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选题教学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01 09:51:37

语文选题教学论文

语文选题教学论文篇(1)

二、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呈现的“专题”特性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为实施专题式教学提供了保障。主要原因在于此教材的“专题”性特别突出。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是以某个领域的“上位”文化知识作为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专题”。首先,选修教材内每个单元的文章都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解释。他们不仅在文章选择上相互补充,而且在专题内容也相互补充。例如,选修教材《天工开物》两则《稻》和《冶》中介绍的是古代的科学技术,而“相关读物”是《徐霞客游记》中的一个片段《麻叶洞天》讲述的是科学探险,从古代的科学技术到现代的科学实践,形成了内容的互补。其次,教材在每个单元内提供了相关的知识和学习材料。使得专题能够纵向深处发展。例如,在选修课“佛理禅趣”中,在阅读指南中提供了佛教与中国文化有着怎盐的关系等相关辅助材料,这些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选修课中讲述的内容,而且还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使得同学们的文学知识得到纵向的深度发展。

三、专题式教学中“专题”的选择和确立

所谓专题式教学,指的就是围绕一个专题进行专门研究和讨论。所谓的“专题”既不是简单的知识点,也不是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它是在教材中提炼出来的、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可以统领全部教学的“专题”。这种“专题”不仅是教学的切入点而且是各种语文能力的整合点。例如,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诗歌之部”中的教学目标,就是“了解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向”。根据这个专题,可以设计的教学专题是“具有特定意象词语在古典诗歌中的使用”,学生通过这个专题,不但可以了解到有关“意象”的各种知识,而且还能够提高自己语言表达和鉴赏诗歌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实施专题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课程内实施选修。所谓选修,其实就是学生对专题的选择。因此,实施专题式教学既有教师为学生选择的专题,也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的专题。教师可以布置教学任务,提出相关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材料,学生根据这些教学任务、问题和相关材料确定自己喜欢的、符合语文发展需要的一些专题。

四、“专题式”教学的实施途径

1.从教材中选取合适的专题。如果把选修教材比喻成“大餐”那么,选择专题就是挑选适合自己的“味道”,作为语文老师,可以考虑从教材中选取可供学习的专题。例如,“儒道互补”这个专题,这个专题是一个比较广泛的专题,它不仅涉及思想、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而且没有“儒道”知识的学生来说,让他们去分析两者的互补也是勉为其难。因此,教师在选取这方面专题的时候,就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一个恰当的“专题”。2.细化专题内容。如果一个专题所设计的知识面非常广,那么就非常不利于学生理解。这时就要采用细化专题的教学方式将所要学习的专题进行细化。教师在细化专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将专题化整为零,将一个大块的专题分解成一个个的小专题进行学习和研究。3.依托文本,融汇专题内容。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内容是依托于文本的,这是专题式教学的基本途径。通常是以一个文本作为基础,然后选取其他的相关材料作为辅助,通过采用穿越式的方式步步深入,由一点而引发整体,引导学生根据文本与材料之间的关联性,层层深入地了解专题的概念和内涵。

五、专题式教学的注意事项

1.防止学术化。选修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但是现在的大部分选修课的教学内容都编写的过于学术化和专业化,如果我们把选修课当成学术课来学习,那么就会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目标混乱、学习压力增大,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所以,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专题化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切合可行的专题,便面出现学术化的教学模式。2.密切联系必修课。必修课是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科目,选修课是对必修课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因此,在进行专题式教学的过程中,选修课一定要联系必修课,把必修课作为选修课的基础。这样就能使得学生利用原有的必修课的基础知识来理解和掌握选修课中的知识和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学生能够重温必修课的学习内容,而且还不会让学生因为选修课难以理解而丧失学习的兴趣。3.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进行专题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容小视的。教师不仅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专题的选定,而且在专题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专题内容进行吸收和理解,最后,教师还要根据学生专题课上得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归纳。

六、结束语

专题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积极响应国家的教学号召,积极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普及专题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在教学内容上加以丰富,而且还要善于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专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效果,才会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作者:鲁文地 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张丽媛.少数民族地区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实施现状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

[2]张景婷.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实施初探[D].贵州师范大学,2015.

语文选题教学论文篇(2)

2.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3.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研究 

4.大学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的衔接:现状与思考 

5.高职院校英语教学EOP转向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6.再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通用英语和学术英语 

7.公共英语教学的专业化与专业英语教学的公共化——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8.从日本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看我国外语教学目标调整 

9.一个具有颠覆性的外语教学理念和方法——学术英语与大学英语差异研究 

10.《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 

11.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 

12.高校开展专门学术英语教学之瓶颈与对策刍议——以法律英语教学为视角 

13.浅谈形成性评价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14.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英语教学 

15.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策略研究 

16.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减负提质 

17.快乐尝试小班化英语教学 

18.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任务型教学模式 

19.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语言学教学分析 

20.浅析中职涉外护理英语教学策略 

21.浅议职业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22.浅谈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英语教学 

23.用“情”来净化学生的心灵——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渗透 

24.基于交际法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25.浅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利用网络资源优势 

26.关于初中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

27.浅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28.论“小先生制”在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两极分化中的运用

29.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英语教学有效性浅析

30.对初中英语高效教学的思考 

31.深化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32.从中介语僵化看高职会展英语教学 

33.从应用语言学视角看英语文化导入教学 

34.中外合作模式下英语写作教学问题及改进措施 

35.高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36.情景教学法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7.浅析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监控评价体系的建立

38.浅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能力的培养

39.英语语音智能测评软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开发和应用

40.“对话教学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41.限制交际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因素

42.关注视障生特殊需要,开展有效英语教学

43.谈语篇分析理论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44.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45.论词源学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46.初中英语教学提升有效性研究 

47.雅思听力语料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作用 

48.初中英语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19.交际性教学法视角下的英语语法教学探究

50.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对策探讨

51.幼儿园英语课堂常规教学思考

52.多媒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探究 

53.浅谈小学英语教学原则

54.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建议

55.如何让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闪光 

56.浅谈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优势 

57.基于需求分析的IT行业英语教学研究 

58.大学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一项基于反思性问卷的研究 

59.注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60.互动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61.论文化背景知识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62.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63.职业高中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64.关于大学英语教学ESP论的一点思考 

65.对中国英语教学宏观模式的思考  

66.行业英语需求状况调查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67.专业英语教学探索——计算机与网络的运用

68.基于微课的翻转教学模式研究——以大学影视英语课堂为例 

69.基于特征的生态英语教学效率评价方法探究  

70.大班基础英语教学中以学生为授课主体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探讨 

71.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教学新模式初探——南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纪实 

72.基于ESP课程体系的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连续体模型探索

73.建构和完善新型大学英语教学管理体系——一个解读《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视角

74.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 

75.大学英语教学背景下翻译教学的个案研究  

76.转变教学理念,建立新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77.旅游管理专业英语教学优化策略研究——基于澳门科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英语学习行为特征的分析 

78.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79.走出中国英语教学的历史误区——外语教学的哲学思考 

80.《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实施效果的定性研究——用英语开设相关专业知识课程的影响分析 

81.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 

82.通用英语教学转向学术英语教学的探索——清华大学公外本科生英语教学改革设想 

83.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模式研究——以吉林大学直博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为例 

84.从外语学习角度看大学英语教学和考试的改革 

85.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反思 

86.从中外合作大学学术英语教学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西交利物浦大学为例 

87.交际教学法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 

88.大学英语教学的动力机制构建——研究现状与理论思考 

89.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的研究 

90.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91.从教学要素角度探究多媒体环境下的英语教学策略 

92.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析——独立学院英语课程改革实践个案研究 

93.我国第一份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导文件的制定与说明 

94.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定研究——再论听说与读写的关系 

95.从通用英语到学术英语——回归大学英语教学本位 

96.外籍教师在我国的英语教学透析——一份中国学生问卷调查整理分析 

97.翻转课堂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语文选题教学论文篇(3)

一、引言

毕业论文写作是大学英语专业教学计划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和实践性环节。撰写毕业论文不仅具有一般写作的意义,而且有其特殊的作用:即培养科研创新意识,锻炼思维组织能力,训练语言运用能力,激活知识的输出与输入等。而选题是毕业论文写作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论文选题多年来一直是学生和指导老师最为头痛的问题。使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论文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是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即价值。

