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技术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06 18:31:26

保障技术论文

保障技术论文篇(1)

关键词: 装备保障模式;装备保障转型;构成;转型途径

Key words: equipment support mode;equipment support transformation;composition;transformation ways

中图分类号:E1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4-0299-02

0 引言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推进,以一体化联合作战、网络中心战等为主要作战方式的信息化战争逐渐代替以数量规模型阵地战为主的机械化战争,战争节奏快、杀伤力大且武器装备技术复杂,传统的装备保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战争的要求,亟需进行装备保障模式转型。进行装备保障模式转型的构成与途径研究可以帮助全面梳理转型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 装备保障模式转型概述

当前信息化战争的基本形态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新的作战形态和作战样式,对新形势下的装备保障产生了重要影响。

军事转型从军事变革演变而来,二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林建超[2]提出军事变革是“由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引起武器装备的演进,进而引起军队编成、作战方式和军事理论等方面逐步发生根本性变化,最终导致整个军事形态发生质变的特殊社会现象。”军队建设转型是一场深刻的军事变革,是世界各国军队积极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不断调整军队建设方向的共同选择。

由此可见,装备保障模式转型是随着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不断开发新的装备保障概念和能力,以信息系统为支撑,运用综合集成的方法,对各种装备保障力量和保障资源高度整合,建立新的编制体制,以便有效地应对新的战略和战役挑战的进程。

2 装备保障模式转型构成分析

装备保障转型不是信息技术的简单引入,也不单是通过新技术提高保障效率,而是对装备保障体系的全面提升,因此装备保障转型涉及文化、保障理论、编制体制、技术、设施设备、装备等装备保障系统全方位,并形成新型保障体系,全面提升装备保障能力。装备保障转型构成如图1所示。

2.1 文化思想 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装备保障能力建设首先需要解决文化思想问题,摒弃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充分认识装备保障转型对推进装备保障能力建设的作用,深入把握装备保障模式转型的科学内涵;建立创新型文化,不断深入转型工作;从上而下全员重视,保证装备保障模式转型的高质量。

2.2 保障理论 装备保障转型的过程也是装备保障理论不断创新的过程,随着信息化战争时代的到来,装备保障理论领域已经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新概念、新观点、新理论。作战装备保障理论是装备保障理论创新的重点,是推行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依据和指针。装备保障理论创新上最重要的突破,是对装备保障最终发展趋势的研究。

2.3 编制体制 体系对抗是信息化作战的突出特点,信息化作战装备保障,必须打破条块分割、按级供给的保障模式,运用信息技术把保障单元、保障要素和指挥系统联为一体,树立“大需求、大供给”和“一盘棋”的保障思想,紧紧围绕作战行动,快速聚合各个方向、各个层次、各个专业系统的保障力量,使各军兵种及社会化保障力量成为相互联动、相互依托、相互增效的整体,形成综合保障优势。对各种装备保障力量和保障资源高度整合,建立新的编制体制,是装备保障建设转型的必然要求。在保障力量上,充分利用地方保障力量也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也需要建立相应的体制来实现,使军队装备保障社会化程度得到提高。

2.4 保障技术 即充分利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众多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武器装备呈现出信息化、隐形化、精确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这一发展趋势必然要求装备保障建设向信息化、数字化发展。信息化战争和数字化部队必然要求信息化、数字化的装备保障与之相配套。应把信息技术的运用作为装备保障建设的核心,研制和装备更先进的装备指挥与管理自动化系统,以提高整个保障系统中所有资源的透明度,从而实现对装备保障资源的动态跟踪和实时监控,以便准确、快速、高效地配置、调动和利用装备保障资源,对作战部队的装备保障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利用扫描器、射频标签、条形码、数据库及其依托的战术互联网开发的“全资可视化”技术,通过“全维可视”,达到“全程可控”,从而实现精确保障。依托信息平台,以信息流引导物资流、技术流,达到适时、适地、适量、高质的保障效能,实现保障的即时化、综合化、精确化和经济性。

2.5 设施设备 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装备保障能力,需要利用先进的保障技术,更加需要硬件作为支撑,需要加大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完善目前的装备保障的硬件基础。建立健全信息采集手段、信息处理手段、装备管理手段、装备指挥手段、维修手段、供应手段等等,使装备保障转型落到实处,全面提高装备保障的效率和效能。

2.6 保障装备 加快发展和改造保障装备。随着探测技术、微电子技术、纳米技术、定向能技术、光电技术等一大批高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很多信息化保障装备将陆续问世,保障装备的信息能力、机动能力、防护能力、综合能力将会进一步提高。因此,改进和完善野战抢救抢修装备,发展故障自动诊断和检测技术,将检测设备的检测电路和传感器部分安装到装备上,不用外部设备,即可自动显示主要部件状况,一旦出现故障,即可换件修理。

2.7 保障训练 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激烈复杂,装备保障点多、面广,任务繁重,对装备保障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保障训练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因此,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的装备保障训练已经成为装备保障模式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装备保障模式转型途径研究

依据武器装备保障转型的涵义、时代特征,考虑信息化战争对装备保障的直接影响,从当前保障系统实际出发,通过进行保障模式转型,形成适应信息化战争的新型装备保障模式,为达成此目标,需要科学规划实施途径,为全面展开装备保障转型建立基础。依照上述思想,从支撑层、内容层和实施层三个层次建立装备保障模式转型途径如图2所示。

支撑层主要描述装备保障模式转型的客观环境,包括科学发展观、科技进步、武器发展、作战理论、战争形态、保障需求等,为装备保障转型提供了理论指导、发展动力和物质基础;内容层主要描述装备保障模式转型的具体内容及相互关系,主要包括保障理论研究、编制体制调整、保障技术研究、方法手段开发、保障训练改进等,从而使装备保障模式转型顺利展开;实施层主要是从操作层面表明装备保障模式转型的实施步骤和逻辑程序,包括文化引领、路线规划、理论探索、试验验证、典型试点、分步实施等。

3.1 支撑层 装备保障模式转型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需要一定的思想、理论和环境作为支撑。首先,装备保障模式转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将装备保障转型的全面、持久、可持续发展作为装备保障能力建设的主要目标;其次,装备保障模式转型是建立在科技进步、武器更新换代、作战理论发展、战争形态变化、保障要求提高的基础上,进行装备保障转型建设,必须考虑这些因素带来的多方面的影响。

3.2 内容层 装备保障转型主要针对传统保障系统的保障资源、保障程序、力量编配等要素,通过进行有机整合,在装备保障资源建设的基础上,通过进行保障理论研究、编制体制调整、保障技术研究、方法手段开发、保障训练改进,对保障模式转型进行深入分析、理论探索和组织实施,达成新型的具有信息化时代特点的装备保障体系,使新型保障体系主要具有组元改进、结构优化、功能提升、运行完善和适应环境等特点。

