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模式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24 16:47:48

技术创新模式

技术创新模式篇(1)

日本战后“赶超经济”的成功,从创新角度讲,源于日本的技术创新模式。特别是日本以“吸收”为主的渐进创新模式,更是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日本的技术创新实力被各国公认是世界一流的。战后日本的制造业正是依靠技术创新,不断开发出新产品,取得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尽管近十年来日本经济低迷,但它先进的创新模式和管理机制曾经为日本经济的强盛立下汗马功劳。因此,运用技术差距模型的机理,研究日本技术创新模式,对于赶超型国家尤其像中国进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国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技术差距模型

技术差距模型(Technological Gap Model)即技术差距理论(Technological Gap Theory),是把技术作为独立于劳动和资本的第三种生产要素,探讨技术差距或技术变动对国际贸易影响的理论。由于技术变动包含了时间因素,技术差距理论被看成是对H-O理论的动态扩展。

德国经济学家韦伯伦(T.Veblen)1915年最早提出了与先进国家存在巨大技术差距的国家可以利用前者的已有技术加速自身工业化进程这一思想。20世纪60年代,英国学者格思琴科伦(A.Gerchenkron)认为,落后国家仅仅通过先进国家现有技术的转移,就可以实现工业化,而不必去重新发明,不必经历按部就班地开发每一项技术的缓慢过程。上述理论被果缪尔卡(S.Gomulka)和科恩霍尔(J.Cornwall)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技术差距模型产生于1961年,代表人物为美国学者波斯纳(M.V.Posner),他在《国际贸易与技术变化》一文中,提出了国际贸易的技术差距模型。该理论认为,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生产要素,并且实际的科技水平一直在提高,但是在各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不一样,这种技术上的差距可以使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技术上的比较优势,从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随着技术被进口国的模仿,这种比较优势消失,由此引起的贸易也就结束了。

技术差距论认为,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工业品贸易,有很大一部分实际上是以技术差距的存在为基础进行的。通过引入模仿时滞(Imitation Lag)的概念来解释国家之间发生贸易的可能性。在创新国(Innovation Country)和模仿国(Imitation Country)的两国模型中,创新国一种新产品成功后,在模仿国掌握这种技术之前,具有技术领先优势,可以向模仿国出口这种技术领先的产品。随着专利权的转让、技术合作、对外投资或国际贸易的发展,创新国的领先技术流传到国外,模仿国开始利用自己的低劳动成本优势,自行生产这种商品并减少进口。创新国逐渐失去该产品的出口市场,因技术差距而产生的国际贸易量逐渐缩小,最终被模仿国掌握,技术差距消失,以技术差距为基础的贸易也随之消失。

1963年,哥・登・道格拉斯(Gordon Douglas)运用模仿时滞的概念,解释了美国电影业的出口模式。即一旦某个国家在给定产品上处于技术领先的优势,该国将在相关产品上继续保持这种技术领先的优势。1966年,盖・瑞・胡佛鲍尔(G..C.Hufbauer)利用模仿时滞的概念,解释了合成材料产业的贸易模式。即一个国家在合成材料出口市场的份额,可以用该国的模仿时滞和市场规模来解释。当他按照各国的模仿时滞对国家进行排序时发现,模仿时滞短的国家最新引进新合成材料技术,并开始生产和模仿时滞长的国家出口,随着技术的传播,模仿时滞长的国家也逐步开始生产这种合成材料,并逐步取代模仿时滞短的国家的出口地位。对技术差距理论的经验研究,支持了技术差距论的观点,即技术是解释国家贸易模式的最重要的因素。

图1中,假设有甲、乙两个国家,甲国为技术先进国家,乙国为技术落后国家。在t0点,甲国完成技术创新并开始生产该技术产品,技术差距产生;t1为乙国对该技术产品产生需求并开始从甲国进口;t2为乙国开始生产该技术产品并开始减少从甲国的进口;t3位乙国停止该产品从甲国的进口并开始出口,技术差距消失。

t0~t3为模仿滞后时期。这一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t0~t2为反应滞后阶段,即技术创新国家(甲国)完成技术创新并开始生产该技术产品,到其他国家(乙国)模仿其技术开始生产该种产品的时间间隔;t2~t3为掌握滞后阶段,即乙国开始生产该技术产品,到乙国停止该技术产品的时间间隔。此后,乙国开始出口。另外,在反映滞后阶段的初期,对乙国来说,还存在着一个需求滞后(t0~t1)阶段,即甲国完成技术创新并开始生产该技术产品,到该技术产品开始向乙国出口的时间间隔。一般而言,反映滞后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企业家的创新、风险意识和该项技术产品的规模效益,以及关税、运输成本、市场容量、居民收入水平和需求弹性等因素。掌握滞后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乙国消化、吸收和掌握该项创新技术的能力。

二、日本的技术创新模式:技术差距模型的应用

从图1可以看出,先进技术在技术创新国家转移到落后国家,再经过落后国家消化吸收创新出口,关键要缩短模仿滞后即反应滞后和掌握滞后的时间。除了需要国家、企业密切关注世界先进技术的水平和动向外,更重要的是加快吸收、消化、模仿、创新的速度,以最少时间缩短落后国家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技术差距论提出,后进国家可以利用世界(主要是发达国家)已有的技术加速本国的工业化,促进经济技术的跳跃性发展,这是符合事实的,后进国家确实具有这种潜在的优势。历史上就不乏落后国家提供利用先进国家的技术从而在经济技术上赶上甚至超过先进国家的先例。二战后日本采用的技术创新模式使其与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很快缩小,并使经济快速崛起就是一个极具说服力的例证。日本是二战后世界上引进国外技术最多的国家,也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

技术创新模式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创新主体所采用的相对稳定的一般创新行为倾向和机制。它是创新主体技术创新类型选择、动力来源、运行机制、组织体制和管理方式等整合性构成要素之间综合作用的结果。技术创新的关键是获取技术知识源,一般而言,获取技术知识源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内生”(自主研究和开发)或“外生”(技术转移、吸收或兼并)。我们依据技木创新知识源的获取方式不同,可将技术创新模式分为两种:“吸收型”创新和“自主型”创新。“自主型”创新是指依靠资助研发进行的自主创新。一个国家的自主创新水平根植于它的科学发展程度和基础研究能力,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以“吸收型”创新为主的。所谓“吸收型”创新,是指创新主体通过学习、引进率先创新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完善,迅速实现商业化的活动。日本自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就把大规模、有选择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作为技术创新的中心环节。由于日本在引进创新过程中,采取了重点引进专利技术,强化政府的行政指导和积极干预,实行有计划、保重点、高效率的引进,注意渐进性引进,保证引进技术消化在自身的技术体系中等措施,日本“吸收型”技术创新模式的确使日本用极短的时间,花费较低的成本,提高了自身的技术水平,并保证日本迅速实现了经济赶超。

图2是日本缩短与世界先进国家技术差距的模型图,日本是政府导向型国家,政府通过制定发展先进技术的制度、政策,经过市场机制及相关政策传导到企业,企业出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需要,与政府一道共同缩短模仿滞后期间,经过技术引进、技术模仿、技术创新三个环节最终达到技术赶超、出口的目的。

战后技术引进始终是在企业激烈的竞争和政府严格的战略规划中进行的。技术革新是决定企业生存的关键,如1957年,老企业帝人公司之所以能够起死回生,就是因为与美国的ICI(Imperial Chemical Industries)建立了聚脂纤维生产的技术合作关系,成功引进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所以,为了能够成功引进一项新技术,当时企业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另外,技术引进的主体虽然是企业,但在当时外汇极度短缺的情况下,引进技术却需要日本政府的严格审批,这迫使企业加强和改善与政府的关系,主动迎合政府的产业政策。

为此,企业在引进国外技术方面遵循着“引进零部件能解决问题的就不引进单机,引进单机能解决问题的就不引进成套设备,对工艺和技术的引进重于对设备的引进”的原则;政府大量搜集国外技术情报,为企业提供最新科技信息,并以“一号机进口,二号机国产”作为技术引进的审批标准。因此,战后贯穿日本技术引进的始终是一种“以我为主”的思想,因而引进技术的利用率也非常高。

通过技术引进,日本将国际先进技术与国内的工业生产相结合,迅速有效地提高了本国工业生产水平。从1955年开始,日本在短短15年时间内就几乎全部掌握了欧美各国历时半个世纪所开发的先进技术。到1973年末,日本引进技术及消化费用共90亿美元,而国外对这些技术投入的费用总额估计为1800亿~2000亿美元。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使日本既节省了投资,又少走了弯路,赢得了时间、速度和经济效益,降低了技术研究开发的成本。

在“世界工厂”形成过程中,日本在不同产业分别采用不同的技术发展战略。对于传统工业,日本利用战后初期陈旧设备少的优势,引进了当时最先进工业技术,如钢铁工业引进氧气顶吹技术。对于国外的优势产业,日本在引进技术的同时,根据本国情况成功地实现了自主开发。如彩电业,索尼公司自主开发、生产出单枪三束彩色显象管电视机,不仅比美国产品画面清晰,而且更适合大规模生产。对新兴技术,日本在应用技术的基础上也非常注重研究基础技术,并成立相关的机构、组织相关的技术活动,以便促进技术的扩散和商业化生产,逐步夺回世界市场份额,计算机工业就是如此。

日本汽车的发展是技术创新的典型范例。日本汽车工业的真正发展是从引进欧美技术之后。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阶段(20世纪50年代),成长壮大阶段(20世纪60年代):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高,开始自主设计生产新车型,企业间大量重组),海外扩张阶段(20世纪70~20世纪80年代),以及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的调整和创新阶段。

日本引进国外科技不是单纯的引进,而是将引进作为一种契机,坚持自立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从1990年~2000年,日本是发达国家中引进整车最少的国家,又是出口量最多的国家。1994年,日本汽车占美国汽车市场的25%,而美国汽车却占只日本市场的1.5%,这一方面说明了日本汽车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日本对引进先进汽车技术的态度和路径。他们采取的办法是,引进技术不是只盯住单项的技术,而是对技术体系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博采欧美各国技术之长,有选择地把各国最先进的科技成就引向国内,依靠国内高素质的人才基础,对从众多国引进的技术进行迅速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的集成和综合创新,日本引进的技术80%以上是软件,很少引进国外成套设备,这样有助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从日本汽车技术创新过程可以看出,它通过的“引进――吸收――自主创新”模式大大缩短了与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这与政府的导向和企业研发是密不可分的。首先,企业加强了基础研究的投入。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企业界的投入比政府的投入增长的更快,并且企业研究室的人均经费远高于大学。日本的技术创新是以民间为主,随着经济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投入的80%以上来自民间。科研人员的60%也在民间。其次,从政府角度看,为了促进民间的创作性开发,日本政府积极提倡和推行“产学官”合作交流,与1985年实施“官民共同研究制度”,1986年制定了“研究交流促进法”,1999年又制定了“关于促进大学等管理机构转移科研成果的法律”。这些措施极大地促进了产学官共同研究。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以后,日本基础研究的投入占R&D的份额在24%以上,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后,这一比例才降至现在的14%~15%。同时数据显示日本消化吸收费用是引进项目费用的3倍~10倍。这样从资金上也保证了对引进的技术进行迅速的消化、吸收、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术优势。

三、结论

日本应用“引进――模仿――创新”的技术赶超模式,通过政府导向、市场机制和企业的研发,把吸收型创新和自主性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在二战后的短短30年间,成功缩短了技术差距模型中的模仿时滞。

日本当初的“赶超”方法,是抓住机遇,加快吸收创新的步伐,减少技术创新成本,提高技术创新效益。尤其注重引进匹配技术,并与国内已有技术基础接轨。政府鼓励多引进软件技术,限制一般性的设备引进。技术引进基本未出现单纯引进、盲目引进、重复引进的现象。

