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语文课堂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15 16:26:09

高效语文课堂

高效语文课堂篇(1)

目前如何利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引领学生学好语文,是摆在每位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这就涉及到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探索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

一.课前三分钟活动的妙用

1、课前演讲。就是让学生课前自主准备内容和形式,即站在讲台进行:讲故事、背诵古诗词、背诵名句、散文名段……通过课前演讲,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还可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2、积累知识。就是让学生自己每天在课前,理解并记忆10个左右的成语,或抄记一段名人名言,阅读一首诗歌或短文,这样长期坚持,必将大大增加知识储备,有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课前背诵。就是让学生把每天学习新课的字音、词语解释进行背诵,以形成长期积累的效果。

二.吸引学生的导语

课堂导语短小精妙,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漪老师曾说过:“课的开始,导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短小精悍,触及重点。课堂上的导语不仅要短,还要触及重点,切中要点,将学生一下子就引导到教学的枢纽地带,自然而然地完成教学目标。

2、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设计导语时,教师必须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以便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状态之中。

3、创设情境,营造氛围。选进教材的课文绝大部分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设计导语时,教师除考虑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把握文中的“情”,并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入情、移情、冶情。

三.重视教学过程

1、课堂提问。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大多数学生读书,往往一读而过,不留“痕迹”,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读书不会生疑则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因而他们不能正确理解文章的真谛,体会不到文章的“妙处”。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艺术,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把握提问的“度”和时机、对象,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那么,怎样优化课堂提问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呢?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进行精心设计;热情鼓励,提供线索,引发学生思维;捕捉信息,延伸疏导,拓展学生思维;积极评价,观点明确,提高学生思维。

2、灵活处理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的讲解,不应面面俱到,而是要精讲精练,突出重点,形成系列。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而不是机械地根据教案,追求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为此,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及时调控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2)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和教学实际,特别是学生的思维实际和学习能力实际,灵活处理已经预设好却不适应课堂教学实际的教学步骤。

(3)恰当取舍,把那些不适合学生学习实际,甚至是超出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环节和内容舍去,不刻意追求课堂教学的完整性。

3、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题,新课程要求学生在课堂的互动交流越来越多,语文课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和学习方式,能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动手、动耳、动口、动脑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四.拓展和延伸

1、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预习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常用的预习方法有以下几种:

(1)阅读法。首先,学生应把课本上的学习内容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一遍:容易理解的可以“走马观花”地放过,陌生的新知识则要多看几遍,反复研读,并在重点和难点处做上记号。

(2)联想法。预习是进行相应的知识联想,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3)设问法。预习时不仅要将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还要变换思维角度,一题多问,自设自答,提高自学能力。

(4)整理法。即预习时通过分析整理,概括学习要点,形成系统的知识,并将预习中产生的疑问记录下来,以便老师讲解时重点领会和感悟。

2、指导学生阅读。阅读永远是提高写作水平最重要的途径。阅读包含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而且不仅要“阅读书”还要“阅读事”。这就是所谓的“厚积薄发”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此,教师要向学生推荐文质兼美的文章和适合学生阅读的刊物,并做好阅读指导工作,留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可以开设一节阅读课。

3、指导学生练笔。在阅读的基础上摘抄,写读后感,进行仿写、改写、续写,整理读书笔记等,都是课外练笔的好方法,更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真切体验与深刻思考,表达自己的心声,实现积累写作素材的目的。

五.教师自己的提升

1、改变自己的角色。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改变教师的观念和教学方式,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和学习方式。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语文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应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而转变。语文教师应从传授者变为参与者、指导者。

2、教师应多阅读、多积累、多思考、多写作,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做到“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应当有一桶水。”

3、“独辟蹊径”的备课,即教师尽量做到对文本进行合理且富有个性的解读,着力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良好情境的设置无疑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充满学习兴趣的课堂才可能是高效的课堂。

5、做好导学案的设计。导学案的设计一般应注意两点:(1)把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设计出来,使学习任务更具备可操作性;(2)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授学生以“渔“。

高效语文课堂篇(2)

