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课程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30 10:35:17

无机化学课程论文

无机化学课程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18-0191-02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如化工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等工科相关专业的必修基础课,对学生科学素质、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对大学化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一直按照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及物理化学这一顺序进行教学,这种传统的课程体系过于强调教学内容完整性,且自成体系,但使得各课程间内容重复度大,不利于目前学生的学习。因此,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建立新课程体系势在必行。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将原来的无机化学(或普通化学)和分析化学进行改革整合而来,目前已有多种版本教材可供选择。各校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改革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结合多年理论课教学经历,谈谈这方面体会。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概况

目前存在的问题有:(1)课时与教学内容的矛盾;(2)教材编写纯理论化;(3)大班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性;(4)生源高中化学基础参差不齐。

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整合的课程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在国家一些重点院校中进行,经过近30年的探索和实践已逐渐得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可,取得了一定成果,相继出版了多本教材。如197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陈荣三教授主编的《无机及分析化学》一书是我国最早正式出版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是在1975年南京大学自编讲义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它首次将四大滴定融入四大平衡中讲授。再如华东理工大学1992年出版的《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随后,在1995年,由华东理工大学组织的“面向21世纪理科应用化学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项目被国家教委高教司批准为首批教学立项课题。在教育部有关部门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数十所高校教师成立了“全国高校‘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建设与教学研讨会”,历次研讨会对无机及分析化学教材建设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实现了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整合、优化和教学体系改革,《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四版)于2002年初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部级规划教材。

针对无机及分析化学的教学现状,我校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进行了调整,并将实验单列为一门课程,建立了相应的考核方式和办法。同时,随着全校新专业的增加,开设《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专业增多,课程建设力度加大,为了提高《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组的整体素质,满足课程建设的需要,加强相关人才的引入力度,逐步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在2005年获得了学院首批精品课程建设的立项资助,在2008年成为兰州理工大学的校级重点课程,建立了精品课程网站。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已建立了科学、系统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体系,并于2008年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大力协助下,与五校合作正式出版了《无机及分析化学》。

二、无机及分析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

(一)潜心研究,整合内容,构建教学新体系

原无机化学教学中包括四大化学平衡,即酸碱、沉淀、配位及氧化还原平衡,而在分析化学中也涉及相应的四大平衡体系,这样的教学安排,既浪费时间,又让学生感到枯燥。在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中,将原理和应用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原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门课程中内容联系最紧密和重叠最多的“四大平衡和四大滴定分析方法”两个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浓缩精简后的课程安排,体现少而精的原则,使得必须掌握的理论重点突出。

由于无机及分析化学内容广泛,涉及现代物质结构理论基础、化学反应原理、溶液平衡、化学分析、元素化学和仪器分析6大部分,这教师必须熟悉教学要求,认真钻研教材,潜心研究教学内容,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同时,课程内容还引入了无机与分析化学学科近年来所取得的最新成果,注意了知识面的补充和延伸,以满足现代无机及分析化学对各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

(二)多平台教学层次满足不同专业要求

对于不同专业,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的安排要有所区别,为了保证基本的教学要求和整体教学水平,不同专业开设无机及分析课程要统一界定基本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约占整体的75%)。以多平台教学层次编写教学大纲,提出各专业教学内容的基本点与侧重点,以及相应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环节的要求。

(三)结合实际,改革教学方法

根据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的原则,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抓好课堂教学,确保教学质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中配以大量图片,一些较难的公式推导通过课件可以一目了然,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部分适合自学的教学内容学习中引入自学模式,课前给出自学提纲,并将提纲中的相关部分以提问的方式予以检查,了解学生完成的情况,通过辅导答疑方式,及时了解自学的效果,使学生由被动向主动学习方式逐步过渡。为进一步调动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课开展“部分双语教学”,对章节标题及专业术语标注英文并配以中英文讲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介绍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和发展动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们的新教材中编写了部分前沿知识内容,例如稀土元素化学简论、生物无机化学简论、无机高分子物质简论和化学分离方法,这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结合该领域的前沿研究动态,将新方法、新成果融入教学相关部分,激发学生获取新知识、新成果的热情,也有助于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的“授业传道”定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经过近7年的理论课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已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无机及分析化学理论课教学体系,实践证明该体系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今后,还需进一步使之完善,使课程教学质量有更大提高。

参考文献

[1]芮光伟,蒋珍菊,岳松.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7,24,(3).

[2]薛德平.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四版)教材的编写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3]李英杰,张文治,陈国梁,等.浅谈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改革与建设[J].高师理科学刊,2002,22,(4).

[4]李艳辉,许兴友,马卫兴,等.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考试周刊,2008,(35).

[5]王运,董元彦,张方钰,等.面向新世纪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体系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05,(4).

无机化学课程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032-02

无机化学课程是高等农林院校化工各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它是培养化工类本科各专业技术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后续课程的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也是一门实验科学。本课程是研究无机化学基本原理以及以无机化学基本原理为指导研究元素的学科。因此,有其自身的规律与特点。同时,本课程是化工类各专业的第一门主要基础课程,起着衔接中学化学教学内容与为后继大学化学课程打基础的“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教学方法和考试手段的改革是多年来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标,考试是现代高等教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质量测定和检查方式,是整个教学工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环节[1],是对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最直接的评价和检测方式。然而传统的期末一次性考试模式在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第一,由于平时考核次数少,平时学习没有压力,很多学生不能主动学习,临到期末考试前,为了考试及格,临时“抱佛脚”,加班加点“开夜车”,如此被动的学习,只能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不能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学习效果必然很差;第二,期末考试所占比重过大,因而导致“一考定音”的现象;再者是考试形式比较单一,一般采用卷面成绩(一般占总成绩的80%)加平时作业(一般占总成绩的20%)的考核方式,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使学生知识面得不到较好的扩展,不能对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以及个性发展进行有效的锻炼,因此,就无法全面地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达不到以考促学的效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在东北林业大学做报告时提出知识、能力和素质是人才培养的三要素。为了全面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针对无机化学课程的特点,为此,我们准备对高等农林院校化工各专业无机化学这门课程的考试方式进行改革探索,即进行N级考核方式。进行N级考核方式,也就是把传统的让学生学一学期考两小时变成天天考、周周考、月月考,这样“考”出来的学生,就认为“考”其实就是学,就学得最扎实,也就不会怕考,那么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组织能力等都会在平时的“考”中逐步显现出来[2]。但考试方式的改革需要各高等农林院校的教务部门的大力支持。