二、论文写作选题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学生受其自身知识的局限,选题存在多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题目范围过大。比如,有的同学选这样的论题:“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English Culture”,“Translation of English Proverbs”。其二:题目不够新颖,缺乏创造性。笔者发现,如果选题是文学方面的,题目大都集中在《红字》、《苔丝》、《简爱》、《了不起的盖茨比》、《傲慢与偏见》、《飘》等少数几部文学作品上。其三,学生思路太窄,部分题目存在某种雷同现象。以此为根据,笔者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

三、论文写作中选题的方向

论文选题应该符合英语专业的培养方向,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与理论意义。要有新颖性,有一定的学术性,选题原则上要反映社会、经济、文化中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一般来说,英语专业的论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选题:

1.文学、文化方向

对文学的研究指的是对不同时期,不同作家,不同形式的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及其他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文学作品进行评论以及对作品中的人物、主题、产生的背景、作家的风格、派别等进行分析和评论。学生可以阅读一本或几本英语文学作品,对其进行个案或对比研究,或对一个或两个英美作家进行个案研究或对比研究,包括作家的出身,所受教育,经历,爱情,家庭,所受其他作家思潮,哲学流派的影响等。也可以以文体分类的形式对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包括小说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等。

2.翻译方向

口、笔译在外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口、笔译方面毕业论文的选题大致有以下范畴:中外翻译史;翻译理论;翻译理论评介;译文评价;翻译与文化特殊用途语言翻译(如外贸、体育、旅游等专门行业汉英翻译);翻译与文体、修辞;翻译实践等。

3.英语语言学方向

语言学与语法有相关、相连和包容的关系。语言学和语法选题大致包括:语音学,音位学,理论与实践,教学与方言;语法学,词法,句法,功能,转换,对比等;词汇学;构词法;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言对比;外来词语等。

4.英语教学法研究

目前,国内外流行的外语教学法;传统教学法与新式教学法比较;各种教学法比较:优势和不足,相辅与互补;分层次教学,优势与弊端,可改进之处;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利用先进教学辅助设备和手段进行外语教学等。

四、论文写作中选题方向的可行性

关于选题是否有研究的可行性,Creswell 建议可以先提出以下问题:首先,就时间、资源、语料收集而言,该题目研究是否可行? 其次,研究者个人是否对该题目感兴趣,以保证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给与足够的重视? 另外,该研究是否在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观点?换句话说,应遵守论文选题的三原则:价值原则,能力原则,兴趣原则。毕业论文要有新颖性,有一定的学术性,选题原则上要反映社会、经济、文化中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其次,应在自己能力范围内选题,选择自己能够找到充足材料的题目。论文要表现出一定的深度和远见,应该发人深思,使人受益且获得新东西。

根据论文选题的可行性原则,结合学生选题的方向及常见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1)文学文化方向选题。这方面的选题资源很多,也是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但是学生很难跳出一个思维定式,经典名著流传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该说的已经都说了,怎么创新呢?能够有所突破很难。不过,为了避免学生选一些老掉牙的题目,可以选择新的突破口。比如,选题“像鲁滨逊一样在逆境中创造精彩”;“《鲁滨逊漂流记》看人的性格对命运的决定作用”;“从《哈利波特》看儿童的成长”等,笔者认为,这是比较好的题目,写起来可以结合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意思也不乏味。还有,学生可以从所学课本取材,《高级英语》的课文大都来自原著,从这方面着手,既挖掘了课本,又开拓了知识,还完成了论文,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比如,有的同学就有这样的选题:“On the Culture Conflict of”Everyday Use“ by Alice Walker”。再者,也可以从影视文学选题。(2)翻译方向的选题。学生在这一方向选题思路很窄,容易集中,有可能选题部分或全部重复。诸如选题“Culture Difference in Advertisement and Its Translation”“Culture Difference in Proverb and Its Translation”“Culture Difference in Color Word and Its Translation”这些题目看似不同,其实写起来可以换汤不换药,可套用相同的写作风格,相同的提纲。避免这方面的问题,学生可以扩大视角,比如,“关于对外交流翻译中不足的反思”是一个较好的题目。可以从电影名的误译,旅游翻译的误译等多方面入手。(3)英语语言学方向的选题。这方面的选题令一般作者望而却步,因为涉及到抽象的理论知识,不是自己能把握的或感兴趣的。但不容易与别的同学重复,也容易创新。比如,“网络发展中的英语进化”就是个不错的话题。(4)英语教学法方向的选题。此选题能查阅的文献很多,也能激发作者的兴趣,只是不太容易把握,涉及到实验操作,数据的处理等。比如,选题“英语课堂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需要做相应的实验。

综上所述,学生要尽可能多地查阅书刊文献资料,通过文献阅读,了解某一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每个方向的选题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有能力的学生也可有选择地把文学、语言学、翻译学、文化学等结合起来,进行交叉研究,或对上述学科进行某种类型的比较,寻找一个突破口,建立自己独特的课题,以便能够产生“人云亦云我不云,老生常谈我不谈”的突破性效果,能够形成“弃暗投明”、不落俗套乃至别开生面的选题风格。

五、结语

撰写毕业论文前应当重视选题,深思论文的选题是否有新意、有创见性,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与本专业有关系、选题范围是否过大。而且应当特别考虑论文题目是否符合英语表达习惯、题目是否简洁、大小写是否符合规范等几个环节,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题目都不可晦涩难懂。

参考文献:

[1]田贵森,段晓英.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教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4.

语文选题教学论文篇(4)

(一)国外母语选修课课程设置现状: 母语选修课课程设置现状: 课程设置现状

早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亚、非、欧、美等各洲 60 个国家中,普通高中开设选修课的 国家就占 76.7%,20 年后的今天,这个比例只会更高。由此看出,普通高中设置选修课已 成为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外国母语选修课比中国课程改革时间早,创新性强,实施状况 良好,选修课分类明晰,有条不紊,代表国家有美、英、日,

详细情况如下: 美国实行指定选修和任意选修相结合,根据课程的内容,分为语言和文学两大类,语言类有的称为 英语 ,包括语言技能、实用写作、有效交流等课程;文学类包括当代文 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欧洲文学等。对选修课设置不作统一规定,由各州和学校自行 安排,学校对此没有强行选课的规定;英国则是将组合选修和任意选修相结合,与语文有 关的有英语、古典语文、戏剧研究、艺术史、拉丁语、西班牙语、俄语、印地语、英国文 学、希腊语、汉语、意大利语等,绝大多数学校都把选修科目分成 5~6 组,供学生选择; 日本于 20__ 年制订并于 20__ 全面实施的高中课程,实行普通教育的学科有 10 科,国语 科列在首位,包含 6 个科目:国语表达ⅰ(2 学分) 、国语表达ⅱ(4 学分) 、国语综合(4 学分) 、现代文(4 学分)、古典(4 学分)和古典讲读(2 学分) 。其中只有 国语表达ⅰ 为必修科目,其他均为选修。

(二)我国语文选修课课程设置与教学现状研究: 语文选修课课程设置与教学现状研究: 课程设置与教学现状研究

我国高中选修课程设置及实施的时间较短,对于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及实际教学已有的研究有:

1. 关于新课标选修课课程设置的研究: 选修课课程设置的研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共设置了 诗歌与散文 、 小说与戏剧 、 新闻与 传记 、 语言文字应用 、 文化论著研读 等五个系列,每个系列又可开设若干模块,这些 选修课与大学开设的课程紧密联系,模块设置各具特色。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 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云峰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20__ 年第 8 期上的《把握好高中选修课的 特点》,对高中选修课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但新课标对选修课的一些概念阐述不清, 如 对于希望进一步学习的学生, 建议从五个系列的选修课程中任意选修4个模块, 获得8学分 对语文学习兴趣浓厚并希望进一步 深造的学生,建议在此基础上,再从这五个系列里任意选修3个模块 。进一步学习和进一 步深造的标准是什么_课标对此没有提出更详细的说明,造成的实际情况是全国开设选修 课的学校,几乎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都修满7个模块,没有因学生学习兴趣与想报考学校 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模块。 山东师范大学的杨旭东在硕士论文《高中选修课的历史比较与现实思考》中将现行选 修制度分为三类:限定性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和定向选修课。

2.关于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现状的研究: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这块也引起了国内学者、高中教师的广泛关注,其研究主要体现 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选取以及教学评价反思几个方面,具体阐释如下:

(1)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相关研究: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王云峰发表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 育》20__ 年第 6 期上的《积极建设网络课程学台,有效推进高中选修课实验》提出了 信息共享在选修课中的重要性。 山东省XX市第八中学的教师孙晋诺发表在《语文建设》20__ 年第 2 期上的《高中选 修课教学的"三多"与"三少"》一文,对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提出了三点意见:多整合归纳 少逐篇讲析、多训练语言少依靠活动、多具体指导少空口说教。 江苏省XX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的韩旭东发表在《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__ 年第 10 期上的《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教学策略初探》对语文选修课授课方式进行了讨论。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徐才根和XX市乍浦中学的曹跃平、 孙晓峰在 《教学月刊 (中 学版)》20__ 年第 10 期上发表的《关于高中选修课中校长角色的思考》提出了校长角色 的转换问题。 江苏XX市季市中学的刘晓红发表在《考试周刊》20__ 年第 26 期上的《精准高考目 标,体悟审美愉悦 例证现代散文选修课的一种教法》将选修课与高考进行了联系,并 对散文选修课教学提出了看法。

(2)教学内容的相关研究:

部分省市教育部门以及教育学者针对部分学校选修课走过场,形同虚设的问题进行了 相关讨论: 安徽省XX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刘志胜的《高中语文选修课开设时间的思考》对必修课 与选修课开设时间进行了讨论。 广东XX市玉兰中学

的李园香发表在《中学语文(上旬 教学大参考)》20__ 年第 9 期上的《高中话文选修课"同质化"现象及对其的反思》对学校将选修课当作必修课上的问 题进行了分析。 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 (3)教学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王文娟在硕士论文《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活动中实施选修课(人教 版)的思考》中针对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及评价制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种可行性比 较高的评价方式:测验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学生成长记录袋、问卷法等。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潘洪建、吕玉、邹双武发表在《调查与分析》上的《高中选 修课学习的成绩、问题与对策》中对选修课给学生带来的收获与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通 过调查发现现行考核制度无法体现选修课价值。

二、课堂研究的主要问题、重点和难点

(一)主要问题:

本课题主要研究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和具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通过 把握新课标对语文选修课的相关规定,参考国内外学者对选修课的设置及教学研究,在有 一定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到XX市重点高中语文教学中去,观察并记录一线语文教师 对于选修课的教学实况,采访一线语文教师、学校高层领导,了解这些基层教育者对人教 版语文选修教材的看法,听取他们对选修课的设置和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以问卷调 查的形式,了解目前学生对于选修课的学习状况,从中揭示出选修课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存 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影响因素。整理访谈资料,总结一线教师对选修课的教学的经 验教训,学校领导对选修课设置与教学的期望和预期,从而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选修课 教学理论,为立志从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师范生在选修课教学方面提供可行性意见和建 议。具体而言,关于XX市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分析研究主要包括:

1. 实践学校选修课的课程选择和教学进度(课时)安排;

2. 一线教师在选修课教学中的教学表现记录和分析;

3. 教师、学生对选修课教材、教学等的看法;

4. 相对于必修课,学生在学习选修课中存在的问题;

5. 实践学校教师、领导对于选修课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二)重点和难点: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应放在XX市部分高中选修课的教学状况上。昆明实施选修课是最 近两年的事,起步比其他省市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实地考察研究,揭示 一线教师在选修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另外,从一线教师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积极思考,开拓创新,试着结合教育学理论和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总结归纳出一些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理论,从而 为新一轮的高中语文教师选修课教学指明方向。 本课题的研究难点在于教学问题原因分析、选修课理论与一线教师实施的内在联系总 结等几个方面。教学过程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很多,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原因,而是 学校、家长、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的综合作用。因此,想要试图解决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本质的、固有的问题,是有难度的。另外,通过新课标选修课设置和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 之间的联系、差距,反观理论可能具有的缺陷或,在实际教学中对理论的灵活掌握,这些都是本次研究的难点。需要在实践学校认真观察,客观有效的记录,认真归纳总结所得的一手材料,从资料中得出理论,用事实说话。

三、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1.采取非结构式观察法对教师教学进行观察,对一线语文教师在选修课教学过程中 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典型事件进行轶事记录,如新颖的导入、有创意的提 问等等,与必修课教学进行对比,总结选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特点、问题等。

2.采取实况详录法,观察记录教师在选修课集体备课中的表现,从中总结教师选修 课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等。

3.采用结构式观察法,对学生在选修课学习中的反应进行时间抽样,每十分钟记录 一次,看学生在这段时间内积极听讲,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从而反观教师的选修课教学。

(二)问卷调查法:

1.对实践学校的一线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对选修课教学 的重视程度,对选修课教材的熟悉程度,对选修课教学目标的把握情况等等。

2.对实践学校高二下学期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学生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 对选修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对目前所选课程的感兴趣程度等等。

(三)访谈法:

1.对实践学校高层领导进行访谈; 结合该校现实情况,向相关领导了解该校选修课课程设置的过程,选修课实施过程中 遇到过哪些问题,现在该校选修课的实施状况等相关问题。并让学校领导对选修课的设置 和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

2.对一线语文教师进行访谈; 在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表现后,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对教师进行访谈。

访谈主要内容包括:教师对该课有哪些新的教学理念,该课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过程中出彩的地方,要询问设计背后的理念和方法;同时,询问教师对选修课设置的看法,对现行选修课教材 分析与讲解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选修课的集体备课方式等等。

四、学术价值

(一)弥补相关课题研究的不足;

1.XX市高中选修课政策实行时间较短,相关课题研究较少。本课题的研究能起到 一个补充作用。

2.其他省市相关课题研究过于理论化、理想化。本课题深入一线教育,收集一手文 献资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实际教学中获得理论,避免了主观推断造成的理想化。

(二)丰富和完善相关课题的研究;

1.进一步完善新课标的实施理论;

2.为其他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效性的数据和结论,为其撰写相关论文提供条件, 有利于他们进行更为深入的科研调查。

五、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目前对于语文选修课实施状况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现在着眼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拓荒、原创价值。它所开发出的持续的、系列的普通高中任意选修课教材和在实 验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普通高中任意选修课实施的有效机制,从而形成一线教学、在校免费 师范生的双赢局面。 首先,对于在职语文教师而言,可以监督其对新课标相关规定的贯彻落实,完成自身 教学的总结和反思,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其次,在校师范生是最大收益者。通过研究成果的推广,使准教师们了解一线教师选 修课的教学概况,从中吸取经验教学,为将来的选修课教学奠定基础,争取在就业后能够 很快适应新课改,上好选修课,防止刚毕业生就培训的尴尬局面。 最后,对参与实践的学生来说,本次实践培养了小组成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资料整理、分析能力,提高了科研实践能力。

六、预期效益

(一)研究论文:

整理访谈记录、观察记录、分析调查问卷,针对选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不同问题,选 取侧重点,写一至两篇研究论文,要求真实可信,有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引起学术界、 教育界对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设置和实施现实问题的广泛关注。同时,对在校师范生未来选 修课教学起到指引作用。

(二)预期成果推广:

语文选题教学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179-02

引言

根据2011年国家高职教育12号文件精神,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可以概括为: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掌握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一定的商务操作技能和业务处理能力,能够以英语为工作语言,参与国际商务活动、从事一般国际商务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写毕业论文,就是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分析和解决自己在商务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训练。

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分为准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阅读文献)、撰写提纲、第一稿、第二稿、第三稿、定稿与答辩几个阶段。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进行的指导,首先要指导学生查阅资料、搜集资料的路途与方法,使学生尽快收集到与毕业设计(论文)有关的文献资料;其次要指导学生编写论文提纲,构思论文的理论框架、确定主题;再次要指导论文的写作,包括完善论文内容、修改、确定终稿;最后进行论文答辩指导。

在传统的论文指导模式下,由于师资、教学管理、学生实习等环节的衔接不够完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指导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指导老师和学生交流渠道单一;(2)时空限制导致沟通不畅;(3)缺乏资源共享;(4)缺乏过程性评价;(5)缺乏动态管理。

网络环境下的毕业论文(设计)远程指导是指教师通过构建毕业论文指导网站,结合电子邮件、BBS、QQ的方式传递信息,进行网络资源查询、资源共享、互动交流,完成全程跟踪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创作的过程。

本文根据论文写作的阶段性,分别就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写前辅导、写中指导、写后修改及论文答辩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写前辅导

