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发展趋势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17 15:45:27

文化发展趋势

文化发展趋势篇(1)

关键词:

高校网络文化;现状;瓶颈;趋势

一、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现状

(一)制度层面,对话语权的高度重视

在2014年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2015年初,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创新网络思教育部召开的全国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推进会议,把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作为新形势下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举措。

(二)平台层面,两微一端成为新风尚“两微一端”

在高校网络平台建设中风生水起,国内高校均对网络新媒体平台加大了投入,尤其是手机端的平台与内容建设。仅中国青年报“全国高校微信公号排行榜”的考察对象就有近470家国内高校的官方微信,以2015年6月7日———13日全国普通高校微信公号排行为例,位居第一的公众号单周阅读数量就在14万人次以上。另外,根据《2014移动互联网数据报告》,我国移动智能终端设备数达10.6亿,90后用户占比为35.7%成新主力,其手机里平均安装着30余款App。

(三)队伍层面,师生工作室带头发展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应该是一部分专职教员带领一批学生骨干组成的队伍。典型的代表是,教育部思政司于2014年7月启动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建设工作,共有141所高校的145个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申报创建。教育部要求,入选高校要加强组织领导、过程指导和条件保障,统筹推进工作室培育建设,在丰富思想文化内涵、创新培育建设机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催生网络文化成果等方面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各地各校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培育建设。

(四)内容层面,主动引导注意力流向

根据2015年度全国高校校园网站联盟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月度热点指南》,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内容需要不断引往更加优质、高效和精品化的方向。例如,2015年春由教育部、《光明日报》社主办的“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以“文化根•民族魂•中国梦”为主题,共收到全国高校126个项目,评选出示范项目10个、特色展示项目50个。另有5月4日清华大学学生创客们收到总理回信,肯定大学生创客勇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创业的开拓精神清华大学新闻网的相关报道得到了近15000人次的阅读量,加上人民网、新华网、凤凰资讯、搜狐、网易等主流媒体跟进扩大了事件传播度。

二、高校网络文化发展瓶颈

(一)传播力和接受效果之间的矛盾

目前,不少高校在新媒体设计方面颇下心思,也达到了一定的传播广度。例如易企秀形式的手机端电子杂志、在微信中设计电话拨号页面点击听取语音、全景地图等,在之初具有较强的传播力,尤其被用在新春、校庆、毕业季等重要的活动时节,往往能获得可观的阅读量与转发量。但这些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满足于好奇心的特定形态不便于参照沿用,二是过多注重形式表达而缺乏一定的信息量和文化内涵,因此并不能受到长久的认可,甚至只能获取点击量而不能起到创新话语传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创造优质氛围与品牌的作用。

(二)平台承载和内容精品之间的矛盾

作为高校网络文化主要承载媒介的网络新媒体具有多样化、零碎化、短频快的特点,因此其平台承载力有所局限。加上目前流行的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在条数、次数、内容长度方面设有限制,因此在平台承载力方面显现出了弱势。这些弱势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受众的接受习惯,使之对内容的要求不断提高。例如高校微信账号中的长视频往往点击量不高,而视频往往耗费了制作者的大量心力,可见高校网络文化的持续性和张力也取决于平台的承载能力。

(三)前端创新和后方支持之间的矛盾

高校的角色定位决定了网络文化作品的产出应当具备高水平、能担当的社会用途,不能仅仅局限在小群体的逗趣上,因此对高校网络文化的参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实的情况是,不少高校未能设置专门的部门单位统筹网络文化建设,更没有专人负责相关工作。有的高校虽设有部门和专人,但具体工作涉及多个部门,部门间未设牵头单位,导致各自为政、资源浪费的情况出现。而基层院系由于人员配备不足、资金支持有限,未能从基层师生出发激发网络文化建设的智慧和热情。这些均导致了前端创新陷入困局。

三、可预见的发展趋势

(一)机制上,抓手更实、职能更优

高校网络文化的制度建设应朝着“更加贴近生活、更加信息多元、更加共享无边界”的方向创造条件。一方面是要设立专项统一的领导责任人,实现在关键问题、复杂问题、难点问题上有抓手、有保障;另一方面是要注重引导和氛围营造,为优秀网络文化的培育滋养创造相互促进、共生共融的优良环境。其手段包括制定全校性的网络文化传播规划、组建主抓网络文化的委员会或确定主管部门,实现对门户网站、信息监测、新媒体传播、全媒体融合及对外合作等提出具体详实的战略规划,保障网络文化工作与党的建设、思政教育、平安校园、文明单位、教育教学评估等同步推进、同步督查。同时,对于网络文化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也将以高层次、多项目为准入进一步加大。例如对网络舆情安全队伍建设的项目投入、对全校性文化事业的经费提升、建立网络文化建设专项基金、对基层院系的网络文化建设有一定的经费要求等。

(二)平台上,融合更深、服务更先

文化所依托的平台将在“实现载体交互融合、满足先进的线上服务”上做文章。在门户网站方面,高校官网主页不再仅仅是发挥门面的作用,而应承担更高水平、综合性的任务,包括以门户网站为校园网络信息化的核心导向,一网打通校内其他院系部门和功能型网站,并在管理后台建立资源共享、信息协同的路径支持。高校也应顺应网络发展趋势,加强“两微一Q一端”建设。其一是微信端口的“微网站”模式可能会更加受青睐,借助微信实现门户网站在手机端的轻浏览,并实现查询服务和校内团队的消息及粉丝共享,应是能保证高校网络受众粘性的好办法。其二是捕捉90后、95后网络使用习惯,建设高校QQ公众号,发挥QQ邮箱、QQ账号的点对点传达优势,并运用可视化菜单和融合通信的生活化功能,扩大网络阵地的育人覆盖面和服务面。其三是升级高校的官方App,吸收师生与校友创设的优秀平台的建设经验,以服务为核心深入强化视觉冲击力与交流互动感,并借势移动化浪潮、可穿戴设备的创新创业环境做强移动端的思想引领,实现对师生思想动态的实时跟进与深入了解。同步地,校园媒体资源应该得到整合,传统校园媒体与新型传播形态积极融合并向更专业化、精品化方向发展,实现学校门户网站、新闻网站与“两微一Q一端”的高效联动,加强用户黏着度,壮大网上主流舆论。同时,基于建设打造网上选课、电子离校、网上党校、网上心理咨询、财务服务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等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的经验,积极推动传统知识课堂与育人模式向网络空间转移,打造“云端校园”的线上知识社区,拓宽教育服务的虚拟空间。

