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问题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18 10:44:00

市场经济问题

市场经济问题篇(1)

根据国家计生委的统计调查,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妇女生育水平开始持续下降。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的5.81降到1980年的2.31,首次接近更替水平,2000年第五次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30,达到低生育率水平,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基本控制。针对在低生育率水平下,我国21世纪人口问题的核心及人口政策的导向,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关于未来人口战略目标的不同观点

就未来人口战略目标而言,目前的主要争论集中在:是否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形成了以下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叶文振(2002)、李小平(2004)等人,他们认为在新的百年里继续有效地减少人口数量依然是我国人口政策必须考虑的主要矛盾和先于一切的大事。理由有三:其一,人均意识与人均资源劣势要求减少人口总量;其二,资本有机构成的潜能,要求减少劳动力供给总量;其三,人均收入水平的加速提高,要求缩减人口总量。最后的结论认为,中国应以减少人口数量为战略目标,在100年后将中国人口降到8-10亿并力争更低,200年后降到3-5亿。与第一种观点截然相反,另外一些学者认为,结构问题已经一跃成为21世纪中国人口问题的核心。宋健(2002)认为人口数量问题成为“笼中之虎”,尽管威猛,却尽在掌握之中,中国人口转变的独特性,造就了中国人口结构问题的独特性,随着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21世纪人口战略目标应该由数量问题转移到结构问题上。持此观点的学者虽然不是很多,但这至少警示人们人口结构问题的严重性。第三种观点认为,统一人口数量与结构、提高人口素质才应成为长期追求的目标。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们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多方位的寻求平衡发展。李建新(2001)驳斥了“一味追求人口数量减少的观点”,认为在追求减少人口数量过程中所引起的加速年龄结构老化则必然会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他引用中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变迁的历史事实,论证了“人口数量多少并不决定一个国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命题。蒋正华等人(2000)认为根据中国的国情目前追求最优人口数量是不现实的,当前所做的是将总人口控制在人口最大容量内的前提下,实现人口结构、人口地区分布的合理布局,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学术界在人口战略目标上的激烈辩论,说明中国人口未来长远发展目标的确定是一项异常复杂、困难的任务,需要慎之又慎。

关于有无必要进一步降低生育率的不同观点

在人口总量压力与人口结构压力并存的情形下,能否进一步降低生育率,是学者们关注的另一热点问题。对未来人口目标的不同观点,体现在对于生育政策的走向问题上有不同的见解,归纳起来有三种意向:1)进一步降低生育率,将总和生育率降到1.5甚至1.0以下,并长期保持下去,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人口过多与人均资源长期紧张的问题,这样才可能在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上追赶发达国家;2)稳定目前低生育率,这是人口总量未来能否停止增长并转向负增长,最终实现现代人口转变的关键;3)提高生育率,稳定总和生育率在更替水平2.0左右,是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最优的稳定状态。这些意向最终体现在对生育胎次政策的主张上:1)主张继续推行一孩化,从而进一步扩大独生子女家庭的比例(;叶文振,2002;李小平,2004);2)维持目前的生育胎次政策或稳定总和生育率于1.5~1.8左右(马瀛通,林富德,2000);3)调整现行的胎次政策,扩大二胎比例或逐渐向二胎政策过度(李建新,2000,2001;于学军2000),一方面,对生育率水平特别低的地区(如北京等地生育率已降到1.0以下),应采取措施,刺激生育率回升到更替水平;另一方面对生育率较高地区,通过生育政策把生育率控制在2.0左右的水平上,这样既达到控制人口增长,又达到调控人口数量的目标。以上学者们对未来生育与政策调整问题基本上属于理论探讨,目前尚无严密的计算和论证,对这些调整可能带来的后果也无系统的论述。

关于人口调控的不同观点

从上述的讨论中可看到,无论从我国目前人口数量问题还是结构问题上看,我国的人口是需要进行调控的。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并逐步完善,人口控制机制应如何确定,现行的管理体制有无存在的必要或应向什么方向发展,已倍受关注。在人口调控问题的研究中形成了以下观点:第一,只能由政府计划调控,理由有二:其一,由于市场经济对人口调节的时滞性,即使对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而言,政府对人口的宏观调控也是必不可少;其二,人口的生产不同于物质资料的生产,通过对两种生产的调节机制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人口生产并不受劳动力市场供求规律调节,因此人口控制不应该也不可能由市场调节,只能计划生育。第二种观点认为,今后的人口调控应主要通过竞争、劳动力市场等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家庭的生育行为、控制人口数量,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一方面,随着生育率的下降,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边际效应必然出现递减的现象;另一方面,通过对20世纪最后20年来中国妇女生育水平变动的研究,认为近20年来人口发展主要由经济等客观因素所决定,当人口政策符合经济规律的要求时才能起到显著的作用,主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该转变职能,把婚姻、生育之类的私权归还于民。

我国人口问题研究观点述评

我国学术界在上述三方面的人口问题研究中既存在不同的立场和视角,也存在差异显著的推断和论证逻辑。总体来看,各观点均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人口转变的特殊性及目前我国人口问题的复杂性决定。

一方面,历史上长时期人口快速增长,导致人口基数庞大。人口基数庞大、增加速度快,对中国资源环境能源形成严重的压力。再加上人口运动的惯性和人口再生产自身规律的作用,人口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还会进一步尖锐化,因此人口数量问题是理论界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近几年中国人口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如果按照自然趋势发展,中国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像许多发达国家一样持续处于人口转变的第二个阶段,但是由于70年代开始实行了较为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发生了快速转变,致使中国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这就导致了我国人口结构问题日益突出,使得21世纪中国面临着人口数量及结构的双重压力。

第三,中国人口转变的经济基础不同于发达国家。中国的人口转型是在经济追求高速发展的时期出现的,与工业化几乎同时发生,而欧洲是在工业化完成后的经济高度发达的背景下才出现的。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人均GDP一般在10000美元左右,而中国仅为1000美元,显然,中国的人口的转变缺乏经济基础。

总体而言,对前面提到的人口问题虽然存在不同的观点,但各种观点的争论使人口问题的研究更加全面。具体而言:

在未来人口战略目标上,学术界把人口目标与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并深刻认识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口问题,找到了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研究的视角更加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在确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及适度人口方面将人口学、经济学、资源环境学等结合起来,跨学科的特点突出;在分析人口结构问题时,选取了改进之后递进式生育预测方法,这种预测方法更适合于中国人口发展的规律。在人口生育政策的导向及人口控制的调节机制上,对人口政策的探讨不再仅限于关注人口数量,而是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审视人口政策实施的条件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影响。对于这些方面的探讨,可使未来的人口政策更符合实际,从而能尽可能的缩小负面效应,这是其合理的一面。其不足之处在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城市地区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技术条件与经济条件已经完全成熟,因此全国的人口的生育率水平更多地取决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对我国未来人口研究及人口政策制定的启示

上述针对人口问题的观点,是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我国人口问题而提出的,这些观点对我国未来制定人口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在不断完善的市场机制下,生育政策应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无论原有的生育政策在过去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但人口政策总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它也只有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才能发挥其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及完善,无论生育政策的导向如何,对生育的调节手段应该发生转变。

第二,生育政策应分地区区别对待。虽然改革和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但是地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生育政策的选择与方式上也应有所不同。在上海、广州等地综合生育率低于1.0的地区,特别是佛山(0.55)等超低生育率、经济基础好、思想观念超前的城市,稳定低生育率水平的条件已经完全成熟,应将低生育率稳定机制从政策控制机制向群众自我约束机制转变。在经济基础落后的西部高生育率地区,应深入群众实地调查,确定出与当地实际情况相宜的生育调节方式。

第三,促进人口流动,改变生育观念。在城市总和生育率已经较低且基本稳定的的条件下,控制农村人口成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关键。而促进人口流动,加快城市化建设不仅是人口向城市的简单的转移,更重要的是人口生活方式、思想意识的转变。发达地区经济条件的引力,与落后地区人口过剩的推力,使得落后地区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在流动中改变生育观念,转换生育行为。

参考文献:

1.李小平.论中国人口的百年战略与对策[D].战略与管理,2004

2.叶文振.数量控制:21世纪中国人口生育政策导向[D].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

3.宋健.结构问题是21世纪中国人口的核心问题[D].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

市场经济问题篇(2)

在这“投机随正常需求增加导致价格上涨而产生”同时,投机反过来对正常需求产生干扰作用,使市场变得畸形化,不再正常运转,使得人们看不清正常需求到底在哪里、到底有多少。为了观察到市场需求中哪一些是正常的,哪一些是投机的,聪明的人们也发明了一些观察手段,比如在当今问题最多的房地产市场中,人们就以楼房的租金价格与出售价格的比较,或者以楼房价格与人均年收入的比较,来说明问题。人们购买楼房并不一定拿来居住使用,许多人拿来投机炒作,谋求待价而沽,但人们租房更多的是居住使用(当然也不排除通过专门的租房转手而谋利的情况。但如果存在第二者、第三者租房转手,那房屋原有者为何不直接与最终租用人联系业务而获得更大利益?因此租房转手实际上并不成为普遍现象)。如果(租金/房价)这个比值很低,说明房价之高大大超过了人们对楼房的实际使用所承受的价格,此时人们更愿意租房使用,从而也会把房租普遍拉高。而房价之所以高过市场对楼房的实际需求使用所具有的价格程度,就是因为存在对楼房商品的投机因素,这个因素在拉高房价。相反,如果这个比值很高,就说明人们现在的房价与租金相比很低,此时人们便愿意买房居住使用而不愿租房,同时也说明,此时市场对楼房商品的投机现象最少。

投机需求与正常需求有一个区别:正常需求会遵守供求关系,在价格上涨时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上升;但投机正好相反,在价格上涨时投机需求量会增大,价格下降时投机需求量反而减少,如果价格下降到最低,则投机现象消除,但此时却正好是正常需求最大的时候。

仔细考虑,投机需求也不违反供求关系,只不过在这里起作用的不是实际价格的多少,而是“预期价格”的变化程度。所谓预期价格是指人们对商品价格变化趋势的预估,它与实际价格往往存在不同甚至矛盾之处。比如当某商品价格正在上涨时,人们对它当前价格的预估往往是最小的,即从当前起,价格仍不断上涨,当前价格与以后价格相比仍是最低的。因此就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商品价格实际上涨越快,人们对它的预估反而越低,从而使人们更多地将资金拥向这种商品,形成商品价格中“追涨”现象。相反,如果商品价格趋向下降,则人们会预估商品当前的价格是最高的,从而在商品价格下跌过程中出现“杀跌”现象。所以,供求关系中反常的价格“追涨杀跌”现象,也是供求关系的一种曲折体现。这种情况在投机性需求中体现得成为显著。

这样,通过这种“越贵越买,越买越贵”的投机炒作,投机现象使社会上越来越多的资源与财富都卷进来了;此时,社会财富在价格涨跌的过程中产生大转换,产生重新的社会分配。那些商品价格上涨很快的行业,越来越多将社会资源圈卷进来,所占去的社会资源甚至会使其它行业出现紧缩局面。比如现在的房地产行业价格上涨过快而将过多的社会资源、过多的社会购买力圈卷进来,自然会使其它行业因购买力不足而出现紧缩局面。在这种社会重新分配的格局中,在价格上涨期能够截取一小段上涨价格的人,就可以额外获得一笔财富,相反,在价格下跌期遭受一段下跌价格的人,则会损失一笔财富。所领受和遭受的价格幅度越大,所得到或者损失去的财富也就越大。

社会财富在价格涨跌过程中的这种重新分配,是维持社会财富总量不变的“零和游戏”?还是使社会财富总量有所损失?仍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在这种价格涨跌的情况下,财富量不能再以当前这种价值变动幅度较大的货币来衡量,而要以实物财富或者以币值比较稳定的国际货币对这些财富的衡量来判断。