装备保障建设转型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我军在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保障能力,在装备保障建设转型过程中,必须把装备保障训练放在战略地位,用训练检验装备保障转型实践是否符合实战需求,用训练检验新型装备战时的保障水平。保障训练转型目标主要是通过保障训练,强化装备保障的系统集成,主要包括保障要素集成训练、保障单元集成训练、保障体系融合训练等。在保障训练中,应加强快速反应训练,提高机动保障能力;加强战略战役投送训练,弥补投送能力的不足;加强联合保障训练,实现精确保障;加强技术保障训练,提高装备保障效能;加强基地化、模拟化和网络化训练,提高训练效益。

3.3 实施层 装备保障转型工作首先应该从文化转型开始,通过文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加强转型思想观念;按照路线图制定方法,制定装备保障转型路线图;在结合原有装备保障理论的基础上,融入新技术、新思想,对新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法,创新装备保障理论;充分利用现有实验机构,对保障转型方案、转型技术以及新型保障设备进行试验验证,以期发挥其最大效能;典型试点与分步实施相结合,按转型路线图制定步骤稳步推进,逐步实现全军范围的装备保障模式转型。

4 结束语

装备保障模式转型是我军面临的重要使命,从宏观层面分析装备保障模式转型的构成及途径,为装备保障模式转型提供重要的指导。

参考文献:

保障技术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 TE8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铁路运输安全研究体系

铁路运输安全问题得到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的关注,也是至今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铁路运输事故频繁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近年来,虽然我国铁路在监控技术、管理技术方面,技术装备方面和行车安全因素方面做过一系列的研究,但是没有提出一个比较完整的铁路运输安全体系结构。如何进行铁路运输事故的预测和预防,如何从发生的各种事故中归纳出事故发生的机理和规律,从而进行技术层面的预防是铁路安全运输的根本问题。本文对铁路安全运输的研究分为保障体系、预防体系和事故处理体系三部分。事故的预防体系是铁路安全运行的中心问题,起到了整个铁路的安全运输的保障作用。

2铁路运输安全预防体系

2.1铁路运输安全预防理论体系。安全预防理论体系是针对铁路运输事故发生的特性,提出的一种预防事故的机制的理论体系,包括技术开发体系和管理体系理论:一是危险源辨识机理,是从微观的角度铁路运输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产生的条件,建立事故可能发生的模拟事故发生机理;二是风险效应机理,是指在铁路运输中可能发生的事故以及事故的影响范围,对事故发生的几率和严重度进行评价,科学的整改事故投入与预防性投入的关系,制定合理的投资结构;三是预防机理,事故发生的类型、发生的概率以及造成的损失大小,根据不同的事故类型采用不同的防御措施,使事故的发生率和损坏率降低到最小程度是预防机理的主要目的。

2.2铁路运输安全预防技术体系。安全预防技术体系包括安全规划技术、安全预测技术、安全评价技术和安全设计技术构成。安全评价技术和安全预测技术是铁路运输系统的评估技术,铁路运输系统的安全目标非常明确。铁路运输安全规划技术与设计技术则是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进行规划设计的。

2.3铁路运输安全预防管理体系。铁路运输安全预防管理体系是对铁路运输安全的点预防、线预防、面预防的综合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安全教育体系、安全监督体系、安全标准体系和安全机制协调体系。一是安全标准体系。铁路运输安全标准体系用来评价铁路运输安全系统的安全状态、进行安全教育和对安全体系进行监督;二是安全教育体系。安全教育是以“人”为中心,从人的角度防御事故的发生,保护人的财产生命安全;三是安全监督体系。安全监督是预防铁路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使铁路安全管理顺利进行;四是安全协调机制。要求在铁路系统各种设置全面、系统的管理组织网络体系,合理配置人员和机构,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

3铁路运输安全保障体系

3.1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理论体系。一是职业适应性机理。人在铁路安全运输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也是系统中不稳定的因素。研究铁路系统中岗位和职业的稳定性,有利于运输系统中人员的选拔与培训;二是设备可靠性机理。机车、轨道、信号以及其他设备的良好运行是实现铁路安全运行的必须条件。设备的可靠性机理研究主要包括设备性能的可靠性、结构可靠性等,这是铁路运行最基本的理论条件;三是子系统的配置机理。铁路运输系统包括车务、机务、工务和车辆等构成,铁路安全运输只有各个要素系统达到合理的配置才能减少铁路运输中发生的事故。

3.2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体系。铁路运输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直接参与运输安全保障,重点强调安全保障的实时性、联动性和系统性。保障系统有感测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构成。感测技术和控制技术是铁路运输系统的外部接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则对采集的信息进行传输和再处理,实现铁路运输系统的实时监测与控制,有效地保障铁路运输安全。

3.3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管理体系。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管理体系是安全保障理论体系、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在安全培训、安全规章制度以及安全考核激励机制方面的有机整合。安全培训保障机制是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管理体系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机制,是实现运输安全有序可控目标的最基础保障。安全规章制度机制是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理论、技术以及管理体系在安全保障应用方面成功模式的制度化、标准化。安全考核激励机制是根据当前运输安全状况、事故的益本比分析等确立的一套科学考核机制,是运输安全良性循环发展的重要保障。

4铁路运输事故处理及救援体系

4.1铁路运输事故处理及救援理论体系。一是救援预案理论。救援预案根据铁路运输事故的损失情况、发生位置、救援设备的布局,设计不同的救援预案,提高事故救援的应急能力及救援效率;二是联动调度理论。联动调度是在事故发生后,各部门和人员应该积极的响应事故的救援要求,包括事故的通报、救援队伍的指挥和行动都要在最短的时间完成;三是事故再现理论。就是研究事故在现时防御技术开发,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机理,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4.2铁路运输事故处理及救援技术体系。救援列车技术就是救援设备、人员配置和分工等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编达到最大的救援技术水平。线路开通技术就是根据线路损坏的情况,选择合理的方式抢修线路、开通线路和实现通车。事故勘查技术是应用科学的方法,对事故现场进行侦查,为事故的分析搜集资料。

4.3铁路运输事故处理及救援管理体系。事故档案管理就是对以往发生的事故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建立事故档案,使救援人员的训练、救援资源的配置和事故的管理有章可循。救援资源管理是救援设备的购置、维护和管理,救援工作的实施必须要考虑到当时的环境、事故的类型、列车的种类以及其他资源的配置。事故应急管理是根据生命特征、救援预案和联动方式等临时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保障技术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E23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Precision support is the ultimate goal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our army rear warehouses. The article gives a brief explanation of rear warehouse's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analyzes the necessity for why and how rear warehouse achieve the goal of precise support. The paper has some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ar warehouse.

