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的前景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05 15:33:54

企业发展的前景

企业发展的前景篇(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升,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现代企业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企业会计电算化得到了不断的应用、推广与发展。但是,我国企业在发展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财务信息安全问题、复合型人才缺失问题、行业管理不规范的问题等。新形势下,只有认识到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才能够促进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长远发展。

一、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推进,传统的手工会计日益显现出自身的弊端,如工作效率低、缺乏约束性、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摒弃传统的手工会计,积极引进与应用会计电算化,使我国企业的会计电算化水平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会计电算化的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很多企业仅仅将会计电算化用于财务管理,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没有建立科学的、系统的、高效的会计电算化综合管理体系。

尽管我国的会计电算化水平较低,但不可否认的是,30年来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企业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基本上已经实现由传统的手工记账向会计电算化的转化,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企业中也得到了普及,这提高了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强度,也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可信度与可靠度,越来越受到我国企业的欢迎。随着专业会计软件的不断更新,会计电算化将会更有效地带动企业经济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助力。

二、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在发展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不能发挥会计软件的管理功能,不能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认识会计电算化。很多企业在应用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思维方式,仅仅将会计电算化用于财务管理中,不能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层面认识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很多企业在发展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仅仅是为了追求形式上的新颖,不能整体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第二,不能将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企业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电算化系统仍然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未能成为企业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相脱节。会计系统缺乏开发性和共享性,不能通过网络向相关部门提供信息,不能实现综合信息和明细信息的共享。第三,会计软件开发平台、工具和技术落后。虽然当下的会计软件在技术上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开发平台由dos转变为windows,但是很多会计软件开发工具仍然沿用dbf文件体系,也缺乏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支持,在性能、功能和安全等方面仍不能满足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需要。

三、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前景

我国的企业会计电算化事业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也在逐渐地融入到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去。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必然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在会计人员的不断努力与改革下不断得到完善。展望未来,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前景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电算化综合管理体系的构建

目前,我国企业的会计电算化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处于较低的层次上,仅仅将会计电算化用于财务管理中,处在核算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这种会计电算化模式过于重视事后结算,仅仅将电算化用于处理简单的数据信息,忽略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管理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会计电算化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摆脱传统的核算电算化的束缚,更加重视数据信息在企业管理方面的作用,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层面认识会计电算化的作用,形成科学、系统、高效的会计电算化综合管理体系。

(二)标准化

标准化是指,所有的软件开发公司在开发会计软件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同的标准。企业会计电算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功能模块标准化,将会计信息化的功能模块划分为黑箱标准化和白箱标准化。白箱标准化是指功能模块的内部设计必须要遵循统一的标准。黑箱标准化是指会计信息化功能模块与外部的接口必须遵照统一的标准。现阶段我国的会计标准化软件在开发的过程中重视公司利益、软件版权并鼓励创新。因此,只制定了功能模块的黑箱标准化。

(三)网络化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由于网络信息传递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会计电算化不断朝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网络财务”正逐渐兴起。在“网络化”的发展背景下,会计电算化系统既能够处理会计数据,也能够及时传递和分享会计信息,加快了信息的传输速度,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充分发挥了会计电算化的作用。“网络财务”是会计电算化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也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四)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ERP)也被称为企业资源计划,结合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管理功能,能够及时地控制和分析企业会计信息,为企业管理作出预测、计划和决策,促进企业的发展。利用科技信息化系统可以及时分析企业的运营状况,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并将信息进行归纳和整合,以便于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会计信息化的全面应用和推广,可以促进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更好地在企业中发挥会计信息化的作用,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企业中得到了逐步的应用与推广。但是,我国企业在发展会计信息化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限制了会计信息化在我国企业中的发展。因此,必须不断完善现有的会计电算化体系,积极构建会计电算化的综合管理体系,不断朝着标准化、网络化和会计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作者单位:盐城国际妇女时装有限公司)

企业发展的前景篇(2)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他们不仅拥有较为完善的技术,同时还拥有类型齐全的机械设备。但是,施工企业在一年的工作当中,不可能每天都应用机械设备,在“淡季”的时候,需要考虑如何增加经济收入,出租机械设备就是一个非常可取的方式。目前的机械设备租赁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得到了各行各业的普遍认可。有些工程的工期较长,租赁机械设备的同时,还可以与施工企业建立一些新的业务联系。因此,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租赁的发展前景较为广阔。本文就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租赁的发展及前景进行一定的讨论。

一、施工企业机械使用现状和对外租赁优势分析

(一)施工企业机械使用现状

施工企业在现阶段的发展中,拥有健全的施工技术和类型多样的机械设备。从客观的角度来说,施工企业能够利用机械设备的长处,结合施工技术的优势,采用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利润。但是,随着社会的健全发展,竞争力越来越大,部分施工企业面临没有业务、持续亏损的状况。所以,目前施工企业机械设备使用现状如下:首先,占用资金量很大,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属于硬件设备,这些设备在市场上拥有固定的价格,几乎很难讲价,“一分钱一分货”就充分说明了机械设备的现状。其次,机械使用率不高,经过详细的统计,全国施工企业自购机械设备的使用率大概有百分之五十左右。在机械设备使用率较低的情况下,施工企业的效益就会降低,由此所带来的就是倒闭。第三,维修和使用成本比较高。从设备本身来看,很多的设备都是多种元件共同作用才能完成较多的工作,有些元件非常重要,而且价格不低,如果出现损坏,花费的维修成本非常高。另一方面,很多的施工企业都没有办法收回使用成本,拖欠工款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施工企业机械对外租赁的优势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现阶段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发展困境,如果说固守原有的发展方式,并且没有任何新的业务加入,很有可能导致施工企业直接倒闭。本文认为,将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进行租赁是一个非常可取的措施,不仅仅可以提高使用率,同时还可以帮助施工企业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弥补原来的部分亏损,一举数得。在此,本文主要对施工企业机械对外租赁的优势进行一定的阐述:

1.有利于调剂设备。施工企业在现阶段的运营中,工期的长短非常不固定,有时候长期接不到业务,有时候业务多得难以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良好的调剂设备。本文认为,在工程量较大的时候,施工企业可以在其他的施工企业或者租赁公司迅速租入急需的机械设备,避免大量购置造成资金上的浪费;在工程量小,工期较为宽松的时候,可以将闲置的机械设备对外租赁,既增加了收入,同时又利于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还良好的避免了机械闲置而放松维护、管理的现象发生。从以上的阐述来看,施工企业将机械设备对外租赁是一种非常可取的新的发展方式,并且前景较为广阔。

2.有利于集中管理。将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适当集中,统一调配、实行对外租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利用率。从客观的角度来说,施工企业的设备在长久的应用当中,一直都会选择需要的设备来应用,暂时没有用处的设备几乎得不到重视,在这种情况下,闲置设备的管理工作不断下降,不仅对施工企业的未来工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暂时闲置设备的日后应用。将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进行租赁,就需要对机械设备的情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做好统计,这样就可以进行集中管理,无论是施工企业自身经营的工程业务,还是一些租赁业务,都能够做到一个较高的水准。

