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31 15:02:19

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篇(1)

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综述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1-0032-02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和企业成长的永恒话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界和学术界对企业文化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探讨,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学术成果,推动了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本文就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关系作一综述。

一、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研究综述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其构成

企业文化研究由来已久,长盛不衰。关于企业文化的含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 国外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威廉・大内认为:“传统和气氛构成了一个公司的文化。同时文化意味着公司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构成了公司员工活动、意见和行为规范。”沃特曼・彼得斯在《成功之路》中指出:“企业将其基本信念、基本坐标观灌输给员工,形成上下一致的企业文化,促使广大员工为自己的信仰在工作。就是产生强烈的使命感,激发最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迈克尔・茨威尔在《创造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一书中写道:“企业文化被定义为在组织的各个层次得到体现和传播,并被传递至下一代员工的组织运作方式,其中包括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的一整套信念、行为方式、价值观、目标、技术和实践”。

2 国内具有代表性的观点。陈庆修认为,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凝聚人心以实现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经济学家魏杰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其长期经营活动中确立的,为企业全体成员普遍接受并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这里强调的是一种价值观念,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而其他如企业的文娱、联谊、形象设计等,均不属此列。钟岩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各种效用文化现象的总和,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它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强调在企业内建立一种企业员工认同的价值观,以这种价值观形成企业精神,以企业精神为核心形成系列管理行为和活动。

3 关于企业文化的构成。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企业文化的定义版本很多,内涵十分宽泛。管理学界通常按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来研究企业文化,也有的学者将企业文化又细分为生产文化、技术文化、经营文化、管理文化、服务文化、福利文化和环境文化等。我国经济学家魏杰教授认为,企业文化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经营性企业文化,即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应有的价值理念;二是管理性企业文化,即企业在管理活动中所应有的价值理念;三是体制性企业文化,即企业在体制运转过程中应有的价值理念。目前,较公认的是企业文化由四个部分构成,即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的制度文化、企业的行为文化和企业的物质文化。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

1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核心竞争力由普拉哈拉德等人提出。他们认为,“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但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坦普进一步发展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指出核心竞争力必须“在长期或短期之内对公司生存起重要的作用,对竞争对手来说是无形的,难以模仿的,是该公司独有的,是资源、技术和过程的混合,是公司能够长期保持的一种能力,比个人的能力要强大,对公司的核心产品最终产品十分重要,对于公司战略的贯彻十分重要,对公司的战略决策十分重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四个特征:价值性、独特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

2 核心竞争力的构成。有学者认为,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核心预见能力与核心执行能力。核心预见能力是有助于企业发现并掌握,能够形成先行一步优势的事实或模式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来源是企业拥有的技术知识、快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卓越的分析推理能力。核心执行能力是交付产品或服务的独特能力,借助该能力,企业能够按照业务领域的一流水平实施一项或多项流程。可见,在这两类核心竞争力中,前者使企业能够持续不断地发现和创造顾客需要的特殊价值,后者则保证企业具有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实际能力。也有学者认为,核心竞争力最基本的要素包括核心产品、核心人物和核心价值观三个方面,但核心产品和核心人物必须都受到核心价值观的决定,否则无法发挥作用。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综述

关于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的论述,学界比较统一,争议较少。大多数学者认为,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两者有及其紧密的联系。

观点一,企业文化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的内在机制主要通过以下两点来体现:即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础,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内核和主要组成部分(优良的企业文化可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观点二,从内容上看,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是一个或几个点的优势、强项,而是一个企业在独特的竞争环境和管理理念之下,内部经过长期磨合而形成的协调配合的整体实力。从特征来看,企业文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扩展延伸性的特点。因此,企业文化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原动力,而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整个动力系统,两者共同作用推动企业不断发展。

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篇(2)

关键词:内涵;竞争力理论;评

一、竞争力的内涵

美国《产业竞争力总统委员会报告》中指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自由良好的市场条件下,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同时又能提高本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李显军,2002);其主要是从企业竞争力的表现形式来分析企业竞争力内涵的。张志强、吴健中(1999)认为,企业竞争力实际上是一个通过比较而得到的相对概念,它由三个部分组成:企业现实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潜在的、未来可能拥有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将潜在竞争能力转化为现实、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其主要是从与竞争对手相比较的角度展开,侧重于企业外部竞争环境。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金碚(2004)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品或服务,并获得盈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和条件。开始从外部竞争环境、内部资源和自身能力综合的角度定义竞争力,且越来越关注企业如何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本文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一个多层次含义综合性的范畴,即企业竞争力就是企业在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中,对内外部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同时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合理地将所拥有的资源转化为产出的能力,以占有更多市场,创造价值,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等,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二、竞争力理论

(一)基于产业结构分析的竞争战略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教授(1980),其竞争力理论主要从竞争战略理论阐述了企业在产业内部如何进行定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取得更高的收益。波特认为,在产业环境中存在着五种基本力量: 市场上同业竞争者的力量、潜在入侵者的力量、替代品的威胁、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买方的议价能力。企业如果想在同行业内形成并获得战略优势,首先必须进行准确定位,然后充分利用这五种基本力量之间的关系,并推动这几种力量向自己有利的方向转变。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波特竞争力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三种基本战略丰富了企业竞争力来源的系统思想,价值链分析为企业竞争力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当然,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也有一些缺陷,例如关于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培养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其价值链理论只是从表面上来解释企业竞争力的差异化来源,并没有给出具体原因的解释,同时还忽略了政府政策和创新机制对竞争力的影响等。

(二)基于资源观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

维纳菲尔特(B. Wemerfelt)(1984)提出“企业资源基础论”,他是资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除了他之外还有格兰特(R. M. Grant)和巴尔奈(Barney)等代表人物。他们认为企业内部的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积累的知识性资源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认为企业可以通过提高所拥有资源的质量或者通过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使用资源来获得竞争优势,并且当这种资源难以模仿和替代时,企业就能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这一理论将企业看作是异质的,并强调就是因为企业拥有异质资源才能够获得竞争优势,才使企业能都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服务于市场和顾客,从而创造出更多更好的顾客价值。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企业单纯地凭借其所拥有资源并不能保证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基于资源观的企业竞争力理论也存在诸多缺陷,例如没有考虑环境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忽视了管理职能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等。

(三)基于能力的竞争力理论

1、钱德勒的组织能力理论

崇尚“看得见的手”的美国管理史学家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Alfred D. chandler,JR.)(1994)是组织能力理论的代表人物,他的观点认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是组织能力,认为组织能力是企业在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获得的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管理技能,是从企业内部组织起来的物质设施和人的能力的集合。组织能力来源于企业对这三个方面的投资:第一是为了扩大生产而进行的技术设施设备投资,以使其能充分利用技术所具有的潜在的规模及范围经济;第二是为大规模营销进行的投资;第三是为有效的开展生产活动、营销活动而对管理进行的投资。

2、普拉哈拉德的核心能力理论

关于企业核心能力的研究,最早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飞利浦.萨尔尼科在进行领导行为的分析时就曾经提出过企业特殊能力的概念。早期时候的特殊能力主要强调了一个企业比其他企业做得更好的因素。之后,企业特殊能力的概念不断变化和发展,人们逐渐把其理解为企业活动,尤其是指竞争或维持变革组织的能力。到了20世纪90年代,关于企业特殊能力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了,其中尤以普拉哈拉德(Prahalad,C.K.)和哈默(GHamel)(1990)的核心能力理论最为著名。核心能力理论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①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能力的集合体。

②能力是对企业进行分析的基本单元。

③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

④积累、保持、运用核心能力是企业的长期根本性战略。

3、斯托克的基于流程的能力理沦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斯托克、伊文斯和舒尔曼(1999)认为,成功的企业极为注意行为方式,即产生能力的组织活动和业务流程,并把改善这些活动和流程作为首要的战略目标。每一个企业都必须管理一些基本业务流程,例如新产品的实现,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从营销到订货,从顾客订货到实现产品价值。每个流程都在创造价值,每个流程也都要求部门间协调配合。所以,尽管每个部门都可能拥有自己的核心能力,但是关键还在于如何管理和协调这些活动,使之形成竞争能力。

三、结论

我国的竞争力研究起步较晚,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国内学者应该结合本国企业的发展实际,深化和丰富竞争力理论知识,使之更加具有实践性,让国内企业将竞争力理论运用到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进行自身优化,获得竞争优势。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理论和实际结合,要深入企业调研和研究获得一手资料;二是不同行业的不同企业,其竞争力不同,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竞争力指标体系,帮助企业识别和评价自身竞争力;三是注意可持续发展竞争力,企业不能直视单纯想要效益,而应该在科学分析竞争力的同时,关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可持续竞争力。(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本课题得到贵州大学创新基金支持,课题编号(研人文2013016).

