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健康类教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3-06-02 15:13:52

幼儿健康类教案

幼儿健康类教案篇(1)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卫生工作条例》、《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幼儿园卫生、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幼儿常见病和传染病防治力度,努力提高幼儿健康水平。

二、主要工作目标

1、杜绝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2、幼儿园卫生创建工作再创佳绩,得分99分以上。

3、加大健康知识宣传力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幼儿健康知识考核知晓率达100%。

4、幼儿年度健康体检率达100%。

5、及时控制园内传染病疫情,杜绝二代病例出现。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健康教育工作。

(1)上好健康教育课: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全面按照五有要求(有专职教师、有课表、幼儿有读本、老师有教案、期末有评价)上好健康教育课。健康教师要认真备课,写好教案。

(2)开展好健康教育传播活动:各种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要根据时间安排组织好,如开学第一周是防近宣传周,我们就大力宣传防近的知识和重要性,要用多种形势、板报、宣传窗、广播、电视、讲座等。3月15日至4月15日的卫生宣传月活动、520营养日活动、920爱牙日活动、121艾滋病防治宣传日专题宣传活动。

2、加强幼儿园卫生工作

(1)规范管理幼儿园卫生: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责任到班、到人,制定年度及学期工作计划,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做好卫生健教工作资料的整理:对相关文件资料要及时收集、整理、分类归档,做到建档项目齐全、内容准确无误。

3、做好常见病防治工作

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开展六病防治工作,重点做好近视、沙眼、龋齿和肠道蠕虫病防治工作,落实好监测和防治手段。

4、传染病控制工作

要积极配合疾病控制中心抓好传染病监测控制,落实好幼儿园消毒、杀虫、灭鼠和注射相关疫苗等预防措施,建立有效免疫屏障。如发生疑似传染病疫情,应立即向县疾病控制中心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以便及时调查处理。

5、幼儿年度健康体检工作

要保证幼儿体检质量,要确保幼儿参检率达100%,体检结束后,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体检情况,写出分析报告,相关资料汇入幼儿健康档案。体检工作结束后半月内将体检统计分析上报市妇保所。

幼儿园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总结二

(一)规范体育锻炼管理

体育锻炼是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生长发育有最效的方法。我们将严格遵守《幼儿园教育纲要》要求,保证幼儿每天有体育活动,把出操时间与日常体育锻炼相结合,为各班级规定出操路线、出操时间,要求各班级在规定时间内按规定路线到达集合地点,积极熟悉疏散路线。

活动时间规定为有组织的体育锻炼或者体育游戏,要有教案、有计划、有活动效果记录,各年级组每月确定一项体育锻炼项目,月底进行评比,学期末根据《国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对幼儿体质进行测量,并把成绩记入幼儿成长档案。

(二)积极预防传染病

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卫生消毒工作的要求,制定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并按制度、按规定、按程序对幼儿各类用品进行相应的清洁消毒、杀菌;幼儿物品专用并定期消毒。可洗玩具、桌面、地面及幼儿能触摸到的地方都要用84消毒液每天擦拭一遍,活动室、寝室定时通风,每天在幼儿离园之后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半小时;幼儿的水杯、餐具用蒸汽消毒等。

建立每日巡查制度,规定每日、每周必做必查必填的内容,实行量化管理,定时检查评比;与防疫站联系,定期筛查幼儿预防接种情况,督促幼儿接种各种疫苗,建立有效免疫屏障。如发生疑似传染病疫情,立即向疾病控制中心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以便及时调查处理。

(三)保证幼儿食品安全

工作中严把食品质量关,积极预防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把好进货关,各类食品严格遵守食品索证制度,食品留样制度,保证所购食品均符合卫生要求。把好保管关,保管员认真负责及时检查,防止食物腐烂变质及过期失效。把好入口关,教师提饭及分饭过程中,仔细辨别饭菜质量是否合格,不得让变质食品进入幼儿口中。各类人员严格认真执行,各负其责,层层把关,使工作更加细致化、合理化,保证幼儿的饮食安全。

(四)做好幼儿健康体检工作

幼儿入园后,每学期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身高、体重、视力等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以便对每个孩子进行评价、分析,了解每个幼儿的身体情况,相关资料汇入幼儿健康档案。

(五)开展保健知识宣传栏。

每学期开展健康快车、育儿知识宣传栏,把每个季节常见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及时传达给家长。还有各年龄阶段幼儿适宜的运动,幼儿感冒期间的饮食等育儿知识。

幼儿健康类教案篇(2)

一、充分认识建立幼儿档案的重要性

幼儿档案是对每个孩子在幼儿时期所有有价值信息的分类汇总,并结合幼儿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析、评价,以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求。以幼儿成长档案为载体的教育评价工作,可以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共同健康成长,同时,在建立幼儿成长档案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记录、评价、反思,可以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幼儿档案包括幼儿基本信息园级档案和幼儿个人成长档案两部分,其中:幼儿基本信息园级档案,又称园籍档案,是以园所为单位,汇总登记本园所有幼儿姓名、身份证号等基本信息。建立园籍档案,可以进一步规范园务管理工作,维护幼儿园招生秩序,加强幼小衔接工作。

幼儿个人成长档案,简称幼儿成长档案,是全面记录和反映幼儿健康、语言、社会认知、科学探究等方面的情况,对幼儿个人成长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历史记录。

