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的价值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21 08:33:54

历史学科的价值

历史学科的价值篇(1)

G633.51

一、通过对中学历史课程教学目的加以定位透视其育人价值

在定位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时,应该切忌不要将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简单的等同于德育,学科育人价值的主要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价值观与情感态度、方法与过程、技能与知识。但是,在以往历史学科育人价值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依然会存在理解误区。例如,中学历史学科是有一定相对完整的认识体系的,而对这些知识体系进行反复的、机械的记忆和背诵事实上并不能真正的掌握@些知识,即便部分历史教师在课堂中希望通过对学生的情感熏陶来达到教学目的,但是过程中依然会采用不科学的满堂灌或者说教方式。当然不能否认部分教师会有精彩的演讲,在不同程度上会起到感染学生的作用,但是大多数也只是对历史的简单叙述,而并非详细解读,无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的认识方法和学习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连对历史学科抱着兴趣缺缺的态度,更何谈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有效发挥呢?

教师没有对历史学科所蕴含的智慧及其在人格修养方面内化作用引起充分重视,导致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尤其是在当下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学历史教材的一成不变,无论是对历史事件的选择,还是对其内容的阐述,都乏善可陈,而学生可以从社会中、网络中获得与教材完全不同的历史结论,这就使得忽略情感体验、重视说教的中学历史学科陷入了遭人诟病、捉襟见肘的尴尬境地。因此,这就对中学历史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学历史课堂实践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客观需求合理强调历史技能与基础知识的有机结合,并重视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经验及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作用。

二、通过分析当前时展趋势透视中学历史育人内容

1.以发展和继承的眼光,来看待历史知识的育人价值及实践

历史就像一面镜子,我们既可以从中总结经验,也可以从中吸取教训。要充分发挥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作用,首当其冲的就是要继承历史上各位仁人志士的嘉言懿行,若历史学科的部分育人内容相对具体化,则应该深化对具体内容的认知程度,并对其进行完善和丰富,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例如,在中学历史课堂上,势必会涉及到一些革命传统教育方面的内容,而传统中学历史学科在这方面的重点教学内容是歌颂及赞扬如不畏、大公无私的革命精神,十年前是这样,十年后依然是这样的一成不变的固定内容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革命精神的精髓。而在新时代下,则赋予了中学历史学科新的内涵,历史教育既要将在面对敌人时中国共产党英勇无畏的精神体现出来,同时也要充分体现出在中国民主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诸多先烈是如何探索革命精神的。

2.站在历史本体的角度,开拓中学历史学科的育人内容

只有在不断地开拓中学历史学科中育人价值及实践的新内容,才能够有助于学生“求真”意识的培养。事实上,在中学历史课堂若教师只是采用照本宣科、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仅不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教师本身也没有充分的认识历史这一学科体系。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及历史体系,我们不难发现,何为历史?历史是真实发生的事件,而并非是闭门造车,因此,历史为人们开放性的讨论提供了平台。现阶段,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对中学历史学科也应该在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上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期可以将其育人价值真正的发挥出来,从而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及“证史一致,史由证来”的思维意识。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历史学的发展进行深入的理解,而且也极大地避免了教条主义出现在历史课堂中的可能性。

3.通过对学生人格的培养透视中学历史课程育人境界

中学历史教师在历史课堂实践中,在历史教学内容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与此同时也应该充分重视教学组织形式。在中学历史课堂中,教师所采用何种教学组织形式,不仅对教师的课堂质量、课堂效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历史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只有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及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其在培养学生互动和合作的心理品质方面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其前提条件是历史教师要对自己严格要求,不仅要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规范,而且也要抱着治学严谨及爱岗敬业的态度来开展历史学科的教学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学生中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发挥榜样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格修养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理解中学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时,万万不能狭隘其育人对象,若仅仅将其对象圈定在学生范围内,则有失偏颇,也应该将历史教师本身也纳入到当中来。众所周知,中国人在评价教师这一职业的时候,通常会采用“教书育人”一词,这就明确指出历史教师不仅要将系统的、完整的历史知识教授给学生,而且也要以身作则,发挥其育人作用,让学生通过教师的一言一行而受到感染,从而实现自我反思,获得进步。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将育人的理论知识真正的应用到历史课堂实践当中,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才能够充分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从而在保证教学效果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提升中学历史学科的育人境界。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本文对中学历史学科育人价值和课堂实践的深入探究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并不是德育,德育只是育人价值的一部分,以历史课程目标来设定其育人目标;其次,重新深入的认识中学历史学科的育人内容,并在尊重历史本体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对课堂实践的指导作用;最后,历史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品质修养,以达到提升中学历史学科育人境界的途径。

历史学科的价值篇(2)

1.不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由于应试教育的惯性还在延续,许多学校还是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和老师的主要依据。所以,老师们也就不得不追求高分数。老师们比较关心考试试卷,你考什么,我教什么;你怎么考,我就怎么教。为了能让学生考出高分数,在历史课堂上,有些老师宁愿多留时间让学生复习历史知识,也不去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2.贴标签、喊口号 有的老师在讲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时,就告诉学生答题的“技巧”:如果让你回答__事件受到的启示,你就可以回答“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如果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问题的启示,就再加上“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必须实行科教兴国战略”。这种不管学生对问题理解不理解,就让学生按公式化的答案答题的做法,就是典型的贴标签、喊口号。

对于这种口号式的答案,如果出现在考试试卷上,老师们有时还真没辙。因为在老师们的思维中,就连“运动”“化运动”等党的历史上的错误,也能说出党的英明、伟大来,理由是党虽然犯了错误,但是却能纠正自身的错误;能纠正自身的错误,难道不能说明党的英明和伟大么?虽然这些“标签”“口号”式的答案有道理,但是很显然,这种教条的德育方法对学生的思想是很难有什么触动的,也是必须纠正的。

二.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情境体验” 落实历史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方法很多,但我觉得,还是菏泽市初中历史教研员张红霞老师提出的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进行“情境体验”的方法最好。

让学生“回到历史现场”的主要方法有讲述历史故事,播放历史视频,展示历史图片,设计以史实为依据的模拟情境,参观历史遗址、遗物等。通过这些方法,再配上一些引导、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穿越时空”,神入历史,学生才能得到真切的体验,才能真切地感悟历史。请看下面的示例:

①时空隧道:假如你们学习小组的同学组成记者团,穿越时空隧道,回到20万年前,对北京人一天的生活进行了采访,请把你们采访到的情况向全班汇报一下吧!

②设想自己是一位导游,要带游客参观河姆渡博物馆,请你精心设计一份讲稿。

③假如你是秦始皇,你会采取哪些措施巩固秦朝的统治?

④假如你是唐太宗时期的一名谏官,你敢给唐太宗提意见吗?你会提些什么意见和建议?

