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教学设计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20 16:30:18

心理教育教学设计

心理教育教学设计篇(1)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生活;课程;教学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概述

自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后,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已有相当多的研究表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当前学校心理健康干预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是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和基本途径。[1]且以班级心理辅导为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逐渐成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2]新课改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结合新课改的理念,为了有效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近年来,已有不少学校专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表现在忽视学生实际问题,课程设计不科学、不系统,直接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在当前的形势下,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遵循怎样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原则,怎样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等问题,还有待深入细致的探索。如何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者,特别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者们的强烈愿望。[3]

2.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征

(1)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同于德育课。思想品德教育,是指教育者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社会的要求和思想品德教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培养他们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思想品质,以及遵纪守法的意识及文明的行为习惯的教育活动。而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机能的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基于个体的“人”的自我完善,这里的人是不受时代、国家和种族限制的纯粹意义上的主体存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是自我探索的过程,强调体验和感悟。两种课程在理论依据、内容、任务、工作原则等方面都是不同的。(2)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心理学课。有的学校尽管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却往往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一般的心理学课程等同起来,生搬硬套心理学概念,以传授心理学知识为主。[4]心理学课是以讲授心理学相关知识和理论为主的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心理学课,因此不是空泛地讲授心理学的理论与知识,而是要借助心理学的理论和规律解决学生实际面临的心理困惑和问题。(3)心理健康教育课应立足学生实际。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最高境界是能“顶天立地”———既有理论,又能结合实际,帮助学生运用理论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课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教师容易忽略实践,授课时脱离学生具体实际,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这容易导致学生遇到现实的心理问题时,依然束手无策、不知所措。(4)心理健康教育课重视现实情境的创设。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经验,在生活的历练中成长,要让学生在心理健康课上获得真知、激发思考,就应该创设生活情境。情境的重要性就如同:“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融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和道理也需融入情境之中,才能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不同,运用视频呈现、角色扮演、场景渲染与主题游戏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5)教授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保持价值中立。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不是价值灌输,而是经由活动和特定的教学环节,通过学生的讨论、合作、思考、体验,潜移默化地将知识和理念传递给学生,重在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成长,教师在其中是引导者。

3.基于生活的心理健康教育课

心理问题和困惑来源于生活,也应在生活情境中解决,无论学生的自我体验、还是教师立足学生实际问题,创设具体情境,保持价值中立,都离不开实际的生活实践。因此,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征、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有效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探索,本文提出应设计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以适应学生的多元化、复杂化需求。心理健康教育课并非单纯的体验式教学,而是从课程目标、课程形式、课程内容甚至是引导形式上都应贯穿生活化的理念,体现生活化的特征。

二、基于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设计

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征,我们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是全方位的生活化,它包括了课程目标的生活化、课程形式的生活化、课程内容的生活化以及引导形式的生活化。

1.课程目标:融入生活化的理念和方法

课程目标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灵魂,在设计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之初,就要去思考,本堂课要传递给学生一个怎样的理念,或者要教会学生一种怎样的方法。如果抛弃了理念和方法,就容易陷入心理学课的误区中,致使心理健康教育课失去方向,缺少“灵魂”。而此处的“灵魂”就是我们传递给学生的理念和希望教会学生的方法,有了灵魂才能变心理学课为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学理论中有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题,如思维定势、情绪ABC、合理归因等。将心理学理论转换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益素材需要立足生活进行思考和升华,使心理健康教育课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例如,一节以高二学生为教学对象,以“思维定势”为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多数教师会从阐述“思维定势”这一心理学概念出发,通过一系列活动告诉学生何谓“思维定势”,这些活动包括心理学上经典的量水问题、“穿越A4”的剪纸游戏等。这一设计看似生动有趣,但仔细一想,这节课并没有一个生活化的理念或方法,没有立足学生实际,只是流于活动形式。要生活化“思维定势”这一主题,应着眼于教会学生如何破除生活中的思维定势,而非心理学概念的“思维定势”。教师可以借用心理学中的“思维定势”来引入主题,重点放在如何破除生活中的思维定势。更进一步,我们可以将思维定势比做一个框框,如果人在框里,他是思维的囚徒,但更是生活的囚徒(“囚”字即“人”在“框”中)。如果跳出生活中的思维定势,就破“框”(思维定势)成“人”(更完善的人)。如此一来,立意高远而生活化。又如,一节以高一学生为教学对象、以“催眠”为内容的心理课,多数教师会着重讲解催眠的知识,如催眠是什么?催眠能做什么?催眠和我们有什么关系?这一设计或许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这不是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将催眠这一主题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要传递一个有关催眠的理念以及教会学生运用催眠的方法,这也是上好本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难点。如何将催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呢?我们可以先去思考:催眠的本质是心理暗示,催眠又可以分为狭义的催眠和广义的催眠,狭义的催眠是指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技术,而广义的催眠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更进一步说,广义的催眠对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有益影响体现在积极的心理暗示上。从狭义催眠导入,立足生活,着眼于教会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心理学课就变成了心理健康教育课。

2.课程形式:强调体验,创设生活化课堂

知识要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才能充分显示出知识的活力。就如同我们学习物理而没有具体的情境让我们去理解物理知识,那么这些知识就是僵化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学的知识也是如此。一部分心理教师将心理课堂变成活动的拼凑而忽略了创设情境。简单的拼凑活动显然已经难以满足多元化、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也越来越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只有教师的讲授灌输,再好的心理健康理念也无法被学生接受和运用。对个体心理来讲,再精彩、再生动的讲授也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5]因此,设计活动时应以学生的实际为基础,活动形式应贴近生活,强调体验。角色扮演、团体活动、辩论、象征游戏等都是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将这些形式生活化后呈现出来,让学生的视角得以生活化,从体验中获得启迪。如能创造性地思考,善于运用这些形式将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3.课程内容:立足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目标和形式固然重要,但课程内容仍需精心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体验,这就决定了教学内容必须生活化。生活化的内容就要选取贴近学生心理生活的热点、焦点和难点来组织教学材料,探索学生的实际需求,找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切入点,真正做到解决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引起学生深刻的心理体验。如经了解,某高中体育班的学生对自己的身高、体型等劣势感到自卑,对学习失去信心,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设计关于提升自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又如某小学的男女生关系紧张,矛盾较多,可以设计能够使男女生换位思考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具体课例如下。学情分析:在学校的教学中,常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男生和女生的相互排挤和相互不接纳引发诸多矛盾。本课主要通过心理画像的形式来促进学生的差异性思考。教学目标:本课以五年级学生为教学对象,以“差异•融合”为题,主要解决五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的男女生之间的矛盾和对立问题,让学生能从自己的视角和他人的视角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并促进差异的融合。教学过程:将全班男女学生分成四个组,两组男生,两组女生;以活动“亲密圈”导入,并请同学谈一谈感受;画像。(1)自由画像。请A组同学(男)用几个词概括出本班男生的特点,再以此画出男生的画像;请B组同学(男)用几个词概括出本班女生的特点,再以此画出女生的画像;请C组同学(女)用几个词概括出本班女生的特点,再以此画出女生的画像;请D组同学(女)用几个词概括出本班男生的特点,再以此画出男生的画像。(2)展示画像。(3)发现差异。优点画像:让学生再画一次:(1)发现优点;(2)画像展示;(3)发现融合。全课总结:本课是在深入了解五年级学生实际问题的基础之上设计出来的,其精妙之处就在于巧妙利用画像让学生换位思考,发现“差异”,最终实现“融合”。在自由画像环节,A组同学和D组同学、B组同学和C组同学都是画同一对象,但却出现了巨大的差异:男生丑化了女生,女生也丑化了男生,却美化自己。教师将画像展示出来,启发学生为什么出现这一现象,促进了换位思考,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只看到了对方的缺点,看不到优点。教师再进一步启发学生去思考他人的优点,并通过再次画像让学生将发现的优点展示出来,最终促进男生女生的“融合”。形式和内容良好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才是有效的,这离不开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发现学生的实际问题并加以分析和解决。

4.课程引导:保持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有的中立

生活的可贵之处在于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给我们提供了多样的价值选择,而生活又不会立即告诉我们这些选择的答案,它会让我们在“体验———思考———再体验———再思考”的循环中获得启迪。如果过于强调教师的价值观,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反而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效果。如一节以高二学生为教学对象,以“情绪ABC理论”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目标是让学生认识情绪,并学会使用情绪ABC理论来调节情绪。教师通常会在导入阶段就告诉学生正性情绪是有益的,而负性情绪是不好的,所以我们要学习调控负性情绪,引出情绪ABC理论。这并非价值中立,无法有效引导学生悦纳自我。如果遵循价值中立,则是引导学生,负性情绪和正性情绪一样,都有其积极意义,负性情绪如恐惧对个体生存具有保护意义。情绪的钟摆效应也告诉我们,要体验正性情绪,必然要具备体验到相同程度的负性情绪的能力。而我们不能改变负性情绪,只能改变我们自己以适应负性情绪的存在,因此才需要进行情绪ABC。这样一来,我们不是让学生一味去唾弃负性情绪,而是可以通过讨论让学生寻找负性情绪的价值,让他们在讨论和思考中明白负性情绪也是有其存在的价值,接纳负性情绪,改变我们的认知而非改变负性情绪本身来解决情绪问题,最终实现悦纳自我。

三、结语

本文提出了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这一理念,并深入探讨了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当中,如何从目标、形式、内容、引导方式上创设生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使学生能从中更好地体验和思考,提高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设计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其研究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去获得一种万能的教学模式,因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本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希望通过研究启迪新的思考和更深入的探索。

作者:吴际 罗伟 单位:广西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玲,郑雪,苏月玲.高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0(3):297-300.

