2)一些大学生好奇心太重

高校的自由选修课种类很多,其中大学生最为感兴趣的要属计算机方面的课程,原因之一是某些同学喜欢在掌握基本电脑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表现,得到自信感和成就感。

(3)某些大学生不重视自身修养

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增强,招聘单位对学历越来越重视,而对应聘者综合素质的考量则没有那么深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些大学生将更多精力放到与考试、专业知识相关方面,如考取英语证书、计算机证书等,而忽视自身综合素质,尤其是道德素质的养成。某些大学生不注重自身修养,有的甚至过于放纵自己。

(4)尚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也在不断提升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进而形成特有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由于大学生接触社会的范围有限,大都生活在家庭与校园之中,遇见的人和事比较单一,人生经验不够丰富,其价值观与人生观尚未形成。而网络的复杂性是难以度量的,其中的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都裹着厚厚的外衣,给一些大学生的准确识别带来了困难,进而影响其网络道德。

2.外在原因分析。

(1)网络信息包罗万象

网络的发展和大范围普及,其携带的信息包罗万象,既有积极正面的内容,又有消极反面的东西。网络相对于传统纸媒、电视等传播途径而言,其便捷性是不言而喻的,尤其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文字、图片、音频等诸多信息。而这些信息是没有经过严格筛选的,其中的一些垃圾信息必然会给大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2)学校网络素质教育普及不够

网络对人们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影响,能促进人们的思维由单一型向多元化发散性改变,刷新了人们的三观及实物观、信息观等,并且形成了新的认识模式。而目前的网络教育管理还比较滞后,不能有效地、根本地引导大学生利用网络树立正确的三观,抵制网络负能量的影响。

(3)社会转型期间价值观的转变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一些大学生尚未真正接触社会,心理不够坚定,容易出现某种心理困惑。

四、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网络立法,提升法制观念。

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虽然网络社会是虚拟的,但在这个空间里同样需要秩序。要使网络社会成为良好的有秩序的环境,仅靠道德的约束显然是不够的,需要硬性的立法,需要来自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网络的大力监管,从网络信息的入口处、传播源对其进行严格的筛选控制。

本文调查结果表明,对网络法律法规十分了解的大学生仅为5%,所以加强网络立法,提高大学生网络法制观念是非常必要的。

2.依托校园文化,重塑网络道德。

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学育人,另一种则是环境育人,校园文化的建设就是为了提供良好的环境教育学生。主导校园文化的力量主要是社会文化,校园文化和全体师生一起创造建设的群体文化是一种学习优良传统、良好作风的集体表现。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各样关于科学、道德素质文化的讲堂,全面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优良的校园文化中受到熏陶,获得最前沿的知识,不断提高才能,构建正确三观,培养广阔的胸襟和情操。同时,通过课外互动增强大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使之个性与社会性相协调,让特长和兴趣得到更好的发展。

3.树立正确价值观,提高认知能力。

大学生处在三观没有完全成熟的时期,但是对待网络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认知,这样才能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健全的网络价值观。要随时保持虚拟与现实的统一,正确的、完整的网络价值观对大学生的要求是必须与他人、网络和社会相融合。再者养成积极向上的阳光网络心理和对人格异化的适应能力,在校大学生应恰当处理社会和网络上的人际关系,将两个不同世界区分开,从而避免在网络中出现“双面人”。

4.加强心理建设,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为了提高大学生网络自制力,应加强他们的心理教育。就学校而言,一方面,要大力开设与心理学相关的课程,不断完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学校应该改革教育制度,由片面的应试教育向全面的素质教育发展,把控教育的主要方向。

另一方面,大学生应通过自我反省、自我克制和自我戒律提高网络道德素养。其一是自我反省。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每个人的身份都是不明朗的,并且因为网络空间的隐秘性和独立性,大学生只有谨慎小心,通过对自己的反思和纠正,对自己的行为及思想进行控制约束,如此,正确文明的上网习惯才能慢慢养成。其二是自我克制和自我戒律,要自觉遵循虚拟世界中的法律,主动学习相关网络法规,仔细分析其约束的和倡导的,严格要求自己,进一步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

参考文献:

[1]吕青毅.当代大学生网络素养缺失的成因及对策探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3(5):48-50.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篇(2)

学者是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和重要力量,通过对北京、江苏、河北、黑龙江等四省学者进行调查,了解学者对当前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看法,对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发展的态度,以及借助网络推进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形成调查样本,并对样本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结论,为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一、调查目的及意义

本次调查,以了解学者对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发展的态度,以及借助网络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现状为基本诉求。学者是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了解学者对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与发展的态度,以及应用网络传播传统文化的现状,对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意义重大。

二、调查过程

首先,确定调查的具体方法。为了从开放的视角了解学者对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与发展的认识,让学者对此问题从不同角度谈谈看法,本调查采用访谈的方法,即主要通过电话访谈、邮件访问、现场访谈等方式进行。

其次,确定调查对象。本调查是对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与发展主体状况的一个把握,从事社科领域和计算机网络领域的教研人员应该对这一问题有所关注,我们把调查的对象限定在从事社科领域和计算机网络领域的教研工作人员,以高校教师为主。为了扩大调查对象范围,使调查结果更客观,我们选取了四省人员。我们选取的学者,长期从事社科和计算机网络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且形成了丰硕的成果,对本次调查具有一定说服力。由此,我们对北京、江苏、河北、黑龙江等省份三十位学者进行了调查。从年龄构成看,访谈者以中青年学者(35—49岁)为主,所占比重为87%,50岁以上学者所占比重为13%。从学科构成看,访谈者的具体学科涵盖哲学、历史、中文、文化学、伦理学、教育学、图书馆学和计算机网络等学科领域。这些领域是和传统文化及网络文化相关的领域。从学历职称构成看,访谈者中本科以上学历所占比重高达80%,本科学历所占比重为20%。职称全部为副高职及以上。所以,无论从年龄、专业,还是职称上看,我们的选择对象具有一定代表性,能够对我们所调查的问题进行有效和充分说明。

再次,设计调查问题。现实中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与网络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致的,我们先从学者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现状的看法切入,进而深入到对网络中传承发展传统文化问题的认识。由此,围绕学者对当前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现状的看法、对网络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通过网络进行传统文化传播状况等方面展开,具体涉及到四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当前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现状。2.传统文化哪些应该传承,哪些应该抛弃?3.网络对文化传播的作用以及网络能否成为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载体?4.借助网络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实践情况。

三、调查概况及分析

本次调查,通过电话访谈、邮件访问、现场访谈等方式,与北京、江苏、河北、黑龙江等四省份三十位学者[1]进行了沟通交流,最终形成调查样本二十五份。针对这些样本,我们来进行分析。

1.学者对当前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现状的看法

学者普遍表示传统文化当前传承发展的现状不理想。在我们的访谈中,大多学者认为,当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已经开始重视,但存在虚化的倾向。河北历史研究学者姜教授认为,“目前网络中的传统文化消极的、封建的东西太过。西方文化、非主流文化,甚至、不客观的观点也很多,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播存在虚热。”黑龙江科技教育学者闫教授表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还远远不够,和国外差距很大。韩国、新加坡从骨子里尊重传统文化。”并进一步指出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更多的是认同西方文化,源于对教学体制建设的忽视。教学缺位,体制机制的缺乏,使传统文化遗失。”黑龙江文化研究学者高教授从自身研究和教育实践中感到,“目前人们对什么是传统文化精髓,并非所有人都了解。”从学者们的回答可见,学者们认为当前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现状很不理想。

2.学者对传统文化哪些应该传承,哪些应该抛弃的见解

学者普遍表示要辩证看待传统文化。黑龙江闫教授提出“对传统文化精华糟粕的判断,应该辩证看待。现代我们认为的糟粕,对当时有积极作用,就是精华。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要有重点。当然,传统文化中包含一以贯之的核心内容。但重要的是,一定要结合时代。”学者还从个人教学和研究的实际,提出传统文化哪些应该继承,哪些应该抛弃。北京文化研究学者高教授认为“传统文化的精华有很多,值得继承,比如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念;刚劲有为的人生理想;温柔敦厚的民族性格;家国一体的国家意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等等。应该抛弃的是:滑头哲学;混世观念;等级意识;专制文化。”黑龙江高教授认为,“儒家所主张的加强自我道德修养,积极入世的精神对现代人的道德修养,以及责任意识有积极作用。道家对生命本性的尊重,以及人回归自然,融于大自然之中的生命体悟,对现代人的浮躁心态,紧张节奏下的心理压力,有疏导作用。而尊卑、官本位、专制应该抛弃。”从调查可以看出,学者普遍表示要辩证对待传统文化,但对于应该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哪些内容,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给予了不同解答。

