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23 16:22:02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篇(1)

Abstract:InternethasahistoryofelevenyearssinceitisservedforthecommonpeopleinChina.Weshouldstudytheconceptionsdescribingthe“Internet”inahistoricview,discoverthecharacteristicsofdifferentphrasesreflectedbythoseconceptions,andeventuallyfindthenatureofInternet,andtheInternet’sculturalandsocialmeaningtowardthehumanbeing.ThenwecandevelopanewframeworkwhichissuitableforunderstandingtherelationbetweentheInternetandcommunicationorthetraditionalmedia,andthegrowthofitself.Myopinionisthatnetworkisactuallythevirtualworld,notthecommunicativemedia.

Keyword:network;thefourthmedia;networkmedia;thesecondmediaera;networkasavirtualworld

网络是什么?十多年中有过许多回答。今天重提这个问题好像有些幼稚,但是事实并非已经清晰。首先声明,我不是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探讨网络的本质,而是追问网络的文化社会意义所在。似乎可以说,本文探索的是网络对于“人”或“人类社会”来说是什么。网络无疑已经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刻的重要的影响,它向前延伸的每个新进展,都使网络在远离起点的时候越来越需要人们反思它的社会本质。

一、网络概念的变迁和网络发展以及与此对应的人们认识的丰富和深化

网络的概念表述,大致按时间的顺序,出现了后面的概念。有的说网络是“第五媒体”,是排在包括杂志在内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是“第四媒体”,是排在不包括杂志在内、在新闻传播意义上的传统媒体之后的。有的说网络,只提“网络媒体”,而回避了“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是什么”的问题。还有的说,网络实际上是“信息平台、虚拟空间和商业平台”。有的说网络开辟了“第二媒介时代”、“第二世界”。而今,更多的人干脆不追问“网络是什么”,而只是用经验和直觉来从传统的框架来观察网络新媒体,如博客、维客、流媒体、网络电视等等。

这些概念的变迁真实地表现了我国学者、研究者和业界对网络认识的轨迹。从泛泛地谈网络是什么到具体地谈论网络的形态——“网络媒体”、“新媒介”;从既成的大众传播媒体的框架“内部”来理解网络到从更大框架——与传统社会、传统媒介时代对立的大视角——来理解网络;从具体的媒介形态的递进和演化上升到能够意识到媒介代际的更迭;从试图研究网络的本质到暂时放弃本质等待网络自身发展成熟后解答。这个轨迹明显地体现出人们对网络研究的深入,也从侧面折射着网络自身的成长。

二、网络的本质在争议和反复中渐渐显露

如今网络已走过童年期,童年期的网络远未成形,甚至看不出轮廓,人们只能根据有限的、暂时的现象近于臆测网络的本质。今天的网络展现出成熟期的某些特征,表现为:网络发展从早期的直线上升到现在的平稳上升,无论是网络用户,还是网络的技术的原创推出,都展现了同样的趋势。网络用户告别了此前的疯狂的增长,而原创性的技术也放缓了研发的脚步了。“三个月一年”的“互联网年”节奏[1]和“光纤定律”[2]已经成为一个沉入历史的辉煌记忆。这些现象都证明这个网络的本质已经渐渐浮出水面。我们知道每个新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成熟期,也就是形态和属性基本“定型”的时期,甚至是“类型化”的时期。这就是我们追问网络本质的根据,这是一个网络相对定型可以理解的时期。

不懂得历史,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同样,不知道网络在历史上出现的概念和理解,我们也无法直接推断网络的本质,从源流开始梳理,我们不仅可以更清晰地把握本质,而且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时期的网络研究,懂得它的价值和意义,明了它的缺点和局限。下面对历史的角度对网络的概念进行梳理:

(一)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的阶段

“网络是什么”的问题最早是用“网络与媒体的关系”的方式提出来的。这是因为媒体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体关系到人类“最重要的精神交往”。人们最渴望理解的是,网络对于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精神交往”——大众媒体有何种影响的问题。研究者首先把网络看成是媒体形态的一种,把网络看成是传统社会中大众传播系统中的一个媒介形态。这种理解很显然无法容纳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如此之多的异质的、非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属性。把不同的东西混淆到一起,显然是牵强而缺乏说服力的。这个思路无法真正解决网络的定位问题,更无法达到对网络本质的思考。

作为“媒体形态的一种”,先后出现了“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的概念。具体考察,从时间序列上说,网络不是“第五媒体”,更不是“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这点已有公认;从承载内容的性质和符号载体上说,网络也不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理解后一点有些复杂,我想从“媒介的特质”和“传播的意义”两个角度来说明。

首先从“媒介的特质”的角度考察。我们知道,信息的载体是符号,符号传播是媒介的形式的本质。新闻意义上的大众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他们的最大特质是各自拥有独特的符号系统。报纸主要靠文字;广播主要靠音响;电视靠以影像、声响为主,文字为辅。独特的符号系统,是识别三大传统媒体的基本依据。而网络的符号仍然是文字、声音和影像,只是综合利用,并没有创造出新的传播符号。

然后,从“传播的意义”的角度做考察。传播的内容是新闻、神话传说还是历史知识也是媒体定位的标志。“三大媒体”都是在“新闻的意义”上谈的。所谓在新闻的意义上,是指他们都以新闻为本位,为重要任务。而网络显然是信息的集散地,它包含了不同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实时聊天、电子邮件等等。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旨趣,从总体上网络传播是“大杂烩”,并没有形成对新闻的重点强调。

以上分析看出,把网络从“媒体”或“媒介”的角度,进行传统或习惯意义上的排名归队,无论是“第五媒体”、“第四媒体”或“第四媒介”,都是不妥当的。

(二)把网络的讨论分解到“网络具体形态——网络媒体”的讨论的阶段

网络与媒体关系探讨的突破,就是把“网络媒体”的概念从宏观抽象的网络的大概念中抽取出来,而从网络的一个形态组成来考察,单兵直入的讨论获得了成果。

“网络媒体”的提法,就是在这个认识背景下升温的。2000年后代替“第四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讨论网络时的主要探讨对象。[3]“网络媒体”的界定有很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代表就是在网络传统新闻网站媒体和商业网站媒体,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具有某些大众传播媒体特征,具有“准大众传播媒体”的特性,因为庞大的网民规模支持着网页的浏览率。当然“按照传播学的定义,一种媒介使用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1/5,即可被称之为大众媒介”。[4]所以即使目前的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也不能断言它已经成为大众传媒;但是根据互连网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肯定“网络媒体”成为大众传媒是未来的必然。这个阶段的探讨进入了网络的具体形态组成,讨论因为具体化而更为集中,对象的特性也更为清晰,“网络媒体”概念的出现表明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开始深化。

“网络媒体”的概念回答了上面的疑问:网络作为整体不是媒体,但网络的组成部分“网络媒体”是媒体;我们可以暂时搁置是“第几媒体”的争论,至少从“网络媒体”概念中,我们长期感觉到的网络具有的“大众传播”的性质终于落到了实处,而不必忍受这样的困惑:一方面强烈感觉网络的大众传播媒体的属性和特点,一方面却清楚地察觉到网络与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的巨大差异。这两个感觉形成了一个在传统认识框架里解决不了的悖论。“网络媒体”概念破解了这个难题。

“网络媒体”回应了此前我们关于网络是“第几媒体”,是不是媒体的讨论;同时网络与“网络媒体”的不同,也暗示和提醒了研究“网络是什么”的复杂和困难。

(三)“网络媒体”不过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延伸”

进一步的追问是,“‘网络媒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媒体”?具体化这个追问,我们需要搞清楚“网络媒体”有哪些特点和意义。它与传统媒体有怎样的不同?是本质意义上的不同还是表面的差异?前面搁置的问题再次提出,它与传统的三大媒体是什么关系?网络媒体是一个突然侵入的不速之客,还是一个和睦友好的邻居?是一个熟悉的同类还是一个陌生的异类?

从媒介符号来说,传统媒体各有自己独特的符号语言系统;而网络媒体没有。“网络媒体”的新闻载体仍然是传统媒体的符号语言系统,包括文字、声音和影像。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媒体”似乎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异类,而是一个似曾相识的邻居。“网络媒体”并不具有本质意义的特殊性,更多地是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模仿”和重新组合。

从内容上说,无论是网络传统新闻媒体网站,还是商业网站的新闻传播,都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的“延伸”。新闻网站从内容到形式,极大程度地依赖着传统媒体的资源。商业网站在主要意义上也只是传统媒体新闻的重新组合,而非本质意义上的颠覆或反叛。

所以,把“网络媒体”理解为传统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发展延伸”,是一种合理的逻辑。网络媒体是延伸,而不是创新;是熟悉的再造,而不是陌生的闯入;是文明的变迁,而不是文明的断裂或者重生。

(四)把网络看成是“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看到了网络的不同功能取向和复杂的性质。正像“网络媒体”概念的提出一样,“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同样表达了人们分门别类研究的努力。既然整体的认识很难达到,我们不如分别表述这个复杂的对象。“网络媒体”概念是对网络组成形态的个别研究,而“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的提法则是对网络功能的总体上的分类研究,前者是微观的,后者是宏观的。这些认识终于深化和丰富了人们对网络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机械地为网络做一个定义。

同时,“信息平台、商业平台和虚拟空间”这个表述的意义还在于,超越了“媒体”的说法。这个提法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认识网络的社会本质,为未来更准确地理解网络提供了一个台阶。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一个分类的视角,如果网络什么都是,那么也什么都不是。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更本质的概括。

(五)网络就是虚拟世界

具体的、分类的角度看问题解决了许多基础性的问题,那么我们来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映照,那么“网络媒体”的母体网络呢?网络的对照物是什么呢?找到网络的对照物和联系,我们似乎也就可以找到“网络是什么”的答案。这个思路接近马克思探究“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的思路,马克思如此定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5]

经由关系、联系来解释本质,是一个合理的路径。由此知道,“网络是什么”,当然也可以从网络与对照物和网络的全部联系中,认识网络的位置、特点和作用,那么“网络是什么”的问题也就得到一条清晰的出路。

“网络是什么”的长期争论展现了研究对象自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复杂表现为网络上形态众多,作用和影响各异;其多变性表现为网络上原创技术出现周期很短,网络组成部分新成员不断增加,新功能不断开发,原有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研究思路就在这里出现了问题:我们长期从“网络和媒体”的角度来试图认识网络的本质。结果证明不成功。我们在探讨“网络是不是媒体,是第几媒体”的时候,长期纠缠不清,认识混乱。我们把“网络是不是媒体”这个问题抛开,跳出这个狭隘的怪圈,直接讨论网络对于人意味着什么?