全区各幼儿园均应建立健全和规范管理幼儿档案。

二、幼儿档案的基本内容

㈠园籍档案:包括幼儿所在园所、序号、身份证号、姓名、性别、民族、籍贯、家庭住址、户口所在地、父母基本信息、在园形式、入(离)园日期、爱好特长、健康状况等信息。幼儿在离园进入小学前,幼儿园可以打印统一的《区学前教育登记卡片》并盖章,作为幼儿享受完学前教育的一项纸质记录,存入幼儿成长档案。

㈡幼儿成长档案:凡是幼儿在幼儿园时期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录音、录像、照片等材料均应进行全方位收集归入幼儿成长档案,主要内容应包括:

1.幼儿个体成长情况:记录和反映幼儿健康方面的材料(如幼儿健康、生理、心理健康登记表,卫生、饮食、行为习惯调查表,食物过敏史调查表等);

2.幼儿生活写真:主要反映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趣事的材料;

3.幼儿活动纪实:主要是幼儿在各种节日、大型活动中形成的照片、作品等。

4.幼儿发展水平测评:主要是记录和反映幼儿语言发展方面、参加实践与体验活动方面、对自然常识认知与发展方面、参加艺术活动的材料、记录和反映获奖(表扬)荣誉方面的材料等。

三、幼儿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

1.幼儿园要建立健全关于幼儿档案材料形成、积累、整理、归档等的制度,并指定一名园级领导分管幼儿档案管理工作,定期对幼儿档案进行检查和监督。幼儿本班教师是幼儿档案管理的直接责任者,负责幼儿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保管等工作,幼儿档案的管理应列入幼儿教师的岗位责任制。

2.幼儿园要在每学期初对本园幼儿进行园籍档案的录入、汇总工作,并于每学期开学后的第二个月的第二周按规定格式将园籍档案信息(电子稿)上报区教局基础教育科。

3.幼儿成长档案应及时反馈、评价,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评价幼儿成长档案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赏识性原则——孩子的每一份作品都是他努力的成果,多给孩子鼓励和肯定,让他们在赏识中获得自信;

幼儿健康类教案篇(3)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23—0049—01

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还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促使幼儿在生活上自理、行动上自律、心态上自控、情感上自悦。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预防和矫治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就必须探索幼儿教师开展心理健康和情感教育的方法,提高幼儿教师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一、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

幼儿教育不仅是单纯的体力或脑力劳动,更是一种耐心、细致、持久的情感性工作,幼儿教师要怀着一颗平常心、爱岗敬业之心,做好工作。2011年6月,我们对教学一线的教师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我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我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收获”“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如何看待家园共育的作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有哪些成效”“幼儿教师如何对待工作压力”等六个问题。结果显示:教师普遍感到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与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双赢是她们最大的收获。教师要像妈妈一样去了解幼儿、尊重幼儿、关注幼儿健康成长。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了很大的转变,从关注文本到关注“以人为本”,教师更加重视幼儿活动的过程,重视幼儿的兴趣,关注个别幼儿,力求提高幼儿心理素质,开发其心理潜能,增强幼儿适应能力,努力使每一位幼儿健康、快乐、和谐地发展。

二、教师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

在日常保教活动中,我们始终教育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幼儿建立起良好的师幼关系。教师必须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处处给幼儿树立典范,用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幼儿,以高昂的热情和兴趣参与各项活动,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欢乐的群体之中。同时,教师要充分认识其角色的特殊作用,随时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处处给幼儿提供积极的影响。教师往往会觉得通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使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许多,遇到突发事件都能及时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以良好的心态去影响、教育、感染幼儿,遇到烦心的事也不再怨天忧人,退缩消极,而是从容淡定,感到每一天都在爱与被爱的氛围中工作和生活,感受快乐和幸福。

三、教师要和家长形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开展家园协同教育,是延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我们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始终与家长保持着紧密的互动关系,定期开展亲子活动,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开放日和家长学校活动,及时交流育儿经验与心得,解决幼儿出现的心理障碍或问题,并定期为家长发放《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观察表》,班级教师还开通了QQ群,与家长互留电话号码,指导家长用心观察孩子在家的行为状态,及时记录幼儿在家的学习行为与表现。家园协同教育活动使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位家长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观察表》中写到:“昨天,孩子抱着我认真地对我说,‘妈妈,感谢你为我洗衣服做饭!’我被孩子的话感动得热泪盈眶,突然感到她长大了,懂事了。” 还有一位家长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研讨会上说:“以前是家长关心孩子,现在孩子也知道关心家长了。有次我去外地出差,孩子说,‘爸爸你把感冒药带上,衣服穿暖小心感冒。’”动人的场景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幼儿健康类教案篇(4)