(二)语文课堂导入的高效性语文课堂导入是语文教学的精华所在,良好的开端即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堂导入的高效与否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课堂的构建。因此,教师必须确保语文课堂导入的高效性,根据课文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例如在学习《羚羊木雕》这篇课文时,可以采用故事导入法;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时,可以采用温故知新法;在学习《范进中举》这篇课文时,可以采用设疑法等等,通过不同的课堂导入方法,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进入语文的海洋。

(三)语文课堂提问的高效性语文课堂的高效提问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更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高效性,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点睛式提问,主要通过从课文的关键内容上设置问题,使问题能够围绕课文的中心思想,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把握课文中心内容,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其次是锁链式提问,主要是将课文中的最大难题拆分成若干个小问题,使之形成锁链结构,环环相扣,有助于培养学生层层递进的思维分析思路。最后是混合式提问,主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使课堂提问变得丰富多样,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鲁迅的《故乡》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置锁链式提问,先提问: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在明确了学生的思路后,进一步提问这篇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故事?通过问题的层层递进,帮助学生理解鲁迅在创作这篇文章时的内心情感。

(四)学生参与学习的高效性对于初中生而言,若在语文课堂中,学生的参与程度越高,则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也越高,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越有利。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在学生“三会”的基础上,即会提问、会思考、会学习的基础上,使其能够与其他学生合作交流,进一步挖掘学生的个人潜力,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高效的语文课堂。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这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阅读,随后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分析归纳课文中所蕴含的的思想感情,进一步体会老舍的创作意图。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锻炼学生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五)语文教学评价的高效性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主要以卷面成绩为主,而在语文高效课堂中,成绩评价仅仅只是高效课堂评价中的一个部分。要实现语文教学评价的高效性,依靠的不只是成绩评价,关键还在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在语文高效课堂中,不管语文教学评价的标准如何改变,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和语文教学目的都不会发生改变。

高效语文课堂篇(3)

长久以来,一直困扰教师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教学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教学生还是为了学生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我们的教学工作定性为教,在课堂上教师完全占据着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参与程度很低,学生的情感和感受得不到重视,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讲是一种无形的伤害,而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这种教学局面有所改变,教学是为了学生学的观念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者和学生的推崇,而这种观念也是高效课堂生存和发展的沃土,因此在构建高效课堂的时候,教师首先要改变教学观念,将学生的学放在教学工作的首要位置,给予充分的重视。

一、革新理念,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高效课堂的成功构建,我们首先应该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意识到自己是这个课堂的主人,其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受到教师和其他学生的关注,这样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才会大幅度地提高,其主观能动性才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由自己所主宰的课堂学习中逐渐地将自己的自信心建立起来。

二、巧设课堂教学环节,给学生以自主发挥的空间

高效语文课堂篇(4)

要真正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就必须打破这种旧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可由同桌和前后排学生组成课堂学习小组,映射大课堂教学环境,将师生双边活动转化为学生之间的自由讨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频率。也可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课堂预习,做好课堂教学准备操,让学生上讲台示范操作。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对应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自悟。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远比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来得更主动、更有效。

其次,要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快乐是—种氛围,是一种修饰,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催化剂。快乐对促进积极思维、培养完善智力和人格结构的作用,已被教育界瞩目。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一堂课上,仅仅拘泥于图解教参,并以书本或自己的答案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简单、呆板地满堂提问,满足于一定的程式;把语文神秘化,把目标架空、虚化;没有激情,不爱学习,视学生为容器;自己不快乐,也不让学生快乐……诸如此类的行为发生后,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开始封闭或滞后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这样的语文教师应该承担相应的贡任。因为他们所亵渎的不止是语文教学,其所作所为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学生乐于学习使他们感到快乐的东西。快乐之于兴趣的引发,之于能力的转化,之于素质的养成功不可没。从这个意义上讲,挖掘快乐因子,也就是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措施之一。在课堂上,教师说话风趣、幽默,呈露个性风采。语言是师生沟通的桥梁,快乐的语言会使来往的车辆畅通无阻。语文教材本身也蕴含着许多快乐的因子,就看你有没有去悉心发掘,语文教师具有这方面的素质。在教学中,要有意设置教学障碍,或曲径通幽,或连环出击,或将错就错,学生会乐此不疲,获取新知所带来的欢乐,有时一堂课便能筑就他们学好语文的坚定信念,并为之拼搏而无悔。同时,注意观察学生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教师要善于找到与之内应的快乐因子,和学生共享,并以此为触点,督促学生完成当前学习任务。笔者发现,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现身说法,或穿插名人名家轶事,或涉及一些书本外的知识和当前的热点问题,能极大程度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难所学的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至于学生作文中一些错的有些滑稽的内容,讲评时可以采用“揭短法”,让学生玩味,在欢快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一句话,语文教学不要太“规范’”,应该潇洒一点,多一些自由,多一些笑声,要有前瞻性。

