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程技术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4 15:07:05

石油工程技术论文

石油工程技术论文篇(1)

2工程技术装备标准现状

经过各标准化组织的不懈努力,有关的装备标准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使用中仍旧存在不少问题。装备生命周期包括设计、生产、采购、使用、维护保养、修理、报废等环节(阶段),用户参与的大多是采购、使用、维护保养、修理和报废等环节,本文立足于用户的角度提出问题,因此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和解决方案也是应对以上各环节。

2.1标准管理过于分散

无论是国家标准(石油部分)、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企业标准、ISO标准、API标准等都涉及工程技术装备且都自成体系,以至于尽管标准数量众多,使用起来却很不方便,没有一种标准体系是为石油工程技术装备量身打造。虽然国内对国外先进标准采标力度较大,但仍有欠缺。标准的分散,意味着哪些是重点使用标准,主次不清;标准是否存在遗漏,没有渠道或方法获取;标准的新旧程度不易跟踪,标准的宣贯存在困难;个性需求也得不到满足。以石油钻修井装备标准为例,常用的标准大约有144份。既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也有ISO和API标准,还有一部分企业标准和规范。由于现行标准繁多,且没有重点推荐的使用标准,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装备管理部门不容易找到合适的标准对设备进行管理,生产单位不容易找到合适的执行标准,另外工作现场选择时也可能仅选择易于达到、且尽可能对自己有利的标准执行,使得管理部门与生产单位之间的执行标准不尽统一,或者不同的生产单位对同一标准的理解存在差距,不仅影响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也增加了使用风险。另外,一套钻修井装备的执行标准种类繁多,大大限制了装备的标准化、集成化、规模化,增加了装备制造的不确定性,既影响了大规模制造,也不利于交易者和使用者的方便高效,给标准化管理增加了难度。

2.2标准有较多缺失

在使用标准时,发现有很多标准没有。比如连续油管作业机的使用和维护保养标准,连续管作业机作为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产品,对使用者的要求较高,对设备平时维护保养要求较高,否则容易出现问题,严重影响连续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因标准的缺失给管理带来的问题,在生产中也得到充分体现。生产中,没有标准约束的部分,往往都是按照经验从事,隐患不断;或者人为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标准使用。

2.3标准过于陈旧或内容不完善

石油行业的很多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需要,在不停的重组或调整,人员也在不断地变动,这也包括承担标准制修订的企业。再者就是相关企业在标准制修订方面投放的资金不足,也降低了标准制修订的热情,导致一些标准已经跟不上发展趋势或内容不完善。比如有关石油钻井用液压系统的标准中,缺少钻井专用液压站及执行机构标准,作为钻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有所体现;标准《SY/T5211-2009压裂成套设备》涵盖的内容较多,但标准的更新速度却明显不足,比如柱塞冲程未包含10英寸系列、柱塞直径未包含3.75英寸系列等;标准《SY/T5190-2007石油综合录井仪技术条件》中,由于信号在低端无法实现,指标单位应当要修改,另外如记录仪都已经取消了,标准里还有相关内容。有关标准制修订的情况,各标委会主要通过分标委上报的制修订申请采取行动,部分标委会没有人员和精力定期去审定已经到期的标准,也一定程度造成了制修订的滞后。

2.4标准内容存在交叉的情况

标准内容的交叉一定程度上为标准的选择带来了困难,尤其是同种设备但名称不一致的情况下,若可操作,建议此类标准都进行合并。比如关于钻井液固相控制系统的《SY/T6871-2012石油钻井液固相控制设备安装、使用、维护和保养》和《SY/T6223-2013钻井液净化设备配套、安装、使用和维护》两个标准,重复的内容较多,而且个别描述不一致,建议两者可以合并或修改统一。

2.5制造商主导了装备标准的制修订

通过之前的标准梳理过程可知,现有标准主要集中在生产、使用、维护保养和安全等方面,其中又以生产标准的数量最大。生产阶段标准的制修订基本上以生产商为主,这些标准大多成为了采购依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掌握标准制修订的主导权可以回避自己制造能力的劣势,不仅限制了用户的话语权,而且为用户提出自己的需求制造了障碍。另外有关一些装备报废的规定也存在一些争议。比如钻井起升大绳的报废问题,制造商与使用单位之间的观念就相悖。

2.6标准宣贯的力度不够和执行不理想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制修订的归口单位众多,标准信息方式也相对单一;再者由于宣贯的力度不够,若生产企业不主动去跟踪标准的动态,很难及时掌握信息,执行的力度更谈不上。在随机调查的若干物探公司、钻探公司、测井公司、录井公司、井下作业公司中,基层技术人员很多并不知道自己使用的设备还有标准或者只知道主要的几个。若生产企业无法获知最新的标准信息,或标准宣贯不及时,就不利于企业的管理,甚至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比如报废等标准不健全,需要时才发现没有参考依据(目前很多装备是按照资产报废条理进行报废),使得大量存在隐患的装备持续带伤作业。甚至有些生产企业有意不去使用新标准。当然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也发现很多标准名称与标准内容存在差异的现象。以上的这些问题都限制了标准和标准体系的良性发展,削弱了标准促进企业管理、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为了应对以上问题,必须要有一套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3工程技术装备标准体系建设