用信息流的观点来看待网络可能更能接近网络的本质。信息总是从一地流向另一地,信息的复杂流动,也可称为精神交往,成为信息时代的非常重要的内容。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就是一个推动信息流动的计划。所以,如果把信息比喻为乘客;那么网络上的形态组成,如“网络媒体”、电子公告等就是在道路上奔跑的汽车;网络就是道路。三者的关系就是“乘客、汽车和道路”的关系。同样,我们观察另一个系统,信息依然是乘客;各种形态的传统媒体是在道路奔跑的汽车,比如报纸、广播、电视等;现实世界可比喻为道路。那么我们面前有两条道路,道路奔跑着形态不同的汽车,汽车里坐着乘客。

这个比喻的意义在于,把网络和现实世界看作是同等的存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对存在,互相作用和影响。那么,网络能够承担这样大的比喻么?网络有资格成长为足以与现实相对而存在的“第二世界”么?

从历史上看,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日本学者藤竹晓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的概念,[6]这些概念都传达出这样的含义:在一个走向信息社会的时代里,大众传播媒体营造的信息空间,已经构成了一个区别于现实环境的“第二环境”,也即“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尽管当时这个环境还没有足够完整、真实和独立。而在今天,这个“信息环境”、“拟态环境”在网络的催生下已经相当成熟,甚至形成了夏学銮使用的“网络社会”[7],开辟了马克·波斯特提出的“第二媒介时代”[8],发展出一个张允若提出的“第二世界”。[9]那么我们将面对着刘建明提出的“双重存在”的“社会”(即领土意义上的国家社会和超级信息和观念全球化的社会)。[10]

我们深知,网络在传播技术方面的优势远胜传统大众媒体,它对“信息环境”、“拟态环境”的构成起到更为巨大的作用。社会演变的信息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这两个趋势就决定了未来的时代是一个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对立而存在。既相互渗透,又相互联结和影响。

如果从世界的角度来理解,那么此前的“道路和汽车”的比喻,可以置换为比喻为“大地和房子”的比喻。那么显然存在着两种“大地和房子”,现实大地上建造着现实中的传统媒体形态;虚拟大地上建造着虚拟中的网络媒体形态。在本质上,虚拟大地不是“上帝之城”,只是现实大地的一个变形的折射;同样在本质上,网络媒体形态不是“创新”的产物,而是传统媒体形态在虚拟大地上的折射,也是延伸。

这个比喻超过了传播的意义,而是建造了一个“精神交往”的世界。如果说,传播毕竟强调的是信息的流动和疏离个体的连接;那么“世界”的概念显然要大得多,它包含了驻留和传播,固守和变迁,稳定的秩序与流动的革命或者改良等等。

最后笔者的观点水到渠成,“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超过了“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更充分而且有说服力地解决目前网络理论解释中遭遇到的困惑和纠缠,也是我们对网络本质认识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书目]:

[1]方兴东:《“网络社会化”新时代的来临》,参见陈卫星主编:《网络新闻和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2]闵大洪:《网络传播研究亟待加强》,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1期

[3]闵大洪:《网络媒体定义与中国网络媒体生态环境》,参见邓炘炘李兴国主编:《网络传播与新闻媒体》,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4]杜骏飞:《网络新闻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5]《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第1版,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年8月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7]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篇(2)

网络媒体是一种具有强大融合功能的传播媒介,在当今大众传媒中,网络媒体可以通过链接、复制、转载等功能,整合其他所有大众传媒的信息。同时网络具有传播的快捷性、信息的丰富性、表达的新颖性、空间的虚拟性、参与的互动性等特点,对大学生产生着深刻且广泛的影响,网络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又一个重要领域和空间。青年大学生求知欲望强烈,对各种信息需求旺盛,对网络信息趋之若鹜。可以说当今的大学生使用网络、参与网络互动,进行网络生活已经成为他们重要的生活方式。通过网络大学生们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但同时也应当看到,网络信息的来源是复杂的,其内容参差不齐,其中的不良信息、不良价值观念肆意泛滥,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不良的网络信息、虚拟自由的网络环境也影响着大学生对法律观的认知。

一、网络新闻对大学生的法律认知产生了重要影响

当前,很多涉及法律内容的文章在网络中传播,大学生们从中获得了对法律相关的知识,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法律的基本认识,但这种认知往往是感性的,不能使大学生形成完整的法律知识体系。同时,网络负面新闻的存在,对大学生的法律认知和法律观念的形成,产生了负面影响。大学生的法律认知是大学生群体在法律观念、法律制度、守法态度上的心理体验和评价。法律认知包括心理的认知、观念的认知和守法态度的认知,这个认知是一个由浅层认知到深层认知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深化的过程。当前,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的法律认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网络负面新闻影响大学生遵守法律观念的形成。从司法部门的有关数据统计来看,当前大学生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法律观念较强,他们自觉遵守法律,在自己的生活、社会交往中,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在心理上认同公民守法在社会稳定中的重要意义。但是,也有部分学生的守法观念处在自觉认识的边缘,他们之所以守法,是害怕被法律惩戒,而不认同作为社会个体应当守法。大学生守法观念的形成,不仅受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影响,还受到周围社会个体因违法而遭受惩戒产生的警示作用的影响。同时,当前网络新闻中传播的法律事件,也对大学生的守法意识的形成发生了正面或负面影响。网络新闻中不恰当的犯罪情节描述,犯罪分子逃脱的报道,犯罪分子面对司法机关严厉打击后的“坦然自若”的报道,使得部分大学生对违法犯罪产生了侥幸心理,甚至有的大学生从中学会了犯罪的一些手段和方式,显然网络负面新闻无疑催化了部分大学生违法犯罪欲望,对他们遵纪守法观念的形成,产生了非常严重的消极作用。

2.网络负面新闻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对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产生了怀疑。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视法律为至高无上的权威,应是法制社会的基本认识。当前,网络媒体通过新闻事件的报道,使大学生们看到了依靠法律权威,正确维护合法权益的正能量,看到了法律的惩恶扬善,认识到了法律在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正义中的重要作用。大多数大学生认为,法律对社会各方面生活发挥着重要的稳压器的作用,它是平衡社会关系和利益,调节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利器,在社会稳定发展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但是,当前,负面新闻的报道也使得法律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一些权大于法的新闻报道和媒体表现出的无奈,使得大学生对法律的尊严认识、地位认识大打折扣,一些大学生认为,在当今社会,权力可以极大地干扰法律的正常运行,社会关系可以瓦解法律在维护社会公平中起到的作用,由此导致一些大学生不自主地在受到法律侵害时,不是寻求法律的帮助,而是寻求社会关系的帮助。因此,网络负面新闻使大学生对法律权威的认识产生了冲击,对法律的尊严和地位产生了怀疑。

3.网络负面新闻的影响,使得大学生的民主平等观念受到了冲击。作为现代法治社会精髓的民主与平等观念,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持肯定和认可态度,他们认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地完善发展,它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制度。但是,也应当看到,由于受网络负面新闻不全面报道的影响,且大学生法治观念尚处于不完善时期,认知能力相对较弱,使大学生的法治平等观念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些大学生甚至认为资产阶级的民主才是完全的民主,对当前我国的民主法治制度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悲观消极情绪。

4.网络负面新闻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认识发生失衡。权利与义务是法律内涵的核心,权利与义务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对等关系,世界上不存在无任何权利的义务,也不存在无任何义务的权利,权利与义务是相互的,只有权利与义务达到统一,相互依存,权利与义务才能符合法治理念,才是正确的法治观念。但是,当前网络负面新闻的宣传,使大学生对权利与义务的认识发生失衡。网络媒体中报道的诸如个别领导干部,不履行相应义务的新闻,普通老百姓只见履行义务而不见权利的新闻,使得部分大学生将这些社会个案现象误认为是社会的普遍现象,这导致了大学生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认识的偏差与失衡。

5.网络负面新闻的影响使得当代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动摇对司法公正的信心。公众对司法公正的信心,既是对当今社会司法机关的信任,也是信任法律,遵守法律规范的基础。但是由于网络媒体负面新闻的报道,使得大学生对当前司法机关是否能够公正执法、是否能够公正审理、是否能够判决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信任危机,甚至有的大学生不相信司法机关能够按规定履行司法程序,不相信司法机关能够不徇私情、一视同仁地执行法律。

二、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法律认知影响的原因分析

针对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法律认知的影响,笔者认为应当进行必要的分析与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规避网络的负面影响,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对大学生的法律教育策略,促进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增强与法律素养的提升。

当前大学生正处于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他们在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意识形态等方面还没有完全定型,对事物的分析和判断还不完整、不全面,因而难免对网络中的负面新闻缺乏正确的判断、理性的思考,其法律认知出现偏差和失衡也在情理之中。同时,网络对求知欲望强烈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具有较强的诱惑力,其中的负面新闻也往往带有很强的诱惑性、感染性,对大学生的影响非常深刻,负面新闻所倡导和宣传的不规范、不完善的法律理念,对大学生产生误导作用不可低估。因此,在当前网络媒体环境下,其中的负面新闻、负面信息必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法律认知上的影响。

在此网络媒体背景的影响下,大学生法律认知素养的提高,法治观念的增强,高等院校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尤其在网络媒体环境下,如果高校不重视网络的作用,对网络媒体的负面影响不予以认真对待,就会使当代大学生缺乏应有的指导,对法律的认知只能处于放任、自发状态,必然制约大学生法律观念的形成。同时,我国高校当前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存在滞后现象,大学生的法律知识主要来源于书本,他们缺乏对法律知识的丰富素材,法律观念是不稳固的,一旦网络中出现涉及法律方面的负面新闻,就很容易对大学生的法制观念产生冲击。

三、应对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法律认知影响的策略

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法律认知的影响是现实存在的,针对这种问题,必须采用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推进大学生法律认知水平的提高。

