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德育的核心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22 09:33:09

现代德育的核心

现代德育的核心篇(1)

(一)适应社会发展形势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多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对于学生思想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德育教育的需求,通过多种方式创新德育教育方法与路径,适应现代社会思潮,是学校德育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与课题。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显然已经无法充分发挥作用,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

(二)契合当代德育教育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当代小学德育教育要求和传统时期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要不断创新德育教育理念与思路,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适应当今学校德育教育要求,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与科学认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潮流。

(三)契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在新形势下开展小学德育教育,不能忽视学生的切身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在面对德育教育内容的时候,会有自己的想法与认知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充分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人本理念,是创新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向,也是提升新形势下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保障,符合现代德育教育的规律与发展路径。

二、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德育教育的方式

(一)注重社会主义文化教育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下,小学德育教育愈发强调文化对学生的示范引领作用,基于这样的情况,在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的渗透与强化,通过构筑学生文化认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真正让文化成为指导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有力武器,让社会主义文化在新时期重新焕发生命力,推动德育教育不断发展,推动总体德育教育效能不断提升。利用社会主义文化引领学校德育教育,要不断创新挖掘、提炼总结,从繁杂的文化体系中提炼出适应德育教育的核心思想,让文化真正成为引领德育教育向前发展的核心,提升学生的文化感知与接收程度,实现当代德育教育目标。

(二)落实校本教材教育方式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过程中,要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摒弃传统的德育教材观念,创新教材认知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树立校本教材观念,提升教学的多元性和丰富性,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德育教学资料。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开展教学过程中也要加以重视,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教材认知观念,开展多元化教学,有效整合德育教学资源,实现科学教育目标。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知道,通过编制校本教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箴言纳入其中,可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契合学生实际,实现德育教育目标。

(三)注重学生的德育实践教育

现代德育的核心篇(2)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建设和发展的核心指导思想,自然是高校德育的指导思想。高校德育应当首先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始,推动高校德育发展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做了精辟的论述,他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我国是一个有着十三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经过反复征求意见,综合各方面认识,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1]。由此可以得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即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高校德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舞台。高校德育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舞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校德育首要任务。高校德育的对象是大学生,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核心力量之一,大学生的价值观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命运前途,所以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德育的首要选择。对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进行了重要论述,他指出:“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现在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都是20岁左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很多人还不到30岁;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很多人还不到60岁。也就是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你们和千千万万青年将全过程参与。“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1]

二、建立新的德育目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新的德育目标主要包括基本目标即培养现代化公民和根本目标即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1.德育的基本目标:培养现代化公民。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那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有现代化素质的公民,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的公民,必须具有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因此把学生培养成现代化的公民成为高校德育的基本目标。现代化公民的培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政治教育、法治教育、道德教育,高校要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政治教育、法律教育、道德教育,使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现代化公民。政治教育主要指基本的政治常识教育,主要包括“国家、政府、政党、阶级或阶层、公平、正义、自由、民主、人权、法治、公民”等基本现代政治常识的学习与认知;法律教育主要是掌握理解法律的本质、法律的作用、法律的主要内容;道德教育主要指作为人应该懂得和遵守基本的伦理文明和日常行为规范,基本的伦道德包括诚信、友善,日常行为规范主要指人类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社会规范等。

2.德育的根本目标: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追求的根本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价值要求之一,自然是高校德育的根本目标。马克思关于自由与发展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他指出:“自由确实是人的本质,因此,就连自由的反对者在反对自由的现实的同时也实现着自由。”[3]“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能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4]“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因此,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价值追求,是高校德育的根本目标。

三、构建科学有效的德育体系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指导思想,立足国情,立足高校德育发展现状,全面深化改革,构建科学有效的德育新体系是高校德育发展必然的路径选择。新的高校德育体系主要包括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师资队伍、学校家庭社会组成的网络等等。

1.构建有效的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是高校德育主要载体,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是高校德育具体实施的基本途径之一。高校德育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以新的德育目标为前提,积极进行革新。新的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指导思想,以培养现代化公民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政治、法治、道德”三个方面为主要内容进行体系建构。同时要大力推动课程体系的开放化,逐步摆脱只有德育课程里进行德育的狭隘做法,在高校所有的课程体系中合理地融入德育教育,进一步优化德育课程体系。

现代德育的核心篇(3)

一、师德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时代要求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其师德素养关乎亿万学子的健康成长。“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思想品质。”[2]从师德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知道师德集中展现着教师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从逻辑起点、逻辑主线和终极目标三方面进行分析,师德精神是教师内化于心的高尚品质与崇高精神,是教师把教师职业上升为伟大事业所具有的道德品质与敬业精神,是教师对于一定社会所期待的职业道德要求的道德追求与自我塑造。

(一)师德精神的科学内涵

1.师德精神的逻辑起点师德精神的逻辑起点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延续着尊师重教的传统,对教师有很高的道德要求,要求教师在教书的同时更注重育人。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教师,开启了中华民族教育的先河,提出“诲人不倦”“因材施教”“为人师表”等重要的教育思想。他的教育思想是古代师德精神的集中表现。唐代诗人韩愈的诗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指明了教师神圣的职责与使命,所谓“道”便是师道,也是对教师师德精神的高度凝练。教育家蔡元培提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指明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人格修养的教育。从古至今,中华文明对教师这一职业始终包含着最高的道德期待和要求,始终重视对教师的师德精神的培养,师德精神的内涵也在一代又一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传承中华文明的逻辑起点上不断丰富发展。2.师德精神的逻辑主线师德精神是沿着一条逻辑主线不断发展的。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师德”一词的界定,侧重教师“个人道德”“职业道德”还是“专业道德”尚有争议。但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转换是当代师德发展的一个重要线索。[3]师德精神是教师内化于心的高尚品质与崇高精神,是教师把教师职业上升为伟大事业所具有的道德品质与敬业精神。师德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同样遵循由职业精神向事业精神转换的逻辑脉络,逐步从模糊、笼统的职业道德走向明确、专业的专业精神。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六个方面,对高校教师职业责任、道德原则及职业行为提出了要求。[4]2018年教育部制定《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从十个方面对教师职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5]从两者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内涵不断丰富,涉及的内容也更加全面,教师职业道德正沿着专业化、明确化、人本化的方向逐步趋向于专业道德。因而,师德精神的内涵也更加明确,也趋向于转化为一种高标准、可视化的专业精神,更加符合时代对教师发展的要求。3.师德精神的终极目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的根本,师德是教师的灵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的好老师。2018年教育部等5部门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中指出“加强师德养成教育,用‘四有好老师’标准、‘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和‘四个服务’等要求,统领教师成长发展,细化落实到教师教育课程,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6]培育师德精神对实现教育振兴,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青年一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希望,教师的师德面貌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品质、道德风貌的养成,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培育师德精神的终极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师德精神的时代要求

