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探究的过程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4 16:40:53

生物探究的过程

生物探究的过程篇(1)

一、猜想与假设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

中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与物理学家探索物理世界的过程在认识上应该是相似的,中学物理学习中的探究活动是引导学生获取物理知识、进行类科学研究探索,培养科学探索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探究活动中,根据已知的一些物理现象,进行猜想与假设,然后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这本身是科学探究的内容和要求。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事实上,在物理学史上很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是源于猜想。在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之后,“电能生磁,磁应该也能生电吧?”法拉第就是在这样的猜想下,经过整整十年的实验,最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物理天才霍金的时空观让人感觉玄妙无比,令人不能不惊叹他的想象能力。物理学发展至今日,还有许多的猜想有待人们去证实,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猜想不断的衍生,发展。

多年来,物理课程偏深、偏难,考试偏重于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利用公式解题上。其直接结果,就是导致平时的物理教学教学中“重灌输、轻启发;重教授、轻活动;重机械训练、轻实质体验。”大量的模仿训练使学生跌入了深深的题海,启发思考这一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被弃而不用,本应是学生亲身体验的探究过程变成了直接告诉现成结论,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规律更是少而有少。教师在教学中过多重视教学生应试技巧,而忽略了对学生创造思维、创新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进行课程改革,就是要大胆摒弃传统教学中不利于学生发展的老套套,跳出框框,打造全新的物理教学模式。

物理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使他们形成一定的物理思想。假如物理教学过程中回避了直觉、猜想、假设,实际上就是剥夺了学生创造的机会,他们自己的想法和主张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他们的想象力没有了驰骋的空间。教师应该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物理科学不仅仅是观察现象,理解公式,还可以根据现象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能够通过想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最后推导出物理规律。

二、要鼓励学生敢于猜想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的,接受式的进行学习,学生除了认真听讲还是认真听讲,根本不能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他们的好奇心受到了压制,他们想象的空间受到挤压。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开始时,学生往往不敢猜,一方面由于他们习惯了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另一方面他们怕自己说错了,受到老师的指责,或同学的嘲笑。这时就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不管他们的猜测是否准确合理,教师都要持肯定的态度。培养他们的猜想要从最容易的入手。比如在学习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时,猜想串联电路中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这是比较容易的,又比如在演示自制温度计时,盛水玻璃瓶放入热水中时,不妨先让学生猜猜,细玻璃管中的水柱会怎样变化,尽管学生大多数都能猜到,但不能因为容易就忽视猜想的这一环节。要知道根据已有的经验作出合理的猜想,这是科学探究中最具创造性的一环。只有从细微之处有意识地养成学生积极思维,积极猜想的习惯,才能逐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物理学习方法。

三、要让学生学会正确的猜想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猜想,可能会遇到两种尴尬的局面,一是学生怎么猜也猜不到点子上,二是学生的猜想漫无边际。怎样避免这两种情况的发生呢?这有赖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在此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探讨。

在物理教学中科学猜想与假设过程其实和科学研究一样应该有两种基本的方法,第一种是实验方法,另一种是理论分析方法。

实验方法可以有下述几个步骤:

(1)明确研究本课题的目的和要求。

(2)大胆进行“科学猜想

(3)对猜想结果进行讨论,去伪存真,去繁求精。

比如说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过程中,在让学生进行猜想时,如果教师引导不够,学生的猜想往往会出乎教师的意料。学生不仅猜想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可能与速度大小有关,可能与摩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可能与接触面的面积有关,还猜想到了可能与质量大小有关,可能与材料有关,可能与密度有关,可能与形状有关等等……这样学生的猜想放得太开,不容易猜到关键的点子上,如果所有的猜想都要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实际上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里也不可能做到,这时可以借助于简单得演示实验进行引导,比如,让学生体验一下推重一些得箱子和轻一些的箱子,或者让学生体验怎样抓牢泥鳅,然后进行猜想,学生的猜想有了明确的指向性,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有助于学生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

生物探究的过程篇(2)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2-0060-02

[作者简介]张红星(1975―),男,江苏海门人,本科,江苏省海门市长春初级中学教师,一级教师。

纵观人类科学发展史,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源于猜想,只有敢于大胆地猜想,人类才有机会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发明许多现实中人类无法想象的东西,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重大的发现。”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爱迪生的发明等都源自大胆猜想,并结合猜想去探究,最终取得科学研究成果。在物理学习活动中,猜想是探究能力的重要组成,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那么,教师该如何有效结合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呢?