N级考核方法,包括课程学术论文或学术报告、随堂小节测验、课后作业、每章专题讨论和课堂质疑五部分,具体实施如下。

1 课程学术论文或学术报告

无机化学这门课程,大一的学生在高中的时候都有所接触,很多学生自认为学好无机化学应该没有问题,再加上一开始无机化学是高中和大学的一个衔接,知识点比较简单,调查显示很多的学生不会把很多精力放到这门课程上来,只是在上课的时候来听一下,课外时间也不进行预习和复习,最后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改变学生高中固有的学习方式。在上课的初期,可给学生拟定多个有关化学发展前沿和研究热点的论文题目,如“无机纳米功能材料、绿色无机化学、纳米无机材料、无机化学合成新技术”以及“无机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学生可以从中选取一个题目,也可以自己选择更感兴趣的与无机化学有关的其他题目,在老师的指导下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撰写课程学术论文。开课之初给出题目,在学习无机化学课程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可有计划地介绍些有关前沿话题,在课程结束时收这个报告。教师根据论文综合质量给出相应的分值,其项在考核总成绩里占10%。

完成论文重要的前提是学生必须阅读大量的相关书籍,特别是老师推荐的文章。这种让学生撰写课程学术论文的形式可以促使学生主动阅读大量课外读物,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及时了解无机化学的发展动态和前沿热门话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善于总结的能力,同时,也为进入大二的创新实验以及高年级设计实验阶段的文献调研及论文撰写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可鼓励学生将小论文制作成PPT进行学术报告,这样可锻炼学生的自我展示能力,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面更好地得到扩展和延伸。

2 随堂小节测验

无机化学课程论文篇(3)

关键词:无机化学课程;化学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206-02

无机化学课程是高等院校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药学、环境科学、临床医学等化学和近化学专业本科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理工科专业如物理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讲授的内容是立足于学生在已掌握的高中化学知识基础上,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化学动力学、近代物质结构理论、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和四大化学反应及平衡、元素化学等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具备对一般无机化学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的能力,使学生在科学思维能力上得到良好训练和培养,为他们今后各门后继课程的学习准备必要的基础理论。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无机化学课程群除了传统的无机化学[1,2]外,还包括基础化学[3]、无机及分析化学[4]、普通化学[5]、大学化学[6]等不同名称的课程和相应的教材。尽管课程名称不同,但核心内容都为传统的无机化学课程基本内容。与此同时,课程名称的变化和教学内容的差异也体现了课程教学过程中具体专业具体对待的必要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践行人才培养分作。本文以绍兴文理学院无机化学课程群授课情况为例,对不同专业无机化学课程授课的差异化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通过本研究,对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如何切合专业特点、因材施教提供一些经验和建议。

一、结果与思考

1.不同专业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和学时的差异性分析。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在不断优化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学大纲过程中,许多老师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教学内容与学时的矛盾,如何看待不同课程对所授课专业的支撑作用,按照有限的学时精心选择授课内容,是每个老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表1概括了绍兴文理学院本科教学中涉及无机化学课程的专业、学时和主要教学内容。由表1可知不同专业的无机化学课程设置在学时和教学内容上都具有很大差异,例如化学专业无机化学课程设置的学时数是临床医学专业学时数的4倍,其教学内容不论从光度上还是深度上都要远远高于临床医学专业。从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来看,在差异性存在的同时也有共同性,即所有专业的无机化学(包括基础化学、普通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等)课程教学内容都包含酸碱、氧化还原、沉淀与溶解和配位四大化学反应理论、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这些核心的基本知识。上述这些差异性也正是客观反映了不同专业对化学知识结构的不同需求,是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

2.教学案例的差异性分析。本科教学是基础教学,着重培养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素质好的后备人才。但这种基础教学不同于中学的基础教学,它带有专业性和研究性的特点[7]。在对不同专业学生授课过程中,老师不仅要熟悉自己的教材,更要了解不同专业对同一授课知识点的不同需求,结合专业实际,开展生动活泼的案例教学。例如对于溶液依数性教学内容的讲解,在渗透压这一知识点,除了共同的基本理论原理外,针对不同专业可以开展不同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案例探讨,如表2所示列出了针对化学、化工、医学、药学以及生物科学等不同专业渗透压知识点的不同例题。通过上述讲解,不仅让学生学到了基本原理,而且将基础理论与自己的专业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得学生能够感觉到学有所用,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3.高中化学基础的差异性问题。在大多数高校中,无机化学课程是面向大一新生授课。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达地区与边远地区间的教育水平有一定差异,同时不同地区高考模式不同,导致高中课程教学体系也存在一定差异,甚至有的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学过化学。因此老师在授课时应该及时了解和掌握大一新生的高中化学知识背景,使大学化学知识与高中知识既不脱节,又不大量重复。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地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二、思考

从以上对不同专业无机化学课程教材差异性的分析比较,不难看出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专业背景、个人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是一种合理性存在。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让所有的学生用同样的方式,在相同的时间内学习相同的内容。美国学者汤姆林森曾经说过差异教学的核心思想是将学生个别差异视为教学的组成要素,教学要从学生不同的准备水平、兴趣和风格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过程与结果,最终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我国21世纪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教育,更加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与创新意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传授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差异教学”必然成为课程改革的新增长点。

参考文献:

[1]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上册、下册)[M].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上册、下册)[M].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魏祖期,⒌掠.基础化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4]董元彦.无机及分析化学[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无机化学课程论文篇(4)

无机化学是许多化学分支学科的基础,其理论内容包含非常广泛: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计算;物质结构的基本理论内涵;以及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和用途等。无机化学课程是中职卫校的学生学习后续化学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的关键,也是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必备化学基础课程。但是因为该课程理论内容较多,实验性较强,学生学习的难度增大,而教学课时又减少,因此需对该课程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1]