1.加强新闻立法,遏制负面新闻的产生与发展。当前,国家应不断完善新闻立法,规范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的行为,加强对新闻行业相关的法律规制。同时,也要加大对传媒市场的执法检查力度,加强新闻行为的监督、规范,针对检查监督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制止、打击。要发挥新闻行业自律协会的作用,出台和完善新闻机构从业行为标准,增强新闻传媒机构的新闻自律意识,加强新闻行业的自律建设。

2.加强对大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提高其科学应对媒体的能力。面对来源复杂的网络海量信息,大学生应明辨是非,科学分析其中的“真善美”与“ 假恶丑”,应具有从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中去伪存真的能力,理性对待各种信息的干扰。媒体素养是当代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大众传媒,尤其是网络媒体的环境下,大学生应当具备较强的信息抗干扰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这就要求高校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教育,加强对大学生应对媒体、认识媒体、辨别媒体和驾驭媒体的能力,使他们免受负面新闻的不良影响。

3.强化大学生的法律认知教育。当前在学校法制教育中,存在着重视法律知识掌握,而轻视法律认知的问题,存在着重视感性认识教育,缺乏大学生对法律理性认识的倾向。针对这种情况,应丰富大学生法律观念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特别是选择具有典型性、权威性和趣味性的网络信息,来开拓大学生的法律知识视野,通过案例教学、典型法律案件分析,提高大学生应对法律事件的能力,使大学生法律认知的水平得到提升。

4.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推进法律文化的宣传。校园网络不同于大众互联网络,它具有典型的育人功能和特征,高校应重视培育网络育人文化,发展网络育人文化,传播网络育人文化。针对网络对大学生法律认知的负面影响,应当加强校园网中的法律文化的宣传,结合大学生实际进行法律知识传播,开展网络法律活动,宣传法律文化知识。应从营造法律育人氛围,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等方面,加强对校园法律文化的宣传,通过网络法律文化影响和教育,使大学生法律素养得到提高。

总之,面对网络新闻对大学生法律认知产生的不良影响,必须在正视问题存在的基础上,弄清原因,有的放矢地开展大学生法律认知教育。在注重发挥学校作用的同时,应当积极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尤其作为新闻媒体,要积极改善传媒环境,推进网络健康文化的建设,促进大学生法律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组.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概况及特点——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调查报告[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S1).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篇(3)

1 网络时代传统媒体应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

网络时代下,传统媒体无论是在传播手段还是在传播范围上都与新媒体有一定的差距。根据对传统媒体的了解,基于传统媒体的特点以及新媒体的优势,要想在网络时代下实现传统媒体的快速发展,就要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1 传统媒体应增加与新媒体的合作

基于网络时代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媒体受众群体的不断扩大,传统媒体只有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形成与新媒体的良好合作关系,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获得一席之地。因此,加强与新媒体的合作十分重要。

1.2 传统媒体应吸取新媒体的优点

新媒体之所以能够实现快速发展,与其传播的快速性和广泛的覆盖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基于对新媒体优点的了解,传统媒体只有吸取新媒体的优点,做到为我所用,才能提高发展质量,进而在网络时代下实现快速发展。

1.3 传统媒体应加强与新媒体的交流

随着新媒体发展质量的不断提高,传统媒体应立足自身发展需要,加强与新媒体的交流,实现对新媒体优势的不断吸收,保证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实现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2 网络时代传统媒体应积极更新发展理念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了传统媒体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面对网络时代新媒体的快速成长与发展,传统媒体只有积极更新发展理念,加强对发展环境的认识,才能在实际发展中提高发展效果。结合传统媒体的发展现状,网络时代传统媒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传统媒体应对网络时代的特征有全新认识

网络时代到来以后,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得到了有效增加,新媒体的形式也不断增加,媒体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覆盖面也更广,对传统媒体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为此,传统媒体应对网络时代的特征有全新认识。

2.2 传统媒体应对面临的发展形势有正确的看法

对于网络时代而言,传统媒体的优势正在进一步降低,面临新媒体的崛起与挑战,传统媒体只有对目前的发展形势有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才能提高发展质量。因此,网络时代传统媒体应加强对发展形势的研究和分析。

2.3 传统媒体应更新发展理念发掘自身优点

在网络时代,虽然传统媒体遇到了不小的挑战,但是传统媒体的优势并未丧失。只有积极更新发展理念,毕业论文并努力发掘自身优点,才能保证网络时代下的传统媒体得到快速发展,因此,更新发展理念是提高传统媒体发展质量的关键。

3 网络时代传统媒体应努力寻求创新

基于网络时代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如果不积极寻求创新,将会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努力寻求创新,应是网络时代下传统媒体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保证传统媒体获得有效发展,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网络时代下传统媒体应创新传播形式

基于网络时代的现实特点,传统媒体只有创新传播形式,在传播手段上不断创新,才能提高发展质量,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2 网络时代下传统媒体应创新发展模式

受到新媒体的影响,传统媒体只有创新发展模式,并正确理解网络时代的影响,才能提高发展质量,进而满足传统媒体的发展需要。

3.3 网络时代下传统媒体应拓展传播范围

传播范围的拓展,是传统媒体在网络时代下最需要满足的要求,只有不断拓展传播范围,提高传统媒体的针对性和全面性,才能达到提高传统媒体发展质量的目的。

4 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如何正确利用网络机遇,有效提高传统媒体的发展质量,成为了传统媒体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这一认识,网络时代下的传统媒体要想实现快速发展,不但要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还要积极更新发展理念,最后还要努力寻求创新,使传统媒体能够在网络时代下获得新的发展。因此,传统媒体应对网络时代有全新的认识,不但要强化发展理念,还要积极转换发展思维,使传统媒体在网络时代下获得全面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晨.新媒体的崛起与传统媒体的突围之路[J].青年记者,2011(17):100-101.

[2]何维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交互与结合[J].中国地市报人,2011(8):47-48.

[3]范翠萍.全媒体语态下的媒体竞合[J].声屏世界,2011(6):61-62.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篇(4)

中图分类号:J5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6-0097-02

近年来,一些新的传播媒介及传播形态正在改变整个媒体环境。以数字电视、网络广告、手机电视、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媒体通过其互动性、便捷性、个性化等特征吸引着更多受众的关注和使用。新媒体越来越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广告主和广告公司竞相争夺这一具有巨大潜力的广告市场,所以新媒体广告势必成为广告主的新宠。然而,新媒体广告制作、投放和效果评估都与传统的广告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高校广告学专业为适应新媒体广告的人才需求,积极设置网络广告概述、网络广告设计、网络媒体等相关课程,但是这些课程的设置在内容设置、目标定位以及与行业需求对接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从而造成高校广告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一定偏差。本文主要从新媒体环境下广告学专业网络广告课程的具体内容的创新设置,来探讨新媒体广告人才的培养。

一、新媒体环境下对广告人才的新要求

新媒体主要是指一种新的传播媒介或传播形态,比如,网络电视,手机电视,微博、豆瓣等。马为公在《新媒体传播》一书中指出:“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通信网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传播技术为基础,为用户提供资讯、内容和服务的新兴媒体。”新媒体广告正是依托这些新兴媒体为载体的广告。新媒体在传播信息的产生、传播技术、信息传播的模式、成本和收益的评估等方面都与传统的媒体存在差异,新媒体广告的运行与传统广告的运作也不一样。例如,新媒体交互性的特点使传统广告的单向传播成为双向传播,新媒体技术使得传统面向大众的广告变成分众传播,更加精准的击中目标受众。而且新媒体传播促进了富媒体广告的传播,不仅改变了人们接触到的信息,而且改变了新媒体受众的阅读信息的习惯。新媒体环境的大变化,给广告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新媒体广告人才除了应具备传统广告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掌握网络受众的消费心理,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对最前沿的通信技术有所认识和了解。新媒体广告的运作需要具有一定新媒体理论素养,善于新媒体广告实务运作,对新媒体广告整体运作有把控管理能力的人才。

二、《网络广告》课程内容设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现在各大高校广告学专业认识到新媒体广告的重要性,纷纷开设新媒体广告相关课程,如《网络广告》、《网络广告设计》等。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广告学专业的毕业生在网络广告方向和互联网行业仍然优势甚微,这与高校的广告学专业的网络广告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有关。开设《网络广告》课程的学校,它的课程内容主要是关于网络广告的概述、历史、经典案例和一些相关术语等理论,忽略了学生们对网络广告从制作到投放,再到效果评估以及数据分析一整套销售流程基本的认知。《网络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内容主要是着重于Flash、3Dmax、Dreamweaver等相关软件的学习与使用,如果高校广告学专业定位为培养营销传播类人才,显然这么课程内容偏重于后期制作,与培养有策划和管理创新能力的广告学人才的定位有所偏差。

高校的广告学专业的网络广告课程设置并不能满足新媒体这个大环境的需求,网络广告的课程内容设置有待创新。完善广告人才在新媒体下的网络广告相关知识,以更好的满足新媒体环境下广告行业需求。

三、《网络广告》课程内容设置的几点创新

从新媒体环境下对广告人才的新要求可以看出,广告方面的人才必要要有以下两点素质:一是要注意新媒体技术与广告创意的融合,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来拓展广告创意的深度和广度;二是要注意网络用户行为特征与广告创意的融合,能够更加精准的抓住目标消费者。从新媒体环境下广告行业对新媒体人才素质和能力的需求来看,课程内容应根据市场需求,增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网络用户行为分析、数据分析、网络广告管理和最新前沿广告技术等知识。

首先,增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到《网络广告》课程中来。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学习内容基本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基本组成,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TCP/IP协议及相关技术,Internet连接及其应用,WWW的工作方式和URL的信息定位、搜索引擎、网络与网站建设单元等。例如,认识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能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网络媒体环境,为更好认识前沿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如最近在业界和学界兴起的云计算云存储等;了解URL(网页)信息定位的功能,我们就可以用URL给投放在网络上的广告进行定位,这样系统就可以根据URL查找、更新、替换广告,也为统计广告位的收益提供便利。2012年艾瑞报告指出搜索引擎是中国网络广告的主要媒体,搜索引擎能够记录和保存很多用户行为,是研究网站用户行为的一个有效工具。认识和了解搜索引擎能让学生了解网络广告投放的主要媒体环境,并且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根据搜索引擎的分类或存储信息的特征更加精准的投放广告的方法。通过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学习,不仅让学生了解现在网络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趋势,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媒介素养,为培养媒介创新能力和适应新媒体环境打下坚实的信息技术理论基础。