作者简介:杜建政,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一、问题提出

“心理健康素养”(MentalHealthLiteracy,简称MHL)概念由简欧曼(Jorm)等人从“健康素养”延伸而来,主要指“帮助人们认识、处理和预防心理障碍的知识和信念”。心理健康素养包括以下五方面的知识:如何预防心理障碍;识别何时出现心理障碍;怎样选择适当的帮助和可行的治疗;怎样对不太严重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自我救助;怎样对出现心理障碍或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中的他人进行心理救助。[1][2]已有研究表明,采用一定的措施可以提高公众的心理健康素养,进而提高公众的心理健康水平。[3][4]虽然学者们对许多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素养都有实证研究,如老年人、[5]青年[6]以及不同地区、[7]不同性别,[8]但对幼儿心理健康素养的研究则处于空白状态。这不足为怪,因为要求幼儿自己具备心理健康的有关概念和知识,无疑是苛求的。但幼儿的心理健康不仅影响着他们的长远发展和生活幸福,而且影响着民族的未来与国家的兴衰。在这种情况下,转而要求幼儿的监护者即幼教人员和幼儿家长具备相应的幼儿心理健康素养,就是题中应有之义。本研究拟以实证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幼教人员的幼儿心理健康素养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为将来提升其幼儿心理健康素养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结构性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在结构性访谈中,访谈卡片的制作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9]和《异常儿童心理(第3版)》[10]关于孤独症(AutismSpectrumDisorder)和多动障碍(HyperactivityDisorder)的临床特征为依据,研究者自编两则案例,均用男童名“壮壮”和女童名“莉莉”来展示。以随机的方式在广州市一所幼儿园选择被访者。访谈通过向被访者出示有心理障碍儿童的描述卡片进入情境。访员向一部分被访者以男童姓名展示孤独症案例,以女童姓名展示多动障碍案例;向另一部分被访者以女童姓名展示孤独症案例,以男童姓名展示多动障碍案例。访员在被访者理解案例所描述的内容后,开始结构性访谈,访谈所涉及的评估指标包括:对心理问题的识别能力;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对解决心理问题的人的认识;对解决心理问题方法的认识;对心理治疗预后的认识;对心理问题产生原因的认识;对心理问题的态度。访谈对象共38名,包括主班教师、配班教师及保育员,所有被访者均为女性,工作年限为半年到18年之间。

依据DSM-5和《异常儿童心理》对儿童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描述设计问卷项目,共31个,其中品行障碍(CD)有7个项目(A1、A2、A3、A4、A5、A6、A7);注意力缺损多动症(ADHD)有6个项目(A8、A15、A16、A21、A24、A28);焦虑障碍有3个项目(A9、A10、A14);心境障碍有4个项目(A11、A12、A13、A22);自闭症有5个项目(A17、A19、A23、A25、A27);沟通和学习障碍有4个项目(A18、A20、A26、A29),另有2个检测项目,用于检验被调查者是否认真做答(A30、A31)。项目描述的是幼儿表现出来的行为和心理特点,要求被试判断这些行为和心理特征是否反映出幼儿具有某种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问卷采用Likert5点计分,1—5分别对应“绝对正常”“正常”“不能确定”“病态”“绝对病态”。

问卷调查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进行,选取广州市3所幼儿园的幼教人员为被试。在答卷之前,主试首先口头强调调查仅用于学术研究,并要求被试认真阅读后作答。被试完成答卷后,主试当场回收问卷。共发放和回收问卷124份,然后对问卷进行筛选剔除。剔除问卷依据以下标准:问卷中的31个项目中存在漏答者;选项明显呈现出某种规律(如几乎选择同样的分数、分数有规律地波动);检测项目A30(“经常很难对游戏或者任务给予持续性注意”)与项目A8(“很难对游戏或者任务给予较长时间的注意”)的差值等于或大于2时,表明被试未认真做答;对项目A31(“听老师的话”)评分大于3者,表明被试过于倾向选择高分。结果得到有效问卷111份,其填写者均为女性,年龄在18岁到50岁之间(6人未填写年龄),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时间为半年到30年(6人未填写幼教工作年限),其中受过高等教育(大专及以上)者54人,未受高等教育者45人,12人未填写学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结构性访谈的结果见表1。对问卷调查的结果使用spss11.5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项目A30仅用于检测被试是否认真作答,项目A31仅用于检测被试是否过于倾向选择高分,故这两个项目的评分不会被纳入统计分析。采用奇偶分半计算问卷的分半信度为0.89。被试在问卷29个项目上的平均值和标准差,以及这些项目与被试年龄和幼教工作年限的相关见表2,不同学历教师在各项目评分上的差异见表3。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最大变异法正交旋转抽取因素,结果见表4。

从表4可知,共有9个因素析出。根据各因素所包含项目的内容,我们为各因素命名如下:

F1包含5个项目,其内容为“出现消极和自我破坏性的言语”“相信自己拥有神奇的能力,并且试图真的实践它,比如从楼上跳下”“没有原因的情况下也会泪流满面,做游戏时也不开心”“过度紧张和担心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并且伴有头疼、恶心、失眠等症状”“对没有危险的物体或情境都会感到很害怕”。这5个项目反映的是个体的心理痛苦和对自身的危害。相对而言,这几个项目的得分也偏高(见表2),说明幼儿园教师通常把这些行为视为病态表现,故将F1命名为“共认心理问题”。

F2包含5个项目,其内容为“欺骗和偷窃”“破坏财物”“对他人的互动从不感兴趣”“严重地违反规定”“冷酷无情,不关心他人”,故将F2命名为“品行问题”。

F3包含5个项目,其内容为“特别喜欢刺激、危险的活动,而且为了达目的不在乎受到惩罚”“对父母或其他亲人特别依赖,无故发火”“缺乏内疚感,没有同情心”“经常很难排队等候”“喜欢攻击他人和动物”,故将F3命名为“违背社会规范”。