日本战后技术创新成功经验之一,是充分发挥了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调控作用,强化了政府的行政指导和积极干预。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政策体系是政府对技术创新进行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薛恩奎:技术贸易理论与实务[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85)

[2]夏大慰等,汽车工业:技术进步与产业组织[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383)

[3]张仁琪高汉初:《世界汽车工业》,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181)

技术创新模式篇(2)

全球创新网络是创新网络的一种,是创新网络概念的延伸。全球创新网络是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伙伴,共同利用有价值的知识资源、关注资源使用权的高度开放的创新战略(马琳,2011)。全球创新网络本质是“技术+市场”的商业模式,而低碳技术创新同样关注技术研发领域和技术产业化领域,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使低碳技术产业化、商业化,因此二者的最终目的互相吻合。在遍布全球创新网络中能最大化发掘有价值的资源,通过各种形式的低碳技术创新,创新网络中内外部资源的双向流动,创新主体之间能够互惠互利。

(二)利用全球创新网络改善我国创新主体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

1.内部条件企业技术水平落后、创新能力较弱、科研经费不足。据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统计,截至2013年3月21日,国家发改委批准的CDM项目达到4904个,其中多以县域中小企业开发的农林剩余物发电和小水电可再生能源为主。我国中小企业对于低碳技术创新的需求是巨大的。低碳技术创新成本高,某些大型企业有能力承担其高昂的科研费,创新能力也较强。但中小企业科研资金不够雄厚,人才资源和技术水平落后于大型企业,这都影响中小型企业开展低碳技术创新活动。在全球创新网络中,企业不仅可以寻求和大企业的合作,甚至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国际间的合作,挑选有价值的合作伙伴,共同承担科研费用和创新收益的不确定性风险,降低个体创新风险。2.外部环境低碳技术创新激励政策制度落后,行业标准尚待完善。发达国家在低碳技术创新方面不仅拥有先进的技术,其激励政策制度也相对完善。我国企业参与全球创新网络中,在获得相关技术成果的同时,也能学习到相关低碳创新的激励制度,有利于国内企业共同参与和制定行业内低碳技术创新的标准,让国内CDM项目与国际接轨,从而获得国际认可。3.全球创新网络实现低碳技术创新优势资源互补,构建开放创新平台全球创新网络是非正式的、松散的、动态开放的组织形式。这意味着,创新主体能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建立起全球创新网络,在国际间形成广泛合作关系,从而构建创新能力强、开放度高、资源利用度集中的全球低碳技术创新平台。在创新平台上,企业自身内部资源与企业外部合作伙伴的资源得以交换、重组、优化配置,资源得以全球共享,比如说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低碳技术创新的最新研究,从而把握尖端创新趋势。国内企业主动和国外科研机构或企业建立起正式契约关系,共同攻克低碳技术创新难题。此外,我国人力成本低、制造成本低、知识资本雄厚,是我国参与全球创新网络的优势,而国外技术先进、人才资源丰富,但是人力成本高。企业可以通过全球创新网络实现优势互补。4.全球创新网络是我国最高效获取低碳技术的方式之一资源重新配置,并在网络内外部快速流动,是全球创新网络最大的特点之一。这使得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或是环境优势资源,通过技术转移、技术外包、国际合作等方式共享先进技术知识,从而获得有价值的、先进的低碳技术。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和创新需求,对已获得的低碳技术进行自主创新,比如引进、模仿、再创新等。在低碳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创新主体效率得以提高,知识资本得以快速积累,为低碳技术再创新奠定基础。现阶段我国的低碳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落后,完全独立承担某一项低碳技术创新项目的自主研发还有诸多困难。就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来说,我国各地区自主创新能力不均衡,在区域之间很难通过模仿和技术转移获取技术优势,且不同技术之间可借鉴的相似性不高,技术资源流动是相对静态和封闭的,低碳技术共享存在障碍。这使得具有一定封闭性的区域创新网络中的低碳技术创新模式并不能最大化地满足我国低碳技术创新的需求。所以,我国应该积极寻求国际间的合作,加快进入全球创新网络的进程,打破区域网络资源流动相对封闭和静态的格局,在全球创新网络中寻找相似的环境资源,实现技术互补,才能够更好地实现低碳技术创新。5.全球创新网络中,消除低碳技术创新外溢性属性,加强国际间合作众所周知,全球气候变化是公共物品,具有公共性、非排他性和外溢性,不仅仅只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节能减排、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经济都需要全球共同参与到低碳技术创新活动中来。区域创新网络中的低碳技术创新活动不能完全消除技术创新的外溢性,具有局限性。当创新网络的范围扩大至全球的时候,所有的创新主体都加入到全球创新网络中,创新主体拥有共同的目标,而主体间订立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关系,使得创新成果收益分配更为明确。因此,低碳技术创新内部化,在区域创新网络中存在的外溢性只会改善全球创新网络整体的环境,外部不经济变成外部经济,外溢性得以忽略。

二、我国低碳技术创新遇到的问题和障碍

(一)传统能源技术的碳锁定

传统的碳基技术在能源领域形成对传统高耗能高污染能源技术的路径依赖,即碳锁定的局面,阻碍新的能源技术形成替代优势,造成低碳能源不能高效替代传统能源的局面。“碳锁定”这种路径依赖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在向新型清洁能源技术转轨的过程中,存在着传统能源报酬递增效应和自我强化机制。我国是能源大国,煤炭资源丰富。截至2012年年末的数据统计,我国现阶段电力行业主要依靠火力发电,其在全国发电量中占比接近80%。火力发电是利用石油、煤炭、天然气等高耗能、高污染的化石燃料所含能量发电,其中煤电发电量占火力发电量超过八成。全国90%的SO2和80%的CO2排放量由煤电业产生。目前工业和民用电仍然主要依靠煤炭,故而煤电产业对煤炭资源的需求和依赖性仍然很大。近几年来,不少国内企业开始注重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逐渐接触低碳技术。然而国内对新兴的碳清洁技术研究不全面,尚未成熟,加之新能源研发投入大,企业自身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有限,往往对低碳技术的研发方向不够清晰。即使研发出新型的低碳技术,但是其未来收益不确定、替代成本不经济、产出投入比不均衡,又会使企业望而却步。另一方面,传统能源虽然污染高,但以其为基础的相关配套的能源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而且传统能源已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规模效益。由此,在这样一种研发低碳技术和继续使用传统能源的反复循环中,在利益的驱动下,企业更倾向于增加传统能源占比,高污染、高排放能源形成报酬递增效应和自我强化的机制,企业越加依赖传统能源。所以,形成发电工业经济锁定在碳密集的煤炭等化石能源系统。

(二)发达国家对先进的低碳技术实行封锁

低碳技术的引进往往伴随着低碳技术的转移。虽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都提出,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先进的低碳技术,帮助其达到合乎要求的减排指标,但是发达国家出于科研成本和本国国际竞争力的考虑,在低碳技术转让方面迟迟未能兑现其承诺。长期以来,发达国家借助政策手段,对发展中国家在核心低碳技术转让方面实行技术封锁甚至是技术垄断,对低碳技术的使用权转让和低碳技术转让有严苛的限制条款,阻挠我国对先进低碳技术的引进。比如,转让低碳技术的外国企业向我国企业征收高昂的专利使用费,并严格制定合同条款,限制低碳技术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期限。发达国家借此占据低碳市场的主导地位,保持国际竞争力。以我国风电行业为例,许多风电设备的生产商属于后起之秀,无自有核心技术,购买德国等欧洲的风电专利技术,自身仅完成最后的组装,仅专利使用费一项,每年每台风机就需向技术出让方支付5万至8万欧元。

(三)我国的低碳技术自主研发能力有限

我国温室气体的排放企业除了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行业,还有一部分高耗能、高污染制造业。随着全球化分工进程的加速,率先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崛起的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技术含量低的制造业从其本国工业体系中分离出来,在发展中国家建立制造中心或是让发展中国家为其贴牌代工(OEM)。发达国家率先转型,转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其中低碳技术产业作为新型清洁能源技术产业,也最先受到发达国家的重视和大力扶持,达到领先世界的水平,对工业实行清洁能源型产业化结构升级。中国被誉为“世界工厂”,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中心,制造业发达,给我国企业带来不少经济效益。从事该行业的多为中小企业或是小手工作坊,而且在我国数量庞大。但是这些企业大多满足于现有的经济效益,鲜有兼顾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例如服装代工、手机零配件加工等行业能耗消耗大,且制造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粉尘等可吸入颗粒物浓度高,导致空气污染、空气PM值增加等等。加之,从事的行业对技术含量要求不高,企业没有自己的技术研发部门,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的重要性认识度不高,重视度较小,对低碳技术的关注度更是微乎其微,更别谈低碳技术的创新。有些企业在政府相关政策扶持下,对低碳技术创新投入研发,但是又苦于低碳技术创新人才的缺乏,使低碳技术创新屡屡受挫。

(四)低碳技术创新项目所需资金庞大

实施低碳技术创新项目,除了低碳技术的研发外,还包括将这部分低碳技术产业化、商业化。从低碳技术研发的角度看,低碳技术的研发需要考虑到人力资源成本、前期研发场所、设备的投入、研发过程中专项资金的注入等等。我国企业99%为中小企业,它们是工业能源消耗和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中小企业有强大的低碳节能的创新需求,但是自有资金不足、创新成本以及风险本身就很高,随着物价连年上涨,没有合适的融资渠道和政策扶持,中小企业的低碳创新项目难以为继。要将低碳技术真正投入生产,必然需要对原有的产业进行结构调整,这需要投入专项资金对原有的设备进行改造甚至是全部的更换。低碳技术商业化意味着对该项技术在市场上进行推广,建立全新的上下游产业链,这包括一大笔营销费用和后续设备维护的支出等。

三、利用全球创新网络进行低碳技术创新的模式

(一)引进吸收再创新模式

吕达等(2012)将引进、吸收、再创新定义为一个包含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扩散等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认为,全球创新网络中的引进、吸收、再创新是一种复合型创新的模式,既包括了引进创新、模仿创新,又包含部分的合作创新,而不仅仅只是一般创新网络中的引进创新和模仿创新,是在技术转移基础上进行二度创新的自主创新的模式。采用该种创新模式需要有较多的资金才能购买技术转让权,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求相对较低。我国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简称国家核电)的重大科技示范核电机组项目CAP1400(中国装机容量为140万千瓦的先进非能动核电技术)是扶持建设“无碳化”的创新型清洁能源项目。它是在引进美国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项目AP1000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技术升级和改进,将国外的成熟技术本土化,实现自主研发的符合我国先进核电标准规范体系的核电机组。它将发电功率从AP1000原有的125万千瓦提升到140万千瓦。低碳技术的引进是前提。核电大型汽轮机是核心设备,长期以来,百万级别的核电机组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国外企业负责技术研发,我国企业处于技术,被边缘化,仅参与核电机组的设计和制造。国家核电打破中国核电能源产业“世界工厂”格局,引进四台AP1000机组。以国外企业为项目主导方,建成沿海厂址标准设计。低碳技术消化吸收是关键。在引进核电技术的前提下,国家核电以自身为创新主体,积极与国内核电领域科研院校协作,充分利用国内人才资源的同时,寻求国际合作,利用国外优秀的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共同对AP1000三代技术的原理、配方、结构、数据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不仅掌握了建设AP1000核电机组的能力,还了解了国际核电技术的发展走向。低碳技术再创新是目标。所谓的再创新,就是结合我国核电安全局制定的标准和国情,国家核电针对原有的核心基础技术AP1000进行了改进和提高,实现核电技术本土化,适应国内市场的需求,最终实现独立创新,自主研发出CAP1400技术,推动国内核电行业的发展。在自身技术和创新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国家核电积极联合国内先进的产、学、研资源以及国外顶尖核电技术研发公司形成全球范围的创新网络,共同推进项目的发展。因为掌握先进技术的国外核电企业是项目合作方,使得技术贸易壁垒减小,技术引进成为可能。再者,先进技术本身破解难度大,国家核电可使用的人才资源有限,导致技术消化吸收效率低下。通过全球创新网络,可获取的优质资源范围变大,可寻求国际合作的国外机构的数量和合作机会增加,上述问题得以高效解决。通过引进吸收技术,我国核电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