一、 猜想在物理探究中的重要地位

(一)猜想是物理探究的重要方法

初中物理教材突破了传统教学中以呈现知识经验为主的局限性,在编排时突出探究特点,生动再现物理学家探索物理世界的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沪科版物理教材设计了不少猜想环节,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猜想本身存在着较强的不确定性,但它正是课堂趣味所在,学生会在猜想过程中感受物理的魅力。在探究活动中,大胆猜想是制定探究实验方案、参与实验过程的重要环节,不少物理实验都需要学生在实验前进行大胆猜想,然后通过实验去验证猜想,这个过程也充满着趣味性。

(二)猜想能力是学生物理素养的重要组成

在传统的物理探究课堂中,虽然是探究式课堂,但是教师对学生的干预、引导太多,学生的探究变得被动,他们特别容易接受教师的暗示去探究、实验。虽然学生也有可能在实验中获得实验结论,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很好培养,这和科学探究本质相差甚远,学生的想象空间受到束缚。因此,合理的猜想能力是学生物理素养的重要组成,教师要将猜想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实验中,鼓励学生结合实验主题作出合理的预设与猜想。当课堂上学生的猜想不合理时,教师也不能一味否决,而要肯定学生,并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结合已有的知识,再次作出合理的猜想,从而不断发展猜想能力。

二、有效结合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

(一)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的猜想

猜想并非空想,而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经验和学生思维的基础之上的,初中生受自己的物理知识、经验的限制,加上猜想本身具有未知性和不可控性,它可能随着学生的深入而不断变化。如何让学生提出合理的猜想对于初中生来说也是比较困难的。教师要紧扣物理探究规律,结合教材特点,引导学生大胆提出合理猜想。

如在学习“我们怎样区分声音”时,声音对学生来说并不抽象,然而要让学生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建立音调的初步概念却是难点。如何突破?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相关概念后,教师设置探究情景:吉他的琴弦为什么能发出音调高低不同的声音,它是受什么因素影响?教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猜想。学生根据情景所提供的材料,提出了以下猜想: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短有关。学生之所以提出这些猜想,是经过前几节课的探究练习后,他们懂得了要在吉他结构上找原因,这样才提出相对合理的猜想。要想不断培养学生合理的猜想能力,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会提出这些猜想,让学生在回答中感受合理的猜想与一定的经验和知识之间的关联性。

(二)引导学生学会修正猜想

猜想作为物理探究的重要环节,当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提出猜想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猜想进行课堂调节。当学生的猜想是错误时,教师不能一味进行否定,而应该结合猜想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之所以会出现错误猜想的原因,从而让学生通过反思修正猜想。

如在学习“探究物质的密度”时,如何让学生通过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猜想环节必不可少,因为物质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但也正是生活中的错误常识最有可能影响学生的猜想。教师就“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学生纷纷提出了不同的猜想,“物体的体积越大,质量越大”“质量相同的不同物体,它的体积与密度成正比”“物质的密度和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体积一定的不同物体,它的质量与密度成正比 ”。这些猜想中有错的,然而它是生活常识造成的,教师不能直接否定,而应让学生围绕猜想和探究课题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就会结合自己的猜想去探究,最终在实验中探究出密度公式和密度单位,从而自己去发现猜想时存在的错误。

(三)借助实验验证猜想,提升猜想能力

物理概念本身比较抽象,物理知识、定律、规律等都是通过实验探究概括出来的,猜想是实验探究不可缺少的环节。实验过程本身存在着诸多因素,因此,教师要让学生结合实验验证猜想,不断提升猜想能力。

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在正式实验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探究主题提出猜想。由于学生在小学学过摩擦力的相关知识,会主动联系一些生活现象和简单实验去理解摩擦力,但初中物理探究内容比较深,要让学生有效掌握相关的概念和定理,需要让学生在探究中主动发现知识。因此,教师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合理猜想,不少学生猜想影响的因素有:摩擦面的粗糙程度、速度大小、受到的拉力大小、接触的面积大小等,还有一些学生学了初中物理后,会往更深层次去猜想,如材料、密度等。当学生经过大胆合理的猜想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猜想合理设计实验方案,因为课堂探究的时间非常有限,如何将猜想合理地与实验探究相结合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要让学生结合猜想设计不同的实验,有些猜想可以通过简单实验进行推导,而有些猜想就是课堂探究的关键点。教师要借助猜想让学生抓住探究重点,通过实验去验证猜想,从而感受猜想与探究结果之间的微妙关系。可以说,猜想能力是学生物理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科学探究过程,猜想是探究过程中的思维火花,它能引导学生借助实验去探究物理奥秘。

总之,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探究是学生发现物理知识、定律、规律的重要过程,而猜想作为探究前、探究中、探究后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实验效果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要想在物理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需要教师正视猜想在探究中的重要性,有效结合物理探究实验引导学生展开猜想,从而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使其获得科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生物探究的过程篇(3)

中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与物理学家探索物理世界的过程在认识上应该是相似的,中学物理学习中的探究活动是引导学生获取物理知识、进行类科学研究探索,培养科学探索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探究活动中,根据已知的一些物理现象,进行猜想与假设,然后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这本身是科学探究的内容和要求。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事实上,在物理学史上很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是源于猜想。在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之后,“电能生磁,磁应该也能生电吧?”法拉第就是在这样的猜想下,经过整整十年的实验,最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物理天才霍金的时空观让人感觉玄妙无比,令人不能不惊叹他的想象能力。物理学发展至今日,还有许多的猜想有待人们去证实,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猜想不断的衍生,发展。进行课程改革,就是要大胆摒弃传统教学中不利于学生发展的老套套,跳出框框,打造全新的物理教学模式。 物理教学的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使他们形成一定的物理思想。假如物理教学过程中回避了直觉、猜想、假设,实际上就是剥夺了学生创造的机会,他们自己的想法和主张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他们的想象力没有了驰骋的空间。教师应该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物理科学不仅仅是观察现象,理解公式,还可以根据现象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能够通过想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最后推导出物理规律。

