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投资分析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19 16:14:57

企业投资分析

企业投资分析篇(1)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中小企业风险投资

收录日期:2013年12月22日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融资困境无疑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因此,发展风险投资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将国际上使用较多的风险投资同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相结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创新和挑战。

一、SWOT分析方法与风险投资

SWOT分析是为决策情境提供系统方法和支持而分析内外部环境的一种常用工具。SWOT分析方法是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的条件进行综合和概括,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的企业战略分析方法。

风险投资是指向主要属于科技型的高成长性风险企业提供股权资本,并为其提供经营管理和咨询服务,以期在风险企业发展成熟后,通过一定的退出方式获得中长期资本增值收益的投资行为。风险投资对象主要是那些处于启动期或发展初期却快速成长的中小型企业,并主要着眼于那些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科产业。

二、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中小企业风险投资

(一)优势分析

1、风险投资具有高收益。风险投资是一种高风险投资,高风险就意味着高收益。风险投资的对象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高成长企业,风险投资家会慎重选择投资项目,提高成功率、降低风险。中小企业一旦受到风险投资家的青睐,借助于风险投资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企业会有足够的信心获得较高的收益。风险资金进入中小企业后,会大大提高中小企业的效益,吸引社会资金对中小企业的再投入,从而可以推动中小企业全面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2、风险投资是一种权益资本。风险投资与其他传统的融资方式不同,不像银行贷款那样贷款手续复杂,按期支付利息和偿付本金;不像租赁融资那样,要以固定的租金支付成为企业的负担;也不像债权融资那样,企业必须如期如数归还。风险投资是一种权益投资,期限较长,对于企业而言没有还本付息的压力,不加重中小企业的债务负担,并且其不要求控股,也不需要任何的担保或者抵押,适合资金比较紧张的中小企业融资。

3、风险投资属于长期投资。风险投资是一种长期的、流动性低的权益资本,不需要担保和抵押,它的目的不是获得企业所有权,而是为了高增值和高收益,它可以满足中小企业对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组织营销等各环节以及不同发展阶段对资金的需求,有利于企业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同时通过引导企业进行品牌建设,改善形象,以利于中小企业保护其自主知识产权,提高社会地位和信用度。

4、风险投资严格规范并完善中小企业的运行管理机制。风险资本与被投资企业的管理层即“委托”关系,在风险资本的运行过程中,也即风险资本对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的监管过程。风险投资会出于其自身利益的考虑,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对其所投资的企业项目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和研究,提高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减少投资的盲目性。同时,会对企业进行财务监督,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同时,要求企业遵守各种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有利于规范中小企业经营行为。投资者与企业是风险利益共同体,因而风投者会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促进中小企业改变其传统的家族式管理,同时为企业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建立一套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

(二)劣势分析

1、风险投资的筹资渠道窄。在国外,养老金、银行资本以及各种民间资本是构成风险资本的主要来源,约占风险资本总量的1/3左右。然而,中国风险投资以政府为主,风险资本主要来源是政府拨款与政策性银行贷款,约占风险投资的80%。在我国养老金本身规模小,民间资本受政策限制,商业银行追逐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等原因导致风险资本增长缓慢、风险投资率较低,从而制约着我国小企业风险投资的发展。

2、中小企业自身缺陷。中小企业存在着资产数量少、经营规模小、体制不健全、核心技术能力匮乏、技术储备力量不足等很多问题,所以技术、财务和市场风险很大,如果再没有相关的特殊政策的保护与支持,一般来讲,风险投资者是不愿意进入这样的中小企业的,即使风险资本进入到中小企业,资金的到位率与资金的支配自由度也会很差。

3、风险投资环境较差。首先,风险投资的运行机制对相关法律要求是很严格的,然而我国风险投资现有的法律、法规制度比较落后,还没有与发展风险投资相适应的中小企业管理法规等。政府没有给予足够的专项基金支持,而且也没发挥税收优惠政策对风险投资的支持;其次,从事按投资业务的专业性人才比较缺乏,风险投资的中介服务机构也不够完善。另外,没有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社会化的风险投资市场体系,无论在主板市场还是在二板市场上市的门槛都很高,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发行股票和发行债券筹集资金。

(三)机遇分析

1、国内经济环境与政策的改善。首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与发展为中小企业风险投资的发展奠定了体制基础;其次,政府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鼓励和规范风险投资的发展。另外,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正以较快速度增长,为中小企业风险投资提供了巨大的筹资空间,中小企业风险投资的潜力巨大。

2、风险投资的国际化趋势。虽然风险投资在我国发展还不是很成熟,但是在世界其他国家却有很广泛的使用。宽松的政策环境,优惠的税收政策,中小企业管理局等政府担保机构的成立,宽松的上市标准,高效灵活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广泛的资金来源,发达的风险投资信托,这些宝贵的风险投资经验对我国中小企业风险投资有很好的借鉴启示作用。

(四)威胁分析

1、高风险。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风险投资注定就是高风险性的化身。风险投资的高风险性是与其投资对象相联系的。而风险的对象则是刚刚起步或还没有起步的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它看重的是投资对象潜在的技术能力和市场潜力,因此具有很大的不确实性即风险性。这种风险由于来源于技术风险和市场接纳风险、财务风险等风险的串联组合,因此就表现出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高风险性。据统计,美国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项目中有50%左右是完全失败的,40%是不赚不赔或有微利,只有10%是大获成功,成功率平均只有30%。

2、企业主体自由度降低。从企业控制权及企业经营者受到约束程度,也就是从资金融入方受到融出方的控制及约束程度的角度来看,风险投资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它不像传统信贷不介入企业或者项目管理,风险投资中融出方往往参与到企业或者项目的经营管理,并从债权到股权角度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控,因此其对主体的制约是最强的。

3、退出机制不完善。风险投资退出环节是风险投资运作过程的一个重要的、最后的部分,要使资本循环得以完成,退出是实现投资目的的唯一途径。然而,我国缺乏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的支持以及产权市场不够发达,缺乏交易场所,使得风险投资家难以收回资金。

4、政府主导作用过强。我国风险投资基本上市政府主导型,这种类型的风险投资被视为政府行为,并且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去推动风险投资的发展,其导致的结果是支持风险投资的国家扶持政策长期缺位,民间资金缺乏对中小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不利于风险投资发挥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方法得出中小企业风险投资SWOT分析表,如表1所示。(表1)

三、发展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对策建议

(一)完善中小企业自身条件。中小企业应认识到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形成独具创意和成长性高的项目,这是吸引风险投资的前提和关键。另外,企业应该从自身现状和特点出发,创新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明晰产权,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等,这样更利于风险投资方深入地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确立投资的信心。

