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08 11:26:00

乡村教育论文

乡村教育论文篇(1)

在《九十自述》一书中,晏阳初自己说:“‘三C’影响了我一生,就是孔子(Confucius)、基督(Christ)和苦力(Coolies)”。比较具体地说,“三C”就是指中国古代的儒家民本思想、西方传教士的榜样和来自四海的民间疾苦与智能。他经常自承:孔子的道理给予他做中国人的基本性格;耶稣的积极战斗,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指引他为国为民服务的正确道路;而全世界人民的疾苦使他终生致力于推行平民教育。在深入了解农村后,晏阳初认为农村存在的问题是形形、五花八门的,主要是愚、穷、弱、私的问题,因而提出了“四大教育,三大教育方式”的乡村教育思想体系。也就是,对受教育者施行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健康教育、公民教育,通过学校式教育、家庭式教育、社会式教育来付诸实施。总的来说,晏阳初乡村教育思想的形成主要受到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和西方基督教的影响。

一、儒家思想的影响

晏阳初出身于书香世家,父亲是他的启蒙老师,从小就熟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等儒家经典,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较深。他说:“我读的古书虽然有限,但他们却悄悄地,在我幼小的心田中,埋下一粒微妙的火种,要经过一、二十年,我才发现它的存在和意义。那是什么呢?就是儒家的民本思想和天下一家的观念。平民教育运动、乡村建设运动,不论在中国,或是在海外,都是民本思想的实践,而以天下一家为最高宗旨。”

(一)“民本”思想。晏阳初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民本”一词来源于《尚书·五子之歌》:“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及《春秋谷梁传》:“民者君之本也”等语。二战期间,他在法国从事为中国劳工服务的工作中发现那些所谓的苦力具有伟大的力量,只是没被开发而已,因此,他决心回国从事开发人民“脑矿”的事业。他在《乡村改造运动十大信条》中指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要建国,先要建民;要强国,先要强民;要富国,先要富民。世界上无论任何国家,都是一样,从来没有哪一个国家,是国势强而人民衰弱与人民贫困”的。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屡屡遭受外国列强的入侵,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晏阳初不得不思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何在?在《农民运动与民族自救》一文中,晏阳初分析到:“现在国家所以弄到如此地步,主要的原因就是‘忘本’,整个的国家,人口有四万万之众,可是一点力量也没有,任何人可以侵入中国如入无人之境,妥协屈服,不知伊于胡底。我们要救亡图存,必须认清症结所在。‘民为邦本’,而这虽是一句老生常谈,可是我们不能因时间的变迁而抹煞其含有的真理。过去的政治经济文化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设施没有着眼于民众;民众伟大的力量,非但从来没有运用过,而且根本没有发现过。现在我们就要抓着这伟大的潜势力,教育他们,训练他们,组织他们,发挥其应有的力量。”他认为:“‘本’即不固,‘邦’又何能宁呢?欲从根本上拯救和建设中国,只有从‘民本’上求一个解决方法。”

(二)“仁”的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者爱人”,爱人就是对人的生命的珍惜和爱护,真诚地把人当人看,尊重人的尊严和人格,爱护、同情、帮助他人,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包括爱自己,爱由亲始,然后由近及远,推己及人,以至推及“泛爱众”、“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广大范围。“仁”也指个人或整个人类充分仁化而达成的高尚理想境界,如“大同”世界,天下一家,这正是儒家所要达到的理想蓝图。晏阳初不仅深受儒家爱人思想的影响,而且还把这种思想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他认为:不只是中国的人民处于疾苦之中,世界上大多数的人民也处于疾苦之中,因此,他要不分种族地负起天下一家的使命。不仅在中国做工作,还要跑到外国,到菲律宾、南美和非洲去工作,因时、因人、因地去做适合各国国情的四大教育工作,去开发世界的民力,共享治国的甘苦。

(三)“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是孔子著名的教育主张,意思是说教育对象不分贵贱、不分贫富、不分愚智、不分恩怨、不分老少、不分民族、不分国籍都可给予教育,一视同仁,没有区别。《论语》说:“人乃有贵贱,宜同资教,不可因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中国旧时的教育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有,而是少数人所专有。中国号称是有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但是却有四分之三的人是文盲。晏阳初认为中国的广大农民不是不可教,而是无教。“劳苦大众所需要的,不是脑筋,而是机会,受教育的机会”,特别是居住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更应该接受教育,改变贫穷落后的状况。于是他亲自跑到农村和农民一起居住,在自己先农民化的基础上,去改造农民,把农民培养成有文化有教养的“新民”。“新民”是晏阳初推行乡村教育的目标,什么是新民呢?他说:凡是四力兼备的,即有知识力、有生产力、有健康力、有团结力,这四力兼备的人就是新民。所以,他在中国的口号是一方面除文盲,一方面做新民。

二、基督教的影响

乡村教育论文篇(2)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乡村教育改革。他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是民族解放、大众解放、人类解放的武器。同时他又指出教育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教师,而培养教师的关键则在于师范教育和师范学校。他强调“有生活力的国民,是要靠有生活力的教师培养的;有生活力的教师,又是靠有生活力的师范学校训练的”[3]。针对中国的现实状况,他明确提出师范教育要面向广大农村,为农民服务,为农业生产服务,为农村培养师资[4]。他不仅在思想上重视师范教育,而且身体力行实践着他的师范教育思想。1927至1930年间他开办了晓庄师范学校,致力于乡村教师的培养和乡村教育的改造。在实践中,他结合教育发展规律以及我国乡村的实际情况,形成了独具特色又极富指导意义的乡村师范教育思想。早在20世纪初陶行知就认识到中国教育必须联系中国国情的问题。他指出中国教育界不是乞灵古人,就是仿效外国,缺乏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5]。中国乡村教育包括乡村师范教育的问题在于脱离农村实际,以城市为导向,他认为我们的师范教育必须是从自己的亲切经验里长上来的[3]。除了重视教育联系实际之外,陶行知还非常强调对教师进行终身教育,他认为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人不应以从学校毕业作为教育的结束。只有教师自身得到充实,才能真正有益于学生。此外,陶行知也十分重视师德建设,他不仅以身作则,“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而且鼓励青年教师要有“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开拓精神,要投身于最需要教师的贫困地区。总之,在有关乡村教师培养的论述中,他强调教育联系农村实际、突出中心学校的地位,主张教师教育的终身性并重视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这对我国当前开展农村教育硕士计划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如何培养出真正满足中国农村实际需要的教师以及如何使这些教师能真正为农村服务这两个问题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乡村教育论文篇(3)