一、精简优化理论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应该注重实际实用和联系现实生活,提高课堂授课效率,将所讲解的化学知识与现代医学、药学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点,教师不能按部就班地进行简单的文字解释和例子分析,而应该引导和鼓励学生将身边的事物、生活常识或者感兴趣的问题与课堂知识联系起来,联系和结合已学的知识或生活背景,多发现课堂所学知识在医学、药学方面的实际应用,增加课程学习的趣味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要清楚说明无机化学课程各章内容的学习要点,重点讲解其中的难点和易混淆、疏漏的地方,对重点、难点进行适当解析。同时,对于教材中的一些深奥的理论且与后续的课程联系不大的内容可以精简或适度删除,以此来降低教学难度,节约大量时间,最终使学生减少学习压力,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在愉悦的环境和氛围下轻松掌握所学知识。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授课

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学生灵活授课,如启发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型教具教学。此外,大量增加课外学习活动和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又开拓了学生知识视野和扩大了知识面。[2]

1.采用启发教学的方法

如果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缺乏了积极的参与性,老师的授课过程就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如果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积极思考能力,适时的对问题进行提问、设疑和讨论,就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性、活跃课堂学习气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同时,老师积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力。而且,还会对学生进行知识掌握程度的测验,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可以发现一些问题,然后对共同的错误知识点进行及时纠正,并向同学们讲解新的解题方法,鼓励学生进行一题多解和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做题的举一反三,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巩固教学效果。

2.采用多媒体教学

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将繁杂的理论知识以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方式演示给同学,使抽象难懂的知识内容变得具体生动而又形象逼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3.采用模型教具教学

利用球棍式模型,因为无机化学中原子、分子结构不易理解,若能在多媒体课件的基础上,配合球棍模具的演示,将抽象难懂的问题具体化,学生会更易接受和理解。而且学生还能亲自演示以加深印象,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这样学习掌握的效果会更好。

4.增加课外学习实践活动

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学习活动,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如举办化学知识竞赛或实验操作技能大赛。同时,也要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因为卫校的一些专业有对无机化学知识的大量需求,学校应增加实训课程,更多的组织学生去实训教学基地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此来更好地巩固所学课堂知识,补充课堂的不足。

三、改革实验课的教学方法

无机化学有着很强的实验性,通过做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详细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收集并整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及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学校应该课余进行长期开放实验室,减少验证性的实验,取消掉一些老旧实验,进一步加强综合性的实验,重点进行能体现学科基础理论和锻炼操作技能的实验,使学生能通过不断做实验巩固所学的课堂知识和掌握更多的实验操作技能。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能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学生智能的培养和训练,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

四、创新课程考试方法

创新无机化学课程的传统考试方式,注重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积极创新课程考试的考核评价体系,从学生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培养等多方面综合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建议对无机化学课程的考核采用闭卷和开卷相结合、随堂测验与期中、期末考试相结合、口试答辩和现场实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把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等内容的考核放在期中或期末考试中并以闭卷形式进行考核,而综合性知识建议就以平时的随堂测验形式开卷进行考核,通常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讲解进展情况,要求学生在上课时或以课后作业的形式完成,内容以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通过考试方式的创新,学生不再为大考而过分紧张和有太大压力,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还很好的强化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结语:

无机化学作为一门重要基础课,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加强基础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使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内容贴近生活,知识与运用并重,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中职卫校无机化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无机化学课程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1-0084-02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最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也是研究生入学的必考课,该课程内容对构建无机材料类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以及运用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基础作用。

这门课内容多、概念性强、理论性强,比较抽象。因此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难学,教师讲授起来也感觉困难。笔者通过数年的教学实践,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摸索出了一些教学方法,和大家探讨一下。

一 强调课程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自古以来,材料的发展一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里程碑。材料、能源、信息被公认为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新材料已成为各个高技术领域的突破口。材料学主要是研究材料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制备、性能以及使用效能四者之间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应用基础学科。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材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以硅酸盐材料为主,包括水泥、玻璃、陶瓷和耐火材料四大类。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现已在传统硅酸盐材料基础上开发出许多具有特殊性能的高温高强、电子、光学以及激光、铁电、压电等新型无机材料,所涉及的化合物远远超出硅酸盐范畴,而是整个无机非金属,包括含氧酸盐、氧化物、氮化物、碳与碳化物、硼化物、氟化物、硫系化合物、硅、锗、Ⅲ-V族及Ⅱ-VI族化合物等。其基础科学理论,除了物理、化学外,结构化学、晶体化学、晶体缺陷化学、高温熔体化学、固体物理中的基本理论也日益渗透交叉。因此本门课程名为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这既是适应新型无机材料飞速发展对本专业人才基础理论与知识结构的要求,又能使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材料学这门学科相对应。

二 提纲挈领,脉络清晰

在第一次课的绪论中,我会给学生详细介绍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大的轮廓,并采取相应的学习方法。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内容定位于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实际无机材料阐述其制备、组成、结构、性质及应用。具体来说是综合晶体学基础、晶体结构和晶体缺陷理论、高温熔体化学、固体表面和界面化学、固体材料热力学和相平衡理论、固体动力学,包括扩散、相变、固相反应和烧结理论等基础知识来分析实际无机材料问题。将基础理论具体应用到无机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性能研究中,用基础理论来阐明无机材料形成过程,揭示无机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并从基本理论出发,指导无机材料的实际生产及科研,解决无机材料使用过程中的问题,为认识和改进无机材料的性能以及生产、研究、开发新型无机材料提供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据此,学生学习时应以理解为主,死记为辅,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记忆准确、牢固。

在每一章的概论中,给学生介绍本章的主要内容、讲授次序、重点和难点在哪里,让学生学习起来脉络分明,主次清楚,将主要精力放在掌握重点内容上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 讲清重点,突破难点

本门课程学生反映难学,教师感觉难教,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重点和难点重合,不好突破。例如:在黏土-水系统章节中,ζ电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本章节其他性能的基础,自始至终贯穿着整章,是重中之重,但也是本章的难点,因此必须花费时间详细讲解清楚。我从ζ电位的本质开始,让学生明白:在黏土-水系统中,黏土颗粒带上负电后为平衡电荷,就会吸附水化的阳离子,水化阳离子分为两层:吸附层和扩散层。ζ电位的实质就是黏土胶核表面的负电荷被吸附层中的水化阳离子中和后净余电荷的度量。只有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了ζ电位的实质,才能正确掌握其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和本章其他变化规律。