Key words: rear warehouse; precise; support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军事变革的深入,高新技术在后勤领域中得到广泛运用,传统的后勤形态不断老化,逐步向“投送型后勤”、“速度型后勤”、“信息化后勤”、“精确后勤”等发展,而这些后勤形态的聚焦核心正是实现后勤装备的精确保障,精确保障日趋成为现代保障理论体系中的研究热点。后方仓库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对作战部队实现精确保障,这也正是后方仓库建设发展的方向,基于此,本文对后方仓库精确保障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对后方仓库适应时代要求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具有一定意义。

1 后方仓库精确保障的内涵和特征

1.1 后方仓库精确保障的内涵

我军后方仓库是按照国防总体部署和战备意图建设于战略(役)后方的各类固定仓库,它是战略、战役后方进行物资储备和供应的基地,是军队后勤保障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队作战的依托。

所谓精确保障是指:“充分运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手段,高效而准确地筹划和使用各种保障力量,在准确的时间、地点为部队提供准确的物资和技术保障,使装备保障适时、适地、适量,达到精确化。”概括地讲,就是用最少的保障资源满足最大的保障需求,以最低风险和代价达成最佳的保障效益。美军对精确保障的解释更为简单,“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为作战部队提供正确的补给品”,亦即美军常说的“适时、适地、适量”保障。

1.2 后方仓库精确保障的主要特征

精确保障是一种使后勤力量的运用达到最高效益的保障方式,结合后方仓库的实际情况,精确保障的主要特征是:

(1)精确掌握保障资源。后勤仓库要实现对作战部队的精确保障,必须对自己的“家底儿”了若指掌,如果对自身的资源状况都不知所谓,根本谈不上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和使用。因此,准确掌握有关各种后勤保障资源状况的实时信息是实现精确保障的首要条件。

(2)精确预测后勤需求。满足作战部队的后勤需求是后方仓库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精确保障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对后勤需求的精确预测,按照美军对这一概念的解释,主要是指准确、实时地获取有关作战部队对后勤需求的种类、数量、时间、地点等的信息。因而,精确预测后勤需求是精确保障的一个重要特征。

(3)精确输送保障资源。精确保障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要向作战部队提供“适时”的后勤保障。所谓适时,就是在作战部队需要的时候将保障资源准时送到,时间上要准确,通俗讲就是不能晚也不能早要刚刚好。精确输送保障资源体现了后方仓库的快速输送能力,是精确保障的一种重要职能。

(4)精确指挥保障力量。精确的后勤指挥与控制包括对人、物、财和信息的调配和掌控,体现在实践层次主要是实现后勤指挥的自动化和科学化,具体讲就是充分利用所掌握的保障信息增强保障工作的预见性,进而提高决策的智能化水平,这是实现精确保障的关键。

2 实现后方仓库精确保障的必要性分析

聚焦精确保障,是后方仓库发展的时代要求和战略要求,也是解决后方仓库发展瓶颈的有力手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包括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和航天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实现后勤精确保障提供了工具和可能。所以,实现后方仓库精确保障这一战略目标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1)实现精确保障对后方仓库建设发展意义深远。外军专家认为,“精确的战争没有必要建立大规模的资源储备,而需要高标准的技术系统支持和准确适时的装备保障行动”。未来信息化战争,已经强烈呼唤精确保障模式的确立、崛起和拓展。而发展与时代相适应的信息化保障体系,确立全新的保障理念和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推动装备保障精确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军队装备质量建设重要而紧迫的新课题,这也正是后方仓库适应时代要求适应未来战争形态的发展之路。将精确保障这一目标融入到后方仓库的组织建设、能力建设、管理建设等方方面面,是信息时代对后方仓库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对后方仓库建设意义深远。

(2)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后方仓库实现精确保障提供了工具和可能。“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精确保障成为可能。过去,数据非常庞大,储存和分析困难,现在储存容易便于研究”,“不能忽视后勤工作的精确性。信息时代正在给予我们所需的工具,使我们能够保持这种精确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上以美军为首其后方仓库建设已经基本具备了全资产可视、配送式保障和规模适宜的库存等能力,“后勤需求的迷雾”正渐渐被驱散,相应的信息和传感技术的研究渐趋成熟。美军的“蓝本”告诉我们,后方仓库逐步实现对作战部队的精确保障已经成为一种迫切的可能。

(3)精确保障理念的融入可以解决当前我军后方仓库建设的瓶颈问题。21世纪以来,借助于现代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军后方仓库进入了一个大发展、大跨越时期,短短十几年,硬件更新换代,软件应运而生,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大大提升,信息化仓库建设初露端倪。但在实现了这一步跨越之后,后方仓库建设又一次陷入了瓶颈。比如,虽然不断汲取现代物流技术的先进经验,但使用的仅仅只是一小部分,拓展的空间还很大;虽然建设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信息管理系统,但这些系统的兼容性比较差,信息流通和融合的能力大打折扣;主要依靠军队独立保障,对社会化保障方式的探索使用有限。将精确保障的理念融入后方仓库建设,凝聚“精确”这一目标,逐步提高信息管理与流通的能力,实现与现代物流技术的嫁接,实现与社会化保障方式的融合,是突破后方仓库建设瓶颈迎来后方仓库建设再一次大发展的最有效手段。

3 后方仓库实现精确保障的实现途径

精确保障是一种集理论、技术、管理于一体的先进战略思想,要求做到“筹划精细、力量精干、手段精良、保障精确”,是装备保障、现代管理模式和先进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和集成。后方仓库实现精确保障这一终极目标,需要从思想层面、管理层面、技术层面综合着手。

(1)聚焦“精确保障”,不断在实践中融入先进理论。精确保障这一目标对后方仓库发展的指向,涵盖了许多先进的后勤理论。主要包括“精确后勤理论”,“后勤信息因素作用提升的理论”,“物流速度可以取代物资数量的理论”,“后勤利用民力理论”等。这些先进理论的出现和发展是时代的产物,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当前的后勤保障形态和模式,只有将这些先进理论逐渐融入到后方仓库的发展中,才是真正地走发展之路,才能真正地实现精确保障。

(2)实施全寿命周期管理,实现后勤装备管理精确化。后勤装备全寿命管理,是指对后勤装备从论证到退役的全过程中所经历的全部事件和环境进行统筹安排、科学决策的一种管理原则和方法,其核心内容是对后勤装备全寿命期的费用统筹管理,充分发挥装备使用效能,并尽可能地节省经费,实现最佳的综合消费比。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这一管理方法的实现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在集成数据环境建成后,可以通过综合武器系统数据库,方便地访问、维护装备管理各阶段“研制、生产、使用与维护、退役”的数据,装备管理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既可以充分满足装备的使用需求,又可以实现保障资源最大限度地有效配置和节约,实现精确保障的目标。

(3)不断发展信息和传感技术,实现信息的无缝链接。随着全资产可视技术、远程维修技术、电子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等在综合保障工程中的应用,装备保障的可视化、远程化、精确化已成为大势所趋,而“信息”是这些技术得以实现的关键,所以不断发展获取信息的传感装置和器材方面的重大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后方仓库应该着力构建一个保密、可靠、有效和互用的信息服务和信息平台,使所有武器、装备具有共享信息和协同行动能力,使信息资源由分散走向集中,这是实现精确保障应该重点研究的方向。