F4包含3个项目,其内容为“经常在课堂上该坐在座位上时离开座位”“很难对游戏或者任务给予较长时间的注意”“经常很容易被无关的刺激干扰”,故将F4命名为“注意问题”。

F5包含3个项目,其内容为“(没有明显的器质性原因)口吃”“对于稍微复杂的句式(如果…,那么…等)无法理解”“(没有明显的器质性原因)对特定的发音区分不清,如d和t,或者g和k等”,故将F5命名为“学习问题”。

F6包含2个项目,其内容为“用尖叫声代替言语,表达需求”“对某件东西有着非常执着的兴趣,不允许别人碰或拿走它”,故将F6命名为“任性”。

F7包含2个项目,其内容为“从不表现出与他人分享的乐趣”“不能猜测别人的想法”,故将F7命名为“自私”。

F8包含2个项目,其内容为“经常在需要安静的时候手脚动不停”“在经历恐惧或者创伤事件后,出现持续的恐惧思维,包括不能自控地回想当时的情景,体验当时的感受”,故将F8命名为“自控问题”。

F9包含2个项目,其内容为“不回答别人的问题,总是重复问话的后几个字”“经常还没有听完问题就将答案脱口而出”,故将F9命名为“交谈问题”。

四、讨论

(一)幼教人员的幼儿心理健康素养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但无学历差异

从访谈和调查结果来看,可以发现年长幼教人员的幼儿心理健康素养相对较差。由表2可知,被试在A3、A10、A13、A15、A23上的评分均与年龄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即年龄越大者,越可能认为项目中的描述不是病态的。再看剩余项目,除A20、A24、A25外,被试对其他21个项目的评分与年龄均显示为负相关,这说明年长幼教人员的幼儿心理健康素养相对较差。被试的评分与工作年限的相关也显示出类似的结果:在全部29个项目中,呈现负相关的项目为18个,其中A7、A12、A15、A16达到极显著水平,A5达到显著水平,呈现正相关的项目只有11个,仅有A14达到显著水平。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问题,新进幼教人员在其学习阶段就可能更多地接触和吸收了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因此相对于年长的、更早进入幼教工作的同行,表现出更好的幼儿心理健康素养。

从表3可知,除A29评分相同外,在其余28个项目上,有17个项目,低学历幼教人员评分高于高学历者,其中A2、A7、A12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另有11个项目,高学历者评分高于低学历者,其中A1、A21达到显著水平。这似乎显示学历越高,幼儿心理健康素养越差。但我们发现,在检测项目A31(“听老师的话”)的评分上,低学历者的评分也相对要高(2.40vs.2.22)。这意味着,低学历者和高学历者在评分上的差异可能是由于低学历者有评分较高的反应倾向导致的,而不是因为他们对幼儿心理健康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这一结果也表明高学历者更可能容忍幼儿行为的多样性,不会随意给幼儿贴上“有病”的标签。

(二)幼教人员普遍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辨识能力较差

本研究问卷的29个项目均是从DSM-5和《异常儿童心理》中抽取的,但从表2可知,评分在3分以下的项目有14个,这反映出幼教人员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辨识能力还是比较差的。从表4来看,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后,析出的9个因素也与问卷编制时以心理健康问题为维度的结构出入较大。以前三个因素为例,“共认心理问题”包含了A11、A22(抑郁症)、A13(双向障碍)、A10(广泛性焦虑)以及A9(恐惧症)。实际上,这些项目分属两大心理障碍类别:心境障碍与焦虑障碍,但是由于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后果严重、危害性大,且涉及到幼儿自身的安全,所以幼教人员潜在地把它们归为一类;“品行问题”因素包含了A2、A3、A4、A5(反社会人格)以及A27(自闭症),它们的共通特点是极端、危害自身及社会。但A27“对他人的互动从不感兴趣”,在心理诊断时与前面4项是截然不同的,但可能由于表现类似,幼教人员从自身经验出发,而将这些项目认定为同质的;“违背社会规范”因素包含了A1(品行障碍)、A6、A7(反社会人格)、A12(抑郁症)、A16(多动症)。这些项目分属3个心理障碍类别,但由于都表现出与社会规范、课堂纪律格格不入的特点,从而在评分上出现了一致的趋势。这也显示出我国幼儿教育工作者对于在幼儿身上建立常规的重视。幼儿在幼儿园以及社会环境中能否跟上集体生活的步调,被认为是衡量幼儿个人能力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幼教人员可能将反映是否“听话”的指标,潜在地归入了这一类。

本研究针对幼教人员的结构性访谈也说明了其幼儿心理健康素养有待提升。在接受访谈的38人中,有17人对多动症作出了正确的识别与命名,占44.7%;有25人对自闭症作出了正确的识别与命名,占65.8%。这可能说明幼教人员有关心理健康的素养,主要来源于大众媒体对某一心理问题的报道。目前社会对儿童自闭症日益重视,出现了大量有关自闭症儿童的影视作品,从而使更多的人认识了这个名词。相比之下,幼教人员对多动症的辨识能力要弱于对于自闭症的认识。