3.学者对网络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作用的态度

大多学者表示网络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有积极意义。江苏文化研究学者林副教授表示“文化如果是观念或思想,或是涉及关联观念或思想,那就当然可以;网络只是信息手段而已,能传播思想信息,通过文字、图片、声音等等。”河北姜教授表示网络在推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很大。并进一步指出博客效果最好。因为“网站只代表网站的或办网站个人的观点,我们只能接受。博客可以让人们进行争论,能够深化。”黑龙江闫教授认为,“网络是最好的载体。能够推荐、介绍传统文化。”指出“文化本质是追求自由,网络是自由的最大体现。网络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最好的结合。而且深受青年人喜爱。应该创建大型的、好的网站,形成样板,让人们普遍接受。从实际看,要扩大传统文化网站的影响。总之,要有高层进行统一部署,加强系统工程建设,使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发展真正落到实处。”学者在肯定网络对传播传统文化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提到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河北姜教授指出,“目前,网络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消极的、封建的东西太多。西方文化、非主流文化,甚至、不客观的观点比比可见,对高校教师和大学生造成一定影响。感到很担忧,呼吁国家管理部门加强高校教师管理,加强网上文化管理。”也有学者认为主要应该对网络加强监管,至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太认可。黑龙江某中医药大学方副院长认为“网络更多是负面,要加强监管。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关键是国家要重视,要做好引导。”从这个问题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少数学者认为网络文化负面影响更大,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多数学者认为网络在传播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主张应该利用网络载体传承发展传统文化。

4.学者借助网络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现状

学者普遍表示尚未借助网络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从我们的访谈中看,学者们经常使用网络,网络在其工作中不可缺少。但在通过网络传播传统文化方面,大多学者表示没有为之付出实践,北京高教授表示,“目前主要通过课堂和讲座传播传统文化,建立网络论坛还没有成熟的条件,主要是时间不允许,另外这种传播的自觉性还不够。我可能会再退休之后,设立网站或开启博客传播传统文化。”河北姜教授表示,“不会在网上发表观点。网上的东西太多,太杂。网络舆论压力也很大,如果观点不符合网友口味,会遭到网友的群攻。不愿和一些偏见者进行争论,觉得很难争论清楚。”也有学者表示进行着实践,林教授在论坛、博客中发表见解,进行传统文化传播。

四、结论

学者是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中青年学者是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网络新技术的高应用群体。了解学者对当前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现状的看法、应用网络情况,以及借助网络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现状,对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中的传承发展意义重大。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学者普遍表示当前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不理想,认为要辩证看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学者普遍认为网络已经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要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3.在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与发展的实际之中,多数学者并未为之付出实践,极少数学者正在借助网络传播传统文化。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篇(3)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为了准确把握高职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网络资源的实际需求状况及满意度情况,以便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探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建设优化方法和途径,课题组按照调研计划针对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420份,回收有效问卷41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1%,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数据净化处理后进行了可靠性分析,采用SPSS社会统计软件对问卷信度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为:Cronbach α系数=0.762,数据表明比较可信,分析结果比较可信。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生网络资源需求现状分析

1.学生每周登陆网络资源浏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次数情况

从调研统计来看,80.1%的学生每周登陆网络资源浏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次数在1次以上,其中仅有26.5%的学生每周上网浏览的次数在3次及以上,30.6%的学生每周上网浏览的次数只有1次。此外,19.7%的学生甚至每周上网浏览低于1次。从专业来看,文科类专业学生每周上网浏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次数比例多于理工科类学生。如每周上网浏览次数在3次及以上的学生中,文科类学生比例是28.4%,理工科类学生比例是25%,文科类比理工类高出3个百分点。从性别来看,男生每周上网浏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次数比例高于女生。如每周上网浏览次数在3次及以上的学生中,男生比例是30.2%,女生比例是22.6%,男生比女生高出了近8个百分点。从生源来看,外阜生源中经常上网浏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比例高于本市生源。如从每周上网浏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次数在3次及以上的学生看,外阜生源的比例是29.5%,本市生源的比例是26.5%,高出3个百分点。

2.学生登陆网络资源浏览最多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栏目

从调研统计整体综合数据来看,学生登录网络资源浏览最多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栏目是作业的占59.5%,其次是课程标准和方案的占15%。教学视频的浏览比例是12.9%,略高于课程资料0.3个百分点。从专业来看,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对各栏目的浏览次数均和上述情况一致,但从人数比例来看,文科生对课程标准及方案和作业两个栏目的浏览次数高于理科生;理科生对课程资料和教学视频的浏览次数高于文科生。从性别来看,男生和女生对各栏目的关注程度和整体情况一致,但女生对作业栏目的浏览高于男生,达到了67.3%,远高于男生51.5%的比例。从生源来看,本市生源和外阜生源对课程各栏目的浏览次数和整体统计的情况一致,但是本市生对作业的浏览为61.7%,高于外阜生的52.8%,外阜生对另外三个栏目的浏览占比均高于本市学生。

3.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习帮助最大的课程网络资源

从整体综合统计数据的反映来看,学生认为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帮助最大的是教学视频占比是32.3%,其次是课程资料占比是30.6%。从专业来看,理工科类和文科类学生都认为对课程学习帮助最大的课程网络资源是教学视频和课程资料,但理工科学生对课程标准的重视程度超过文科学生,其所占比例分别是23.7%和15.3%;文科学生对课程标准的重视程度超过理工科学生,其所占比例分别是21%和14%。从性别来看,男生认为对课程学习帮助最大的课程网络资源是课程资料,人数占比是30.7%;女生认为对课程学习帮助最大的课程网络资源是教学视频,人数占比是40.4%。从生源来看,不管是本市生源,还是外阜生源都认为教学视频和课程资料对课程学习帮助最大,但外阜生比较本市生更看重教学视频的作用,其占比分别是34.7%和32.2%。

4.对学生帮助最大的课程资料

从整体的综合统计数据来看,40%的学生选择了视频库,34.7%的学生选择了案例集。很明显,大部分学生青睐于视频和案例,选择习题集和图片库的仅占16%和9.2%。从专业来看,文科学生对案例集和习题集的重视超过理工科学生;理工科学生对视频库和图片库的重视超过文科学生。从性别来看,男生对图片库的重视超过女生,占比分别是11.4%和7.2%;女生对习题集的重视超过男生,占比分别是17.8%和13.9%。从生源来看,外阜生对视频库的重视程度超过本市学生,其占比分别是47.2%和38.6%,而本市学生对案例集、习题集和图片库的重视程度均超过外阜生。

5.学生对每次课都有网络视频所持的态度

从整体的综合统计数据来看,66%的学生选择了“希望”和“非常希望”,22.6%的学生选择了“一般”,11.4%的学生选择了“无所谓”。可见,大部分学生对网络视频抱有积极的欢迎态度。从专业来看,对网络视频持欢迎态度的文科类学生所占比例高于理工科类学生,分别是68.8%和64%。理工科类学生中对此持有消极态度的比例高于文科生,分别是12.3%和10.2%。从性别来看,女生对此持有的积极态度高于男生,分别是68.3%和63.9%。从生源来看,外阜生对此持有的积极态度高于本市学生,分别是80.6%和62.3%。

6.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进行网络授课的态度

从整体的综合统计来看,对此抱有一般态度的学生占比36.7%。抱有积极态度的占48.3%,持消极态度的是51.7%。从专业来看,理工科学生中持“非常希望”和“无所谓”态度的比例大于文科学生,两极分化明显;文科学生中持“希望”和“一般”态度的比例大于理工科学生,两极分化不明显。从性别来看,持有积极态度的男生大于女生,占比分别是55.4%和41.8%。同时,持有消极态度的女生大于男生。从生源来看,外阜生对此持有的积极态度高于本市学生,占比分别是58.3%和46.1%。

7.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网络提交作业的看法

从整体的综合统计数据来看,学生认为网络提交作业很容易的占比32%,对网络不熟悉,认为提交麻烦的占25.2%,认为方便快捷的占22.3%,更喜欢手写作业的占20.4%。因此,对网络提交作业持积极态度的学生高于持消极态度的学生,其占比分别是54.3%和45.6%。从专业来看,认为网络提交作业很容易的理工科类学生超过文科类学生,其占比分别是33.9%和29.5%;更喜欢手写作业的文科学生超过理工科学生,其占比分别是22.7%和18.6%。从性别来看,认为提交容易和提交麻烦的男生占比超过女生,呈现两极分化;更喜欢手写作业和认为网络提交作业方便快捷的女生比例超过男生。从生源来看,外阜生比较本市学生,更多的人选择喜欢手写作业,其占比分别是26.4%和19%;本市学生比较外阜学生,更多的人认为网络提交作业方便快捷,其占比分别是23.8%和16.7%。

8.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网络讨论的态度

从整体的综合统计来看,持一般态度的学生占比是37.1%;希望和非常希望开展网络讨论的学生占比是45.1%;认为无所谓的学生占比是17.7%。因此,不少学生对课程网络讨论的态度并不积极。从专业来看,选择非常希望和无所谓的理工类学生占比超过文科生,态度差别较大;选择希望和一般的文科类学生占比超过理工类学生,态度差别较小。从性别来看,持非常希望态度的男生比例超过女生,其占比分别是27.7%和11.5%;持一般态度的女生超过男生,其比例分别是45.7%和28.2%。从生源来看,持非常希望和无所谓态度的本市学生比例超过外阜学生;持希望和一般态度的外阜学生比例超过本市学生。