(三)队伍上,评价更细,素养更高

高校网络文化队伍能力建设需要在“完善贡献者的评价机制,提升全校性的团队素养”方面发展,定位在专业的社群化以及品牌层面。首先,高校应以具有学术权威和一定社会知名度的专家学者为主体,建立一支积极、高效、稳定的高级评论员队伍,以在海内外重要媒体刊发文章、表达观点的形式,主动出击、扩大影响。鼓励教授学者建立中英文个人主页,发表见解、引导言论,并建立相应的网评工作激励机制和人事考核机制以缔造“网络名师”。学校也应该重视基层院系的力量建设,譬如建立网络文化示范与试点基地,组建全校性质的新媒体联盟,吸纳包括院系单位、校友组织、师生个人为主体的各类网络新媒体工作室,通过评选年度“十佳网络文化工作室”、“网络文化培育单位”、“十佳网络文化作品”等,发现、鼓励和培育基层网络文化建设的师生力量。同时也可以创新网络文化节的载体与形式,打造精品的校园网络文化品牌活动,融入网络文化优秀成果与工作团队评比、网络文化素养提升培训项目、移动课堂、名师校友面对面和创新企业进校园等环节,真正使师生感受到网络文化的魅力,真正成为网络空间里的主人翁。

(四)内容上,表达更新、渠道更宽

文化的本真应该根植于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借助网络的手段服务和教育师生,如积极建设校史馆虚拟展馆,制作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的视频、微电影等,利用虚拟技术打破师生感受文化的时空限制。同时学校应紧握时代脉搏打造有新意、能动人的网络文化内容,尤其是把创新创业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创业校友和创客文化相结合,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氛围环境。学校也应整合好教育教学资源,实施数字图书馆、网络精品课程等项目,推动优质教育文化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普及。而网络文化的传播渠道方面,高校不仅要做好校内媒体的建设与整合,也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校外资源。包括谋划与新华社、人民日报(人民网)、央视新闻等全国性传统权威媒体和百度、新浪、腾讯等新兴网络媒体的深度合作,通过共同新闻信息、开发资讯搜索与信息监测系统、设计网络应用平台、举办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网络文化活动等,提升高质量高校网络文化产品的优先出现权和高频曝光量,以个性化、集合化、创新化的手段加强网络空间思想引导。

参考文献

[1]任祥.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论,2012(2):104-106.

[2]申小蓉,李怀杰.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10):61-64.

文化发展趋势篇(2)

一、质量文化的定义

质量文化的概念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但是它的历史渊源很长。质量文化从“隐形”到“显性”并走上质量管理的历史舞台,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20世纪70年代末,通过对企业群体行为的研究,提出了“企业文化”的概念,企业文化对产品质量最水平的影响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随着质量向人类社会各领域的渗透,质量逐渐超出了企业的范围,质量文化也从企业文化中剥离出来。另一方面,许多研究表明区域的质量意识、质量法律法规等与质量水平高度相关。各国在研究和学习日本经济的发展模式时发现,日本经济的成功不是单纯依靠质量工程技术、质量标准等“硬件”,日本的质量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日本的传统文化、国民的价值观和责任感等等,这两方面的发展导致了质量文化概念的形成。所谓质量文化是指特定群体在质量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固的普遍认知、理念、态度和行为准则、行动方式等因素及其总和。可以看出,质量文化的着眼点包括组织层次、地域经济层次或国家经济层次,而通常所指的企业质量文化是质量文化的一个范畴。

质量文化兴起于美国研究日本产品质量迅速提高“秘诀”的过程。如今,许多国家或地区都开始了以国家的名义努力提高人们的质量意识,塑造质量文化。韩国和印度发起了一场全国性的质量运动,联合国已经宣布每年11月的第二个星期四为“世界质量日”,而欧洲质量组织也发起了有多个国家参与的“欧洲质量周”活动,我国也发起了“质量月”活动。质量文化在宏观上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质量文化的结构

按照不同的表现形式,质量文化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一是质量文化的物质层,即质量文化在物质层面的体现和质量文化的物质载体,包括产品服务的质量水平以及与质量有关的设施例如相关的质量检验机构之类、人员等。二是质量文化的行为层,是特定群体进行质量实践的行为模式。三是质量文化的制度层,涉及以下三个方面,即标准化与规范体系、质量奖惩制度和法律体系。四是质量文化的道德层,包括对质量的认识、质量价值观和质量意识等等。道德层位于质量文化金字塔的顶层,既是质量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最高境界,也是质量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

质量文化变革的抗性特征从物质层到道德层逐渐增强,其中,物质层和行为层具有较高的易觉察性,属于质量文化中的较浅层,而制度层和道德层具有较低的易觉察性,属于质量文化中的较深层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质量文化结构各层次内容将会不断丰富和深化。

从全球范围看,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相一致,世界各国和各地区质量文化的发展水平也是不平衡的,大致可以分成二个层次。日本、美国和欧洲代表着质量文化发展的最高层次,亚洲四小龙代表着质量文化发展的第二层次,而中国等发展中同家和地区代表着质量文化发展的第三层次。由于文化背景、资源、管理模式的不同,发达国家的质量文化也存在差异,日本和美国的质量文化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两种。以下从道德层、制度层和物质层三个方面分析日本和美国质量文化的特点。

(一)道德层――维护质量的权威

日本质量文化和美国质量文化作为两种典型的质量文化,形成过程和表现形式各具特色,但有一点是共通的――政府和企业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对质量重要性的精准理解。在两国政府的倡导和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培育了质量的权威,日本和美国的质量实践和质量文化的塑造才得以成功。

第二次世界人战前,“日本制造”曾经是“价廉质次”的代名词,在欧美贫民区商店的货架上充斥着日本商品。日本的质量振兴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7年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产业合理化运动”,邀请戴明到日本讲学,并全面推广全面质量管理、统计过程控制等。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商品开始昂首进入国际市场。在其后的多年里,日本商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强劲的质量竞争力,“日本制造”就意味着“优质优价”。