新时代,师德精神具有符合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新时代的师德精神体现为对师德品质的锤炼与对教育事业的价值追求。崇高的理想信念。要忠诚人民教育事业,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以育才强国、传道铸魂为己任,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树立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伟大理想,继承和弘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远大志向,积极投身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宽厚的仁爱之心。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师之本在爱,爱之本在生,以仁爱之心激发学生学习动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施展教育魅力,严慈相济,诲人不倦,做学生良师益友;以理性平和的心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尚的道德情操。要以自身的学识风范和高尚师德启发和激励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模范的言行举止感染和影响学生。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行雅正,作风正派,树立优良学风教风,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引领社会风尚。无私的奉献精神。要履行社会责任,贡献聪明才智,献身于人民教育事业,树立不以“清贫”移教志的奉献精神,树立正确义利观,甘于奉献,甘为人梯,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倾注心血于教育事业,增强献身于人民教育事业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执着的敬业品质。要不忘教书育人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打造扎实的知识功底和锤炼过硬的教学本领,以勤勉的教学态度潜心问道。

(三)师德精神的价值逻辑

师德精神的培育对社会精神文明和道德文明的发展以及对国家教育事业的进步具有重要价值。首先,师德精神具有重要的政治价值。当前,社会变革带来的不仅是机遇,同样也带来了复杂多元的各种社会思潮,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抵触的社会思潮,冲击着教师的思想领域,给一些教师的政治信仰带来影响。培育师德精神有助于教师经受住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其次,师德精神具有重要的道德价值。师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培育师德精神对于推动社会道德建设和提升社会道德风尚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是学生的道德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塑造着学生的道德面貌。教师要时刻心存道德情怀,用行动教育学生,用高尚的师德精神去感染和教育学生。最后,师德精神具有重要的精神价值。师德精神体现着教师的爱国精神、奉献精神、敬业精神的统一,是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源泉,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发展,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教师的师德精神是民族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师德精神养成的价值指向

(一)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养成师德精神的客观要求

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产生多样的社会思想,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以一种符合社会发展的,有利于人民群众利益的价值观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文件中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8]高校师德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师德精神的养成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理应把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作为首要要求,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理念,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统一的价值认同是培育师德精神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表现,从国家、社会、个人三方面提出了统一的价值理念。当前我国师德建设正需要起主导作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教师获得认同感和使命感,在新形势下,感悟师道,捍卫师道,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统一的价值观认同,成为培育师德精神,推动师德建设的必然要求。“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的‘道’能够使教师重新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重建教师确认个体自尊和社会地位、养成和践履道德德性所需要的伦理共同体,那么,教师乐于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就不再是师德建设不可能实现的光明前景。”[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师德精神的内涵具有一致性,它的三层内容也是培育师德精神的行动指南。在师德精神养成工作中践行核心价值观,是教师坚持统一的价值认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通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形成统一的价值认同,来构建当代师德精神,既是高校师德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行动。

(三)坚定的价值目标是铸就师德精神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包括教师在内的全社会各行各业、所有团体和个人提供了必须遵循的价值要求,也提供了不断发展与进步的目标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准则,也应是教师师德精神培育的新向标。“爱国”是教书育人的根基,教师只有始终热爱自己的祖国,才能在教书育人中获得使命感和责任感。“敬业”是教书育人的价值标准,教师应该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中,把“敬业”作为自己重要的价值标准,才能在敬业中找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达到乐教。“诚信”是教书育人的标杆,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应始终注意自己的言行,诚信做人,以身作则,把诚信的标杆立在学生的心中。“友善”是教书育人的关键,友善对待学生,学生才能感受到老师的爱与关怀,才能在老师的关怀下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品质。教师只有积极投身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对照和要求自己,才能自觉抵制社会错误思潮和不良风气的影响,始终保持思想观念和道德素质的先进性,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坚定正确的价值目标,保持不变的敬业精神,铸就师德精神。

三、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培育师德精神的逻辑自觉

(一)强化师德精神内化的制度自觉

师德精神的培育只有通过强化制度保障机制,才能扎实推进。高校要高度重视师德建设,第一,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师德领导机制,制定注重师德精神培育的政策导向,营造培育教师高尚师德精神的良好氛围;第二,完善教师准入机制,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准入制度建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深刻认同的优秀人才才能进入教师队伍;第三,完善教师师德考核评价机制,要根据社会师德发展的整体水平制定科学的师德评价标准,把能否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重要标准,建立教师师德考核档案,对教师的政治品质和工作作风进行整体考核;第四,完善教师奖惩机制,把师德精神的内涵细化在日常教学科研工作中进行考核,对于师德表现突出的优秀教师,予以重点培养、表彰奖励,对于师德表现较差的教师,要查明原因,予以批评教育。从多个方面综合施策,强化师德精神内化的制度保障。