(二)国际集成创新网络模式

集成创新目前在学术界尚未有统一的定论,本文认为,集成创新是指创新主体利用各种信息、管理技术和工具等,对各个相关的创新要素和内容进行挑选、整合,使之配套融合,形成新的创新系统整体。结合全球创新网络的特性,由此得出国际集成创新网络的概念。国际集成创新网络是指,低碳技术创新企业利用自身比较优势,通过全球创新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并和其他低碳技术创新机构建立国际间的低碳技术合作关系,从而对各个主体的创新要素和内容进行挑选、整合,实现低碳技术创新。国际集成创新网络一般针对合作双方对低碳技术阶段性成果的再创新,或是进行合作性“原始创新”。国际集成创新网络模式要求企业要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和低碳环保意识,拥有较为先进的低碳技术。强调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优势资源互补,从而达到创新的状态。在这种创新模式中,资金方可从技术研发方单独剥离,按照合作自身特性,将国际集成创新网络模式分为四类:①企业之间;②企业、产学研;③企业之间、金融机构;④企业、产学研、金融机构。其中前两种模式,低碳技术创新资金来自于企业自有资金或政府补贴。后两种模式中金融机构不仅仅局限于银行,还包括国际性的投资银行和优质券商;其资金来源可来自于银行贷款、风险投资或其他债券型融资产品。世界银行集团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IFC)于2013年3月25日与中国南京银行正式建立国际合作关系,与中国的中小企业低碳节能和可再生能源项目对接。IFC、南京银行两家金融机构与中国中小企业为低碳创新主体,建立全球创新网络,通过该网络,中小企业得以利用国内外金融机构联合提供的8000万美元贷款、技术援助和评估咨询服务,实现全球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创新风险。此项目属于中国节能减排融资项目(CHUEE),该项目帮助115家中小企业、118个低碳技术创新项目提供融资渠道,每年减排温室气体排放1900多万吨。在该项目中,“投资方”的角色从传统的企业机构中分离出来,单独成为国际集成创新主体。“产学研”企业机构多为中小企业拥有技术的比较优势,其特点是拥有一定的技术,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有限,资金相对缺乏,参与低碳减排创新项目门槛高。相对于前者,IFC和南京银行的比较优势在于资金雄厚、有融资渠道、金融专业性强。它们各自发挥比较优势,重新整合创新资源,通过国际集成创新的路径,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发展。由此可见,在国际集成创新网络模式中,创新主体担任的角色不一定完全相同,需要共同商讨并制定创新规则,且需要明确列明各方应承担的创新活动份额。创新主体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可在全程或是某一环节或阶段参与技术创新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内外部资源在全球创新网络中重新配置,迅速流动。低碳技术的国际集成创新网络除了与传统的产学研的合作之外,还包括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即通过金融机构为低碳技术创新企业实现配额交易业务的对接;为低碳技术创新国际合作项目提供风险评估、可行性分析等咨询服务;直接投资于CDM项目,或在全球范围内为项目寻找风险投资;为低碳技术创新企业设计、发行债权融资类金融产品,或帮助低碳技术创新企业在新三板、创业板上市等。因为低碳技术创新是一场技术革命,包括技术创新和产业商业化创新两个层面。无论是低碳技术创新还是低碳技术产业商业化,都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金融机构在国际集成创新网络中筹融资环节,扮演的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三)国际低碳技术创新联盟模式

国际低碳技术创新联盟是指,国家之间建立双边合作关系,引导各自国家的企业、科研院校、政府之间建立与低碳技术创新相关的合作关系,旨在创造全社会性的低碳创新氛围,成立各种低碳技术创新联盟,举办创新论坛和博览会,牵头成立部级重点实验室,促进交流学习,提升公民的节能减排意识,撮合国际低碳创新项目。该模式共享国际资源,以各方相对独立的利益为前提,互相交流学习,合作共赢,是一种在一段时间内连续性开展协作从事低碳技术创新的组织方式。例如,2011年,我国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芬兰艾斯博市、纳可集团联合举办“低碳城市发展世界论坛暨第五届中芬创新论坛”,邀请中国、日本和芬兰的学术专家、企业领导人和政府人士参与时下低碳技术创新热点议题的讨论。内容涉及“锂电池研究进展”,“新能源城市解决方案”,“芬兰电动汽车系统项目进展”,“日本城市低碳社会发展之路”以及“低碳城市评估”等。成立“世界低碳城市联盟”,将未来的研究领域和发展重点着眼于低碳交通、低碳城市规划、低碳建筑、低碳教育以及提升市民参与低碳活动的公共意识。在世界低碳城市联盟中,不仅促使各个国家间友好的往来,更为各国的企业、政府、公民、科研机构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共同探讨全球气候问题的解决方案。所以说,国际低碳技术创新联盟模式与其他模式相比,是“产业+人文”的创新模式。它注重的领域更加全面,不局限于企业所处行业。它更关注创造低碳技术创新的氛围,塑造全球性的低碳型社会文化。

技术创新模式篇(3)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6-0285-02

一、技术创新扩散模式

技术创新扩散是技术创新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潜在使用者之间传播、采用的过程。技术创新扩散的模式按照企业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中知识产权转让的方式分为:内部扩散、合资扩散、转让扩散。

技术创新的内部扩散是指技术创新成果在企业内部进行扩散。能实现内部扩散的往往是大型的企业集团或跨国公司,它们有许多家分厂、分公司或子公司,技术创新成果在企业内部扩散,没有发生知识产权的企业间转让,只是扩大了知识产权的使用范围。

合资扩散是通过建立合资企业来扩散创新技术。采用这种方式一般是为了分散独家经营风险,或因受资源和条件限制而无法建立独资企业。技术创新成果通过合资扩散,往往是把创新成果折合成股份与其他公司分享。

转让扩散是指在创新的技术上向第三者再次转让。在扩散过程中,知识产权均发生了转移。技术转让可以分为单纯出售软件的许可证方式及伴随商品与设备等硬件出售的技术转让方式。

二、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介绍

始于1924年的沃尔沃汽车以优异的质量和性能在北欧享有很高声誉,特别是安全系统和能源方面,沃尔沃汽车公司更有其独到之处。相比前者在技术方面的独到创新和悠久历史,吉利汽车于1997年才开始进入汽车制造行业,在2010年收购沃尔沃之时拥有20万辆整车、20万台发动机和15万台变速箱的生产能力。由于起步较晚和技术方面的欠缺,吉利汽车一般占据着汽车市场低端位置。为了拓展其产品到中高端市场,吉利汽车强烈渴望品牌和技术升级。

2010年,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成功将北欧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纳入旗下,成为其全资子公司。对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来说,收购沃尔沃不仅能够使自身在品牌方面得以提升,向中级、高级轿车领域进发,获取高额利润,而且还能通过技术创新扩散的方式,实现自身的技术升级。成功收购沃尔沃之后,吉利100%拥有沃尔沃品牌和沃尔沃所有的9个系列产品、3个最新平台的知识产权,接近60万辆产能和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线,以及2 000多个全球网络及相关的人才和重要的供应商体系。而沃尔沃通过此次收购能摆脱深陷金融危机以来的市场萎缩,加快其自身在中国等新兴市场的战略布局。

三、结合案例分析创新技术的扩散

1.安全技术的扩散

沃尔沃汽车被誉为全球最安全和绿色的汽车。就安全性而言,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沃尔沃拥有全球最先进汽车主动和被动安全技术,在新技术的研发方面有相当雄厚的实力。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通过内部间的创新技术扩散,吉利将有可能使用沃尔沃领先的安全技术于吉利汽车旗下的三个品牌(帝豪、全球鹰、英伦)。技术的内部扩散使吉利汽车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地掌握汽车安全技术方面最前沿的科技,提升其产品质量和制造工艺,减少研发成本,增强品牌影响力。

沃尔沃汽车安全中心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汽车安全中心之一,拥有世界上唯一的可移动车道,从2000年建立之初到现在,这座世界顶级的安全中心共进行了近3 000次实体碰撞试验,使得沃尔沃能够制造出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并不断引领汽车安全的创新与发展。通过对产品不断的开发和测试,沃尔沃汽车积累了成熟技术。也正是因为吉利借鉴了沃尔沃的安全基因,在最近新推出的车型中吉利汽车的碰撞测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今,吉利汽车旗下总共有5款汽车的碰撞测试取得C-NCAP碰撞测试5星的成绩。特别是在2012年,欧洲新车安全评价组织的官方网站上了吉利帝豪EC7(GEELY EMGRAND EC7)取得安全评价4星的成绩。吉利汽车这次所取得的成绩改变了自主品牌汽车在安全性方面长期遭受质疑的历史。可以说,这个结果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在安全技术领域己具备了冲刺世界最高水平的能力和实力,吉利帝豪也由此成为中国自主品牌最安全的汽车。

2.新能源环保技术的扩散

新能源势头已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随着化石燃料的日益减少和科技的进步,新能源和环保技术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特别是最近几年,各大汽车厂商均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和开发。沃尔沃有超过十五年做混合动力和电动车的历史。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根据双方的合作协议,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和混合动力领域开展广泛的合作。为了保持沃尔沃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豪华和高端的印象,创新技术将会被以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合资的形式以合资扩散的模式进行。

在2012年,经历两年多的整合和合作之后,吉利汽车与沃尔沃在上海签署技术合作协议:沃尔沃汽车将向吉利汽车转让技术,双方将联合开发小排量、高性能、绿色环保系列发动机和环保型的小型车平台,以及电动车、插入式混合动力车等新能源汽车总成系统技术。

据吉利汽车规划显示,吉利汽车在山西晋中建立电动汽车生产基地,2014正式投入生产。而这一基地的建立也证明了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技术共享为吉利和沃尔沃提供的规模经济的效应,让创新技术扩散更为有利地进行。根据国家要求,2015年国内汽车达到低碳排放标准,那么最终受益的不仅仅是中国的消费者,而且还包括吉利和沃尔沃。

3.内部扩散和合资扩散的选择

在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案例中,只有少数创新技术采用的是内部扩散,而大部分的创新技术都是采用的以更高成本的合资技术扩散模式。其原因如下:

(1)维持沃尔沃品牌的高端化和满足市场的细分要求。沃尔沃汽车以安全和绿色被全世界汽车消费者所认可。虽然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沃尔沃汽车出现大幅亏损,但是就其自身在安全技术和环保技术而言,沃尔沃汽车在世界汽车行业中还是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自身拥有诸多世界领先的技术,而吉利作为中国本土的民营汽车制造商,虽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但是在汽车制造方面与前者还存在着很多的差距。在技术扩散的层面,若是单纯的全部采用创新技术内部扩散的方式将沃尔沃的先进技术转移到吉利汽车中,相对低端的吉利汽车将会对高端的沃尔沃汽车产生同质化的影响,淡化沃尔沃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一贯树立的高端形象,降低沃尔沃的“豪车血统”。最终可能导致沃尔沃汽车复兴之路的严重阻碍。

