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调查报告汇总十篇

时间:2022-05-22 16:22:16

乡村旅游调查报告

乡村旅游调查报告篇(1)

白茶村位于白鹿镇东北部,四面环山,幅员面积9.9平方公里,距镇政府7公里,距彭州市47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人口268户817人,其中党员46名,全村无支柱产业、无集体经济,经济发展以种植三木药材为主,收益比较单一,没有形成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受黄连根腐病和市场价格影响,村民收入急剧下滑。同时, 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全村共有劳动人口490人,大部分外出务工,因病因残因学致贫的相对贫困户29户58人,其中低保户13户19人,五保户7人,精准扶贫户9户32人。2016年2月,白茶村被确定为成都市第三轮第二批贫困村。按照白茶村扶贫开发规划,白茶村定位为:融入白鹿镇旅游体系,以白茶产业为主导、同时带动乡村旅游,农旅融合、扶优并进的幸福美丽新村。

白茶村发展乡村旅游业优势凸显的以下7个方面:

一、 紧紧依靠白鹿旅游优势、白茶村第二旅游点潜力大

白鹿旅游经过多年积累已经很成熟,也很成功了,游客数量逐年增多。我们要紧紧依靠白鹿镇白鹿旅游的发展平台,借助白茶村精准扶贫村的帮扶发展契机,发展白茶村的生态旅游业。由于白鹿镇的地理地势和交通原因,白鹿法式风情小镇的旅游接待急待拓展旅游空间、为了充分利用好白鹿镇白茶村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纵深发展白鹿旅游和解决交通难等问题迫在眉睫,白茶村结合精准扶贫任务,围绕这两大问题开展村的工作,开发利用白茶村这块旅游处女地。已修建了一条9公里长,8米宽的旅游环线,环线的起点连接什邡市,终点连接彭州市龙门山镇。在与什邡的国有林边界上,计划修建青山绿水游步道,把白茶文化自然景点和天然氧吧有机相容相接,通过白茶村全体村民的努力发展,未来的白茶村一定会是白鹿的第二旅游景点,游客在游玩风情小镇之后,沿途经白鹿书院,来到白茶村这个观光避暑度假胜地,住宿吃饭休闲消费。现发展了一家竹云香民宿,以品茶和体验农耕生活为主要内容,已开始营业。

二、 生态资源丰富、环境优美

白茶村平均海拔1000-20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14℃,气候宜人,属于夏季避暑胜地,冬季雪景迷人。耕地面积2437亩,林地面积12218亩,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八十五,森林茂密,动植物资源丰富,无任何污染,有天然氧吧的美誉。

三、 白茶种植历史悠久、优势明显

白茶种植为白茶村的主导产业。土壤中富含白茶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生产的茶叶品质良好,种植历史悠久远近有名,发展茶产业的环境可谓得天独厚。目前,白茶村白茶种植基础优良,避开了村庄同质竞争;白茶不仅茶文化丰富,而且白茶对人体好处较多,有助于降血糖  血压 帮助睡眠,长期饮用,还能帮助延年益寿。市场推广潜力大;白茶经过包装、精细化生产,产品价值较高;打造观光茶园,建立农耕生活体验区,让一三产业良好互动。

白茶村白茶产业结构概括为“一廊三区”。一廊:白茶种植产业廊(结合正在修建的穿过几乎整个白茶村的旅游环线龙白路进行布置,沿线设置以茶为特色民宿接待点,形成一条乡村气息浓郁的特色乡村生态景观廊道)。三区:恬静白茶产业区(大白岩和小白岩为分界线,依托现有三颗百年老白茶树,结合神鹿养殖,逐步形成规模化的白茶观光体验园及神鹿养生观光园)、安适白茶产业区(打造“茶家乐”品牌,带动全村茶文化发展,结合民宿接待及冷水鱼垂钓,发展乡村旅游)、活力白茶产业区(以休闲活动为主,在该片设置茶庄餐厅及民俗接待,根据背篼鹅的特色,打造白茶背篼鹅品牌)

四、 特有景点多、可塑造性强

白茶村有红军碉堡遗址、具有神秘色彩的子午莲池、百年老白茶树,此三处景点可通过修建沿山游步道,将景点串联,打造游客休憩玩赏之处。除此之外,白茶观光体验园(正在建设当中)、芦苇生态湿地、冷水鱼养殖观光、小湾河滴水瀑布、神鹿苑、游水观光体验、露天营地等自然景观都可以通过设计打造,作为白茶村旅游业的特色景点。

 五、 村支两委班子战斗力强、群众热情高涨

乡村旅游调查报告篇(2)

(一)国际乡村旅游发展形式

1.休闲、观光、度假旅游。欧美发达国家的旅游者喜欢到乡村度假,尤其是那些风景优美、远离喧嚣城市的农村甚至是比较偏僻的地方,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修养身心,体验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许多旅游者住在当地农民的家里,和他们一起生活,吃着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一起在农场里劳动。例如在美国西部的许多农场,都有为那些来自大城市的旅游者提供住宿休息的设施,这些旅游者还可以和农场主一起放牧、割草或者采集水果、农产品。在劳动中,他们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增加感性认识。

2.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这种模式下的乡村旅游主要是将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使游人在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的同时还体味着几千年历史积累下来的民族文化。参与这种旅游的消费者群体的文化水平比较高,他们来到乡村主要是体验和欣赏传统的文化,而这些文化在工业文明的浪潮中早就被湮没。来到乡村的旅游者是要以发现的眼光去寻觅传统的文化和古老的习俗。比如乡村的民居、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流传着的乡村戏曲、武术、杂耍等。对于这些旅游者来讲,到乡村去旅游主要是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是获取高层次生活的需要。乡村旅游成为一种更高档次的旅游方式。国际上开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最好的是匈牙利。匈牙利的乡村旅游模式,即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范式。

3.农业旅游。“农业+旅游”式的乡村旅游现在正成为许多地方和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又一个模式。以旅游带动农业,以旅游促进农业的发展,把农业生产和旅游活动结合起来,使农业和旅游业的相互促进,既能够增加旅游业收入又带动农业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据预测,欧洲每年旅游总收入中农业旅游收入占5%~10%。仅法国乡村旅游每年可给农民带来700亿法郎的收益,相当于法国全国旅游业收入的1/4。

4.生态乡村旅游。把生态旅游和农业旅游相结合,建立生态农业园,用高科技手段来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的种植与管理。旅游活动在生态农业园内进行,旅游者通过在农业园内生活,参与农业园的劳动。并且可以通过购买或者租赁的形式在农业园内选择一块土地,自己种植一些农作物。有的国家的生态农业园非常大,形成一个联合体,乡村旅游活动都在生态农业园内进行。进行生态农业旅游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是波兰。波兰的生态农业旅游区的面积超过了4000公顷。

(二)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最初是一种自发型的,没有具体的模式和组织运做,是在探索中不断发展。最初的乡村旅游者主要是国际游客,这些旅游者不再到那些传统的旅游热点,而是到一些比较偏僻落后甚至是尚未开发的地方去旅游而且乐此不疲。他们喜欢到中国的内陆和边远地区,尤其是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地方。都市里无法体会到那些原汁原味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乡土习俗,而在上述地方却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随着到乡村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乡村旅游”这个新的旅游形式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并且逐渐形成了几个大的乡村旅游热点地区。例如江苏的周庄、同里、乌镇等以江南的小镇古色古香的建筑和水乡生活方式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皖南黟县的南屏、歙县的郑村(棠樾牌坊群)、徽州的汤口等村落生产纸、笔、墨等工艺品,以传统的制作手艺和富有特色的民居建筑为吸引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几个地方的乡村旅游搞得红红火火以外,还有许多颇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地尚未开发,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这些尚未开发的乡村旅游地大多数都位于偏僻的地方,尤其是在中国的西部以及那些老少边穷的地方,那些地方农业经济不发达、工业落后、交通不便,因而不为外界所知。但是当地的风景却十分优美,并且得以保存了众多原始奇特的自然景观和古朴浓郁的民族文化,成为发展旅游业的后发优势。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经济发展,以乡村旅游带动扶贫工作,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模式。以贵州省为例,贵州省大约有85%的人口居住在农村,经济水平比较低。贵州省少数民族众多,大多村寨是珍稀民族文化的保留地。贵州省提出“以旅游促进对外开放和脱贫致富”的指导思想,创造出四个主要旅游扶贫模式:一是景区带动,如黄果树景区就带动四周村寨的农民脱贫致富。二是发展村寨旅游。如郎德苗寨、石板寨、镇山村等,旅游成了这些村寨经济发展的支柱。三是企业加农户生产旅游产品。如台江民族刺绣厂,带动千家万户在搞民族刺绣蜡染。四是把旅游当作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如荔波、施秉,县域经济的发展靠旅游。据不完全统计,到2002年底,贵州农村有53.2万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摆脱了贫困。