在论文写作前期阶段,学生主要了解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毕业论文进度要求、参考资料收集整理方法等问题。所以毕业论文指导网站设计首先要有毕业论文指导模块,内容包括毕业设计与论文的选题、材料的收集与整理、毕业设计与论文的结构、毕业设计与论文的写作、毕业设计与论文的答辩与评价等内容。指导老师结合网站,利用8-10个课时时间在学生出去实习之前,开设毕业论文指导课程,介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的相关知识和技巧。从专业要求出发,围绕岗位的核心能力与岗位需求、指导学生撰写与实际商务活动密切相关的毕业论文。在学生离校参加顶岗实习前,教师要给学生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明确论文写作各个阶段的时间要求和质量标准。

在此过程中,要大力鼓励双师型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并鼓励指导教师利用课余与假期,深入到行业企业,承担企业项目开发、技术翻译、业务培训等。同时,阶段性地邀请行业专家或经验丰富的业内人士到学校作报告,在职业技能方面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进行业务指导,以提升团队的双师素质。因为指导教师只有了解了商务流程的环节,明确了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对国际商务活动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指导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写作。

二、写中指导

在论文写作中期阶段,主要检查论文选题是否符合学校有关毕业论文选题的要求,重点评估论文选题的现实意义。论文选题模块是在高职商务英语毕业论文指导网站中的关键模块:此模块主要是让学生根据个体的思考,并且结合参考文献资料、数字化图书馆等资源,选定毕业论文题目,同时将论文的基本思路、计划都在平台上登记。

论文选题是论文的灵魂,也是论文主题思想。参考文献作为阐发作者见地的佐证或背景资料,能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或经典论述。因此针对上述情况,指导老师要在网络中共享有价值的参考文献、学术网站,指导学生经常阅读有关的网络教育期刊、期刊资源库,明确哪些问题已被研究,进展状况如何,以及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找到研究的起点。

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实习时间长,占在校的三分之一多,除了在校两年内的各种实习和实训,还有一年的毕业实习时间。他们在单位实习过程中,通过实际工作,边学边干,将在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中,并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学生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更注重的是论述其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锻炼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熟悉工作环境和程序,容易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其中存在的漏洞与问题,便有了论文写作的题材与灵感,更能提出工作中的问题。如我院2008级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商务实务操作”“商务信函语言特征”“商务交际技巧和礼仪”“中西文化差异”等选题都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在毕业论文写作中,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选题时往往忽视了自己的工作实际,转而上网找一些与自己工作岗位相差甚远的选题。如:国际贸易的创新、中国入世对国内产业结构的影响、民营企业如何应对反倾销等。像这样的选题过大过空,不符合实际,以高职毕业生目前的知识储备、科研能力是不可能完成这样的论文的。这时,指导老师要鼓励学生多与实习单位的同行交流,凡是对自己研究的问题有兴趣的人都应多多接触,多多交流。在交流、讨论中,尤其是在热烈争论时的思维交锋中,产生脑力风暴,有效地集思广益,开拓思路,引发创造性思维,追踪商务贸易、高职商务英语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树立超前意识,提出有价值的论题。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论文选题,从学术性、可行性、规范性等方面审核选题。选题通过的学生就可以开始准备毕业论文的撰写;选题未通过的学生,指导教师将给予相应的修改建议,学生修改或调整选题后,再提交给指导教师审核。指导老师在检查论文开题报告时,要组织院系,甚至可邀请外校同行专家参加开题报告会,论证选题的可行性和应用性。

总的来说,通过网络系统,学生无论在哪里实习都可以在论文选题上与指导教师通过网络多联系多沟通,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毕业论文的论题。

三、写后修改

在论文创作后期阶段,指导老师主要检查论文一稿、二稿直至终稿的完成情况,督促学生及时完成论文写作。写后修改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论文写作和指导中耗时最长的阶段,也是问题比较集中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以下问题出现比较多:

(一)英语文章少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生源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自学能力比较弱,所以,尽管经过两年的英语语言学习和训练,毕业生的英语应用水平仍相对比较低,词汇量小,语法错误常见,句式选择不恰当。在毕业论文撰写基本上都没有办法用英语写作。

(二)论文结构不规范

毕业生在布局谋篇,段落衔接,句子结构、标点符号的使用等方面出现错误,甚至出现错别字。结构不合规范的现象也处处可见,字体、字号不对,页眉页脚设置错误,缺少摘要和关键词,字数不足,参考文献少,佐证材料不全等问题都比较多。

(三)论文质量不高

毕业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后,不少人撰写论文的态度不认真,很少主动与指导教师沟通,等到要上交的时候,就从网络上抄袭、拼凑,甚至全篇下载,匆忙敷衍,导致毕业论文的质量不高。

毕业论文指导交流模块在写后修改阶段有着重要的地位,系统为每个学生与指导教师建立了一对一的对应关系,为每个关系建立了专题交流区,从而能开展针对性强的指导与交流。首先指导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毕业论文相关样例(如目录、摘要、正文和致谢的样例细化描述)、毕业论文评价标准等,学生根据论文选题与参考资料,使用论文样例完成论文初稿的撰写,并以附件的形式上传到系统平台。在撰写过程中,若碰到困难,可以及时在专题交流区中留言。指导教师查看论文,并审核、指导学生撰写论文,在专题交流区中,对于学生提出疑问进行针对性的解答,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论文写作任务。

毕业论文指导交流模块为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搭建了高效、交互式论文专题交流区,增加交流渠道,并对指导过程进行记录,有效地规范了指导过程,并可对指导过程进行评价。在此过程中,每个指导教师必须充分熟悉论文指导工作的各个环节,明确每个环节的具体标准和要求,严格按时间进程和论文的质量标准进行管理和操作。

四、论文答辩

在论文创作完成后,主要检查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在论文答辩过程中,有些同学由于在外地实习无法回校答辩,这时可采取网络论文答辩的方式。学生把毕业论文上传到毕业设计(论文)网站中,指导老师负责把学生论文发到答辩委员会老师的邮箱,答辩委员把对论文的评语及签字在网上填写完整。答辩前,每个学生把自己的论文答辩提纲做成PPT,指导老师在答辩前把学生的PPT上传到答辩系统。然后学生通过语音或视频传输的方式对论文进行答辩。答辩结束后,答辩老师给出答辩综合评议和成绩,并签字。我院08商英的同学由于很多同学都到广东实习,无法赶回学校答辩,就采取了网络答辩的方式,节约了学生往返的成本,受到学生的欢迎,取得良好的效益。

五、结语

总的来说,网络环境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论文(设计)指导能充分调动学习者的自觉性,实现学习资源的优化和共享,加强论文写作的规范性和指导过程的互动性,实现管理过程的高效性和科学性,是教育教学现代化的完美体现,也是未来教育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郭强.论基于网络的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0.

[2]孙耀庭.毕业论文的远程指导与过程监控[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07.4.

[3]胡兆欣.基于网络的高职高专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教学方法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0(12).

[4]陈春凤,陈连根.基于网络的开放教育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0.12.

[5]徐行,郝大鹏.高职高专毕业设计指导与管理平台构建研究[J].价值工程,2010.29.

[6]代君,程霄.新形势下毕业设计(论文)网络指导交流模式初探.教育与职业,2008.8.

语文选题教学论文篇(6)

关键词:《〈论语〉选读》 评价方式 课堂教学

《论语》是一部阐释儒家文化精髓的经典,在文学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而且《论语》和孔子在传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现实生活中仍具有重大影响,所以许多教师对于《〈论语〉选读》的教学,是喜忧参半:喜的是高中阶段也有了传统的经典文学著作的主题性教材,高中生也可以比较系统地触摸古代经典,传承文化精髓;忧的是凭自己的能力,能否很好解读经典,传承经典,还有高中的学生是否会对同一主题的内容相对集中的学习感到枯燥而身心疲惫。

事实上,从《〈论语〉选读》开课以来,笔者在校内外听了一些同事的随堂课和公开课,发觉《〈论语〉选读》的教学现状的确有些不容乐观。现将看到的两种主要课堂类型作简要分析:

一、以梳理文言字词句和疏通文意为重点的梳理式教学。日前,听了同事教学《仁者爱人》一课,这节课分成三大环节:(一)弄清字面意思,采用问答的方式讲解12处,约花时17分钟;(二)归纳字词句知识,师生从找通假字并写出本字,到点明活用词的类型及其活用后的意思,再到归纳本文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探析细致,约花时19分钟;(三)概括整章内容,分析了三个问题且以教师概括为主,约花时9分钟。从这个简录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教师把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定在梳理文言字词句和疏通文意上。当然疏通文意是深入理解文本和联系现实扩展延伸的前提,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只是机械地疏通文意,而不能有机融入文本、深入理解文本和联系现实,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学生丧失研习《〈论语〉选读》的兴趣。这样的选修课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不过是多了一本文言文的教材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而已。