(2)减少因整合带来的损失。在先前的历史中,不乏很多的汽车厂商的并购案例,无论是宝马并购罗孚,还是奔驰并购克莱斯勒,上汽并购韩国双龙,可以说都是因并购的整合和文化差异而导致的失败。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依然将吉利和沃尔沃按相对独立的角色进行运作,不仅可以减少或避免企业文化的冲突,为深层次的合作带来缓冲,而且在技术的研发上,有利于减低整合过程中带来的损失,保证创新技术研发不会受双方的过多干预,即最大限度地发挥沃尔沃在创新技术研发方面的独立优势。

四、对汽车行业的启示

201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2 000万辆,据估计2014年,中国汽车产销将突破2 400万辆,毫无疑问,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而自主品牌、核心技术和零部件一直被视为中国汽车业的三大软肋,要突破外国汽车强国的围剿,技术创新成为了自主汽车品牌追赶和超过国外同行的惟一之路。除了加大自身创新型技术的研发之外,中国汽车厂商应该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内部扩散、合资扩散、转让扩散等模式来获得先进的技术。

1.通过收购来实现技术创新的扩散,双方都实现了最大程度的共赢

对收购方来说,技术的扩散使其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了先进的技术,降低了其研发成本和时间成本;对被收购方来说,技术的更广泛运用,提高了其新技术研发的收益率,从而有利于其自身在技术领域的优势和自身的可持续经营。当然,对于技术扩散的方式,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加以选择和实施,既要考虑到技术扩散的成本因素,也要考虑其他相关因素在技术转移时对自身可持续发展和经营的影响。

2.扩大国际知名度

通过技术创新扩散,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高我国汽车行业的核心技术,扩大国际知名度,提升在国际和在本土的竞争力,应该是我国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动力。毕竟我国汽车行业在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上还远远不如国际发达国家,我国汽车行业必须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核心技术水平,确保汽车生产的安全性和环保性,最终实现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

3.合理选择创新技术扩散方式

创新技术的扩散方式多种多样,按照不同的方式来划分可以分为不同的扩散模式。不同类型的企业有不同的扩散模式,各企业应该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有效扩散模式。既要考虑技术扩散的成本,也应该考虑技术扩散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以及是否能够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技术创新模式篇(4)

本文首先比较两种创新源泉及其职能差异,其次关注两种创新模式及其绩效比较,然后利用日本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模式的成功经验来说明谁才是技术的创新者,最后是本文的结论。

一、 两种创新的源泉及其职能差异

创新的源泉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制造商;一种是客户和供应商。它在不同类别的创新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如在科学仪器领域,重大的产品创新几乎全是由产品用户开发的。而在塑料添加剂领域却是以制造商为主,在线路的终端设备上又是以供应商的开发创新为主(von Hippel,1994)。可以看出,制造商为主的创新源大多存在于技术革新速度不快,而且一些技术诀窍害怕被模仿的领域,而以客户和供应商为主的创新,大多是数码产品、新材料等技术变革剧烈的领域。作为不同的创新主导者在具体创新的作用是不同的。

1. 制造商作为创新源泉所遇到的困难。企业之所以要进行不断的创新,是因为成功的创新者可以从他们对自己创造出的创新成果中获得垄断利润。而且由于技术在某些时候会表现出非排他性,因此制造商往往不愿意拱手让出技术专利,而是进行内部研发,以免泄漏技术秘密。无疑制造商自身作为创新的源泉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肯定是比较有效的。一方面可以节约交易成本,一方面通过垄断利润激励企业自主创新。但是在技术变革剧烈的时候,这种创新源遇到了极大的挑战。一方面,制造商在多变的环境下转换业务变得非常困难。因为专业化生产的缘故,制造商会专注于一个狭窄领域的技术开发,资源投入也已经固定在这个领域。专业化有其生产效率优势,但由于“沉淀成本”的作用无法面对多变的环境。当前的电脑制造商,没有一家企业把所有的资源投入到一种型号电脑产品的开发中,而是通过外包、战略联盟的方式关注客户需求,关注技术的变化,从而提高了自身的适应性。另一方面,制造商通过转让或利用技术知识获取利润变得越来越困难。以转让技术为例,转让技术首先必须要申报知识产权保护,而是要防止转让过程中的风险,即可能出现被用户“搭便车”或“敲竹杠”的风险。而在当前技术扩散越来越迅速,一项技术到达竞争对手的手里已经由过去的30多年提高到现在的1年,甚至更短。从技术转让中获取利润也是逐年递减的,这是因为技术交易中的交易成本高昂。而自己进行产品开发,除了存在上述的转换困难,还存在无法及时升级换代的问题。以制造商为主的创新可能使得组织变得臃肿僵化,无法适应环境的剧烈变化。

2. 客户和供应商作为创新源泉的优势。关注客户和供应商的创新能够降低创新过程中的风险,获取更多的利润。一项成功的技术创新产品的开发几乎是由面向市场的企业来完成的。即使是最大和技术最强的公司也会发现自己并不能在一些重要的技术市场领域中把握自己的技术命运,因此这些公司就会采取更多外部化战略,通过满足需求来创造创新优势。一项技术的领先并不一定能带来丰厚的利润,追求技术成功的公司会更加关注以制造商为主的创新,更加关注内部的活动,这就降低了对技术更新和市场因素的敏感和反应。此外,僵化的体制也阻碍了跨部门的合作和技术的融合,而这些对重大创新来说是必不可少的(Harryson,1998)。而通过把客户和供应商作为创新的主要源泉可以保持与市场需求的联动,而且可以把需求转化为生产过程和供应链管理过程,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与企业外部资源建立联动关系,保持企业的适应性。

二、 从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

关注不同的创新源泉所采取的创新模式也是完全不同的。一方面在稳定的技术革新环境下,企业更多地关注制造商为主体的创新行为,大多采取封闭式的创新模式。而在变革剧烈的环境下,企业更多地需要应对客户需求,协调供应商的关系,从而更多地采取开放式的创新模式。从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模式的转变更多地是应对技术的“毁灭性”特征。这种破坏性创新使得预测技术开发对社会实践的影响几乎不可能。技术创新变得不可预测,尤其是预测技术的商业成功概率更是不可能。一项技术开发的市场化往往需要一个合适的商业模式,而往往商业模式的改变要远远落后于技术开发模式。而这两种技术创新的商业模式是关注不同创新源泉的技术商业化的体现。

不久之前,内部研究的封闭式创新模式还被认为是企业的一项战略资产,甚至是许多行业禁止对手进入的重要门槛。许多以科研为基础的大公司,比如美国杜邦公司、莫克公司、IBM、通用电气公司等,在它们各自的行业领域里所做的研究工作都是最多的。但是现在,原来的行业领导企业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这些新建企业给它们带来的强大压力和竞争力(Chesbrough,2003)。那些取得丰硕成果的研发公司发现,一大串的创新成果却不能像以前那样给公司带来丰硕的回报。因此更多的企业开始走向开放式的创新模式,尤其是高科技产业更是如此。这种模式更加关注外部资源,关注客户和供应商的需求,整合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而不管这种资源是在企业内部还是在外部;过去企业关注技术诀窍(Know—how),现在的高科技企业开始关注合作者(Know—who)(Harryson,1998);企业并不是一定需要自己进行研究才能获得利润,而是可以通过内外部的协作来完成,而且建立一个更好的商业模式比技术开发本身更加重要。

这两种创新模式的成功与失败也被历史所证明。比如IBM公司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一直使用封闭式的创新模式。在1964年开发系统360计算机的时候,采取的一种纵向集成化的方式。从研发、生产、到最后推向市场,IBM公司全部动用的是内部资源,通过内部创新、对技术架构和所有关键性的要素施以专利权控制,以及向消费者传递产品的高额成本。但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这种以制造商为主的封闭式的创新模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计算技术越来越普及,技术领域的垄断性逐渐被打破;而且封闭式创新所需要的巨额资本优势也被风险投资的出现而大大降低了门槛;再加上IBM公司培养的工程师和经理人员的大量流动促使了IBM公司开始寻求外部联系,而且希望更快地将研究成果开发成产品推向市场。首先,IBM考虑将公司拆分成规模更小、更有针对性的公司;其次,改变原来“事必躬亲”的生产模式,开始变成“顾客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并充分考虑到顾客现有的设备”。通过与客户的互动强化了以客户为主的创新逻辑。到现在为止IBM已经成功转型,开始为客户进行商业方案的解决。最后,IBM通过不断向客户学习,共同合作来解决问题,关注客户的价值链,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抱着传统的科研模式不放(Chesbrough,2003)。

三、 日本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管理模式的成功经验

日本在二战后通过对新设备、新技术的投资,以及对生产和经营的重组来提高生产率。尤其在西方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技术创新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无论是在企业业绩还是产品质量上都领先于西方的大企业。综观日本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管理模式的成功经验,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

1. 重视客户需求。这种原则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使用的广度上,日本企业都是领先于世界的。在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日本企业已经开始关注客户需求,而且切实进行市场调研,并将这种客户需求反映在产品的技术生产上,从而使得产品出厂之后既能在质量上符合技术标准,又能满足客户需求。因此,日本产品在世界是以“价廉物美”的高质量而闻名于世的。相比当时的美国企业的产品,日本产品更少的维修、更少的抱怨、更高的性能。从日本汽车占领美国市场的大半个江山可以清晰地看出这种原则的体现。比如,丰田公司开发凌志(Lexus)汽车的时候,项目经理Jinbo就要求在筹划和开发阶段的早期就投入较多的经费,要求在初期就尽可能多解决问题。1985年5月他带领一支调研队伍去美国做最初的市场调研。并且通过研讨会的形式预先消除潜在用户的不满。通过调研之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将这些客户需求转变成技术标准,并且深入供应商系统从根本上解决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结果是,总开发成本为11亿美元(是普通项目的4倍)的凌志车到1993年底为公司提供了三分之一的利润来源。

2. 加强企业内外部的知识共享和协作。这包括内部的人员的流动、轮岗,加强研发部门和生产、销售部门的互动;而且通过一些正式的或者非正式的手段,获得外部知识的支持,这部门知识或者来自于其客户,或者来自于供应商。通过这两种方法来整合资源,从而弥补了在技术研发中可能会遇到的资金投入、技术成功概率低、以及市场化难于实现等风险。佳能、索尼和丰田等日本大公司在缩短研制周期、小型化及满足客户需求方面保持引人瞩目的技艺的同时,开始将竞争的重点从内部专业化转向通过关系进行学习来获得知识。日本企业的这种长期关系也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优于纵向一体化以及市场化更有效率的中间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对市场变化、技术革新的反应更加的快速(Harryson,1998)。

四、 结论

通过不同创新源泉以及创新模式的比较,可以看出快速的响应市场变化已经成为企业当前取得竞争优势最应该关注的地方。因此,关注客户需求的开放式创新模式的绩效表现也是优异的,因为它能根据客户需求更有效率地整合资源,而避免了内部封闭式创新的弊病。在技术创新上面是应该重视需求还是应该重视技术,通过IBM的案例以及日本的技术创新和管理模式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那就是应该重视需求,通过需求来推动技术改进。在技术变革加速的时代,客户和供应商才是企业的创新源泉;只有通过开放式的创新模式,才能更好地将研发成果推向市场,满足客户需求,获得研发大量投资的高的回报。

参考文献

技术创新模式篇(5)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3

一、模块化的提出

模块化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根据青木昌彦(2003)的定义,是指自律性的子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则与其他子系统而构成的更加复杂的系统或过程。模块化是在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呈现出来的用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新方法。信息技术的日益发达使得模块主体处理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从而复杂系统分解后的各个组成部分能够形成一个独立封闭的模块,各自进行创新,进而推动整个系统的不断创新。尽管模块化开始出现在计算机行业,但其机制的独特优势使其很快应用于互联网、汽车和金融业等各个领域。