9.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网络答疑的态度

从整体的综合统计来看,对课程网络答疑持有非常希望和希望态度的学生占48.3%,认为一般和无所谓的学生比例占51.7%。学生态度比较消极的占17.7%。从专业来看,持有希望态度的文科生占比超过理工科类学生,其比例分别是35.8%和23.3%。文科生的态度比较理工类学生积极。从性别来看,持积极态度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占比分别是54.4%和42.8%。从生源来看,持积极态度的外阜生比例高于本市学生,其占比分别是61.1%和46.1%。

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活动在网络进行和在课堂进行的效果

从整体的综合统计数据来看,37.4%的学生选择了课堂效果好,34%的学生选择了网络效果好,另有25%的学生认为两者没有差别。很明显,学生倾向于课堂实践活动在课堂进行。从专业来看,理工类学生倾向于网络进行实践活动的比例高于文科学生,其占比分别是37.7%和29%;文科类学生倾向于课堂进行实践活动的比例高于理工类学生,其占比分别是47.2%和30.1%。从性别来看,男生倾向于网络进行的比例高于女生,其占比分别是39.1%和28.8%;女生倾向于课堂进行的比例高于男生,其占比分别是44.7%和30.2%。从生源来看,本市学生倾向于网络进行的比例高于外阜学生,其占比分别是34.6%和30.6%;外阜生倾向于课堂效果好的比例高于本市学生,其占比是48.6%和35.2%。

11.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试题库选题考核的看法

从整体的综合统计来看,选择可以接受的学生最高,占比是36.7%,其次是选择乐于接受的占34.5%,两者合计是71.1%,即超过半数的学生是持支持态度。从专业来看,持乐于接受态度的理工类学生比例高于文科生,其占比分别是36%和32.4%;持可以接受态度的文科类学生比例远高于理工类学生,其占比分别是42.6%和32.2%;从性别来看,男生乐于接受的比例高于女生,其占比分别是42.1%和26.9%;可以接受的女生比例高于男生,其占比分别是43.3%和30.2%。从生源来看,可以接受和乐于接受的外阜生比例高于本市学生,其占比分别是80.6%和68.9%。

12.学生对在网络资源上阅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外资料所持的态度

从整体的综合统计数据来看,选择一般的学生占比最高,是35.9%;选择希望的学生占比是29.9%;选择非常希望的学生占比是21.4%。学生态度较消极的占比是12.8%。从专业来看,选择非常希望的理工类学生比例高于文科生,其占比分别是25%和16.5%;选择希望的文科生比例高于理工类学生,其占比分别是39.2%和22.9%。从性别来看,持非常希望态度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其占比分别是28.7%和13.9%;持希望态度的女生比例高于男生,其占比分别是33.2%和26.7%。从生源来看,持希望态度的外阜生比例高于本市学生,其占比分别是48.6%和25.9%;持一般态度的本市学生比例高于外阜生,其占比分别是38.6%和23.6%。

13.学生最希望阅读的资料

从整体的综合统计数据来看,39.8%的学生选择的是社会热点,30.3%的学生选择的是与高职学生关系密切的资料,17.5%的学生选择的是国家大事。从专业来看,选择国家大事的理工类学生比例高于文科类学生,其占比分别是21.2%和12.5%,选择社会热点和与高职生关系密切资料的文科类学生高于理工类学生,占比分别是43.2%和32.4%。从性别来看,选择国家大事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占比分别是26.7%和8.7%;选择社会热点和与高职生关系密切资料的女生比例高于男生,其占比分别是43.8%和33.2%。从生源来看,选择社会热点的本市学生比例高于外阜生,其占比分别是41.6%和34.7%;选择国家大事和与高职生关系密切资料的外阜生比例高于本市学生,其占比分别是20.8%和34.7%。

14.学生认为需要丰富的网络资源情况

从整体的综合统计来看,43.2%的学生认为视频库需要丰富,所占比例最高。其次30.3%的学生认为案例集需要丰富,14.6%的学生认为习题集需要丰富,还有11.9%的学生认为图片库需要丰富。从专业来看,认为视频库和习题集需要丰富的理工类学生比例高于文科类学生,其所占比例分别是44.1%和15.3%;认为案例集和图片库需要丰富的文科生比例超过理工类学生,其占比分别是31.8%和12.5%。从性别来看,男生认为视频库、案例集和习题集需要丰富的比例超过女生,占比分别是44.1%、31.2%和15.3%;女生认为图片库需要丰富的比例超过男生,其占比分别是13.9%和9.4%。从生源来看,认为视频库和图片需要丰富的本市学生比例高于外阜生,占比分别是43.7%和13%;认为案例集和习题集需要丰富的外阜生比例高于本市学生,占比分别是33.3%和16.7%。

二、相关问题及应对措施

1.从调研统计数据的反映来看,高职学生每周上网浏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网络资源的次数较少。针对这种情况,首先需要改进课程网络资源的艺术设计,做到图文并茂,具有时尚性,符合高职学生的审美习惯,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其次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信息化意识的教育,使其认识到网络资源对学习的重要性,自觉提升网络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网络授课的态度不够积极。要提升学生对网络授课的积极性,首先需要教师对网络授课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深入研究,激发学生的网络学习的兴趣。其次,还需要加大信息化软硬件建设,给学生上网提供便利的条件。

3.不少学生对网络提交作业持消极态度。提升学生对网络提交作业的积极性,一方面需要给学生的网络提交作业创造良好的硬件设施,如加大机房的数量、延长学生在机房的上机时间等;另一方面要努力保证学校网站的稳定性,保证学生能够顺利进行网络作业的提交;另外还需要从实际出发减少学生网上提交作业的数量,先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网上提交作业的良好习惯。

4.学生对在网上阅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课外资料持有消极态度。要提升学生在网上阅读课外资料的积极性,首先需要教师提升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端正学习态度,因为现在不少的学生对该课程不够重视;其次是教师应该对网络资源中的课外资料进行认真的整理和研究,使其符合学生的兴趣所在;此外,教师还应该对学生通过网络资源阅读课外资料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引导。

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网络资源中的视频和案例需要进一步丰富与修正。从调研来看,学生认为需要进一步丰富的课程网络资源首先是视频库,其次是案例集。因此,需要教师及时对网络资源中的视频库和案例集进行更新,采取与时俱进的态度,把思想性、典型性、教育性、时效性强的视频和案例及时补充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网络资源中。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篇(4)

了解云南高校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是我们加强和改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004年,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会同云南师范大学共同组织云南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综合调查,对云南省大学生上网时间、地点、频率;上网内容选取;网上行为和态度;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态度及认识;自身所在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开展的满意程度等5个方面的38个问项进行了多维度的问卷客观描述和科学分析。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选取

本次调查选取了云南省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26所高校的600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所选用的样本调查涵盖了12个学科门类及各个学年、学业层次。被调查人员中,男生3558人,占调查总数的59.3%,女生2442人,占调查总数的40.7%;从专业上看,文史经济类学生3534人,占58.9%,理工农林类2466人,占41.1%;从学习层次看,本科生94.7%(其中大一17.8%,大二29.5%,大三 27.7%,大四(大五)19.7%)、研究生3.2%、专科生2.1%。总体来看,呈现出男生所占比例略多于女生、文史经济类略多于理工农林类,样本人选呈现以本科及二三年级为主的态势。

此次调查,共发放样本调查问卷6000份,回收5808份,回收率为96.8%;其中有效问卷5451 份,有效回收率为90.9%。由于所选样本全面充分,调查方法选择恰当,因此调查结果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对研究云南省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具有普遍性意义。

2.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法收集资料,所用计算机分析软件为VisualFoxPro6.0。考虑到调查数据量较大、涉及面较广,因此这次问卷调查采用了计算机数理统计与结果综合分析的方法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寻找规律性的总体特征。调查中所有的数据均是通过有效问卷数量计算得出;在部分选项中,各项数据之和不等于100%是因为部分被调查者进行了合理的多项选择,使这部分调查者被进行了重复统计,但这符合我们的问卷统计要求。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云南省大学生上网时间、地点及频率调查

对大学生上网时间、地点及频率进行调查,将有助于进一步进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可行性研究。据调查,网络的使用在大学生中已成为普遍行为,91.6%的大学生有过上网经历,其中上网学生以高年级学生为主,低年级学生由于经济状况、心理成熟程度及大学经历短等原因,对网络了解程度还不够。此外,有90%以上的同学认识到了网络给大学生学习、就业等各方面带来的机遇。

关于大学生通常的上网时间、地点,大部分被调查者的随意性都比较大,40.2%的同学表示具体上网时间不确定,选择在周末、晚上、计算机课堂上上网的同学则分别为:37.7%、21.6%、8.2%;从上网地点分布来看,宿舍(家里)、学校机房、校外网吧都是同学们的主要选择,它们所占比例分别为:20.7%、29%、38.2%。大学生上网时间、地点的不确定性无疑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更多的同学能够在校园内上网,将有助于网络化建设及学校对网络的统一管理,同时也将有助于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从云南省大学生网络使用量来看,接近半数的被调查者(43.9%)平均每周上网都在1~5小时,少于1小时和大于5小时的分别为28%和 28.1%。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大学生们有限的上网时间,吸引大学生更多的注意力,这对思想政治网站的构思和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日趋成熟的机会,加快校园网络化建设。