四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因材施教

本门课程内容多,学时紧,因此多采取单向灌输式的讲授形式,但有时效果并不是很理想。针对这种情况,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模式:重点讲解和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在黏土-水系统章节中,讲授清楚阳离子的交换顺序——霍夫曼斯特顺序后,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序列后面的阳离子要交换前面的阳离子怎么办?增大序列后面阳离子的浓度!当然可以,但不增加浓度能不能交换?一阵思考之后,又出现新的答案……通过提问、启发,最后学生想到了解决办法,从中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

五 温故而知新,强化知识点

本课程概念多、知识点杂,学生不好掌握,易遗忘。针对这种情况,除了采取及时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外,每次上课前我都将上次课的主要内容简单做一下概括和复习,为本次课的内容做铺垫,也能引导学生跟上上课思路。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碰到相关的知识点,需适当复习停顿,做到温故而知新。如在相图学习时,讲授顺序是相律、单元相图、二元相图、三元相图和四元相图。讲授每种相图时,强调相律是基础,必须服从相律;讲授三元相图时,适时复元相图,让学生充分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尽快实现知识点的相互转化,力图达到融会贯通。

六 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引导学生用无机材料科学基础中的一些知识解决实际生产科研中的一些问题。如在学习了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后,在合成材料时原材料的选择、温度的选择计算。又如在学习了三元相图后,针对MgO-Al2O3-SiO2实际相图,为学生讲授制备铝镁浇注料时配方制定的原则和相图依据,让学生明白相图对实际生产的指导意义和作用。

总之,针对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特点,因材施教,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艳荣.《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实践与改革探讨[J].高教论坛,2007(2):128~129

无机化学课程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5.23.068

《无机化学实验》是一门独立的基础实验课程[1],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分支,许多化学理论和规律都源自实验,化学实验教学在化学类、医药类、生物类、环境类等专业的大学教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授课方式主要是教师单向表述,课上简单演示。教师要求学生专心听讲和被动接受,学生按照教师所讲述的进行实验,不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设计实验能力的培养,因此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显得愈发迫切、重要。网络教学平台是各高校开展网络教学的一个重要平台,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Bb网络教学管理平台(BlackboardLearningSystem)为教师、学生提供了强大的施教和学习的网上虚拟环境。因此,将Bb教学平台应用到无机化学实验中,对教学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1目前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无机化学实验与无机化学课程衔接不紧密

无机化学实验是基础实验课,高校的化学院、生命学院、药学院、环境学院等理科专业均为实验必修课。无机化学实验对于化学院学生来说学时非常多,实验课程紧密,时常出现实验课所涉及的知识理论课还没有讲授,实验的时候学生只是模仿,不明白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1.2学生重理论,轻实验

无机化学实验课是依附于无机化学课的,实验主要目的是验证理论课所讲过的化学概念、理论等。这就决定了实验课只能是从属地位,不能体现实验课的特点和规律。

1.3学生预习效果不好

学生普遍认为实验是听老师讲解后动手完成即可,很少会考虑预习的问题。纵然老师要求学生交预习报告,学生也只是在完成任务般的抄写,不能认真预习实验内容。甚至有些学生为了完成任务,直接抄写同学的预习报告,根本无预习目的可言。

1.4学生被动实验

由于学生对实验课的不重视,导致学生做实验过程中不能认真思考,只是机械的模仿、重复实验步骤,不明白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甚至对错误现象也不能识别。学生本次实验中用过的实验方法、操作步骤等,当下次还需要操作时又都不记得,充分说明学生是被动的重复。1.5综合性、设计性等实验难以开展现行课程体系内容基本以验证基础理论为主,实验内容过于陈旧,需要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来反映出当前化学学科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但现行化学实验课由于实验条件所限,很多实验涉及危险品或昂贵仪器时,这种综合性的实验就很难实施。

2Bb教学平台解决无机实验教学问题的实施方案

通过引入Bb教学平台能够解决目前无机化学实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更好的掌握实验知识跟技能,实施方案如下:

2.1利用Bb教学平台做课前预习

针对学生不会做预习的情况,授课教师将该实验的原理、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内容分别以PPT、文本文档等形式上传至Bb教学平台,学生登录后,参照老师提出的要点进行阅读,并预习相关问题,自己查阅预习内容并回答问题,这样提高了知识的针对性及学科的交叉性。

2.2利用Bb教学平台做预实验

学生可以利用教学平台教师上传的课程相关内容,根据原理写出反应方程式,预计实验现象,推测出实验结果。这样学生在做实验过程中,就不会只是盲目的重复步骤,有利于巩固学习效果。

2.3利用Bb教学平台做课后答疑

学生在课后写实验报告的时候,如果发现疑难问题可以通过平台与同学或老师进行交流,使学习过程不只局限课堂时间[2]。

2.4利用Bb教学平台拓展实验内容

一些危险性大、仪器设备受限制的实验,实验教师可以通过上传视频的方式,让同学自学。同时授课教师还可以上传一些国外实验课程内容,让同学们感受不同的教育方式。

3应用Bb教学平台需要注意的问题

《无机化学实验》Bb教学平台在使用中还应该注意一些问题:①为学生提供的内容是否“因材施教”。平台可以大量信息内容,授课教师必须有选择的提供给学生参考,否则容易事倍功半。②是否根据课程内容不断更新。《无机化学实验》由于课程的限制,不能做到经常换实验内容,所以在同一实验内容中要找出不同的问题重点,或贴近科研进展,扩大实验内容。③培养学生使用平台的意识。平时课上要多介绍Bb平台的使用方法及优点,调动同学使用该平台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优秀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无机化学课程论文篇(7)

Abstract:The key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lies in the change of cultural roles, quality and function of the curriculum.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in China brings the school curriculum the completely new cultural features, insights and interests . The cultural mode of school education has thoroughly changed from the instrumental existence of the culture to the subjective existence ,from the orientation of affirmation to inquiry , from the mode of agreement to generation.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 culture; curriculum reform

我国新课程改革,绝不是单纯的课程内容更新或教材变换的问题。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范式的根本转换。无论是对新课程的研究,还是对新课程的实施,都必须深刻地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充分地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否则,一味地、单纯地就新课程改革的具体政策进行现象化的分析与解释,就会因为陈旧的思维方式而使新课程改革流于形式。然而,在今日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无论是理论探究还是实践发展,都明显缺乏深层次的思维方式的转换。因此,关于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创新与思维方式的研究,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尤为迫切。

课程改革,突出地表现为课程与文化关系的思维方式转换。课程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离开文化,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任何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改革实践,无不以某种文化学理论为逻辑支撑。