其次,增加网络用户行为分析的内容。网络用户行为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分析网络用户的构成、心理特点、活动上所表现出来的规律以及其研究方法等。如分析用户访问的行为,一般通过客户浏览过的网页和内容、浏览路径、频繁访问的页面、搜索或点击相关关键词来分析网络群体的构成、行为及其动态改变等一些特点。从顾客行为上的不同浏览内容和行径来发现不同的顾客群表现出的兴趣和偏好,从而进行用户分类,辨别核心客户群。准确定位每个用户或用户群体的需求和爱好不仅能够配置基于用户需求的广告形式和内容,而且极大的节约了广告费用,实现了广告效益最大化。现在新媒体下的网络用户行为呈现出知识含量高,更新速度快、隐蔽性强、互动性强等特征。网络用户及其行为特征更加复杂更为隐蔽,所以单独分析网络用户行为对网络广告的制作、投放有其必要性。

再次,网络广告课程要增加数据分析的内容。数据分析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获取用户数据、相关术语的运用,网站分析和用户行为分析等。网络数据分析的基础是了解获取用户数据的方式。获取网络用户数据可以通过Web服务器日志,用户访问一次网站的网页,Web服务器就在日志文件中添加一条相应的记录,这个日志记录着用户在Web站点的访问行为和路径;服务器端存储的其他类型的使用信息,如Cookie以及用户的查询数据。熟练的理解和运用网络广告展现及其效果评估的相关术语是进行数据分析的必要条件,如PV(Page View)是指页面浏览量,CRT(Click Through Rate)点击率、网络广告的计费方式有CPC(Cost per Click)每次点击的计费、CPS(Cost per Sales)根据实际销售额付费、CPM(Cost Per Mille)每千次印象费用等计算广告费消耗的方式。学习数据分析是分析网站信息和用户行为的基础。例如网站分析主要依据一些基础指标:IP地址、浏览量、访问次数、访问者、页面停留时间、跳出率、访问时长和深度等。浏览量是衡量网站质量和热度的重要指标;跳出率是指只访问一个页面后离开网站的次数与总访问次数的比值,高跳出率可以通过调整广告渠道、优化登录页面的内容等方式解决;通过对网络数据的分析,不仅培养了学生对数据的掌控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对新媒体市场的灵敏触觉和领悟能力。

最后,增加网络广告管理和最新前沿广告技术等知识。学习网络广告的管理不仅仅是对广告内容的把控,更多的是对网络广告整体投放的管理。如,管理广告位广告的投放和收益,协调技术部门改进或创新广告产品等。了解和认识行业内最新前沿通讯技术、互动技术,投放技术等,拓宽了创新空间。比如淘宝网的TANX广告投放平台,这个平台是一个实时竞价的广告交换市场,能帮助广告公司通过实时竞价(Real Time Bidding)的方式购买众多互联网站点的广告资源;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广告主以实时竞价的方式来获得广告展现的机会;Google的广告投放系统Double Click能帮助广告主在正确的网站和网站位置、正确的时间来投放更具针对性的广告。新媒体环境下市场需要有基本广告学知识基础的网络广告管理人才。了解和熟练的运用最新前沿广告技术不仅让我们了解到技术的先进之处,而且能够是广告人利用新技术实现创意的基础。

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将新媒体下《网络广告》教学内容分为几大模块(见下表):

四、总结和思考

新媒体环境下广告行业对广告人才的需求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广告人才的培养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的推陈出新。高校广告学专业也应该跟进新媒体的变化,在课程设置上,按照行业需求创新网络广告相关课程的教学设置及其内容,积极整合校内资源,比如广告学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管理学专业以及艺术设计专业等专业合作,共同开设更多选修课程;在师资上,实现跨院授课,比如网络广告计算机基础知识可以由计算机专业的相关教师来教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评估上也应该根据新媒体下的广告行业需求实现创新。只有根据新媒体市场和行业的变化不断的调整广告人才的培养,不断地提升广告人才的自身的综合素质,使之能更好适应业界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马为公,罗青.新媒体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篇(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的影响日益扩大,应用网络媒体的网民迅速增加,特别是青年学生成为网络应用的主力军。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络用户已突破1亿,网民中18―35岁的青年占90%,而其中在校大学生又占绝大多数。接触互联网络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最频繁的媒介行为之一。广大学生通过网络接受丰富的信息,学习先进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扩大了交流。毫无疑问,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面对这样一种功能优越、影响强大而又发展变化非常迅速的传播媒体,高校大学生普遍缺乏知识基础和心理准备,缺乏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应用的素质和能力,以致在思想上和行为上出现许多忙乱,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和不良后果有目共睹。所以,客观认识网络媒体,把握当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状况,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我们必须面对而且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状况

根据我们调查了解,总体上来讲,当代大学生在接触网络媒介的过程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较强的功利性。大多数人对网络媒介有一定的理性认识,并表现出一定的接受能力和驾驭能力。他们认同网络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所起到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网络信息内容的真实性问题持谨慎态度,同时也对参与网络媒介的发展进程采取积极态度。但是,调查所反映出的许多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欠缺令人担忧。突出表现在:

1、有不少学生对网络媒介问题的认识比较模糊,甚至完全错误。如许多人肯定网络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却不认为自己有学习的必要;对网络媒介的社会控制问题尤其是网络同政府管理的关系在认识上有一定偏差;许多学生对“文化冲击”的理解以及在“文化冲击”对民族文化的利害关系上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是否认“冲击的力度”,对互联网对民族文化的影响也缺乏足够的前瞻性认识。

2、许多学生在主动寻求或被动接受网络信息时,对信息内容的正误、优劣缺乏应有的判断力,也不愿花精力深入思考网络传播的内容。很多人对网络媒体的应用多处在低水平、浅层次,使用网络只是为了娱乐消遣,不能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资源优势为自己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服务。

3、大学生网络媒介道德和政策水平有待提高,有些学生在对待消极、不良、色情等信息的接受和传播问题上没有比较明确的价值标准。许多人对网络黑客不是从道德伦理的角度加以审视,而是从纯技术的角度表示称许。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网络管理等方面政策法规认知比较模糊,有些甚至一无所知。

二、大学生应具有的网络媒介素养

网络媒介素养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目前还没有比较统一的标准。笔者认为,作为接触网络媒介较为频繁的大学生而言,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养。

1、网络媒介的基本知识

网络媒介是一种新生事物,它既是一种大众信息传播媒体,又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文化娱乐工具,涉及到传播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和网络通讯等方面的知识,要充分运用和驾驭网络媒体,就必须了解和掌握与网络有关的基本知识,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术方面的知识。

2、网络传播的政策法规

网络媒体是一个开放的信息交流平台,为了规范人们的网络传播行为,各国都已经或正在出台一系列有关网络传播管理的政策和法规。我国有关网络传播管理的法规也正在进一步完善。自觉遵守网络管理的政策法规,主动按照网络传播管理的规则使用网络,合理进行网络信息的传播交流,这些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具有的网络媒介素养。

3、网络交流的道德观念

媒介道德问题是一种特殊形态的道德问题,也是媒介技术高度发展所带来的新问题。网络技术是人类传播手段的重大进步,如果凭借网络技术接受甚至传播不良信息,对社会公众利益造成侵扰或破坏,就是有违道德甚至是违法的行为。

4、网络信息的批判能力

网络是一个丰富的信息海洋,它的博大精深包容了各种信息、多元文化的共存,同时也造成了泥沙俱下的情况,会把大量的未经“把关人”严格筛选、辨别、评价的信息置于受众面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理性地区分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如何准确地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信息内容?如何科学地、批判性地分析网络媒体所提供的信息?应该说,这些问题对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显然,这不是自发状态下的媒介素养所能应对的。因此,对当代大学生开展系统的媒介教育,使其网络媒介素养由自发而自觉,仍然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三、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1、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大众传媒已经与人们生活须臾不可分,特别在大学里,接触网络媒介更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大学生对网络媒介的认识和态度,包括对网络媒介的接触和应用,对网络媒介传播内容的甄别与判断,直接关系到他们学习、生活的质量,尤其是关系到青年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指导广大学生正确理解、积极享用网络媒体,培养他们对网络信息的全面解读和批判的能力,以及运用网络信息的能力,从而确立科学的传媒观,在丰富而复杂的网络资源中明晰前进目标,不断完善自我,参与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是非常必要的。

具体来讲,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达到如下目的和作用:

(1)建立对网络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学习如何理性地辨识网络信息的意义,辨识网络真实与社会真实,不盲目相信和采用信息,在此基础上决定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2)发展关于网络的思想,帮助学生形成对网络性质和功能的较为完整、客观、正确的认识。网络提供的信息不是为某一受众特别设置的,所以我们首先要在对网络认识的基础上发现网络信息对自己或对社会的意义。

(3)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网络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环境,它所提供的信息有很多是不被主流社会意识所接受的负面信息。网络素养教育就要不断地列举评论这些负面信息,强化它的消极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对这些信息的免疫能力。

2、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改革计算机基础或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为了推广和普及计算机知识,各个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或信息技术方面的公共必修课程,应该说这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和网络媒介素养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教学中主要是应用技术的传授,缺少与媒体有关的人文和道德素质培养方面的内容。应该将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作必要的调整,注重科技与人文并重的理念,通过计算机基础或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网络媒介素养的教育。

(2)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网络媒介素养

要培养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网络媒介素养,做学生的表率。因此,要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方面的学习培训,使广大教师树立与网络素养教育相适应的观念,掌握和提高应用网络媒介的知识与技能,了解相应的法律和法规,提高自己的网络道德修养。

(3)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

网络媒介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创造了机遇,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阵地,开辟了新途径。许多学校在网上开办“红色网站”,将各种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上有益的信息移置到网络上,把政治理论课搬上网络,建立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让学生自主学习,开展双向交流活动,靠对等信息流解决矛盾,用丰富、正确、生动的信息影响人们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