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的,接受式的进行学习,学生除了认真听讲还是认真听讲,根本不能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他们的好奇心受到了压制,他们想象的空间受到挤压。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开始时,学生往往不敢猜,一方面由于他们习惯了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另一方面他们怕自己说错了,受到老师的指责,或同学的嘲笑。这时就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不管他们的猜测是否准确合理,教师都要持肯定的态度。培养他们的猜想要从最容易的入手。比如在学习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时,猜想串联电路中点的电流有什么关系这是比较容易的,又比如在演示自制温度计时,盛水玻璃瓶放入热水中时,不妨先让学生猜猜,细玻璃管中的水柱会怎样变化,尽管学生大多数都能猜到,但不能因为容易就忽视猜想的这一环节。要知道根据已有的经验作出合理的猜想,这是科学探究中最具创造性的一环。只有从细微之处有意识地养成学生积极思维,积极猜想的习惯,才能逐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物理学习方法。

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主体意识的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教育的神圣使命。主体性教育思想认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为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是当好学生学习的“导演”和助手,而不是充当“指挥官”,做到以“导”为“教”,要采取多种形式“导”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如,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设立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地去查阅资料(读课文),实验探索(做实验),讨论分析,以小组为单位协同分析、研究、解决问题,在多维互动中使学生的学识、能力、人格得以全面自主的发展,教师的作用是适时给学生进行点拔归纳,释疑解难,激励和评价。

生物探究的过程篇(4)

探究式教学方法也成为课程改革的重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探究法教学遇到了困境,在具体教学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对高中生物教学进行分析探究是教学方法应用的对策。

一、探究式学习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问题

近年来,我国对教育比较重视,虽然政府不断地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遇到了很多问题。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在具体实施中遇到一些问题。我国目前开展的是应试教育,高中生物的教学理论知识比较多,教师的教学任务比价繁重,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把知识点讲解完毕,如果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教学的时间不够,课程的许多知识点不能讲解。所以,教师没有办法开展探究式的教学。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问题出现的原因

(一)理论知识过多

高中生物的理论知识比较多,并且也比较重要,所以,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重。因为每门课程的课时有限,教学的知识点密集,教师在教学方式上难以选择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因为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占据课堂的时间多,导致生物课程的知识点不能完整的

讲解。

(二)教师能力不足

生物课堂中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教师的思想观念也很重要,一些教师认为在教学中实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对于学习程度好的学生来说可以提高学习质量,但是对于不喜欢生物课堂的学生,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就是旁观者,对学生学习的意义不大。

(三)教学要求不明确

目前,我国对于高中生物教学的探究式教学方法,没有明确的要求。造成许多高中生物教师对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不清楚,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不佳。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有待提高。

(四)设备不完善

在实际教学中,学校不具备完善的教学条件,基础设施差,需要做的实验设备短缺。在一些经济条件落后的地区,生物实验是由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来的。一般情况下,学校没有设置专门的实验员,所以实验设备全由教师一个人操作完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单人的课程和班级较多,实验操作困难,教师常常会感到力不从心,因此,大部分教师放弃了实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三、优化探究式学习模式,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

(一)为生物探究教学方法创造条件

对我国高中课本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实际教学分析,高中生物教学中,哪一些课程可以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在课堂占据的时间不宜过长。因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教师教授的大部分是理论性知识,缺乏实验操作。我国应该对教育体制和课程进行改革,加强对生物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对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

高中生物教师应该满足生物探究性教学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新型的教学技术和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对高中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和指导,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教授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学校要定期对高中生物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检测,选出优秀的教师对其他教师进行培训,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能够更灵活地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三)完善教学设施

现在我国农村的基础教学实施比较落后。高中生物教学理论与实验联系比较紧密。对于生物教学的探究性要求也比较高,所以,加强完善教学设备是教学的基础条件。

(四)改善高中生物的教学体系

探究性教学主要倾向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我国目前的应试教育要求的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在实际教学中,高中生物教师把实验画在黑板上进行,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取代了探究性教学。目前,我国的教学体系仍然不完善,必须建立和完善教学体系,并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这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探究式的教学目标没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实验设备的条件也不完善,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措施改善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要尽量安排高中生物教学的密集型,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为高中生物探究学习创造了基础性条件。我国必须对课程进行改革,加强生物课程的重要性,对教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利用探究式教学改变传统的理论性知识的灌输教学方法,建立完善的体系和制度。

生物探究的过程篇(5)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在初中生物课堂上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完善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需要改观传统教学里那种单向输入的“填鸭式”教学,积极利用探究教学的方法,以帮助学生对生物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剖析,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由于探究性学习是动态变化的,它对教师的课堂调控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如何紧扣生物学科特点,积极搭建平台,有效引领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一、巧妙创设探究性情境,为探究性学习注入活力

在生物课堂上,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相关的学习情境,一方面在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交流和提问,另一方面则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展开积极探究,以开拓学习思路。初中阶段的生物课程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不能盲目采用应试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方法,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创设出有趣的教学情境来,从而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在探究中更好地发现知识、获取知识。