1.教育管理部门重视不够

许多乡村学校至今仍把守着应试教育这根"缠身令",以提高升学率为唯一追求,并以此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成绩。加之乡村学生从小就受一种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脱离农村的"传统"教育。家里家外、校里校外,形成统一"思路"。尤其到了中学,只要是高考范围之外的课程,一律不去“浪费”时间。基于这一思想,体、音、美自然成为可有可无的"小三门",被视为正常教学的附属品。

此外,乡村小学大都实行包班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遇到一位思想活跃、又有一定体育爱好和体育素质的包班教师,还可能灵活地给孩子们安排几节体育课;反之,孩子对体育活动的渴望也就成了奢侈品,这对于无数渴望运动、爱好体育的儿童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2.体育师资缺乏并质量堪忧

师资为教育之根本,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在某学科领域的教学水平。乡村体育师资严重"贫血",多数学校无专职体育教师,其专业基本功也十分薄弱。据对某县中小学校的调查显示,仅有73%的中学和45%的中心小学配备有专职体育教师,在全部体育教师中,毕业于相关专业的又仅占体育教师总数的33%,即使这一部分人,为考核工作绩及晋职评优的需要,又有近半数改教了数学、语文等"主课",体育只是兼教,教师的专业能力又如何提高呢?

3.教学设施严重不足

教学条件是学校的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促进。但许多乡村学校因对体育教育的漠视,不可能投资于体育教学设施的改善。有的学校连一块普通的垫子也没有,更谈不上横箱、踏跳板、体操棒、音像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还有的学校即使有一些体育教学设备,也大多不真正用于日常教学,而只在少有的公开课、比赛课时偶尔亮相一下,其余时间则束之高阁如同文物展览。

4.教学不规范

不少乡村教师,尤其体音美老师缺少与外界的交流和借鉴学习,也少有本地区同行之间定期的教研活动,对国内外最新教育动态及先进的教学方法知之甚少,教学模式仍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水平。多数教师无法胜任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诸如对韵律体操、民族体育等要求感到力不从心;不少人不会备课,缺少教学资源,更无从设计规范的教案,探索新颖的教学方法;体育课上教师教得很吃力,学生学得很乏味,单一的教学形式难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针对我国乡村学校反映出来的上述问题,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1.改变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教育功能的认识

要改变当前乡村的体育教育状况,应首先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各级管理部门及广大乡村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大纲》要求实施体育教育;加强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在乡村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正确处理和解决"正课"与体音美等"副课"的关系,让乡村体育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使其真正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主力军。

生活在广阔农村的乡村学生,时时处于大自然这一活动大空间内,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城市学生所不及的,一些乡村民间体育活动更是锻炼身心的独特"武器"。

2.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根据广大农村体育师资严重不足的现状,为基础教育输送人才的各级师范学校应结合社会需求,体现灵活而有针对性的办学原则,如利用暑假及业余时间函授办班;县区中学师范、进修学校利用本校条件开设短训班,并要求学生除搞好文化课学习之外,加强专业训练,做到多能并兼;此外,县乡也可利用假期时间聘请教师,有组织地挑选乡村学校有条的体育教师,集中轮训。在此带动下,在岗体育教师更应钻研业务,研究教学方法,让校园内你呼我喊,你追我赶,处处出现体育氛围。

3.加强对教学设施投入,有计划地开展体育活动

乡村教育论文篇(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农村软实力的体现。所谓乡风文明是指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社会风气健康向上,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逐步适应农民的需要。乡风文明建设对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建设乡风文明的新农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加强文明乡风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如果一个地方乡风良好、人人讲诚信、不欺诈,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高,外商也乐意来投资,从而会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如果一个地方,邻里关系紧张,互相不信任,而且欺诈哄骗盛行,占小便宜的思想泛滥,强行承揽工程,就会挫伤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就会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环境。加强乡风文明建设,还能使农民增强进取心,更新观念,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生产,从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二)加强文明乡风建设是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农村的和谐稳定离不开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家庭的和睦,邻里的团结;离不开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有利于培养纯朴互助的民风,营造宽松适意的生活氛围,创造和谐稳定的公共空间,从而提高人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经济发展与农村和谐相互促进。

(三)加强文明乡风建设是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客观需要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强乡风文明建设,能使乡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农民的思想观念得到更新,有获取新知识的强烈愿望,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从而使农民的素质得到很快提高。

二、梁漱溟的乡村教育理论的再认识

(一)成立乡农学校,教化民众

1933年山东省政府将邹平、菏泽划为乡村建设试验区,实验区两县的行政机构与乡村建设研究院合二为一,希望以教育的力量替代行政的力量。[1]

1.创办乡农学校,开展全乡村教育

实验区将全县划分为若干个区,每个区成立乡农学校校董会,开办乡农学校,推举“老成厚重”、“品学最尊”者为学长,重视品德高尚者的示范效应。乡农学校的学众是乡村的一切人,并成立儿童部、成人部、妇女部和高级部。儿童部以实施学校式的普通教育为主;成人部、妇女部则主要是社会式的教育,多在农闲进行;高级部是为了培养乡村建设的骨干人,注重全乡村教育。

2.确定教育内容,注重精神熏陶

乡农学校的教育内容,包括识字、唱歌等课程和精神讲话,重视乡村的文艺事业发展,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教授文化知识。精神讲话是在教员的指导下启发民众的思想,做切实的“精神熏陶”功夫,步骤是“先用旧道德巩固他们的自信力”,然后用新知识、新道理来改变从前不使用的一切旧观念,以适应现在的新世界。旧道德即传统的道德观念,“新知识、道理”即禁缠足、禁鸦片、戒早婚等新风俗。

(二)制定乡规民约,引导民众

梁漱溟认为中国都呆的乡约主旨无过于“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即互相勉励修身、齐家、德业,互相劝诫嗜烟、酗酒、之类不良习气。所以他就仿照北宋学者吕大临兄弟制定的“吕氏乡约”而编写了《村学乡学须知》,立足于传统文化道德的发扬,而将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风俗等问题通过道德教育来实施。

(三)服务乡村建设,恢复生产

当时的农村,农业生产手段落后,生产水平底下,农民生活不能温饱,无法接受最基本的教育和医疗保健,身体病弱,文化落后。尤为严重的是,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农村,遭遇了一连串的天灾人祸,国家政治秩序动荡,军阀战乱频繁,匪患遍地,广大农村不断成为内战的战场和土匪侵扰的对象,水旱灾害频发,受灾面积广阔,受灾人口众多。各校根据自身生活环境需要而设置课程,如产棉地区可组织农民学习植棉技术。

三、梁漱溟的乡村教育理论对建设文明乡风的启示

(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新农村

衣食足而知廉耻,仓禀实而知礼节,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只有个体的基本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等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以后,才会产生较高层次需要的愿望。