接受访谈的幼教人员对第2题“你认为能帮助莉莉/壮壮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和第4题“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使莉莉/壮壮有以上表现”的回答,更是令人失望。这两个问题反映了心理健康素养中两方面的知识:一是如何预防心理障碍,二是怎样选择适当的帮助和可行的治疗。从其回答来看,可知当前幼教人员的幼儿心理健康知识严重匮乏。只有很少一部分被访者提及“寻求专业机构及医生的帮助”,很少人认为是除教养之外的原因导致了这些问题,几乎所有的回答都指向“父母冷漠”“家庭氛围不佳”“独生子女与人交流少”“家庭规则少”“家长引导错误”“孩子希望得到关注”“行为习惯不好”等,而对于学界共识,即多动症是一种有生物学基础的障碍、自闭症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导致的有生物学基础的神经发展性障碍,只有个别回答有所提及。换言之,绝大部分幼教人员认为这两种疾病是“可控”“可治”的。如此,在遇到有这类心理问题的孩子时,幼教人员很容易对孩子本身及其家庭产生负面评价,甚至道德层面的谴责。与对第2、4题的回答直接相关,绝大部分幼教人员都认为莉莉/壮壮可以转变成“正常”的孩子。这种观点的直接后果是,一旦幼教人员看到幼儿长期未能“变好”,定会感觉失望、沮丧、责怪,甚至怨恨,而幼儿及其家长的心理负担也将随之增大。

幼儿健康类教案篇(5)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5 — 0160 — 02

当前,我国大多数幼儿园都对在园幼儿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又从另一个侧面让我们看到了,关注受教育个体的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和发展(包括心理品质发展)的科学教育理念,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已经从理论走向实践,并展示了它强劲的生命力。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正是素质教育的曙光。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关注受教育个体的健康和发展也要从娃娃抓起。“一张白纸,可以画又新又美的图画。”只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坚持从娃娃抓起,使孩子从幼儿阶段开始,就能做到身心健康地快乐成长,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和资源。

一、要抓好加强硬件基础建设这个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

幼儿园时期的心理因素已具备成人的一切心理因素,只是程度和范围有所差异。幼儿的意志情绪,对事物的喜、怒、哀、乐、爱、恨等情感及倾向的均衡发展是使幼儿个体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反之,如果幼儿的心理出现不稳定或反常状态,就会在幼儿的个体发展中带来潜伏阻力。影响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幼儿园环境建设更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园内班内的孩童设施、玩教具、多媒体设备等是幼儿园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心育不会遗憾的投资。使幼儿拥有一个食、饮、做、卧、行、游、玩、学、思、探都十分舒适、自在、随意的空间。让幼儿在美德环境中学习、陶冶情操,这样才能保证幼儿有愉快的心情去活动、成长。

镜头一:创造一个美德环境。如:花能让人赏心悦目,在幼儿没有入园前将教室布置成花的世界,让墙壁会说话。用废旧布片、海绵等缝制百朵郁金香、大太阳、摇钱树、向日葵等;门窗用即时贴、干枝、麻袋片、冰棍筷子、树皮、花布、扣子、大料等环保材料制作了内容各异的精美枫叶,将孩子们的照片镶嵌于其中,提供给他们很多美的遐想,乐于接受新环境。

镜头二:取得家长的支持。要想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顺利,取得成功,就必须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4岁以前的幼儿,社会大环境对他们的直接影响很小,幼儿将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幼儿园关键取决于生长在什么样的家庭。了解孩子的家庭状况是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镜头三:建立幼儿心理档案卡。幼儿入园后,需要将幼儿心理档案卡也相继建立起来。制定父母姓名、年龄、工作单位、经济状况、婚姻状况,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档案卡;同时对幼儿的出生日、性格、爱好、饮食习惯、睡眠习惯、优缺点、主要经历、入园时间、对上幼儿园的看法、对老师的希望等都一一登记在档案卡上。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还可在档案卡上增添“随记”“日记录”和“学期记录”等表。从记录表中,可看到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提高的幅度,从而有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教育。

二、要切实把握好用真爱引领这个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切入点

一个人对社会的作用是由他的动机、能力和体魄决定的,动机和能力都属心理范畴,从小培养健康良好的心理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那么,怎样为这些孩子奠定这个基础呢?通过近几年的实践积累,我觉得投入全部的爱心是关键,这就是我们常讲的“真心换真心”。

1.蹲下来同孩子讲道理,建立平等关系。孩子入园的第一天,对幼儿园新奇的玩具兴致极高,优美的环境也令他们陶醉,但陌生的老师和小朋友以及将要离开他们的父母,让他们泪流满面。这时,教师要蹲下身子,将孩子搂在怀里,温和的说:“只请你给我一天的时间,如果我不能让你喜欢幼儿园,那么,明天你就可以不来了,好么?”之后,他将在幼儿园度过愉快的一天,并表示明天还要来。这个秘诀就是蹲下来讲话,给孩子自由和权利。