例如在学习《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这个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出激发学生观察欲望的教学情境,通过情境让学生明确观察探究的学习目的,并在情境中引导学生对相关的观察方案进行设计,有效借情境将观察内容和理论知识结合起来,以帮助学生更为深刻地认识学习内容。像利用视频演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可以让学生探究出“生物的生存都需要营养”这个内容的具体过程;而通过对动物的生活情境进行讲述,学生则可以探究出“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这一理论知识。在情境中,当学生建立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再次利用网络或书籍、课后观察等去了解和构建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这些知识,从而促使学生将相关的知识点联系到一处,建立层次分明的学习结构,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可以说,在利用情境教学法帮助学生进行探究的时候,教师要开放自身的教学思维,将教学目光从概念定理的桎梏中摆脱出来,并借情境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生物探究,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

二、巧妙结合实验内容,为探究性学习注入活力

生物是一项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实验是学好生物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生物探究的重要过程。教师要重视实验内容,借助实验课程开展探究教学,以提升学生对生物的直观认识程度。同时,为了让探究过程更有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从整体内容来亲历实验,掌握不同生物的变化规律和生长周期,抓住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开展足够细致的观察,进而提高自身的生物探究学习能力。为了让探究过程更深入,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也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的问题,以达到帮助学生在完成实验内容的同时正确认识观察的重要性,提高教学质量。

如在进行《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这个实验时,教师可以运用探究式教学法,从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一方面是对学生的探究方法进行培训,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植物组织的方法进行培训,并借助相关实验过程使学生掌握显微镜等实验用具的规范用法。另一方面则是引导学生对观察结果展开探究,像根尖在发育成根的过程中和其结构有怎样的关联,而根尖的结构特点又是如何决定根尖的功能等。学生只有利用实验好对根尖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进行探究,才能更好地了解根和根的功能,为后续知识的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实验结果,对于错误的结论进行讨论和纠正,并鼓励学生根据实验过程,结合教材上的知识点,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实验探究结果。

三、巧妙结合总结渗透方法,为探究性学习注入活力

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总结是一种重要的手段,也是学生探究能力不断得以培养的重要过程,学生可以在探究中分析自己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又可以通过总结为以后的探究积累更多的经验。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部分教师对于探究总结缺乏一个良好的教学策略。有些教师采用“放羊式”的方法让学生自由总结,有些教师在课堂结束之前并没有留出一定的总结时间,这两种情况都大大降低了探究式教学的深度发展。因此,为了完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教师要在课堂结束阶段帮助学生运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来对内容进行总结与探究,让学生立足于学习过程,展开发散性的总结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知识内容的储备。

如在学习《生物多样性及保护》这个章节时,在课堂结束之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合作小组对“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价值”、“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这三个知识点内容展开梳理,并让学生对结合知识点展开文章结构脉络的理解。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总结的表现进行拓展性探究,如“探究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并借助实例来说明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或者是对“生物多样性所面R的威胁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等,通过探究性知识的拓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意义。教材只是生物知识的概括性阐述,而生物探究却是持续的,教师要借助为学生渗透更多的探究性学习方法,并通过探究让学生发现更多的生物知识,验证教材上提出的生物知识,从而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获得探究性能力的全面发展。

总之,初中生物是一门探究性很强的学科,由于探究过程充满着动态变化,教师要用开放的眼光去引导学生展开生物探究,结合实验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巧妙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探究性知识素材,积极搭建探究性学习平台,使学生感受到探究过程的乐趣,并在探究过程中更好地发现生物知识、理解生物知识,获得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生物探究的过程篇(6)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积极倡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的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紧密结合教材以及巧设教学疑问,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探究式学习效率,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物理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很多中学生在多年的生活中都已经积累和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然而很多学生并不了解一些生活经验中蕴含的物理原理。因此,在教师可以初中物理探究式学习中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如教师在讲解《什么是声音》相关知识时,可以在提前一天向学生布置收集生活中能够发声的物品,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向其他同学进行发声展示,并要求学生思考声音产生的原因。在展示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实验,不断激发了探究学习兴趣,通过探究理解和掌握了物理知识。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兴趣,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加深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讲话时触摸自己的喉咙,观察说话时喉咙是否发生振动,从而将物理知识迁移到生活中,积极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

二、紧密结合教材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内容来源于初中物理教材,因此,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时,应当紧密结合教材。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探究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效果。同时,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过程,学生自主解决的问题越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就越少。在初中物理教学的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对探究学习活动进行精心设计,结合教材教学目标和要求,准确把握探究学习的指导尺度。教师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时,应当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探究,结合教材实际内容,由浅入深地开展探究式学习,在提升学生学习信心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三、巧设教学疑问

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同时提出和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问题的探索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主要目的。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巧设教学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如在进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滑动摩擦力大小受接触面粗糙程度影响吗”、“滑动摩擦力大小受压力大小影响吗”以及“物体运动速度是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吗”等教学疑问,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进行适当指导,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相关物理知识,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又如在进行初中物理“浮力”相关知识教学时,学生的思维通常会受到生活经验的障碍,误认为物体的质量、体积以及密度等因素是物体浮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同时也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运动状态等因素有关。为了转变学生的固有思维概念,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候浮力大到可以使一艘万吨巨轮在大海中自由通行,而有时候一块小小的石头也会下沉到水底呢?浮力的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若想探究物体的体积跟浮力无关应当怎样设置试验呢?通过在探究式学习中巧设教学疑问,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四、结语