[2]崔海荣,王利玲.浅谈心理健康活动课[J].中华临床与卫生,2004(2):57-58.

心理教育教学设计篇(2)

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掘潜能,提高心理素质。促成良好、向上的个性心理品质,培养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生存能力、交往能力、创造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1-6年级:提高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力;提高学习兴趣、动机和自觉性;逐步提高分析、思维的能力:培养良好的集体观念、良好的人际意识和行为习惯;培养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人格个性;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塑造乐观、向上、自信、诚实的心理品质。

7-9年级: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顺利地度过青春期:开展青春期性教育,青春期心理卫生教育;帮助学生提高情感自我调节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意识,逐步提高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自尊、自重、自爱、自信的独立人格以及对自我、对外界的评价能力,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压,力和自我身心所出现的变化。

(二)内容结构

“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在全套书1~9册中是按照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安排到各年级,呈螺旋递进式分布的,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适应能力。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主题和内容要点具体见表1。

(三)编写特点

1 遵循心理特点,突出层次性。本模块依据学生心理健康的客观规律,充分体现不同年龄和不同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注重了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学生在不同时期容易面临的典型问题来编排,以贴近学生心理发展和实际经验的主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教学内容相互支持、相互渗透、螺旋上升、由浅入深。

2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小是治疗和矫正,而是预防和发展。因此,内容面向全体正常学生,而不是对个别学生的咨询和治疗。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本模块内容和活动形式从有利于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的目标出发,通过学习和活动获得增进自我认识和获得自我调适的能力,

3 教学目标具体,凸显体验性。本模块在编写上体现了教学内容、要求具体化的特点,注意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切入,引领学生从不同的学习视角和问题视角出发,采用活动、体验、探讨、分享等多种方式学习,促进情感、态度、能力、价值观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

4 内容趣味可读,体现反思性。本模块的每一个课题均以有启发性的事例或故事引入,选择具有时代气息的、学生感兴趣的题材供学生讨论、选择、思考,提出理由,形成结论,再以正确的观点来分析自己和周围的事物,激发参与的兴趣和热情,从而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激励,提高自我调控能力。

5 课程资源丰富,强调拓展性。本模块在编写上合理利用了音像、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丰富的信息。给学生提供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发展水平、贴近时代的丰富课程资源。为了在教学过程中便于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在设计上尽可能地将活动延伸,鼓励将体验和心理调适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

教学建议

1 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和手段,帮助学生增进积极的自我认识,获得十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从而整体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2 丰富学生生活经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行为习惯、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感悟和提高。

3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本模块提倡活动型教学模式,教师可根据具体的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结合教学实际,选用并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通过自主学习、问题探究、合作互助、参与感知、体验分享等方式,以及班集体的团体动力作用,调动学生相互的分享和反馈,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比照心理、思考问题、矫正行为。

4 努力拓展教学空间。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灵活选用和改编教材,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校本的各种课程资源,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理解和感悟中获得经验。

5 关注学生过程评价。在教学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形成性评价,注重培养和激发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注重其自我认识、自我调适等能力的发展,从而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6 引导学生自助助人。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和生活,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在活动中探究,在分享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及时鼓励相互间的支持和互助行为。

《控制坏脾气》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五年级第1课。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揭示课题

1 看课件,听故事。(投影1)水池里,住着一只坏脾气的乌龟。天旱了,池水干涸,乌龟要搬家,两只雁儿拿来一根树枝,叫乌龟咬着中间,俩雁儿各执一端,吩咐乌龟不要说话,就动身高飞。孩子们看见,觉得很有趣,拍手笑起来。乌龟大怒,开口责骂。口一张开,乌龟摔下来,碰着石头死去了……

2 让学生就故事内容说说自己的看法。

3 故事结尾,(投影2)雁儿叹气说:“坏脾气多么不好呵!”

4 教师小结:坏脾气就是一种不良的情绪,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控制坏脾气》。

5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合作交流,掌握知识

1 了解情绪。

(1)了解情绪的类型。心理学家把情绪划分为四个基本类型――喜、怒、哀、惧。(投影3)

(2)知识拓展。在我国,与情绪有关的词汇有近千个。你能说出哪些来呢?

(3)体验活动。(投影4、5、6,涵盖学习、生活、社会、时事等方面的内容)

①参加英语听力竞赛获得一等奖。你会――

②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时。你会感到――

③亲爱的奶奶生病了,你会感到――

④自己被别人欺骗了――

⑤当我们看到“神舟七号”的航天员顺利地完成了太空行走时,会――

(4)教师小结:从刚才的活动中,我们看出面对不同的事情、不同的情境有不同的情绪体验。情绪产生于人的内心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投影7)

(5)故事回顾。我们再来看“坏脾气的乌龟”的故事,如果它是“好脾气的乌

龟”,它会摔死吗?(投影8)

(6)生活举例。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像乌龟这样的事例,因为脾气不好给自己带来了麻烦或危害?

2 调控情绪。

(1)问一问。如何来调控自己的不良情绪呢?

(2)说一说。举出你在学习和生活中调控自己的情绪的例子。(注意引导正反两面的例子:积极的情绪,让人身心愉快;消极的情绪,容易引发事端)

(3)学一学。每四人为一小组,讨论学习课本上介绍的四种常用的调控情绪的方法。

(4)谈一谈。平时你喜欢用哪些方法来调控自己的情绪?在调控情绪的方法中。哪些比较适合我们小学生?

(三)活动延伸,体验拓展

1 议议想想:(投影13出示课本的活动场主题图)你还知道哪些调控情绪的好方法?(开阔心胸、阿Q精神、压力化动力……)

2 读读演演:请学生生动地进行表演,体会人物的情绪。

故事一 一次,富兰克林家中被盗,朋友写信安慰他,他回答说:“谢谢你的安慰,我现在并不悲伤,因为一是贼偷走的是我的东西而不是我,二是贼偷的是我的部分财产而不是我的全部,三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投影14)

故事二有一天。由于牙病,德国著名的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疼痛难忍,情绪很坏。他拿起一位不知名的青年寄来的稿件粗粗看了一下,觉得满纸都是奇谈怪论,顺手就把这篇论文丢进了纸篓。几天以后,他的牙痛好了,情绪也好多了,那篇论文中的一些奇谈怪论又在他的脑海中闪现。于是。他急忙从纸篓里把它捡出来重读一遍,结果发现这篇论文很有科学价值。他马上写信给一家科学杂志,加以推荐。这篇后轰动了学术界,该论文的作者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奥斯特瓦尔德说:“幸亏我及时地纠正了自己的错误!”(投影15)

(四)思维冲浪,享受快乐

1 小小设计师。要求学生为自己设计一个“心灵小使者”。师:小使者非常善解人意,它能倾听我们的诉说,理解我们的快乐和烦恼。把你每一件快乐和烦恼的事记在小纸条上悄悄交给它。

2 小小阅读王。请同学们阅读“望塔”部分的《钉钉子的故事》,再说说还有哪些类似的故事可以向大家推荐。

(五)课堂总结,精彩奉送

1 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什么体会?