1.要建设文明乡风,首先要发展农村经济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循环农业。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可依托小城镇,因势利导,发展小商品市场,繁荣农村商业。比如,可以“集”或“会”的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商品交流活动。认真抓好劳务经济,积极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去,促进以工补农、以工富农、提高非农收入水平,同时要加强对劳务输出的组织和引导。

2.要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

在具有丰富矿产、水力、电力等资源的农村,加强能源消费管理,搞好节能工作,提高能源利用率,建立资源集约型农村经济;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可挖掘当地历史文化潜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充分利用农户庭院空间以及周围的鱼塘、树林、菜地等农家资源,增设耕地种菜、现场采摘、自选自做等服务项目,让游客吃农家饭、享农家乐,大力发展农家休闲娱乐旅游经济,把各种优势资源变成经济优势,发展有竞争优势的特色经济。如,除了利用柑桔、茶叶、畜牧水产、桑蚕、优质稻等主导的农业资源,做新做优第一产业外,还要在标准化生产上下功夫,围绕品牌做大文章。[2]

3.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公共事业

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减免一补贴”政策,大力发展农村成人职业教育,开展与当地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职业培训,促进农民创收增收。全面展开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加强农村医生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全面开展农村道路、通讯、电力、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切实保障农民的生产生活,解决好他们看病就医、子女上学等问题,以期消弭不和谐的因素,促进文明乡风的形成。

(二)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实施全民教育

梁漱溟非常重视学校这一教育机构在建设文明乡风中的作用,因为学校的组织化程度高,教学效率高,在促使人们转变观念、传播新风尚方面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根据梁漱溟的全乡村教育理念,我们提出了全民教育。我们不妨把现有的学校加以改造,扩建部分校舍,组织村镇开办农民文化补习夜校,在周一至周五的晚上或周六周日,对学生父母实施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和道德风尚知识的教育,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最大限度地利用教育设施。

1.在科学文化知识方面,要根据学员接受能力确定教育内容

由于各个父母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是文盲,有的曾经接受过小学、初中教育,但由于长期从事农业劳动,很多知识无暇回顾而被遗忘,所以要根据实际的知识掌握水平,实施个别教学。课程设置突出针对性、实用性,针对当地特色,教授农产品的种植养殖技术。应该包含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艺、新农具的内容,特别是现代农艺操作管理的内容,并与新实用技术的培训教育模式相结合。[3]在父母的文化水平得到普遍提升的情况下,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建设农家书屋,让农民在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法律知识和健康常识中,不断增强文明素质。

2.在思想道德课程方面,坚持传统道德和新风尚相结合

传统道德是指亲情、家庭、孝道、仁义、诚信;新风尚是指社会风气转变、人际关系和谐、社会主义荣辱观等,而且思想道德课程设置要具有针对性。有的地方封建迷信思想比较严重,一些群众有病不找医生诊治而去求神汉巫婆“消灾破难”,对此,可开设现代科学课程,宣传无神论;而有的地方丧喜庆大操大办,但却不赡养老人,为照顾老人互相推诿,闹得兄弟反目,妯娌失和;有的人寻衅滋事、打架斗殴、横行乡里,对此,可开设儒家课程,申之以孝悌之义,传授温良恭谦让和仁义之道;有的地方大男子主义思想严重,对妻子轻则辱骂,重则拳打脚踢对家庭成员使用暴力,对此,可开设现代婚姻法课程,让其了解,男女平等、夫妻平等,双方都享有一定的权利履行一定的义务。

3.在教学方法方面,采用浅入浅出式的直观范例教学

由于农民文化基础知识有限,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不强,因此要采用直观举例教学,以农民喜闻乐见的事物为切入点,浅入浅出,不求理论知识的理解应用,但求实践知识的熟练操作。在德育上要坚持以说理为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序渐进,提高其道德认知,培养其道德情感,潜移默化地让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此外,可通过自编自演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民间戏曲、民间舞蹈、民歌、杂技、剪纸等,把科学知识和道德风尚与民俗节目互相渗透融合,寓教于乐,以开展各种文艺活动的教学方法,达到传授知识与转变民风的教育目的。与此同时,也传承活化了农村传统文化内涵,使农村所蕴含的巨大而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展现无穷的魅力。[4]

(三)加强制度建设,培养民众守法意识

1.要建立健全学习制度

村组要有学习制度,年初制定全年的学习计划,学习内容包括农业技术知识、法律知识、道德风尚等,落实责任组织和责任人,强化学习考核,确保学习不走过场。要组织党员、团员、村民定期学习,使学习经常化、制度化。

2.要建立健全村规民约

制定村规民约要让群众知晓认可,条款要尽量具体、明晰、量化。开始时需要对旧俗采取必要的约束和限制,对新的风尚加以引导和提倡,时间长了自然就会形成人们的行为习惯,演变成为当地风俗,然后再反过来成为管理的补充手段,就能起到对村民的管理、教育、约束的作用。对违反村规民约者,村组干部要出面进行制止、教育,使村民接受舆论监督。

3.要建立健全奖惩制度

检查评比是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市(县)乡要定期开展对乡风文明建设的检查评比,把乡风文明建设列入绩效考核内容。对在乡风文明建设中表现突出的“文明户”、“五好家庭”、“科技示范户”等要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败坏乡风者要进行通报批评,责令写出检讨,对情节严重者应给予法律制裁。

(四)培养先进典型,发挥党员示范作用

梁漱溟把有资格、德高望重的人作为乡村领袖,推选为学长,充分发挥其表率作用。而先进典型是建设乡风文明的动力和支撑,先进典型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具有凝聚效应、示范效应、教化效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榜样。建设乡风文明,离不开对先进典型的树立和学习宣传。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从群众身边选典型,依靠群众推典型,保持典型本色,拉进典型与群众距离,树立一批有时代特征、有感人魅力、有不同层次、有群众基础的先进典型[5],使群众在典型的可亲、可敬、可学、可比的形象中收获感动,见诸行动,激发投身新农村建设的激情,进而在整个农村形成崇尚先进,追随先进的良好风尚,为建设文明乡风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要定时召开村民小组骨干会议,领导小组由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等德高望重的村民组成。还要调动农村退休干部和教师的积极性,他们思想觉悟高,在群众中有威信,把这些人组织发动起来,让他们在调解纠纷、破除迷信、宣传政策、树立新风中担当主力军,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他们还可以在乡风文明中发挥更多的作用,如村规民约的制定和执行、公益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反破迷信等等。此外,还要及时挖掘和总结创建工作中的经验做法,指导和推进全局工作,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质量的整体提高。

四、结语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理论,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发扬,创造新文化,救活旧农村,进而掀起一场乡村建设运动。试图通过复兴传统儒家文化来发展农村,乃至拯救整个中华民族,其忧国忧民的行为是可歌可泣的。但其理论在本质上逃不出“中体西用”的窠臼,没有认识到中国贫穷落后的真正原因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军阀的压榨与破坏。尽管如此,但他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发展农村的新思路,尤其是给我们当前的建设乡风文明的新农村,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黄群.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其现代意义[J].贵州社会科学,2009,(7).