目前,新课标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积极倡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因此,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的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同时紧密结合教材开展探究式学习,并在课堂教学中巧设教学疑问,提升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式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物理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谭波 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2,30,(7),19。

[2]陈常准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式能力的研究[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3,31,(10),44-45。

生物探究的过程篇(7)

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生物教学要“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人教版生物新课标教材必修模块设计了很多可供学生进行探究的教学内容,极大地丰富了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资源。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大量应用探究式教学开展生物课堂教学活动,探索了很多探究式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并且逐渐形成一种共识,认为在高中生物必修模块的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对于改善生物教学现状,落实新课程理念,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探究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其次,探究式教学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再次,探究式教学有利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第四,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高中生物实施探究式教学的类型

目前,一线教师较多运用的生物探究式教学类型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是对生物实验进行探究式教学,这是生物探究式教学运用最广泛的类型。生物实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了直观认知情境,而且能让学生初步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材中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最为丰富。比如教学《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一节内容时,一位教师为学生设置了两个可选择的实验方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选择不同的器材和药品完成自己的设想,既让学生动手也让学生动脑。让学生完整体验到了科学家们的探究过程,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利于提高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

二是对生物科学史的探究式教学。人教版新课标生物必修三个模块中,增加了大量的生物科学史资源,以“科学家访谈”、“科学前沿”、“科学史话”、“资料分析”、“科学家的故事”等多种形式呈现,据我统计共有二十处之多,涉及到的著名科学家就达到六十多人。这些生物科学史的内容不但介绍了生命科学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而且展示了了科学家们创造性的科学思维方式以及他们丰富多彩的实验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具有极为独特的重要意义。因而受到教师们的重视。一位教师在教学《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节内容时,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然后验证,达到完成探究教学过程的目的。

此外,还有通过搜集和分析资料进行探究式教学,运用“思考与讨论”来进行探究式教学,运用调查研究来进行探究式教学,运用体验法进行生物探究式教学,运用资料分析进行探究教学,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探究教学等多种类型,各种探究类型的选择受到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等多种教学资源的制约,同时也受到教师教学观念的影响。因而,生物探究式教学效果的优劣,与教师教学策略的高低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那么,如何优化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策略呢?

二、优化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1、挖掘教学资源,引发探究兴趣

探究式教学能否成功,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至关重要。生物知识本身有些枯燥,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利用各种资源,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可以紧密联系生活,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生物学话题或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为材料,创设探究的情境,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我在教学转基因工程的内容时,就利用当前受到普遍关注的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来激发学生对基因工程的学习和探究兴趣;在教学细胞的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内容时,就利用社会上对克隆人的伦理与道德问题的讨论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也可以挖掘教材资源,利用教材中的验证性试验,开发探究课题,将过去那种只要求学生按照教材亦步亦趋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改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

2、强化问题意识,提高探究能力

探究,是以问题为起点的,因此,在生物探究式教学中,一定要有问题意识。教师要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以问题作为学习的动力,让学生通过问题进行学习;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新问题,最终再次通过学习探究解决新问题。

教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关键就是设法让学生将要学习的概念与他们的经验建立联系。比如在教学《细胞呼吸》一节内容时,我向学生提出:酸奶是怎样制成的?为什么新鲜水果、蔬菜放在冰箱中保存的时间长些?腐烂的桔子为什么会散发酒味?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学生通过探究,加深了对本节内容的理解。

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但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还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新问题。学生自主生成问题的过程,也正是探究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经常鼓励和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并教给学生提出有效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并善于提出问题。提问的基本方式首先要问“是什么?”接着问“为什么?”然后问“怎样做?”如果学生的创新欲望较强,还要引导他们继续追问“不这样行吗?”,学生解决了这一系列的问题之后,自主探究的能力就会得到质的飞跃。

3、开放多元评价,促进主动探究

生物探究的过程篇(8)

1.1知识运用具有实践性

在探究生物知识时,学生主要是运用自身基本认知以及以往所学知识进行探究,而后根据自己的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充分调用了过往的生物知识和能力,同时,也进一步验证了所学知识,由此获得新的知识和生物学规律,丰富了生物领域的知识和学习经验,而借此探究过程,学生同样会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1.2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

探究式教学理论引入到高校生物教学中,教师只是作为启发者、带领者,而学生才是整个探究活动的主体,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明确探究目的,带着任务自主设计学习过程,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到探究结论。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大学生自主学习性,全面的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这为培养学生生物领域的探究意识奠定了基础。在自主学习意识驱使下,学生可以在参与探究学习活动中,提升获得感。

1.3强调探究合作学习性

探究式教学理论的运用,并非是所有的生物问题都需要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有些浅显的问题学生独立探究完成即可,而部分难度较大的生物问题,则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合作探究,这需要生物教师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探讨、思想碰撞、交流协作。此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能极大的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进而有效促进探究式教学在高校生物教学中的顺利实施。

