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03 16:08:38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篇(1)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4-0037-01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卫生档案管理工作在经济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对于职业病的反映、记录以及卫生执法方面,卫生档案的作用更是无可代替。职业卫生的档案管理在职业卫生服务、卫生科研活动以及卫生监督执法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职业卫生档案能够客观、公正、准确的反应卫生工作过程中的相关资料。但是,由于当前卫生档案的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规范,因此有关部门要充分的对档案管理工作引起重视,使之能够更好的为国民的健康服务。

一、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的现状

1.领导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缺乏重视

卫生档案管理部门在医院中不是一个主要的科室,所以在单位受重视的程度相比主要科室差了许多,在当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手段、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而且很多单位的领导一般只有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提出问题才会给予支持和帮助,而在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规章制度和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缺乏长远的规划。

2.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的档案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档案的收集工作还不够及时而且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信息资源缺乏整体性、工作分散。档案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使得一部分有价值的文献资料不能及时的进行收集、整理和存档。及时已经收集到的档案资料也没能得到好的利用。而且由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自身对于档案管理制度的理解不够,相关制度的实施状况不容乐观。

3.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较低且相关设备落后、陈旧

由于档案管理部门在单位中受到的重视不够因此单位对其投资也比较有限,很多破旧的设备多年得不到更新,档案管理室等基础设施也得不到及时的扩建,有一些单位甚至连专门的档案管理室都没有,很多档案只能跟档案管理员的办公用品在一起保存,由于缺乏档案保护措施。使得档案的完整性、安全性都得不到保障,一旦档案丢失将无法复原,势必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由于设备的更新不够及时等问题导致目前很多的档案管理工作还处在手工整理和收集的水平上,严重的与时代的发展不符。

4.档案管理人员总体素质不高

目前,各卫生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很少有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很多都是一些其他专业的人员进行兼职工作,而且这部分人员的年龄、专业素质、文化程度和林论水平等方面都良莠不齐,而且由于这部分人员不是专业档案管理专业毕业工作起来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不够,这就导致了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漏洞。

二、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1.加强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

要想把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的制度化、科学化,单位领导需要对卫生档案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卫生部门的领导要把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单位管理与发展的的重要内容来抓,使之与业务科室同步发展;对于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要进行大力的宣传,让单位领导能够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更好的对档案管理工作予以支持。

2.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制度和规范

档案管理本身是一项条理性很强的的工作,制度的健全能够减少档案管理上的随意性,从而使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持续、健康的进行发展。卫生部门要着重对当前的档案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使各单位在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移交、借阅、库房的管理以及校徽等方面都有章可循。

3.加强档案室的硬件建设, 建立现代化的档案室

要想从根本上改善目前档案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单位负责人就必须在硬件设施上对档案管理部门予以足够的重视,增加对档案管理部门的资金投入,让档案管理部门能够采用新的设备和技术来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去,建立专业的档案室并且为档案管理人员配置除湿机、空调等档案保管必须的设备。逐步给档案管理部门配备诸如打印机、扫描仪、摄像机、照相机等先进的档案管理设备,使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能够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4.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无论在哪个行业,人才永远是最为关键也是最为重要的。具体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方面,它对于人才的基本要求是既要懂得信息化资料的处理又要懂得数字化档案的相关管理。具体到档案管理部门来说,如果要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就必须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每个单位都引进专门的档案管理人才目前还不现实,因此就必须要从开发现有人员的潜力入手。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单位出资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加强档案管理、信息技术、外语等相关方面的学习。作为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也要积极努力,不断完善自己,从而使自己能够更好的为单位作出自己的贡献。

5.努力实现档案资料的电子化管理

基于相关档案管理的具体要求,应用这些现代化设备,以扫描及其他的电子化手段处理,把那些原本为纸质的档案资料及数据等转化为电子文件或电子图片资料,再利用这些信息技术手段(如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等),根据相关要求、标准,把档案信息库建立起来,这样就可把原本为手工操作的档案资料管理转变成全面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此外,还必须及时更新基础系列信息数据,增进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及时进行这些相关部门资料的汇集,以此来加快建设基础信息数据库,以便所形成的电子文档,不仅方便查阅,而且方便调取和使用。

三、结语

要想使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更好的为卫生事业的发展服务,就必须让相关的单位和广大档案管理从业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努力的探索更多好的方法和措施,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亚玲.职业卫生档案管理[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0,15-16.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篇(2)

1.1研究对象。选桂西地区右江民族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百色市人民医院、平果县人民医院、平果铝业医院、田阳县人民医院等15家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档案管理员100名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从事卫生档案管理工龄5年以上;无精神障碍及心理障碍者;知情同意。入选对象中,男性37名,女性63名;年龄27~53(39.56±9.74)岁;学历:中专21名,专科53名,本科26名;职称:初级19名,中级68名,高级13名;档案管理工龄5~30(13.69)年。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采用匿名问卷调查的方式,由受过培训的调查员实施调查,采用统一的指导语,问卷当场填写并检查完整性收回。本次调查卫生档案管理员100名,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回收率为100%。