(二)建立多元化的中小企业风险投资筹资渠道。继续发挥政府资本作用,虽然政府资本从长远来讲不宜占主导地位,但政府资本可以给投资者以更大的市场信心,因此,政府适度以融资担保参股和投资损失补偿、政府采购等方式可以极大地带动风险投资的资本来源。加大吸收银行资金涉足风险投资,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信用担保基金,为银行向中小企业风险投资提供担保。可以放宽对保险基金和养老基金投资领域的限制,在保证投资组合安全的前提下,以适当的比例资金进入风险资本市场。另外,鼓励私人资本或者民间资本进行风险投资,资金实力雄厚的个人投资者可以开办私人风险投资公司,普通居民可以通过购买风险投资公司发行的股票或债券等方式进行风险投资等都是拓宽筹资的良好渠道。

(三)建立和健全良好的风险投资市场体系、退出机制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了更好地加大风险投资的投资规模,首先应该建立和健全良好的风险投资市场体系,而其关键在于建立多元化的风险投资主体和相应的风险投资市场机制,形成了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社会化的风险投资市场体系;其次是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建立高技术产权交易所,以提高交易水平,切实起到支持风险投资股权转让的作用。

(四)加大政府对风险投资支持力度。政府应推出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降低投资风险。政府部门应出台一系列针对风险投资和中小企业风险融资的政策优惠,例如采取税收倾斜政策扶持风险投资的发展,减少对其融资的政策性歧视。政府应该委托相关培训机构,加快风险投资专业人才的培养进度,风险投资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是懂技术、金融、财务、管理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且还得具备敢于冒险、敢于创新的精神。所以,我国在发展风险投资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风险投资专业人才的培养,政府部门可以委托相关培训机构或者学院,培养具有风险投资专业知识的人才。与此同时,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加快立法进度,推进中小企业风险投资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尽快出台,提高执法力度。

总之,风险投资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有特别明显的作用,发展风险投资要以市场为导向,加以政府规范扶持和引导,实现私人、金融和非金融机构等投资主体多元化,根据中小企业自身的融资需求和特点,不断优化风险投资结构,完善风险投资环境,以充分发挥风险投资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孵化器”的功能。

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具体分析了中小企业风险投资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面临的威胁,并针对上述的分析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风险投资的对策及建议,目的是使中小企业能够继续发挥优势,抓住机遇,降低风险,努力利用风险投资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姬梅.发展风险投资业解中小企业创业融资之困[J].会计之友,2005.11.

[2]邹婷.风险投资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财会通讯,2009.5.

企业投资分析篇(2)

1引言

投资决策是企业运用最完整的一套理论和方法,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和方案形成可行性的决策分析。企业的投资和决策,在企业的发展中中处于核心的地位,为企业的项目发展带来重大突破、企业如果想要得到发展,就需要相应合理的决策方法,来推动企业的进步。这些方法的诞生,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来说,具有革命性的作用。要提出科学性的规划,来完善企业的管理工作。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企业想要扩大生产,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投资活动。不断拓宽企业的投资资金来源,增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实力。如果投资决策失误的话,会为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对于企业来说,投资协作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命运,因此在企业投资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分析。

2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因素

影响企业投资决策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需要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才能帮企业提出合理的决策和建议。

2.1总体经济的状况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经济的变化,总体经济的状况是影响企业决策的重要原因。在企业投资发展中,如果没有相应的风险收益,就不会存在风险率。因此对于企业资金需求和供给,影响着企业整体的发展变化。如果投资的成本过高,就会导致后面企业运行过程中的资金链断裂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会威胁到企业的财产安全,导致企业面临破产的风险。

2.2资本市场的环境影响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投资者对于企业的投资会通过购买债券的方式来投资,这些的发行方可以通过购买证券,来提供投资的机会。中国证券的风险大了,企业的收益也会上升,这样可以增加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投资成本。如果一个企业的股票流动性好,价格稳定,那么它们的收益就会相对降低,而企业的成本也会不断降低。

2.3融资决策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企业的融资决策影响着企业的收益,会为企业带来相应的风险。而这些风险不仅仅是因为企业的经营而产生的,如果企业在资产管理中存在变化,就会导致企业的收益,存在一定的差异。企业的行政风险和财务风险大部分都是由普通的收益率变化引起的,随着企业不断地发展,财务风险的增加和减少会影响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成本的变化。

2.4投资风险

企业的投资风险会影响着企业整体的变化,投资风险会受到了市场的变化影响。如果企业的投资,不能在市场上获得相应的收益或者是获得了不够成本投资的收益,并没有取得相应的利润,那么企业在投资就会意味着投资失败的风险。而投资失败的企业会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容易在发展中面临破产的风险。

3企业投资决策分析的工具

3.1财务信息

企业无论进行任何投资,都需要满足自身企业发展的财务信息,要拥有一定的财务数据,明确财务的安排,将资金合理的分配。在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时,大量的数据需要进行加工处理,可以使用净现值法,完善企业的收入和支出。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是企业的管理的基础,因此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好对于财务的基础工作,确保财务信息符合企业的发展。

3.2配备相应的财务人员

在企业进行决策时,需要有相应的财务人员进行资金的管理和资金的完善。财务人员的水平和素质,决定着企业投资决策的关键。因此在分析企业决策方法的同时,一定要加深对于企业专业的工作人员的素质的提升,对于企业的财务人员要加以培训,不断完善企业的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效率。

4投资决策的方法

4.1净现值法

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的过程中,要明确企业实施项目之后现金的流量。按照企业自身的收益率为基础,原有的投资现值,投资之后剩下的余额,就是满足企业投资的净现值。在采用净现值法进行企业决策分析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对于企业项目投资的可行性分析,要形成一套完善的投资方案。明确投资的目标,再投资开展过程中,要让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选择投资时要尽可能地满足投资的要求。如果投资中存在一些缺陷或者意外的现象,要及时地对于投资的过程进行合理的分析。不同的投资方案,净现值的数据不一样,收益也不同,因此要进行直观的投资方法分析,明确投资方案之间的可比性。

4.2静态分析法

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可以采取静态分析的方法来进行投资决策,但是静态分析法中有回收期法和会计收益法这两种方法。在企业决策过程中,运行的原理非常简单,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说,回收期法是投资人对于现金的流入和现金的支出,所需要的时间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它反映出来了投资中会存在的风险问题,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也会增强。而且回收期法,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项目来说,并不利于项目的发展,因为它的回收周期长,会存在很大的风险。回收期法最大的问题就是他根本就没有考虑到时间的观念。在财务管理时,时间的观念非常重要。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说,今天的一块钱和明天的一块钱的价值是不同的。如果今天的一块钱在一定的情况下,他明天可能会多收益几分钱,因此在不同的时期现金流量是不同的。会计收益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现金流量的周期太长,投资人鼠目寸光的现象出现,忽视了回收之后价格的影响,而且在投资过程中容易使投资者放弃,期间长,项目大的项目。而相反,计收益率的方法不仅仅体现出了收益成本的配比思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它比较符合人们的心理,计算过程中也较为简单。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就是,成本的配比具有明确的分析,但是在未来会计利润的时间价值和原始投资是具有一定差异的。因此在投资过程中,如果不符合实际的情况,那么评价就是不科学、不客观的。