另外,正常需求的物品一旦因投机炒作而价格爆涨,则这种物品就会脱离正常需求所应具有的属性,变成了投机获利的纯粹形态,成为人们专门进行投机获利的纯粹手段与工具。比如当我们每天所必需消费的粮食的价格只有1元/斤时,我们会心安理得地每餐消费着一定量的粮食,但当粮食价格一下子上涨到30元/斤时,我们不敢消费那怕数量很少的粮食,而是小心翼翼将每一粒保护好,以图在市场上换取更多的利益。因此,投机物品已经不再适合于人们的消费,而成为人们炒作谋利的工具。象今天某些城市里住房价格上涨那么剧烈,从5000元/平方上涨到17000元/平方,则住房已经脱离了它的原有居住功能,没人敢拿如此昂贵的住房来居住(如果居住过就变成了“二手房”,转让价格会低很多),而是拿它去作无数次的转手交换。于是,对住房商品就已经没有正常需求、正常消费可言了。

二投机是产生市场经济繁荣与衰落波动的基本原因,投机旺盛,带动相关投资的旺盛(如房地产业的投机过度带动了水泥、钢材、铝材等行业的投资扩张,这些行业必将因房地产投机泡沫的破裂而遭受严重打击),则使市场呈现出繁荣景象,繁荣景象又反过来使投机行为加剧,最终因汲干社会相关资源而必然使社会经济趋向衰落,通货紧缩,市场价格普遍下跌。就象当今中国股市,过分的投机汲干了社会上可以用于股市的资源,从而使股市陷于难以拯救的衰落之中。这就迫使政府产生一定的政府行为,去控制市场的这种繁荣与衰落交替的局面。这样,原先在市场经济中并不必要的政府行为,就不可避免地被引入到市场经济机制中去;本来并不需要政府行为的市场经济机制,现在则显得必须依靠政府行为才能正常运转了。但政府行为到底是使市场经济运行得更平稳,还是使市场经济更容易陷于波动之中?仍然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难题。其中最关键的,显然是与政府行为对市场经济的介入、干预的方式是否合乎经济运行内在规律的问题。

既然投机是市场经济繁荣与衰落波动的基本原因,那么政府就应牢牢抓住这一点,从这一点入手来控制与驾驭市场经济的运行。这也是对“市场经济运行容易产生投机现象”这种固有性质入手,而合乎规律地对市场经济进行控制的体现。具体地说,政府应特别注意市场经济中的投机现象,不应对之放任自流,否则,市场经济必定产生兴衰波动。只要管好这个问题,市场经济就可以长期平稳地运行与发展下去。可能有人说,管住投机只是管住“兴”的方面,“衰”的方面又如何治呢?实际上,衰是由兴带来的,投机造成过度、畸形的“兴”,最终因耗尽相关社会资源而必然转化为“衰”;因此“衰”并不能脱离“兴”而存在。人类经济发展史上每一次萧条,无不如此产生。凯因斯主义的问题正在于此,它只是单纯从“衰”的方面考虑治理问题(强调刺激需求的“需求管理”),而不太明白衰归根到底是由“兴”带来的。因此凯因斯主义在治理了“衰”后又必然带来畸形的“兴”,从而陷于频繁的“兴衰循环”甚至“兴衰重叠”(即滞胀)。

市场经济问题篇(3)

1进一步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也是我们在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最大实际。实践证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新建立的国有企业不论在总体规模、生产布局,还是在管理模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上都早已不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那么针对我国的现实国情,国有企业应该是什么样子呢?这是一个必须回答和解决的根本性的问题。而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因此,在改革的进程中,所有改革的思路、改革的方案,都必须从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努力摆脱姓“社”姓“资”姓“公”姓“私”的羁伴,以及以“左”遮“右”以偏概全的思想误区,大胆地试,正如邓小平同志说的:“实际生活总是在不停地变动中,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近一百多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像的程度。因此,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他还强调,我们搞改革开放,搞市场经济,必须大胆探索,如果走不出一条好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因此,可以说解放思想就是通向这条好路和新路的桥梁。但是,目前在企业中,有些职工、群众,包括管理人员的思想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旧梦中,有的虽然在口头上承认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但是遇到具体情况就往往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老尺子去量新事物,这就是当前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最大的思想障碍。因此,当前要重点破除那种越大越公越好的思想观念,树立起正确“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深刻领会和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对国有企业的生存状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就是,按照马克主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水平的基本原理,国有企业的所有制形式,所有制结构以及国有企业的规模、布局、结构、管理模式、治理结构都必须有一个大的改革,建立起新型、高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以适应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2正确把握“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准确分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是与非

目前,在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当务之急,就是要彻底破除绝对化的公善私恶的是非观,充分认识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重大意义,认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现实可能性,克服“大而全”、“小而全”、“重全民、轻集体”以及“一元化保平安,多元化担风险”等障碍,真正做到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办法都可以大胆地试,坚决用“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判断是非,衡量得失,决定取舍。邓小平同志1992年春在南巡谈话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辩证统一,凡符合这个标准的,就是科学的,就是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主义有利的,凡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就是于国、于民、于社会主义事业不利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标准,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凡从根本上符合这个标准的事,就要打消一切顾虑,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大胆地干,用不着问它姓“社”姓“资”,姓“公”姓“私”的东西,我们将其作为手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的服务,也是搞社会主义,并非搞资本主义。

3深刻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内涵,树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观

市场经济问题篇(4)

阿克洛夫、麦克尔·斯宾塞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因为对“信息不对称市场分析”的贡献,共同获得了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中,阿克洛夫将“柠檬市场”(the "lemons "market )的概念引入信息经济学研究,(“柠檬”一词在美国俚语中表示“次品”或“不中用的东西”),主要用来描述当产品的卖方对产品质量比买方拥有更多的信息时,低质量产品将会驱逐高质量商品,从而使市场上的产品质量持续下降的情形。阿克洛夫以旧车市场为例进行了分析。

我国目前处于经济市场化的的初级阶段,随着市场竞争的深入,伴随着竞争的无序,以及有效监管手段的缺乏,在一般性的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均存在大量的“柠檬市场”的例子,现分类予以分析。

一、证券市场的“柠檬市场”问题

我国证券市场是典型的“柠檬市场”,在股市的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均是如此。

1.证券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

我国证券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均存在“柠檬市场”的问题。

在证券发行市场,由于上市公司及券商比中小股民更了解股票的真正质地,在监管不力、信息披露不够公开的前提下,大量业绩不佳的公司就会包装上市,并挤占了优质公司上市的空间,从而导致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的下降。股市由大量劣质上市公司占据。