再次,追求课堂美好境界。语文课的教学境界,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审美信息的感悟和体味,是融知识性、科学性、形象性和情感性为一体的教学艺术氛围。它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和提升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上面提到的快乐,一旦升华,便是一种境界。关于美好境界,首先要再现课本内容的个性特征。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材,深刻发掘文章的思想内涵,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才能创造这种境界,并辅以与之内应的教学处理手段,让学生品味其情调,领略其主旨,激扬其情怀。其次要讲究文章的整体效应。整体本身是一种至美,人为地将分割成各种“点”,线性排列,切块分析,孤立训练,不利于学生对各种知识能力的完整把握。任何一种人为肢解课文教学的方法,都是对教学境界美的伤害和破坏。将美文作试卷化的分解处理,更是这种破坏的极致。学生泡在类似试卷题目的提问里,看上去热热闹闹,定点到位,孰不知学生接触到的只是一堆泡沫。整体理解课文,将诸知识点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才是达到这种境界的先决条件。

另外,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不是表层翻新搞美,而是对学生审美的唤醒和呵护。当创新教育作为一种体系刚提出来时,便有了无限的生命力,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大放异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敢于质疑,大胆发表独特见解,说有创意的话,写有创意的话,写有创意的文,展开想像的翅膀,在大语文教育所营建的氛围中任意翱翔,以心灵的自由撞击出创新的火花。最后要留下一点空白。齐白石的画以空白见美,语文教学何尝这样。此外,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也是我们必须追求的美境界。

最后,给予动态评价。语文因其答案的不唯一性和隐秘性,其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常常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不能简单地以对和错来评判,否则就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单道,甚至死胡同。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应是一种动态评价,所体现的应是一种思维的延续和发散,主观而又不失更实与合理,这就要讲究语文课中的评价策略。首先,教师的评价用语与素质教育思想同一。虽然语文教育界时兴什么“无错评价”,但笔者认为,通过优化评价用语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对错误和不规范的答案。其次,评价的量化、量化了的东西往往可视可触,有实感,学生容易掂量。笔者十分推崇钱梦龙等老师的激励评价,他们将评价目标量化为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的操作点,一旦达到,即给以满分,激发学生的荣誉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量化的评价还能体现真实、公正的原则。笔者曾成功地量化了一堂辨论课的评价,将评价正方和反方胜负的标准简化为累计滞留时间的多少,由于评价相对科学和唯一,学生都致力于积极思考和快速反应,其思维品质在—定程度上得到了良化。语文课中的评价可以不拘一格,直指培养学生语文素质教育方向的评价,都是成功的评价。

高效语文课堂篇(5)

高三语文高效课堂的主要体现形式就是学生展示导学案的学习成果与其他同学互相点评,对本节课的疑难问题进行生生互学和师生学习,这样既能达到开拓学生思维的目的,又能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师在高效课堂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小展示暴露出来的问题,组织全班“大展示”。比如在学生处理“见”这个字时,忽略了实词“见”的特殊义。这时,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对实词“见”的意义进行“大展示”。首先,学生展示“见”的基本用法,即展示基本义“看,看清,看出”,如:卒以此见楚王之终不悟也。(《屈原列传》)然后通过联想记忆把握引申义“拜见”,拜见、求见,用于下对上。如: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再关注特殊的通假字意。接着,教师板书重点展示“见”的特殊义,即用在动词前,表偏指一方,可译为“我”。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见背”意即“离我而去”。)同时,迁移记忆“见”为虚词时表被动的特殊用法,即介词,用在动词前,表被动,可译为“被”,有时同“于”配合使用。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展示完成后学生在组内分别举例,对知识点进行强化。所以,教师千万别认为这浪费时间,因为语文课堂的高效不仅仅是教艺的展示,更应该是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展示舞台。