(4)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网络是一种媒介,一种文化,也是一种能够十分有效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和技术力量,网络媒介的教育功能和文化建设功能有着其他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在校园文化建设进程中,网络媒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校园局域网、远程教育平台、各种文化BBS、丰富多彩的社团主页、百花齐放的师生个人主页等等这些网络载体,在扩大视野,丰富信息,加强对话的同时,极大地推动了校园文化的发展,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鲜活的、丰富的物质载体。因此,应大力加强各种网络教室、网络平台的建设,加大网络硬件投入和软件开发,创设各种文化空间,用丰富多彩的基于网络媒介的校园文化,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

参考文献

①张冠文、于健,《浅论媒介素养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2003(7)

②蔡骐,《论媒介认识能力的构建与发展》[J].《国际新闻界》,2001(5)

③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1997(1)

④曾凡斌,《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反思》.[DB/OL].省略.cn/prog/showDetail.asp?id=145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篇(6)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2-0116-03

网络舆情工作是收集、整理、分析和报送网络社情民意,为掌握社情民意和科学决策提供支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因互联网影响日益扩大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长期习惯于自上而下垂直行使权力的政府部门来说,网络的交互性、偶发性、平面化、碎片化对传统执政方式形成了革命性的冲击,当前在网络舆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积极主动用网的意识还很淡薄

目前,一些政府部门还没有认识到占领网络空间的重要性,没有将网络看成是新的执政领域,积极主动用网的意识还比较淡薄。

(一)无视或轻视网络舆情。一是部分政府官员平时疏于学习,对互联网不感兴趣,不了解互联网,甚至不会上网,即使上网也不会应用网络与网民主动交流。在一些地区,相当大一部分基层干部存在着不懂网、不会上网、不会看论坛甚至不会打字的情况。在这些地区,办公室的电脑成了摆设,更有甚者,有的基层干部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来看待网络,对网上的涉市涉县舆情毫不关心。尽管目前我国微博用户超过3亿,已成为互联网最热门的新领域,但不少官员对微博要么完全不懂,要么一知半解。近年基层干部的网络知识虽有明显提高,但总体上与广大网民尤其是网络意见领袖相比,大多还处在“菜鸟”水平。重庆市2010年的调查表明,尽管干部整体上网率已超过90%,但多属浅层单向触网状态,81%的人只是上网“看看新闻”,不会使用QQ等即时通讯工具的达42.7%,对微博等社交网站完全不了解的达81.3%。 〔1 〕如此无视和轻视网络,等于放弃了了解社情民意的捷径、正面引导舆论的平台。由此导致在这样的干部主政的地方,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往往不知道如何运用网络及时真实信息,结果是谣言占领网络阵地,进而误导民众,甚至造成较大程度的社会危害。二是部分政府官员片面认为,网上信息不可靠,网民意见不可信,网络只是一些无聊之人发些牢骚的地方,网络热点事件大多是炒作。他们认为网络舆情不是民意,既无价值,也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不愿重视网络舆情。这实际上是不具有现代执政意识、跟不上时代潮流的表现。其结果只会导致网络舆情越来越恶化,最终丧失了解决危机的最佳时机。

(二)惧怕网络舆情,采取逃避行为。面对网络舆论力量的强大,一些政府官员对网络舆情很害怕,认为网络舆情是“洪水猛兽”,不仅害怕网络曝光,更担心因自己回应的不当言行而引起更严重的事态,因此,在应对网络舆情变化时畏首畏尾,采取逃避行为。2011年人民论坛的调查显示,70%的受调查者认为,当代中国官员患有“网络恐惧”症。

(三)获取信息及信息的方式多依赖传统媒体。直至目前,一些政府官员仍然满足于通过传统媒体获取信息,他们认为互联网的影响力远不如传统媒体,只要传统媒体不介入报道就可以置之不理,没有意识到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第一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由于过分注重舆论导向,在宣传报道方面总是慎之又慎,对社情民意一般都有个加工、筛选的程序,由此导致一些更真实的舆论、呼声得不到及时传达,媒体上出现的舆论,多是官方的权威观点或媒体自身的意见。尽管从理论上讲,媒体应该代表公众,应成为公众的代言人,但在实际运作中,由于受各种现实因素的制约,传统媒体的言论有时并不能如实反映公众的意见和呼声,因此,政府官员应该善于利用互联网,到网络上汲取民智、体察民情、倾听民声。〔2 〕

二、引导和处置网络舆情的理念和方法比较陈旧

面对网络舆情,一些政府官员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引导和处置网络舆情的观念陈旧、行动迟缓,不仅影响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

(一)引导和处置网络舆情的观念落后。一些政府官员将网络简单等同于传统媒体,依然抱着“媒体完全可控”的传统观念,靠堵、闭、封等手段来管理互联网。在一些地方,网上舆情爆发后,一些政府官员首先想到的就是删帖和堵塞言论,并动用行政权力对发帖者进行跟踪、报复。这种做法不仅是不明智的,而且是违法的,如2009年曝出的“王帅案”。网络传播点多面广,一删了之的做法显然行不通。在新的传媒环境下,政府与媒体之间已形成了一种新的关系,政府官员不能简单地把媒体定位为“”而忽视其能动性。遇到新闻事件,政府官员若还像过去那样完全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媒体,在社会高度发展、公众民主法制意识不断提升的前提下,很容易引起公众的反感,很可能会使事态急剧恶化,甚至造成无法收拾的局面。

(二)对网络的特点、规律及其对舆论导向的影响把握不足。从众多网络引发的可以看出,一些政府官员对网络这一新兴媒体还缺乏应有的认识,对网络舆情建设重视不够,在引导网上舆论方面下的工夫还不够,缺乏主动把控能力,缺少坦诚沟通的态度,对网络和社会舆论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或不愿把握或不能把握。与此形成显明对照的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民众已非常关心如何行使自己的舆论监督权。网络公民关心公共事务,在网上匿名发表意见,其实只是行使公民权利的一种方式,政府官员只要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从保障公民权利的立场出发,把握网络舆论的特点,有效引导和处置网络舆情。相对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形成的舆论场,由互联网、手机等媒体形成的新兴舆论场具有易聚合、易爆发、难控制等特点。在网络社会,不仅可以发生在现实世界,在网络上也照样会发生。在网络上,一个普通人就可能“一呼百万应”,一些“网上”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损害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三)网络管理调节手段单一,缺乏针对性。目前在应对网络舆情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过于强调行政命令和使用行政管理的办法。一些政府部门通常通过落实网站管理制度,对网站论坛类、交互式栏目管理人员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严格审核发帖内容,采取先审后发的办法,确保网络信息的合法性、与主流思想的一致性。这种管理方式,体现了行政命令和行政管理的强制性。其存在的问题在于对网络信息判断和把握的尺度不好掌握,一些正常表达网民心声、正确表达对政府的意见和建议被过多删除,导致网络无法反映网络舆情的全貌,甚至会导致对网络舆情的误判。在这种过于刚性的管理体制下,网络的声音也呈现出单一性的趋势,与网络舆情的属性相违背。〔3 〕

三、与网络媒体打交道的能力相对较弱

目前一些政府官员抓经济建设和运作行政资源的能力强,但与网络媒体打交道的能力相对较弱,对其采取防范、消极、被动的态度,不懂得用现代的积极的方式善待和运用网络媒体,这已成为一些政府官员工作中的短板。

(一)缺乏同媒体打交道的意识。一些政府官员对网络媒体了解不多,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各种偏见和误解,尤其是对网络媒体与政治的关系认识不清,缺乏同媒体打交道的意识。有的政府官员对网络媒体还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不愿意与之打交道,对网络媒体抱有排斥、防范的心理,对他们而言,“不发言”、“少发言”可能更合适。有的政府官员对网络媒体采取敷衍应付的办法,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不提供第一手真实情况,这种做法被媒体识破,一经网络媒体曝光,势必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出现突发事件后,本来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准确及时快速地传达政府的意图,说服公众、动员公众与政府合作,共同解决危机,但一些政府官员却总是千方百计“捂着”、“掖着”、“盖着”,害怕被网络新闻媒体报道,不向其通报有关情况,致使群众和网民得不到真实信息,一些谣言在群众中肆意传播,在网络中“满天飞舞”,突发事件逐步演变为大规模,造成极其不好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社会财产损失。〔4 〕 有的政府官员把网络新闻媒体视为“洪水猛兽”,一旦出现“负面情况”,怕说错话给自己带来麻烦,于是不敢正面接触记者,回避记者的采访,出现了所谓的“防火防盗防记者”。有的政府官员认为与网络媒体打交道是宣传部门的事,与政府的中心工作关系不大,他们不必也不便参与,只要抓好经济建设工作就可以了。因此,在部署工作时不考虑宣传工作的位置,推动工作时不重视宣传部门的作用,工作动态也不向新闻单位。

(二)网络媒介素养和能力欠缺。“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以及制作和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媒介素养主要包括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 〔5 〕 政府官员只有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懂得媒体运作规律,掌握舆论引导策略,才能有效利用媒体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面对网络媒体这一全新的媒体环境,许多政府官员缺乏应有的网络媒介素养,不能与时俱进地应对网络媒体,表现出本领危机和知识恐慌。被各种网络信息和媒介包围的政府官员,亟须养成对突发事件的新闻敏感和价值判断,学会“新闻执政”。否则,由于介入迟缓或干预不当,就会降低行政能力,损耗政府的“无形资产”。

(三)不懂网络媒体报道规律却反而干涉网络媒体的正常工作。一些政府官员缺乏了解和把握网络媒体报道的规律,主要表现在:一是不了解网络媒体。对网络媒体的职能、运作流程很陌生,对网络媒体监督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缺乏充分认识和估计。二是不掌握网络媒体语言。有的政府官员应对网络媒体技巧欠缺,面对记者采访,不知道如何针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回应;面对记者的提问,不会使用准确的语言陈述事件的性质和进展;在回答记者所提问题时表达失当,或者前后不一,自相矛盾。三是没有专门的网络媒体接待预案。记者来到之后,一些政府官员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弄不清记者的来意,或者生硬拒绝避而不答,或者不负责任地敷衍一通,甚至表现出敌对情绪,造成工作被动。

一些不懂网络媒体报道规律的政府官员却反而干涉网络媒体的正常工作,对网络媒体仍存在管制思维和实用态度,认为网络媒体应当服从政府的命令。在具体工作中,有的政府官员不能正确对待网络媒体的批评和监督,不喜欢网络媒体为揭露问题而作的负面报道,对有利于自己形象的报道大加支持,而对于负面报道则严厉制止。为封杀负面消息,有些地方的政府官员千方百计地使用各种手段阻挠记者的采访报道;有的直接找到上级新闻主管部门,要求其制止报道;有的对记者的采访活动严密监控,对于有可能被采访的群众提前打“预防针”;有的甚至作出毁坏摄像器材、殴打记者等恶劣行为。〔6 〕 近几年,频频曝出政府通过公安机关“抓捕记者”、“扣押记者”、“殴打记者”,甚至出现“跨省追捕”、“网上通缉”等“雷人行为”,这些都是一些政府官员不能正确对待网络媒体监督所导致的恶果。要消除诸如此类不正常现象,就必须改变政府官员的观念,使其努力做好网络舆情工作。

参考文献:

〔1〕 黄 豁,季 明,李 舒.基层干部执“网”能力多面观〔J〕.望,2011,(40).