乡村旅游从发展层次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一)基础层次

以观光度假休闲为主,吸引物主要是乡村幽静的环境、秀丽的景色、淳朴的民风和较为缓慢的生活节奏。乡村旅游是使城市居民体验乡村劳作、了解风土民俗、领略田园风光和回归自然的最佳方式。这种以观光度假为目的的国外游客大多数是来自经济发达的都市,收入水平比较高。因此基础层次的乡村旅游的客源十分稳定,游客的重游率比较高。根据法国的统计数据表明,有70%游客采取乡村旅游度假的方式,更有超过15%的旅游者每年都住在同一地方。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地大多数是以观光为主。参加乡村旅游的国内游客,绝大多数是为换个环境来度过假期生活。因此主要是去那些接近城市的附近农村旅游,出游的时间也都比较短,一般是利用双休日或者其他假期一至两天的时间。

(二)提高层次

注重乡村旅游的内容和文化内涵。乡村旅游内容要广泛而富有特色。在国内客源市场上,许多游客对于农业生产活动很有兴趣。“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和采摘各种农产品的旅游很受欢迎。

除了以在农田里耕种、采集等方式让游客来体验农村生活的乐趣之外,传统的制作工艺完全可以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吸引物加以发扬。天津杨柳青年画、贵州蜡染、南通扎染、潍坊的风筝、手工造纸以及各种刺绣、泥人、甚至是食品的加工,都可以成为乡村旅游的文化依托。例如澳大利亚葡萄酒业生产制作就成为澳大利亚文化的重要组成,澳大利亚葡萄酒业已成为重要的乡村产业。并且由此产生了澳大利亚葡萄酒业旅游。

在提高乡村旅游层次的另外一个吸引物就是乡村所保留下来的珍贵的传统文化、风俗和完好的古代建筑。巍峨气派的乡村宗祠祠堂,高大挺拔的镇村古塔,村边的土地庙等等,是乡村在历史发展中的一面镜子,折射出乡村居民生活。还有一些民俗活动也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一些乡村风俗习惯像我国各地的锣鼓戏、舞狮子、扭秧歌、祭祀谷神等,都可以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引力点。

乡村旅游调查报告篇(3)

第二条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地域及与农事和农家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特色旅游资源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闲、游憩、观光、体验及餐饮、住宿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景点是指能够提供开展乡村旅游活动的空间地域,具备相应旅游服务功能、组织机构和旅游服务设施的旅游点。

第三条对乡村旅游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的制度。州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州乡村旅游的总体规划和行业管理。县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乡村旅游的详细规划和日常行业管理。其它职能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做好管理工作。州、县市分别设立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负责对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进行分级评定和复核。

第四条在本州行政区域内从事乡村旅游开发、乡村旅游经营、乡村旅游管理和乡村旅游活动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二章乡村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

第五条开发乡村旅游,应当依照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合理利用、尊重当地群众意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

第六条开发建设乡村旅游项目,应当符合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和所在县市旅游业发展详细规划要求,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保护,避免盲目、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

第七条开发乡村旅游,应当突出民族特色,其建筑规模和风格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应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内涵,营造浓郁的民族氛围,提升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内开发建设乡村旅游项目应符合《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第三章乡村旅游经营基本条件

第八条资源条件

(一)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和田园风光,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二)民居建筑体现民族特色、传统风貌,对不协调建筑进行改造整治;

(三)有地方乡土特色和体现民俗民风的文艺表演等旅游项目;

(四)有以农、林、牧、渔等为基础的农业产业,能提供以无公害农产品为原料的具有农家特色的菜肴;

(五)乡村旅游点服务员应统一着民族生活服装,使用民族语言;

(六)有体现民族建筑特色的门票站和游客服务中心,有专用停车场和旅游星级厕所。

第九条从业资格

应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办理下列手续和证照:

(一)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二)工商营业执照;

(三)税务登记证;

(四)组织机构代码证;

(五)安全生产许可证;

(六)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

(七)卫生许可证;

(八)排污申报许可证;

(九)物价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十)其他需要行政许可的证照。

第十条环境条件

(一)选址应符合当地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符合所在乡镇总体规划;

(二)区域内生态环境良好,区域周围500m范围内无污染源;

(三)区域内环境整洁,有垃圾回收处理设施,无摆摊设点、乱堆乱放现象;

(四)进行改水、改厕、改厨和绿化、美化、亮化等环境卫生建设。

第十一条安全条件

(一)可进入性好,应有公路、水路到达,并能保证交通工具的通行安全,主要路口应有明显的指路标识;

(二)建筑物结构坚固,安全设施完好有效;

(三)供电系统保护装置和电气设备完好、安全;

(四)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符合消防安全规定;

(五)远离地质灾害和其他危险区域,无安全隐患,在可能发生危险的地点设置警示标志;

(六)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和措施。

第十二条服务设施

(一)有开展游乐活动的固定场所和娱乐设施,接待区域的地面应进行硬化处理;

(二)餐饮场所卫生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餐厅位置合理、采光通风良好,地面硬化防滑并易于清洗,其面积及桌、椅、餐具应满足接待能力要求。厨房配有防蚊、防蝇、防鼠设施,配有冷冻、冷藏、消毒等设备。

第四章星级乡村旅游景点申报与审定

第十三条鼓励有条件的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申报星级乡村旅游景点。星级乡村旅游景点的报审按申请、初审、验收、审定、发证等程序进行。

第十四条申请。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向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提出星级乡村旅游景点申请,经批准后,再向当地旅游行政主管部门领取《星级乡村旅游景点申请审定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根据《报告书》的要求进行自评,然后向所在县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预审申请,申请时须提交《报告书》及自评情况,同时附有关文字、图片等资料。

第十五条初审。星级乡村旅游景点的初审由县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县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接到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提出的预审申请后,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组成评定委员会进行初审;初审应在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自评的基础上,对《报告书》中所有项目进行检查;检查结束后,及时向初审对象反馈检查情况,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其整改;初审合格后进行公示。公示后,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向州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申请时须提交《报告书》及初审情况,同时附有关文字、图片等资料。

第十六条验收。星级乡村旅游景点的验收由州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州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接到验收申请后,应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组成评定委员会开展验收工作。验收组应对《报告书》中的所有项目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工作结束后,验收组应及时将验收情况向县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和验收对象反馈,并向州旅游产业领导小组提交验收报告。

第十七条审定。星级乡村旅游景点的审定由州旅游产业领导小组组织实施。验收工作结束后,州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应根据验收组对申报星级乡村旅游景点的验收情况,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集中进行审查核定。

第十八条发证。经过州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审定的乡村旅游景点,正式命名为“星级乡村旅游景点”,并颁发标牌和证书,每年集中命名一次,并进行公布。

第五章管理和处罚

第十九条对乡村旅游景点实行综合管理,由州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公安、工商、安监、卫生、物价、民委、环保、国土资源、住建、规划、消防、税务、质监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对乡村旅游相关经营项目进行综合执法检查。

第二十条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应使用物价部门审核的门票和税务部门审核的发票。同时,公示服务项目、内容和收费标准及收费文号。

第二十一条从事乡村旅游经营管理和服务的人员应参加相应的岗位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实行持证上岗。

第二十二条对星级乡村旅游景点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复核一次,三年重新评定。

第二十三条对评为三星级以上的乡村旅游景点,将其确定为重点保护特色村寨,州直相关部门优先安排项目资金,进行产业扶持,帮助其改善基础设施。

第二十四条旅游者在乡村旅游景点消费期间,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所在县市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投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对投诉内容进行调查。对符合受理条件的,能够当场处理的,应当场作出处理决定;不能当场处理的,应当自接到投诉之日起20个工作日作出处理决定,并书面告知投诉者。

第二十五条星级乡村旅游景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限期整顿;逾期不改的,予以通报批评,取消乡村旅游星级等级;构成违法违规的,各相关职能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

(一)盲目开发,违规经营,造成资源破坏的;

(二)将餐饮、运输、表演和门票捆绑销售,采取高额回扣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扰乱乡村旅游市场秩序的;

乡村旅游调查报告篇(4)

一.黑龙江乡村旅游市场需求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黑龙江乡村旅游的发展势头向好,乡村旅游成为很多地区短途旅游的最主要旅游形式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得益于良好的主观和客观基础。

(一)乡村旅游的市场主观基础

乡村旅游的主观需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深植于人类内心的农耕文化,让人渴望返朴归真;二是现代都市生活节奏较快,特别是大都市中竞争激烈、紧张使城市上班族渴求平静的田园生活;三是现代城镇建筑高楼林立与自然的亲密接触的机会稀缺,使城市居民向往绿树成荫的乡村景观。因此休闲成为现代城市居民消费的新时尚。另一方面,近年来人们的旅游观念发生转变,从传统的走马观花式的旅游转变为近距离亲近自然的体验生态旅游。这些成为黑龙江乡村旅游市场需求的主要主观基础