3.1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通过讨论工程技术装备标准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发现两者的拟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解决这些问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建立石油工程技术装备标准体系。首先,无论是国内各标准体系还是API和ISO等国际国外标准体系,都未对外公布体系表的结构图、统计表和明细表,以至于现在查询标准都是通过经验检索标准目录,再查看其内容,才能确定需要的标准。更甚者,国内标准编号是流水号,相关联标准之间的编号没有任何关联,寻找同类标准变得更加费事费力,无法通过某一产品就可以很便捷的找到生产和使用中的标准合集。若在企业层级建立了工程技术装备标准体系,就可以跨国内外各标准化组织,整理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行业需要的最适宜的装备标准。其次,在标准体系设计时可以通过一种形式方便的查询出主要装备缺失的标准,并将其补充完整。同时,可以通过每年的年会或其他方式分专业审查体系内的标准是否处于最新状态,相比原本工艺和装备混在一起审查,更有专注性。由于广泛的人员参与,同时对标准也起到了一定的宣贯作用。并且,标准体系不仅包含现有、应有和预计制定标准的记录,而且还包含标准制定、修订规划和计划,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充实。实践证明,标准体系的建设和良性运转可以解决前面叙述的问题。因此,有必要针对工程技术装备专门建立标准体系。

3.2识别石油工程技术装备标准体系建设范围

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主要为石油天然气勘探与生产提供工程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的生产行业,是能源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从地球物理勘探到工程建设的一系列复杂而有序的技术服务活动,广义上还包括石油装备和器材的制造业务。本体系所涉及标准的范围仅限于石油工程技术装备领域,具体为钻探装备、钻修井装备、测井装备、录井装备、井下作业装备及通用件,将装备划分为物探技术专业、钻井技术专业、测井技术专业、录井技术专业和井下作业技术专业共五个专业进行管理。由于装备的生产、采购和使用多在国内,标准的收集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为主,结合实际情况采用部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4关于工程技术装备标准体系建设的若干建议

(1)由国内三大石油公司共同参与。中石油拥有国内最大规模的工程技术服务队伍,拥有国内一半以上的钻机、近70%的市场和人员;中石化的工程技术服务队伍仅次于中石油,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也是国内涵盖油气勘探开发全产业链的规模最大、业务链最为完整的法人实体;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近海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综合性一体化油田技术服务供应商。由三家公司共同牵头建设的标准体系才更具有适用性和普遍性。

(2)管理办公室每年或定期组织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对标准使用情况进行审查,拟订标准制修订计划。管理办公室承担标准体系日常的管理工作,工程技术装备标准体系无论是否作为工程技术标准体系的一部分,管理办公室都应当保证将该体系按照成熟的标准化组织模式运行,负责编制和实施工程技术装备标准化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定期的沟通,可以及时了解标准的实施情况,以及新标准立项编制与实施情况。为了使标准能够在行业中发挥作用,应组织三大石油公司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共同审定、编写标准,使标准符合生产的实际需要。

(3)与相关标准化组织和机构进行交流和协作,了解标准动态信息,协调标准制修订事宜。各标准化组织作为标准制修订和管理的主体机构,管理办公室领导的各技术专业组配合其工作,对于审定后需要修订的标准与相关标准化组织协商解决,需要制定的可以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制订。

(4)应建立标准专家库,并注重专家的培训。专家是确保标准编写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保证最优秀的专家能够参与到标准的制修订中,专家库的建立可以解决专家选择问题,培养又是壮大专家队伍、提供更多选择的有力保障。

(5)加强顶层设计与回访制度,确保标准与使用者紧密结合,使可操作性强。标准的制定不仅是衡量事物的准则、提高经济效益、利于产品通用互换及配套等,还应当联系实际,具有可操作性。标准前,需要充分征求用户单位、使用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仔细审定后。

(6)通过组织标准宣贯活动、技术交流、推广普及、监督抽查等活动加强标准的宣贯和执行力度。标准的是一回事,执行又是另一回事,有法不依的,有规则不执行的例子比比皆是。客观来说,一方面是由于标准的宣贯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才是存在主观故意的行为。通过宣贯、技术交流、推广和监督抽差等手段,尽可能的消除这两类问题。通过以上的建议,依附于成型的石油工程技术标准体系,认真梳理分布在不同标准体系内的物探、钻井、测井、录井和井下作业装备等的石油工程技术装备标准,建立有针对性的分类措施,解决目前标准太多、难于选择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石油工程技术装备标准的发展趋势的研究,及时发现石油工程技术装备领域内缺失的标准,进行制修订,形成从装备的采购、使用、维护至报废的一套完善的标准体系,形成石油工程技术装备标准体系的结构图、统计表、明细表,建立方便、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有生命的标准体系,达到完善自我改进、自我提升、螺旋式上升的管理机制的目的。

石油工程技术论文篇(2)

1.合作方式:以公司为主包方与民营钻井队合作共同投标获取工作量。今年中标卡拉姆卡斯和热的拜区块72口井,侧钻井由我公司承担,直井和水平井则和民营钻井队平均分配工作量。

2.合作内容:由民营钻井队提供施工人员和设备,公司提供套管、完井工具等大宗物资。3.合作规模:目前代管钻井队伍6支(其中华盛达5支,滨里海1支),预计全年完成进尺7万米。

(二)哈萨克斯坦克孜洛尔达项目

1.合作方式:与KAM油田公司签有战略合作协议,大包80%的作业井,由于自有钻机数量不够,无法在KAM油田公司合同规定时间内完成大包合同,因此将部分工作量拿出与民营钻井队伍展开合作。

2.合作内容:由民营钻井队提供施工人员和设备,公司负责井队搬迁。3.合作规模:目前民营钻井队伍3支(其中海隆2支,华油1支),预计全年完成进尺2.9万米。

二、资质管理方面的做法

公司始终将资质审核作为开展合作的关键,首先,通过银行提供信息,审核民营企业资产负债情况,优选信贷良好企业合作。第二,通过安监网等途径,审核民营钻井队是否取得有效的五大证件(即:营业执照、地方安全生产许可证、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开户行许可证),其中地方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必须注明可从事油气井钻探施工,坚决不与证件不全或持假证民营企业合作。第三,严格按照油田公司作业要求,审核民营钻井队设备和人员资质,要求必须提供设备、设施购置发票、产权证明以及主要生产设备的相关资料,其中井控设备的检测必须是中石油指定的检测机构,其他关键设备检测必须是由中石油认证的服务方,员工必须取得中石油认可的安全证件。