1.2.2调查工具(1)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婚姻、学历、职称、卫生档案管理工龄等。(2)职业倦怠调查表。用国际通用职业倦怠量表(MBI-HSS)[5],该量表共22个条目;分情感耗竭、去个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3个维度,其中“情绪衰竭”维度含9个条目,“去人性化”维度含5个条目,“个人成就感”维度含8个条目。用7级记分法:0代表“从不”,6代表“非常频”;在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2个维度上得分越高,其倦怠程度越严重;在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上得分越高,倦怠程度越低。参照国内其他领域职业倦怠的标准[6,4]:以情感衰竭维度≥27分、去人性化维度≥8分、个人成就感维度≤24分为临界值标准。参照李永鑫[7]的方法,将职业倦怠3个维度中任何一个维度得分超出临界值者定为轻度倦怠,有2个维度得分超出临界值者为中度倦怠,3个维度得分都超出临界值者为高度倦怠。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对研究对象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职称、档案管理工龄各维度得分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检验水准=0.05。

2.结果

2.1桂西地区卫生档案管理员职业倦怠总体情况。本研究调查桂西地区卫生档案管理员100名,职业倦怠检出率为57%(57/100),其中轻度倦怠32名,中度倦怠22名,高度倦怠3名。

2.2不同性别的卫生档案管理员职业倦怠比较。桂西地区女性卫生档案管理员情绪衰竭程度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6)。但在去个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2个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0.0943,0.2569)。见表1。

2.3不同年龄的卫生档案管理员职业倦怠比较。桂西地区卫生档案管理员的职业倦怠在个人成就感降低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方面存在年龄差异(P=0.001,0.002),2个维度上均是45岁以上档案管理员得分最高,进一步两两比较,各年龄段之间均存在差异(P

2.4不同婚姻状况卫生档案管理员职业倦怠比较。在100名调查对象中,离异人员均有2人,不具有代表性,故只对未婚和已婚人员数据进行分析。未婚和已婚的桂西地区卫生档案管理员职业倦怠在去个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1048,0.1632)。但在情绪衰竭维度上已婚人员的职业倦怠程度明显高于未婚人员(P=0.0036)。见表3。

2.5不同学历卫生档案管理员职业倦怠比较。在情绪衰竭维度上,本科生的得分最高,中专得分最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各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

2.6不同职称卫生档案管理员职业倦怠比较。卫生档案管理员职业倦怠在个人成就感降低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维度上存在职称差异(P=0.011,0.001),随着职称的升高,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程度逐渐增强。见表5。

2.7不同档案管理工龄卫生档案管理员职业倦怠比较。桂西地区档案管理员,从事卫生档案管理工作21年以上的档案管理员在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2个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其他组人员(P均=0.001);而在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上得分显著低于其他组人员(P=0.002)。由此可见,桂西地区档案管理员的职业倦怠随着工作年限越长,职业倦怠感越强。见表6。

3.讨论

广西桂西地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部,居住着壮、苗、瑶、彝、仡佬等12个少数民族,这里的少数民族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特点,经济、文化、交通、保健服务等方面均落后于东部的发达地区。职业倦怠会降低职员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以及服务质量,成为职员遭受服务对象投诉、职员缺勤以及职员离职的主要原因之一[8]。另一方面,职业倦怠增加职员患其他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的风险[8],如抑郁症等。

3.1桂西地区卫生档案管理员职业倦怠现状。本研究结果显示,桂西地区卫生档案管理员职业倦怠检出率为57%(57/100),其中轻度倦怠32名,中度倦怠22名,高度倦怠3名。由此可见,桂西地区卫生档案管理群体的职业倦怠状况发生率比较高,这可能与桂西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独特等有关。管理者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该群体中依据不同的倦怠水平,及早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3.2影响桂西地区卫生档案管理员职业倦怠的因素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档案管理员的性别、年龄、婚姻、学历、职称、卫生档案管理工龄等因素均对职业倦怠各个维度有一定的影响。

3.2.1性别与年龄对桂西地区卫生档案管理员职业倦怠的影响。本研究发现,桂西地区女性卫生档案管理员情绪衰竭程度要高于男性档案管理员,这可能与女性的心理特点以及男女在情绪疏导方面的差异有关;同时研究结果亦显示,46岁以上卫生档案管理员在情绪衰竭和去个性化2个维度上得分最高,这可能与其生理和心理发展及生活压力有关。