(二)提升师德精神升华的理念自觉

教师师德精神的培育是一个逐步升华的过程。师德精神的培育并非把教师职业走向理想化和神圣化,而是引导教师作为师德的主体逐步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过程。师德精神的培育要关注教师个体的精神生活,引导教师理解培育师德精神的价值和意义,引导教师认识到培育师德精神是完善自身的最好途径。一个人如果选择了教师这一伟大的职业,就需要有对教师事业的热爱和执着精神,教师职业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一种追求幸福生活的平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发挥其价值导向的作用,同样要注重践行,注重落细落实,师德精神培育要注重引导教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就是要激发教师热爱教育,逐步在生活中养成高尚的师德精神。教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德树人的基本遵循,从为人处事做起,从生活点滴做起,注重个人修养,在师德实践中领悟和养成师德精神。[11]

现代德育的核心篇(4)

2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的主要特点

2.1道德价值导向一元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转型,呈现文化多样和价值多元的格局。文化多样和价值多元必然引起社会文化冲突和价值冲突,这种文化和价值冲突又不可避免地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起部分大学生道德目标迷茫、道德标准模糊、价值取向错乱、道德行为失范,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效果。因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元导向,抵制西方资产阶级核心价值观和传统封建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在大学生道德激励中,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标准和动力,把握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正确方向。

2.2道德评价标准先进性

道德评价是道德激励的题中之义,也是道德激励的中心环节。在道德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确立先进的道德评价标准至关重要。《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对我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各方面都规定了具体的道德规范和道德标准,这些具体的道德标准可以看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这些具体的道德标准的高度凝炼,是最先进最根本的道德评价标准,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因此,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最高价值标准,才能营造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新常态。

2.3道德激励模式的现代性

大学生道德激励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机制和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服从和服务于高校校园治理的大局。高校校园治理现代化是一股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在高校校园治理现代化的潮流中,大学生道德激励也必须实现现代化。所谓大学生道德激励现代化,是指大学生道德激励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化过程,包括大学生道德激励理念、内容、形式、方法的现代化,概言之,是指大学生道德激励模式的现代化。大学生道德激励模式是由激励理念、激励内容、激励形式、激励方法等要素有机结合而构成。实现大学生道德激励模式现代化,首先,要实现道德激励理念的现代化,树立“以学生为本”的道德激励新理念;其次,要实现道德激励内容的现代化,实现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机结合的综合激励;再次,要实现道德激励形式现代化,形成自上而下激励、自下而上激励、平行激励相结合的立体激励形式;最后,要实现道德激励方法的现代化。通过目标激励、过程激励、结果激励、榜样激励等多种现代道德激励方法,提高道德激励的实效性。

2.4道德激励机制的长效性

传统的大学生道德激励模式具有不稳定性、短效性、不确定性等弊端,要营造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必须构建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有效机制。首先,要制定科学的大学生道德激励制度,以科学的法规和制度来规范大学生道德激励活动,使之具有规范性、科学性、稳定性;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大学生道德激励全过程,把目标激励、过程激励、结果激励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大学生道德激励的长效性;最后,要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道德激励,避免不确定性,逐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

3营造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的重要意义

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营造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1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弘扬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表达。只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确保社会主义大学的正确方向,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才能确保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并外化为道德行为。

3.2有助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大学教育,德育为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冲突的背景下,西方各种资产阶级腐朽思想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到我国大学中来,严重地毒害我国大学生的心灵。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营造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把道德激励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激发大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在大学生灵魂深处筑起抵制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影响的钢铁长城。

3.3有助于提高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我国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生力军和接班人的基地,高校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大学生应当成为社会的精英,具有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光靠理论说教是不够的,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采取科学的道德激励手段,鼓励大学生自觉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防止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错误行为发生。只有把正向激励与逆向激励、道德奖励与道德惩罚结合起来,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构成稳定的道德心理机制,并外化为道德实践,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营造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的基本原则

4.1正确导向原则

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正确导向至关重要。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作导向,大学生道德激励就会走到邪路上去,就难以取得成效。在价值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必须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并把它作为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根本标准,才能引导大学生分辨是非曲直,正确进行道德评价和道德选择,实施正确的道德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被实践证明是唯一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营造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道德激励的根本导向,才能保证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正确方向,为大学生道德评价和道德选择提供正确标准,才能为大学生的道德行为提供正能量,激励大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4.2以生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以人为本”运用于大学生道德激励中去,就形成了“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所谓“以生为本”,就是大学生为本,大学生既是道德激励的客体,又是道德激励的主体。道德激励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性。因此,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把大学生作为道德激励的出发点、归宿点和立足点。坚持以生为本,必须克服以教师为本的传统理念,明确教师只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者,是大学生道德成长的外因,而大学生道德成长的根本动力在于大学生自身。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必须坚持以生为本,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道德激励作为激发大学生自觉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手段,把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目的。必须把外在道德激励与大学生自我道德激励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道德激励使大学生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4.3公平正义原则

大学生道德激励必须坚持公平正义原则。公平正义是道德伦理的核心范畴。何为公平正义?不同阶级有不同的解释,但从一般意义讲,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同的制度、规则和行为才是公平正义的。公平正义首先是制度的公平正义,就大学生道德激励而言,大学生道德激励的制度必须公平正义的。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必须从激励制度上确保人人平等,在激励制度的执行上,做到对事不对人,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在实践中,必须克服轮流坐庄、平均分配名额的做法,坚持既定标准,做到宁缺勿滥,真正发挥扬善惩恶的作用。“公正”是公平正义的简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在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公正原则,使大学生道德激励本身符合伦理性。

现代德育的核心篇(5)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现状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也存在诸多不足。

1、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与理想信念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一味追求经济收入高、生活环境好,忽视集体利益、国家利益,所以,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不断抬头。同时,部分学生严重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政治信仰模糊,过分强调金钱、利益、地位、名誉等的重要性,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2、淡薄的社会公德与诚信意识

一部分大学生表现出来的行为有违社会公共行为标准及行为规范,社会公德意识严重不足。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已经开始丧失或完全丧失了为人处事的根本准则,知行不统一,在实践中却表现出诸如考试舞弊、作业抄袭、学术不端等诚信缺失的行为。

3、严重扭曲的爱情观

大学生选择健康而文明的恋爱方式无可厚非,但是有一部分学生的爱情观却发生了扭曲,在对待恋爱伴侣时往往比较随意和开放,甚至出现婚前、等违背普遍的伦理道德观念。

4、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相对功利性

部分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一味地采用“灌输式”教学,导致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追名逐利,突出强调教育的功利性。