2.云南省大学生上网主要内容选取的调查

互联网以其大量的信息、快捷的速度和独特的传播方式迅速得到当代大学生的青睐。通过互联网不但可以随时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还可以自由地参与学习和讨论。然而,开放、互动的网络环境也是一把双刃剑,大学生在通过互联网获取有益信息的同时,隐藏在互联网里的各种有害信息也强烈地冲击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大学生对于网络内容的选取,49%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获取相关信息,选择网络聊天和网络游戏的同学分别占了10.9%和14.5%,无明确目的的占了24.5%。我们同时看到,男女同学对于网络内容的偏好是不尽相同的,女生(11.1%)较男生(9.4%)喜欢聊天,而男生(21.8%,女生同比仅为8%)则更偏向于玩网络游戏。从总体上看,在网络游戏如此流行的今天,云南的大部分学生基本上能对此有较清晰的“度”的把握,能正确对待网络的信息获取功能和网络的消遣功能,但仍然不乏极少数沉溺于网络聊天和网络游戏的大学生。

虽然互联网已经被大学生所广泛利用,但云南省大学生在获取社会信息的时候,更倾向于通过传统渠道。大多数同学(71.2%)表示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的信息量占所获取的社会信息总量的30%以内,只有5.8%的同学通过网络所获得的信息占全部所获信息50%以上。从云南省大学生所常用的网络服务来看,电子邮件(51.3%)、BBS电子公告及论坛(30%)、搜索引擎(27.4)、网络通讯及聊天(22.5%)都经常为大学生们使用,其中BBS服务尤其值得我们关注。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30%的同学经常使用BBS服务。随着云南省高校网络硬件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相信通过论坛获取相关信息和发表言论的大学生比例将会同比增长。

互联网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否都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根据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所急需通过互联网获取的信息依次为就业信息(66.1%)、考研信息(32.3%)和专业相关知识(34.7%)。由于网络的特性,互联网自然成为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和考研信息的快捷途径。对于“专业知识”,目前很多同学经常通过网络获取相关专业资料,对此,我们应该正确对待。既要肯定其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扩展知识面的优点,又要注意杜绝学生全盘抄袭,防止学术上的弄虚作假。

3.云南省大学生对待网络行为及网络文化的态度

网络作为虚拟化、数字化存在,具有无国界性和相对自由性。来自不同国家、民族的上网者在网上能够自由地相互交流、融合,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网络所独特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内涵。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广泛利用,网络文化也随之在当代大学生中发展壮大。

在有关网络行为是否应该受到约束的问题上,超过60%的被调查者认为在互联网中,各种信息言论和网络行为都应受到社会道德和法律等方面不同程度的约束;而当被问道自己在上网过程是否遵守这些约束时,表示不会遵守的只有5.6%。这说明了大部分学生在上网过程中是理智的,仍然保持有一定的自觉性。所以当被问到对网络有害信息的看法时,只有极少数的同学(6.2%)表示他们热衷于浏览,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应该对其予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传统说教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个时候显然显得力不从心,而通过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越性就相对凸现出来了。

调查发现,近一半被调查者认可了网络文化对其自身发展的影响。49.7%的被调查者认为网络文化对他们的思想以及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影响比较大,甚至非常大;关于互联网对大学生成长影响的问题上,9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识到互联网所带来的机遇,认为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积极的影响。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意识,网络文化虽然发展迅速、传播广泛,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内容也较为混杂,并且仅仅局限于网民之间,所以它和传统文化相比较还缺乏内涵,要想真正成为主流文化,并被人们所广泛接受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4.云南省大学生对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态度及认识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帮助大学生抵御网络有害信息的客观需要,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趋势。对此,8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力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是必要的。这说明大学生本身已经认识到在网络使用过程中的很多问题以及网络本身所存在的诸多缺陷,并且主动希望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来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不仅是社会对于网络不良信息管制的客观需要,也是当今大学生的主观要求。

然而在调查中,经常浏览思想政治类网站,并希望通过它解决实际问题的同学却并不多。80%的被调查者都只是“有时候去看看”或者“有去看看的意愿”;同时有54.4%的同学表示当遇到有关思想政治问题时可以考虑求助思想政治网,但不抱太大希望。由此看来,云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网站还没有达到建站的预期目的,我们的很多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篇(5)

“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的内容。通过前五课内容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如何与父母交往,如何与同学、教师交往,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学生在第六课第一框中学习了网络交往的一般特点(无限性与两面性),懂得网络交往是一把双刃剑,学习了如何发挥网络交往的优势,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快乐。第六课的第一框从发挥网络交往的优势谈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而本框两目则侧重于如何避开网络伤害,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主要从学会自我保护与遵守网络规则两方面来谈。因此本框内容是上一框内容的有益补充和延伸。本框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既针对网络本身特点又针对初中生上网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初中学生网上交往保护自己的办法和应该遵守的规则。

二、学情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成为新的网民。中学生作为网络交往的主体,既参与构建网络文化,同时也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其中,部分学生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网络上、沉迷网络、网络成瘾、荒废学业已经成为突出问题。再加上网络诈骗事件时有发生,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学生上当受骗、受不良信息影响的情况也不容忽视。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在网络交往中学会自我保护。知道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懂得上网要遵守法律。

能力目标:具有抵御网络诱惑的能力。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辨别觉察能力,在网络交往中更好地保护自己。培养在网络交往中遵守道德、践行法律的意识。培养乐于交往、善于交往的能力。提高全面、辩证看问题的能力,收集信息、筛选信息、合理使用信息的能力,掌握社会调查的一般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乐于进行正常的网络交往,享受健康交往带来的乐趣。憎恶破坏网络正常秩序的行为。培养抑恶扬善、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树立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意识。强化规则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懂得“网络交往中的自由是有限度的”,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和法律;在网络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有效方法,积极预防网络危害。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网络世界不是随心所欲,它和现实世界一样需要遵循共同的规则”的道理。

五、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情境的创设通过生活、问题、画面再现等方式进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步人情境,结合自身,角色探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事实胜于雄辩,教学中一个个真实有说服力的案例,引导学生明辨是非。

总结归纳法:在讲授的过程中,以归纳法为主,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导人新课:

1.设情境、做选择、讲理由、忆好处。

在下列情境中你会如何选择?

(1)11月22日,青岛市黄岛区发生了爆燃,你想了解一下,事故发生的原因,截止到现在为止,死亡多少人,受伤多少人,受重伤多少人,你是选择看报纸呢?还是选择上网呢?请同学们说说理由。

(2)你想知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句话的出处,你是去图书馆查找呢,还是直接上网查找?请同学们说说理由。

(3)如果你想与小学的同学经常交流自己的初中生活,你是经常组织同学聚会还是建立一个qq群呢?请同学们说说理由。

(4)晚上写完作业,你想看个电影放松一下,你是去电影院呢?还是打开电脑,上网找部电影看呢?请同学们说说理由。

2.看漫画、忆坏处。

看漫画,你能够总结出网络交往对人的消极作用吗?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网络交往是一把双刃剑,对人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为从避免网络伤害的角度谈如何自我保护,如何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做好铺垫和准备,可以很自然地导入新课的内容学习。)

过渡:网络有积极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网络交往的优势;网络又有消极的作用,我们要回避网络的伤害,学会自我保护。今天我们就从如何避免网络伤害的角度来谈一谈如何自我保护,如何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六课第二框的内容: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新课教学:

环节一:网购陷阱多,网络陷阱大家谈——网络交往中加强自我保护的原因

1.网购陷阱多:老师讲自己“双十一”购物上当受骗的经历。

讲经历:说到网络危害,老师刚刚吃了大亏。我在11号拍下了一件223元钱的衣服,一直都没有给我发货。18号的时候,我接到了一个来自海南省的电话,对方是个女的,自称是这家网店的客服小艾。我就问她:“你怎么还没给我发货啊?”她告诉我:“刚刚这笔223元的交易由于双十一网络拥挤出现故障,处于被冻结的状态。不能给你发货。”我说:“那我就退货吧!”她说:“冻结状态也没有办法退货。”并给我在网上发过来一个网址,让我填身份证号、银行号等等一堆信息。后来她说让我登录我的网上银行激活本次交易。但是在激活的过程中需要收2元钱的手续费。我一想,我那么多钱都花了,就这么两元钱多花就多花吧。没过多久,我的手机就收到银行发来的交易短信,内容显示我的银行卡交易了160多元而不是两元钱。我再次拨打了来电的号码,对方已经关机。这时,我才意识到,我已经上当受骗了。后来我就和这家网店的另外一个客服联系,他告诉我他们网店里根本没有这样一个人。

教师设疑:老师为什么那么容易上当受骗,损失了那么多钱?

学生分析……

教师小结:老师上网购物上当受骗的经历说明:老师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够强,轻易相信别人,而且轻易泄露了个人资料。所以我们要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板书: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不要轻易泄露个人资料)

2.网络陷阱大家谈。

同学们,你们在上网的时候遇到过什么陷阱吗?

学生阐述。

老师归类。

(设计意图:从老师上网购物上当受骗的经历讲起,激发学生回忆自己在上网过程中遇到的陷阱,例如网络游戏、不良信息、网络诈骗、网友见面等。从而通过学生自己的讲述分析、归纳出网络交往中加强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过渡:同学们,我们怎样避开这些网络陷阱,更好地享受网络呢?