二、施工企业机械对外租赁的运作模式及管理

(一)运作模式

施工企业在租赁业务的运作模式方面,需要通过有效的模式来进行,而不是糊涂账和盲目租赁。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如果能够按照以下模式来运营,相信能够得到一个较好的效果:清点设备--建立台账--确定租赁价格--对外信息。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在租赁以后,还要对客户姓名、租赁时间、具体用途、何时归还、延期申请以及租赁合同、违约合同等等环节进行设计,这样才能保证为施工企业带来一定的收益。在这些工作当中,清点设备必须做到细致;建立台账必须做好各个方面的登记;确定好租赁价格以后,在没有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不可以轻易的变动;对外信息的时候,必须准确,不能出现孔隙以及让顾客想象的空间,否则很有可能造成较大的误会,从而耽误双方的合作。

(二)施工企业对外租赁的管理

施工企业对外租赁自己所购置的机械设备,并不能仅仅考虑经济效益,同时要在管理方面进行一定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机械设备获得长远的发展。在对外租赁管理工作中,手下要合理的配置机械设备,而不是盲目的为了经济效益去租赁,要根据租赁企业自身的实际需求对其租赁,这样在回收资金以及自身用到机械设备的时候,都可以实现良好的调配。其次,必须良好的管理租金。现阶段的租金并不是特别的贵,而且施工企业也不是以租赁业务为主,因此租赁资金的用途要管理好,比方说在业务较少的时候,租金可以用来发工资;业务多的时候,租赁资金用来做后续储备。第三,使用中的设备管理。机械设备在租赁企业当中使用,势必与施工企业使用的方法不同,而且考虑的地方也不全面,因此在租赁企业使用的时候,施工企业可以定期派遣人员进行检修,一来可以避免机械设备出现较大的问题,二来可以树立一个良好的服务形象,三来可以节省双方的时间。

三、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租赁的发展前景

从整体的发展情况来看,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租赁业务在很多的方面都需要提高,但即便如此,施工企业租赁设备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从统计的数据来看,每100家企业当中,超过50%都认为租赁机械设备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租赁过设备的100家企业中,超过75%都对租赁设备满意,另外,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很多的施工企业都与一系列需要应用到机械设备的企业建立了长期的业务联系,二者在相互作用的情况下,经济效益有了很大的增长,并且原有的一些麻烦也得到了良好的解决。另一方面,国家对租赁业务也是比较倡导的,这样不仅可以达到充分利用的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又节省了能源,所以租赁属于可持续发展工作。

总结:本文对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租赁的发展以及前景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阐述,从现有的发展情况来说,这项业务的前景较为广阔,而且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循环利用的情况下,可以创造较多的经济效益,是一个非常可取的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扩大经营范围,甚至是去推广,这样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业务,同时可以开辟租赁行业的新路途。

参考文献

企业发展的前景篇(3)

一、CAD/CAM软件概述

CAD/CAM技术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末,经过40年左右的发展先后走过了大型机、小型机、工作站、微机时代,每个时代都有当时流行的CAD/CAM软件。现在微机平台的CAD/CAM软件占据着主导地位,国内外有一大批优秀的CAD/CAM软件。CAD/CAM技术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最初的机械制造的广泛应用,到现在建筑、电子、化工等领域也开始大量使用。随着CAD/CAM技术在国内不断的研发和应用,CAD/CAM技术对我国国民经济起重要的作用。

CAD/CAM即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其含义是指产品设计和制造人员根据产品设计和制造流程,在计算机系统的支持下,进行设计和制造的一项技术。一般讲,一个完整的CAD/CAM系统是由计算机、设备及附加生产设备等硬件和控制这些硬件运行的指令、程序即软件组成。

二、CAD/CAM技术的应用现状

1.CAD/CAM技术在国外的应用现状

CAD/CAM技术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美国,经过近50年的发展,其技术和水平已经到达了相当成熟的阶段。日本、法国、德国也相继在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建筑化工等行业中广泛使用CAD/CAM技术。CAD/CAM技术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2. CAD/CAM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我国CAD/CAM技术的应用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末,经过40多年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CAD/CAM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各行各业。综合来看,CAD/CAM技术的在国内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起步晚、市场份额小

我国 CAD/CAM技术应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七五”期间国家支持对24个重点机械产品进行了 CAD/CAM的开发研制工作,为我国 CAD/CAM技术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国家科委颁布实施的863计划也大大促进了 CAD/CAM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九五”期间国家科委又颁发了《1995~2000年我国 CAD/CAM应用工程发展纲要》,将推广和应用 CAD/CAM技术作为改造传统企业的重要战略措施。有些小企业由于经济实力不足、技术人才缺乏,CAD/CAM技术还不能够完全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国内研发的CAD/CAM软件在包装和功能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市场份额小。

(2)应用范围窄、层次浅

CAD/CAM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在CAD方面主要包括二维绘图、三维造型、装配造型、有限元分析和优化设计等。其中CAD二维绘图技术在企业应用情况较好,这一方面得益于国家大力推进“甩图板”工程,另一方面是由于二维绘图技术解决的是所有企业的共性问题。三维造型软件由于早期没有推出微机版本,需要在工作站环境中工作,投资较大,所以只有部分大企业有所应用。在CAM方面,目前企业普遍应用的只是数控程序编制,国内企业已经开始广泛使用华中数控系统、南京SKY系统、日本FUNUC系统、德国SIEMENS系统。而广义的 CAM只有少数大型企业采用,中小企业极少应用。

(3)功能单一、经济效益不突出

CAD/CAM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只是单元的智能技术应用,是从企业生产的几个侧面来提高效率。功能分散的CAD/CAM技术其效果是有限的,只有将 CAD、CAPP、CAM、PDM等技术集成在一起,综合应用在设计与制造生产的过程中 ,才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三、 CAD/CAM系统的发展方向

CAD/CAM软件的功能将不断得到完善和优化,逐步实现CAD/CAM无缝整体化集成。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CAD/CAM技术应与多媒体技术更好的结合

CAD/CAM技术应与多媒体更好的结合,增强使用的灵活性。未来的人机交互界面将会更加友善和方便,还可引入触摸式、声控式等各种操作方式。把多媒体技术与CAD/CAM软件相结合,将CAD/CAM走进有声有色的世界,不仅具有强大的设计、分析、制造功能,还能使工作人员在声像结合的丰富多彩的计算机环境中工作,工作更加轻松有效。

2. CAD/CAM系统应具有高度的开发性

CAD/CAM系统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系统的工作平台、用户接口、应用开发环境及与其他系统的信息交换等方面。现在市场上的CAD/CAM产品一般都会为用户提供二次开发环境,方便用户订制自己的CAD/CAM系统,具有较好的开放性。

CAD/CAM供应商应向企业提供易学易用的二次开发工具,即开发面向行业和企业应用的专用CAD/CAM软件和数据库。

3. CAD/CAM系统应具备更好的集成性

集成就是向企业提供CAD/CAM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企业中各个环节不可分割,统一考虑。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实质上是信息的采集、传递和加工处理的过程。提高系统的集成性,从以下四方面来实现:以“甩掉图板”为目标的计算机辅助绘图与设计;以资源共享为目标的产品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全局产品模型、无纸设计、加工管理为目标的计算机三维造型、分析设计、仿真模拟、加工处理的集成系统;以控制产品生命周期为目标的优化设计,从产品性能设计、制造工艺性能设计、监测性能设计等入手进行优化设计。