3.2.2婚姻状况和学历对桂西地区卫生档案管理员职业倦怠的影响。本研究提示,不同婚姻状况卫生档案管理员的职业倦怠存在差异。已婚卫生档案管理员的情感衰竭程度高于未婚卫生档案管理员。这可能是已婚档案管理员在生活中还承担着丈夫(妻子)、父亲(母亲)的角色,面临更多的家庭任务及冲突,需要付出更多的情感与精力,因而更容易出现过度疲劳等情感衰竭的表现。本科学历的卫生档案管理员在情绪衰竭维度得分最高,而在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上得分最低,这主要原因可能与他们对自身的职业期望值过高有关。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篇(3)

1、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责任制档案:建立的内容一般有本档案目录、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立、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一览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文件等。

2、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档案:建立的内容一般有本档案目录、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一览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文本、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文本、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文件一览表、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等。

3、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清单、岗位分布及作业人员接触情况档案:建立的内容一般有)本档案目录、生产工艺流程图、职业病危害因素清单、岗位分布及人员接触情况表、人员变动表、接触职业病危害人员劳动合同、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材料及警示标识一览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材料等。

4、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档案:建立的内容一般有本档案目录、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配置表、职业病防护设施及定期检定证书、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检修、维护、更换汇总表等。

5、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与记录档案:建立的内容一般有本档案目录、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日常监测记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整改一览表、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委托书、机构资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与评价报告、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检测)报告回执表等。

1.卫生计生局档案室管理的模式

档案管理的模式又单位的性质不同、管理的方式等,有很多种模式,就现有的档俺管理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卫生计生局内部设立档案室,有专职档案管理员,有专门办公室和档案库房,负责机关档案工作的行政管理和档案保管。

(2)卫生计生局只设立档案库房,没有档案行政管理办公室,设专职或兼职档案管理员,由档案管理员负责档案行政管理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称为机关档案库房模式。

(3)负有某一行业档案监管职能的专业管理机关设置的组织形式,即设有档案保管机构,负责卫生计生局的档案管理工作,履行行业档案行政管理工作职能,指导和监督行业内档案工作,称为专业档案室模式。

2.卫生计生局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档案的管理工作由于档案比较多,比较复杂,因而在管理起来也会存在着一些漏洞,随着工作的开展,应该及时发展,及时更改,具体归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度不足现阶段,不少档案管理部门普遍存在制度建设缺位等现象,甚至没有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

(2)管理模式相对落后,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较低。

(3)档案管理平台以人工管理为主,导致档案信息化水平普遍不高,管理平台的工作效率大受制约。

(4)专业人才培养和输出相对较少,人才资源紧缺。

3.卫生计生委档案管理模式面临的改革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档案的管理工作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服务于社会,取得经济效益。因此,卫生计生委的档案管理模式也敲响了改革的警钟。

(1)社会经济的变化,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日显突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员的构成发展跟大的变化。不同时期,卫生计生委需要通过档案的管理,提供精确的数据,以便社会发展的管理。尤其是中国在转型的时期,社会成员各个层次的比例,包括年龄、性别、学历等等,都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政策的制定等等。

(2)政府信息公开推动卫生计生委档案利用意识的提高

由于档案的发展历程不是很快,档案的社会利用意识一直不高。政府在职能转变的过程中,提出构建民主、透明政府的要求,这就要求卫生计生委的档案也要透明化,具有提高社会对政府的监督意识和查阅市民信息意识,以及推动卫生计生委档案利用意识提高。

(3)档案信息化发展,给档案集约管理提供可能。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使卫生计生委档案管理工作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档案载体从纸质,发展到了纸质、缩微胶片、光盘、硬盘、磁带等多种载体并存的时代。信息化的发展以及档案管理信息化技术的成就,给卫生计生委档案管理改进,带来了新的契机,并为档案集约化管理提供可能。

4.改进卫生计生委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针对卫生计生委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现将整改措施如下:

(1)完善制度建设,强化执行实效

在新的环境下,卫生计生委档案管理工作要实现质的突破,要实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必须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建立健全的机制和管理制度,使卫生计生委的档案管理制度完善,并具有很高的执行效率。

(2)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卫生计生委的档案信息化水平。要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水平,创新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手段,提高卫生计生委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做到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卫生计生委的档案管理信息化目的,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加科学、合理、高效地辅助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率。

(3)拓展管理平台,构建卫生计生委档案数据库系统。卫生计生委的档案数据库平台建设是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实现档案资料数字化,达到信息资源共享的的效果。因此,提升档案管理水平,是推动档案管理向现代化、信息化转型的一个重要举措。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篇(4)

一、加强对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卫生档案管理是卫生管理和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单位的重要职责和法定义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单位要切实加强对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纳入行业和本单位整体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明确分管领导,并保证必要的档案工作经费、存放场地、设备设施等;档案管理部门或档案工作人员负责统一管理本单位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并对档案质量进行检查和验收;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应纳入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办医主体要加强对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检查。

二、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档案基础业务建设,确保卫生档案完整、准确、安全,便于利用。要依据卫生档案管理制度、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文书、基建、会计、科技、医疗卫生专业档案的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以及各类档案整理规则和质量标准。完善医疗、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等档案管理规范,加强卫生专业档案管理。