环节二:群策群力想方法——网络交往中自我保护的方法

陷阱一:网友要求见面

教师设疑:

1.与网友见面就一定会受到损害吗?是不是所有的网友都是坏人?

2.见网友会有几种结果?

3.如果碰到不良网友,怎样避免受到伤害呢?

学会讨论想出办法……

(例如:先通过视频了解,带上武器,在家长、同学或者老师的陪伴下,在比较热闹的、安全的公共场所进行见面。)

4.我们可不可以和任何人都不说,就悄悄地去见网友呢?

教师小结:网络交往对象具有隐蔽性、间接性和虚拟性。网友有可能温柔体贴、善解人意,也有可能故意伪装起来骗取我们的信任。网络交往确实能够带给我们许多朋友,但是为了避免我们受到损害,我们不能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说见就见。如果非见不可,就按照同学们的建议做好准备,留心观察,还要随机应变。(板书: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

教师设疑: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们找谁来帮助我们解决呢?学会回答……

教师小结: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们要找老师、家长、同学,不能仅仅依赖网友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板书:不要仅仅依赖网友来满足自己)

陷阱二:网络诈骗

ppt列举学生们常见的诈骗形式:中奖

教师设疑:同学们如何应对这类网络诈骗呢?

学会讨论想出办法……

教师总结:我们上当受骗往往与我们心中的贪念有关,克服自己的贪念才是抵制诱惑的最好办法。除此之外,我们不能轻易相信网上弹出的中奖信息等,提高自己的辨别察觉能力。(板书:提高抗诱惑能力、提高辨别察觉能力)

陷阱三:不良信息

ppt列举学生们常见的不良信息:色情、暴力、血腥。

教师设疑:同学们如何避免网络不良信息?

学生讨论想出办法……

教师小结: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有的对我们有益,有的对我们的身心发展造成巨大的伤害。抵制诱惑,提高自己的辨别、察觉能力,知道哪些内容对我们有益,哪些内容对我们有害。

教师总结:网络交往对我们有消极的作用,我们要回避网络伤害,学会保护自己。自我保护的方法可总结为:三提高,三不要。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要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不要轻易答应网友的要求,不要仅仅依赖网友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提高抗诱惑能力和辨别察觉能力。

(设计意图:设置贴近学生网络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学生讨论总结出避免网络伤害自我保护的方法。)

环节三:遵守网络规则,学会规范自我

1.网络自由。

过渡:我们上网除了休闲娱乐、查找资料、结交朋友、了解时事外还会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言论。同学们会在什么上发表自己的言论呢?老师找到了一所学校的贴吧,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为这位S老师“盖楼”。

教师设疑:

1.同学们想一想,直接面对老师,他们能这样说老师吗?

2.如果同学们私底下这样说老师有没有可能?

3.在网络实名的情况下,他们能这样说老师吗?

4.在网络匿名的情况下他们有可能这样说老师吗?

5.为什么在现实世界里学生不可能那样评价老师,而在网络世界就如此评论呢?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这就是网络世界。网络世界就像一个舞会,我们每一个人都带着面具,你看不见我,我看不见你。

教师追问: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你看不见我,我看不见你,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可以摆脱任何约束,自由自在,为所欲为呢?网络交往的自由有没有限度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网络交往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度,但是如果在网络上没有任何约束,任意行事,那么网络交往秩序就会混乱不堪,网络环境就会相当污秽。所以,网络生活和现实生活中的自由一样,都是相对的,都是有限度的。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事例,引发学生对自由问题的思考,使学生懂得“网络交往中的自由是有限度的”,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和法律。)

2.网络规则。

网络交往中应当遵守哪些规则呢?

请学生说网络交往遵守道德的表现:在网络聊天室、公告栏等公共场所,要语言文明,轻松幽默,不辱骂他人;对求助者,要出于爱心,尽力相助;与网友交流,要真诚友好,不欺诈他人。

教师归纳:不骂人、帮助人、不骗人。

ppt:呈现具体实例

教师小结:网络是我们共有的生活空间,是现实人际交往的延伸,我们共负建设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的责任。我们要做一个文明的上网者。

请学生说网络交往遵守法律的表现:不恶意制造、传播流言,不侮辱他人人格,不进行诈骗活动;不泄露国家机密;不制造、传播病毒,不利用网络破坏公共设施等。

ppt:呈现具体实例

教师小结:网络交往是现实人际交往的延伸,我们不仅要文明上网,还要有很强的依法行使的意识。

环节四:课堂小结

网络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网络有积极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网络交往的优势,网络又有消极的作用,我们要回避网络的伤害,学会自我保护。做到三不、三提高。网络是我们共有的生活空间,是我们现实人际交往的延伸,所以我们在保护自己的同时还要规范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从而尽情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环节五:作业布置——学以致用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篇(6)

一、网络视频的兴起和特征

(一)网络视频的兴起

2005年以来,网络视频成为全球互联网应用热点,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2008年上半年,网络视频流量占全球互联网总流量的比例已经上升到了30%,预计到2012年将提高到50%,而2005年这个数值仅仅为5%。2006年是中国网络视频产业发展的元年,中国播客/视频分享网站所到达的受众规模达到7600万人,网络视频点播/直播服务的受众规模则达到9800万人。2008年上半年,中国使用网络视频的网民高达1.6亿,相当于每1.省略[英] Vzone视频 YouTube[英] Grouper[英] Jumpcut[英] Funny Movies[英]kiss视频 Video Bomb[英]通过浏览这些网站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与传统的电视媒体比较大致有一下几个基本特征。

1.从内容角度看,网络视频内容呈现“泛娱乐与庸俗化”

网络视频内容主要以影视音乐作品、科技体育、游戏动漫、购物、热点问题、新闻、娱乐、游戏、购物等等诸多方面。有积极向上的网络视频内容,也出现了一些对大学生思想影响比较大的网络“恶搞”短片,这类网络“恶搞”对象已经由一般电视剧、电影以及流行歌曲,发展到“恶搞”名人,甚至开始颠覆名著名篇。比如:2006年网上热传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就是对影片《无极》的篡改,《铁道游记队》 中英勇抗日的铁道游击队员摇身一变为脏话满口的参赛选手。《闪闪红星》中,小英雄潘冬子成了一个整日做明星梦希望挣大钱的“富家子弟”,其父亲变成了“地产大鳄”潘石屹,而母亲则一心想参加“非常6+1”,她的梦中情人是主持人李咏。整部片子,还夹杂着一些下流的对白。事实上,类似的“恶搞”并非独例。对“红色经典”影片的“恶搞”和对英雄人物形象的“颠覆”早就成了网上一“景”。比如:好事做了一火车“对同志像春天般温暖”的雷锋“是因为帮人太多累死的”;奋不顾身的具有大无畏气概的“是摔倒了才堵枪眼的”;为了胜利舍身炸碉堡的牺牲是“因为被炸药包上的两面胶粘住了等一些庸俗化、娱乐化的网络视频内容,甚至还有很多色情、暴力等等不健康的内容。

2.从收看方式看,网民自主选择性增强

通过网络视频收看节目,网民可以随时选择或者更换自己想看到的节目,并且一次性地连续观看多集和反复播放;可以看到国内外上百个电视台、上千套电视节目。与收看传统电视节目相比,选择时间更灵活、更方便。网络视频的这种由观众自主选择性强的收看方式,深受平时看电视不方便的大学生的喜欢和推崇。大学生的收视群体的学习、生活的方式,无法按照广播电视节目预告表那样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观看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 大学生收视群体自主选择收看网络视频(网络电视)也预示着传统电视与网络的联合必然是电视发展的一个趋势。

3.从收看模式看,网民与网民之间、网民与传媒之间的互动性增强

传统的传统电视的一对多的线性被动收视模式已经不符合年轻大学生的收视心理。在网上收看视频,网民可以边收看,边发表评论,提出自己的想法,网民之间也可以同时边欣赏,边聊天。网民也可以上传自制的DV,自拍的视频短片等。网络视频在线互动让有着相同需求的一部分受众不约而同地来到某个节目群落里。在大学生中,诞生了一批兴趣、爱好、倾向相近或相同的“粉丝”和一批具有丰富想象力和一定文学素质的“粉飞客”(“粉丝小说”的英文缩写,指“粉丝”们对原著剧情和小说进行续写或改写)。相对于大众传播而言,青年学生们更热衷于这种类似于人际传播和小团体传播的交流方式。同时,网络视频传播和传统电视传播最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去中心化的交流。跟电视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一对多的中心化传播模式不同,网络传播最突出的特点是信息交流的交互性,比如网络视频的在线点评和投票。“播客”的出现,打破了人们对视听传播的传统的理解,同样也是视听传播理论界的一场革新。网络视频传播这种去中心化的双向交流,突出了个人的积极主动性,方便了个体有选择地吸收符合自己经验需要的文化。换句话说,在网络视频世界中,“社会生活像一个工具箱,提供给个体建构他们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手段”