2 奉送警句:(投影16)

心理教育教学设计篇(3)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及面临的困境

在学生层面,尽管多数学生对该课程兴趣很大,但学生普遍反映传统课堂无法学到更多的知识,与老师互动时间有限,不能更好地把知识应用在实践当中。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知识传授时间所占比例大,知识内化以及应用主要依靠课后进行[3]。由于没有课外学习的延伸,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为解决该问题,本教学团队曾经采用了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在课堂上融入案例讨论分析、情境体验、心理游戏以及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确实能够弥补了教学中单一理论讲授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知识的转化应用,但同时也面临着大班教学组织课堂的压力。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远没有专业课程重要,在心理上并不重视这门课程,表现为课堂上不听讲或逃课。如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避免重复性的授课,使教师具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学生互动交流,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适合的授课方法?基于SPOC混合教学模式为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借助SPOC教学平台,使课内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相得益彰,显著提升学习效果。在教师层面,基于SPOC混合教学模式能使教师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理念和方法上产生巨变。尽管近年来该门课程教学方面一直都在尝试改革,但最终并没有从实质上改变教师“教”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张力不够,以“学”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并未落到实处。基于SPOC混合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教师由原来传统课堂上知识的教授者变成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由教学内容的传授者变成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者。教师要灵活地应用教学活动组织的策略,因此教师的主导地位没有削弱反而加强。这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不断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进行变革和创新。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

2.1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学过程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他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非单纯的“教学者”,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他们想要什么,帮助他们发现所学知识的意义,从而安排恰当的学习活动和材料[4]。因此,心理健康课程应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制定相应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在融合MOOC教育思想的同时,把微课、小众教学、集约化教育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了SPOC特有的混合式教学模式[5],它能够使传统课堂变得更加生动灵活,同时延伸课外的教学拓展,显著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教学质量,符合“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设计。

2.2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前期准备

SPOC混合教学模式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确定教学内容、内容表达设计、构建网络平台、整合教学资源、微视频制作、质量评价和完善、教学资源上线等,其中内容表达设计与微视频制作为重点环节。内容表达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课程内容的设计方向,明确具体开发的内容,包括教学大纲、课程学时及学分、测验和习题以及拓展知识等。注重把原有课程分解为各个子模块,每个子模块安排明确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目标,内容的表达形式要深入浅出且生动有趣,以提升学生自学效果为主,同时关注学生学习需求,了解学生学习时的困难和相关的心理困惑。呈现当前教学目标所需要的长度适中的内容,容易被学生接受。SPOC混合学习的教学资源由云端提供,应更加微型化、碎片化以满足学习者自学。微视频制作可以适当精选网络上优秀的教学资源,也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录制,视频长度要符合短小精悍的特点,以5—8分钟为宜。据对学生的调研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最需要的教学内容是情绪管理、人际关系、性格调整、自我意识以及压力应对等,可针对这些内容进行视频选择和制作,关注学生的积极情绪与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等方面,并且围绕的知识点也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如情绪调节的具体方法,人际交往常见的心理效应等等。

2.3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设计步骤

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特点,SPOC混合教学模式可分为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阶段。总体特点是在课前将教学资料片段(包括纸质材料、视频或音频教材等)提供给学生,学生自主完成知识点的学习;课堂的教学则通过师生间的互动,致力于通过参与式讨论或案例教学等方式,将课前学习的知识片段进行内化和应用;课后环节教师可以继续和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互动,指导其应用在生活和学习的各方面,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3.1线上课前导学

包括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进行课前的自主学习;学生观看微视频课件;完成网上课前测验题;学生开展线上讨论,教师适当予以指导。

2.3.2线下课堂教学

包括教师抽取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讲解;课堂分小组交流讨论,教师答疑;教师根据本章节的重点内容及课前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课堂测验;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讨论以及课堂总结和评价。

2.3.3线上课后研学

包括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网络资源或者自行查找资源,进行课后扩充式学习;教师设计应用学习专题,指导学生如何进一步把心理学知识应用在实践中。

2.4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评价

心理教育教学设计篇(4)

分类号 B841.4

混和方法研究(mixed methods research)被教育和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们称为继定量研究范式和质性研究范式之后的教育研究运动的“第三次浪潮”,并且研究者们认为“混合方法研究的时代已经来临” (Johnson & Onwuegbuzle, 2004)。混合方法研究既是一种研究设计,也是一种科学探究方法,它通过在一个或一系列的研究中搜集、分析、综合各种量化和质性资料,深入、全面地理解、揭示所研究的问题(Johnson, Onwuegbuzie, & Turner,2007; Creswell & Clark,2007)。事实上,混合方法研究的思想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初的文化人类学领域的研究中即有所体现。之后,采用此类方法进行的研究逐渐增多,并被冠以各种不同的称谓,如整合研究、多重方法研究、交叉研究等。直至2004 年底混和方法研究的专题研讨会在美国华盛顿召开,“混合方法研究”这一称谓被普遍认同,混合方法研究也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引起广泛关注。

混合方法设计既能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优点集于一身,又能弥补单一方法的缺陷,并从多元视角对所探讨的复杂现象做出全面的、支持性的说明和解释。鉴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复杂性,在研究中采用混合方法设计来探讨其中蕴涵的学习与教学的心理规律是极其必要的。

虽然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或多或少都在使用混合方法,且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质性资料和量化数据的混合方式(Morse, 1991; Morgan,1998; Sandelowski, 2000; Creswell & Clark, 2007),但是,在“混合”方法的类型的划分上缺乏逻辑性和共识,使混合流于形式。为了能够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者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来选用最为适宜的混合方式,以充分挖掘质性材料和量化数据的内涵,我们有必要厘清不同的混合设计方式,了解各自的适用条件、具体程序及特点等。以下分别介绍三种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常用的设计方式:并行式设计、嵌入式设计和分步递进式设计。

1 并行式设计

并行式设计通常是围绕同一主题,分别采用质性和量化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获得不同类型的、互相补充的数据资料,然后根据这两类信息,对所探讨的核心主题形成更为全面、深入的理解(见图1)。利用该种设计,研究者既可以直接将研究问题的量化统计结果和质性分析结果加以对比,也可以利用质性资料来验证量化结果。通常情况下,质和量两类数据或资料的权重是均衡的,没有轻重主次之分。

根据质性资料和量化数据的不同混合方式,并行式设计也可以有多种变式,其中最为常用的有三种:聚合模型、数据转换模型和多水平模型。

图1 并行式设计

1.1 聚合模型

在聚合模型中,研究者分别搜集、分析同一研究主题的量化数据和质性资料,然后将两类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进而得出整合的结果(见图2)。Perry,Dewine,Duffy和Vance(2007)采用并行式设计来研究城市青少年自我效能感的问题。研究者在对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进行干预之前和之后,分别采用质性方法(访谈)和量化方法(问卷调查)对自我效能感进行考察。量化统计的结果未能发现青少年自我效能感的显著变化,而从质性资料的分析中却证明了自我效能感的显著变化。显然,质性和量化两种方法的结合使用比常规的单一研究范式能揭示更为真实的、动态的进程及结果。《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5年第12期 (总第28期)孙文梅 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混合方法设计

图2 并行式设计变式1――聚合模型

1.2 数据转换模型

数据转换模型即把一种类型的资料转换为另一种类型。通常是对搜集的质性资料进行分析后,转换为量化数据,然后与量化研究所得的数据进行比较;或者将量化数据按照类别或性质转化为质性资料,进行整合性的解释(见图3)。比如,对教师课堂教学录像及访谈的质性资料进行编码、赋值,转换为量化数据,然后与教师教学行为的自我评估量表和学生评估量表数据进行比较,以便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图3 并行式设计变式2――数据转换模型

1.3 多水平模型

在多水平模型中,质性方法或量化方法可分别用于探讨一个系统中不同水平的问题,而每一水平上获得的结果又被整合,用于解释整个系统的特征(见图4)。比如,若要探讨学校硬件条件建设状况对学习与教学效果的影响,则可以分别在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不同层面上分别搜集相关数据或资料。在学校层面上,可以用量化方法搜集硬件建设的具体数据。在教师层面上,可以围绕硬件的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等进行访谈,获得质性资料。在学生层面上,可以通过学习观问卷、学习兴趣问卷、学习策略问卷、学习成绩等获得量化的数据。之后,对上述三个层面的资料数据进行汇总,对学校硬件条件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并行式设计作为一种典型的混合方法,其设计模式易于理解,同时收集质性和量化两类数据,既能揭示不同方面的信息,又能够相互印证、补充,是一种效率比较高、综合性比较强的研究设计。但是,在使用该设计时,需要研究者在质性分析和量化统计两方面都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尤其当量化数据和质性资料二者所得结果不一致时,更需要研究者从方法及其使用过程的科学性、充分性的角度予以关注,并充分挖掘、细化两类信息的内涵。

图4 并行式设计变式3――多水平模型

2 嵌入式设计

嵌入式设计通常以一种方法为主、另一种方法为辅,即在一种信息类型的框架下纳入另一种信息类型,被纳入的信息起到补充、印证的作用(见图5a和图5b)。比如,在一个以量化分析为主的研究中,补充一些质性资料来回答某个具体的问题;或者在一个以质性分析为主的研究中,补充部分量化数据来佐证某个结论。尤其在研究中使用单一类型的信息资料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时有些乏力或有失偏颇的情况下,采用嵌入式设计是比较恰当的。

图5a 量化为主的嵌入式设计

图5b 质性为主的嵌入式设计

常用的嵌入式设计是在量化数据为主的研究中嵌入质性资料,质性研究主要是针对量化研究中的某些重要主题展开的。因此,下面论述以量化为主的嵌入式设计的两种典型变式:实验模型和调查模型。