4.3内含报酬率法

为了了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各个投资的投资方案和形成的相应收益。因此有些企业在投资分析决策的过程中,通常使用内含报酬率法来进行分析。虽然仅限值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企业的资金的时间价值,但是但还是存在很大的缺陷。可是内含报酬率法可以改善,仅限值法中的缺陷。内含报酬率法可以在投资决策的相应年限之内,不会给企业带来实际的收益,但是会保证企业不会带来太大的风险。如果项目投资人进行投资过程中不仅仅没有盈利。而且还会导致发生损失,往往在这种情况下,内含报酬率的使用效率就会大于贴现率使用效率。因此我们在内涵报酬率计算时,通常要提高贴现率对于企业方案管理中的测试。

4.4期权评价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期权评价法跟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改变。传统的评价方法存在一定的假设,比如说对于未来的现金的预测并不是完全准确的,而且在未来现金流量发生时,也许并不会发生任何的变动。对于项目的投资有可能只是在特定的时间段内,会取得相应的收益。但是如果一旦推迟,就有可能造成相应的损失。项目在投资过程中,需要按照原先的设定来进行项目的发展,不能中途退出。就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市场中含有的风险性很大,而且如果运用现今的流量波动来加大对于投资的方法,那么对于投资者和实际情况的决策存在很多的问题。实物期权法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投资的决策具有相应的权利,而且采用期权的评论法是极其有价值的,因为对于未来具有相应的不确定性,而且投资的时间也是不确定的。这样存在投资的结果取得的收益的概率就是很大。因此在形成期权评价法的同时,如果存在了坏的结果,那么投资者应该及时避免投入太多的损失。常见的实物期权有扩张期权、选择期权等,我们在进行决策时,需要考虑到决策的时机,市场是瞬息万变的,时机是取得收益的最好保障。股票扩张期权和股票期权较为相似,对于未来的发展来说,股票的未来价格影响着股票的执行价格。实物期权法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当的难度,这种期权的平息方法在很多国家都已经开始运用,并且运用的较为广泛。

5结语

期权发展过程中,为了提高决策的成功率,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企业会从原先的管理模式变成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人才管理的技术成本,可以通过持续发展的程度来进行衡量。站在企业的理财角度上来看,企业的投资的效益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要合理地开展企业的投资决策,一步走不好,瞬息万变的市场就容易将企业淘汰。

参考文献

企业投资分析篇(3)

油田资源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项能源,油田企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比重中,油田企业占据着十分必要的位置,对我国整个的国民经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具有广泛的影响。油田本来就是一种有限的资源,油田开采随着社会时间的推移,已经逐渐进入了中后期的阶段。从目前油田企业的各项发展来看,油田企业在投资效益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只有了解和解决了这些问题,油田企业才能取得更好更长远的发展。

一、油田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前期投资工作深入不够

可行性的研究报告,以及经济评价,是很多投资项目都要做的两种前期工作,甚至可以说是企业或公司在投资的决策进行前绝对不能忽略的工作步骤。很长时间以来,油田企业都存在着一些在前期方案上不够深入,在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上比较滞后等问题。“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这种“三超”现象,是油田企业投资项目上的典型问题,一直困扰着油田企业的投资管理工作。尤其是随着现代社会在经济体制改革上的深入,对投资项目的前期工作进行认真梳理,实现油田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化,使油田企业在投资上的效益有所提高,是油田企业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油田企业投资项目决策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所有的投资项目其实都要经过立项、可研等种种过程才能真正确定实施,但很多油田企业出于各种原因,在人力、财力等方面不愿意过多花费,导致前期调研不够详细。等到计划下达以后更没有精力和时间去细致研究,导致投资之后出现各种问题,给油田企业投资效益带来损害。

(二)投资决策的过程较复杂,时间较长

油田企业因其自身的独特性,在投资计划周期上往往十分漫长和复杂,即便是最正常的申请计划,基本也需要经过至少一个月亦或几个月时间的等待才能被批复。但众所周知,在变幻莫测的今日社会,在投资方面说时间就是效益,时间就是金钱其实一点也不夸张。在计划的额度上,油田企业最后一个季度往往是投资年度中所有额度最多的一个季度。正是因为每年都这样,很多销售商和公司对这些情况都很清楚,他们对油田的财务制度也同样熟知。所以很多销售商和公司利用油田企业投资的特点,知道油田企业在投资上无法跨年度使用,所以丝毫不在谈判中退步,从而导致油田企业在投资效益上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提高油田企业投资效益的策略分析

(一)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做好投资事前决策

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的研究就是投资事前决策的主要内容,只有对其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才能知道项目的投资方向与取舍多少等。投资项目中经常进行的可行性研究,实际上就是一种对将要投资的项目的技术旋紧与否,建设可能性大小,经济合理与否等进行的一系列综合性分析和研究调查活动。可以看得出来,投资前的可行性研究是投资过程中必须准备的一项具有科学性的工作,即在对投资项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一定要运用科学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所以,油田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时一定要进行可行性的深入研究和调查,做好投资的事前决策,保证投资效益的稳定。

(二)油田企业在投资过程中要进行控制与监督

不管是油田企业还是其他企业,投资都是一种过程,而不只是一种结果,只有对整个投资过程进行管理才能真正确保投资能够达到预定的效益目标。作为投资全过程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投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控制与监督最大的特点是对已经做出的决策提供高效、快速运转的保证。企业投资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工作基本都是在这个过程中完成的,控制欲监督是保证投资项目可靠转化成效益的前提,当然也是投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差错的一个环节。所以,对油田企业来说,为了对投资项目进行更好的控制和监督,必须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通过对项目的加深了解,达到保证质量,节约资金,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油田企业应该建立健全投资项目的建立制度,把控制与监督上升到制度的层面,保证投资各个环节的良好运行。

(三)油田企业在投资决策上要做到果断和高效

上面已经分析过,决策不够果断是油田企业在投资过程中一直存在的一个问题,这样不仅不利于投资效率和效益的提高,同样会使油田企业贻误投资时机,失去好的投资机会,给油田企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而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在于油田企业的体制和人。所以,油田企业要改革现在的投资体制,降低投资决策的复杂度;油田企业员工要提高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在决策上做到果断和高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投资的效益不断稳妥和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对油田企业投资效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油田企业在投资过程中还存在各种问题。只有深入了解和分析这些问题,并做好投资事前决策,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在投资过程中做好控制与监督工作,在投资决策上要做到果断和高效才能保证油田企业投资效益的提高。