历史学科的价值篇(3)

中图分类号:U416文献标识码: A

岱庙又称“泰庙”、“东岳庙”, 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南麓,是泰山上下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它创建于秦汉,拓于唐宋,元明清均有较大的维修,现存建筑大都保持了明清时的特点。

路面是岱庙重要的附属文物,面积为3万平方米,接近岱庙总面积的1/3,随着近年来对岱庙古建筑保护的加强,维修保护工程的开展,陆续在现路面地坪下发现了几处早期路面,年代从宋延续至今,不同时代的路面层层叠压,充分反映了岱庙路面悠久的历史,代表了不同朝代的技术水平。而现有地坪的岱庙路面则多为现代铺筑,规格不统一,不少砖残缺碎裂,路面凹凸不平,排水不畅,给游客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且有部分水泥砖路,与岱庙宏伟壮丽的古建筑氛围极不协调。如何去除岱庙路面不合理的部分,恢复其历史风貌,科学的维修保护好岱庙路面,是一个非常科学严谨的课题。

一、岱庙路面的历史价值

1、通过近年的重大工程考古发掘,发现了不同时期的岱庙路面基址,具有较好的历史延续性。

1984年,正阳门的考古发掘较为完整的反映了岱庙路面的历史延续性。通过打探沟,根据其土质土色不同,将现有正阳门地面以下从上到下划定为五个大地层,第一层为现代水泥路面,厚10厘米;第二层厚28厘米左右,土色灰黄,表面有3厘米左右厚的红烧土,下面含大量红烧土块、石灰及明清时期的黄、绿琉璃瓦等建筑垃圾;第三层厚8厘米左右,黄色土,表面也有一层薄薄的红烧土;第四层,厚35厘米左右,为黄色夯土,夯筑十分坚硬,每夯层厚10厘米左右,夯窝直径5厘米左右。夯土内夹杂极少的宋元时期的黑、白、青色瓷片;第五层,距地表75厘米,总厚度为135厘米,系一层青石板路面,石板厚16―24厘米,石板下位一层夯土、一层碎砖的地基,夯土与碎砖各铺五层,其下为生土层。根据地层的叠压关系来看,总共发现四层门道地面,最下层的青石板路面则是宋代初建的正阳门路面,其上各层是金大定十八年、明嘉靖二十六年、清康熙六年被火灾、地震所毁后的重修路面,与岱庙古代维修史相吻合。

2、随着维修保护工程的陆续开展,作为路面的主要建筑材料―不同时期地面砖的出土,更加丰富和验证了岱庙的悠久历史。

⑴汉代菱形纹子母扣砖。是1985年在仁安门安装避雷设施开挖地下槽沟时,距地表1.5米处发现的,砖长33厘米,宽11.5厘米,厚5厘米,砖面略有弧背弓出,砖面饰绳纹,其背素面,砖一侧周饰方栏,栏内饰菱形纹,砖两端中心部位施一凸一凹子母扣。

⑵宋代“官”字铭文砖。2002年4月,在清理岱庙西城墙遗址时,于西华门北侧城墙背里砖中,发现带有“官”字款的铭文砖16块,其中完整者7块。砖长40―41厘米,宽19―19.5厘米,厚6―6.5厘米。铭文分阴文和阳文两种,均为模印,时代为北宋。

⑶明代铺地砖。发现两处:一是在东神门前距地表60厘米处发现,砖长34厘米,宽17厘米,一是在建造雨花道院碑廊时,距地表55厘米处发现,砖长36厘米,宽18厘米。

⑷清代铺地砖。在铺设天贶殿西侧南北向路面时,距地表9厘米处发现旧路面,中间为青砖,两侧为鹅卵石,砖长为31厘米,宽为14厘米,厚为6.5厘米。

3、查阅有关岱庙路面的文献记载和图录资料,为了解岱庙路面的铺筑方法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于整体岱庙路面最详实的资料出现在岱庙清末全图上。从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岱庙中轴线和两侧次轴线的不同的地面铺筑方法:中轴线采用御道石和条砖铺砌,两侧采用条砖铺墁等。至于历代文献则对岱庙路面很少提及,仅在《康熙重修岱庙碑》中提到“………自大殿东西两边,俱铺新甬道至午门者………”。

二、岱庙现有路面状况和维修的必要性

岱庙现有地面大部分现有砖为建国后80年代铺筑,经多次维修,地面水泥块、水泥砖、大中小号青砖等差别很大,不少砖残缺碎裂,路面凹凸不平,排水不畅,给游客出行带来极大不便,也与岱庙宫殿式建筑的气势极不相符,急需进行维修,恢复历史风貌,保证游客的安全。

三、岱庙路面维修保护方案的制定

为科学合理的恢复岱庙历史风貌,整改破损严重的路面,岱庙文物主管部门依据历史文献资料和考古发掘资料,并多次组织专家论证和外出考察,最后提出如下路面维修保护方案。

(一)方案制定依据:

此次路面维修要本着“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依照历史资料,参照同类古建筑群路面规格,并结合岱庙实际情况,制定维修方案。通过史书记载,岱庙的建筑大部分为清清康熙十七年地震后恢复,所以路面维修按照清代规制来恢复。

1、岱庙路面铺设形式应符合岱庙总体布局特点。

岱庙在总体布局上按照唐宋以来祠祀建筑中最高标准修建,采用了以三条纵轴线为主,两条横轴线为辅,均衡对称,向纵横双方扩展的组群布局形式。众多的主要建筑依次排列在南北方向的中轴线高筑的甬道上,从岱庙南门外岱庙坊起,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天贶殿、后寝宫、厚载门由南向北依次坐落在中轴线上。其它建筑对称于左右两侧,东轴线设汉柏院、东御座;西轴线有唐槐院、雨花道院。

作为岱庙组群总体布局的重要标志,岱庙的路面与岱庙的总体布局相协调一致,形成了对称规整的布局特色:在中轴线主要院落,采用以三条南北向的纵向路为主,突出中轴线的御路,采用高出其它地面的中轴线甬道,然后以均衡对称的横轴线路,将中轴线和东西轴线纵向路连接起来,而在其余的有较多古树的路两侧空地则采用绿化和透气方砖地面,在东西轴线两侧的院落中的路面则采用具有园林色彩的青砖加鹅卵石路面。

2、中轴线采用三行御道石和300×150×70条砖铺墁。

从岱庙馆藏的清代岱庙全貌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岱庙中轴线地面采用三行御道石和条砖铺墁。而后寝宫与天贶殿之间及天贶殿前的大露台路面现均保留有三行御道石,亦可作为依据。

3、次要轴线路面改换为统一规格的280×140×70大条砖。

岱庙的大部分古建筑为明、清时的产物,而次要路面的砖主要是240小青砖和水泥砖,为现代维修时所用,破损严重,与宫殿式建筑的气势极不相符,需改为清代规格的280×140×70停泥砖,按清代的样式恢复。

(二)具体维修保护技术要求:

1、严格按照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严格按照岱庙历史原貌来恢复,突出中轴线甬道的作用,保持岱庙原有对称规整的传统布局特点。

2、施工前,选择部分破损严重的次轴线路面铺设样板路面,统一铺设材料和施工要求,由工程专家指导,符合要求的标准后,统一施工用料和铺筑工艺。

3、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能保留的较好的路段尽量保留。如保持阁老池路面原有的旧砖路规制、中寝宫前的御道石、东西寝宫前的鹅卵石、配天门与灵侯殿间的过道砖、仁安门以东廊房南路面、太尉殿、三灵侯殿北路面等。而将各类水泥砖全部拆除,改为青砖路面。

4、正确分析路与古建筑过道门台阶石的对齐关系,将每个分院落三条轴线路面尽量调直。对天贶殿东西轴线的路与过道门不冲齐的部分进行纠正;改掉天贶殿东过道门前的石坡道,恢复传统的石踏步做法;调整雨花道院垂花门前的交叉路口路牙石,采用东西对称的格局,用部分绿化带作隔离以突出主要道路。