2.1 实验模型

在控制精细的实验设计或者准实验设计中,通常以量化数据为主。但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形,在不同的实验阶段嵌入部分质性研究,以补充、丰富量化数据结果(见图6)。比如,考察阅读障碍儿童在阅读过程中所采用的自我调控策略时,除了利用各种设备、测量工具等来记录儿童的阅读策略、阅读成绩、眼动状况、阅读时间等量化数据外,还可以在实验的不同阶段嵌入适当的质性研究。可以在实验前对儿童或家长进行初步的访谈,了解其基本的学习状况等信息;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儿童的口语报告、表情与动作等;在实验结束后还可以针对实验进程中的某些问题进行询问、追问。所搜集的这些质性材料都可以作为辅助但重要的补充信息,来深入、具体地解释量化结果。

图6 嵌入式变式1――实验模型

2.2 调查模型

当研究者采用多种测评工具进行调查、获得量化数据并据此探讨各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时,还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及调查进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适当地加入质性研究,以更为合理、深入地解释各种变量间的内在关系的深层机制(见图7)。

图7 嵌入式变式2――调查模型比如,欲探讨学习策略、迁移意识与迁移成效之间的关系时,研究者可以通过施测学习策略及迁移意识的问卷调查以及考察学生解决迁移问题的成绩,来获得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迁移意识水平以及迁移成绩等量化数据。同时,研究者还可以针对所测问卷中的某个具体维度或其中的某一具体题项,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或进行访谈。若研究者关注迁移意识在迁移成效中的特殊作用,则可以让学生回答某些开放性问题,如“当你遇到未曾见过的考题时,你通常会怎么做?为什么?”通过分析学生的回答,来进一步充实、扩展问卷调查中有关迁移意识问卷所测得的量化数据的内涵,证实量化数据的效度,同时更为深刻地揭示迁移意识在迁移中的作用机制。Smith(2006)曾采用嵌入式的设计探讨职业学校的教师是否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该研究对6所职业学校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得到量化数据,同时又选取11名教师进行深度访谈,以期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补充和支持。

在以量化为主的嵌入式设计中,质性研究何时嵌入呢?这通常要视研究的具体需要而定。既可以在搜集量化数据之前进行初步的质性研究,获得量化研究所需的条件性或前提性信息;也可以在量化研究之后辅之以质性研究,以深化数据的内涵。若在量化研究的过程中同时搜集质性信息,则可以获得动态的、与具体数据相呼应的详细信息。

与并行式混合设计相比,嵌入式设计虽然也使用质性和量化两种研究方式,但其中一种研究方式是主要的,另一种起补充、辅助的作用。当研究者无法保证充分的时间和充足的资源来完成一个深入的质性和量化并重的研究时,嵌入式设计是最为适宜的选择。当然,在使用该类设计时,研究者必须清楚地界定量化和质性两种研究方法的主次关系。

3 分步递进式设计

当研究者先采用量化研究(或质性)获得初步结果后,继续采用质性(或量化)研究来进一步深化、提炼前一阶段所得结论时,实际上就是在使用分步递进式的混合设计。与并行式设计相比,分步递进式设计更强调前后两种研究的内在连续性和递进性。与嵌入式设计相比,分步递进式设计则强调量化和质性两种方式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根据质与量的不同递进顺序,两种常用的变式是:先量后质的解释模型和先质后量的探索模型。

3.1 先量后质的解释模型

解释模型是利用质性资料来进一步解释、印证或扩展量化结果的一种混合设计。其具体操作分两大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收集和分析量化数据,第二阶段是根据量化结果进行质性研究,对量化结果进行印证、深化或解释(见图8)。

图8 分步递进式变式1――解释模型

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解释性模型常用于两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是用质性资料来解释量化结果的显著(或不显著)性的深层机制,或用于解释与预期不符的量化结果。在这种情形中,质性研究的主要功能在于深化、细化前一阶段的量化结果,对量化结果进行扩展性的、更具说服力的解释。Aldridge,Fraser和Huang(1999)围绕班级环境特点进行一项跨文化研究,关注台湾和澳大利亚两个地区班级环境差异的影响因素。该研究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的量化方法来考察台湾和澳大利亚两地的班级环境在哪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然后根据该量化结果,采用深度访谈的质性方法来解释其差异的深层原因。

解释模型还可用于另一种情形,即研究者根据量化研究结果确立具有某类特征的群体,然后对该类群体进行质性研究。在这种情形中,前一阶段的量化结果为后续的质性研究的被试选择提供了依据,而针对特殊群体所进行的质性研究不仅能够细化前期的量化结果,而且也能够揭示量化研究中不易显现的特殊现象。比如,研究者根据课堂行为问卷调查的量化结果,将学生分为不同的行为表现类型。之后对所感兴趣的行为类型(如冲动型)的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进行全程录像。通过对该录像进行编码分析,同时结合家庭访谈、教师访谈等,了解其行为模式的成因、诱发与维持机制及其对课堂氛围的影响等,据此拟定干预或训练方案。

研究者在使用解释模型时,可以分别在两个阶段使用量化和质性的方法,相对于同时进行质和量的研究而言,更简便易行;而研究报告也可以相应地分阶段呈现,简明易懂。当然,由于该类设计需要两个阶段,在时间上略有延长。此外,若要针对某类群体进行深入的质性研究,则应在使用该设计之前对样本问题进行仔细考虑,以免因样本无效或缺乏而延误后续的研究。

3.2 先质后量的探索模型

探索模型是利用量化方法来验证、修改或精炼前期的质性结果的一种研究设计。其具体操作也分两大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广泛收集质性资料,初步建构理论模型或建构类别、编制相应的项目;第二阶段是根据质性分析、归类的结果进行量化研究,进而对质性结果进行修改、充实或印证(图9)。

图9 分步递进式变式2――探索模型

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当开发某种新的测评工具或确立心理特征的不同类型时,通常都会用到探索性的混合设计。例如,研究者在编制教师“为迁移而教”的调查问卷时,首先需要进行文献分析,访谈不同类型的教师在教学内容选编、课堂讲授策略、作业布置及反馈方式、学法指导、动机调动等诸多方面的看法,访谈相应的学生群体和主管领导,必要时还应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日记进行分析,以从多个角度获取教师为迁移而教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同时还要访谈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并对所收集的教师访谈的质性材料进行概括、提炼,初步建构出教师为迁移而教的调查问卷的内容框架或维度。在此基础上,编制相应的题项,并采用量化方式将各个题项进行合并聚类或删减,最终编制出符合测量学要求的测评工具。当然,在具体的研究中,可能会多次进行 “质”与“量”的混合,从而编制出一个信效度良好的测评工具。

探索性混合设计与解释性混合设计一样,也是一种简明易懂、简便易行的设计形式。为了更为有效地利用好这种设计,研究者在研究时段的选择与组织、被试的选用方面都需要事先作精细安排。

4 小结

表1对以上三种设计进行了简要对比。可见,每类设计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但是,三类设计并非截然独立或对立的,也无优劣之分。在具体的研究中,研究者要根据研究的目的,选用适宜的设计类型,也可综合使用不同类型的混合设计。在选择不同类型的混合设计时,尤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1)所选用的混合设计方式能否达到研究目的?是否为最恰当、最有效的方式?(2)研究者自身的专长及具有的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技能水平如何?(3)研究所需的资源,如时间、资金等是否充足?(4)其他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如:何时是搜集有关的资料或数据的最佳时机?质性和量化两种方法的相对权重如何确定?总之,在使用混合方法研究时,必须准确把握质性和量化的各自特点与功用,遵循其使用的基本要求,以提高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表1 三种混合方法设计之比较

参考文献

Aldridge, J. M., Fraser, B. J., & Huang, T. I. (1999). Investigating classroom environments in Taiwan and Australia with multiple research method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93(1): 48-62.

Creswell, J. W., & Clark, V. P. (2007). Design and conducting: mixed methods research. SAGE Publications.

Johnson, R. B., & Onwuegbuzle, A. (2004). Mixed methods research: A research paradigm whose time has come. Educational Researcher, 33(7): 12-26.

Johnson, R. B., Onwuegbuzie, A. J., & Turner, L. A. (2007). Toward a definition of mixed methods research. Journal of Mixed Methods Research, 1(2): 112-133.

Morgan, D. L. (1998). Practical strategies for combin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Applications to health research.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8(3): 362-376.

Morse, J. M. (1991). Approaches to qualitativequantitative methodological triangulation. Nursing Research, 40(2): 120-123.