三、下一步合作思路和改进措施

总体思路是做到民营钻井队与公司自营队伍“安全同标准,管理同水平”,重点是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强化市场开发。继续站稳抓牢现有市场,同时持续开发长庆油田钻井市场和专业化服务市场,尝试开展管理输出业务,确保代管业务规模稳步拓展。

(二)强化运营管理。严格审核,优选管理好、能力强的队伍,淘汰落后队伍;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生产运行管理;完善设备配套、检查验收标准;建立代管项目内部竞争机制,工作量实行内部招标分配。

(三)强化组织保障。加强企地协调,提前安排部署各井队生产,全力做好技术支撑和物资保障,开展劳动竞赛,确保生产工作高效、高质量运行。

石油工程技术论文篇(3)

2中国石油化工技术创新与应用展望

为进一步实现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中国石油化工立足于自身的长期发展,严格执行科学发展观,以此来满足国内与自身的发展需求。在这一过程中,过程系统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必然将会在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发展中有着更加深远的影响。

2.1炼油领域

在未来的时间里,中国石油化工必然会继续加大对炼油布局和装置结构的调整与完善力度,从而扩大装置规模,并提升其系统性。这样一来,中国石油化工将会朝着规模炼化企业群更加迈近一步,进而达到炼化一体化水平,同时有效减少能耗,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最终从整体上实现其自身竞争力的提高。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中国石油化工将以过程系统工程技术为重要纽带,坚持对清洁燃料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力度,着重研制清洁汽油与柴油生产技术、炼油化工一体化技术以及非常规原油加工处理技术。

2.2清洁生产领域

近些年来,我国一直在大力倡导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基于此,中国石油化工将会继续关注环境友好生产技术的发展,在生产与经营中严格遵守节能、绿色等原则,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染排放量[5]。与此同时,还会继续走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路线,降低“三废”的排放量。此外,在生产过程中还要尽可能的实现清洁生产,即四用节约型能源,采用最节约的工艺,并生产出耗能最低的产品,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资源的利用率。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加大先进的节能、节油、节水、减排和环保技术的开发力度,扩大这些技术的应用范围,降低有害物质,如SO2,CO2的空气排放量。其中,在对新型技术进行开发过程中应十分注重对清洁生产工艺与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开发,从而争取在源头处对污染气体与物质的产生管理,以此来进一步实现清洁生产。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同样也是清洁生产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三废”排放的控制水平。而环保技术同样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做好废物回收与副产品的二次利用工作,以此来达到废物处理、废物再生的要求[6]。

2.3前沿科技创新与应用领域

要想促进我国中国石油化工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石油化工就必须要进一步加大在技术方面的研发力度,只有形成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全新的技术、理论及方法,才能使石油化工行业按照既定的发展战略不断进步。这就需要扩大对新兴业务的研发,研制出高效的替代化工原料技术,加大对先进生物质能技术的攻关,充分发挥非常规油气资源的优势,在石油化工领域增大化工技术、纳米材料与技术、生物技术的扩展应用,实现聚烯烃高性能化,使石油化工在应用领域及技术方面做出创新。

2.4工程设计领域

在结合当前中国石油化工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注重设计能力的提升,应遵循“以工程开发为主,引领国内整体发展水平”的理念,形成以技术带动发展的目标,实现科技研究成果向现实生产力间的转化,促进生产,提高效益。在发展过程中要针对大型化工技术,努力发展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完善我国在炼油化工技术、大型化化工设备方面的不足。将智能化设计技术、工程数据库技术的研究工作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在将智能化二维方案设计系统应用进行深层次探究的基础上,加大对三维协同设计的开发力度[7]。此外,还应将系统知识库、数据库有机综合起来,使工程设计集成系统的功能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从而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健全的资料数据库,提高三维工厂设计能力,扩展应用范围,最终达到中国石油化工工程设计能力稳步提升的目的。

石油工程技术论文篇(4)

1.1石油钻井及采油中新型自振空化射流的应用在石油工程中进行采油、钻进生产时,研发了多种创新型技术,推动了石油企业的发展。石油钻井的进井、井筒地层堵塞的解堵工作都可以通过新型自振空化射流来解决,采用这种处理方式对近井地层进行处理时,可以同时形成超声波效应、高频水力振荡效应及低频水力冲击效应,提高了解堵工作效率。在钻进过程中采用的新型自振空化射流,利用自激振荡射流钻头可将钻速在原来的基础上提升35%。新型自振空化射流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研发以来,在不同地区和城市得到全面的应用,石油矿井平均产油量约提升25%[2]。在油田注水采油中,基于自振空化射流形成全新的自激波动注水技术,降低了注水环节近井底层堵塞情况的发生机率,可以实现解堵、注水工作的同步进行,注水压力显著减小,石油工程建筑成本投入大大减少,避免了后期维修工作费用的浪费。

1.2谐振腔关系式与结构模型参考水声学原理、流体瞬态理论,在不同种类喷嘴谐振腔的出口收缩断面中,流体通过时会出现一定的压力激动,稳定的液体在不断反射和压力脉动叠加的过程中,最终会形成驻波[3]。在谐振腔中,完成压力激动反馈过程后就会发生共振,导致反馈压力振荡和空化现象。