参考文献:

[1]李显军.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0):57-60.

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篇(3)

中小企业集群一般定义为:一群既相互独立又彼此依赖,既具有专业分工,资源互补又维持一种长期的、非特定合约关系的中小企业在一定区域或范围内集聚。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一大特色,甚至成为一些地主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一些学者更将其概括为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主流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民营中小企业集群迅速成长,在经济的空间成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民营中小企业集群是指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体而形成的企业集群,它是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主要表现形式。

由于中小企业集群高度的离散性和易变性特点,所以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分类,研究者从自己着眼的角度,得出了不同的分类。如按形成方式不同,分为由区域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因素而形成,由大企业分拆、改制而形成,由跨国公司对外投资而形成。

二、国外中小企业集群理论研究概况

鉴于中小企业集群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国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理论:

外部经济理论。分析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他把小企业集群定义为由一群具有“外部分工”性质的小企业为完成某类产品生产联合而成的群体,它是分工专业化的产物。

马歇尔将这种思想进一步深化,认为专门人才、专业机械、原材料提供、运输便利及技术扩散等“一般不发达经济”所造就的“外部经济”促使企业集聚而形成中小企业集群。他在《经济学原理》中定义了“外部经济”概念,并认为外部经济可因小企业集群而获得。共产业集群理论以劳动力市场共享、专业性附属行业的创造及技术外溢为立论基础。

以创新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论。熊彼特认为创新不是孤立的事件,而在于集群并成规模的发生,倾向于集中分布而不是均衡分布。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可能,企业集群的发展形成了比单个企业更强的竞争力(包括国际竞争力)。

制度(交易费用)论。以威廉姆森为代表等以“中间性体制组织”来解释企业集群发展。中小企业集群既不同于科层制,又不同于市场制,而是一种介于市场组织和科层组织之间的中间体组织。这种组织既可以克服由于单个企业扩张规模而带来的组织成本过大,对市场存在刚性、等规模不经济,又可以降低由于不确定性大、交易频率小等纯市场制的缺陷引起的市场交易费用,而且还可以用它来解释企业集群中企业之间的契约部份的具有长期性。

聚集经济理论。阿尔弗雷德.韦伯(Webber)从工业区位理论(聚集效应)的角度来阐释企业集群式成长。他从聚集因素造成的经济性――“一般经济成本开支”的降低来解释企业集群产生的原因,并将企业集群成长归因于以下因素:集群强化了技术设备专业化整体功能;强化了劳动力市场的优化配置及使用效率;提高了批量购买和出售的规模,降低交易费用;基础设施共享。

三、我国学者对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研究

1.企业集群产生的条件。一般而言,中小企业集群产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社会和历史条件,其中经济条件包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供给条件主要有集群产品存在的技术可分性、集群产品存在丰富的产品差异化机会、集群产品运输成本低、技术创新的网络性与知识传播的缄默性等;需求条件则主要包括集群产品的时装性与艺术性、消费者对集群产品消费行为的易变性、集群企业可以获得多方面的需求利益等。

面对中小企业集群形成条件的多样性,依据中国国情,可以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所谓三维度原则:宏观维度――集群成长的外部环境,包括市场需求、经济制度与环境、文化传统与基础条件、其它特殊干预等;中观维度原则―主要包括集群成长的支持、因子条件等;微观维度原则――主要是集群内的信任、联合与制裁行动、企业的优势互补、企业的创新、企业设立的难易、企业的竞争等。

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可以用直接经济要素的竞争优势(主要是垂直和水平联系的合作与竞争形成)和非直接经济因素的区域创新系统(由支撑机构和企业群间相互作用形成)两方面体现出来,且这两个方面相互信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魏守华等(2002)将中小企业集群形成机理概括为地域分工、外部经济、交易费用降低、合作效率提高、合作型区域的技术创新与扩散。符正平(2002)则认为企业集群形成机理是聚集网络的外部化、企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实质也是一个网络外部化的过程,只不过这里的网络外部化不是体现在产品上,而是体现在企业的区位决策上。

周晖(2001)用协同论、知识战略联盟、强选择性并联耦合来对中小企业集群的成长进行经济学解释,中小企业在整体的发展演化中,从无序到有序、从开始的零散技术到最后聚合、创新并逐步形成核心技术,进而形成系统的核心竞争力。

蔡宁(2003)将中小企业集群看成是一种中间组织形式,其竞争优势源于资源禀赋及集群对资源的整合能力,特定的资源和能力构成了集群的长期部分优势。企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可概括为四个方面:资源的集聚效应、分工与协作效应、区域集聚效应、资源共享效应。刘金友(2002)提出企业集群式创新概念,并用“动态循环累进”模型对集群式创新过程进行描述,即利用集群优势进行技术创新,这种创新具有互惠共生性、协同竞争性、资源共享性和地:地方结网性等特征。

李勇(2003)将影响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因素概括为:企业群的组成状况、企业群的创新能力、企业群的战略定位、企业群的环境适应能力、文化与制度方面的特征等因素。

3.中小企业集群的创新。在研究中小企业集群创新能力上,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创新能力是内生的,即通过技术创新和外部性、协同性范围经济等方面从内部引致创新(金井贤一等,1995);一是创新能力是外生的,即技术范式的变更与引入构成了外生的创新能力源(Hobday,1994)。

事实上,无论是内生型还是外生型创新能力,其成长都是有条件的,现实存在的企业集群都是既不具备内生型创新能力条件,又缺少外生型创新能力条件的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中小企业网络(王,2002)。自发形成的中小企业集群往往因缺乏创新能力而自发地衰落下去,要避免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中小企业集群的衰落,技术创新将起关键作用,由地方政府引入创新能力产资源变得非常重要,设立以公司性运作机制的技术创新机构将是利用外部创新资源的有效途径。

四、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障碍因素

企业集群化成长的障碍因素很多,贾生华等(2003)将其主要障碍因素归纳为三大层面因素,并对这些障碍因素的重要性程度进行了排队,最后认为产业发展战略、地方产业政策和服务措施、行业协会的参与及中介服务组织的健全等因素会对集群内企业成长产生重大影响。

李勇(2003)将企业集群的竞争力影响因素概括为:企业群的组成结构、企业群的创新能力、企业群的定位、企业群的环境适应性、文化与制度方面的差异等。

归纳起来,以下几个方面会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它们是:

1.结构问题。一般而言,阿米巴式中小企业集群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产品同质化较大、产品档次不高、简单的低成本过度竞争、重复建设、规模不容易扩大等情况,产品结构跟不上市场变化的需要,更不用说引领时尚了。