在证券流通市场(交易市场),则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由于政府政策管制的信息不对称和上市公司质量的信息不对称,政府的政策缺乏连续性,上市公司的质量不可琢磨,这种事前的不对称信息导致市场参与者的逆向选择,而逆向选择博弈的结果就是市场失灵,投资者“用脚投票”,退出市场,这也是导致近期股市形成持续2007—2008年近一年时间下跌的主因。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持续下去,市场面临彻底萎缩甚至完全消失的风险。目前政府管理层强调的重塑投资者信心,实质就是实现证券市场信息对称,才能创造价值。因为证券市场作为虚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信息市场,信息创造价值,信息不对称是难以创造价值的。

2.解决“柠檬市场”问题的最优化设计

为解决证券市场“柠檬市场”的问题,应实现证券市场的最优化改进,即实现帕累托最优,保证我国证券市场的参与各方实现多赢。即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包括其大股东)以其认为合理的、且市场认为合理的价格获得资金,并为此提供市场认为合理的回报;大小投资者承担其认为合理的风险,并取得相应的收益回报;中介机构取得其减少市场“摩擦”,提高市场效率而应获得收益;监管机构和政府取得维持市场秩序的收益。

(1)发行市场的最优化设计

发行市场最优化设计的核心是发行市场应构筑一个有效的市场基础——有一定真实价值的上市公司。这是实现市场稳定均衡的基础。其核心是改善监管思路,完善发行审批制度,加强监管力度,以建立真正的上市公司,构筑有效的市场基础。

长期以来我国证券市场的定位是为国有企业改革服务,简言之,就是为国有企业寻找不花成本的融资渠道,减少银行的压力。国有企业由于治理结构的缺陷、所有者缺位、权利寻租等积弊,国有企业经营者也没有动力和压力经营好企业,客观上形成股市成为国有企业圈钱的工具。这样,股市无法形成良性的资金循环的通路,大量资金流入上市公司,然后被“蒸发”掉,无法形成产出投资回报于股民。这种情况下,证券市场成为某种程度上的“柠檬市场”——在经历了一定的时间之后,市场上充斥的都是劣质公司,上市公司真实的投资价值严重贬值,真正的好公司被挡在了市场之外。这样的股市基础无疑是相当危险的,也是我国股市是投机性市场的根本原因,因为投资者无法通过长期持有上市公司股票获得稳定的投资收益,只有通过低买高卖获得价差收益。

①监管层从根本上转变思路,真正作到企业上市与否应由公司的质素决定,与企业的性质无关;

②其次,应完善对中介结构的监察力度,会计所、律师、券商应加强资格审查和业务检查,对于虚假上市者不仅上市公司要严处,中介机构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③最后要加强对已上市公司的定期检查,督促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稳健经营和合法经营,为投资者创造最大的股东回报。

(2)流通市场的最优化设计

流通市场最优化设计的核心是:流通市场应通过交易实现市场帕累托最优。在上市公司具有较高投资价值的基础上,市场参与各方,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通过交易实现市场帕累托最优,达到“多赢”,即市场的稳定均衡。

①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目前国内股市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价等问题是股市发展最大阻碍,并严重影响投资积极性及导致上市公司和大股东对流通市场的侵害。

②监管层建立流通市场上上市公司的正常信息披露秩序和法律约束,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投资者决策的有效性。比如管理层应明确上市公司对重大收购重组行为的信息披露规则,以及其他对股价波动有重大影响的公司信息,以保持投资者及时获得充分信息。

③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目前我国的证券流通市场已从机构和散户博弈的阶段逐步过渡到机构投资者博弈的阶段,2006年以来这一趋势非常明显,这标志着我国股市已逐渐进入成熟阶段,因为机构投资者主导的市场,市场形成均衡价格后,个股和大盘股指的市场波动幅度较小;而且机构投资者主导的投资理念一般是价值主导型,更侧重于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挖掘,而不仅仅是以前看重炒作题材的所谓“资金推动型”理念,价值投资的理念无疑有利于形成市场多赢的局面,客观上也有利于上市公司良性经营,因为上市公司再融资时,良好投资回报的上市公司才能获得机构投资者的认购。

④管理层应降低有关税费。比如针对流通市场的印花税无疑是偏高的,而且投资者买卖实行的是双向征税,国外通行的是对投资者获利征收资本利得税,即赚钱收税,亏钱不收税,我国是盈亏“通杀”,这明显也是不合理的(而且我国股市的情况是投资者赢少亏多,据统计2008年,至少90%的投资者亏钱),压抑了投资者投资的积极性,应逐步改变,首先降低佣金(目前已实行),其次逐步过度到征收单向的资本利得税。管理层应通过大力发展证券市场,“把蛋糕做大”的方法获得监管收益,而不是“河泽而渔”。

二、银行系统的“柠檬市场”问题

金融市场中,除证券市场存在“柠檬市场”的问题外,银行系统也存在“柠檬市场”的问题。简单予以阐述。

银行系统的核心是银行、企业、储户。企业从银行贷款发展项目,项目有好有坏,好项目占总项目比例总体上应处于多数才能确保银行稳健经营。如果市场总体上坏项目太多,而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则银行并不知道项目的好与坏,银行系统风险很大。

银行体系形成“柠檬市场”是相当危险的,比如1998年的金融危机。韩国、日本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没有发生金融危机,这是因为这些国家当时的产业政策实际上是鼓励发展技术成熟的产业,换句话说,项目大多是好项目,好银行还会留在银行体系(同业拆借市场)中,拆借市场还能工作。但到了1990年代,随着经济发展,其产业政策发生了变化,要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坏项目大量增加。这时好银行会发现,离开银行系统,和其留在市场中的利率损失比起来可能就微不足道;这时,好的银行就会离开这个市场。这个市场只剩下最糟糕的银行。因此一个银行出问题,就可能通过这个市场波及其他银行,金融风险便会通过“柠檬市场”相互传染,进而爆发金融危机。