4. CAD/CAM系统应具备更强的智能性

智能化设计功能是未来CAD/CAM软件的一个重要标志。CAD/CAM系统将包括专家系统、经验储存、智能库、推理规则和自动学习功能。软件开发要将产品设计加工过程直接与系统相结合,使用户轻松完成工作任务。

四、CAD/CAM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前景

CAD/CAM技术给企业带来了全面的、根本的变革,使传统的企业设计与制造发生了质的飞跃,在全国范围内受到普遍重视和广泛应用。企业要想进一步跟上时代步伐,CAD/CAM必须要把握好正确的发展方向。

1.进一步普及行业CAD/CAM技术,努力提高其应用水平

在国家各项举措的推动下,企业一定要重视CAD/CAM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不惜一切代价投入资金引进CAD/CAM技术和人才,促进CAD/CAM技术的应用迈上新台阶。

2.在CAD/CAM软件的选用上,坚持高、中、低并存

高档CAD/CAM软件实现了CAD、CAE(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M、PDM(产品数据管理)和PPC(生产计划与控制)等技术的高度集成,能实现设计制造及生产管理的一体化。这类高档的CAD/CAM软件,典型的有Pro/Engineer、CATIA等国外开发的软件。中、低档CAD/CAM软件只具备部分功能,但是由于成本低、实用性强,易学易用,所以大部分企业都具备应用条件。

3.加大创新力度,不断开发具有特色的CAD/CAM软件

开发CAD/CAM软件的目的应用CAD/CAM技术,科研单位不仅要紧跟时代潮流,加快CAD/CAM软件的二次开发步伐,同时要结合国情、遵守各国规范,面向国内企业发展的需要,加大创新力度。

五、结束语

企业发展的前景篇(4)

关键词: 外资企业; 发展前景; 应对措施

随着中国对外资企业优惠政策的不断调整,外资企业在中国享受到的优惠政策将不再明显,例如劳动力价格上涨,纳税比例的提高以及环境税的征收等等,使中国发展的外资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如何应对这些政策调整保持经济较快增长,成为外资企业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下面我们就研究一下外资企业未来该往哪方面发展和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一、外资企业对中国的影响

自1978年十三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外资企业入驻中国,既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外资企业入驻中国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影响,首先外资企业给中国带来了大量的资金,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困难;其次外资企业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第三,外资企业为我国的税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我国税收的重要来源之一;第四,极大的推动了我国产业化结构的升级,加快向二三产业转变的步伐;第五,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缓解了就业的压力,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第六,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对我国技术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建设,带来了先进的设备和高技能的人才。

二、外资企业目前面临的挑战

(一)劳动力成本上升

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给外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过去,中国劳动力的成本仅为外国劳动力成本的十分之一,如此廉价的劳动力使的外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转入中国,以此来降低成本,但是如今,随着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工资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罢工事件”以及“富士康跳楼事件”促使工资不断提高,政府在《劳动法》中也提高了工人的最低工资标准,中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将不再明显,外资企业是否还会继续留在中国投资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二)两税并轨政策的实施

两税并轨是近年来新出的一个热词,是把《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合并成一部所得税法。在税率等方面对内陆企业和对外资企业执行同样的税率,一视同仁。这就意味着以前中国为吸引外资而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措施将一去不复返,使外资企业面临巨大挑战,过去在优惠政策下,外资企业在特区的税率是15%,在沿海十四个开放城市的税率是24%,新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税法》规定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使用统一的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基本确定为25%,这对于特区内的外资企业影响较大税率上涨了10%,对于沿海十四个开放城市的外资企业影响较小上涨了1%,但不管是特区内的外资企业还是沿海十四个开放城市的外资企业的税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使外资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

三、外资企业未来发展前景

中国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并且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尽管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升、税收优惠政策减少以及环境税开征等压力,中国仍吸引不少外资企业前来投资建厂,外资企业在中国仍有巨大发展空间,蕴藏无穷的发展潜力。

(一)外资企业将提高劳动者综合水平,降低劳动力成本

面对劳动力工资不断提高这一问题,外资企业要想方设法从其他方面降低劳动力的成本,将此影响减小到最小,减少对企业的影响。外资企业自身要调整薪酬管理制度应对劳动成本上升这一问题,提高绩效工资的比例,实行多劳多得的奖励政策,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提高劳动者工作时间和报酬代替员工增加等,通过这些措施来不断降低工人工资上升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保持企业平稳较快的发展。

(二)为争取税收优惠,高新技术产业将增多

两税合并之后,对外资企业的税率有所提高,但是由于国家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所以对高新技术产业仍然执行百分之十五的税率, 这给外资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机会。国家科技部门颁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法规》里规定了生物制药、信息工程等十一个高新技术产业,涉及到的产业比较广泛,因此外资企业可能尝试朝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其实在中国若干外资企业只是将工厂挪到了中国,但是公司技术研发却仍然保留在本国,外资企业可能将公司技术研发产业也一并移到中国,进而取得政府提供的百分之十五的税率优惠,此外在中国的外资企业也可能进行产业转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增强自身竞争力。

总之,虽然劳动力价格上升,纳税比例提高以及环境成本的增加使外资企业在中国面临的考验加剧,享有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少,但是考虑到长远发展,外资企业应该针对这些不利政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争取中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大力发展环保产业,降低环境污染减少环境税的缴纳和污染罚款,加强员工的培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降低劳动力成本。中国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并且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尽管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税收优惠政策减少的双重压力,中国仍吸引不少外资企业前来投资建厂,从长远来看,外资企业在中国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叶文添,,刘宇欣.两税并轨 外资谋变[J]..中国经营报,.2007((03)).

企业发展的前景篇(5)

作业成本法是企业用来核算成本的一种计算方法,它的基本理论依据是 “成本驱动因素”原理,即根据企业经营或企业生产产品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关系,这些关系既包括发生和形成的产品与作业的关系,也包括作业链与价值链的关系,进而分析企业生产经营中发生成本的原因,并将“作业”作为计算成本的对象,在收集和整理生产经营中所支出的经费的基础上对成本进行核算。简单点说,作业成本法的操作基本原理就是企业的作业需要消耗一定的人物力资源,而生产的产品需要消耗一定的作业,企业生产产品会生成作业,这样作业就间接地导致了成本或费用的产生。因此,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运用作业成本法计算企业经营成本的关键在于作业,即在计算时应以作业为具体的核对对象,此时产品不再是计算成本发生的目标。此后,对作业进行成本费用核对,并探寻作业成本发生以及累积的过程,从而进一步计算得出企业经营产品的总成本。

二、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企业在考虑是否实施作业成本法时应遵循一条重要的原则,那就是会计准则中的“成本――效益”原则。作业成本计算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不同,它主要根据形成成本的原因来分配中间费用,这样的一种分配方法较为复杂,在选择和确定成本动因上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当企业生产中所产生的间接费用在总成本中占据较小的比例时,间接费用分配的准确度对成本计算结果所产生的影响就相对较小。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作业成本法虽然会使企业付出相对较高的代价,但得到的效果确是传统成本计算法所无法达到的。因此企业在计划实施作业成本法时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而确定是否采用此方法。而且,企业在具体实施作业成本法时不应只关注成本计算结果的精确程度,还应考虑到采用的计算方法将会耗费的成本。如果一味地要求成本核算结果的精确性,而忽略了耗费的开支,就会造成浪费现象,因此企业在选择成本核算方法时应将两者综合在一起进行考虑。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在一个企业内部实施作业成本法必须要获得企业上下一致的认同,这样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实施。理解作业成本法的实质是采取这一方法的必要环节。作业成本法不仅是企业管理方法上的改变,更是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的变革,它体现着成本分摊的科学化。在摒弃了传统成本分摊法中主观武断、简单化等弊端的基础上,运用更为理性、细致、科学的方法来核算企业成本。诚然,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相比,作业成本法在所需的费用上消耗较多,但这一消耗只是适当的,并非是超出企业投资范围的。据统计,在中小企业中的较大型企业中实施作业成本计算法所需的资金投入大致是这样企业销售额的0.1%,而在较小企业中这一投资也只是总销售额的0.3%,与企业所获得的利润相比,这一投资也只是微乎甚微。