2.技术水平提升与核心竞争力问题。在理论上,中小企业集群在核心能力的培育、整合、扩散、发挥和创新上有其优势(郑健壮等,2002),但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实证上,这些优势的发挥会存在很多障碍,由于集群内竞争激烈,大量企业并不看重长远规划,进而不太重视技术的创新、品牌的培育,使产品的竞争优势更多的表现为低价格(成本),而不表现在技术含量上。

3.集群内交易成本较高问题。由于价格竞争为主要的竞争手段,企业间的合作效率通常只来自于静态生产力的提高(如分工),而不是来自于动态的创新方面,同质产品的激烈竞争和个体独立性使同质类企业间的合作较难实现,从而影响持续发展能力。

4.企业家的成长问题。中小企业集群会催生众多创业者,但真正的企业家产生并不多,现代化的营销手段、资本运营、品牌经营等运用并不多,更多企业走的是一条自我积累的发展道路,加上企业的短视行为,将难以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和大型企业,影响集群企业的整体成长。

5.政府作用问题。政府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仍存在一定的偏差,一是表现为政府无为,让企业自然发展,虽然开始发展快,但随之而来的是市场的无序化、竞争的无序化、发展的无序化,最终造成集群企业的逐步衰落;二是政府主导,从发展的初期就以政府为主,如政府建设工业园、统一规划发展,但由于政府涉入过深,使企业难以发展。恰当地处理好政府主导与政府引导的关系,将直接影响中小企业集群的成长。

五、民营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

1.关于概念的理解。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研究对象可以是国家、产业和企业等。目前,对企业竞争力的认识较为一致,一般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它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者)提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它可以分成四类要素(层次),即关系、资源、能力和知识(金碚,2001)。

但对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定性则差异较大。对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概念,目前还没有较统一的定义。事实上,目前对民营企业集群的竞争力的研究还不很深入,不光表现在概念的理解上,而且表现在对竞争能力的评估、测定上,定性分析的都比较少见,更不用说定量分析上了。仅有的分析都停留在对中小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分析及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上。

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篇(4)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模糊综合评价法

3FUZZYCOMPREHENSIVEEVALUATIONONTHEMARKETINGABILITYOFREALESTATEENTERPRISESABSTRACTWiththecompetitionoftherealestatemarketincreasing,itiscriticalfortherealestateenterprisestoenhancetheirownmarketingability.Itrequiresenterprisestoevaluatetheirownmarketingcapacityaccuratelyandfindtheweaklinktoimprove.Inordertoanalysisthemarketingcapacityoftherealestateenterprises,thepaperappliesthefuzzycomprehensiveevaluationmethodtotheevaluationofthemarketingability.ThepapertrytoestablishacompleteevaluationindexsystemofthemarketingcapacityoftherealestateanduseAHPtodeterminethetargetweight,finallyUsethefuzzycomprehensiveevaluationtoevaluatethemarketingabilityoftherealestateonthebasisoftheanalysisofthecharacteristicsoftherealestatemarketinginthecaseoftherealestateenterprisesinxian.Themainelementsasfollows:ChapterI,Introduction.Themaintopicsofthispaperarethebackground,purposeandsignificance,thestudyathomeandabroad,thethoughtofthepaperandthepossibilityofinnovation.ChapterII,Thebasictheoryoftheevaluationoftherealestatemarketingability.ThechaptermainlydefinestheconceptandthecharacteristicsoftherealestatemarketingandtheimplementationstepsoftheAHP,fuzzycomprehensiveevaluationofthelawandtheDelphimethod.ChapterIII,Theevaluationindexsystemoftherealestatemarketingcapacity.Thischaptermainlyintroducesthepurpose,principles,thelogicalframeworkandthebuildingmethodsoftheevaluationindexsystem.ChapterIV,TheanalysisoftheXihuacomapy.Throughfieldresearch,collectinginformationontheXihuarealestateenterprises,thechapteranalysistherealestatecompany''''smarketingsituation.Chapterⅴ,Theimplementationprocessofthefuzzycomprehensiveevaluationontherealestatemarketingability.ThechapterdescribestheapplicationofthefuzzycomprehensiveevaluationthemarketingcapacityofrealestatetakingXihuaasanexample.ChapterVI,TherecommendationstoenhancethecapacityofmarketingofXihuacomapy.ThechaptermainlytellesthesuggestionstoenhancemarketingabilityoftheXihua.4Thepaperpresentstherealestatemarketingcapacityevaluationindexsystemandaquantitativeevaluationofthemarketingabilityoftherealestateenterprises.Italsoprovidesacomplementarytooltoimprovethebusinessefficiencyanddecision-makingrealoftheestateenterprises.

KEYWORDS:Therealestate,Themarketingcapacity,Evaluationsyste,Fuzzycomprehensiveevaluation5

目录第一章导言

1.1选题背景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的目的

1.2.2研究的意义

1.3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综合

1.3.1国外研究动态

1.3.2国内研究动态

1.3.3关于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1.4文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1研究思路

1.4.2研究方法

1.5研究的主要内容

1.6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评价的基本理论

2.1房地产企业营销相关概念界定

2.1.1房地产营销

2.1.2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

2.2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综合评价法介绍

2.2.1层次分析法

2.2.2模糊综合评价法.

2.2.3德尔菲法.

第三章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的

3.2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立的原则

3.3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逻辑框架

3.4指标构建的方法

3.5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评价指标的设定

第四章西华房地产公司营销状况分析

4.1公司的基本概况

4.2项目概况

4.3公司营销战略分析

4.4项目的营销环境分析

4.5项目的定位

4.5.1该项目的市场细分

4.5.2项目的定位

4.6项目的营销策划

4.6.1产品策略

4.6.2价格策略

4.6.3营销推广策略

4.7项目的营销实施保障

4.8该公司营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房地产营销能力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实施过程

5.1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次的权重

5.2建立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评价集V

5.3构造模糊综合判断矩阵

5.4进行二级模糊综合评判

5.5进行一级模糊综合评判

5.6结论分析

5.7影响该企业营销能力的主要因素分析

第六章提升西华公司营销能力的对策及建议

6.1选择合适的营销发展战略

6.2提高营销策划的实施能力

6.3培养企业文化

6.4建立科学的营销管理体系

6.5塑造优秀的营销组织团队

后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第一章导言

1.1选题背景

房地产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规范和整顿,以控制房价的快速增长和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在政策的冲击下,房地产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尤其中小房地产企业更是进入举步维艰的地步。面对激烈的竞争,房地产企业提升自身营销能力变得至关重要,这就要求企业对自身营销能力进行准确评价,以及时发现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营销能力研究作为企业能力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有理论和实证两个研究方向。前者从企业品牌的培育、营销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市场定位、营销网络建设、促销宣传、营销队伍建设、改进和加强市场服务等方面对企业营销能力进行讨论,是一种横向的研究方式;而后者则在考察企业营销流程各个阶段的基础上,建立分析模型和指标体系,并运用数学、统计学等方法来探讨提高营销能力的途径,是一种纵向的研究方式。两个方向相互借鉴,并且有融合的趋势。我国对营销能力评价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一些学者已经尝试着将一些定量分析的方法应用到营销能力评价中,但关于房地产营销能力评价的理论指导仍存在空白,导致实践中房地产企业在评价营销能力时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在实践中,房地产营销市场已进入全程营销阶段,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尚不能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来科学的衡量企业的营销能力,仅仅依靠财务指标片面地判断企业的营销能力,不能及时发现营销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改进。当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从总体趋势和国家的政策导向来看,已经进入科学正规的发展阶段,企业的发展需要科学的决策引领和指导。鉴于此,本文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以西安一房地产公司为案例详细说明了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在评价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中的具体应用。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的目的