企业投资分析篇(4)

以产品投资组合计划为例,西方企业广泛运用产品寿命周期法和盈亏分析法来确定产品的投资组合计划。产品寿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到退出市场所经历的时间。在这个时期内,产品要经过四个阶段,即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根据产品所处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并相应地做好财务计划,保证资金及时、合理的投入。

在投入期,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少,产量低,成本高。为了使用户了解产品,需要花费较多的广告推销费用。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需要扩充流动资金,增添设备。这一阶段的产品是投入多、产出少,企业获利少,甚至可能亏本,需要筹措一定资金给予支持和保证。

在成长期,随着市场扩大,产品产量迅速增长,成本、价格会下降,企业能开始获利。但为了适应市场成长、扩大批量,企业还要继续投入设备和流动资金。因此,仍需要较大量的资金投入。有的企业不得不以贷款来维持成长。

在成熟期,市场成长速度放慢到有所下降,生产量的增长缓慢,市场占有率相对稳定,已不再需要新的投资、产出大于投入。这是该产品获利的黄金。

在衰退期,市场需求、销售额和利润速度下降。市场上已有新的替代产品出现,逐步取代原有产品。这时虽不需要新的投入,但产出有限,已不是企业主要收入来源。

因此,企业能否有效地掌握投入资金的对策,取得好的产品资金效果,提高资金运营效率,是一个大的战略问题,也是企业业务投资组合计划的任务。

多产品的生产企业,要正确地决定资金投入对策,还必须研究产品结构,研究企业各种产品的投入、产出、创利与市场占有率、市场成长率的关系,然后才能决定对众多产品如何分配资金。这是企业产品投资组合计划必须解决的问题。企业组成什么样的产品结构?总的要求应是各具特色,经济合理。因此,需要考虑以下因素:①服务方向;②竞争对手;③市场需求;④企业优势;⑤资源条件;⑥收益目标。

在如何评价和确定企业的产品合理结构,并与投资决策相结合的问题上,西方各国企业的领导者和经营管者进行了许多研究,形成了不少流派的和方法。从企业实用性考虑,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的研究人员提出的四象限评价法较为直观和实用。有关四象限法的分析和做法,在本书已有介绍,这里从略。我们关心的问题,是对有众多产品的企业来说,如何根据各个产品的地位和趋势决定取舍,区别急缓,分配资金,制定合理的产品投资组合计划,使企业有限的资金得以有效地分配和使用,以取得最佳的资金效益。因此,企业经营战略,从一定的意义上讲,也就是资金分配和使用,以取得最佳的资金效益。因此,企业经营战略,从一定的意义上讲,也就是资金分配的战略决策。企业业务(产品)投资组合计划的作用,就是引导企业把有限的资金集中使用于所选择的项目。

如何正确评价、决定企业是否进入某项新业务,以及正确地决定对各个事业部的资金分配额,就需要测定新业务活动的投资利润率。只有明确了投资利润率的各种静态和动态的决定因素和方法,企业才能对经营战略各个方面(包括业务投资组合计划)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投资收益的分析评价方法很多,按其是否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可分为静态法和动态法。前者是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分析评价方法。静态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有投资报酬率法和投资回收期法。

1.投资报酬率法

它是通过计算平均每年净收益与平均投资额的比率,来进行投资决策的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投资报酬率=年平均净收益/平均投资额

在选择投资方案时,应选择投资报酬率高或满意方案。

2.投资回收期法

它是一种根据收回原始投资额所需的时间长短来进行投资决策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投资回收期(年)=原始投资额/每年现金净流入量

现金净流入量包括由于投资使企业增加的盈利额和收回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回收期越短,反映资金收回速度越快,在未来期内承担的风险越小。因此可用投资回收期的长短作为选择投资方案的依据。

静态分析法计算比较简单,但不精确。对短期投资方案作粗略评价时,此法简易实用。但国外常用的是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动态分析法。

时间价值是资金的一个重要特性。把钱存入银行,可以获得利息而增殖。用于投资,可以获得利润报酬而增殖。随着时间的推延,资金的增殖越大。因此,资金具有时间价值的特性。西方企业投资的资金来源,多数来自于资本市场或银行。企业只有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对投资或收益进行比较,才能得到正确的评价。所以,西方企业在做投资决策时,多采用动态分析法。

动态分析法很多,应用也很灵活,最基本的方法有:

1.净现值法(Net Present Value简称NPV)

它是国外评价投资方案效益的最普遍、最重要的之一。净现值是指投资方案未来的净现金流入量的现值同它的原投资额的差额,可按如下公式:

式中:

i——贴现率;

KF——原投资额;

Kt——t期的净现金流入量。

当净现值大于零、等于零、小于零时,分别表示投资收益之现值大于、等于、小于投资额。凡净现值为正数说明该方案的投资报酬率大于所用贴现率,表示方案可取;反之,则为不可取。净现值越大,说明投资的经济效益越好,在投资额相同的情况下,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最值方案。

2. 内部收益法(Internal Rate of Return简称IRR)

内部收益率是反映投资获利最大可能性的指标,它是指投资方案在使用期内净现金流入量现值等于原投资额的利率。可通过下式求出:

式中:

Kt——t期的净现金流入量;

KF——原投资额;

r——利率,也即内部收益率。

只要计算出来的内部收益率大于投资贷款利率,则投资方案是可以接受的。显然,内部收益率越大,说明获利能力越强。

投资效益方法还有很多,这里不作专门介绍。在营销活动中,如何确定合理生产规模,不仅关系着投资的规模,也直接企业的经济效益。故合理确定生产规模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问题。

企业合理的生产规模的确定,是在产品选型和市场需求已经确定和弄清的基础上,运用盈亏分析法,分析经济规模界限,然后再择佳确定的。无论是原有产品的调整或新产品的投放,都与投资效果有关。

企业经济规模界限问题的,在西方国家尤为重视。它研究销售量与成本之间的演变关系,以盈亏平衡点为界,找出经济规模临界点和经济规模区间。企业在营销策略中,产品的售价是根据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而相应变化的,而其成本也因产量的增减而随之变化。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从它的演变关系中,找出较为理想的生产规模区间,即经济规模区间,从而可以防止产品生产的盲目性,避免投资无效益的严重后果。

经济规模区可以由下列公式求出:

P(X)·X—CV(X)·X—F=0

式中:

X——产品产销量;

P(X)——单位产品销售价格数函;

CV(X)——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函数;

F——产品固定成本。

企业投资分析篇(5)