其次,企业在实施作业成本计算方法时应增加其对技术上的扶持与投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内企业也正处在不断发展壮大之中,对于技术上的投入也在不断的增加。《关于加强中小企业管理工作的若干建议》、《中小企业促进法》等一些列法律法规的出台与实施,也逐渐改善了国内企业的融资环境,而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市场竞争的开放性也逐渐扩大,国内很多的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国外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正源源不断地向国内涌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资金支持等等都给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带来了条件。技术是一个企业存活的关键,而技术创新则更是企业赖以发展壮大的动力来源,因此,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应积极地培养国内企业的技术基础,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新技术发展壮大自己的事业。

再其次,国内企业在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同时可以开发使用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软件,用软件的方式将复杂的方法简单化。开发作业成本法软件特别适用于企业的财务使用,这不仅能够减轻企业计算成本时的工作量,还能够大大降低作业成本法的实施难度。

最后,企业在实施作业成本法时应对信息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分配。进入信息化时代后,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企业内部信息传递的网络化,从而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与速度,使得传递的信息准确度增加。同时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建立一个信息数据库,成立分析成本模型系统,实现对数据的智能化分析,在此基础上与企业的资源管理计划相结合,从而使成本管理向现代化和科学化转变。

企业在具体实施作业成本法后,应相应地对企业的成本管理系统进行改进。在具体实施作业成本法时应时刻注意两个概念,即作业成本动因和资源成本动因,这个动因概念又可统称为成本动因。作业成本法的核算基础便是这成本动因,因此作业成本法的成功关键也在于成本动因的选择与确定上。通常一个企业中存在有数以万计的作业项目,具体分析这些项目的作业动因以及资源动因,并将其分配到具体的计算对象上是一件相当复杂且庞大的工作。因此,这时企业就应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在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基础上,高效地实现信息共享。此外,企业在实现信息传递网络化的同时,还应加强企业管理制度的科学性,用科学的管理制度对企业的成本产生的不同环节以及区域进行合理有效的划分,为分析费用产生的原因以及后果提供信任度支撑,也为企业更好地实施作业成本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我国企业运用作业成本法的前景

作业成本法是依靠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以及适时制的出现而产生的,它的诞生使得企业经营中直接人工成本有所下降,从而提高制造费用的一种现代化企业制造系统。纵观我国目前企业的现状,一些大型的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达到了自动化水平,并具备了初步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条件。当前国内采用采用适时制生产系统的企业较少,原因主要在于适时制对企业的技术要求较高,它不仅要求拥有较发达的电子工业,更要求企业能够实现自动化代替人工劳动,而这一点是建立在拥有大容量电子计算机基础上的。适时制是作业成本法实施的关键环境,适时制的缺乏就使得国内采用作业成本法的企业还较少。而当前国内多数企业的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多数企业还停留在使用普通机器生产产品的水平上,这样生产的间接费用就较低,不适合企业全面地实施作业成本法。因此,国内企业若想在今后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谋得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应该积极地创造各种条件,努力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大力发展自动化生产技术,向国际新型企业迈进。所以作业成本计算法是目前企业发展的重要选择之一。

企业发展的前景篇(6)

研究背景及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力和压力也是越来越大,因此,企业需要更加完善的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对企业的内部和外部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在企业诸多管理项目当中,企业管理和经营管理最为重要的管理方向,往往它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在21世纪的新背景下,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已从传统的封闭创新模式转变成开放的创新模式。要实现技术的创新,就要综合利用企业内外两个部分,通过内外两个部分的互补实现技术的创新,从在全球的范围内,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进行整合互补性质的资源,这个方面是网络化管理中创新方面的优势,网络化的创新可以让企业的内部每一个部门都实现功能方面平行作业,达到一体化的工作流程,还可以大范围的与相关合作伙伴进行技术方面的探究和协作,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1.网络化与网络化管理

1.1网络化

网络化就是通过利用计算机方面的技术和通信方面的技术,将不同分布地区的各种计算机,以及各种相关的电子终端设备设施相互连接起来,根据规定的网络方面相关协议进行相互之间的通信,从而达到每一个连接中的用户都可以进行硬件共享、软件共享以及相关数据资源方面的共享和传输等目的,目前,计算机的网络化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得到良好的发展,同时涉及到的适用范围领域也是越来越广泛,甚至在家庭里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1.2网络化管理

网络化的管理就是指,用现代化高科技的先进设备设施和技术性手段,将分散在四处的单个体系互相连接起来,用先进的技术手法使其变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管理模式,并应用到多个方面进行良好的管理,这样的一个管理体系就是最新出现的网络化管理,其适合应用在各类公司企业当中。

1.3企业网络化管理的特征

每一家企业的经营方式不同,经营形式不同,主要的营业业务不同,管理的方式方法不同,因此,企业在内部方面的管理方式以及使用的相关管理系统形式也会千差万别,而好的管理模式是决定一家企业是否能够正常经营的关键,同时也是确定企业单位能否在强大的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关键点。

企业在实行网络化方面的管理中,存在着网络方面经济的特征,也就是将企业中的管理流程方面、业务数据方面、财务管理数据方面、财务管理资金方面、企业内部资产方面等多个方面转换成网络化,使用网络化的管理模式进行更加完善的管理,以保证企业内部的正常运行,以便提高企业的效益。

2.企业建立网络化的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2.1企业管理的流程方面需要网络化模式的管理

传统化的企业在管理方面较为立体化,它需要使用网络化的管理模式来进行管理,使其从立体化的管理形式变成扁平化的管理形式,使其管理可以将业务方面作为主要的流程主线,把周边的多个部门单位都互相连接在一起。

2.2企业业务的数据方面需要网络化模式的管理

作为一家公司或者企业,所运行的工作或者工作中涉及到的相关业务数据和流程数据,都可以采用网络化的管理模式,应用了网络化的管理模式,管理财务方面的工作人员就可以十分清楚的了解每一笔资金的来源以及每一笔资金的走向,业务在溯源方面就会变得更加方便,同时,对业务方面数据进行网络化的管理,可以清楚地知道每一个业务在流程方面的相关数据。

2.3企业财务的数据方面需要网络化的管理

没有网络化管理模式的传统企业,它的财务管理方面系统经常存在很多方面的缺陷,例如:财务在控制层面出现的缺陷、财务在决策方面缺乏支持的手段、财务在核算的层面经常无法满足管理方面的需求等,并且,传统的财务方面管理信息体系不能实现上级的部门对下级的部门在财务资金的流入和走向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经常不能规范化、统一化地满足管理方面的需要、不能有效地控制传输数据的有效性以及真实性。以上的诸多缺陷都表明,企业在业务方面需要网络化的管理模式对财务方面的管理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这一点十分的重要。