本文在分析房地产营销能力各评价指标要素的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并以一定的案例为依托,设计评价房地产营销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房地产企业科学的评价企业营销能力提供相应的指标体系和模型参考。

1.2.2研究的意义

(1)尝试建立完整的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引入到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评价中,填补目前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评价的理论空白。

(2)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评价是在房地产全程营销实施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企业开展营销的战略、实施策略和营销保障等情况进行全面而又系统的分析与评价,为企业决策提供一种辅助工具,有助于改进企业经营效益,提高房地产企业决策和管理的水平。

(3)在评价过程中,发现企业的不足之处,或潜在的问题,通过科学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对以后开展营销工作将起到调整、改进的作用,增强房地产企业综合竞争实力。

1.3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综合

1.3.1国外研究动态

国外对企业营销能力的研究是以企业能力的研究为先导。正式提出这一命题的是菲利普·萨尔尼科,他于1957年最早使用企业能力的概念,他认为:能够使一个组织比其他组织做得更好的特殊物质就是企业能力或特殊能力。在此之后,学者将企业能力称为企业竞争力、组织竞争力、组织能力或企业动态能力等。20世纪80年代,黑特和爱尔兰德亦曾研究了公司独特竞争能力与战略产业和绩效的关系。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波特为代表的竞争战略理论风靡一时。波特认为,产业环境中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即新竞争对手的进入,替代品的威胁,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卖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以及相同行业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波特的理论从基本战略到价值链,提示了企业为增强竞争力,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C.K.Prahalad和G.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核心能力》一文掀起了企业能力研究的热潮。随着企业竞争力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营销竞争力作为企业竞争力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慢慢地就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兴趣。Moller和Antilla在1987年和Broderick、Hooler.Saunders、Piecy在1998年分别对营销竞争力的基本概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在他们的研究之后,以Graham.Hooley和John.Fahy为首的一批学者将他们两者的研究成果作了一个综合,得出了初步的营销竞争力多层次模型。Grant对营销竞争力构成要素的划分与Webster和Day有所不同,他从企业竞争力的基本构成入手,对营销竞争力的构成进行垂直细分,得出另外一个营销竞争力多层次模型。在这个模型中,Grant认为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培育是在多种层次上发生的,个人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解决[2]。

1.3.2国内研究动态

由于在过去一段时期内,我国企业处于粗放型增长过程中,企业营销工作急功近利,营销能力理论研究滞后。随着企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关于市场营销的研究才有所发展。国内对营销能力评价的研究是在借鉴国外营销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早期“职能式”营销理论强调的是企业销售能力,以“4P理论”为核心的“策略式”营销理论为代表,它强调的是企业的短期营销能力,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营销环境。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新审视新3形式下企业的营销能力,刘玉来[3]在2005年,在综合理论界对营销能力的概念厘定的基础上详细的提出了营销能力的概念和内涵。之后,很多学者投入到企业营销能力的评价中,企业营销能力评价逐渐由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发展。林映光,孙岚在《企业营销能力综合评价》中将企业营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产品市场竞争力,销售活动能力,新产品研究开发能力,市场决策能力[4];罗孝玲,刘欢在《医药商业营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中将营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为销售业绩指标,营销基础要素指标,营销决策能力指标,营销执行能力指标;杨瑞、杨烨在《企业市场营销能力评价指标研究》中将营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为营销观念、营销信息、营销战略、营销决策、营销执行、营销业绩6个方面;瞿国忠,李海延、周君生在《企业营销能力模糊综合评判中》将企业营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定为营销理念、营销组织、营销业绩三方面[5];宁振宇在《浅析我国企业营销能力现状及衡量指标》一文中将企业营销能力评价指标设定为市场预测、销售渠道、售后服务、营销水平四个方面;杨瑞等人在《制造型企业市场营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一文中将企业营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定为营销效益、营销观念、营销战略、营销策略、创新能力、营销组织6个方面。此后,翟国忠,林晓光等将模糊综合评价法运用到企业营销能力评价中,为定量研究企业的营销能力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林媛媛将指数平滑模型运用到企业营销能力评价中[6]。陈成程最早将营销能力评价的方法运用到房地产企业中,并结合房地产营销所固有的特性建立了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进行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评价提供了理论支持[7]。当前国内很多关于营销能力的研究文献仍然把营销能力简单地等同于产品创新能力、分销能力、促销能力等营销工作表面层次的能力,或者把营销能力理解为理念、战略、品牌、质量、成本、技术、推销和网络等能力,而没有将营销置于核心战略的高度看待其能力的发展,没有探求到营销能力真正的持续内涵和其内在要素结构以及各要素的作用机理,很难真正引导企业的营销实践工作长远的发展[8]。

1.3.3关于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综上所述,国外对企业营销能力评价的研究比较系统、全面,走在营销理论研究的前沿。我国的学者对营销能力的研究更多是在借鉴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与我国的实践结合。目前对企业营销能力的评价研究正由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过渡,国内对企业营销能力的定量研究尚处于初步的探讨阶段。虽然部分学者在理论上提出了企业营销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设立了评价模型,但对于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在具体操作上仍有局限性。

1.4文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1研究思路

本文从介绍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入手,结合房地产全程营销的特性和房地产企业自身的特点,建立房地产营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层次分4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设立评价模型,定量分析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

1.4.2研究方法

本论文在形成过程中,在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理论与实践经验,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1)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本文在阐述房地产营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础上,以西安一房地产公司为案例,从实证的角度阐述房地产营销能力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具体应用。

(2)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这两种方法相互交织,贯穿全文。在定量研究方面,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模型,以进行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的定量评价分析。在定性分析方面,除了使用标号段落以外,对于层次和逻辑联系特别紧密的内容,使用了表格的形式以显示其内在关系。

(3)比较分析法本文通过对评价结果与设立的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的评级集的对比分析,从而确定房地产企业的营销能力等级。

1.5研究的主要内容

(1)阐述房地产企业营销能力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德尔菲法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

(2)阐述房地产全程营销中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逻辑框架、指标体系确定的方法和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以及衡量因素。

(3)根据多层次分析法确定房地产营销能力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建立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选定公司的营销能力进行评价。

(4)根据营销能力评价的结果,分析该企业营销能力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企业营销能力的具体措施。

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篇(5)

 

企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和概念 

 

(一)迈克·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迈克·波特的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力等方面的著作奠定了关于竞争研究的框架。尤其是竞争优势的详尽阐述成为国际上研究竞争力影响因素和如何获取竞争优势的经典著作。波特指出,竞争战略选择的两个中心问题是:产业长期盈利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所决定的产业的吸引力;决定产业内相对竞争地位的因素。要获取竞争优势而选择竞争战略时要解决的上述两个问题同样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产业长期盈利能力等因素决定产业的吸引力,也表明产业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产业的长期盈利能力等因素,而产业内的相对竞争地位则决定了产业竞争力的持续性。波特较好地进行了产业结构性分析,尤其是提出了决定产业盈利能力的五种竞争作用力——新的竞争对手入侵、替代品的威胁、客户的侃价能力、供应商的侃价能力、现存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这也成为现在比较流行的产业和组织竞争力分析的模式。 

波特认为竞争优势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成本领先和差异化。成本领先优势在于改善组织结构、优化组织流程来降低不必要的成本从而在市场上获取竞争优势。差异化优势在于提供有差异的产品和服务,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创新出有特质的产品和服务来等获取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识别和分析产业和组织的价值活动,因为只有增值的活动才会为提高产业和组织的竞争力做出贡献,由此形成系统的价值链的分析体系。结合成本优势和差异化的战略活动,竞争力的分析融入价值链流程中,这样有利于将竞争力分析通过价值链活动来进行细化分析,从而为进一步的具体定量分析提供帮助。 