在我国,由于银行系统的贷款对象主要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的重点项目,而一旦银行决定继续放贷后,以后即使发现项目是坏的,银行也将不得不继续贷款,政府行为也导致项目容易继续得到支持,而且也没有激励机制使得企业如实报告,坏项目也将会一直继续下去。由于市场中坏项目的普遍存在,银行的好与坏也没有信号表现出来,逐渐银行体系就成为“柠檬市场”,即充斥坏的银行的市场。

事实上,由于金融封闭,经过多年的积累,我国的银行体系基本就是“柠檬市场”,按国外的资本充足率标准和衡量指标,已没有“好银行”存在了。只是由于硬性的行政监控和金融壁垒,没有形成金融危机。但已相当危险。政府的解决方案是剥离不良资产(动辄打包几十、几百亿资产拍卖),注资(发国债)、还有企业上市。当然一些新兴的股份制银行的质素相对好些,如招行、民生银行等。

三、过度竞争条件下的产品市场

过度竞争条件下的产品市场容易形成“柠檬市场”。这里要分两种情况讨论。

市场经济问题篇(5)

一、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内涵

从广义上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主要针对的是企业中的各种资源以及价值等一些综合性的管理方式,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其主要是通过生产经济活动的组织以及协调和管控来为企业的发展和需要提供一定的保障。所以,在很多时候,企业管理模式都被认定是企业自身管理所特有的一种方式。因此在实际的管理中,企业必须要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出发,通过结合自身的特点来对管理模式进行制定,此外为了确保管理模式的科学合理性,还必须要考虑到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以及员工福利等多方面的内容,并且使其得到有效的提高。企业建立经济管理模式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更加高效的组织管理来将企业资源和效益进行大幅度的提高。在我国,经济管理模式最早是出现在企业管理管理中,而且伴随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多个发展结算,特别是在我国计划经济初期,因为国家资源配置问题,其表现非常保守。而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成熟,资源配置转交给市场控制,再加上国际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管理模式越发的成熟,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不仅提高了国内的经济力,而且国际上的竞争力也显著提高。

二、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在我国的经济管理中,有很多企业并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其管理制度大多都是比较陈旧的,与当前企业的发展已经不相符合,因此管理制度也无法发挥其真正的指导作用,对企业经济效率的产生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此外就是有一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的管理中却并没有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制度执行不到位,因此导致制度设置的意义并不是很大,对企业经济管理没有产生很大的积极作用,对企业的发展也很不利。

(二)管理理念不够先进

我国很多企业当前的经济管理理念都比较落后,因此导致其在实际的经济管理过程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的管理方向和管理目标,所以所产生的管理效果也是非常低下的。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的重视度不够,其对经济管理所产生的价值和意义并没有很清楚的认识,也没有认识到经理管理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所以,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要对自身的管理理念进行更新和调整,使其与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体制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在经济管理模式的指导下更加健康稳定的前进。

(三)内部管理的严重缺失

市场经济变化多端,再加上世界多元化经济的发展,这就使得企业要想在此环境中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并且与外部环境保持一致,就必须要对经济管理予以高度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在出现风险和危机时及时有效的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但是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并没有做到这一地,而且对企业的财务审计过分的依赖,但是因为这种管理模式具有很强的限制性,所以直接导致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对企业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三、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优化策略

(一)经济管理理念的不断创新

管理理念是企业取得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而先进的管理理念则是企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行有效创新的基础。面对于此,企业的管理层首先必须要改变以往的传统的守旧的管理理念,而学习新的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新的经济管理理念进行学习时,也要充分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之上来开发出更加适合自己企业的管理理念,并且为本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优化和完善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经济管理制度的优化

经济管理制度是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重要指导方针,而且也是企业扩张发展的重要保障,其科学理念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实际管理水准。因此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经济管理制度的优化,同时对其科学理念的灌注。经济管理制度的优化中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改革是首要的,因为人力资源是整个企业运用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其发展的不懈动力,因此如何将人力资源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需要落实优化的环节。面对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企业在对内部的人力资源进行调整和优化时,必须要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并且在此基础之上来制定科学的完善的管理机制,通过内部员工培训,来不断的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素质,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引进人才的方式来将人力资源进行多样化的系统化的管理,由此来有效的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多人力资源的困扰。

(三)调整经济管理组织模式

市场经济问题篇(6)

1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中财经工作的重要性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财经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阶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财经工作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财经工作渗透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没有财经管理工作的支撑,市场经济各个环节的管理水平将会下降,甚至会出现某种混乱局面,尤其是公共管理这一环节,公共管理是最需要企业各项物质技术等服务作为支持来实现与完成的,所以财经工作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现阶段市场经济环境中的财经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积极寻找解决方案。

2分析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中财经工作中存在问题

(一)财经工作规划存在不合理

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中的财经工作问题很多,其中在财经工作的规划方面存在不合理不够完善的情况,需要企业尽快修改、调整和完善财经工作规划中的不足之处,否则将会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传统的财经工作规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各种不足之处,它在各个层面及领域与现阶段的市场经济在实质与形式上已存在不和谐的现象,这会影响财经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严重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财政制度缺乏改善力度

财政制度是财经工作中的重要依据之一,其与财经工作的正常运行戚戚相关。财政制度应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随之做出调整,但是却出现了调整力度不足的情况,尤其在财政支付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漏洞,例如支付名目过多,财政部门的调查不彻底,由于数目过多财政部门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一一调查,再加上财政制度的不够健全,这就为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创造了绝佳的机会在财政支付上下手私吞公共资金,这些监管不严的情况给财经工作的开展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所以必须加大对财政制度的改善力度。

(1)财经工作内部统筹失衡,不利于经济的整体发展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开始逐渐意识到财经工作的重要性,开始积极的改革整顿财经工作,但是却忽视了公共服务的效果,顾此失彼。企业对于公共服务的忽视态度直接阻碍了公共事业的建设与运营,甚至有些企业拒绝对于公共服务的社会责任,这直接制约了公共事业的发展,最后将反作用于社会,最终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财经工作内部的不平衡会影响社会市场经济的整体发展,需要引起企业的重视。

(2)地域保护现象严重

政府意识到财经工作的重要性,开始大力改善财经工作,而财经工作存在片面强调发展经济的情况。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地方都有很严重的区域保护现象,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但是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是不利于市场经济的稳健发展的。区域保护会使区域内部处于闭塞状态,阻碍区域间的交流合作,影响区域间的互惠互利,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