(4)不断创新保障模式,军民联合,建立健全保障体系。装备保障模式是指为完成装备保障任务所采取的方法、组织形式和各种措施的统称。完整的保障体系是“纵向”和“横向”保障的结合,纵向保障是指部队内部垂直的保障关系,横向保障则是指部队内部与外部支援保障力量的保障关系。从组织管理上讲,只有完成“纵向”和“横向”保障力量的最佳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保障效益。美军的实践证明,以“军民结合”、“以民带军”、“军商结合”、“以商促军”的方式增强后勤保障力是可行的而且是必须的。

此外,精确保障还十分注重人力资源的作用,因此应努力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大力加强先进人才的培养,科学合理地使用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与保障资源有机结合的整体效能。

4 结束语

按照作战部队的需要实施精确保障,是各个时代军事后勤一贯追求的最高目标。但长期以来由于客观和主观条件的限制,后勤保障很难对作战需求做到百分之百的精确,一般只强调“充分”,很少做到“精确”。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精确保障日趋成为可能,也真正意义上成为了军队后勤发展的方向。作为后方仓库,应该充分认清这一趋势,不断将理论融入实践,聚焦“精确保障”,不断推进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后方仓库精确保障的内涵特征,分析了后方仓库实现精确保障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些理论上的实现方法,对后方仓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璞芬,王通信. 美国军事后勤革命[M]. 北京:出版社,2007.

[2] 翁家明. 信息化战争装备精确保障浅析[J]. 国防科技,2005(11):62-64.

[3] 许国银,余鑫,徐雪刚. 基于现代物流技术的装备精确保障及发展对策[J]. 地面防空武器,2005(3):44-48.

保障技术论文篇(4)

1 目前保障性安居工程中普遍存在问题如下

1.1 房屋标准 针对部分地方存在的建筑工程户型不合理、功能不完善、标准太低等问题,重点加强规划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管理。在项目选址、规划布局、户型设计等方面高标准、严要求。

1.2 节能环保 新建楼房要按照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的要求,满足节能65%的规定。

1.3 高新技术 推广应用太阳能、地源热泵、供热分户计量等新技术。

通过组织开展廉租住房、回迁安置房户型设计大赛、社会主义新农居规划设计竞赛等活动,广泛征集方案,评选出户型合理、功能完善、使用方便、节能环保的优秀设计,编制户型标准图集,提高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设计水平。

本文针对目前保障性住房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对保障性住房的科技支撑水平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具体的研究:

首先初步构建保障性安居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支撑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进一步的筛选。保障性安居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支撑评价指标筛选的基本流程如下:

为了更加完善保障性安居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支撑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选择了对保障性安居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支撑比较了解、有较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方面相关知识的专家、相关学者、业界人士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管理者等作为咨询专家群,共进行了两轮专家问卷调查。在评估中专家人数一般控制在 30%-50%之间,为保证评估的准确性,评估人数不少于20人。本课题为了广泛地征求专家们的意见,在第一轮问卷调查中,采用开放式和封闭式相结合的问卷调查形式,邀请专家填写调查问卷。从调查的总体结果来看,除个别专家对某些指标提出修改建议外,其余指标均得到专家们的认可。第一轮调查结果得出后,再次查阅有关文献,结合第一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重新拟定保障性安居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支撑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将各级评价指标制成问卷,进行第二轮专家调查。在第二轮调查中,原则上不要求专家提出新的指标。

接下来通过第二论专家问卷调查,并结合保障性安居工程科技支撑水平的特征、指标选取原则等,本文最终确定了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表作为评价保障性安居工程科技支撑水平的情况。

2 实证分析

2.1 调查问卷形成 结合以上指标按照珲春矿区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形成分析各项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的问卷调查表。

2.2 指标筛选及分析 本文选取了5人专家组对科技支撑调查问卷进行打分,通过问卷获得了5名专家对第二层要素、第三层要素和第四层要素中各个建筑能效评价指标的权重评价值,最后将个体成员的判断综合成专家组的综合判断,判断矩阵如下

3 结论

采用yaahp0.5.2对矩阵结果进行分析结论为:标度类型:e^(0/5)~e^(8/5)。外部环境气候温差、季风特点:0.0314;建筑间距体形与科学分区:0.0123;交通可达性:0.0225;建筑方位朝向:0.0146;建筑地点:0.0184;电梯节能技术:0.0157;建筑布局形式:0.0112;制冷节能技术:0.0111;采暖节能技术:0.0285;照明节能技术:0.0234:安防自动化:0.0221;小区微环境:0.0369;给排水:0.0270;屋顶节能技术:0.0842;门窗节能技术:0.0432;外墙节能技术:0.0737;住宅设计公私分区:0.0122;室内空气质量:0.0404;居住空间最低面积控制标准:0.0271;公共健身设施、活动中心:0.0174;医疗保健设施:0.0278;社区商业配套:0.0199:软硬景观:0.0085;绿化指标:0.0177;自然环保:0.0246;环境卫生:0.0210;污水和中水处理:0.0314;垃圾收集与处理:0.0314;表面材料:0.0380;防晒、遮阳材料:0.0195;新型的节能保温隔热墙体材料、复合墙体材料:0.0406;节能环保型保温隔热屋面材料:0.0732;屋顶设置温度阻尼区:0.0732。

经过专家对问卷调查的打分,分析上述指标的权重设定均符合矩阵一致性,因此可以将上述的科技指标作为保障性住房的科技水平支撑。

参考文献

[1]项铮.住宅品质需要建筑科技硬支撑[N].科技日报, 2003-07-31.

[2] 李宏伟 冯凯 关柯.推动我国住宅产业科技进步的对策[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0(2):3-5

保障技术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TP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a)-0018-01

胡主席明确指出:“要围绕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实施科技强军战略,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这一战略思想,为加强军队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提高部队装备保障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推进雷达部队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就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信息化装备保障制度建设

结合部队实际情况,尽快建立适应雷达信息化保障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装备保障法规体系。通过营造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进一步规范信息化装备保障工作的内容、标准、程序和方法,明确各级机构的职责分工,规范平时信息化管理和战时信息化保障制度和组织实施程序,正规装备工作秩序,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以便科学管理信息化装备保障工作,充分挖掘信息化保障潜力,提高信息化保障效益,促进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健康、稳步、快速、可持续发展。

2 系统数据的采集整理

雷达装备保障信息化系统信息量的大小是决定保障能力强弱的重要因素,装备信息末端采集的信息量不够,装备数据库就不够完善,就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目前磁条、条形码等自动识别技术还未充分运用到信息化管理中,信息采集主要以人工录入为主,造成信息采集效率低,所以要进行不同系统的数据融合,加大数据获取能力。在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中要分清主次,依靠有用信息,紧抓关键信息,剔除无用信息,进行保障决策,才能使决策更加科学,才能及时有效进行保障,提高信息化作战能力。否则将会淹没于大量信息的大海中,无所作为,不但不能提高保障水平,反而会为大量信息所累。