5、严格精细化施工,采用灰土地基和掺灰泥铺砖等传统工艺,施工中要进行细致地放线,注意对砖进行挑选、打磨、洇好,铺砖要横平竖直,砖缝保持在5毫米以内,初步铺好后,要进行打磨边缝,保证路面的平整度,通过细腻的工艺取得好的维修效果。

6、施工中,要分段预留过路管道沟,垒砌检查井,防止路面整修后再进行管线敷设时对路面的破坏。

7、地面自然排水环节要科学处理,相关配套排水设施要完善,做好全院路面的排水总体规划,防止路面局部积水,达到排水畅通的要求。

8、为保证质量,地砖、条石等建材要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的方法进行购置,维修使用的砖、条石要古朴耐用,规格、形制、样式要规范统一,条砖要耐磨规整。

9、路面施工时,要充分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尤其是对于路面周围的古树名木,要重点研究制定保护措施,确保古树安全;施工中的管网设置要与古树保护统筹考虑,在远离古树的区域开挖,且不得开挖大的管沟。

历史学科的价值篇(4)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学科核心素养逐渐成为历史课程建设中的关注重心,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理解、历史解释与历史价值观等核心素养之中,历史价值观是最上位的,也是带有终极性的。那么,从历史教学的角度看,如何定位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价值观问题,如何在具体教学问题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将是历史课程和教学中的一大关键。

一、历史学行走在科学与人文之间

要讨论历史价值观,必须先认识历史学科和历史课程本身的特点。历史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对于她的性质,尤其是历史学是不是科学的问题,几百年来中外历史学家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正如何兆武先生所说:“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学?历史知识和理解的性质是什么?倘若不首先认真考虑并确切回答这些问题,就径直着手研究历史,那种历史知识就必然是盲目的而又混乱的,有如盲人摸象;那样的历史学就连所谓‘科学的’历史学都谈不到,更遑论‘人文的’历史学了。”笔者以为,对历史价值观的教学讨论,也应该首先回到对历史的本质认识。

历史是科学还是艺术,一直是史学界争论的焦点。科学的实质、核心和灵魂就是“求真”:科学面对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客观规律,是一切科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因此,科学的起点和归宿都是求真。历史带有这种特性,可又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科学,因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个体,人们对历史的解释常常是不同的。文学和艺术从头至尾都是一种个性、感性的自由表达,人们对于文学艺术作品的解读也永远是“阐释”的,对文学、艺术追求的始终是美和善。虽然历史带有这种“阐释”的特点,但历史又不同于文学和艺术,因为对历史的“阐释”虽然是“自由”的,但必须基于史实的科学性。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认识到了历史的这种两重性和复杂性。刘节提出历史学是介于科学同艺术之间的一种学问,张荫麟指出历史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洪煨莲则强调历史既是科学又是哲学,到20世纪末,何兆武认为历史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既是科学又是哲学,王学典提出历史学是科学的解释学。

正是历史学科的这种两重性和复杂性,使历史教育既具有科学精神的本色,又承担培育人文精神的使命。这就决定了历史教学不同于文学和艺术学科的教学,她必须以真实的史实为教学的出发点,立足科学性;历史教学又不同于自然科学的教学,她必须关注善的目标,追求人文性。前者主要体现人的理性一面,它诉诸人的理性去发现历史的真相;后者主要体现了人的感性一面,它通过人的情感、意志等感性活动去领会历史的意义。前者以史实为本位,具有实然性,主要关注历史上发生了什么;而后者以史论为本位,具有应然性,主要关注人类应该从怎样的角度去理解和评说历史。前者体现一种从史实出发,追求对历史规律把握的求真精神后者则体现一种以史论为依归,追求历史认识的向善臻美精神。这两种精神正是历史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二、求真,历史价值观的底线和起点

早在2007年,任世江老师就提出了“求真、求实是历史教学的底线”的观点,笔者觉得是很中肯的,也同样适用于对历史价值观的讨论。这个话题,在当时曾经引起一番争鸣,我觉得重要原因在于讨论时选择了“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英国的殖民压迫之间的矛盾,是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这一属于历史解释的话题作为载体。事实上,作为历史事实的“求真”与作为历史解释的“求善”,是历史教育的一体两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应该在历史价值观的层面上统一起来。

笔者认为,在历史事实的层面上,历史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是“求真”,这也是历史价值观的底线。正是因为学界对历史的科学性存在争论,讨论历史价值观的问题就应该回到历史学科的最小公约数。在历史科学性问题上,大家能够认可的最小公约数是什么?笔者认为,应该是历史解释和历史理解必须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史实基础之上。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可能见仁见智,从这个意义上,历史是阐释的,可历史不同于艺术的重要一点就是这个见仁见智必须基于可靠的历史事实,历史不应是“任人妆扮的小姑娘”。着眼于史鉴作用的传统史学,如果不以可靠的史实为基础,那么所得借鉴就是错误的,正因为这样,古代的高明统治者们一方面要美化自己,企图篡改历史,另一方面又重视修史,想从真实的历史中获取真实的经验教训。着眼于历史阐释的现代史学,“首先是那个一去不复返的过去本身;接着是根据史料对过去进行叙述和解释的历史学;再往上是对历史总体作出总结以探明历史意义的历史哲学;最后,是对历史学本身进行反省和思考和历史哲学”。这里“那个一去不复返的过去本身”不能再现,而史料和对过去的叙述性真实是一切历史学的底线和起点。譬如,过去根据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回忆,把戊戌的主要原因说成是袁世凯的告密,后来学界对历史事实的考证说明这一论点的依据不可靠,于是历史理解与历史解释也随之改变,这就是历史的特点。历史问题的争论可以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甚至媳妇还有一套理,但无论谁的理都要断喝一声;请拿证据来!如此,历史就回到了求真的底线上。

“论从史出”,这个“史”必须真,这就是历史价值观的“底线”,因而也是历史教学的底线。离开了求真的底线,历史就离开了其本质特征,失去价值,在历史戏说泛滥的今天,把求真作为历史教学的起点,作为历史价值观的底线,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求真”的历史价值观呢?笔者认为,开展“围绕问题收集史料一针对问题鉴别史料一根据史料论证问题一依托史料重现历史”的“史证教育”,既是掌握收集史料、鉴别史料、分析史料、运用史料等“史证方法”的学习过程地是形成“史证意识”和“史证精神”的教育过程。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就是历史价值观形成的基础。

三、求善,历史价值观的取向和归宿

如前所述,历史不仅具有科学的特性,更具有人文的特点:它通过人的情感、意志等感性活动去领会历史的意义、价值和追求,关注人类的价值和意义等理想问题,追求人类认识的向善臻美精神,具有应然性。所以,笔者以为求善是历史价值观的取向和最终归宿。

作为历史价值观的求善,主要体现能够运用正确的标准和尺度进行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能够分辨历史上的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文化传统,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尺度,归根到底,是“善”的尺度。说“求善”是历史价值观的根本取向和最终归宿就是指对历史的解释和评价必须用“善”的标准,具体地说就是“人”的尺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中,历史价值观是历史理解与历史解释的灵魂和统帅。

历史学科的价值篇(5)