2.关注低龄幼儿的性别教育。在孩子学会说话的时候,家长就应把性别告诉孩子。但当你问一些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儿时,有的孩子竟支吾不清。很多家长认为,小孩子不分男女,他们也不懂,于是,把男孩儿打扮成女孩,还赞美其长得漂亮,孩子还会美滋滋的笑。长此以往,就会造成男孩女性化,女孩男性化的后果,这不是社会所需要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要求以下几方面:一是男孩女孩分开入厕。二是女孩留长发、戴头饰,男女孩衣着、服饰的花色不能相混淆。三是同样是收拾玩具,我会要求女孩“细心”“仔细”,凡是需要体力的工作,就请男孩来帮助完成。四是男孩不许哭,告诉他“你是男子汉,男子汉是不能哭的”。五是让男孩子学会忍让,从小培养好的品格。男女孩子抢玩具,一定都各有他们的道理,可以试图让男孩子明白“你是男子汉,可以让让她!”这样让小小年纪的他逐渐学会努力克制自己。六是班里孩子多,做事情不能都同时去做,可让女孩子优先。让男孩子知道女孩是弱者,需要男孩的保护和谦让;打针男孩哭是丢人的事;遇事男孩儿不和女孩儿计较;男孩儿、女孩儿要分别随爸爸、妈妈洗浴等等。这样做,女孩不但不觉得有特权,反而会自觉地向男孩儿学习这种坚强和勇敢的品格。

3.注重培养幼儿时期的秩序意识。一个人渴望独立最强烈的时期是幼儿期,但当我对家长说起对秩序的最敏感时期也是幼儿期时,家长往往表示反对,因为他们每天都忙于弯身整理孩子弄乱的木块、毯子、玩具等等。其实,在幼儿期,秩序的种子在一些爱玩的孩子身上已经开始萌芽了。如,看动画片时,声音太吵,有的孩子反感的说:“别说了,我都听不清了”;喝水时,孩子会端着杯子对我说:“老师,他挤我,把水碰洒了”;午睡前因脱衣服缺乏条理性脱不下时,孩子会急得直哭;开运动会的看台上,孩子会说:“你都站歪了”等等。这些现象看似平常,但其中孕育着讲秩序的嫩芽,就看我们能否注意它、培植它。我注意依靠榜样的作用和耐心说服,使幼儿懂得怎样为每件东西安排位置,使他们从小养成有序生活的习惯。

4.培养幼儿的情感应首先培养奉献精神。培养幼儿的奉献精神不仅可能,而且是必要的。为他人服务是对幼儿进行心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幼儿在早期没有得到机会为他人服务,以后再需要他服务时,他就会畏缩不前。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尤其需要鼓励他为别人服务,让他觉得他很需要。也许这会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没有孩子帮忙可能干得更顺利,尽管我们麻烦了一些,但却培养了孩子的奉献、助人的能力。如让幼儿值日生,为伙伴摆碗、摆勺、摆鞋、扔垃圾、收拾积木柜、浇花、扫地等等。做这些事他也许会弄得一塌糊涂,但这里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培养幼儿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和能力,让他意识到自己是有用的人,他会有欣喜的感觉。

三、要坚持“对症施药”这个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经过多年的总结实践和研究分析,幼儿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大致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抑制性。这类幼儿遇事胆小拘谨,没有自信心和上进心,总认为“别人都不喜欢我”。二是过于表现型。此类幼儿往往是收到溺爱,极其喜欢赞许、奖励,爱表现自己,如被赞扬的人没有他,就会生气、嫉妒。三是躁动型。此类幼儿爱激动、烦躁、多动,容易伤害同伴,做事极端,自我保护能力差,容易发生打架、争执现象。四是反抗型。此类幼儿往往易引起逆反心理,如拒绝游戏、不吃饭、不带物品或是眼睛望着你却一言不发。针对这几种表现,教师在工作中要有针对性地运用几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1.观察是了解幼儿的最好方式。观察是挖掘孩子天赋潜力的开端。观察需要花费时间,要有责任心、目的性,要抓住所有的机会去观察孩子,观察他所做的一切细节。正是这些细节;使他成为独特的人,也会使教师的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

2.为幼儿树立模仿的榜样。孩子们模仿成人,这是奠定基础的最好方法,也是做教师的重要责任。不能禁止孩子模仿,相反应该让自己值得模仿,哪怕是教师行为中最微不足道的细节,具体到每天的活动。全神贯注地做事情,就像孩子也需要全神贯注做这件事一样。当幼儿看着时,就做得比平常更慢些,即使是最简单的事,例如,用两只手端少量的东西;系鞋带时,就像那是世界上最吸引人的事一样。尽量每次只做一件事,并且对所做的事全神贯注。

3.及时排泄幼儿心中的不快。培养乐观向上的情感愉快的情绪是幼儿进行各项活动的动力源泉。幼儿先天就拥有这股源泉,再加上教师的积极引导,就拥有了乐观向上的情感。幼儿有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烦恼,如“他不和我玩了”、“这个玩具我不喜欢”、该带的东西忘带了、“爸爸、妈妈吵架了”等等。在成人看来一些简单的问题,在幼儿的心中却是相当发愁的事,若不及时排解,长期积压,幼儿是不会活泼开朗、正常生活的。如果教师能及时排解幼儿心中的不快。这也是赢得幼儿信任的极好方式。

4.注重微笑与赞美的魅力。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贴近幼儿的内心世界,无论你是面对全体幼儿还是只与幼儿个别交往都要尊重幼儿,平等地对待和关爱幼儿,与幼儿建立起一种平等真诚的交往,力求与孩子们呢心灵交融、共鸣,这样才能有利于使幼儿树立一种关爱他人、乐观向上、共同发展的信心和信念。

幼儿健康类教案篇(6)