3 网络安全防范

未来信息战,制信息权的争夺战将成为作战成败的关键。所以在利用信息化快速高效的特点提高作战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一旦信息泄露或失效带来的严重后果。这就要求我们加强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注重网络安全防范。一是使用符合信息网络安全标准的设备,并建立相应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规定;二是在操作系统中,设置登录的计算机名和密码;对共享文件、数据库进行权限分配,并对数据库设置密码;严格文件各级目录下访问权限;三是采用防火墙和物理加密技术;四是严格管理载体。

4 信息化软件开发

目前雷达装备保障信息化软件的开发还不够,不能完全满足装备保障需求(如有些信息化管理系统缺乏工作自动提醒功能)。所以要以高技术条件下联合作战装备保障需求为牵引,不断升级装备保障信息系统,积极开发各种智能化设备和信息系统,实现装备管理的精确性和高效性,以提高作战能力。在开发新的软件系统时要注意系统的兼容性,以减轻系统的数据采集负担。

5 构建一体化保障网络

要扩大参与雷达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单位范围,以信息化建设推动资源全面共享,充分发挥系统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装备保障效益,减轻军队的保障压力。要按照作战任务的不同,分别采取区域一体、军民一体、三军一体等不同的一体化保障模式。平时应将同类装备保障力量“模块化”分组,以便多种一体化模式灵活搭建。

6 信息化装备保障人才培养

人才是部队装备保障的主体,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是决定部队信息化保障作战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技术在雷达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大量先进的信息化装备列装部队,与之相适应必须有高素质人才来使用这些装备,才能充分发挥其性能。在信息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突出信息化理论学习、研究和创新。装备保障信息化理论是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理论基础,是引领信息化建设科学发展的指挥棒。因此,各级保障机关应以现代化军事斗争和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需求为牵引,组织各类装备保障人员开展装备保障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等理论的研究,力求在理论上有所突破,为促进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2)突出信息化装备使用能力的培养。要通过个人自学、集中授课、召开经验交流会、比武竞赛、演练、训练等多种方式加大有关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的培养,促进人与系统的完全融合。对于信息化设备,要能熟练运用,以提高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

(3)注重通过多途径加强信息化装备保障人才培养。一是从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出发,加强对军校学员和国防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增加信息化相关课程,提高他们的信息化素质,以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的需要;二是加强在职教育,采取将部队信息化岗位优秀人才送校培训的方式,提高部分武器装备保障人员信息化技能,然后通过他们实现部分带动整体、少数带动多数,提高信息化保障队伍整体的信息化素质,带动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三是积极招募信息化人才,通过特招与信息化有关的专业院校地方高素质大学生入伍,充实部队信息化人才队伍,加强部队信息水平。

(4)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要将信息化保障工作与个人成长进步挂钩,奖勤罚懒。对工作优秀的人员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落后的人员教育批评,打破平均主义,积极调动广大官兵的积极性、能动性,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将官兵的思想凝聚到钻研信息化建设上来。

7 结论

要打赢未来该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关键在于我军信息化建设水平。而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正是军队信息化建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信息化建设推进装备保障工作科学发展,就是不断完善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信息化建设作为一个需要长期以作战需求为牵引不断发展完善的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各级装备管理人员及科研人员不断研究、改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信息化作战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家迅.雷达装备保障人才建设的现状及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3(19).

保障技术论文篇(6)

关于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目前尚无系统性的专门研究,但在一些有关智慧城市的总体性或专项研究成果中有所涉及。在国外,对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的研究也基本上是对某一个或某几个模块的研究,目前尚未见到对整个保障体系进行系统性研究的文献。“保障体系”是一个实践性的表述而非理论性的术语,关于保障体系的内涵特征、内容框架、要素构成等方面的成果,也主要是工作式的总结归纳而非理论化的抽象界定。借鉴已有的实践和研究成果,我们认为,保障体系是指支撑服务于某一项目或事物科学有序发展的所有要素之和,其具有多元性、有机性、关联性等特点,一般由思想、组织、制度、要素等构成。比如,生态建设的保障体系一般包含行政、文化、经济、科技、法律等五个层次;文化改革建设的保障体系包括组织保障、制度保障、财政保障、政策保障、人才保障等层次;企业发展的保障体系包括技术研发、企业文化、规章制度、人才资源、资金、项目、组织领导等方面。保障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而言,广义的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包括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管理、服务、产业等体系,涵盖了智慧城市建设系统架构的大部分内容;狭义的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指智慧城市系统运行所有必须的外部支撑、基础条件等要素构成的子系统。本文所指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是指狭义内涵的保障体系,即以支撑保障智慧城市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运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构建必要的组织模块,形成一整套外部的、基础性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支撑系统。

(二)智慧城市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通过分析借鉴国内外相关地区的实践做法和理论成果,我们认为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大体可以分为五个层面:认知层面,主要包括智慧城市的思想理念、理论研究、舆论宣传、人文环境等;技术层面,主要包括技术研发、网络基础、数据库、信息安全等;制度层面,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政策体系、规划方案、体制机制、标准规范等;组织层面,主要包括组织领导、顶层设计、试点示范、交流合作、商业模式等;要素层面,主要包括资金、土地、人才、项目等。这五个方面中,既有“硬”保障,比如技术保障、要素保障等,也有“软”保障,比如认知保障、制度保障等,还有软硬结合的保障,比如组织保障等。从内在的关系来看,这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是五位一体的有机整体。其中认知层面要解决的是要不要建、建什么的问题,可以说是智慧城市建设顺利进行的前提性保障;组织层面解决的是谁来建、怎么建的问题,可以说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工作性保障;要素层面解决的是用什么建的问题,可以说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性保障;技术和制度层面解决怎样更好地建和怎样建得好的问题,可以说是建设好智慧城市的核心保障。

二、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的组成要素

(一)认知层面

一是思想理念。要充分认识到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路径和未来科学发展的重要目标,作为一项重要战略来推进实施。二是理论研究。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新兴事物,其内涵、特征、要求、框架、愿景、规划、行动计划等都需要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才做深入的研究,以便为党委政府制定有关建设智慧城市的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三是舆论宣传。智慧城市建设不但是政府和企业关注的事情,还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扩大宣传、引导舆论,为智慧城市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也是智慧城市建设认知保障的重要一环。四是人文环境。建设智慧城市,既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的工程,也是一件公益性、普惠性的实事,需要汇聚各方力量、合力共同推进,这就离不开人文环境的构建,包括信息化氛围的营造、创新文化和创业精神的培育等。

(二)技术层面

一是技术研发。智慧城市是城市化和新技术革命结二、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的组成要素合的结果,因此离不开许多关键、核心信息技术的支撑。要加强对相关技术国际发展前沿的跟踪和了解,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快有关技术的相关行业领域的应用推广等。二是网络基础。坚持网络基础设施先行是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包括构建泛在化的信息网络、推进“三网融合”、建设政府云计算平台等。三是数据库。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基础性、综合性和专业性数据库,主要包括法人数据库、地理数据库、人口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综合数据库建设等。四是信息安全。网络与信息安全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石,一方面要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制度建设。