 

(二)企业竞争力概念 

关于企业竞争力的论述和研究较多。波特认为:企业竞争力主要指企业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与劳务的能力,及其产品和劳务的价格和非价格的质量与性能在市场环境中相对竞争对手所具有的市场吸引力及谋求并保持最大收益的能力。另外一些有代表性的论述有:“竞争力是某一企业或某一部门或者甚至整个一个国家在经济效益上不被其他企业、部门或者国家所击败的能力;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综合运用各种资源,在市场上生产比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企业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其提供的商品和劳务在市场上所占有的份额上;或者说是单独企业在可持续基础上保持或提高其市场份额的能力,是企业降低成本或提供物美价廉产品的能力和来源于利润率的竞争力,是独立经营的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相对于其竞争对手所表现出来的生存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的综合(孙晓林等,2002)。”而IMD把企业竞争力主要划分成五个方面:生产效率;劳动成本;公司的绩效;管理效率 ;公司的战略和文化。与关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和论述较多一样,许多的企业竞争力排行研究也由此产生了。 

 

中国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一)全球竞争力组织的研究 

2002年全球竞争力组织首次对中国1243家上市公司的竞争力进行评价,在该次企业竞争力评价中,中国石化、厦新电子、民生银行分别居于前三名。而且,深圳在前百强中的公司总数位居全国城市之首。另外,该次评价指标体系以五项指标为主,包括每股收益、每股现金流量、主营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等。可以看到,这些指标都是来自于财务指标,都可以从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报告(定期报告)中查询或计算得出,所以这样的指标体系的计算结果比较客观,少了一些主观臆断的成分。另外,该组织还采取了一些国际上比较通行的计算方式使得计算结果更趋于科学。 

 

(二)中新社的研究 

中国新闻社进行了2001年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100强研究和全球500强竞争力排行研究。对于2001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100强的研究,结果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江苏、广东、浙江等省市,而其他的地域如西南西北等地方的竞争力较强的上市公司很少。另外行业的分布较广,但优势也比较集中于某些行业如制造业。对于全球500强竞争力排行研究,中新社评价的财务指标和权重如下:营业收入30%;利润20%;资产20%;股东权益15%;营业收入/雇员人数15%。据研究表明,其研究结果和《财富》杂志“全球500强排行榜”的结果较为类似(位次平均相差8位,位次的相关系数为0.8)。因此,这里的评价方式仍然是基于财务指标数据的。 

 

(三)中国经营报竞争力检测体系的研究 

中国经营报竞争力检测体系(中国社科院工经所)着重进行了行业的研究,它划分了八大行业,包括旅游企业、汽车制造业企业、通讯电子产业企业、房地产业企业、食品酿酒业企业、医药产业企业、金融业企业、商业企业等。并专门针对每一行业内的企业进行排行研究。从有关的资料显示,中国经营报竞争力检测体系根据行业特点的不同,采用了基础指数排名、人气指数排名和最终竞争力排名。 

(四)国内其它一些关于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于武、张晓文、韩培等撰文介绍了大公国际咨询评估公司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规模实力、财务结构、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发展速度等。袁家新、程龙生(2003)构建了三级竞争力指标体系,包括企业生存能力和企业发展能力并且细分为二三级指标。 

另外还有诸多研究是针对特定行业进行的,如宗刚(2002)应用DEA方法对182家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学习、R&D、制造、营销、组织管理、资源以及战略等7个竞争力指标进行了研究。赵刚、张群等(2002)将定量和定性的方法相结合,对钢铁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夏伟怀、雷定猷等(2002)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基于运输市场的需求、运输产品的质量和运输企业等方面的运输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企业的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以上这些评价研究都或多或少地依靠或利用财务指标来进行企业竞争力的研究,足见财务信息在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中的重要性。虽然财务指标在上述所有的竞争力研究中都没有作为唯一的评价依据,都相应地采纳了其他一些性质的指标,但是财务信息和有关的财务指标体系较为全面地揭示了企业的各方面业绩表现和能力,具有无可比拟的客观性,而且是现在做研究所能获取到的比较全面的关于上市公司的数据,因此广受关注。通常财务指标体系可用于分析企业的如下四个方面的情况: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以及一些现金流量的分析。另外杜邦财务指标分析体系及综合财务指标体系等都广为运用。沃尔评分法创始人亚历山大·沃尔在《信用晴雨表》和《财务报表比率分析》著作中创新出信用能力指数(而企业的信用能力与企业的竞争力是紧密相关的),即为了评价企业的信用能力而将一些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来计算出一定的指数,并且与标准值比较,得出相应的评分。这也用于评价企业竞争力的方法体系构建。 

另外,本文通过尝试运用沃尔评分法的体系对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的进行研究,发现,沃尔评分法可以与企业竞争力研究的其他方法(如变异系数法)相互印证,而且发现,以财务指标为基础计算出的用于评价竞争力的沃尔评价值与每股净资产的关系较密切,但是与股价、Tobin’Q等变量之间的关系较模糊。这样的计算结果带来的启示之一是,我们应该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股价行为和市场对企业价值的估计过程做深入的反思和检讨,因为上市公司的股价和市场价值并没有能够反映出上市公司的竞争力状况。 

对此,本文认为,对于企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本身也需要进一步的加以完善,首先要继续尝试采用其他一些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并相互进行比较验证。比如由于沃尔评分法对公司的成长能力没有加以考虑,因此可以对评价体系加以改进,加入销售增长率和净利增长率;另外应该努力在财务数据等定量指标之外,去找到一些较好的定性指标,解决好主观判断问题(不可避免),尤其要做好定性指标的定量化环节。另外可以综合运用前述的一些文献的研究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神经网络分析法等方法体系进行评价的优化。当然通过进行上市公司案例分析来归纳竞争力评价体系的路径也是一个较好的分析方法。 

 

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篇(6)

企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和概念

(一)迈克·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迈克·波特的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力等方面的著作奠定了关于竞争研究的框架。尤其是竞争优势的详尽阐述成为国际上研究竞争力影响因素和如何获取竞争优势的经典著作。波特指出,竞争战略选择的两个中心问题是:产业长期盈利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所决定的产业的吸引力;决定产业内相对竞争地位的因素。要获取竞争优势而选择竞争战略时要解决的上述两个问题同样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产业长期盈利能力等因素决定产业的吸引力,也表明产业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产业的长期盈利能力等因素,而产业内的相对竞争地位则决定了产业竞争力的持续性。波特较好地进行了产业结构性分析,尤其是提出了决定产业盈利能力的五种竞争作用力——新的竞争对手入侵、替代品的威胁、客户的侃价能力、供应商的侃价能力、现存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这也成为现在比较流行的产业和组织竞争力分析的模式。

波特认为竞争优势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成本领先和差异化。成本领先优势在于改善组织结构、优化组织流程来降低不必要的成本从而在市场上获取竞争优势。差异化优势在于提供有差异的产品和服务,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创新出有特质的产品和服务来等获取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识别和分析产业和组织的价值活动,因为只有增值的活动才会为提高产业和组织的竞争力做出贡献,由此形成系统的价值链的分析体系。结合成本优势和差异化的战略活动,竞争力的分析融入价值链流程中,这样有利于将竞争力分析通过价值链活动来进行细化分析,从而为进一步的具体定量分析提供帮助。