二、主要工作目标

1、杜绝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2、幼儿园卫生创建工作再创佳绩,得分99分以上。

3、加大健康知识宣传力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幼儿健康知识考核知晓率达100%。

4、新生入园健康体检率达100%。

5、及时控制园内传染病疫情,杜绝二代病例出现。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健康教育工作。

(1)上好健康教育课: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全面按照"五有要求"(有专职教师、有课表、幼儿有读本、老师有教案、期末有评价)上好健康教育课。健康教师要认真备课,写好教案。

(2)开展好健康教育传播活动:各种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要根据时间安排组织好,如开学第一周是"防近宣传周",我们就大力宣传"防近"的知识和重要性,要用多种形势、板报、宣传窗、广播、电视、讲座等。3月15日至4月15日的"卫生宣传月"活动、"5•20"营养日活动、"9•20"爱牙日活动、"12•1"艾滋病防治宣传日专题宣传活动。

2、加强幼儿园卫生工作

(1)规范管理幼儿园卫生: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责任到班、到人,制定年度及学期工作计划,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做好卫生健教工作资料的整理:对相关文件资料要及时收集、整理、分类归档,做到建档项目齐全、内容准确无误。

3、做好常见病防治工作

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开展"六病"防治工作,重点做好近视、沙眼、龋齿和肠道蠕虫病防治工作,落实好监测和防治手段。

4、传染病控制工作

幼儿健康类教案篇(7)

二、工作目标:

1、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加强安全工作管理力度,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防范于未然版权所有!,杜绝责任事故,做好意外损伤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工作。

2、抓好食品卫生工作,加大食堂管理工作力度,把好食品卫生关、进货关,严禁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进入园内,杜绝食物中毒事故。同时要在保证幼儿平衡膳食的基础上想方设法降低成本,努力克服物价上涨等不利因素,保持伙食收支平衡。

3、严格按照《苏州市幼托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标准》的要求,在市妇保所指导下,规范各项卫生保健工作,使保健工作上个新台阶。

4、落实卫生保健制度,做好班级日常保育管理的各项工作、加强安全健康教育。

三、具体措施

(一)晨检工作

晨检是幼儿园的第一关口,通过晨检了解幼儿的健康状况,检查幼儿的个人清洁卫生,做到对疾病的早发现、早隔离和早治疗。

1.做好五大官的检查(包括皮肤、精神状态),

2.询问幼儿在家吃饭情况、睡眠、大小便有无异常。

3.检查幼儿是否携带不安全物品来园。

4.做好药物登记,了解班里传染病情况。

(二)卫生工作

努力抓好幼儿园卫生,给幼儿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对新生加强卫生常规教育。

1.环境卫生常抓不懈,包干区责任到人,每天早中晚各扫除一次,做到任何时间都经得起检查;

2.保健人员定期检查卫生。

3.对新生加强卫生常规教育,做好盥洗、入厕、午餐、午睡、个人卫生等环节常规教育

(三)消毒防病工作

根据季节变化有重点地抓好各类传染病防治工作,切实做好消毒和预防服药;

1.保育员根据幼儿园消毒工作要求每天完成各项消毒工作,并做好记录;

2.在各类疾病流行期增加消毒工作的密度;

3.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做好全园幼儿的预防服药。

4.保证幼儿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提高幼儿免疫能力。

(四)食堂卫生

1.外来人员不能进入食堂。

2.食堂人员必须戴帽子,避免头发掉入菜中,操作前做好手的消毒工作,工作服勤洗勤换。

3.每天做好餐具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4.杜绝吃隔夜饭现象。

5.把好食物采购验收关。

6.重点做好灭蚊蝇,保持整洁、干净的食堂。

(五)合理安排饮食版权所有!

1.每周合理制定菜谱,做到两周不重复。

2.食堂人员经常进入班级观察幼儿就餐情况,并根据各班《餐点意见征询表》所反映的情况进行调整,制定出符合幼儿需要的菜谱。

3.做好膳管会记录,平时把反馈的情况传给家长,提高饭菜的质量。

4.进餐过程的气氛应是轻松、愉快,而不是令人紧张、压抑的。保教人员要耐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努力纠正幼儿偏食、挑食、边吃边玩等问题,要注重以饱为先的正面教育。

(六)安全宣教工作

1、加强门卫岗位意识,对外来人员做好询问登记工作;

2、定期做好安全检查工作,消除安全隐患;

3、制定《幼儿园安全疏散预案》,分发各班,每学期演练一次,不断改进。

幼儿健康类教案篇(8)

一、指导思想儿童是人类生存的起点,也是人类发展的未来,本学期的保健工作要根据《幼托机构保健工作规程》,着力提高全园保教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保障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1、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加强安全工作管理力度,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防范于未然,杜绝责任事故,做好意外损伤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工作。2、抓好食品卫生工作,加大食堂管理工作力度,把好食品卫生关、进货关,严禁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进入园内,杜绝食物中毒事故。同时要在保证幼儿平衡膳食的基础上想方设法降低成本,努力克服物价上涨等不利因素,保持伙食[大秘书网-d找文章,到大秘书网]收支平衡。3、严格按照《苏州市幼托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标准》的要求,在市妇保所指导下,规范各项卫生保健工作,使保健工作上个新台阶。4、落实卫生保健制度,做好班级日常保育管理的各项工作、加强安全健康教育。1、加强门卫岗位意识,对外来人员做好询问登记工作;2、定期做好安全检查工作,消除安全隐患;3、制定《幼儿园安全疏散预案》,分发各班,每学期演练一次,不断改进。4、利用宣传橱窗、《家长园地》、“网上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平台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同时要把健康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不断提高幼儿安全健康认识,改善幼儿安全健康态度,培养幼儿健康行为,维护和促进幼儿健康。并做好资料积累;七体弱儿肥胖儿管理1、对各班筛选出的体弱儿肥胖儿管理进行专案管理,根据转归情况,灵活调控具体措施,提高管理成效。