随着整个社会知识存量和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工不断深化,这一方面使生产流程更加复杂化,另一方面增加了系统内部创新的难度。模块化创新模式,在强调组织专业化分工的同时鼓励不同模块组织之间的交流、合作,使得信誉和社会资本很容易在模块化系统中形成。因而在看得见的整体规划和隐性规划的双重作用下,模块化通过高层次的网络形态和组织形态结构成为相似或相近企业间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合作模式。

二、模块化技术创新的基本模型

在技术驱动促使经济增长和顾客需求日趋个性化的今天,创新技术也日益的复杂化和专业化。企业要想开发出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其研发工作往往需要多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综合发挥作用。模块化的出现,正好迎合了企业集成创新的要求,作为金融机构的证券公司,其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在企业间进行创新,如图1:

在模块化创新网络中,处于创新集成(分解)位置的模块化组织称为旗舰企业(chesbrogh,2003),其在整个技术创新过程中处于链主地位,由于专用性资产投入以及进入壁垒等因素的影响,处于该阶层的模块化组织数量相对较少。系统创新集成商在收集到市场所反馈的创新需要时,利用模块化的组织方式对消费者的需要进行分析、筛选处理后,对技术创新的各组成部分进行解构、分配,形成项目独立的技术创新子模块,然后将各技术创新子模块依次传递给专用模块商和通用模块商。严格的说,需求分析是对需求进行模块化的过程,即对市场和技术分别进行模块化,实现因技术模块化创新而使价值不断增值。同时,旗舰企业在技术模块化过程中进行需求创新,通过“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信息”使各模块创新主体(通用模块商和专用模块商)既独立又相互统一,从而实现了合作集成创新。被分解的子模块技术或系统通过事先规定的界面在不同的技术创新主体之间进行解构。值得注意的是,模块化技术创新并不是对所有的技术模块都进行重新设计或研发,而是按照模块化原理,把新技术的组成模块分为不变的通用模块和专用模块两类。其中通用模块是指通过多次验证、可重复使用的基本模块,通用模块的重复使用可以最大限度的继承和利用已有模块的开发成果,从而降低研发的成本和技术创新的风险。专用模块在接受看不见的手的潜在规则下,借助于区域内的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服务中介,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内部隐含信息进行技术创新。通用模块商和专用模块商位于共同的创新界面中,在开发完成后通过灵活的组合,产生技术创新的柔性化效应,达到集成创新的目的。

在集成创新技术完成后,经过系统集成商的整合,实现模块技术创新的功能升级、并通过技术扩散、创新知识扩散、实现增量创新,使参与合作的企业因模块化创新方式下的内生知识而获得“彭罗斯租金”和运用创新技术而获得经济租金(L租金)。

总之,在模块化创新模式下,企业根据自身竞争优势进行自由重组,形成超越工序本身及相关工序的独立创新模块。其联系以功能为媒介,以功能标准为基础,并最终以数字信息输出、输入系统代替模块功能传递,从而使其由物理联系转向抽象联系,由互补转向独立以及由依赖型转向自由。

三、模块化技术创新的竞争优势

传统的企业创新模式主要包括产学研相结合、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三种模式。模块化创新模式是在吸收了三者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一种提升和巩固,在模块技术创新模式下,企业只需要专注于特定的模块,而无需“整套技术”的开发。从而摆脱了单个企业创新过程中的“势单力薄”,能够对参与合作的企业产生以下积极作用:

(一)对技术创新主体的激励作用

Paul Krugman的研究认为,创新知识和技术的高度外溢,使大量后发企业坐享这种创新外溢的好处,而使领先创新企业的利益受损。这种搭便车行为滋生了严重的创新惰性,造成企业知识开发和创新的停滞以及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从而削弱了我国企业整体应对外部环境的能力。

模块化创新模式的出现在合作企业间建立了一种轮流担当机制(如图2),使不同的技术创新过程中,模块商1(2,3……)承担的职能和分工不同,它既是一种风险分担机制,更是一种在创新过程中进行监控的相互代表机制。这种轮流坐庄的担当机制会使参与合作的技术开发主体主动增强声誉和诚信意识,降低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偷懒和惰,降低道德风险,从而提高了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和效率。

(二)对技术创新主体的锦标竞争作用

模块化技术创新的最突出特征就是在同一个技术创新环节有许多模块商在进行“背对背”的竞争,即各模块创新组织无法观察到竞争对手的行为和进展情况。这种“适者生存”的淘汰机制决定了只有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取得成功的企业才能获得风险投资者和其他企业的认可,从而获得创新价值。在这种“允许浪费的系统”(国领二郎,1995)中,由于对模块商的期望值很高,模块商失败的机会成本相当大,这促使创新企业更具有动力研究开发出符合理想界面标准的模块化技术和产品,并促使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的衍生。

(三)帮助新兴企业摆脱自主创新的陷阱

中国新兴企业自身的特点和所处的转型经济的特殊环境,使得自主创新很容易掉入失败和能力的陷阱。在模块化创新模式下,通过系统集成商统一的信息收集、筛选分工,一方面能够摆脱新兴企业过度追求新的知识和技术而不顾自身资源条件的限制,解决新兴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资源瓶颈;另一方面,诸多模块商处于同一平台,使得新兴企业可以获得自身知识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外溢,同时在竞争的压力下能够积极地进行探索式和利用式学习,尽快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这对于新兴企业尽早摆脱技术创新能力束缚,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四)降低技术创新的内生性风险

内生性风险是企业走向衰弱的根本性风险。通过系统集成商和模块集成商聚集在一个地理区域,形成模块集群,而模块集群具有信息异化、共同进化以及“背对背”的竞争特征,能够有效的化解企业的内生性风险。一方面,由于参与合作的企业处于同一产业价值链条,如果某一环节的资产专用性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严重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整个产业的衰弱。但在模块集群下,原有价值链的上下游关系就转变为模块间平行的立体网状关系,从而降低了模块间的衔接和相互依赖,能够降低企业的资产专用性风险。另一方面,就战略趋同风险来说,虽然一个模块有众多的模块商在研发,这无疑存在着一个重复投入、资源浪费的问题,但是大量的企业在遵循看得见信息的前提下,在锦标赛激励下各自相互独立、自由的开发能够提供相同功能的模块,那么参与合作的企业的战略就不会趋同,而是建立在互补能力集成的基础上,从而有利于开发具有较高资产专用性和经济潜力巨大的创新性技术。

四、模块化技术创新的理论挑战与发展措施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模块化创新模式使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形式不再具有刚性约束,而是弹性、动态和自发的有机结合。伴随着模块化结构与产业系统的开放融合,企业创新模式也因此发生了变化。模块化不但没有阻碍创新,而且还为参赛者提供了丰厚的奖品,模块化把竞争主体、利益和创新有机的结合起来,从“垄断创新”到“创新竞争”,使创新的资源和创新行为更加融合。

但不可否认,模块化技术创新模式在提高创新效率和价值的同时,对传统的企业和市场理论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一)它允许劳动分工和一体化并存

从斯密到马克思都提倡劳动分工促进经济发展,而科斯定理却给出了迥异的理论――用企业代替市场进行职能合并可以节约交易成本。在模块化创新模式下,传统的劳动分工理论和科斯的一体化分工的都得到了体现。例如各模块厂商均是典型的专业化分工,而彼此之间所构成的合作关系却又是新型的一体化――网络化的关系。

(二)产生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共享的矛盾

模块化创新体系的设计规则分为看得见的规则和隐形的设计规则。青木昌彦(2003)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把其分为系统信息和个别信息。一方面,在系统商进行信息异化和筛选的过程中,节省了单个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时滞,使系统信息更加一致和统一;而另一方面,处于同一模块的企业同时进行背对背竞争,遵守各自的潜规则,这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系统的内耗和浪费。

(三)外生风险降低和内生不确定性加剧的并存

模块化创新模式的信息异化、共同计划的结构体系以及“背对背”竞争特征,割断了内生风险和外生风险的耦合机制,能够解决企业面临的风险问题。但传统企业理论中的市场或外界环境外生的不确定性虽然在单个企业中降低了,却有可能演化成垂直一体化网络中的内生变量,导致所有合作企业承担的内生不确定性增加。

因此,要想最大程度发挥模块化创新模式的竞争优势,必须进行可行的规则设计和制度安排。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着手:

1、在合作企业之间进行模块化设计

处于同一区域的企业要进行模块化协同创新,必须进行下列模块化设计:一是确定组织框架的整体结构,进行模块系统角色定位,并建立相应的内部模块化界面;二是规定模块合作方法,并根据其在模块系统中的地位及影响范围,划分内部项目模块及队伍;三是定义模块性能的测定标准,根据系统演化和角色定位调整及时进行分离或替代、去除或增加、以及归纳或改变用途等模块操作,为组织战略提供适当的支持。

2、建立企业间相互合作的信息沟通机制

我国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仍缺乏联系,企业之间互信机制未能有效建立,导致企业之间技术封锁,创新不足。而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兴起,围绕技术需求创新所构建的信息沟通机制正在成为合作竞争的关键。因此,要想进行模块化技术创新,区域内的组织成员必须具有更高的诚信。主要可以通过分享价值和忠诚的社会规范或者频繁的交易建立声誉市场,重点提高机会主义行为的成本和增加合作收益(龙勇,2004)。一方面通过提高模块合作创新的退出壁垒,增加成员企业的沉没成本,迫使成员企业选择诚信;另一方面通过保护性契约阻止机会主义行为。同时,增加创新收益也是促使企业选择诚信战略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日)青木昌彦,安藤晴彦.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18.

[2]徐宏玲.模块化组织价值创新:原理、机制及理论挑战[J].中国工业经济,2006,(3):85.

[3]童时中.模块化原理:设计方法及应用[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4]Tarun Khanna,The Scope of anization Sciences,1998,(9):3.

技术创新模式篇(6)

一、引言

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将面临国内外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核心竞争力关键是企业的技术能力,因此,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模式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比较

通过归纳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分析综合各类划分标准,并根据现阶段企业发展中出现的创新模式,本文将技术创新模式概括为三类: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这也是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三种典型的技术创新模式。

1.自主创新模式

(1)自主创新模式的含义及特点

自主创新模式的含义

自主创新,是指企业依靠自身的力量产生技术突破,在此基础上完成技术的商品化,获取商业利润,达到预期目标的创新活动。

(2)自主创新模式的特点

①核心技术是企业依靠自身力量独立研发而获得的;②自主创新目标具有率先性,技术成果具有独占性;③知识和能力的支持是创新成功的内在基础和必要条件。

2.自主创新模式的优缺点

(1)自主创新模式的优点;①获得技术垄断地位;②形成市场优势;③形成创新集群和簇射现象;④优先积累技术和管理经验;⑤形成生产和销售方面的竞争优势。

(2)自主创新模式的缺点

自主创新的缺点,主要表现在风险高、成本高且成功率较低。

三、模仿创新模式

1.模仿创新模式的含义及特点

(1)模仿创新模式的含义。模仿创新,是企业通过学习、模仿自主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汲取自主创新者的经验和教训,引进或破译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的创新形式。

(2)模仿创新模式的特点。

①模仿与跟随。最大限度地吸取自主创新者的经验和教训;②创新活动的针对性。投人一定力量,对率先者的技术进一步开发;③特色的形成。在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形成自己的特色。

2.模仿创新模式的优缺点

(1)模仿创新模式的优点

①充分利用后发优势;②运用差异化策略获得竞争优势;③通过技术组合获得竞争优势。

(2)模仿创新模式的缺点

模仿创新的主要缺点是它的被动性,在技术积累方面难以进行长远的规划。市场定位经常性的变换也不利于营销渠道的巩固和发展。

四、合作创新模式

1.合作创新模式的含义及特点

(1)合作创新模式的含义。合作创新,是指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以及与其他企业之间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一种创新战略。