2.石油工程中水射流技术的发展前景

依据高压射流和机械破岩钻井技术理论,通过推导原理,对石油钻井工程方面的研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同高压水射流的滞止压力相比,新型自振空化射流的瞬间爆破压力可提升为8.6-124倍,解决了深井钻井难度大的问题,对油井底层处理、井岩破碎、石油缝隙及通道等工作有极大的帮助,油井产量显著提升,水井注水量也得到提高[4]。在生产技术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原油采收率随着水射流技术的不断完善而逐渐提高,石油单井产量大大提高,其中水力深穿透射孔技术、高压水射流油井解堵技术等先进的技术日益完善,充实了水射流破岩机理,不仅在石油钻井开采领域,还在隧道工程、金属矿山和采煤行业占据着极高的地位,发展前景将会越来越光明。

石油工程技术论文篇(5)

随着世界经济走势的总体企稳,国际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市场将逐步转暖,并将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2008年以来,因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曾经活跃的世界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市场发生了较大变化,市场需求萎缩,服务价格走低,竞争更为激烈,国际许多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单位的海外工作量和经济效益明显下滑,资金供需矛盾突出,企业发展压力增大,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 目前,世界经济走势总体上出现了企稳迹象,有望在明年走出危机底部区域后进入复苏通道。今年上半年,我国石油企业海外业务逆势而上,作业收入呈现出成倍增长的趋势,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等石油巨头在海外市场均取得了不错的"战绩"。至此,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行业也将随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并将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后危机时代,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回暖,石油市场需求将转向恢复性增长,且石油需求增速很可能快于石油供应增速,供需矛盾逐步突出。《2008世界能源展望》预测,2015年前世界每天需要新增油气产能300万桶,才能补偿现有油田的产量递减,并满足日益增长的油气需求。 受供需矛盾和其他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国际石油价格中长期走势会在震荡中逐渐攀升并创出新高。据IEA预测,2015年国际原油均价将升至100美元/桶,2030年达到200美元/桶。由此可见,未来一个时期,石油公司勘探开发投资将大幅增加,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市场无论是实物工作量还是价值工作量均会保持持续增长,市场发展空间和潜力较大。 地域发生战略性转移 据统计,世界海洋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总资源量约9855亿桶,勘探成熟度较低。随着全球陆上石油勘探开发逐渐进入成熟期,近几年大陆架和深海领域的石油勘探投资快速增长,年增速在10%以上,探明储量明显增多,日产量超过了2500万桶。 未来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市场的重点将逐步由陆上转移到海上,尤其是墨西哥湾、西非和亚太等地区的海域,海洋地震勘探、海洋钻井和海洋油气管道建设等石油市场工作量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对我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而言,如何提升海上技术和装备实力,对提高市场占有率、作业能力和企业竞争力至关重要。 现在,我国对海洋石油工程技术和装备的研发与制造投入了较大精力与财力,对于深海领域的勘探研究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2006年中海油开始研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并将于2011年投入使用。其时,中海油田服务有限公司与挪威ADTH合资建立了Atlantis东方深水有限公司,通过对第三代半潜式钻井平台的改造,拥有了在深水海域作业的能力。 战略发生重大转变 近年来,一些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依靠低成本战略、集中化战略和跨越式发展战略,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实现了公司的快速发展。但综合分析,随着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的变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的市场战略正在并将逐步完成由集中化战略向综合化战略的转变,横向上实现业务的合理扩展,纵向上建立完整的业务链,以满足石油公司对多专业综合服务能力的需求;由低成本战略向差异化战略的转变,在创新中培育差异化竞争优势,形成独特的竞争能力;由跨越式发展战略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转变,实现企业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统一、扩大规模与提高效益的统一,有形资产增加与无形资产增长的统一。 纵观国际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巨头的发展态势,我们不难看出上述趋势。目前,斯伦贝谢公司已成为业务范围覆盖地震、测井、完井、生产及项目管理等领域的大型综合性油田服务提供商,哈里伯顿成为集采油工艺技术服务和固井、压裂、酸化等专业化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全能型"技术服务公司,贝克休斯实现了从工具到工艺的跨越,成为除工程建设业务外的综合性技术服务公司。 此外,通过实施科技领先战略,努力打造差异化优势。斯伦贝谢在测井、随钻测井、钻井液、连续油管和生产测试领域独占鳌头,贝克休斯在钻井系统、完井、钻头、电潜泵和油田化学品业务领域属于翘楚,哈里伯顿在防砂、固井等业务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服务模式走向一体化 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主要是围绕石油上游产业提供工程承包、技术服务和装备制造等,所以油公司与工程技术服务公司之间具有高度关联性。伴随着油公司与工程技术服务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单一服务项目合同或传统总承包合同模式会越来越少,联盟合作模式

石油工程技术论文篇(6)

(一)教材的选择

关于石油加工的特色高职教材较少,而且实践性教学内容篇幅较少,不能满足高职教学中对实践教学课时的要求。本课程选择陈长生主编的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石油加工生产技术》教材。课程组教师为了更好地进行实践教学,随着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正在编写石油化工实训指导书。理论教学与各种实习及综合训练环节相结合,完成培养石油化工操作工的基本训练,为毕业后从事石油化工操作与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的精选

所选教材主要内容包括:石油及其产品的组成和性质、石油产品的使用性能和规格指标、原油评价方法及加工方案确定、原油加工典型工艺和主要生产操作技术以及介绍国内外石油化学加工技术状况及发展动向。在石油化工行业就业岗位群中该课程主要对应工艺操作岗位、工艺控制岗位、管理调度岗位等。讲授各岗位所应掌握的职业技能和应遵守的岗位职责,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主要支撑作用。