(二)乡村旅游市场的客观条件

旅游市场需求的产生需要以旅游者休闲时间的增多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为基础。在闲暇时间方面,5日工作制、黄金周、春节假期和带薪休假的推广使城市居民个人的闲暇时间相当于全年的三分之一,且2008年对法定假日的调整后,闲暇时间多以三日为主,是开展短途乡村旅游的最佳闲暇,为乡村旅游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时间条件。另一方面,在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上,2006年,黑龙江省城镇恩格尔系数为33.3%,标志着居民的消费结构提档升级,人均可支配收人增加,成为人们外出旅游的重要经济支撑,这标志着黑龙江省的乡村旅游市场需求的进一步增大。

二.黑龙江乡村旅游市场需求的基本特点

在本研究中,在黑龙江省比较典型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进行了3000份随机抽样调查,收回问卷2774份,其中有效问卷2737份,问卷有效率为91.23%。通过对问卷的基本整理可以发现,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的市场需求整体来看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游客来源特征及其目的地差异性

在对不同目的地旅游者基本资料整理和统计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为省内客源市场,所调查景区点的游客中,本地客源及外地省内客源的总量为2011人次,占调查客源总量的73.47%。同时,不同旅游目的地的游客来源存在很大的差异:城郊旅游资源类的乡村旅游景区点客源主要以周边本地客源为主,占到客源总量的85.39%;不同资源类型的景区点中旅游资源的省域特征越明显,资源的独特性越突出,省外游客所占的比重越大,例如冰雪类乡村旅游景区点中的省外客源比重为67.82%,省内特色民族文化类乡村旅游景区点中省外客源比重为41.11%,森林类乡村旅游景区点中省外客源比重为32.69%,水域类乡村旅游景区点中省外客源比重为29.05%,而城郊类乡村旅游景区点的省外客源比重则仅为10.11%。

(二)游客人口统计特征

1.性别比例:全部2737份问卷中女性消费者1561人次,占游客总量的57.03%;男性消费者1176人次,占游客总量的42.97,即女性游客人数略高于男性人数。

2.年龄结构:游客中23~44岁年龄组的游客比重最高,其次为22岁以下的学生组,再次为60岁以上的银发组,比重最低的为45~59岁的中年组。其中44岁以下的青少年及青年组别消费人群在黑龙江乡村旅游市场需求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出水域类旅游景区点外,其他各类景区点44岁以下消费者的比重从57.69~77.39%,表现出该年龄段消费者对乡村旅游较强的需求。而水域类乡村旅游景区点各个年龄组别的比重差异最小,表现出水体旅游资源对旅游者身体条件限制较小的特点;相反,冰雪类乡村旅游景区点对旅游者身体素质的要求最高,60岁以上消费者所占的比重则在各类景区点中最低,仅为5.59%。

3.学历结构:各类不同资源类型景区点不同学历结构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总体来讲,乡村旅游市场游客学历结构较高,大学本专科学历的旅游者占游客总数的35.19%;硕士及以上学历者占游客总量的22.40%。

4.收入水平:中低收入人群(月收入3000元以下)在黑龙江乡村旅游消费者中占主要比重,为61.16%。反之,月收入5001~8000元及8001元以上的消费者分别占游客总量的8.66%和3.14%。

(三)游客信息来源与出行方式特征

1.主要信息来源

从抽样调查的统计数据来看,黑龙江乡村旅游市场中游客的最主要信息来源为口碑(1844人次,占总量的67.37%),其次为旅行社宣传及推荐(1311人次,占总量的47.90%)第三为网络宣传与广告(1278人次,占总量的46.69%),第四为报纸宣传与广告(1269人次,占总量的46.36%),第五为电视宣传与广告(1007人次,占总量的36.79%),最后为广播宣传与广告(811人次,占总量的29.63%)。

2.出行方式

乡村旅游调查报告篇(5)

从年省、州两级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面展开乡整乡推进族整族帮扶工作,并将州旅游局列入州乡整乡推进族整族帮扶综合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以来,我局领导就十分重视对乡的旅游帮扶工作,在第一时间段就下到乡展开了全面、深入的调研,借鉴国内旅游景区开发成功经验,结合未来旅游发展趋势,依托旅游资源特色,与县旅游部门就如何做好旅游帮扶工作进行了研究分析和重点讨论,形成了共识。同时通过学习、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就乡整乡推进族整族帮扶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在全局职工中进行了广泛宣传和动员,让每一个职工及时、全面掌握和了解各级党委、政府在此项工作上的方针、政策、计划、部署和要求,切实把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州委、州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对乡整乡推进族整族帮扶工作上来。

为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以及相关规划建设部门对乡旅游帮扶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我局领导多次就乡开发原则、方向、思路、重点以及如何通过旅游开发实现乡可持续发展、加快解决族脱贫致富等问题进行了汇报、沟通和协调,始终坚持不解决就不放弃的精神,游说于各相关部门之间,通过坚持不懈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既解决了资金问题,也引起了上级的高度重视。省旅游局规划发展处处长在我局相关科室人员的陪同下,于年底进入乡进行了摸底调研,撰写了《关于对旅游产业扶贫发展的专题调研报告》;年省旅游局副局长在我局主要领导、县旅游局局长兰慧明的陪同下,利用10多天时间,深入进行全面、综合考察调研,考察期间每天冒雨徒步前行,走遍了乡的每一个村寨。一位副厅级领导干部能克服诸多困难,长时间深入边远贫困地区进行走访调研这在发展史上实属首例。

按州乡整乡推进族整族帮扶综合发展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州、县旅游局克服人少事多,任务繁重的困难,分别抽调熟悉规划发展业务、工作能力强的干部下派到乡全力开展帮扶工作。州旅游局规划发展科一人一科,多岗多职,下派工作队后所有业务都转驾到其他科室。

今年春节来临之际,尽管“黄金周”各项工作已全面启动,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但省旅游局局长前往,出席了省委副书记组织召开的整乡推进族整族帮扶工作推进会,局长对旅游帮扶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并就具体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二、决策谋划到位,工作措施有力,乡整乡推进族整族帮扶工作积极稳妥推进

(一)资金按工作进程及时到位

乡整乡推进族整族帮扶综合发展行动计划在资金方面安排了旅游总体规划和五个民族特色村修建性详细规划费370万元。

年5月6日至12日,省旅游局、省审计厅组成的“年度省旅游发展资金”检查组一行4人深入到我州,采取“走、听、查、看、审”等多种方式,就旅游项目发展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进行了实地检查审计。

(二)以规划建设为重点加强旅游安全管理

为确保乡各项规划及建设项目的全面实施及顺利推进,进一步加强旅游安全工作,树立和维护安全、健康、和谐的旅游形象,确保旅游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州旅游局一方面报请州人民政府同意,于年9月9日了关于暂停游客进入乡旅游的公告,另一方面积极做好对旅客的相关宣传、解释工作,同时要求各旅行社要结合实际,规范经营行为,不带旅客进入不安全地带,各项措施取得了较好成效,从建设至今没有出现旅游安全事故。

(三)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提高规划的科学性

要实现旅游业的持续、协调发展,必须要有科学规划作为引领,本着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的建设目标,为做好《区域旅游开发建设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和《县乡五个旅游特色村修建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特色村规划》),省、州、县旅游局领导、工作人员多次深入开展调研,了解民意,掌握民情,普查资源,搜集资料,为规划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和原始素材。

1、《特色村规划》:年6月30日,省旅游局召开了乡五个旅游特色村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评审会,会议评审通过了《县乡五个旅游特色村修建性详细规划》,省旅游局党组书记云同志、省旅游局局长同志、省旅游局副局长同志,州政府分管领导、州旅游局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县政府、县旅游局领导,我州相关专家评委出席了评审会

2、《总体规划》:年10月12日至21日,省旅游局副局长率领省旅游局规划发展处、产业促进处、规划研究院和《总体规划》编制中标单位昆明智鼎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相关人员,再次深入乡调研考察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与村镇建设、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旅游资源及开发前景等方面的情况,为指导编制好《总体规划》和实施好《特色村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考察调研中,省旅游局副局长就开发建设阶段如何做好环境、设施、接待、饮食、文化等方面的保护、规范、防范等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要求。

年12月31日由省旅游局主持的《县乡暨国际生态旅游区和开发建设总体规划》评审会在昆明举行,会议由省旅游局副局长主持,省旅游局党组书记、人民政府副州长、旅游局副局长白丽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刘正华、县旅游局等领导参加了评审会,专家评审组来自省旅游管理、政策社科、城乡建设、规划设计、林业环保、统计、发改委、民委扶贫办、大专院校等单位和部门,由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田里教授任组长,昆明理工大学建筑系车震宇教授任秘书长。专家学者认真听取了规划汇报和审阅图纸基础上,就《县乡暨国际生态旅游区和开发建设总体规划》发表了评审意见,专家组认为:

(1)《乡旅游总体规划》是一个包含旅游发展和开发建设的整合规划,在对旅游区现状情况深入全面系统调研基础上,对该区域的发展环境、资源条件、旅游开发价值、客源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总体规划对乡旅游开发和开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进行了定位,战略选择模式可行、目标具体,项目策划内容丰富,体现了旅游业为引导的乡整乡推进族整族帮扶的综合发展特色思路,并兼顾到生态保育、文化保护、社区参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综合功能,规划具有相对较好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2)《乡旅游总体规划》对旅游区空间结构划分、功能配置和线路设计合理,各个功能区的开发主题突出、功能区的开发重点和建设项目可行,部分建筑形式体现了生态旅游为主的地方建筑特色,《规划》充分体现了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相辅相成的主题,规划中对配套设施、环境营造等的规划设计达到了改善旅游环境和乡村环境的目标,能适应目前乡社会发展建设中进行生态环境、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紧迫性。

(3)《乡旅游总体规划》绘制图纸丰富,文本、说明书较为规范,符合《旅游规划通则》等相关规定的要求,专家们原则同意《乡旅游总体规划》通过评审。

(四)超前谋划,大力开展从业人员技能培训

1、农家乐服务培训:为加快乡的旅游开发建设工作,根据《乡五个旅游特色村》一村一品牌、一村一特色的原则,本着早规划、早培训、创特色、建品牌的宗旨,州旅游局于年10月4日—10月9日组织乡五个旅游特色村农家乐经营户前往、、等地进行考察、培训、学习。考察团一行14人在旅游局的带领下,通过听、看、访、品等多种方式,分别到的“葛丹松赞林寺”、“普达措国家公园”、“藏民家访”、的“家乐园农家乐”、的“稻花香农家乐”等地,就农家乐设施建设、环境营造、服务接待过程、饮食搭配和民俗文化的挖掘打造等内容进行了参观、考察和学习。

10月9日考察团回到六库后,州旅游局领导亲自带队,分别到泸水县两个特色不同、风格各异的农家乐进行座谈总结。会上,州旅游局就乡五个特色村农家乐的建设提出要立足实际,在特色上下功夫,要充分挖掘特色、体现特色、创造特色,把农家乐建成地域特色突出、设施设备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的旅游服务接待点。生态旅行社负责人和十佳导游代表分别就游客的实际需求,从不同角度对如何经营好五个特农家乐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参加培训的农家乐经营户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考察培训,深深感受到外地州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看到了农家乐经营给农家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也学习到了许多在农家乐建设、经营和服务中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并表示将此次考察学习中学到东西带回去,积极为乡的发展做贡献。

州旅游局要求参加培训的农户,一是要不断更新观念,自强不息,靠自已解决问题,不能等、靠、要;二是要努力提高素质,加强市场经济意识,不断增强服务技能;三是积极改变环境,美化家庭环境,美化村容村貌;四是要积极行动,不断为农家乐建设创造条件;五是要树立宾客至上的意识,认真搞好旅游服务。他最后希望,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下,通过此次参训农户的示范带头作用,为乡人民开辟一条新的致富之路,全面促进乡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工作。

旅游人才规划培训:一是会同省旅游局和旅游职业学院开展族人才培养计划,年内组织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三期,每期30~40人,该项工作正抓紧进行。二是结合乡一直比较闭塞,信息交流不畅等问题,州旅游局决定改变培训方法和对象,改变对成年人轰炸式的培训转而对品学兼优的中小学生进行拓展视野和意识提升培训,拟定于年7月、8月分别安排乡10名品学兼优的小学生在省内开展“益智教育”主题夏令营活动;安排乡、丙中洛乡5名品学兼优的中学学生到北京参加“我在北京上大学”主题夏令营活动。前期准备工作已就续,活动即将全面展开。

(五)工作队员帮扶工作基本情况

州旅游部门十分重视乡旅游帮扶工作,抽调了业务熟练、办事能力强的副科级干部参加了乡整乡推进族整族帮扶工作队,工作队会同县旅游局下派的工作人员,积极服从指挥部组织领导和工作安排,进驻乡开展旅游帮扶工作。

一是在深入各村寨走访农户、调查研究,开展基础性资料的收集汇总基础上,积极协助、参与完成了《乡五个旅游特色村》《乡旅游总体规划》的编制,并积极配合完成了两个重点规划的评审、论证工作。

二是针对巴坡、马扒拉、米里王村民小组和孟顶、木兰当、斯拉洛、独务当、拉王夺村民小组现状进行了深入全面调研,就各个村民小组基本情况、存在的困难问题、在今后发展中的建议等方面形成了综合性的调研报告,我局将此报告以政务信息形式上报到省旅游局,分别被省旅游局、省政府办公厅采纳。

三是为加大对乡旅游人才培养工作力度,根据局领导的安排,积极协调组织乡五个旅游特色村农家乐经营户开展了服务技能、礼仪礼节培训,筹备完成了乡“益智教育”主题夏令营活动和“我在北京上大学”主题夏令营活动的组织工作。

四是参与完成了孔当村委会村规民约、村组管理制度的制定、修改和完善,并就孔当村委会村规民约提交州旅游局各科室进行了相关意见征求。

乡村旅游调查报告篇(6)

我县内共建旅游厕所6个,其中xxx景区2个,分别位于xxx山顶转盘处和xxx钟楼处,现已完成主体建设正在进行内部装饰;xxx民俗文化村2个,分别位于吃货街和游乐园,位于吃货街的旅游厕所已完成建成并投入使用,位于游乐园的旅游厕所现已完成主体建设;xxx广场2个,现已完成主体建设正在进行内部装饰。我局将继续跟进工程建设和投入使用情况,确保此次厕所革命保质保量完成。

关于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建工作自查的报告

县爱卫办:

根据县爱卫办对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项目的建设要求,为进一步

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充分利用财政专项补助资金,通过建立改厕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广泛发动宣传和加强培训,基本完成了20XX年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建工作任务,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XX年我乡农村任务计划新建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100座,其中XX村15座、XX村15座、XX村10座、XX村10座、XX村10座、XX村10座、XX村10座、XX村10座及XX村10座,其中实际建成90座,还有10座正在建设过程中,基本完成目标任务。

二、加强组织领导,保证改厕项目顺利进行

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建是改善村容村貌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建工作,切实解决好农民的生存环境和健康问题,为此,成立了以乡长任组长的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建工作领导组,制定了改厕实施方案与相关制度。同时,各改厕项目村也成立了相应组织,制定具体工作方案,乡村建中心充分发挥组织、沟通、协调作用,与农技站、财政所等部门密切配合,确保了改厕项目的顺利进行。

在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建项目工作中,我们坚持依靠群众,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坚持因地制宜,务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使改厕项目既改变了村容村貌,又促进了农民良好卫生行为的形成,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改厕项目的实施,使农民群众真正认识到,搞好农村改厕工作是与自身健康密切相关的事情,从而增加了农民群众改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规范管理,严格质量把关

搞好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建项目,质量是关键。为确保我乡改厕工作顺利进行,我们注重从质量上下功夫,根据农村改厕项目技术方案,召开会议组织各村改厕项目农户进行培训,并在施工过程中现场指导,确保改厕质量。

四、存在的问题

我乡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建项目在县爱卫办的指导下,虽然按时完成了工作任务,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厕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在现场检查过程中发现个别农户改厕质量不高、标准较低、厕室太小等问题。二是个别改厕点任务完成后,没有及时处理垃圾、泥土,出现了脏、乱、差等现象。

乡村旅游调查报告篇(7)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地区为活动场所,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景观、生产经营形态、民俗文化风情、农耕文化、农舍村落等资源,为旅游者提供观光、休闲、体验、健身、娱乐、购物、度假等旅游产品的一种旅游经营活动。乡村旅游经营者多位于临近城市的乡村地区,以私营为主,农户家庭为单位、或公司企业为单位进行经营。乡村旅游的早期发展阶段,经营者主体一般以农户家庭为单位,因而也被称为”农家乐”,在这一基础上,乡村旅游经营吸引了其他社会资金,规范扩大,服务领域全面拓宽。湖南省是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覆盖面广、品种多、质量高,湖南的乡村旅游主要以休闲体验为特点,吸引了大量城市人口进行消费。近年来,湖南各地政府频出新招,以促进乡村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其中,网络营销是一种有效手段。

网络营销就是以国际互联网络为基础,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辅助营销目标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简单说,网络营销就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进行的,为达到一定营销目的的营销活动。网络营销本身和互联网的创意与技术层面息息相关。