心理教育教学设计篇(5)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B-0066-03

中职生作为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大多是初中毕业的或者具有同等学力的12岁以上的青少年,身心正处于发展阶段,心理年龄较幼稚,心智不成熟,极易受到各种方面的诱惑而误入歧途。而与高中生不同的是,中职生需要面对日益增长的社会压力,中职教育关注更多的是职业化、技能化的教育,在素质或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够,对于关系人格发展的心理教育则放在课程边缘的位置。随着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对其进行适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生成长的需要。这也已成为社会和教育界的共识。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范畴,将心理健康课程作为学校德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好心理健康课,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是每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试分析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并基于互动对话教学理论,提出互动对话的教学设计模式。

一、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每名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同,并且个人的心理又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表现出不同的状况,因此心理状况具有复杂性、个体性和随着时间发展而表现出来的发展性。这也使得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中职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学习困惑

中职生普遍厌学,学习主动性不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他们选择读中职学校的目的一般不是出于自身对技能的渴求,而是迫于家长的强迫或者无法适应社会的压力而选择读中职学校作为一个过渡。因此,这部分学生一般学习成绩不好,中考落榜,或者不愿意读书,自身学习欲望并不强烈,他们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会对学习产生困惑,普遍认为学而无用,认为就读中职学校无法改善当下的生活。

(二)人际交流障碍

初中毕业进入中职学校的青少年一般处于青春期,他们往往存在叛逆心理,自控能力弱,行为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并且不主动与人交往。他们有着严重的自卑心理,但又有着强大的自尊心,是一个内心冲突的个体。许多中职生身上存在逃课、顶撞教师、打架斗殴等违法违纪现象。由于渴望与人交流,一些中职生也希望获得别人的关注,但是他们自信心不足,存在人际交流障碍,在交往的过程中一旦遭到否定,就会极大地削弱自信心,从而产生其他不好的心理,容易转向自卑、孤僻的性格。

(三)生活迷茫

中职生进入学校后,由于刚离家不久,不管是从年龄还是从心理上对家都有依赖性,还是习惯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心理生活状况。一般来说,没有经历过社会磨炼的青少年生活自理能力普遍较弱,离开父母后,由于生活前景迷茫,自我意识认识不清,对生活缺乏规划,他们容易形成得过且过的心态。加之生活意志力不坚定,如果遇到挫折,部分学生会选择退缩或逃避,继而容易放弃既定目标,产生迷茫,影响学习。

二、互动对话教学的理论支持

(一)互动概念及意义

在字典中,互动的概念是指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从社会学的角度上理解,互动是指一种相互使彼此发生作用或变化的过程。因此,互动需要有主体和客体,这种主体与客体会随着状态的改变而改变,主体与客体是通过信息来进行相互作用的,教学中的互动我们可以理解为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之间的对话,或者是学生自身的对话。教学活动只有通过互动对话才能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课的授课方法,如课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经验交流法等都需要师生之间进行互动对话,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话题,这样才能产生明显的教学效果。

(二)马斯洛需求理论与互动

马斯洛把人们的需求归纳为五种,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种需求自下而上,形成一个金字塔模型。其中,生理需求处于最底层,是一切需求的基础,自我实现的需求处于最顶层,是人们超越自我的价值体现,人们在满足需求时,总是在满足低层需求之后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按照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每个人都有需求,只是需求的层次不一样而已。中职生生活上的需求有家庭满足,在校园学习,安全需求有学校或社会满足,最基本的需求已经获得满足,继之而需要满足的是情感需求和尊重需求,最终还要获得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关爱,理解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意见,在与学生的互动对话中要考虑学生的需求,鼓励学生敢于表达想法,帮助学生进入自我实现的追求。

(三)建构主义理论与互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例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方式,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被称为建构主义的四大元素,建构主义认为学习需要构造情境即知识传授环境,良好的情境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协作与会话是知识习得的手段,学生通过与他人协商交流,产生思想碰撞,使原有经验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意义建构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前三者都是围绕意义建构来进行的。在建构主义的教学里,非常重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认为只有把建构的知识设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支架式教学作为建构主义最普遍的教学方式之一,它按照学生智力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建立一种框架。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提供给学生的帮助应该围绕学生的意义建构来开展,应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换位思考,并以此为据,分析学生智力的“最近发展区”,引导他们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拓展话题,通过支架式教学一步一步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

三、互动对话的特性及设计模式

心理健康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主要是围绕心理健康问题而开展的教育,心理健康意指一种良好的心理或精神状态,是一种积极向上发展的心理状态,因此不能像传统课程一样简单地传授理论知识,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并且引导学生朝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发展。以广西为例。广西中职生心理健康课的教材分为五个模块,分别为“健康心理,人生基石”、“悦纳自我,快乐成长”、“融洽人际,健康生活”、“学会学习,终身学习”、“规划生涯,开创未来”。这些模块层层深入,从正面教育入手,教会学生认识自我心理状况,解决学习、人际交往和生活各个方面遇到的心理问题,最终实现自我学习,规划未来,追求人生价值。马斯洛需求理论在心理健康课程的设计上有所体现,教会学生满足情感需求和尊重需求,最后追求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在课程教学活动中,也要考虑活动中学生的需求,只要考虑周全,理解学生的想法,教学活动的开展就会游刃有余。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学生就会感觉愉悦,会觉得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知识才容易被学生吸收和内化。

(一)互动对话的特性

如何做好课程的教学设计和选择恰当的方法,是每一名教师必须做好的课题。教学采用互动对话的方式渊源已久,在西方,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黑格尔、费尔巴哈,他们的观点或理论都有对对话的隐约触及,在中国,从孔子的教书育人到先秦诸子的思想对话,无不蕴涵着丰富的对话哲理。这些对话哲理蕴涵着互动对话的实质即沟通、交流、互动和探究,在以互动对话为主要手段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活动中,互动对话体现出来的沟通、交流、互动和探究,正是教学意义的真谛所在,教学活动中的互动对话具有以下特征:

1.交往性。教学互动需要教师、学生双方的参与,如果仅仅是教师对学生或者学生对教师,从传播学的理论可知,信息只能单向传播,那么教学活动就变成了灌输式的教学。心理健康课程需要教师获知学生对知识的体验或者学生的已有经验,需要学生积极地表达想法,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走向积极的心理状态,因此,教学互动对话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围绕话题进行交流。

2.目的性。互动对话体现了教学活动的目的性,“人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声音进入对话。不仅以自己的思想,而且以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全部个性参与对话”。对话是交流的主要手段,交流是互动的表现形式,互动对话是以话题(即教学内容)为基础的,这些话题往往具有目的性,是对某个知识状态的描述,由于学生想获知知识的真实本质,于是有了交流,当学生全身心投入交流后,就能最大化地发挥出互动的价值,如果是盲目无序的对话,会阻碍学生的交流,因为学生会感觉不知所云,便会对学生的积极性起到消极的作用。

3.探究性。探究即探索研究,是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互动对话的话题(即内容)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通过互动,不断地把话题拓宽、深入,继而维持或活跃对话状态,使学生已有经验不断丰富。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学生的互动、探究,才促使了学生已有经验的改变,教育才真正地发挥作用。

(二)互动对话的设计模式

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对于互动对话的设计,笔者认为,在日益复杂的中职教育环境下,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目前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为了最大化地发挥中职生的能动性、参与性,笔者借鉴了建构主义教学的模式,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互动对话教学活动设计模式。教师作为课程的引领者,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教学主题为活动设计话题,这些话题未必是让学生感兴趣的,但是一定是容易让学生理解的。可以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话题,教师设计好话题后,需要为话题的开展构建互动情境,带领学生进入情境。这些情境不一定需要构建一个现实的场景,可以通过视频录像或者其他手段对场景进行描述,也可能是一个故事等,但是情境应能够激发学生联想,并且与话题有联系。学生进入情境后,教师、学生形成了一个交流圈,正是因为教师的引领、学生的参与、话题的设计,形成了一个良性发展的、交流不断深入的生态圈,当一个话题交流完了之后,需要教师带领大家进行反思,进而开展下一话题。

四、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把话题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助于学生理解,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学活动中互动对话蕴涵的特性说明,通过积极的互动对话能够使学生很好地融入教学活动中来,是思想碰撞、学生经验改变的有效手段,也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黄仁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方法探讨[J].科教纵横,2008(12)

[2]秦雪莲.关于中职学生心理现状思考[J].人力资源,2009(9)

[3]巴赫金.诗学与访谈[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4]吴春梅.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的探讨[J].教育科研,2012(10)

[5]吕卓超.对话理论与“互动”探究式教学的“对话”[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0(7)

[6]梁军,何丽萍.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问题探析——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J].社会科学家,2011(6)

[7]王海珊.教与学的有效互动——简析支架式教学[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心理教育教学设计篇(6)

把学习看成是个体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过程,是当今教育的一大趋势,基于这一立场的研究恰是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的重点。网络教育本身的特点,就是以个体主动学习为出发点的,表现出明显的建构式学习特点。因此,探讨两者的共同和相关性,以认知心理学研究学习者有效学习的条件为依据,设计网络学习环境,使其更有利于学习者高效、快速的学习,就成为必然的课题。本文主要讨论三个问题:网络教育如何实现个性化;网络教育如何实现学习者能力、素质的提高;网络教育协同学习如何达到最佳效果。