(三)制度层面

一是政策体系。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创新性的事业,需要研究制订高起点、具体化、实用性的政策支持体系,积极创造智慧城市建设良好政策环境,充分发挥政府的主推作用。二是法律法规。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障,包括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进信息化地方综合立法等。三是规划方案。智慧城市建设需要经历渐进的长期发展过程,因此必须编制发展规划,予以有目标、有重点、有步骤的推进。四是体制机制。比如,支持地方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投融资机制创新、建立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交换机制等。五是标准规范。主要由信息技术基础标准体系、信息资源标准体系、网络基础设施标准体系、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应用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等部分组成。

(四)组织层面

一是组织领导。智慧城市涉及面广,推进和监督难度大,要树立大科学、大工程的理念,明确一个牵头指导部门,统一组织,统一协调,整体推进,科学引导。二是顶层设计。如何推进信息资源整合、避免出现信息孤岛是信息化建设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必须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保障,包括智慧城市自主标准、体系架构、功能组件、应用场景、指标体系,形成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三是试点示范。在全国合理布局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强化抓样本、抓示范、抓典型,鼓励、支持和指导有基础有条件的城市先行先试,推进重点领域的试点工作,建成几个“样板工程”、“经典模式”。四是交流合作。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强化开放合作,充分吸收借鉴先进做法经验,立足自我、面向市场、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汇聚智慧、加强合作、强化统筹,促进区域间智慧城市建设的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五是商业模式。就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商业流程再造,并且实现模块化、模式化,形成核心竞争力,然后把产品和服务向全行业以及全国全球推广,从而实现商业化运营。

(五)要素层面

一是资金。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稳定的资金投入,这样才能保证各项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进而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重要渠道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二是人才。智慧城市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主要有三类:领导人才、技术研发人才、经营管理类人才。三是土地。无论是研发基地、智慧装备制造基地等智慧产业基地建设,网络数据中心、公平服务平台等智慧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智慧城市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都需要土地资源保障。四是项目。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抓项目是最管用的手段,也是最有效的保障,包括项目生成、储备、落地、推进等。

三、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的总体设计与对策建议

(一)构建智慧城市保障体系的总体思路

根据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当前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的现状问题,以提高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认知水平为先导,以提升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保障为基础,以加强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资源要素供给为重点,以优化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制度为根本,以强化智慧城市建设的组织协调为关键,为全面推开智慧城市建设提供认知、制度、技术、要素等全方位的有力保障。

(二)构建智慧城市保障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是系统性原则。既要把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理解和推动建设,注意与智慧城市建设整体布局的配套,也要充分考虑保障体系自身各系统内部之间的统筹与协调,使各层面既各成系统、相对独立,又能相互匹配、形成合力。二是效益原则。强化和保障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建设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综合效益,建立健全智慧城市建设保障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有效地评估投入产出的效益,努力实现在控制成本和风险基础上的效益最大化。三是成果共享原则。构建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过程中,要找到并切中政府、企业、居民、社会组织等各方利益的汇合点,使智慧城市建设内化为各相关主体的自身需求,尤其是要强化民生导向,使智慧城市建设成果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让百姓真正得到实惠。四是有序推进原则。智慧城市建设保障体系的构建既要有总体规划,全面协调推进,形成系统化全方位建设发展格局,又要立足现状,审时度势,量力而行,重点突破,切忌追求一步到位,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建设。

保障技术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 U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9-0096-03

0 引言

车辆装备是军队实施地面机动及保障的基本平台。保持、恢复车辆装备良好技术状态,尽可能的形成和提高车辆装备的维修保障能力,不仅是当前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急需,更是未来部队作战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对车辆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进行深入系统的评估,能为维修保障规划的制定、维修保障资源的配备、维修保障工作的实施和维修分队的科学抓建提供可靠的依据,并能及时发现问题,为决策者尽早地采取措施提供理论上的根据。

1 评估理论基础

可拓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采用形式化的模型,研究事物拓展的可能性和开拓创新的规律与方法,并用于解决矛盾问题 [1]。1983年蔡文教授提出可拓集合理论,很多国内知名学者对可拓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这门学科己经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框架,并与若干领域相结合,尤其是在评价领域[2]。

任务的不同,环境的变化,维修保障能力各要素的重要性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有些保障任务中,某些指标可能就没有实际的影响。本文基于可拓评价理论,以选择有效指标和重新分配权重的方法,实现对维修保障能力的动态评估,以便于能更客观、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2 评估模型的建立

基于可拓方法的车辆维修保障能力动态评估模型建立步骤[3-5]。

2.1 确定经典域

设为车辆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指标所划分的第个评估类型,为第n个评估指标,则有

3 实例分析

车辆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如图1[6]所示,根据实际情况将维修保障能力划分为优、良、一般、差四个等级,表1列举了由层次分析法得出的各指标常权权重,以便加以对比。

假定在伴随保障过程中,有车辆发生故障损坏,要求某维修分队迅速检查原因,排除故障,确保保障任务顺利完成。在此任务背景条件下,评估维修分队的应急保障能力。

4 结论

本文通过运用可拓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有效指标,并重新分配权重,使整个评估过程更趋科学合理。该方法的最大优势是能反应出随着任务的不同,维修保障能力的动态变化情况,具有更加精细地刻画事物和划分事物的能力,更加贴近实际状况。

参考文献

[1]蔡文,杨春燕,何斌.可拓逻辑初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杨明.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南京航天航空大学,2009.

[3]张雄,等.可拓法在直升机维修保障能力评估中的运用[J].系统仿真技术,2011,7(2):163-167.

保障技术论文篇(8)

关键词:专业技术课 质量保障体系 教育

1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本科毕业生的专业熟练掌握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熟练学生的专业技能,使毕业生能够快速适应社会的要求,专业课教育成为高校教改研究的焦点之一。

专业技术课由于其本身的特点[1]:技术性和严肃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相对的难度和内容的枯燥,因而专业技术课的教学效果很难得到保障,这也是目前高校研究的热点之一[1、2]。为了有效的保证专业课教育的教学质量,我们可以将目前质量工程中广泛应用的全面质量管理引入到专业课教育当中来。

2 全面质量管理概述

全面质量管理是质量工程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它的工作方法主要是PDCA[1]循环。它由四个英文单词Plan:策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总结的首字母组成。目前这个工作方法已不局限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而被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各种模式中[1],因此也适用于专业技术课教学质量管理。

3 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基础构建专业技术课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3.1 专业技术课教育的实现

学生在校学习的课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课;另一类是专业技术课。专业技术课一般采用两个步骤来完成。第一步是理论知识的讲授,以教师为主;第二步是理论知识的应用,例如:软件仿真、课程实验等等。这样就实现了专业技术课教学。