1.4重视教学整个过程性

在高校生物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或者合作探究,利用探究这一过程,促使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学知识,与此同时,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新的感悟和体验。由此不难看出,探究式教学模式并未盲目的注重学生知识学习情况,而是更加注重对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2探究式教学理论应用原则

2.1确保探究科学合理

生物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有着非常独特的发展规律,因此,高校在开展生物探究式教学中,教师需要遵循科学思想,所选择的生物知识、探究问题必须保证科学,要遵照事实依据,从而促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的探究要实事求是、尊重事实。高校生物教师在选择相应的探究课题时,要保证其现实性、实践性,既要尊重生物学发展规律和趋势,更要符合学生生物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改进原有生物探究式教学模式,以教材内容、学生学习能力为导向,探索出合理、有效的探究模式。

2.2遵循以学生为主体

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强调了学生教学的主体地位,对此,高校生物教师在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保护好学生的人格,实施更加个性化的教学,主要目的就是激发学生探究意识,提升学生探究能力,深化学生对生物学的认知,有效引导其自主探究。探究学习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提问、质疑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学会质疑固有知识,进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探究过程中增加经验。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要坚持平等原则,保证每个学习小组、个体,都有机会表达意见。

2.3探究面向全体学生

在高校生物探究式教学中,教师所设置的探究课题、组织的探究活动,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实际上,在整个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从而保证探究教学落实到每个人身上,给予所有学生探究机会,并借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意识,从思想层面给予学生深刻的认知,即生物学知识的探究需要积极探索、实践。所以,教师在应用探究教学理论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差异性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引导所有学生参与其中。

2.4丰富创新探究形式

目前情况看,部分教师已经逐步引入探究教学模式,但具体实践中,探究的形式过于老旧,很难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同时,采用的探究形式也未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认知差异等,严重影响了学生探究效果。因此在教学前,高校生物教师应当做好课前准备,依照学生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接收能力等制定相应的探究计划,进而更好的落实探究教学任务。

3高校生物探究式教学模式具体实践过程

3.1构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疑问意识

高校生物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时间、教学地点以及教授内容等方面的限制,如何才能促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提出问题,并逐步形成探究思维,这是高校生物教学需要思考的问题。为此,探究式教学的开展可以借助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进而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快速带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进而激发学生产生求知欲望,而后自主参与探究、讨论活动。在具体实践中,生物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出发,合理创设探究的情境,进而营造出探究的氛围,由此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引发探究互动。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与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属于兄弟专业。对此,教师可以设计生物实验情景,借助具有探究性的实验来激发学生兴趣。如在《细胞生物学》课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细胞膜,为学生提供实验所需器具,鼓励学生以小组方式开展实验探究。而后根据组内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讨论。学生讨论后,发现热水可以使细胞破裂,还有的学生说是细胞被热水烫死了,里面的物质才流出。多种声音、多种质疑下,学生学习兴趣、探究热情被激发。再比如,可以创设问题情景,借助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与自身思维产生冲突,并在冲突中探索、求证知识。比如,在《遗传学》课程中,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出两个情境,其一,两只黑兔子后所生的兔子有黑也有白,其二,一只黑兔子和一只白兔子后,生下了两只黑兔子。并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两只黑色兔子后,生的是白色兔子?”、“而黑白兔子后,却生的都是黑色兔子呢?”借助一系列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意识,主动思考,自觉讨论。

3.2引导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生物学专业的主要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具备生物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掌握相关学科理论知识,更要拥有较强的实验技能,进而促使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各个领域,如医药、食品、环保等行业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生产管理、技术开发等工作,成为一名高级生物专门人才。依照这一培养目标,高校生物教师在设计探究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提升其创新能力,从而为日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技术开发等工作打好坚实基础。对此,教师应当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全面整合出学生的疑问,而后有选择性的挑选出一到两个作为探究教学课题,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因为疑问过多,课堂教学混乱,探究无效的情况,在明确核心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学探究。确定探究目标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学习能力、兴趣等,选择性对问题设计相应的探究方案,并尝试着解决。例如,在《发育生物学》课程中,主要是研究生物从和卵子发生,到发育、再到死亡的规律,要求学生在学习并掌握发育生物学知识后,可以与其他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以植物生物为例,教师可以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在课前为学生提供相关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学习前置”,促使学生带着课前预习过程产生的问题,集中到课堂讨论、探究,如“开花时间的调控机制”、“根发育调控机制”等等,可以结合多媒体讲解,也可以播放视频,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积极探究。生物教师需要明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所以,在探究中,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开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推动生物自主探究活动有序进行。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组内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极大的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很多不爱发言的学生也借此机会展示了自我,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生物学习自信心,使得学生在沟通交流中学会与他人相处。通过有针对性的探究活动,学生生物学思维得到了启发,并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也认识到自身不足,学习他人长处,在学生探究过程中,高校生物教师要注意鼓励式引导,多给予学生肯定和认可,只要学生提出质疑,便可适当的表扬,从而增强学生探究自信,敢于突破和挑战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探究,进而营造出浓厚的探究气氛,助力学生学习,并使得学生认识到,这样探究精神值得发展、学习。