一、湖南乡村旅游网络营销主体分析

湖南乡村旅游网络营销的主体是指乡村旅游的经营者。目前,湖南乡村旅游的经营者仍然以当地农民为主,虽然他们目前经营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但总的说来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市场定位不清,旅游产品缺乏深度开发,客源客流不稳定,缺乏品牌意识等。下面,我们对乡村旅游的经营者的特点进行一下系统的分析:

a、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大多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经营规模小,网络营销投入不够。由于经营者规模小,营业收入有限,大多用于维系自身的运转,如食宿、原材料以及人员工资等,经营者没有剩余的资金以供网络营销。相对来说,网络营销投入需要的成本相对较高,如搜索引擎推广需要缴纳不低的推广费用,在看不到明显回报的前提下,经营者难下网络投资决心。另一方面,网络营销的同质化使得设计新颖的网络营销方式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

b、乡村旅游经营者的学历水平相对较低,缺乏营销意识。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大多是当地的农民,接受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接受专业培训的机会较少,网络营销意识淡薄。一般来说,湖南乡村旅游经营者大多是依靠传统方式宣传自家产品,由于信息渠道少,与消费市场之间缺乏频繁的信息沟通,把产品宣传寄托于客户的口口相传;另一方面,经营者缺乏以顾客为导向的意识,在吸引游客注意力方面投入少,市场定位趋同化严重,造成了经营者和客户的双方损失。

c、乡村旅游从业者素质较低,缺乏网络营销人才。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与经营者一样,一般来自于农村,知识水平较低。由于物质条件有限,乡村旅游难以吸引到同时懂旅游又懂网络营销的高素质人才。这种现状使得乡村旅游经营者即使想引入网络营销的旅游营销理念,也难以付诸实施。乡村旅游的人才现状决定了乡村旅游营销方式的陈旧以及系统性的缺乏,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之一。

二、湖南乡村旅游网络营销对象分析

为了对湖南乡村旅游的网络营销对象进行分析,我们基于网络平台对乡村旅游的消费群体进行了一次系统的网络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分析出湖南乡村旅游的消费群体具有以下特点:

a、乡村旅游网络营销对象受教育程度高,收入高,市场潜力大。93%的上网人群受教育程度都在高中/中专以上,月收入在3500元以上的占了56%。这一人群一年中在乡村旅游的花费大多还在1000元以下,且乡村旅游的经历大大少于其他形式的旅游经历。乡村旅游的市场潜力相当巨大。

b、乡村旅游网络营销对象获取乡村旅游信息的渠道单一,对网络服务及乡村旅游评价不高。获取信息最多的是朋友介绍,通过网站获取信息的为其次,网络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多数停留在搜索引擎和旅游门户网站上。对于乡村旅游的设施满意度不高,对于乡村旅游旅游点的住宿、餐饮等网络信息的需求大。这些都说明乡村旅游的网站推广力度不够,网站信息有待完善,网络营销需要整体规划和监管。

c、乡村旅游网络营销对象偏爱乡村的生态环境和舒缓的生活节奏。乡村旅游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自然景观和乡村生活文化,网络消费着大部分青睐乡村旅游的清闲放松,能够驱逐繁华都市的喧闹,希翼找到安宁的港湾。

三、网络营销手段分析

常用的网络营销手段包括:搜索引擎营销、电子邮件营销、论坛营销、口碑营销和社会网络营销等。下面我们其中几种网络营销手段进行分析。

a、搜索引擎营销。用户通过网站获取信息主要有两种方式:直接地址访问和搜索引擎检索。采用搜索引擎是其主要方式。搜索引擎是对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然后提供查询服务的系统,其特点之一是传递的信息能够发挥向导作用。搜索者通过搜索引擎能够获得网页信息的索引,或者说某个网站的简要介绍。而搜索引擎营销的实施基础正是依赖于其导向作用。通常来说,基于搜索引擎可以进行如下实践:网站推广,即通过搜索引擎推广,实现网站访问量增加的目的;产品推广,与网站推广类似,可以对具体产品进行针对性的推广,让更多用户发现产品信息,提升企业和网站的网络品牌形象。

b、电子邮件营销。电子邮件营销是在用户实现许可的前提下,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向用户传递价值信息的一种网络营销手段。它有三个基本因素,即用户许可、电子邮件传递信息和信息对用户有价值,这三个因素缺少然和一个,都不能称之为有效的电子邮件营销。电子邮件营销有着范围广,操作简单效率高,成本低廉,应用范围广,精准性高的特点。

c、论坛营销。论坛营销是商家利用论坛这种网络交流的平台,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产品和服务信息,从而让目标客户更加深刻地了解商家产品和服务,最终达到商家宣传品牌,加深市场认知度的网络营销活动。实践论坛营销时,可以利用论坛的高人气,为商家的产品提供营销传播服务,由于论坛话题的开放性,几乎所有的商家宣传诉求都可以通过论坛传播得到有效的实现。同时,专业的论坛帖子策划,撰写,发放,检测和回报等,都能够通过论坛的管理来实现,例如,论坛提供的置顶帖功能、投票贴功能等。另外,以论坛参与者为广泛基础,可以组织各种类型的线下活动,调动网友和商家之间的互动。

四、湖南乡村旅游网络营销的设计

设计全方位,立体化的湖南乡村路由网络营销体系。我们设计的湖南乡村旅游网络营销体系主要搜索引擎营销、电子邮件营销和论坛营销由三个方面组成,这三个方面的营销能够形成系统的网络营销体系。其中,论坛营销是网络营销的主体,负责维系固定的乡村旅游消费群体,搜索引擎营销和电子邮件营销主要作用是吸引新的消费客户。下面具体介绍一下这三种营销方式的实际操作方式。

搜索引擎营销:在实施搜索引擎营销时,可以分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首先,需要了解湖南乡村旅游网络营销的消费者特征,了解旅游者的搜索习惯,经常会访问哪些类型的网站。分析旅游者所关心的旅游商家的哪些特性,例如品牌、价格、性能及服务优势等。在这些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规划广告账户及广告组,需要考虑管理的便捷以及广告文案与广告组下关键词的相关性,撰写有吸引力的网络广告文案,确定高效的搜索引擎网络广告投放。

电子邮件营销:实施电子邮件营销时,与搜索引擎营销有所区别。首先,需要明确目标客户,即那些有可能到经营者店铺消费的群体。一般来说,我们得出有效的消费群体是那些居住在经营者店铺附近的,平时有闲暇时间的人群,而获得这一目标群体的邮件地址的方式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如与本地知名论坛合作推广。在推广的过程中,需要保证不违背消费者的个人意愿。另外,设计有吸引力的电子邮件是保证良好营销效果的前提,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潜在消费者设计不同的电子邮件,以提升推广成功率。最后,需要对每一轮推广,分析效果,不断尝试和学习。电子邮件营销在实施过程中,注意分析每一阶段的营销成果,制定下一阶段的营销策略。

论坛营销:论坛营销被定位为我们网络营销体系的核心,因此,论坛营销的建设非常重要。通常,实施论坛营销可以有两种方式,可以以现有的高人气论坛为基础,开辟湖南乡村旅游专业版块,或者全新打造针对湖南本地的乡村旅游论坛。确定了论坛基础后,应当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积极参与论坛讨论,树立权威。在论坛营销的前期,应当以消费者的角度参与到论坛的讨论中,积极发表意见和看法。留意其他网友发表的帖子,使自身对湖南乡村旅游的行业现状有清醒的认识和透彻的分析。同时,在论坛中积极发帖,分享到不同商家消费的经历,树立权威。在树立威信的同时,应当积极组织线下活动。通过对论坛网友发帖的信息的整理分析,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类型的线下活动。同时,辅以网络虚拟货币等手段进行促销活动,如设计合理的论坛虚拟货币,对那些在论坛中活跃的网友给予一定限度的优惠政策,同时,设立论坛推荐奖励措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乡村旅游调查报告篇(8)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整体迁移的原则;坚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格局。

二、工作目标

按照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构建和谐殡葬,本着尊重当地习俗,自2013年9月15日到2014年1月6日,对坟墓进行迁移。通过迁移,让视野可及、有碍观瞻的坟墓恢复生态植被,达到墓地生态和自然景观相融合的目标。

三、整治范围及实施时间

对夏郢组坟墓进行逐个编号、调查摸底、造册登记,桃蹊园区(路养鸡场对面)的坟墓231座,实施时间:2013年9月15日-2014年1月6日;

四、整治方式

整体迁移至村平房村民组的退耕还林林地范围内,由乡建设办统一规划设计、招标、施工建设,统一迁移安葬。

五、整治坟墓补偿

按规定时限自行迁移异地的坟墓补偿标准:单坟,每座补偿人民币400元;双坟,每座补偿人民币600元;

六、整治实施步骤

坟墓整治工作从2013年9月15日至2014年1月6日,分四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3年9月15日至2013年11月8日)。

召开坟墓整治动员会和成员单位协调会,整治坟墓通告,利用标语、悬挂横幅、宣传车等手段。宣传专项整治的政策法规和意义,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二)登记造册阶段(2013年11月9日至2013年11月29日)。

自通告之日起,坟墓户主在20天内到坟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坟墓进行登记,办公室设在村。

(三)核实确认阶段(2013年11月30日至2013年12月20日)。

坟墓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坟墓户主登记的坟墓,对照调查摸底时的坟墓登记等原始材料进行认真核实,并经坟墓户主签名确认。