幼儿健康类教案篇(9)

二、工作目标

全面落实保教工作规范,实施保育员一日工作细则,提升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程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三、具体措施

1、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根据季节、气候特点对食谱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保证幼儿营养均衡。为幼儿提供合理的膳食营养,每周制定适合幼儿的带量食谱。做到色、香、味俱全,让幼儿吃好吃饱。

2、严格执行托幼机构常用物品消毒规定和《武穴市直属幼儿园班级卫生管理制度》,做好卫生消毒工作,保证环境设施要安全整洁,各类场所物品定期消毒。认真贯彻、落实每周一小检、每月一大检的卫生检查制度,杜绝一切卫生死角,做好教室内每天的通风工作,使幼儿有一个干净、明朗、清爽的生活环境。

3、完善儿童健康管理,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做好新入园的幼儿健康证和预防接种的验证工作,及健康档案的管理工作。

4、春季是多发病的季节,做好总疾病的预防工作。根据不同年龄段开展体格锻炼,制定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增进儿童身心健康,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坚持每日晨间检查及全日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晨检工作是幼儿园的第一关口,晨检检查幼儿的个人清洁卫生,是了解幼儿的健康状况,对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的有效方式。全天随时观察幼儿情绪,每天做好带药幼儿的带药记录工作,并按时发药、喂药,做好幼儿的全天观察记录。

5、组织好妇幼保健院一年一次的幼儿体检工作,及我园进行的幼儿视力测查工作。配合三医院,做好幼儿的各种疫苗的接种工作。

6、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幼儿心理素质;开展幼儿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安排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活动常规并执行。定期组织安全大检查,预防各种外伤及意外事故,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幼儿在园内活动的安全性。

7、做好全园教职工的体检。对新聘用的人员必须是先体检,体检合格后,方可就职。

8、对保育员进行一月一次的业务培训、学习,以传、帮、带的方式,不断提高保育员的业务技能,提高服务质量,尽心尽职做好保育工作。

9、园医每天记好保健医生的三本帐,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班的班级晨检记录、班级消毒记录、幼儿服药记录进行抽查。

10、期末做好卫生保健的总结工作,并做好各种档案的归类。

四、具体安排:

1、每月一次保育员业务培训学习。

2、二月份制订卫生保健计划。

3、三月份全体教职工体检。

幼儿健康类教案篇(10)

二、工作目标

全面落实保教工作规范,实施保育员一日工作细则,提升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程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三、具体措施

1、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根据季节、气候特点对食谱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保证幼儿营养均衡。为幼儿提供合理的膳食营养,每周制定适合幼儿的带量食谱。做到色、香、味俱全,让幼儿吃好吃饱。

2、严格执行托幼机构常用物品消毒规定和《武穴市直属幼儿园班级卫生管理制度》,做好卫生消毒工作,保证环境设施要安全整洁,各类场所物品定期消毒。认真贯彻、落实每周一小检、每月一大检的卫生检查制度,杜绝一切卫生死角,做好教室内每天的通风工作,使幼儿有一个干净、明朗、清爽的生活环境。

3、完善儿童健康管理,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做好新入园的幼儿健康证和预防接种的验证工作,及健康档案的管理工作。

4、春季是多发病的季节,做好总疾病的预防工作。根据不同年龄段开展体格锻炼,制定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增进儿童身心健康,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坚持每日晨间检查及全日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晨检工作是幼儿园的第一关口,晨检检查幼儿的个人清洁卫生,是了解幼儿的健康状况,对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的有效方式。全天随时观察幼儿情绪,每天做好带药幼儿的带药记录工作,并按时发药、喂药,做好幼儿的全天观察记录。

5、组织好妇幼保健院一年一次的幼儿体检工作,及我园进行的幼儿视力测查工作。配合三医院,做好幼儿的各种疫苗的接种工作。

6、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幼儿心理素质;开展幼儿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安排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活动常规并执行。定期组织安全大检查,预防各种外伤及意外事故,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幼儿在园内活动的安全性。

7、做好全园教职工的体检。对新聘用的人员必须是先体检,体检合格后,方可就职。

8、对保育员进行一月一次的业务培训、学习,以传、帮、带的方式,不断提高保育员的业务技能,提高服务质量,尽心尽职做好保育工作。

9、园医每天记好保健医生的三本帐,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班的班级晨检记录、班级消毒记录、幼儿服药记录进行抽查。

10、期末做好卫生保健的总结工作,并做好各种档案的归类。

四、具体安排:

1、每月一次保育员业务培训学习。

2、二月份制订卫生保健计划。

3、三月份全体教职工体检。

上一篇: 技术服务合同 下一篇: 交通安全消防知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