3.3组织探究学习,促使学生总结结论

在情境创设和探究启发作用下,最终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探究的内容,进行总结,其本质就是总结整个学习过程,通过总结,可以帮助学生在整体上了解并掌握生物学内容,并深入认知探究性学习,这一过程,也是促使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中,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增强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还是以上文的发育生物学知识为例,当学生合作探究后,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发育的知识、发育规律,最终小组内整合结论,进行汇报。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总结,如有的学生采用了“思维导图”方法,以树状图的形式,总结了生物发育整个过程;有的学生利用了多媒体,以动态的画面,呈现了生物发育各个环节关键点,配合解说总结了知识。不同的方法,不同形式的呈现方式,都是学生探究的结果。学生总结后,为了继续延续这种探究学习,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探究的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完成从实践、认识、具体的实践这一过程,促使学生探究思维得到发展,使得学生在课外更多的观察、思考、分析和探究,达到“课堂结束但教学并未结束”的效果。

4探究式教学理论在高校生物实践中的效果分析

首先,在高校生物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理论,充分落实了新课程教学理念。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且具有探究性的课堂。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指导者、引导者、组织者作用,鼓励学生发挥自主性,积极参与到探究课堂教学互动中,这不仅带领学生深入探究生物学知识,培养其探究精神,与此同时,还与学生之间构建了良好师生关系,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其次,采用探究性教学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转变高校生物教师教学理念,并积极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探究式课堂,学习氛围活跃,知识学习效果好,教师教学工作开展顺利,可谓是师生“双赢”的有效方法。最后,在此种探究性的学习引导下,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开始转变,从以往被动逐步转为主动探究,学生学习意识、学习能力、学习能动性等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对其学习其他学科产生了重要促进作用,更是日后学生从事生物学研究、管理等工作的必需素养。

生物探究的过程篇(9)

在高中物理实验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应该更好的定位好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共同去探究新知识,学生则是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过程的主体参与者.为此教师应该与学生具有同样的渴求知识的心理,和学生一起参与新知识的探究.在物理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当成一名初学者,退到和学生在同一起点上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共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因此,在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中,要求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者变为学生知识学习的参与者.

1.1教师是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过程中的促进者和合作者

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在知识观方面的转变,是要把教师从“知识权威”的神坛上拉下来,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探究活动有力的促进者.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教师应帮助高中学生通过物理实验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通过与学生的合作中能接纳学生独创的见解,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创造.教师作为合作者,要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探索交流,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影响学生对实验内容等意义的建构,并与学生一起分享成果;教师作为促进者,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探究能力,设计不同的实验,实验的设置既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又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让学生能够克服干扰,勇于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

1.2学生是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过程的主体参与者

在过去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往往只是一个表演者,而学生的角色则是模仿者.而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则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探究的过程和亲身实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是具有学习能力的人.物理实验探究活动中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探索世界,揭示世界的奥秘,发现并创造出知识.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走自主创新之路;(2)学生是探究学习过程中成长的人.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教师有很大不同,因此在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活动中要重视学生的元认知,积极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不断自我完善;(3)学生是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中的主体参与者.物理实验探究教学要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和建构学生的主体性.现代教学倡导:教师应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突出地位,教是为了学,会学不需要教,教师作用在于“引导”.

2要选择好高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的内容

选择高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内容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2.1适度原则

适度,一是量上的适度.在探究实验教学中,探究的内容既不能过于复杂,需要太长的时间进行探究;也不能太过简单,学生很容易就可以得出结果,从而失去探究的兴趣.在一次探究中,要选择只含一个中心问题的内容,通过一次探究循环过程即能解决问题,一般不要求学生对证据做过多的探究.当然,根据学生年级、知识准备情况等的不同,探究的复杂程度要有所变化,但这同样是适度的问题.适度原则主要是难度上的适宜.确定探究内容难度的理论依据之一就是最近发展区理论.通常情况下,解决探究问题的所需的能力应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对这样的难度水平的问题通过努力学生能够解决.但适当的难度要求探究的内容具有适度的不确定性,变量的多少要以学生能够掌握和控制为限度,因为过多的变量往往使学生产生过多的疑惑.

2.2兴趣原则

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得以发挥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学生学习具有了内在动力,因此,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特征的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应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实验探究内容的兴趣是否感兴趣是探究活动得以进行的动力源泉.那么什么样的内容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首先,哪些能够满足学生现实需要的实验内容往往最能激发学生兴趣.这也是现代科学教育关把目光转向学生生活、内容选择一些最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原因之一.其次,对哪些超越常理但又在情理之中的问题学生也很感兴趣,因为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了解欲望.再有就是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学生也感兴趣.因为学生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倾向,喜欢探索未知世界,喜欢探究这些问题的答案.当问题解决后,学生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同时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这些将成为他们进一步探究的动力源泉.

2.3可操作原则

可操作原则就是物理实验探究的内容是可以通过有步骤的探究活动得到问题的答案,这是由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的特征决定.它有两条主要标准:首先是探究的结果应与某些物理变量之间有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通过演绎推理是能够成立的.假如这种因果关系不成立,探究活动就没有结果;如果这种因果关系不能通过演绎方式推得,就会使物理实验的探究活动不严密,学生也难以把握.其次是这种因果关系在现有物质条件,学生已有的知识准备和实验技能准备等条件下可以通过探究活动而得到证明.