因此 ,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坚持理论知识与实验实践操作同等的原则 ,在实践教学中补充了与炼厂实际生产相关的实践知识。一方面 ,我们把石油炼制技术分为石油及其石油产品的组成与性质、原油加工方法的确定、石油加工方法三个部分。在教学中注重介绍与实际工程相关的方法、过程、装备和系统 ,以及介绍实际生产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为学生提供一个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实际应用的阶梯。另一方面,我们将基本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对每个部分设计了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促使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例如 ,在催化裂化部分 ,设计了催化裂化装置的开停车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并在实践操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方法的讨论

随着石化行业的不断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多样性要求,使职业院校现行的课堂教学模式面临严重的挑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生源素质较差,表现为:学生知识基础差,厌学、不自信、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职业院校教模式、教学方法陈旧,缺乏职教特色,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素质与教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学质量不高。

(一)教学资源库的运用

在传统的教学中主要通过图片和讲解来完成对设备、生产的认识,因此出现了教师难讲、学生难学,导致学生感觉课程枯燥,学习兴致不高。为此课程组教师们通过《石油炼制技术》院级精品课的建设,搜集了大量的视频、动漫、图片、录像等教学资料,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将工厂一些实例和生产设备运行搬到课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介绍车用汽油的性能要求时首先通过动漫展示汽油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使学生对发动机工作时汽油的运行情况有所了解,从而掌握汽油的性能要求。增强了学生感性认识以及对抽象事物的了解,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

“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在任务问题动机的驱动下,引导学生学习的实践教学法。它有为目标性和教学情境而创建的“任务”,使学生根据真实的任务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讨论并逐步通过操作、演练充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作用,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发展智能。例如:教师介绍粘度概念,提出“测定90号汽油的粘度”,由学生分组讨论,查找测定方案,再由教师指导确定测定方案后按组实施测定,最后通过报告方式完成任务。

(三)“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适合本课程学生理论与实践一体的学习特点。传统教学模式通常是“三步曲”,即:老师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学生听、练习、作业。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则采用“四重奏”,即: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总结评价。在“石油炼制技术”课程授课中,授课教师将授课内容变为任务,下达给学生,学生通过小组共同查阅资料、整理资料、自学讨论、完成任务、汇报任务、互评交流等方式在完成任务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教师首先将一个班级学生进行角色定位,然后分成由6~8人组成的小组,所下达的任务要求每小组共同完成。学生在查阅资料、研究讨论、方案汇报等过程中不仅学习了知识,还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并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实践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相结合,实验内容与课堂教学进度的配合使实践丰富了理论,增加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认识。除了教学实验装置为基础外,课题组教师还应积极开展不同种类石油产品的实验教学研究,进一步完善石油炼制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过程当中坚持预习、提问、实验、报告等环节的工作,以提高实践课程的质量。

三、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的调整

传统的课程成绩考核方式是以期末书面考试为主(占据了总分的60%),强调了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很难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炼油企业往往要求从业人员拥有较强的操作技能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因此,本课程采用了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形式,扩展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期末考试分=平时成绩+实践成绩+材料整理及书写报告成绩+课堂讨论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每项各占20%。平时成绩主要考察学生的出勤率、上课态度、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实验操作规范程度及 完成情况;材料整理及书写报告成绩则考核文献查阅、报告书写规范情况,注重考察学生的分析、总结和写作能力;课堂讨论成绩考核针对于实践操作过程的问题、课堂设问中学生的能力,反映学生的快速反应、归纳总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结和口头表达能力;期末考试成绩则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为主。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从根本上避免了“一张试卷定成绩”的传统模式,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强有力地达到了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

四、结束语

总之,对石油炼制技术这样一门最能体现生产与操作特点的学科,让学生掌握并运用它是很不容易的。在教学中,从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培养和锻炼学生动口、动手和动脑的习惯。只有紧跟时展的步伐,改革创新,才能使石油化工教学适应时代变化,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石油工程技术论文篇(7)

【分类号】:F284

目前,水射流技术已经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与进步,在石油工程开采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逐渐受到了石油行业的高度重视,使得水射流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 展。但是,就目前我国水射流技术水平而言,还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再加之水射流设备的滞后,常常导致石油工程开采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这也是影响我国水射 流技术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对水射流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结合目前我国水射流技术的发展现状作出阐释,得出以下相关结 论。

1.提高钻井射流在井底工作效率

20世纪初,随着喷射钻井的出现,不仅大大提高了石油工程的钻井效率,还能够确保钻井的质量,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投入,节省了一定的石油工程建设成本。通过多年的实践工作,相关技术人员发现,喷神钻井在正常运行状态时,如果将高射流逐渐调高 的话,就会加快钻井的速度,而这一施工过程一般需要借助泥浆泵所实现的。但是,这势必会对泥浆泵体积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得柴油机功率过大,运输起来十分不 便,增加了石油工程设备费用而对支出,还从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燃料的浪费。因此,这一问题已经成为钻井行业共同关注的看问题。由于钻井射流是一项比较复杂的 工作,受到很多条件因素的限制,我国对于钻井射流并不全面,尚未形成相对完善的水射流技术体系。

1.1喷射钻井水力参数设计新方法

由公式进一步可以推导出钻井射流到达井底岩面各水力参数的计算模型。传统的喷射钻井水力设计理论和方法,是由喷射钻井奠基人H.A Kendall和W C Goins在1960年按钻头喷嘴出口处获最大功率、最大冲击力或最大喷速而建立的。