一、从价值认识到价值判断

历史认识是一种价值认识。没有价值认识的历史认识,徒有认识的形式而没有灵魂,至少是不完整的历史认识,因为历史认识的起点和归宿,都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社会内容。这一社会内容,不仅由历史认识客体自身的社会性所决定,而且也和历史认识主体与生俱来的社会属性直接联系在一起。在阶级社会中,没有超阶级、超意识形态,生活在真空中的认识主体,无论是社会认识主体,还是历史认识主体都是这样。因此也可以说,所谓没有价值认识的历史认识是不存在的。其实,标榜“没有价值认识的历史认识”也是一种价值认识,只不过它是另一种意识形态的价值认识而已。

价值认识是价值判断的基础,表明“认识”和“判断”的同一性,它贯穿于历史认识的始终。因此,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在科研中,也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简而言之,有什么样的价值认识,就有什么样的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则是价值认识的深化、升华和结果。

在历史认识中,只有通过价值判断才能够使历史认识主体和客体发生密切的联系,在历史认识诸多的判断形式中,价值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关系或影响到历史认识的结果。尽管这一判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相对性,但它的指向却是愈加接近客观的历史真理。价值判断首先是历史研究、历史学的价值判断,但它却是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密切结合的价值判断。

历史认识的价值判断,是体现了认识主体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精神的判断,不仅有历史感,而且还有时代感,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美国史家L.S.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两卷本《全球通史》出版后约30年,《全球通史》第7版在1999年问世。两种版本相比较,可以看出第7版的内容已经有了较大的改变。他在回答为什么在世纪之交要撰写新版本的《全球通史》时说,答案与出版第1版的理由是相同的,还是那句话:新世界需要新史学。 20世纪90年代的新世界是科技的神奇影响力的结果。科技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难以抗拒的影响令人信服地证明着它的存在。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中外史学理论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对当代中国史学的复兴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同时史学理论研究中确实也存在着较突出的问题,首先是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不仅是史学理论研究脱离历史学研究的实践,而且历史研究在一定的程度上也脱离社会发展的实践,忽视以至回避现实社会发展中提出的问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重要原因之一是忽视历史认识的价值判断。这样,活泼的、生动的、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历史学和历史学理论,就成为脱离社会生活实践的空泛的玄学。历史研究即是不停地提出问题和不停地回答问题。从这个意义上,当代史学的主流也被称为“问题史学”,这在中外史坛已成共识。无论是提出问题,还是回答问题,都是和价值判断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价值判断的历史研究,自然也就没有问题意识、问题导向,必将导致脱离社会发展实际,自然也就受到社会的冷落。

二、历史价值判断的本质是社会价值判断

包括历史学在内的任何一门学科的生命力,在于社会发展对它的需求,以及它对社会需求的满足,它的意义不在于简单地、直观地描述,而在于进行理论的阐述和概括,所以不能没有价值判断。在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是联结历史认识与现实的社会认识的纽带。正如史学思潮和社会思潮是密不可分的一样,历史认识和社会认识也是密不可分的。这就决定了历史认识的价值判断的特点,是历史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的统一。每一时代的历史学家,都是从他所生活的那个具体的时代和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观察历史、思考历史、认识历史。而观察、思考、认识的目的,不在于使自己所生活的那个时代重演历史,而是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理解,更清醒地观察、思考、认识今天和未来。包括历史学家在内,任何人都是历史的产物,他的政治、思想和文化观念,都属于一定社会历史范畴,印上鲜明的历史烙印。人是历史的人,既不可能超越历史,也不可能回避历史。

20世纪初,梁启超作为中国新史学思潮的旗手,以进化论、进化史观为理论基础,发起了“为史界辟一新天地”的“史界革命”。他认为“史界革命”是时代的需要,中国史学的陈腐和落后,是中国社会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不能立于世界之林。抗日战争期间,陈垣完成《通鉴胡注表微》计20篇,前10节言史法,后10节言史事,突出表现了他在敌占区的抗日精神。在《臣节篇》中,他通过南宋胡三省论臣节,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陈垣所强调的“考史”和“论史”,即历史认识和历史认识的价值判断。将历史认识和社会认识、历史的价值判断和社会的价值判断密切结合在一起,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有作为的历史学家和有生命力的史学著作,总是在这些方面为人们做出榜样。

在现代西方史学中,历史的价值判断和社会的价值判断也是联系在一起的。例如,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提出“双元革命”(dualrevolution)这个概念时,是指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和同时期发生的英国工业革命。他说:“发生在1789―1848年间的这种伟大革命,不仅是‘工业’本身的巨大胜利,而且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巨大胜利;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由和平等的巨大胜利,而且是中产阶级或资产阶级自由社会的大胜利;不仅仅是‘现代经济’或‘现代国家’的胜利,而且是世界上某个特定地域(欧洲部分地区和北美少数地方)内的经济和国家的巨大胜利――其中心是大不列颠和法国这两个毗邻又互为竞争对手的国家”。霍布斯鲍姆还强调:“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作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霍布斯鲍姆的上述观点,即是他的“历史的价值判断”,但是这种判断并非仅仅是历史学的,同样也是社会的价值判断,因为从他所论述的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揭示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特点和本质内容。

三、清醒认识后现代史学的挑战

如果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否定历史认识的价值判断,是在所谓“客观主义”或“客观主义史学”的影响下提出的,那么在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米歇尔・福柯、J.F.利奥塔等在批判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形成了后现代主义哲学后,否定历史认识的价值判断,则更多地和所谓的后现代主义史学联系在一起。

后现代主义力主一切都没有确定性,而只有模糊性、不确定性、无序和凌乱,以及断裂和倒错等,这一切在后现代史学中,都有直接的具体反映。如后现代主义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国的海登・怀特在其代表作《元史学》中提出,历史作品普遍存在着诗学本质,史与诗并不存在截然断裂的鸿沟。历史著作普遍存在着诗学本质,无科学性可谈。因此,人永远不能找到“历史”,只能找到关于历史的叙述,或找到被阐释和编织过的“历史”,真实的历史是不存在的。

后现代史学否认历史研究价值判断的重要命题之一,是所谓的“讲故事”,即强调历史的内容不过是“故事的因素”;既然是故事就会有情节,于是历史学家写作时,自然而然地就会“编织情节”。至于编织什么样的情节,讲什么样的故事,则与历史学家个人文化背景、性情、嗜好等因素有关。既然历史和文学都是人们想象的产物,那历史还有什么“事实” 可言呢?历史的真实性在“编织情节”的过程中,就已荡然无存了。怀特认为,历史叙事在本质上属于语言学,他用诗学的方法来解读历史文本,认为历史学家的研究工作与文学家的创作活动,没有什么区别。如果说史学与文学有区别,这区别就在于历史学家是在“发现”故事,而文学家则是在“创造”故事。

历史学科的价值篇(6)

一、价值教育观念的含义

何谓“价值教育”观念?首先,它是一种在当代西方国家影响极为广泛的教育思潮,而且有多样化的教育实践,其地位可与我国的素质教育理论相比较,成为了这些国家的主导性的教育观念。它首先反映的是一个社会共同体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其次是如何实现核心价值的问题。从源流上看,它与近代西方的价值哲学密不可分,“西方的价值教育是伴随哲学上人们反对唯科学主义,倡导维护人的尊严与个性的一种教育应对”,突出思考人文社会科学在学科价值、属性、研究方法上与自然科学的差异。由此连带出教育的价值问题,即教育是侧重功利、知识与理性传扬,还是侧重历史文化的人文教育;是社会的需要还是人的发展的需要,等等[1]。总之,它指的是通过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充分体现整个社会的宏观教育价值;强调学科结构中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历史学)在对社会价值观念建构中与各学科共性的和其独有的作用与价值;使“价值”、“教育价值”实际成为一切教育活动和思想的中心。而无论“价值”、“教育价值”的实践探索结果如何,最终都是以哲学上的价值理论诉求为归宿的[2]405~412。