在市场经济之中,企业的目的是盈利,即追逐利润,如果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不变,企业的这一目的也不会改变。所谓利润,指的是投资型企业在投资项目当中的直接经济收益。除去这个方面,还应考虑到在投资项目完成之后,在保证收益的前提下提高企业形象和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正是因为这样,对于投资项目的财务分析才显得重要。财务报告是投资型企业在投资项目中的经营成果的重要体现,进行财务分析有利于把握投资项目的发展,便于调整投资策略,保证投资安全和收益的最大化。经济活动变化很快,任何时候都会有一些预料之外的变化,而其中一个细小的变化就有可能造成企业的大额亏损。所以投资型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时务必要做到灵活多变,这里指的灵活多变不是随意更改投资项目,而是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通过财务分析了解项目的发展,如果发现有对企业投资安全不利的情况,就可以立即适度调整投资策略,以保证投资企业在投资项目中的收益。

二、财务分析的内容

投资型企业通过资本的投入获取利润,而要保证利润的最大化和投资的安全,就有必要对财务报告进行分析,也就是进行财务分析。就财务分析的整个过程而言,分析之后的总结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应该是财务分析的内容。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影响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和盈利能力,其二是分析企业利润的根本来源,其三是结合经营管理的工作内容,分析经营成果的变化。这三个方面无法评判谁更重要,在财务分析内容之中,每一个方面都有着各自的作用。分析影响经营成果的重要指标和盈利能力可以知道投资型企业在投资项目之中获取利润的影响因素有什么,如果有好的影响就要想办法使之放大,如果有坏的影响就要想办法摒弃。分析盈利能力的关键点在于掌握公司的实际能力,以免做出能力不足却要投资超过能力范围的项目的决策。分析企业利润的根本来源,也就是说通过财务分析了解到企业获取利润的最佳途径是什么,之后便要想办法维护这条途径。分析经营管理的工作内容、了解经营成果的变化主要是考虑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如果对投资项目的管理得当,利润自然就会有所增加,而如果管理不当,就会损害利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总结经验,制定出一套最佳的管理系统,以期使投资取得最大利润。

三、增强财务报告的分析深度

投资型企业要获取利润,必须要对其他企业的项目进行投资,而投资的前提就是对该项目有足够的了解,事实上也是如此,如果无法对该项目有足够的了解,很容易就导致投资没有收益,投资型企业又如何运转?所以在投资之前,应该设立一个专门的分析小组,通过正常的渠道向前一个已经完成的投资项目进行分析,分析内容主要是对项目的效益性。分析的主体是财务报告,即在运营过程中所获取的一切收益或者是失去的权益。这样分析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总结经验,为下一次的投资做好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除了财务报告进行财务分析之外,对该项目所持有的企业也要有所分析。要分析的内容主要是作为投资方在该企业中处于什么地位,享有什么权利,在该公司对该项目进行决策时,己方是否拥有参与权,己方所提的观点有多大的把握被采纳。而如果己方不具有话语权甚至是其他的一些权力,是否可以进行商洽,己方有没有谈判的机会等等。这样分析的目的就是更深程度的了解合作企业的相关信息,才能够决策出合作企业是不是可以再一次进行合作等。这里所提到的两个观点的中心就是要增强分析程度,分析要全面细致,尽量多考虑几个方面,对每个方面都必须深入分析。

四、选择具有专业素养和一定经验的分析人员

投资公司对一个项目进行投资之后不可能就此不闻不问了,这毕竟关乎自身的发展。但是很多人可能认为,投资之后只要取得了收益,那么这个投资项目也就彻底结束了,与投资型企业没有关系了。但事实上不是这样,进行投资只是获取短期利润的一个手段,要想长期获取利润,或者说要想公司能够有更长远的发展,还必须要做到有专业的人员对投资项目进行财务分析,其目的无非是总结经验,经验积累得多了,公司做出投资决策时也就会更迅速更有效。但如果有了这样的决定,对于财务分析的工作人员就有了更高的要求。财务分析要深入、细致,不是一两个人能够完成的,必须是要有一个团队,团队也不能是临时组建的,必须是一个长期的专业的团队。财务分析的团队应该有几个特点:其一,主要负责人应具有相当丰富的经验;其二,工作人员应年轻化,年轻化的工作人员有几个好处,首先是年轻人充满朝气与干劲,这本身就是一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工作,正需要这样的人;再次,年轻化的工作人员可以看成是培养目标,以后可以独当一面,接替老一辈负责人的班。而对负责人的要求比较高,首先是要有财务分析的专业知识,如果不具有专业知识,又怎么组织工作?因此要具有一定的经验,能够老成持重。很显然,一个年轻化的团队是需要一个老成的负责人的,他把控全局,对于财务分析十分有利。要知道,年纪大经验丰富的人总是会更加细致,很多年轻人无法想到的问题他们能够一眼看出。只有这样的财务分析团队才能帮助投资型企业的下次投资获取最大的利润。

企业投资分析篇(6)

一、企业集团投资的概念界定

1、企业集团投资的目的

企业为了获得经济收益,通过筹集资本并投放和配置于一定的项目或者领域的一种经济行为叫做投资。科学合理的投资是企业经济持增长的必由之路。企业集团投资目的主要分以下三大类:

(1)扩张性需求。企业集团通过对外投资,扩大经营规模,增强集团整体经营能力,打破原有的经营领域局限,是企业集团自发的内在增长需要。

(2)维持性需求。是指企业集团在现有生产经营领域内,通过投资上下游产业链,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稳定销售渠道。从而优化企业集团产业结构,降低经营成本,达到集团整体盈利的目的。

(3)外在性需求。是行业内有关的强制性投资,如与行业安全或环保要求有关的投资等。

2、企业集团投资的原则

(1)分散投资原则。即企业集团在投资时采用多元化的投资模式,建立优化的投资组合。使企业集团的投资在内部从不同的产业节点入手,在整体产业结构中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并将投资风险分散化。

(2)效益最佳原则。即企业集团在投资活动中,应以适应企业集团整体科学发展战略,不应片面追求营销规模和短期赢利水平,忽视集团整体效益和长期利益。

(3)理性投资原则。企业集团投资时应突出主业,当企业集团在主导领域取得较大市场份额或技术创新后,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状况和投资能力,再在关联领域慢慢切入多元化投资。

(4)权力制衡原则。企业集团投资时对于投资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进行分离,各方都在职权范围内履行职责,投资管理逐级负责,有效规避投资风险。

二、投资风险的概念界定

1、投资风险的概念

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利用自身资源进行长期或短期投资时,由于内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或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等方面的原因,使企业投入的资本不能产生预期经济效益甚至出现投资无法收回的可能性。

2、企业集团投资风险的类型

(1)经营性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因生产经营和管理方面的原因造成企业投资盈利水平的不确定性。

(2)财务性投资风险是指企业由于资金方面原因而给企业投资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

(3)系统性投资风险是指其它所有影响公司的外部因素引起的风险。

3、企业集团投资风险面临的的问题

(1)宏观环境问题,影响企业集团投资风险的宏观环境因素主要有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2)内部管控问题,影响企业投资风险除了外部因素之外,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管理和企业的资金运营状况对企业投资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3)投资决策问题,企业在投资前的决策过程中,由于期准备工作的不充分,决策者盲目投资使投资项目无法获得预期收益,也会产生极大的投资风险。