3.2 以全面质量管理为基础构建专业技术课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顾客的满意。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对顾客的定义不仅有外部的顾客,也就是通常意义的消费者,还有内部顾客,即上一道工序质量是下一道工序质量的保证。从专业技术课教学中分析,它的顾客不仅有外部的用人单位,还有内部的学生。由于教学的特殊性,仅仅实现了学生的满意,完全有可能无法实现用人单位的满意,因此本文的讨论是以外部顾客,即用人单位为基础来讨论的。

为了更好地保障专业技术课教学质量,根据质量工程的内容,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应用到教学管理中来构建专业技术课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该体系应该包括专业技术课教学资源保障系统和专业技术课教学运行监督系统两个部分。

专业技术课教学资源保障系统包含了专业技术课教学中应用到的各类资源:教师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针对教师资源,可以以具体的一门专业技术课或一类专业技术课为主形成一支在年龄上包含老、中、青的教师梯队,这样在教学人员方面就可以充分保证专业技术课教学的顺利开展。针对物质资源上,可以依托学院的教学平台和学校的教学平台,为专业技术课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物质保障。针对信息资源,可以依靠形成的教师梯队集思广益或是通过相应的国家或国际专业会议,每隔一定时间更新信息资源,并且要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类电子资源。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保障专业技术课教学的实施。

专业技术课教学运行监督系统是针对PDCA循环四个阶段的内容进行设计的。专业技术课教学的两个步骤都可以按照PDCA循环分别来展开,它们的监督系统是相似的。因此,本文主要讨论专业技术课教学实现的第一步,第二步的相关内容可以参考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3]。在P的阶段,也就是专业技术课理论教学中的课前准备阶段,要监控与专业技术课教学相关的软、硬件准备情况,例如包括:指导教师、教学设备、教学课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采用的方法可以是教师自查、专业抽查等方式。在D的阶段,也就是授课阶段,要监控专业技术课教学的过程质量是否满足要求,这里的过程不仅包含教师也要包括学生。这个阶段采用的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学生评教、学生座谈等监控教师的过程质量,可以对学生进行阶段考核等方法来监控学生的过程质量。在C的阶段,也就是各项教学检查的阶段,要监控各项教学检查的方法是否合理,例如期中教学检查表的设计是否合理等。在D的阶段,也就是专业技术课教学结束后的总结阶段,要监控总结内容的客观性。后两个阶段由于其内容偏“软”,所以一般采用的方法是集体讨论和专家论证相结合的模式。这样才能保障专业技术课教学的质量。

4 结论

全面质量管理不仅可以用于产品生产,还可以用于人才培养。因此可以借助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来构建专业技术课教学的质量保障体系。该体系的建立必将会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熟练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以后从事专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迟宝全,黄镇海.专业技术课教学中PDCA模式初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2),91-92.

[2]迟宝全,黄镇海.专业技术课教育中引入PBL教学模式的初探[J].农业网络信息,2013,1,126-127.

[3]黄镇海,迟宝全.基于工程项目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3,4,124-125.

保障技术论文篇(9)

 

0 引言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和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对发电厂、变电站的安全、经济运行要求越来越高。另外,因电子、计算机和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发电厂、变电站监控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微机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也成为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的重要保障。

1 继电保护发展现状

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是晶体管继电保护蓬勃发展和广泛采用的时代。其中天津大学与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合作研究的500kV晶体管方向高频保护和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研制的晶体管高频闭锁距离保护,运行于葛洲坝500kV线路上,结束了500kV线路保护完全依靠从国外进口的时代。在20世纪70年代中,基于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集成电路保护已开始研究。到80年代末集成电路保护已形成完整系列,逐渐取代晶体管保护。到90年代初集成电路保护的研制、生产和应用仍处于主导地位,这是集成电路保护时代。免费论文,维护。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即已开始了计算机继电保护的研究,1984年原华北电力学院研制的输电线路微机保护装置首先通过鉴定,并在系统中获得应用,揭开了我国继电保护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为微机保护的推广开辟了道路。从90年代开始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已进入了微机保护的时代。不同原理、不同机型的微机线路和主设备保护各具特色,为电力系统提供了一批新一代性能优良、功能齐全且工作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随着微机保护装置的研究,在微机保护软件、算法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理论成果。

2继电保护的维护管理

2.1 微机保护装置要采取电磁干扰防护措施

变电站改造中,电磁型保护更换成微机型保护时,必须采取防电磁干扰的技术措施,即严格执行微机保护装置的安装条件,安装带有屏蔽层的电缆,而且两端的屏蔽层必须接地。防止由于线路较长,一端接地时,另一端会由于电磁干扰产生电压、电流,造成微机保护的拒动或误动。为减少保护装置故障和错误出现的几率,微机保护装置必须优化设计、合理制造工艺以及元、器件的高质量。同时还要采用屏蔽和隔离等技术来保证装置的可靠性,从而提高抗干扰的能力。

2.2 微机保护装置的接地要严格按规定执行

微机保护装置内部是电子电路,容易受到强电场、强磁场的十扰,外壳的接地屏蔽有利于改善微机保护装置的运行环境;微机保护提高可靠性,应以抑制干扰源、阻塞耦合通道、提高敏感回路抗干扰能力入手,并运用自动检测技术及容错设计来保证微机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容错即容忍错误,即使出现局部错误也不会导致保护装置的误动或拒动。免费论文,维护。容错设计则是利用冗余的设备在线运行,以保证保护装置的不间断运行。采用容错技术设计是为了换取常规设计所不能得到的高可靠性,确保微机保护装置的可靠运行。

2.3 防误措施

微机保护的一些定值设定以及重要参数修改在硬件设计上设置操作锁,操作时必须正确输入操作员的密码和监护人的密码时,方可进行正常操作,并将操作人和监护人的姓名等信息予以记录和保存。

2.4 继电保护装置的日常维护

(1)当班运行人员定时对继电保护装里进行巡视和检查,对运行情况要做好运行记录。

(2)建立岗位责任制,做到人人有岗,每岗有人。

(3)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的清扫工作。清扫工作必须由两人进行,防止误碰运行设备,注惫与带电设备保持安全距离,避免人身触电和造成二次回路短路、接地事故。

(4)对微机保护的电流、电压采样值每周记录一次。

(5)每月对微机保护的打印机进行检查并打印。免费论文,维护。

3 继电保护故障处理要点

继电保护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如果只想学会对设备的调试并不难,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按照调试大纲依次进行就可实现。而一旦出现异常现象,想处理它并非易事。它要求工作人员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解决处理故障的有效方法。一个合适的方法,在工作中能帮你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可以说继电保护技术性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故障处理的能力上。因此,如何用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去处理故障,体现技术水平,成为广大继电保护工作者所共同要探讨的课题。下面是常用的几种故障处理方法。