一、课程的文化角色

就历史发展而言,课程是作为文化的工具存在而产生和发展的。古往今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校教育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但唯一不变的就是学校课程的文化工具角色。这种工具角色不仅造成了课程与文化之间的机械性联系,而且造成了课程在实践发展中的文化锁定现象,即学校课程只能在社会文化为其圈定的轨道上确定其宗旨与使命,在社会文化的框架内寻找存在的意义与依据。在学校课程的历史发展中,课程的文化工具角色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课程作为“文化代码”。课程作为“文化代码”,决定了课程必须“如实”地反映现实文化,而不能“制造”文化。也就是说,课程作为“文化代码”,一方面为课程规范出了“中介”地位,另一方面为课程设定了“标准化”内容。社会本位的、规范化的社会文化构成了学校课程的本体。课程不过是系统化的、可控化的社会文化。

其二,课程作为“文化资本”。即学校课程常常与个人的前途、命运、社会地位、个人成功与自我实现等联系起来,发挥着“资本”的调控作用,以至于学校课程成为决定个体身份、资格的手段或标志,从而实现有效的社会控制。学校及整个社会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评定主要是以学生对这种“文化资本”的“占有”水平为依据,作为个体受教育程度及接受教育资格的标志与依据的学历证书及学业成绩单,无非是个体对“文化资本”的“占有”水平的一种凭证而已。

其三,课程作为“文化霸权”。即课程作为一种社会法定文化的控制手段。课程所选择、传递的文化不过是法理化的社会文化,其根本旨意在于对这种法理化文化的认可与服从。对此,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在“文化资本”的获取上,是否来自正规学校教育抑或是否是“占有”学校课程所传递的“文化资本”则具有较大的区别。“自学者的资本随时会受到质疑”。[1]因为它不是来自正规教育的霸权文化。这就意味着,只有接受学校课程这个霸权性的“文化资本”,才会拥有合法的资格,才会得到社会的承认与保护。

作为文化传承工具的角色定位,使社会文化对学校课程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先在性与决定性依据及作用。自古迄今,相对社会文化而言,学校教育及课程滞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僵化的知识本位主义指导思想、机械呆板的训练模式与方法、学生的自主性与创新能力缺乏等种种问题,都可说是课程的这种文化工具角色定位的必然结果。

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课程则被赋予了与时俱进的内容。本次改革要求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强调课程内容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以及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从而使课程从根本上加强了社会文化的工具角色,成为一种真正具有教育意义的教育文化。这种教育文化不仅超越了社会文化、客观知识的束缚与制约,使课程成为一种与现实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以及学生经验密切相联的文化存在,而且从根本上赋予了教师与学生的文化主体地位。这样,学校课程便因为从静态的知识世界走向动态的生活世界而具有了独特的文化意义。

知识世界遵循的是认识论与决定论原则。它追求的是绝对的、普遍的、价值无涉的结论与定论。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就是将文化化约为系统化的、可量化的、程序化的、等级化的知识。这样,文化便被“物化”为可占有的、可获得的财产、权力及资格,从而使课程在文化学意义上变成了一个虚概念,它虽传承文化,但却不是文化。而生活世界遵循的是理解论与价值论原则,它追求的是对具有无限可能性的意义、价值的感悟、理解与建构。而意义与价值则是文化的重要内涵与象征。因而,走向生活世界就是走向文化世界。脱离生活,仅仅以传承抽象的定论性、结论性知识为角色指向,忽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与心灵的唤醒,不仅使教育失去了活力,而且也使教育脱离了文化世界。德国当代哲学家彼得·科斯洛夫斯基指出:“文化与精神不是物与占有,而是生命与自我活动。人接受文化不是使自己被塑造、被社会化,而是自由地习得和自我活动。”[2]无疑,活生生的文化不会被占有,那种指向占有的文化只能是技术,而不是教育意义上的文化。作为一种教育文化,学校课程不应仅仅指向作为认知对象的知识世界、作为占有对象的文化财产、作为服从对象的道德戒律,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所谓的社会化;它应指向充满意义的生活世界,使学生在自我创造、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实现个性的全面、自由与和谐发展。显然,走向生活世界的新课程,消解了知识的确定性逻辑,促使受教育者对生活的意义与价值进行积极的探索,对社会生活价值与意义自主地做出解释与建构,从而使课程的文化角色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从文化的工具存在转变为文化的实体存在,从关于社会文化的“圣经”转变为关于教育生活的文化。

二、课程的文化品质

课程作为社会文化传承工具的角色定位,使学校课程在文化学意义上呈现出明显的中介性、附属性、他律性特点,从而造成学校课程文化的本体性、主体性、自律性品质的缺失。也就是说,课程作为文化传承工具的命题,将课程在逻辑上从文化母体中分离出来,割断了课程与文化之间的有机联系,使课程在本质上变成了一种缺乏“文化性”的、工具性存在。而作为文化传承工具的学校课程,必然以认同已在的社会文化为先决条件,将个体的发展完全看作是由这种绝对正确的社会文化所规范和决定的,而个体也被要求无条件地认同与接受这种由学校课程所承载的社会文化。于是,工具化的角色定位使学校课程呈现出了一种特定的法理性品质。这种法理性品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课程的文化肯定性品质。即课程所传承文化的普遍性、确定性品质。课程陈述则表现为一种“真理”话语。肯定性品质决定了学校课程所传承的文化是以一种普适的、永恒的“知识”形式而存在的。千百年来,学校课程无不是由这种肯定性知识构成的。把这种所谓的“千真万确的知识”编辑成课程并传承这种肯定性的知识,是学校课程存在的根本性依据。于是,学校课程便成为肯定性知识的同义语,课程的实施就在于学习并掌握这种真理般的知识。显然,肯定性品质昭示了这样一种思维方式与话语表述逻辑:学校课程所传承的文化、知识是“绝对正确”的、不容质疑的,从而使学校课程呈现出明显的僵化、凝固化和反历史性特点。

其二,课程的文化同质性品质。即课程所传承文化的统一性、一致性品质。同质性品质决定了学校课程所传承的文化是以一种具有明显地域性、民族性特点的所谓“公共文化”的形式而存在的。同质性是有史以来学校课程的根本品质之一。任何国家的学校教育,都是通过使课程同一化、无分歧化来弘扬本地域文化、本民族文化,使人认同这种文化,以确保社会的同质化。课程的实施就在于对这种民族中心主义、地域中心主义道德观念、价值体系的灌输。显然,同质性品质使学校课程在文化选择与加工过程中“定于一尊”,否定、诋毁异域异质文化,强调“共相”、蔑视“殊相”,从而使学校课程呈现出明显的封闭性、保守性和排斥性特点。