美国质量管理思想的复兴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美国在产品质量和过程质量方面的领导地位受到了国外竞争对手的严重挑战,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也落后于日本等竞争对手。越来越不利的市场竞争形势促使美国企业界对其质量实践活动进行深刻反思。许多有远见的美国工商业界人士和一些政府领导人开始认识到在范围不断扩大、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上,重新强调质量,对美国企业来说,已不再只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需。在这种背景下,当时拟任美国商业部长的马尔科姆・波多里奇为提高美国产品的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付出了巨大努力,亲自帮助起草了《质量改进法》,美国政府在1987年设立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波多里奇奖从诞生至今一直是对美国企业质量绩效的最高奖励。

(二)制度层――严厉的法律法规制约和完备的产业政策

美国有比较健全的质量法律和法规,国家对质量和质量管理的干预主要通过法律手段进行,同时也辅以经济手段和社会舆论的监督。美国国会通过了一系列联邦法案和国家监督食品与药品法案、保护儿童和保证玩具安全法案、汽车运输安全法案等。依据这些法律、法规国家有权以司法方式要求企业依法办事,对质量差和有危险的产品的公司实行重罚。《美国统一产品责任示范法》则全面列举了产品的责任索赔范围,包括从生产、建造到销售全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的原因“造成损害而提起的任何索赔或者诉讼”。

日本系统的质量法规建设最早是从50年代后半期开始的。政府为推动全面质量管理,在“业合理化运动”中将产品质量提升到与产业结构调整并重的高度。与此同时,日本颁布了一系列扶植、监管小企业的政策,有利地促进了质量水平的提升。建立健全严格的质量规范体系,从国民经济的全局出发,考虑企业产品质量问题,法律先行防范于未然,这是日本产品质量发生了质的变化的根本原因。日本企业和民众对质量法律法规的遵守更多地表现出了自觉性。

(三)行为层――持续质量改进

日本长期一贯性的全员参与质量改进。

一方面,日本的质量管理人员是全体员工,而非单纯的质量专业人员。质量管理是生产合格、无缺陷产品的有力保证,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员工的积极参与,不仅保证了制造过程中缺陷能及时被发现,而且发现了质量问题也能及时上报,共同研究解决办法。另一方面,日本企业根植于东方文化,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自觉”、“修为”,这种自我改进意识在日本的质量改进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美国创新性的质量改进。

“创新是企业生存之路,是公司发展之本,是公司竞争优势之魂”,这是多数美国公司在二十年的发展中总结出来的共同规律。在美国的企业中盛行着一种创新的氛围,鼓励员工进行大大小小的变革,而美国公司也普遍以创新与变革为最高价值观,在创新和变化中寻求和把握机遇。例如,许多美国工厂开始要求一线工人分析和改进生产加工过程。诸如微软、GE、IBM、朗讯等知名的美国公司都将持续性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生存和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美因质量协会依据不同特征将质量划分为几类,其中,不断追求创新是完美级质量文化的首要特征,从中可见创新在美国质量文化中的重要性。

应当指出,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沟通的增加,不同民族质量文化的特征已日渐模糊,日本越来越重视灵活性与创新,美国逐步抛弃个人主义,更加重视团队协作,强调以过程为导向的持续改进。与此同时,各地区、国家的质量文化呈现了一些相同的趋势。

三、质量文化发展的趋势

(一)质量范围的扩展

质量的范围从产品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质量拓展到包括政府机构、公共组织提供的服务和公共产品等领域。

人民是通过纳税机制购买公共产品的,这就意味着他们有权要求政府以及所有的公共产品生产机构为他们提供优质的实施和服务。质量范围的扩展对于强化质量文化的道德层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它将有助于建立一种真正全民参与意义上的持续质量改进活动。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在美国的应用向公共社区领域的渗透,形成了“人民顾客化思想”并在欧美国家得到很大的发展。

(二)培养成熟的全民质量观

所谓“质量观”,实际上就是指人们对于质量的认识和态度,包括顾客意识,对产品服务质量的鉴别、监督,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以及作为质量提供者的意识等。质量观和质量文化不同层次的因素相互影响,成熟的质量观可以有效促进质量法律、法规和质量监督体系的完善,提高质量改进参与意识等等。日本的全员参与质量改进和美国的全民质量监督意识都证明了成熟的质量观对质量文化及质量水平提升的积极作用。反之,质量观念不成熟也是制约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文化发展趋势篇(3)

1、结帐出走,逃离压力

人们迫切感觉到应该将生活节奏放慢,尽量过得更有价值。高级职员可能会突然中止手头的工作,从大城市的生活挣扎中解脱出来,而到佛蒙特或蒙大拿去办一份小报纸、开个小旅馆或组织一个小乐队。人们摆脱压力是因为他们认为不值得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他们充满怀旧之情,渴望回到小城的价值观中,寻求新鲜的空气、安全的学校和坦率的邻居。

2、作茧自缚,闭门谢客

许多美国人认为外面的世界会变得十分艰难与恐怖,而宁愿呆在家里。许多人把家弄得像个“巢”,他们会重新装修他们的房子,喜欢在家看录像而不是去电影院,往往根据目录选购商品而不是去购物中心,常常利用应答机来过滤外面的世界。由于犯罪和其他社会问题会持续增长,这些人可能还会挖掘和修建地堡。自我保护是这类人的原则。另一类人是“走动的茧子”,他们在汽车里吃买来的食物并通过车载电话与外界联系,这种社交型“作茧者”一般有少数的朋友,并经常为了交流而聚会。

3、返老还童,不甘寂寞

如今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比实际年龄要小,其行为也相应显小。这些人认可的性感偶像包括谢尔(过了45岁),保罗·纽曼(过了65岁)及伊丽莎白·泰勒(过了60岁)等。老年人会花更多的钱来购买显得年轻的衣服,会去染头发或做面部手术。他们热衷于更有趣的活动,其行为可能在以前会被认为与其年龄不相称。他们还会购买成人玩具,参加成人野营或参加假日探险。

4、自我设计,我行我素

人们希望能发展自己的个性,从而使自己看起来与众不同。这不是个人主义,而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所拥有的东西来使自己具有个性。人们越来越喜欢订阅比较专业的杂志,参加任务特定的小团体,购买有特色的衣服、汽车和化妆品。发展自我给了营销者一个通过提供特色商品、服务和体验而成功的机会。