二、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课型。《〈论语〉选读》教学指导意见指出:选修课教学首先要有合理的定位。它不同于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文学选修课,不追求系统和深度;也不同于中学的必修模块教学,不必过于讲究字字落实,句句翻译。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文化内涵的探究都要兼顾。有些教师也认真阅读了选修课程模块教学指导意见,但是没有全面地科学地理解其精神,或者拘泥于自身的教学习惯,以致在教学实践中,设计的教学思路往往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了学生的存在。有的教师教学思路不可谓不清晰,教学流程不可谓不顺畅,但整堂课学生只是尽配合教师回答问题的义务,根本没有创造性发挥的机会。只有师生的一问一答,没有生生的交流。这种忽视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做法,长期“坚持”下去,必然导致学生对《〈论语〉选读》选修课学习兴趣和热情的丧失。

以上两种课型,是目前《〈论语〉选读》教学呈现的主体课型,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会影响学生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的拓展,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进而使得选修课的设置初衷面目全非。

当然,《〈论语〉选读》教学现状的形成有其深层原因:

其一是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不准。语文出版社出版的《〈论语〉选读》在前言中就指出:《〈论语〉选读》是“文化论著研读”系列选修课的一种,本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正确解读和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学习《论语》是我们精神上的寻根,是对精神家园的寻觅。从文本处理的角度,按照王荣生教授的理论,《〈论语〉选读》应是‘定篇’的定位,学习的目的是熟知经典。”[1]可是我们的许多教师还是将教学内容定位在对字词句式的把握这一层面。

其二是对浙江高考卷中《〈论语〉选读》试题的出题形式没有很好的把握。“任何一个模块的教学评价内容是多元的,比如《〈论语〉选读》,即使明确是文化论著,也可以从字词句、篇章结构、文化常识等不同的层面进行评价。在文化这个层面上还有经义和体悟之分,也就是说是考查对内容准确理解,还是考查阅读感悟。”[2]的确,评价是多元的,但从出题的形式来看,以2009年浙江语文高考试卷为例,试卷考查了对《论语》片段的理解,要求“考生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所选的两段话内含孔子的教育原则,有启发式、举一反三、身教重于言教、潜移默化、无言之教和有言之教相结合等,这考查体现了注重《论语》文化层面的特色。高考是根据模块的内容确定考试内容,我们教学也应该将这高考的评价方向作为我们教学的重点方向。因此这考题倒是给我们提出了“我们的教育应该如何正确看待经典,如何重读经典”的新命题。

那么,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究竟该如何把握《〈论语〉选读》呢?

首先是把握《〈论语〉选读》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内容,需要考虑内容的价值。不是文本所有的内容都可进入教学视野的。教学内容的价值应有一定的导向性,也就是所谓的‘价值取向’。首先它应具有情感价值。教学的内容要能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激起学生思考、探究、质疑的活力。”[3]《论语》是语录体著作,总体来说情节性不强、趣味性不足。于是我们教学的关键是把握《论语》中有趣的细节,设计有趣味的问题,以提高学生探索的兴趣。在观摩名师执教《克己复礼》一课时,执教者向学生提了这么一个问题:“孔子是春秋时代的北极星辰,‘居其所’,而他的弟子们‘众星共之’,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在那个时代形成了教育界斑斓多彩的星空图。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克己复礼》这一课中,涉及了五颗星,即颜渊、子路、有子、子夏、宰我,你猜孔子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按你所猜的孔子对弟子们的喜欢程度排个序,并说明理由?”话一说完,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学生从 弟子们提问的内容、说话时的态度、孔子与之对答时的评价,甚至从注释各个角度展开激烈的争论,虽然最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排序,但学生由这个趣味性的提问展开了对文本的探究,体会到了探究的乐趣,读出了文字背后的意思。如有学生说,孔子对子夏不太满意,从“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认为孝乎?”可看出,可能孔子认为子夏做到了“有事弟子服其务,有酒食,先生馔”,但没有做到“色”,即在父母面前没有保持敬爱和悦的神色态度,如果子夏做到了孝,孔子只答“色难”就可以了。从此类的解读中可看出学生的思维是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而且在激发学生情感兴趣的同时也牢牢吸引了学生对《论语》文字、文章、文化三个层面知识的掌握。

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见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文学作品的创作,绝不是随便取许多文字拼凑在一起。作者着手创作,必然对于人生先有所见和所感。读者阅读,是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论语》虽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作,但在阅读作品时,我们还是可以深入揣摩孔夫子的内心世界,获得对中华传统儒家文化的真切体会。

其次注重课型安排的多样化。《〈论语〉选读》教学指导意见已推荐了六种课型,并且说明“六种课型,只是相对的分类,并不是不变的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而且应该有所侧重,有所兼容,有所选择,有所创造”。结合本人的实际操作和同行的经验,我另向大家推荐两种行之有效的课型。(一)是电视讲座课。毕竟大多数中学教师,对《论语》的研究不是那么深入,作一次生动、深刻的解读讲座确实有点勉为其难,幸好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请了几位知名大学教授讲《论语》,我们一线教师可从网上下载,给学生开一个间接的讲座。在《克己复礼》的课后,可以给学生看看中国政法大学方加尔教授的讲座《孔子眼中的“礼”》;在《君子之风》的课后,可以给学生看看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君子之道》。这些深入浅出的讲座可以丰富学生对孔子思想的理解。(二)是学术散文朗读课。有关孔子《论语》的心得、论著汗牛充栋,教师可以精选一些此类学术散文的名家朗读录音给学生听,让学生借助于感性的文字材料增进对孔子和《论语》内容的理解。比如《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课后,可以让学生听听鲍鹏山先生的学术散文《孔子:黑暗王国的残烛》(节选部分)的录音朗读,它可以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孔子的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著精神和殉道精神。多样化的课型有助于激发学生选修《〈论语〉选读》的欲望,让教师在学生期待的眼光中走进课堂,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下接受熏陶。

最后注重对话交流多元化。新课程早已实施,对话理论和互动理论也早已深入人心,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是以师生单线对话交流为主,极少出现生生的多向对话交流。其实作为阅读的主体,学生由于个性气质、生活经验、阅读积累的差异,其阅读的体验肯定会有所不同,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文本读出个性,读出“自我”,同时及时横向关注他人的体验成果。因此,尊重学生的体验,特别关注生生之间的交流,是阅读真正有效进行的根本保证。例如,笔者在执教《君子之风》一课时,针对大家都比较敏感的“利”与“义”的话题,让学生随意发言,以期引起争论,并展开对话交流。有学生认为“小人喻于利”太绝对化了,例如国家领导人都是将国家利益放在至高位置,但他们并非小人。有学生认为,当代社会谁不是在被“利”牵着鼻子走,学生也在为了获取“知识之利”而不断努力。有学生认为利有公私之分,读书求知识也不单单为个人,是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甚至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学生认为孔子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反对求利的是后世的儒家,孔子认为在义和利相冲突时,主张重义轻利。

学生的回答在探讨和争论中一步步接近真相,才把对孔子的“利义之辩”的理解引入更高的水平。笔者认为,正是给了学生畅所欲言的平台,才能激发起他们积极思索,积极发言的兴趣。正如学生课后所说的:“这种让大家畅所欲言的形式,使大家处于一种主动上课的状态,而不是被动听课的状态。”虽然貌似热闹的形式主义不是新课改的追求,但是课堂上沉闷而无生气也决不是选修课课堂的特点。新课程特别是选修课更要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权利,让学生充分体验“过程”,使课堂“活”起来,“活”得有质量。

另外,教师也应注意引导学生将古代经典联系实际,关心现实,投身社会,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个比较难的命题,须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论语〉选读》课堂是我们师生共同感受经典魅力的舞台,应该是多姿多彩的,我们期待更多富有创意的教学方式让《〈论语〉选读》课堂靓起来。