二、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我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且不断把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即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内的具体内容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即对复杂的社会形势做出基本的社会主义价值规范。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和根本。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具体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贯穿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始终。

四、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策略

1、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课程的教育作用

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完善和丰富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当前,部分高校大学生出现思想道德问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导致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质理解不到位。同时,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严格按照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贯彻落实思想道德教育。所以,各大高校应该设定好、落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课程的思想道德教育,将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每个课程之中。

一是转变课程教学理念。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应充分运用新课程改革的成果和现代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其发展规律,把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好。

二是丰富与完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加强教材编写的规范化和人性化,把原本抽象的、陈旧的、单一的教条式内容转变为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和发展特点的新内容,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融入教材与课堂教学,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认识和理解。另外,还应把道德教育、法纪教育、网络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纳入思想道德教育中来,重视学生所关心的热点、难点,实现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含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与自我管理的能力,推动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是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他课程教学方法。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统筹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它课程中贯穿思想道德教育,不断发掘学生为主体与教师为主导相结合的作用,采用启发式教学,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达到教学相长的宏远目标。

2、加强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

大学生思想道德包括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情感、思想道德意志、思想道德行为四个方面。通过不断提高学生这四个方面的水平,不断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增强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首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思想道德认识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只有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他课程的学习,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才能不断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认识。

其次,在生活中丰富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每个学生都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生活经历,而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或经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和自身的生活联系起来则能不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塑造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促使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感情地体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最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思想道德意志和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行为。思想道德意志是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力量,而思想道德行为则是判断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唯一标准。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向前发展,并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促使学生正确思想道德意志和行为形成。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素质建设

第一,加强学校政工队伍建设。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其目的在于促进和影响人的发展,旨在培养具有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政工队伍作为主要的教育管理者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夯实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学校应首先夯实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知识,以优良的作风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影响学生,以精湛的业务素养促进学生,不断塑造一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专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和双师型教师,推动整个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第三,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教师应做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终生学习,努力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楷模,从自我做起,给学生树立好学习的榜样和示范,推动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化建设。

4、完善高校校园文化的感染作用

首先,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种。极力做好学校环境设置,布好景,努力做到“环境扬德”;同时,利用名人名言、校园广播、网络等来装点学校,使学校的软环境与硬件设施协调发展,共同作用于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其次,促进良好学术氛围的形成。努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争鸣活动,搞活学术气氛,把马克思主义、共同理想、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及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学术的形式深化认识,强化理解,形成“理论入脑、入实践”良好局面。

最后,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娱活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校园文化发展与建设的各个方面,开展各种形式的有益的文娱活动,培养健康、活泼、开朗的新一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曾朝.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D].湖南师范大学.2011(5):25-33.

[2] 郑岩.论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现状与主要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2013(3):184-185.

现代德育的核心篇(6)

摘要: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加剧与我国社会转型期面临的严峻生态环境形势,法治、科技、行政等方式之外,辅之以相应的道德手段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种有效选择。于是,生态道德这一新型的道德标准不断地走近人们的视野,并与教育相结合,产生了生态德育。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意义重大。高校生态德育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文明”、“和谐”、“生态”等价值目标,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背景下,研究高校生态德育,找出高校在生态道育过程存在着的问题,对症下药,探索出有效路径,促使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得以有效开展。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生态道德:生态德育:生态公正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2596(2015) 08- 0248- 03

恩格斯曾告诫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同志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与回答问题时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同志还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生态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从它产生以来就一直备受人类社会关注,把生态和德育结合起来,在高校进行生态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一、高校生态德育的解读

关于生态问题的研究,从德国的生物学家海克尔1869年最早提出生态学,迄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生态问题的日益凸出,有关生态的理论研究也不断丰富,研究者进一步把生态环境与教育联系起来,1976年美国学者劳伦斯·克雷明提出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此后,对二者的研究日益发展。我国首次提出生态教育”这一概念的是在1998年,是由刘惊铎、王磊在《教育评论》中提出的。此外,随着生态问题的不断出现,还呈现出对生态学的研究日益跨学科性,生态学不断与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交叉在一起,生态道德、生态德育、生态政治、生态行政等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生态道德是从生态的角度来思考道德,是针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结合当下社会转型时期我们国家面临的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提出的新型的道德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顺利实现,需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相应地,生态问题的解决除了靠法治方式来解决外,还要发挥道德的辅助作用,当然还要依靠相应的科技、行政等手段,这样生态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生态德育不同于生态道德,生态道德强调的是一种规则、标准,而生态德育则是以生态道德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活动,生态德育是把生态道德与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以生态道德为教育内容的活动。如果说以往的德育是人际德育”,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那么我们这里所强调的生态德育就是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生态德育突破了人际德育的局限,把德育所涉及的范围从人与人的关系拓展到整个生态系统中。对于生态德育的概念,目前来说,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本文参考刘惊铎和王磊两人提出的生态德育概念,“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在生态活动中遵循生态道德行为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高校是教育的基地,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我们坚持科技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就是要大力发展教育.为国家现代化培育出高素质、高技术含量的新型人才,为此,把生态道德融入到教育中,把高校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基地,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德育,是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发展生态文明和生态德育顺利展开的必然选择。

二、高校生态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党的十八大报告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看成是兴国之魂,看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决定力量。并非常明确地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次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即是从国家层面的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即是从社会层面的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个人层面的倡导。这24个字是新时期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简要核心的概括,使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更加具体深刻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践行提供了基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培育与构建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能够引领社会思潮、凝聚全社会力量,有力地应对了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有效应对西方的文化渗透。