5、异想天开,不求实际

许多人认为有必要找到能改变枯燥日常生活的情感逃避方式。人们也许会去度假,吃异国情调的食品,去迪斯尼乐园或其他有趣的乐园,或重新装修房屋使其有远离喧器的感觉。对营销人员来说,这是一个创造异想天开的产品和服务的机会,或者他们可以为其现有的产品与服务注入新的色彩。

6、小命一条,分身无术

现在的人们必须竭力设法同时承担多种角色和责任。最好的例子就是“超级母亲”,她们必须完成全日制的工作,还要同时照顾好她的家庭和孩子。人们今天常常感觉时间不够用。她们常常使用传真机和车载电话,常常去快餐店就餐及通过其他方式来减轻时间上的压力。营销人员的对策是建立集合型营销企业——五脏俱全、性质全面的服务站,例如,“影视城自助洗衣店”除了有洗衣设备外,还有日光浴室、健骑机、复印机和传真设备,并有6,000多种录像带可供出租。

7、紧急求助,刻不容缓

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使社会在教育、道德和环境方面更有责任感。人们组成各种团体来促使公司和其他机构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营销者对此最佳的响应方式是督促自己的公司采取更具社会责任感的营销活动。

8、忙里偷闲,稍事放纵

压力下的消费者有时需要情感上的修整。也许他没时间去欧洲度两周假期,但至少可以在新奥尔良过一个周末。他或她也许一周都在吃健康食品,可是在周末也许会放纵自己吃一品脱高热量的Haagen-Daz牌的冰淇淋。营销者应该知道消费者的被剥夺感,并能为他们提供能振奋精神的小小放纵方式。

9、节制有度,长命百岁

文化发展趋势篇(4)

随着现代化都市广场的建立,作为群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广场文化也在近年应运而生,成为引导城市群众文化生活的一种新载体。广场文化的兴起和发展,对社会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系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对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在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两个文明建设中愈来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一、广场文化的兴起

当前条件下,广场文化不仅在一些大城市中有着广阔的发展舞台,就是在一些中小城市,也能找到其生根的土壤。究其原因,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渴望和需求也日益提高。利用闲暇时间走出家庭,参加各种文化活动,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已经成为现代人们对生活的新追求。正基于此,广场文化在各大中小城市悄然兴起,如星星之火,燃遍大街小巷。就我市来说,每个清晨和傍晚,各区小公园、铁人广场、市儿童公园、生活小区等能活动的场所,都会看到自娱自乐的人们。上至白发人,下至学龄儿童,有的练功、有的舞剑,就连从前视跳舞没“好人”的“老正统”、“老封建”的中老年人也欢快地跳起了老年迪斯舞。看着白发人、黑发人在晨曦和晚霞中翩翩起舞,无不让人感叹今天生活的美好。广场文化的兴起,既是广大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是思想观念上的又一次解放的具体表现,是人们积压了很久的自娱自乐心理和向往随心所欲的休闲消遣心理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一种宣泄和爆发。

二、广场文化的功能

广场文化与其它群众文化活动形式相比具有以下几方面独特的功能:

(一)活动参与的广泛性。广场文化活动规模一般都比较大,它打破了单纯地域、单位、小团体的限制。能够在较为集中的时间内吸收数以万计的群众参与,最具体现群众文化生活的优势。

(二)活动组织的认可性。广场文化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社会系统工程,它即要有群众的广泛参与,也要有得力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因而,广场文化活动最能体现政府行为,从而相应保证广场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广场文化活动获得成功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取决于各级宣传文化部门的认真策划、精心组织。而且,对成功的广场文化活动也使得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进一步提高,宣传文化部门的工作作用也得到政府和群众的肯定。

(三)广场文化的深远性。广场文化活动由于参加人多,演出节目质量一般相对较高,再加上新闻媒介传播,使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三、广场文化的走向

广场文化要想保持健康持久地开展下去,需要政府、社会以及各个部门的积极扶植、支持和参与。同时也要加强组织管理,做好这项工作,需要遵循以下几点:

(一)加强业务指导和组织管理。有些文化活动是由政府部门有组织进行的,也有一些群众自发的。除了自娱自乐,难免鱼目混珠,这就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如有些人借搞文化活动为名,搞一些封建迷信的宣传和文化品位低级的活动,或不分地点、时间随便设置卡拉OK演唱、摆摊设赌、噪音很大,严重扰民,影响群众的正常生活。这些问题都有待政府和文化职能部门加强组织和管理。

(二)广场文化要不断创新。文化活动要不断吸收外地的特色文化,使高雅文化和俗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以满足不同层次人员的文化需求,各城区要探索有本区特色的广场文化,使文化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文化发展趋势篇(5)

0前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企业要想得到持续发展,就需要先进有活力的管理文化,这里所说的文化,从广义上讲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所创造的物质财务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本文就主要对企业管理文化的内容、现状。影响因素等做了详细的介绍,希望能使读者更加了解企业文化的概念,也能促进其发展。现在,我国正处于体制和制度变革的时期,所以,面对新形势我们需要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企业所面对的一系列问题,创造好的企业管理文化。

1我国企业管理文化概述

(一)我国企业管理文化产生的背景

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在经历了几次工业革命之后,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但是,近些年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生产运作的过程越来越复杂,所以简单的生产管理已经不再适合了,需要工作人员进一步完善它。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同时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也就越来越丰富了,就是因为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作为连接消费者需求和产品的源头的企业生产出具有文化内涵的产品。然而要做到这一切满足市场的新需求,就需要企业做出正确的管理决策。企业的管理文化就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的过程中探索、总结出来的适合本企业管理的结果。目前,在我国市场经济的改革不断深入,管理的作用越来越被凸显出来、越来越不可替代。有效地管理可以平衡利用社会资源、加强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但是,一个企业如果管理不善,就会导致企业效能低下,无法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严重的还会导致企业的破产。

(二)我国企业管理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不断沉淀发展的精神财富,是与我们现今的社会意识相对应的,文化涉及到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比如信仰、法律和道德。通过文化渗透的方式,在社会上建立了能为大多数国民所接受的秩序。企业为了实现对员工的良性管理,在内部建立了一套行而有效的制度,例如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员工所共同的信奉的企业价值、社会责任感、公平理念。这些都通过管理文化渗透到企业各个部门的决策、执行和生产中。企业的管理文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产物,所以经济发展的越好,对管理的要求就越高,文化的作用也被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认同。