三、加强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建设项目、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的档案管理

重大医学科学研究、重大建设项目、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归档工作应与项目管理工作同步进行。档案管理部门或档案工作人员要参与归档文件材料的检查验收。未经档案验收或档案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得进行鉴定或验收。

要加强重大活动、重要会议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成立临时工作小组或下设临时机构的,要指定专人负责收集、整理文件材料,并按有关规定向档案部门移交。

四、积极推进卫生档案信息化建设

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要与单位信息化建设同步,要积极开发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努力提高卫生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要加强对电子文件的收集、管理,建立健全电子文件归档制度。已实行办公自动化和文档一体化管理的单位要开展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实施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双轨制”管理,并逐步完成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工作。

五、重视卫生档案队伍建设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共同组织档案专、兼职人员的培训,并采取多种形式为各医疗卫生单位档案人员交流经验、信息,开展业务研究搭建平台;要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关心档案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健康防护等政策的落实,对在卫生档案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要给予表彰或奖励。

《规定》是规范卫生系统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要高度重视,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规定》,深刻领会并准确把握《规定》的精神实质。要通过《规定》的贯彻实施,使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及其全体人员自觉依法做好卫生档案管理工作,将《规定》的相关要求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卫生档案管理水平。

附件:卫生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卫生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篇(5)

二、组织机构及人员设置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企业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由于历史的原因,实际工作中,不少企业不重视职业卫生工作,未设置专门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取而代之是多头管理。造成令出多门,责任不清。企业应当根据自身隋况,设置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或者指定原安全、环保等部门同时负责职业卫生管理。但作为职业病危害严重或劳动者超过100人的企业必须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监管人员。同时,构建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还应在企业管理层面设置由企业一把手或主管领导负责的职业卫生领导小组,在分厂、车间任命职业卫生监管人员。各级部门及人员应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要管理劳动者,首先要自己懂。企业法人、主管领导、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人、专兼职职业卫生监管员应通过参加当地监管部门组织的培训教育、聘请专业人员授课、到优秀企业学习等方式,学习职业卫生基础理论知识、法律法规。

三、规章制度的建立及落实职业卫生

规章制度是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基础,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依靠的是健全的规章制度。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259度;度;2.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4.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5.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6.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7.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8.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9.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l0.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11.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12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l3.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以上规章制度的内容应结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一规定四办法”,即《工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目前多数企业职业卫生规章制度不健全,且已建立的制度也未严格落实。其中主要原因仍是企业长期对职业卫生的漠视,当然,近年来我国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变化很大。职能部门的屡次划转、新法律法规的频繁颁布、基层部门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严重滞后等问题客观存在。这就需要企业发挥主动性,走出去,引进来,积极参加各级监管部门组织的培训教育,聘请专业机构或人员对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进行指导。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基础,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是手段,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是目的。不少企业建立了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内容详实,但落实乏力,各项措施浮于表面。落实规章制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职工的培训教育

开展职业病防治,首先要使职工深刻了解职业病防治的知识、相关的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等。目前一线作业人员普遍缺乏基本的职业病防治知识,不知道何为职业病的大有人在。企业可在“三级”教育(公司一车间一班组)的基础上建立职业卫生培训教育体系。职业卫生培训即可组织专项培训,也可与安全等其他培训相结合。培训的内容应根据培训的对象合理安排,如分厂厂长或车间主任培训内容应较为全面,一线作业人员的培训则应侧重实用性,与其工作岗位相结合。同时,教育培训应设置相应的考核制度,既包括书面考核,也应包括实际操作考核,以便考核作业人员是否掌握了职业卫生岗位操作规程。

(二)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档案

职业卫生档案既是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记录,又是促进规章制度落实的有力手段。职业卫生档案主要包括:I.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2.职业卫生管理档案;3.职业卫生宜传培训档案;4.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5.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6.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7.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要求的其他资料文件。目前大多数企业职业卫生档案很不健全,内容格式五花八门,甚至不少企业职业卫生档案处于空白状态。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出台了《关于印发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规范统一了职业卫生档案的内容。企业结合自身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可以有效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和职业病防治目标的完成。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职业卫生档案是动态的,企业应根据内部职能划分,明确档案的归属,保证档案实时更新。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篇(6)