4.从传播形式看,可监控性难度比较大

网络视频刚刚兴起,对于网络视频的监控的相关规定。国家目前出台了《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但是对于知识产权的界定、上传内容的审查,还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网络视频的传输与不受任何法律法规的,其内容制作的粗糙、低俗、失真,很多视频信息还涉及、犯罪、反动等内容。这会大学生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

二、网络视频对青年文化的影响

大学生是当下网络视频最主要的收视群体,这一群体以80后、90后的青年人为主,是从少年到青年成长过程中普遍接触到网络的一代人。他们富有朝气、活力、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具有冒险、叛逆精神,追求运动时尚和一定文化品位。时下盛行的外剧和新剧的收看,对于喜欢流行和新鲜元素的青年观众来说,无疑具有不小的吸引力。尤其是一些内地电视台不予引进或者禁播的电视节目,青年人的逆反心理和对异质文化的兴趣成为推动这些节目网络上秘密流传的一股涌流。笔者做调查,几乎每位学生都有过观看网络视频的经历,经常收看网络视频的大学生比例也相当高,这些学生大部分都是收看一些网上流行的视频、或者一些搞笑短片。随着网络视频逐渐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网络视频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价值观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网络视频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网络视频文化兴起彰显大学生个体创新价值

网络视频传播这种去中心化的双向交流,突出了个人的积极主动性,方便了个体有选择地吸收符合自己经验需要的文化。网络对社会生活的渗透,使得与网络技术一同成长的当代青年大学生对于创新和个性的崇尚,成为一种时代价值取向,并且不断得到张扬。虽然技术的发达让复制和模仿变得非常容易,但是从学生制作的视频短片中可以看到,资源丰富的网络视频对于学生的影响是突出了个体创新的价值。青年人在竞争中积极地展示他们自己,并且在个体间的相互作用中创建意义。拒绝平庸,具有创新精神是当代青年人对于新的视听文化发展的最根本的态度和认识。

2.网络视频内容的选择凸显大学生独立话语的表达

一种行为方式的流行往往造就了一种文化概念的散播。比如美剧《越狱》、《绝望的主妇》、《丑女贝蒂》等在网络上的流行,反映的就是一种文化现象。除了剧情本身的吸引力外,《越狱》的流行对文化传播界一个直接的影响就是学生们对美剧制播“季”的文化概念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引发了对于国内电视剧制播文化的疑问和思考。电视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和“快乐男声”,在校学生们大多就是通过网络电视观看和参与的。青年学生们通过自己对于节目的接受和参与,对“普众选秀”节目和掀起新一轮关于“草根文化”的争议和讨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网络媒体时代的青年学生,不再甘愿是某种权威舆论下的沉默的螺旋。更多的青年大学生选择通过网络视频表达自我情感,自我意志,借助网络视频表达独立的话语权。

3.促进道德的新觉醒和道德行为的自主自觉

网络视频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网络交往的条件,有了更好的条件。交往的透明度增强,使交往者之间彼此更加了解,使网络交往的方式有了比较透明的平台。使热中于视频聊天的大学生更加自觉的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二)网络视频对青年文化的消极影响

1.滋生庸俗的人生态度

美国广播公司(ABC)新闻网登载“2006年网络视频盘点”专题,用一个词总结网络视频对当今世界的影响――Caught,这个英文单词有“被捕捉”的意思。网络视频正在拍摄世界每一时刻、每个角落发生的事情,而整个世界、所有事物在网络视频面前似乎越来越无可躲藏。网络视频的拍摄工具DV、手机等几乎成为大学生的常备工具。任何人随时都可以把自己拍摄的东西,上传到网上去,其中大多是些涉及个人隐私或者一些明星的个人生活的录像。美国杂志专栏作家鲍勃・加菲德说:“数字时代正在我们的注视下改变着世界。”网络视频也几乎快要了电视明星的命:网络大量流传的偷拍录影让明星们头痛不已,有些人甚至因此提前结束了演艺之路。美国资深公关人士埃兰・梅尔说:“明星们每次走出家门,无论是去餐馆,还是去赴宴,甚至上厕所,都随时有可能暴露在全世界面前。至少作为名人,隐私已经不复存在。”网络视频让明星们叫苦不迭,却让制作者和上传者们乐在其中。2008年发生的“艳照门”事件,2006年年初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等。这些低级趣味的网络视频正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心灵。有些大学生专门以恶搞的形式篡改一些影视作品为乐。可见,当代大学生追求时尚、庸俗化的心态。

2.价值判断与辨别能力减弱

网络视频经常报道一些缺乏事实根据的所谓“热点”事件,混淆了大学生的是非观念,很多大学生轻信网络视频传来的小道消息,大学生缺乏对现实社会的正确认识。网络文化的发展和普及给大众传媒对舆论的控制与监督提出了严峻挑战,也对党和政府的正确舆论导向形成冲击。大学生们有可能不选择学校所提供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常渠道所传授的知识和理念,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从互联网上挑选“原始”的,未经指导的垃圾信息。

3.沟通和交往实际能力下降

网络视频聊天,使大学生缺乏实际的沟通能力和交往能力。很多大学生喜欢在网上进行视频聊天,因为视频聊天可以不受约束和限制,更能体现自我个性与意识,往往导致一些有着共同爱好的群体集结在一起。也成了一些不健康的交往方式的滋生地。使得部分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对他人人格和权力的尊重,在日常生活中,与人沟通和交往的实际能力下降。

三、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视频文化

(一)人文引导、加强价值观教育。在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使大学生更好地把握主导价值的规范与要求,不产生价值错位与偏失,使大学生自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既要重视尊重和责任等基础价值观的教育,更要注重对大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大学生自觉抵制网络庸俗文化的影响。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要借助人文知识的传播培育大学生的价值观。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途径!运用能够为学生接受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把专业课学习和人文知识学习结合起来!”④以利于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二)加强网络道德规范的建设还要根据我国的国情,根据我国传统道德和网络道德的现状来进行。网络社会的发展是以秒在计时,网络立法固然很重要,但其滞后的现状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只有在人们心里树立起一种网络道德意识,让人们自觉地去维持网络秩序、遵守网络法律才是最重要的。可以通过开设一系列网络对大学生影响方面的课程,培养学生自觉的网络责任意识、法律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优良的网络道德。

(三)积极利用网络视频发展的新技术,为大学生搭建健康的网络视频互动平台。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充实积极健康的网络视屏内容,开展优秀网络视频评比活动。成立学生社团组织,梳理网络视频的内容,积极向在校大学生传播文明有益的网络视频内容,营造健康、文明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篇(7)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2-0198-02在当今社会文化的构成中,网络文化作为高科技的衍生物,汇集了人类方方面面的信息和成果,再以其所特有的开放性、自由性、虚拟性、多元性在网民乃至整个社会文化中极具传播力、渗透力、感染力的发挥着作用,这种作用甚至于不受国界和传统文化习惯的束缚。网络文化在给人类带来正面效应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效应,具有“双刃剑”性质,这一特性已为国际社会所认同,世界各国都在从适应主流文化需要和构建好本土文化的角度,采取各种措施予以规范,以求取其正面效应,规避其负面效应。探讨基于网络社区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课题的蕴义也正在于求取网络文化对高校文化建设的正面效应。

一、国际国内社会对于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视

从国际社会看,普遍重视网络文化建设,采取的措施包括:制定有关规范网络文化建设的法律法规,将网络文化置于国家的法制建设和法律管理的框架下;加强对网络文化的学术研究活动,掌握利用好网络文化的规律,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即国家层、组织层和子单位层,探悉影响信息技术的成功执行与使用的相关因素。从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看,包含于三大主题的有关内容,分别为强调文化对互联网的影响、互联网对文化的影响以及网络文化的自身特点和规律。

改革开放以来,互联网技术在我国一直显现着快速发展和普及的态势,网络文化包围和影响着越来越多的网民,并通过国家各级行政单位和企业办公网络化、自动化的途径进入到对整个社会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实事求是地说,网络文化已经在我国文化中扮演起耳濡目染的常规化发生教育和熏陶作用的重要角色,这一取向已经引起了我国社会的高度关注。首先,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网络文化建设,对于网络文化一直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规范和引导。党中央鲜明地提出“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重大战略指导思想。党的十亦鲜明地指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规范有序运行。”我国学者也开始致力于对网络文化的研究,从研究趋向看,比较集中于网络文化安全的概念、保障、防范、网络文化包含的内容和技术层面,尚没有将网络文化本身的建设、提高网络文化主体素养和信息安全意识,以及网络文化安全管理相融合等方面建立一体化解决方案性联系起来。所以,出现了学者们对于网路文化的研究越来越丰富,特别是关于网络文化现象的描述、网络文化群体文化的类别研究等方面成果颇多,比如网络青少年文化、社区文化等,但却少有从网络素养教育层面研究网络文化。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曾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依据这一理论来认识当今的网络文化,就不应该小视与这一文化形式将会对社会政治和经济发生的影响。必须求取网络文化的正面响应,将网络文化作为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平台来重视、来打造,大力建设突出民族性、彰显时代性、展示民族性、注重服务性的中国特色网络文化。推进公民进行网络文化素养教育,对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以高校网络文化社区的构建提高高校信息素养