一、学习风格与网络教育个性化

人们对于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用于个别化教学,尤其是在网络教育环境中实现,确已寄予厚望。达到这一目标的思路是,利用网络设置及相关软件,向不同的学习者提供不同途径和不同顺序的学习经验,为学习者传送不同种类的学习经验提供便利。但现实中却并非如人们所预料的,学习者在网络中学习尽管其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增强,与人(机)交流的机会增多,但这些并不能证明学习者因此而能更好、更快的学习,因为学习环境的统一性——教育软件的限定,并不能吻合学习者自己特有的学习倾向,从而不能达到学习者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进入学习的“随心所欲”状态。

尽管对于网络教育的个性化问题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但以往人们所关注的是学习者智力和已有知识的差异(认知),成就动机及其相应的个性特征(情感),很少研究影响学习者意志行动方面的因素——学习风格。所谓学习风格,即指学习者喜欢的或经常使用的学习方式以及表现出来的学习倾向,由于它经常被个体所使用或表现出来,很少因学习内容、学习情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因而构成学习者的个别差异。注重学习者学习风格,并在教学中直接应用所带来的直接效果,是有利于我们在网络教育环境设计中,更好的诊断学习者的学习倾向性,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习者更好发挥自身的潜能,使学习者乐学、易学、快学、学好。

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是知、情、意行的共同参与,这三方面是以意志行动为核心相互交叉,形成学习风格的五个部分三个层面。一是学习风格的认知要素部分:知觉风格、信息加工风格(同时加工与继时加工)、记忆风格(趋同与趋异)、思维风格(分析与综合、发散与集中)、解决问题风格(深思与冲动)。二是学习风格的情感要素部分:理性水平、成就与动机、焦虑等。三是学习风格的意志行动要素:学习坚持性、积极性、动脑与动手、保守与创新等。这三部分组成学习风格的心理层面。四是学习风格的生理性要素:对学习时间的选择、对视、听、动感的偏爱、学习外部环境的安静与否等。这部分为学习风格的生理层面。五是学习风格的社会性要素:独立学习与结合学习、竞争与合作。

针对以上所述的学习风格内容与要求,对于网络教育的环境设计而言,主要解决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学习者想学什么就学什么,二是学习者想怎么学就怎么学。前者对于网络教育而言是很容易达到的。我们重点是讨论后者,我们认为网络教育中要达到教育个性化的效果,就是要根据学习风格的有关理论要求,设计一个系统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风格,达到“随心所欲”的学习状态。为此,在系统的设计中应包括四个部分:诊断、计划、教学与评价。诊断是实现个性化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其中包括学习者发展的特征、学习风格及已有的知识经验。通常学习风格是诊断中最易忽视的因素,但它却最重要,因为它直接参与学习之中并监控着整个学习过程。学习风格的诊断内容主要包括以上所述的三个层面五个部分,可以设计一些问卷于系统环境中,让学习者在进入实际学习内容之前进行回答而实现。计划就是让学习者知道自己的学习倾向以后,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思路,明确自己那些要学,那些是自己学习的难点、疑点,自己准备怎样学,等等基本问题在脑中有一个清晰的“心灵地图”。这点可以通过老师的提示窗口,给学习者以提示。教学是通过前面的两个环节之后,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诊断结果与学习计划,选择情景、内容和方法进行学习,也可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学习一个阶段结束之后,要给学习者一个反馈,对其学习效果有一个评价,这种评价可以是计算机软件给出,也可是学习者发出电子请求,由教师或同学给出。

二、元认知自我调节与网络教育激发作用

当前,我们常以上网获取信息而大开眼界,感觉确实是丰富了知识,但就网络教育的效果而言,并非获取知识是最终、全部目的,否则我们的网络教育只不过是传统教育中,帮助学习者填充知识多了一道残酷的工具而已,对于学习者素质的提高、创造性的开发并非有多么明显的帮助。而我们所需要培养的是有能力去批评、思考、学会学习、对个人的潜能有所了解的人。这就要求网络教育必须有一种学习环境,这种环境能够构筑知识、理解学习者已完成的工作,并能开发在知识社会中发挥作用所必须的能力。认知心理学的关于学习者无认知自我调节的理论,对于我们设计这样的学习环境有所启发。

元认知自我调节简而言之,就是指学习者对自我学习过程的认知、调节与监控。其基本的假设是,如果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的预期结果、思维过程、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思路等能清楚地了解,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节自己的学习策略,那么就有助于学习者知识的巩固、能力的提高,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事实也正是如此,一个善于元自我调节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能较好地激活背景知识,集中注意学习材料的有关信息并对材料进行推论。最常用的元认知自我调节策略有:一是对学习材料进行质疑或设问;二是明朗化或试图解决疑问;三是概括或者回顾学习材料的要点;四是预期或估计后面的内容。其实这一过程就是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自己学习、理解过程进行自我讲解。

一个良好的网络教育环境就是要对学习者有明显的激发作用,要注重以下几方面的设计。一是突出重点,唤起注意。学习者在网络环境中的学习内容是千千万万的,只有那些新颖有意义,学习者感兴趣的材料,才能引起学习者的注意,被学习者所选择,才能引起学习者的设想与疑问,从而致力去探索。这就要求在软件的设计中,尽量运用形象生动的富有创意的形式。二是提供知识背景,试图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是围绕一些关键的概念而组成的网络组织,其中包括各种事实概念和命题。如果能激活学习者已有背景知识,那么学习者就有了有益于解决问题的经验,从而就试图运用已有的知识、策略去解决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就是能力发展的过程,也是自我有意识的调节过程。因此,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当学习者感到难以解决问题时,适时的给予一个帮助(查询)系统,给学习者一个知识背景的线索,达到激活学习者内在知识经验的作用。三是提供一个好的概念模式。也就是学习者学完一个单元之后,用一些概念和短语把所学材料中所涉及到的事实、现象、原理清晰地图示出来,将有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应有一个提示,就是让学习者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概括,然后再与计算机中已有资源、教师、同学的意见进行对比,这样一方面可以起到反馈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一个较全面的把握。四是给学习者一个操作与验证的单元。学习者学完了所学的内容之后,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因此,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应给学习者一个新的相关内容,让学习者将获得的知识、学习策略或操作程序进行运用,从而促进学习者对知识、能力的迁移。

三、知识构建团体与网络教育交互作用

网络教育的交互作用,是网络教育本身所具有一大优势,能较好的使学习者处于学习主体,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在教学活动中,学习者者使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可以通过局域网与其他用户或网络服务器进行交流,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更高层次的网络进行交流。但并不是由于网络本身有这样的一种功能,我们就乐观的认为,只要提供了这样的系统,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就找到“灵丹妙药”。其实不然,一种新技术运用于教学,还有许多与其相关的问题需要解决。如学习者在上网的大量信息中“遨游”会因探究中缺乏方向和条理而受损;如何设置不同的交互学习方式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否则,再好的交互网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知识构建团体是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学习是通过学习者与他人,与外界的环境,与外部世界所形成的一个知识团体中,相互作用、相互构建产生的。在这样的一种教与学的环境中,学习者参与知识的传播,他们在教师帮助设定的目标、指向自己的问题并监控自己的理解,运用可得的资源设计获取知识的环境。在这种共同参与的学习环境中,是师生分享各自的专门知识或负责找到能带给团体的知识。在一个相互讨论的团体中,学习者通过建设性的争论,推测、质疑、批评和摆出证据来学习。在这种知识构建团体的学习构想中,学习者不仅能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相互协作,培养自己的协同工作能力,探索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由此可见,交互网的教育与知识构建团体的内涵,确实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交互网的教育功能确实为实现知识构建团体这一教与学的构想,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技术支持,知识构建团体的实施要求又为网络教育的交互作用有效发挥,提出了有依据的设计条件。一是要使学习者避免学习的盲目性,教师要帮助学习者设定学习目标,提供课程支持。也就是在交互进行地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大量的网络信息中选择出那些适合于教学之用的学习内容。这些信息不仅要有足够的教学价值,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教学材料同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以及各个年龄阶段的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联系起来,使教学信息的传递同学习者的学习吸收有机结合起来。为此,在网页的结构设计上要有一个“导航”系统。二是要根据交互学习的不同方式来设计不同的教与学方式。通常而言,在网络交互教学中有以下四种方式:1、通过讨论来学习。一般是某学习者遇到困难时,向教师提出求助,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安排有关学习者与其讨论。2、通过共同建构来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若发现有共性的问题,由教师发出指令,大家停下来就共同存在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得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实现认知能力的构建。3、通过指导来学习。学习者遇到困难时,也可以直接向教师发出请求,当教师认为有必要对其指导时,便可进行指导学习,指导学习的教师要明确学习者的实际理解情况,然后给以相应的启发和提示。