(2)合作创新的特点

①创新主体的多元化,创新活动可以在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不同的主体之间进行;②强强联合或优势互补,使得创新更容易成功,且取得良好的效益;③合作内容多样,既可以资金、人才、成果形式合作(如产、学研合作),也可以资金入股形式合作(如:私营技术密集型企业),还可以技术供方利用中介形式和技术需方进行合作等等。

2.合作创新的优缺点

(1)合作创新的优点。合作创新通过联盟首先使创新要素优化组合,优势互补,提高创新效益,最终使合作各方共同获益。其次,合作创新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创新资源,减少资源装置和浪费。再次,合作创新还可以发挥相互学习效应,降低创新成本的风险,缩短创新时间。

(2)合作创新的缺点。合作创新的运行过程中也有诸多困难。由于这种创新主体利益的多元化,使合作各方会为创新后续风险的承担和利益分配而纠纷不止。

(3)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选择适合的技术创新模式。

如果企业有很强的资金支持、技术基础和研发能力,可以选择进行自主创新,自主创新从总体上看是一种对领先者较为适用的发展模式,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最高境界,是企业成为技术领先者和市场领袖的根本标志。目前发达国家大部分实力雄厚的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大都采用这一模式。

技术创新模式篇(7)

一、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高新技术企业中,财务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了企业自身的发展。然而,高新技术企业与其他传统企业不同,有着其自身的财务管理模式,而企业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更好地生存,就必须加大创新,探索出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自身发展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而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更好地发展。

二、高新技术企业概述

高新技术企业指的是研究技术成果,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的企业。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企业发展的目的就是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走自主创新、持续创新的道路。在这个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里,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保障。与传统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更高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属于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

三、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技术作为市场的本质,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企业规模也越来越大,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技术是企业发展的保障,不断研究新的技术,并将其应用到企业发展过程中,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在高新技术企业中,财务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其好坏直接关系到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就当前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来看,财务管理理念落后、信息化管理水平低、缺乏创新,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对于其他企业来说有着一定的效用,但是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却略显不足,如果高新技术企业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势必就会影响到自身的发展,进而对我国社会经济造成影响。这种管理模式很显然已经难以满足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需要了。而高新技术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企业只有加大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才能更好地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进而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四、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策略

(一)转变管理观念。

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有着很大的差别,然而就我国当前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容易受传统企业管理理念的影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和理念,进而影响到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创新是企业发展根本,而企业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更好地发展,就必须积极转变管理理念,提高财务管理的认识,积极创新,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全体职工自觉地参与到企业成本控制活动中来,进而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二)强化风险意识。

高新技术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也正是因为高新技术企业的这一特点,使得高新技术企业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为此,在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为了确保企业的更好发展,就必须强化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工作人员要居安思危,严格落实企业的各项部署和决策,从而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三)完善财务管理体制。

制度是一切工作执行的标准和依据,只有完善的制度,才能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效益,就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目标就是企业在进行各种财务活动时,起引导性的作用,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开展进行客观性的评价,为财务管理工作指明方向。因此,企业在开展财务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现状,同时还要充分认识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在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通过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为企业的投资决策把好关,确保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资金能够正常流通。会计要在对企业进行把关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财务的监督作用,依法办事,确保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资金正常流通。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高新技术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去,就必须有严格的财务管理来规范自身在经营活动中资金的使用,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实现利益最大化。

(四)价值链管理与财务管理的有机结合。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应当不断创新发展,结合企业自身发展,与价值链管理模式紧密结合,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价值链管理是对企业一系列的经济活动过程的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价值链管理模式就涵盖了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财务管理体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企业财务管理的目的就是确保企业资金周转安全,为企业节省成本。在价值链管理模式下,企业就必须重视财务管理工作,让财务管理人员切实了解企业价值链中各个环节的价值运动,进行最真实而准确的财务管理分析,发挥财务管理在价值链中的作用,进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另外,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企业还必须加强内部监督,建立完整的内部监督机制。对参与经济活动的所有工作人员要相互分离,相互制约,进而确保财务工作效率和质量。

(五)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这个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就应当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将现代化的财务管理资料、数据等相关信息都按照统一的标准来进行管理,形成标准的管理体系,从而将财务管理现代化引入到正常的轨道中。另外,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不断加强现代化管理意识,可以让现代化管理意识深入到财务管理者的心中,规范他们的工作行为,提高财务管理里现代化水平,进而推动企业更好地发展。

(六)设备的创新。

在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设备是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的保障,而一些落后设备势必就会影响到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为此,在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促进企业的发展,就必须加大设备的创新,加大资金投入,为企业财务管理配备齐全、先进的设备,进而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七)加强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专业的技术人才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谁拥有了先进的技术人才,谁就能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更好地生存。而高新技术企业要想更好地发展,就必须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企业必须加强财务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同时对管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和道德教育,全面落实责任制,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从而规范他们的行为。

五、结语

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其发展的根本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更好发展。在高新技术企业中,财务管理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而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有着本质的区别,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就必须探索出符合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需要的财务管理模式。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要更加积极地转变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完善管理体制,进而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凤姣,李群,向丽华.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策略分析[J].商业经济,2012.12.

[2]郑墨林,姚依林,程华成.高新技术企业财务创新管理策略浅析[J].科技与企业,2012.18.

[3]吴浆,李水江,何志文.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2.5.

[4]弓锋伟,赵明华,沈华明.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初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3.

技术创新模式篇(8)

在电影《泰坦尼克号》的制作过程中,一共动用了160台Alpha工作站,其中有105台运行的是Linux操作系统。Linux是一个很年轻的操作系统,从它诞生的1991年算起,至今刚满12年。但是,它的发展和应用却异常迅猛,成为操作系统领域不可忽视的一匹黑马。迄今为止,Linux在全球范围内的装机台数已经超过1000万台,并且增长势头迅猛,甚至有一些分析家认为,未来Linux将成为Windows强有力的竞争对手。Linux操作系统引领的崭新的技术创新模式将会在未来的竞争中为其赢得更多的支持和接受,同时也会面临很多新的问题。

一、Linux的起源――开放式的技术创新平台

Linux是UNIX操作系统的一种克隆系统,它最初是由芬兰人Linus Torvalds于1991年开发,目前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爱好者开发和维护,如今已经成为今天世界上使用最多的一种UNIX类操作系统,并且使用人数还在迅猛增长。

Linux是一个诞生于网络、成长于网络且成熟于网络的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的诞生、发展和成长过程始终依赖着五个重要支柱:UNIX操作系统、MINIX操作系统、GNU计划、POSIX标准和Internet网络。

Linux操作系统与其他操作系统不同,它除了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设备具有独立性、良好的移植性、多任务多用户之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开放性,这一点是其他任何操作系统都无法比拟的。Linux操作系统遵循世界标准规范,特别是遵循开放系统互连(OSI)国际标准。凡遵循国际标准所开发的硬件和软件,都能彼此兼容,也可以方便地实现互连。

Linux系统的开放性还体现在其源代码的公开性。由于Linux系统的开发从一开始就与GNU项目紧密地结合起来,所以它的大多数组成部分都直接来自GNU项目。任何人、任何组织只要遵守GPL条款,就可以自由使用Linux源代码,这为用户提供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度。这一点也正投嵌入式系统所好,因为嵌入式系统应用千差万别,设计者往往需要针对具体的应用对源码进行修改和优化,所以是否能获得源代码对于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是至关重要的。加之Linux的软件资源十分丰富,每种通用程序在Linux上几乎都可以找到,并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这一切就使设计者在其基础之上进行二次开发变得非常容易。另外,Linux源代码公开也使用户不用担心有“后闸”等安全隐患。

同时,源代码的开放性也给各类教育机构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从而也促进了Linux的学习、推广和应用。

二、Linux的发展――自组织管理模式的诞生

自Linux诞生以来,凭借其稳定、安全、高性能和高扩展性等优点,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成为目前最为流行的操作系统之一。

20世纪90年代末Linux开始走红的时候,开源模型的共享代码组织使微软的领导层受到了震动。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发出过著名的言论,称Linux是“一颗毒瘤”,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则嘲笑开源许可模型像是一个吃豆精灵,不停地吞食着别人的源代码。但是,近好多年来,微软也同样逐渐向开源社区伸出了橄榄枝,为开源项目贡献代码,并且支持像Apache软件基金会这些知名的开源组织。这些举措无不表明微软承认自己只好与开源社区合作,而不是对抗。但是,另一方面,微软继续要求用户为其在开源技术中拥有的专利支付费用,通常竭力奉行它的专有软件知识产权许可战略――这恰恰与开源理念背道而驰。微软一向指控开源厂商侵犯其专利,扬言要打官司,一度声称Linux侵犯了其230多项专利。

微软软件和开源软件共存于一个比较大的行业环境中,这个环境有众多的开发方法、许可模式和混合型IT环境。微软的优势一直在于让创新贴近普通用户,而不是本身成为出色的创新者,但继续牢牢控制代码许可可能会削弱这种优势。微软没有再销售让人们可以自由创新的工具,微软销售的软件让人们在向它支付软件费用后才可以创新。这对微软来说是一大笔收入,但对创新者及用户来说却是沉重的负担。未来,微软在产权上的立场将会令很多顾客不满。

而Linux把源代码提供出来让懂的人进行修改,而非对源代码进行保密。这样一来,大家就可以一起来发现漏洞从而进行改进和增加新的功能来提高安全性能。开源本身已经成为强大的商业模式和市场力量,它们比过去来得更安全,这个软件业巨头不会对开源运动构成真正的威胁。开源在市场上的发展势头很强劲,尤其是Linux在运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些网络(包括谷歌公司的网络),微软根本无力阻挡这股发展势头。

Linux之所以发展如此迅猛,是因为它隐含了自组织的管理理念。这种自组织的管理模式不是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它是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以尊重人的需要和满足为基础,对这个系统进行人为的自愿的设计,使人们自愿自觉地改进工作,形成有序而又充满活力的自组织局面并不断朝着实现利用资源最大化和效率最大化的方向迈进。Linux的这种自主性管理实现了系统内部要素的协同合作,使得系统各类资源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种和谐、高效、稳定的方式是任何一个企业都可望而不可求的。这种自组织搭建的高效率的工作平台将有效地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整个Linux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Apache公司法律事务副总裁克里夫・施密德就说过:“我希望越来越多的厂商能够认识到:如果一个标准与开源许可和原则不相容,它必然会失败。”本人认为,自组织的模式和Linux的开放共享性将会不仅仅在信息技术领域,在其他的实体经济中也将会成为一种趋势,因为只有一种具有开放性的产品才会真正贴近人们的需求,才会真正适应人们的需要,才会在人们自主的维护和改良下越来越好。

三、Linux的启示――技术创新模式的思考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不断前进,信息化、网络化、生产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必将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趋势,Linux系统独特的技术创新模式也会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并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一)Linux的开源模式与微软的闭源模式究竟谁会领

众所周知,Linux创新模式以开源共享、集思广益、自组织、开放性经营为特点而异军突起;微软则是不断地强调自己的专利和版权私有,不惜顶着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压力坚定地反对侵权和盗版。毫无疑问,Linux的开源模式似乎更容易深入人心,更加方便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与推广。然而,微软的闭源模式则凭借着多年的经验积累、市场占有率、客户使用习惯及现有专利版权制度的保护而独领。从经济学上讲,软件和信息产品具有特殊性,一旦开发成功就可以近乎无成本地复制,微软正版软件的销售无异于毫无节制地重复销售、重复收费,无异于对消费者群体和市场的“霸占”,显然这里有不合理的成分。当然,Linux的开源运作模式也不是无成本的,也具有维护的团队。随着其市场占有率的扩大及产品的不断完善,软件的市场管理成本也会大大增加,开源性、自组织这样的长久持续运作问题是否可行也是值得怀疑的。因此,Linux的开源模式与微软的闭源模式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究竟谁会执时代的牛耳,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值得经济学人的关注和思考。