1.2研制新型加长喷嘴牙轮钻头

通过上文描述,可以得知,如果把喷射距离缩小至射流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就可以使井下的动压力和谁功率得到很大的提高。下面,我们就以实际的牙轮钻头喷嘴 为例,当其与井底保持在一定的距离时,如果我们将这两者之间的距离缩短至允许的范围内,这时,我们就会发现井底的动压力和谁功率就会迅速提高。因此,相关 技术人员要对牙轮钻头喷嘴进行不断的研发和分析,研制出更多新型的牙轮钻头喷嘴,这样才能加快钻井速度,逐步提高石油工程开采效率,为我国石油企业带来更 多可观的经济效益。

2.自振新型射流理论及应用

20世纪后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先进的水射流技术被应 用于石油工程中,而自己振动射流作为当时常见的新型水射流技术,受到了石油行业的高度青睐,这种水射流技术主要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流体自己振动的本事,将一 些连续射流转变为断续性射流,形成一个涡环流,由于这种涡环流的压力较低,常常会出现空化的现象,而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对粉碎的岩石表面进行快速的清 理,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水射流技术。

2.1谐振腔基本关系式和结构数学模型

根据瞬态流理论和水声学原理,当流体通过各种类型的谐振腔出口收缩断面时产生压力激动,这种压力激动反射回入口处与来流的压力脉动叠加形成驻波,当激振频率与射流本身的固有频率匹配时产生共振,从而产生空化。

2.2自激振动射流在石油钻井和采油中的应用

应用上述理论调制的自激振动射流用于钻井和采油生产,开发出若干有实用价值的新技术,获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如:a.将自振射流用于钻井,研制出自激振动 射流钻头,平均机械钻速提高35%。b.将自振射流用于处理油井近井地层及解堵,首创自振旋转射流处理近井地层及解堵新技术。由于射流作用于近井地层,同 时对其产生低频水力冲击、高频水力振荡和超声波3种物理效应,故能有效地解堵和处理地层。这项技术自1995年起先后在辽河、胜利、大庆等11个油田和地 区的500多口井上应用,平均油井单井增油20%~30%,注水井单井增注30%~130%。c.把自振射流用于油田注水,创制了自激波动注水新技术,它 从源头上预防在注水过程中形成的近井地带堵塞,实现了边注水边解堵,达到了降低注水压力、延长修井周期和降低作业费用的目的。

3.射流结合机械破岩技术

如果想要将射流射向井底岩石底部时,就要尽量与机械齿之间保持紧密相连的关系,这时,采用机械破岩技术时,岩石表面将会出现裂纹,而射流将会随着这些列分进入到岩石内部,逐渐扩大裂纹面积,使得岩石快速破裂,再加上岩石本身的拉应力不强,这就大大降低了射流的压力。

4.前景展望

(1)开展高压和超高压射流动力学及辅助机械破岩机理研究,为今后研究高压和超高压射流辅助机械破岩新钻井方法提供理论基础。这种新钻井方法是近10年国际钻井界努力追求的目标,是钻井工程研究的前沿重大课题,它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深井和超深井的钻井速度。

(2)开展高温高压条件下空化射流“空泡”的起始、成长和破灭机理研究。根据理论计算,空化射流“空泡”爆破时的瞬时压力约为连续射流滞止压力的 8~124倍。将这样高的瞬时压力用于井底破碎岩石、处理油层、开拓新的油流通道和裂缝,将会开发出若干提高钻井速度、增加原油产量和注水量的新技术。

(3)推广应用高压水射流钻径向水平井技术和高压水射流深穿透无污染射孔技术,将会有效地开采剩余油和提高原油单井产量,进而提高原油采收率。

(4)发展的高压水射流破岩理论,不仅可用于石油钻井和油气开采,而且可用于采煤、金属矿山、地铁及隧道工程,提高钻掘速度,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水射流技术对于我国石油工程建设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在技术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越来越多先进的水射流技术出现在现代市场 中,水射流设备也取得了很大的改善,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虽然水射流技术中仍旧存在一定的弊端,但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问 题也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逐渐形成完善的水射流技术体系,进一步提升我国水射流技术水平,加快我国石油井下钻井的速度与效率,促进我国石油工程持续稳定的 发展。

参考文献

石油工程技术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047-02

21世纪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需求都在不断增加,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和目标。石油工程作为一个知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从业人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严重缺乏对工程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的毕业生在实际的工作中缺乏应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不具备工作的创新潜力,难以适应石油工程技术与管理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因此,对石油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和途径进行有益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石油工程创新型人才的现实意义

石油工程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人才和技术对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人才和技术二者之间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因此,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促进石油工业的发展从而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石油工业国际化发展的要求

随着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世界石油与科技市场,这意味着我国石油工业要应对国际市场中复杂的技术交流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石油工业的跨国开发与经营对石油工业技术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还要熟知国际石油工程的相关技术与商务要求,同时要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因此,培养石油创新型人才是石油工业国际化发展的要求和基础。

(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应对复杂开发环境的技术要求

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不断地勘测开采中已经越来越稀缺,提高石油勘测技术和采收率已经成为石油工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同时,随着条件较好地带的石油未开采数量的不断锐减,这些地带剩余石油的开采难度必将加大,而且石油开采需要继续向深海、极地、沙漠等条件极其恶劣的地带延伸,这些都给石油工程带来了更大的技术挑战和更高的人员素质要求。因此,培养具备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应对日益复杂的石油开发环境的技术要求。

(三)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石油企业面向工程实际的人才需求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企业希望毕业生可以快速适应工作需要、熟练开展工作,并在工作中具有较强的创新潜力,能在日益复杂的开发环境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促进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高校需要培养适应企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以满足石油企业面向工程实际的人才需求,这也是高校提升学生就业率的必然途径。