3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中财经工作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建立健全财经工作规划,这是市场经济稳健发展的基础

针对现阶段财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的财经工作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财经工作的稳健正常运行对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所以针对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式我们应该建立相应的财经工作计划,使市场经济朝着科学规划的方向良性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针对财经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使财经工作能够在科学管理的模式下去运行,整顿财经工作内部结构,使其内部混乱局面得到改善,并且对内部管理人员进行合理分配使其内部职能更加合理化,这样方能建立一个健全完善的财经工作计划,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础。

(二)加强财经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

人才是社会得以发展的主体对象,做好财经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首先需要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这是培养优秀财经管理人员的基础,企业应该在培训上增加投入,使管理人员能够更好的接受信息化社会的专业技术,培养管理人员独立自主能力、创新能力,这是培养高素质的财经管理人员有效途径;其次是要加强财经管理人员的精神层面的素质培养,这样才能使财经管理人员在诱惑面前不至于妥协,另外不但要加强财经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还要使他们树立极强的财政风险意识,这是使财经工作走向正轨的必要条件之一,加强财经管理人员的素质培训是财经工作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

4结语

现阶段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财经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特别重视起来,建立健全的财经管理机制,并且完善财经工作计划,使其朝着科学有效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市场经济问题篇(7)

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事实证明,渐进式的市场经济发展方式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我国的市场经济理论认识不断深化、有关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各方面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首先归功于理论与政策上的突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在四中全会提出计划与市场相结合;针对长期困扰我国学术界的市场经济姓“社”姓“资”的问题,邓小平强调“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取得了重大理论突破;十四大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明确提出把市场建设成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

加入WTO以来,为了更好地与世界经济接轨,我国先后出台了大量与建设市场经济相关的政策。十六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完善政府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市场,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健全全国统一开放市场;继续发展土地、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完善商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三、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启示

美欧通过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对我国设置障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我国应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此外,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进一步从理论上深化与政策上实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

我国已在理论与政策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在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还会遇到很多新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依循。西方国家许多不同的市场经济理论流派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们总结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和具体经济社会环境下的特殊规律提供了条件,我们可以筛选与我国具体情况接近、能为我所用的规律,进一步从理论上深入认识现代市场经济,从政策上深化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二)理论、政策与实践应统一

理论、政策与实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不可分离的环节。理论是否彻底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政策是否合理,实践是否规范,都关系到我国现代市场经济建设的成败。理论、政策与实践三者应统一,但关键是实践是否遵循现有的理论和政策,否则经济运行就会出问题。比如,现代市场经济理论是当前西方国家主流经济理论,但是美欧市场经济地位标准却没有遵循现代市场经济理论,而是按照古典市场经济理论制订,出现了理论与政策实践不统一的情况。按照古典市场经济理论制订政策、指导实践,必然会发生实践与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对抗,造成经济运行一定程度上的混乱。

(三)广泛开展市场经济理论的交流与合作

市场经济问题篇(8)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实行至今已30周年。在这30年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人均GDP已接近20000元人民币的历史最高水平、约2亿农民走进城市成为产业工人、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首次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尤其是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不平等、生态环境恶化、为了逐利而发生的不正当竞争、人们之间的关系日渐疏离等问题日益凸显。客观地说,在一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上述问题是不足为奇的,尤其是当一个国家处在人均GDP1000~3000美元之间的时候,正是社会矛盾最容易激化的高风险阶段。因而如何协调好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以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追根溯源,这些问题的出现应归结到人类的自利心理上,是追求自利的市场经济理性的恶性膨胀与社会道德规范的矛盾导致了上述问题的出现。

    早在18世纪,英国的道德哲学家亚当·斯密便预见到:在即将到来的产业革命中会发生人类的自利心理与社会道德规范的冲突,并力图在矛盾激化之前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在其有生之年并没有完成这一心愿。在斯密过世之后,德国的历史学派却向其发出责难,声称斯密的理论体系中存在着矛盾,即斯密的经济理论是建立在人性自利的基础之上,而他的伦理学却以人性利他为基础。人们称这个矛盾为“斯密问题”。虽然在争论百余年之后,大多数学者认为,所谓的“斯密问题”并不存在,但在现实生活中社会道德规范与个人经济利益的矛盾却时时引发着各种问题。所以“斯密问题”不是斯密理论体系中的问题,“斯密问题”成为现实经济生活中这类矛盾的代名词。我国上世纪30年代的着名小说家张爱玲曾在她的小说《金锁记》中用“苍凉的手势”来比喻面对人性中的丑恶的一种无奈。笔者认为,现实中的“斯密问题”同样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苍凉的手势”。尽管作为商品经济的高级阶段的市场经济是最活跃的经济形态,也是生产力发展最迅速的经济形态,但它也是出现问题最多的一个阶段。

    在亚当·斯密的理论体系中,总是把人的心理和思想有机地融人经济学分析中,这同他所处时代的科学发展水平有关。而恰恰是这点似乎可以为我们解决现实中的“斯密问题”找到一条途径,但这一点是当今一些经济学家难以做到、甚至不屑于这样做的。因为“大约从凯恩斯主义盛行以来,经济学家们一直忽略了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问题……英美经济学各个时期的主流学派不讨论或用不着讨论市场机制运行所必需的道德基础,主要是由于现代经济学的狭隘分工和技术倾向,由于背离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传统,由于西方社会传统遗留下来的道德基础尚可维持其市场机制正常运行”。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实中的经济与道德呈现的内在紧张却不时地困扰着我们,经济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发展又使得经济学与伦理学渐行渐远,经济学更加技术化、理性化,人只被当作与自然界中其他事物一样全然没有情感、道德,只有趋利心理的高度理性的“经济人”,成为经济理论研究的一种理性工具。而伦理学也愈来愈脱离现实生活,只沉醉于抽象的道德概念、逻辑、评价等纯理论的研究之中,其发展道路愈益狭窄。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分离使得各自的发展都遇到了窘境。而现实中的道德与利益的冲突却又使人们不得不去面对。人们为了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往往放弃对道德规范的遵守,见利忘义、为富不仁、金钱至上、物欲横行等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而个人欲望的过度膨胀必将导致社会道德的沦丧、生存环境的恶化甚至是社会的动荡,其最终结果并不利于利益的增长。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引用了邓宁格在《工会与罢工》~书中的一段话来形容资本家追逐利润的贪婪:“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百分之二十,就会活泼起来;有百分之五十,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百分之百,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百分之三百,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这段描写即使今天看来依旧刻画得人木三分且极具现实意义。斯密的“看不见的手”为人类物质财富的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自由的市场经济却有其自身所无法克服的盲点,它可以使人们竭尽所能地追逐利益,却不能让人们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如何使道德与利益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相得益彰,如何使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在市场上能够实现个人、他人、社会利益三方共赢,是摆在人们面前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斯密在世之时已经洞察到这个问题,只是他没有来得及深入探讨和研究其解决办法。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的研究》及《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岁人及军备的演讲》中,我们可以窥其冰山一角。斯密认为,解决道德与发财致富的矛盾的途径有二:一是利用“看不见的手”,二是建立道德规范和社会立法。