三、企业集团投资投资风险的管控

1、投资风险管控的重要意义

由于企业集团投资的回收期较长,投资成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且投资成败也是直接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是企业价值的风向标,因此加强企业集团投资风险的管控具有重要意义。

2、投资风险管控的具体措施

(1)制订投资风险管理的战略目标框架

企业投资风险管理的核心制定科学的风险管理战略。企业集团在作出投资决策时依据企业集团的总体战略发展目标,对集团投资项目进行针对性地培育,推进主业突出,多元化投资的经营格局。在集中决策,管理逐级负责的架构下推进对外投资。坚持企业集团投资优质运作,提升资本运行效率的原则。对投资实施全程监控,建立健全投资风险管理制度,完善投资业绩考核机制。

(2)投资活动前期评估和过程监控

第一,项目的评估阶段。项目的前期评估是项目投资运作的起点。企业集团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符合集团的发展战略或符合延伸产业链要求的投资项目进行研究,经过初步考察、筛选后,由集团投资管理部门对项目进行初步评估和可行性研究、分析。根据项目的不同性质,必要时可聘请有权威专家、资产评估机构等对拟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在符合企业集团战略发展规划的前提下,对项目可行性,财务状况,融资渠道,风险可控性等问题,提出审核意见,提交集团董事会审议。

第二,项目的事中监控是能项目成功的关键。项目进入建设或运营后,要通项目小组和集团风险控制监督部门等人员进行跟踪监督。

第三,在项目投建过程中,融资问题也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企业集团投资项目的开展是大多是利用银行贷款,有些还涉及到金融机构的连环信贷,因此为避免资金链断裂影响投资项目的进度,更需要加强融资环节的管理。

(3)规范内部投资决策程序和审批流程

规范的内部决策程序和审批流程是投资风险控制的必要条件。首要建立一套规范的投资决策程序。例如,组建投资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投资项目的审批、监督、管理。对投资项目设置一个权限范围,对投资金额的审核批复级别,对投资事项的类别的批复级别等。要求所有需要报集团审批的项目必须由集团对项目进行评估、审核,未经审批严禁立项。集团对子公司申报的投资项目应实行三级或四级审批制度子公司先对项目预评,经过子公司董事会决议通过;报集团投资管理部门对项目进行评估;再报分管领导审核;最后经集团董事会决议,出具对投资项目的最终审核意见。

企业投资分析篇(7)

金融投资作为公司的一种理财行为,它是一个商品经济的概念,它是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随着投资概念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在实物投资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逐步成为比实物投资更受人们关注和重视的投资行为。国内国际上主要的金融投资产品有:基金、股票、债券、黄金、外汇、期货、权证、理财产品等。金融投资又可分为长期投资、短期投资、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等。通过金融投资,为企业闲置资金寻找获取收益的机会。分散企业经营风险;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增强企业的偿债能力。对企业来说,金融投资既可用作套期保值,又可用作投机牟利。不同的投资方式具有不同的投资风险,金融投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关企业应该提前对风险进行风险衡量和风险评价,做好准备,避免投资失误,促进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当前有些企业在金融投资风险评估中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企业的风险估算。所以有关企业应该认识到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加强对各种风险的估算,最终促进投资者和被投资者的双赢。

1企业金融投资风险的种类

金融投资风险大体可以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1.1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的风险是指在证券买卖市场上,因为某些事件在一个领域内对所有参与投资的企业都会造成影响的风险,整个国内或者国际市场都可能会受到影响,客观原因致使证券价格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企业投资管理与经济效益。在企业金融投资过程中这种风险往往不可避免,影响力较大,波及范围广。

1.2非系统性风险

非系统性的风险是指一些特别事件的发生可以影响某种投资方式的收益,导致投资者遭受利益损失的可能性。比如说,某家企业因为其内部的管理者贪污舞弊、投资失误或者发生一些不利于本公司发展的事件,损害了公司的名誉和利益,导致金融投资者不再购买他们公司的股票,使得股票价格大幅度下跌,最终导致企业出现经济危机。造成非系统性风险发生的因素有很多,具有可分散性特点。有关企业金融管理者应该高度重视,注重改革创新,有效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2金融投资风险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2.1境外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企业的发展投资越来越趋向于境外融资的发展,境外融资的投资方式在我国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我国企业也非常重视这方面的发展,投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来发展境外融资,并且企业境外融资的方式和途径也很多,通过采用境外融资方式,企业的发展从本质上有了质的提升,从而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国际市场也认可国内企业的实力和声誉,从而更乐意和国内企业合作。需要注意的是,国外的整个金融投资市场与国内还是存在区别的,不同的投资存在不同的风险,而有些风险企业不能有效掌控与管理,在采用境外融资方式时同样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企业融资发展的脚步,有关企业应该提高重视程度,合理进行境外融资,加强风险评估。

2.2评估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够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对金融投资风险进行评估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往往评估工作不能够顺利进行。现如今,受社会风气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单位在进行招聘工作的时候不能够严格按照招聘标准进行,从而使一些没有资历、能力较低的人员进来鱼目混珠,这些工作人员的不达标工作势必会影响到企业金融投资风险管理工作。同时,由于招聘的工作人员有的并不是专门从事风险投资评估的,这就导致他们盲目的开展工作,有些管理人员都没有足够的责任心,以一种应付工作的态度进行工作,在风险评估过程中,他们不能够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在评估之前一般很少做市场调研,调研力度不够,不能系统而又准确地了解不同公司的发展状况,导致评估工作开展得并不够全面,投资评估风险也就比较高,非常容易给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这是企业金融投资风险评估常会出现的过错。

3提出有效方法促进企业金融投资风险的科学评估

企业金融投资风险的评估包括风险衡量和风险评价两个方面,在实务中风险衡量和风险评价有时是同时进行的。

3.1加大市场调研力度

有关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应该对投资目标进行详细的了解,掌握其目前发展近况、资金总额、发展趋势与发展前景、面临的问题等,然后综合考虑,做出相应投资。所以,有关投资企业应该重视市场调研工作的进行,加大市场调研力度,专门安排工作人员或者部门,收集与统计相关资料,分析研究,掌握实际情况。只有对金融投资市场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与把握,才能对投资风险有正确的评估。