1、问题的提出

2009年国家实施医疗绩效考核,档案管理工作不断规范,也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其内容系统性强,主要涉及公共场所卫生、医疗卫生、学校卫生、放射卫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行政处置、健康教育与信息管理、人力综合素质等方面,根据绩效考核要求进行整理、归档[1]。卫生监督工作档案形式多样,主要包括原始纸质资料,光盘、课件、数据库等电子文件和各种媒体集成资料等。卫生监督档案现代化管理是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卫生监督机构进行监督执法活动的真实记录和有效凭证,还是卫生监督工作者相互交流、参考、借鉴和学习的重要信息资源,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科研水平。此外,通过对档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与综合评价,将直观地反映出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工作质量和水平,及时发现不足,并加以完善和改进,有利于全面提高卫生监督工作水平。然而,目前的卫生监督档案管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领导干部或从业人员的管理意识薄弱,没有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档案材料随意摆放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各机构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缺乏,职责分工不明以及检查信息整理过程缓慢,导致档案规范化管理不足;三是专业人员短缺,专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不能较好胜任档案管理工作;四是档案管理预算与实际需要相去甚远,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档案管理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制约档案事业的发展。因此,为实现卫生监督工作的规范化以及加强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必须加强卫生监督档案资料的现代化管理。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卫生监督档案现代化管理工作具体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2、卫生监督现代化管理实践

2.1 增强责任意识,加强制度建设

要增强档案管理员以及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促其在工作中养成及时收集、整理、完善并归档保存的自觉意识,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各单位要进行档案管理理论学习,并结合实际条件,完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如档案收集和归档制度、档案保管与利用制度、档案材料的登记、传递制度和责任追求制度等,并且要完善《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2]。

2.2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团队是保证档案管理信息化事业发展的重点。各单位要有1-2名专职、各科室要有1名兼职的人员负责档案管理的工作:一是提高档案员卫生监督业务知识水平,以提高对卫生监督档案的分析、筛选能力;二是加强与档案主管部门联系,通过参加培训、讲座、业务交流、参观等方式,及时掌握档案升级方面的专业知识,得到档案信息化建设最新的业务指导,并加强档案员数字化信息技术培养,将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数字化信息技术相结合,更好地开展卫生监督档案信息化建设[3]。

2.3 建立传统与信息化双轨制,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传统纸质档案作为第一手原始资料,具有电子文档无法取代的法律效应,应及时整理归档。伴随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各种电子档案是未来工作发展的主要趋势,已日益增多。因此,在档案管理实际工作中应建立纸质档案和电子文件同步归档、鉴定和整理,同步著录和利用,使之相互依存,相互兼容,充分发挥其在卫生监督工作中的作用[1]。

2.4 完善档案收集内容,提升档案质量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篇(7)

Abstract: Health supervision agency records management work has entered a new period of development, had hitherto unknown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How to adapt to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change the file management mode, strengthening the Archives standardization, standardization, institutionalized management, how to better play the function of the file, service to the society, is the key and difficult problems of health supervision agencies at all levels to jointly study and solve the.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work practice, we make some discussion on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health supervision agency records management work.

Key words: file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 study

中图分类号:G271

一、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存在问题

1.档案管理意识淡薄,档案利用效率低

近几年,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虽然通过《档案法》的宣传贯彻,建立健全了三级档案管理网络,但是目前有关人员特别是有些领导干部对档案管理意识比较淡薄,认为档案工作可有可无,仍然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思想,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档案工作在卫生监督执法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致使有关人员为图方便,随意将档案材料存放在自己办公室的抽屉里,导致档案材料的丢失或损坏。另外,由于有关领导对档案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标准贯彻落实不到位,以及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造成档案利用效率低下,从而影响了档案工作的开展,影响了档案的规范和质量提高。

2. 档案管理专业队伍不稳定,知识更新不够,人员整体素质低

档案管理队伍和业务素质直接影响档案的管理水平。目前我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人员配备随意性大,均没有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基本都是由办公室文秘兼职,因此在人才培养中,只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继续医学教育,对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的提高还没有纳入计划,缺乏系统的档案专业知识培训,缺乏创新和活力,因而导致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停留在经验上,难以胜任日益繁重的档案管理工作。

3. 档案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档案收集不全

近几年,从我市每年检查的情况看,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在制定管理制度和工作职责时,缺乏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职责以及检查考核标准,有的虽然建立了规章制度,但是没有纳入岗位责任制,没有进行严格考核。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档案收集归档、档案信息整理过程缓慢,对档案信息深层次加工编研不够,直接影响到档案规范化目标管理的深化。

4.档案收集内容界定不清,管理范围不够明确

截至目前,全市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的管理还没有形成科学统一的管理制度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档案的管理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在管理档案时,由于还没有全国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模式,多数都是根据单位实际和理解进行管理,有些单位把理应纳入管理的档案还没有纳入管理范围。

5. 档案硬软件设施投入不足,缺乏现代化管理模式

近几年,由于公共卫生体制改革,档案业务进一步拓展,造成卫生监督机构办公用房比较紧张,致使档案用房达不到国家档案室标准。另外,由于投入不足,档案管理设备陈旧,管理技术落后,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管理档案还没有得到全面推广,基本停留在手工收集、检索,制约了档案事业的发展。