2.4企业在其他方面需要网络化的管理

企业的其他方面主要是指企业在人力方面的技术、物资方面的设备设施、客户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企业在无形的资产和有形的资产两个方面都可以实现使用网络化的管理模式,同时还有企业方面相关知识也可以通过网络化的管理模式,只要统一化实现网络化的模式,企业在工作方面的效率就有得到大程度的提升,机器设备以及人力资源方面的利用概率都会有效的得到提高,同时,企业不断地扩大和壮大的相关基础,就是企业方面的知识有效地形成。

3.企业网络的管理

网络化的管理与计算机的网络技术相关联,因此,网络化的管理模式在正常的运行中也需要相对的进行管理,需要对以下几点进行管理。

3.1企业网络化的管理和维护

企业的网络管理和网络维护就是通过运行监控方式、分析评估方式、规划设计方式、故障处理方式、性能维护方式等多种方式,针对企业的整体网络系统方面进行维护活动和管理活动。它的目的是让企业单位的网络技术可以有效地进行正常化的运行和操作,网络方面提供的有效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当网络方面出现故障时,不仅可以及时有效地做出报告,还可以进行自动处理,及时的维护网络方面的正常运行工作,保证网络方面的内部系统进行协调和有效的高效率运行。

3.2企业网络化管理的对象

想要很好地对一家企业做出有效的管理,首先需要清楚地了解到在企业网络的整体系统当中,有哪些部分需要进行管理,一般,企业中需要的管理方面有企业内部管理和企业外部管理两个部分,内部的管理以财务管理为管理中心,对周边相关管理内容进行同一性质的管理,而外部管理则是对工程设备以及工程建设施工中的内容进行严格标准化的管理。

3.2.1网络方面的设备设施

想要对企业公司进行良好有效的管理,首先需要对计算机的本身设备进行良好的管理,这是网络管理当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每一样设备设施都有可能影响到网络方面正常的运行,它也是网络相关管理当中最为主要的基础管理项目,网络中的主要设备设施有硬件方面的防火墙、网管(网卡)、路由器、网线(线路)、集成电路、相关网络服务器、不同运行操作器上的终端接口(PC设备)等。

3.2.2网络系统方面的管理

网络系统方面提及到的系统,主要指代的是网络中系统软件,系统软件又分为软件系统和操作系统,除了系统软件外还有相关的应用软件、工具软件等,在企业当中,文件文稿、信息数据、调查报告、图片处理等功能,都是必要的网络软件提供的功能操作,因此,网络系统是较为重要的管理方向。

3.2.3网络性能方面的管理

在企业的网络中,经常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监视、控制、收集企业在网络方面运行的情况以及相关的数据信息,这是判断网络在运行当中情况的标准,只有良好的网络,才可以得出最为精确的相关数据,减少出现差错的概率。

3.2.4网络故障方面的管理

网络方面的故障一般都是指网络中的硬件设施、软件设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还有可能是有病毒侵入,导致网络方面的运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在企业的网络当中一般存储有大量的相关数据和信息,一旦丢失或者被毁,有可能造成很大程度的损失。

3.2.5网络安全方面的管理

网络方面的安全普遍是指网络系统当中相关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保护,以及系统当中的多方面数据的保护,以免遭到外界的破坏,信息的泄露,数据内容被更改,服务器被中断等现象。

3.2.6网络用户方面的管理

在企业当中,所有跟企业网络相连接的网络系统计算机以及使用相关资源的人群,称之为网络用户,每一个网络方面的用户都与企业的网络系统相连通,因此,每一个网络用户的计算机也需要全方面且十分到位的管理保护。

3.2.7网络资源方面的管理

企业中的网络资源中包括的内容有很多,包括的范围也很广,因此,网络方面的资源通常是病毒经常入侵的途径,有效的对网络资源进行保护,可以减少病毒的入侵。

3.2.8网络配置方面的管理

网络配置的优劣关系到网络性能的好坏以及相关功能方面的配置参数的高低,好的网络性能可以为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带来工作方面的利益。

4.建立网络化的企业管理系统

4.1业务部和财务数据的网络化管理

信息化的网络技术对网络经济产生了重要的意义,换句话说,没有信息化网络的诞生,就不会有网络经济的产生。网络经济包括了农业的网络化经济和工业的网络化经济。在企业上的网络包括了企业内部的网络和企业外部的网络经济,划分这些的依据是网络的范围和距离。企业内部的网络是基于国际互联网技术通过不同的企业内部的功能之上的,它通过不同的信息通信技术进行物理上的连接,主要集中在局域网中。网络用于企业内部之间的管理,能够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加强了企业内部的协调与合作,在众多企业内部的工作流程中,有不少工作环节可以简化,进而加快企业的工作效率。

要实现企业的网络化管理,首先要做的是建立业务事件的驱动器信息系统,所谓的业务事件驱动信息系统,就是指在现今的网络经济的环境下,大范围的应用已有的成熟的信息技术成就,这样,就可以把业务的管理流程和经济的管理流程联系起来,进行有机的融合。企业可以指定一位专门的员工进行这个方面的管理,当企业内部的经济业务发生意外时,由该工作人员负责业务信息的录入,这样,当这些业务信息进入网络系统之后,及时保存这些业务信息。并对该信息设置相关的凭证,这样,关于业务方面的事情就可以交给专门的管理人员,可以实时的实现整个企业内部之间的信息共享,为企业的工作流程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减少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出,不仅能够提高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还能减少企业业务的差错率。

更重要的是,一旦建立业务事件的驱动系统,能够在业务事件驱动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与数据库直接挂钩的管理模型库,在这个管理模型库中包括了预警模型、预测模型、决策模型和筹资模型等。这样,每位信息的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相关信息的搜索。根据企业内部的需要,还可以设置企业的预算模型、库存预警的模型等。而建立这些模型需要的数据可以直接从数据库中获得。

4.2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

随着网络经济在企业的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逐渐多元化起来,实现多元化的企业竞争。这些竞争包括了企业内部的资源管理的竞争、企业外部的供应链、外部的客户资源等。因此,在企业普遍实施网络化管理的经济网络形势下,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对企业的整个资源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尤其是网络化的企业管理,要建立适合企业本身的管理模式。积极吸取别的企业的优秀的网络管理模式,建立专门的企业网络管理队伍,提高企业内部的经济化网络效率。在网络和信息化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企业要善于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对市场的资源实现实时的更新,建立应急的管理系统,以适应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全方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3.系统的管理问题

企业要在激烈的网络经济中获得双赢的局面,就要加强企业内部的网络化管理,由于网络的特性,因此,企业内部在实现资源和信息的交流过程中,会出现病毒等。随着经济网络化的出现,“黑客”一词也由此产生,众多黑客的目的就是潜入企业的内部网络系统中,以盗取企业的重要信息,同时破坏企业的网络管理系统。因此,企业要建立一个健全而完善的网络管理系统,加强病毒的防御和对黑客入侵的防御能力。在企业内部,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络管理人才,以减少资源和信息的出错率与信息的泄露。