3要落实好教学三维目标

从本质上来说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些物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实验紧密相关.另外物理实验也是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它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开展探究实验不再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验证某一物理结论,而是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掌握科学的方法,经历必要的过程;同时通过探究活动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成功的喜悦.所以,在高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活动中一定要事先设计好具体的探究过程和方法,落实好教学三维目,通过物理实验的探究过程让学生理解科学探究的思想观念,形成科学素养、情感、价值观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4要体现探究精神

高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自主地运用科学探究的方式进行物理实验活动,要求学生以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心理通过设计实验,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高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要求物理课堂教学应尽最大可能围绕物理实验来展开,通过师生共同创设问题的情境,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主动查阅资料,将获得的各种事实现象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假设,设计出多个验证实验,然后独立操作实验进行反复验证,根据鲜明直观的实验事实、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运用科学的方法去推断物质运动的规律及其变化规律,再运用新情景进行检验和拓展.使学生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获得成功感,同时也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化状态,从而培养出他们学习物理的持久兴趣和动机.通过这样严格规范并富有探索性的实验操作,既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又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知识目标上,学生通过自己亲身体验来了解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既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经验,又增进了他们对科学观念的理解.

5要符合实际,不能流于形式

生物探究的过程篇(10)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72-02

我市关于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中指出,高中物理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索科学基本技能,利于学生实现终身学习的宏伟目标的一门基础课程。现阶段的教授任务,不仅要针对物理课程的知识和基本理论进行教学出发,而且要针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技能进行教学,为将来的学以致用打下坚实的基础。高中物理的探究式学习是现阶段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在过去的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由于高中物理的特殊性、探究学习的自身原因,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我们主要对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注意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学科特殊性

高中物理在高中教学中是仅次于数、语、英三门主要科目的关键课程,对于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不仅仅是在对高中课本上的物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而是对于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扩展。物理课程与其他课程具有一定的不同,首先,物理课程涉及的范围广,物理课程涉及到声、光、电、力等众多显示问题;其次,物理学科的探究式教学是帮助学生感知的一个过程,需要教师将具体的事物概括到抽象的一个过程,而不是传统的将基本的规则一股脑的灌输给学生;物理学科是一个根植于现实的学科,它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它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因此而言,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应该注意其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特殊性,对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设置,对其内在联系进行一定的分析,这些联系有助于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去理解一些现象和所学到的知识,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帮助和指导。

二、探究的形式要切合实际,不走套路

对于高中物理的探究式教学并不是认为任何事情、任何问题都必须去探究,我们需要切合实际的需要进行探究,因为探究式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善过去一股脑的填鸭式教学,将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改善成现在的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基本能力的教学模式。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方式,但是不是唯一的教学方式,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经过探究式教学模式来得以解决,因此而言,其所解决的问题一定要切合实际。

由于物理学科的特殊性,在物理学科的探究是学习过程中,并不应该走其他学科的探究式学习的道路,因为不同的学科涉及到的学科方法学科基本过程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旦把所有的问题都能归结为一个问题,那么物理学科将失去其学科的特殊性,因此而言在物理学科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走其他学科探究式学习的老路子,必须依照物理学科的特殊性“走自己的道路”。

三、探究式学习一定要注重实验的重要性

物理学科跟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将大量的实验教学融入了物理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是一个改善过去物理填鸭式教学的一种基本方式,因此而言更应该注重实验的重要性,实验是一个归纳、验证的基本过程,在实验中可以更深刻的发现问题,找到问题的解决途径,并且对问题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这是我们探究式教学的重要过程和步骤。例如在我们学习安培力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首先假设安培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再通过实验的方法逐步验证,这样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在实验验证的过程中提高了我们探究问题和动手能力,在验证之后使我们的认知水平得到提高。其实可以发现这就是我们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步骤:发现问题,根据问题提出一定的实验验证方法假设,然后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实验验证,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因此而言,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应注意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四、探究式学习一定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思想

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往往忽视学生为主体的这种理念,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一定要扭转这种态势,毕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此基础上才能提出其他要求,否则任何改革和探究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是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医学上为中心,让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然后针对问题进行自主的分析,自主的假设,最后自主的验证,在这儿所谓的自主并不是说教师放任学习自由,而是教师在这儿扮演的角色就是辅助作用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帮助学习更合理的思考。教师应该根据课程的需要对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设置,对其内在联系进行一定的分析,这些联系有助于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去理解一些现象和所学到的知识,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帮助和指导。

五、结论

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应注意四个方面,分别是注意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学科特殊性、探究的形式要切合实际,不走套路、探究式学习一定要注重实验的重要性、探究式学习一定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思想这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在以后的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应该着重的避免这四个问题,希望对相关单位的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燕.高中物理探究性教学策略的三个基本环节[J].科教文汇(上半月刊),2007(01):93.

[2]高文隆.探究性教学在我国高中物理教学领域的应用前景探析[J].大众科技,2006(01),1:160-161.

上一篇: 桥梁工程质量管理 下一篇: 金融市场的概念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