(二)企业竞争力概念

关于企业竞争力的论述和研究较多。波特认为:企业竞争力主要指企业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与劳务的能力,及其产品和劳务的价格和非价格的质量与性能在市场环境中相对竞争对手所具有的市场吸引力及谋求并保持最大收益的能力。另外一些有代表性的论述有:“竞争力是某一企业或某一部门或者甚至整个一个国家在经济效益上不被其他企业、部门或者国家所击败的能力;企业竞争力是指企业综合运用各种资源,在市场上生产比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企业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其提供的商品和劳务在市场上所占有的份额上;或者说是单独企业在可持续基础上保持或提高其市场份额的能力,是企业降低成本或提供物美价廉产品的能力和来源于利润率的竞争力,是独立经营的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相对于其竞争对手所表现出来的生存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的综合(孙晓林等,2002)。”而IMD把企业竞争力主要划分成五个方面:生产效率;劳动成本;公司的绩效;管理效率 ;公司的战略和文化。与关于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和论述较多一样,许多的企业竞争力排行研究也由此产生了。

中国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一)全球竞争力组织的研究

2002年全球竞争力组织首次对中国1243家上市公司的竞争力进行评价,在该次企业竞争力评价中,中国石化、厦新电子、民生银行分别居于前三名。而且,深圳在前百强中的公司总数位居全国城市之首。另外,该次评价指标体系以五项指标为主,包括每股收益、每股现金流量、主营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等。可以看到,这些指标都是来自于财务指标,都可以从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报告(定期报告)中查询或计算得出,所以这样的指标体系的计算结果比较客观,少了一些主观臆断的成分。另外,该组织还采取了一些国际上比较通行的计算方式使得计算结果更趋于科学。

(二)中新社的研究

中国新闻社进行了2001年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100强研究和全球500强竞争力排行研究。对于2001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100强的研究,结果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江苏、广东、浙江等省市,而其他的地域如西南西北等地方的竞争力较强的上市公司很少。另外行业的分布较广,但优势也比较集中于某些行业如制造业。对于全球500强竞争力排行研究,中新社评价的财务指标和权重如下:营业收入30%;利润20%;资产20%;股东权益15%;营业收入/雇员人数15%。据研究表明,其研究结果和《财富》杂志“全球500强排行榜”的结果较为类似(位次平均相差8位,位次的相关系数为0.8)。因此,这里的评价方式仍然是基于财务指标数据的。

(三)中国经营报竞争力检测体系的研究

中国经营报竞争力检测体系(中国社科院工经所)着重进行了行业的研究,它划分了八大行业,包括旅游企业、汽车制造业企业、通讯电子产业企业、房地产业企业、食品酿酒业企业、医药产业企业、金融业企业、商业企业等。并专门针对每一行业内的企业进行排行研究。从有关的资料显示,中国经营报竞争力检测体系根据行业特点的不同,采用了基础指数排名、人气指数排名和最终竞争力排名。

(四)国内其它一些关于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于武、张晓文、韩培等撰文介绍了大公国际咨询评估公司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规模实力、财务结构、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发展速度等。袁家新、程龙生(2003)构建了三级竞争力指标体系,包括企业生存能力和企业发展能力并且细分为二三级指标。

另外还有诸多研究是针对特定行业进行的,如宗刚(2002)应用DEA方法对182家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学习、R&D、制造、营销、组织管理、资源以及战略等7个竞争力指标进行了研究。赵刚、张群等(2002)将定量和定性的方法相结合,对钢铁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夏伟怀、雷定猷等(2002)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基于运输市场的需求、运输产品的质量和运输企业等方面的运输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企业的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篇(7)

一、国外研究综述

1.国外价值链理论研究综述

“价值链”这一概念是由哈佛大学教授Michaele.Poter(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在其著作《Competitive Advantage》(《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倡导运用价值链进行战略规划和管理,以帮助企业获取并维持竞争优势。这一经典论著成为了价值链研究的基础。

后来Peter Hines(彼特・汉斯)对波特的价值链进行了深化与扩展,把波特重新定义为“集成物料价值的运输线”,这是另一种有关价值链的定义,把利润作为满足这一目标的副产品,而Poter所定义的价值链只停留于把利润作为主要目标。

1995年,Jefferey F.Rayport(雷鲍特)和John J. Sviokla(斯维奥克拉)又提出了虚拟价值链的观点,认为企业存在于两个世界之中,即管理者可感知的物质世界及信息构成的虚拟世界。而企业要谋求生存和发展则必须在这两个世界中竞争,赢得竞争优势。

Duncan and Moriarty(1997)认为传统的直线式价值链无法反映员工与团队、顾客、利益相关者对组织的认识度、信任感和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必须用 “价值范畴”来代替。美国西北大学教授Gulai et a1.(2000)认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处于顾客、供应商和竞争对手组成的战略网络中,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

2.国外成本控制理论研究综述

在20世纪50年代的企业战略管理中已经有了战略成本控制的内容,但战略成本控制的全面研究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1981年,英国学者西蒙德发表了 《战略管理会计》一文,首次提出了“战略管理会计(StrategyManagement Accounting,简称SMA)”的概念。

1985年,美国的迈克尔・波特在其 《竞争优势》和 《竞争战略》的书中对价值链战略成本分析法作了研究。美国管理会计学者杰克・桑克等人在1993年出版了《战略成本管理》一书。该书构建并详细阐述了最为广泛的战略成本控制模式,使战略成本 管理的理论方法更加具体化。

美国的林文雄概括说明了美国管理会计学者在 1992-1997年间研究策略(战略)成本控制的内容,主要有策略成本分析、目标成本法、产品生命周期法、平衡财务与非财务绩效表。

1998年,罗宾・库珀提出了以作业成本制度为核心的战略成本控制体系,这种模式的实质是在传统的成本控制体系中全面引入作业成本法,关注企业竞争地位的变化,从而构成一种战略管理会计系统。

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理论界和企业界也意识到企业战略成本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成本管理模式一 成本企画。这种管理模式最早萌芽于60年代初期,源自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新车开发和车型更新。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于战略成本控制的研究是从 80年代开始的,90年代得到了快速发展,其研究的出发点是成本控制系统如何为新兴的企业战略管理服务,其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通过对成本控制视野和方法的拓宽来提供战略决策有用的成本信息,其研究的目的是帮助企业确立竞争战略,并采取与企业竞争战略相配合的成本控制制度,使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近年来,有关研究正在向纵深发展。

二、国内研究综述

1.国内价值链研究综述

在我国,较系统地介绍迈克尔・波特价值链理论的文章最早见于1997年。文章认为,迈克尔・波特的很多观点非常独特,分析问题的方法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其后,关价值链理论研究的文章系统地进行了价值链理论的引进与介绍,并在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在我国的应用思路。

迟晓英,宣国良(2000)概述了传统价值链思想的产生背景,对价值链思想的发展和改进、信息技术、因特网和电子商务带来的影响。我国学者张继焦博士(2001)在总结他多年从事管理咨询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对价值链理论也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价值链理论将企业的业务过程描绘成一个价值链。

关于价值链理论研究的文章逐年增多,具有代表性的是经济学家厉无畏的《变革价值链,提高竞争力》、《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发表于《上海经济》2000年12期);南京大学学者潘镇的《基于价值链之上的企业竞争力― 一项对457家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发表于《管理世界》2003年3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王海林的《价值链内部控制模型研究》(发表于《会计研究》2006年2期);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学者陈楚的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创意产业赢利模式探析》(发表于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第2期)等等。在理论研究上还处在一种引进、消化阶段,在创新上刚刚起步。