参考文献

语文选题教学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80011

宋人罗大经在其所撰《鹤林玉露》中有这样的记载:“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这就是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尽管并没有可信的史实和相关史料来佐证罗大经的这一记载的内容是否真实,但我们不能不说,它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论语》之于儒家文化的重大影响。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中选文的重点之一就是《论语》,选文围绕孔子的社会责任担当精神、师生关系、生存智慧、理想人格、对“义”的持守、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学”这一概念的特殊意义等七个主题来选编,其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孔子的思想,尤其是了解他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进而去指导自己的立身处世的意指是非常明确的。那么,今天,我们教《〈论语〉选读》,引导学生去读像《论语》这样的经典,该如何确定我们的教学指向?如何引导学生来追寻我们的精神之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优秀文学作品阅读的目标指出:“阅读优秀作品……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阅读思考、感受领悟、自我提升,这应该是阅读优秀作品的根本目标。因此,我们面对《〈论语〉选读》,在学生通过学习必修教材掌握了文言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去思考教什么就十分必要了。这里,有必要对过去的这一方面的教学进行一些反思。

第一,教《〈论语〉选读》,是否仍将文字的解读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点?读《论语》,当然要解决文字的问题,文字的问题不解决,就不能穿越历史去探索两千多年的秘密。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有太多的教师将教学仅仅停留在文字层面,将《〈论语〉选读》当做一则则文言语段,解释字词,分析语法,翻译句子。但是众所周知,《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对话。这里更多的反映出的是两千多年前我们祖先的用语规则和习惯,如果仅停留于解释字词,分析语法,翻译句子,刻意从语言文字角度去教学,必然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徒劳无功的。其实,我们翻开文本来看,阅读每一则语录,教材选编时详尽的注释对学生阅读而言是不存在什么文字障碍的。如果说真还有什么文字障碍的话,我想也应该是引导学生于不同的语境中通过词语间细微的区别去进行比较,从而更深入的理解孔子思想的厚度。如果将《〈论语〉选读》的教学定位于一段段文言语段,释字词,析语法,会翻译,必然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也有悖于选修课教学的课程定位,其结果是影响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的拓展,不利于学生传统文化修养的提升,当然就更谈不上培养学生“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了。

第二,教《〈论语〉选读》,该不该把学生导向怎么通过语段的学习去领会作文之法?毫无疑问,教材所选的语段中,是有大量的精妙的语段,是可以启发学生如何把自己的思想准确地有艺术地表达出来的。但是,教材的选编,是编者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不同的主题而辑录的,大多数并不存在严格的文章学的意义,因为《论语》本就是孔子及其弟子语录的连缀,原本是存在一定的话语场景的,也是围绕特定的主题的,但是教材编辑时对语段的选择,基本是从原本特定的场景中剥离出来,从切合中学生阅读实际的要求出发,再根据别样的主题而组合的,这就基本拆散原本存在的或可有一些联系的段落(就《论语》本身而言,除了各别篇章外,每篇之中、各章之间的内容也没有联系),不要说文章的起承转合,即使许多段落之间也无紧密的关联。如果以这样的文本来引导学生的作文,其效果就如同刻意从语言文字角度去教学一样,甚至更糟。《〈论语〉选读》的教学,绝不同于如《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等典范文章的教学那样,可于文本的分析中引导学生学习文章之法。

语文选题教学论文篇(8)

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撰写论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毕业论文是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的综合考察形式。因此,毕业论文的撰写质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能否顺利毕业,它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

高职专科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要求必须用英文进行撰写。对于英语基本功不扎实的学生来说,英文的毕业论文对他们来说是相当困难的。他们会向论文指导教师提出各种问题。笔者统计,学生们所提出的问题存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他们对毕业论文为何物不了解,对毕业论文概念模棱两可;其次,选题盲目;再次,不知道参考文献的意思,更不知道参考文献如何查找。除此之外,在语法用词上错误甚多,语言运用能力差。加上欠缺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文章逻辑混乱,结构松散等现象普遍存在。还有些同学由于平时阅读量不够,对所选题目不了解,文章内容上空洞乏味。

结合平时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对如何解决以上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如果学生不知道毕业论文是怎么一回事,就无法写出优秀的毕业论文,为解决此问题,应开设毕业论文写作专题讲座以及参考文献的检索课程。因此,开设毕业论文撰写专题讲座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目前,在本科院校中此类撰写论文专题讲座已经普遍开设,甚至此类课程列为本科毕业生的必修课,时间为一学年或一学期。

但是,在高职院校中却很少开设此类讲座。通过专题讲座将如何撰写毕业论文、何为毕业论文以及在撰写时的资料查找等进行详细讲解。高职院至少应在第五学期开设此类专题讲座。在院校师资力量以及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将此类课程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使学生在毕业论文撰写中不在盲目。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不能够合理地运用图书馆的丰富资源,不知道如何通过互联网查找自己想要的信息,这些都是造成论文写作困难的原因。相关调查显示,在各大高职院校中开设文献搜索课程的为数甚少。高职院校图书馆参数量以及网络信息资源与各大本科院校相比相差甚远。但是,这也不是高职院校不开设文献搜索课的理由。现在已经是电子信息化时代,很大一部分信息已经电子化。运用网络查找信息,不仅能够提高论文写作质量,同样也能够更好掌握网络信息的应用,为今后信息化工作打好基础。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首先应对论文进行命题选择,帮助学生顺利迈过论文撰写的第一道坎。在选题时,很多同学绞尽脑汁选出的题目不够理想,或者是重复以往选题,或者是偏离本专业,又或者选题没有任何研究价值。高职院校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对本专业并未做深入科学的研究,对所学专业的发展方向不了解,因此,很难提出既有研究价值,又新颖的选题。相关调查显示,英语专业的本科生选题由教师选题。此方法在本科生中适用,那在高职学生中应该也同样适用。由指导教师给学生拟定选题或给出选题范围,这对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首先,由教师给出命题,帮助学生选题时的盲目,直接给学生命题范围,让学生在此范围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写作,这样可以更大地激发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应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命题中应实用性大于学术性。其次。可以按照选择命题范围不同进行成组合作,讨论所选命题查找资料。可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彼此交流中做到取长补短,查找资料相互交流,合理运用信息,做到资源共享。再次,教师所提出的命题范围也要考虑到自己的研究方向,指导过程中要已实用性为主,降低学术性。

高职院校学生入校时基础较差,因此应严格把好词汇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有许多同学在即将毕业时,英语语言运用能力都无任何提高。错误的语法和用词的错误在文章中随处可见。文章中有些句子完全没有任何语法可言,更有甚者,将中文的文章直接通过网络中英文翻译器进行翻译,此类文章的质量就可想而知了。这些问题令指导老师甚是无奈。令在修改文章语法和用词上花费大量时间,而文章结构、内容、论证、论据等诸多问题却没有时间审阅。有些文章虽然在语法和用词上没有问题,但是文章内容上却空洞无物,思想不够新颖,文章结构松散、紊乱,更谈不上学术性,此类文章也完全没有达到撰写毕业论文的最终目的。为杜绝论文写作时出现上述问题,在入学之初,就应该开设语法、用词、写作等培养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等基础课程,多加联系,以便更好地运用。现有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对语言的运用没有兴趣研究。有笔者调查显示,在传统的写作课教学中应将语法课与写作课相结合,讲解写作方法的同时穿插结合语法语境,使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写作课的课后作业,应当让学生用联系各种观点句式的表达方式。然后,联系运用不同的论述方法进行段落写作,最后形成完整的文章。此方法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后对毕业论文的写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更好地学习和积累语言基础知识,能有效提高学生在语言方面的运用能力。扩大阅读面,在有效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同时,还能够跟好地开拓思维,扩大眼界,更好地理解语言背后的深层含义。有些同学在文章题目确定下来正式写作时,才发现自己知识的匮乏,不了解自己选题的意义,不知如何着手写作,因此开始海量搜索一些相关的、不相关的信息,致使整篇文章没有任何自己的观点、看法,全都是他人的语言观点。解决此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培养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

考虑到论文与专业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以及写作时都应与本专业紧密相连。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应向学生体供与本专业相关的并且能够让学生有阅读兴趣、有价值且难度适中的读物。鼓励学生课后阅读,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阅读过程中逐渐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为了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教师也可适当采用阅读加测试的方法,敦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达到读有所获,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选题教学论文篇(9)

第一条毕业论文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它既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训练,也是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教育过程,同时还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检验。为了进一步做好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加强毕业论文管理,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章毕业论文工作的组织和时间安排

第二条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实行学院教务处和教学系(二级学院)两级管理的制度。各教学系(二级学院)分管教学工作的领导负责本二级单位各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计划的审定、开题指导、时间安排、指导教师的配备、中期检查、评阅教师的安排,成绩考核、答辩、推荐优秀论文等工作。

第三条各教学单位应在第7学期结束前1个月,将毕业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姓名、指导范围、指导学生数张榜公布,可以由指导教师与学生双向选择,也可以由教研室根据学生所报的论文选题,统一安排指导老师,确定指导关系,并指导学生借阅参考书目。