“价值教育”观念的形成是以对“价值论”的探讨为源头的。所谓“价值论”也称“价值哲学”。在价值哲学理论中,弗赖堡学派集中地从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历史科学的角度对该理论进行了阐述,其代表人物为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他们提出,历史活动和由此形成的知识体系是以价值为核心的,因此历史等人文社会科学的中心问题是探讨人的认识活动和形成的知识体系是否具有价值,价值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等。

他们认为,历史和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研究不同,其最大的区别是后者只表示对事实的认可与判断,是客观的记录和机械的反映;而前者含有认识主体的立场与批评态度,是源于人的精神、心理的活动,是与情感、意志活动直接关联的,即“如果取消了意志与情感,也就不再有价值了”[3]72。他们还认为,“自然研究与历史学的分别,首先开始于利用事实来构成知识的时候。这时候,我们就看到,前者追求的是规律,后者追求的是形态”。历史研究是个体的、一次性的,而且是包含人的情感、意志活动的。在研究的结果上,前者倾向抽象,后者倾向直观,因而体现了价值性,体现了哲学的认识和实践层面的要求。“我们的全部价值感,根源就在于对象的一次性,无双性”[4]。基于对历史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不同分析,他们对历史科学的特征进行了描述。如李凯尔特提出文化科学概念,认为这更能规定非自然科学的“共同兴趣、问题和方法”[5]5。他提出,价值是附粘在文化上表现出来的,文化不象自然,即它是后天的,是人们有目的地保存和生产出来的,文化对象都是有价值的,如宗教、法权、国家、伦理、语言、科学、文学、艺术和借以活动的经济手段等。

在价值哲学的引导下,西方的价值教育理论由此而兴起。无论是价值哲学理论还是价值教育观念,总体说来都是针对19世纪末、20世纪前半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对教育价值定位的需要而产生的,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二、价值教育观念在西方国家兴起的历史分析

概括地说,价值教育观念在西方国家兴起的社会历史原因有三。

其一,是教育价值论在观念与实践上的进一步探索。西方国家的教育观念受到第二次科技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飞跃发展的影响,将教育的价值定位于通过科学学科的教育,使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具有理性思维的能力。因而教育与科技、经济发展的现实功利目标结合,对自然科学学科地位与作用的尊崇成为教育价值观的体现。造成的后果是人文社会科学成为次于自然科学的第二等级的科学,同时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过于紧密的结合造成教育的价值定位偏重于宏观社会价值,对个体发展的微观价值问题重视不够,在学科关系上则显示出突出智力、科技、实科教育的倾向。

其次,受宏观的社会教育价值观念影响,人文社会科学在上一个世纪之交在学科目标与方法上出现自然科学化的倾向。如认为历史等人文科学在学科目标上应像自然科学一样总结普遍规律。实证主义就公开提出“按不变的规律,使之参与共同的进步,从而能始终前后一贯、不偏不倚地对任何协作做出正确的哲学解释”[6]。而在研究方法上则出现将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移植到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历史学科内部的现象。如斯宾塞将达尔文的进化论引入历史研究而成为社会进化论,布克哈特将弗罗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引入生理学、医学研究而形成心态史学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其他如在计量史学、生态史学、科技史学、数理史学的研究中,也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尤其明显的是,亨佩尔公式提出后,以人文科学(包括历史学)“应用模型来解答有争议的问题”为标志,历史研究的过程、方法与手段也自然科学化了,即出现模式化、公式化、规律化[7]259的倾向。

其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既经历了飞速发展的时期,也出现了大战带来的巨大的灾难。因而在一兴一衰之间西方国家开始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本质进行反思,对过去崇尚科技理性、科层政治制度、工业化和市场化的片面做法进行了理智的反思。而这一反思对教育价值是以社会还是以个人为定位本位,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地位、作用的定位,对历史等人文学科内部结构、专业的定位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巴勒克拉夫因而认为,二战以后也如世纪之初鲁宾逊提出的“新史学”的口号一样,史学再次出现了新的“路标转换”[8]147。

三、价值教育理论与素质教育理论的异同

首先必须承认,价值教育理论与素质教育理论在内涵与推行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具有重大差异。其一,中国的素质教育理论是在中国改革开发的深化时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时期和国家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期提出的,教育的价值定位是与社会和现实的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在一种历史的乐观主义的前提下出现的。其二,从素质教育理论提出的具体原因看,主要是针对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的。其三,强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目的。在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尤为注重的是以学生的智力发展中的创新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主[9]2~25。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侧重于对反映教学中的伦理关系的具体的教法、学法进行改革与探索。但是“教育改革缺乏深刻理论指导和人文环境,素质教育实践流于形式,课程改革成为唯一的途径与形式,而课程的内涵与意义又没有正确显示,盲目追求与现实、与国际接轨等等,使教育宏观价值定位产生偏离[10]。

反观西方的价值教育理论,首先在推行的背景上,它反映的是二战前后到冷战时期对资本主义发展和西方文明从悲观主义的角度,对工业化、对市场经济、对科层政治制度、对科学实证主义等所起的社会消极作用所进行的反思。“是与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和人文精神的失落所形成的强烈反差有着密切联系的。……从根本上上看,也就是为了克服唯科学主义倾向带来的弊端而采取的教育措施”。它与素质教育侧重的宏观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价值定位不同,价值教育理论侧重于微观个体的价值定位[1]。其次,与素质教育理论形成的更为实际、现实的针对应试教育问题这一直接原因不同,价值教育则是从哲学的高度、从学科与人类知识结构的高度思索教育的功能、价值,思考人文学科尤其是历史学科的地位与价值对社会与人的协调发展所起的不同作用。这一思考的层次与深度是素质教育研究所不能比拟的。三是价值教育理论不仅涉及教法与学法的改革,还影响到对人文学科的研究理论、方法、学科专业结构的重新定位,对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对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不同作用给予了多方面的探索。

尽管二者之间存有差异,但素质教育理论与价值教育理论也有相同之处。首先是都含有在教育内容上否定唯科学和以规律性研究为中心的倾向,突出人文学科人学的特征,注重对学生情绪、心理、意志、精神等方面的培养与训练。其次,都含有反知识化学习过程的倾向,提出入文学科应该加强对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在历史学科中体现为反对机械的公式化、记忆化、教条化的学习。其三,一定程度上都提出了要改革历史等人文学科的教学方法,通过科学的、现代化的、民主的、充满人性化的教学技术和教学环节来实现对人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的目标;同时提出改革历史等人文学科的专业知识结构,如增加反映社会生活、心态、文化、人类史等的内容,也深刻地反映出历史等人文学科在科研领域的日趋交叉和人学色彩日益突出的倾向。它们与20世纪和21世纪社会文化的发展情况积极适应,都是国家的基本教育方针的构成要素,都突出了人的和谐发展问题。