(二)自组织技术创新模式会不会成为常态的现象

Linux技术创新模式以开源共享、集思广益、自组织、开放性经营为特点,大家都无怨无悔、不计报酬地对软件产品做出修正和完善,这样一种自组织产品研发创新模式实属特例。但是,由于信息和网络技术尤其是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推广普及,在未来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领域,类似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可能会成为常态现象。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技术创新的苗头已经出现。例如,产品的定制化服务就是一种类似的产品创新模式。消费者把自己对产品的特殊需求传达给生产者,生产者按照消费者的特殊需求对产品设计做出特殊修改和完善,制造出特殊规格型号的产品再提供给消费者,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开源共享、集思广益的产品研发创新模式。

(三)自组织技术创新模式会不会引发经济学革命

以Linux为代表的自组织技术创新模式有可能引发经济学领域的一些革命性变化。例如,前面谈到的产品定制化服务模式。消费者向生产者提出的各种各样的特殊需求实际上就是各种各样的新产品设计方案,消费者无怨无悔、自觉自愿地向生产者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参与了产品的设计和创新,而消费者并没有为此而得到生产者企业的奖励和报答。生产者修改了产品设计满足了消费者的特殊需求,生产者企业反而认为我满足了你的特殊消费需求,你应该为此支付更高的价格。但是,如果消费者对产品设计的合理化修改建议帮助企业打开了一个特殊的产品市场,难道企业不该为此合理化建议支付报酬吗?再如,人类基因组测序工程项目是一种类似的自组织技术创新模式,各个国家自己负担费用完成自己的测序检测任务,然后成果免费共享。如果一个国家的技术机构免费利用人类基因组测序成果,在此基础上研制出成本低廉的根治某种癌症的生物制品,然后向全世界此类癌症患者收取高额的药费,这样的行为合理吗?谁又有权利要求该制药公司降低药价去拯救人类呢?如果国家或世界向该药品制造商征收一定的技术使用费难道不合理吗?

创新不仅仅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同样是一个世界进步的源泉。Linux带来的对技术创新模式的探讨很有价值,值得去思考,Linux带来的启示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技术创新模式篇(9)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志码:A

New Model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Related Changes under New Business Pattern

Abstract: Currently, both the business pattern and the patter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ve entered into a new era, and meanwhile, big data technology is restructuring business model and people’s behavior in an open, equal and public-participated way. Under such background, technology-driven and demanddriven have become an impetus that complements each other rather than favors one more than the other for developing new products, and new model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related changes under new business pattern deserve more attention. It is necessary for textile enterprises to learn and adopt new model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keep close attention to the changes of these new models and find the best and adaptable path of innovation.

Key word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usiness pattern; product development; textile industry

技术创新是提高纺织产业社会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支撑,在产业转型升级和化解行业发展困难的工作全局中处于核心位置。纵观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多点突破、交叉汇聚的态势,大数据科学成为新的科研范式,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成为科技创新的焦点,世界各国更加重视利用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科技、国家科技和学院科技三足鼎立、协同发展,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呈现出全球化竞争与加速流动的趋势。同时,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推动下,世界商业和制造业也正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涌现出新的发展潮流。

1 技术创新面临的新形势

1.1 知业社会到来

回看人类的产业发展历程,农业社会在地表层面上开发了自然的物理世界;工业社会进而从地下到太空对物理世界进行了深度开发;“知业革命”就是利用自然矿藏之外的信息与智力“矿藏”,进行第三次“人工世界”的大开发,进而回头更加深度地开发第一和第二的物理与心理世界,实现 3 个世界的和谐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农业社会的特征是地表资源的大开发,工业社会的特征是地下资源矿藏的大开发,而知业社会的特征是信息和智力的大开发,以重视和利用矿藏的方式,重视和利用数据。

1.2 商业3.0时代到来

大工业代表了商业1.0时代,PC主导的信息革命是商业2.0时代,移动互联网席卷下,人们将进入商业3.0时代,移动互联网将重构传统产业,必将带来一场深刻的商业变革。简言之,工业化是1.0时代,工业化+信息化是2.0时代,工业化+信息化+移动化是3.0时代。商业3.0时代将会呈现如下鲜明的趋势:线上线下融为一体,产业链上所有的要素都将重新组合;用户将真正释放,产品概念将再次定义;移动互联网重构一切,3 年公司可能超越30年公司;金融、零售、本地生活服务等将率先发生革命性变革。

1.3 工业4.0时代即将开启

工业1.0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机械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业2.0形成了生产线生产的阶段,开创产品批量生产的新模式,工业3.0的标志是电子工程和信息技术充实到工业过程之中,实现了生产的最优化。工业4.0将通过网络技术来决定生产制造过程,实现实时自动化管理。随着新一代移动通信、WIFI、数据采集(RFID、一维和二维条码)、GPS/GIS、智能手机/智能终端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交汇,制造业正在进入智慧互联新时代。

1.4 “再工业化”推动全球制造业格局重组

目前,发达国家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方面占据显著优势。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主要是对制造业产业链的重构,重点是对高附加值环节的再造。随着推动新工业革命先导技术的产业化进入快速发展期,高成本国家通过更灵活、更经济的新制造装备生产更具个性化、更高附加值的产品,未来在制造领域的实力对比将重新向发达国家倾斜。而发展中国家在制造业产出方面追赶发达国家的速度将较此前显著放慢。这会影响到全球产业的地域布局,进而导致全球产业格局出现大重组。1.5 大数据时代正在来临

大数据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产业又一次颠覆性的技术变革。根据IDC监测,全球数据量大约每两年翻一番,意味着人类在最近两年产生的数据量相当于之前产生的全部数据量。大数据最核心的价值就是在于对于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找到背后的规律。大量化(Volume)、多样化(Variety)、快速化(Velocity)、价值密度低(Value)是“大数据”的显著特征。大数据为商业3.0时代带来新的特征:商业体系互联网化;新商业要素从“资本、劳动力”扩展到数据;新商业模式以数据分享与驱动手段,实现柔性化制造、个性化营销和社会化物流,从B2C到C2B、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客制化;产业格局从“大企业+小企业”发展到“小前端、大平台、富生态”;经济形态从“大规模、标准化、低成本”发展到“大范围、个性化、高价值”。

1.6 大互联(Web3.0)时代到来

Web1.0是门户时代,Web2.0是搜索/社交时代。Web3.0典型特点是多对多交互,不仅包括人与人,还包括人机交互以及多个终端的交互。由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开端,在真正的物联网时代将盛行。一开始仅仅是大互联时代的初期,真正的3.0时代一定是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智能生活时代,实现了“每个个体、时刻联网、各取所需、实时互动”的状态,也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互联网思维指引下的新商业文明时代。

2 技术创新模式的转变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同时也是时尚产业的重要推动力量和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载体,为很多工业部门提供重要材料支撑。但纺织工业发展面对的挑战也是不可回避且亟需破解的,这也亟需改变对技术创新的认识,并进行创新模式的转变。

2.1 拥抱互联网思维

人类社会每次经历的大飞跃,最关键的并不是物质催化,甚至不是技术催化,而本质是思维工具的迭代。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

至今,已有研究者较为系统地提出九大互联网思维: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以专业的视角全方位剖析移动互联网给传统产业带来的变革,涉及战略规划、商业模式设计、品牌建设、产品研发、营销推广、组织转型、文化变革等企业经营价值链条的各个方面。

用户思维是对市场、消费者的理解,法则有三:得粉丝者得天下;兜售参与感;用户体验至上。简约思维是对产品规划、设计的理解,法则有二:专注,少即是多;简约即是美。极致思维是对产品/服务、用户体验的理解,法则有二:打造用户尖叫的产品;服务即是营销。迭代思维是对创新流程的理解,法则有二:小处着眼,微创新;精益创业,迅速迭代。流量思维是对经营模式的理解,法则有二:免费是为了更好地收费;坚持到质变的“临界点”。社会化思维是对关系链、传播链的理解,法则有二:利用社会化媒体,口碑营销;利用社会化网络,众包协作。大数据思维是对企业资产、竞争力的理解,法则有二:数据资产成为关键竞争力;用户不是一类人,而是每个人。平台思维是对商业模式、组织形态的理解,法则有三:打造多方共赢的生态圈;善用现有平台;把企业打造成员工的平台。跨界思维是对产业边界、产业链的理解,法则有二:携“用户”以令诸侯;用互联网思维,颠覆式创新。

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向互联网思维转变得越早,受益也将越多,不具备互联网思维的企业将在新一波浪潮中失去竞争优势。

2.2 做好创新战略的顶层设计

从本质上讲,科学、技术和工程三者是不同类型的创造性活动,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体现着不同的价值,需要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支持政策。科学以探索发现为核心,主要是发现、探索研究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科学发现,特别是纯科学的原始性创新突破,也就是纯基础研究。技术以发明革新为核心,着重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也就是应用研究。工程着重解决“做出了什么”的问题,也就是开发试验。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将科学、技术与工程的区别和联系,比作为水、鱼和鱼市场之间的关系。

科学活动成果的主要形式是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理论,是论文、著作,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公有的知识”,评价以学术水平为主要价值导向,注重国际同行评价;技术活动成果的主要形式是专利、图纸、配方、诀窍等,在一定时间内是“私有的知识”,评价更多地参考专利数量和质量;工程活动成果的主要形式是物质产品、物质设施,一般来说是“属于”某个特定的“主体”的,评价更多地参考工程实体的质量和水平,技术和工程都注重应用部门、用户和市场评价。

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应增进认知、分类管理、统筹推进,确定科学、技术与工程在创新活动中的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大力发展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促进技术、工程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发挥技术创新在支撑当前经济转型和持续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企业应做好创新战略的顶层设计,需要解决 3 个突出问题:一是在理念上理清科学、技术、工程的概念与作用;二是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但也只能根据自身的技术储备、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己所能及的创新活动;三是在科技项目方面,应解决创新链各环节相互脱节、各自为战、无序发展的问题。

2.3 寻求需求导向与技术驱动的平衡

企业在开发产品的时以需求为导向,还是以技术为驱动,多年来业内对此话题争论不已。需求导向策略就是跟着市场走,从产品体系、结构、布局、品种、数量、品质、价格、服务等方面满足不同层次、维度的需求,例如吸湿排汗的服装可以满足运动员等特定人群的需求。技术驱动策略就是跟着技术走,能创造新的消费领域和消费市场,甚至推动产业革新及消费趋势变革。例如,海尔推出的洗土豆的洗衣机就是这样的案例。

可见,二者同样重要,只不过在消费品制造业,多数企业的口号均是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需求。因此,需求导向成为形式上的主流。然而,对于一些有实力的大企业来说可以创造需求,其实际效果应该甚至超出需求导向的作用。可以这样说,优秀的公司满足需求,伟大的公司创造需求,从优秀到伟大的过程就是需求导向加技术驱动协调发展、灵活变化的过程,并不是非黑即白、非彼即此的事情。

同时也要看到,先进技术只有培育出有效市场需求之后,才能成为真正实用的技术。最适宜的技术,不一定是最先进的技术,但一定是市场最需要的技术。技术可以创造需求,但并不能盲目发展技术,特别是可能被市场束之高阁的技术,而是注重技术创新定位的重要性,即与市场需求的契合与平衡。

2.4 引入“四位一体”的创新模式

纺织技术创新,应因地制宜地采用“源创新”、“流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为当前和未来提供多方面的技术保障。

“源创新”挖掘新型市场,运用技术为消费者创造新的需求、引导新的消费方式、创造新的市场。例如,现有技术可以将老年人的脉搏、呼吸频次等生理指标的测量技术附着在服装上,并通过手机通讯,将老人或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理信号实时显示给家属,可在超限时自动报警。源创新就是技术驱动型的创新,是利用需求为消费者创造新技术。