高校生态德育,是结合时代背景,拓展了德育的范围,丰富了德育的内容,是对以往德育的新发展,代表了新时期德育的发展方向。高校大学生是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较高素质、较高层次的人才,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我国社会培养与输出优秀、合格人才的重要举措,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有效途径、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然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文明”:和谐”、“生态”等价值目标,因此,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高校生态德育凸显了文明的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提出了的文明的倡导,把文明作为一种社会主义追求的价值目标。“文明”一词一方面是指人类创造的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在内的一切财富的总和,尤其指精神文明。另一方面也指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到较高级阶段所显示出来的状态。从文明的含义看,精神文明是指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过程中取得的一切精神方面的成果总和,它主要由两方面组成: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为此,精神文明建设既要求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又需要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生态德育是生态和德育两者的结合,内在地包含了精神文明的内容,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从文明的涉及范围看,文明不仅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还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道德教育正是对以往只涉及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德育的升华,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引入到道德教育中,体现了文明的真正内涵和时代精神。因此,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态德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文明追求的要求。

(二)高校生态德育彰显了和谐的理念

从古至今,和谐社会一直是我国无数人心中所追求的理想状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我国的战略目标,这就为把这种理想状态变为现实提供了可能性。新时期党的十八大再一次强调了和谐”,并从国家层面把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重要内容提出来。党提出的和谐,不仅要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谐,还要求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缺乏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不是真正意义的和谐。党和国家还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一切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六大基本特征之一。在高校进行生态道德教育,遵循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这一基本准则,体现了对待自然应有的正确态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高校生态德育迎合了公正的诉求

公正是一种道德要求和品质,生态本身不具有公正,生态公正是从生态的角度来看待公正问题的一种综合性的观念和学说,它是在处理生态问题时,采取有关的公正理论对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进行调解。它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代内公正和代际公正。代内公正主要是指处于同时代的当代人之间的公正,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对各种资源的使用上权利与机会等利益的均等。代际公正主要指当代人与下一代人之间的公正,强调的是当代人不能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牺牲下一代人的利益,当代人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遵循适度原则,处理好当代人与后代人、眼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利益关系。党的十八大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遵循公正的要求,在高校进行生态德育,迎合了公正的诉求,体现了对待生态问题的正确态度,要从公正的视角看待生态问题,既要处理好当代人与当代人之间的利益,又要同时照顾到后代人的利益,调解好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利益,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三、高校开展生态德育的对策

高校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任然存在着问题,如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中存在着生态道德意识薄弱、重理论,轻实践的理论与实践脱轨、忽视师生的共同作用等。研究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更好的对症下药,指明高校生态德育的出路,促使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得以有效开展。

(一)高校开展生态德育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淡薄

生态道德、生态德育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生态道德意识薄弱,也会影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成功。思想决定行动,理论指导实践,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生态道德理论的丰富,为了使生态道德教育在高校取得预期目的,有必要提升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增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丰富其生态道德情感,最终,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引导大学生积极加入到生态道德的实践活动中。

2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轨

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学校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的重考试、重理论知识,忽视实践的问题。面对升学的压力,一方面,学校在教育中比较重视学生的应试能力,把学生培养成真正为了考试而考试的人,使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而往往忽视学生的德育发展:另一方面,学生自身为了应付考试,只注意死记硬背,而不断懂的灵活应用,即使学了生态道德理论也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不重视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外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使知与行出现分离,理论与实践脱轨,最终使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不能实现。

3生态道德教育中忽视师生的共同作用

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一方面,学校师资队伍存在着参差不齐,一些教育者自身可能生态道德知识欠缺,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时,理论知识匮乏,专业素养不足,会影响教师在生态道德教育中引导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在生态道德教育中可能存在着教师只重视理论灌输,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种僵化的教育方式会使学生主体性丧失,学习变得被动,缺乏主动性,影响生态德育的效果。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必须既重视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又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高校开展生态德育的有效途径

1提高高校大学生的生态德育意识与树立正确生态道德观

为了使生态道德教育能够顺利进行,首先必须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摈弃传统的以征服自然,向自然宣战的人类中心主义”理念,代之以人与自然友好和谐相处的新的理念,如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消费理念,进行绿色消费。内化生态道德理念,丰富生态道德情感,强化生态道德意志,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提高自身的生态道德能力与素质,最后勇于将生态道德外化为自己的外在表现,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中。

2遵循教育规律,生态德育目标设定层次化

人们认识新事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由于处于不同的年龄段,理解能力的强弱,人们的道德水平呈现出层次性,这样,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要遵循教育规律,生态道德教育目标的设定一定要遵守教育规律,把生态德育目标层次化,有重点,分层次,降低生态道德教育的复杂度。此外,也应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方式、实现都要相应地体现出层次性。

3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合力作用

现代德育的核心篇(7)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体育教师 师德建设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行动指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1]。党的十提出了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2]。

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高校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研究学问、追求真理、创造思想、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它肩负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使命,这一伟大使命的完成取决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他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导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和践行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向和成败[3]。因此,高校都十分重视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高校师德建设的指路明灯,也是其建设的核心内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才能更好地完成其工作目标,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1]。

二、加强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必要性

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是体育教育过程中调节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体育教师职业信念、职业责任、职业义务的反映和概括,是体育教师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准则。它通常以合约化、条例化等形式出现,对从事体育教育的人,具有约束性和强制性。体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仅仅是进行体育技能的训练教学,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同样体育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也对学生的心灵教育以及思想品格教育具有重要影响。

(一)师德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

我国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师也者,代父母而任教育者也”,“教员者,学生之模范也”,“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己且为人轻侮,更何足以感人[4]。”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因此,高校教师的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学术态度和行为风范等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到年轻一代的素质。

(二)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不应被忽视

体育教师作为教师系统的子群体,是我国教育领域的基础力量和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不仅是体育文化传承的载体,其本身具备的人格魅力、道德情操、个性心理、业务技能、科研创新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也会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同志在早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中精辟地论述道:“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其载知识也如车,其寓道德也如舍。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这段话不仅阐述了体育与德育和智育的关系,也说明了体育在学校教育及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尤其在高校教育中,体育课承担着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任,对培养学生树立健康意识、掌握健身方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主要路径