(四)整治迁移阶段(2013年12月21日至2014年1月6日)。

对已核实的坟墓进行异地迁移,对查找不到坟墓户主的坟墓或逾期未办理整治的坟墓,以无主坟墓处理,由乡村组织人员强制平整,美化绿化。

七、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层层落实

为加强对乡旅游风景区部分坟墓迁移工作的领导,乡党委、政府成立乡旅游风景区部分坟墓迁移工作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同志任第一组长,乡政府乡长为组长,分管民政、建设的副乡长和村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乡党政办、社会事务办、村等部门为成员(领导小组具体名单见附件一),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专项整治日常工作,为扎实推进整治工作,并相应成立宣传发动组,组长:,成员:,做好迁坟的宣传发动、迁坟公告等;调查搬迁组,组长:,成员:,做好迁坟的登记造册、调查核实等、规划建设组,组长:,成员:、,负责迁坟后的土地平整、绿化等;安全保卫组,组长:成员:做好迁坟的安全保卫、法律政策解释等;后勤保障组,组长:,成员:做好迁坟的车辆等保障,做好消毒、灭菌等;效能督查组,组长:,成员:,做好迁坟的检查督导工作。同时,实行乡、村干部包户的工作责任制,包工负责,狠抓落实。形成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机制,确保完成专项整治工作任务。

(二)通力协作,齐抓共管

开展乡旅游风景区坟墓迁移工作是一项移风易俗的工作,工作难度大、任务重、政策性强,乡机关各部门和村要通力协作,确保迁坟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宣传教育工作是迁坟工作的关键,村要站在发展的高度,加大宣传开展乡旅游风景区坟墓迁移工作目的、意义和要求的力度,营造声势浩大的迁移工作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车、设立宣传点、悬挂宣传标语等形式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积极引导群众理解、支持并参与坟墓迁移工作,广泛宣传迁移工作,适时曝光阻碍迁移工作的行为。使殡葬改革和环境保护等政策法规以及迁坟工作目的意义,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把党和政府的号召真正变成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四)落实责任,严明纪律

乡村旅游调查报告篇(9)

20xx年上半年,XX市旅游局在市委、市政府及上级旅游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深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这个主题,以乡村旅游发展和入境旅游市场拓展为全年重点工作,通过培育休闲新业态、开拓境内外客源市场、优化行业服务品质等几方面的积极努力,不断优化我市旅游环境、不断提升我市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我市旅游产业的经济社会效益。据统计,今年1-5月,我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76.23万人次,同比增加12.5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07亿元,同比增长14.74%。纵观上半年,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顶层设计和项目创建织就XX旅游新蓝图

1、规划引导乡村休闲旅游大发展

一是启动我市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编制中标单位开始实地走访各景区、酒店和旅行社、乡村旅游点等,全面调研XX旅游发展现状。二是做好《金峨村乡村旅游策划方案》。积极开展金峨村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指导金峨村落实旅游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三是推动四明山区域乡村旅游发展。草拟《XX市四明山区域旅游发展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积极培育发展岩头、三十六湾、明溪3个旅游重点村和三十六湾、董村、斑竹3个乡村民宿(客栈)集聚区,建设提升妙高台、松海台(三十六湾村)、徐凫栖霞(四明大桥)3个观景平台,积极打造三十六湾慢生活休闲旅游基地,建设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四是启动全市乡村旅游标识系统设计。结合地方性、综合性、系统性和生态美学,打造一套体现XX乡村的文化内涵和个性特色的识别系统。

2、招商驱动旅游项目大建设

一是多管齐下抓招商引资。编制中英文对照的《XX旅游招商手册》,涉及旅游综合体、特色民宿、旅游新业态等多种类型共计20个招商项目。积极组团参加20xx浙江旅游项目洽谈会,共推出旅游招商项目20个,签约项目1个,资金为3亿元;成功引入宁波堰竹文化旅游公司投资大堰民宿项目,总投资约3千万元。积极接洽漫居主题度假酒店、联众休闲度假有限公司、上海大通旅行社、投创华夏、浙商旅游投资俱乐部、华清旅游集团等公司10余批客商的实地投资考察。二是重点项目推动投资建设。今年一季度,XX完成旅游项目投资2.22亿元,其中宝能国际海湾度假区、溪口两岸文化交流中心、XX市旅游集散中心列入省级重点旅游项目。

3、创建推动旅游品质大提升

一是提升全市旅游景区环境和质量。根据国家旅游局515战略部署,通过对全市A级旅游景区进行明察暗访,要求各A级景区严格落实对照、自查和整改,全面提升景区及周边的环境。二是掀起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改革热潮。对全市A级景区和乡村旅游重点镇、村实地调研,抓好景区及重点乡村旅游集聚地旅游厕所、游客中心、停车场的建设和完善。三是推进旅游项目创建。重点培育王鹤农庄创建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点,大堰常照村创建省老年养生旅游示范基地,滕头鲜果园和羊羔仔农场创建省果蔬采摘基地;持续推进白云驿站露营地、溪口房车基地和金峨山徒步休闲运动基地的创建,以及黄贤森林公园省级生态旅游区的创建工作。

(二)营销创新和市场树立打造XX旅游新形象

1、媒体宣传与事件营销融合助力旅游营销创新

一是精选媒体宣传XX旅游。与浙江电视台旅游栏目、XX网和XX网合作推出XX旅游形象、旅游品牌、四季活动和旅游产品的宣传;与钱江电视台、钱江晚报《寻味》栏目合作,在我市各景点乡村取景拍摄,节目推出XX美景、美食真人秀活动;与《阿拉旅游》杂志、上海旅游网蛙鸣农家乐电商平台合作宣传赏花踏青、古道健身、农俗体验、民宿休憩和休闲养生等乡村旅游产品;与凤凰网宁波站、宁波网等企业合作宣传XX全市景区的各类节事、专题旅游活动和特色旅游项目。二是利用事件营销提高知名度。借中华弥勒南极慈行活动的圆满举行,借XX旅游大使、弥勒大使沿途宣传传播把弥勒文化和XX旅游远播世界。通过凤凰网宁波站专题报道、凤凰总网录用播出、新浪首页新闻、浙江省旅游手机报专版和微博微信平台等多方联合宣传中华弥勒南极慈行活动,让活动的影响力持续发酵,让XX旅游和弥勒文化的知名度不断扩大。

2、智慧营销与旅游节事合力拉动旅游消费增长

一是借力智慧营销拉动旅游消费。与百度直达号合作,通过百度移动开放平台的官方服务账号,实现游客的一键消费模式。积极推广溪口旅游天猫旗舰店和远景旅游淘宝店的在线预订,利用微博微信平台全市特色旅游活动,充分发挥旅游互联网+效应。二是利用旅游节事活动聚集人气。指导全市旅游企业积极举办旅游节事惠民活动,积极参加宁波旅游节事活动评选,重点扶持乡村旅游节事活动举办。上半年,20xx溪口旅游文化季系列活动于正月十五启幕,大堰成功举办大堰之春生态文化节,裘村滨海风情年盛大开游,各乡镇、各旅游企业纷纷利用旅游节事活动聚人气、促消费。

3、展会推广与主动对接联合推动国内外客源市场开拓

一是通过展会、推广年活动开拓国内客源市场。积极组织全市重点旅游企业参加浙江省(南昌)旅游交易会、江苏旅游推广年活动,通过推介会、对接会等形式在江西南昌、景德镇和江苏南通、连云港、扬州当地的旅行商洽谈合作。二是以社区推广形式深耕上海客源市场。溪口景区、滕头生态旅游区、黄贤森林公园连续两个月深入上海各大社区联合推广特色旅游产品,以专场推介、产品介绍、文化宣传等多种形式深拓上海客源市场,与上海旅游集散中心、一日游旅行社合作推出XX二日游专项产品,开启以XX为旅游目的地的产品开发模式。三是主动对接力拓境外客源市场。旅游局领导带队拜访上海海鑫国旅等重点旅行客商,主动对接韩国入境游市场开发,商讨增加留宿游客比重方案等,溪口成功举办中韩情雪窦缘20xx溪口旅游国际登山体验大会,努力开拓以韩国、台湾为代表的东南亚客源市场。

(三)优化环境和提升品质实现XX旅游新常态

1、监管、检查确保安全旅游

一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召开20xx年度旅游系统安全生产工作会,与全市旅游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安全责任主体,完善应急预案。评选出19家旅游系统安全生产先进单位,8位安全生产先进个人;指导旅游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做好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二是开展旅游安全检查。开展了假日安全大检查、水上乐园开业前检查等活动,对商量岗、三隐潭、黄贤森林公园等灾害易发区(点)进行重点检查,确保旅游生产安全有序。三是搭建安全监控网络。开展旅游景区实时安全监控网络建设的调研和方案制订工作,为旅游生产安全有序保驾护航。与移动公司合作,开展游客动态流量分析,通过欢迎短信推送对一定时间段内的游客量、归属地及构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在特定情况进行短信预警。

2、宣传、整治共净市场环境

一是启动专项整治规范市场行为。依托全局力量成立旅游市场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订工作方案和时间进度表,通过各路媒介宣传和市场秩序会议传达等形式引导旅游企业合法、规范、文明、诚信经营。二是开展现场检查净化市场环境。重点检查旅行社的网上广告、媒体广告、户外广告、宣传册和报价单等资料的规范情况,认真开展全市范围的现场检查,积极参加宁波市局组织的交叉检查,对存在问题的企业和具体的问题以XX旅游质监通报形式在全市通报,进一步规范旅游企业行为、净化旅游市场环境。三是宣传文明旅游树行业新风。制定年度文明旅游活动计划,以节假日的文明旅游主题宣传活动营造文明旅游氛围,印制XX旅游维权宣传册,开展3.15文明旅游、理性消费、依法维权宣传咨询活动,提高大众维权意识;借助XX日报开展旅游会客厅,通过专题报道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和理性维权,同时普及旅游常识。