高效语文课堂篇(6)

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精髓思想深入人心,素质教育正向着纵深方向铺开。高中语文教学在新形势下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向高考、针对考点、解放学生、快乐学习、轻松教学、以生为本已成为高中语文教学新的探索。

一、知识形象化,问题趣味化,快乐学习不可少

现在的学生压力减小,生活窘迫感不足,承受挫折磨难的能力不强,再逼迫着他们在学海中做“苦行僧”已不现实。今天的教师要与时俱进,解放自己的头脑,变“教他学”为“引他学”,以知识点为突破口,引导他们走进文学的殿堂。

抽象知识形象化是途径之一。比如讲述小说《林黛玉进贾府》,教师可先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连续剧片段,欣赏艺术的美。待到学生兴趣盎然之时,教师再戛然而止,回到文本,列出人物、情节、环境,顺势夯实双基,展示当今“红学”研究成果,引导他们热爱古典文学。问题趣味化是途径之二。学习古典诗歌常常遇到羁旅之愁、思念之苦的问题,教师可从今天的海陆空交通、互联网入手,使学生感受古人时代的局限,进而激发他们更加珍惜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自由学习,快乐参加,自主学习扩大化

当今社会的大部分中学生自我意识强烈。教育者要抓住青年人的特点,充分相信他们,活跃他们的思维,放手让他们去做,留给他们时间,把“课堂”变为“学堂”,让他们自主地学。这样,每一个学生都会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是幸福的。比如戏剧单元《雷雨》,教师可把课文内容告知学生,印发大量相关资料,鼓励学生自由学习,可大声朗读,可细细品读,可扮演角色,设计一个个话剧片段,这样,学生对人物形象自然印记于心。戏剧相关文学常识水到渠成得到巩固,摆脱了传统教学的古板、生硬之弊端。

三、注重合作,增强观念,合作探究习惯化

当今世界是合作共赢的时代。在校期间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这种合作意识,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集体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自由、自主学习后让学生在课堂中结合成学习小组,把简单问题、中等问题放在小组中研究探讨,使学生个个发言、人人参与,实现兵教兵。这样既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也达到了学习的预期目的,增强了他们之间的友谊。

四、教师导航,面向高考,主体地位导演化

“自主”“合作”学习之后,教师一定要在“混沌”状态中“拨乱为正、力挽狂澜”,把难点问题找出来,把重点问题说出来,叮嘱考点。学生自己不能说明白的地方,教师一定要讲明白,说清楚。讲方法、说经验、谈考试。也就是说,教师是导演,是拍板人,学生是主体,是课堂的主宰。

高效语文课堂篇(7)

前不久,我应邀参加了“省骨干教师跟岗培训的一次研讨活动”,听了一位学员教师的研讨课,执教内容是七年级下册的文言文《狼》。有感于当下对“高效课堂”的追求,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中,文言文的讲授确是最难找到契合点的。对这节课教师的课堂语言,我有颇多的思考和感触。

课堂伊始,教师多媒体展示“课时目标”:“大家和老师一起读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我怀疑自己是否走错了课堂:如此生硬地“搬”出课时目标,这是语文课吗?从本质上讲,“语文教学目标是对一个课时的教学活动之后学生行为和心理变化的预期。语文教学目标必须指向学生的学习结果”。当现实教学中,广大一线教师喜欢把陈述教师应该做什么的教师的行为(即教学要求)作为“教学目标”时,是不利于课堂教学操作,更不利于教学结果的检测与评价的。所以,一堂课的课时目标不单是明确、切实可操作、可检测的,还应当谙熟于教者心中,在环环相扣的教学情节铺陈中,逐一引导实现,追求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美,真正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语文课真正具有“语文味”。