体育教师的师德建设工作不仅要依靠法律、制度、舆论压力等外部客观环境来他律,而且要依靠教师主体自身的道德“内化”和“良心”来自律。做到以法立教,以身立教,引导体育教师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以敬业的精神和优良的品德感染学生。

(一)外部路径

1.依法从教,建立健全体育教师师德考核监督机制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认为:“只有从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入手,把教师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真正纳入系统、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才能确保教师职业素质和道德水平的不断提升[5]。”

建立健全高校体育教师师德考核监督机制,首先,要在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高等教育法》和《体育法》等相关法律的前提下,遵循《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意见》中各项关于师德建设的要求,深入调查研究后,根据体育部体育教师不同情况,实事求是地制定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考核条例,构建起科学有效的师德考核机制,为师德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使师德建设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迈进。加强对体育教师的考评,同时要把师德建设情况作为主要内容纳入体育部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把评价结果作为部门和个人考核的主要内容,与分配政策、职务聘任、评优奖励和个人收益相挂钩。

其次,为了全力落实师德考核中各项规范要求,学校和体育部应联合组织建立专职负责教师师德考核工作的领导和督导小组。同时,还要注重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机制,并且应把同行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列入到监督体系中。设立师德举报投诉电话、师德邮箱,主动让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师德监督。对于师德表现表,要奖惩分明。对不符合《规范》中“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六项规范要求的体育教师要及时予以指导和教育,敦促整改,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同时,要落实对体育教师的激励制度,对表现突出、师德高尚的体育教师应予以重点培养和表彰奖励,树立正面榜样形象。

2.切实落实师德培养工作

学校和体育部要把体育教师师德培养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制订明确的培养方案。对于青年教师,应充分运用师德教育的载体,紧紧抓住入校教育、岗前培训等环节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思想观念的教育,特别要将校园文化和办学理念充分融入到培训中来,提高青年教师对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认识,树立良好的职业理想;对于中老年教师,应积极创新师德教育途径,鼓励他们参加主题教育活动,调动其积极性。同时,体育部要将主题教育活动与系列教育活动相结合,组织学习讨论、专题报告、座谈会等多元化的教育形式,激发教师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点燃教师参与师德建设的热情;不断丰富和更新师德教育的内容,增强培训内容的时代性,推动广大体育教师认真学习先进的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切实提高体育教师对教育理念的认识和教育方法运用的能力。使师德的培养工作可操作化和具体化,而非走形式化和表面化。

(二)内部路径

1.敬业――坚持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学海无涯,求知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作为一名高校体育教师,特别是在知识与信息更新速度加快的新时代,要能跟上时代的发展,要担负起促进知识更新的责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转变过去单纯的生物体育观和竞技体育观,树立把生理、心理、社会、道德融为一体的多维的综合体育观[6]。

正如德国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所说:“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良的教师。”因此,作为体育教师,首先应进行一场观念的变革,只有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武装自己,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改革的需要。其次,要不断吸纳所教专项前沿的新知识与新成果,在不断深化的基础上,更新、拓展自身的知识体系,避免知识结构僵化陈旧,改变“吃老本”的观念;再次,要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虚心学习他们教书育人的经验,学习他们严谨治学的态度,学习他们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精神。在虚心学习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反思,把所教专项的新进展与先进的教育研究成果及时运用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只有这样才能高质量地完成高校体育教育的任务,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敬。

2.爱岗――关爱学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爱岗应体现在爱护学生和关爱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提到教师要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正对待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师生关系是平等和民主的。对待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给予足够的关爱,把学生当作教师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清代学者唐甑极力主张教师要多与学生亲近:“教者贵亲,亲者易知;承教者亦贵亲,亲则易化。煦妪覆育,如鸡之伏卵,而后教可施焉[7]。”只有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教师的真心爱护,学生才会愿意主动亲近教师,并且理解和接受教师的教育内容。

因此,大学体育教师应利用课内和课外的时间投入更多的精力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努力改变师生交流不畅的状况,搭起师生之间的感情桥梁。

四、结束语

加强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推动高校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的全面和谐发展,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体育教师,才能提高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蔡亮.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高校师德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2).

[2] 张禧,邓良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精神育人[J].高等农业教育.2014.9:32-34.

[3] 李健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略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2).

[4] 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二卷)[M].北京:北京书局.1984.

现代德育的核心篇(8)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079(2020)12-0-03

传统家训是在传统的农耕经济、集权政治以及儒家伦理社会中形成发展,并保留至今的道德智慧和价值原则。家训文化至今已有三千年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断进行新的探索,提出了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以“三个倡导”为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断和战略任务。曾指出:“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地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传统的中国文化是一个以伦理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为更好地推进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需要深入探究传统家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一、挖掘传统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之处

(1)内容上相融。传统家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传统家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形成发展,是建立在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和地域环境基础上的,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带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特征。传统家训倡导“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相契合,特别是与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高度一致,两者的核心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从内容的角度而言,经过传承发展,家训文化已经拥有比较完备的伦理规范和实践要求,与时代相衔接,挖掘超越时空的深刻价值,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固有根本”和“活水源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吸取祖先的智慧和经验,积极传承并有效融合了优秀传统家训思想中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用崭新的时代精神引领传统家训的道德精髓,使其不再仅是面向个人面向家庭家族成员,而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面向国家层面阐发的价值理念,实现了传统家训的当代传承和创新性转化,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念。