(三)我国企业管理文化的现状

近些年来,企业文化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了。随着经济发展和各种改革的深入,我国中小企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是国民经济总值的支柱。所以企业内部的管理文化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所以一下企业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开始借鉴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管理模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建立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并使之成为全体职工奉行的价值理念。作为不断促进企业发展的精神力量。就比如说河南的某一中小企业,在先进企业文化的渗透下逐渐变得成熟,在一些二三线城市中,知名度甚至高于许多世界商业巨头。它的管理模式,是十分值得我国的企业进行借鉴的,比如说它一直比较重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而不是价格,这说明一个问题,细节是决定一个企业成功与否的标志。

2制度与人的相互影响

(一)制度制约人的活动

正因为人的活动千变万化,所以才会相应的出现制度来约束人的活动。制度的本质就是社会化了的人类群体的结合方式,它是从人们和社会的交往关系中产生的,总的来说,制度是十分稳定、规范和固化的社会关系人是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社会生活的稳定运行又离不开制度,制度一旦产生,就会规范社会关系,使其更加具有合法性、稳定性和规范性。人也必须遵守制度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马克思在研究经济制度的时候就是通过生产力的发展路径和交往发展的路径这两条路来考察人的发展、探索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综上所述,制度来源于人的活动又制约着人的活动。

(二)制度对人的决定作用通过分工实现

人的本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人的存在和发展就是通过社会关系的实现的,社会关系是人们进行一切活动的大背景。人们在社会中进行各种活动,积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并生产了人的社会联系。然而我们的社会的本质实现是一种相互的过程,社会关系在任何一个时期都制约着人的活动,人们也在这些限制之下塑造了自己的角色。分工是这个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马克思曾经说过:"分工起初只是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由于天赋、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的形成自然分工。"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正因为有了分工,才有了农业、工业和商业等职业的出现,有了城市乡村的差别,有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分工对生产力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可以使劳动更加密集、结合和协作,促进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分工可以产生私人利益或阶级利益的对立,这是分工对生产关系的作用。另外,分工对人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分工在现实生活中实际造就了人的社会本质,它将社会关系人格化了。马克思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上的对立就源于分工。分工会在两个方面导致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分裂,一方面是人的本质和社会本质的分裂,具体的分工推动了人们的劳动能力的发展,这是促进生产力进步的很大因素,但是也会导致一个不可避免的缺点,那就是造成了社会关系本质上的对立。另外一方面就是会导致人的发展的全面性与片面性的分裂,人不断努力追求发展和进步的主要原因就是希望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全面的人,但同时又不可避免的是造成人的片面化。

(三)人在制度面前的矛盾

制度是用来规范人的行为的,人也是通过制度来实现社会化的,这是一个获取自己的社会本质的过程。从历史的角度上看,先人的思想和制度制约着当代人社会本质的实现,马克思说过:"历史是各个时代的依次交替。"人们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在既定的、限制的环境中创新发展。从共时性上来看,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脱离集体而独立存在,一个人的生产发展是以他人的活动作为基础的。所以说人在制度面前就会有既定性和选择性的矛盾,就比如说经济制度,它是既定的,但是却不妨碍人们在此制度面前发挥能动作用,这主要通过专家学者对制度的选择和创新实现的。就像马克思说的,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以上这些便是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内在矛盾。

3我国企业管理文化发展的前景

我国的企业虽然已经开始重视企业管理文化的作用,在积极在这些方面上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这些企业的管理常常局限于本国的范围之内,只考虑自身和眼前的利益,没有把目光放的长远,更没有放远世界,没有跟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当前,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国内外的企业交流渐趋频繁,我国的大多数企业已经从西方的成功企业的管理理念中吸收了适合自己发展的经验,所以我国企业要想跟上时展的潮流,就要与时俱进,发现自身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并加以弥补,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在日后的发展中,企业要做到构建创新理念、设立创新型管理文化。企业的管理者还要树立人才观念,发挥人才的作用,同时重视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

4结语

一个企业的管理文化是它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但是我国目前的企业管理文化还不是很成熟,还存在许多问题,本就主要介绍了这些。希望能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帮助,也希望能帮一些企业的管理者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设立企业的管理制度,并随着发展的深入进行灵活的调整。

参考文献:

文化发展趋势篇(6)

然而,我认为,有些方面还是值得乐观的。就是文学在精英领域失去其魅力后,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它又会滋生出许多萌芽。抛却书本之外,电视、互联网、电台、广告等等又不断扩展着文学的表现领域。应该说,传媒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分流了传统的文学的表现,同时也催生了新的文学。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很多歌词写得都很文艺,很具有文学价值,但是我们只是不习惯用文学的眼光去评价而已。《红豆》绝对是一首绝妙的诗歌。一句经典的广告词,一段脍炙人口的段子,电台主持人一段深情的开场白都是文学,不仅是功能的需要,也会有文学性的美感和超越性。而这其中,互联网的贡献可能是最大的。网络文学的兴起,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很大一部人审美的需要,同时也会引导大众审美。在大量的粗制滥造过程中,我们还是会发现一些不一定被主流文学重视的珍品。而社交网络的发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推进文学的大众化和自我化。文学的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演变。以微博为例,它既是可以表达对社会和政治等看法的公共空间,同时也是自我展现、自我抒情的个人空间。很多人都力图在微博的表达中更具有文学性。在我看来,平时生活得很粗糙的人,也会在自己的微博中展现自己的文艺腔调。而那些所谓的微博的达人就更注重自己表达的艺术性。他们在组织语言的时候绝对不是信口开河的,肯定经过文学思维的加工和处理。把李承鹏的很多言论集结成书,也就是一本不错的杂文集,当然价值含量是有待商榷的。假如鲁迅生活在当代,肯定也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微博达人和意见领袖,比某些所谓的教授要强得多。除了微博之外,在一些更具个人化的社交网络可能更能发现文学的基因。我身边有一部分人,会经常在博客上、人人网上写一些很有品位的文章。而且,我也能经常看到好友分享别人的好文章。虽然这些文章没有发表,但是有些文章的价值可能还远远高于什么《读者》《意林》上的文章。我相信文学是无处不在的,这不仅是在创作意义上,在欣赏的意义上也是如此。现代人的心灵具有更方便的优势接受文学的给养,这在某种程度上对文学的发展而言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从文学形式上来说,文学也有朝着长化和短化两个方向发展的趋势。这在纯文学的领域表现得并不是很明显,纯文学创作基本还是按照题材划分文章的长短。伸缩性比较大的小说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张炜的《你在高原》这样的鸿篇巨制绝对是罕见的现象。而在泛文学的领域,这种趋势的表现则明显得多。正如快餐文化一样,一些文学的形式也追求一种经济而简单的表达方式。腾讯微博曾经搞过一个微小说大赛,需要在140个字里讲述一个故事。参与者连选择字数的自由都受到了某种限制。而这种简短的小说,也确实呈现出另一种形式的文学表达,打破了原来小说的写作套路。虽然,很难有真正上乘的作品,但是其影响也许是深远的。如我们前面所讲,微博中的发言,也是在某种程度上文学在篇幅上变小的一种形式。其他如社交网络中新鲜事表达、个人签名、留言等等,都是一种重要的载体。一些人也确实刻意写出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句子。虽然,还不能以纯文学的标准来进行评价这种简短的表达,但是也可以看出其中某种文学性来。