乡村教育论文篇(5)

本文作者:袁玫工作单位: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转型期,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面临着社会期待与现实体认的矛盾、时代要求与自我评价的冲突,特别是在新课改中,自我受到挑战,能力受到质疑,角色被要求改变,自我认同受到影响,其矛盾、冲突和迷失都有意无意消解其职业认同感。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受到个人特质、文化、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2]而职业认同是一种与自我概念、自我感知紧密联系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不可避免地受到外部客观条件和外部人员评价的影响。因此,要突破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困境,应从外部环境与教师自身二方面着手。创设具有人文关怀的客观环境“以人为本”的呼声在教育领域里早已如雷贯耳,现实反映出农村学校教师群体往往被忽略了,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更是缺乏人本主义的关怀,许多农村学校依旧是“一个哨子、一块坝子、几个皮球”的有限体育教学条件,从一定程度上而言,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职业的认识偏差也正是由这些物质条件所引发的。良好的工作环境,正是人性化尊重的外在体现,能从学校获得各种精神和物质的回馈是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希望的。基于现实需要的人文关怀应得到全方位的关注和落实:第一,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政府应通过系列性的政策、法规来调整地区、城乡间的收入分配,逐步缩小城乡间教师的各种差距,为农村学校教师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第二,教育主管部门及农村学校负责人在学校管理工作上,应从实际出发,解决好体育教师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理顺各种关系,实施真诚关怀,为体育教师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促进自我成长的内动力,是指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里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3]对当代农村学校在岗体育教师而言,很多时候,不是能力能否胜任的问题,而是能否对职业的认同而产生积极的态度和情感。个体职业生涯中有“用生命回应职业的需要”和“用职业实现生命的价值”的两种职业状态存在,调查显示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几乎都处前一种状态。因此,让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对自身的工作有高层次的价值认同感是当前的必须,针对现状,增强其职业认同感的路径有:一是革新教师评优评先的制度,增加体育教师评优评先和晋升职称的机会,激发工作热情;二是创新进修培训方式,多渠道、多手段的解决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进修机会少、培训时间短、内容缺乏针对性等问题,突出自我发展的个体构建指导;三是建立校本专业行动纲要、确立共同的专业愿景、形成平等互利的专业共同体,使体育教师在专业实践过程中获得专业的乐趣、成就感和专业发展。重视“个体专业化”,提高个体专业自我意识教师个体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学习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4]要真正实现专业化发展,加强个体专业自我意识是基础和前提。在制度化“校本培训”的引领下,通过业务学习笔记、定期阅读教育专著与教育教学论文撰写等形式,将过去的发展过程、目前的发展状态和以后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结合起来,用已有的发展水平影响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用未来发展目标来支配今日的行为,增强自我发展的责任感,确保专业发展的“自我更新”取向。其内容包括:认识教师是一种高自律性的职业、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明确专业精神、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智慧等方面的自我意识;重视对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专业发展的过程意识、状态意识和规划意识。强化“专业认同”,养成个体专业自觉行为“教师的生命是从教师职业开始的,教师在自己的职业中和工作要求中寻找生活的满足。因此,教师必须把自己的所作所为、自己的发展和进修同自己的职业紧密地联系起来。”[5]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化依赖于、取决于自身对专业活动的认同、接受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活动,这个过程即为体育教师的专业自觉。实现专业自觉,重点是认同自身的职业,从完成专业认同到养成专业自觉行为:一是通过定期的培训进行强制灌输,使个体了解体育教师职业与专业的基本特点以及道德要求,督促与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二是要求个体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的获得,使之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感悟与体验专业的价值,建构属于自己向往的精神生活世界,创造性地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不断地梳理自身的教育经验,逐渐形成理论性较强的教研成果。重视“专业反思”,建立个体专业发展规划。当教师专业认同具有较高层次时,教师个体就能够进行自觉的专业反思,并主动地把专业活动当作一项任务去思考,并在反思中感受到快乐并主动地参与变革专业活动。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要实现专业发展,必须在对专业发展的环境、个人的专业需求和发展水平进行深入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自主设计与自我规划。在设计规划中,应重视专业反思,主动研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把教育教学创新作为体育教师个体专业自我发展的重点。具体步骤:第一是分析自我,全面认识自己能力、兴趣、优势及缺陷;第二是分析环境,把握专业发展的大方向,把个人的发展与学校、社会、学生的需求结合起来;第三是确立目标,形成专业发展愿景,列出优先发展领域、长期与短期目标等。第四是拟定发展路径,设计行动方案。坚持“行动研究”,形成专业化发展自主能力教师行动研究,是为了教育教学实践本身的改善。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在行动研究中,要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创设问题和设计方案,明确行动研究过程的计划、实施与反思三个环节步骤,在“行动”方案实施中,注意对实施结果进行观察与反思,重视对“行动”全过程与结果总结。在立足于学校体育教学这一最基本的专业活动形式上,可“跳出”学校教育谋发展,把专业发展的资源和思路拓出学校教育,把个人专业发展置于社会与时代的背景之上,如:与不同行业人员接触交流,关注其他行业的发展趋势,从社会生活中吸取养分和灵感,从而改善自己的专业实践,拓展成为一个专业自主和“自由”的体育教师,敢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方向,开展富有成效的个性化研究,坚持长期关注、探索,日积月累就会形成自己的“理论”,并由此弘扬并辐射教育整体,感悟教育真谛,提升个体专业发展水平。

教师整体素质主要取决于教师专业化水平,个体专业自我意识是影响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因素(内驱力),它对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起关键作用。以校为本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是推动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切入点,也是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个体专业成长的根本途径。增强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专业自我发展意识,督促在岗体育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自我规划,优化专业知识结构,开展教师行动研究,是农村在岗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乡村教育论文篇(6)