其三,课程的文化强制性品质。即课程所传承文化的专制性、不可抗拒性品质。课程陈述则表现为一种“权力”话语。强制性品质决定了学校课程所传承的文化是以一种具有教化性、控制性、操纵性特点的意识形态的形式而存在的。强制性品质作为特定国家与阶级意志的体现,在学校课程发展中表现得极其突出。尤其是在阶级社会中,课程的文化强制性品质是学校教育贯彻统治阶级意图、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根本保证。而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中,学校课程的文化强制性品质也没有因为阶级观念与界限的淡化而消失。由于作为工业文明象征与重要内涵的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一种操纵与控制人的力量,因而具有了社会服务功能。而以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学校课程也必然呈现出明显的意识形态品质。

肯定性、同质性、强制性品质,从根本上消解了学校课程独特的文化品性及其内在的价值标准与宗旨,造成了学校课程文化性缺失这一异常严重的后果。课程只有诠释、补充的职责,却无反思、批判与创新的品质。千百年来,学校教育的工具品性、灌输与训练机制、教育教学理论的教育术品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病理现象与荒废现象等,无不是学校课程的这种法理性的文化品质使然。所以说,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学校课程品质的转变。

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课程则被赋予了更优秀的、体现时代要求的品质。本次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使得那种法理性的学校课程失去了存在的依据,使学校课程成为一种教育文化。与以往的课程只关注结论性知识及其掌握效率不同,新课程更加关注学生对文化的探究与理解,视过程先于结果、重于结果。因而,它不再是一种建立在传统认识论原则基础上的封闭的、结论性的知识体系,而是一种建构性的、探究性的文化。作为一种建构性、探究性的文化,新课程坚持真理与知识的解释性、理解性和生成性的逻辑与原则,反对绝对的、客观的知识与意识形态灌输,反对对已定论东西的“无错误”的掌握、认同与“输出”,视学生为文化的解释者、建构者,而不只是文化遗产的继承者。于是,新课程的话语表述方式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它不再是一种普适性的、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不再是排斥异己的形式与教条,不再是不容质疑的意识形态,而是一种具有协商与对话性质的教育资源库,即一种用于探究的多元化的、多功能的、开放的、不确定的学习资源、材料与环境。

抛弃传统认识论确定性的文化观、知识观、真理观,是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探究的主旋律,也是当代人类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选择。当代著名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认为,理论、科学、知识都是一种猜想,它们是不可证实的、不能得到充分支持的;科学理论与假说没有区别;证实主义的可靠知识是不存在的。他说:“在哲学和科学领域,我们主要关心的应该是探索真理,而不是证明真理”。[3](46)“我们是真理的探索者,但不是真理的占有者。”[3](50)显然,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具有广泛的、深刻的时代背景及理论基础。扬弃传统的确定性的课程认识论是当代教育理论探究的主旋律,也是当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从而使我国学校课程的文化品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即从认同性、法理性、教条性课程转变为探究性、自主性、实践性课程,从标准化的、统一的、机械的“人才加工”模具转变为过程性、情境性、民主性的人才培养平台。

三、课程的文化功能

课程起源于文化传承的需要,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然而,在课程漫长的以文化承传为宗旨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一原点使命和“原始性”的旨趣逐渐地演绎出一个关于课程与文化关系的化约性命题,即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工具。这一命题作为课程实践的根本性的立论依据,赋予了学校课程千百年来都不曾改变的功能,即传承文化的功能。在课程实践发展中,这种传承文化功能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课程的文化选择与加工功能。即课程对社会主流文化的筛选与整理功能。传承什么样的文化,是课程首先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对文化的选择与整理,便成为课程的重要功能之一。受制于这一功能,有史以来的学校课程都只不过是社会现实文化在学校的有针对性设计与反映而已。历史地看,社会文化无疑是课程的决定性来源,选择“最好”的文化,并对其进行编码、整理,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这样的追求与努力无可非议。学校教育不可能也不允许毫无原则地、杂乱无章地传递所有的文化现象,课程对文化的选择与整理是必要的、必需的。但从逻辑上予以检视,这种功能使学校课程只是在现有的社会文化框架内寻找、确立自身的存在依据,“照相式”的选择与技术化处理,使其只能“反映”文化、再现文化,而不能创造文化、生成文化,更不能建构具有自律性品质的教育文化。

其二,课程的文化维持与强化功能。即课程对社会主流文化的诠释与辩护功能。捍卫、维护先进的主流社会文化一直被视为学校教育当然的任务与学校课程的特定功能。这种功能具体表现为课程对所选择的、用于传承的社会文化的合理性予以“充分的”“令人信服的”的阐释和论证,使学生认同与服从。课程的文化维持与强化功能,将被选择的某种文化美化为普遍适用的、最好的文化或绝对客观的知识、真理与规律,其实质在于奠定与巩固先进的主流社会文化法理化地位,排斥那些低劣的落后的文化,以实现个体的社会化与社会的同质化目的。无疑,文化维持与强化功能从根本上消解了课程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功能。

其三,课程的文化复制与生产功能。即课程对社会主流文化的传播与扩散功能。作为传承文化的工具,课程最重要的功能表现为对所选择与整理的先进文化进行系统化的传播与生产。追求文化传承效率的最大化,成为学校课程乃至整个学校教育的核心指标。学校教育的全部追求与运行机制、评价标准与方法等,无不以此为依据。于是,“课程”被称为一种“文化课”。课程实施被化约为一种机械的、肤浅的“掌握式学习”与“占有式学习”。这种学习只有一个目标,即死记硬背规定的、有形的、被称为“财产”的“文化”,以至于“有没有文化”、“有多少文化”,成为教师对学生评价与鉴定的基本标准与内容。无疑,文化复制与生产功能从根本上消解了课程的人的情感、精神与灵魂的陶冶、升华与感悟等方面的功能。