3、培训、评选共促品质提升

一是精准优化提升企业品质。召开第一季度经济形势运营分析培训会,指导饭店开展节能减排、挖掘特色主题文化、提升酒店业供给水平。鼓励旅游商品企业开发特色产品,精选二家有特色的旅游商品销售企业参加省星级购物店评选,精选5件作品参加宁波、省、部级旅游商品大赛。二是修炼内功提高软实力。与宁波市旅游培训中心签订了培训合作协议开展精准性旅游培训。制订20xx年文明旅游为主题的导游大赛方案,开展导游人员旅游文化和讲解技巧培训,优化导游队伍建设。召开2014年度XX旅游投诉分析会,开展旅游景区质监人员业务技能培训,提高质监人员投诉处理技能和内部质量控制水平,促进景区投诉从事后处置向事先预防转变。

二、下半年的主要思路

下半年,XX旅游工作将继续围绕美丽中国-丝绸之路旅游年主题,做好卢市长提出五名六养中的旅游文章,坚持提质增效、创新发展,聚焦五个围绕、抓好十件实事,推动旅游经济全面繁荣。

(一)做好规划引导,共促乡村休闲旅游发展

完成《XX市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和《金峨村乡村旅游策划方案》的编制并通过评审;开展岩头大堰尚田生态特色风情线规划前期调研和我市智慧旅游3年发展规划调研工作。加快推进乡村旅游标识系统设计和制作工作;指导和跟踪四明山区域发展重点村的旅游项目项目和3个观景平台建设。以发展全域化、产业休闲化、市场国际化为重点,立足区域竞争优势,谋划未来五年我市旅游发展战略、路径和重点,持续推进乡村旅游和休闲旅游的联动发展。

(二)做好产业融合,推动旅游业态发展多样化

指导黄贤森林公园创建省级生态旅游区。培育3家省级特色民宿(溪口毛家大院、大堰泊宁酒店和大堰迷碟香小院);培育2家省级果蔬采摘基地(滕头景区和尚田羊羔仔农场),培育3家宁波市专项休闲基地(大堰露营基地、溪口房车基地和裘村海钓基地)。积极推进雪窦山佛教名山建设,培育佛教文化休闲产品。加快马头古村、栖霞坑古道等古村古道旅游发展。加快XX象山港区域海洋旅游发展,打造浙江的维多利亚港。

(三)做好招商投资,加大旅游产业发展后劲

大力推进宝能国际海湾、松岙凤凰城、溪口两岸文化交流中心、XX旅游集散中心等旅游大项目建设,扩大旅游有效投资,不断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今年重点培育溪口民国文化型、大堰乡村休闲度假型旅游风情小镇建设。针对乡村民宿、房车基地、养生休闲等开展精准招商。积极向国家和省旅游局争取旅游项目扶持补助资金;向省旅游局力争更多的旅游项目列入省重点、服务业重点等重点名录,依托大产业、大项目、大平台开展精准招商。

(四)做好品牌营销,提高旅游形象知名度

一是全力办好弥勒文化节的旅游活动。计划与XX网合作策划一场和谐.共生雪窦山佛界新地标建设论坛,突出弥勒文化和两岸交流,以雪窦寺恢复建设三十周年感恩为契机,邀请凤凰网、旅游界、文化界等知名人士探讨建设佛教名山。二是全面推进乡村旅游宣传评比活动。与现代金报合作,以守望乡愁为切入点,以图片、美拍视频、手机视频等多元化形式,辅以文字说明,寻找最美乡村、古道等乡村的新亮点。与宁波电视台《阿拉旅游》栏目合作,推出你是我的菜寻找农家美术秘方大型美食综艺活动,用电视手段表现农家美食文化,挖掘人们记忆中的老味道。与宁波网合作推出感受乡情美丽花海策划活动。与凤凰网合作推出美丽乡村最美民宿评比活动。与浙江电台城市之声合作推出美丽乡村采风去活动,通过线上平台、广播宣传招募自驾车主、摄影爱好者走进乡村。三是利用事件、节事营销创新旅游市场营销。以滕头世博馆回归开展事件营销;依托水蜜桃节、各镇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宣传五彩XX。依托弥勒文化节、千名弟子雪窦山朝拜祈福、传统民俗活动等宣传文化XX。

(五)做好区域合作,提升旅游惠民富民效益

一是重点开拓境外市场。境外市场主攻东南亚、韩国和港澳台等境外市场,借国家旅游局丝路旅游年东南亚旅游推广活动和浙台旅游合作大会等促销活动,巩固和发展周边境外旅游市场。二是专线深拓高铁市场。深拓高铁沿线旅游市场,强化杭甬、杭宁、沿海大通道等高铁沿线市场营销,开拓江苏、福建、广东等市场;借杭长高铁通车之际,开拓江西、湖南等市场。三全面深耕国内市场。国内重点深耕长三角旅游市场,主动对接上海、江苏和省内等传统客源市场,借用上海社区推广月活动开拓上海市场。开展华东五省一市旅行商、电商合作大会,以合作共赢为目标,线上线下融合互动,邀请华东五省一市的主要合作旅行社100家,电商平台20家,共商XX观光游、度假游产品推广销售,做好以XX为旅游目的地的产品推广活动,做好48小时玩转宁波,想走就走产品推广活动,深耕省内及华东市场。

(六)做好法治建设,优化旅游市场环境

一是推进依法治旅。强化旅游执法队伍建设,主动联合公安、市场监督、交通、卫生等涉旅职能部门开展市场综合整治,通过旅游质监通报专报形式规范旅游企业行为;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监管、交通、卫生等相关部门旅游投诉处理网络,利用全程监控的调解室及录音旅游投诉电话提升旅游投诉处理质效,加大培训、狠抓旅游质监队伍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及时处理和分析旅游投诉和网络舆情,敦促形成依法兴旅、依法治旅的良好氛围,提高依法治旅治理能力。二是建设有序市场。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开展游客满意度抽样调查分析,以走访旅游企业、开展座谈等形式,及时掌握旅游市场动态并及时分析反馈,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组织并指导相关旅游企业完成20xx年旅游系统文明旅游和文明餐桌行动活动,加大文明旅游宣传力度,倡导文明旅游新风尚,提高游客和市民文明出游意识,让国内外游客游得放心、游得舒心、游得开心。

(七)做好品质提升,增强旅游综合竞争力

一是设施优质化。开展旅游厕所革命、旅游环境整治,计划改建提升8个旅游厕所,新建7个标准化旅游厕所,推动滕头新游客中心、大堰游客中心以及配套停车场建设。做好星辉国际和东方旅行社的星级旅行社复评工作,做好溪口和黄贤平安景区复核工作;开展大鹰宾馆和溪口四季青藤酒店的花级酒店创建工作,开展泊宁心宿和迷蝶香的主题特色饭店创建工作,开展海百桃源宾馆绿色饭店旅游景区和旅行社安全生产标准化单位创建工作。二是生产安全化。完成20xx安全生产月工作,做好夏季水上乐园项目专项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和打非治违阶段性和全年工作,开展十一黄金周安全检查、夏季抗台抗汛等安全工作。完善旅游交通、应急救援、旅游信息等公共服务,健全突发事件、高峰期大客流和重大活动人流评估和处置机制和旅游安全预警信息制度,开展安全演练,提高旅游行业紧急救援能力,保障游客和从业人员人身安全。三是服务品质化。全面启动智慧旅游、乡村旅游、新媒体营销、景区管理、安全管理等业务精准培训工作,提高管理人员销售、营销、管理等业务水平,提高一线从业人员服务技能,引导员工遵守社会公德、培养职业道德。

社区物业管理员工作总结(二)

20xx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及市旅游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积极拓宽招商渠道、创新招商机制、改进招商方式、狠抓责任落实,取得了招商引资的新成效。

一、工作成效

今年,在建项目3个,武功山金顶景区整体开发项目、武功山嵘源国际温泉度假村二期、车田村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7.35亿元,上半年实际到位资金1.294亿。武功湖整体开发项目,拟投资8000万,项目在洽谈中

1、武功山金顶景区整体开发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3.8亿元,上半年已投资2500万元, 完成了 三天门至金顶和三天门至白龙溪瀑布两条主游步道及休息亭、观光亭等附属设施;观音庙建设工程及附属设施建设;东、南游客服务中心选址;三天门宾馆规划设计。索道建设项目已拿到正式批文,预计年底将动工建设。