二、 卫生监督机构档案管理对策

1. 加强领导,强化宣传,提高意识

档案管理是卫生监督机构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的领导应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结合实际,充实调整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管理列入卫生监督工作的长远规划、年度计划及有关人员的岗位标准和工作职责,纳入年度考核目标,与卫生监督工作同部署、同组织、同考核,真正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同时,要把专(兼)职档案人员培养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培训、宣传力度,通过举办专业培训班、继续教育、会议、组织有关人员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大力宣传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全面提高全员档案管理意识。

2.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档案管理

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促进档案工作规范管理的重要手段。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结合本单位实际,依据《档案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科学、完整、系统、切实可行的、符合卫生监督机构实际情况的档案管理制度,如档案收集和归档制度、档案保管和利用制度、档案材料的传递、登记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等,其中建立健全收集制度尤为重要,可使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对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收集、整理有据可依,同时要充实完善《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使档案管理与卫生监督工作同步考核评价,同步发展。

3. 建立完善档案收集内容,切实做到依法建档

卫生监督机构建立完善的档案收集内容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是继续进行卫生监督工作和课题研究的依据,是积累资料、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提高效率的必要条件。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结合实际,对卫生监督工作中形成的技术档案进行明确分类,详细确立归档范围。具体内容可包括:(1)依法行政材料:包括卫生监督法规、标准、技术管理规范等;(2)预防性卫生监督材料:包括许可审批、复验材料,新、改、扩项目审查材料等;(3)年度监督监测材料:包括监测记录、监督监测总结、分析报告等;(4)违法案件调查处理材料:包括重大事故、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现场调查材料、实验室监测报告、案件处理材料等;(5)行政处罚材料:包括监督记录、检验报告、合议记录、听证记录、处罚决定书、结案单、送达回执等; (6)专题调查材料:包括调查设计、调查报告、统计汇总等。

4.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

加强档案现代化管理、有效发挥档案信息功能的主要内容是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这是促进卫生监督工作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 加大资金投入,要按照国家有关档案室建设标准和档案行业标准规范,配备完善档案室硬件和软件设施,大力引进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充分运用计算机管理,实现档案管理的自动化、现代化。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篇(8)

[关键词] 档案管理;医院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1(b)-111-02

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是浙江省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多年来,该院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鼓励更多的中青年科研人才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医院遵循“内培外引”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使医院构建起了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为医院事业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激活用人机制的同时,加强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卫技人员)的个人业务档案管理显得尤其重要。

1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个人业务档案的概念

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个人业务档案(以下简称个人业务档案)是国家机构和社会组织管理活动中,直接产生的反映个人经历、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工作表现和业务实绩等为内容的文件材料;是以个人为立卷单位,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加工整理而成的个人业务档案材料。它为组织上选拔、使用人才、晋升职称、年度考核等提供依据、凭证和参考。它对于一个医疗卫生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结构比例、技术力量、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个人业务档案归档范围:①考核类: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表、工作人员年度职业道德考核表。②教育培训类:包括学历、学位、各类培训证明材料。③奖惩类:包括奖励、处惩结果证明材料。④论著成果类:包括论著期刊、成果奖励证明材料。⑤其他类:包括职工履历表等有关职工基本情况证明材料。而最早形成的材料是由学校毕业分配来院的有关学生个人的学历、思想表现、学习成绩、实习评语、奖惩情况等文件。其后在从事业务技术工作中不断形成的新的有关聘用、奖惩、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业绩水平以及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等真实记录,经整理而成的个人业务档案。因而个人业务档案立卷后,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个人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加而丰富,是一个人业务经历面貌的客观反映。 因此,档案管理人员要不失时机地维护好个人业务档案的完整性。

2加强个人业务归档管理工作的措施

从当前我院个人业务归档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材料收集完整方面,存在一定难度,究其原因大致有二:一是从业后,为晋升晋级继续报考院校的毕业生档案中缺少继续深造的学习与鉴定情况登记表等材料。二是年度考核材料归档不全。为了做好我院卫技人员业务档案材料的收集归纳

和整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档案,作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2.1领导重视是医院开展业务档案工作的有力保证

随着医院各项管理制度的健全落实,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已摆到领导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该院领导非常重视对个人业务档案的管理工作,充分认识到它既是关系到卫技人员个人的切身利益,又是医院卫技人员人力资源配备的客观反映。因此,在加强对专兼职档案人员业务素质培训和教育的同时,重视对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一是对收集的档案材料必须是办理完毕的正式材料,材料应齐全、真实、文字清楚、对象明确,有承办单位及形成材料的日期。二是对档案的材料凡规定由人事部门审查盖章的,须经人事部门盖章。三是档案管理部门要经常了解和掌握形成档案材料的信息,加强沟通渠道,建立联系制度,不断改进工作和服务方法,取得业务部门的支持和配合,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地做好个人业务档案的收集工作。