3.2完善企业投资风险评估的制度规范

企业会计管理部门对于企业经济管理的作用十分重要。为了促进企业金融投资风险的评估,降低投资风险,有关企业应该加强对公司内部会计部门的管理,完善企业投资风险评估的制度规范。对于企业来说,要想规范企业内部的会计管理部门,就必须在公司内部建立对财务部门管理和监督的内外部审计机制,而且这种监督机制不仅仅是为了限制部分会计部门工作人员的权利,他们要负责对公司各个部门进行督察,因此,企业必须尽快地完善自己企业内部的监督管理机制。同时,企业内部也应该进行明确分工,不断地强化会计部门工作人员所需要承担的责任,让他们重视自己企业的经济管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从业态度。对于会计部门,他们应该快速完善企业内部对于金融投资风险评估的相关制度,保证会计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和程序都能在严格的监督之下进行,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金融规划才能被更好地进行。

3.3估计损失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程度

在对金融投资的风险进行衡量时,首先要收集和整理过去曾经发生损失的资料,然后再对经常发生事故的数据进行统计,有效利用数学概率统计数据将损失发生的频率表现出来,认识到风险的发生频率。而损失的程度包括经济损失大小和时间的长短。有关企业应该利用数据将损失金额和维持时间表现出来,对投资风险损失程度有个整体的把握。有关企业通过结合概率理论的方法对某种特定的或者是几个风险事故发生损失的频率和风险造成损失的程度进行估算,从而促进企业金融投资的成功。

作者:王磊 单位:昆仑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企业投资分析篇(8)

成商集团成立于1953年,94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四川省首家公开发行上市的商业企业,经过多年发展,成商集团现拥有十余家控股企业及多家联营企业,涉及零售百货、地产开发、汽车销售、物业经营管理、酒店经营等行业。成商集团在行业起步,网点布局,商圈位置上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分布在成都、绵阳、南充、菏泽等多个城市的核心商圈的黄金地段,以百货商场、餐饮酒店和超市为公司的核心业务。成商集团曾连续十年名列四川省商贸流通企业纳税额和实现利润首位,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商业企业集团之一,在西南乃至全国均享有良好的商誉及口碑。

(二)公司管理水平。

茂业集团入主成商集团后,成商集团的管理水平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实现了双品牌战略攻陷市场的新局面,近几年来,成商集团带领全体员工在稳中求发展,对全体员工进行规范的培训,提升员工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员工与岗位的匹配程度,从人力资本上进行增值,成功实现由传统零售企业向现代零售企业的转型,成商集团将坚持“真诚服务每一天”的服务理念,秉承“为顾客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员工创造机会”的核心价值观,积极进取稳健经营。

二、技术分析

从技术分析上看,当前成商集团属于中盘股,市盈率较低。产品呈多元化态势发展,基本面向好,主营业务集中,业绩及资产稳步增长。资金近期虽然进出未形成趋势,但是近期大盘总体走势不好,成商集团也有一些回落,今日开盘从走势来看涨势趋于明显,上攻节奏良好,在继续走高;但是现在仍然属于低价股,今日也是低开,现在还属于低开低走,股价仍在成本以下,可以考虑买进,但是也要考虑到随大环境涨幅不大的可能,但是从整体交易情况来看,明日上涨几率大,未来上涨的潜力大。

企业投资分析篇(9)

西方成熟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持股占股票市场的80%左右,是证券市场最重要的参与者。欧美市场的经验表明,机构投资者在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保护股东利益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机构投资者在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十几年来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持股市值不断提高,类型日益丰富,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举足轻重的力量。

国内外都有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业绩有积极作用。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机构投资者的队伍及规模越来越壮大,对上市公司,特别是中小上市公司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入驻其董事会,参与公司战略决策。机构投资者作为专业机构,其专业性、获取信息的能力、与企业进行博弈的能力都是中小散户投资者所不能及的,其能对企业进行监督,缓解委托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探讨机构投资者对投资效率的具体影响,对提高机构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中的作用,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保护股东权益,增加企业价值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投资效率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主要集中在冲突、公司治理和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在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影响方面,Almazan et al.(2005)发现潜在的积极机构投资者对监督管理层有积极作用。Chenet al.(2007)发现持股比例高并长期持有的机构投资者能对公司实施监督和影响。杨忠诚和王宗军(2008)的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上市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对董事会效率的提高有积极作用,有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在公司治理对投资效率影响方面,Richardson(2003)发现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有效地减少非效率投资。Pindado(2004)发现存在较高股权制衡度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抑制控股股东通过非效率投资获得私有收益。魏明海和柳建华(2007)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过度投资之间呈倒“U”型关系。

国内外都有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利于改善公司治理,而良好的公司治理对抑制非效率投资有积极作用,但目前关于机构投资者与投资效率关系的研究较少。黎曦(2012)研究发现,超过某一临界值后,机构投资者持股与投资效率有正相关关系;证券投资基金对投资效率的提高有积极作用,而社保基金则有负面作用。

证券投资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中最主要的力量,其庞大的规模和受托责任,使其有能力也有动力参与上市公司的治理,但目前在上市公司中基金总体持股比例并不高。参考现有的研究,本文提出第一个假设:

H1:基金持股比例与企业投资效率正相关

Bushee (1998)将机构投资者划分为三种类型:短期型――偏好多样化的投资组合和较为频繁地交易操作;长期型――偏好均衡投资、不轻易变动投资组合;准指数型――偏好多样化的投资,但相对不轻易变动投资组合。Almazan et al. (2005)根据监督成本的不同,将机构投资者划分为潜在的积极的机构投资者(如独立的投资咨询公司和投资公司)和潜在的消极的机构投资者(如信托银行和保险公司)。参考Almazan et al. (2005)的分类,本文将持股比例较高且持股时间较长的机构投资者(下文将给出具体定义)视为潜在的积极机构投资者,并提出本文的假设:

H2:潜在的积极机构投资者对提高企业投资效率有积极作用。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深市中小板2011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由于期望投资的计算滞后一期,实际上是选取了2010年和2011年两年的数据。剔除以下公司:没有基金持股;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比例不超过5%;十大股东中没有机构投资者;ST公司、金融类公司和数据缺失或异常的公司。最后共得到181个样本。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聚源数据库及巨潮资讯网,使用Excel、SPSS19.0等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三)变量定义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投资效率。参考Richardson(2006)的投资期望模型来衡量投资效率,利用模型计算出残差,以残差衡量投资效率。若残差大于零,则表明投资过度,若残差小于零,则表明投资不足,取绝对值,以INVε表示,越小则表示投资效率越高。模型如下:

Invt=α+β1Growtht-1+β2Casht-1+β3Sizet-1+β4Levt-1+β5Aget-1+β6Rett-1+β7Invt-1+β8Industry+β9Year+ε

其中,Inv是本年实际投资额,等于当期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与期初总资产之比;Growth是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Cash是现金持有量,等于期初货币资金和短期投资之和与总资产之比;Size是企业规模,等于期初总资产的自然对数;Lev是资产负债率;Age 是上市年龄;Ret是股票收益率,等于每股股利与每股净资产之比;Invt-1是上年实际投资额;Industry 和Year是行业和年度控制变量。