〔2〕吴洪凯.领导干部如何应对网络舆情〔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7).

〔3〕温淑春.网络舆情对政府管理的影响及其应对机制探讨〔J〕.理论与现代化,2009,(5).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篇(7)

近年来大学生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复旦研究生投毒事件、高校学生跳楼自杀事件、女大学生因提分手被男友杀害事件……这些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正确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大学生生命教育引起越来越越多的学者关注、研究和探索。

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这一思想最早是由美国人杰・唐纳・华特士提出的,他于1968年在加里佛尼亚创办了“阿南达村”学校,在学校里倡导和推行生命教育的思想。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综述

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研究,不同领域的学者纷纷进行了探讨。以往研究主要着眼于生命教育的内涵界定、研究内容等几个角度。

(一)生命教育的定义

对于生命教育的内涵,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赖雪芬从生命教育的实践展开、批判过度工具理性化的立场和轻视生命的事实三个角度对生命教育的内涵进行剖析。苗天宇[则侧重分析了新形势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他以“三理”教育(对大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生理卫生教育的简称)为视野,指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应该包括生理的认知、心理的实践和伦理的情意三个层次。此外,有学者认为,应从生命实践的角度来看生命教育的内涵,即强调生命教育的生活化,将生命教育的内涵体现于生活中,如重视生命的照料、人际调适和道德良心等情感的培养,通过实践培养关爱生命的情怀。或是从批判过度工具理性化的角度来看,强调生命的终极关怀,探索终极归依。还有学者从轻视生命的事实角度,强调生命的本体价值,教导学生学会珍爱生命力、尊重生命,形成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二)生命教育的现状与必要性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发展的一切作为。”遗憾的是,高校至今仍缺乏对学生生命关怀的教育氛围,缺乏明晰的教会学生正确面对生命的教育。一方面,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高校的教育仍是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过多的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能力,而学生的人格、人性、道德、心理承受能力等都没能被放置于一个合理的地位,这样,他们也就产生产生对生命的漠视。另一方面,受 “未知生,焉知死”这一传统文化影响,人们往往只注重对“生”的研究,而忽视对“死”的谈论。我国的生命教育还未形成完善的体系。

教育是以培养真正的人为根本宗旨的,而不仅仅局限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等方面。生命教育的本质在于尊重生命以及生命的价值。顺利推动生命教育有助于社会的发展和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三)生命教育的内容

唐炜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目的出发,从大学生生长的特殊环境考虑,认为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应主要强调生命认知教育、生命态度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生命情感教育、生命审美教育和生命价值教育六个方面的内容;

刘春元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包含生命意识教育,即珍惜生命之存在、欣赏生命之美好、尊重生命之个性和维护生命之权利;忧患意识教育,即责任教育、挫折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和死亡意识教育;和谐意识教育,即人与自我的和谐、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四)生命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石燕华认为,推动生命教育可以从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将生命教育融入课程内容、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实践活动中、培养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和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研究几个方面来进行。

王佳利、陶书中认为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坚持不懈,共同努力。一方面需要社会各界积极深化生命教育的理性认识;另一方面高等学校要努力拓宽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如强化队伍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家庭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从已有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探索,缺乏对教育媒介的重视。尤其是在当今网络新媒体迅猛发展,成为人与人、人与社会联系的重要媒介的情况下,大学生的成长呈现出新的特点。如何正确运用网络新媒体,是推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方面。

二、网络新媒体时代给大学生生命教育带来的变化与挑战

(一)网络新媒体的界定

网络新媒体是指继报纸期刊(纸制媒体)、广播、电视电影等传统媒体之后,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和卫星等传播渠道,以电脑、手机及其他数字接受设备为终端进行信息传播的新媒体形态。

(二)网络新媒体的特征

李茂认为,网络新媒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传播的无所不在性。即人们可以在任意时间、地点连接媒体获取所需要的各种内容和服务。手机正在成为个人媒体中心,手机的功能和广泛应用凸现网络新媒体无所不在的特性。

2. 传播主体去中心化。网络新媒体环境下,个体参与者的主体地位大大提升,成为互联网的“中心”,不仅大大缩短了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距离,还使二者在传播中换位,从而淡化了传播者的中心地位。

3. 传播方式交互性强。包含用户角色的交互性和信息交流的双向化。

4. 传播信息迅捷。网络新媒体不受时空限制,每个参与者可以在任何时候、地点接受或信息;特别是基于智能手机为终端的新媒体出现,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播速度,甚至在悄无声息中就实现了信息的“零时间”传播。

5. 传播内容良莠不齐。

(三)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影响

学生是网络使用的主群体,在引领网络发展方向的同时,其学习方式、休闲模式和思想观念等受到网络新媒体的影响,呈现出新的特点。如学习方式多样化,休闲模式网络化,平等、自主与参与意识增强等。这些新特点的出现,对大学生生命教育产生相应的影响。

甘、肖鹏认为,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个方面。正面影响包括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促进大学生的相互交流三个方面。负面影响则包括导致大学生学业荒废,交际能力弱化和容易引发学生心理问题三个方面。

在甘、肖鹏的研究基础上,结合网络新媒体的特点,我们可以发现,网络新媒体对大学生生命教育具有以下影响:

1. 完善大学生生命教育知识结构。在网络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迅速掌握生命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而自觉完善相关知识结构体系。

2. 拓宽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网络新媒体信息更新迅速、信息量大,对大学生的信息搜索和筛选能力提出了挑战,大学生的相关能力得到提升,也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探索生命、思考人生的能力,从而珍惜生命。

3. 在教育体系中,大学生的话语权可以得到充分的尊重。在网络新媒体时代下,由于网络匿名性的影响,人与人在交流沟通中均是平等的。这样,大学生可以更好的与同学、老师、社会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充分实现自己的话语权。通过沟通可以更好的实现学习、缓解情绪,减少对生命的不尊重。

4. 导致学生荒废学业,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进而可能引发自杀等现象。网络新时代对人的自制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不能有效、正确利用网络新媒体,而是一味沉溺其中,可能导致虚度光阴,浪费生命。大学生正处在迅速成长阶段,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很可能沉溺网络,尤其是一些网络游戏,从而荒废学业,继而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和生命安全问题。

5. 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减弱,降低大学生群体归属感。网络属于虚拟世界,虚拟世界与我们生存的真实世界存在一些差异,如果一味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很可能影响大学生对真实世界的适应能力,导致群体归属感的欠缺,从而容易导致心理脆弱,进而引发生命安全问题。

三、网络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新途径

大学生生命教育任重道远,结合网络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发展的特点,我们应不断探索大学生生命教育新途径。

(一)提高对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网络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的发展已经呈现出新的特点,这是我们务必要意识到的问题。以往的生命教育手段已经不能完全符合大学生发展的特点。应该与时俱进,正确利用网络新媒体。

(二)完善高校网络新媒体系统,营造沟通交流的平台

高校应建立健全、完善的网络新媒体系统,通过这一系统,及时更新、推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信息,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状态,通过新媒体将生命教育不知不觉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同时动态跟踪、及时发现可能危害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信息,做到预防与治理相结合。

(三)提高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工作人员的全面素质,提升相关师资力量

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工作者应当具备信息素质,能全面、正确认识网络新媒体,并懂得如何运用,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崇高的信息道德以及最新信息技术,为网络环境下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充分的技术和能力保障。同时,面对大学生“网民”,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重点提高“三性”:敏感性、预见性、坚定性。

(四)重视家庭教育

在网络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工作者仍然不能忘记家庭教育在推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作用。高校工作者应积极通过网络新媒体,与学生家长建立有效的练习,及时将学生信息反馈给学生家长,与学生家长共同推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陈毕晟,周瑶瑶.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念与原则浅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22).

[2] 石艳华.大学生生命教育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5(6).

[3] 赖雪芬.大学生生命教育探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3).

[4] 苗天宇.新时期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

[5] 唐炜.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省思与重构[J].社会科学研究, 2009(3).

[6] 刘春元.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 2010(9).

[7] 王佳利,陶书中.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性审视与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8).

[8] 高宏存,于正.感知国家话语下市场话语的脉动―――我国网络新媒体管理政策的宏观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06).