二、目前高校石油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石油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然而由于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影响以及高校重视程度和改革力度的不足,在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我国石油高校的教师多是工科院校的硕士和博士生出身,虽然文化程度高,但缺少师范专业教学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其缺乏工程实践的背景,所以存在着知识结构不合理,过于偏重理论学习的问题。他们仅有的实践经验也多是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积累而来的,缺乏系统全面的工程实践知识,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只偏重理论教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缺乏培养和指导。此外,这些教师往往对提升科研水平的热情高于对教学方式的探索,这些都导致了石油工程教学实践中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二)教学模式单一化,缺乏个性指导

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学模式仍然保留着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施进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从而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与传授,严重缺乏知识应用与技能实训,授课时对课程内容精选不够,其知识结构系统性和逻辑性不足等。教学模式的单一化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缺乏个性化的指导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实践环节不完善,实践学习效果差

我国高校石油工程的课程实践多是在校内的实验室完成的,导致实践过程中主要目的是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对学生在实验设计、问题分析以及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严重不足。此外,由于企业一般不愿意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和机会,学生在生产实习阶段也往往没有获得足够的实习锻炼,毕业设计也多流于形式,或因选题过大或涉及知识比较复杂,最终以毕业论文代替,没有充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类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石油工程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研究

石油工程技术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1-0163-02

一、《石油工程概论》教学模式的现状

这门课程是石油专业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最重要的课程,它涵盖了石油开采过程中的各项专业技术[1]。例如:对石油资源勘探、定位、开发、钻取、石油加工提纯等各项专业技术和概念。它具有很大的难点和特殊性,要求石油专业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地理知识,而且要求学会利用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对石油资源进行定位。与此同时,石油开发需要对机械自动化、机械运转等工学知识有一个深刻地了解,这就对学生要求上产生很大的一种挑战。并且,石油学校为了让学生修到规定的学分,不得不让每一门课程进行压缩。这种形势下,造成我们《石油工程概论》安排的学时较少,在安排规定的学时下对掌握这门专业技术知识造成很大程度的困难。因而,需要我们创新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来对当前《石油工程概论》进行改革,让学生在达到学校规定学分的基础之上,能够对这门课程有全面系统的把握,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提升。

二、MOOC教学模型的展现出来的特色和优势

MOOC是英文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缩写,它表示的意义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堂[2]。这种教学模式是运用计算机技术的方便性和快捷性,通过网络知识的全面性和扩展性,使教育教学工作产生很大益处。MOOC教学模型具有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特色和优势。它首先将先进的专业知识进行总结整合,让学生学习到的内容更为宽广和丰富,并且可以解决地域、教学设施的制约,只要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与外面世界联系到一起,从而学习到最先进的专业知识。其次,获取成本更为低廉,更容易获取想要的知识和内容。当前,我们知识的获取都是需要花费资金来获得的,而这些费用相对而言比较昂贵,让一些学习的人群望而生畏,不利于知识的传播和学习。

三、将MOOC教育运用到《石油工程概论》中会产生的问题

(一)大量的石油专业人才投入到知识学习,对MOOC教育教师产生挑战

当今,石油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吸收大量人员的就业。因而,学习石油专业的人才众多,对于知识的需求较高,对MOOC教育教师产生很大程度的挑战[3]。石油专业需要掌握的知识比较复杂多变,不同石油领域对于知识的要求会产生不同。例如:石油勘探专业就需要MOOC教育能够讲解很多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先进技术,同时需要给学习者传授如何准确定位石油资源的位置好,并且探测清楚该地区石油的储备;石油开采专业就需要讲解石油开采专业知识,就如何解决不同土层来进行石油开采,针对开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如何顺利进行下去需要我们对策;对于石油机械化操作上,就要求讲解机械化操作的设备和操作技术,让学生学习到最为专业的操作流程。这些石油专业的需求,加大MOOC教育教学老师的负担,让他们需要针对不同的专业需求获得最为完善的专业知识资料和专业视频,这种情况对于MOOC教育产生很大的挑战。

(二)MOOC教育如何解决《石油工程概论》中学生社会实践的问题

《石油工程概论》是一门既要注重专业文化知识学习的课程,又需要石油专业学生投入到石油勘测、开采等社会实践过程的教育。石油专业学生需要深入到社会实践当中去,认真学习石油专业相关的社会操作实践,让学生能够在实践当中牢牢掌握石油相关的专业知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够胜任野外石油开采的各项任务。由于MOOC教育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专业知识传授的教育,教师与听课学生缺乏面对面的互动。教师不能够真正去了解学生在学习后的收获,只能通过对一些专业文化知识掌握程度来判断学生的听课效率。但是,对于专业文化知识掌握程度和社会当中运用情况明显存在着差异,这就会造成MOOC教育在学生社会实践上的存在一些问题,造成在《石油工程概论》中一些专业知识不能灵活运用,出现了学生“眼高手低”的尴尬局面。

四、如何更好将MOOC教育运用到《石油工程概论》教学当中的对策

(一)大力拓展MOOC教育的教师学生互动能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

石油工程技术论文篇(10)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于石油、天然气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石油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过程中一种十分重要的能源。由此石油开采工业的难度逐年提高,油地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