与泛文学的短化不同,还有一种长化的趋势。与快餐文化对立,一种休闲的文化一直存在着。在一部分人越来越匆忙,越来越缺少时间的情况下,也有一部分人越来越有时间,越来越休闲。他们可以从容地欣赏八十集的电视剧,可以看一部很长很长的网络小说。国产电视剧的不断加长和韩剧的流行都说明了这个问题。同时,电视和网络这种大众传媒的形式也使得泛文学的鸿篇巨制成为可能。如果社会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相对安定,那么这种鸿篇幅的文学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但是,与此同时这种制作也经常会带来文本或剧集前后的断裂、艺术水准参差不齐等问题,这也是鸿篇巨制能都很好地走下去的关键。

文化发展趋势篇(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文化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与发展趋势,要想更好的开展群众文化事业、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对群众文化在新时期的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新时代背景下群众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群众文化的发展在新时代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生着一些变化。这些影响因素即有经济层面的、也有科学技术层面与社会文化方面的。首先来说,在经济层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业余休闲时间增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更为强烈且需求更为多元化,传统的群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其次,科学技术的进步深刻的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尤其是手机、计算机与网络的大范围普及,极大的拓展了人们的生存空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交际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束缚,这使得群众文化既开辟了新领域,也面临着新形势与新问题。第三,在社会文化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增强的人口流动性,国内国际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与深入,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文化品味日益提高、文化心理更为成熟,“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正呈现着交融的趋势,这些无疑对群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新时期群众文化发展的特点变化

2.1新时期群众文化艺术形态的变化。当前,群众文化的艺术形式已由单一的形态分化为三种稳定的形态,即: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国家的主导文化、具有市场化和工业化时代特征的大众文化。群众文化在当前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其艺术形态的发展极不均衡。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这种艺术形态,受到人们审美观念变化以及大众文化冲击的影响,正日益的边缘化,艺术形式与当前人们的社会生活格格不入,传承无力、后继无人,展演与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其次,国家主导文化日益萎缩,群众文化工作队伍越来越弱,服务范围越来越小,活动组织越来越困难,文化活动基本为配合政府在节日中开展,活动内容也比较单调呆板;第三,大众文化优势明显日益扩张。大众文化具有市场化与时代化的特征,在群众文化中表现活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群众文化的活动模式,可以说是有利有弊。一方面大众文化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社会文化发展的潮流而受到群众的喜爱,受众面广泛;另一方面,大众文化影响着群众的文化趣味与审美观念,个体性的文化生活增多而群体性的文化生活减少,一些不健康的文化现象参杂其中。2.2新时期群众文化需求与服务的脱节。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下,群众文化的需求正在急剧增长且需求更为多元化,但与之相应的,在群众文化服务工作方面,却出现滞后的现象,未能与需求相适应。这种不适应主要表现为群众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的真实需求存在脱节,群众文化服务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十分薄弱,群众文化服务的形式、内容的调整没有能跟上群众文化品味、文化情趣的变化。群众文化工作本来就是组织、示范、引导群众文化活动的,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群众文化工作部门组织的群众文化活动参与人数少,覆盖面不广,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影响很有限。2.3群众文化活动日渐式微。物质生活的提高使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追求精神文化方面的享受,但矛盾的是,群众文化活动却在这种需求面前日渐式微。一方面,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正在逐步的消亡,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即便是在农村,如今节日的气氛也远不如往昔那么浓烈,一些传统群众文化活动的群众基础正日趋衰微,打麻将、等带有性质的群众文化活动盛行,而青少年们更热衷于玩手机与上网游戏;另一方面,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私人的文化生活正在逐步的替代群体性的文化活动,人们对于文化生活有了更多的选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难度加大。

3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

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群众文化的发展将以社区为中心;二是虚拟群众文化将成为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的发展需要一个载体,在传统的村寨田园逐步被城镇化中的社区所取代之后,其将成为新的群众文化兴起的载体,广场舞就是其中一例,其虽以广场为名,但实则主要的活动场所为社区,参与的群众也多为社区民众。当新的人口聚集形态形成后,其也将必然成为新的群众文化兴起的源地,因此,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必然是以社区为中心来进行演化的,社区文化将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虚拟社会的形成,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虚拟性质的群众文化活动或将成为新时期群众文化发展的一大趋势。随着手机、个人电脑以及网络在我国的大范围普及,人们的休闲、娱乐以及求知等行为越来越趋于虚拟化,虽然这对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来说是一种强烈的冲击,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为新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形成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在虚拟的世界,各种文化资源的整合将更为便利,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可以更为广泛,而更重要的是,顺应时代的潮流,无疑将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注入新的活力,更易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作者:林平 单位:吴川市文化馆

文化发展趋势篇(8)

【中图分类号】G2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27-01

群众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形式,群众文化是特定历史时期民众文化建设的产物。认清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摸清群众文化发展规律,是群众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第一步。那么,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我国群众文化发展趋势如何呢,笔者对此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1.多元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文化多元化,是当代文化的主要特征。群众文化多元化主要在以下几点:

(一)文化主体多元化,新时期群众文化的主体,有以耕田种地为主的农民,也有在工厂做工的工人、在读的学生和在伍军人,也有民俗文化工作者和爱好者。可以说群众文化主体涉及范围非常广,群众文化参与和工作队伍极其庞大。