5.网络化的管理技术对企业在管理方面的影响

当今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企业的建设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家好的企业需要建立出良好的交流平台、查询平台和共享平台。全方位的来看,网络方面的技术为企业的自身特点提供一个新的窗口,有效提升企业的形象,以方便相关的客户和工作人员更加良好地认识到企业的产品,增进与顾客之间和生产之间的关系,网络的技术将多方面的功能发挥到了最大,这样不受到时间的限制和地区领域的限制,以及花费的费用比较低三个方面都是不能分开的。

结束语

网络信息化的技术在当今社会属于发展在前列的一项技术,它的方便、快捷、传播速度快,传输范围广等特殊功能,使其在各行各业中都处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网络化的管理模式应用了计算机的网络技术,因此,需要对计算机的网络技术进行良好的管理的保护,才可以有效地达到管理的效果。

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引领着各方面的企业在管理信息化方面逐步的深入,而现代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线上的引领前端,加大在企业当中网络信息技术的学习,加强网络信息技术在企业当中的使用,将理论上的学习和理论上的使用全部充分的利用到实践当中,这样可以全方位的促进企业在社会中的发展,也加大了企业在强大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企业发展的前景篇(7)

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日益严重,“低碳革命”逐渐兴起,加上哥本哈根环境大会对绿色环保、低碳经济的大力倡导,“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并执行。那么,何谓“低碳经济”?即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碳排放的大户,也是能源消耗较大的产业。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各种手段来降低物流业的能耗,那么就能够有力地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但是,目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还是不容乐观的,物流业整体现状是粗放型发展,社会化、专业化水平低,物流运作模式效率低,不合理的运输现象较为严重,物流信息化程度低,能耗大且能源浪费现象严重。就广西的物流业而言,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往来必然会更加频繁。“物流量大幅度增加了,最直接带动起来的必然是物流业的发展。”这是物流行业业内人士持有的共同观点。但是 “服务模式过于传统、原始,而服务内容也过于单一、散乱,多数企业都还停留在做仓储或货物运输等物流服务的某个环节的初级层面上,与第三方物流差距较远。”这就意味着严峻的挑战。如果没有承接市场需求的足够能力,将会错失良机,最终只能把送上门的商机拱手让给别人。这些不利因素,使我们面对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感到了非常大的压力,毋庸置疑,这些不利因素对我们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限制,但是我们就没有发展的机会了呢?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在这种不利的状况下发展我国的物流产业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大力提高物流信息化程度

物流信息化是物流中心建设的基础,也是现代物流的基础和提高效率的前提。现代物流最主要的标志之一就是应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依托信息和人才,对物流运作全过程实施有效的动态控制,搭建跨地区、跨行业的信息平台,实现供应链物流信息共享,从而提高物流服务系统的整体效率与效益。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和财力上的补贴。具体到广西物流的现状来看,一些有识之士指出:“目前广西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以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从传统发展模式来看这样并没有什么问题。如果广西的物流按照这样的运作模式发展,那我们永远无法与物流发达的国家、省市地区竞争,永远跟着别人后面跑。因为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的差距太大。更重要的是有基础设施并不一定就有物流的大发展,基础设施是物流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所以大力提高物流信息化程度,也就成为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为此,广西政府应出资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流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客户坐在家里通过该平台及时了解自己的货物在哪里。物流企业可对自己的交通工具调度和决策。其他物流主体能得到其想要的信息和服务。从某个角度上看,同样的投入建一个有效的物流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比修建一条公路还要重要。

二、促进物流资源的配置整合

我们国家物流企业能耗高的一点表现就是:空驶率高、重复运输、交错运输、无效运输等不合理运输现象较为普遍,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畅,库存积压过大,仓储利用率低,物流设施重复建设现象严重。这里就谈到的是一个物流资源整合的问题,怎么样来整合这些资源,使资源能够合理有效地被利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资源整合,促进物流合理化。对于物流企业来说,首先涉及到的是车辆动力设备和二氧化碳排放问题,虽然有相关政策也一直在支持开发新能源汽车,但对于大型运输装配车辆,目前并没有特别好的选择,而且还有一个低碳车辆成本的问题。所以我们在无法改变车辆运输的问题时,我们能改变的就是车辆的使用率。在物流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我们拥有一个良好的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减少空驶率,避免无效运输和重复运输,促进运输合理化。同时,做好市场研究,提高需求预测的准确性,努力实现零库存。提高仓储设施利用率,优化运输路径和搬运装卸系统。

(二)组织进行共同配送。共同配送是指通过一个配送企业对多家用户进行配送,或者多个物流企业共同使用某一物流设施或设备,其实质是物流资源的共享。这是解决问题一个较好的办法。但是不容忽视的现状是:目前广西物流行业的整体局面仍处在封闭、保守、单一的初级阶段。目前大多数的企业经营者宁可“留一手”,也不乐意与同行互通信息、交流经验,致使信息协同程度低,行业协同有限,这也是阻碍本土物流企业成长的一大弊端。因此要想企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就必须在思想上摆脱这种束缚,树立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想法,改变原有的封闭、保守观念,当然,广西的物流企业可以在友好协商的基础上尝试着实行共同配送。因为共同配送是解决我国物流配送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等问题的较好方案。实现共同配送,可以有效提高车辆的装载率,减少社会车流总量,改善交通运输状况,进而改善社会生活品质。

三、优化运输方式以节省能源

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进行运输大多采取陆上运输模式,即汽车运输。但是这种方式能耗高、成本大,越来越不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多种运输方式以节约成本。

(一)大力发展铁路货物运输。与大型运输装配车辆相比,铁路运输具备多种优点,它是各种运输方式中最节能、最低碳的。因此我们的物流企业应通过创新运输组织模式、发展多式联运、加快列车运行速度、提高信息化水平等途径,促进铁路运输发展,挖掘其节能降耗的巨大潜力。

(二)发展水上运输。传统的陆上运输模式在未来可能会遭遇更多的阻碍,尤其陆运业者将被迫花费更多的成本来改善燃油效率与达成减排的目标;甚至于无法提供低碳运输方案的物流业者,可能提早面临被淘汰的趋势。而水上运输因其独特的优势,可能都将成为未来跨区域物流配送的优先选项。就广西的物流企业而言,自贸区建成后,中国与东盟间的商品往来实现通关便利化,两地间的商品流通以及大批量的采购买卖会大幅度地增加。而广西的地理位置对于发展水上运输业是大为有利的,因此我们本土物流企业要抓住时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走出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路子来。

四、发展绿色物流服务

所谓绿色物流服务,就是节约资源和能源、无污、无害、无毒、有益于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的服务。绿色服务要求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从服务流程的服务设计、服务耗材、服务产品、服务营销、服务消费等各个环节着手节约资源和能源、防污、降排和减污,不但要发展壮大企业自身,而且也要兼顾环保大业。因此我们在物流服务中要做到:

(一)尽量循环利用可利用的废旧物流设施设备。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也产生了很多的废旧物流设施设备,如果对这些设施进行简单报废、遗弃处理,无疑是对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应加大废旧物流设施设备的循环利用力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碳排放。比如,重复使用包装材料,拆解和回收废旧物流设备,改造废旧物流设施(如废旧仓库)等。