“流创新”需持续保持。流创新在原有生产体系中挖潜改造,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稳定质量、创造产品的差异化来迎合细分市场的需求的措施。此类技术创新会连续性地增加价值,但不可能产生经济效益飞跃和升级,其带来的优势都不能持久,要维持竞争优势,需要持续进行“流创新”。

“集成创新”促产业速升级。集成创新运用已有技术特别是外专业的技术,通过对市场信息的了解分析,针对某一特定的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功能创新、性能组合互补,创造出新的商品和市场需求。从超出纺织行业的范围找出成熟技术,并与纺织原有技术相结合,将是在短期内实现创新的有效方法,也是快速推动纺织经济升级的有效手段。

“原始创新”要大力支持。原始创新是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创新成果。其往往是在基础理论和高技术方面有独到的发现或发明,具有科学创新层面上的意义。中国纺织产业在原创性研究方面与国际差距尚大,建设纺织强国需要大量的原始创新来支撑,而原创性研究的开展离不开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

2.5 完善企业内部创新体系

信息技术为企业竞争战略提供了必要条件:移动互联网带来人的高度协同;物联网也会带来物的高度协同;银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兴未艾。互联网将人联网、物联网、金联网三网合一,进入信息化普惠工业企业、制造业的时代。

在新产业格局下,企业应完善内部技术创新体系,包括:信息资源收集、跟踪研究;技术人才引进与培养;科技创新奖励机制;知识产权保护;科研项目申报与执行;企业技术资质申请与管理等。在完备的体系保障下,进而打造企业强大的设计力、技术力和管理力。

3 下一步的技术创新方向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核心之一。目前,全行业已形成共识:科技强国是纺织强国建设的首要战略目标,科技贡献是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成效与质量取决于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与程度,以智能技术提升劳动生产力、突破纤维资源瓶颈、节能减排和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强化基础研究、技术向生产环节之外的消费环节延伸,是科技创新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均衡性、包容性问题。

3.1 提升劳动生产率是首要问题

劳动生产率提升是纺织工业从传统产业向现代先进制造业转型的首要目标,智能技术的应用是重要标志。新型纺纱、织造、印染、针织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越来越以高效、自动化、智能化装备的应用作为标志。在线监控、数字化设计、RFID射频识别等信息化技术在化纤、棉纺、印染、服装和家纺等行业的广泛应用,将大大推动纺织工业劳动生产力的提升。

3.2 突破纤维资源瓶颈是根本任务

保障纤维原料供给是产业安全有序发展的根本。纤维材料产业已确立重点推进差别化纤维、高技术纤维、生物质纤维技术及其产业化,即一方面解决量大面广的纤维资源,另一方面是高技术纤维的开发与产业化。如提升化学纤维差别化率的在线添加技术、连续聚合技术、纳米改性技术、原液着色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PTT、PLA、PHA等生物质合成纤维等关键技术突破,仿棉纤维的研发等。碳纤维、芳纶、聚苯硫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酰亚胺、连续玄武岩等纤维基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这些代表纺织工业技术水平的标志性产品,产业化进程有待加快。

3.3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存续保障

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提高是纺织工业赢得社会和政策认同、获取可持续发展空间的重要保障。节能降耗减排技术在全行业获得广泛推广应用具有战略意义,包括无PVA环保浆料、膜技术处理废旧聚酯瓶片清洗废水回用技术、粘胶行业废水废气的治理和回收技术、印染行业高效短流程前处理、少水及无水印染加工技术、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废水分质分流及处理回用技术、太阳能板集热系统、空压机热能回收技术等。

3.4 基础研究软硬兼顾是必要手段

支撑产业发展的纺织基础研究需要软硬兼顾。以产业需求、消费需求和技术变革为牵引,及时融入新技术的元素,才能有效支撑行业的转型升级和矛盾的化解。特别是软技术,如标准的完善、技术导向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流行趋势研究、供应链管理技术、物流技术等。

3.5 创造需求、引导需求是更高目标

纺织行业亟需引发新的、更高层次消费需求的纺织技术。以数字化和绿色化为主线,纺织服装产业与IT产业、时尚产业的交叉融合,注定要在引领新的生活方式、营销方式方面做出表率。如人体工学技术(三维测量和试穿技术)、设计和裁剪技术、体现健康和功能性理念的智能可穿戴技术等。

参考文献

[1] 白春礼.当今世界科技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J].中国科技产业,2013(7):12.

[2] 王飞跃.“数据矿藏”对于“知业革命”的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6-19.

[3] 万建民.商业3.0时代[J].中国企业家,2014(13):3.

[4] 张茉楠.全球制造业变局 中国如何突围[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4-08-11.

[5] 赵大伟.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6] 白春礼.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靠什么支撑?[N].光明日报,2014-

技术创新模式篇(10)

一、有关跨国公司的创新观点

最早的创新概念是由熊彼特提出的“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这一说法。是指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具体包括六种情况:引进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和实现企业的新组织。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提出在经济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熊彼特之后,创新理论和研究范式又获得了发展。从技术和市场角度考虑,可以将当今跨国公司创新全球化的模式划分为以下创新的国际化模式、创新的全球化模式、创新的跨国化模式、创新的本地化四个类型。在跨国公司发展的早期,前面两种的创新模式在跨国公司创新中的运用较多。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跨国创新模式和本地化创新模式在经济中出现的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发展迅速。

二、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模式

技术当今经济和技术全球化速度加快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使跨国获得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机会大大增加了;互联网的使用和全球电视网络使跨国公司的宣传成本降低,从而降低全球营销的成本;运输成本的降低和速度的加快,使跨国运输商品的成本下降;信息技术的大量采用增加了技术的不确定性。跨国公司要想解决好全球化技术创新的问题,应当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考虑,采取合理的技术创新方式有效地配置其研究开发、生产、营销和服务方面的资源。如此,基于信息技术的角度考察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模式,可以将其区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的创新模式,即一直以来,跨国公司为达到其自主创新战略目标而采用的线性创新形式。另一种是跨国公司网络创新模型,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且由于这种复杂性,公司不可能完全孤立地进行创新。因此,瑞典网络学派主张任何跨国企业组织都不是孤立的,跨国公司在网络中生存和发展。跨国公司创新网络就是针对具体的研究对象而言,相互有关联的链接组成的网络,每一个影响技术创新的联系就是一个链接,这种链接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对B.L MANVALL所提出的要素和要素之间交互作用的描述,是要素之间相互影响、互相关联的关系。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离不开非技术创新,如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服务支持领域的创新。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的实现可以通过跨国公司技术与非技术创新网络实现。

三、基于先发优势视角的跨国公司网络型技术创新模式

1、有关跨国公司创新网络化的观点。跨国公司采用网络型技术创新模式是弥补了跨国公司线性创新模式的不足。在网络型技术创新模式中,考察跨国公司是否会在某一国家进行研究开发投资并进行创新,还应该从市场、开放度、人力资源研究开发的集聚现象几个方面考虑该国创新要素的可得性。

2、基于先发优势因素的思考角度。在传统的跨国公司投资理论中,无论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还是H-O理论强调都是跨国公司在资源,技术,资本等方面具备的静态的优势。若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模式采取的是传统线型的模式。通过这种模式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是可以获得相关的资源优势、垄断优势等。基于当今科技和信息技术发展对经济的影响,考察伴随跨国公司投资带来的技术创新的网络型创新模式现象可以归结为基于先发优势的因素考虑。笔者借鉴信息经济学中先发优势这个概念来考察跨国公司的投资原因,以及技术创新转移模式。在信息经济学中,先发优势(First-Mover Advantage,FMA)指的是某个新产品领域的第一个进入者或早期的进入者所能获得的潜在的竞争优势。对先发优势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得到蓬勃的发展,研究者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一般认为信息(技术)优势、规模经济与干中学是先发优势的两个主要方面。由于基于先发优势因素的考虑,一方面,为了获取技术优势,跨国公司常常需要结合当地的特殊情况的技术创新才能够具有更大的技术优势,跨国公司从获取技术优势的角度考虑,更多的应用网络型技术创新模式;处于对规模经济和干中学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追求,技术创新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模式,更多的涉及网络结构的技术创新模式。在当代经济中,跨国公司总是作为先发优势的拥有着,这种优势在波特的理论中也被描述为具有持续性地竞争优势,有关跨国公司理论表现为技术垄断优势、规模经济代来的效益。

四、从贸易创造和贸易替代角度考察跨国公司技术创新模式的效应

1、跨国公司两种技术创新模式的贸易效应。一般来说,跨国公司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从FDI的角度进行研究。下文我们借用FDI对我国贸易的影响情况分析基于先发优势的跨国公司的创新模式的贸易经济效应。这些贸易效应可以区分为两种:第一种情况,通过传统技术创新模式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是对国际贸易产生了贸易替代作用。第二种情况,基于先发优势创新模式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是对国际贸易产生了贸易创造作用,对我国企业的出口贸易起到了互补的作用。许多学者以也通过了技术的益处效应等理论对此做出了解释。

2、基于先发优势的跨国公司技术创新模式贸易效应的实证分析。王洪庆博士结合有关数据,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我国外贸出口的情况通过建立回归模型,进行了计量分析,得出结论:在技术创新较高的行业,提高了出口企业的出口倾向,产生了贸易创造效应。在技术创新较低的行业,降低了出口企业的出口倾向,产生了贸易替代效益。这个研究结论正好以也验证本文的论点,基于先发优势的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模式表现明显。在技术创新较高的行业,像现代新兴的IT行业、金融业行业等,跨国公司的投资效应表现为通过出口示范效应,技术的溢出效应,竞争效应等方式提高了出口企业的出口倾向,产生了贸易创造效应,对国内出口企业的产品起到了互补提升作用。基于先发优势的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模式,对我国外贸竞争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动态的,网络创新,将规模经济,干中学的积极效应发挥出来,大大提升了我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然而,在技术创新较低的行业,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模式主要是传统的线性模式。

五、基于先发优势视角的跨国公司创新模式对我国外贸竞争力提升的对策

1、积极寻求加入大型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网络的机会。我国国际贸易自主创新需要跨国公司的创新网络。我国企业积极参与到跨国公司基于先发优势的网络型技术创新模式的技术和经济网络之中,则意味着相关跨国公司创新网络对我国企业存在一种“溢出效应”,有关企业部门会因此而获益;同时,公共部门支持和推动的某些R&D(研究与开发)项目又是直接针对与企业有关的技术,某些新技术还是这些技术的主要使用者。这些都是基于先发优势的跨国公司创新网络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直接影响。在实践过程中表现为吸引大型跨国公司的对华投资,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含量。在全球化经济中,大型跨国公司基于先发优势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更为突出,它们的投资对东道国的技术溢出效应表现明显。吸引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对提升我国的外贸竞争力有重大作用。

2、推动我国企业创新形式与创新网络模式的商业性研究。推动我国企业创新形式与创新网络模式的商业性研究在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实现过程中非常重要,这在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中已经得到证实,但目前针对服务创新的商业性研究很少。商业性研究应更加针对服务企业的需求,提高包括创新服务的开发技术、开发方法、开发原则和创新管理等方面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更多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

3、通过先发优势中规模经济效应和干中学的特征提升我国国际贸易的竞争力。先发优势中规模效应和干中学也可以表现为经常提到的关联效应,激励跨国公司与内资企业建立分包或者供应商的关系,加强两者的前向和后向关联,融入跨国公司的网络形态创新模式,以实现跨国公司在这一技术创新模式中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和干中学效应。

【参考文献】

[1] 王洪庆:外商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 扈华林:国际竞争力新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上一篇: 网络推广及优化 下一篇: 果树栽培管理技术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