    利用“看不见的手”使市场经济在有序的轨道上运行,在斯密之后论证最为深刻的,当首推1944年数学家约翰·冯·诺伊曼和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坦发现的博弈论。后经数位经济学家更深人的研究和拓展,博弈论成为解释市场经济困境和确定市场经济竞争策略的理论依据。为人们所熟知的博弈论经典案例“囚徒困境”则阐明了市场经济的窘境,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只有人与人的相互信任与合作才能使所有人分享市场经济带来的利益之果。

    199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里·贝克尔在《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一文中,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延伸到社会学、人口学、教育学、政治学、法律学及社会生物学等其他人文学科领域,大大拓宽了经济学的研究视野,因此也被人们称为经济帝国主义。但是,在如何解决市场经济的道德领域问题上,贝克尔的研究并不尽如人意。他的利他行为模型依然是建立在传统的收人最大化的经济学理性假设基础之上,依旧把人看做是单纯的理性“经济人”,不能真正地理解斯密的“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内在统一性。即使在研究诸如犯罪等问题时,也只是认为犯罪仅仅是利益与成本的权衡,“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而已,“用不着诉诸道德的颓废、心理机能的欠缺以及先天遗传等特殊范畴”。

    面对市场经济中这个“苍凉的手势”,我国的经济学家赵晓说过:“……在自由市场制度下,懒人是没法活的。所以,市场经济会逼着大家去竞争,它是个有效率的经济制度。但是,市场经济叫人不偷懒,却不能叫人不撒谎、也不能叫人不害人。这使得市场经济存在一种危险,就是它有可能导致一个很坏的情形:诱使人们勤奋地撒谎、勤奋地害人,不择手段地谋取财富。有人会说,那是因为市场经济不完善,完善的市场经济是不会这样的。但是,市场经济光靠自身永远也不可能完善,因为它只能叫人不偷懒,而不能叫人不撒谎不害人。”如何解决市场经济“不能叫人不撒谎不害人”这个问题,赵晓认为,除了依靠市场博弈和法律外,还应该让人们有信仰。尤其是对于不信神、不信鬼、不信天命、不信末日审判、更不信天堂的中国人尤为重要。“什么都不信的人,最后只能信自己。而信自己实际上意味着一切都是可能的,撒谎骗人害人坑人又算得了什么呢?”他认为,我们应当进行文化的变革,“找到一个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要做到这一点,或从自己悠久的传统文化中开掘一整套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伦理,或通过吸收和引进的方式再造文化基因”。他呼吁:“敬畏神威,敬畏闪电,也敬畏天空的惊雷。唯有敬畏,才能得救;唯有信仰,市场经济才有灵魂。”

市场经济问题篇(9)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基本问题

经济的发展状况是和社会制度与国情是分不开的,什么样的国情选择什么样的制度,什么样的制度决定了什么样的市场经济,这是环环相扣的环节,少了那一项社会的发展都是不均衡的。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结合我们的基本国情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是紧紧围绕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基本国情决定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概述

经济改革的核心就是围绕着国情与社会的本质,想要建立什么样的经济制度一直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也会暴露出许多的问题与矛盾,这些就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无论是哪个国家都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生产力的发展情况来选择自己的发展手段和途径,不管是哪一个手段,只要是有利的就可以直接拿来使用。在我国很长一段时间都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把市场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且为了坚持社会主义必须排斥市场经济,这种理论我们不能单纯来说它是对还是错,但是却能看出,它有些是不符合我国的经济发展的,也因此从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我们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计划经济并不是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键,它和市场经济一样,都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是都可以使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指同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体现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同时也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它能使经济活动遵循一定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着不断变化的供求关系,把资源配置到最合理的位置,以达到最好的效益要求。它也是利用市场来对各种经济信号做好快速的反应,能够及时有效的对生产和需求进行有效的协调。

(二)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一个复杂而又系统的理论,它涵盖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依据、科学内涵,同时也包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标、手段等方面问题的基本认知。所谓的大众是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所有主体也就是广大的基层群众,他们既是市场交易的创造者与实践者,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的主人,大众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不仅包括生产商品、提供相关服务,也包括了对这个社会所生产的所有进行消费等活动。大众化是指在社会中的大众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与应用的状态,也体现在大众对这理论的关注、认知、应用等许多方面。大众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整体认知和投入建设中也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这样的理论对整个国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都受到了这一理论的刺激与冲刷。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的问题与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中,人民是社会的主人,就有权力去了解其赋予执权党对社会的发展是确定了什么样的方向、目标与价值取向,这也是人民大众愿意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基本前提,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是很有必要的。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中的问题

市场经济作为经济机制的一种,它的基本特点或内在要求,就在于通过对资源进行公平、公正、合理、竞争的分配,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要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同时也要有自身的特点,这些因素的融合是需要整个市场来进行管控的,其中大众化也是其具体表现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能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经济的发展,问题分别是:1.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2.市场经济制度中的负面性并没有被社会主义制度给有效的制约;3.在市场经济中大众的利益减少,不利于民众积极参与经济建设。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众化的意义