第四条指导教师应在第8学期第3周前向学生下达的毕业论文任务书,任务书包括就选题的意义、创新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并对研究的内容及要求提出建议,安排学生的写作进度,提供主要参考文献。

第五条学生应根据指导教师所下任务,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论文开题报告,并于第8学期第3周前向指导教师递交书面的开题报告,经导师同意后确定论文撰写提纲。

第六条各教学系(二级学院)办公室负责学生毕业论文工作的后勤保障、成绩登记及存档工作。毕业班学生毕业论文成绩不及格者作结业论处,在结业一年之后、四年之内回校申请,补写毕业论文,成绩及格者可申请换发毕业证书。

第七条为确保毕业论文的顺利组织,确保学生具有毕业论文撰写能力,保证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各教学系(二级学院)最迟应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相应的写作课程,同时根据各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对照本专业现行课程体系,增开大纲中明确规定、目前尚未开设的课程。

第八条学院教务处负责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的进度检查、质量抽查、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和汇编等工作。学校其它各有关单位、部门对毕业论文工作也应积极支持、主动配合。

第九条各二级学院可在第8学期为学生安排2至3周时间专门撰写毕业论

文,毕业论文工作须在6月初全部结束。

第十条各二级学院应在第8学期结束前,将优秀毕业论文(占各专业毕业生总数的5%)光盘交教务处,以便编辑出版《优秀毕业论文集》。

第三章毕业论文的选题

第十一条毕业论文课题的选择,必须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与所授学位一致;选题要有新意,并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自选题目,但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提倡有一定开拓性,鼓励有学术价值的题目。

第十二条选题要考虑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实际水平,选题不宜过于宽泛,应是学生在短期内经过努力能基本完成或者可以相对独立地做出阶段性成果的课题。

第十三条外文翻译不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对象。

第十四条各教学系(二级学院)可以自行确定选题范围,公布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与兴趣选定,课题也可由学生自己提出。应鼓励和支持少数优秀学生选做创新性强或与学校的科研项目紧密结合的课题。

第十五条毕业论文一般为一人一题。如课题需要有两人或以上合作完成,须由指导教师提出,经院(系)领导批准,但每个学生必须独立承担合作论文相关部分的撰写工作。

第四章毕业论文的指导

第十六条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一般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含副高)、有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的教师或者讲师(要求至少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过2篇论文)担任。

第十七条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职责如下:

1.根据自身的教学与科研实际,结合学生的专业、专业方向和学习兴趣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指导学生选题,向学生讲清课题的意义,提出明确要求。

2.向学生介绍相关参考书目,进行文献检索指导;审阅学生的社会调查计划和实验设计方案;指导学生书写开题报告、拟订并审查论文写作提纲及论文设计工作日程安排。

3.对学生撰写论文进行指导,一般不少于4次,并要有指导记录,每次指导的具体情况须及时记录在“毕业论文工作情况记载表”的相应栏目,并由指导教师和学生签字;在指导过程中重视教书育人,注重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熏陶和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

4.对所指导的论文提出评阅意见,写出评语初稿,给出评定分数,推荐优秀论文。

第十八条每名教师同时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论文数不得超过10篇。

第十九条如确有需要,经所在教学系(二级学院)负责人审核批准,学生到校外科研单位做毕业论文,可聘请该单位相当于讲师以上职称的科技人员进行指导,教研室应派专人联系,定期了解情况。

第五章毕业论文的开题、撰写、评阅和答辩

第二十条毕业论文的开题

1.学生必须首先进行毕业论文开题,方能进入论文的正式撰写阶段。

2.论文开题由各教学单位自行组织,一般由指导教师把关。

3.学生在开题报告中应阐明选题的原因、该选题的意义、题目来源、相关资料的收集情况及论文提纲。

4.题目来源包括学生自选题目和教学系(二级学院)备选题目两种。

5.学生须向指导教师递交书面的开题报告,经导师同意后将开题报告填写在《四川外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情况记载表》的第3页。

第二十一条毕业论文的格式

1.第一页为论文封面,采用学院统一的封面格式,内容包括毕业论文题目(中外文)、系别、专业、年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及毕业论文结稿日期。

2.第二页为论文题目页,包括论文题目、论文摘要(200宇左右)和关键词(3—5个)。

3.第三页为论文目录页。

4.第四页起为论文正文。正文内容一般包括前言、论文主体、结论;正文后应附注释(引语、必要的专用名等)和参考书目(一般应不少于4本),参考书目应详细列明书名、作者、出版地点、出版社和出版日期。

5.论文的具体撰写与装订格式见《四川外语学院外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和《四川外语学院非外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日语专业及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分别遵照《东方语学院日语系关于毕业论文写作的补充规定》和《新闻传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执行)。

第二十二条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

1.思想内容健康,观点明确。一般按科研论文体例撰写。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也可有专题调查、读书报告等体例。

2.论据充实,数据可靠,对所论述的问题有归纳总结,有分析批评,有个人观点和见解。

3.行文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语言准确、简练、流畅,字迹工整。

4.非外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正文以6000字左右为宜;外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须用外语撰写,正文不少于4000单词(日语为6000字左右)。

5.毕业论文一般要求用A4纸宋体(日语为“明朝体”,英语等外语用“Times New Roman”体)小四号字打印,标题用四号加粗,并由各教学系(二级学院)

汇总磁盘存入光盘,并将纸质材料装订成册。

第二十三条毕业论文的评阅

1.评阅教师资格:毕业论文的评阅教师一般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含副高)、有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的教师或者讲师(要求至少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过2篇论文)担任,由各教学系(二级学院)统一安排,每篇论文至少要有1名评阅教师。

2.评阅标准:评阅教师应根据我院《本科毕业论文评分参考标准》写出评阅意见和评阅得分。

3.评阅时间:论文评阅应在毕业论文答辩前一周结束。

4.每名教师同时评阅的毕业论文数不得超过12篇。

第二十四条毕业论文的答辩

1.所有毕业论文必须参加毕业论文答辩。论文答辩由各教学系(二级学院)自行组织,各教学系(二级学院)应提前两周通知参加论文答辩的老师与学生。

2.论文答辩小组至少应由3位教师组成。每个学生的答辩时间不超过3 0分钟。

3.答辩小组应在论文答辩结束以后对学生的毕业论文书写评语,并给出论文答辩分数。

第六章毕业论文的成绩评定

第二十五条毕业论文的成绩由指导教师成绩、评阅教师成绩和论文答辩成绩三部分组成,其中指导教师成绩占总分的40%,评阅教师成绩占20%,论文答辩成绩占40%。

第二十六条各指导教师应按照我院《本科毕业论文评分参考标准》写出评语和分数,把好毕业论文质量关。

第二十七条各教学系(二级学院)至少应组织1名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评阅。评阅教师也应根据我院《本科毕业论文评分参考标准》写出评阅意见和评阅得分。

语文选题教学论文篇(10)

1.科学拷问教材编写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它直接体现着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历来倍受关注。刘笑天在《高中教材文言选文准则例谈》(《山东教育》(中学刊),2013.1/2)中,对人教、苏教、粤教、鲁人四种版本高中文言文篇目进行了梳理,发现除了苏教、粤教等版本极少数篇目外,四种版本选文极其相似,几乎没有脱离课改前的人教版教材范围。文章从文化认知、语言表达、思辨意识和学习方式等方面对高中文言文选文准则进行了探讨,认为教材对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定位存有问题,选文偏重儒家文化,重教化、训导和励志,内容单一,深度不够,思想滞后,充斥正统观念,思辨性不足,提出对教材选文典范性内涵的界定需要重新定位,认为选文一要向思想层面倾斜,从更多向度、维度选取具有更多人生范式意义的经典佳作,打造学生的精神底色;二要适度增加必修选文篇目,注释更加详细,便于学生自学;三要引导学生综合提升语言素养与人文素养。

肖建云在《百年语文教育低效原因探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中认为,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白话文所占比例太大,而古诗文所占比例太小,白话凌驾文言,这是百年语文教育低效的根本原因,倡导并期盼对语文教育来一场革命,让古诗文成为中学语文教材主体,把积累知识和背诵诗文作为教学重点,以诵读为主要教学方法,改革高考内容和形式,看重中国古代的传统教育经验,慎取外国的做法,切实提高中学语文教育效率。