二、加强领导,规范管理,是协作区的重要组织保证

在成教协作区的运行过程中,出现各种矛盾是难以避免的,如何化解矛盾,理顺协作区各种关系,是协作区有效工作的关键。为此,邓州市已成立了以主管教育市长为组长,教育、劳动、人社、财政、发改委、农业、农机等部门参与的教育资源整合小组,市教体局委任一名副局级干部,主抓成教协作区的协调和监督工作。主管领导在局党组会上立下军令状,保证6个成教协作区和谐有效工作。6个成教协作区办公地点设在交通便利,基础条件较好,位置适中的乡镇。投票选拔正副主任各一名,秘书长一名,分别由富有管理、培训和市场营销经验的成教专干兼任。为了促进协作区活动的高效优质发展,邓州市教体局党组研究制定了邓州市成教协作区主任职责、邓州市成教协作区协作活动计划和领导组织实施活动计划等,总结反馈活动信息,定期出工作简报,推广先进经验等。每个乡镇由中心校一把手兼成教协作区协助员,做到经费落实、人员落实、组织落实。建立健全了评估制度,纳入各乡镇成人教育目标管理量化考评重要指标。由于各乡镇能够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从而各协作区成员乡镇统一了思想,协调了步伐,保证了协作区的工作有序顺利进行。

三、通力协作,共同受益,是协作区的内在动力因素

邓州市教体局坚持把成教协作区工作作为局党组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求各中心校党组织把建立协作区纳入党组工作内容,把协作区工作纳入构造邓州市大教育的整体计划,把落实协作区效果纳入各中心校领导任期目标,把协作区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共同建设成教协作区,共同培育“四有”新型农民,共同落实协作区制度,共同享受协作区的成果。通过多方面的齐心协力,狠抓协作区工作制度的落实,从而保证协作区工作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在制度建设方面,邓州市建立并完善了协作区协调、目标管理、协作区规范、协作区经费、协作区活动、协作区考评等各项制度。从制度上对协作区任务、目标、职责、方法、保障等进行具体明确,并跟踪督促落实。各协作区还定期组织开展经验交流、学习培训、研讨等活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示范项目是协作区各方共同利益所在,它是各乡镇协作的重要动力因素。近年来,依据科教兴村、成教兴农和新农村建设的战略要求,根据各乡镇支柱产业和特色经济的需要,选择一些兼顾各乡镇利益的项目,还注意发挥各乡镇的特色和优势,从而使各方面利益较好地结合在一起。邓州市第二成教协作区穰东在服装加工销售方面,具有引领功能,其他协作成员元庄、白牛、夏集、张楼联办示范项目“服装加工”,使4个成员乡镇受益农民近20万,形成了“一个月过年,三个月种田,八个月挣钱”的新农村生产生活新格局。在协作区的工作过程中,各方人员“求真务实、真诚协作”赢得了相互的信赖,从而保证了工作的园满完成,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四、资源共享,多少互补,是协作区的基本组织形式

成教协作区的建立,克服了原来乡镇成人学校教师少、图书少、仪器少、经费少、项目少等困难,实现了弱强联合,优势互补的目标和“建好一块基地,引进一个项目,培育一批人才,带动一批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需要。市教体局采取乡镇联合、城乡结合、区域辐射的方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协作功能。

①书刊协作,增强教育吸引力

各协作区把图书登记造册,进行分类整理,余缺部分在区与区之间调剂,最大限度地扩大储存量,压缩开支。在此基础上,针对广大农民求新、求知、求富、求乐的心理特点,各协作区新买了一批科技图书报刊,有针对性地开展的时事政策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和农业科学技术教育,利用《河南教育》(职成教版)、《中国农村教育》等报刊开展有奖知识竞赛活动,使成人教育形式活泼生动;

②电教协作,增强教育感染力

各协作区把各校有的仪器,特别是电教设备进行登记造册,调整有无,依托邓州仪电站和远程教育网,搞好电化教学协作,同时与市宣传部、广电局、文化局等部门联合开辟农业科技专栏,开设农民音像制品租借点,形成快捷的农民教育覆盖网,使广大农民在看电视、看电影、听广播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乡村教育论文篇(7)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我国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后经一些教育工作者的探索,基本上明确了对“以人为本”教育观的阐释。即“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从尊重人、关怀人的角度出发,无论是教育者的教师,还是受教育者的学生,甚至是学校的其他工作人员,都要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彼此的和谐发展。而在本文中,“以人为本”中的“人”作狭义上理解,主要是指学生,因为他们是受教育的主体,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有学问、有素质、有发展的学生。

一、学生之“本”

学生之“本”是在教学中要树立以学生为核心展开教学,即常说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制定合理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教学过程中则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学而不厌,乐于其中。

二、小学作文教学在乡村环境中的局面

乡村小学与城镇小学在教育资源方面的确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如师资力量上,乡村小学教师的学识水平和教育观念整体上确实不能等同于城镇小学的教师;又如教学设备上,乡村小学的多媒体硬件设施和学生学习园地的创办显然也不如城镇小学;再加上很多乡村小学的学生,其家庭背景往往是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工作照顾不到,并将家中的很多大小事宜让孩子来处理,这样不仅使他们的孩子少了一层教育,还减少了学习时间或游乐的时间。这些因素体现在作文的教学上发映为学生的知识量不足,生活乐趣的体验也不足,从而致使其写作时缺乏感悟与灵性。当然,乡村教学环境也有其独特的一面,如大自然的丰富资源来得更直接、贴近,无论花草虫鱼还是山野田林,这些充满纯朴生活气息的物体在乡村学生的印象中体会更多,了解更多。因此,乡村教师如何在小学的作文教学中利用好有限的自源而有实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重要的正确理解与把握“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不能因为自身资源的缺乏而消减教育的兴趣,而应作以积极的探索和努力的实践。

三、“以人为本”教学思想的运用

为了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有效地开展乡村小学作文课,笔者以为教师需要做好如下几点:

(一)熟悉《语文教学法大纲》

在新出的《语文教学法大纲》(2008)中对各阶段学生的教学要求各不相同,教师只有熟悉《语文教学法大纲》,才能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知识储备的学生进行作文教学。如《语文教学法大纲》中说明“在小学阶段,要使学生学会常用汉字2500个字左右。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能正确的书写、运用。前三年完成大部分识字任务。”又如,“作文教学应该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低年级着重听说写话,要有内容、语句要完整、连贯。中年级着重联系写片断、内容要真实具体,语句要通顺连贯,高年级要着重练习写成篇的作文,要有中心、有条理,达到小学阶段的要求。”可以说,《语文教学法大纲》是充分照顾到了学生因年龄和学识的差异而设定各阶段教学目标的不一致,符合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教师通过熟悉《大纲》而更好地设置教学任务,不提前学习过高要求的任务、不超量完成过重的作业,使学生而有余力,保持对学习的渴望,才能做好从识字到阅读,从习作到写作的逐步跳跃。