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与确立都是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我们一直都在强调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大众化是必然的趋势,同时只有广大的基层劳动群众参与到建设中才能使得市场经济的理论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实现,当然对经济的发展也是起关键作用的。对于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来说,理论是作为主导的,它是存在社会的各个阶层的,并不是只是存在决策者手中,而是更多的应该在大众的手中,通过大众的各种表现来体现市场经济的价值。社会主义经济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我们知道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所有的资源是属于全体人民群众的,也因此经济理论就一定要符合广大群众的基本利益,这样才能使得大众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主动性,这些理论的执行是在计划指导的前提下,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只有大众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有了深刻广泛的认识才能防止理论的庸俗化和片面化,在实践中纠正偏见,用正确的理论来纠正在实践中的庸俗与偏见,这也是对不合理目标进行合理化的方式。

三、总结

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理论,是具有时展特性的先进理论,它为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指导,它的提出引起了整个社会和国际的关注,由理论引导实践,逐渐的改变着整个大众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它的大众化特点日益明显,这也是社会进步发展的体现。

参考文献:

市场经济问题篇(10)

1、前言

电力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之一,对市场经济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广大人民的生活也息息相关。由于电力企业的营销建设起步比较晚,没有形成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电力营销系统,电力企业有着较为薄弱的营销意识,对用户的服务意识较弱,对电力的需求侧管理没有引起必要的重视,存在比较多的营销问题。针对这些营销问题,电力企业应该转变传统的营销观念,建立面向市场的营销思想,针对市场经济建立相适应的营销系统,向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营销服务,加强需求侧管理,提升电力企业的营销水平。

2、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电力营销问题

2.1 淡薄营销意识

由于电力企业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具有较为特殊的地位,所以电力企业和其员工具有淡薄的营销意识,认为垄断的电力行业没有必要进行市场营销,缺乏有效手段控制电力消费,没有深入了解电力营销的重要性。电力企业的部分员工还认为电力供应是短缺产品,其供应还存在供不应求的现象,电力用户只能按照电力公司的要求来进行生产经营,电力公司只对电力供应的安全负责就行了。这种观点造成电力公司员工对市场营销不重视,存在一种盲目的优越感,没有对市场经济进行充足的心理准备。

2.2 不完善的营销系统

由于电力行业市场营销起步较晚,没有建立完善的营销系统,只是将原有的用营业部门改成了市场营销部门,没有建立专门的市场营销机构。电力企业的营销力量较为薄弱,营销人员在企业员工中所占得比例过低,没有进行专业营销调研和营销策划人员的招收,缺乏专业、高素质、优秀的营销队伍。电力行业的营销系统不完善,营销人员没有扎实的营销工作基础,对市场信息没有进行有效地调研,没有掌握电力市场和营销形成的消费需求,缺乏应有的电力营销心理和用电潜力分析。目前大多数电力公司对电力市场的特点和规律缺乏研究,不能进行有针对性地电力营销,不能及时针对市场变化进行营销策略的调整。

2.3 服务意识较弱

由于电力系统本身的特殊性,电力企业的服务方式和项目管理没有进行改进,服务意识较弱,不能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普遍存在等待客户上门的现象。电力公司没有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推出不同的服务项目,提供的服务还仅仅局限于表面,如微笑服务、上街宣传和服务设备的更新等,没有触及到深层次的服务,办理业务的速度、供电的稳定性和减少停电损失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2.4 对需求侧管理重视不够

电力公司对需求侧管理的认识程度不够深入,重视程度不够,还有着一定的局限性,部分电力公司甚至认为需求侧管理是政府应该负责的事情,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没有任何的好处,甚至会加大企业的运行成本,减少企业的经济效益。部分实行需求侧管理的电力公司对需求侧管理重视不够,认为需求侧管理仅仅是为了缓解电力供应紧缺状况的发生,对企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开拓市场没有任何帮助。电力企业在进行需求侧管理时,没有设定正确有效的管理工作目标,没有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针对发生的问题进行有效地应对。

3、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电力营销策略

3.1 转变营销观念,建立面向市场的营销思想

电力市场的营销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电力企业的核心之一,全体员工应该服务于电力营销的需求,对电力营销引起充分的重视,转变传统的营销观念,建立面向市场的营销思想。这种转变应该是电力企业全体员工的转变,传统“靠政策、靠行政、靠上级”的观念已经不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电力企业应该强化市场意识,重视市场的变化,转变过去的营销观念,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思想观念,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用户是企业发展的基础,电力企业应该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尽量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向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低廉的电力产品,引导用户正确消费,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建立面向市场的营销思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的利润。

3.2 针对市场经济建立相适应的营销系统

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电力企业应该主动研究市场的特点和变化,针对市场经济环境建立向适应的营销系统,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电力企业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营销系统,包括市场策划与开发、业务发展、需求预测、电力产品销售、电力新设备、电力新技术等,为用户同更加全面的服务,提升用户的满意度。电力企业应该对电力市场的各种信息及时掌握,根据调研调整营销方法和营销战略,改善电力企业营销系统。

3.3 向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营销服务

电力企业应该更新营销服务的理念,进行服务模式的创新,在战略中对营销服务给予必要的重视,设定较为合理的服务目标,努力提升营销服务的质量,建立具有企业特色的营销服务,向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营销服务。企业必须重视客户的不同需求,完善向客户提供的服务,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给客户,满足客户的需求。电力企业可以设置投诉专线和意见栏,征求客户对企业的宝贵意见,根据一件进行营销服务的调整,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3.4 加强需求侧管理

电力企业应该加强需求侧管理,加大对需求侧管理资金的投入,提升需求侧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适应时代对电力企业的要求。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进行电力企业需求侧管理,在电力企业中推广先进的需求侧管理技术,提升企业对需求侧管理的重视,加强需求侧管理,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

结语

电力行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电力企业应该加强电力营销,提升企业营销水平。电力企业应该转变传统的营销观念,建立面向市场的营销思想,针对市场经济建立相适应的营销系统,向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营销服务,加强需求侧管理,提升电力企业的营销水平。

参考文献

[1]苏瑞雄.电力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强化对策的分析[J].广东科技,2008(16).

上一篇: 乡村振兴的落脚点 下一篇: 言语行为理论与反讽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