接着,教师多媒体展示作者蒲松龄的详细资料:“让我们一起走近蒲松龄”。

“走近”?教师提出这个要求后,学生如何做?做什么?学生不过是读一读材料,熟悉而已,没有主观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也没有客观地训练学生搜集、整理知识的基本技能,这何尝不是“填鸭式”教学?加涅指出:“离开了学习者的动力……不能引起学习。”简单就是高效:真理都是朴素的,好课都是简单的。我认为倒不如直接提问:蒲松龄最擅长写什么?似乎更具体,更有方向性。学生更能清晰地知道该从哪个方面、如何回答问题,更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主动学习的兴致和情趣。

接下来,教师展示教学环节“读顺句子”:“请大家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句子。”学生读了不到两分钟,教师又布置新的任务:“请各小组推荐一位同学朗读课文,比一比哪组读得好。”

七年级学生接触的文言文并不多,对文言文的初次阅读存在相当大的困难,教师应当在读前给予一定指导,或是范读。(诚然,现在的公开课基本都变成了学习成果汇报课,尤其在不需要借班上课的时候。)在没有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如何做到“读通、读顺”?果不其然,在后面的学生赛读环节,“其一/犬坐于前”、“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等重点语句朗读节奏均出现了问题。或许,教者本就在等着类似问题的出现,站出来纠正一番,方显教师的指导作用?

或许是众多公开课执教者的共同心理:急于展示自己设计的环节,全然不顾学生是否已完成上一学习任务。学生刚开始读文章,尚未“读通、读顺”,就已经开始准备小组赛读了。学生也生怕“配合”不好教师的展示。其实,教师指导朗读后,让学生多读一会儿,又何妨呢?教师要根据问题的难度、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思考时间,让学生的思维在学习中得到训练,避免有些环节的设置流于形式,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进入到“读顺文意”这一环节。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不理解的内容先组内质疑,小组释疑,组内解决不了的,提交到班上解决。在学生合作学习、讨论疏通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友情提醒”:“请你解释”(若干词语),“请你翻译”(3个句子)。

应当说这一环节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合作学习”得到了较好的诠释。但教师的所谓“友情提醒”只是象征性地检测自己认为是重点字词句的翻译。检测了解学情的方式有很多种:小组竞赛(一人提问,几人抢答;男生考测女生对重点词句的理解等竞争方式),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很多,但唯有教师的“友情提醒”,较少地考虑学生的学情,让自己的主观认识,先入为主了。又如何做到突出教学重点,实现高效课堂?

“读懂文章”。教师:“本文情节清晰,层次分明,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

须知,教师面对的是七年级的学生,一个“梳理文章内容”,把学生弄得一头雾水,为什么不换一个学生能够理解的说法呢?教师的要求只有具体明确,才能为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虽然在教师的“引导下”最终完成了一幅巧妙的板书,但这些过程中没有学习新知识的惊奇与喜悦,没有思想碰撞的火花,有的只是按部就班的学习成果展示。这是细节,但正是这些细节,最终影响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大节”。

“读讲故事”。教师:“不同的角度相同的精彩,蒲松龄用他的生花妙笔把这一故事写得扣人心弦,引人入胜。你能从屠户或狼的角度把这精彩的故事讲述出来吗?”……“没有同学举手啊,那我就提问不举手的。”终于过了一会儿,零星有几个学生举手准备回答问题了。“嗯,有几个同学举手了,我还是提问不举手的。”

抛开学生的心理压力、人格尊严受到挑战不说,其实任何学生所谓的“不配合”情况发生时,我们都要反思自己设计的问题的梯度是否合理、有序,是否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难度是否适中,阶梯指导是否到位。此环节的设置,显然是教者认为的“亮点”。只是学生对文本中屠户和狼的形象认知尚未深入展开,跳一跳,还是“摘不到”果实的。

“读评形象”。教师1:“文中的狼具有怎样的特点?从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可以看出来?”教师2:“屠户是怎样的一个人?你从文中哪些词语和句子可以看出来?”