2.国内成本控制理论综述

我国对企业战略成本控制的明确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在20世纪 90年代明确进行战略成本控制或战略管理会计专门研究的学者有陆正飞、卓敏、杨雄胜、王化成和杨景岩、林万祥等。他们主要研究战略管理会计或战略成本控制的概念、特点、意义和内容等。从 1998-2007年的10年间在权威期刊《会计研究》上都有一些战略成本控制的专题。清华大学会计研究所贺颖奇所在课题组对管理会计和交易成本作了系统研究,并于2006年在 《会计研究》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乐艳芬于2006年出版了专著《战略成本控制与企业竞争优势》对战略成本控制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

近期公开发表的有关战略成本控制的论文明显增多,在成本会计或管理会计教材中己有战略成本控制或战略管理会计的内容。目前,从发表的论文看,引进介绍的论文占有较大的比例,对战略成本控制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概念、特点、体系、内容、方法和定位还存在不同的认识,尚没有对企业战略成本控制基本要素 (包括主体、客体、方法和目标等)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从1981年至今,企业战略成本控制或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己从发展的初期进入发展的成长期,目前的战略成本控制的要素研究还属于前沿理论研究,战略成本控制的理论正在日渐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36-58页

[2]孙茂竹.姚岳.成本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5. 32-54页

[3]张粟等. 构建以价值链为基础的企业成本管理框架 [J].会计之友,2012,(3):37-38

[4]罗绍德.刘志娟.基于价值链的成本控制研究[J].财会月刊,2008,(11):8-9

[5]谷慧岭等.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成本管理方法思考 [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6,(1)

[6]韩址清,王洪漠. 基于现代价值链理论的成本控制[J].中国农业会计,2012,(2):20-22

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篇(8)

在论文写作逻辑上,以发展为核心,以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为前提,按照思想渊源、理论基础和实证分析的脉络构建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体系。在材料的组织上,从理论、实践与创新等方面进行讨论,研究各要素与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联系,并将理论研究与油田企业的实际相结合。

通过对我国油田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了我国油田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挑战及采取的应对措施;论述了国际竞争力理论产生的背景、形成过程、国际竞争力理论的概念、基本内容、基本原则等内容,总结了我国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发展进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提出了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并提出了提高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路,对油田企业产品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提升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能力问题。

在对国际竞争力评价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明确了各指标间的结构关系,为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提供了支持。

对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国际竞争力指标权重确定的问题,确定了国际竞争力指标权重的方法,构建了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进行了网络训练及检验;运用现场数据对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升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定量依据。wWW.133229.COm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油田企业进行了经营效率评价方面的研究,采用线性规划模型,将油田企业的产品结构优化过程分解为变量、目标和约束三要素,通过在目标和约束下对变量进行求解,获得了最优的产品结构。

论文最后从资源利用、成本管理、科技运用、人才开发、管理措施等几个方面总结了与国内外差距,提出了提升我国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保障体系。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b—p神经网络,数据包络分析

创新点摘要

1.对国际竞争力理论、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战略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我国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明确了油田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目标、责任和义务,对企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定性描述,把国际竞争力强度分为很强、较强、一般和差四个等级。(见第2、3章)

2.建立了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和各指标间的结构关系,并进行了指标的准确定义。将国际竞争力程度分解为整体规模、盈利能力、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市场、经营管理等二级子系统,以及19个三级指标,并通过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贡献率。(见第3章)

3.构建了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进行了网络训练及检验,实际评价了油田企业综合国际竞争能力。将不同量纲的指标按照效用函数归一成效益型指标,确定了学习速率和动量系数,采用了生成随机数的方法给网络赋予初始值,得到的网络评价输出值与实际评价值吻合,并对选取的国际公司进行了整体排序。(见第4章)

4.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对油田企业进行经营效率评价方面的研究,采用线性规划模型,将油田企业的产品结构优化过程分解为变量、目标和约束三要素,通过在目标和约束下对变量进行求解,获得了最优的产品结构。(见第4章)

第1章 绪 论

1.1 问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竞争和国际竞争力问题已经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之一。现代国际竞争力研究出现在二战后,上世纪80年代初,新技术革命推波助澜,美国的gnp世界占有量下降趋势严重,美国成立了“工业竞争力总统委员会”。1984年欧洲世界经济论坛开始关注竞争力问题。21世纪初,随着国际经济格局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提升国际竞争力成为各国研究的重心。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加入wto后对我国企业的挑战,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共识,也是当前企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选择、一些大公司、大集团已经把战略目标定位在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上,中国企业正面临以国际竞争力为基础的战略转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该国综合国力的体现,从长远的、全局的观点来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是否具有竞争力,将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关系到我国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油田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企业,其国际竞争力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篇(9)

在论文写作逻辑上,以发展为核心,以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为前提,按照思想渊源、理论基础和实证分析的脉络构建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体系。在材料的组织上,从理论、实践与创新等方面进行讨论,研究各要素与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联系,并将理论研究与油田企业的实际相结合。

通过对我国油田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了我国油田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挑战及采取的应对措施;论述了国际竞争力理论产生的背景、形成过程、国际竞争力理论的概念、基本内容、基本原则等内容,总结了我国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发展进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提出了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并提出了提高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路,对油田企业产品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提升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能力问题。

在对国际竞争力评价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明确了各指标间的结构关系,为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提供了支持。

对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国际竞争力指标权重确定的问题,确定了国际竞争力指标权重的方法,构建了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进行了网络训练及检验;运用现场数据对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升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定量依据。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油田企业进行了经营效率评价方面的研究,采用线性规划模型,将油田企业的产品结构优化过程分解为变量、目标和约束三要素,通过在目标和约束下对变量进行求解,获得了最优的产品结构。

论文最后从资源利用、成本管理、科技运用、人才开发、管理措施等几个方面总结了与国内外差距,提出了提升我国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保障体系。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B—P神经网络,数据包络分析

创新点摘要

1.对国际竞争力理论、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战略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我国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明确了油田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目标、责任和义务,对企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定性描述,把国际竞争力强度分为很强、较强、一般和差四个等级。(见第2、3章)

2.建立了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和各指标间的结构关系,并进行了指标的准确定义。将国际竞争力程度分解为整体规模、盈利能力、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市场、经营管理等二级子系统,以及19个三级指标,并通过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贡献率。(见第3章)

3.构建了油田企业国际竞争力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进行了网络训练及检验,实际评价了油田企业综合国际竞争能力。将不同量纲的指标按照效用函数归一成效益型指标,确定了学习速率和动量系数,采用了生成随机数的方法给网络赋予初始值,得到的网络评价输出值与实际评价值吻合,并对选取的国际公司进行了整体排序。(见第4章)

4.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对油田企业进行经营效率评价方面的研究,采用线性规划模型,将油田企业的产品结构优化过程分解为变量、目标和约束三要素,通过在目标和约束下对变量进行求解,获得了最优的产品结构。(见第4章)

第1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竞争和国际竞争力问题已经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之一。现代国际竞争力研究出现在二战后,上世纪80年代初,新技术革命推波助澜,美国的GNP世界占有量下降趋势严重,美国成立了“工业竞争力总统委员会”。1984年欧洲世界经济论坛开始关注竞争力问题。21世纪初,随着国际经济格局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如何提升国际竞争力成为各国研究的重心。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加入WTO后对我国企业的挑战,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共识,也是当前企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选择、一些大公司、大集团已经把战略目标定位在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上,中国企业正面临以国际竞争力为基础的战略转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该国综合国力的体现,从长远的、全局的观点来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是否具有竞争力,将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关系到我国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油田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企业,其国际竞争力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篇(10)

 

随着农业产业化实践的深入,各国政府不但认识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意义,而且还更加充分的认识到,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经成了热点话题,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相关领域进行了大量、深刻的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大批优秀研究成果。

一、国外文献综述

(一)文献研究

国外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研究主要是从龙头企业的出现、与农户的组织形式等角度进行研究的。