(二)教育心理学的掌握

现代儿童教学心理学认为“要使最初的教育成为一种乐趣,要想学生提出问题,对他们的回答予以赞扬,决不能让他以不知道为乐。”[1] (P24)又“小学低年级儿童产生意义的主要心里结构是想象,他们正是借助想象甚至幻想来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因此,低年级的儿童要着重创造型的想象作文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并使儿童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表达自我的能力” [1] (P64)等。对教育心理学的掌握,了解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状况,也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所要求的,即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和接受心理习惯出发,掌握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在小学教材中,就有不少的课文才考察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力的,如一年级上册的《菜园里》、《自选商场》、三年级上册的习作课《风景优美的地方》等,都是培养学生练习观察能力或说话能力的,观察能力的培养上,教师可以从颜色、远近、上下、大小、长短等方面去引导学生;教学上又从时间的先后,地点的转移和事件的发生来启发学生的说话条理等等。切实照顾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才能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写作氛围的创造

小学阶段,低年级(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写作尽管还不能称之为作文,但词语的运用、句子的书写以及习作的练习都是为高年级(四年级至六年级)的写作打下基础。对这阶段“写作”的培养也直接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写作水平能否产生良性的影响,因此,同样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教学。而轻松、愉快的“写作”氛围则更能使学生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特别是乡村小学中,教师要运用可利用的资源来营造趣味性的“写作”环境。如让学生描写上学路的见闻,或课后十分种的活动,甚至是一年四季山野田林的变化,学生寒暑假期间的山野情趣等等。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先通过让学生以说话的形式来表达他自身的感受,以鼓励为主,引导为辅,让学生比一比谁说得更好,更流畅。也可以让学生交流后,发现有哪些自己印象比较深的,拿出来与同学分享,使课堂的气氛不要停留在单纯的教师说教而已。

学生通过课上的说话后,即锻炼了他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也锻炼了他的思维组织能力,算是在写作之前打好了草稿,这样再让学生去完成写作,学生才能又快又好地完成。

最后,总结上述三点,笔者以为无论是对《语文教学法大纲》的熟悉,教育心理学的掌握,还是写作氛围的创造,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无非就是更好地实施每一节、每一次、每一阶段的教学目标,这个目标需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以之为中心,才能切实、有效地开展教学。在乡村小学中,同样如此,它可能需要教师更多的投入,去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甚至家庭环境,了解他们性格上缺陷,并予以正确的指导。而写作是学生学习语言和知识后一个能否运用得好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就确定了它比较高的要求,因此,在面对教学资源、学生整体素质都不如城镇小学的学生时,乡村教师想更好地开展作文写作或是写作阶段前的习作训练,必须要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并有效行之。这当中,就对乡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要求他们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和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满足“每一个学生发展的需要”,真正做到、做好“以人为本”的教育。

乡村教育论文篇(8)

【关键词】学生;成长困难;界定;特征;成因剖析;教育模式

一般可以将农村成长困难学生理解为是存在学业不良、道德行为偏差、心理发展有障碍的学生。笔者认为农村成长困难学生是由于道德认知、个性品质偏差、心理发展不健全,而导致人格、行为、成长受阻。具体表现为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或自身因素所造成的在道德认知、个性特征、行为规范、心理发展、学习效果等方面异常且具有倾向性、周期性、反复性以及与社会身份明显不符等特点的这类农村学生。

一、农村成长困难学生的特征

英国心理学家施奈尔,把“成长困难学生”问题看作是一种生理、心理学上的现象,他认为“成长困难学生”的问题并不是教育学的概念,它不受学校教育内容与历史文化的制约,它归根结底是学生的心智迟滞的一个阶段。学生成长遇到阻碍而迟滞,有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内在因素,更有造成身心变化的外界因素(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农村成长困难学生的具体特征主要表现为:

(一)心理特征

身心发展偏差过大(性心理早熟或心理状态滞后于实际年龄等);对学习、生活缺乏信心;厌学、自卑、依赖心理过强,过分以自我为中心,孤独心理严重等。

(二)行为特征

迟到、旷课甚至无法正常上课;逃学、逃夜,离家出走;注意力易分散,学习懒散或成绩较差,经常迟交、不交作业;扰乱课堂秩序,说谎成性,时有小偷小摸或攻击;常出入游戏厅、歌舞厅等非成年人禁入的场所等。

(三)人格特征

无法正确认识、接纳自我,自我评价偏低或偏高;情绪起伏较大,较易冲动,自控力差,易怒;环境适应性、社会责任心差;人际关系不协调,价值观偏差,逆反心理严重,对个人前途悲观失望,不被同伴群体接受等。

二、农村成长困难学生的成因剖析

农村成长困难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的障碍和问题,有的学业不良,有的行为偏差,有的心理发展不健全等,虽然他们各自的成因有所不同,但从总体上来看有着许多共同之处。

(一)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方面

这类学生不仅带有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动荡性的特点,更表现有挑战性和反抗性,处于困惑最多、危机最易介入的时期。当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在产生困惑而没有得到及时、正确地解决时,就会变成问题学生。如果此时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就将促使学生情绪逆反,导致学生做出反教育、反道德、反法制的越轨行为。

(二)学校教育方面

由于农村学校教育中一部分教师的观念陈旧,教育方法简单,重智轻德,偏爱优等学生,讽刺挖苦甚至歧视农村成长困难学生;在批评声中长大的农村成长困难学生个性、自尊都被抹灭了,以至于教师放弃教育这一部分学生,也更易造成他们自暴自弃。

(三)家庭教育方面

有的家长虽然土生土长在农村,家境并不是很好,但对孩子百依百顺,从小娇惯,养成孩子懒散、骄横的习性,当家长发现问题时,又不及时加以引导,小错不纠,渐成大错。孩子越来越任性,越来越不讲原则和道理。有的父母只顾自己外出务工,放任孩子的教育,过早地让孩子走上社会,以致孩子最终走上歧途才觉得自己疏于教育,但为时已晚。另外,缺少家庭温暖和关爱也是造成学生成长困难的重要原因。

(四)社会教育方面

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网络文化也对农村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网络教育既开阔了农村学生的视野,同时又为部分农村学生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使得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农村学生经受不了网络虚拟世界的诱惑,一步步走入迷途。

三、农村成长困难学生的教育模式

对于农村成长困难学生的教育,首先应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去,真正认识到每一个农村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农村学生都是具有特殊能力和兴趣的,每一个农村学生都是可以健康成长的……

农村成长困难学生确实存在许多问题,但关键是怎样来看待这些问题。教师不能墨守成规,要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不妨从“爱心、信心、耐心”三心教育模式人手:

(一)爱心教育模式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认为:“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因此,思想教育工作要注重情感,获得成长困难学生信任是转化成长困难学生的前提。教师要从关心爱护农村成长困难学生人手,主动与他们交朋友,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在思想上正确启发,疏导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在学习上亲手指导,鼓励他们立志成才;在工作上排忧解难,为他们成功创造条件;在生活上关心照顾他们,使他们真正体验到集体的温暖,从而使师生之间产生融洽的感情,引起思想共鸣,乐于接受教育。

(二)信心教育模式

使农村成长困难学生进步,重新树立自信心是转化工作的关键。教师要花功夫,下力气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不要只考虑分数,在农村成长困难学生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既要立即肯定,又要提出新的目标。在班级工作中不要把农村成长困难学生排除在外,可有意安排一些适合他们干的工作,更可以让一些取得进步的农村成长困难学生介绍经验,发挥作用,让他们看到希望,激发进步的内在潜力,确立起不断进步的信心。

(三)耐心教育模式

农村成长困难学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要有充分的耐心,允许反复,并要讲究方法。教师的耐心不是苦口婆心的说教,而是要求教师有恒心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讲究系统性、针对性、超前性。

1.系统性:任何人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农村成长困难学生出现反复也就不足为奇。教师要有长期的、系统的应对措施。

乡村教育论文篇(9)

软件建设滞后

近年来,特别是“两基”实现过程中,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拨款新建、翻建、改建、扩建中小学校舍。表面上,各种硬件上去了,而实质上阅览室中的图书匮乏,电脑室里的电脑陈旧,加之计算机专业教师缺乏,致使绝大多数学校的电脑室处于瘫痪状态。再加上农村学生学习生活单调,这就使得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部分条件优越的家庭,则想方设法把孩子转到教育条件好的县城学校去就读,使得农村小学或教学点上学生外流现象严重。

师资力量过于薄弱

乡村教育论文篇(10)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兴起于我国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在中国近代农村改造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笔者拟从乡村建设运动整体和历史事件两个角度,分别探讨在乡村建设运动中职业教育研究的不同视点,意在抛砖引玉,丰富职业教育史研究。

 

一、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与职业教育研究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包括农村经济、县政建设、公民训练、乡村自卫、平民教育、合作运动等内容,渐及各项农村社会事业,与政府的农村复兴策略相呼应。职业教育是乡村建设运动中的核心部分,乡村建设运动是广义的职业教育推广过程,以政府机关、民间团体、学校机构、社会试验组织等为主体的乡村建设团体虽然从不同的方面入手,但以学校教育或社会教育为形式的职业教育贯穿了乡村建设运动的整个历程。职业教育是乡村建设运动中平民教育的主体,职业教育的思想、理论、模式及特色在乡村建设运动中逐渐生成。职业教育推动了乡村建设运动,也需要在自我反思的理智情境中推广,审视乡村建设运动与职业教育的关系可以丰富近代农村研究的视野。另外,乡村建设运动中的职业教育过程呈现出一些较为先进的职业教育成果。比如,除了创办专门的职业学校、民众培训班之外,在师范学校和小学还添办了各类民众培训班。在各类职业教育过程中,运用了巡回教学、流动教学、露天学校、小先生教学、生活导师制、巡回书库等灵活多样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并同时开发了书法教材、识字课本等教材。笔者认为,提炼并归纳乡村建设运动的思想与实践,对当代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方法、职业教育研究等均有可资借鉴的价值,同时也能为当代农民培训提供诸多的培训模式和发展路径。

 

学术界对乡村建设运动进行了大量研究,成果包括史料、专著和论文。

 

首先是代表性的史料。主要有乡村工作讨论会编辑的《乡村建设实验》(第一、二、三集),千家驹等人编著的《中国乡村建设批判》。

 

其次是专著,包括近代版和当代版。近代专著有:古楳著的《乡村教育新论》,古楳编著的《中国农村经济问题》,陈兆庆著的《中国农村教育概论》,陈序经著的《乡村建设运动》。当代专著有:郑大华著的《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徐秀丽主编的《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李德芳著的《民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王景新等人编著的《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当代编辑的专著还包括个人文集或全集,如《梁漱溟全集》、《晏阳初文集》等。

 

再次是论文。主要有祖秋红的《现代化视野下的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张蓉的《中国近代民众教育思潮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博士学位论文),赵祥斌的《神圣与世俗之间:齐鲁大学乡村建设研究》(山东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何建华等人的《近二十年来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研究综述》(《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5年第3期),骆墨的《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党史研究与教学》,2000年第3期)。

 

最后是以往的研究成果展现了众多试验区的乡村建设实践,叙述了乡村建设运动的情况,并进行了性质评价。研究思路从宏观走向微观,研究内容较为全面,涉及了乡村建设运动的领导人物及其乡村建设思想、经济建设、政治制度改革、平民教育、合作建设等各项事业。但是,以往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的研究意在肯定或否定乡村建设运动,容易忽视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发展模式;多数研究限于单个或几个主要的机构团体或乡村建设派别模式,忽视了其他团体或机构,研究内容往往重复、单调;有的研究对乡村教育运动中的职业教育推广工作未能从专业理论的高度去审视,未能突出职业教育在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共性与个性。

 

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乡村建设团体,对乡村建设运动中的职业教育研究运用如下研究方法: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教育研究方法,并借鉴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视角解读历史;运用个案研究法,选取尽可能多的乡村建设团体机构作为个案;运用比较法,在职业教育办学过程和特色方面进行比较;运用考古研究法,追踪溯源,实地考察,进行相关问题的考证研究。

 

在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方面,分为两大部分。首先,以学校式、社会式的职业教育作为维度,展示各类机构团体创办职业教育的情境。在政府机关与职业教育方面,介绍以中央机关、省级机关、市级机关、县级机关为代表的政府机关,叙述它们创办职业教育的过程和内容;在民间团体与职业教育方面,介绍以改进社、合作组织、慈善机关等为代表的民间团体,叙述它们创办职业教育的过程和内容;在学校机构与职业教育方面,介绍以大学、小学、师范学校、职业学校为载体的乡村建设机构,叙述它们创办职业教育的过程和内容;在社会试验组织与职业教育方面,介绍以民众教育馆、民众教育委员会、实验区等为代表的乡村建设团体,叙述它们创办职业教育的过程和内容。其次,从乡村建设运动中抽取案例,归纳职业教育的整体构建和个性特色,分析乡村建设运动与职业教育的关系。例如,分析乡村建设运动中的职业教育要素,概括职业学校的办学模式、专业建设、教材开发、师资养成的特征以及社会效应,概括农民培训的模式。

 