(一)信息素养在网络文化中的作用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首次提出“信息素养”,认为它是“利用大量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将“信息素养”定义为“能够感知信息的需求,有能力获取、评价、有效利用所需信息,并具备学习的能力”。

事实上,信息素养是当今社会人类社会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这种素养与汲取和利用网络文化处于正比关系。有怎样质量的信息素养,就会有怎样的欣赏和接纳网络文化的品位。再具体些说,信息素养既包括价值观方面的内涵,还包括技术层面的内涵。从价值观方面的内涵看,一个人持有何种价值观就决定了他们对于事物抱有怎样的看法和采取何种行为。若一个人的价值观是金钱至上,则他会以金钱作为标准来衡量周围一切事物的价值;若一个人的价值观是利他主义,则他的行为会处处体现出助人和奉献。价值观对于个体来说至关重要,它引导着人们的生活方向,影响着人们的品质和行为,并决定了人们一生的价值目标和生活道路。如果在利用网络文化的过程中,网民的价值观是符合进步文化的,自然会有区分网络文化中“良莠”信息的能力,否则,出于个人喜好的习惯观念和“人云亦云”的盲从判断,则可能会出现汲取和认同不良信息的问题,从技术角度看,这种素养是一种工具性的能力,不具备相应的技术素养,则利用网络文化的效率将打折扣。所以,一个人利用网络文化的信息素养包含着价值观和技术两个方面的构成。

(二)网络文化的多维建构

建构网络文化,应当多维度地推进,至少涉及三个维度:“纯文化”的事业维度、网络经济的产业维度和网络政治的执政方式维度。在纯文化维度上,建构网络文化的公共服务体系,以实现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和信息网络传播权;在网络经济维度上,建构网络文化产业体系,切实保障公民的网络文化产品与服务消费权;在网络政治维度上,建构网络执政文化体系,为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从高校来说,网络文化的多维构建旨在加强学校网络的过滤和净化功能。大学校园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对校园网络的建设和完善,通过建立校园防火墙,安装网络信息净化器等措施,对学校网络进行净化,过滤和消除色情暴力信息,监控不良信息的渗透和网络黑客的攻击破坏,在教育过程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积极开展大学生道德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三)打造基于网络社区的网络素养教育平台

打造基于网络社区的网络素养教育平台具体措施:一,建立并明确教育行政部门为主管的网络社区教育管理体制;二,建立各级社区教育网上办公一站式服务系统;三,建立详细具体的网络社区教育服务菜单;四,组建一支年富力强、结构合理、经验丰富、服务意识强、专兼职结合的社区教育工作队伍,包括管理人员、施教人员、社会各界志愿者共同参与的服务队伍;五,建立社区教育绩效评估机制。

【参考文献】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篇(8)

随着互联网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迅速渗透,“网络社会”一词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有人认为网络的本质就是一种“在线”整合体,也有人从传播学的角度将互联网看作是“一个模拟传统社会传播形式的数字化平台,或者说与现实社会并列的虚拟传播环境,一个虚拟社会”。无论怎样,“网络社会”都是一个与人们现实的社会生活系统有着较大差异和区别的网络空间系统,网络空间展现的纯粹是数字信息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其背后存在的是被数字信息所遮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呈现出与现实社会交往不同的特点,因而形成网络社会不同的伦理道德特点。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网络社会道德标准的不确定性,网络社会道德行为的难控性以及网络社会道德规范约束力的弱化。网络社会由于其虚拟性的特点,网上人的言行仅靠个人内心信念来维系,这样遵从道德规范与否也不易觉察和监督,道德规范约束力大为减弱。

二、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对网络社会道德的认识基本是正确的,54. 76%大学生认为与传统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相比,目前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是不健全的,尚待完善,21. 9%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是不同的,需要发展其自身的道德规范。 在网络生活中,92. 86%的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需要法制规范;49. 05%大学生对网络不道德行为表示气愤;40. 48%的大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看法时,没有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46. 6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网络生活中的行为是规范的,30. 95%认为自己的行为比较规范;在网络游戏泛滥的今天,仍有51. 9%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游戏无聊,浪费时间。以上这些数据说明大学生们能够正确认识网络社会,理性地看待网络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道德问题,其网络道德总体趋势是积极向上的。但调查的同时,我们也发现部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

首先,部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模糊。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 5. 71%的大学生认为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是自由的,完全可以不负责任;18. 57%的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是虚拟的,不必太认真;10. 48%大学生分不清哪些网络行为是不道德的;56. 67%的大学生对电脑“黑客”很佩服,认为他们技术高超;35. 24%大学生对语音聊天室、论坛、贴吧存在的骂人现象持无所谓的态度。这些数据说明部分大学生对网络社会、网络道德的认识是模糊的,甚至是不正确的。

第二,部分大学生对网络道德规范不了解。网络道德规范是人们网络生活应遵守的公共准则,也是人们正当网络行为的指南,而调查中我们发现高达83.33%大学生表示不了解网络法规;62.38%大学生表示不了解网络道德要求,那么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就会无所适从,就会出现不当的网络行为甚至是违反法律、道德规范的行为。

再次,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使用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其次,浏览不良网站。第三,因上网而影响正常学习。

三、加强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

(一)丰富院校德育内容,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道德的实质

网络道德是对人们的网络行为进行评价,调整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电子空间,进而调整人与电子空间和物理空间等多种关系的一切原则和规范的总和。网络社会是网络主体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自觉自愿地互联而建立起来的,但网络并不是伦理道德的主体,而只是一种载体,网络道德的主体仍然是人,网络道德实质上就是网络主体在网络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规范。离开了人,离开了普通意义的伦理道德,网络道德也就无从谈起。

(二)发起“文明上网”的倡议,加强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

网络法律规范、道德规范不明确是大学生无法正确判断和践行网络道德规范行为的最直接原因。目前在网络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通过道德与法的结合,把网络道德的内容以法律和道德条例的形式,对网络人提出遵守网络规范的要求。美国计算机协会通过并采用的《伦理与职业行为准则》,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颁布网络伦理宣言,明确谴责“六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等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90年代,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并于2001年11月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这些网络伦理道德规范从对网络技术人员到普通“网民”,再到青少年网络人,都提出了相应的规约,但由于宣传不够,这些规约远没有被网民所了解。

因此,一方面,国家政府应加大对网络法律规范、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文明上网氛围。另一方面,应利用高校阵地加大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如借鉴国内外网络伦理研究成果,根据本校的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增开“网络道德”课程,开展专项的网络法规、网络道德的学习活动,提出“文明上网”、“争做网络道德学生”的倡议等,推进网络道德规范在高校的普及,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树立网络道德观。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篇(9)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加人到“网民”行列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社会。

一、网络社会及其道德特点

(一)对网络社会的理解

随着互联网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迅速渗透,“网络社会”一词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一种理解认为:“网络社会”就是指作为各种网络共同构成的“互联网”以及人们通过互联网技术所实现的“网络化”过程中“网民”之间的互动;另一种理解是以“网络空间”来界定“网络社会”;有人认为网络的本质就是一种“在线”整合体,也有人从传播学的角度将互联网看作是“一个模拟传统社会传播形式的数字化平台,或者说与现实社会并列的虚拟传播环境,一个虚拟社会”。无论怎样理解,“网络社会”都是一个与人们现实的社会生活系统有着较大差异和区别的网络空间系统。直观地看,网络空间展现的纯粹是数字信息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其背后存在的是被数字信息所遮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呈现出与现实社会交往不同的特点,因而形成网络社会不同的伦理道德特点。

(二)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

第一,网络社会道德标准的不确定性

道德标准是对人们行为的一种道德评价,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形式主要是面对面的直接交往,道德活动范围受物理空间限制。道德交往一般基于血缘、地缘、业缘关系建立起来的,交往过程受制于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等因素,交往的范围也基本限于权力、地位、职业和利益相近的社会阶层,道德评价标准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中通过历史的积淀趋于稳定、统一,并带有民族性特征。而网络社会,网络化的道德交往是虚拟空间的反映,超越了物理空间的限制,道德关系不仅仅是熟人之间的善恶评价关系,大量陌生的、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的人,在网络中发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而对同一性质的行为,其道德评价标准不尽相同、具有不确定性。

第二,网络社会道德行为的难控性

首先,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是离散结构,没有中心和界限,不受任何组织机构控制。其次,与现实社会交往主客体不同,网络化交往的主客体处于“无标识状态”和虚拟状态下,可以隐藏姓名、身份、年龄、性别二形象等,因而信用度、可靠性无从谈起,更无组织机构加强控制,交往形式以字符为介,是间接的、虚拟的、符号化的,可相逢不相识,人们更多的是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生体验来约束自己或不约束自己。现实中人们不能或不敢做的事在网上可能会做,故非常自由和难于控制。

第三,网络社会道德规范约束力的弱化

现实社会中的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三者来维系。而网络社会由于其虚拟性的特点,网上人的言行仅靠个人内心信念来维系,这样遵从道德规范与否也不易觉察和监督,道德规范约束力大为减弱。