之所以分析价值教育理论与素质教育理论在内涵、推行的社会历史背景上的异同,目的在于通过比较,对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化从理论上、实践上能找到一条既有世界性同时又符合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的适应中国国情的教育改革发展路径,对深化历史等人文学科领域的教改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坤庆.论价值、教育价值与价值教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2]瞿葆奎.教育基本理论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3]何兆武,陈启能.当代西方史学理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洪谦.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名著选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5]李凯尔特.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6]孔德.论实证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7]张广智,张广勇.现代西方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历史学科的价值篇(7)

中图分类号:F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5-029-03

引言

历史性建筑反映了不同时期人文、社会、环境与历史记忆,是人类延续的物质载体之一,担负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传承作用。但是由于v史悠久,加之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许多历史建筑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消失,保留至今已经为数不多。中国的历史性建筑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但因历经沧桑、年久失修,大都处于自然毁损状态,而目前各地正在经历的城市现代化进程更加剧了这一状况。由于历史性建筑具有建筑又非建筑、文物又非文物的特性,使其价值评估难以确定。这种定价能力的缺失,已严重阻碍了非文物历史性建筑市场的发展,进而影响了历史性建筑的保护。

一、历史性建筑含义、特性及其价值

历史性建筑是指各个历史阶段(包括不满50年)保存至今,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其它价值要素,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文化传承或历史风貌的房地综合体及权益。包括文物保护单位、登录的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和风貌建筑等。

(一)历史性建筑主要特征

1.礼制贯穿于当中。中国的历史性建筑有明确的礼制规定。建筑的规模和形制,均等级不同,有严格的规定。在单体建筑或大型建筑,乃至城市规划,都要贯穿中轴线,主要建筑都安排在中轴上,中轴线左右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寝,前为大朝办公之处,后部为居住要地。

2.在重点部位进行装饰。一座历史性建筑不单纯是工程技术,同时也是一种综合艺术。在综合艺术中,要体现雕刻、彩画、壁画、色彩以及各种装饰,所以往往在一座历史性建筑中的一些部位做重点装饰。以一个佛殿为例,其柱壁石、屋檐、斗拱、瓦当、正脊门窗等部位都做得很精致。在梁架、斗怼⒘和饭现上都有雕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防御性较强。中国古城池、宫廷、庙宇、佛寺、书院、会馆等类型之建筑,都体现出一种军事防御思想。民居也是如此,每一户大宅都筑高墙,甚至修炮台,设望楼,安设水井,开设后门等,这一系列设计和建造,都体现出防御性。

(二)历史性建筑价值

纵观历史性建筑物的特点,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其文物价值。根据我国文物法规定,历史性建筑能够成为文物的必须具备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及环境价值。除此之外,历史性建筑还应具有其经济价值。

1.历史价值。历史性建筑物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历史演变,其历史价值可以从遗留下来的痕迹了解建筑物过去的风风雨雨和历史烙印。最为明显和持久的古代遗留建筑体现在传统文化历史的各物质层面。作为建筑,历史学家和建筑史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可以从建筑规制、建筑艺术等方面获取非常宝贵的物证。历史性建筑不仅是人类发展的文明标志,也是人类社会历史研究的实物资料,更是中国历史发展不同时代的重要见证和文化传承。

2.科学价值。历史性建筑的科学价值,具体体现在建筑文物自身时代的科学技术水平,也是前人创造发明、辛勤劳动成果的结晶,对当代建筑物的科学技术研究有很好的借鉴价值,在现在的仿古建筑物中,古代的一些建筑技术成果还在使用,而有些技术已经失传,我们已经无法模仿。例如,斗拱的构件,有严格的尺寸规定。清制“不复有单材足材之别”,材高为材厚(10分)的两倍,也就是“斗口”尺度的两倍。一切用料的尺寸,都与斗口尺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如斗拱每拽架为三斗口,横拱间的高差为二斗口,檐柱径为六斗口,柱高六十斗口等等。这就是最原始的建筑模数的运用,它们是形成中国建筑比例尺度协调合理、建筑形制缜密完善的根本保证。

3.艺术价值。历史性建筑的艺术价值在于:(1)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背景,也反映了文物产生的时代艺术风格、工艺技术水平和人们的审美视角;(2)这些历史性建筑文物都具有一定艺术鉴赏性,是历代艺术大师和劳动人民智慧、勤奋的结晶,有很多的宝贵经验值得当代人传承、参考借鉴;(3)这些艺术性的建筑文物具有独特的魅力,永远被人们欣赏与学习。例如,中国的建筑彩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艺术成就,体现着不同民族的习俗、文化和偏好,是历史性建筑民族风格的一个重要标志,吸引着国内外的游客前来观赏。历史性建筑能够成为旅游资源是其艺术价值在经济效益中的最佳体现,对当地的旅游经济也是很好的促进。历史性建筑一般来说是地方风俗习惯发生的“容器”,也是城市生活最有地方特点的场所,因而,历史性建筑对于城市的旅游业来讲,是宝贵的旅游资源。近十几年来,国际旅游业由传统的自然美景旅游有向兼顾自然美景而领略异国(异地)异质文化为主的旅游过渡的倾向。从国家旅游局和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发表的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1995)》中的统计结果来看,对人文景观和风俗习惯的兴趣始终是国内旅游的一项重要的旅游目的,其中对风俗习惯的旅游兴趣在逐年上升。所以说,历史性建筑保护也关系到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4.环境价值。历史性建筑作为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具有生态环境的特性以及供人们观赏、使人们愉悦的功能。

5.经济价值。商品价值的形成以稀缺性为前提,稀缺性是指物品相对于人们的需求是有限的。由于稀缺和需求的存在,所以产生价值。历史性建筑具有稀缺性、有用性和不可再生性以及人类的需求欲望,同样存在着经济学的价值。而从劳动价值论来分析,历史性建筑作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投入巨大的劳动时间及力量,也符合了历史性建筑作为商品形式、存在经济价值的本质特征。

二、历史性建筑评估现状及方法选择

通过历史建筑综合价值的合理评价,可以为历史建筑的重点保护、修缮及再利用提供决策依据,而对历史建筑经济价值进行准确评估,可以鼓励引入民间资金,为进一步完善历史建筑市场建设等方面提供决策支持。然而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相关研究较少,由于缺乏完整科学的技术体系,无论是评价成果或是评估价值都带有很强的主观性,经常会忽视历史建筑所具有的历史文化艺术等价值的特殊性,导致历史建筑的潜在价值被低估,无法科学、合理量化历史建筑各类信息功能,包括在经济上的反映,使得历史建筑在修复时无法实现优胜劣汰,在交易时很难达到公正、合理及客观性。

对于历史性建筑,常规评估方法有比较法、成本法、收益法、假设开发法等,针对不同的历史建筑类型,当前评估方法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规范要求,造成了评估价值难以准确计算。