在研究过程中,还将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选取实验区并以个案形式叙述实验区的职业教育发展是进行研究的关键环节。归纳职业教育的实践模式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撑。另外,乡村建设运动涉及了众多的团体和人物,人物的职业身份、政治面貌、思想生成、社会背景以及党派因缘,牵连广泛,关系复杂,厘清团体机构及人物对职业教育推广的作用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困难之处即是创新之处,可以进行如下尝试:一是在选取有代表性的乡村建设实验区时,要考虑地域特色、办学规模、办学特色、办学人物等因素,除了大型的试验机关如定县平民教育促进会、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江苏无锡教育学院等之外,还要选取一些鲜为人知的团体或学校,如河南遂平嵖岈山职业学校、栖霞乡村师范学校等,以此丰富乡村建设运动的研究。二是从小事件看大道理,将乡村建设运动中的职业教育发展过程置于宏大的社会背景下,突出团体与政府的互动。三是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融入人物的职业教育思想与理论,确保个案的陈述充满逻辑性、实践性、动态性。四是将众多团体置于同一历史坐标系内,运用当代职业教育理论框架,审视乡村建设运动中的职业教育发展,确保所归纳的职业教育过程充满理论指导性与现实可操作性。五是强化乡村工作报告的诠释与解读,突出文本思想内涵的比较与分析。六是史料研读与实地考察相结合。

 

二、民国乡村工作讨论会与职业教育

 

民国乡村工作讨论会是民国时期从事实地乡村建设事业的工作者组成的一个工作讨论团体,于1933年7月在山东邹平成立,同时召开第一次集会,后又分别于 1934年、1935年在河北定县、江苏无锡集会。乡村工作讨论会检讨同人所从事的乡村工作;报告工作上的心得与困难;联络感情,研究切实互助方法;交换知识经验,互相切磋商量如何改进工作技能技术。尽管由于战争等原因,乡村工作讨论会未能继续下去,但其在民国农村建设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于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前途乃至民族命运,影响至深且巨。

 

在研究成果方面,除了前述所有关于乡村建设运动的资料外,还包括以下专门对乡村工作讨论会的研究。首先,近代报刊对第一次集会的研究,可见王伯平等人的《乡村工作讨论会纪略》(《乡村建设》,1933年第3卷第1期)。对第二次集会的研究,可见黄丽泉的《在定县参加第二届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以后》(《新农村》,1934年第17期)。对第三次集会的研究,可见俞振辉的《参加全国乡村讨论会第三届年会回来》(《泸农》,1935年第3卷第5/6期),西超的《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的印象》(《中国农村》,1936年第2卷第1期),罗石民的《出席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第三届年会报告》(《广东蚕声》,1936 年第2卷第1期),叶蕖均的《出席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第三届年会的经过》(《民教月刊》,1936年第1卷第3期),常文熙的《专载(一)参加第三次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记》(《社会经济月报》,1935年第2卷第10期)。其次,近代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所涉及的开会通告,可见《民间》(1935年第2卷第8 期),《民教半月刊》(1935年第22/23期)。关于第三次集会的报道,可见《崇农》(1935年第4期),《民间》(1935年第2卷第12期),《中华教育界》(1935年第23卷第6期)。再次,当代的专门研究可见姜新的《无锡乡村工作讨论会评述》和《民国乡村工作讨论会评议》。

 

关于乡村工作讨论会的研究具有如下特点:其一,学术界对乡村建设运动关注甚多,成果颇丰,对乡村工作讨论会却略有提及,专门研究相对不足,未能深入挖掘乡村工作讨论会在推动乡村建设和民族自救中的社会影响和理论建树。其二,所有的研究大多处于文本描述或评价层面,致使乡村工作讨论会的研究处于静态层面,忽视了人物思想来源的继承性、动态性和批判性。其三,乡村工作讨论会由各个团体组成,以往的研究大多限于单个团体的研究,忽视了乡建运动主流和团体与支流之间的关系,导致乡建运动研究处于分散状态,未能突出共性与个性。其四,对乡村工作讨论会与南京国民政府及国家政策实施的互动研究不够。

 

民国乡村工作讨论会集结了乡村建设运动的经验、做法和教训,是乡村建设运动的集大成式反思。乡村工作讨论会的三次集会过程同时也是三次教育界大事,对乡村工作讨论会的集会过程和报告文本加以分析也是进行职业教育研究的契机。在三次集会以及所汇集的乡村工作报告中,职业教育是备受关注的时代主题,从三次集会过程以及乡村工作报告中探寻职业教育发展的轨迹,不失为一种农业职业教育研究的新路径。第一,将所有参会团体置于同一历史坐标系内,可展现各团体及人物不同的农村职业教育思想、理论和出发点。第二,能够更加整体、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乡村建设运动,探讨农村职业教育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第三,乡村工作讨论会融入了人物的思想与理论,具备了一定的乡村建设理论支撑,归纳、提炼了乡村建设理论,为当代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可资借镜与参考的发展模式与路径。

 

从历史事件入手研究中国近代农业职业教育也是职业教育史研究的一个角度。从研究思路来看,首先,要从社会大背景上纵向梳理乡村工作讨论会的成立经过以及三次集会召开的具体过程,并确定事件经过中的关键点。其次,要分析各份演辞与报告,追踪溯源。再次,要将人物思想、理论与集会过程相融合,力求在文本上立论并提炼出具有时代性的农业职业教育主题。从研究内容来看,可分为以下部分:第一,探讨乡村工作讨论会成立的社会背景,涉及中国农村、农业的近代变迁、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兴起以及本会的发起经过。第二,叙述三次乡村工作讨论会的召开,即邹平集会、定县集会、无锡集会。可以分别叙述集会过程,包括筹备情形,涉及开会通知、大会程序及工作报告条例;参会人员情况;开会经过;工作报告内容;集会的社会影响和历史作用等。第三,三次乡村工作讨论会的比较与分析。主要是三次集会的目标与宗旨;参会人员的数量、资格与来源;汇报内容的比较;涉及团体及机构的缘起与设立、工作经过、实验心得和未来计划;三次集会的议题分析与比较;重要人物的思想、理论的分析与比较等。第四,乡村工作讨论会的反思与批判。时人对乡村工作讨论会的成立目的以及具体活动过程进行了现实的审视,具体包括江问渔、徐宝谦等人对乡村工作讨论会的反思;李紫翔、孙晓村、张志敏、千家驹、吴半农、孙冶方等人对邹平和定县的乡村建设实验乃至农村建设运动所作的分析与批评。第五,乡村工作讨论会的现实思考与启迪。乡村工作讨论会的历史定位,包括新建农村实验区的扩大,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农业农村研究的加深以及技术的推广等;乡村工作讨论会的社会理想受挫的原因,包括战争、经济、政府政策方面的因素等。

 

上一篇: 岩土工程毕业论文 下一篇: 经济学专业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