3.1 直观法

处理一些无法用仪器逐点测试,或某一插件故障一时无备品更换,而又想将故障排除的情况。比如10KV开关柜分或拒合故障处理。在操作命令下发后,观察到合闸接触器或跳闸线圈能动作,说明电气回路正常,故障存在机构内部。到现场如直接观察到继电器内部明显发黄,或哪个元器件发出浓烈的焦味等便可快速确认故障所在,更换损坏的元件即可。

3.2 掉换法

用好的或认为正常的相同元件代替怀疑的或认为有故障的元件,来判断它的好坏,可快速地缩小查找故障范围。免费论文,维护。这是处理综合自动化保护装置内部故障最常用方法。当一些微机保护故障,或一些内部回路复杂的单元继电器,可用附近备用或暂时处于检修的插件、继电器取代它。如故障消失,说明故障在换下来的元件内,否则还得继续在其它地方查故障。

如一条110 kV旁路L FP-941A微机保护运行指示灯忽闪忽灭,并不打印任何故障报告,很难判断为何故障。正好附近有备用间隔,取各插件相应对换,查出故障在CPU插件上。用此项方法,要特别注意插件内的跳线、程序及定值芯片是否一样,确认无误方可掉换,并根据情况模拟传动。

3.3 逐项拆除法

将并联在一起的二次回路顺序脱开,然后再依次放回,一旦故障出现,就表明故障存在哪路。再在这一路内用同样方法查找更小的分支路,直至找到故障点。此法主要用于查直流接地,交流电源熔丝放不上等故障。如直流接地故障。先通过拉路法,根据负荷的重要性,分别短时拉开直流屏所供直流负荷各回路,切断时间不得超过3秒,当切除某一回路故障消失,则说明故障就在该回路之内,再进一步运用拉路法,确定故障所在支路。再将接地支路的电源端端子分别拆开,直至查到故障点。如电压互感器二次熔丝熔断,回路存在短路故障,或二次交流电压互串等,可从电压互感器二次短路相的总引出处将端子分离,此时故障消除。免费论文,维护。然后逐个恢复,直至故障出现,再分支路依次排查。如整套装置的保护熔丝熔断或电源空气开关合不上,则可通过各块插件的拔插排查,并结合观察熔丝熔断情况变化来缩小故障范围。免费论文,维护。

4 结语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安全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继电保护技术日益呈现出向微机化,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控制、测量和数据通信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罗钰玲.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保障技术论文篇(10)

数据挖掘技术作为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中的一项较为新兴的技术,综合运用了数理统计、模式识别、计算智能、人工智能等多项先进技术,主要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来发现和挖掘一些隐含的有价值的知识,也就是从大型的数据库数据中挖掘一些人们比较感兴趣的知识,这些被提取的知识通常会表现为模式、规律、规则和概念,将数据挖掘的所有对象定义成数据库或者是文件系统以及其他的一些组织在一起的数据集合,数据挖掘技术也是现在智能理论系统的重要研究内容,已经开始被应用于行政管理、医学、金融、商业、工业等不同的领域当中,在保护设备故障信息管理方面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

一、数据挖掘技术的概念

随着数据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数据挖掘技术逐步发展起来,主要是指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和挖掘一些隐含的有价值的有用信息和知识,这些被提取的知识通常会表现为模式、规律、规则和概念,将数据挖掘的所有对象定义成数据库或者是文件系统以及其他的一些组织在一起的数据集合,当前数据挖掘技术已经逐渐被应用于了医药业、保险业、制造业、电信业、银行业、市场营销等不同的领域,随着计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故障诊断过程中所采集到的数据可以被广泛地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库当中,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来对这些海量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不仅会浪费大量的实践而且也很难挖掘到有效的信息数据,同时,尽管智能诊断以及专家系统等方式在故障的诊断过程中已经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这些方法却仍然存在着很多推理困难、知识瓶颈等一些尚未完全被解决的问题,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就可以比较有效地来解决这些难题,在故障诊断的过程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分为不同的方法,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常用的数据挖掘技术方法主要有遗传算法、粗集方法、神经网络方法以及决策树方法等。

二、数据挖掘技术在保护设备故障信息中的实现方法

1.基本原理。在设备出现故障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设备进行一系列的故障诊断,也就是说根据这一设备的运行记录,对其运行的趋势进行预测,并对其可能存在的运行状态进行分类,故障诊断的实质就是一种模式识别方式,对机器设备的故障进行诊断的过程也就是该模式匹配和获取的过程。

2.对故障诊断的数据挖掘方法建模。针对机械故障的诊断来说,首先就应当获取一些关于本机组的一些运行参数,既要包括机器在正常运行以及平稳工作时的信息数据,也应当包括机器在出现故障时的一些信息数据,在现场的监控系统中往往就会存在着相应的正常工作状态下以及出现故障时的不同运行参数,而数据挖掘的任务就是从这些杂乱无章的信息样本库中找出其中所隐藏着的内在规律,并且从中提取各自故障的不同特征,在对故障的模式进行划分时,我们通常可以借助概率统计的方式,在对故障模式进行识别时可以采用较为成熟的关联规则理论,实现变量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最终得到分类所需要用到的一些规则,从而最终达到分类的目的,依据这些规则,就可以对一些新来的数据进行判断,而且可以准确地对故障进行分类,找出故障所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故障的正确方法。

三、数据挖掘技术保护设备故障信息管理的基本功能

1.数据传输功能。数据挖掘技术保护设备故障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的主要数据来源就是故障信息的分站系统,而分站系统中的数据是各个子站的一个数据汇总,而保护设备故障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所采用的获取数据的主要方式就是一些专门的通信程序构建起系统与分站之间的联系,将分站上的一些汇总数据传输到故障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中,分析系统所具有的数据传输功能,在进行数据的处理时又能做到不影响原先分站数据库的正常运行,并且具备抗干扰能力强、计算效率高的优点。

2.数据的分析功能。系统在正常运行时,会从故障信息子站或者是分站采集相关的数据并且对这些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最终得到有用的数据信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庞大的故障数据进行分析、分类以及整理,能够有效地找出有用的信息,归并一些冗余的信息,对信息进行有效地存储和分类。另外,数据挖掘技术还具有信息查询的功能,可以进行不同条件下的查询,例如按时间段、报告类型、设备型号以及单位等进行查询,实现查询后的备份转存等,根据故障信息系统所提供高的数据信息以及本系统库中所保存的一些整定阻抗值,可以通过逻辑判断生产继电保护动作的分析报告,主要包括对故障过程的简述、故障切除情况以及保护动作情况等,可以便于继电保护人员直观的对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进行分析。

四、结语

随着企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数据库技术的迅速发展,很多企业在一些重要的设备方面都安装了监测系统,对设备运行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参数和数据进行采集,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设备故障诊断中的一些知识获取瓶颈,将数据挖掘系统充分应用到监控系统中,有效解决故障诊断中的一些困难,事实证明,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到故障诊断中是非常有效的,也是值得研究和学习的新型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李勋,龚庆武,杨群瑛,罗思需,李社勇.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保护设备故障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9

上一篇: 公寓管理论文 下一篇: 预期理论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