参考文献:

(1)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第1期。

心理教育教学设计篇(7)

目前,随着我国人才培育事业的不断推进,趣味性教学已渐渐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掌握学生自身的心理特征进行游戏环节的设计,从而落实教学任务。因此,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通过总结和分析,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基础,势在必行。

一、心理特征分析

1、喜欢关注新鲜的事物

小学生年龄普遍较小,对于事物的认知还不够全面。面对新鲜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极强的好奇心。然而,由于小学阶段孩子的天性,会使得在学习的过程中,面对繁琐的教学氛围和无趣的教学模式产生排斥心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转移到课堂之外的地方。比如:在课堂前期,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跟上教学节奏。到课堂的中期和后期,往往就会发生开小差和交头接耳的情况。再比如:在小学生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对突发的事件吸引注意力。小学生由于自控能力不够全面,对于新鲜事物的关注,在缺乏合理引导的情况下,往往会影响课堂教学的秩序以及教学质量。

2、情绪化较重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一个心理极其敏感的阶段,情绪化比较严重。在学习中,对于知识的获取难以保持一颗客观的心态。比如:一次考的不如意,可能会导致他们嚎啕大哭,从而失去对学习的信心。甚至,也可能由于在某一次的考试中获得了较好的成绩,而心生自豪感,觉得洋洋得意,从而对后期的学习产生轻视的态度。小学生因为自身的情绪较敏感,无法客观的进行自我调节,还会导致无法正确地与老师进行沟通。比如:在遇到教学难点时,老师难免会因为各种原因,对学生进行严厉的要求甚至是批评。部分小学生就可能误解老师的目的,从而导致学生对老师产生排斥心理,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二、游戏设计的相关策略

1、注重游戏的自发性

在小学数学教育的过程中,要想通过游戏设计来提升教学质量,就需要掌握好以学生自发性为基础原则。在进行数学教学游戏的设计前,需要充分掌握班级同学的整体心理情况,分析该游戏的适用性和参与性。比如:在针对小学数学的“乘法和除法”这个知识点进行讲解时,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进行思考。老师可以在对知识点进行讲述后,让同学结合相关的知识点,设计简单的游戏,如四个苹果可以分为两组两个苹果,则4是2的2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探索,将数学知识与游戏结合在一起,对提升教学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2、以小学生认知为基础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开蒙的阶段,对一些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不同与成年人。因此,在针对小学数学的游戏设计过程中,需要以小学生的认知为基础,进行科学有效地设计。将小学生常玩的游戏引用到教学中,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培养正确的认知。比如:积木是很多小学生常玩的游戏,在对几何体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借助积木进行课堂演练。通过让学生观察积木的外形,从而增强小学生在几何体知识中的立体思维能力,对提升小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有积极的作用。再比如:排排坐吃果果的游戏,很多小学生都非常熟悉。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可以借助该游戏进行有奖问答。每一排的同学在听到问题后,进行站立式抢答,并对回到正确的同学可以获得一个小苹果。在抢答过后,老师可以邀请同学对自己的胜利果实进行分享。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还能增强团队意识,端正小学生的价值观。

3、以学生为中心

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是游戏设计的基本原则,也是最重要的原则。所有的游戏环节,都不可以脱离真实的教学目的。游戏作为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理解,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游戏需要始终以服务教学为目的而进行开展。首先,老师进行在游戏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教学的内容和纬度,进行切合知识点的游戏设计。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提高游戏教学的目的性和质量。其次,在游戏环节中,老师需要时刻把握好程度,避免游戏过程失控,不仅没有达到教学目的,反而影响教学质量。老师要按照游戏的每个环节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从而避免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出现不可控的情况。例如:在进行“加减法”这个知识点的教学时,游戏设计可以考虑学生分组的问题,并结合加减题来完成,即每个小组事先分组,答对一道题可以从别的小组抢一个人过来,答错一道题则必须表演一个节目,对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着极大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对小学生逻辑思维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从心理学角度上对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游戏进行合理设计,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还能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认知。

参考文献:

心理教育教学设计篇(8)

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总体构思要体现时代特点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年代,这就决定了当代青少年获取知识的来源已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了延伸和拓展,他们不仅仅能在课堂上、书本上获取知识,在课外、校外,他们仍能以不同的方式积累知识、了解社会。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时联系社会生活,密切关注时代与环境对中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例如,青少年对网络的迷恋问题,成为现今教师和家长共同担忧的热点问题,为此,我设计了一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网络道德”。在这节课中,我先让学生们观看了一段录像片,内容是一位沉溺于网络暴力游戏的16岁少年,在现实生活中杀了人尚未自知,依然痴迷于游戏之中,直至被绳之以法方才醒悟,但为时已晚。触目惊心的事例,在学生内心深处掀起了狂澜。我因势利导对学生们进行了“心理点津”,指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自觉培养网络道德是当代青少年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接着,在学生们热烈的讨论中,师生共同得出了“青少年应培养健康的网络心理品质、学会合理取舍网络信息、努力规范网络行为”等结论。这节心理活动课,通过正确的心理疏导,达到了趋利避害的目的,使中学生懂得了:只有理智地接触网络,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才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内容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内容是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多种因素决定的。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活动课应该以学生心理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内容,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和认知规律,不同的年龄阶段应有相应的活动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例如,我在讲解“如何与父母和谐相处”一课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先在初一年级进行了讲解,发现原本设计得很好的教学内容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而在初二年级进行了这节活动课后,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后果,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们几乎是全身心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他们积极地感知、体验、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在课堂上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使此课达到了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这个实验使我深切地体会到:心理健康活动课内容的选择只有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从而促进其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

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体现活动性和实践性

心理教育教学设计篇(9)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心理上的修养,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养就不可能想像”,这句名言深刻的说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从20世纪九十年代末到2005年初,我国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约7部有关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在这些政策文件的指引下,各个高校都在不断地探索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论坛(2008)指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从总体上看是好的。但是,在新形势下大学生面临的压力普遍增大,而且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所以各教育部门必须引起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给现代教育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由此产生一种新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拓宽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学生在网上可以进行心理测评、诊断和咨询等活动。因此,高校应尽快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最佳网络环境。

正是在以上背景下,笔者通过对该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探索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素质教育是信息化教学模式建构的理念支柱,它是以全面提高所有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为主要精神,注重学生潜能开发、个性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根本特征的教育思想。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举措。

建构主义是信息化教学模式建构的关键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即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与传统方式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师成为学生知识建构的支持者、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主动性。本系统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和主动建构知识的网络平台。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其开展需要心理学基本理论的指导。系统的基本功能仍是教育,所以,系统设计需要在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系统整个开发过程是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处理、传递和控制的过程,它需要信息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

三、系统开发过程

1、需求分析。在系统构建研究层面,李更生提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应该包括网络专家咨询系统和非专家网络信息教育系统两个子系统;石学云提出完善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平台应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验与评估、心理咨询与治疗三大主要功能模块;陈文干等提出网上在线心理咨询系统和专家型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识系统是不能分割的。通过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实际调查,笔者确定了系统的总体功能框架。系统包含四个功能模块:心理健康知识园地、心理测试、心理互助论坛和心理咨询。

2、系统设计。心理健康知识园地:本模块是整个系统的入口,它实际上是一个信息系统。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前台页面主要有心理辞典、心理门诊、心理文摘、青春物语、大学生心理和大学生职场栏目,学生可以按日期、最新排行和一周排行方式查看各类信息。后台管理员可以对心理信息进行管理,及时更新前台页面的内容;还可以对管理员信息及其权限进行设置,以保证网站数据的安全。心理测试:该模块是研究的重点,学生可以注册、登录、修改密码、进行UPI及其他心理测试、查看测试结果。教师可以定期心理测试,来测评学生某方面的心理健康状况、查看UPI测试及其统计结果。UPI是为及早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而编制的大学生精神健康调查表,简称“大学人格问卷”,由学生基本情况、60个单选题、附加题三部分构成。此模块的UPI测试功能会记录学生的UPI作答情况,教师能查看学生的详细作答情况,这正是系统的特色之处。教师进行如下步骤:添加测试名称添加试题生成测试申请审批通过,学生才能使用某个测试。学生注册完成后直接进入UPI测试,测试完毕立即能查看结果,然后转入测试主界面。当学生再次登录系统时就直接进入心理测试主界面,即每个学生参加一次UPI测试。心理互助论坛和心理咨询:这两个模块分别以非实时、实时方式为师生提供一个心理交流和沟通的平台。

3、系统实现。ASP是一种动态网页开发技术,它是微软公司开发的Web服务器端脚本环境,其代码内嵌在html标签中,使得开发人员可以利用VBScript或JavaScript脚本语言编写ASP应用程序。服务器处理ASP页面的过程如下:客户端浏览器向服务器发出HTTP请求服务器分析、判断该请求是否为ASP脚本应用,若是则自动通过ISAPI调用ASP.DLL,ASP.DLL从文件系统或内部缓冲区获取指定的ASP脚本文件,并进行语法分析、解释执行最终的处理结果以HTML格式通过服务器返回给客户端浏览器。在本系统的开发过程中,采用WindowsXP+IIS+Dreamweaver8+Access作为ASP应用的开发环境。这套组件都是微软公司开发的,它们具有极好的兼容性,从而能保证系统运行稳定。

心理知识园地中六个栏目的实现是类似的,其中,“心理辞典”栏目信息呈现的关键程序代码如下:

sql="Select top 6*from tb_News where Style=‘心理辞典’ order by IssueDate desc"

rs.open sql,conn,1,1

While Not rs.Eof

%>

[]

’,‘详细内容查看’,‘width=630,height=400,scrollbars=yes,toolbar=no,location=no,status=no,menubar=no’)">

If len(rs("Title"))>11 Then

Response.Write(left(rs("Title"),9)&"...")