[9] 李茂.网络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发展新特点――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角[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6).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篇(8)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5-0038-02

受地理位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新疆的传媒产业发展较为滞后,而作为新媒介的网络近几年来才得到快速发展,因此受众整体的媒介素养水平与发达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青少年自控能力较薄弱,对网络过度依赖和沉溺而引起“网络成瘾症”、“网络孤独症”等不良病症的产生,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发展,其背后反映出青少年在网络媒介方面的媒介素养水平有待提高。因此,研究新疆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接触网络媒介素养情况成为重要课题。不仅利于提高维吾尔族青少年媒介素养水平及其综合素质,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也利于带动新疆传媒产业的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基于以上考虑,本文立足于研究新疆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接触网络媒介现状,以分析其网络媒介素养情况,进而提出相应对策。

一、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接触网络媒介的现状

本次调查在全疆四地州及乌鲁木齐市对不同年龄段维吾尔族受众配额发放并有效收回400份调查问卷,其中向20岁以下维吾尔族受众发放76份,该年龄段受众即为本文研究对象。经分析,新疆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接触网络媒介呈现出以下特征,但也存在一些隐性问题,值得关注与思考。

1.对网络媒介接触度较低,但依赖性强。由表1可见,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通过网络了解新闻占21.3%,明显次于通过电视了解新闻所占比,即36.0%,相对电视媒介的接触度,他们对网络媒介的接触度较低。受地区经济发展及教育水平差异的影响,网络媒介在受众中尚未完全普及,父母对网络媒介缺乏正确的认识,加上子女学习任务的紧迫性及网络发展出现的问题导致家长对网络存在心理,严格管制子女使用网络。因此,网络媒介并非是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电视传统媒介仍居主导地位。

表1 受众了解新闻的不同方式比例 单位:%

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作为新媒介,受青少年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影响,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对网络媒介接触却表现了极大的依赖性,接触时长可达3小时以上。据调查发现,以最近一周为例,20岁以下的维吾尔族受众平均每天接触网络时长达3小时以上所占比为31.0%,与接触时长在1小时以内所占比相同,均最高,其接触时长也明显超过其他年龄段的维吾尔族受众。

2.接触信息偏向图片形式,信息深入解读能力有待加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并无空暇时间静下心来接受海量信息,传媒文化渐渐演变为“快餐文化”。受知识结构体系不完善、心智发展尚未成熟以及社会阅历缺乏等因素制约,青少年受众认知及理解能力有限、对事件缺乏一定的判断能力,在诸多因素影响下更倾向选择简单易懂的信息。

表2 受众对天山网(维文版)信息关注比例 单位:%

网络提供的图片生动形象、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获取方便快捷,更易吸引青少年受众;多数传达的信息相对简单,易被接受和理解。在20岁以下维吾尔族受众倾向于了解天山网(维文版)的新闻形式中,有57.9%关注“配发图片”,在各年龄段中所占比最高。最值得关注的是了解“专题报道”仅占0.0%,如表2所示。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更倾向通过网络媒介了解图片信息;受青少年认知不成熟的限制,无人关注专题报道,未发挥应有的能动性去深入地了解新闻并作解读。在认识和理解能力应被不断提高的关键时期,过度关注网络图片信息形式不利于认知及思考能力的培养,较易滋生思维惰性,对信息的深入解读能力有待加强。

3.高度信任并认同网络媒介,网络批判能力有待增强。传播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1]。受众不再是“靶子”而轻易地接受媒介传播的信息。但由于青少年对信息的真伪好坏缺乏一定的辨析能力,同时也依赖网络媒介,因此他们对网络媒介认同度高、信任度高。据调查,20岁以下维吾尔族受众对天山网(维文版)新闻评论内容“完全认同”所占比达65.3%。当遇到重大新闻事件时,该受众群有31.6%最信任网络获取信息,强于对电视传统媒介的信任,在其他年龄段受众中所占比例也最高,如表3所示。

表3 受众遇到重大新闻事件,最信任的信息获取渠道比例 单位:%

从高信任度到高认同度可见,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完全信任网络居多数,对网络维文版的新闻评论也大多数“完全认同”,这种对网络传播的信息所表现出较弱的防备意识存在一种盲目。网络的建设并非完善,网络信息环境存在良莠不齐,青少年对网络过度的信任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其对网络媒介接触以及对信息背后的优劣判断缺少理性思考,对不良信息的免疫能力有所欠缺,隐约可见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的网络媒介批判能力有待增强。

二、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的网络媒介素养提升对策

根据以上现状分析,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关于网络的媒介素养水平有待提高。“在网络传播环境中,网络受众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已经不是信息匮乏的问题,而是对信息的有效选择、理性认知和正确传播”[2]。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应提高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对网络信息的理解、批判等能力。维吾尔族青少年应加强自身管理,合理利用网络媒介。受青少年自身能力有限的影响,更需要学校、家庭和维吾尔语主流媒体的引导,共同致力于提高青少年关于网络媒介素养水平。

1.向青少年开放网络媒介,指导青少年正确接触网络。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思维活跃,对新事物极具好奇心。作为新媒介的网络,“负功能”影响逐渐突出,家庭和学校为使青少年不受网络干扰往往采取强烈抵制对策,正处叛逆时期的他们反而会更受网络吸引与诱惑,更有欲望接触,在不具备一定信息免疫能力的条件下更易受不良信息影响。因此,为防止维吾尔族青少年对网络媒介的过度依赖首先要求家长和学校应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水平,树立对网络媒介的正确认识,适当放松警惕心理,向青少年开放网络媒介。实践出真知,只有充分接触才能充分了解并利用网络媒介。

青少年在接触网络媒介方面,自控能力较匮乏。因此,学校和家庭还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监督,教导孩子如何理性使用网络媒介,懂得有的放矢,提高对网络媒介的使用率。其中,学校应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加强网络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等;家长应控制孩子上网时间,为孩子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发挥好网络媒介的信息属性及文化属性等,使其既可以成为维吾尔族青少年拓宽知识面的学习工具,又可以成为释放学习压力的娱乐工具,劳逸结合。

2.加强维语网站建设,发挥舆论导向作用。青少年恰处于知识积累阶段,思维和思想正处在转换的关键时期,“发展是当代青少年的时代特征,也是最根本需求”[3]。大都更倾向于选择维文版的图片,对问题思考不深入,不利于青少年认知和理解能力的提高。而在受双语习得的教育背景下,虽有36.0%的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使用汉语接触网络,但使用维吾尔语接触网络居多数,占66.7%。因此应加强维语网络建设,利用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引导他们关注更具意义和价值的信息,活跃思维,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首先,维吾尔语主流媒体应了解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信息接受和理解能力,并在此基础之上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发和建设供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学习和娱乐的维语网站,加强维语网站建设的原创性。其次,在信息内容上应提高网络传播的信息质量,丰富信息形式,融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以趣味性提高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对信息的兴趣,以思想性和知识性鼓励他们勤动脑、多思考,提高认知能力,引导关注积极健康的信息。

3.承担网络传播社会责任,营造良好网络信息环境。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认为传播媒介为我们提供的是对信息选择并重新加以建构的信息环境,并与现实环境存在差异[1]。此外,网络媒介具有虚拟性特征,因此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有必要认识网络媒介提供的信息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差别,提高自身对网络媒介的批判能力势在必行。而仅仅依赖受众自身单薄的力量则略显不足,更需要维吾尔语主流媒体承担网络传播的社会责任,通过营造良好的网络信息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其正确价值判断标准的形成,服务于对信息、媒介的评判及质疑能力的形成,以至于受众不会在海量信息面前束手无策。天山网作为维语主流媒体之一,在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中影响力大、可信度高,有65.3%完全认同天山网维文版的新闻评论。因此,包括天山网在内的维吾尔语主流媒体首先应体现公共性,将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了解青少年受众发展特征,站在利于其健康成长的角度提供优质的网络信息。其次,增强网站的互动性和参与性,通过互动反馈环节深入了解维吾尔族青少年受众关注的动向,并给予正确引导。再次,做值得信任的“把关人”,严格管控维吾尔语传播的信息内容,平衡经济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防止不良信息的干扰,陪伴青少年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篇(9)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媒体迅速崛起,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数字化的网络时代。作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应用平台,微博自从2007年引进中国以来,发展迅速。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5年2月3日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中的数据所显示的,截止到2014年12月底,中国的网民规模已突破6.49亿,其中微博用户数高达到2.49亿,网民使用率更是居高不下,为38.4%。调查同样显示,微博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影响越来越大,已逐渐成为大学生获取资讯、记录生活、抒绪、信息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

一般认为,网络媒介素养是由传统的媒介素养概念发展而来的,不仅包含网民在技术层面上对于网络媒介信息的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更强调网民在意识形态层面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社会道德责任意识等。网络媒介素养作为一种使用网络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素养,在微博时代就显得更加重要。

大学生是中国现有网民中比例最高、最活跃的一个群体。微博时代,大学生不再是单纯的受传者,而是以信息传播主体的角色定位站在了时代前沿。微博在给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处于形成阶段的大学生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同时,带来一些消极影响。相对而言,我国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显得有些滞后。在这种情况下,提高网络传播环境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就显得迫在眉睫,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有效获得与使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

在信息大爆炸的网络环境背景下,受市场利益的驱使,网络媒体发展日益市场化、商品化。与时展同步,微博媒体的运作同样如此。由于微博用户可以不经任何审核,随时随地、转发各种信息,因此就使得微博内容显得十分庞杂,并且易受网络垃圾困扰。微博上所提供的信息良莠不齐,其中不仅有价值珍贵、短小精悍的有用信息,而且充斥着大量因缺乏精工细致而流于肤浅的信息,在信息的审查、还存在监管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一些不良信息并不罕见。这就要求大学生具备较高的技巧获得与使用网络中的各类信息。

微博具有言简意赅、可以自由选择关注对象的特性,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普及程度较高。大学生往往根据个人喜好,自由选择,关注自己所偏好的媒体,并以此在第一时间获得海量信息。相对而言,不少大学生在技术应用能力的层面具有一定水平,在认知、应用等能力和意识态度等层面的素养较为成熟,他们大多乐于交流和分享信息,具备一定的运用网络实现自我发展的自主意识。他们通过微博上的信息共享丰富知识,通过不断的线上交流表达自我、展示自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他们通过跟帖、评论、转发他人意见,表达看法,在思考与学习过程中,综合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但总体而言,很多大学生使用微博时间较短,参与微博的形式较为简单,对于这一媒体的应用基本上处于一种自发的懵懂状态,并没有很好地形成信息传播的积极主动的自觉状态。当今大学生普遍缺乏对微博上海量信息的足够判断和辨别能力,虽然对于网络海量信息具有一定的主观选择能力,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能动选择,但是,他们对于微博上出现的负面信息缺乏基本的分辨和批判能力,往往是仅凭自身以往的经验进行初步判定,缺乏对负面信息潜在危害性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获取信息的态度还不够积极主动。在对网络信息及媒介的解读与批判等方面,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主要以感性认识为主,理性认识不足的缺憾,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验证意识和验证能力有很大欠缺。