严寅贤撰写《让高中语文教材成为普及传统文化之根――高中语文教材古典作品编写管见》(山东教育(中学刊),2012.7/8),认为中国古典作品入选高中语文教材存在着“节选”、“单薄”等几十年如一日的问题,而升入大学中文系继续深造学习古典文化的寥若晨星,导致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基本上是局限在高初中语文教材所接触到的“支离破碎”和“一鳞半爪”,不能全方位、立体性地了解把握,对中国历史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过于隔膜、过于陌生,对高中语文教材文言部分的编写,主张在理念上应旗帜鲜明地承担起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在内容上应动大手术,使之成为“大部头”,做到文言教材独立化,选文系列化、单元化、“详释”化,让高中语文教材成为普及传统文化之根。

2.关注研究具体文本

熊言安、姜若虚的《〈木兰诗〉研究综述及教学建议》(中学语文教学,2013.3),从《木兰诗》的版本和年代、文本结构、主题思想以及教师对文本的教学处理等方面,将前贤和今人对该文本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认为问题设计应具有系统性、层进性和生成性,提出了问题设计的具体的教学建议。

就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论语〉选读》的阅读教学,林忠港在《〈《论语》选读〉教学如何突破国学瓶颈》(《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版),2012.3)中,认为教师应突破国学教育瓶颈,不断丰富国学知识,了解诸子思想以观照儒家;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参考名家注疏以解读孔子;不断增强哲学思考和思辨能力,联系后世言论以反哺《论语》。这样才能教好《〈论语〉选读》。而刘保华在《寻求〈论语〉三味:趣味、意味、回味》(《教学月刊》(中学版),2012.5)中,认为追求《论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从功利的角度看可能不难,而从人文的角度看可能很难,教学应避免传统的崇圣效应,去追求《论语》教学的时尚效应、共鸣效应、通关效应和内化效应,努力让学生从《论语》阅读教学中读出趣味,读出意味,读出回味。

3.积极探索教材体系

针对现行高中文言文教材编写的问题,语文界纷纷开展专题研究,提出了颇有价值的建议。吉林大学的崔燕飞在其硕士学位论文《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编研究》(豆丁网:2012.2)中,将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2003年第1版和2007年第2版这两套教材进行了对比研究,系统分析了其在选文上存在着篇幅冗长、内容与初中阶段衔接不紧密、主体与当代社会缺少契合点等不足,并提出了选文要联系当今时代背景,充分结合教学实际,增强知识的趣味性和连贯性,同时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等改进策略。

针对现行高中语文教材暴露出的弊端,陈相元、程国洁积极开展安徽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高中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的研究,编著出版了《古典诗歌鉴赏(实验教材)》(现代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力图构建适合高中古典诗歌鉴赏教学实际的教材体系。该书依据课程标准,吸取单元和专题教学的思想,从高中语文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增加了课程标准规定必学而现行教材遗漏的篇目,如李煜的《虞美人》,舍弃了现行教材中有而不宜于高中阶段学习的篇目,如屈原的《湘夫人》、白居易的《长恨歌》等,分必修和选修两个模块,以史为序,按照作家或朝代与体裁设置课程,组合教学单元,按一定体例组编成册。这是一线语文教师对课程改革所进行的一次可贵的实践探索和大胆创新。该书2014年荣获安徽省池州市第四届社会科学奖三等奖。目前,该书正在安徽省东至县5所普通高中进行实验推广与应用教学之中。

二.关于高中古诗文教育教学的对与错

1.深入探讨教育理念

“互文性”原是由法国符号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的一种文学理论,其基本内涵是,每一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和文学符号学的演变过程。将这一理论引入语文教学,互文性解读古诗文已经引起语文界的高度重视。孙东香、胡奎平在《互文性阅读建构语文教学新体系》(《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2.4)中,以古诗文教学为例,主张采用互文性阅读理论来构建语文教学新体系,论述了互文性阅读的必备要素(操作思维的前瞻性、文本选择的有效性和目标达成的高效性)以及求证式、烛影式、链接式和应用式等具体操作形式。

王建稳在《互文性视域下〈氓〉的解读与教学》(《语文教学通讯》,2012.4A)中,以《氓》的教学为例,尝试引入互文性理论作为阅读教学策略,基本解决了学生前认知中对于人物形象和主题的种种困惑,由原来最初的感性意识顺利走向了对文本、对形象、对主题的全面理解和把握,既丰富了知识,又活跃了思维,更扩充了个人感情的文化容量。孙婷撰写《古典诗歌的互文性解读对语文教学的启示》(文学教育,2012.2)一文,尝试将互文性阅读理论引入《武陵春》教学。

冯现冬、张伟忠撰写《古诗文教学中的唤醒方略》(《课程・教材・教法》,2013.4),主张把唤醒教育的理念引入古诗文教学,可以考虑从语言文字、主题意蕴和审美体验等三个层面入手实施唤醒教育。首先,要通过语言文字的溯源性解读,唤醒语言文字本身的文化魅力,要唤醒旧知,补充新知,在语言文字之间建立一定的联系,以激发兴趣,丰富积累,理解文本;其次,要还原写作背景,知人论世,要重视并唤醒学生,引发学生心灵的震颤和情感的共鸣,自主感悟并理解主题意蕴,把握创作意图;再次,要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品味美感,在探究中体悟美感,从而唤醒学生的审美体验,引发学生对世界、自然、人生的欣赏与探究。

2.深入研究教育问题

冯为民在《语文教学的迷茫与混沌》(《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9上)中,认为现代高中生的文言文功底普遍较弱,文言文阅读能力越来越差,也许语文教师会有一大堆主客观原因,但文言文教学的畸轻畸重却是难辞其咎的首要原因。认为只重“言”而忽视“文”或只重“文”而忽视“言”的文言文教学都事倍功半,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并且指出,文言文教学既要重“言”,又要重“文”,应立足于“言”组织教学,在教学“言”的过程中重视融合“文”的内涵。既要关注文言文语言形式的文化属性,又要关注文言文所承载内容的文化特性;既要关注文字的文化内涵,也须借助特定语境感知文本文化内涵,通过走进文本,在研读与探究中去感受文言的美,感悟文化的美,获得有意义的生命体验,并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

张君平的《关注文体特征 感受文言之美――以《阿房宫赋》为例谈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确定》(《语文学习》,2014.1),也指出当前“文言教学的现状是‘言’‘文’分离”,认为文言教学“文”“言”应该并重是一个伪命题,因为“美妙的文言本是一个有机整体,其文、言、艺术表现手法、作者之情志同样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的”。文章赞同周振甫先生所提出的文言教学须追求“立体的懂”,即要解决一个字在不同文本语境中意义和用法的不同变化,并且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经验,认为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一是要“关注文体特征――文与质之契合”,充分认识文体特征,挖掘文体的突出特点,从而体悟作品的独特感染力;二是要“感受文言之美――文与言之契合”,必须“咬文嚼字”,深入理解文言语句的背后深义,理解文言作品之意境。

冯善亮在《入境,古诗鉴赏教学的落点》(《语文教学通讯》,2012.6B)中,针对目前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缺乏诗意的现状,提出把“入境”作为教学落点的策略,即把“入境”作为重要内容、教学指向和调控教学的准则。

3.讨论交流教学方法

王夫成在《属对,让文言文教学焕发神采》(《语文建设》,2013.7)中,将“属对”这一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引入文言文课堂教学,提出“属对”应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或从景情入手,或从对比点入笔,或从情节、环境和人物落墨,“撮合语言,配对眷属”;将文言文中的“宽对”改为工对、拉长、缩短、调序等,同时开展对句比赛、有奖征对、集句成联等活动,以激发学习兴趣,蕴蓄文化素养,积淀情感认识,丰富生活积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傅惠钧在《略说属对的语文教育价值》(《语文学习》,2013.1)中,认为“属对”的语文教育价值,主要表现在能让学生在动态的运用中综合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并从中获得审美愉悦,同时得到思维训练。

针对目前中学古诗文教学往往存在着教师放弃对学生“诵读”能力培养的弊端,黄春来在《因声求气说与古诗文阅读教学》(《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2.10》中,提出必须重视对古诗文诵读水平的培养,论述了“因声求气”对于美感教育的重要意义,认为以诵读而通古人之神气,因声而通其文法、句法、修辞,诵读是进入写作的第一法门,通过“因声求气”,可以感受古代诗文的音乐美,可以体味古人的人格美,可以促进古人优美生活形式的对象化,从中获得美感教育,达到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

上一篇: 人文医学论文 下一篇: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