Else

Response.Write(rs("Title"))

End If %>

Wend

rs.close

Set rs=Nothing %>

计算UPI得分并进行UPI结果分类的关键程序代码如下:

upigrade=cint(q1)+...+cint(q60)- cint(q5)- cint(q20)- cint(q35)- cint(q50)

sql="select*from upiscore where userid="&userid

set rs=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

rs.open sql,conn,3,2 ……

temp1=cint(q61)+cint(q62)+cint(q63)

temp2=cint(q8)+cint(q16)+cint(q26)

if upigrade>=25 or q25="1"or temp1>=2 or q64"" then

rs("upitype")="A"

rs("upiresult")="有明显心理问题"

elseif(upigrade>=20 and upigrade

rs("upitype")="B"

rs("upiresult")="有较轻的心理问题"

else

rs("upitype")="C"

rs("upiresult")="心理健康"

end if

……%>

四、总结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是成功开发了一个基于ASP技术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在研究过程中,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和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笔者进行了详尽的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经系统测试,师生普遍反应系统流程清晰、操作方便,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能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个较好的平台。

网络作为现代科技的结晶和信息社会的产物,具有两面性,我们要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使其更好地为大学生教育服务。

(作者单位:洛阳理工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论坛在武汉大学召开[EB/OL].

心理教育教学设计篇(10)

幼儿美术绘画教育活动的设计是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后美术实践课程当中的重要内容。活动设计和实施不仅仅依赖于学生的绘画基本功,还需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的理论合理的设计活动。同时国家在1999年10月出台了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宏观管理与指导的法规性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它规定了教育活动中的组织、实施和评价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性,规范了教育观念、方法、措施、经验等等。所以根据《刚要》的要求,在幼儿美术绘画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注重儿童绘画心理学就显得尤其重要。以下通过选择《儿童绘画心理学》的原因、具体的实施方法、效果反馈来加以说明:

一、选择《儿童绘画心理学》指导绘画教育活动课程设计的原因:

儿童在发展过程中,绘画作为一种图语,具有与口语相似的性质和功能。在儿童尚未熟练的掌握抽象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时候,他们通常更习惯运用绘画来指代事物和宣泄情绪。绘画同时又是一个有着自己内在逻辑和表现形式的独特领域。儿童在不同的年龄、认知和心理成熟阶段都有不同的绘画表现。绘画活动的完整性也影响着儿童对事物的整体性认识。绘画活动当中的要求、活动方式、绘画的素材以及评价都很容易影响幼儿对绘画活动的认识和对自我的认识。以上的原因都说明,儿童的绘画心理影响着绘画活动的全过程。运用《儿童绘画心理学》设计幼儿美术绘画活动就成了一种必然。

二、运用《儿童绘画心理学》指导幼儿美术绘画活动课程设计的具体实施方法。

1、介绍“儿童绘画发展的年龄特点”教会学生制定适度的绘画活动目标。

新《刚要》对教育活动的评价中要求教育活动要建立在对幼儿实际了解的基础之上。在绘画活动设计的课程当中,经常有学生提出对幼儿各个年龄段的绘画发展水平不了解,在教学目标、重难点和个别辅导上不能够准确的把握尺度。的确,现有的教材当中对儿童绘画的年龄和水平介绍甚少。因此“儿童绘画发展的年龄特点”知识的补充就显得有必要了。

“儿童绘画发展的年龄特点”设计到心理学的知识较多,教学辅导需要联系学前教育学生的实际,同时结合儿童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是要总的介绍色彩、形线画和泥塑相比,他们各自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位置。这样让学生对绘画所涉及的三种领域与幼儿发展的关系有个整体的了解。分析每一堂活动课程在整个教学安排当中的目的和意义。从而准确的把握该节活动课程的设计目标。

二是补充歌德的色彩理论。引领学生理解色彩的视觉析离与对比,了解色彩的情感。从而根据儿童的心性情绪,帮助幼儿寻找适宜的色彩归属。允许色彩目标的表达多元化。

三是要介绍儿童形线发展的阶段。只有让学生对各个年龄段儿童绘画应当出现的特征有所了解,才可能适度的安排绘画活动的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和正确的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具体方案为儿童涂鸦阶段(18个月到3岁):介绍罗恩菲尔德关于涂鸦的四个阶段和罗达凯洛格对儿童这一时期的20个基本的涂鸦形式。基本形式阶段(3岁到4岁):介绍凯洛格的涂鸦在画面上的安排形式;人物形式和图式的萌芽阶段(4到7岁):介绍这一阶段儿童人物画的特点。让图示目标更加的合理。

四是要介绍儿童绘画各个阶段对应的认知发展特点。例如涂鸦期儿童自发的绘画;加德纳对儿童涂鸦“造名”或者命名现象的说明;绘画发展过程中的反复等特点。让学生们了解对应的发展特点可以兼顾群体需要和个性差异进行引导,促进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让绘画的表达目标更加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2、分析“影响儿童绘画的因素”教会学生创设适当的活动情景。

应该看到,对于儿童来说,绘画是他们综合许多不同经验,创造出新的、个性化的、独特的事物的过程。所以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分析能够影响绘画的各种因素。补充儿童绘画的动机、儿童绘画的经验、社会文化的影响、绘画材料的影响、环境的影响、教学方法的影响等等影响儿童绘画的因素。让学生能够根据活动课程的目标创设合理有效的活动情景。例如儿童具有梦幻的心性,所以在创设活动情景的时候可以设计童话的、艺术化的故事和情景让儿童置身其中。儿童同时也喜欢直接的经验,反对抽象的概念。所以创设活动情景的素材需要有实物的引入。调动儿童的视觉、触觉甚至听觉味觉来感知素材。

3、关注“儿童绘画的情感表达”让绘画活动的重点设计能够保护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我们建议学生把握教学活动的重点,要从儿童的心理健康出发,重视心性的表达,注重事物的积极性的渗透。不能够简单的要求儿童对范画进行描摹,必须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选择绘画的素材。注重观察实物、注重儿童自身的情感在绘画中的表达。比如颜色的使用。让学生了解在儿童绘画的最初阶段(涂鸦阶段和基本形式阶段)儿童选择颜色的无意识性。但他们更偏好暖色;而随后的人物形式和图式阶段就由儿童把图画中的是事物颜色与他们知觉到的环境的颜色联系起来,开始更喜欢使用冷色。当然除此之外还有画面中形象的大小、对绘画的任务做出的反应等等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绘画活动中,让儿童健康发展。

4、了解“儿童的绘画天分”扩展教育活动的教学方法思路和经验。

为了让教学方法更加的恰当和多元化。需要充分让学生了解天分对于不同儿童的表现程度有所不同。也需要符合新《刚要》当中对教育活动的要求,需要强调儿童早期表征活动中的创造性和独创性。所以,要让学生们能够通过一定量的素材积累了解天才儿童的共同性与个性。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因材施教。

三、效果反馈

1、学生在编写教案的过程当中,教学目的更加的明确,重难点把握更加的准确,设计的教学方案更加的人性化。

2、11级实习的学生反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更能够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重视儿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更善于通过对幼儿的观察、谈话、幼儿作品分析,以及与其他工作人员和家长的交流等方式了解幼儿的发展和需要;能够尊重和关注幼儿在经验、能力、兴趣、学习特点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用不同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

3、走访学生实习的幼儿园反馈:这部分学生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等更能够贴近儿童内心,帮助儿童成长。同时也得到家长的认可。(作者单位:自贡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 (荷兰)狄克布鲁因,艾提莉赤哈特,心灵的色彩华德福学校的绘画课,河北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 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 下一篇: 现代化经济体质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