上述三种课程文化功能最终导致学校课程运行的认同模式。这种模式将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定位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遵循一种程式化的“输入──产出”式的运行轨迹。对此,弗洛姆认为,这种教学“千方百计地输送给每个学生一定量的‘文化财产’,并在学习结束期间给每个学生发证明,证明他们至少占有最低限度的知识。”而学生的学习所使用的方法不外两种,“不是把学过的东西硬塞进记忆里,就是小心翼翼地保存他们的笔记。”[4]从而造成学校课程更为深刻的、无形的内涵、使命与功能被消解。

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课程则被赋予了更大、更合理的功能。本次课程改革明确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等。这些改革使课程的功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从消极地鉴定、维护、传播文化财产,转变为促使学生积极地探究文化与自主发展。

课程的功能本应在于使学生自己建构起一定的文化,而不只是单纯地传递某种外在的社会文化。英国教育学者R·C·巴罗曾说:“我们在对我们的年轻人进行社会化时不让他们变得毫无批判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虽然我们传递文化传统,并且开始使他们初步了解社会的一切方式和信念,但我们需要培养他们以一种批判的、理性的和自主的方式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5]可见,对社会文化只认同、服从,而不反思、批判,从根本上说就不是或不符合教育的本性与逻辑。正如有的学者所言:“如果教育仅仅被弄成由被动、有依赖性的学生去对以往的人类成就做某种无益的复诵,那么,教育似乎就失去了意义。”[6]显然,从对文化的传递与占有转变为对文化的发生与创造,新课程功能的转变,为教育本体功能与内在旨趣的实现搭建了支持性平台,使学校教育过程突破了有史以来基于“外部塑造”的灌输式与认同式模式,课程实施从“政治对话”转变为“教育对话”,教学过程从机械、被动地传承与占有文化财产的过程转变为学生自我建构、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促进文化变革、生成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包亚明.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00.

[2]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62.

[3]〔英〕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无机化学课程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一、引言

目前,中职学校的大多数学生来自偏远的农村,很多学生甚至连计算机都从未接触过,对计算机的认识仅仅局限于在银行或电视上见过,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更是一无所知。只有部分来自城市的学生接触过计算机,但相对而言也只是对游戏感兴趣而已,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也并不多。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如果仅限于课堂上的理论教学,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很多人工作、学习、生活及娱乐等都离不开计算机。当前,计算机的硬件技术飞速发展,软件也越来越丰富。计算机的价格也逐步下降,功能却越来越强,很多计算机爱好者已经不能满足购买厂家的成品计算机,而是希望自己动手组装计算机,如果发生了故障就自己维修计算机,这样既增长了知识,又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和教学现状分析

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不同于其他的专业课程,其知识涵盖面广,内容繁杂。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本知识和理论、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基础等方方面面。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应以“精讲多练”为原则,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

现在的中职学校在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

(一)理论课教学。教师准备很精美的课件,上课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一本教材、一个演员,结果一堂课下来,教师上课讲得头头是道,口干舌燥,而下面的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一无所知,或者睡觉,或者玩手机,或者聊天,造成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

(二)上机操作课。学生把老师在理论课上讲的知识照搬照抄,就像一台“复印机”,在操作了几分钟后就没有兴趣,就开始想聊天、打游戏或是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

现在的局面是学生没有兴趣学老师讲得也很累。教师要积极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尽可能的提高他们学习计算的动力。强化教学结果让学生可以真正的掌握计算机实用技术。

三、计算机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所谓计算机理实一体化模块式教学,就是以探索理实一体化模块式教学创新精神和操作能力为宗旨,以素质教学和教学设计理论的基本观点为指导思想,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的课堂教学,改变理论课和实习课分开教学的模式,尽量淡化理论课和实习课界限,按“任务分析――理论讲解――操作演示――技能训练”为主线来实施教学,使理论课和实习课更加紧密结合,理论课更好地为实习课服务,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计算机(亦包括其他媒体)等要素的关系,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结合,把计算机操作员的教学与计算机操作融为一体,对计算机操作教学的关系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系列、多层次的研究,探索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计算机操作理实一体化模块式新型教学系统结构和教学模式。在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支持系统的教学环境下,计算机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培养高效率的操作能力,是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安排应充分利用各学校软硬件资源,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技能,让学生感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不那么枯燥,也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理实一体化教学安排表,以中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7的使用为例(仅作参考)(表见下页)。

四、小结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改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使课程充分发挥其"基础"优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计算机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职业教育的新发展。

无机化学课程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网络课程构建是信息社会发展的产物,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有针对性的建立一个教学应用系统,其价值在于改革原有的教学观念与形式,有助于改变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一个具有信息时代特征的全新教学模式。无机及分析化学是一门较为复杂的学科,涉及到众多的理论知识与分析数据,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理解能力,而网络立体课程的构建,能够有效的简化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复杂性,便于学生快速掌握。

1基于无机及分析化学的网络课程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涵盖了教学观念、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等众多内容,是整个网络立体课程构建的主要环节。结合学科对学生所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的要求考虑,明确教材建设标准为“少而精、精而新”。结合此原则将传统教学内容与现代全新化学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对无机化学及分析化学等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与优化,与素质教育为核心观念进行开展教材建设工作。在全新的立体化课程中教材建设所关注的是解决传统学科与全新交叉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维持基础原理与概念性知识不变动的基础上实现内容的更新。在无机及分析化学的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化学基础理论和化学分析方法及四大平衡是最为重点的内容,针对此,采取了简化分析法,促使这些难度较高的内容在试验课程中予以解决,同时在理论课程中编写环境与化学等众多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延伸知识阅读材料。

2基于无机及分析化学的网络立体化网站构建

结合相关机构的教学大纲要求,针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进行网络立体化建设,构建基于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网络教学系统。将课程介绍、教师信息、项目化教学、试验教学等栏目内容放置在学校网站中。结合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实际教学需要构建立体化网站,其中包括课程作业、教学笔记、答题讨论、课程问卷、教学邮箱、个人资源等模块,在各模块中构建相应的内容,形成一个全面的且具有立体化特征的教学系统。学生在学习此门课程时,可根据自己的时间规划学习流程,实现自主学习,同时也能够对此系统提出自己的建议。

就教学观念而言,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与创新精神方在首位,将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明确为学生学习科技知识的基础课程,同时又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课程。在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是学科所涉及到的众多理论,将各理论原理进行重构,指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是化学分析技术与技能训练,制定基础技能训练实践操作课程,关注系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同时强调系统性与综合性的实验教学形成。