此处的教学环节设置显然应在“读讲故事”之前暂且不说。无独有偶,我前期参加首届“苏派语文教育论坛”,有幸听了黄厚江老师执教的《黔之驴》,其中也有这么一个类似的环节,与大家共同品味。

黄老师在带领学生品读课文,从文中具体词句的理解分析“虎”和“驴”的形象后,也有“讲故事”这么一个环节,不过黄老师是分两步进行的:

第一步:黄老师:讲故事允许学生有自己的发挥,要忠于原文,想象要合理,我给大家起个头,同学们发挥想象,接着讲下去……

第二步:黄老师:我们讲故事,当然要注意讲述者的角度,揣摩角色心理,下面男生以“我就是故事中的驴”为开头,续讲这个故事;女生以“我就是故事中的那只虎”为开头,续讲这个故事。

高效语文课堂篇(8)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而“高效语文课堂”就是指在常态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以及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究竟怎样做才能让有限的45分钟语文课充实有效呢?我结合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及教学反思,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让预习不再是一句空话

传统的语文预习作业一般都是识记生字词,熟悉课文,以及读读背背而已,这样的“软性作业”一般都是学生最不重视的,往往被当做是所有“笔头作业”都完成了以后看情况决定做不做的“机动作业”,这样预习作业的布置就成了一句空话,自然达不到预设的目标。因而在课堂上出现学生不认识生字词、读书不流畅、没标段落序号等现象,严重拖慢了上课的进度,何谈“高效”?

想要让课堂高效起来,就必须布置切实有效的预习作业。因此,我把“软性作业”变成“硬性作业”,即把预习作业具体化,且把预习作业编入学案中,比如《成功》学案中的预习作业我是这样设计的: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言简意gāi() 浩jié() 日guǐ()

兀兀()饶舌()lán珊()

烦suǒ()家喻户晓()shū漏()

2.讲故事。

囊萤、映雪、悬梁、刺股是中国历史上关于勤奋的经典故事,你能用简练的语言把它们分别讲出来吗?

3.说句意。

①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韩愈《进学解》

②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③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④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⑤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4.课文提到了成功具备的哪些条件?你觉得什么条件是最重要的?

5.你在预习本文时发现了什么问题?

这样,预习作业包括了基础知识的识记,文中典故的掌握,文言句子的理解,课文内容的了解,以及问题的发现,作业内容的设置比较全面,同时这些内容放在学案中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既明确了要预习什么,又必须在学案上写下预习的成果。预习成了实实在在的工作,再也不是一句空话了。而学生充分预习后进入课堂,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加快了课堂的教学进程。

二、让课堂不再是一声叹息

有时候,我经过一些班级门前时,听见学生无奈的叹息:“唉,又要上某某课了!”不禁想到,这样让学生不想上又不得不上的课,如何能做到“高效”?在课堂上,学生如果失去了激情或是没有丝毫乐趣,那么如何让学生乐于上课,又如何让学生学有所得呢?我想,高效语文课绝不能让学生厌恶,甚至无动于衷。课要高效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

为了让学生爱上语文课,我特别注重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微笑的表情、幽默的语言、平等的交流、亲切的问答、鼓励的表扬等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自信中成长。久而久之,学生觉得上语文课既有趣又轻松,甚至常常在下课铃打响后惊呼“语文课总是这么短暂”。每每这时,我不动声色地宣布下课,而心里早已充满自豪和满足。

为了让学生难忘我的语文课,我无论课前是怎样的心理状态,只要一进课堂,必定是精神饱满,充满激情。在学生眼中,似乎我永远是精力充沛、活力无限的,在我的感染下,学生个个精神抖擞、神采奕奕,这样的课堂怎会无聊?这样的课堂又怎会让学生觉得漫长?这样的课堂自然不会使学生发出无奈的一声叹息。有了这样的课堂氛围,学生自然对课堂内容更有兴趣,学得更快、更牢,“高效”的目标自然就能实现。

三、让活动不再是一种形式

所谓“高效课堂”,从根本上来说应是学生学得高效的课堂。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教”都是为了“不教”。语文教材其实仅仅是一个范例,而语文课就是学生的训练场,是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的能力训练场。所以高效的语文课要精心设计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充分训练。

过去,我总是注重课的结构的完整,形式的优美,却忽略了学生能力的训练,学生懂了“一”却无法“反三”。这样的课再完整,看起来再热闹再美,只是一种形式,但没有好的成效。