(二)推广绿色环保包装。目前塑料包装材料所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所以要求物流企业大力推广环保绿色包装。一是减少一次性塑料包装材料的使用,避免过度包装和昂贵包装;二是推动生物降解塑料的规模使用,并研发和推广其他环保包装材料。这些都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对物流业的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广西本土物流的发展更是如此。我们应在挑战中寻找有利时机,通过配置整合资源、节能减排、优化流程等来实现物流企业的质的飞跃。

企业发展的前景篇(8)

    第一,整合营销。与传统单一的营销方式相比,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将各种原本单一的营销工具和营销手段,系统的组合起来,根据具体营销环境的变化来灵活地做出调整,实现营销效果和营销价值的最大化。不同的营销手段、营销工具,发挥作用的方式也是各不相同的,整合就是为了让这些独立的环节和工作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能够产生更加多的正面效应。如果整合不当,不仅会大打折扣,营销工作也会遇到阻碍难以顺利进行。要达到积极整合的效果,就需要明确一个重心,消费者导向是整合营销活动开展的一项重要原则。

    第二,文化营销。未来的市场营销,将不再局限于实际物品的宣传与推广,文化软实力成为营销工作的重要对象和重要内容。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开始出现了文化需求,他们希望在产品中能够感知到某种文化精神和文化诉求,产品不仅仅应该具有使用价值,而且应当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消费者与商品之间,通过这种文化内涵能够产生共鸣。

    第三,网络营销。互联网络时代的到来,给市场营销工作带来了冲击。特别是当前各大网络购物平台的兴起,网络营销已经成为必然。与传统的营销方式相比,网络营销是一种以电子商店为主的营销形式。网络营销的特点在于,投入成本较低,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对应群体相对年轻化,消费过程便捷。

    第四,绿色营销。绿色营销,与传统营销方式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企业所承担的社会环保责任与环保意识在营销工作甚至是产品生产中予以贯彻和体现。当环保成为整个人类社会应当重视和必须承担的重任时,企业的营销理念要想赢得社会公众的注意,就必须重视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绿色营销主要是要凸显企业的绿色环保价值意识和概念,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实现消费者对企业的价值认同。

    二、企业市场营销的创新策略分析

    我们已经分析了企业市场营销工作主要的发展方向,针对当前营销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要进行有效的创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切实做好营销工作的创新,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企业发展的前景篇(9)

中图分类号:F2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3-0176-02

一、相关理论

海外并购是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之一。最早的对外投资理论是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对外投资的根本动因是获得垄断优势。弗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很好地解释了二战后美国对外投资的行为;巴克利等人提出的内部优化理论认为对外投资的根本动因是用内部市场替代外部交易。目前,影响力比较大的是邓宁提出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海外投资应该同时具备三种优势:所有权优势,即企业享有对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的支配权;内部化优势,即企业能通过内部程序分配资源来降低成本;区位优势,即东道国所具有的优势。

二、海外并购的现状

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始于20世纪80年代,标志性事件是1984年中银集团联合华润集团收购香港的康力投资有限公司。2000年以前,中国的海外并购呈现出规模小、数量少、收购目标集中于香港、美国和欧州等地方的特点。2000―2008年,中国的海外并购增长迅速,单笔并购额大。突出的代表是TCL和联想,TCL在2002―2004年间连续收购汤姆逊,施耐德和阿尔卡特等企业;联想于2005年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IBM的PC业务。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主要集中于采矿、制造业和能源类行业;以国有企业为主,民营企业为辅;并购数量多,并购金额增长迅速。2008年的海外并购额高达302亿美元,同比增长379.4%。2014年,海外并购金额为569亿美元,占当年FDI流量金额的26.4%。2014年,发生在采矿业的并购有40起,总金额为179.1亿美元,占当年海外并购金额的31.4%;发生在制造业的并购共167起,总金额为118.8亿美元,占当年并购总额的20.9%;发生在能源行业的并购18起,共计93.1亿美元,占当年并购总额的16.4%。

三、海外并购的动因分析

(一)竞争驱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行各业得到迅速发展,市场存在大量的机会,企业间竞争相对较小。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企业不仅要面临国内企业的竞争,还要面对跨国公司的竞争。跨国公司以其技术和管理的优势迅速进入中国市场,使得国内的竞争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中国的企业不得不寻求新的市场以便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通过海外并购开拓国际市场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这时进行海外并购的企业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主动进行海外并购,这类企业在国内具有相对优势,希望通过海外并购开拓国际市场,获得更高的利润。二是被动进行海外并购,这类企业在国内面临着严重的生存问题,如果不进行海外并购开拓国际市场就会破产。

(二)获取战略性资产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机之一就是获得战略性资产,这里的战略性资产既包括各种自然资源等有形的资产,也包括技术、管理经验、人力资本和品牌等无形资产。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的能源消耗量也迅速上升,国内的能源根本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大规模的进口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风险又比较大,因此政府开始大力支持国有企业在海外收购相关企业,以保证中国的能源和矿产的需求;同时获得国外企业在这些领域的核心技术和管理经验。而民营企业海外并购更多的是想获得各种无形的战略资产,这些企业希望通过海外并购提高自己的品牌影响力,获得国外的核心技术,学习国外的管理经验,迅速打开国际市场,从而获得高额的利润回报。

(三)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诸多跨国公司迎来寒冬,资产严重缩水,市值下降。同时,中国人民币币值不断升值,为中国的企业进行海外收购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国的吉利收购沃尔沃就是在这种情概况下发生的,美国的福特公司在金融危机以后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开始剥离一些业务以求生存,吉利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成功收购沃尔沃。

(四)政府政策引导

随着改革的深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不容小视,中国政府的政策对企业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2000年,全国人大九届三次会议把“走出去”战略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上来。中国企业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地走向海外市场,海外并购作为“走出去”的重要途径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和“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中国国内的政策环境更加有利于国内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并购开拓海外市场。

四、对策

近年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日益火爆,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的海外并购失败的案例也不少。例如,2009年中铝集团收购力拓失败,2012年华为收购摩托罗拉失败。此外,根据商务部2012年披露的数据表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综合成功率大概是40%,远低于西方国家60%的成功率,为了使中国企业更好地进行海外并购提出以下建议。

企业发展的前景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108-02

一、ERP在企业中实际应用的意义

随着ERP在社会中的日益普及,愈来愈多的企业会意识到ERP对于改善企业管理现状的巨大作用。它有利于各个行业的企业突破自身发展中所遇到的瓶颈,能够极大地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然而,ERP并不是个简单易行的系统工程,由于种种原因包括其在运行中的风险,目前ERP在东台市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不尽人意。本文通过对东台环保发电有限公司ERP应用案例的分析,试图为一般中小企业进行ERP管理实际应用提供一些借鉴。

二、东台市ERP软件实际应用状况分析

(一)东台环保发电有限公司ERP应用案例

1.背景介绍:东台市环保发电有限公司,位于我国经济大省江苏省东台市,该公司成立于二十一世纪初,由6家单位共同投资组建。该公司拥有6台机组装机,总容量1470MW。

2.ERP的实施:该环保发电有限公司按照“以全面预算为核心,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以流程管理为主导,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原则,制定了使用ERP管理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管理模块:使用ERP系统对于整个企业的管理进行完善,具体地说,就是设置了成本利润、资产负债、原料采购等项目,对企业的预算进行编制,再下发到具体人员去执行,从而全面管理与协作生产经营活动。