Barkema(1993)认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消费者需求和偏好变化的需要。由于消费需求的变化很快,要求农业食品系统必须对消费者的变化及时做出反应,通过纵向一体化纵向协调,使得消费者的需求信息能快速传递给生产者。

Eaton(2001)对龙头企业与农户的组织形式做了比较综合性地分类:一类是“公司+农户”模式,另一类是“公司+中介+农户”模式。“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行业协会+农户”、“公司+大户+农户”等都属于后一种模式。可见,组织形式上的分类,仅仅涉及表象,是基于对现实的经验总结,不能反映各种形式内部的运作机理。

Kirsten and Sartorius(2002)详尽的解释和说明了订单农业给龙头企业和农户带来的好处和不好处。他认为订单农业给农户带来的好处,包括:①订单农业使农户跨越进入特定作物或动物养殖的障碍。②签约农民能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量和收入。③签约农户能降低销售风险并稳定收入。④签约农户还能通过更广的产品范围和差异化的产品来提高获利机会,或通过改变种植传统作物而种植高价值的作物来增加收入。同时,订单农业也给农户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地方,主要集中在:①在集中控制系统下,农户自主权利的普遍丧失。②为了履行订单义务,增加了生产风险。③订单农业通常会提高土地的利用强度,从而导致更多的污染。④农户收入的减少。

(二)文献简评

纵观国外学者对龙头企业的研究成果,国外的研究集中在龙头企业的出现、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合作方面,并且一般是从微观层面上开展的。宏观层面上的研究文献较少,关于龙头企业的作用似乎是被国外学者遗忘了。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一)文献研究

关于龙头企业的研究是近几年才逐渐开始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龙头企业竞争力的研究

(1)文献研究

王志茹(2003)的《南京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竞争力研究》,陈怡(2003)的《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构建了龙头企业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黎移新(2005)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竞争力培植研究》,以竞争理论为基础,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阐述如何加大创新力度以培植和提高龙头企业竞争力。论文参考,带动作用。彭熠、和丕禅、邵桂荣(2006)的《强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探析》,分析了影响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因素,提出要在推进农业企业化进程、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强化龙头企业基本能力及其他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等方面努力,以提升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王秀峰(2007)的《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贵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用具体数据分析说明贵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状,提出要提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实现贵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王茜(2009)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效绩评价研究》,构建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模型并把它们应用于实际,分析评价了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绩效水平。

(2)文献简评

截至目前,学术界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竞争力理论、企业绩效评价理论和方法及其运用已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论文参考,带动作用。

2对龙头企业与农户关系的研究

(1)文献研究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关系问题始终是实际运行的难点,同时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曹立群、周立群(2001)从信息经济学和博弈理论出发,研究了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行为。黄祖辉、王祖锁(2002)从不完全契约出发,应用资产专用性理论讨论了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的两种契约——商品契约和要素契约。吴秀敏、林坚(2004)利用格鲁斯曼-哈特-穆尔模型(Gossnon-Hart-Moore)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联接方式进行了考察,得出结论: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接方式不能一概而定,要看具体条件。随着产业化进程的加快,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陈晓华、张红宇(2005)指出,目前主要的联接方式有5种:相对稳定的买断关系、合同式利益联结、合作式利益联接、企业化利益联结、股份式和股份合作式利益联结。构建了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评价指标体系。虽然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但一般认为,以合同、合作、股份合作三种形式最稳定,据统计,全国582家重点龙头企业中,这三种缔约方式占93.7%,其中合同方式占82.9%(赵志龙,2008)。瞿珊珊(2009)提出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存在紧密型、疏远型、感性型、理性型等多种类型的合作关系,并指出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关系治理机制对绩效有着不同的影响。通过比较发现,紧密型合作关系对龙头企业与农户满意度的绩效都要优于其它三种类型;疏远型合作关系对龙头企业与农户满意度的绩效都要劣于其它三种类型;感性合作关系和理性合作关系,居于中间位置。论文参考,带动作用。

(2)文献简评

国内众多学者对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中的很多问题,如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行为、利益联接方式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何种利益联接方式绩效最好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通过比较发现,紧密型合作关系对龙头企业与农户满意度的绩效都要优于其它类型(瞿珊珊,2009)。

3对龙头企业的扶持研究

随着农业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的稀缺性越发明显,政府对龙头企业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学术界近几年对龙头企业的政府扶持问题也开始进行了研究。

(1)文献研究

2000年,中央提出在全国选择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前景的龙头企业作为国家支持的重点并制定了扶持政策,至此,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已经列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之中。论文参考,带动作用。杜青林(2004)指出,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对促进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起着关键性作用。张海宁(2007)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政府的财税扶持政策对龙头企业的产出和带动农户获利的作用及其效率。应丽艳(2009)建立数学模型,运用计量方法测度财政扶持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还选取典型案例,对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的方式和效果进行具体分析。杨明洪(2009)深入揭示了扶持龙头企业的理论依据,构建了扶持龙头企业的政策运作框架,结合理论和实践分析、评价了扶持龙头企业的效果。

(2)文献简评

以上学者分别从理论、实证、模型等角度全面、系统的分析评价了扶持龙头企业的效果,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论文参考,带动作用。

4对龙头企业地位和作用的研究

(1)文献研究

周中林(2005)的《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历史地位与发展对策》,认为龙头企业要带动农民进行农业产业化,必须具有四方面特殊功能: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社会服务、协调管理。匡勇(2005)的《论湖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及发展》,研究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关键作用。李炳坤(2006)的《发展现代农业与龙头企业的历史责任》,深入分析了现代农业与龙头企业相互关系,认为龙头企业在发展现代农业进程中具有很大优势,也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苑鹏、刘玉萍、宫哲元(2007)的《龙头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探讨了龙头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基本作用,初步分析了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的特点、优势与局限性。

(2)文献简评

近几年一些学者对龙头企业的地位、作用分别进行了研究,但研究文献比较欠缺、研究面窄,不全面。

(二)文献简评

纵观国内学者对龙头企业的研究成果,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龙头企业竞争力、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合作、龙头企业与政府关系、龙头企业地位和作用方面。但是,关于龙头企业作用的系统研究文献较少。

三、总结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竞争力、与农户的关系、财政扶持等方面,并且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比较欠缺,已有成果在理论和实证方面仍有待深入研究,主要表现在:①研究缺乏系统性。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一环节,如龙头企业在农民增收中的作用,研究的视角狭窄,且论证不全面。②研究方法不够规范。以往的研究多以定性研究为主,实证研究较少,尤其是应用计量经济学、博弈论、制度经济学等经济学理论进行研究的成果更少。论文参考,带动作用。

目前,从整个农村历史发展阶段看,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因此,关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综合带动作用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黎移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竞争力培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周中林.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历史地位与发展对策[J].求索,2005(4)24-26.

[3]匡勇.论湖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及发展[J].企业技术开发,2005,24(3):67-68.

[4]陈晓华、张红宇.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与建设现代农业[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5]苑鹏、刘玉萍、宫哲元.龙头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J].学习与实践,2007,53-57.

[6]李炳坤.发展现代农业与龙头企业的历史责任[J].农业经济问题,2006(9):7-8.

[7]朱铁辉.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四阶段”论[D].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

[8]彭熠、和丕禅、邵桂荣.强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探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3):108-113.

[9]邸长慧.南京市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能力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0]张海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政府财税补贴政策效率研究—以南京市农业龙头企业为例[D].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1]王秀峰.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贵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2]瞿珊珊.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关系:治理、绩效与影响因素[D].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3]应丽艳.财政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农民增收效应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上一篇: 新媒体行业发展分析 下一篇: 管线施工工艺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