(二)文化元素多元。除去常见的体育文化、艺术文化外,科技文化、图书文化、思想文化也纷纷加入新时期群众文化元素队伍,科技文化下乡、广场舞文化也成为群众文化中的热门话题。

(三)文化种类的多元性。新时期的群众文化种类多样,无论是传统的民俗文化、婚庆文化、交际文化,还是时兴的广场舞文化、生日文化等,文化可谓是无处不在。群众文化也成为人们联系情感的桥梁和纽带。

2.文化的民族特征备受关注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民族智慧的结晶。群众文化对各个民族的民族性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即便是在文化娱乐性、商品性不断增强的今天,群众文化在民族性格、民族思维习惯方面的影响仍旧是不容忽视的。但是,文化发展本身也是一个新陈代谢、优胜劣汰的过程。群众文化与其他文化不通过,它缺少健全的文化体系,它也最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入侵。为了推动民族文化的稳定发展,中共中央从文化强国全局出发,要求社会各阶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文化民族性与时代性统一起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群众文化的民族性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文化部门、企事业单位纷纷开展以爱国主义、和谐友善为主的传统文化精神教育,许多民族色彩鲜明的群众文化形式如端午划龙舟、剪纸、刺绣、凤阳花鼓等,都成为地方文化消费的形象代言,群众文化在褪去地域特征的同时,文化的民族性却不断增强。

3.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特色

发展先进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时代风气,是文化发展的根本规律。用先进文化引领群众文化建设,也是新时期文化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党中央立足于文化体制改革实践,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总目标,要求各级文化部门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正确方向,重视文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精心设计文化建设路线图、时间表,在文化试点基础上积极推进文化建设。群众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也深受新时期文化建设路线、理念、方针影响,也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形成了服务民众的发展目标,群众文化的社会主义特色越来越鲜明。不论是中原文化、关东文化,还是川蜀文化,虽然地域特色鲜明,各有优势,但是在发展中都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都要坚持文化的导向作用。这从根本上保证了群众文化的性质和方向,也使群众文化具有了鲜明的社会主义文化特征。

4.文化创新发展是必然趋势

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任何事物要想有新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群众文化同样如此。文化在概念上非常丰富,它在内容和形式上也没有特定的要求和统一的标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不论是哪种文化形式,其出现和发展都是一个不可复制的充满创意的过程。以图书文化为例,在过去,图书是传播知识的主要工具,人们阅读图书是为了满足自身精神需求。如今,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图书开始在网络上出售,电子书、网上书店等纷纷出现,年轻人阅读电子图书,是为了获取知识,也是为了追逐时尚。开发网络图书文化产品,这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中共十报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因此,大力推进群众文化创新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我们在群众文化建设中,提高认识,认清目标,将群众文化看作一个复杂的精神创造过程,紧跟主流文化发展方向,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的内涵,借助多种载体进行文化宣传和教育,走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新之路。总之,新时期的群众文化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发展趋势也是非常明显的。结合新时期群众文化的发展特点,文化部门要认真研究文化建设规律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文化科学发展战略,以推动群众文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潘进.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现状及发展策略[J].大众文艺,2014,08:21.

文化发展趋势篇(9)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b)-0181-02

1 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的原因与意义

文化这一发展要素提升到与资本、资源、管理等战略要素相同的地位,对文化的需求也成为国家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产业形成的“软实力”及其发展前景备受关注,成为世界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经验显示,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途径是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园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园区化、模化,是一种文化产业发展在地理空间上的积聚,是整合生产、消费、创新、孵化、企业、投资、服务等一系列功能,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对外界具有一定吸引力[1]。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文化园区在承担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储存和分配这一流程中的批量化、市场化操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集中体现在同类园区同质化明显、服务平台不完善、高端创意人才匮乏、园区管理缺失、产业链不完整、对园区未来发展方向把握不清、园区竞争力较弱,盈利性园区比例少等现象[2]。对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趋势的研究,包括对其发展趋势特征、功能、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有利于把握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脉络,避免重复建设,合理制定园区发展战略规划和相应指标,对促进文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高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及业态间合理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2 国外与国内关于文化园区发展的演变

因资源禀赋等原因,各国及各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情况也各有不同,由此而形成的文化产业园区类型及发展模式也各有差异。在文化产品输出大国美国,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大致经历政府和社区合作建立非赢利性机构的混合型园区;经营主体多元化、政府业界等多方协作建立的系统型园区;重创新服务型园区;创业孵化型园区。自由竞争、依靠市场机制运行、版权保护及完善的法律体系是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由此基础形成的文化产业园区具有形式灵活、主体多元、目标明晰等特点。在台湾,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在“去工业化”的背景下,转换城市闲置资源、培育新经济名片而建设并逐步呈现相当规模。依托区域和文化特色建立文化产业园区并协同发展,逐步深化内涵,进一步完善设施、更新定位,深化产业链条,形成各具特色和发展形态的文化园区是台湾文化园区发展的主要演变路线。未来世界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趋势也将逐渐呈现以优势产业为主导的完善产业集群链,投融资建设主体的多元化、规模化、集中化、垄断化园区[3]。

在我国,从文化园区发展的阶段划分,从业态集中的产业园区、内化产业链生态的产业集聚区、到规划布局的功能性文化园区,专业化与多元化的文化产业园区再到开启先锋探索的产业试验区;从园区发展形态上的实体型园区、再到建设速度增快的虚拟型园区至混合型园区,我国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与产值增幅一直较为明显。在以北京、上海为核心的东部沿海地区所形成的三大文化产业集群带,形成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园区如北京798、宋庄、上海田子坊、8号桥等。这些园区具有一定程度的产业集聚效应,有效地推动了该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受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影响,我国文化园区的建设虽不断涌现,但较为成功的比例却不高,很多园区的经营陷入困境,人才匮乏、同质化竞争严重、设施不完善及产业链不足等原因都成为影响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因素。因此,研究分析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特点与趋势,根据我国现有情况与资源优势是进一步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 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的特点