2、武功山嵘源国际温泉度假村二期

该项目总投资3.1亿元,上半年已投资1亿。二期工程为一栋四星级酒店及23栋公寓,目前已完成酒店、公寓的基础建设,13栋主楼的土建工程竣工,计划明年年底全面完工。

3、车田村农业生态观光园建设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4500万元,上半年已投资440万元。对整个古村房屋进行了仿古改造工,新修580米进园大道,跨岛大桥建设完工,笔架山水面清淤完成,地面进行了美化、绿化和硬化。

二、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增强招商意识。

领导重视是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前提,我局始终把招商引资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是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分管旅游招商引资工作的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制定招商引资工作计划,坚持两手都要抓都要硬的方针,一手抓旅游工作不动摇,一手抓招商引资工作不放松,以招商引资工作来推动旅游工作的全面开展。

2、储备招商项目,积极进行申报。

乡村旅游调查报告篇(10)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9-0076-03

目前,关于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已经成熟,但大多数的研究都从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与模式、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机制及实现途径等层面展开,从金融危机角度谈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研究成果甚少,在金融危机下新农村建设将遇到什么阻力,依托旅游业又如何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这是危机背景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就对此问题以普者黑乡村旅游为例,详细分析了普者黑乡村旅游在危机背景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望能为业界关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使乡村旅游能够持续发展,以此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一、乡村旅游在国内外的产生与发展

国外的乡村旅游源于法国,然后在欧洲兴起并繁荣起来。德国、意大利、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乡村旅游活动,且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应。

我国的乡村旅游在20世纪就有了发展。2006年9月5日,由国家旅游局,世界旅游组织,世界银行和贵州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贵州省旅游局承办的“2006年乡村旅游国际论坛”在贵州贵阳花溪开幕。许多国内外著名专家都参加了此次论坛,展开了以“乡村旅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为主题的论坛,旨在探讨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影响,剖析政府为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和战略、政策支持等。研究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和农村经济组织结构创新等前沿理论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就要求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而发展乡村旅游就是途径之一。

二、危机背景下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挑战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等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众所周知,2008年末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从华尔街到全世界,从金融界到实体经济,各国政府都在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那么我国经济和企业都将受到挑战。

旅游业依托性、关联性、综合性强,遭受各种挑战性影响在所难免。普者黑景区就是乡村旅游的一种,位于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境内,发展到现在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然而在危机到来之际,普者黑乡村旅游也将迎来发展困境。

(一)基础设施在危机背景下更加难以完善,融资问题更是雪上加霜,以旅促农战略受阻

经济危机的到来使经济放缓,经营者希望能够通过各种方式聚集相应的资金,改善普者黑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笔者在2009年1月进行了为期5天的田野调查,发现当地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食品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防尘防蝇、消毒保洁设施不健全,农家乐从业人员大都没有办理《健康证》。鉴于普者黑景区淡旺季分明,所以淡季娱乐设施闲置不用,参与程度较高的普者黑村和仙人洞村,没有质量稍好的医疗机构,没有网络等。上述问题的出现,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融资的概率相对比较高,然而,在危机背景下投资者信心大减,融资问题更是举步维艰。原因有三:

1.普者黑景区知名度不高,缺乏品牌优势,淡旺季分明,游客接待量不稳定,旅游业本身所具有的较大弹性消费等问题的存在,使投资者感觉到投资回报在危机背景下显得遥不可及,严重挫伤投资者的投资主动性和积极性。

2.经济危机的到来使中国股市陷入严重熊市,首先打倒的就是中产阶级,这一阶层的投资者在这样的背景下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3.景区农村普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特别是缺乏用于发展生产的资金,农村金融网络不完善,农民融资渠道较少。普者黑乡村旅游发展受到限制,直接影响到当地社区居民的经济收入,生活富裕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二)景区经营资金短缺,运营代价大

在危机背景下,人们对国家经济缺乏足够的信心,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市场也显得疲软不堪。刚刚结束的两会为了刺激旅游经济的发展,关于恢复“五一”长假和《中国公民休闲纲要》都在整理讨论阶段,具体实施方案还没有定性,暂且不考虑其结果如何,既然有这种提法,就说明旅游消费市场前景不容乐观,旅游景区的经营收入主要来自旅游消费。缺乏足够的旅游收入,旅游景区的经营陷入困境,立志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来繁荣农村经济的普者黑景区,由于危机的影响,对员工的培训进度放缓,对仙人洞村生活污水处理规划的实施可能化为泡影。一年一度的环境评估以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苦于缺乏资金而不能开工。

(三)危机的到来加剧了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不和谐

在普者黑旅游区,只有仙人洞村位于景区内,从中受益匪浅,而普者黑村离景区较远,为了开发景区,占用了普者黑村大量农田,但是村民从中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普者黑村没有从中受益的村民抱怨颇多。据统计,普者黑村现有农户901户,农家乐开办户占总户数的2%,仙人洞村现有农户183户,农家乐开办户占总户数的27%。这说明普者黑旅游景区的开发范围与新农村建设结合不够紧密,对振兴农村经济的贡献有限,生产不能发展,生活不能富裕加剧了不和谐因素的存在。

危机的到来使经营者面临巨大的阻力,为了振兴景区的旅游经济,他们会不择手段迎合旅游者的需求,千方百计设计出让旅游者满足的旅游体验,在已经损害了部分村民利益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侵犯他们的生存空间,加剧了不和谐因素的存在,这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极不一致,所以,如何在景区开发中合理安排农民利益,结合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民参与旅游经济的结构,成为旅游开发必须加强研究并推广有益经验的重要领域。

三、危机背景下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发展机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是基础,社会和谐是灵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有要有支柱产业的带动[7]。普者黑旅游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一部分农村居民率先富裕起来,然而在农村经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同时,普者黑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关心和帮助。危机的到来像一把双刃剑,既给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挑战,又给带来了机遇,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普者黑乡村旅游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有坚实的基础

从开办者来看,据调查截至2008年1月,普者黑景区农家乐已经发展的奥72户,其中:普者黑村22户,仙人洞村50户;从服务方式来看,以经营无公害蔬菜为主,同时经营清汤鱼、“腊猪脚”“老八碗”等特色饮食,附带提供麻将、扑克等娱乐工具,大部分农户还开办了住宿服务;从经营收益来讲,农家乐开办户年收入在5000~30000元不等;从接待能力来看,各项数据均呈上升趋势。如下图所示:

注:以上数据资料均来自丘北县旅游局,其中总投资、总收入、纯收入和所缴税金单位为万元。

(二)普者黑旅游景区社区居民都对发展旅游充满了信心,为“以旅促农”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思想保证

普者黑旅游景区位于文山州丘北县境内,距离昆明287公里,远离昆明市区,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程度比较小,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周边县城区域,所以在危机背景下该景区的客流量相对比较稳定,笔者通过几天的田野调查发现,景区社区居民都很乐意旅游者的到来,也很有信心去接待旅游者。刚刚结束的两会,在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贯穿始终的就是要坚定信心,信心是生产力,信心是思想动力,信心是精神支柱,信心蕴含着奋进的力量。有了战胜挑战的坚定信心,就能够处变不惊、沉着冷静地拿出对策,就能够凝聚力量、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就能够战胜金融危机带来的暂时困难,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所以,纯朴的草根思想在危机背景下显得难能可贵,为普者黑乡村旅游的发展,为旅游带动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危机中的思想法宝。

(三)危机也是转机

魏小安说,即便遭遇经济危机,中国中等收入的家庭依然有足够金钱外出旅游,也正是由于经济放缓,人们通过旅游缓解压力、享受闲暇的愿望将更加强烈。所以旅游经济在危急中仍然有繁荣复兴的可能。中国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主动、迅速、全面的。加上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基础条件明显好于以往,有利于产生应对金融危机的明显成效。如正在修订的《公民休闲纲要》就说明政策方面因素会促使人们为了缓解压力而外出旅游休闲。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魏小安认为,就我国而言,政府已明确投资几十亿资金发展旅游业的策略,加之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内旅游企业和景区的融资建设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因此这一时期可成为产业调整升级的良好契机。

所以,在危机到来的时候,各方面都在群策群力,为应付危机做好了各种准备,在危机中寻找希望,谋求形势的好转。如果普者黑乡村旅游在政策带动下能够蓬勃发展,那么也就意味着该区域新农村建设迈出了建设性的一步。

四、结语

总之,危机的到来给普者黑乡村旅游的发展既带来了挑战,又带来了机遇,为了普者黑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及早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在危机中必须树立信心,经营部门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环保部门做好环境影响评估,建设部门做好规划,卫生防疫部门做好监管,税务部门和公安部门做好缴税和安全工作,在政府协助下完成融资问题和环保问题,争取在危机中寻找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孙冬玲,张黎,舒伯阳.乡村旅游与中国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报,2007,8(4).

[2]罗明义.发展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经济问题探索,2006,(10).

[3]李庆雷,马继刚,杨帆.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机制及实现途径[J].农村展望,2007,(10).

[4]张飞,郁玉冰.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初探[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3).

[5]王飞.西部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

上一篇: 服装设计专业论文 下一篇: 总务主任年度考核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