3网络立体化网站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方式改革

网络立体化网站教学模式具有多样性特征,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提供适合的教学平台。此种教学模式中,对教学方式的改革首先体现在学科安排方面,无机及分析化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其学时数在不断的减少,在此情况下,对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性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的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以及测试方式进行改革。另一个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教学内容,无机及分析化学所涉及到的内容众多,且较为复杂,包括物质结构、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定量分析、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法等,这些内容不可能在理论教学课程中进行完全讲授。基于此,需要重新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突出重点内容,可应用精讲与对比分析讨论法。第三个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教学方式,在此种教学模式中较常应用到的包括讲重点、讲难点、讲思路、讲方法、讲应用等教学方式,形成一个在课堂中讲授、在课外进行讲座、在网络系统中解答疑问的互动性教学形式,关注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创新学习能力。

4 结论

在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化下,不仅仅需要做到教育理念c教育模式的改革,还需要更为细化的针对学科进行深入改革。立体化教学系统是借助于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所构建的一个教学系统,全文基于无机及分析化学学科展开了网站立体化教学系统的构建以及应用,其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形式的改革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有效的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促进了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形成。

课题名称:基于网络教学平台下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编号:ZY2015-09。

参考文献

无机化学课程论文篇(10)

关键词:

无机化学;多媒体教学;建议

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将文字、图片、动画等不同形式的媒体结合起来,再应用现代通讯技术将这些媒体展示出来。在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原理用生动、形象、直观的图片、视频等形式为学生讲解,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故该文就医学院无机化学多媒体教学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1多媒体教学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意义

1.1提高效率

多媒体教学应用于无机化学教学中,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医学院医药类专业无机化学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在传统教学中,无机化学中的分子结构、公式、反应理论、化学方程式等只能依靠老师先以板书的形式在黑板上展示,然后再讲解。书写过程费时费力,重复率高,进度慢,效率低,而且板书的结构、字迹工整清晰与否也会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解决了这些不足。老师可以在备课时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专心讲解无机化学知识即可。多媒体课件还可以重复使用,节省了大量的教学准备时间和课堂授课时间,大大增加了课堂信息量,解决了课时矛盾,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学生在课堂听讲时也不需要分神费力的记笔记,集中精力听讲记下疑难点即可,课后可以重温课件复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1.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形式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形象性和交互性的特点[1],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无机化学教学中,可以将抽象、复杂的无机化学知识用生动形象的动画、图片、清晰的文字注解和优美的声音表现出来,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全方位刺激,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杂化轨道理论时,因是假设理论,即使老师解释的再详细生动,学生看不到过程也很难理解。运用动画手段模拟电子云分布的变化以及不同基团的影响,制作出动态的分子轨道杂化过程,学生就可以从动画演示中了解轨道及杂化轨道的概念,从而使抽象问题变成动态的直观演示,浅显生动,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学生容易也更乐于接受[2]。

1.3提高教学质量

无机化学理论课有很多教学内容都非常抽象,对于这些内容,仅靠老师在课堂上用简单的语言、文字进行讲解描述,大部分学生很难充分理解。但是,利用多媒体就可以将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者无法观察到的化学现象形象、直观、生动地表现出来。例如,在讲到“离子键”时,我们使用三维动画模拟NaCl的产生过程,生动、形象的揭示离子键的形成,从而使学生获得准确深刻的直观感受,加强其理解和记忆,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2无机化学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确实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在无机化学多媒体教学实践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2.1内容设计简单缺乏更新

部分教师为了省事方便,一是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多以文字叙述为主,图片、视频应用较少,内容基本上是“教材搬家”或是对教材的简单总结,重点难点不突出,与课程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实际应用较少提及,逻辑上设计不合理。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3]。二是课件内容陈旧、缺乏更新,有些老师制作的课件几年不更新,已跟不上知识更新的速度;三是有些老师为了吸引眼球,设计的内容、选用的素材与教材内容不相适应。

2.2教师照屏宣科

教学是教师、学生以及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等多种因素组成的一个复杂过程,教师是这个过程的主体并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多媒体课件仅是一种辅助手段。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知识传授,还包括激发和诱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以及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一些教师为了图方便,课前不认真备课,不注意搜集教学有关素材,课堂上使用一些别人现成的课件,缺少自己的教学思路,照本宣科,着实一名课件放映员,与多媒体技术发展的初衷相违背,也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抵触情绪。

2.3“填鸭式”教学

前面已经提到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优点就是效率高,教师可以在短时间内传授大量的信息。这就容易产生一个问题,就是授课节奏过快,教师把时间都用在了面对计算机、操纵鼠标上,忽略了自己学习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的角色,缺少与学生的目光交流、语言沟通,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能被动接受,独立思考的时间有限,缺少与老师的互动,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不能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学习氛围死气沉沉。

3多媒体教学在无机化学中应用的建议

3.1课件质量要提高

多媒体课件是实施教学的重要载体,医学院无机化学教学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课件的制作质量,因而为实现无机化学多媒体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必须提高课件的制作质量。教师首先要认真研读教学大纲,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方法,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全面把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制作课件时,既要简单明了、详略得当,又要突出重点和难点;要依据自身教学经验和学生的接受程度选择合适的多媒体素材,注意文字与图形、图片、FLASH动画相结合,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对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仅形象化、具体化处理,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无机化学的魅力,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2授课方式灵活

多媒体教学不是简单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多媒体课件的过程,如果这样的话大学里就不需要老师,课件发给学生自己看就行。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两个重要的主体,一个负责信息输出,一个负责信息反馈。教学的目的是将教师的“教”最终转化为学生的“学”。教师首先要全面熟悉课件,保持清晰的讲课思路,灵活组织教学。在课堂上要流畅自如的讲解课件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反映和课堂需求随时做好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的切换。其次,控制好讲课节奏,注意学生的反应,把握好课件中文字、图片、公式等出现的速度,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同时采用启发式教学适时提问,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总之,无机化学是医学院多个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理论性和实用性都很强,对学生后续的专业课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提倡和发展多媒体教学,既是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实现无机化学教学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同时整合各种教学手段,全方位、多角度为学生展现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双提高。

参考文献

[1]雷建霞.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管理学刊,2005,18(4):115-115.

上一篇: 数字经济论文 下一篇: 迁移理论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