从估价方法的选用上来看,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市场比较法是最能体现估价对象公开市场价值的评估方法。但运用市场比较法的前提条件是在短期内有一定数量的类似成交案例,这一点对于历史性建筑评估较难。随着市场的逐渐开放及相关政策的出台,国内某些区域内历史性建筑的交易逐渐增多。但是在区域既定的前提下,所进行的比较也仅仅是在历史性建筑物质实体的可比上。由于每个历史性建筑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等无形资产价值不尽相同。因此,使用市场比较法对历史性建筑进行价值评估有较大局限性。使用成本法时,由于历史性建筑的建筑材料及工艺的特殊性,需要有别于普通房地产进行定价。除此之外,工期、税费、利润、人力、管理费用等,都与普通房地产有较大差异。运用成本法对历史性建筑进行定价,还应考虑折旧。如果从普通房地产折旧的角度去考虑,现存的历史性建筑几乎没有价值,事实上并非如此。正是由于历史性建筑具有文物的属性,存世时间越久远,其价值也就越高。运用成本法难以对这一部分价值进行定价。假设开发法多用于待修缮的历史性建筑价值评估,从理论上来说,假设开发法是成本法的倒算,即依然存在上述问题。

历史性建筑物评估,除建筑物自身房地产价值外,还存在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等无形资产价值,此类价值难以进行计算。因此,笔者认为相对其他方法,收益法更能贴合实际情况,历史性建筑现多用于出租、经营等实际使用,运用收益法进行计算,除收益基础数据较为客观并较易取得之外,所计算的价值内涵中也包含无形资产价值,更能客观体现历史性建筑价值。

三、运用收益法对历史性建筑评估的具体操作及实例分析

现存的历史性建筑中有许多用做博物馆、旅游景点、书院茶楼、文化会所等商业经营性物业,并具有相应的收益能力。对于此类有收益或有潜在收益的房地产,评估其整体价值及租金价格等,宜采用收益法进行评估。

在对历史性建筑的评估中,除去其本身所有的房地产价值,难以评估的是其无形资产价值。相比于其他评估方法,运用收益法进行计算,其历史性建筑的收益是房地产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等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收益,这种整体的收益正是我们能捕捉到的最真实反映历史性建筑价值的市场信息,不必刻意去剥离历史性建筑收益的价值内涵,除非要单独评估其中的某一种价值,而且刻意剥离反而容易产生较大偏差。

为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评估思路

1.直接收益。

(1)租金收益。对于处于租赁状态的历史性建筑,租金收益可根据租赁合同直接取得。(2)经营收益。指门票或表演等,依托历史性建筑所取得的收益。(3)旅游收益。指因发展旅游业而给社会带来的可以测算的直接经济收益,比如,各类旅游企业所实现的利润和上缴的税金,这些收益是客观存在的,对社会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就是说,通过旅游经济活动给旅游目的地地区带来丰富的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信息,促进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2.间接收益。

(1)经济繁荣和相邻地段的地价增值。通过历史性建筑,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及周边房地产价格上涨。(2)旅游活动带动的商业、服务业和其它产业效益,历史性建筑作为商业环境的一部分,具有带动周边产业发展的功能,能够促进周边商业租金上浮、服务业收入增长等效益。(3)文化市场和无形资产、知识产权的收益。是指历史性建筑的设计构造、装饰色彩及建筑情调等所表现出的艺术个性、风格、地域性、民族性等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给人们在精神上或情绪上的审美感染力。(4)依托历史性建筑的文艺作品创造的经济效益。历史性建筑作为一种记载和表达历史文化、艺术形式等多重信息要素的综合体,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效用。

3.收益的求取。

(1)直接收益。通^已签订的租赁合同或经营状况,可采用实际或客观数据。通常通过已签订合同及周边市场调研可了解其直接受益情况。(2)间接收益。对于历史性建筑,无法求取直接收益,可运用市场提取法、特征价格法、专家打分法等计算其收益。

收益法所采用的评估公式如下:

V:估价对象在价值时点的收益价值;

A:估价对象未来各期的净收益;

Y:估价对象报酬率;

n:估价对象的收益年限或持有期。

(二)估价实例

1.工程概况。在这里,我们来看一下地处西安市莲湖区北院门的一些建筑,该建筑多为1~2层砖木结构用房,建成年代较为久远,建筑面积约930平方米。目前营业收入主要有门票、皮影戏、老腔表演、服饰展览等。周边商业服务机构较多,周边配套设施较好,整体居住生活环境一般,商业氛围较好,较适合商业经营。

2.估价状况。

(1)年经营收入。

(2)租金价格。

房地产年租金=经营收益-经营支出-商业利润

=4197500-4197500*(20%+20%+19%)-4197500*15%

=890919元

即每平方米月租金:890919÷12÷930.04=79.83元/m2・月

估价对象六幢物业整体经营,且面积较大,根据估价人员调查了解,该物业租赁期限较长。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实际的成交价格可在此价格基础上下浮12%。

即:79.83×(1-12%)=70元/m2・月(取整)

通过收益法对历史性建筑进行租金或价格评估,其结果与现实市场基本相符,比起运用其他方法,其结果更为准确、客观。

四、总结

除收益法之外的其他评估方法,如市场比较法、成本法,假设开发法等,共同指向一个焦点性问题,即依附于历史性建筑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等。显然,这也是历史性建筑难以使用普通房地产评估方法的原因所在。相对于其他估价方法对于历史性建筑的价值或租金价格评估,使用收益法更为准确及客观。运用收益法对历史性建筑进行估价,根据客观调查或者财务报表较为容易取得基础数据,且计算结果不仅只是历史性建筑的房地产价值,亦包含其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等无形资产价值。目前,一些部门仍将历史性建筑认作城市中的“痈”,使原本应该留下的历史性建筑消失在改造过程中。拆除容易恢复难,时间不等人,所以, 现阶段加强对历史性建筑保护项目的经济评价, 做好历史性建筑的保护工作,给下一代留下历史性建筑这笔宝贵的财富是当代人不可推卸的职责。

参考文献:

[1] 朱向东,申宇.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历史价值评定初探[J].山西建筑,2007(34)

[2] 朱向东,薛磊.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中的科学技术价值评定初探[J].山西建筑,2007(35)

[3] 朱向东,丁辉.中国古建筑信息构成及价值初探[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7(01)

[4] 吴守志,金建清.非文物古建筑价值评估初探.国际房地产评估学术研讨会论文,2005

[5] 马宁平.中国古建筑之斗拱构造艺术[J].安徽科技,2003(12)

[6] 苏童.历史文化名城天水伏羲庙历史地段保护的评价体系与方法[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7] 刘晓君,王玲,王美霞,罗武干.古建筑保护项目的经济评r[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历史学科的价值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性;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直观地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时代精神、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有机结合。对于中职学校而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历史学科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有其独特优势,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就如何在中职历史课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探讨。

1认清形势,与时俱进,把握必然性

为贯彻党的十精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办发〔2013〕24号)要求切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针对当前的新形势、新要求,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中、小学德育的时代性、规律性、实效性,要求改进课程育人,“推动学科统筹,特别是加强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课程教学的管理和评价,提升综合育人效果”。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贴近学生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因此,中职历史学科教学必须结合价值观教育的现状,根据历史学科的特质、功能和中职学生价值观的特点、现状等多方面的因素,在教授历史知识的同时,深入挖掘素材,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2贴近实际,深入思考,查摆存在问题