反思过去,我明白课堂活动的设计一定要围绕学生展开,否则讲得再漂亮,还是在“喂食”,不过就是“喂”得好看一点、文雅一点,可学生还是不会自己“吃”。所以,我开始选择以学生主动学习和练习为主的课堂活动模式。在课堂上,我不再先示范读课文,而是让学生先读,然后让学生发现问题,共同纠正;我不再轻易开讲,让学生充分思考,或者合作探究,我也以一个讨论者的身份加入,共同解决难题;我不再只叫部分同学回答问题,而是让全体学生一起研究,共同讨论,做到“人人在思考、人人能表达、人人有收获”。有时,甚至为了解决学生在课堂上发现的新问题,我愿意放弃原来设计的教案,舍得花上一段时间,与学生一起研究解决。这样,学生的探究兴趣更浓厚,而对探究的结果难以忘怀,这不就是最好的收获吗?高效的语文课堂,我认为活动是为学生准备的,不是一种形式,不是要完成一个预设的流程,而是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得、有所悟。

四、让作业不再是一项负担

“减负”的口号喊了好多年,可为了成绩,为了升学率,学生不仅上课上得多,而且课后的作业负担很重。课改后课是少了,可如果课堂效率不高,有些老师就会为了弥补课堂上的不足,要求学生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来做机械的作业,这样不仅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反而让学生认为作业是可怕的负担,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下一课依然因学生的情绪而无法高效,反而“低效”。从课堂延续到了课后,这样恶性循环,后果堪忧。

真正的高效课堂,是不需要学生课后花很长的时间,做一堆机械的作业的,而应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回味课堂的内容,做一些快乐的读写训练。比如在教学《绿》的时候,课堂上学生已经探究出,在作者心中,绿不仅是一种色彩,更是一种生命的象征。那么课后不妨布置学生再次阅读《绿》,读出作者心中的“绿”,再写一写自己心中的“绿”。这样的作业与课堂紧紧相扣但不重复,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之后,再静下心来和自己对话,学生能自由地表达,作业就成了需要,而不再是负担了。而课堂的“高效”又得到了有力的升华。

以上就是我几年来对高效语文课堂的一点思考和总结。当然,高效语文课堂的构成要件远不止这些,但不论前方的道路有多艰难崎岖,高效课堂必将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我想,只要我们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宗旨,不断总结反思,会在高效课堂的道路走得更好、更快、更远。

参考文献:

高效语文课堂篇(9)

一、引言

高效课堂是指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可以学到最多的知识,这里高效课堂里的“高效”相对的,只要教学方法不断的改进,高效课堂还会更加“高效”。所以说选择正确的教学方式是保持课堂高效的基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使小学语文课堂持续高效。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建立良好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课堂教学上,教师要改变自己传统高高在上的地位,要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或者朋友,在教学中要付出自己真正的情感,要经常用目光和每个学生交流,用微笑回应每个学生,对每个学生要用到夸奖和称赞,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所带给他们的温暖,都能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使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认可的满足感。更能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这样就能使教师充分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喜爱,使学生可以更加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为课堂做好认真的准备

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而语文学习是语言运用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要想达到高效,教师就必须要吃透教材,把教材上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全部掌握,再通过对学生的了解,设计出符合教学实际的备课教案。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变化,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课堂上的独裁者,而是从“主导者”逐渐转化为“组织者”,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新教学理念下高效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本身,新教学理念的核心就是“以知识为本”转化为“以人为本”,放弃那种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方式,转化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师认真的备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高效。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本,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融入到课堂教学学习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要多采用一些多媒体教学方式,把课本上的知识通过多媒体中的图片、声音、音乐、视频等传递给学生,就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小学语文二年级的《采蘑菇》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媒体方式放映动画片,让小学生在动画片中熟悉课文,而教师再在此基础上讲解本课文,这样能使课堂的气氛充分活跃,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明白本篇课文“做事应该从小事做起,这样才会有所收获”的寓意。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情形再现或者角色扮演,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的去理解体验课文。如在《让猫头鹰好好睡觉》一文中,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小黄莺”“小百灵”“小山雀”,教师可以扮演文中的“老黄莺”,既能够使学生理解文中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够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才能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提高教学质量。