本文的解释变量为基金持股比例(Ins)和机构投资者类型(Tyle)。将前三大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合计超过5%,且持股时间超过1年且增减变动不超过10%的上市公司视为存在潜在的积极机构投资者,赋值为0,否则为1。另外,加入以下控制变量:股权集中度(Top1),以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衡量;股权制衡度(Top10),以第二至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衡量;管理费用率(Mfee),衡量成本,等于管理费用与营业总收入之比;大股东占款(Occupy),等于其他应收款与总资产之比;高管薪酬(Pay),前三位高管薪酬总额的自然对数;行业虚拟变量(Industry)。

(四)模型构建 建立以下两个模型分别衡量机构投资者持股和类型对投资效率影响:

INVε=α+β1Ins+β2Top1+β3Top10+β4Mfee +β5Occupy+β6Pay+β7Industry+ε(1)

INVε=α+β1Tyle+β2Top1+β3Top10+β4Mfee+β5Occupy+β6Pay+β7Industry+ε(2)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1为理查德森模型和本文回归模型中所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在样本公司中,基金持股比例最低为0.54%,最高为19.74%,平均为7.45%,处于较低水平。第一大股东平均持股比例达到35.73%,“一股独大”现象较为严重。

(二)回归分析 限于篇幅,本文不报告理查德森模型的回归结果,该模型中,除了股票收益率(Ret)与因变量(Inv)不显著外,其余变量均与因变显著相关。表2为模型(1)的回归结果,结果表明,基金持股比例与因变量显著负相关,即与投资效率正相关,H1得到验证。此外,管理费用率和大股东占款均与因变量显著正相关,与预期一致,说明过高的管理费用率和大股东占款对投资效率有不利影响。其它变量均不显著。

表3是模型(2)的回归结果,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类型与因变量的关系不显著,即符合本文定义的潜在的积极机构投资者并不能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H2没有得到验证。原因可能如下:定义潜在积极机构投资者的方法在样本中不适用;机构投资者并有没有积极参与样本公司的治理,而H1成立的原因可能是机构投资者的“用脚投票”,即机构投资者凭借其专业分析能力投资于那些投资效率较高的企业。此外,同模型(1)一样,管理费用率和大股东占款均与因变量显著正相关。

四、研究结论

本文以深市中小板2011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借鉴Richardson(2006)的投资期望模型来衡量投资效率,分别从持股和类型两个方面探讨机构投资者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与企业投资效率显著正相关;而持股比例较高、持股时间较长且增减变动较小的潜在的积极机构投资者对投资效率没有显著的影响。原因可能是在样本公司中,机构投资者并没有积极参与公司的治理,而是通过“用脚投票”投资于质地较好的公司。因此,我国在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同时,应注重引导其发挥作用,使其积极参与上市公司的治理,以达到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维护资本市场秩序和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Almazan, A. Hartzell, J.Starks, L. Active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s and cost of monitoring: evidence from executive compensation[J]. Financial Management, 2005,(34):5-34.

[2]Cheung, Rau, Stouraitis. Tunneling, Propping and Expropriation[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7,(82):343-386

[3]Richardson, Scott Anthony.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the over-investment of surplus cash. Dissertation of Michigan University, 2003:76-91

[4]Pindado, Torre. A complementary approach to the financial and strategy views of capital structure: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Working Paper, 2005:32-56.

企业投资分析篇(10)

一、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

(一)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分析。

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企业、劳动者个人和政府都应承担一定的成本,并取得相应的收益,不同的投资主体有着不同的投资目的从而追求与之相应的投资效益。其三者的关系大致总结如下:

二、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分析

(一)成本结构分析。

对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形式,可以分别从外部投资和内部投资两方面对其成本进行分析,如下图:

(二)成本计量评价指标。

构建合理的人力资本投资成本指标评价体系对于企业不仅可帮助其更好地控制成本、分析与收益的关系,而且对于促进企业人力薪酬制度、员工激励机制的制定与完善等人力管理活动提供了参照依据作用。

以下构建的指标体系是以企业为投资主体且不限于货币价值衡量。

图中所示的沉淀成本是主要用于项目的投资决策,即经济学所提的沉没成本。而该项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分析时往往会被忽略。笔者认为在引入沉淀成本分析人力资本投资收益是有必要的,人力资本虽然与实物资本相比有很多特殊性,但也存在着折旧问题,并且企业和员工的信息不对称很容易造成投资中的隐形成本。

三、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分析

(一)收益的特征。

1.收益的间接性。企业对人力资本投资不是直接从生产过程中得到补偿,而是通过投资增加企业的人力资本存量,优化人力资本质量,促进企业员工各方面素质从而达到提升企业绩效的目的。

2.收益的长效性。与实物投资一样,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同样具有收益的滞后性,即成本产生在当下,但收益却发生在将来。但是与实物投资比较,大部分人力资本投资的投资回收期和投资收益期都要更长。

(二)收益的结构分析。

对于一般投资而言,其收益在数量上等于投资额与产出额之间的差额,然而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同时具有货币性收益和非货币性收益的特点。

四、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雇佣稳定性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企业对员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先决条件是雇佣关系稳定,稳定的雇佣关系能够保证企业有足够的时间来回收投资成本。企业的雇佣战略和人力资本投资战略是紧密联系的,如果企业和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是短期合同,或者企业与员工简历的雇佣关系不够稳定,那么企业向这些员工提供人力资本投资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相反,企业会投资拿起与企业有良好匹配、雇佣关系稳定的员工。企业对于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是存在差异化的,具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同样不同类型的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战略也会不尽相同的。

以姚先国、翁杰两位学者的调查为例,其员工样本容量为2045,国有、民营、外资企业分别为277、1017和751,包括7家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的员工,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性。以下表格数据为调查对象的劳动合同期限统计:

该统计结果不难看出,七成的员工与企业签订的是短期合同(期限小于等于三年),也反映出了我国劳动市场上绝大多数的雇佣关系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同时有数据证明任期越短的员工所获得的培训时间越少,也就是这部分劳动力接受的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且在不断的工作更换中会造成前期的人力资本的加速折旧导致社会人力资本的浪费。此外,国有企业的劳动合同表现出与其他两种企业完全不同的期限结构:国企中73.3%的劳务合同属于长期合同(9年以上),而该数据在民营和外资企业中分别只达到5.9%和4.7%,这与之前分析的国有企业具有的工资制度有很大的关联。这也在另一个角度表明国有企业对于员工投入的人力资本投资会因为其雇佣关系的稳定而更高。

人力资本投资的多主体性决定了企业与员工的雇佣关系,以投资的成本收益为基础分析其雇佣稳定性关系的探究对于现代企业的发展、维持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有序以及节约社会人力资源众多领域也有长足意义。

上一篇: 离婚的法律责任 下一篇: 企业并购含义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