(2)性质上相同。传统家训训诫子弟、家庭成员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在传递社会意识形态。传统家训强调家庭伦理与政治伦理、社会伦理的三者融合,深刻说明了传统家训意识形态性。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家训内容通过家族家庭的教化,实现代际传承,家训文化不断发展和丰富。家庭训诫(教育)作为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列的三大教育体系之一,形式上虽在家庭内部进行,但其内容性质上是社会的。所以无论从何种角度认识理解家训,家训的核心教育思想取材于社会意识形态需要并受一定社会意识形态发展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传统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有着鲜明的社会意识形态属性,都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在价值上共同指向教化人心,导人向善的立德树人的目标,有助于引导民众全面提升道德素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凝聚社会力量,都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3)形式上相通。家训,作为家庭教化训诫的一种规范活动,其教化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为:训诫教育,说理教化为主的对话形式;以家书著作、诗词格言为主的书面形式;以楹联刻碑、意义物品为主的实物形式;以祠堂聚会、实践锻炼为主的活动形式,还有少数民族地区,以特有的族规民谣、歌曲舞蹈等方式对家庭家族成员进行教化。这些教化形式有的用于日常训诫活动,有的在特殊的庆典、节假、仪式上进行,或者以身示范,或者榜样教育,或者奖励激励,或者斥责处罚。家庭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传统家训教育的形式、手段和方法,于今天家庭教育的模式是相通的。習总书记曾强调,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要注重日常养成,方式方法要增强实践体验,基于此,传统家训在教化形式上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把握传统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古今之别

(1)传统家训带有专制性,而忽视平等性。例如传统家训中的政治伦理思想,虽然也强调“胸怀天下”“秉公办事”“公忠体国”“报国尽忠”“尚廉奉公”“仁民爱物”等,但不能代表真正全社会的整体利益,其政德、官德中有许多糟粕的东西。将国家与君主的关系视作等同,“忠君”即是爱国,对君王忠诚要求超越法纪,以血缘亲情促进政治伦理,把私德看作公德,家与国一体,公私不分。总体而言,传统家训在家庭伦理、社会伦理以及政治伦理上,其要求和内容带有封建等级性,权利与义务的不平等性。传统家训非常重视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地位和价值,强调每个人都必须根据规范要求,来尽自己的义务,但在处理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妻关系、兄弟长幼关系的道德要求上,权利集中在父、君、夫、兄,而义务则集中于子、臣、妻、弟。人与人之间明显被当作不平等的社会公民对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现代家庭教育中,每一个个体是平等、自由的,个体的道德选择以及所遵循的道德原则是崇尚与敬重。

(2)传统家训强调权威性,而忽视个体意识。传统家训诞生于农耕社会,继承了以家族为主的宗法精神,宣扬无条件的服从父权、君权,唯封建伦常是从。这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人们的革新革命意识,禁锢了个人的进取精神,也使得中华民族性格中出现了逆来顺受、因循守旧、明哲保身等消极思想。在宗法制度的影响下,传统家训用封建纲常对家族成员进行灌输,将违背个性发展的道德要求强加于个体之上,忽视了个体的道德权利和自主性,忽视了道德的主体自觉,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重他律,而轻“自律”,重权威而轻民主,重传统而轻变革,重约束而轻自主。这些与我们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是相违背的。在古代“爱国”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传统家训强调的“忠君”是封建统治者对社会成员的要求,是法律严密控制下的“忠君”,而不完全是社会成员的自觉意识和意愿。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倡导的是社会成员发自内心对国家的深厚情感,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宿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层面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价值追求,强调的是所有社会成员个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文化自信和行为自觉。

(3)传统家训注重情感教育,而忽视教育的理性。宗法制自西周起开始创立,形成了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护政治关系的上下尊卑贵贱秩序的社会制度。在这样的政治制度下,传统家训注重的是血缘亲情在维系道德当中的作用,重亲情、重习俗、重经验,而轻视理智、轻自由、轻创新,忽视对孩子追求远大志向的培养,把道德变成了迎合家族和封建等级制的方式。以传统孝道为例,传统家训中强调的孝德观念是基于血缘基础上的家族权威的孝道教化,灌输男尊女卑从一而终的禁锢主义思想,具有“愚民”性,塑造了一批批“愚孝”“愚忠”的庸碌之辈和“贞女”“烈妇”等牺牲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之下,现代家庭道德建设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在教育中强调理性的孝,强调建立在平等、法治、公正基础上的理性的孝。

三、推动家训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互作用

(一)继承传统家训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曾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由此可见,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连续体,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能建立在虚无的基础上。同时,从文化的民族性与结构演变来看,任何一种新出现的文化要为其民族的大众所接受,必然要有与该民族现有文化或者传统文化相应的文化基因,二者才能相融相通。涵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强调的是以优秀传统家训所蕴含的德性精华“滋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价值观的自觉养成。

1.提取中国优秀传统家训的思想精髓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之下,以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精神为准绳,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吸取传统家训的精髓为现代社会服务。继承传统家训涵养社会主义价值观,首先要从传统家训中提炼出符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大众需求的核心要义和基本精神。在中国传统家训的发展演化中,其优秀的思想精髓主要体现在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等方面。经过上千年的传承和弘扬,这些传统家训美德已经深入到了全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当中,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这些优秀传统家训文化中蕴含的智慧,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厚实的思想基础和道德资源,也为今天的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2.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家训的挖掘和阐发

中国传统家训文化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这是任何道德文化都市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传统家训文化经过漫长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逐渐发展而形成,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传统社会的印记,在内容和形式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与今天的现实生活不相适应的地方。用传统家训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通过科学的分析和鉴别,把其中带有阶级性的、愚昧性的、时代局限性的成分剔除出去,把其中具有当代价值的道德精神发掘出来,进一步丰富其思想道德资源,激活优秀传统家训文化的因子,努力推动传统家训文化中最核心的最优秀思想进行进一步阐发,利用现代化的教育宣传手段,增强传统家训话语感召力和影响力,使之符合新情况、新问题,从而推进传统家训文化与时俱进,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提供丰盈而充足的养分。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传统家训创造性地转化

家训往往承载着一个家庭的核心价值观,以传统家训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延续了家庭的教化训导功能,又推进了家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在社会主义核心观的引领下,新的时代要求激活了传统家训文化在当代的活力和价值,同时,在不断健全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治的背景下,传统家训的消极因素得到抑制,积极因素在与现代社会的契合中需要逐渐实现升级和转化。