2.1历史教科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更新滞后

我国教科书的更新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内容上有一定的延迟,这就使得中职历史教材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需要存在一定差距。价值观教育在我国兴起的时间还比较短,距离最近一次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修订已经过了近十年,虽几经删改仍然滞后于当前价值观教育,而中职历史学科的地位才刚刚确立,中职学校还没有国家统编教材。目前,中职历史教师只能借用中等师范学校的教材或者借用高中历史教材,缺乏针对中职学生历史教学的专门教材,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2.2对中职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价值观教育在我国的实践经验还比较少,在整体的教学活动中所占的比例仍然比较小,最新版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的价值观教育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之前,价值观教育并没有形成体系。虽然中华优良传统道德内容丰富,爱党爱国、忠诚诚信、报效祖国、积极进取等观念影响着年轻人世界观、道德观的确立,但是并未形成价值观的体系概念,对于它的教育也处于“零打碎敲”状态。受此现状的影响,尽管教育部、省教育厅已经对历史课程的设置、对中职学生加强历史教学的问题引起了高度重视,各中职学校对历史学科教学的重视程度却有比较大的差距,有的学校没有历史学科的专业教师,有的学校有一定专业师资,但是相关教师被安排改教其他学科。因此,在历史学科教师业务进修培养和历史学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考虑和安排就不够到位。

2.3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主动作为还不够

学术界一直都很关注德育、美育等方面的研究,因此,在这些方面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然而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的方法论研究可以说才刚刚开始,没有成熟系统的理论做指导,在中职历史教学实践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没有成功的案例可借鉴。除此之外,中职历史教学处在教材缺乏、规划缺失、方式缺少的状态,中职教师不愿花费更多的精力来研究和探讨在中职历史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和方法,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历史知识的学习认知上,这种状况短时期还很难改变。

3直面现状,大胆实践,探求应对策略

3.1明确历史学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程定位

中职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观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观念,所以中职教师应当转变历史教学的观念,明白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拥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合格公民。历史课程改革明确了历史课程的功能定位,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历史课程的人文教育功能。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极其重要的一门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成就有着重要的意义。除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塑造和培养学生的人格,使学生学会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并进一步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前途以及全人类的发展,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二,历史课程的公民教育功能。历史教育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它注重从历史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的素质。更重要的是,新课程标准中还注重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这就要求中职历史教师必须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对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教育,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

3.2挖掘历史教材,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在中职历史教学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是通过相关的历史知识学习,教育、引导中职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公民素质。因此,如何选择、选择哪些内容进入历史课程是历史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中职历史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要认真贯芈涫档澈凸家关于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件精神,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对历史学科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优化,找到历史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与中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结合点。

3.3合理选择历史学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纽带。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增强教育的有效性。这就说明,要在中职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选取合适的历史教学方法,具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教学方法的选择应以因材施教为基本原则。因材施教,是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于2000多年前提出的教育思想,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之一。它要求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第二,遵循学生道德发展和教育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当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在教学中应该是处于主体地位的,也就是说,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学习活动,不但要接受式的活动,还应该是发现式、探究式的活动。目前,在我国的教育改革当中,明确地提出了积极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要求。在中职历史教学中,应当极大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依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4结语

总而言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渗透,是中职每一门学科教学需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历史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教育的资源,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因此,中职历史教师应该承担起价值观教育的责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将教学资源整合起来,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成才成人,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历史学科的价值篇(9)

【作者简介】刘克明,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南京,210013)历史教研员,正高级教师,全国历史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历史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秘书长。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曾说过:“历史学家受面向未来的推动,用艺术家的眼光审视过去生活的一切方面,用同样的眼光发现人类事业总是既不完美又完美,总是集暂时性与永恒性于一身。”克罗齐指出了我们研究历史的目的和方法:面向未来,以审美的方式。遗憾的是,由于对学科教学价值缺少足够的认识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历史这一承载着崇高育人价值使命的学科被机械的、碎片化的知识教学所淹没,历史学科培育完美人性和丰富精神世界的价值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

在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宗旨的新一轮教学改革中,学科育人价值的发挥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学科如何育人,历史教学如何走向美学境界,马维林老师的历史教学研究与实践无疑给了我们一种很好的启示。

我过去曾经谈过:“历史教学如果缺少了情感的熏陶与催化,很容易变成干瘪瘪的空洞言辞。”历史学科是一门充满灵性色彩和智慧光芒的学科,趣味无穷,但目前,学生喜欢的程度不高,教也疲惫不堪,历史教学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究其本质,这种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历史学科的本质被遮蔽,历史教育的价值被弱化,历史教学缺乏美感,进而导致历史教学变成了知识的记忆和应试技能的训练。而让教学走向审美的关键,应该从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功能出发,着眼于学生的思想实际,挖掘历史学科独特的审美价值,从情感入手,做到“寓理于情”,与历史同悲欢、共进程,激发学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从而让历史教学走向美学的境界。

历史学科的价值篇(10)

一、 历史价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定义中,揭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种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含有丰富的价值所在,作为人类伟大文明的结晶和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是人类文化整体内涵与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有它的历史价值所在,历史价值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帮助人类认识自身历史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独特价值。无论是何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有其产生的特定历史条件,总带有特定时代的历史特点,通过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可以了解到特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发展水平。历史价值中还包含了三小点,1:证史价值,是指人类利用各种生产于各个历史时期并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事项,去印证往昔历史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某些独特价值,2:正史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史价值,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纠正历史偏谬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某种独特价值。3:补史价值,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补充,丰富历史文献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某种独特价值。

二、 文化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帮助我们认识到某一民族文化时所呈现出来的独有的价值所在,在这里所说的文化,主要是指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为适应各种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所创造出的各种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以及衍生出来的精神信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鲜活的文化,是文化的活化石,是原生态的文化基因,对其进行保护、发展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文化自觉,任何一种文化遗产都具有文化价值,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是通过知识、技术与技艺,例如:传统游牧生产经验、传统农耕生产经验,以及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民间医药、天文地理等民间知识与经验体现出来的。中国是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的文化构成,在丰富中华文明宝库同时,也为中华民族新的文化的创造提供了充足的人文资源。

三、审美艺术价值

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了一个民族的生活风貌,审美情趣,和艺术上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大量的艺术作品,是历史上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按照当时审美风格,美的标准创作的艺术产品,它们能流传到今天,说明审美水平和创造美的能力得到了历史上不同时代的人们认可,接受和赞美。同时,人们也更加欣赏,因此,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也值得今天的我们去认识、探究和欣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许多优秀的创作原型和素材的艺术作品,例如,舞蹈、戏剧、影视、小说等优秀艺术作品就是从其中孕育而出的,很好地发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再造功能,充分利用了其审美艺术价值。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仅口头文学、民间文学、表演艺术有审美价值,就连其中的民族民间文化、社会习俗、服饰织染、红白礼仪等也普遍涉及美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审美艺术价值。

四、 科学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价值,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帮助我们解读人类历史上所创造各种科技成就,并利用这些成就来创造新科技的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独特认识价值与借鉴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价值还指某些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具有相当高的科学含量和内容,有较多的科学成分和因素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的产物,是对历史上不同时代生产力发展状况、科学技术发展程度,人类创造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原生态的保留和反映,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后人获取科技资料和掌握科技信息的基本途径的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本身具有较多的科学内容和因素,而且还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史料和极有学术价值的资料,有助于我们从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社会学等等,多种学科领域去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和认识活动,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我们不应轻易地扔掉这些历经沧桑的活态人类文化,而是要充分认识它们所具有的重大的、不可多得的科学价值,要积极的去保护和传承,从而更好的丰富了人类的历史文化知识和提高人们的科学认知水平。

上一篇: 金融产业发展 下一篇: 资源经济与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