引导产业集聚,促进产业集群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切实经验,通过产业集群而形成的规模效应、技术溢出效应、资源共享等是推动整个产业提升的主要方式。在对国内外成功的园区发展分析中可以看到以下特点:一是园区内业态横向组合不断加大,产业集聚效应逐渐增强。以产业园区较为密集的北京为例,通过对空间分布、功能优化和综合服务的提升等手段不断提升产业集聚。二是文化功能的垂直结合深度不断延展,通过产业集聚效应引发的产业链及产业生态作用越发显著。当园区定位后,园区产业链的核心资源便可与其匹配辅助资源进行结合,也就是园区的核心内容与其他产业相结合,形成更多条辅内部产业链,如,艺术产业园与动漫产业结合,旅游产业园与电影产业结合等。由此不仅丰富了园区内部产业形态,也可扩大产业集聚、深化产业链条,提升园区竞争力。三是布局与功能成为园区发展要素的主要基础之一,构建园区的基础体系不断完善。与初期自发形成的文化集聚区不同,园区的发展在聚集产业链优质产业群,形成松散合作的内部产业链上,园区的功能不仅为主导者,更是推动者。园区为集聚的企业搭建与政府、行业及市场对接的平台,帮助企业更为灵活地获取政策、补贴及业务等红利,更进一步促进内部产业合作,形成更具竞争力的经济体。四是金融制度等相关制度的参与种类逐渐增多,资本更为灵活,对市场反映更为敏锐。五是跨界合作不断显现,融合性越发明显。六是园区空间、形态等不拘一格,变化与适应性更为灵活。

4 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趋势分析

根据文化产业园区发展特点,结合现实条件下政策、市场等变化要素分析,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趋势应具备以下几点特征。

(1)园区形态、空间多样化和开放性。在园区建设形态上,移动互联网的繁荣催使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理念也从单一固定的实体文化园区转向为网络虚拟园区与实体园区双线运营发展,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及便利性特点,虚拟园区不仅具有操作的便利性,还突破了空间地理等固态形式的束缚,线上线下结合的综合运营方式将会成为更多文化园区建设的重点。在空间形态上,国际化园区将会突破单一地理因素更多涌现,文化品牌与服务的不同地域输出交易促使更多国际化文化园区建设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2)园区发展途径、投资建设主体多元化。由文化产业园

区成立之初的自发集聚到政府主导、市场主导,由单一投资方建设到政府、企业、机构联合建设,可以看出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路径与建设主体都在不断变化,其规律可总结为由元素由简单至复杂、范围由窄至宽,伴随众筹园区的出现,其投资主体呈现出更为灵活多变的特征。

(3)园区运营体系更具功能性和针对性。文化创意园区的运营趋势从招商引资向帮助企业孵化,参与企业发展与园区企业共同成长转变,促进区域整体转型,其运营体系也从基本的服务转为平台、孵化、再到市场参与者,在打造园区品牌的过程中,园区经营方要不断地适应内外变化做出调整。

(4)生产、生活、生态进一步融合统一。融合发展是文化产业园区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特点,在不同情况下进行转变的方式,与所在地区域融合、文化融合、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等都是具体的一些做法。建设符合园区的产业生态,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和氛围,将文化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流通环节与城市地域生活相结合,建立良好的园区环境,将会更好地促进园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文化发展趋势篇(10)

多元文化指的是丰富多样的文化。中国文化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底蕴非常深厚。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国文化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多元文化的发展,可以带动世界文化的交流,也可以为我国带来先进的文化教育理念,改善我国的艺术教育模式。在全球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我国应当及时吸收先进的艺术教育方法,提升我国艺术教育质量,在我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发展我国的艺术教育。

一、多元文化发展趋势下我国艺术教育的现状

其一,滞后的艺术教育文化观念。目前,我国的艺术教育观念与其他一些国家的艺术教育观念相比相对落后。一方面,我国因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对于文化知识比较重视,而对艺术教育重视度不够。在目前的教育系统中,仍有一些教育机构秉持以往的艺术教育观念,导致我国整体的艺术教育水平落后于其他国家。另一方面,目前的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导致我国教育过于注重国外文化的教育,而忽略了本国文化的教育,有些人甚至认为外国的艺术教育才是先进的,因而选择学习、研究外国的艺术,不关注我国的艺术。这两方面原因使我国的艺术教育落后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的艺术教育,也使我国艺术教育在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得不到进一步发展。其二,对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引起关注。随着全球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在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同时,我国也逐渐重视艺术教育,逐渐改进艺术教育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转变艺术教育机构的教育观念,使其正确认识艺术教育对我国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使我国对艺术教育引起极大的重视,认识到文化交流、融合是解决现代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必要途径。其三,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压力与动力并存。社会发展对我国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理解多元文化,认识到艺术教育对我国多元文化发展的重要性,为我国艺术教育指明了新的教学方向,既要学习国外的文化艺术,也要深入钻研本民族的文化艺术,既要为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作贡献,也要积极弘扬我国的文化艺术。在新课程标准提出后,我国艺术教育压力与动力并存,需要积极响应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要求,提升我国艺术教育的整体水平。

二、当代艺术教育多元文化发展的对策

其一,建立以人为本的艺术教育模式。众所周知,我国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因此在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艺术教育应当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艺术教育的主体,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优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对学生的思想观念的教育,从而满足学生教育上的多样化需求。在艺术教育中,教师不能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理论知识和技能,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在外国艺术教育上,使学生充分地吸收外国文化的优点;在本国艺术教育上,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本民族文化的渊源和内涵。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对艺术学习更有兴趣,还可使学生的艺术情操得到培养。其二,重视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国艺术教育首先要纠正学生错误的观念,提升学生对本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视程度,让学生在学习外国优秀的文化艺术之前了解我国文化艺术的起源和意义。首先,学生学习本民族的文化艺术,能够激发爱国情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精神;其次,我国的艺术教育相对落后,因此在艺术教育上应当重视我国的艺术,只有先发展我国的艺术,才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欣赏其他国家的艺术,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全球文化多元化发展。其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在艺术发展越来越快的情况下,人们对艺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往的艺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所以,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我国应当在传授学生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给我国艺术教育带来新意。通过艺术教育,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使我国的艺术教育更上一层楼。

结语

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我国艺术教育也不断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艺术教育机构应当建立以人为本的艺术教育模式,重视本民族艺术文化教育,从而继承并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我国的艺术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我国艺术教育只有顺应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才能使我国的艺术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城市工程规划 下一篇: 档案管理的成果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