1.升华传统家训文化的高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化条件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种文化思潮不断涌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同时,现代社会人际交往打破血缘、地缘关系,逐渐从熟人空间想陌生人空间转化。传统家训在现代社会发挥作用,必须突破传统家训的封建小农经济的历史局限性,立足现实语境和当下的视域,进行现代化升级,在内容上,形式上、表达上升华传统家训的高度。在内容上,以传承弘扬家国情怀为着力点,传统家训的处事伦理观的现代构建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要求相一致;在形式上,借鉴传统家训的伦理教育方法,坚持符合现代家庭教育的理念和原则,把传统家书、楹联、歌谣等教育载体和形式赋予时代特色,注重现代家庭教育,注重优良家风的形成。在表达上,主要注重反映现代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话语对优秀传统家训核心要义进行阐释。传统家训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但其话语表达受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文化条件,有些文字难懂难记,在传播性和实用性上受到限制,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对照引领,探讨切合时代气息的中华“新家训”飞入寻常百姓家。

现代德育的核心篇(9)

2014年6月26日下午,全国职业教育系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在天津市海河职教园区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鲁昕副部长,天津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朱丽萍,教育部职成司司长葛道凯,社科司副司长徐艳国等领导到会。来自全国各省(区、市)教育厅分管职业教育负责人、分管职业院校德育有关处室负责人、部分职业院校的师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新疆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学利、新疆工程学院黎杰等4名师生,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出席了座谈会。

天津市委常委、天津市教育工委书记朱丽萍致欢迎辞。教育部职成司巡视员王继平主持了座谈会。他介绍了2009年以来,每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期间,召开关于德育工作方面会议的背景,他指出:技能大赛期间加开德育工作会议是技能大赛的魂,如前年召开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工作座谈会、去年召开“中国梦・我的梦”的座谈会、今年召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就是向全国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任务信息。

现代德育的核心篇(10)

最近一段时间是立德树人政策窗口期,教育部密集出台了有关政策文件。日前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共3个部分13条大约3600字。判断一个政策文本好不好,主要是看它新不新、深不深、科学不科学、管用不管用。

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认识《意见》的新颖性。《意见》新不新,关键看它如何体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提出来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重点任务。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党的十重申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并进一步指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并提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意见》在这个背景下出台,如何体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意见》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意见》第一部分从德育内容角度提出了“五个加强”,应该说,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非常密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告诉青少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基础,从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公民素养关乎一个国家的气质和一个社会的风尚,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就是要引导广大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培养公民美德,发扬社会公德,增强国家认同。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文明”的新内涵,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心理发展是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过程。网络世界价值多元,是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的新阵地,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在多元中把握主导价值观。

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中理解《意见》的深刻性。从《意见》内容来看,改革思想贯彻始终,改革举措重点突出。说改革思想贯穿始终,主要体现在提出了“三性”并将“三性”分别对应文件的三个部分。《意见》立意是“进一步增强中小学德育的时代性、规律性、实效性”。除了实效性是一贯提法外,时代性和规律性都是新概括、新思想。提出时代性,背后的假设是这个时生了变化,德育必须跟上时代步伐。提出规律性,意味着德育必须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自身工作规律,避免“不讲理”、“有理不好好讲”等问题。说改革举措重点突出,主要体现在第二部分的“四个改进”上,即改进课程育人、改进实践育人、改进文化育人和改进管理育人。从课程、实践和文化“三育人”到现在的“四育人”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而且在“四个改进”中,各自又有核心的改革。在改进课程育人中,核心的改革是“推动学科统筹,特别是加强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课程教学的管理和评价,提升综合育人效果”。在改进实践育人中,核心的改革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贴近学生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在改进文化育人中,核心的改革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之中”。在改进管理育人中,核心的改革是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除了“四大改进”外,《意见》还提出要改善时事教育、改进家访制度、改进方式方法等。这些内容一起使得“改”字成为《意见》的一个亮点。

在遵循立德树人规律中把握《意见》的科学性。《意见》科学不科学,关键看它是否符合德育规律。立德树人,落脚点是“人”,因此立德树人规律首先就是时时处处想到学生,把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意见》中“学生”一词共出现了38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核心用词,充分说明了文本“目中有人”。其次,“立德”要有活动设计。好的德育不是干巴巴地说教,而是尽可能在活动中育人;好的德育政策文本也不是干巴巴的教条,而是充满了各种活动设计。《意见》在这方面做得不错,大致设计了十余种活动。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和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三爱”活动;举办中小学时事课堂展示活动;深入推进节粮节水节电活动,持续开展“光盘行动”;开展基本国情调查体验活动;开展校园网络文化活动,组织微视频创作展示;开展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展示活动;组织学生广泛参加“学雷锋”等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参观体验、专题调查、研学旅行、红色旅游等活动;开展经常性的读书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科技活动,支持学生社团活动;定期开展德育教研活动等。有了这些活动设计,各地各校就有了实践抓手和载体,就有可能打造自己的品牌活动,形成德育特色。

在总结政策执行经验中判断《意见》的实用性。《意见》管用不管用,关键看其内容有没有“硬招”和支持条件。《意见》第三个部分明确提出了改进方式方法、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同配合和完善督导评价等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全面可行。观察政策文本管用不管用,还要看两个维度,一是看通篇有多少“硬招”,二是看有没有配套支持政策。就前者来说,“见制度见标准”的政策和“见钱见物”的工程,被视为“硬招”。《意见》主要是通过制度建设和机制健全来提升自己硬约束力的,共涉及八个方面:探索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队伍建设,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组织学生在每个学段至少参加1次学工学农生产体验劳动;逐步完善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体制机制,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和成效纳入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探索推行德育导师制;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教育部将定期表彰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课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和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探索品德优秀学生表彰激励机制等。由于制度或机制是管长远的,这八项制度和机制就从内容上保障《意见》有望成为一个管用的政策文件。就后者来说,《意见》是一个综合性文件,涉及的有关内容,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育人、师德建设等,都有专项文件。有刚刚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也有《意见》提及之前出台的《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和《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等,这些文件支撑着《意见》,共同构成了立德树人政策体系。学习把握《意见》,应同步学习把握其他六个文件。

上一篇: 企业数字化总体规划 下一篇: 行业监管体制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