业务模块:由于该公司进行的是环保发电方面的工作,其主要的业务就是如何在环保的前提下给市民们提供电量。因此,该公司通过业务模块为企业本身建立了整体业务模型,经历各个流程运转,最终落实到工作结果上。在这个模块中,ERP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回避内部的经营风险。

财务模块:企业财务模块包含账务处理、数据管理、报表管理等。在历经了上述的业务模块后,财务部门可以直接运行财务核算,完成从业务到财务的整体管理。由于预算科目与会计科目的联系,ERP可以通过凭证模板的初始设置,极大地减少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自动生成财务凭证,满足企业多种管理需要。

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模块是包含招聘、人事、薪资等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ERP在功绩管理方面,提供了多方面评估功绩的功能,完成企业对部门、对个人,从定性定值两方面多层次综合考核,确保功绩评估的公平与合理。

(二)东台市环保发电有限公司ERP实施效果

1.ERP实施带来的好处:东台环保发电公司通过ERP项目的实施,可以说是初步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规范了合理的业务处理流程。同时,把公司各部门管理业务和数据融合在一起,保证了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ERP实施带来的弊端。模块化应用较多:该企业在基础数据的积累、整理和反馈等方面,并未形成与ERP相对应的完整的数据库资源。随着时间的流逝,真正应用起来的就只有财务模块。系统化应用不多:通过引进ERP系统,可以起到辅助人工甚至部分地替代人工管理的作用,可以解决人工管理所无法实现的系统化功能。精益化应用程度低:一方面,该企业已有的内部管理基础相对其他企业来说是比较薄弱的;另一方面,在整合内外部资源方面该企业仍然处于有心无力的状态。

三、东台市环保发电有限公司ERP实施的改进策略

1.从模块化走向功能化:首先,保证模块化下公司各部门运营的效率,其次,逐渐在企业中推广ERP系统的高级功能,如订单处理、客户关系管理等。这不仅仅需要一定的时间,还需要专业人士的管理,使得ERP功能化成为现实。

2.逐渐加深ERP系统化:客户的需求占主导地位,东台市环保发电有限公司可以将自己公司的销售计划和生产计划与客户的需求相联系,将市场在该领域的变动做出及时的反应,反应到公司的生产销售部门,让他们根据客户和市场来做出最终的决策。实现公司对市场的变化可以灵活地做出反应,使公司的供应、生产、销售,成为一个整体,实现系统内良性循环。

3.开源节支增强精益化程度:公司可以运用网络将信息及时地传递到各个生产环节,使每个环节都紧密、准确地关联在一起,既可以节约时间及时地将信息传达无误,又可以减少传统传达过程中的物资消耗,使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从而节约公司的运营成本,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在公司的外部,将公司业务流程运作的前向、后向进行整合,将公司内部管理与公司外部的资源进行整合,以需求拉动生产,以生产优化供给,实现供应链精益管理。

三、东台市ERP软件市场前景分析

(一)总体前景分析

1.企业用户趋于定制解决方案的应用与服务:东台市的企业将从“产品购买”向“解决方案”的管理软件需求上过渡。具体的需求有以下几点:①大型企业对投资的时效十分重视,也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信息化的整合相当重视。②对于高端数据的分析、整合,应用于网络的管理系统等软件需求有所增长。

2.应用软件企业将逐步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在未来发展的几年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改造升级以及全球信息化发展步伐的加快,都将对整个ERP应用软件产生巨大的需求。比如工业企业从原材料的订购、生产产品、产品的库存、产品的运输、产品的销售,都可以使用ERP软件来规划,使得产品从一开始的原料到销售都可以一体化,大大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从而降低企业的营运成本,使企业的利益最大化。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第一、第二产业的改造都将增加对ERP应用软件的需求,从而为ERP软件的发展发造良好的市场条件。但与此同时,ERP软件厂商也要增加自己产品的品牌力和市场优势,因为具有一定品牌力和市场优势的软件才会发展得更好,也会为各类应用软件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应用软件厂商要拓展自己产品的应用领域,在发展行业应用软件的同时,全方位打造数条纵向产业链,使自己的产品更好的发展,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求。

(二)ERP软件将满足两极应用

现代信息化的建设,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对ERP这种综合管理软件的需求越来越大。从专业角度分析,金融、通信、物流这种有快速发展前景的领域将逐步放开,这将迅速冲击国内市场使其领域的竞争迅速加剧,而拥有ERP软件则是行业竞争中的主导,它将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虽然中小企业在信息化管理方面应用的速度慢,但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会促使企业更好地重视自身的发展。因此,中小企业对ERP软件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三)ERP产品趋势

1.网络化趋势:我国在20世纪末就开始实施网上销售、网上拍卖等业务,这标志着电子商务时代已来临。而东台市作为沿海经济的发展重点之一,未来网络化必定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Internet是个可以缩短时间空间的平台,它不仅仅可以方便我们生活也可以完善我们所在企业内部各个区域的沟通。像以前传统一点的系统一般只能提供电脑终端给我们这些使用者,也就是说我们除了使用电脑外没有别的选择,而现在的电子商务时代的终端除了电脑之外,还有更多,更广泛的各类数字终端,如电话、电视、手机、平板等等。因此,东台市企业ERP系统软件的发展首先必须要先考虑中小型企业的经营需求,其次还要兼顾整个大的经济环境下的电子商务的发展,最后考虑对ERP在技术发展的上的新要求。

2.盈利化趋势:ERP是先亏损后盈利的发展模式。任何一个新的产品都不可能一开始就盈利,何况ERP系统的开发成本是相当的高的,而且ERP系统的实施费用也是非常高昂的。重点是开发初期的ERP软件市场上普遍存在着恶性竞争,比如采取低价手段,并且开发商的投资也不到位,使得国内的ERP系统的发展很缓慢,ERP厂商一直处在战战兢兢、小心翼翼、艰难维系着的局面。但21世纪初,我们可以发现ERP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局面。在经过了巨额资金的研发投资以及各企业多年的应用实践后,ERP软件已不断完善。ERP的厂商们不断提高了软件的技术,以便于降低ERP用户的实际工作量。不仅如此,东台市ERP厂商在降低成本并且盈利这方面还有很多可以发展的空间。事实上,ERP软件的研发还是需要很大的投入资金。东台市处于沿海地区,若处于该市的ERP厂商将ERP产品的一部分研发任务以外包或分包的形式包出去,那不光可以提高研发的速度,还可以大大降低研发的成本,还可以增加自身的盈利能力,来赚取更多的利润。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东台市环保发电有限公司具体实施ERP的情况,得出了ERP系统软件在东台市企业中具体的实施结果。系统软件给企业建立了完善的预算管理体制,将企业的业务处理流程进行合理的规范,但在具体的实施中还是有部分问题需要改善。首先企业的模块化应用较多,可其系统化应用并不多、精益化应用程度也比较低。所以我们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从模块化走向功能化、逐渐加深ERP系统化和节源开支增强精益化程度这三个解决的办法。与此同时,本文还对ERP在东台市的总体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我们认为未来用户将更趋向于对企业定制的解决方案应用,相关的应用软件企业也会逐步开展该产品的应用领域,ERP产品也将满足两极应用。在未来ERP在东台市企业中的应用将会有网络化和盈利化的趋势。

(指导老师:王印)

参考文献:

上一篇: 中华高等医学教育 下一篇: 房屋建筑的施工工序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