第四,网络社会道德的新要求

1985年,J·H·穆尔在《元哲学》杂志上发表《什么是计算机伦理学》的论文,指出计算机技术创造的新的可能性的周围,存在着传统伦理学不能直接回答的一系列道德新课题。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产生了新的人际关系、道德关系,引发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是近数年间发生的并具有新的特点。人类社会道德规范在历史运动中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并在适用范围在总体上趋于提高和扩大。网络发展同样也需要教养,网络行为也需要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有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因而需要在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构建适用于网络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系。

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使网民常常处于道德的冲突与选择中,而表现出网络道德行为的一系列问题。高职大学生文化层次较高,思想活跃,是接受新事物的敏感人群,已融人网络社会生活,网络道德修养成为其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所在高职院校210名大学生进行了间卷调查,间卷涉及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高职大学生,旨在了解高职大学生网络生活、网络道德的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从而加强高职院校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

(一)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总体趋势是积极向上的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高职大学生对网络社会道德的认识基本是正确的,54.76%高职大学生认为与传统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相比,目前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是不健全的,尚待完善,21.9%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是不同的,需要发展其自身的道德规范。

在网络生活实践中,92.86%的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需要法制规范;49.05%高职大学生对网络不道德行为表示气愤;40.48%的高职大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看法时,没有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46.67%的高职大学生认为自己在网络生活中的行为是规范的,30.95%认为自己的行为比较规范;55.24%高职大学生对对现在语音聊天室、论坛、贴吧存在的骂人现象表示非常反感;在网络游戏泛滥的今天,仍有51.9%的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游戏无聊,浪费时间。

以上这些数据说明具有较高知识层次的高职大学生们能够正确认识网络社会,理性地看待网络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道德问题,其网络道德总体趋势是积极向上的。但调查的同时,我们也发现部分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部分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模糊

5.71%的高职大学生认为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是自由的,完全可以不负责任;18.57%的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是虚拟的,不必太认真;10.48%高职大学生分不清哪些网络行为是不道德的;56.67%的高职大学生对电脑“黑客”很佩服,认为他们技术高超;34.76%高职大学生会好奇地进人一些不良网站;35.24%高职大学生对语音聊天室、论坛、贴吧存在的骂人现象持无所谓的态度。这些数据说明部分高职大学生对网络社会、网络道德的认识是模糊的,甚至是不正确的。

第二,部分高职大学生对网络道德规范不了解

网络道德规范是人们网络生活应遵守的公共准则,也是人们正当网络行为的指南,而调查中我们发现高达83.33%高职大学生表示不了解网络法规;62.38%高职大学生表示不了解网络道德要求,那么高职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就会无所适从,就会出现不当的网络行为甚至是违反法律、道德规范的行为。

第三,部分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

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使用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55.24%的高职大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45.24%的高职大学生使用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的理由是不痛快时发泄一下,43.33%的同学是别人用时我也用;其次,浏览不良网站,8.1%的高职大学生主动浏览黄色网站,30.48%的同学偶尔浏览过;当无意中看到反动的宣传文章或讨论时,34.76%的高职大学生表示会因好奇,进去看看;第三,因上网而影响正常学习,11.9%的高职大学生因控制不住自己经常包宿上网,41.9%的同学会因心情不好偶尔通宵上网,25.24%的高职大学生因对课堂教学内容不感兴趣而逃课上网,32.86%的同学会因心情不好也逃课上网。

在网络社会中,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是其思想道德状况的真实体现,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是加强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

(一)丰富高职院校德育内容,引导高职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道德的实质

网络道德是对人们的网络行为进行评价,调整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电子空间,进而调整人与电子空间和物理空间等多种关系的一切原则和规范的总和。网络社会是网络主体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自觉自愿地互联而建立起来的,但网络并不是伦理道德的主体,而只是一种载体,网络道德的主体仍然是人,网络道德实质上就是网络主体在网络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规范。离开了人,离开了普通意义的伦理道德,网络道德也就无从谈起。

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开设有关网络文化知识的讲座,使高职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社会,认识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明确网络道德的实质,了解在现实社会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在网络这个虚拟、开放的社会、这个缺乏监管、制约的社会也同样需要遵守;另一方面,丰富高职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内容,增添网络道德特殊要求的讲解,如我国针对网络道德问题制定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制定的《十戒》等,还可根据高职大学生中的主要网络道德间题,编写同学们自己的网络道德小册子,目的就是使高职大学生了解网络道德的基本要求,从而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在网络活动中自觉践行道德原则。

(二)发起“文明上网”的倡议,加强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

网络法律规范、道德规范不明确是高职大学生无法正确判断和践行网络道德规范行为的最直接原因。目前在网络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通过道德与法的结合,把网络道德的内容以法律和道德条例的形式,对网络人提出遵守网络规范的要求。如美国政府通过的《信息净化法》、《总统反恐怖法》、《隐私权保护法》。美国计算机协会通过并采用的《伦理与职业行为准则》,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颁布网络伦理宣言,明确谴责“六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等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90年代,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并于2001年11月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这些网络伦理道德规范从对网络技术人员到普通“网民”,再到青少年网络人,都提出了相应的规约,但由于宣传不够,这些规约远没有被网民所了解。

因此,一方面,国家政府应加大对网络法律规范、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文明上网氛围。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利用高校阵地加大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如借鉴国内外网络伦理研究成果,根据本校的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增开“网络道德”课程,开展专项的网络法规、网络道德的学习活动,提出“文明上网”、“争做网络道德学生”的倡议等,推进网络道德规范在高职院校的普及,促进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树立网络道德观。

(三)强化网络道德意识,提升高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

网络道德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活动系统,是网络道德认识、网络道德情感、网络道德意志的统一体。网络道德认识是对网络行为的是非、善恶的理解与评价;网络道德情感是网络主体在一定网络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和他人的网络行为进行评价时产生的内心体验,如憎恨感、愉悦感、责任感等;网络道德意志则是不受网络诱惑因素的影响,能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冲动和网络行为,包括自主、自律、自觉等。

对网络文学的看法篇(10)

网络早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上网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网络使得信息获得更加迅捷,使得地球变为一个“村庄”。但网络上也掺杂了不少垃圾和有害信息,特别是在当前国际政治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一些敌对分子将网络作为传播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领域,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对网络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给予积极的正面引导,保证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确立,防止不良信息的渗透与污染。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一)教育主体的隐匿性与教育对象的不确定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体现为一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但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反馈等都需要借助网络,传统的“教育者一受教育者”的互动模式变为“教育者一网络—受教育者”的互动模式。由于这种模式的转变,导致了教育主体对于教育对象的隐匿性,教育对象对于教育主体的相对不确定性。这个特点决定了部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失效,比如教育者不能通过个人的人格魅力来感召受教育者。

(二)“灌输”式教育方法的减弱与“平等对话”式教育方法凸显。网络空间人们生活交往的精神化使意识形态建设的强制性越来越没有了用武之地,认同的力量在网络空间日益凸显。网络环境强化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地位的平等性。网民既是信息的者,又是信息的接收者。在网络空间,学生以自己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而教育者则是以讨论者的身份参与进来,通过平等的对话发表自己的观点,给予正面引导,引发受教育者自身的思考,使其从内心深处认同教育者的观点,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难度加大与机遇凸显。网络的普及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网络是一个庞大的信息源,各种思想、观点在这里交汇,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在这里最为显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得不同各种错误思想斗争,这就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但是,由于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也会增强,这就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重视网络这块阵地,结合网络的特点,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主动性与针对性。虽然很多学校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但仅仅是停留在提供思想理论资料以及一些新闻报道上,内容单薄、信息量小,而且内容更新不及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很多学生点击思政网只是为了找些与考研有关的资料。另外,很多学校对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采取回避态度,这样即使学生在校内网络上看不到也会在其他地方看到,消息传播的环节越多越有可能失真,与其让学生在外面接受“来路不明”的信息,不如主动出击,对一些热点问题及时进行报道,就学生对热点事件的想法及时分析,及时化解疑惑与偏见。

(二)网络监管方法不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有赖于网络环境的优化,故实践中对网络上的有害信息进行“删”、“堵”的做法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大学生求知欲比较强,他们对各种新的事物、思想、观点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在校园网上看不到的东西他们会去网吧看,所以对网络上的一些不正确思想、观点仅仅采取“删”、“堵”的方法来加以控制,效果可能并不是十分理想。笔者认为,对网络上的有害思想应当区别对待,对于反动、色情的东西一定要坚决取缔,而对于一般的错误认识,可以作为典型予以探讨、引导。

(三)内容不完善。缺少法制教育。对广大学生进行普法宣传,加强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有些高校的思政网站关于道德教育做得不错,但缺少了法制教育。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法制教育是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对法制教育的漠视,最终会削弱道德教育的实效。因此,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增加法制教育内容。

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构建

(一)广泛运用“渗透性”教育方法。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教育模式从“教育者一受教育者”变为了“教育者一网络一受教育者”,受教育者的压力减少了,他们完全可以将教育者的说教置之不理,而只是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样一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网络中的开展就完全建立在了网民的自主选择上,这将严重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渗透性”教育方法,即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意图与目的隐匿起来,将教育信息渗透到网民所喜闻乐见的信息中去,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熏陶,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如可以在校园网上上传一些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电影供学生下载,使学生在轻松、娱乐的氛围中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

上一篇: 精神文明建设研究 下一篇: 建筑工地施工安全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