2.2加强责任意识是档案人员做好档案工作的关键

档案工作要求档案人员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忠于职守、熟悉业务、严格把关,该归档的材料要及时归档。如毕业生报到建档、人才流动关系转接等,都要保证个人档案材料归档的及时和完整。特别是在发现缺少应有的档案材料,又无法从原院校或单位收集时,应及时通知本人,能积极配合单位尽快想办法通过各种途径将自己的材料找回或及时补充,一旦时间久了会给当事人在从业证明、职称晋升、资格认定等方面带来诸多困难,甚至造成凭证材料无法弥补的损失。如一位专科毕业的已工作了几年的护士,在办理领取本科自学考试毕业证书时,要求复印专科毕业的成绩单,经我院人事档案部门查阅,发现唯一缺少原就读高校的成绩单,经辗转虽补回了专科成绩证明,但给档案部门和她本人都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通过档案利用工作的一个实例,进一步宣传档案的作用和价值,了解收集档案的实际效益,做好档案工作。

2.3严把质量关,真正为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服务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篇(9)

因为医疗卫生行业的特殊性,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应当改变人事档案“千人一面”的传统模式,突出反映人的个性特点和专业能力,具体内容应包括如下几类:考核类,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表、工作人员年度职业道德考核表;教育培训类,包括学历、学位、各类培训证明材料;奖惩类,包括奖励、惩处结果证明材料;论著成果类,包括论著期刊、成果奖励证明材料。此外,还有在工作中不断形成的有关聘用、奖惩、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业绩水平以及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等真实记录。如上涵盖了职业能力、职业生涯和职业信誉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档案,在体现医院的人才梯队、结构比例、技术力量等方面实力的同时,还能更好地为组织上选拔、使用人才、晋升职称、年度考核等提供依据、凭证和参考。

2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信息化的途径

(一)建立专门的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应至少包含档案检索管理系统、查询系统、信息综合开发系统。其中信息综合开发系统要结合各医院工作实际需求设置,具有统计功能、分析功能、预测功能,同时做到:基础性信息突出准确性,严格信息的审查制度;动态性信息突出时效性,录入、变更及时;经验性信息突出指导性,尽量具有探索性和超前性,强化档案编研能力;政策性信息突出针对性,保证信息为决策和执行服务。

(二)建立个人电子档案系统。利用计算机、扫描仪、照相机等现代设备和现代技术,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信息,常用的档案资料、表格等制成pdf文件或jpg格式的图片文件,形成电子档案,使档案信息数据化、信息化,以便于查阅、借阅、归档、统计等日常工作。

(三)多途径、多渠道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对信息进行深度开发和加工。例如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能力、职业信誉等项目进行综合统计、量化分析,并将所得信息资源及时编写汇总,提供给领导及职能部门,作为相关人事工作的参考依据;还可以将档案信息数据库进行分类,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制成不同的表格,为利用者提供多层次、多方面、有实效的信息。

(四)发挥档案信息在医、教、研工作中的辅助作用。以科研为例,如在课题申报结束后,档案人员了解课题项目情况后,通过档案信息数据库,将本院相关的科技成果汇集起来,经过综合分析、整理,提供给课题组,使研究者及时获取相关资料,避免重复劳动。

(五)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采取有效措施和技术手段,建立档案数据备份、恢复机制,以及访问安全管理制度,防止出现非法访问以及对档案作非法添加、修改等,处理好档案信息的保密与开发利用间的关系,解决好使用权和管理权问题。

3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信息化需注意的事项

(一)加强对电子文件原始性、真实性的认定和管理。对于纸质文件来说,人们可以借助形式的原始性来证实和确认内容的原始性,但电子文件的内容与形式是相对独立的,没有相对固定的形式,要对采集的电子文件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可通过电子信息加密技术、签署技术、身份验证和防改写等技术措施,提高电子文件的可靠性。

(二)防止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要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的体系,以保证电子信息的采集、制作、分类、存储等各方面工作有章可循,职责明确,以保证数据准确、真实、规范、统一。

(三)加强档案信息动态化管理,提升使用价值。不断完善充实有价值的档案材料和信息,添加反映人的个性特点、专业能力和信用记录等方面的资料,加快人事档案信息更新的速度,使之与人员流转的速度相协调。

(四)严肃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工作纪律。严格执行有关网络信息安全保密方面的各项规定,严格限定上网信息的内容和范围,严禁处理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信息的计算机与网络连接,确保信息安全。切实抓好网络信息安全保密教育,增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意识,提高安全防护的技术水平,防止失密、泄密现象的发生。

4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信息化的优势

(一)档案信息化属于一次投入,多次产出,可改变信息加工工作受经费限制的局面。手工编研信息成果出版需要较多的经费,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上的极大浪费;档案信息电子化、低成本,满足了人事档案需求的多样性,拓宽了服务范围。

(二)可以大大减轻人事档案工作者的劳动强度。由于人事档案是动态性的,需要人对发生变动的人事信息进行及时记载,实现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以后,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快速及时地进行人事档案的处理调整,保持人事档案的动态性与连续性。中国