信息时代下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大量各类专业学术资料和学习资源纷纷上传于网络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可以通过微博等网络媒体相对快捷和便利地获取信息。面对浩若烟海的网络信息,大学生如果缺乏基本的网络媒介素养,就会很容易沉迷于其中而不能自拔,丧失基本的自制力和判断力,出现认知的迷茫和思想的混乱。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准确认识网络媒介及传播信息的能力,加强对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析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对网络信息的检索与利用能力,增强对信息真实性的辨别能力,防止思维的浅薄化趋势。唯有如此,才能培育大学生对于网络媒介使用方法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开发和利用微博等网络媒体上知识与信息的技能,从而有利于大学生更加充分地利用网络上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术资料,学会检索与利用微博中的学术资料等相关资源,在更宽广的范围内获取知识与技能,进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理性参与网络信息生产及传播的能力

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方式不同,网络媒体凭借强大的交互技术深刻地改变民众的信息传播环境,创造了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在网络媒体下信息的受众不仅成为主动的信息接受者,而且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许多大学生在日常接触微博等网络媒介信息之际,在一定程度上自发形成了初步的认识、使用、解读和批判网络信息的能力。但其网络媒介素质仍然处于一种自发状态,并不是在科学的媒介理论指导和系统的训练下获得的,整体而言,当代大学生群体整体的网络媒介素养比较低。一般而言,大多数大学生能够意识到微博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观点思维方面的影响,不过相对易于忽视微博对价值观、人生观等深层次的影响,对自身在微博传播中的能动地位认识不足,参与微博媒介互动和信息制作的人数较少。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训练,大学生的网络媒介行为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本能需要,因此会出现一些对网络媒介信息的误读、误用,甚至被误导在所难免。

在微博等网络媒介中理性地创造和传播自己的信息并进行相互交流,是当代大学生理应具备的重要的网络媒介素养之一。在批判地接受有用信息后,大学生要尝试进行创新,并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相结合,努力创造新的有价值的网络信息。加强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在网上学到的有用信息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知道层面,更是积极地将其应用到解决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善于发现网络信息与大学生生活实践的结合点,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网络媒介素养。通过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大学生以批判意识接触微博上的诸多信息,不受或少受网络媒介信息的负面影响,学会对纷繁复杂的网络媒介信息进行客观的判断和认识,在使用微博等网络媒介时能够做到不造谣、不盲从,远离低俗。

三、适度应用网络各类娱乐服务功能的能力

微博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多媒体传播,集文字、影像、音频、视频于一体。4G技术应用的普及和日趋完善,大大推动了微博在大学生群体的普及。网络与手机的无缝结合,使大学生上网和接受信息的速度变得无比快捷。

大多数大学生接触微博是为了获取信息和与他人进行交流,同时对于娱乐信息的关注也占有较大比重。大学生往往乐于交流和共享信息,具备运用网络实现自我发展的意识。相对而言,大学生更愿意借助网上交流的方式表达自我和展示自我。了解各类信息是很多大学生使用微博的主要动机,但在实际浏览过程中,大学生表现出猎奇、消遣等心理特征,倾向于休闲娱乐,并且在网络消费中有更多明显的表现。某些大学生甚至沉迷于网络,沉溺于虚拟世界,在其中寻找抒发自我空间,逃避现实生活。大学生对于网络媒介的接触虽然较为频繁,但大多停留在获取娱乐、新闻、休闲等信息,使用层面比较浅显,相对偏于感性的对于网络媒介信息的解读和认知能力,使他们网络媒介素养普遍不高。

虽然大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与自觉性,但仍会受到微博的负面影响。诸如耗费过多时间沉湎于网络世界,导致一定程度的自我封闭,与他人的交往能力和社会沟通能力相对减弱;就接受方式而言,大学生更加偏爱图像、视频等信息,对文字特别是长篇文章不屑一顾,这导致他们的思维易于简单化和平面化;网络中的负面内容会严重威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必要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微博,突破年龄和地域的限制,修复人际关系,调节情绪,满足自我的心理需要,达到认识自我,实现大学生自身社会化的目标。

具备良好的网络媒介素养与能力,是当代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关键内容,也是信息时代下每一个个体发展的基本需要。只有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微博,让大学生以自信的心态、思辨的眼光接触微博,有针对性地选择信息,懂得合理应用微博完善自我、服务自我,了解并掌握网络媒介交往等技能,合理运用网络媒介的各项功能,尽量减少网络媒介对当代大学生的不利影响,才能让微博等网络媒体更好地、有效地为大学生所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能使大学生正确认识信息所创造的社会环境和生活语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摈弃负面价值观,形成科学合理的价值判断,并依此规范自己的言行,促进大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道德人格的生成,真正实现大学教育对于社会的价值目标。

参考文献:

[1]赵敏,王素冰.浅谈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J].黑河教育,2011(10).

对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篇(10)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3-5739-02

网络媒体作为一种媒体形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它对传统媒体的依附性在日渐淡化。作为一个独立的媒体,网络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不仅是载体的变化,其工作形式和内容组织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网络媒体的编辑个人素质对媒体本身的影响更深、更直接,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传统媒体内部制度和工作流程都比较成熟,编辑风格基本稳定,编辑个人发挥的余地有限;另一方面是网络媒体需要快速处理大量信息,面对海量信息,网络媒体不可能象传统媒体那样进行反复的审稿。

网络编辑,是网站内容的设计师和建设者,通过利用相关专业知识及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收集、分类、编辑、审核,然后通过网络向世界范围的网民进行,并且通过网络从网民那里接收反馈信息,产生互动。网络编辑是网站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网络编辑的素质决定着网站的品味和水平,只有网络编辑的专业性、敏感性、责任心等素质提高了,网站才有生命力,网络文化也才有了基本的保障。

2 网络媒体编辑与传统媒体编辑的区别和联系

网络媒体及编辑与传统媒体及编辑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如今,有很多传统编辑转做网络编辑,或者网络编辑转投传统媒体,但他们都发现工作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容易上手,虽然干的都是编辑这一行。笔者在杂志社工作过十多年,其间也做过几年的网络编辑,现在就将二者相同与不同之处简单罗列出来。

2.1 网络媒体编辑与传统媒体编辑的相同点

相同之处大致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不论是网络媒体,还是纸质媒,或者是其它新媒体,既然将自己的职业定位于编辑,那么,作为这个职业角色而言,对现有的文章或者采访稿进行编辑、整理、加工、润色等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2)追求可读性。不管是什么文章,可读性是其存在的必要条件。无论你将稿子如何加工,最后形成一个有新闻价值的东西,这才是最重要的。

3)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也就是说你有没有敏锐的新闻嗅觉?无论你是自己写新闻还是转载新闻,最核心的东西都是对新闻价值的判断。

2.2 网络媒体编辑与传统媒体编辑的不同点

不同之处大致也有以下三个方面:

1)纸质媒体追求的是发行量,网络媒体追求的是点击率。发行量在一定时期内平稳而实在,而点击率波动有水份。有些网站片面追求点击率,导致垃圾信息泛滥,网站的品味越来越低,作为网络编辑的个人思想也逐渐消失。有些网站的流量、点击率是有水份的,比如,的新闻浏览量很大,因为有客户端弹出窗口,这样无论如何做流量都很大,造成一种虚假繁荣现象。

2)网络新闻一般浅、短,而且相当一部分是转载,拷贝粘贴;传统媒体的原创相对多一些,而且文章内容在纵深性上把握的更为透彻。这是由网络的特点决定的,既然快,就意味着浅,追求快速,肯定会牺牲文章的质量。

3)网络媒体的编辑离一线较远,大家都是整天坐在办公室,偶尔有个面对面采访,也是应付差事,对于新闻的背景等很多要素都丢掉了;而传统媒体编辑,几乎天天在外面跑,接触的素材自然也深厚了许多。

令人可喜的是,近年来,众多网站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借鉴传统媒体的经验,严格区分采稿和页面组版编辑、实行频道负责制,有的网站还挖来具有丰富传统媒体采编经验的人员负责版面上稿,这实际上也反应了网络媒体的管理者对网络媒体的媒体属性认识的回归,也是对网络编辑职责认识的深化。

当人们不再把眼光集中在“网络”这个词上时,网络媒体的“媒体”属性就会被逐渐凸显出来。网络媒体作为一种媒体形式,在本质上与传统媒体并没有多大区别,但一直以来网络编辑却被认为是一种低水平要求的工作,不能与传统媒体的编辑工作相提并论。众多的网络编辑也在日复一日单调的工作中试图摆脱“网络搬运工”这一标签。究其原因,不能不说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网络媒体以牺牲质量来换取它所标榜的海量信息。因此,需要将处理海量信息的工作,通过技术手段交给机器完成,而网络编辑就要回归到组织、采录、收集、整理、纂修、审定精神产品的职责上。编辑的个人文化素养、社会责任心、人文情怀、敬业精神都是做好一个网络编辑的必备品质。

3.2 要做复合型人才

传统媒体所要求的复合型人才一般是指既懂编辑业务又懂经营的人,而对于网络媒体来说,复合型人才有着新的内涵。网络媒体依托于互联网、依赖于一定的技术界面。因此,网络编辑不仅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丰厚的知识贮备和过硬的新闻素养等编辑所必须具有的基本功外,还要有较高的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技能,还要熟悉各种音视频采集处理设备,还需要有相关素材的处理和网页制作能力,还需要能通过技术系统对新闻页面、跟贴等进行管理,对网站内容的整体营销效果进行设计和预估,甚至还要对与读者互动的网络社区活动进行策划和推演,从而充分发挥出网络媒体的独特优势。

3.3 要做正确舆论导向的引导者

网络媒体的受众和影响力在日渐扩大,内容上的任何偏差和失误都可能被十倍百倍地放大。因此网络编辑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必须具有更加强烈的道德心和责任心,作为一个优秀的网络编辑,不仅要充当好内容信息的“把关人”角色,更要当好网络舆论的“引导者”。

网络媒体发展的初期,人们简单地把点击量等同于影响力,网络媒体的技术特点又使得编辑们够实时掌握新闻页面浏览情况,从而导致在内容编辑上经常出现一味迎合受众的倾向,出现了网络新闻造假、低俗之风等现象,这不能不说是对网络编辑角色认识不清的结果。编辑通过对素材把关,把相关信息整合成一定形式的新闻产品提供给网民,网民随之又作为传播链条上的一环出现在这一平台上,因此,网络编辑作为舆论引导者的地位优势明显。网络编辑不能只跟着受众的口味走,应该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主动对在传播平台的各种信息作有效地引导与控制。

上一篇: 航空货运存在问题 下一篇: 青少年传承非遗文化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