二、油地质勘探开采工作在理论上所取得的进展

世界石油地质理论在科学理论方面主要取得了以下几点突破,主要表现在板块构造理论、储层流体地球化、层序地层学和储层横向预测这四个方面。

1.板块构造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主要是通过与盆地石油含量分析技术相互结合而得出的理论,通过这套理论研究使得人们充分的认识到了克拉通盆地以及裂谷盆地等各种类型的含有石油的盆地的具体地址特性,这对于我们研究油地质的特征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初人类将有机地球化学进行了十分深入的研究,充分发挥了化学动力学的作用,实现了生、排烃的定量模拟,而且充分利用这一方法制定了一种全新的资源评价方式,在有机地球化学的研究中引入了能够对成熟勘探区的资源进行测评以及做出客观分析储集层流体的一种方式,这对于油地质理论研究中关于成藏模式的研究以及在地质学开发这一问题的研究等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在油地质理论的研究过程当中,关于这方面层序地层学理论的研究要比传统的地震地层学的相关研究要更加的深入,在对层序地层学理论进行研究之前首先要对沉积体系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还要对如何有效提高层序地层学理论的分辨率以及如何才能够使得层序地层学理论能够与陆相地层之间进行良好的相互适应等问题进行十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通过层序地层学理论这一理论指导对含有石油的地带的实际位置进行预测,而且在当今的油田勘探过程中该理论的应用价值应经被人们所广泛的接受。

4.在油地质理论研究的过程中详细的地震资料以及相应的利用钻井进行预测的方式对其层位进行相应的标定以及综合分析等方面的进展已经使得人们在油井四周的地层研究的分辨率取得了明显的提高,这是当今时代进行储层横向预测过程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和方式。

三、油地质新技术、新方法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1.通过采用新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油田的生产效率,实现老油田的增产

通过在油地质勘探开发的过程中新技术的运用是老油田增产的主要方式。例如:在墨西哥湾的一些靠石油为生的一些国家通过采用埃克森公司的技术,将老油田的生产量提高了许多,这是传统的技术所不能够比拟的。这种技术中首先就是通过运用分辨率比较高的方式对油田的岩性进行相应的探测;之后在通过一些手段向其中加入一些混合物,从而使得岩层中存在的一些裂缝被塞满,从而使得老油田的生产量能够有所增加;通过采用三维地震勘探仪器使得油田中参与的石油能够被完全开采,而且能够检测出存在于油田周围的一些新的油层,而且利用这一技术还能够准确的探测到在海底中所蕴藏的石油资源,在墨西哥国家海底中蕴藏着有百万吨以上的石油;在阿拉斯加通过连续软管这种新的钻井方式实现对传统的开采方式需要成本非常高的石油的开采。

2.在低渗透的油地质勘探开发中应当注意的相关问题

根据我国石油资源的储备情况调查研究发现,低渗透石油资源占我国石油储备总量的一半以上,为了能够真正实现我国油地质勘探开发技术水平的跨越式发展,更好地满足我国工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求,做好低渗透油田的勘探和开采工作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我国目前对低渗透油田的开采在勘探技术、钻井技术以及对传统油田的增产改造和并网规划等方面都需要做出新的突破。在对低渗透油地质进行开采的时候要求尽量使用低压钻井的相关技术,例如雾化钻井、充气液钻井等方式实现;在进行井田开发的过程当中要求使用非射孔方式,并将无伤害钻井技术与裸眼完井技术两者进行融合,确保能够安全的打开油井;同时在低渗透油地质的资源勘探与开发过程当中要求根据当地实际的井网密度灵活的运用好密井网、强驱替;为了进一步提高油田的开采价值和经济效益,在一些低渗透的地质进行开采之前要结合当今先进的科学技术做好油井的改造工程,例如通过水力压裂的方式在油田中制造一些裂缝,这种方式在国外的油田资源开发过程中是十分普遍和常见的;在低渗透油地质的勘探和开采过程当中,也要充分的利用自然能量,结合人为的强驱替方式,来实现对低渗透油地质的勘探与开发工作。

3.在含水量比较大的时期对注水开发油田的水驱油的收率应当提高

根据我国现阶段在进行生产的油田实际情况调查发现,其含水率普遍都比较高,不过其生产能力以及石油的储量仍然非常高,为了能够真正的保护我国石油开采行业的发展稳定,在对这类含水率比较高的油田的石油开采工作必须要做好。这类油田通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这类油田的油层大多都被水层所淹没,所以在未来注水开发油田的水驱油的收率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做好薄砂层以及三角洲状砂的残余原油储备。

现阶段我国的石油开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限制,例如:在水驱油开采工作结束之后进行驱油的工作效率比较低以及石油开采中的平面波及和石油厚度的波及等这几个方面的影响,可以说要真正实现对这类油田的开采就必须要做好水驱采收率,所以说在含水量比较大的时期做好这三个方面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现阶段在我国共有8个含水量比较大的油田,其石油开采的收率平均为39.1%,能够从油田中实际开采出的石油大约为26%,可以说有超过13%的石油资源不能够被我们开采出来,石油开采过程中这个问题必须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4.向油田中注入空气来实现石油开采率的提高

现阶段我国的石油开采工业中采用注入空气的方式已经成为一项非常纯熟的工艺水平,这一效率也为提高我国石油开采工业水平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和作用,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其成本的限制更不能够普及这项技术,而在未来的油地质勘探以及开采中合理运用此项技术已经势在必行。

现阶段石油开采工业中注入气体的方式的特殊优势就是其是通过物理条件以及广泛的地质条件相结合而实现的,而且与其它的石油开采方式之间的结合比较容易实现。根据我国石油储备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知道我国的石油资源储备主要可以分为低渗透油藏、深层油藏、气顶油藏、高含水油藏、高粘油藏这几种情况,如果能够做好利用注气的方式实现对这类汽油资源的开采工作,在我国石油开采工业的发展历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这类较难开采的石油资源储备量在我国的石油资源总储备量中占据着80%以上。

四、结束语

石油资源是国家发展和进步的必备资源,合理的开采石油资源对于推动我国未来发展和服务于子孙后代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本文中笔者就油地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了几点探讨,希望能够对我国石油开采工业的发展和进步能够有所帮助。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的加强对石油勘探、开采工业的研究,以期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的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幼教教师论文 下一篇: 职称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