(三)档案信息具有备忘提醒功能,可及时提醒人事管理部门对职称晋升、工资调整、退休等人员办理手续,防止因工作繁忙造成疏忽或耽误。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篇(10)

因为医疗卫生行业的特殊性,专业技术人员的档案应当改变人事档案“千人一面”的传统模式,突出反映人的个性特点和专业能力,具体内容应包括如下几类:考核类,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表、工作人员年度职业道德考核表;教育培训类,包括学历、学位、各类培训证明材料;奖惩类,包括奖励、惩处结果证明材料;论著成果类,包括论著期刊、成果奖励证明材料。此外,还有在工作中不断形成的有关聘用、奖惩、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业绩水平以及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等真实记录。如上涵盖了职业能力、职业生涯和职业信誉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档案,在体现医院的人才梯队、结构比例、技术力量等方面实力的同时,还能更好地为组织上选拔、使用人才、晋升职称、年度考核等提供依据、凭证和参考。

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信息化的途径

(一)建立专门的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应至少包含档案检索管理系统、查询系统、信息综合开发系统。其中信息综合开发系统要结合各医院工作实际需求设置,具有统计功能、分析功能、预测功能,同时做到:基础性信息突出准确性,严格信息的审查制度;动态性信息突出时效性,录入、变更及时;经验性信息突出指导性,尽量具有探索性和超前性,强化档案编研能力;政策性信息突出针对性,保证信息为决策和执行服务。

(二)建立个人电子档案系统。利用计算机、扫描仪、照相机等现代设备和现代技术,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信息,常用的档案资料、表格等制成pdf文件或jpg格式的图片文件,形成电子档案,使档案信息数据化、信息化,以便于查阅、借阅、归档、统计等日常工作。

(三)多途径、多渠道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对信息进行深度开发和加工。例如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能力、职业信誉等项目进行综合统计、量化分析,并将所得信息资源及时编写汇总,提供给领导及职能部门,作为相关人事工作的参考依据;还可以将档案信息数据库进行分类,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制成不同的表格,为利用者提供多层次、多方面、有实效的信息。

(四)发挥档案信息在医、教、研工作中的辅助作用。以科研为例,如在课题申报结束后,档案人员了解课题项目情况后,通过档案信息数据库,将本院相关的科技成果汇集起来,经过综合分析、整理,提供给课题组,使研究者及时获取相关资料,避免重复劳动。

(五)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采取有效措施和技术手段,建立档案数据备份、恢复机制,以及访问安全管理制度,防止出现非法访问以及对档案作非法添加、修改等,处理好档案信息的保密与开发利用间的关系,解决好使用权和管理权问题。

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信息化需注意的事项

(一)加强对电子文件原始性、真实性的认定和管理。对于纸质文件来说,人们可以借助形式的原始性来证实和确认内容的原始性,但电子文件的内容与形式是相对独立的,没有相对固定的形式,要对采集的电子文件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可通过电子信息加密技术、签署技术、身份验证和防改写等技术措施,提高电子文件的可靠性。

(二)防止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要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的体系,以保证电子信息的采集、制作、分类、存储等各方面工作有章可循,职责明确,以保证数据准确、真实、规范、统一。

(三)加强档案信息动态化管理,提升使用价值。不断完善充实有价值的档案材料和信息,添加反映人的个性特点、专业能力和信用记录等方面的资料,加快人事档案信息更新的速度,使之与人员流转的速度相协调。

(四)严肃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工作纪律。严格执行有关网络信息安全保密方面的各项规定,严格限定上网信息的内容和范围,严禁处理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信息的计算机与网络连接,确保信息安全。切实抓好网络信息安全保密教育,增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意识,提高安全防护的技术水平,防止失密、泄密现象的发生。中国论文联盟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四、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信息化的优势

(一)档案信息化属于一次投入,多次产出,可改变信息加工工作受经费限制的局面。手工编研信息成果出版需要较多的经费,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上的极大浪费;档案信息电子化、低成本,满足了人事档案需求的多样性,拓宽了服务范围。

(二)可以大大减轻人事档案工作者的劳动强度。由于人事档案是动态性的,需要人对发生变动的人事信息进行及时记载,实现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以后,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快速及时地进行人事档案的处理调整,保持人事档案的动态性与连续性。中国论文联盟

(三)档案信息具有备忘提醒功能,可及时提醒人事管理部门对职称晋升、工资调整、退休等人员办理手续,防止因工作繁忙造成疏忽或耽误。

(四)信息化的查询功能。传统档案管理方式,想在短时间内快速了解全面或个人的人事档案信息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而信息化的查询功能就可以有效解除这一烦恼,相关搜索功能提高了查阅速度,为领导拟定职工培训计划、实施绩效管理、合理组合人才等提供了翔实的依据。

上一篇: 儒家文化的传承 下一篇: 矿山工程管理与实务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