五、加强课间辅导

中国有一句古话就是“时间就是金钱”,在教学中,时间就是效率,只有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教师要帮助每一个学生制定好符合其自身的学习时间安排,要善于引导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意识,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研究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如在课文《玩出来的发明》中,小男孩拿着两个镜片照了照,就使人类发明的望远镜。通过这篇课文就可以激发学生课后的自我创造性,鼓励学生大胆的创造一些小发明,可以使学生自己亲自体验一下发明的乐趣,这样既可以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使学生可以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六、结束语

总之,高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是一个不断在改进,不断在优化的过程。实现小学语文课堂高效教学,是一个理想化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对课堂教学的高效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在课前备课到课堂讲学再到课后辅导,都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有效性,要立足于学生,积极,有效的投入到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去,从而使小学语文课堂达到真正的高效。

参考文献:

[1]莫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3(04):24-28.

[2]高桂琴.巧用语文课件,构建高效小学语文课堂[J].学周刊,2014(07):138.

高效语文课堂篇(10)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几年前,各种充满教育新理念的创新模式进入初中语文课堂,这确实给沉闷的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也涌现出了一批“名师”,各校教师纷纷效仿,课堂变得多姿多彩,热闹非凡。然而这其中的一些语文课堂却出现了问题:表面上生动活泼、热热闹闹,结果是对文章有难得一见的精评深析;重形式,轻实质,语文课堂教学正在从一个低效走向了另一个隐藏的低效。有人这样形容并总结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重表达,轻积累,语文课堂‘话声汹涌’;重拓展,轻品评,语文课堂‘拓荒成风’;重读‘量’,轻读‘质’,语文课堂‘读领’”这不能说不入木三分。那么怎样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高效有价值?本文就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高效课堂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研读文本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方案,在于教师运用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情绪。这样既能使学生能进行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教师能不失时机地引导和提升,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

一、要精心打造课堂教学设计

(一)课堂教学设计要精简

教师要精确地把握课文的教学目的,就必须需要多元解读课文文本,当你学会解读文本时,你才会产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课堂调控信心;你才会勇于面对课堂教学是智慧与激情综合生成的挑战;你才会不负众望地成为平等者中的首席。所以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文章的结构、语言特点、规律,确立课文的重难点,语言训练点。其他的课堂补充和调节设计只能是一种“调味品”,是为语文课服务的,不可冲淡主题,当然更不能为了取悦听众(听课老师和学生)而荒于嬉。

(二)课堂教学设计要保证合理

包括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思考、学习交流和成果展现的时间以及几分钟的反馈练习时间。要精心设计问题,提高课堂的思维含量。课堂上“教师少讲或不讲,做最优秀的学习者,并且只是通过适当的点(点拨)、问(追问)、导(引导)为主线把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连贯起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把课堂让给学生”。

(三)课堂教学设计不需要面面俱到

一个重点、一个难点,学生揣摩感悟透就行。我记得前不久教育局主抓教学的李国刚主任曾经说过:“一节课不能容纳太多的内容。如果一节课有多个重点,就没有重点可言了。高效的课堂必须有清晰完整的知识结构和逻辑结构,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条印象深刻的、脉络清晰的纲,并做到纲举目张。也就是说只有老师‘高效’,才能使学生‘高效’”。简约化的反馈练习设计则是结合课文进行的边积累边运用,不纯粹为积累而积累进行大量题海训练。简约化的反馈练习设计会避免特别简单和特别难的题目。少专项,多综合,渗透过程与方法。具体地说是结合课文生字、文章的空白点,单元主题,语文特点来进行积累、练笔。

二、要把课堂留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

“让学生学的进去并且学会,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需要”,高效语文课堂的自然本色应该是把课堂还给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既可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更能达到高效的目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学“语文”、用“语文”的情景中,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

降低教学起点,面向全体学生,“但求人人进步”是高效语文课堂的一个教学理念,是使得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自主学习,教师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把学生创造力挖掘出来的教学理念,是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的理念。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可以给你一个惊喜!

三、要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情绪

上一篇: 合同管理评价 下一篇: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